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体育与健康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中).

体育与健康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中).

体育与健康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中).
体育与健康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中).

第一节运动解剖学

一、人体结构的基本组成

1.上皮组织

具有保护、吸收、分泌、排泄和感受外界刺激的功能。

2.结缔组织

由细胞和大量细胞间质构成,功能是保护、防御、支持、修复和贮存等。

3.肌肉组织

肌肉组织包括骨骼肌、心肌和平滑肌三大部分。心肌具有收缩和舒张、自律性和传导性。

骨骼肌与心肌的肌纤维均有横纹,又称横纹肌。平滑肌纤维无横纹。

俯卧撑发展:前锯肌、胸大肌(近固定)、肱三头肌(远固定);

仰卧起坐发展:髂腰肌、股直肌;

卧推杠铃发展:前锯肌、胸大肌、肱三头肌(近固定);

引体向上发展胸小肌、菱形肌、背阔肌(近固定)、胸大肌、肱肌;

负重深蹲起发展:竖脊肌、臀大肌、股四头肌(远固定)、小腿三头肌(近固定);

仰卧两头起发展:腹直肌、腹内、外斜肌、髂腰肌、股直肌(近固定);

仰卧举腿发展:腹直肌、髂腰肌、股直肌;

负重耸肩发展:斜方肌、颈肌、上臂肌群、菱形肌;

负重扩胸发展:斜方肌、背阔肌(近固定)。

肺通气的动力是呼吸肌收缩;肺换气的动力是分压差。

4.神经组织

神经组织是由神经元(即神经细胞)和神经胶质组成。神经元神经活动的基本功能单位。神经胶质在神经组织中起着支持、保护和营养作用。

人体神经组织主要由神经细胞构成。神经细胞也叫神经元,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

二、人体主要器官和系统的结构特点(一)运动系统

运动系统由骨、骨连接和骨骼肌组成。

1.骨

人体由206块骨组成。长骨大部分由致密骨组成,主要分布于四肢,但是一些骨骼除外,如髌骨、腕骨、掌骨、跗骨等,短骨一般分布在手腕和脚踝,扁骨主要分布在颅和肩胛处,不规则骨主要分布在躯干、颅部和髋骨。根据其存在部位分为附肢骨与中轴骨,附肢骨共126块,包括上下肢骨,中轴骨共80块,包括颅骨和椎骨、胸廓骨。

骨主要是由骨质、骨髓和骨膜三部分构成,活体的骨还包括血管和神经等。

骨质即骨组织,分为骨松质和骨密质,骨密质由若干层紧密排列的骨板构成,质地致密,抗压、抗扭曲性能强,构成长骨骨干及骺和其他类型骨的外层。骨松质由许多针状、片状的骨小梁构成,结构较疏松,骨小梁的排列与骨所承受的压力和张力方向一致,组成压力曲线和张力曲线,使骨具有节省材料、轻便、坚固的特点。成熟骨组织中的主要细胞是骨细胞,骨细胞对骨吸收和骨形成都起作用,是维持成熟骨新陈代谢的主要细胞。

骨髓填充于骨髓腔和骨松质间隙内。成人的红骨髓分布在扁骨、不规则骨和长骨骨骺端的骨松质中。红骨髓具有造血功能。

骨膜由结缔组织构成。

骨由有机物(韧性)和无机物(韧性)构成。骨中的有机物主要是胶原纤维和粘多糖蛋白,无机物主要是磷酸钙和碳酸钙等。

2.骨连接

无腔隙骨连接包括韧带连接、软骨连接和骨性连接。有腔隙连接主要指关节连接。

(1)关节的基本构造包括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

①关节面:分为关节头和关节窝,关节面上覆盖着关节软骨。

②关节囊:包在关节的周围,封闭关节腔。可分为外层的纤维膜和内层的滑膜。

③关节腔:密闭腔隙,腔内有少量滑液,呈负压,对维持关节的稳固具有一定作用。

(2)关节的辅助结构包括关节唇、关节内软骨和韧带滑液囊

①韧带:可加强关节的稳固性和限制关节的运动。

②关节唇:它加深关节窝,增大关节面,增加了关节的稳固性。

③滑膜囊:起充填和减少摩擦的作用。(3)骨骼肌

骨骼肌收缩是运动系统中的动力源。

(二)消化系统

1.消化系统的组成

人体的消化系统包括消化管和消化腺。

口、咽、食管、胃、小肠、大肠和肛门

组成消化管。口腔到12指肠为上消化

道,12指肠到肛门为下消化道。

消化腺包括肝脏、胰脏和唾液腺。

2.消化和吸收

食物的消化包括物理性消化和化学性

消化。

(三)心血管系统

心血管系统是人体内封闭的连续管道

系统,由心脏和血管组成。心脏位于胸

腔内,心腔分左右两个半心,两半心之

间互不相通,被房间隔和室间隔隔开,

上房下室。右心房上方有上腔静脉开

口,下方有下腔静脉开口,右心房和右

心室之间相通,但由右房室瓣控制,血

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不能倒流。右

心室的上方的出口为肺动脉口,由肺动

脉瓣控制,血流不能倒流。左心房上有

肺静脉口,左心房和左心室之间相通,

但是由左房室瓣控制,血液不能倒流。

左心室流出口为主动脉口,并由主动脉

瓣控制血流。此外,心脏上还有一套节

律性波动的传导系统。血管可以运行血

液,具有传输营养和运输氧气等作用,

可分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

(四)淋巴系统

淋巴系统是心血管系统的辅助结构,由

各级淋巴管道、淋巴器官和淋巴组织组

成。

淋巴管道包括毛细淋巴管、淋巴管、淋

巴干和淋巴导管。管内含有淋巴,淋巴

产生于组织液。组织液与组织细胞进行

组织交换后,大部分在毛细血管静脉端

被吸入静脉,少部分进入盲端的毛细淋

巴管成为淋巴。

淋巴器官包括淋巴结、扁桃体、脾、胸

腔等。淋巴器官具有产生淋巴细胞、浆

细胞、滤过淋巴,参与免疫反应等功能,

是身体重要的防御装置。

(五)呼吸系统

1.气体交换原理

根据物理学原理,各种气体无论处于气

体状态还是溶解在液体中,当各处气体

分子压力不等时,通过分子运动,气体

分子总是从压力高处向压力低处净移

动,直至各处压力相等。

2.人的呼吸系统

人的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

呼吸道由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

组成。其中鼻、咽、喉称为上呼吸道;

气管和支气管称为下呼吸道。呼吸道是

气体进出肺的唯一通道。肺是气体交换

的场所。肺位于胸腔内,肺由肺泡组成。

肺泡壁仅由单层扁平上皮构成,外面密

布有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所以血液内

的气体与肺泡内的气体(主要是二氧化

碳和氧气)可以充分地进行交换。

3.呼吸的全过程

(1)人体的呼吸过程包括肺通气(外

界空气与肺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肺

换气(肺泡与肺毛细血管之间的气体交

换过程)和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内呼

吸(或组织呼吸)即组织换气是血液与

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有时

也将细胞内的氧化过程包括在内。可见

呼吸过程不仅依靠呼吸系统来完成,还

需要血液循环系统的配合,这种协调配

合与机体代谢水平相适应,又都受到神

经和体液因素的调节。

(2)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肺泡壁

和毛细血管之间的距离很短,允许气体

分子自由通过。肺内的大量肺泡为气体

交换提供了非常大的交换场所。在呼吸

过程中,吸入气体中氧气的气压大于肺

泡内氧气的气压,氧气进入肺中,而当

血液流经肺毛细血管网时,血液中的氧

比肺泡中氧的气压要低很多,肺泡内的

氧气由于分压差向血液净扩散,血液的

氧压便逐渐上升,最后接近肺泡内的氧

压。二氧化碳则从血液向肺泡扩散,快

速达到平衡。

(3)组织中的气体交换:在组织中,

由于细胞的新陈代谢,不断消耗氧气产

生二氧化碳,所以组织中的氧压比动脉

中的氧压低,而二氧化碳的压强高于动

脉中二氧化碳的气压。氧便顺着分压差

由血液向细胞扩散,二氧化碳则由细胞

向血液扩散,组织细胞与血液间的气体

交换,使得组织不断地从血液获得氧,

供代谢需要,同时把代谢产生的二氧化

碳由血液运送到肺而呼出。

(六)泌尿系统

泌尿系统是由肾、输尿管、膀胱和尿道

组成。输尿管管壁有较厚的平滑肌,可

以节律性蠕动,把尿液排入膀胱。

(七)神经系统

(1)神经系统是由中枢神经系统和周

围神经系统两部分组成。中枢神经系统

包括位于颅腔的脑和位于椎管的脊髓。

周围神经系统是脑和脊髓以外的神经

成分,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方式是反

射。反射活动通过反射弧来实现。

(2)反射弧的五个环节有:感受器、

感觉神经元、神经中枢、运动神经和效

应器。脑分为大脑、间脑、小脑、中脑、

脑桥和延髓。脑神经12对。脊髓位于

脊椎管内,有31个节段,由上至下具

体包含:8个颈节、12个胸节、5个

腰节、5个骶节和1个尾节。脊神经与

脊髓节段相对应,左右成为一对,共3

1对。

(八)感觉器

感觉器是感受器及其辅助装置的总称,

是人类认识世界的第一环节,把感受到

的刺激,转变为神经冲动,沿着一定的

传导途径至脑,产生相应的感觉。

视觉器官;听觉器官;本体感受器

三、人体各大系统的功能及与运动的关

(一)运动系统的功能及与运动的关系

1.骨和骨连接的功能特点

运动系统由骨、骨连接和骨骼肌三种器

官组成。骨以不同形式连结在一起,构

成骨骼,形成了人体的基本形态,并为

肌肉提供附着。在神经支配下,肌肉收

缩,牵拉其所附着的骨,以可动的骨连

接为枢纽,产生杠杆运动。运动系统主

要的功能是运动。简单的移位和高级活

动如语言、书写等,都是由骨、骨连接

和骨骼肌实现的。运动系统的第二个功

能是支持。构成人体基本形态,头、颈、

胸、腹、四肢,维持体姿。运动系统的

第三个功能是保护。由骨、骨连接和骨

骼肌形成了多个体腔,颅腔、胸腔、腹

腔和盆腔,保护脏器。

2.大关节运动中的主要肌群

关节在人体运动中发挥着重大作用。关

节活动幅度是评定柔韧性的重要指标。

运动上肢的主要肌群是背肌和胸肌;运

动肩关节的主要肌群是背肌、胸肌和肩

肌;运动肘关节的主要肌群是上臂肌和

前臂肌;运动腕关节的主要肌群是前臂

肌;运动髋关节的主要肌群是下肢带

肌;运动膝关节的主要肌群是周围的屈

肌、伸肌、旋内肌和旋外肌;运动踝关

节的主要肌群是小腿后屈肌和小腿前

伸肌。

3.肌肉的协调工作

原动肌是主动收缩直接完成动作的肌

肉或肌群。与原动肌作用相反的肌群叫

做对抗肌。还有一些起到协调作用的固

定肌和中和肌。身体所有的生活动作和

体育运动都是由这四种肌肉协调配合

来完成的。

(二)消化系统的功能及与运动的关系

运动对消化系统的整体机能有提高作

用。加强胃肠蠕动,促进肠道内消化废

物和毒素的排出。能预防和改善胃食道

反流症,促进排便,改善便秘。长期运

动锻炼能使固定肝、胃、脾、肠等内脏

器官的韧带得到加强,能有效地防治胃

肠下垂病症。胃肠蠕动的加强又能积极

地消耗胃肠外壁的脂肪组织,缩小腹

型、降低腹腔内的压力,解除腹内压力

对肝、肾、脾等重要脏器的不良作用。

经常规律的运动锻炼能促进消化液分

泌和脂肪代谢,增强消化道对食物的消

化吸收能力。肝脏的脂肪代谢在运动锻

炼的作用下变得活跃,因此,脂肪肝可

以在运动锻炼的作用下得到有效的防

治,目前,脂肪肝防治的方法中运动锻

炼已是被公认的切实有效的方法之一。

但是长时间的剧烈运动就会引起过度

疲劳而对消化系统产生不良的影响,会

导致一些胃黏膜缺血、降低胃黏膜的防

御能力、减少胃液分泌、削弱消化和吸

收等。

(三)心血管系统的功能及与运动的关

长期的有规律体育运动可引起心脏结

构域功能的适应性变化,形成运动性心

脏的特点。运动性心脏主要的特点是心

室容积腔明显增大,而且心室壁增厚,

这样就使每搏输出量增大和心肌收缩

力增强。合理的体育锻炼对血管的内皮

细胞和平滑肌的形态结构产生良性作

用,有利于维持血管的弹性,促进微循

环的功能,维持适当的血压,保证重要

器官的血液供应,并能预防和减缓高血

压的发生。

(四)呼吸系统的功能及与运动的关系

呼吸系统的生理指标在长期有规律的

运动锻炼下会有所提高,特别是青少

年,效果会更加显著。在一些运动中要

防止特定的呼吸动作所产生的不利影

响。过高的胸内压就会引发上下腔静脉

的血液回流,可能会造成心输出量不

足,从而发生脑部暂时性缺血导致晕

厥。

(五)泌尿系统的功能及与运动的关系

泌尿系统由肾、输尿管、膀胱、尿道组

成。主要功能是排出体内在代谢过程中

的残渣和多余的物质,以及维持机体内

环境的酸碱平衡,但在运动中,肾脏一

般会处于缺血状态从而导致少尿,这个

时候,代谢的终产物的排泄主要靠汗液

的分泌。剧烈运动可能会导致肾脏受

损,会出现蛋白尿甚至血尿等现象。

(六)神经系统的功能及与运动的关系

神经系统由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组成,

中枢位于脑和脊髓。功能是对机体进行

调节和指挥,并且直接控制人体的运

动。运动单位是任何一种动作的基本功

能单位,而运动单位就是由一条运动神

经纤维的所有分支及其所支配的肌纤

维所组成的,也就是说肌肉只有接受神

经的直接支配才能产生运动。

脑干具有传导、反射的低级中枢、网状

结构功能;

小脑具有协调躯体运动、调节肌紧张、

维持平衡的功能;

脊髓具有传导、反射的功能。脊髓内最

简单的反射弧只有两个神经元,如膝反

射。

(七)感受器与运动的关系

本体感受器又称运动感觉,其特点是它

可以相对独立于视觉和听觉而起作用,

比如说人即使闭上眼睛都能感受到自

身身体各个部位的位置及状态,篮球运

动员即使不需要依靠视觉也可以进行

运球。本体感受器具有可训性,有效的

重复训练可以提高本体感受的灵敏度,

本体感受器在把它所接受到的刺激以

神经冲动的形式传输到中枢神经引起

本体感觉的同时,还把肌肉关节处的活

动信息及时反馈给中枢,来调整和矫正

中枢神经对外界的控制,使运动完成得

更为准确。

本体感受器主要包括肌梭、腱梭,具有

感受肌肉牵张、收缩和关节伸展的功

能。

第二节运动生理学

一、骨骼肌收缩的生理学原理

(一)肌肉的细微结构与收缩原理

1.肌肉的细微结构

(1)肌原纤维

骨骼肌由束状排列的肌细胞组成,又称

肌纤维。一条肌纤维由许多肌原纤维组

成。肌原纤维是由可调节的粗肌丝和细

肌丝组成。在显微镜下每条肌原纤维全

长都呈现有规则的明暗交替,分别称为

明带(I带)和暗带(A带)。在肌原

纤维上,暗带长度比较固定,其中间有

一个比较透明的区域为H区,H区中间

有一横向暗线称M线,明带长度可变,

其中央有一条横向的暗线称Z线。

(2)肌管系统

注:钙离子在肌肉收缩过程中起重要作

用。

2.肌肉的收缩原理

在完整的机体内,肌肉的收缩活动都是

在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下完成的,其收

缩过程至少包括:兴奋在神经—肌肉接

点的传递、肌肉兴奋—收缩偶联和肌肉

的收缩与舒张三个环节。

(1)兴奋在神经—肌肉接点的传递

运动神经纤维在到达所支配的骨骼肌

时发出分支,形成末端膨大的神经末

梢。神经末梢与肌纤维接触前先失去髓

鞘,再以裸露末梢嵌入肌膜上被称为终

板膜的凹陷中,形成神经—肌肉接点。

神经—肌肉接点类似于突触,其结构包

括突触前膜、突触后膜和突触间隙三个

部分。

兴奋在神经—肌肉接点的传递是通过

化学递质乙酰胆碱和终板膜电位变化

来实现的,它包括突触前和突触后两个

过程。

突触前过程指乙酰胆碱的合成、贮存和

释放。突触后过程为乙酰胆碱进入突触

间隙经扩散到达突触后膜时,立即与突

触后膜的乙酰胆碱受体结合,引起突触

后膜对的Na+和K+等离子的通透

性改变,突触后膜被极化,形成终板电

位。终板电位属局部反应电位,他通过

局部电流作用,使临近肌细胞膜去极化

而产生动作电位,实现了兴奋由神经传

递给肌肉。

兴奋在神经肌肉接点的传递有如下特

点:

①化学传递。神经和肌肉之间的兴奋传

递是通过化学递质乙酰胆碱进行的;

②兴奋传递节律是1对1的。即每一次

神经纤维兴奋都可引起一次肌肉细胞

兴奋;

③单向传递。兴奋只能由神经末梢传向

肌肉,而不能相反;

④时间延搁。兴奋地传递要经历递质的

释放、扩散和作用等多个环节,因而传递速度缓慢;

⑤高敏感性。易受化学和其他环境因素变化的影响,易疲劳。

(2)肌肉的兴奋—收缩偶联

肌细胞兴奋过程以膜的电变化为特征,而肌细胞的收缩过程是以肌纤维机械变化为基础,他们有着不同的生理机制,肌肉收缩时必定存在某种终结过程把它们联系起来,这一中介过程称为肌肉的兴奋—收缩的偶联。

主要有三个步骤:电兴奋通过横管系统传向肌细胞深处、三联管结构处的信息传递、肌浆网中Ca2+释放入胞浆以及Ca2+由胞浆向肌浆网的再聚积。(3)肌肉的收缩与舒张过程

肌丝滑动学说认为在收缩时肌小节的缩短是细肌丝(肌动蛋白丝)在粗肌丝(肌球蛋白丝)之间主动地相对滑行的结果。肌小节缩短时,粗肌丝、细肌丝的长度都不变,只是细肌丝向粗肌丝中心滑行。由于粗肌丝的长度不变,因之A带的宽度不变。由于肌小节中部两侧的细肌丝向A带中间滑行,逐渐接近,直到相遇,甚至重叠起来,因此H区的宽度变小,直到消失,甚至出现反映细肌丝重叠的新带区。由于粗肌丝、细肌丝相向运动,粗肌丝的两端向Z线靠近,所以I带变窄。当肌肉牵张或被牵张时,粗肌丝、细肌丝之间的重叠减少。从分子水平上分析,肌肉收缩是构成粗肌丝和细肌丝的收缩蛋白(肌球蛋白和肌动蛋白)互相作用的结果,而存在于细肌丝中的调节蛋白(原肌球蛋白和肌动蛋白)则起着控制作用。

(二)肌肉的收缩形式与特征

1单收缩与强直收缩

2缩短收缩、拉长收缩、等长收缩

1)缩短收缩

缩短收缩是指肌肉收缩所产生的张力大于外加阻力时,肌肉缩短,并牵引骨杠杆做相向运动的一种收缩形式,又称向心收缩。如进行屈肘时,主动肌就是做缩短收缩。

根据在整个关节运动范围内肌肉张力与负荷的关系,缩短收缩又可分为非等动收缩和等动收缩两种。非等动收缩(又称等张收缩),在整个收缩过程中负荷是恒定的,由于关节角度的变化,引起肌肉收缩力与负荷不相等,收缩速度也变化。

等动收缩是通过专门的等动练习器来实现的。在整个关节范围内肌肉产生的张力始终与负荷相同,肌肉能以恒定速度或等同的强度收缩。等动收缩肌肉做正功。

2)拉长收缩

当肌肉收缩力小于外力时,肌肉虽然在收缩,但却被拉长,这种收缩形式称拉长收缩,又称离心收缩。在人体运动中,拉长收缩起着制动、减速和克服重力等作用,肌肉做负功。

还有一种收缩形式叫超等长收缩。例如,跳高练习,肌肉做负功。

3)等长收缩

当肌肉收缩力等于或小于外力时,肌肉虽在收缩但长度不变,这种收缩形式称等长收缩。等长收缩时,肌肉做内功,对运动环节固定、支持和保持某种身体姿势起重要作用。等长收缩肌肉只做内功,外功=0。

肌肉三种收缩形式的特点比较

(三)骨骼肌纤维的类型与运动能力

1力量训练的原则:超负荷、渐增阻力、针对性、顺序性、适宜频度。

2速度素质训练原则:改善提高神经系统的灵活性;发展磷酸原系统功能能力;提高肌肉的协调放松能力;发展腿部力量及关节的柔韧性。

4骨骼肌纤维的类型与运动的关系

1)运动员的肌纤维类型

优秀运动员的肌纤维百分组成具有明显的运动项目特异性。应当指出的是,运动员的肌纤维构成并不是决定运动成绩的唯一因素,它只是影响运动成绩的因素之一。优异的运动成绩最终是由生理、生化、心理和生物力学等各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2)训练对肌纤维的影响

运动训练对肌纤维类型的转变的影响:两种观点:“遗传学派”和“训练—适应学派”。遗传因素可能起主要作用。原因:①肌纤维百分比组成的遗传度多数在90%以上;②快慢肌的转化主要发生在Ⅱ型肌的亚型中,且变化范围小于10%。

运动训练对肌纤维的面积和数量的影响:

经常进行运动训练或体育锻炼,可使骨骼肌组织壮大。原因有两个:①肌纤维增粗,即肥大;②肌纤维数目增多,即增生。但主要是第一种作用。就肌纤维

肥大而言,不同形式的运动可优先引起

骨骼肌中某种肌纤维产生肥大,这种现

象称为肌纤维的选择性肥大。

3)训练对肌纤维代谢特征的影响

①训练对肌纤维有氧能力的影响。耐力

训练可使肌纤维中的线粒体数目增多,

体积增大,容积密度增加,使线粒体中

的有氧代谢酶活性增加,因而使肌纤维

的有氧氧化能力提高。力量训练使肌纤

维的面积大大增加,而线粒体却未相应

增加。因而,力量训练不仅无法增加肌

肉的有氧能力,甚至可能降低肌肉的有

氧能力。

②训练对肌纤维无氧能力的影响。短跑

运动员乳酸脱氢酶最高,长跑运动员最

低,其他项目介于两者之间。

③训练对肌纤维影响的专一性。训练所

引起的肌纤维的适应性变化,具有很明

显的专一性,这不仅表现在不同的运动

专项或不同训练方式上,而且也表现在

局部训练上,即使同一个体,各部肌肉

的活动程度不同,反应也不同。

二、氧的运输系统与能量代谢

(一)氧的运输系统

人体有氧工作能力决定于机体氧运输

系统功能和肌肉利用氧的能力。其中心

泵功能是制约运氧能力的主要因素。氧

的供应是实现人体正常生理活动和运

动的必要条件。氧的供应,首先是氧的

运输,即氧从体外运输到体内,直至细

胞中。氧的运输是由包括呼吸系统、血

液系统、循环系统所构成的氧的运输系

统完成的,并接受神经和体液的调控。

人体有氧工作能力取决于机体氧运输

系统和肌肉利用氧的能力。

1.运动时的呼吸功能

1)运动时肺通气的变化

①肌肉利用氧的能力主要取决于肌肉

的供氧量与细胞肌中线粒体氧化酶的

活性、血流量与肌纤维周围的毛细血管

等因素。训练可以提高机体有氧能力及

最大吸氧量的利用率。人体在进行体育

运动时,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体内代

谢的加强,所需的氧气和排出二氧化碳

量也随之加大,同时在神经和体液的调

节下,呼吸肌收缩与舒张加强,表现为

呼吸加深加快,肺通气量增加。在运动

强度小的情况下,机体所需要的氧和所

摄取的氧保持一致的状态,才能够使这

种状态持续较长时间。运动时需氧量是

随着运动强度的变化而变化的,并受到

运动持续时间的影响。

②训练可导致人体在进行亚极量运动

时的每分通气量增加的幅度减少,但训

练者能承担的运动强度及运动时能达

到的每分通气量的上限较无训练者高。

运动时,运动员的最大通气量可达18

0升/分,无训练者约为120升/

分。在一定范围内,每分通气量与运动

强度呈直线关系。

2)运动时的潮气量(深度呼吸)与呼

吸频率

运动时,呼吸加深加快使通气量增加。

在运动强度较低时,每分通气量的增加

主要是靠潮气量的增加,呼吸频率的增

加不明显;在运动强度较强时,每分通

气量的增加主要靠呼吸频率的增加,潮

气量的增加幅度有所下降。运动强度

大、持续时间短,虽然总需氧量少,但

每分钟需氧量却大。反之,运动强度小、

持续时间长,虽然每分钟需氧量少,可

是总需氧量却大。

3)运动时的合理呼吸

①呼吸与技术动作相结合。通常周期性

的运动要特别注意呼吸的节奏,富有节

奏地呼吸,将会使运动更加轻松和协

调,更有利于创造出好的运动成绩。同

样呼吸运动是一种节律性活动,其深度

和频率随着机体代谢水平而改变,运动

时为维持内环境稳定,呼吸必须加深加

快,这都是通过神经与体液的共同调节

实现的。同时要注意的是呼吸形式、呼

吸时相、呼吸节奏与技术,与动作相配

合,如长跑,宜采用2~4单步一吸、

2~4个单步一呼的方法。非周期性运

动时,原则上以完成两臂前屈、外展、

外旋、扩胸、提肩或展体时采用的吸气

较为有利,而在完成与上述相反的运动

时采取呼气为好。

②体育运动过程中,人们往往忽略了运

动与呼吸的配合、协调。加大呼吸深度,

控制呼吸频率,提高肺换气效率。剧烈

运动时,呼吸频率和肺通气量迅速上

升,呼吸深度反而减小,容易引起呼吸

肌的疲劳,甚至衰竭,造成运动效果下

降。径赛运动员的呼吸频率不宜超过3

0次/分,若超过45次/分,即为无

效呼吸。对儿童少年来说,经常进行胸

式和腹式的深呼吸锻炼,对发展肺通气

功能是非常有益的。由于解剖无效腔的

存在,加大呼吸深度,才能有效地提高

肺泡通气量。

③减小呼吸道阻力。运动时呼吸的目的

是保证在吸气时,期望肺泡腔中有更多

含氧的新鲜空气,呼气时,期望能呼出

更多的含二氧化碳的代谢气体。正常人

安静时的呼吸是经过鼻呼吸的方法进

行的,但运动时,由于肺通气量的增加,

需要采取口鼻并用法来呼吸,以减少肺

通气的阻力,延缓疲劳的出现。剧烈运

动时,用口呼吸可以使肺通气量从用鼻

呼吸时的80升/分增加到173升

/分。当人体进行慢跑时,对氧的需求

量不是太大时,采用以鼻吸气,以嘴吐

气的方式为佳,随着速度的加快,可增

加吐气的深度和频率,当然,在严寒的

季节里,最好不要过多地用口呼吸。对

于锻炼者来说,主观感觉必须使用嘴帮

忙吸气时,说明跑步速度太快,此时应

适当放慢运动速度。

④正确使用憋气方法。胸膜壁层与胸膜

脏层之间的腔隙称为胸膜腔,其内存在

的压力称为胸内压。在正常情况下总是

低于大气压,因此称之为胸内负压。憋

气是会反射性地引起肌张力加强,胸廓

与腹腔固定,在完成一些运动技术动作

时,可为上肢的发力获得稳定的支撑。

但憋气过长时,胸膜腔内压会呈正压,

导致静脉血回流困难,心输出量减少,

致使心、脑、视网膜供血不足,产生头

晕、恶心、耳鸣等感觉。憋气结束,会

出现反射性深吸气,使胸膜腔内压骤

减,滞留于静脉的血液迅速回心,血压

骤升。这对于儿童少年的心脏发育和缺

乏心力贮备者或老年人的心血管功能

会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为此,憋气在

运动中一定要谨慎应用。

4)运动与氧通气当量

经常锻炼的人,氧扩散容量随年龄降低

的趋势将推迟,无论安静时还是运动

时,运动员的氧扩散量比非运动员高。

在肺换气过程中,由肺气泡扩散入肺毛

细血管,并供给人体实际消耗或利用的

氧量为吸氧量。氧通气当量是指每分通

气量和每分吸氧量的比值。氧通气当量

是评价呼吸效率的一项重要指标,氧通

气当量小,说明氧的摄取效率高。正常

人安静时氧通气当量为24(6升/

0.25升)。运动时,在相同吸氧量

情况下,运动员的通气量比无训练者要

少;在相同肺通气量情况下,运动员的

吸氧量较无训练者要大得多,即运动员

的呼吸效率高。

2.血液与氧的运载

1)氧在血液中的运输

氧在体内的运输方式有两种:即结合氧

与溶解氧。血液中(P高)以物理溶解

和化学结合两种方式运载。物理溶解量

很少,但物理溶解是化学结合的前提,

以化学结合形势的运输占98%以上,

氧与血红蛋白的化学结合叫氧合,其分

离叫氧离。在肺部,当氧分压P升高时

Hb与O2结合形成氧合血红蛋白(H

bO),而在组织,当P降低时氧合血

红蛋白又解离出O2。血红蛋白是氧合

还是解离,取决于该组织P的高低。血

红蛋白不断地在肺部(P高)通过氧合

结合血红蛋白(HbO),并随血液循环

运输至组织(P低)进行氧离,释放出

O2,供组织利用。

2)血红蛋白氧氧饱和度、氧容量和氧含

①血红蛋白氧饱和度。简称血氧饱和

度,是指血液中Hb与O2结合(被氧

饱和)的程度。影响血氧饱和的因素是

由P所决定的。平原地带的人安静时动

脉血P为13.3 kPa(mmHg),血

氧饱和度为96%~98%。

②血红蛋白氧容量。是指血氧饱和度达

100%时,每升血液中血红蛋白所能结

合的O2最大量。影响血红蛋白容量的

主要因素是血红蛋白浓度。正常男子的

血红蛋白Hb浓度为150克/升,其容

量约为200毫升/升。

③血红蛋白氧含量。实际上,正常人血

液的血氧饱和度并不能达到100%,故

把每升血液中血红蛋白实质结合的氧

含量称为血红蛋白氧含量,其值受氧分

压的影响。例如,动脉血氧分压高,血

红蛋白氧饱和度大,血氧含量多。正常

男子动脉血氧含量约为194毫升/升,

其氧容量约为200毫升/升。

3)血液的酸碱缓冲功能

正常人血液的pH平均值为7.4,动脉

血浆的pH为7.35~7.45,静脉血平均

低0.02~0.1。这是机体代谢和各种酶活

动所要求的适宜条件之一。人体生命活

动所能耐受的最大PH变动范围为

6.9~

7.8,PH低于7.33为失代偿性酸中

毒,高于7.45为失代偿性碱中毒。在进

行剧烈运动时,机体内主要依靠无氧代

谢功能,还会产生大量较强的酸性物质

——乳酸。这些酸性物质使血液PH下

降。人体从饮食中也会摄入碱性物质。

当这些碱性物质进入血液后,解离出

OH-又会使血液呈碱性,PH升高,而

人体PH只能在一个非常狭小的范围内

波动。代谢中产生酸性或碱性物质首先

进入血液,被血液中的缓冲物质所平

衡。缓冲物质是成对存在的,人体的肾

脏也具有维持酸碱平衡的作用。

3心血管功能与氧的运输

1)每搏输出量和射血分数

血液循环的形式是多样的。循环系统的

组成有开放式和封闭式;循环的途径有

单循环和双循环。人类血液循环是封闭

式的,由体循环和肺循环两条途径构成

的双循环。一次心搏中由一侧心室射出

的血液量称为每搏输出量。在安静状态

下,正常成年人左心室舒张末期的容积

为145毫升,收缩末期的容积为75毫

升,二者差值即为每搏输出量,约为70

毫升。心室在每次射血时,并未将心室

内充盈的血液全部射出。每搏输出量占

心室舒张末期容积的百分比,称为射血

分数。

射血分数=每搏输出量/心室舒张末

期容积(毫升)×100%

成人安静时射血分数约为60%。每搏输

出量和射血分数与心肌收缩力有关。收

缩力越大,心脏播出血量越多,心室内

剩余血量就越少,射血分数越大。肌肉

活动时射血分数提高。

2)每分输出量和心指数

一侧心室每分钟射出的血液量,称为每

分输出量,简称心输出量。心输出量等

于心率与搏出量的乘积。安静时,健康

男子每搏输出量约为70毫升,如心率

为75/分,则心输出量约为5K毫升/

分。在身体、体重等条件相似的情况下,

女子心输出量比男子约低10%;老年人

心输出量低于青年时期;情绪激动或身

体活动时,心输出量增加。安静时的心

输出量与体表面积成正比。以单位体表

面积计算的心输出量,为心指数。

3)心功能贮备

血液由左心室射出经主动脉及其各级

分支流到全身的毛细血管,心输出量随

机体代谢需要而增加的能力,称之为心

功能贮备或心力贮备。心力贮备是最大

心输出量与安静时心输出量之差。健康

成人安静时心输出量约为5升/分;剧

烈运动时,心输出量大幅度增加,最大

心输出量可达30升/分,心力贮备可

达25升/分。训练水平高的运动员最

大心输出量可达35升/分。心功能贮

备也可以用心率贮备来表示,即:心率

贮备=最大心率-安静心率。一般而

言,一个人的最大心率可用“220-年

龄”来衡量。因此,同年龄的人的心率

贮备就决定于其安静心率,安静心率较

低者有较高的心率贮备。研究发现,运

动训练不能提高最大心率,但运动训

练,特别是耐力训练能降低安静心率,

故耐力运动员的心率贮备较大。

4)动脉血压

动脉血压的形成与心脏射血、外周阻

力、主动脉和大动脉管壁的可扩张性和

弹性以及血管系统内有无足够的血液

充盈量等因素有关。

①血压是指血管内血液对于单位面积

血管壁的侧压力,即压强。血压的形成

还有赖于心脏的射血和血液流动过程

中所遇到的外周阻力。

②主动脉和大动脉管壁的弹性对动脉

血压起缓冲作用,当主动脉和大动脉管

壁的弹性降低时,表现为收缩压升高而

舒张压不变或稍高,脉压增大。

③在一个心动周期中,尽管血液是连续

不断的,但动脉血管内的血压却是周期

性变化着的,心室收缩时,主动脉压急

剧升高,在收缩中期动脉血压达到最大

值,称收缩压。心室舒张时主动脉压下

降,在心舒末期主动脉压最低值称舒张

压。

④动脉血压通常用在上臂肱动脉处测

得的血压来代表。

⑤正常人动脉血压在一定范围内变动,

但保持相对稳定。如果动脉血压过低,

各器官得不到足够的血液供应,可导致

脑、心、肾等器官缺血、缺氧,严重时

将危及生命。血压过高,则心脏射血的

阻力增大,心肌负荷加重,久之可导致

心脏扩大,以致心力衰竭,严重时可致

血管壁受损。如果脑血管损伤,会发生

脑出血。

5)运动时血液循环功能的调节与适应

①运动时,由于体内能量物质消耗的增

强和代谢物的增多,因此就必须加快血

液的流通量,及时满足机体各部能源的

供应和代谢物的排泄。由于心交感神经

活动加强,因此心率加快,心肌收缩力

加强,心输出量增加。骨骼肌节律性收缩的静脉泵作用和呼吸运动的加强等也有利于静脉血液回流,导致心输出量增加,

②运动中动用心率贮备是调节输出量的主要途径,充分动员心率贮备可使心输出量增加1.5-2倍。长期从事耐力训练的运动员,运动时心输出量可比静息时增加7-8倍。运动时心输出量的增加并不是平均分配给全身各个器官,而是心脏和进行运动的肌肉里的血流量明显增加,不参与运动的骨骼肌及内脏的血流量增加不大或减少。在最大强度运动时,所增加的心输出量中由88%流向了运动的肌肉。

(二)运动中的能量物质与能量供应1.机体的能源物质及其能量价值

1)能源物质。体内贮存的能量物质有多种形式,包括血液中葡萄糖、肝糖原、肌糖原等。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包括糖、脂肪、蛋白质、无机盐、维生素、水、膳食纤维等7大类,其中只有糖、脂肪、蛋白质是能源物质。另外,体内还有两种高能磷酸化合物,即三磷酸腺苷和磷酸肌酸。

2)糖、脂肪和蛋白质的能量价值。2.运动中的能量供应

(1)三磷酸腺苷(ATP)在生物体内的作用可形象地比喻为能量转化与传递的“载体”或“通货”,是肌肉活动时能量的直接来源。三磷酸腺苷(ATP)存在于细胞内,由自身合成并可迅速分解从而被直接利用的一种自由存在的化学能形式。它由一个大分子的腺苷和三个磷酸根组成,故称为三磷酸腺苷。在ATP分子结构的后两个磷酸根结合键中蕴藏着大量的化学能,故称为高能磷酸键。ATP也因此被称为高能磷酸化合物。

ATP是肌肉活动唯一的直接能源。肌肉活动时,贮存在肌肉细胞中的ATP不断在ATP酶的催化下,迅速分解为二磷酸腺苷(ADP)和无机磷(Pi),并释放出能量用于肌肉运动,完成机械功。然而,肌肉中的ATP储量很少,仅为5mmol/kg(湿肌),肌肉运动时若不及时补充,ATP可在极短时间内消耗殆尽,必须边分解边合成ATP才能不断供应肌肉活动所需要的能量,该能量提供给肌小节中的横桥摆动,产生肌丝滑行,引起肌肉收缩。ATP的分解与再合成,即高能键的断裂与再连接在活的细胞内是永不停止地进行着,运动中当ATP再合成速率下降时,表明能量供应受阻,意味着疲劳开始出现。(2)ATP的再合成过程。ATP的再合成实际上是ADP与Pi再连接,是一个磷酸化的吸能过程。ATP再合成所需要的能量来源有三个途径:一是磷酸肌酸的分解供能;二是糖原无氧酵解供能;三是糖和脂肪(可能还有蛋白质)的有氧氧化供能。

①磷酸肌酸的分解——磷酸源供能系统。磷酸肌酸是储存在细胞中的另一种高能磷酸化合物,分解时可释放出大量能量。当肌肉收缩时。可随着ATP的迅速分解而立即分解,为ADP与Pi再合成ATP提供能量。然而,肌纤维中CP的含量也是有限的。当其全部分解时,释放出的能量也只能维持数秒钟的剧烈运动。磷酸肌酸在三磷酸腺苷再合成中的重要意义在于其快速动用性。

②糖原的酵解——乳酸能系统。当运动的持续时间达10秒以上时,体内能量主要依靠糖原的无氧酵解来提供。1mmol肌糖原酵解后释放的能量可合成3mmolATP,1mmol葡萄糖酵解后释放的能量可合成2mmolATP。糖的酵解虽然生成的能量少,但在运动时,特别是机体处于缺氧或供氧相对不足的条件下,是机体保证能量供应的应急措施,因而具有重要的生理意义。因为在糖的无氧酵解过程中产生副产品——乳酸,所以,这个供能系统又被称为乳酸能系统。乳酸产生后,会引起肌肉疲劳,这是限制运动能力的一个因素。

③糖和脂肪的有氧氧化——糖的有氧氧化供能系统。当运动中氧的供应能满足机体需要时,ATP再合成所需能量要由糖、脂肪的有氧氧化提供。有氧氧化过程提供的能量较多,有利于维持较长时间的运动。1mmol子糖原通过有氧氧化,最终可产生3mmol ATP,1mmol 葡萄糖通过有氧氧化可产生38mmol ATP。此过程的产能是糖无氧酵解过程产能的13倍。

三、运动过程中人体功能的变化与运动技能的形成

(一)运动过程中人体功能的变化规律1.竞技状态及其调节

在参加比赛或训练前,身体的某些器官和系统会产生一系列条件反射性变化,

由此引起的生理过程和机能反应称为

赛前状态。它可产生在比赛前数天、数

小时或数分钟,并一直持续到运动结束

后的一段时间。按其发生的顺序可分为

赛前状态、准备活动、进入工作状态、

稳定状态、疲劳和恢复6个阶段。

2.赛前状态的生理意义及其调整

赛前状态可分为三种,不同的赛前状态

对运动能力产生不同的影响。

(1)准备状态

赛前状态的生理反应主要表现在神经

系统、氧运输系统和物质代谢等方面的

变化。其特点是: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

适度提高,自主性神经系统和内脏器官

的惰性得到一定的克服,进入工作状态

的时间适当缩短,有利于发挥机体工作

能力和提高运动成绩。

(2)起赛热症

其特点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过

高,表现为过度紧张,常有寝食不安、

四肢无力、喉咙发堵等不良反应,运动

能力和成绩下降。例如,初次参加比赛

的年轻选手,或参加特别重大比赛的运

动员,或运动员过分重视比赛结果时都

容易出现起赛热症。

(3)起赛冷淡

其特点是:赛前兴奋性过低,引起超限

抑制,表现为对比赛淡漠、浑身无力,

比赛时不能充分发挥体能与技能,通常

是起赛热症的继发反应。

为了提高运动员的运动能力,必须把起

赛热症和起赛冷淡调整到准备状态。因

此,要求运动员提高心理素质,正确对

待比赛;让运动员多参赛,增加比赛经

验。例如,运动员兴奋性过低时,可做

强度较大的准备练习;运动员兴奋性过

高时,准备活动的强度可小些,可安排

轻松和转移注意力的活动,赛前作息制

度应尽量与比赛条件一致。此外,准备

活动与正式练习的时间间隔一般不超

过15分钟,在一般的体育教学课中以

2~3分钟为宜。

3准备活动与整理活动

1)准备活动

准备活动的时间、强度、内容、形式以

及正式练习之间的时间间隔等因素都

能影响准备活动的生理效应。在比赛、

训练和体育课的基本部分之前进行身

体练习,目的是为即将来临的剧烈运动

或比赛做好准备。准备活动的生理作用

是:

①调整赛前状态,提高中枢神经系统和

肌肉组织的兴奋性。

②克服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的生理

惰性,使肺通气量及心输出血量增加,

心肌和骨酪肌毛细血管扩张,工作肌能

获更多的氧,缩短进入工作状态的时

程。

③提高组织的兴奋性与代谢水平,升高

体温,降低肌肉黏滞性,增加肌肉的伸

展性、柔韧性,提高收缩和舒张速度,

增加肌力并预防损伤;使血红蛋白和肌

红蛋白释放更多的氧;增加体内酶的活

性,保证有较充足的能量供应。

④增强皮肤的血流量以利于散热,防止

正式比赛时体温过高。准备活动的时

间、强度与正式练习的时间间隔、内容

和形式等是影响其生理效应的主要因

素。准备活动以45%最大摄氧量、心

率在100~120次/分、时间在1

0~30分之间为宜。此外,还应根据

项目特点、个人习惯、训练水平和季节

气候等因素适当加以调整,通常以微微

出汗为宜。若准备活动与正式练习之间

的间隔时间过长,其痕迹效应则消失。

实验证明,准备活动后间隔45分钟其

痕迹效应全部消失。

(2)整理活动

人体在承受一定的运动负荷刺激后,机

体机能和工作效率会逐渐降低,整理活

动就是指在正式练习后所做的一些加

速机体功能恢复的较轻松的身体练习。

通过整理活动,可减少肌肉的延迟性酸

疼,有助于消除疲劳;可使肌肉血流量

增加,加速乳酸利用;可预防激烈活动

骤然停止可能引起的机体功能失调。例

如,跑到终点后站立不动,血液大量集

中在下肢扩张的血管内,使静脉回心血

量减少,因而心输出量下降,血压降低,

造成暂时性脑缺血,甚至出现“重力性

休克”。因此机体对运动负荷的耐受程

度有较大的个体差异,并受许多因素,

如训练负荷的量和强度、训练后机体机

能的恢复及运动员的身体机能状态等

因素的影响。

4.稳定状态与进入工作状态

1)稳定状态

稳定状态可分为真稳定状态和假稳定

状态。①运动时进入工作状态结束后,

人体的机能水平和工作效率在一段时

间内处于一种动态平衡或相对稳定状

态,这称为稳定状态。②在进行中小强

度的长时间运动时,进入工作状态结束

后,机体的摄氧量能够满足需氧量,各

项生理指标保持相对稳定,这种状态为

真稳定状态。③在进行强度较大、持续

时间较长的运动时,进入工作状态结束

后,机体摄氧量已达到并稳定在最大摄

氧量水平上,但仍不满足机体对氧的需

求,运动过程中氧亏不断增多,这种状

态称为假稳定状态。

2)“极点”与“第二次呼吸”

在进行剧烈运动开始阶段,内脏器官的

活动满足不了运动器官的需要,会出现

呼吸困难、胸闷、肌肉酸软无力、动作

迟缓不协调、心率剧增及精神低落等一

系列暂时性生理机能低下综合征。这种

机能状态称为“极点”。

“极点”出现后,采取适当降低运动强

度、调整呼吸节奏等自我缓解措施,生

理机能低下综合征症状会明显减轻或

消失。这时,自主神经与躯体神经系统

机能水平会达到新的动态平衡,人体的

动作会变得轻松有力,呼吸也会变得均

匀自如,这种机能变化过程和状态称为

“第二次呼吸”。“第二次呼吸”的出现

标志着进入工作状态阶段的结束。

3)进入工作状态

进行体育运动时,人的运动能力逐渐提

高的生理过程叫进入工作状态。肌肉活

动必须依赖内脏各器官的协调活动和

配合才能实现,协调循环与呼吸系统的

惰性对进入工作状态影响较大。研究表

明,在不做准备活动的情况下跑1500

米,呼吸和循环系统的活动需要在运动

开始后2-3分才能达到最高水平,而骨

骼肌在20-30秒内就可发挥出最大工作

效率。

4)减轻极点反应的措施

①良好的赛前状态和适当的准备活动

都能预先克服内脏器官的生理惰性,从

而减轻极点的反应程度。②极点出现

时,应继续坚持运动,并注意加深呼吸

和适当控制运动强度,有助于减轻极点

的反应和促使第二次呼吸的出现。

5运动性疲劳

运动性疲劳是指机体生理过程不能继

续维持在特定水平或不能维持预定的

运动强度,关于运动性疲劳产生机制最

具代表性的理论有衰竭学说、堵塞学

说、内环境稳定性失调学说、保护性抑

制学说、突变理论和自由基学说。

6运动后的恢复与运动能力的提高恢复

过程

运动后的恢复与运动能力的提高恢复

过程是指人体在运动过程中和运动结

束后,各种生理机能和能源物质逐渐恢

复到运动前水平的功能变化过程。

1)促进人体功能恢复的措施。有活动

性手段、营养性手段、睡眠、物理手段

和心理学手段等。

2)恢复过程的一般规律。恢复过程可

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运动时能源

物质消耗占优势,消耗大于恢复,能源

物质逐渐减少,各器官系统的工作能力

下降;第二阶段,运动停止后能源物质

消耗减少,恢复占优势,能源物质和各

器官系统的功能逐渐恢复到原来水平;

第三阶段,运动时消耗的能源物质及各

器官系统机能不仅恢复到原来水平,甚

至超过原来水平,这种现象称为超量恢

复或超量代偿。超量恢复保持一段时间

后又回到原来水平。

(二)运动技能的形成

1运动技能的条件反射本质

从生理学本质来看,运动技能的学习就

是建立复杂的、连锁的、本体感受性的

运动条件反射。在学习运动技能时,大

脑皮质运动中枢内支配肌肉活动的相

关神经元在机能上进行排列组合,兴奋

和抑制在运动中枢内有序、规律地交替

发生,这种条件反射的系统化表现为相

对固定的动作定型。也就是说,运动技

能的形成是建立动作定型的结果。

2运动技能的形成过程

运动技能的形成可以用神经反射机制

和控制论机制来说明。根据大脑皮质建

立条件反射的机制,可以把运动技能的

形成分为相互联系的4个过程。

1)泛化过程

在学习一个动作的初期,由于人体内外

环境的刺激通过感受器(特别是本体感

觉)传到大脑皮质,引起皮质细胞的兴

奋,而这一阶段皮质的内抑制尚未精确

建立,故大脑皮质的兴奋和抑制呈现扩

散状态,条件反射的通路不能集中,缺

乏特异性,这称为泛化阶段。这一阶段

的行为特点是动作僵硬、不协调、不够

放松,出现多余动作。在技能学习的泛

化阶段,教师应抓住动作的主要环节进

行教学,不宜过多强调动作的细节。

2)分化过程

在不断练习动作的过程中,大脑皮质运

动中枢的兴奋和抑制从分散趋于集中,

而且抑制过程增强,特别是分化抑制得

到发展,能比较精确地反映动作的细

节,这就进入了技能形成的分化阶段。

这一阶段动作定型初步建立但不够巩

固,容易受新异刺激的干扰而出现错

误。教师在教学中应帮助学生体会动作

的细节,注意纠正错误动作。

3)巩固过程

经过对正确动作的不断重复,大脑皮质

的兴奋与抑制在空间和时间上更加集

中、精确,动作定型比较稳定地建立起

来,而且运动器官和内脏器官配合协

调,这就进入了运动技能形成的巩固阶

段。在这一阶段仍然要坚持不断的重复

性技术练习,以防止动作定型的消退。

4)自动化过程

随着对动作的练习和记忆,动作定型已

经牢固建立,并能自动重现,而且在完

成动作时可以暂时不需要有意识地控

制,而是可以让整套动作流畅自如地展

现出来,这时就进入了运动技能形成的

自动化阶段。达到自动化阶段的动作精

确、自然,并具有美感。

四、身体素质的生理学基础

(一)力量素质的生理学基础

1力量素质与神经系统的调节

神经系统调节实现肌肉运动,神经系统

调节机能是肌肉力量大小的决定因素。

发展肌肉最大力量取决于支配肌肉的

神经中枢的机能改善,肌肉中每一运动

单位发生最大的紧张性变化,肌肉中更

多的运动机能单位参加活动,肌肉活动

过程中各种肌肉群协调性改善。只有在

神经中枢机能改善的基础上,才能实现

肌肉的功能。神经系统生理学基础论证

了神经系统调节是发展肌肉力量的决

定因素。神经系统动员越多的肌纤维参

与工作,所产生的力量就越强,这是中

枢神经系统对运动单位的募集效应。训

练水平低的肌肉,在极度用力时只能动

员60%的肌纤维参加活动,而训练水平

高的肌肉,参与活动的肌纤维可达

90%,从而表现出更大的力量。力量训

练可以使运动中枢的机能得到改善,从

而产生强而集中的兴奋过程,产生同步

的高频率兴奋冲动。募集更多的运动单

位参与工作。这样,肌肉收缩的力量就

更大。

2力量素质与肌纤维性能

力量素质是通过克服外部阻力和内部

阻力来发展。肌肉的生理横断面是指与

某块肌肉的肌纤维行走方向垂直的横

断面的面积,它决定于肌纤维的数量和

每条肌纤维的粗细。肌肉生理横断面面

积也表现为肌肉的体积,它是决定肌肉

力量的重要基础。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

况下,肌肉的生理横断面越大,其收缩

产生的力量就越大,二者几乎成正比。

肌肉体积增加或肌肉横断面积增大是

由于肌纤维增粗的结果。力量训练能加

强氨基酸向肌纤维内部的转运过程,肌

组织中收缩蛋白质的合成增加分比高

的人,产生的肌肉力量较大。在一定范

围内,肌肉收缩时的初长度越长,收缩

时的力量就越大。根据这一原理,在体

育运动中往往要预先拉长某些肌肉,以

获得更大的肌力,如投掷项目中的引臂

动作。

3力量素质的训练

力量素质的训练要遵循一定的生理学

原则:超负荷原则、渐增阻力原则、针

对性原则、顺序性原则和适宜频度原

则。

(二)速度素质的生理学基础

速度有三种类型,即动作速度、反应速

度和位移速度。

1动作速度

动作速度的决定因素之一是肌纤维类

型的百分比组成及面积。在完成一种定

型动作的过程中,运动条件反射越巩

固,技能越熟练,自动化水平越高,动

作速度也就越快。此外,动作速度还与

神经系统对主动肌与对抗肌的调节能

力有关。

2反应速度

反应速度的生理学基础是反应时。反应

时是指从出现刺激到开始发生反应的

一段时间。反应时间长短取决于感受器

接受刺激产生的兴奋沿反射弧传导直

至引起效应器开始兴奋所需的时间。反

应速度主要取决于感受器的敏感程度,

即兴奋阀值的高低、中枢延搁时间的长

短和效应器(肌组织)的兴奋性。其中,

中枢延搁是最重要的。反射活动越复

杂,历经的突触就越多,中枢延搁的总

时间越长,反应也就越慢。

3位移速度

周期性运动位移速度的生理学基础比

较复杂,其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

4速度素质的训练

速度素质训练的原则有:改善和提高神经系统的灵活性;发展磷酸原系统供能的能力;提高肌肉协调放松能力;发展腿部力量及关节的柔韧性。

(三)有氧耐力素质的生理学基础

有氧耐力是指人体长时间进行有氧工作的能力。肌肉长时间进行有氧工作必须依赖于结构和机能方面的基础条件,如对氧的摄取、运输与利用,肌纤维类型和神经调节功能等。

1有氧耐力与心肺功能

心肺功能是有氧耐力的重要条件。强有力的心肺功能是运动中供氧充足的保证。长期耐力训练能够使心脏产生适应性变化,表现为运动性心脏,其特点是左心室扩张时心室腔容积增大。这是长期从事耐力运动,使心输出量始终维持在较高水平,造成容量性应激所致。运动性心脏的另一个标志是安静时心率缓慢。优秀耐力运动员安静时心率可达60次/分。这样能够节省心脏活动的能量消耗,以补充肌肉维持长时间运动的能量需要。

心肺功能的一项综合指标是最大吸氧量,这也是有氧工作能力可靠的生理指标。最大吸氧量是指人体在进行有大量肌肉参加的长时间激烈运动中,心肺功能和肌肉利用氧的能力达到本人极限水平时,单位时间内所能摄取的氧量。2有氧耐力与血液功能

最大吸氧量取决于心脏的泵血功能、血液的气体运输能力以及肌肉组织对氧的利用能力,如血液的携氧能力对最大吸氧量有很大的影响。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是氧的运载媒体,血液中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含量的多少是影响最大吸氧量的重要因素。

3有氧耐力的训练

有氧耐力训练一般采用持续性练习和间断性练习两种方法。在实践中,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强度较低、持续时间较长的持续训练以及长距离的匀速跑或长段落的间歇训练。对少年及训练程度低者,应以匀速低强度的持续练习为主。运动生理学提出一些有氧运动的适宜强度标准。其中比较流行的是靶心率或目标心率的标准。

靶心率=(最大心率-安静心率)×(0.6-0.8)+安静心率

其中的最大心率可以用“220-年龄数”来推算。在体能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适宜强度的耐力训练,持续时间越长,越有利于提高耐力。研究表明,每天以中等强度训练30-60分钟,效果较为理想。(四)无氧耐力的生理学基础

1无氧耐力与机体对酸性环境的耐受性无氧耐力是指人体处在氧供应不定的情况下较长时间进行肌肉工作的能力。影响人体无氧耐力的因素很多,如乳酸能系统的供能水平、机体对酸性物质的缓冲能力与耐酸力以及体内肌糖原含量等。无氧耐力能源主要来自乳酸能系统,即糖的酵解系统,其供能能力是决定无氧耐力的重要因素。

在做大强度运动时,肌肉中糖酵解释放能量所产生的乳酸进人血液,会影响血液的酸碱平衡。但血液中的碱贮备对乳酸有一定的缓冲作用。在长时间大强度运动中,如果乳酸的产生量较大,缓冲有一定限度,血液会向酸性偏移,进而促使机体疲劳。乳酸浓度增高会严重影响脑细胞的工作能力。耐力训练有利于提高腑细胞的耐酸能力。所以血液中的碱贮备也是增强无氧耐力的重要条件。2.无氧耐力的训练

增强无氧耐力常采用间歇性训练,训练方法是:运动强度达到90%最大吸氧量或以上,一次练习持续时间以1-2分为宜,间歇时间可比练习时间长2-3倍,间歇期后应立即进行下一次练习。因为在1-2分运动中产生的大量乳酸会在2-4分的间歇期中迅速进入血液,使血乳酸浓度大幅度上升。而此时立即进行下一次无氧间歇性训练,有利于在血乳酸未完全清除之前,使其累积量进一步提高,用这种方法可以提高机体对血乳酸的耐受度,从而提高人体的无氧耐力水平。

(五)灵敏素质与柔韧性素质的生理学基础

1灵敏性素质的生理学基础

灵敏素质的训练,其实是对大脑皮质神经过程灵活性及各器官敏感性的训练。如通过各种手段,包括利用声、光等信号刺激来提高各种感受器的敏感性,并进行重复性训练,以巩固视动反射和听动反射的神经联系。还可以让练习者在多变的环境中练习,以提高练习者的判断分析能力以及对多因素和变化因素的反应灵活性。

灵敏性素质的生理学基础主要是中枢

神经系统功能的灵活性,同时也与其他

的身体素质有关。大脑皮质神经过程的

灵活性及其分析综合能力是灵敏性素

质重要生理学基础的关键环节。

2柔韧性素质的生理学基础

身体素质的训练效果是可逆的,停训后

身体素质趋于下降,下降程度与训练水

平及停训时间有关。柔韧素质的训练应

从幼年开始,其成效才能达到最佳。儿

童少年阶段即进行系统的柔韧素质训

练,再加上青年期之后的坚持训练,已

获得的柔韧性甚至可以保持到老年。提

高柔韧性可采用拉长肌肉及肌腱、韧带

等结缔组织的方法,一般有爆发式牵拉

和缓慢的牵拉两种形式。缓慢拉长不易

引起损伤,还能有意识地放松肌肉,是

提高柔韧素质的有效方法。

柔韧性素质的生理学基础包括关节的

骨结构,关节周围组织体积的大小,关

节附近的韧带、肌腱、肌肉和皮肤的伸

展性,中枢神经对骨骼肌的调节能力

等。关节软骨适度增厚有利于关节能够

适应运动中所承受压力的变化。身体脂

肪或肌肉体积过大,也会使邻近关节的

活动幅度减小,导致柔韧性降低。特别

是跨关节的韧带、肌腱、肌肉和皮肤的

伸展性,成为影响柔韧性的重要因素。

儿童和青少年的柔韧性较好,发展潜力

较大,也正是因为在这一时期骨关节附

属结构的弹性和伸展性处于最佳状态。

柔韧性还取决于中枢神经系统对骨骼

肌的调节机能,特别是对抗肌的协调功

能以及对肌肉放松的调节能力等。

第三节体育保健学知识

一、体育卫生与健康促进

(一)健康与亚健康的现代概念

1健康的现代概念

“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衰弱的状

态,而是一种在身体的、心理的和社会

适应的良好状态”。这表明,健康的概

念已从单纯的生物学角度逐渐转向包

括生理、心理和社会三个层面的健康

观。

2亚健康

亚健康是机体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

一种生理功能低下的特殊状态,又叫

“次健康”、“第三状态”或“灰色状态”。

是指机体在内外环境不良刺激下引起

的心理和生理的异常变化,但尚未达到

明显病理性反应的程度。处于亚健康状

态的人虽然没有疾病,但却有虚弱和诸

多不适症状,如日常精神欠佳、反应能

力减退、社会适应性较差、缺乏机体活

力、工作效率降低等。

(二)运动对个体健康的影响

1运动缺乏对个体健康的不利影响

运动缺乏是导致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运动缺乏包括休闲与持久座位性工作,

机体缺乏运动性刺激,每周运动不足3

次,每次运动时间不足10分钟,运动

时心率低于每分钟110次等。运动缺乏

对个体健康的不利影响表现在以下一

些方面:

1)运动缺乏可导致氧的运输系统能力

低下,心脏收缩功能不足,血管弹力减

弱,心功能贮备降低,易引发心血管疾

病。久坐不动易使血粘度增高,血流缓

慢,诱发血栓,或使动脉壁淤积大量脂

类,堵塞血管,影响组织的血液供应,

从而加速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2)运动缺乏可使肺通气和肺换气能力

削弱,肺血流量下降,同时呼吸频率加

快但呼吸深度减小,导致呼吸效率显著

降低,不利于氧的摄入。

3)运动缺乏可使体内能量积蓄过多,

导致超重或肥胖,甚至会发生胰岛素抵

抗,糖和脂肪的代谢异常,引起代谢紊

乱综合征。

4)运动缺乏还可能对心理情绪造成负

面影响,如疲劳压抑、精神不振、困倦

嗜睡、情绪不稳定、厌食虚弱、注意力

不集中和拒绝社会交往。

2适量运动对个体身心健康的良性效应

适量的运动对运动缺乏引起的不利影

响有着缓冲、避免和预防作用。如适当

的运动能促进呼吸肌的力量,增强呼吸

功能,提高肺通气和肺换气能力,增强

心肺功能,同时能加速血液循环,有利

于氧的摄取和运输,有利于全面改善各

系统器官的功能,从而促进身体健康,

提高抗病能力,增强有机体的适应能

力。

从心理层面而言,适量的运动能使运动

者产生特殊的体验,可以陶冶情操,保

持健康的心态,充分发挥个体的积极

性、创造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自信心

和价值观,使个性在融洽的氛围中获得

健康、和谐的发展,使人振奋精神、缓

解压力、宣泄情绪、锤炼意志,感受成

功和喜悦。

3过度运动对个体健康的负面作用

过度运动一是指运动负荷超过人体的

承受能力,机体在精神、能力方面过度

消耗,使体力无法在正常时间内恢复。

二是指当身体的某些机能发生改变时,

恢复手段无效,营养不良,情绪突变,

思想波动等,使正常负荷变成超量负

荷,从而使主动运动变成被动的应激刺

激。

过度运动往往表现为:交感型和副交感

型两类。前者以过度兴奋和枯燥为主,

后者以抑制冷漠为主,两者都会出现疲

劳症状,加重心血管疾病和肾病,运动

能力明显下降,出现某些不正常的生理

状态以及心理症状等现象。

(三)运动与人的行为和生活方式

诱发这些疾病的不良生活方式包括过

度的工作负担、吸烟、酗酒、暴饮暴食、

生活作息时间紊乱和急躁、过于争强好

胜、易怒行为等。

休闲成为现代生活方式不可缺少的重

要方面,是消除疲劳和恢复体力的途径

之一。运动生理学研究发现,消除疲劳

和恢复体力有积极和消极两种方式,采

取轻松、积极的体育运动休闲方式有利

于促进新陈代谢,能达到迅速有效恢复

体力的目的。运动心理学研究也表明,

焦虑和紧张的心理状态会随着身体适

当的运动而得到缓解,激烈的情绪会在

轻松的运动中逐渐减弱。与其他任何一

种文化娱乐形式相比,适量的体育运动

能产生最强的生理适应性和社会适应

性。

(四)不同人群的体育卫生

1.儿童少年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

1)儿童少年的生长发育是一个由量变

到质变的过程。

2)儿童少年的发育是波浪式的。

3)儿童少年的生长发育表现为时序上

的差异性。

4)青春发育期是儿童少年生长发育的

特殊阶段,一般为10~14岁。

2儿童少年的形态和机能发育特点

1)运动系统的功能。相对成人而言,

儿童少年骨组织水分和有机物较多,无

机盐较少,因此,弹性和韧性好而坚固

性较差,虽不易骨折,但易受强外力作

用而发生变形,肌肉的收缩蛋白和无机

盐含量较少,肌肉收缩能力较弱,耐力

差,但疲劳易恢复。15岁之后肌肉开

始迅速增长。

2)心血管系统的特点。儿童少年心肌

纤维短而细,收缩力较弱,心脏泵血力

小,每搏输出量和每分输出量较小,但

相对于体重的比值,并不很低,能够满

足短时间较大强度的运动需要。儿童少

年的血管壁较薄,血管内径相对较宽,

血流阻力小,因此血压较低。但在青春

发育期,心脏发育速度增快,血管发育

相对处于落后状态,加之内分泌功能的

影响,可能会出现暂时偏高现象,称为

“青春性高血压”,如血管调节功能随

年龄增长而完善,高血压会自行消失。

3)呼吸系统的特点。呼吸肌弱,胸廓

狭小,肺泡数量少且弹性不足,故儿童

少年的肺容量和肺活量等指标均低于

成人,但相对于体重的比值,并不低。

儿童少年主要是依靠加快心率和呼吸

频率来增加对氧的摄取和运输。因负氧

债的能力较小,故儿童少年无氧运动能力较

弱。

4)神经系统的特点。儿童少年时期大脑皮质

兴奋与抑制的发展是不均衡,6~13岁左右

神经系统的兴奋占优势,兴奋与抑制的转

换较快,灵活性高,活泼好动,注意力

不够集中,条件反射建立的快,消失得

也快,但兴奋容易扩散。大脑皮质的持

久工作能力较低,工作持续时间短,易

疲劳,可是由于神经过程有较大的可塑

性,神经细胞有很快恢复机能平衡的能

力,因而也能使疲劳较快地消除。儿童

少年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和分析

综合能力较差。

3儿童少年的体育卫生要求

1)依照儿童少年运动系统的特点,在

体育教学训练中要培养他们站、立、跑、

跳的正确姿势,注意矫正其错误姿势。

尽可能选择能够全面发展肢体各部位

的运动项目,以避免肢体发育的不均

衡。不宜在坚硬的地面上进行跑、跳、

从高处落地的动作练习,避免引起脊

柱、骨骺、下肢、骨盆的损伤和变形。

运动时应注意保护好关节,避免采用长

时间的掰、压、甩、吊等动作。不宜过

早地从事过多、过重的力量练习,避免

促使下肢骨化早期完成。要注意防止运

动损伤的发生,避免因动作的不正确而

造成肌肉、韧带的拉伤或其他伤害事

故。膳食中应保证充足的钙磷供给,并

注意多进行户外体育活动。

2)依照儿童少年心血管、呼吸和神经

系统的特点,合理安排运动量,强度可

以稍大一些,但密度要小,间歇次数要

多一些,每次的练习时间不宜过长,特

别要注意循序渐进,个别对待的原则,

以免加重心脏的负担。要避免过多做屏

气的动作,注意培养在运动中适宜的呼

吸方法,并注意呼吸卫生,以防止出现

脑部缺血而导致晕厥等事故的发生。体

育活动形式要多样化,生动活泼,多穿

插游戏和小型比赛,增强趣味性,避免

单一枯燥。并注意活动中要有适当的间

歇。体育教学方法多采用直观教学和示

范教学的手段,不要过于注重动作的细

节。要根据青春发育期男、女少年对体

育锻炼的不同心理特点进行教育。

3)依照儿童少年的个性特点,区别对

待。提倡对教学对象进行健康分组,按

照他们不同的形态特点(如身高和体

重)、不同的机能特点(如功能低下或

障碍)以及不同的生理阶段(如女性的

月经生理周期),合理安排他们(她们)

的运动类型、运动方式、运动项目和运

动负荷,甚至允许进行短期的休息。

(五)环境和卫生

与体育相关的环境卫生防护主要从三

个方面进行:自然环境的卫生防护、学

校环境卫生的防护和运动建筑设施的

卫生防护。

二、体育课的医务监督和医疗体育

(一)体育课的医务监督

医务监督的目的:采取一切必要的措

施,消除或控制一切有害健康的因素,

保证体育运动参加者从事合理规律的

运动,以实现增强体质健康的目的。

体育课的医务监督主要包括:体育课、

早锻炼、课间操、课外活动等的监督。

1体育课的健康分组

1)依据

健康状况:通过健康状况调查和有关的

医学检查;

身体发育状况:通过对身高、体重和胸

围等生长发育指标以及身体发育有无

缺陷等情况,综合评定身体发育的程

度。

生理功能状况:通过机能试验,主要对

心血管、呼吸、运动和神经系统检查。

运动史和身体素质状况:了解过去是否

参加体育运动,以及参加的运动项目和

运动的年限、运动成绩、运动的等级和

是否发生运动伤病,并对身体素质发展

水平进行评价。

2)健康分组的组别及教学

①基本组:基本组是指身体发育和健康

状况基本正常者,且有一定的锻炼基

础。

教学:按教学大纲进行教学和体育测

验。也可以从事专项训练和比赛。

②准备组:是指身体发育和健康状况有

轻微异常者,过去很少参加运动。

教学:学生在原教学大纲的基础上降低

运动负荷进行教学,避免参与剧烈的体

育竞赛。

③医疗体育组:是指身体发育和健康状

况有明显异常和残疾者,不能按教学大

纲的要求进行。

教学:可以不按教学大纲的规定教学,

而可以让他们按照医疗体育的教学计

划进行体育活动,帮助其治疗疾病,恢

复健康。

当然,确定身体发育与健康的标准应遵

循医学检查与诊断结果。

3)健康分组的注意事项

①一般应在新生入学初,在体格检查的

基础上。由校医和体育教师共同协商确

定组别。

②经过一定时期的锻炼后(一般是一个

学期)再根据学生健康状况和功能水平

的变化进行调组。

③调整组别一般在每学期或每学年复

查后进行。

④如分组发生困难时,可暂缓分组或暂

时将其编入较低的一组。

⑤分组确定后应该定期观察和检查分

组是否恰当。

4)体育课的医学观察:了解学生的健

康状况,以及机体对运动负荷和运动强

度的反应,评定运动负荷是否适宜。了

解体育课的组织方法是否合理,运动环

境和场地设备是否符合卫生要求。

2体育课的生理负荷

1)生理负荷的评定:了解运动负荷的

大小以及机体对运动负荷的生理反应,

运动负荷的大小取决于强度、密度和时

间三个因素。常用的评定方法有两种,

一是指数法,一是百分法。

①指数法

生理负荷指数=体育课平均心率/课

前安静心率

②百分法

一般大、中学校体育课的负担量等级的

九年级体育与健康课程理论知识中考复习资料

九年级体育与健康课程理论知识中考复习资料一(填空题 1.健康不仅仅是身体没有疾病,而且是( )、( )和( )三者的完好状态。 2.( )是健康的基石。 3.毛泽东同志非常重视体育对人的培养作用,他把身体喻为“载知识之车” “寓道德之舍”,提出“体育一道,配德育与智育,而德智皆寄于体”,指出成才必须德智体全面发展,并于1952年提出( , ) 的口号,明确了新中国体育事业的根本目的和发展方向,推动了我国体育运动的发展。 4.合理营养是健康的物质基础,而( )又是合理营养的根本途径。 5.影响我们青少年身高生长的主要因素有遗传、激素水平、营养状况和( ) 。 6.预防意外伤害的三个原则是:( ) 、( ) 、( ) 。 7.获得健康知识是保持健康的前提,坚定信念是动力,( )才能保持健康,过文明幸福的生活。 现代科学研究和实践证明,经常合理地参加体育锻炼,能全面( )8. 人体健康,使人充满生命活力。 9.足球的基本技术包括( )、( )和( )等三个基本方面。 10.篮球场地四周5厘米宽的边线属于场( ),中线属于( )场。 11(( )跑是田径运动中唯一的集体项目。 12.在田径短距离比赛项目中,我们常用( )的方法起跑。 13.排球比赛中,最具稳定性和准确性且有一定攻击性的发球方法是( )发球。 14.足球比赛中,头球的击球力量来自于脚的蹬地、腰腹部和上体的摆动;头要加速前摆,主动击球;击球时应用( )部位。

15.篮球运球时要注意手掌对球的控制,变向时重心降低,( ), 蹬跨突然,变向后加速运球,摆脱防守。 二(选择题 1.“健康四大基石”的观念包括 ( ) A.合理膳食、适量运动、规律生活、心理平衡; B.合理膳食、大量运动、生活得体、情绪愉快; C.吃饱吃好、积极运动、按时作息、乐观向上; 2.目前,我们通常用体重指数来判定人的胖瘦,其正确公式是: ( ) A.体重(千克)/身高(米); B.体重(斤)/身高(尺); C.体重(千克)/身高(米)的平方; 3.良好的意志品质是战胜困难的保障,它包括下例哪些情况,( ) A. 冷静性、自控性、积极性、勇敢性; B. 坚忍性、自制力、果断性、自觉性; C. 勇敢性、自觉性、自控性、坚韧性; 4.初中阶段是人身体形态和机能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男生平均每年的增长为( ) A.身高5-8厘米、体重4-6千克、胸围3-4厘米; B.身高4-6厘米、体重5-8千克、胸围3-6厘米; C.身高3-5厘米、体重5-9千克、胸围2-5厘米; 5.初中阶段是人身体形态和机能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女生平均每年的增长为( ) A.身高3-5厘米、体重4-6千克、胸围3-4厘米; B.身高3-6厘米、体重3-5千克、胸围2-4厘米;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点

实用文档 一、教育学基础知识命题点一教育的词源 什么是教育?从词源上讲,在汉语中最早把“教”和“育”连在一起使用的是孟子。《孟子》中说:“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按照许慎《说文解字》的说法:“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西语中教育一词的本意是对人实行引导。英国教育家斯宾塞认为,教育是为完满生活做准备;美国教育家杜威认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或改组。这些定义都是基于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哲学观提出来的。无论是西方的解释还是中国的解释,都把教育看作是对人的引导活动。《孟子.尽心上》 命题点二教育的定义 在教育学里,教育这一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教育泛指一切有目的地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影响人的思想和品德的社会活动。广义的教育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狭义的教育是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发展的活动。学校教育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出现在奴隶社会早期。 狭义教育的特点: 第一,它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一种专门培养人的活动; 第二,它的对象主要是青少年儿童; 第三,它是在受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指导下进行的社会活动。 学校教育活动包括三个基本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 教育者是在教育活动中承担教的责任,施加教育影响的人。教育者包括学校教师,教育计划、教科书的设计者和编写者,教育管理人员,以及参与教育活动的其他人员。其中,学校教师是教育者的主体,是最直接的教育者。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发挥着主导作用。 受教育者是在教育活动中承担学习的责任,以一定的方式接受教育影响的人。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居于主体地位。 教育影响是连接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纽带,或者说是中介。教育影响包括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教育内容包括教科书,教学参考书,相关的电视影像资料、报刊、广播等信息载体,以及教育环境等;教育手段包括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师的语言等。 实用文档 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三者之间有密切而复杂的关系。在三要素中,教育者和受二者分别作为教与学的主体存在于同教育者的关系是学校教育过程中最主要的关系或矛盾。在教的活动一教育实践活动中,构成教育活动的复合主体。二者又具有互为主客体的关系:受教育者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在学习活动中,教育者是教的主体,受教育者是教的客体;中,即促进受教育者素质的他们有共同的活动目的,他们有共同的教育活动对象,即教育内容。全面发展。

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必考知识点汇总

《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必考知识点汇总 语文这一科目考试内容涉及方面诸多,考试内容既包含语文学科知识,又包含语文课程理论的相关知识。面对如此纷繁复杂的内容,很多考生在备考时就乱了阵脚。为了广大考生更好地备考,华图教师罗列出初中语文国考资格证考试必看20考点,希望能给广大考生提供一些帮助。 1、错别字辨识 在近几年的考试真题中,这一知识点几乎每年都在案例分析题的第二小题中考查,题目给出一篇作文,需要考生阅读后从中找出错别字,并加以改正。这一知识点属于识记应用类,需要考生掌握字形并能正确应用。它看似简单,但是需要考生的细心和耐心。语文学科博大精深,考生需要正确读写3500个常用汉字,范围非常广。而且题目中的习作段落篇幅较长,要从中找出错别字,需要考生仔细阅读,耐心寻找。 2、语病辨识 从近几年的考试情况来看,这一知识点几乎每年都在案例分析题的第二小题中出现,和错别字放在一起考查。题目给一篇作文,需要考生阅读后从中找出病句,并加以改正。这一知识点属于应用类,需要考生掌握病句的基本类型和病句修改方法。 3、词类活用 这一知识点是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从近几年的考试真题来看,题目通常给出一句话,并指明句子中的某个字是特殊用法。考生需要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择与题干中的字用法相同的一项。这需要考生掌握词类活用的几种常见类型。 4、中国古代文学 这一知识点主要考查一些古代文学常识,在考试中,经常以选择题的出现。如2012年上半年的考试中,题目要求考生选择属于骈文的一项。这就要求考生不仅要理解骈文的概念,还要熟知选项中的文章。由此看出,对于古代文学,考查不是简单的识记,而是理解,这是在识记基础上高一级的能力层级要求。 5、中国现当代文学

中学教师资格考试《体育与健康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及答案

中学教师资格考试《体育与健康学科知识与教学能 力》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 1、标准田径赛场地一圈为多少米?(C) A、200m B、300m C、400m D、800m 2、柔韧性训练的基本方法是(C) A、重复训练法 B、间歇训练法 C、拉伸法 D、变换训练法 3、学校体育的主要特点之一是(C) A、场外性 B、竞技性 C、基础性 D、技术性 4、体育教师的特殊性语言是(B) A、专业术语 B、口令 C、方言

D、艺术语言 5、体育教学的组织形式较其他学科(B) A、单一 B、多样 C、没有差异 D、有差异,但不大 6、体育教学目标在教学的不同阶段、不同时期,应(D)全面贯彻 A、必须 B、不一定 C、一定不能 D、有所侧重地 7、体育教学中负荷量和负荷强度的关系是(A) A、反比关系 B、正比关系 C、抛物线关系 D、不存在 8、任何动作的完成都要有相应的力量,而起决定作用的是(A) A、人体的内力 B、人体外力 C、支撑反作用 D、摩擦力

9、体育教学中,为突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纠正错误动作时可采用(D) A、分解法 B、快速示范 C、常速示范 D、正误对比示范 10、体育课的综合密度应是(A) A、越大越好 B、越小越好 C、适中为好 D、练习强度大时小些好 11、在教学班级学生人数多,器材较少,新授教材比较容易,复习教材比较简单的情况下,宜采用(B) A、两组一次等时轮换 B、三组两次等时轮换 C、先合后分 D、先分后后 12、布置场地器材时,可移动器材与固定器材之间应尽可能(B) A、分开 B、相对靠拢 C、保持距离 D、保持较远

七年级体育与健康理论教案

七年级体育与健康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明确指出: 1.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2.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与健康行为。 3.重视学生主体地位,以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 4.充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都受益。本学期我将通过教学实践,确实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增强体质,使学生掌握走、跑、跳、投掷以及球类等运动项目的基础知识和运动技能,培养学生的体育运动的兴趣和习惯,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和体育运动技术水平,同时加强思想教育,确实完成教学任务,以达预期的教学效果。 二、学生情况分析 作为刚刚步入新学习环境的初一新生,由于他们来自各间校风不同、师资要求有异、体育风气有别、场地器材条件有差异的小学,这就自然形成了学生对体育课的认识深浅不一、基础不一、身体素质有差距等因素。另外学生对新的学习环境还不是很适应。感情丰富而强烈,表现为情绪波动性大、不稳定,不成熟。因此,在进行初一的体育教学时,应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预先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及主要措施,循循善诱地帮助学生统一认识,打好基础,使原来体育素质较较好的同学能树立新的拼搏目标,而对于体质较差的“困难户”能在新的环境下树立自信,发挥长处,增强体质。 三、教学目标 (一)、加强思想品德教育,增强学生的组织性、纪律性,培养学生的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和拼搏进取精神。 (二)、通过实践教学,使学生能够做到: 1、能自觉参加体育与健康课的学习,积极参与课外各种体育活动; 2、知道合理安排锻炼时间的意义;合理安排锻炼时间,运用掌握脉搏测定等常用方法,测量运动负荷; 3、了解所学项目的简单技、战术知识和竞赛规则; 4、通过技能练习,发展运动能力和运动技术,增进身体健康; 5、了解心理健康对身体健康的意义,树立自尊、自信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学会正确评价自己运动能力,和与同伴合作练习的能力;在体育运动中表现出适宜的自信心和良好的竞争意识; 四、教学措施 (一)教学改革 1、认真学习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转变体育教学观念。 2、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3、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 4、开展民主教学,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5、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改革评价制度。 6、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 1、引导学生参与体育活动,开展课外体育活动,养成进会场锻炼身体的习惯。也可丰富学生课余文化生活,充分发展其个性和才能,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2、坚持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 3、坚持班级体育锻炼,广泛学生参加体育锻炼,调动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热情。 4、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发展学生的个性,坚持自觉经常锻炼身体。 (三)激励机制。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特别是新的课程标准的颁发,教学不能只停留在传授,还要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受到情的感染、爱的激励,美的享受,让他们在兴奋中发扬成绩,在微笑中认识不足,在激励与期待中增强信心,不断激发前进的力量。 (四)开展探究索性学习。给学生一定的自由度,让其去探索、去发现,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发展个性,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生用以获取知识、领悟健康的思想观念、领悟所用的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包括观察、发现、学习、练习、小组合作交流等。学生通过探究学习理解动作概念,培养学生探究学习能力。

学科知识与能力考点归纳

一、考查题型、分值及内容 从近2年的初中体育真题中可以发现,一是体育笔试的总分值为150分,其中客观题约占47%,主观题约占53%(见上表),可见,在整份试卷中客观题和主观题都约占据一半的分值。二是从近些年的真题考查内容发现,每年的知识点考查顺序都是有章可循的。 选择题 第1-18题主要考查了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和运动保健学的知识点 第19题考查了中外体育发展史(这一题难度较大,对知识面掌握要求较广) 第20题考查了学校体育学的知识点 第21-22题考查了体育心理学 第23-25题考查了体育教学的方法和理论 第26-31题分别从足球、篮球、排球、体操、田径、武术等项目进行考查 第32-35题考查了体育教学方法、教学设计以及《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等内容。 简答题 第36题考查了运动人体科学和保健学等内容 第37-38题考查点不固定 案例分析题 第39-40题分别都是给出教学中的案例,提出2-3个问题,要求考生根据案例和对体育教学的理解程度来进行回答。 教学设计题需要考生会科学、合理地安排和组织体育教学。 【教师资格证笔试】 【初中体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点归纳】 考点1:田径类 1)田径运动的定义、内容及分类。

2)田径场地器材的基本知识。考生须知径赛的场地基本知识,重点识记分道宽、分道线、丈量的方法、第1、2、3、4的直曲段分界线等;田赛场地,掌握跳高、跳远、铅球的场地标准以及标准重量等考点。 3)跑、跳、投的技术原理、动作要领及教与学策略。识记中小学体育教学中常见运动项目的动作要点以及教学组织,如立定跳远、蹲距式跳远、跳高、双手头后掷实心球、快速跑等。 4)田径竞赛规则和裁判方法,并能结合实际组织、编排校田径运动会。竞赛组织及编排工作,该考点经常以主观题的形式进行考查,考生应掌握竞赛规程的内容、学校田径运动会的组织机构及分工、田径运动会秩序册的编排(重点)以及秩序册包含的内容等。裁判工作,该考点常以客观题的形式来呈现,由于田径裁判内容较多,这里就不在一一赘述,但从历年的真题中发现,考查的内容以中小学田径运动会的常见比赛项目为主,另外,提醒考生注意的是,一定要去关注一下最新的田径裁判规则,如多哈室内世锦赛开始,国际田联将全面实行竞赛项目中的“零抢跑”规定。 1.跑步属于一种周期性运动项目,每一周期单腿的动作顺序是()(20XX 年上半年) A.后蹬——前摆——折叠——扒地 B.后蹬——折叠——扒地——前摆 C.后蹬——前摆——扒地——折叠 D.后蹬——折叠——前摆——扒地 【教师资格证笔试】 【初中体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点归纳】 考点2:篮球类 1)篮球的基本知识及国内外发展史。 2)掌握常见篮球基本技术的动作要领,如双手胸前传接球、原地单手肩上投篮、行进间单手投篮以及运球等。

《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

《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 题型示例 1.单项选择题 (1)函数 在 上是 A.单调增函数 B.单调减函数 C.上凸函数 D.下凸函数 (2)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课堂小结的方式多种多样。有一种常见的小结方式是:结合板书内容梳理本课教学重点和难点的学习思路,同时提醒学生课下复习其中的要点。这种小结方式的作用在于 A.升华情感,引起共鸣 B.点评议论,提高认识 C.巧设悬念,激发兴趣 D.总结回顾,强化记忆 (3)在高等代数中,有一种线性变换叫做正交变换,即不改变任意两点距离的变换。下列变换中不是正交变换的是 A. 平移变换 B. 旋转变换 C. 反射变换 D. 相似变换 2.简答题 (1)根据下图编一道函数的应用问题 (2)一位教师讲了一堂公开课《函数》,多数听课教师认为他讲出了函数概念的本质,但课堂教学有效性不足,突出表现在课堂提问方面。你认为应注意哪些问题才能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请结合自己对《函数》的教学设想来谈)? 3.解答题 已知0 < π<<<321x x x ,试证: ()ln f x x x =(0,)+∞2312 1223 sin sin sin sin x x x x x x x x -->--

4.论述题 在必修模块中,将平面解析几何内容放在函数与立体几何之后,对这种安排谈谈你的看法。 5.案例分析题 阅读下列两个对于 不等式的教学活动设计,然后回答问题。 设计1: 活动(1)让学生分别取a,b 为具体数值,检验该不等式是否成立。 活动(2)讨论: , , 的几何意义。 讨论(1):三个图形的关系: 讨论(2):该不等式何时等号成立,何时不等号成立? 活动(3)不等式的严格证明 讨论(3):若有三个数:a>0,b>0,c>0,是否会有一个什么相应的不等式? 设计2: 活动:学生分组讨论不等式 的证明方法。 学生分组展示,讨论。 请回答如下问题: (1)分析设计1的教学设计意图。 (2)结合本案例分析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的关系,简述教学 过程中如何引导学生经历一个由合情推理到演绎推理的过程。 (3)对比分析两个教学设计的理念。 6.教学设计题 就高中数学“人教版教材”必修1第一单元中的函数概念第一课时的内容,设计一个教学方案(将提供教材内容)。 ab 22 1122ab a b ≤+212a 212b 221122ab a b ≤+

最新体育与健康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中)

第一节运动解剖学 一、人体结构的基本组成 1.上皮组织 具有保护、吸收、分泌、排泄和感受外界刺激的功能。 2.结缔组织 由细胞和大量细胞间质构成,功能是保护、防御、支持、修复和贮存等。 3.肌肉组织 肌肉组织包括骨骼肌、心肌和平滑肌三大部分。心肌具有收缩和舒张、自律性和传导性。 骨骼肌与心肌的肌纤维均有横纹,又称横纹肌。平滑肌纤维无横纹。 俯卧撑发展:前锯肌、胸大肌(近固定)、肱三头肌(远固定); 仰卧起坐发展:髂腰肌、股直肌; 卧推杠铃发展:前锯肌、胸大肌、肱三头肌(近固定); 引体向上发展胸小肌、菱形肌、背阔肌(近固定)、胸大肌、肱肌; 负重深蹲起发展:竖脊肌、臀大肌、股四头肌(远固定)、小腿三头肌(近固定); 仰卧两头起发展:腹直肌、腹内、外斜肌、髂腰肌、股直肌(近固定); 仰卧举腿发展:腹直肌、髂腰肌、股直肌; 负重耸肩发展:斜方肌、颈肌、上臂肌群、菱形肌; 负重扩胸发展:斜方肌、背阔肌(近固定)。 肺通气的动力是呼吸肌收缩;肺换气的动力是分压差。 4.神经组织 神经组织是由神经元(即神经细胞)和神经胶质组成。神经元神经活动的基本功能单位。神经胶质在神经组织中起着支持、保护和营养作用。 人体神经组织主要由神经细胞构成。神经细胞也叫神经元,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 二、人体主要器官和系统的结构特点(一)运动系统 运动系统由骨、骨连接和骨骼肌组成。 1.骨 人体由206块骨组成。长骨大部分由致密骨组成,主要分布于四肢,但是一些骨骼除外,如髌骨、腕骨、掌骨、跗骨等,短骨一般分布在手腕和脚踝,扁骨主要分布在颅和肩胛处,不规则骨主要分布在躯干、颅部和髋骨。根据其存在部位分为附肢骨与中轴骨,附肢骨共126块,包括上下肢骨,中轴骨共80块,包括颅骨和椎骨、胸廓骨。 骨主要是由骨质、骨髓和骨膜三部分构成,活体的骨还包括血管和神经等。 骨质即骨组织,分为骨松质和骨密质,骨密质由若干层紧密排列的骨板构成,质地致密,抗压、抗扭曲性能强,构成长骨骨干及骺和其他类型骨的外层。骨松质由许多针状、片状的骨小梁构成,结构较疏松,骨小梁的排列与骨所承受的压力和张力方向一致,组成压力曲线和张力曲线,使骨具有节省材料、轻便、坚固的特点。成熟骨组织中的主要细胞是骨细胞,骨细胞对骨吸收和骨形成都起作用,是维持成熟骨新陈代谢的主要细胞。 骨髓填充于骨髓腔和骨松质间隙内。成人的红骨髓分布在扁骨、不规则骨和长骨骨骺端的骨松质中。红骨髓具有造血功能。 骨膜由结缔组织构成。 骨由有机物(韧性)和无机物(韧性)构成。骨中的有机物主要是胶原纤维和粘多糖蛋白,无机物主要是磷酸钙和碳酸钙等。 2.骨连接 无腔隙骨连接包括韧带连接、软骨连接和骨性连接。有腔隙连接主要指关节连接。 (1)关节的基本构造包括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 ①关节面:分为关节头和关节窝,关节面上覆盖着关节软骨。 ②关节囊:包在关节的周围,封闭关节腔。可分为外层的纤维膜和内层的滑膜。 ③关节腔:密闭腔隙,腔内有少量滑液,呈负压,对维持关节的稳固具有一定作用。 (2)关节的辅助结构包括关节唇、关节内软骨和韧带滑液囊 ①韧带:可加强关节的稳固性和限制关节的运动。 ②关节唇:它加深关节窝,增大关节面,增加了关节的稳固性。 ③滑膜囊:起充填和减少摩擦的作用。(3)骨骼肌 骨骼肌收缩是运动系统中的动力源。 (二)消化系统 1.消化系统的组成 人体的消化系统包括消化管和消化腺。 口、咽、食管、胃、小肠、大肠和肛门 组成消化管。口腔到12指肠为上消化 道,12指肠到肛门为下消化道。 消化腺包括肝脏、胰脏和唾液腺。 2.消化和吸收 食物的消化包括物理性消化和化学性 消化。 (三)心血管系统 心血管系统是人体内封闭的连续管道 系统,由心脏和血管组成。心脏位于胸 腔内,心腔分左右两个半心,两半心之 间互不相通,被房间隔和室间隔隔开, 上房下室。右心房上方有上腔静脉开 口,下方有下腔静脉开口,右心房和右 心室之间相通,但由右房室瓣控制,血 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不能倒流。右 心室的上方的出口为肺动脉口,由肺动 脉瓣控制,血流不能倒流。左心房上有 肺静脉口,左心房和左心室之间相通, 但是由左房室瓣控制,血液不能倒流。 左心室流出口为主动脉口,并由主动脉 瓣控制血流。此外,心脏上还有一套节 律性波动的传导系统。血管可以运行血 液,具有传输营养和运输氧气等作用, 可分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 (四)淋巴系统 淋巴系统是心血管系统的辅助结构,由 各级淋巴管道、淋巴器官和淋巴组织组 成。 淋巴管道包括毛细淋巴管、淋巴管、淋 巴干和淋巴导管。管内含有淋巴,淋巴 产生于组织液。组织液与组织细胞进行 组织交换后,大部分在毛细血管静脉端 被吸入静脉,少部分进入盲端的毛细淋 巴管成为淋巴。 淋巴器官包括淋巴结、扁桃体、脾、胸 腔等。淋巴器官具有产生淋巴细胞、浆 细胞、滤过淋巴,参与免疫反应等功能, 是身体重要的防御装置。 (五)呼吸系统 1.气体交换原理 根据物理学原理,各种气体无论处于气 体状态还是溶解在液体中,当各处气体 分子压力不等时,通过分子运动,气体 分子总是从压力高处向压力低处净移 动,直至各处压力相等。 2.人的呼吸系统 人的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 呼吸道由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 组成。其中鼻、咽、喉称为上呼吸道; 气管和支气管称为下呼吸道。呼吸道是 气体进出肺的唯一通道。肺是气体交换 的场所。肺位于胸腔内,肺由肺泡组成。 肺泡壁仅由单层扁平上皮构成,外面密 布有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所以血液内 的气体与肺泡内的气体(主要是二氧化 碳和氧气)可以充分地进行交换。 3.呼吸的全过程 (1)人体的呼吸过程包括肺通气(外 界空气与肺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肺 换气(肺泡与肺毛细血管之间的气体交 换过程)和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内呼 吸(或组织呼吸)即组织换气是血液与 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有时 也将细胞内的氧化过程包括在内。可见 呼吸过程不仅依靠呼吸系统来完成,还 需要血液循环系统的配合,这种协调配 合与机体代谢水平相适应,又都受到神 经和体液因素的调节。 (2)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肺泡壁 和毛细血管之间的距离很短,允许气体 分子自由通过。肺内的大量肺泡为气体 交换提供了非常大的交换场所。在呼吸 过程中,吸入气体中氧气的气压大于肺 泡内氧气的气压,氧气进入肺中,而当 血液流经肺毛细血管网时,血液中的氧 比肺泡中氧的气压要低很多,肺泡内的 氧气由于分压差向血液净扩散,血液的 氧压便逐渐上升,最后接近肺泡内的氧 压。二氧化碳则从血液向肺泡扩散,快 速达到平衡。 (3)组织中的气体交换:在组织中, 由于细胞的新陈代谢,不断消耗氧气产 生二氧化碳,所以组织中的氧压比动脉 中的氧压低,而二氧化碳的压强高于动 脉中二氧化碳的气压。氧便顺着分压差 由血液向细胞扩散,二氧化碳则由细胞 向血液扩散,组织细胞与血液间的气体 交换,使得组织不断地从血液获得氧, 供代谢需要,同时把代谢产生的二氧化 碳由血液运送到肺而呼出。 (六)泌尿系统 泌尿系统是由肾、输尿管、膀胱和尿道 组成。输尿管管壁有较厚的平滑肌,可 以节律性蠕动,把尿液排入膀胱。 (七)神经系统 (1)神经系统是由中枢神经系统和周 围神经系统两部分组成。中枢神经系统 包括位于颅腔的脑和位于椎管的脊髓。 周围神经系统是脑和脊髓以外的神经 成分,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方式是反 射。反射活动通过反射弧来实现。 (2)反射弧的五个环节有:感受器、 感觉神经元、神经中枢、运动神经和效 应器。脑分为大脑、间脑、小脑、中脑、 脑桥和延髓。脑神经12对。脊髓位于 脊椎管内,有31个节段,由上至下具 体包含:8个颈节、12个胸节、5个 腰节、5个骶节和1个尾节。脊神经与 脊髓节段相对应,左右成为一对,共3 1对。 (八)感觉器 感觉器是感受器及其辅助装置的总称, 是人类认识世界的第一环节,把感受到 的刺激,转变为神经冲动,沿着一定的 传导途径至脑,产生相应的感觉。 视觉器官;听觉器官;本体感受器 三、人体各大系统的功能及与运动的关 系 (一)运动系统的功能及与运动的关系 1.骨和骨连接的功能特点 运动系统由骨、骨连接和骨骼肌三种器 官组成。骨以不同形式连结在一起,构 成骨骼,形成了人体的基本形态,并为 肌肉提供附着。在神经支配下,肌肉收 缩,牵拉其所附着的骨,以可动的骨连 接为枢纽,产生杠杆运动。运动系统主 要的功能是运动。简单的移位和高级活 动如语言、书写等,都是由骨、骨连接 和骨骼肌实现的。运动系统的第二个功 能是支持。构成人体基本形态,头、颈、 胸、腹、四肢,维持体姿。运动系统的 第三个功能是保护。由骨、骨连接和骨 骼肌形成了多个体腔,颅腔、胸腔、腹 腔和盆腔,保护脏器。 2.大关节运动中的主要肌群 关节在人体运动中发挥着重大作用。关 节活动幅度是评定柔韧性的重要指标。 运动上肢的主要肌群是背肌和胸肌;运 动肩关节的主要肌群是背肌、胸肌和肩 肌;运动肘关节的主要肌群是上臂肌和 前臂肌;运动腕关节的主要肌群是前臂 肌;运动髋关节的主要肌群是下肢带 肌;运动膝关节的主要肌群是周围的屈 肌、伸肌、旋内肌和旋外肌;运动踝关 节的主要肌群是小腿后屈肌和小腿前 伸肌。 3.肌肉的协调工作 原动肌是主动收缩直接完成动作的肌 肉或肌群。与原动肌作用相反的肌群叫 做对抗肌。还有一些起到协调作用的固 定肌和中和肌。身体所有的生活动作和 体育运动都是由这四种肌肉协调配合 来完成的。 (二)消化系统的功能及与运动的关系 运动对消化系统的整体机能有提高作 用。加强胃肠蠕动,促进肠道内消化废 物和毒素的排出。能预防和改善胃食道 反流症,促进排便,改善便秘。长期运 动锻炼能使固定肝、胃、脾、肠等内脏 器官的韧带得到加强,能有效地防治胃 肠下垂病症。胃肠蠕动的加强又能积极 地消耗胃肠外壁的脂肪组织,缩小腹 型、降低腹腔内的压力,解除腹内压力 对肝、肾、脾等重要脏器的不良作用。 经常规律的运动锻炼能促进消化液分 泌和脂肪代谢,增强消化道对食物的消 化吸收能力。肝脏的脂肪代谢在运动锻 炼的作用下变得活跃,因此,脂肪肝可 以在运动锻炼的作用下得到有效的防 治,目前,脂肪肝防治的方法中运动锻 炼已是被公认的切实有效的方法之一。 但是长时间的剧烈运动就会引起过度 疲劳而对消化系统产生不良的影响,会 导致一些胃黏膜缺血、降低胃黏膜的防 御能力、减少胃液分泌、削弱消化和吸 收等。 (三)心血管系统的功能及与运动的关 系 长期的有规律体育运动可引起心脏结 构域功能的适应性变化,形成运动性心 脏的特点。运动性心脏主要的特点是心 室容积腔明显增大,而且心室壁增厚, 这样就使每搏输出量增大和心肌收缩 力增强。合理的体育锻炼对血管的内皮 细胞和平滑肌的形态结构产生良性作 用,有利于维持血管的弹性,促进微循 环的功能,维持适当的血压,保证重要 器官的血液供应,并能预防和减缓高血 压的发生。 (四)呼吸系统的功能及与运动的关系 呼吸系统的生理指标在长期有规律的 运动锻炼下会有所提高,特别是青少 年,效果会更加显著。在一些运动中要 防止特定的呼吸动作所产生的不利影 响。过高的胸内压就会引发上下腔静脉 的血液回流,可能会造成心输出量不 足,从而发生脑部暂时性缺血导致晕 厥。 (五)泌尿系统的功能及与运动的关系 泌尿系统由肾、输尿管、膀胱、尿道组 成。主要功能是排出体内在代谢过程中 的残渣和多余的物质,以及维持机体内 环境的酸碱平衡,但在运动中,肾脏一 般会处于缺血状态从而导致少尿,这个 时候,代谢的终产物的排泄主要靠汗液 的分泌。剧烈运动可能会导致肾脏受 损,会出现蛋白尿甚至血尿等现象。 (六)神经系统的功能及与运动的关系 神经系统由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组成, 中枢位于脑和脊髓。功能是对机体进行 调节和指挥,并且直接控制人体的运 动。运动单位是任何一种动作的基本功 能单位,而运动单位就是由一条运动神 经纤维的所有分支及其所支配的肌纤 维所组成的,也就是说肌肉只有接受神 经的直接支配才能产生运动。 脑干具有传导、反射的低级中枢、网状 结构功能; 小脑具有协调躯体运动、调节肌紧张、 维持平衡的功能; 脊髓具有传导、反射的功能。脊髓内最 简单的反射弧只有两个神经元,如膝反 射。 (七)感受器与运动的关系 本体感受器又称运动感觉,其特点是它 可以相对独立于视觉和听觉而起作用, 比如说人即使闭上眼睛都能感受到自 身身体各个部位的位置及状态,篮球运 动员即使不需要依靠视觉也可以进行 运球。本体感受器具有可训性,有效的 重复训练可以提高本体感受的灵敏度, 本体感受器在把它所接受到的刺激以 神经冲动的形式传输到中枢神经引起 本体感觉的同时,还把肌肉关节处的活 动信息及时反馈给中枢,来调整和矫正 中枢神经对外界的控制,使运动完成得 更为准确。 本体感受器主要包括肌梭、腱梭,具有 感受肌肉牵张、收缩和关节伸展的功 能。 第二节运动生理学 一、骨骼肌收缩的生理学原理 (一)肌肉的细微结构与收缩原理 1.肌肉的细微结构 (1)肌原纤维 骨骼肌由束状排列的肌细胞组成,又称 肌纤维。一条肌纤维由许多肌原纤维组 成。肌原纤维是由可调节的粗肌丝和细 肌丝组成。在显微镜下每条肌原纤维全 长都呈现有规则的明暗交替,分别称为 明带(I带)和暗带(A带)。在肌原 纤维上,暗带长度比较固定,其中间有 一个比较透明的区域为H区,H区中间 有一横向暗线称M线,明带长度可变, 其中央有一条横向的暗线称Z线。 (2)肌管系统 注:钙离子在肌肉收缩过程中起重要作 用。 2.肌肉的收缩原理 在完整的机体内,肌肉的收缩活动都是 在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下完成的,其收 缩过程至少包括:兴奋在神经—肌肉接 点的传递、肌肉兴奋—收缩偶联和肌肉 的收缩与舒张三个环节。 (1)兴奋在神经—肌肉接点的传递 运动神经纤维在到达所支配的骨骼肌 时发出分支,形成末端膨大的神经末 梢。神经末梢与肌纤维接触前先失去髓 鞘,再以裸露末梢嵌入肌膜上被称为终 板膜的凹陷中,形成神经—肌肉接点。 神经—肌肉接点类似于突触,其结构包 括突触前膜、突触后膜和突触间隙三个 部分。 兴奋在神经—肌肉接点的传递是通过 化学递质乙酰胆碱和终板膜电位变化 来实现的,它包括突触前和突触后两个 过程。 突触前过程指乙酰胆碱的合成、贮存和 释放。突触后过程为乙酰胆碱进入突触 间隙经扩散到达突触后膜时,立即与突 触后膜的乙酰胆碱受体结合,引起突触 后膜对的Na+和K+等离子的通透 性改变,突触后膜被极化,形成终板电 位。终板电位属局部反应电位,他通过 局部电流作用,使临近肌细胞膜去极化 而产生动作电位,实现了兴奋由神经传 递给肌肉。 兴奋在神经肌肉接点的传递有如下特 点: ①化学传递。神经和肌肉之间的兴奋传 递是通过化学递质乙酰胆碱进行的; ②兴奋传递节律是1对1的。即每一次 神经纤维兴奋都可引起一次肌肉细胞 兴奋; ③单向传递。兴奋只能由神经末梢传向 肌肉,而不能相反; ④时间延搁。兴奋地传递要经历递质的

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测试题答案(1)

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测试题(一) 一、以下选择题有一个最佳答案 1、人体长时间进行肌肉活动过程中克服疲劳的能力是指(D )。 A.速度B.力量C.灵敏D.耐力 2、发展力量素质的方法( D )。 A.弓步走B.越野跑C.钻过低栏架D.杠铃半蹲跳 3、发展耐力素质的方法(B )。 A.追逐跑B.定时跑C.闪躲跑D.交叉侧身 4、发展速度素质的方法( D )。 A.让距离B.卧撑C.正踢腿D.往返跑 6、发展柔韧素质的方法( B )。 A.持哑铃阔胸B.上下振臂C.立卧撑D.接力跑 7、跳高的过杆动作属于哪个技术环节( C )。 A.助跑B.起跳C.腾空D.落地 8、奥林匹标志着五大洲的团结和全世界的运动员在奥林匹克运动会上相会,下列哪下不是五环的颜色(D) A.蓝B.黄C.黑D.白 9、下列哪项不属于人身体素质的是(C) A.力量、耐力B.速度、柔韧C.灵敏D.体能 10、被誉为“奥林匹克之父”,努力维护奥林匹克精神,积极恢复奥运会比赛的是(B )A.摩西B.顾拜旦C.萨马兰奇D.洛克 11、耐力跑锻炼的强度、心率控制在自己最大心率下为适宜() A.60—80% B.80—90% C.90—100% D.50—60% 12、.“乒乓球外交”是通过(C )手段促进国与国改善关系的范例。 A.政治B.经济C.体育D.军事 13、我国历史上在奥运会获得第一枚金牌的是哪个项目(C ) A.剑术 B.跳水 C.射击 D.体操 14、不属于健康三要素的是( D ) A、身体健康 B、心理健康 C、社会适应 D、精神健康 15、不属于常见的运动项目的是( A ) A、冰球 B、篮球 C、羽毛球 D、跑步 16、正常人的心率范围是(B ) A、60—100次/分 B、60—90次/分 C、50—90次/分 D、50—100次/分 17、不属于三种体型的是(A ) A、苗条型 B、瘦弱型 C、健壮型 D、肥胖型 18、属于无氧运动的项目的是( D ) A、爬山 B、游泳 C、自行车 D、跳远 19、不属于常见的身体测量内容的是(D ) A、身高 B、体重 C、肺活量 D、肩宽 20、一天中锻炼的最佳时间为(C ) A、早饭后 B、起床后 C、下午 D、晚上

最新《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知识点归纳

一、简答题:(3X10) 1.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 2.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 3.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 4.教育研究的基本步骤 5.简述教育与政治经济发展的关系 6.简述全面发展的内容 7.如何运用记忆规律,促进知识保持 8.简述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9.简述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10.简述四种不同气质类型的特征,并针对不同气质类型如何指导 11.影响课程开发的主要因素 12.简述新课改下教师教学观的改变 13.简述新课改结构的主要内容 14.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及其对教育的影响 15.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 16.简述学生学习的特点 17.建构主义学习观 18.简述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19.说服教育法的含义和要求 20.简述美育的任务 21.班集体的基本特征 22.班主任如何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23.小学班主任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 24.先进生、中等生和后进生各有什么样的心理特点?班主任应该如何进行个别教育 25.小学教学的基本任务 26.简述教学课程的基本规律 27.讲授法的基本要求 28.教学实施的环节 29.简述上好一堂课的标准

30.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 历年来考察过的简答题: 【2014年下半年】: 1.简述皮亚杰7-12岁小学生思维发展的特征 2.简述学校联系的基本方式 3.简述教学研究中文检索的基本要求 【2014年上半年】 1.简述我国教肓目的的基本特征 2.简述小学生学习兴趣的特点 3.简述建立良好班风的基本措施。 【2013年上半年】 1.简述影响个体发展的主要因素。 2.简述教育报告的-般结构 3.我国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简述你对这三种学习方法的理解。 【2013年下半年】 1.简述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学生观 2.简述班主任工作的主要内容 3.中学生在安全用电方面犯了哪些常识性错误?你认为小学教师应从哪些方面进行安全教育? 二、材料分析题(2X20) (一)材料分析题答题结构 1..总起:①这位老师(材料中)遵循了(违背了)体现了、指出……,这种做法有利于、不利于、促使、可以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②或者直接用知识原理进行阐释。 2..分析:结合材料分点解析(知识点+材料解析,如材料体现几个知识点则分点作答) 3.(总结)对于整个分析进行一两句话的总结。(不做硬性要求) (二)材料分析题知识点积累 1.新课改内容 师生: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 学生观:学生是发展、独特、独立意义的人; 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

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 一、考试目标 1.学科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掌握大学专科数学专业基础课程的知识、中学数学的知识。具有在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中综合而有效地运用这些知识的能力。 2.初中数学课程知识的掌握和运用。理解初中数学课程的性质、基本理念和目标,熟悉《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标》)规定的教学内容和要求。 3. 数学教学知识的掌握和应用。理解有关的数学教学知识,具有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的能力。 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 1.学科知识 数学学科知识包括大学专科数学专业基础课程、高中数学课程中的必修内容和部分选修内容以及初中数学课程中的内容知识。 大学专科数学专业基础课程知识是指: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大学专科数学课程中与中学数学密切相关的内容。 其内容要求是:准确掌握基本概念,熟练进行运算,并能够利用这些知识去解决中学数学的问题。 高中数学课程中的必修内容和部分选修内容以及初中数学课程知识是指高中数学课程中的必修内容、选修课中的系列1、2的内容以及选修3—1(数学史选讲),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选修4—2(矩阵与变换)、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选修4—5(不等式选讲)以及初中课程中的全部数学知识。 其内容要求是:理解中学数学中的重要概念,掌握中学数学中的重要公式、定理、法则等知识,掌握中学常见的数学思想方法,具有空间想象、抽象概括、推理论证、运算求解、数据处理等基本能力以及综合运用能力。 2.课程知识 了解初中数学课程的性质、基本理念和目标。 熟悉《课标》所规定的教学内容的知识体系,掌握《课标》对教学内容的要求。 能运用《课标》指导自己的数学教学实践。 3.教学知识 掌握讲授法、讨论法、自学辅导法、发现法等常见的数学教学方法。 掌握概念教学、命题教学等数学教学知识的基本内容。 了解包括备课、课堂教学、作业批改与考试、数学课外活动、数学教学评价等基本环节的教学过程。 掌握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自主学习等中学数学学习方式。 掌握数学教学评价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4.教学技能

体育与健康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体育与健康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第一章 一、单选题 1、近代,体育运动发展的过程中呈现出体育现象的扩大和()趋 势。 A、专业化 B、复杂化 C、科学化 D、理论化 2、竞技体育的组成部分包括运动员选材、运动训练、运动竞赛、() 四个部分。 A、赛后训练 B、赛后康复 C、竞技体育管理 D、赛后总结 3、“项群训练理论”是我国学者()提出来的。 A、田麦久 B、卢元镇 C、周西宽 D、徐立本 4、下列属于技能主导类同场对抗性项群项目的是() A、排球 B、拳击 C、花样游泳 D、篮球 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影响运动技术客体因素的是() A、竞赛规则 B、运动知觉 C、技术环境 D、器材设备与场地 6、在技能主导类运动项群中广泛应用的一种变换训练法是() A、负荷变换训练 B、内容变换训练法 C、形式变换训练法 D、节奏变换训练法 7、中央(北京)体育大学成立于() A、1950 B、1956 C、1957 D、1958 8、下列哪个是学校体育的主要特性() A、场所性 B、基础性 C、全体性 D、竞技性

9、西周“六艺”中有关体育的内容有() A、礼 B、射 C、乐 D、数 10、群众体育亦称() A、学校体育 B、大众体育 C、竞技体育 D、休闲体育 11、体育的本质性目的是() A、发展身体,增强体质 B、提高成绩 C、休闲娱乐 12、下列哪个是“三基”的内容() A、基本素质 B、基本体能 C、基本战术 D、基本技能 二、名词解释 1、竞技体育的定义: 2、运动训练的概念: 三、填空题 早期运动人体科学研究领域主要以________与_________等应用研究为主。

体育与健康理论知识要点教学提纲

体育与健康理论知识要点 第一章你的身体健康 ?运动系统由骨、骨连接(关节)和肌肉组成。 关节:球窝关节滑车关节微动关节 肌肉:骨骼肌平滑肌心肌 ?骨骼、关节、肌肉和运动的关系:骨骼起着杠杆的作用,关节是运动的枢纽,肌肉收缩是运动的动力。 身体形态:身体形态就是身体的外部形状和特征。身体形态一般是由长度、纬度、重量及其相互关系表现的。 克托莱指数=体重/身高×1000 初中生身体发育特点:女生11-12岁男生13-14岁增长幅度最大 ?为什么体育锻炼能够促进身体形态的发展 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使骺软骨的细胞正常增值,促进骨骼的生长速度加快,从而使身体长高。体育锻炼还可以使肌肉发达。体育活动加速了新陈代谢,使肌纤维增粗,体积增大,肌肉变得粗壮,结实,发达而有力。 ?形体练习中应注意的事项:养成正确的站、行、跑、跳的姿势;不宜做过重的负重练习;要变换体位练习,以促进身体的均衡发展。注意养成正确的身体姿势,注意全面发展。 身体机能:是指人的整体及其组成的各器官、系统所表现的生命活动。安静心率肺活量血压 ?为什么体育锻炼能够发展我们的身体机能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使呼吸肌的力量增强,胸廓运动的幅度加大,从而改善呼吸机能。经常进行体育锻炼,心肌力量增强,血管壁弹性增大,从而改善心血管机能。 ?发展身体机能应注意的事项:不要进行过多的力量性和静力性练习;注意正确的呼吸方法,即动作和呼吸正确配合,屈体动作应呼气,挺身动作应吸气,避免过多屏气;注意呼吸道卫生;注意选择良好的锻炼环境。 体能:是指足以胜任日常的生活和学习而又不易疲劳的身体适应能力;此外,还有余力去享受休闲和能够应付所遇到的压力。 与健康有关的体能:心肺耐力、柔韧性、身体成分、肌肉力量、肌肉耐力 与运动有关的体能:力量、速度、灵敏、平衡、反应时、神经肌肉协调性 ?怎样发展体能? 1.选择合适的项目,全身心的投入到快乐的运动中去; 2.发展心肺耐力和灵敏。 ?人体所需的营养素:糖类、脂肪、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和水 ?食物五大类:谷物类、蔬菜水果类、动物性食物类、奶制品和豆制品、油脂类体重指数:(千克/米2)=体重/身高2 第二章积极自觉地参与身体锻炼 ?参加体育锻炼的好处:1、提高人体机能;2、促进正常生长发育;3、控制体重健美体形; 4、展示能力增强自信; 5、促进人与人的交流; 6、预防各种疾病; 7、愉悦身心调节疲劳; 8、接触大自然 ?科学健身的重要性:如果不注意科学锻炼,不但不会取得良好的锻炼效果,还会损害健康,甚至发生伤害事故。 ?科学锻炼的基本原则:1、了解自己,实事求是。2、树立目标,积极进取。3全面锻炼,注重实效。4、运动有恒,坚持经常。4、运动有度,循序渐进。5、遵循规律,自我保健。超量恢复:超量恢复是体育锻炼中常见的一种生理现象。人体运动时,身体要承受一定的运动负荷,体内异化作用加强,能量物质储备逐步下降。这一时期称为工作阶段。由于能量物质大量消耗等原因,运动后便会产生一定的疲劳,但经过休息调整,消耗的能量物质又逐渐恢复到接近或达到运动前的水平,疲劳也随之逐渐消失。从疲劳到疲劳消失的这一过程叫恢复过程。恢复过程不但能恢复到原来的水平,而且经过合理的休息后,在一定的时间内,机体的能量物质贮备及体能等方面还会超过原来的水平。这种现象叫做“超量恢复”。 运动负荷:通常又叫运动量,包括负荷量和负荷强度。负荷量一般用练习的次数,时间,距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