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德育与德育文化探析

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德育与德育文化探析

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德育与德育文化探析
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德育与德育文化探析

全球化背景下高校的文化德育与德育文化探析

摘要: 全球化带来了世界范围内的文化交流热潮,多种文化并存已渗透到世界各个角落,多元文化对我国高校德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当代中国道德教育的进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对道德教育文化内涵的揭示与理解。德育与文化水乳交融、密不可分。文化的实质在于人化,文化的功能在于化人。德育脱胎于文化、具有文化属性,承负着认同、整合、提升、引领文化的使命。文化德育作为高校育人的根本途径和独特模式,对实现高校培养目标具有决定性意义和作用;德育文化作为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和灵魂,融合着世界观、政治观、人生观、道德观和价值观,是影响学生成长的重要元素,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占据着主导地位。

关键词: 全球化背景;多元文化;文化德育;德育文化

在知识经济、网络化、信息化支撑的全球化时代,人类生活的图景与文化境遇呈现出空前丰富的多样性特点。全球化主要体现在经济一体化和多样文化共存。清华大学人文社会学院万俊人教授说:“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多元论之间有着相互对应的内在关联,而隐含在这一内在关联中的是某种价值的紧张或冲突。”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曾经警示世人,人类有两台发电机,一台是科学,一台是道德,只有它们均衡运转,才能迎来人类的美好前景。全球化带来了世界范围内的文化交流热潮,国际间多种文化并存已渗透到世界各个角落,不同的民族文化在交流中相互认识、碰撞、摩擦和接受。多元文化对我国社会道德尤其是高校德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带来严峻的挑战。在此背景下,高校德育如何负重前行,加强针对性,提高实效性,在社会生活和学生成长历程中发挥更大作用,是每一个高校德育工作者应该严肃思考的问题。

一、高校德育的文化内涵、本质和特征

全球化的重要特征是社会的政治经济发展和人类生活的跨国性,它要求我们在进行纵向思维的同时,要特别重视横向的比较思维。当代中国道德教育的进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对道德教育文化内涵、本质和特征的揭示与理解。

1.文化的内涵、本质与特征

《大学》开篇即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明德”、“亲民”、“至善”,即对己修身养德,对人亲、爱人民,从而达到至善境界。这实际上就是我们常说的德育问题。亚里士多德曾深刻指出:教育是培养人的“美德的事业”。苏格拉底说:知识即美德;学知识即为成就美德。孔子说:君子“好德”、君子“近仁”。教育的核心和灵魂是德育,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育德。什么是德育?《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认为,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的社会思想和道德转化为个体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教育”。换言之,德育是教育者用社会思想品德规范教育影响学生,使之转化为学生个人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是对学生进行的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的总称。德育工作何去何从,是高校的一个重要抉择。按照现代教育理论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就是以人为本,以塑造完善、完美、完全人格为高校德育工作的最终目的,通过德育工作,使学生做到道德自化、行为自律、矛盾自解。高校德育工作有三大要点:一是提高学生对多元文化的选择能力,二是提高学生多种价值观的判断能力,三是提高学生对自己的控制能力。

高校德育的发展最重要的是教育理念、育人取向、教育方向上的调整。这种调整不只是表现在技术上,更表现在一种精神状态上,这是社会发展对德育在文化上的必然要求。德国教育家斯普朗格是第一个系统地以文化来考察教育的学者,并专门著有《文化教育学》,我国学者石中英也多次强调“教育的文化特性本质上是一种价值的生成和建构”。

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概念,本义是指以文德教化天下。古籍《周礼》说:“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就含有“文化”的意思。最早提及“文化”一词的应是西汉刘向。他在《说苑·指武》篇中说:“圣人之治天下也,先文德而后武力。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夫下愚不移,纯德之所不能化,而后武力加焉。”晋人束皙在《补亡诗·由仪》中说:“文化内辑,武功外悠。”《辞海》中记述:“文化,从广义来说,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同时,也是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从文化学术的角度来讲,就是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的总和。站在生活论的立场上,文化“是历史的、凝结成的、稳定的生存方式,其核心是人自觉不自觉地建构起来的人之形象”;作为人类本质力量的对象,是形成于人,寄生于人,却是塑造人,引导人的有机体。即是说,文化的实质在于人化,文化的功能在于化人。文化显示出人的本质特征,就是人的精神。精神是指人类智慧、意识、思维、心理等诸方面的总称。只有将文化与人的精神结合起来,才能把握文化的真谛。换句话说,文化就是以价值观为核心,由联结和维持人际传通的符号及其意义所构成的精神体系。

文化是人的存在方式,人只有通过文化,并在文化的实践活动中才能最后找到自我。作为人所特有的文化,其本质要求是为了人的本质的充分实现和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德育的出发点不是禁锢人、束缚人、约束人,而是以人的发展为本,创造条件发展人,着力于创造力、意志力、亲和力、判断力及独立人格的培养,提高人的地位。如果从文化的视角来审视这一目的,那就是德育的文化要求或本性,即通过德育的实践活动,唤起和发展人自身真正合乎文化本性的主体自觉,确保人类文化生活世界与政治、经济生活世界的完整与统一,不断提升和完善人的文化存在,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2.高校德育与文化的内涵、本质与特征

德育与文化是水乳交融、密不可分的,也是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德育脱胎于文化、具有文化属性。德育的文化属性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当下属性,一个是未来属性。前者涉及到德育的文化身份问题,后者涉及到德育的文化使命问题,德育是文化构成的内核和灵魂,其身份定位自然是文化身份;德育承负着认同、整合、提升、引领文化的使命,这些文化使命规定着德育的文化属性。文化价值重建,不仅是当代哲学、伦理学等文化科学的重要任务,而且道德教育的文化功能也使其在文化价值重建的过程中必须自觉履行其历史文化使命。德育是一种文化现象,同时又是一种政治现象。文化性与政治性的兼具,内在地规定着德育这种人类政治社会中普遍存在的实践活动应该遵循的重要运行规则。提升德育的实效性,需要我们在纠治以文化性否定或掩盖德育政治性之偏的同时,也努力纠治忽视德育文化性之偏,切实提升德育的文化品位。

高校德育具有内在的文化品性,是一种真切的文化之体。其文化特征主要体现在:一是培育性。高校德育作为文化体,除了为学生提供一套更崇高、更美好、更先进的思想道德价值体系,在让这些价值观念通达学生的“心灵”的同时,也肩负着创造一定的条件,使学生对这些价值观的自发性需要、自然性体验、自主性辨识与认同的过程中完成外在的思想道德与原有心理图示的融合。二是整体性。高校德育既是寄身于文化母体的组成部分,又是一种隶属于文化的整体性存在。美国人类学家露斯·本尼迪克特认为,“人格的完整性是由文化的整合所赋予的”。三是内隐性。美国学者沃尔夫认为:“一个人的思想形式,是受到他所没有意识到的语言形式的那些不可抗拒的规律的支配的”,这种潜隐的文化选择标准被称为“隐形文化”,它是人的文化性格的真正塑造者。高校德育能够提供给学生一个“是非明确,方向坚定,选择单纯”的思想道德空间,形成教育一方有意识的传递,学生一方有意识的接受的文化传递过程。四是发展性。文化人类学家怀特认为文化是一种持续的,积累的,进步的事件。具体而言,文化过程有发展的初始阶段,平稳的增长阶段,随后进入持续重复,动荡

和革新的阶段。五是进化性。高校德育能够充分体现出“进化”的文化特征,“进化”是指对外部思想道德价值环境变迁的顺应,在原有的思想道德认识水平上,以文化的“培育性”和“超越性”为指向而做出的自动、自觉的思想道德观念的改善与创新活动。六是主体性。即指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对象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独立性、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它是相对于客观性而言的。在全球化背景下,多元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冲击之一就是民主观念与主体观念的差异,受西方经济体制、政治文明的影响,促使当代大学生民主意识不断增强,主体性觉醒。因此,高校德育既要有鲜明的政治性和意识形态性,更要突出主体性和民主性。

二、文化德育是高校育人的根本途径和独特模式

高校是有思想、有内涵、有文化底蕴的教育场所。育人是高校作用和功能的集中体现,是人才成长规律的必然要求。高校德育必须以育人为宗旨,不断创新模式,以文化为载体,实施文化德育,才能提高针对性和实效性。

1.文化德育的概念

所谓文化德育,就是基于文化的思想道德教育,充分利用文化中所蕴含的德育资源。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坚持从道德成长与发展的规律出发,通过先进文化的引领和有目的的组织学习,使学生对教育内容能够主动地、有效地体验和吸收,从而达到滋润学生心灵,培育良好品质的教育目的。文化德育真正体现了德育对于学生“社会化发展”的价值意义,对学生的一生成长与发展产生持久、全面的影响。

2.文化德育是高校育人的根本途径

文化德育作为一种新的独特的德育模式,其目标首先是为了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个合格的“人”和“公民”。“文化德育”突破原来就德育研究德育、实施德育的界限,将德育放在文化的大背景中进行多角度、多方位的审视和深入研究,通过探索和挖掘德育与文化的内在联系,更深刻地把握德育的文化内涵,丰富和发展德育理论体系。文化德育以社会文化建构主义和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心理学为其理论依据。社会文化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过程,心理活动是与一定的文化、历史和风俗习惯背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知识与学习都是存在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中的,不同的社会实践活动是知识的来源”。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心理学认为“人的品德的形成更多是无意识的、内隐习惯的过程”,“隐性的道德教育是学生的无意识学习,教育者以暗含的、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教育内容”。道德教育不仅是道德知识的学习过程,更重要的是道德行为的养成。

文化德育是把有形的教育与潜移默化的陶冶有机融合。强调主体与客体的良性互动,强调学生的自主性与主动性,强调对学校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学习与创造,强调引导性与过程性。文化德育借助文化独特的德育功能,通过多种途径实践“文化润德”、“文化化人”,包括寓教于脑,培养高尚的校园精神文化;寓教于景,营造优美的校园物质文化;寓教于乐,创造科学的校园行为文化;寓教于理,完善合理的校园制度文化。主张在管理中引领精神,在环境中滋养心灵,在活动中实践体验,在课程中熏陶品行,在生活中养成行为。

文化德育是德育载体的创新。文化搭台,德育唱戏,让文化真正成为德育的有效组织方式和手段。通过引发、认同、固化、传承、再造这一过程,阶梯推进,相辅相成,使德育真正走进学生整个心灵,乃至整个精神与生命。因此,要充分挖掘历史文化中的德育因素,积极创设主题文化性德育内容,建构较为完善的文化德育体系,包括历史传统文化育人、地方特色文化育人、专业职业文化育人、人文科学文化育人、实践环境文化育人等,从而形成较为稳定的生活化、主题化、系列化的教育资源。这些均具有陶冶功能、导向功能、凝聚功能、教育功能和规范功能。

3.文化德育的独特模式

文化素质教育对德育的有效实施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价值。文化素质教育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德育,其特殊性就在于它是一种更具效用的隐性教育模式。任何文化都是包涵着一定的

思想观念。而之所以存在积极的健康的文化,就是因为积极的进步的思想观念被包涵在这些文化之中,是这些文化所包含的思想的性质决定了文化的性质,而不包含思想的文化也是不存在的,只有包含着好的或不好的思想的文化,而却没有不包含思想的文化。所以任何文化素质的教育在实质上都将是一定的思想教育,都是在传达一定思想、观念和态度给一定对象,使这些对象在思想观念上达到一定的素质,形成一定的态度或行为模式。文化素质教育是一种综合性的教育模式,是传承文化的重要方式。无论是现代社会还是古代社会,无论是中国还是外国,社会、国家的稳定与健康发展都有赖于社会文化体系的运作的持续与有效。

高校文化促进德育人性化的回归。高校文化是一所高校在长期实践中所形成的一种文化氛围、价值观、道德观和学校全体成员表现出的道德规范、做事方式、处世态度和行为方式。德育是一种长期而持久的文化浸润。德育是树,而文化就是土壤。只有用文化承载的德育,才能长久根植于学生的心灵。真正的德育,是一种无痕的教育,是发自内心的道德认识、道德养成和行为规范,是学生在似“水”的文化中自己领悟、体会、反思与践行的过程。无论从高校文化影响学生的角度,还是从学生吸收高校文化的角度,德育通过文化的濡染和熏陶,在自然和真实的状态下对学生进行“真、善、美”的塑造和教化,高校文化由此侵入学生的“知情意行”。高校文化的润物无声显示出德育的最高境界——不教而教、无为而治。因此,高校教育工作者要善于运用文化进行植入式、培育式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德育创新中关注国家命运、时代责任和民族信念,在文化浸润、人文关怀中引导大学生强化生命意识、人本精神和爱的情感。从文化根基上寻求动力,在传统教育内容与社会事件发生的结合点上寻求发展,积极促进教育方式的改变,使传统单向度的知识灌输向知识传授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转变,努力构建公民教育、人文教育、科学教育、创业教育四维架构的新型教育模式。

三、德育文化是高校校园文化的核心和灵魂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2004]16号文件)中明确指出:“校园文化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指出:“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对于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高校校园文化一直承载着“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崇高使命。其基本目标是促进大学生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的提高,引导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校园文化包括办学宗旨、目标、价值观念、学生社团活动、历史传统、标志建筑、环境布局等,分为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先进的校园文化不只是简单的知识的累加,而应是寓教于乐、丰富多彩的。静态、动态的校园文化建设作为德育的基本载体,具有价值导向、行为规范、品德熏陶、扬弃与创造的德育功能。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信念的确立、理想的树立、气质的修炼、个性的塑造及行为方式的改变起到熏陶、激励、导向等作用。

德育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德育文化是指综合利用文化资源,特别是精神文化,运用文化方式,进行自觉育德、自主育人的文化。即在学校积极引导和教育下,由全校成员共同创造、长期累积发展出来的价值信念、生活规范、做事的方法与态度,所形成的一切有形及无形的学校特质,是在德育实践中形成并得以流传的德育思想、内容和方法的总和。其功能就是通过文化的形式来培养学生的政治思想道德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实质就是对人本体的表达,从而在德育内容体系中,强调人性的“高贵、自由、完满”的道德终极意义,主要培育学生的人文精神。

1.德育文化的基本内涵

一是精神文化。包括“以人为本的育人观,以德育人的德育观,以法治校的法制观,以学生为主体的学生观”等德育观念,它释放出的是精神的力量,形成的是精神的氛围。

二是制度文化。即促进师生道德提升的学校教育实践活动和教育关系的规范的总和,是

学校实施德育管理的杠杆,体现着学校的办学思想和办学理念,联接着师生共同的情感与价值认同,规范着师生的言行,能充分保障学校管理的有序高效。“没有制度就谈不上管理,没有管理就谈不上效益”。学校制度是学校在日常管理中逐步形成的,为全体师生员工遵守的基本行为准则,它体现着学校特有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不仅规范着人们的工作方法、工作作风、工作效率,还规范着人们的习惯和意志。学校制度为培育德育文化提供了机制保证。

三是行为文化。指的是师生文明素质、价值观念在学生的文明行为、教师的教育行为、学校的管理行为以及人际关系、社会公关等方面的全面表现。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让校园中每个人的言行都成为学生学习的楷模,以每个人的人格成为陶冶、塑造学生人格的榜样,这也是行为文化的基本要求。

四是环境文化。校园环境和氛围是无声的教育者,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具有无形的制约或激励作用。楼道、墙面、道路、草地、雕塑等等都是德育文化的载体。学校要着力营造一个教师、家长、学生和校园物质环境之间和谐共处、催人积极向上的环境和氛围,注重人文资源的开发利用,提高环境文化的知识含量。让学生在其中去思考、感悟、理解,净化灵魂,升华人格,完善自己。

德育文化是学校的凝聚力、向心力所在。它构筑了一个陶冶学生心灵的文化圈。以校风、教风、学风、文化传统、思想观念、政治观念、价值观念、人际关系等方式表现出来一种高度的观念形态,对学生产生一种极强的影响力,对生活在其中的每个学生起着陶冶情操与规范行为的作用。校园丰富多彩的德育文化,既充实了学生的精神境界,同时也美化了学生的心灵。如果没有情感的熏陶和审美的内化,学生的精神世界将会贫乏、平淡而单调,校园生活也就不会有光彩和美感。德育文化不仅可以作为学生紧张学习之余的体力、脑力恢复的调节剂,而且可以进一步作为学生愉悦身心的调节剂,它们在校园生活中始终是莘莘学子们喜闻乐见的具体调节形式。这些形式看似一种单纯的消遗,其实,通过身体放松,欣赏自然美和艺术美,对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境界具有十分明显的作用,使之形成真善美的人格。

2.德育文化建设是现代高校文化建设的重要课题

德育文化建设是新形势下实施德育的重要载体和途径,是促进学生素质全面提高的重要内容和方法。它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能直接或间接影响学生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影响学生的行为习惯和价值取向。高校必须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紧紧围绕办学目标和育人宗旨,坚持先进文化和以人为本理念为指导,坚持传统与现代融合,继承与创新结合,科技与人文并重,创造性地全面构建富有个性化特点高品位的德育文化。

一是要坚持以教学为主、德育为首、五育并举、互相渗透、全面发展的原则。做到以德育为先导,以班级为主阵地,完善学校德育网络,努力实现德育工作目标。完善德育制度,发挥德育主导作用,优化德育机制和德育环境,实现德育工作的常规化和制度化。坚持用制度塑造人,用机制发展人,用情感凝聚人,使师生在互动的管理环境中得到共同发展。

二是要培养和塑造学校精神,树立良好校风、教风和学风。学校精神是高校建设和发展的精神成果,体现了全校师生集体的价值取向,是德育文化的核心。它包含科学、民主和创新精神等内容,体现出鲜明的高校特色和时代特征,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较强的可塑性。学校精神可以浓缩为校训,看似简单,但意义深远,它规范和指导全体师生在实现理想道路上不断前进;学校精神可以反映为一首歌,通过师生的共同创作,用心用爱谱写校歌,雄壮激昂的校歌令人振作,催人奋进;学校精神还可以通过校风、教风和学风来凝聚,通过校园学术文体活动来反映。学校精神给学生的言谈举止、道德品质打下了深深的烙印,使学生无论身在学校还是走向社会,都能体现出这种独特的精神,影响和感染周围的人。

三是要实施继承、借鉴、创新三位一体的文化战略。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夯实学校德育

文化的“根基”;借鉴世界先进文化,增添学校德育文化的“养料”;创新现代价值体系,重塑学校德育文化的“灵魂”。需要强调的是,借鉴和运用跨文化教育的相关理论来指导高校德育实践具有特别的现实意义。而且,这种跨文化境遇对高校德育工作者提出挑战,是亟待寻求这样一种德育:“它尊重价值差异,但不因此而滑入相对主义;它形成品格与美德,但不会僵化为绝对主义;它确保文化间的团结,但不鼓励顺从;它提倡平等,但并不因此而变得漠不关心。完成这项任务的确有些令人发怵,但却是极为紧迫的,因为我们的社会日益变得五彩缤纷。”

四是要确立知识、能力、精神融合渗透的教学体系。十分注重课堂育人主渠道的作用,要求教师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思想道德教育内涵,寓思想道德教育于各学科专业教学之中,达到教书与育人的和谐统一,收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坚持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德育与智育相结合,形成德育文化网络的合力。要在师德建设中突出人文化管理:既有人本关怀,为教师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全面关心教师的工作和生活;又有人文关怀,通过创建学习型组织,培养现代教师意识。

五是要坚持把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和班级管理工作放到学校德育工作的首位,通过实施辅导员班主任管理条例、考核制度、工作津贴等一系列激励机制,使辅导员、班主任实施德育工作的责任心、主动性、积极性得到提高,也使一批年轻教师很快成长起来。

全球化背景下的传统文化

全球化背景下的传统文 化 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境 世界已经进入全球化时代,全球化的过程方兴未艾。2l世纪是全球世纪,全球化浪潮的迅猛兴起,将在人类社会的一切领域、一切方面形成一场席卷全球的世界风暴。我们已经可以清楚地看到超国家的、超国界的、全球性的力量在行动,全球性的问题在蔓延:环境污染的全球化,人口爆炸以及由之而来的移民问题的全球化,核武器以及其他大规模毁灭武器扩散所造成的对全人类的威胁,恶性传染病、毒品买卖与犯罪活动的全球化,甚虿垃圾处理都成了全球性的问题。同时,当今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如资源、粮食、贫困等问题都带有了令球意味,然而,在众多的问题中,文化似乎始终牵动着人们最敏感的神经,因为文化是各民族的安身立命之本,是人们永远的情结。全球化时代的到来昭示着以往那种各民族文化之间老死不相往来的时代的终结。一.全球化加速了世界各民族文化的交流与互动当前,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人们公认的历史现象与过程,但是,对于经济伞球化是否会带来文化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却成了迄今为止最具争议的概念之一。人们对此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相关的学术着作更是数不胜数,时至今日也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实际上,马克思早在一百多年前就曾经指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经济生活的过程。不是人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因此既然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那么,伴随社会存在的变迁,迟早会发生社会意识的相应变动。所以,只要我们承认经济生活中全球化的存在,我们就无法否认社会、政治、文化等领域的全球化发展趋势。可以说文化全球化与经济、政治、社会的全球化一样,都是全球化这一历史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必然结果。但是,文化全球化并不就是全球性民族文化的趋同,而是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形成的不同民族的文化在全球大规模的交流与互动。这种文化的交融,不是一个民族的文化融化到另一个民族的文化之中,导致这个或那个民族文化的消失,或使本民族的文化受到削弱;卡

文化全球化研究文献综述

THE SOUTH OF CHINA TODAY 2009.11 今日南国2009年11月(总第139期) 今日南国 THE SOUTH OF CHINA TODAY NO.11,2009(Cumulatively ,NO.139) 一、研究背景 全球化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 在全世界范围内日益凸显的一种新现 象,反映了当代时代的总体特征和主要 趋势。全球化是一个以经济全球化为核 心、包含世界各国各民族各地区在政治、文化、科技、军事、安全、意识形态、生活 方式、价值观念等多层次、多领域的相互 联系、影响、制约的多元概念。 自吉登斯提出了全球化的完整理论之后,国内外学者对此的关注度越来越 高,学者关注的角度和程度都不一样。这 些研究所涉及的面很广,很少有学者对 这些研究进行整理,因此,本研究就这些 研究的一个方面进行整理是必要的。 二、文献搜索在资料的收集和分析方面,本文主要采用的是文献法。国内文献搜素中,首先在“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 系列数据库”中以“全球化文化”为“主题”或“关键词”或“题名”,限定学科为社会学和统计学进行搜索。因为关于“全球化文化”的文章最早出现在1993年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所以搜索年限是从1990年以后开始的。由搜索的结果整理可以看出:各学科对全球化文化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各年份的研究成果呈现上升趋势。三、研究内容在所学者对此的研究中,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进行研究。1.文化认同。认同就是主体对自己身份、角色、地位和关系的定位的一种认识和把握,即一种自我意识。文化认同即对自身文化身份和地位的一种自觉和把握。文化认同表现在众多方面,政治、经济、伦理、宗教、语言和观念凡同人类的活动有关的一切领域几乎都是文化的领域,因此都存在文化认同的问题。 一方面,有学者认为即使在全球化的影响下,中国文化在21世纪并不会随大流,丧失自己的文化个性,而是以其特有的文化内涵和文化魅力在世界文化的多元格局中显示出独有的地方性。麻国庆站在文化人类学的视角,认为文化的 选择性使得族群的认同、地方文化的认同与跨国文化圈———华人文化圈的认同在一种良性的状态下展开。民族文化的“无意识的传承” 传统,进行着“有意识的创造”,这种创造的过程,正是一种“文化的生产”与“消费”的过程。这种“生产”和“消费”并没有脱离固有的文化传统。同 时,这一过程,也从单一的民族文化的领 域进入到地域共同体之中。 张卫东教授选择中国饮食和西方麦当劳在饮食目的、饮食的制作和饮食的 选择三个方面的碰撞和互动的案例,证 明了中国饮食并没有被西化,但是另一 方面也没有阻碍西方快餐。另一方面,也有学者认为,正因为文化认同,致使我国传统文化的丧失。吕传庭等学者从城市规划的角度出发,提出由于西方城市规划思想的侵入,我国城市规划工作者在文化认同的背景下,所获取的外来文化都是肢解的、片断的直观印象,并非是真正的文化内涵。2.文化冲突。刘晓研和胡永辉指出全球化已对各国的很多社会活动产生了不同影响,尤其是西方霸权文化伴随这 一浪潮不断扩张,使人们的文化意识逐 渐“西化”。同时,他们也批判了在东西方 文化交流与碰撞中失却自己民族身份的 作者和批评家。他们提出民族国家在推进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同时,应坚持自己 的文化立场和文化主体性。从历史来看,伴随经济、军事、政治而来的往往是文化帝国主义和文化殖民主义。在全球化时代,不同的价值取向在文化碰撞的过程中会产生冲突。强势国家会借助经济、军事、政治上的优越地位,迫使他国接受自己的价值观念。文化 本身的异质性也是产生价值冲突的重要 根源。对个人权利的尊重与对国家集体利益重视的差别,对人性善与恶的不同认识,对人的私利行为与利他行为的不同评价,对人与世界关系的思考等不同的文化传统都隐含着自己的价值系统,并显示在社会风俗和社会政治制度层面,这标志着文化及其价值的异质性差异。 霍志钊在他的研究中,阐述在乡村都市化以及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与在发展中造成文化变迁二者所产生的矛盾,探讨了在全球化进程中经济发展与民族文化保护的关系,提出了文化自觉是文化保护的思想基础。 四、对研究现状的评价 尽管学术界对此问题进行了很多的探讨和研究,但是就社会学这一领域来说,对此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和广泛,大多都是围绕在全球化背景下民族国家对待西方文化侵入的反应和表现,同时他们提出了应对“西化”的措施。但是却很少有学者从更深入的角度分析这种现象。 其次,文化包括很多方面,在这些研究中,有少数的学者提到了休闲和消费文化,对文化的其他方面研究得不够,甚至是没有。 最后,在这方面的研究方法上,大多都是采用定性的研究方法,以文献为主的研究方法占绝大部分。 全球化仍然对各国各个方面有着很大的影响,文化在全球化过程中是怎样的发展,在全球化背景下地方文化如何保持自己的地方性、本土性,这些都值得学者关注,以个人、社会为研究对象的社会学领域对此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参考文献] [1]韩勇.全球化背景下的青年社交[J].青年探索,2006,(4). [2]王金宝.吉登斯全球化理论的深度解读及其批判[J].哲学研究,2007,(6). [作者简介]符琼(1985-),女,湖北恩施人,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08社会学专业硕士。 文化全球化研究文献综述 符琼 (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成都 610064) [摘要]全球化已经是当今世界的一种趋势,国内外学者对此从不同角度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研究。本文从中国知识资源总库里 索所有关于文化全球化的文章,对所有文章进行简单地梳理。在梳理过程中,笔者发现这些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认同和文化冲突两方面。 [关键词]全球化;文化认同;文化冲突[中图分类号]G11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190-(2009)11-0236-01 236

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学校德育教育

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学校德育教育 德育教育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基础。党中央明确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而在学校的实际工作中,教师对自身教学专业的重视程度及完成教学任务的付出程度都普遍高于德育教育。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有多种渠道,其中,校园文化建设对促进学校的德育教育能发挥重要作用,是学校素质教育工作的一面镜子。如何让校园文化建设更好地为德育教育服务,我认为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要科学规划,加大投入,大力实施校园物质文化建设 以优雅的校园文化陶冶人。古人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学校的校容校貌,表现出一个学校整体精神的价值取向,是具有强大引导力的教育资源。校园环境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充满诗意和美感的校园环境能使学生耳濡目染,促进其调节和支配自己的行为,提高文明程度。 首先,要对校园内的教室、宿舍,校内道路、活动场所以及绿化区要统一规划,使其布局合理、规范,给人以整洁、美观之感。 其次,校园中还可以有古今中外文学家、教育家等名人苑,激励全体教师严谨创新,致力教坛,激励学生勤奋求实,悉心学海;或有哲理故事浮雕、名人名言、励志格言、师生书画作品、温馨提示语、《论语》、《三字经》等,对师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文化熏陶和德育影响。

再次,要做好校园绿化工作,让人一走进校园,就能看到各种枝繁叶茂的树木,青翠欲滴的小草,五颜六色的鲜花……每一种花草,时时刻刻向学生传达环保思想。 第四,做好校园的“墙文化”,凸显学校作为育人环境的文化氛围。可以在楼体表面、围墙及校门等处的墙面上,制作或悬挂各种宣传牌等,体现办学理念、校风、教风、学风,对师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科普教育、安全教育、养成教育等。 第五,要加强班级文化阵地建设和校园文化设施建设。教室是学生主要活动场所,一个优美良好的环境能带给学生良好的心理状态。在教室布置时,应注意室内各种设施颜色的搭配,显现一种和谐美。教室建立图书角、学习园地,创办黑板报,教室正面有班训、班规、国旗,黑板两侧有《小学生守则》、《小学生三字经歌》等。教室门口要有美观大方的班牌、班级信息栏,班级信息栏内有励志口号、班级人数、班主任及科任教师信息等。还要办好班级黑板报、校园宣传专栏、橱窗、广播站、校园网络等,让所有这些引导学生的舆论向着良好的方向发展,这对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的班级氛围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2 要加强校园制度文化建设,规范德育工作管理机制 俗话说“不依规矩,无以成方圆。”学校应遵循教育规律,依据教育方针和教育法规,围绕德育目标,建立和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在制度的建立过程中,分发扬民主,经过师生充分酝酿和讨论,以条文的形式定下来。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们应该如何爱国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们应该如何爱国 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优良传统源远流长。自古以来,爱国的思想和行为收到人民的褒奖和敬仰。中华民族由多民族融合而成,汉族与各少数民族共同为中华民族的繁荣和发展做出了贡献,各民族中都涌现出了许多为国家和民族做出杰出贡献的仁人志士,他们的英雄业绩为历史所铭记。中华民族的爱国注意优良传统内涵极为丰富,要在新的形式下进一步发扬光大。 新时期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集成借了历史上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又吸纳了鲜活的时代精神,内含公家丰富。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在现阶段,爱国主义主要表现为弘扬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献身于建设和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献身于促进祖国统一的事业。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时代发展的重要趋势。它的发展使世界各国在经济上的联系日益紧密,同时影响到世界各国的政治和文化,对爱国主义也提出了挑战。正确认识当今时代的爱国主义,必须联系并把握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及其影响。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时代发展的重要趋势,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错综复杂的局面.在这种背景下,

如何处理经济全球化与爱国主义的关系就是我们每个人必须考虑的问题. 一,经济全球化及其表现经济全球化是指在不断发展的科技革命和生产国际化的推动下,各国经济相互渗透,相互依赖连成一个整体,所有国家,地区和和国家集团的所有经济部门和经济环节都成为这个整体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在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随着国际分工和国际协作的扩大,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已成为当今时代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从根本上说,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和国际分工高度发展的产物. 经济全球化的具体表现是:贸易全球化,投资全球化,金融全球化,跨过公司生产经营全球化。 二,爱国主义和基本要求爱国主义体现了人们群众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种族,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和荣誉感的统一,是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也是民族精神的核心. 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爱自己的骨肉同胞和国家,爱祖国的灿烂文化。 三,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1)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继往开来的精神支柱(2)爱国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3)爱国主义是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纽带(4)爱国主义是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

全球化时代的艺术与文化

全球化时代的艺术与文化 今天来到这里非常的高兴,希望跟大家有所交流。我把中国大陆最近经济、社会发展在文化上的 反映跟大家有一些沟通。 其实说到建筑,大家都会发现,中国正进入一个新的建筑时代,建筑时代又和中国所谓的青春期一起到来。就是说建筑时代,大规模的开发的时代,在中国到来了。当然这个时代,大规模开发的时代就是一个资本主义全球化,这个青春时代一到来,使得对房子的需求现在变成了一个无限的需求。总的来说,中国人住房的欲望还没得到充分的满足,这一点作为一个建筑师或者一个行业来说是一个时代。这个时代从一个建筑师来看,进入了一个最有机会的时期。当然这个机会是靠人来掌握的,现在中国人可以施展的地方很多。就是有一个说法,最近“中国”这个词 (CHINA),中文的译音就是“拆哪”。 虽然最近国家中央政府的政策,但是挡不住地方政府强烈变革的欲望。中国改革特色就是地方分权。地方拿到权利,每个地方的党委书记,市委书记基本上就是董事长一样。这个地方的所有成员,老百姓其实就是公司的成员。董事长就是市委书记,每一个地方都像一个大公司,大公司就是把这个地块做出业绩来。地方政府就发现如果不在这个竞争中间取胜的话这个地方就被别人抛掉没人用了。就是说每一个地方的政府都要大兴土木,就是要赶上所谓全球化的浪潮。就是说这些地方都是自己直接跟世界组织接轨,中央政府只是把这个国家画一个圈圈,实际上各个公司中央政府等于是一个大的总公司,所有的这些上市公司都疯狂地追求自己的利润。 这个格局下面,中央政府等于是一个证监会,就是管理这些公司的。但是管不住,公司他有自己的逻辑。所以你看,每一个市政府基本上就是一个公司的格局,这个秩序是中国非常独特的秩序。所以从这个角度看,中国所谓全球化的程度现在已经是很深的程度。 所以今天想跟大家讨论这个全球化在文化上在社会上引起的一些后果是什么。我想跟大家探讨对于建筑,因为我们也关心建筑行业。现在在北京,北京人他的地标或者象征性的建筑是什么。

《文化认同论》读后感

《文化认同论》读后感 文化认同一直是人类生存和发展历史中值得探讨的永恒话题,文化认同在社会发展与进步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了解文化认同的相关知识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学习文化本身,提升对大社会发展背景的了解。郑晓云在本书中共利用六个大板块来介绍文化认同的理论知识,并且在前言中详细地谈到在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认同,从全球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全球传媒、互联网迅速发展等多个角度来阐释文化认同之于世界发展的重要性。作为本书的支柱,六个章节的分类简洁明了。 其中,第一章作者从文化存在与发展的主位因素;文化认同在文化结构中的地位;文化认同与文化模式三个方面讲解“作为文化核心的文化认同”的内容。在第二章中,着重介绍文化认同的过程与形成。通过对这一章的品读,使读者明白文化认同并非是一朝一夕的结果,而是一个长期的文化过程。单独的个人作为社会单位中最基本的个体,是构成群体认同的必不可少的因素。个人认同对群体认同,乃至于民族认同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也告诉我们的单独个体,自己对于这个社会的健康发展所起到的作用,从而警示人们应该为社会发展做出必要的努力。说是艰涩难懂的理论书籍,其实讲述的便是最基础的知识。我们从小便知道自己是中华民族的一份子,但是知道中华民族形成的诸多因素的人却是

为数不多。 郑晓云在书中为我们讲述了文化认同与民族认同的关系,说到民族认同是民族构成的一个要素,“顺流而下”,讲到民族认同与民族特征,然后把民族认同与民族发展结合起来。历史的车轮历来少不了政权的压轴,政权同样与文化认同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除了从纯理论的角度讲述文化认同的相关内容,作者还从现实层面来探讨文化认同对社会的影响。即从澳门这个特殊单位,讲述其回归后的文化认同与整合研究。不光是澳门,还是像台湾、香港这样曾经沦为殖民地的地区,亦或是一个独立的国家,都能从其社会文化背景来分析其发展历史及现状前景。这便启示我们对一个理论的研究不仅仅是要从表面理解,更要结合实际,才能更好的懂得理论的深刻内涵。

学校德育文化建设方案设计

蕲春四中德育文化建设方案(讨论稿) 学校文化建设是学校综合办学水平的体现,也是学校个性魅力与办学特色的反映,同时也是学校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的在要求。为全面推进学校德育文化建设,进一步优化学校育人环境,提升学校文化品位,为我校争创省级农村品牌高中奠定坚实基础,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下,以人为本、德育为首,构建具有四中特色的学校德育文化体系,使学校成为“学生幸福成长的乐园,教工成就自我的家园”。 二、总体目标 提炼体现时代要求的办学育人理念,形成学校的思想文化;培育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形成学校的精神文化;通过全员参与,开展各种文明创建活动形成学校的行为文化;通过创设良好的校园物态环境,形成学校的特有的物质文化;通过修订、完善各种规章制度形成学校的制度文化。 三、遵循原则 1、思想性原则:就是要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统领学校文化阵地。 2、实践性原则:学校文化重在建设,重在实践,积极组织开展符合学生特点、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形式喜闻乐见、学生参与性强、深受广大学生喜爱和欢迎的学校文化活动。 3、整体性原则:学校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具有层次性、具体性、全面性等特点,要做到统筹兼顾,全员参与,持之以恒。 4、发展性原则:学校文化具有发展性、动态性等特点,所以要与时俱进,坚持弘扬时代主旋律,体现发展主题,培育时代精神。 5、参与性原则:学校文化建设的过程就是教育的过程,要注意发挥学校、班级、学生、家长及社区各方面的积极性,通过活动,逐步形成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 四、主要容 学校文化是一种组织文化,它反映了一所学校的组织精神和组织成员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学校的组织文化渗透在组织的一切活动之中,是组织的灵魂。它由三个方面组成:一是组织特有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准则;二是组织部的人际关系;三是组织的物质环境和物质条件中的文化氛围。具体地从精神文化建设、物质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三方面同时建构我校的德育文化建设。

论经济全球化视野下我国经济的发展

论经济全球化视野下我国经济的发展 摘要:经济全球化已成为全世界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的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如何正确认识经济全球化,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经济发展将如何应对,本文提出了我国经济应对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策略,以便促使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机遇;挑战;应对 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概述 经济全球化的概念是1985年美国经济学家奥多尔•拉维特在《市场全球化》的文章中提出的,但至今仍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一般意义上的经济全球化是指在当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前提下,世界各国在全球范围内以市场为纽带,在经济上不断相互交织、相互融合,逐渐组成相对统一的世界市场体系,并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实现资本、商品、技术、劳务等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和合理配置的过程。① (一)经济全球化的特征 随着信息技术和世界贸易的发展,经济全球化呈现出新的时代特征,主要有如下方面: 1、科技信息的发展,使世界成为“地球村” 随着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的快速普及,使人类进入信息化社会,资本、技术以及人才在世界各国之间的流动,推动了世界经济的飞速发展。主要体现在:一是互联网的全球普及缩短了世界各国的时空距离,使世界变成了“地球村”;二是信息技术的发展带动了知识经济的发展,改变了传统经济的增长方式,加快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三是计算机的应用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分工与协作,使现代化的生产方式联系更加紧密,促进了全球经济发展的一体化。 2、国际贸易迅猛增长,呈现出金融全球化 国际贸易作为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内容,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以及互联网的应用普及,国际贸易逐渐趋于自由化,贸易自由化加快了金融在各国之间的流动,促进了金融全球化,世界经济特别是跨国金融活动采用统一的标准,在全球范围内投资和经营采取相同的金融工具,使得国际金融日趋发展。 3、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快速发展,促进了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对区域经济 合作的思考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区域经济合作呈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是不容忽视的现实,成为了一个全球性的经济现象。为了适应国际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区域经济合作应着眼于市场多元化战略,实现区域经济合作的总体协调。 一、经济全球化下的区域经济合作 经济全球化是国家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是市场化、信息化和自由化的条件下,生产国际化、贸易化和金融自由化发展的必然结果。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深,由于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和历史文化传统的差异,其表现形式呈现出多样性,使区域经济合作与经济全球化既有互相统一的一面,也有互相对立的一面,两者是对立统一的。无论经济全球化,还是区域经济合作,经济大国和强国其间的纵横的作用,无论是建设性的还是阻滞性的,对区域经济的合作都是举足轻重。这客观上促进了经济发展所必需的资金、技术、信息、人才、资源和市场等日趋全球化,使各区域经济的发展不得不采取市场化取向的调整。 二、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合作的区别 全球化的本质是市场经济的全球化。市场经济是一种

资源配置方式,它并不是由某种社会制度所决定的,它不具有任何社会制度的性质。经济全球化是全球化的核心,也是全球化进程的最基本动因。所谓经济全球化,是指各国经济均被卷入世界市场,经济活动的诸环节在世界范围内运作,各国经济相互依赖、密不可分,呈现出某种整体化、一体化的趋势。市场化有其相对独立的运行轨迹,在世界经济范围内,则表现为市场化在一国内、区域内、世界范围内的逐级演进,最终将促成一体化的全球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形成一个整体的自然发展过程。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合作的主要区别有三个方面:一是本质不同。经济全球化是国际生产力的发展促进国际生产关系在全球范围内实现资源的流动与合理配置;区域经济合作是区域范围内有关各方在经济政策等方面的互利互惠合作。二是实现资源市场化配置的范围不同。经济全球化是在全球范围内。经济全球化的目标是在国际生产力的发展下,促进世界各国在总体上实现资源市场化的配置;区域经济合作是有关双方为追求区域经济内部各自利益的最大化。 三、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合作的关系 在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区域经济合作所呈现的前所未有的发展,已经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但在理论层面,关于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合作的关系,却一直是学术界所争论的热点问题。区域经济合作的产生,应当将它看作是国家

浅析全球化背景下传统知识的国际保护

浅析全球化背景下传统知识的国际保护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和全球一体化进程的推进,知识产权的保护也逐步走向法律的全球化。为了对抗发达国家在知识产权方面的优势地位,发展中国家提出了保护传统知识、遗传资源和民间文学艺术的主张要求,以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实现双赢。传统知识的保护作为知识产权保护中国际协调的热点与难点问题已日益凸显出来。有关遗传资源、传统知识的保护,已纳入中国本次专利法的修订中。为此,今将视角切入到人权这一角度,旨在通过深入地分析,探求保护传统知识较为有效和可行的法律途径,以实现在国际层面上对传统知识的保护。 标签:全球化;传统知识;国际保护;人权 导言 传统知识从远古走来,承载着漫长的人类历史,体现着特定群体的文化形态和信仰体系,代表着人类最为古老的智慧传统和知识,在全球市场中的价值日益被察觉,从历史与文化的高度来考量,传统知识对于一个国家一个社区来说是其成为一个国家一个社区的根本所在。保护传统知识主要不是经济问题,而是一个保卫多元化的世界文化问题。作为当今世界主流的第三代人权观,其要义在于发展权和集体人权的提出。这对保障发展中国家,包括传统部族的相对资源优势——传统知识——有着重大的意义。在对待传统知识的国际保护问题上,人权不应理解为对任何人或群体的恩赐与施舍,而是觉醒和奋进的个体或群体生命应该享受的权利空间与必要的尊重。 知识产权国际保护是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阶段过渡到垄断阶段智力成果传播日趋国际化的结果。由于知识产权起源于各国君主通过特别榜文、敕令的形式而授予的一种特权,因而早期的知识产权的保护有着严格的地域性限制,随着垄断经济的发展以及知识产权保护的严格地域性在一定程度上已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保护范围更广的国际保护。 在全球化社会的浪潮下,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应如何作出选择以达到利益的平衡,以实现在国际层面上对传统知识的保护,正是本文所旨在解决的问题。 一、传统知识相关问题概述 (一)传统知识与知识产权——超越知识产权的“知识产权” 依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所下的定义,传统知识是指“基于传统的文学、艺术或科学作品;表演;发明;科学发现;外观设计;标记、名称和符号;未公开信息和所有其他在工业、科学、文学或艺术领域内产生的基于传统的发明和创造”,并把“基于传统的”进一步解释为“知识系统、创造、创新和文化表达一般地从一代传向下一代,通常被认为与特别的民族和地域有关,并随着环境变化而经常地演化”。

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传统文化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境 世界已经进入全球化时代,全球化的过程方兴未艾。2l世纪是全球世纪,全球化浪潮的迅猛兴起,将在人类社会的一切领域、一切方面形成一场席卷全球的世界风暴。我们已经可以清楚地看到超国家的、超国界的、全球性的力量在行动,全球性的问题在蔓延:环境污染的全球化,人口爆炸以及由之而来的移民问题的全球化,核武器以及其他大规模毁灭武器扩散所造成的对全人类的威胁,恶性传染病、毒品买卖与犯罪活动的全球化,甚虿垃圾处理都成了全球性的问题。同时,当今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如资源、粮食、贫困等问题都带有了令球意味,然而,在众多的问题中,文化似乎始终牵动着人们最敏感的神经,因为文化是各民族的安身立命之本,是人们永远的情结。全球化时代的到来昭示着以往那种各民族文化之间老死不相往来的时代的终结。一.全球化加速了世界各民族文化的交流与互动当前,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人们公认的历史现象与过程,但是,对于经济伞球化是否会带来文化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却成了迄今为止最具争议的概念之一。人们对此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相关的学术着作更是数不胜数,时至今日也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实际上,马克思早在一百多年前就曾经指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经济生活的过程。不是人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因此既然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那么,伴随社会存在的变迁,迟早会发生社会意识的相应变动。所以,只要我们承认经济生活中全球化的存在,我们就无法否认社会、政治、文化等领域的全球化发展趋势。可以说文化全球化与经济、政治、社会的全球化一样,都是全球化这一历史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必然结果。但是,文化全球化并不就是全球性民族文化的趋同,而是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形成的不同民族的文化在全球大规模的交流与互动。这种文化的交融,不是一个民族的文化融化到另一个民族的文化之中,导致这个或

全球化时代的文化发展

张晴晴 34 091资源0全球化时代世界文化的发展 随着新世纪的来临,全球发展也进入了前所未有的新阶段。随着全球化的大潮渐起,文化的问题逐渐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中心话语”之一。全球化时代的文化发展,呈现出多样化和趋向化相互斗争的复杂态势,各种文化在异彩纷呈的同时也分别面临着不同的挑战与考验。 在当前的时代,概括文化发展的特征,首先就是多样性。从西方文化哲学对文化形态的区分开始,多样性就成为文化发展的首要表现。2001年11月2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1届大会上,通过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多样性宣传》。明确提出文化多样性对人类来讲就像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物平衡那样必不可少,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的共同遗产。应当从当代人和子孙后代的利益考虑予以承认和肯定。随着全球化的时代的发展,在世界范围内的文化发展的所谓“普世文明”中,“仍将保留各别文明丰富否认个性,普世文明的统一性中仍将蕴涵各别文明深刻的多样性”,这是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在经济全球化时代的主要存在方式。 文化多样性的表现形态,是与人与人类社会的存在形态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人类文化的多样形态是人类本身发展历程的“共时性”和“历时性”共同作用的结果。文化的多样性是经济全球化时代世界文化发展的标志和表现,是世界各国的地域文化形态维持其存在的主要表现。 我们在看到全球范围内的文化呈现出多样形态的同时,必须看到全球文化的另一个重要发展形态,就是强势文化对弱势文化的挑战和文化霸权的出现。文化帝国主义的出现,与世界文化发展的多样化趋势是相反的,也往往被作为所谓的文化“一元文化”倾向的主要表现来看。以西方发达国家的文化形态为代表的强势文化,在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发展中占据着主流和中心的地位,对其他文化形态产生不平等和不均衡的信息流动,从而使得以发展相对较差国家的地域文化为主要代表的弱势文化形式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随着经济实力、技

文化认同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文化认同 周述波 (南京大学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心,江苏南京210093) 自20世纪90年代以降,文化认同问题成为世界性热门话题与高频词汇。各个学科无不借助于认同概念来建立相关的研究,形成了历时性与共时性交杂的认同“概念丛”。鉴于这个舶来的关键词在当代的显学地位以及复杂内涵,我们不能不重新审视之,谱系之,敞开之。 一文化认同现象的发生根源及言说语境 何谓文化认同?“文化认同是人类对于文化的倾向性共识与认可。”[1] 事实上,文化认同作为一种人类普遍现象,早在文明之初就存在着,“当社会组织从家庭扩大到氏族和部落,成员的联系纽带从血亲扩大到姻亲观念认同时,氏族成员的认同便已经初步具备文化的内涵。”[2]文化认同“界定了同边陲相对立的中心的特征,是时间性/或空间性的,并展示了更‘原初’的特征”[3]。郑晓云认为,人类文化认同产生源于三个方面,即劳动实践,自身发展的族体归属,自然祟拜为核心的原始宗教[4]。 文化认同作为一种现代社会问题,则是西方现代性引发的结果,并在西方后现代性影响下日益突出,以至于在世界范围内出现多次文化认同的危机。西方工业社会现代性的开拓,造成了殖民国家文化主体性的形成和被殖民国家文化主体性的丧失,引起了近现代的文化认同现象。“认同作为一个现代问题受到人们的关注,则是伴随现代性及其引发的文化危机而出现的。”[5]两次世界大战使知识分子在世界范围内漂泊与散居,也强化了文化认同问题。“所有这些跨越疆界、国家、民族、地区的流动、移居、放逐和迁徙,形成了20世纪以来全球性的‘散居’现象,并且带来了空前突出的文化身份问题与文化‘认同危机’。”[6]文化认同也与20世纪60年代欧美社会中现代主义衰落、后现代主义来临以及人文领域“文化论转向”带来的文化研究有关。“‘认同’在社会学和政治学等领域的兴起,与20世纪80年代前后世界学术话语的后现代转向有着密切关联。”[7]冷战结束后,全球化的加速发展,也使得各种异质文化的接触变得空前剧烈与频繁,文化认同问题更加凸显。“全球化时代各种文化之间的碰撞、竞争不可避免地会反映到人们对文化身份的认同中。”[8] 305. [2]闵杰.近代中国社会文化变迁录(第二卷)[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264-265. [3]俞正燮.节妇说. [4][7][10]胡适.贞操问题[J].新青年5卷1号. [5]鲁迅.我之节烈观[J].(署名唐俟).新青年5卷2号. [6][日]与谢野晶子.周作人译.贞操论[J].新青年4卷5号. [8][9]钟叔河.周作人文类编5·上下身[C].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8.13、20. [11]徐仲佳.论《新青年》“贞操问题讨论”的现代性 意义[J].德州学院学报,2006,(1). [12]吴俊编译.东洋文论—— —日本现代中国文学论.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522. [13]陈子善.名人笔下的郁达夫·郁达夫笔下的名人[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8.5. [14]刘思谦.中国女性文学的现代性[J].文艺研究, 1998,(3). (作者简介:徐仲佳,男,山东青岛人,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26

学校德育文化建设方案

蕲春四中德育文化建设方案(讨论稿)学校文化建设是学校综合办学水平的体现,也是学校个性魅力与办学特色的反映,同时也是学校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的内在要求。为全面推进学校德育文化建设,进一步优化学校育人环境,提升学校文化品位,为我校争创省级农村品牌高中奠定坚实基础,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下,以人为本、德育为首,构建具有四中特色的学校德育文化体系,使学校成为“学生幸福成长的乐园,教工成就自我的家园”。 二、总体目标 提炼体现时代要求的办学育人理念,形成学校的思想文化;培育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形成学校的精神文化;通过全员参与,开展各种文明创建活动形成学校的行为文化;通过创设良好的校园物态环境,形成学校的特有的物质文化;通过修订、完善各种规章制度形成学校的制度文化。 三、遵循原则 1、思想性原则:就是要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统领学校文化阵地。 2、实践性原则:学校文化重在建设,重在实践,积极组织开展符合学生特点、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形式喜闻乐见、学生参与性强、深受广大学生喜爱和欢迎的学校文化活动。 3、整体性原则:学校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具有层次性、具体性、全面性等特点,要做到统筹兼顾,全员参与,持之以恒。 4、发展性原则:学校文化具有发展性、动态性等特点,所以要与时俱进,坚持弘扬时代主旋律,体现发展主题,培育时代精神。 5、参与性原则:学校文化建设的过程就是教育的过程,要注意发挥学校、班级、学生、家长及社区各方面的积极性,通过活动,逐步形成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 四、主要内容 学校文化是一种组织文化,它反映了一所学校的组织精神和组织成员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学校的组织文化渗透在组织的一切活动之中,是组织的灵魂。它由三个方面组成:一是组织特有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准则;二是组织内部的人际关系;三是组织的物质环境和物质条件中的文化氛围。具体地从精神文化建设、物质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三方面同时建构我校的德育文化建设。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企业的应对策略

浅析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中小企业的应对策略 钟滔 (吉首大学商学院湖南吉首416000) 摘要: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全球经济不可逆转的潮流,主动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发挥比较优势,培养自主创新精神,规避风险,应对挑战,是中国中小企业的必然选择。那就要求中小企业要从实际出发,控制生产成本,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步伐,增强国际竞争能力。 关键词:控制成本;自主创新 According to the background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in the Chinese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 strategy Zhong Tao (Business School of Jishou University, Jishou Hunan 416000) Abstract:Economic globalization has become a global economic irreversible trend, active integrate the economic globalization process, play the comparative advantage, cultivate autonomous innovation spirit, avoid risk, meet the challenges, it is the inevitable choice of Chinese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That requires the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want to from set out actually, control the production cost, enhance the ability of independent innovation, speed up the pace of economic structure optimization, the enhancement of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ability. Key words:controlling cost; self-dependent innovation 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实践证明了中小企业在促进经济增长、优化产业结构、

全球化时代中国文化面临的挑战与机遇(修改1)

全球化时代我国文化建设面临的挑战与机遇摘要: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放眼世界,各国联系愈加紧密,“全球化时代”的经济全球化,必然导致文化的全球化,不同民族的价值观、思想意识、风俗习惯、伦理道德在全球范围内交流、碰撞和融合,从而不断形成共识。由此,必然带来对我国文化的冲击和挑战,却同时也带来了我国文化发展的新机遇。 关键词:全球化时代;中国文化;挑战;机遇 所谓全球化时代指的是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全球化进程的加剧, 世界开始步入“全球化时代”,首先是市场经济成为全世界主要的经济形态,成为国际社会不可分割的经济基础;其次是美国911事件及其连锁反应,使全球化进程越出了经济轨道,进入到国际关系的上层建筑领域。自此,标志着一个新的时代-----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在“全球化时代”里,呈现出“经济市场化、技术信息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国际关系民主化”的多彩画面。面对这样的情形,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要完成这一目标任务,就必须认清当前我国文化建设在全球化视角下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一、经济全球化推动文化趋向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是指跨国商品与服务贸易及国际资本流动规模和形式的增加,以及技术的广泛迅速传播使世界各国经济的互相依赖性增强。“全球化时代”的经济全球化,必然会推动文化的全球化。

一是由于商品物质生产和消费全球范围的流动使附加于商品之 上的文化越来越成为世界性的了;二是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 随着作为不同民族文化载体的人员流动的频繁和广泛,各民族文化交流的频率和程度必然不断增强;三是文化产品的生产、传播和接受以及各种文化交流的形式跨越了民族文化和民族国家的界限,形成了全球文化市场;四是某些发达国家凭借其在经济全球化中的优势地位,赤裸裸地向世界推行其文化价值观。 二、文化全球化趋势带给中国文化的挑战 在文化全球化的趋势下,在文化趋同化与多元化进程中,各种民族文化必然相互激荡、相互冲撞、相互融合。在这一过程中,由于各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各国文化发展处境大不相同,这就给我国的文化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一是文化认同危机。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一本专门从事中国研究的杂志说:在中国面临的各种危机中,核心的危机是认同危机。这个认同危机,主要讲的是文化认同的危机。文化认同是一种群体文化认同的感觉,是一种个体被群体的文化影响的感觉,其核心是对一个民族的基本价值的认同,是凝聚这个民族共同体的精神纽带和精神基础。我国要成为文化强国,必须大力增强国人对自身民族文化的认同。当今许多国人在西方商品文化大潮的冲击下产生了对本土文化的排斥和看轻,特别是年轻人对西方文化的崇尚与对传统民族文化认同的减弱,导致崇洋媚外心理的滋生及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的低落,从而影响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认同和信心。

全球化对我国文化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影响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研究生试卷(作业)封面(2012至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 题目全球化对我国文化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影响 科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姓名易三才 专业产业经济学 入学年月2012 年9月

全球化对我国文化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影响 摘要 随着全球化步伐的加快,西方各种文化产品纷至沓来,在给人们提供多样化文化体验的同时,也把其承载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带进了国门。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加速了各民族文化的交往与碰撞,也使民族认同、国家认同、文化的冲突与融合等问题凸显了出来。 [关键词]全球化文化认同国家认同

目录 一、文化认同综述 (1) (一) 文化认同概念 (1) (二) 文化认同类型 (1) (三) 全球化条件下文化认同的意义 (2) 二、国家认同综述 (2) (一) 国家认同概念 (2) (二) 国家认同分类 (3) (三) 全球化条件下国家认同的意义 (4) 三、全球化条件下强化我国文化认同与国家认同 (4) (一) 通过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树立文化认同 (5) (二) 加强国家认同教育的构建 (6) 1. 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确立政治认同 (6) 2. 通过中国历史教育强化历史认同 (6) 参考文献 (7)

全球化对我国文化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影响 一、文化认同综述 (一)文化认同概念 关于“文化认同”,它所回答的是“我们是谁”。 文化认同是人们在一个民族共同体中长期共同生活所形成的对本民族最有意义的事物的肯定性体认,其核心是对一个民族的基本价值的认同;是凝聚这个民族共同体的精神纽带,是这个民族共同体生命延续的精神基础。因而,文化认同是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重要基础,而且是最深层的基础。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作为民族的认同和国家的认同的重要基础的文化认同、价值认同不仅没有失去意义,而且成为综合国力竞争中最重要的“软实力”。 (二)文化认同类型 当关涉个体如何处理与他者的关系问题,大致而言有两种处理方式和认同类型:一是健康的自我认同,二是扭曲的自我认同。 健康的自我认同,也可以称之为开放性认同。这是一种理想状态的认同,在这种认同状态中人的“一致性”与“自我性”处于和谐状态,个体拒绝自我的封闭与孤立,与他者互动成为自我成长的动力,自我在不断认识他者的基础上建构起健康的自我概念,他人的优长成为自我成长的促进因素,群体不会泯灭个体,求同也不会消除个性;个体以基于“主体间性”的交流、沟通来促成自我认同的变化与更新。 扭曲的自我认同,创伤性记忆、从众心理、自我中心性思维等人格因素,社会体制、意识形态宣传、商业文化等社会因素,种种内外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