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实战教学体系探索

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实战教学体系探索

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实战教学体系探索
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实战教学体系探索

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实战教学体系探索

摘要:随着电子商务行业的迅速发展,各类电商交易平台门槛及要求越来越高,电子商务专业的实践教学难度越来越大。在此背景下,各电商专业都在积极探索“虚拟+实战”新的实践教学体系,这种模式可以有效解决平台门槛高、实践动手机会少的现象,能极大提高学生的实践教学能力。

关键词:电子商务;实践教学;探索与实践

一、电商项目实战运营中的实践教学现状

随着电商平台门槛的提高,比如很多电商平台要求缴纳一定数额的保证金或必须具有企业资质才能开店,在这种情况下,电子商务专业很难开展网店运营这门课的实践教学。通过调查发现,目前大多数学校电商专业核心技能课只能采取浅尝辄止的方式开展教学。如《网店运营》一般只是把店铺开起来,由于缺乏好的货源以及资金,学生很难开展实质性的运作。因此,学生对于运营、美工等岗位核心技能掌握普遍比较薄弱。鉴此现状,电商专业应积极探索将实战项目引入实践教学以解决平台、资金等问题,以便更好的开展实践教学。

二、培养学生的商业运营意识,构建游戏加实战的实践教学体系

所谓“游戏”即虚拟经营对抗平台。在实践教学中本专业以全国职业技能大赛高职电子商务比赛系统为平台,在此平台上电子商务的经营活动可以像玩游戏一样实现商品招标、网店开设及装修、运营推广、客户服务、经营分析等环节。不仅增强了学习的趣味性、对抗性,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商品整合能力、视觉营销能力、网络营销能力、客户服务能力、运营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创业能力,能提高学生利用大数据实现精准营销的能力。“实战”即专业成立商业公司引入区域内特色项目进行真实商业运作。在公司的运营中,学生根据各自兴趣、特长和资源优势选择不同的特色项目,以项目工作室的形式组成团队参与公司运营。将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融入到公司商业项目运作当中,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进行公司项目实战,还可以使学生提前进入公司员工角色,既学到了专业技能,也达到他们的期望值,真正实现“授之以欲”。“游戏”+“实战”实践教育体系通过大赛系统培养学生的商业运营意识与专业技能,通过专业成立的商业公司让学生真实接触实际商业项目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这种实践教育体系不仅可以解决

学生缺乏商业意识与真实项目的难题,还可以极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

三、通过电商技能培养,开展实战教学途径探索

(一)建成四级能力递进、晋级训练模式。在整个实践教学过程中,按照教学规律和难易程度将学生能力的培养分为四个阶段,即:兴趣培养、基础能力培养、实践能力培养和创业能力培养。在这四个阶段中采用的是对抗晋级的训练模式。第一阶段(第1学期):兴趣培养为主。先让学生尝到好处,即“授之以鱼”,学生一开始体验好玩,再让学生在玩中做,并且在较短的时间内能做出成果,培养学习对于专业的兴趣为下阶段学习打下基础。第二阶段(第2、3学期):基础能力培养为主。在这个过程学生自愿组成项目小组(每组4人)通过电商技能大赛软件进行对抗经营,在这个过程中通过经营效果对各个团队进行考核,选出40%的团队提前进入第三阶段的商业项目运作。在对抗经营的过程中学生会用到前面所有学到的专业技能,能极大的提搞学生的市场运作网运营、网店装修、网店推广能力。及其余团队继续训练等待进入下阶段。第三阶段(第4、5学期):实践能力培养为主。在此阶段引入真实商业项目让学生实践训练。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展项目运营,经营业绩好的团队可以提前晋级到创业实践阶段。同时经营效果好的团队还负责培养下一届学生接管商业项目,实现商业项目的传承。第四阶段(第6学期):创业能力培养为主。组织学生参加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并将其作为教学内容之一,开展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制定创业课程,达到一定要求后,学生可申请在学生创业街门店或市级大学生创业中心创业。(二)建立电子商务“工作室”模式,提升团队协作实战能力。电子商务是一种极具创新意识的新兴产业,是融合了现代信息技术与商业贸易的广义的现代服务业。“工作室制”培养以典型工作岗位为基础,充分尊重学生自愿进入公司以团队形式成立工作室进行真实商业项目运作与创新创业。在运营项目的同时将淘宝等企业文化引入到课堂教学中,增强学生对企业的认识,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诚信经营品质,调动学生学习实践积极性;培养形式上采用开放式教学,学生在导师指导下全程参与项目的开发与建设。(三)融入“孵化基地”,增加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学生在校期间如果有项目有资源可以向学校递交创业项目计划书,批准后可以入驻学校创业中心进行自主创业,在创业过程中可以得到学校、企业提供的创业基

金。在校内做的很成熟的项目可以申请入驻市级创业中心。学生通过创业不仅可以检验自身的学习效果还可以积累创业经验进而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和创新创业能力,为今后的就业、创业打下坚实基础。

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在目前形势下将很难开展实践教学,为了解决实践教学问题必须将真实企业项目引入教学环境,采用虚拟+实战并融入创新创业教育,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服务于教学进而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

参考文献:

[1]杨格花.电子商务平台现状分析[J].湖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02);

[2]张婧.基于创业实战的中职电子商务专业教学模式的实践[J].职业.2017(31)

[3]李丹.构建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J].知识经济.2013(23) [5]严兴,江小美.如何构建职业院校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J].职业.2012(23)

[6]杨晓红.关于电子商务专业建设的几点建议[J].商场现代化.2008(14)

浅谈高职课堂教学的创新

浅谈高职课堂教学的创新 发表时间:2009-03-25T15:52:17.373Z 来源:《教育探索与实践》2008年第12期供稿作者:李柏林[导读] 传统的课堂教学束缚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无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传统的课堂教学束缚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无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因此课堂教学必须得到创新.下面我将从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教育理念创新 高职教育培养的是生产第一线的技能性应用人才。这样的人才,不仅要具有基本的专业知识,还要具有过硬的、优于其他教育类型的专业技术技能和实际操作能力,同时,还要有较高的综合素质,真正在基层第一线“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受欢迎”。而要培养这样的学生,必须在正确办学思想的指导下,创新教育理念,把以培养学生能力,尤其是技术实践能力的教学观念落到实处。 二、教学方法创新 加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就要敢于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提倡“启发式”、“互动式”教学,引导学生“研究式”、“创新性”学习。学习上要能举一反三,灵活应用,敢于质疑,勇于自创。1.以学生为本 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育人理念,牢记自己的使命和责任,关爱身边每一个学生。教学过程是教师传递信息、学生接收信息的过程,同时也是师生情感交流的互动过程。教师对学生的爱更多地应该体现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学科内容特点,有针对性地组织教学。2.注重学生能力的发展 教学的目的不仅是为了教会学生新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独立获取知识的方法及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从“学会”转向“会学”。一个人只有树立终生学习的意识,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更新知识,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我们应把培养学生的能力、开发学生潜能作为教学发展目标,把改变单一的讲授模式作为突破口,进行了课堂教学改革。如果说,教学内容上应强调“用”,那么教学方法上就要讲究“活”。 ⑴用“案例教学法”教学。案例教学是教师组织学生对案例的调查、阅读、思考、分析、讨论和交流等活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其优点是用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例,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在案例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以下四个步骤:布置课题、分析案例报告、课堂案例讨论、经验总结。 ⑵用“引趣、激活、动情”的教学。由于高职学生基础差,对深层次的课程感到力不从心,导致学习兴趣不大,失去进取心。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以设问、启发、辩论等多种形式活跃课堂气氛。我建议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①引趣法:富有趣味的东西,特别能引起学生的思维。例如讲到醇的检验,可以联系到假酒事件,让他们自己动手检验假酒能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外一些生动有趣的实验往往能引起学生思考,力图去发现其中的奥妙。 ②激活法:激化情绪,启发学生思维。在教学中根据教材的内容,结合生活实例提出有启发性、新颖有趣的问题,学生的学习情绪就会立即被激活,思维会很快进入最佳状态。例如:学习酯化反应时,提出问题:厨师做鱼时常加入醋并加点酒,这样鱼的味道就变的香醇鲜美,为什么?学生听了这些问题后,情绪激昂,此时再引导他们去探求酯化反应的实质,介绍酯的性质,往往效果会更好。 ③动情法:情感是学生认识活动的催化剂,以情感打动学生心灵,也可以引发学生思维。教学是科学,也是艺术。教学的艺术性,首先是教师在教态上要给学生以亲切感和行为美,创造一个融洽的教学氛围,引起共鸣,使学生心情舒畅,思维活跃。以上是我对课堂教学创新的一点粗浅认识,我深信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地去探索与实践,一定会把高职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崭新的高度,使我们的学生走上社会就有自己用武之地。

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课程建设与改革新思路

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课程建设与改革新思路 众所周知,电子商务作为新生事物一经问世,就受到了企业的普遍欢迎,随着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社会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多,于是高职院校适应形势发展加大了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培养,作为电子商务教学的重要环节,电子商务课程理应得到更科学合理的发展,本文针对高等职业院校电子商务教育课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就课程内容、专业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方面的内容提出了改革建议。 标签:高职院校电子商务建设与改革 1 高职电子商务专业课程建设与改革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伴随着社会需求的变化,高职院校电子商务教育也需要不断调整以适应社会发展。随着电子商务实践领域的逐渐成熟,越来越多的企业投入到电子商务领域,企业对于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也不再片面追求大而全的复合型人才,而是有更具体的要求。高职院校要积极适应这一变化为企业培养更加优秀的人才。这样的人才应当是既懂技术又懂商务的人才。这就在客观上要求我们的高职院校在电子商务课程专业建设与改革中积极探索并努力践行。然而要实现这个目标对于目前很多高职院校来说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实际工作中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1.1 电子商务理论体系尚不完善,理论与实践存在脱节现象。一方面,由于电子商务属于新兴行业,发展的历程很短,其理论体系都是建立在其他学科基础之上的,是属于一门新型的交叉学科,目前尚处于一种初级发展阶段,电子商务本身的一个理论体系并不完善。另一方面,新兴产业的发展必然是日新月异的,发展的速度之快是难以把握的,专业体系的发展难以跟上发展的速度,对最新的理论成果把握不到位,教材更新速度不快,造成培养的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理论体系不完善,到现实工作岗位上存在不适用的状况。 1.2 专业理论教学不到位,专业课程设置不明确。大部分高职院校对电子商务专业开放的课程远远达不到要求,只是注重一些基础理论能力的学习。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高职院校的学生基础理论知识不扎实,学习复杂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有难度,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另一方面是由于专业教师的专业程度不高,理论水平有限,关键知识点讲述不生动不深入。与此同时,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存在不够明确的现象。电子商务专业课程的设置标准应与市场需求对接,市场需要什么样技能和理论的人才,在专业课程方面就提供相应技能和理论的教学内容。在现实发展中,许多高职院校开设了电子商务专业,却没有对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应该具备何种专业技能和理论功底做出充分的调查和研究,特别是对电子商务专业岗位做深入的市场调查。 1.3 电子商务专业是一门专业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它需要学习计算机网络技术、国际贸易、市场营销和物流管理等方面的知识,要求学生不仅要有扎实的

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

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 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是将信息技术有机地融合在各学科教学过程中。在整合过程中,教师要设法找出信息技术在哪些地方能提高学习的效果,从而使学生用信息技术来完成那些用其他方法做不到或效果不好的学习任务。 1.知识点切入: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应以学科的知识点为切人点来进行。在各门学科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可切人的知识点很多,教师应充分利用可切人的知识点,围绕知识点的揭示、阐述、展开、归纳、总结等环节,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媒体进行有效的教学,有效地开展课程整合。 2.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在教学中,通过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力求为学生提供多种感官参与学习的氛围,充分让学生动眼、动耳、动脑、动手、动口,并通过动手实验、操作学具,边想、边做、边练来感知事物、领悟概念、掌握原理。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能大大提高学生的感知效果.并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 3.思维训练核心:思维训练是教学的核心,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激发了学生思考的热情,有助于教师加强对学生思维的训练,还有助于对学生思维的创造性进行有效的培养。 4.情感驱动:在各学科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情感和非智力因素,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保障作用。在学科教学中,通过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软件提供的情感驱动

功能,调节学生的情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注意力、观察力、意志力、记忆力。 5.情境激励:学科教学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对本门学科的兴趣,首先要解决学生想学、爱学的问题。情境激励,就是通过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创设教学情境,开展课堂智力激励,要求学生对问题情境.积极迅速设想出解决的各种可能性。并通过增进师生的情感交流等有效的手段,引发学习动机,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新知识的学习,极大地激发学生探索和发现的热情。 6.因势利导:在各学科教学展开之前,教师可以先展示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现各种事物现象和发展过程,在学生对展现的内容深感兴趣的情况下,教师因势利导,提出问题,铺设悬念,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进而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学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了. 7.合作探究:在学科教学中,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让学生在课内和课外进行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知识的应用能力。 8.自主探究学习: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教师可根据教学目标对教材进行分析和处理,决定用什么形式来呈现什么教学内容,并以课件或网页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学生接受了学习任务以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教师提供的资料或利用网络自己查阅资料,开展个别化和协作式相结合的自主学习。

中职学校 电子商务课程标准

电子商务课程标准 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二〇一二年九月

电子商务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电子商务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 【总学时】:64 【理论学时】:48 【实践学时】:16 【先行课程】:计算机应用基础 【教材】:电子商务基础与实务,杜进主编,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一)本课程的性质 《电子商务》是财经管理类专业开设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这是一门理论性、应用性较强的课程,它主要为培养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具有大专水平的应用型经济管理人才服务的。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可以掌握电子商务的基本原理,并能运用所学的电子商务操作技术,解决有关的具体问题。 (二)本课程的任务 使学生在了解网络技术、Internet技术的基础上,更进一步了解网络技术的应用领域——电子商务的概念、理论、实践、应用等。使学生具备电子商务的基础知识和实践应用的基本能力,为考生从事企业的电子商务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 (1)掌握电子商务的基本概念; (2)了解电子商务的技术基础及电子商务在企业中的作用; (3)学会电子交易中的安全知识及防范措施; (4)学会网上支付应用; (5)掌握电子商务交易的常见模式及学会网上开店; (6)了解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及认识网络营销; (7)了解电子商务相关的法律法规。 三、课程内容

(一)课程主要内容:本课程共八个模块。 模块一认识电子商务(6课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电子商务岗位的要求和应该具备的基本技能;(2)理解电子商务的概念; (3)掌握电子商务的分类; (4)了解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现状和趋势; (5)能够分析企业开展电子商务的模式。 【教学内容】 任务一了解电子商务职业 任务二认知电子商务 任务三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教学重点】 (1)电子商务的概念; (2)电子商务的分类; 【教学难点】 (1)电子商务的概念。 模块二电子商务中的信息基础(6课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1)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知识; (2)了解互联网相关知识; (3)掌握电子商务中网络、数据库等技术的应用;【教学内容】 任务一网络信息技术基础 任务二互联网上的各类应用。 【教学重点】 (1)网络信息技术基础; (2)互联网上的各类应用。 【教学难点】 (1)互联网上的各类应用。

高职院校传统课堂教学模式

高职院校传统课堂教学模式 1高职院校课堂教学模式有待转变: 尽管人们对“知识经济”有不同的理解,但广泛认同的是知识经济是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核心的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存储、使用和消费之上的经济。与传统的经济形态最大的不同在于,知识经济不是直接取决于资源、资本、硬件技术的数量、规模,而是依赖于对知识资源和信息资源的占有、积累、创新和利用。 可见知识经济更强调知识和信息的生产、传播和使用。由于其主导因素是知识,核心是以智能为代表的人力资本,因此,知识经济时代的竞争已经直接表现为人才的 竞争,表现为人才之间创新精神的竞争。 高等职业教育是为国家培养人才的主 要基地之一,集教育、校企合作和社会服务三大职能于一身的高等职业院校,如何去适应“知识、科技成果和技术创新”,如何培养出适应时代要求的创新型人才,已成为当

前面临的重要课题。不可回避的是,高职院校课堂教学模式仍然绝大多数是教师是教 学过程中的主体,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的客体。这种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教材为中心、课堂为中心”教师凭借“一间教室、一块黑板、一支粉笔”引导学生跟着自己的思维转的教学模式极大的遏制了学生的上课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力,走进高职课堂,屡屡看到教师在课堂上侃侃而谈,部分学生却在课堂上无法集中注意力,在课堂上睡觉、说话、玩手机、听MP3等现象,结果教师讲完了一堂课,完成了这节课的教学任务,但部分课堂上精力不能集中的学生却不清楚老 师这节课讲的内容。这样的教师为主体的传统的教学模式长期以来都忽视了学生本身 也是有思想、有愿望、有意识、有兴趣的人,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不能充分有效地贯彻因材施教的教学方针,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和能动性。显然,上述这种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是以传授知 识而不是以智能培养特别是创新精神的培 养为重点的,而是以牺牲学生的主动精神和

电子商务专业教学基本要求

高职高专《电子商务》专业教学基本要求 一、专业名称 电子商务 二、专业代码 三、招生对象 普通高中毕业生/“三校生”(职高、中专、技校毕业生)/其它相当于高中学历的人员。 四、学制与学历 三年制,专科 五、就业面向 电子商务就业岗位主要分为两大类: 第一类岗位是电子商务操作类,如网络客户服务员、网络营销员、商务信息处理员、商务网页制作员、商务网站维护员。毕业生进入企业后,最先接触的一般也是这类工作。 第二类岗位是电子商务管理类,一般是企业初中级管理人员,如网络客户服务管理,网络营销管理,商务信息管理,商务网页设计,商务网站管理等。新毕业的学生一般需要2~5年的时间在第一线岗位积累经验,熟悉电子商务操作职位的流程和运作原理后,逐渐走向这些岗位。少部分学生可以进行网上创业。 六、培养目标与规格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面向生产、流通和服务等电子商务应用领域,培养具有商务网页设计制作、网络营销、商务信息处理、商务信息维护与管理、网络客户服务与管理等专业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具有综合管理技能,并能够从事相关操作和管理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二)培养规格 本专业主要学习电子商务概论、网络营销、商务信息处理网络客户服务与

管理等专业知识与基本技能,通过学习知识与基本技能,学生应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过硬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主要能力要求如下: 1.职业核心能力: (1)与人合作能力。 (2)与人交流能力。 (3)自我学习能力。 (4)信息处理能力。 (5)解决问题能力。 2.专业能力: (1)网络营销能力。 (2)网络信息处理能力。 (3)网络客户服务与管理能力。 (4)商务信息维护与管理能力。 (5)商务网页设计制作能力。 七、职业证书 国家电子商务师职业资格三级证书(人力资源与社会劳动保障部),或其它与电子商务专业相关的证书。 八、课程体系与核心课程(教学内容) 电子商务专业的课程体系共有三个模块。文化课、专业平台课、专业核心课。文化课根据教育部的相关规定及基本素质要求的需要自主开设,专业平台课根据区域经济的特点及职业核心能力的要求,有选择性的开设,专业核心课共9门,其中电子商务概论、网络营销、网络贸易、网上创业是必开的课程,客户服务与管理、商务网页设计制作、商务网站内容维护与管理、电子商务法律法规可根据需要有选择性的开设。

说说信息技术与课堂的关系

说说信息技术与课堂的关系 发表时间:2018-06-14T11:21:21.980Z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18年7月13期作者:董亚莉 [导读] 在学生成长期间,课堂占据着他们的大部分时间,传统教学中“一言堂”的单一模式,使得学生的学习既单调又枯燥董亚莉(陕西省宝鸡市凤县新建路小学陕西凤县 721700)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6715 (2018)07-031-01 在学生成长期间,课堂占据着他们的大部分时间,传统教学中“一言堂”的单一模式,使得学生的学习既单调又枯燥,在教室里,我们常常看到一些学生“无奈何望望天,叹叹气把头摇”,他们等待着下课、等待着放学、等待着假期,就是想逃离教室,回到他们游戏的生活中去。是什么造成了这种局面?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我国传统课堂教学中,一直采用的是“老师教,学生学”的单一模式,使学习变得既单调又枯燥,教学效果不强。而信息技术走进课堂却打破了这个僵局。 一信息技术走进课堂,给课堂教学带来了生机: (一)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美国某科技馆有这样一则语录:“我听过了,就忘记了;我看过了,就知道了;我做过了,就记住了”。这则语录对我们教学有很大的启示:如果一个人对一件事感兴趣,他就会努力把这件事做好,学习更是如此。学习兴趣能促进人充分发挥智力,能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激发人工作、学习和生活的热情。显而易见,多年来由于教育体制、育人观念的落后,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本教材的现状已经不能适应现代信息社会日新月异发展的要求,更不能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 将信息技术引入课堂,无疑给课堂注入了新的生机: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的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功能创设情景,渲染气氛,通过情景再现,让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新事物、新问题,激发他们强烈的探索欲望,充分调动学生渴望新知的积极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从而把原来枯燥严谨的课堂变得生动而有趣,大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 (二)运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传统教学中课堂知识的传播主要来源于教师的口授与黑板板书,这两者的速度深深地制约着课堂信息量,使之有一定的局限性。信息技术的高效性则是其他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首先,它展示教学素材的速度特别快,只需要用键盘或鼠标简单地操作几下,就能把教学内容展示出来,从而节省了大量板书和擦拭的时间,提高了课堂效率;其次,它显示的内容丰富、涉及面广、知识量大,能够将各种教学资源、各个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经过组合、重构,相互融合,从而形成知识的网络,使学生真正达到融会贯通,学以致用。这既加快了课堂节奏,节省了课堂时间,增加了课堂容量;还方便老师们因材施教,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自我表现的机会,他们在探讨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有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 (三)运用信息技术,突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在一定的情境中,进行探索知识、发现规律的过程。可是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受到时间、空间和各种现实情况的制约,仅凭教师空洞的说教,抽象的描述,很难达到期望的教学目标。信息技术具有多种感官同步进行的直观效果,能够将教学重点和难点一一呈现出来,向学生展示教学情境、提供丰富感知,使学生闻其声、见其形、入其境,让学生更快、更准、更深地把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从而让抽象或陌生的知识变得形象直观,给学生多重感官刺激,加快了学生理解的进程,使教师在单位时间内传授更多的知识。 (四)运用信息技术,改善学生的学习方法 在以往的教学中,由于种种原因,教师只能用简单的“填鸭式”的方式来进行教学,教师注重的是传授知识的本身,关注的是如何把结论准确无误地给学生讲清楚,让学生彻底明白。这种教学方式严重阻碍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及学习能力的提高,同时也是与现今的素质教育是背道而驰的。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成了促进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催化剂。当很多知识可以通过互联网、通过调查走访的多种途径学习时,学生在遇到困难时可以向计算机寻求直接的帮助,可以通过QQ寻求他人的指点,还可以邀请老师、同学共同参与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实现人机互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甚至还可以通过Internet向远在千里之外的朋友寻求指导,突破了地域的限制。在信息技术这个平台中,学生的自主性得以充分发挥,探究的时间更充分,空间更广阔,他们积极主动地通过网络获取信息、处理信息。从而培养了学生自主的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突破了教材的局限,充分体现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信息技术走进课堂,使学生的学习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而且教学效率也得到相应的提升。但信息技术虽好,却不能滥用,教师利用信息技术上课,在备课时、课堂中,都必须注意信息技术运用的最佳时机,使用不当反而可能会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一些负面影响。 二、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片面注重形式、忽视学生思考 有些教师利用信息技术的图、文、声、像等大量存储的特点,上课过分依赖多媒体课件增加授课内容,导致学生只有时间转动眼球跟着屏幕走,教师把教学过程变成了“放电影”,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变成了“看电影”,从原来的“人灌”变成了“机灌”,大量的教学信息过频过滥使学生在学习中对基本的知识反而记忆不深,教学活动就成了过眼云烟,甚至会导致学生丧失了思维的主动性。所以,教学中应针对教学内容采取与之相应的教学方法、方式,才能取得最佳效果。 (二)干扰学生注意,忽视教学重点 信息技术走进课堂与课程整合是指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等和课程有关的教学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课程教学方式。但在这一过程中,有些老师一味地使用大量的动画、视频、图片和声音,对学生的注意力造成干扰,学生在眼花缭乱中失去了学习重点。所以信息化教学过程中教学设计要力求简洁、清晰,对于一些可用可不用或根本就不适合用的内容,则大可不必使用。千万不要简单地把信息技术仅仅作为辅助教师教学的演示工具,也不要让信息技术喧宾夺主唱主角,而是要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真正“融合”。 (三)信息播放量超大,忽视师生互动 教学是师生互动的过程。课堂教学引入信息技术后,学生的主体地位更为突出,但并不淡化教师的主导作用。可有的教师上课从头到尾都只有电脑课件,教师简直变成了计算机操作员。我们应该明确:教师是教学活动的指导者、组织者,多媒体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材和学生的特点合理地组织教学,布局课堂结构,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发展学生思维,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地位。

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方案设计

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方案 实践教学体系分为实践教学目标体系、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实践教学管理体系、实践教学保障体系和实践教学评价体系。 一、实践教学目标体系 1. 实践教学目标体系的内容 (1)使学生获得实践知识、开阔眼界,丰富并活跃学生的思想,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进而在实践中对理论知识进行修正、拓展和创新。 (2)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和专业技术技能,使学生具有从事某一行业的职业素质和能力。包括四方面内容:一是实践能力;二是职业素质;三是创业能力;四是职业资格证书。 (3)增强实践情感和实践观念,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与责任意识,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刻苦钻研、坚忍不拔的工作作风,培养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 2. 调整教学目标 实践教学目标体系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基本职业素质、岗位就业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培养为模块进行构建。 设计实践教学体系时以职业能力的培养为中心,同时考虑职业素质教育,体现高职教育特点。 大力推行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双证书”制度,逐步实现职业资格证书与学历证书培养内容的衔接和互通,制定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学籍管理制度。 3. 调整人才培养方案 根据教学目标,贯彻“以实践教学为主导”的职业教育理念,制定以实训为主体、理论课程依附于实践课程的专业培养计划。

课程设置要与职业标准相融合,教学内容应尽量覆盖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将学生技能鉴定与学校教学考核结合起来,既可让教学考核保持职业性方向,又可避免重复考核。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文化程度和就业的需要,调整文化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实践课程的教学目标,设定多层次目标。 4. 制定专业技能规范 根据专业培养方案以及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提出系统的技能训练要求并规定必须完成或选择完成的内容。 5. 修订实践教学计划 各专业根据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重新修订实践教学计划,使其更具科学性、可操作性,注重实效性。 要避免重实践教学课时比例,而轻实践教学质量的倾向。文科专业在编写实践教学计划时更要注意。 6. 制定实践课程标准 实践课程标准应对各实践教学环节的内容、目的要求、时间(课时)安排、教学形式和手段、教学所需设施条件、考核办法等做出明确规定。包括实验、综合性实训、课程设计、技能训练、实习、毕业设计、社会调查等各种教学形式。 各系部在制定实践课程标准时注意各课程内容的优化配合,避免重复或脱节;增加实训和设计性、综合性实验实习的比重,使实践课真正发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的作用。每一个实践教学环节均应有配套的实践指导书。 7. 组织机构 学院成立专业指导委员会,负责制定学院的实践教学总体目标和规划,审核和批准各系部上报的实践教学目标和人才培养方案。 各系部成立专业管理委员会,聘请校外企业专家担任专业管理委员会,由校企双方共同制定各专业的实践教学目标和人才培养方案。

人工智能背景下高职教学改革创新探索

人工智能背景下高职教学改革创新探索 发表时间:2019-06-10T16:51:06.350Z 来源:《科技研究》2019年3期作者:姚瑶 [导读] 本文采用人工智能思维模式促进教学改革,尝试从人才培养模式、课堂教学方法、教学工具与评价等方面探索人工智能对高职教学带来的巨大变革,从而促进高职院校教学智能化发展与教学质量的完善与提升。 (杭州职业技术学院 310018) 摘要: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对高职教育产生了深刻影响,教师是教学的主题,教学资源是教学的精髓,本文采用人工智能思维模式促进教学改革,尝试从人才培养模式、课堂教学方法、教学工具与评价等方面探索人工智能对高职教学带来的巨大变革,从而促进高职院校教学智能化发展与教学质量的完善与提升。 关键词:人工智能;高职教育;教学改革 人工智能是当下的热点,它对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巨大的变革,使繁琐的工作变得简单、迅速并高效。随着计算机硬件的不断提升及运行速度的不断提高,人工智能智能算法逐步发展与完善,导致现代社会工作方式的重大变化。机器开始代替体力劳动,岗位工种与工作分工向兼容型及复合型方向转化。因此社会对人才需求也发生变化,转型升级的严峻考验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提出新要求,对人才培养课程提出新目标,对人才培养工具提出新挑战,因此,本文从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课程、人才培养工具三个方面探讨人工智能对教学带来的新影响与变革。 1 前言 早在二十年前,世界各国已开始关注科技促进教学的模式研究,据了解,美国新媒体联盟每年公开发布的《地平线报告》指出,人工智能领域将引领科技在教育中的应用,推进教育改革创新。近年来,我国政府出台相关政策和文件大力支持人工智能的全面发展。2017年,《国务院关于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的通知》中指出“发展智能教育,利用智能技术加快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方法改革”。可见教育与人工智能有着密切相关的联系。Luckin R, Holmes W[1]指出,教育人工智能是人工智能与科学结合而成的新领域,教育人工智能通过观察、记录并理解学习过程,为学生学习过程创造条件;Bayne[2]基于慕课Mooc研发智能教学助理,并应用于教学实践,结果表明通过智能教学助理能使师生之间更和谐,进而有效提升教学效果,但智能教学助理不是替代教师,而是将教师、学生、技术联系起来,从而提升教学效率。武法提[3]指出人工智能技术正在影响教育,并对技术学习方式上所带来的变革进行了探讨。本文的目标是从高职院校出发,深入探讨人工智能背景下如何促进教学智能化发展与教学质量的完善与提升。 2 人工智能背景下高职教与学创新探索 2.1 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改革 《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4]中指出要推进智能教育发展,探索基于人工智能的新教学模式,重构教学流程。高职教育重要任务是培养高素质的应用技能型人才,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院校的核心与内涵,基于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是目前高职院校较为通用的人才培养模式。在人工智能时代,需从育人角度出发,从单一型技能人才培养模式转变为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有效制定符合国家要求的人才培养方案,运用多学科、多维度、多空间的思维模式,并将之与产业转型升级衔接,与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结合,从而深化高职教学改革。 2.2 人才培养课程的改革与创新 随着“双高”计划提出,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对高职院校课程建设提出更高要求。目前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主要以自身经验为导向,基本没有实现符合学生个性发展的教学。如何将人工智能融入课堂教学,使得传统意义上的师-生教学模式转向机-师-生教学模式,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探索性研究。首先,需要深刻理解“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核心概念,最大限度地构建创新课堂,加强职业院校的智能信息化教室建设,教学活动中实施多元教学模式,创建智能化学习环境,建设在线学习平台,设定个性化课程学习空间,创建更加适合学生多样化学习环境。 2.3 人工智能教学工具与评价改革与创新 人工智能对高职教学产生的影响,很大程度上来自于教学工作的变革。也就是说,人工智能并不能促进教改的发生,而是通过相关的机器学习、数据挖掘等工具在教学中发挥作用。因此,人工智能背景下的高职教师,应当具有利用智能化的教学工具及智能化的教学环境提高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想法与能力。目前,高职院校使用较多的智能学习软件如蓝墨,学生可以在课堂、课后于老师实现互动,随时随地观看在线资源,自发组建讨论小组完成讨论,互相观看成果形成思维火花;教师可以通过查看作业、经验值、交流区留言等相关信息分析各个学生的实际反馈与能力。同时,更重要的是,教师可以通过软件自带的数据库智能分析系统,得到对比数据与预测数据,从而得知每一位同学的实际发展情况与积极度状态。与传统的教学工具比较,智能教学工具可以满足学生在获取个性化资源上的需求,从而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然而,目前也存在不足,如何处理好教学资源库内在关联并可以及时反馈不足之处,是一项相对艰巨的任务。 教学评价是监控教学质量的的举措,传统意义上,各个高校都会成立督导办公室,采用督导听课的方式来监督教学实际情况。这一传统模式具有单一性、外在化的结果性评价结构,已经无法适应现代社会的评价方式,高职院校亟待通过智能测评,采用大数据、机器学习的方式,深入分析与挖掘教学实际水平。智能测评[5]是通过自动化的方式评估学习者的发展,自动化是指由机器承担一些人类负责的工作,包括体力劳动、脑力劳动等。 在使用智能课堂模式的前提下,增加过程性评价、自我评价、发展性评价等评价角度,建立智能学习成果与学习状态模块可以较为客观、相对精细、尽力全面地将学生的优势与潜能挖掘出来。巧妙使用智能测评可以让教师有更多的精力投身教学创新,让教师有更多时间了解学生的内在需求,从而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点,完成知识创新、沟通创新与思维创新。 3 总结 人工智能的发展正在深刻的影响着高校教学实践,正在逐步改变教师的教学模式,正在潜移默化的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推进高职教学智能化关键在于教师。高职教师需要改变高职育人理念,掌握人工智能前沿技术、探索学生内在诉求。从从人才培养模式、课堂教学方

怎样将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进行整合

怎样将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进行整合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信息、知识已经成为社会中的基本资源,信息素养已成为信息社会中每个公民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信息技术逐步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教学过程中引进信息技术,使之形成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正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的。 怎样将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进行整合?教师要对当代的课堂教学做到“胸有成竹”。也就是教师要调动各种感官来解读文本,超越文本,感悟生活。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整合多种信息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求知热情。教师要善于细心观察,留心倾听,耐心查找,努力为当代课堂教学服务。教师在整个过程充当着摄影师、导演、画家、设计师、厨师、主持人等不同角色,感受着当代教育教学的无限乐趣! 一、初步构思,寻找运用信息技术的最佳时机。 “只要工夫深,铁杵磨成针。”有些教师往往忽略了课前的构思,其实在课前多下功夫进行有效的思考是十分必要的。一个人有了思想就会生活得很好。同样,想证明自己在教育教学中是鲜活的个体,必须将思想寓于教育教学中去,而且应贯穿于整个过程。这是一个不断建立、推翻、调整、直至满意的过程。比如:在讲《框架》一课,我事先反复翻阅教材,翻阅参考书,了解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做到了心中有数,课前亲自动手制作了简单的三角形、

长方形框架和正方体框架。然后开始构思如何创设本课的个性化课堂教学,需要从哪些方面下手准备。初步拟订为:本课要体现孩子身边的科学,以生为本的科学,激发创作欲望的科学,充满现代气息的科学。由此,我开始留心身边一事一物(生活、网络),不断感受框架的存在以及与课堂教学的密切联系。以便努力创设一节学生喜欢的科学课。 二、搜集信息,充分挖掘有效的课程资源。 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大胆尝试脱离书本的束缚,丰富教学资源,广泛收集材料,创设超越教科书的知识含量,调动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要做一名有心人。”在《框架》一课的准备过程中,我无时无刻不留心观察身边的框架建筑。小到学校的电视架,教学楼安装的空调框架,太阳能热水器的框架等,大到教学楼后面的衡器厂的框架,还有集安市所有高耸的建筑工地的塔吊,加油站顶棚,联通、移动的信号塔,电线塔,电视塔等,观察后进行有选择的拍照,以备用。在这个过程我也深深感受到了框架给社会带来的巨大作用,为本课添加新的构思埋下了伏笔。教师还可以根据教学需要,适当截选光碟、录象、影视、配乐等手段促进教育教学。与此同时,教师也随机写教案,甚至写教案草稿,以备修改。 三、整理剪辑,努力挖掘教育教学精髓。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当你把所有的材料都准备好了,教师就要根据自己对课的理解、设计,进行对所有的材料进行取舍、加工,制作一件真正服务于课堂教学,服务于学生个性化发展的课件。体现课件的实效性、服务性和

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与方案(中职)

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第一部分专业人才培养标准与要求 一、学制与招生对象 专业名称:电子商务 学制:三年 招生对象:应历届初中毕业生及同等学历 二、培养目标及规格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能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掌握电子商务理论知识,熟练运用计算机及其网络技术,掌握产品宣传、销售、售后服务一线需要的所需的各种电子商务技能,具有电子商务中职层次的高素质高级技能型专门人才。 (二)人才规格 1、职业道德 (1) 具备良好政治思想素质、道德品质和法律意识; (2) 喜爱网络,具有在互联网上从事电子商务活动的思想; (3) 具备人文和科学素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4) 具备吃苦耐劳、积极进取、爱岗敬业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科学的工作作风; (5) 具备勤于思考、善于动手、勇于创新的精神; (6) 具有良好的交往能力、团队精神和主动服务的意识; (7) 具有正确的就业观和自觉的创业意识。 2、职业技能 (1)掌握良好的计算机及网络技术能力; (2)具有电子商务运作的基本能力; (3)能够熟练进行网页制作; (4)能具备从事企业电子商务网站建设能力; (5)能够掌握独立开设并运营网店的能力; (6)具有在互联网上开展创新工作的能力; (7)能分析网络上出现的问题并具有解决问题的能力; (8)具有终身学习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 3、职业知识 (1)了解互联网上商业交易的知识。

(2)掌握网络电子数据交换的相关知识。 (3)了解网络银行、EDI的相关知识。 (3)掌握运营网上商店的的相关知识。 (4)熟悉电子商务项目运作的相关知识。 (5)具备网站运行维护、管理的相关知识。 三、就业面向 本专业毕业生主要从事网络技术服务及管理、电子商务网站的规划、设计、运行及维护、网络营销策划工作,以及网上交易、数据库开发、网站设计、财务管理、国际贸易、客户服务、网络营销的信息资源搜集,提供网络市场信息咨询、技术信息咨询、决策信息咨询和市场调查等工作。 1.网站运营与网站推广。如企业网络营销、市场推广、广告与增值产品的经营与销售等; 2.网站策划、编辑、建设与维护。如企事业单位电子商务网站以及政府电子政务网站的管理; 3.外贸电子商务。如负责维护并回复阿里巴巴、环球资源、买麦网、慧聪网、中国化工网、中国纺织网等B2B电子商务平台的外贸客户询盘,参加广交会等专业性展会; 4.金融、证券、保险、旅游以及其他服务行业的电子商务活动。如网上客户服务、网上咨询、信息检索等。如下表: 职业能力就业方向主要业务工作 电子商务基本应用能力 办公室文员 办公自动化、Office软件使用、 网络营销 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各类 网络技术服务及管理 网站有关的各类技术服务及管 理,客户服务 网站建设与维护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的网 站管理维护人员 网站的规划、设计、运行及维 护 网络营销能力电子商务企业的市场调查人 员、政府网络市场监管人员、 网络资讯分析咨询人员 网络营销的信息资源搜集,提 供网络市场信息咨询、技术信 息咨询、决策信息咨询,市场 调查、客户服务

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研究与实践

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研究与实践 高职教育具有“学历教育”和“技能培训”的双重属性:既是职业教育的高层次组成部分,又是一种培养技术应用性人才的特殊类型的高等教育。高职教育过程中的技能培养主要通过实践教学来完成,培养目标决定了它的中心地位。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以职业岗位技能要求为目标,以岗位标准为依据,以学生就业为目的,在实践教学体系的支撑下开展活动,完成并达到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求。 标签:实践教学;体系;技能 一、实践教学体系的构成 一是狭义的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狭义的概念是指实践教学的内容体系,即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在制定教学计划时,通过课程设置和各个实践教学环节的配置而建立起来的与理论教学体系相辅相成的内容体系,主要包含:实验教学、实训教学、实习教学等。二是广义的实践教学体系。广义的实践教学体系是由实践教学活动中的各要素构成的有机联系整体,具体包含实践教学活动的目标体系、内容体系、管理体系和保障体系等要素。 二、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一)目标体系的构建 第一,教学目标定位。教学目标定位体现了学校的办学理念、决定了培养层次和性质。多年来乌海职业技术学院一直非常重视各专业的实践教学目标定位研究,坚持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国家教育部系列文件为指导,参照发达地区的同类院校办学理念,并通过对乌海及周边工矿企业(公司)职业调研和职业分析所获得的第一手资料,瞄准地方区域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对高职毕业生的知识要求(本专业知识和相关知识了解多少、需用多少、应用多少)、技能要求(应会干什么、必须会干什么)、能解决哪些生产(技术)实际问题等等,以基本职业素质、岗位就业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培养为模块构建目标体系;将文化知识与技能要求的范围、生产知识与技能的熟练程度、技术改进能力等要求的综合结果作为实践教学内容的水平层次定位,推行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双证书”制度,逐步实现职业资格证书与学历证书培养内容的衔接和互通。 第二,培养方案修订。贯彻“政校企合作、课岗证融通”的办学育人理念,制定以实训为主体、理论课程依附于实践课程的专业培养计划。根据企业对高职毕业生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要求,在保持核心课程相对稳定的基础上,对专业课程的设置或有关的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对各专业教学计划修订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和细则要求:(1)培养方案包括“专业介绍”(培养目标、基本课程、核心课程等),“学制”(三年),“教学计划安排”(学期划分、时间具体分配、学时分配、教学进度、毕业规定等)。(2)公共基础课由教务处与相关系部协商,遵照国家、自治区的相关文件要求,统一规范课时。(3)专业必修课设置以够用为原则,精选

高职院校分层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王运涛)

高职院校“分层次”教学模式的探索实践 前言 本研究分析了目前高职院校教学教学的现状和实施分层次教学的必要性,介绍了分层次教学的具体方法、教学过程、测评手段及教学效果。在一年多的实践中,课题组多位教师在多个专业的多门课程中实施分层教学,针对当前高职院校教学中学生在发展过程中的个体差异等因素,在高职院校课堂教学中对不同的教学层次提出相应的目标和要求,施以不同的教学手段并进行不同层次的检测,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各自的起点上都能有最好的发展和最大限度的提高,从而体现出素质教育的全面性和全体性的特征。 本研究以郑州职业技术学院某些专业课程教学为样本,着重对分层次教学的理论和教学的实践进行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采用问卷法、访谈法、行动研究法等多种方法展开研究,从分层次教学的理论依据和实施办法入手,对分层次教学模式的基本理论、指导原则、实施条件、实施策略、实施程序、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评价等方面进行了理论和实践研究,探索分层次教学模式的内在规律性,希望能为今后更好地开展分层次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提供有益的参考,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得到全面的发展,成为社会的有用人才。 实证分析选取了郑州职业技术学院某些专业课程作为主要探讨的对象,所采用的数据是混合数据,用来研究“分层次”教学模式的建立及获得成功的影响因素。首先提出本研究的背景与动机,从国内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和高职院校教学的实际情况出发,指出高职院校专科教学“分层次”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的必然性,然后从国内外对于多层次教学的相关文献进行探讨,分析其对分层次教学方案的不足,从而建立起本课题分层次教学的研究方案,对高职院校的某些专业课程实施了分层次教学法,总结了经验和需要注意的问题。采用访谈法、问卷法、行动研究法等对分层次教学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建立了高职院校分层次教学模式,并探究分层次教学法的的影响因素。最后提出了后续研究的一些建议。

电子商务专业教学标准

云南开放大学“中高衔接开放式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项目” 电子商务专业教学标准 专业名称:电子商务 专业代码:620405 招生对象: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职业高中相同或相近专业一年级在读学生。 学制:中高学制5年,实行弹性学制,最低毕业年限4年,学籍8年有效。 学历:开放教育专科 毕业要求 本专业最低毕业学分为76学分。 本专业实行完全学分制管理,学生获得的学分满足毕业最低总学分和各课程模块最低学分设置要求,达到最低毕业年限,满足各项毕业条件,可获得毕业证书。 就业面向 1、服务面向 侧重于培养面向西南、服务地方的应用型电子商务人才。主要就业方向是传统企业和电子商务相关企事业部门,以及电子商务行业的个人自主创业、自主个体产业经营等职业。 2、就业岗位(群) 主要岗位和从事职业有:企业传统营销岗位、文员秘书岗位、企业信息化专员、网络营销岗位、网站的维护和管理岗位、网络编辑师、个人自主创业等职业岗位。 培养目标与规格 1、岗位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 电子商务是由经济学、管理学、信息学、法学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多学科交融而成的学科,因此电子商务学科具有综合性、结构多样性和知识体系复杂性等特点,决定了该学科的建设和发展既不同于已有学科的既定模式与成果,也不是各种学科的

简单拼凑和组合。一般而言,电子商务专业培养的是具有扎实的经济管理理论知识,又全面掌握电子商务、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和外语等知识技能的高级复合型人才。 岗位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 2、岗位职业资格标准分析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明确指出:“推行‘双证书’制度,强化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使有职业资格证书的毕业生取得“双证书” 的人数达到80%以上。”因此需要对岗位职业资格标准进行分析,实现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的对接。 根据以上分析,建议本专业学生获取下列职业资格证书: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