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高职院校课程体系

高职院校课程体系

高职院校课程体系
高职院校课程体系

高职院校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建设是高职院校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应用

型高技能人才工作中的关键环节之一。作为高职院校,只有通过持续

地更新课程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改善教学手段、建立课程各主要教

学环节的质量标准等手段,建立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相一致的课

程体系,才能确保人才培养质量及培养目标的实现。

一、课程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

坚持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方向,以现代人才观和课程观为依据,以素

质教育为基础,以水平培养为本位,以改革为动力,全面审视各专业

的课程设置与建设目标,通过调整归并、增删取舍、综合开发、探索

创新等方式和手段,优化课程体系和内容体系,从而提升专业建设水

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二)课程体系建设的基本原则。

1、以市场为导向,以就业为目标的原则。各专业教学计划中所设置

的课程要与就业目标直接挂钩,能清晰地体现出就业方向和工作必需

的基本素质,职业水平和岗位技能。与就业目标有益而无关的课程,

可开可不开的不开,可讲可不讲的内容少讲。使得课程设置精减实用,目标明确。

2、以专业目标为导向,以职业水平形成为本位的原则。专业培养目

标应以人才规格分析为前提,课程设置应以专业技术应用水平和岗位

工作技能为主线。人才规格分析形成的水平模块,是课程设置模块的

重要依据,在课程模块对应水平模块的基础上,形成新的课程体系和

课程内容,尽量减少和弱化与水平无关的课目,大力强化水平培养。

3、以职业实践活动为导向,以职业标准为尺度的原则。以职业实践

活动为中心,建立有利于水平形成,特色鲜明的实践课程体系,是高

职院校教育教学有别于本科院校教育教学的重要标志。实践课程体系

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岗位技能,衡量教学效果的尺度是国家制定

的行业职业标准。所以,实践课程体系应与国家(乃至国际)行业标

准紧密接轨。各专业应以职业标准中包括的素养、知识、技能要求为

依据,制定出培训项目明确详尽,培养过程严格有序的实践课程体系,并通过这个体系,为学生提供未来可能从事的职业相关的知识、技能

和职业素养,使之在取得学历证书的同时,取得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

4、以必需够用为导向,以综合开发为宗旨的原则。理论课教学在坚

持“必需、够用”的原则下,要注意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的综合开发。课程体系的开发要着力研究什么专业应该设置什么样的课程,课程模

块与模块之间的自然衔接和过渡,理论与水平形成的关系。课程内容

的开发要注意该精减的要精减,该合并的要合并,防止将一门课开成

多门课。彻底杜绝因人设课的现象。

5、以素质教育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重视和增强学生的素

质教育,是世界职业教育的主潮,也是各企业择人用人的重要标准。

作为高职院校,各专业应将素质教育纳入教学计划之中,对学生应具

备的思想政治、意志品德、科技文化、职业素养、身心健康、社会责

任提出明确的要求,安排出课程模块和培训时间,保证素质教育的有

效实施。学校教育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必须改变课程教学一言堂,以

主导代替主体的做法。

二、课程体系建设的内容

1、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建设。课程体系应以专业培养目标为

前提,设置6—8门能反映职业核心水平的主干课程,围绕主干课程设

置一定数量的能反映职业基本素养的支干课程和选修课程。要准确定

位各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课程设置

要防止蜻蜓点水式的小而全(课时少、课程多),面面俱到,什么都学,什么都没学好。课程内容的改革要在先进和实用上下功夫,要即

时反映专业领域的最新科技成果。理论教学不追求学科的体系性,不

搞深而全,而应追求对实践的指导性。实践教学要强调对水平形成的

目的性。

2、专业课程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建设不是靠个人力量所能完成的,

必须依靠团队的力量。各专业的主干课程是建设的重点,各教研室至

少应配备3人以上的教师来担任。配备时要综合考虑职称、学历、学缘、年龄等结构特征,力争形成学术造诣较高,授课及实践经验丰富,团队协作精神好,业务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教师梯队。非主干专业

基础课程建设也应从长计议,尽量改变一人独讲一门课程的做法。

3、对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通过合理使用现代教育技术和网络信

息技术等先进手段,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学形式和教学手段。利

用优秀教师的教学录像、自制课件,以及对优质的教学大纲、教案、

习题、实训指导等相关教学内容上网开放,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

带动其它课程的建设与改革。

4、教材建设。增强教材的适用性研究与建设,在使用高职高专统编

优秀教材的同时,支持教师对教材内容合理取舍后,使用多媒体技术

对教材实行立体化处理。为了增强实训课程建设,应鼓励教师自编出

版实训教材。

5、增强实训课程的软硬件建设。高职院校的教学特点是职业水平训练,所以主干课程组的成员至少2/3应为“双师型”教师。主讲教师

要亲自主持和设计实践教学的内容、项目和环节,并对实训设计方案

的实施全程指导。

6、建立行之有效的课程教学激励与评价机制。各教学系在学院宏观

文件的指导下,通过教师教案上原始设计思路与实际教学过程的记载、学生对教学质量的信息反馈、教学督导人员和听课干部的意见和建议

等措施,形成课程教学评价机制和体系。彻底改革教与学相脱节,课

时与质量不相关的局面,力争使每位教师自觉成为积极地的课程建设者、参与者。

三、重点课程建设项目的申报与审定

课程建设分为重点课程建设与一般课程建设两大类。重点课程建设由

学院统一管理,从中评定院级优质课和精品课;一般课程建设由各教

学系自行管理,从中确定系级优质课。

(一)重点课程建设立项条件:

1、能体现出以水平为本位的、基础较好的公共课、专业基础课和专

业主干课。

2、教学文件齐备。有与专业培养目标相符、课程定位准确、质量较

高的课程教学大纲;有一套符合教学大纲要求的教材和教学辅助材料,如课程建设方案、教学指导书、实验(训)指导书、教学记录、听课

记录、教研记录、实验(训)报告书等。

3、教学环节完整。教师有完整的教案,有与教学内容相适合的课堂

设计。课堂教学能以学生为主体,组织得法,效果良好,批改作业、

辅导答疑、实训指导等教学环节齐全。

4、课程组成员结构合理,职业道德和专业水平较高。主讲教师原则

上应具备副教授以上资格,其他教师能出色地完成各自的教学任务,

成员之间团结协作。

5、有自定的课程建设考核目标要求,有课程建设阶段性自评报告、

自评报告客观公证,实事求是,能准确反映教学和学习质量。

(二)重点课程建设的申报程序

课程建设项目负责人(主讲的教授,副教授,专业带头人)经教研室

集体讨论通过后,向所在系提出申请→经所在系(部)同意后填写申

报表格→系(部)审核通过→系(部)向教务处申报→教务处组织专

家审查→报请院领导审批→发文公布。重点建设项目的评审坚持同行

评议、学生评教、系(部)评定、干部听课、专家审核的建设过程,

课程建设项目一旦确定,由教务处与项目负责人及其所在系(部)主

任签订课程建设责任书。

四、重点课程建设的管理

课程建设应实行院、系两级管理。学院管理的重点是院级以上优质课

程和精品课程的建设。

各教学系应针对所属课程的实际,制定出切实的课程建设规划。课程

建设规划在征求全体教师意见的基础上形成。规划一式三份,由教务

处代表学院同系负责人签署目标管理责任书,一份交教务处,一份留

在系,一份下发给各教研室。

学院设课程建设专家组,对全院的课程建设实行宏观的规划、指导与

管理。各系成立课程建设指导小组,负责系课程建设的具体工作。

五、重点课程建设的检查评估与验收

1、教学系规划中的课程建设项目每年由所属课程建设指导小组实行2次检查,届时实行终期评估验收,并将验收结果上报院课程建设专家

组审核后备案。

2、各系已获准立项的院级重点课程由学院专家组定期实行检查,检

查的次数每年为2次。终期评估和验收,应严格执行课程建设评价标准,综合分值在90分以上(含90分)为院级精品课程,89~85分以

上(含85分)为院级优质课程,84~80分(含80分)为系示范课程,所赋分值应经院课程建设专家组成员集体核定,无异议后上报学院批

准公布。

高职院校课程体系

职教招生实施方案

职教招生实施方案 职教招生实施方案【1】 为深化北京市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改革,加快推进我市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探索和健全“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考试招生方式,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健康持续发展,按照“积极推进、适度扩展、规范程序、稳妥操作”的基本思路,20XX年北京市将继续在部分高校开展高等职业教育自主招生工作,现将20XX年高等职业教育自主招生实施办法公布如下: 一、招生计划 20XX年参加高职自主招生的院校有28所,招生计划12892人,其中招收农村户籍6329人,院校及专业计划见附件1。 二、学校录取的主要依据 招生院校在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教育考试院的指导下自主确定入学标准,原则上应包含: 1.院校组织的综合能力测试笔试成绩 2.院校组织的面试、实操能力测试成绩 3.高级中等教育阶段的成绩(高中会考成绩等) 4.高级中等教育阶段的评语或中学的推介材料 各院校根据专业特点和入学需要自主确定入学标准,并在招生章程中向社会公布。 三、报名办法 (一)报名条件

已参加北京市20XX年高考报名的考生。 (二)报名办法 考生按院校的要求办理报名手续。 考生在办理报名手续时,须填写院校印制的《高等职业教育自主招生报名表》,并向招生学校提供加盖中学公章的推介材料,普通高中提供《北京市普通高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报告册》,其他考生提供《高中学生考试成绩登记表》、《高中学生评语表》(学籍卡正反面)。 考生本人应认真、慎重填写报名表,并对其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因考生本人填报错误造成的后果,由考生本人负责。 《报名表》经本人及家长确认上交后,一律不予更改。 考生所在中学或单位应向考生出具加盖学校公章的相关推介材料。 每名考生限报一所院校。 (三)报名时间 3月上旬,院校公布招生章程,3月中下旬办理报名手续。 四、思想政治品德考核 思想政治品德考核主要是考核考生本人的现实表现。 考生所在学校或单位(没有工作单位的考生由乡镇街道办事处)应对考生的政治态度、思想品德做出全面鉴定。

高职院校课程体系改革的实践与研究

高职院校课程体系改革的实践与研究 陈柳艳 摘要:高职院校课程体系改革是系统工程,课程体系改革要根据高职教育的特点建设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从课程综合化、模块化、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改革与考核评价方法改革等方面采进行。本文结合学院实际工作对课程体系改革进行了系统的思考及研究。 关键词:高职课程体系改革研究 一、关于离职课程体系改革的目标 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建设目标定位是最重要的,它直接关系课程体系改革的方向性问题。影响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与实施、考核方式等的改革。高等职业教育是为社会输送高技能人才的重要基地。从人才培养方案说,课程体系定位应与人才培养下作目标相一致。我同高职教育的基本H标是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高职院校毕业的学生要有一技之长.具有很强的动手能力。但是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加快转变和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调整,传统的技术型人才已难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需要的适应性,多元性的要求。在今天很多岗位消失得很快,越来越多的丁作岗位需要宽厚的理论基础与较高的操作技能,也就是我们的教育要保证使受教育者以宽厚的基础与实力去迎接多元化、快速发展的世界。学生学习的专业知识、技能要有可迁移性,可延续性。 课程体系改革的目标要与此相匹配一因此.如何使学生能理解并提高专业群、职业群的知识能力。使课程的框架臣宽、更有利于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是课程体系改革应该考虑的问题。在课程改革目标选择上。既要让学生掌握较强的实践技术能力,满足行业、企业的需要。

又应该考虑学生的职业生涯的发展、职业素质的养成,使学生有较强的就业弹性和广泛的适应性。同家对高职教育提出了必须坚持内涵发展的道路.要努力抓好实践教学、基础课两个课程系统的建设,课程体系改革要实现: 突出专业课程的职业性。以职业能力作为课程的主线,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技能真正满足职业岗位的需求。 注重学生人文素养、职业素养的培养。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仅要有很强的技术操作能力.也要有良好的素质和职业道德。高职教育培养的不是片面的“职业人”,而是完整的“社会人”。 二、高职课程体系改革内容 (一)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开发课程体系 在课程体系建设时,首先要开展科学、有效的市场调研.结合社会经济发展需求,把社会产业结构和行业、企业人才需求作为确定课程体系的依据。职业教育的课程从工作任务出发。关注工作过程系统。课程体系应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兼顾公共基础等人文综合素质的培养,确定、整合课程内容。 (二)按照模块化、综合化的结构建构课程体系 职业教育课程开发除了选择教学的内容.还有一个是教学内容如何序化、结构化的问题。传统的学科课程结构体系割断学科的联系,难以形成解决问题所需要的综合能力。模块化教学有效地避免了课程内容之间的交叉重叠,教学的目的性强,使教育教学更加合理化和科学化。建市模块课程体系,依据真实T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整合序化

浅论高职院校课程体系建设

浅论高职院校课程体系建设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摘要:本文作者从工作实际出发,阐述了高职院校课程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建设内容,以及重点课程建设项目申报、管理、检查评估与验收方法。 关键词:高职课程体系建设 课程体系建设是高职院校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应用型高技能人才工作中的关键环节之一。作为高职院校,只有通过不断地更新课程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改善教学手段、建立课程各主要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等手段,建立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相一致的课程体系,才能确保人才培养质量及培养目标的实现。 一、课程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 坚持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方向,以现代人才观和课程观为依据,以素质教育为基础,以能力培养为本位,以改革为动力,全面审视各专业的课程设置与建设目标,通过调整归并、增删取舍、综合开发、探索创新等方式和手段,优化课程体系和内容体系,从而提高专业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二)课程体系建设的基本原则。 1、以市场为导向,以就业为目标的原则。各专业教学计划中所设置的课程要与就业目标直接挂钩,能清晰地体现出就业方向和工作必需的基本素质,职业能力和岗位技能。与就业目标有益而无关的课程,可开可不开的不开,可讲可不讲的内容少讲。使得课程设置精减实用,目标明确。 2、以专业目标为导向,以职业能力形成为本位的原则。专业培养目标应以人才规格分析为前提,课程设置应以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和岗位工作技能为主线。人才规格分析形成的能力模块,是课程设置模块的重要依据,在课程模块对应能力模块的基础上,形成新的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尽量减少和弱化与能力无关的课目,大力强化能力培养。 3、以职业实践活动为导向,以职业标准为尺度的原则。以职业实践活动为中心,建立有利于能力形成,特色鲜明的实践课程体系,是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有别于本科院校教育教学的重要标志。实践课程体系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岗位技能,衡量教学效果的尺度是国家制定的行业职业标准。因此,实践课程体系应与国家(乃至国际)行业标准紧密接轨。各专业应以职业标准中包括的素养、知识、技能要求为依据,制定出培训项目明确详尽,培养过程严格有序的实践课程体系,并通过这一体系,为学生提供未来可能从事的职业有关的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使之在取得学历证书的同时,取得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

高职院校是什么

高职院校是什么 篇一:高职院校教学改革 高职院校教学改革 面对竞争激烈的高职毕业生就业市场,拥有国家职业技能证书的毕业生往往具有较强的优势,就业市场需要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具有一定职业水平的从业人员,那么作为培养职业人才的高职院校就应该围绕就业市场的需求进行 教学改革。 关键词职业技能证书高职教学改革职称英语职称英语考试 教学改革是高职院校永恒的主题,但教学改革不是单纯为了改革进行改革,而要遵循高职教育教学的规律,因地制宜、有清晰的计划和目标展开,同时教学改革涉及方方面面问题,不能也不可能要求做到面面俱到。学生的创新能力、职业技能的培养是教学改革中主要的深层次方面,很值得我们不断深入分析、研究,寻求适宜的改革措施和途径. 从全国高级技能人才培养与使用研讨会上传出消息:广东高级技能人才严重短缺!“招收9名高级技术工人,只有1人报名,而招收1名大专以上学历人员,就有6人报名”,1∶9表明广东高级技能人才供不应求。为此,广东全面放开了高级技能人才的准入条件,对获得高级职业技能资格证书的职业学校毕业生,实行“不限生源,不限单位,不限时间”的优惠接收政策,并在落户问题上享受本科生以上的待遇。

职业资格证书比学历证书更能适应市场需要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全国许多经济发达的省市都出台了全面大幅度提高取得高级技工及其以上职业资格证书并从事相应技术岗位工作职工的工资和津贴标准,其收入将比普通工人高出10%~20%。专家指出,在中国有可能在制造业大国的位置上更向前推进一步的今天,出现了与制造业大国地位极不相称的尴尬局面:中国已成为了一个制造业人才尤其是高级蓝领稀缺的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公布的最新报告表明,目前中国城镇企业共有1.4亿名职工,其中技术工人7000万人。而在技术工人的队伍中,高级工仅占3.5%,与发达国家高级工占40%的水平相差甚远。技术工人的素质低,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目前中国企业平均产品合格率只有70%,不良品每年的损失近2000亿元,中国科技成果转化率只有15%左右,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只有29%,远低于发达国家60%~80%的水平。要提高“中国制造”的竞争力,就要着力培育高素质的技术工人队伍。为了培养和造就一大批“中国制造”的专业技能人才,职业学校肩负的责任十分重大,加强与企业的联系,适应市场的需要,紧跟发展的步伐,培养出一流的技能人才是当务之急。再高的学历也必须通过职业教育拥有资格后才能到研发生产第一线。实际上,市场这一只“无形之手”已经开始对忽视技术工人的行为进行矫正。在人才市场上,技术工人正成为“香饽饽”。在南方,高级技工和硕士博士一样大受欢迎;在深圳,大学生失业率在逐年上涨至17%,而中高级技工的失业率基本为零,显示出职业资格证书比学历证书更能适应市场需要。

高职院校 人才培养 目标 的 确定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 发表时间:2010-08-05T11:31:47.500Z 来源:《价值工程》2010年第4月上旬供稿作者:王公强[导读] 我国高职教育自20世纪80年代创办以来,得到了快速地发展,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培养了大批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王公强(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西安 710014) 摘要:我国高职教育自创办以来,已经过了近四十年的发展,为国家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对高职人才的培养不断提出新的要求。如何科学地确定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对高职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关键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确定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0)10-0161-01 0 引言 我国高职教育自20世纪80年代创办以来,得到了快速地发展,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培养了大批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从1999年开始我国高职教育进入大发展时期,到目前为止,高职教育发展已经达到相当规模,但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对于高职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如何科学地确定高职人才培养目标,成为高职人才培养的关键。要科学合理的确定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我认为应当从以下几点做起。 1 正确认识高职教育的地位和作用 1.1 高职教育的地位有人认为,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次等品”,是高等教育的一个层次,是本科教育的附属品,是为高考进不了“正规”高等院校的学生创办的教育,在办学水平上低于其他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上,由于在校时间短,所学的知识是本科教育的压缩,市场需要什么人才就培养什么人才……。这些对于高职教育的观点都是有偏见的。高职教育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而产生的,是高等教育的一个类型,其发展丰富和完善了我国现代高等教育体系,为我国高等教育实现大众化起到了基础性的决定性作用,推进了我国高等教育在区域经济中的合理布局,弥补了人才培养“高技能”的空缺,在我国高等教育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半壁江山”的重要地位。 1.2 高职教育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过去我国高等院校主要设置在大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高等教育发展极不平衡。区域经济发展,迫切需要人才支撑。随着高职教育的发展,《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2]16号)明确提出:职业教育以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宗旨,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专门人才。高职教育自创办以来,一直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宗旨,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目标,培养的人才在地方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第一线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物流、电子商务等一些新型产业中,高职人才的培养走在了其他高等教育的前列,为这些产业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为加快我国工业化进程和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技术应用性人才资源,为社会和谐进步谱写了新篇章。 2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现状 2.1 人才定位较低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在制定人才培养目标时,一味追求人才的“第一线”,认为高职人才的培养就是培养一线的操作人员,完全注重“技能”,将高职教育等同于职业培训,而忽略了“高等”二字,没有充分地将“高”和“技能”相结合。 2.2 高素质体现不全面在素质培养中,只重视能力素质,而忽略了职业素质。虽然众多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目标分解中,都明确的列出了人才的职业素质,但在职业素质培养方面缺乏行之有效的措施,使得“高职业素质”培养难以落实。 2.3 将知识的“够用”理解为“实用” 在人才培养中,对知识的学习过分追求“够用”,认为“够用”就是“实用”,只注重眼前知识的学习,忽视了人才长远发展对知识延续性的要求。 3 科学合理的确定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应注意的问题 3.1 认清目标准确定位要构建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目标,必须明确人才培养目标的内涵及其构成要素,依据“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素质教育”,“终身教育”思想,根据社会需要和自身特色,定位于培养知识(Knowledge)、能力(Ability)、素质(quality)三位一体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建立“以知识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以素质为目的”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的学生是既能动手,又能动脑,既有理论知识,又有较强的岗位实践能力,能够胜任一线岗位要求和具有一定实践技能的复合型应用人才。 3.2 确立综合职业能力发展的培养目标尽管我国职业教育普遍认为要重视“能力本位”,但在确定能力时,究竟是培养学生的“岗位能力”,还是培养完成整体化工作任务的“综合职业能力”,对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至关重要。前者注重学生当前就业的需要,而后者为学生持久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基础。从人才的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考虑,我认为,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不应着眼于当前的就业需要。 3.3 科学地认识现代经济发展对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现代经济技术的发展以及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加快,使得职业变动和职业技能的更新日新月异,这就要求高职教育应从大职教观出发,以市场需求为动力,以就业需求为出发点,必须从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职业发展能力和职业素质出发,要培养学生的爱岗敬业精神,将教育的侧重点放在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和如何独立地获取知识及技能上,使学生学会主动适应社会的发展和职业的要求,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创造性地分析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另外,为了顺利完成生产线上各个环节的工作,要求高职学生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3.4 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要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宗旨高职教育的发展弥补了高等人才在区经济发展中的不均衡,特别是近几年来高职教育的飞速发展,各地高职院校纷纷创建,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在确定人才培养目标时,要充分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宗旨,培养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要结合学院优势,创办特色专业,培养特色人才。当然,要科学合理地确定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还应重视学院师资力量、学生就业等问题,要随着经济发展,做好人才培养目标的不断“迁移”。参考文献: [1]马庆发.当代职业教育新论[M].上海:上海出版社,2002,(8). [2]马树超,郭扬.高等职业教育跨越、转型、提升.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6. [3]张尧学,实现可持续发展,高职要做的功课还很多.中国教育报,2009,8,17.

个高职院校招生计划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动漫设计与制作招生计划80名 (文、理) 培养目标 培养具备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从事平面广告设计与制作、二维动画制作、三维动画制作、动漫设计与制作、动画产品外包制作、广告设计与制作等技术工作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 主干课程 动画素描、动画速写、设计构成、平面设计、数字图像处理、2D动画制作、3D动画制作、动画后期编辑、特效合成以及素描、速写综合实训、动画造型综合实训、二维动画制作综合实训、三维动画制作综合实训、动漫制作综合实训等。 就业方向 动漫制作企业、广告传媒制作公司、手机动漫、网络动漫等互联网互动娱乐领域。 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图形图像制作(文理兼收)(2011年招生计划90名)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图形图像设计与制作的基本知识,具有专业图像处理、图形设计水平及能力,能从事图形图像设计与制作、广告设计与制作、计算机平面设计、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处理、动画 设计与制作等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主干课程和实训美术设计基础、多媒体技术与应用、计算机网络基础、Photoshop图像处理、Illustrator图形制作、CorelDraw平面设计、网页设计与制作、Flash动画设计与制作、3ds max 动画设计与制作、VI设计与制作、Premiere视频处理、广告设计与制作、平面设计综合实训、 动画设计综合实训等。 专业特色本专业积极与企业合作,共同进行课程开发与建设;以平面设计及动漫工作室为依托,在教学中引入实际设计项目和任务,并带领学生参与工作室设计任务,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真正实现工学结合;将认证考试培训与课程教学相结合,实行“双证书”制。 可考证书Adobe中国认证产品专家(ACPE)证书、Adobe中国认证设计师(ACCD)证书,全国计算机应用技术证书(NIT),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证书,全国信息技术应用培训教育工程(ITAT) 国家教育部ITAT-PRO技能认证证书等。 就业方向主要面向广告设计公司、建筑设计公司、包装装璜设计公司、居室装修公司、婚纱影楼、动漫制作公司、网络信息公司、印刷出版部门、各级电视台以及企事业单位的宣传部门从事图形图像处理、计算机图形绘制、广告设计制作、效果图设计制作、包装装潢设计、多媒体制作、网站美工、动画制作、影视剪辑、特效合成等工作。

高职院校招生工作方案

高职院校招生工作方案 高职院校招生工作方案一、组织领导 (一 )成立招生领导小组组长 : 副组长 : 成员 : 招生领导小组工作职责 :制订工作方案,组织召开有关会议,协调各招生学校的关系,维护正常的招生秩序,审批考生入学资格,督促各工作组按要求完成工作任务。 (二 )成立招生宣传工作组组长 : 副组长 : 成员 :XX 及负责到各生源学校宣传的责任人 (见附表一 )。 招生宣传工作组职责 :负责制作招生宣传资料 (一张报纸、一份简章、招生计划等 );参与生源学校学生家长会 ;组织人员到生源学校宣讲和寄送宣传资料给目标学生 ;组织人员进村入户宣传学校 ;组织学生和家长来校咨询 ;做好网络宣传和电话咨询宣传工作等。 (三 )成立招生咨询注册组组长 : 招生咨询注册组下设 咨询、体检、审批、收费、注册、后勤和安全七个小组,详见附表二。 招生咨询注册组职责 :负责招生注册现场的所有工作,力争每个到校的合格生源都能在现场办理录取手续,建好网上注册平台等。

二、工作目标教育局下达给我校 20XX 年招生目标是1600 人。 三、具体措施 (一 )搜集资料,精心制作宣传资料。 首先成立招生宣传材料撰写与收集组。 组长 : 副组长 : 组员 : 负责相关材料的撰写、修改、审定和有关图片的收集、遴选。认真撰写我校各专业介绍的文字材料,将宣传重点放在突出学校的办学特色、专业特色、办学成果、优惠政策和就业等。具体要求完成一张报纸,一份招生简章。 (二 )拓宽思路,扩大招生宣传范围。 1、走进生源学校。招生宣传组成员应加强与生源学校联系,介绍我校的招生计划、专业设置及学生毕业去向。同时带领已经就读我校的原该校毕业生现身说法,介绍我校的实际情况,摸清愿意就读我校的生源情况。 2、走向村镇、小区。将学校的有效宣传材料送到每个目标学生手里。让更多的学生和家长了解我们学校。组织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老师指导优秀学生在自己所在的村镇或小区确定目标学生,发送学校宣传资料并全程跟踪招生全过程。另见方案。 3、成立网络招生宣传注册工作组。

高职院校课程建设标准

摘要:高职的课程标准建设是高职教育改革中的热点问题。文章从课程标准的内涵和课程标准建设的意义入手,探讨如何进行课程标准建设和建设要点。 关键词:高职院校、课程标准、课程标准建设 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中明确提出:“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提高课程教学质量”。(1)由此可见,高职的课程标准建设是高职教育改革中的关键问题,也是一个焦点问题!它是高职院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内涵建设整体水平,促进专业建设、课程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一、课程标准的内涵何谓标准?在汉语词典里的意思是“衡量事物的准则”,那么何谓高职教育的课程标准呢?针对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特殊性,高职课程标准可以理解为各各院校根据各专业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要求,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规定课程教学活动的目标、内容、要求及过程等的为课程教学提供指导的文件。课程标准是高职人才培养方案的具体化,是规范课程教学的纲领性文件。课程标准应包括以下三方面内涵:(一)内容标准内容标准里包含了课程的学习任务与学习内容。学习任务是学习领域课程的基础。它是在每个学习情境下,设计的要学生完成的基本工作任务。学习内容是为完成学习任务,课程应讲授的具体知识与技能。简单地说内容标准就是说明“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二)考核标准考核标准里包含了学习目标和考核评价。学习目标简单地说就是明确学生在经过学习以后应该“知道什么”和“会做什么”,还有学生要“学到什么程度”,老师要“教到什么程度”,是指学生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所要达到的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考核评价也就是“考什么?怎么考?”,对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在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提出“质”与“量”的考核标准,并提出相应的考核方式。(三)教学指导教学指导包括了课程设计和教学设计,根据内容标准与考核标准要求,充分利用校内外实训条件,科学设计学习情境,实施行动导向教学法,如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等,完成课程学习目标。二、课程标准建设的意义(一)有章可循课程教学应该是一项有目标、有计划、有程序、有内容的活动。(2)适应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标准为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提出了明确而具体的要求,是教与学的主要指导依据。课程标准科学合理,才有可能完成课程的教学内容并达成教学目标。教学改革离不开课程改革,而课程改革,首先要从课程标准建设入手。因此,课程标准建设是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需要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教育的关键问题。进行课程标准建设是高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推进的必要过程。正如管理的逻辑过程是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一样,课程标准的建设包含了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改革的整个逻辑过程,从之前的策划与设计,到教学的组织设计,到教师行为导向教学法的应用和最终教学质量的检查监控。(三)与行业企业零距离高职教育主要是培养服务区域经济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课程标准建设的重点任务之一是把工作任务的要求课程化,把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课程化,使学生达到职业岗位素质能力要求。基于此,与行业企业零距离的课程标准建设势在必行。三、如何进行课程标准建设(一)精准的课程定位好的课程标准建立在精准的课程定位基础上,而精准的课程定位的前提是对课程开发过程的了解,对典型工作任务如何转换为此门学习领域课程的了解。在制定课程标准之前,首先要了解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的构建,要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规格要求,典型工作任务来明确课程的性质,弄清本门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用简练的语言对该课程的性质、典型工作任务及与其它课程的关系等进行总体描述。其中,课程性质要说明该课程在

浅谈高职院校建立与发展科研院所的意义

浅谈高职院校建立与发展科研院所的意义 阿伦 (内蒙古化工职业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10) 摘要:随着近年来各个高职院校在高速发展过后,有些院校已经出现了发展的瓶颈,那么如何突破瓶颈,如何使学院长久拥有旺盛的生命力?本文通过对高职院校发展科研院所对高职院校发展的意义,从一个全新的方面论述了高职院校科研院所的发展与高职院校发展的关系,以及高职院校发展科研院所的重要性。 关键字:高职院校、科研院所、科技、教学、发展 近年来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简称:高职教育)的迅猛发展各类高职院校都有了长足的发展,但各类高职院校的科研院所的发展已经严重的落后于学院的整体发展,甚至成为高职院校的发展瓶颈。随着近年高职院校建设,各个高职院校基本都完成了制度建立、主干专业建立和校区基建的建设,同时各个高职院校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在这样的情况下高职院校的在今后的发展将由其掌握的核心科技能力决定,这也对高职院校建立与发展科研院所提出了实际的要求。 1、高职院校研究所发展现状 当前各个高职院校基本都设有职业教育研究中心,有的是独立设置,有的是与科技处合署在一起,有的是与学报编辑部合署在一起。但是对于职教中心的具体工作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独立的理解,其中有进行职业教育发展的研究的,也有顶了一个职教中心的牌子但承担其他工作的,从实际的情况来看各个高职院校设立的职业教育研究中心对学院发展的贡献非常有限,甚至有的高职院校将职业教育中心合署到其他部门中名存实亡。 2、高职院校科研院所应有的分类 笔者认为高职科研院所应当大体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专业技术研究院所,另一类是教学研究院所。高职院校因为与本科院校在办学理念等诸多方方面的不同,所以高职院校的专业

高职院校教育的培养目标

高职院校教育的培养目标 无锡科技职业学院外语系英语教师滕叶 在20世纪80年代初13所职业大学为基础发展起来的高职院校,目前已占据了中国高等院校的半壁江山,特别是最近几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发展高职教育的政策和改革措施,有力地促进了高职院校的跨跃发展和引导高职院校健康发展。但我国高职教育的历史和我国高职院校发展的历史还是相当短,在办学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面临着许多尚待解决的问题,尤其是高职院校教育的培养目标这个问题仍在不断摸索中。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思考和研究高职院校教育的培养目标就显得非常重要和必要。 一、不同历史时期关于高职院校教育培养目标的表述 关于高职院校教育的培养目标,不同时期的阐述不尽相同。现就不同时期关于高职院校教育培养目标的典型表述进行梳理,以史为鉴,从而更好地探讨高职院校教育培养目标的定位,促进高职院校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解放初颁布的《专科学校暂行规程》规定专科学校“培养高等专门人才”。1952年院系调整后,普通高等工业学校举办的两年制专修科的培养目标为“高级技术员”。1991年,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加强普通高等专科教育的意见》(教高[1991]3号)中指出,普通高等专科教育“培养能够坚持社会主义道路,适应基层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生产工作等一线需要的,德、智、体诸方面都得到发展的高等应用型专门人才”。1991年国务院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中指出:“积极推进现有职业大学的改革,努力办好一批培养技艺性强的高级操作人员的高等职业学校。”1995年8月,原国家教委在北京召开了全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讨会,明确提出了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即“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属于高中阶段教育基础上进行的一类专业教育,是职业技术教育体系中的高层次,培养目标是在生产服务第一线工作的高层次实用人才。这类人才的主要作用是将已成熟的技术和管理规范变成现实的生产和服务,在生产第一线从事管理和运作工作。这类人才一般称之为高级职业技术人才。”1996年,第三次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提出,高职人才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实用型、技能型人才,优先满足第一线和农村地区对高等应用型人才的需要”。1999年,党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培养一大批具有必要的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和农村急需的专门人才。”该文件首次明确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属性定位问题。2000年,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教高[2000]2号)中指出:“高职高专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2002年,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提出“培养一大批生产、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劳动者和实用人才。”2003年,党中央召开的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提出了“高技能”人才的概念,把培养技能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纳入全党人才工作的范畴。2004年,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高等职业教育要“坚持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2004年,教育部部长周济在第三届全国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结合经验交流会上指出,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高技能人才。200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以服务现代化建设为宗旨,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专门人才。”

高职院校精品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考与建议

高职院校精品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考与建议摘要:职业院校精品课程建设事关学校课程改革,关系着学校教学改革和教育质量的提升,职业院校精品课程建设要坚持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主线,以职业实训为导向,其课程设置、教材编写、实训指导、方案设计、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都要坚持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关键词:职业院校;精品课程;数字资源 一.职业院校精品课程建设的意义 1.职业院校建设精品课程关系着职业院校教学与课程改革,直接影响着职业院校教学目标的实现和教育质量的提高。职业院校精品课程建设势必会筹集和配置最优质的团队师资力量,最优质的学科资源,以少数特色专业带动职业院校专业与课程方向改革,以精品课程建设来发现传统教学方式中的缺陷与不足,从而逐渐改变传统的、效率较低的课堂教学方式,青年骨干教师的创新教学方式直接推动院校教学改革和课程教学改革,带动职业院校教学质量的提高。 2.职业院校建设精品课程是提高职业院校特色专业课程建设、提高职业教育吸引力的重要途径。众所周知,职业院校的教育方式与教学目标与普通本科高校有着明显的差异,直接导致了职业院校课程建设与普通本科教育的课程建设有所不同。职业院校只有大力发展优势特色专业,建设一批具有极具特色、强大优势的精品课程,才能为职业院校提升一定的知名度、吸纳更多的优质生源、提高职业教育的吸引力。 3.职业院校精品课程建设有利于推动信息化教学和数字开放教育资源建设。职业院校精品课程虽然耗费了学校最优秀的师资力量,优势学科和高额的经费投入,但精品课程的建设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职业院校采用远程教学、信息化教学、开展数字化教育的进程。职业院校建设的精品课程是一种数字开放教育资源,其建设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关系着职业院校开放数字教育资源社会共享的程度,关系着职业院校在推动学习型社会的发展中的贡献程度。 二.职业院校精品课程建设的内涵 1.教学内容。精品课程选择和建设的内容是精品课程建设的最关键要素之一。选择正确和合适的课程课题,不仅有利于精品课程建设的顺利进行,同时能够深受师生的广泛欢迎和接受,这样的课程才开始起到了应有的效用。由于精品课程的内容设置和教学内容方案的设计是精品课程建设的核心,笔者认为,精品课程教学内容要满足以下几点要求,①职业院校精品课程内容的选取和设置,要坚持职业教育办学规律,即要坚持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重点突出和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职业院校精品课程的选取要充分考虑到这一点。②职业院校精品课程内容设置和选取要符合职业院校学生心理发展特征和接受能力。课程内容不能远远超出学生的领会能力和接受能力,否则就会造成学生学习效率的下降,也不能停留在表层、肤浅的层面,为此职业院校精品课程不宜选择那些理论性强的课程作为首选。③职业院校精品课程教学内容的选取和建设应该利于推广职业院校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精品课程的建设是职业院校进行广泛和深入教学与课程改革的试行,只有先行的课程改革进行的顺利,才能有效地促使教育主管者积极主张进行传统的课堂教学改革和课程改革。 2.师资力量。师资力量是任何教学团队进行精品课程建设的最关键因素之一。只有一支业务素质强、教学水平优、团结奉献责任感高、教师职业道德高尚的团队才能打造出一批出色的精品课程。职业院校在进行精品课程建设选择师资

大学招生策划方案

大学招生策划方案 【篇一:大学招生策划书】 大学招生策划书 div style=padding:10px 5px 0px 20px;margin:10px 0px 0px - 15px; 1. 广东青年职业学院招生宣传策划书 2. 河南理工大学招生策划书 3. 大学招生策划书 1、广东青年职业学院招生宣传策划书 一、前言 一年一度激烈的秋季招生竞争拉开序幕。生源是高职院校的生命线,招生是高职院校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它直接关系着一所高职院校 的生存与发展。为了树立广东青年职业学院在公众心中更好的形象,提升广东青年职业学院在广东省的美誉度和知名度,而获得更好的 生源,同时间接地为毕业生营造良好的就业环境支持。特此进行本 学校的招生宣传策划,让广东省及周边省份各家长和学生了解广东 青年职业。在此次的宣传策划中我们将借助各种线上和线下宣传推 广方式来宣传广东青年学院及学校在2014年的招生。 二、宣传策划目标 1.宣传推广目标最根本的是完成今年广东青年职业学院的招生计划。 2.通过宣传我校的办学理念和文化特色,让更多的人了解广东青年职 业学院,强化认同感,提升知名度。 三、环境分析 (一)宏观环境分析 1.政治环境 中国在十一五和十二五规划中,大力提倡发展高等教育,并在采取 各种措施支持高等教育的发展,例如采取扩招、自主招生,助学贷款、奖学金、助学金等方面支持高等教育的发展。 2.经济环境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而 广东省作为改革开放的领头羊,也得到令人惊叹的发展。 3.人口因素 中国的人口基数很大,加上广东省是中国农民工进城务工最大的城 市之一,有很多的外来人口涌入,城市化进程加快,教育需求大。

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培养目标

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培养目标 摘要: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职业教育体系中的高层次。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为国家的富强和人民富裕培养具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造的科学精神 的职业人才。高等职业教育既区别于高等教育又不同于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的模式应是“以科学体系为中心”向“以实用技能为中心”的素质教育模式发展。 关键词:高职教育;综合素质;能力培养 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是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逐渐发展起来的,它是在中等职业教育的基础 上发展起来的,它与中等职业教育有一些相似之处,但又不同于一般的中等职业教育,由于 培养目标的差异,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的教学模式与普通院校也有明显的差异。因此,我国高 等职业教育在类型上看,属于高等教育范畴,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培养目标上看,属于职业教育范畴,是职业教育体系中的高层次。也就是说,高等职业教育在类型上属于高 等教育,在体系上属于职业教育。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的有机结合才是高等职业教育的显著 特征。 那么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是什么呢?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指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任务,要求我们 不但必须放手使用和努力提高现有的人才,而且必须极大的提高全党对教育工作的认识,面 向现代化、面向未来、面向世界,为20世纪90年代以至21世纪初叶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大规模地准备新的能够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各级各类人才。所有这些人才,都应该有理想、 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和社会主义事业,具有为国家的富强和人民富 裕而艰苦奋斗的献身精神,都应该不断追求知识,具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造的科 学精神。这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人才素质的新要求。 1995年9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五条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 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 者和接班人。这是在新的历史时期对我国教育方针的科学表述,明确指出了适应社会主义现 代化建设的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成长的根本规律。 高等职业教育既区别于高等教育又不同于职业教育,它的人才培养目标应是具有高尚职业道德、熟练职业技能,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工作在职业岗位第一线的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 它培养出来的学生主要是充实在社会生产服务第一线工作的高层实用人才队伍,他们的工作 主要不是从事理论研究,也不是从事开发设计,而是把现有的规范、图纸和方案实现为产品、商品和财富。因此,高职生的成才目标应把握以下几点: 第一,“三个面向”,将自己培养成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 律的高级专门人才。第二,日益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将自己培养成为具有创新意 识和竞争精神的人才。第三,根据高职教育的特点,适应高科技迅猛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 建设对人才的新要求,将自己培养成既有理论素养,更有实践动手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把学生培养成既有理论素养,更有实践动手能力的应用型人才,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 定位。那么,高职院校学生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和能力,素质与能力应达到什么样的目标,这是我们今天所要研讨的重要课题。在高举素质教育大旗的今天,学生的能力与素质理所当 然的成为了教育教学的重中之重,高职院校要将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与综合素质作为主要的教 育模式,要具体体现对学生综合素质、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职业技能的训练,突出学生解 决问题和自学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加快转变“以科学体系为中心”向“以实用技能为中心”的素 质教育模式发展。

高职课程体系建设问题分析

高职课程体系建设问题分析 摘要: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是当前我国教育界的热点,高职课程体系建设是高职 院校教学改革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文分析了我国高职课程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以专项职业技能为核心、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建设目标,以及高 职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路。 关键词:高职;课程体系;建设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 16 号文件)指出,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 和难点。因此,如何进行课程体系建设就成了各高职院校教学改革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高职课程体系建设的现状分析 近年来,我国高职教育借鉴了国外高职教育的一些经验,引入了能力本位的概念,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学科本位思想在课程建设中的表现仍根深蒂固。能力本位 的课程模式基本还停留在概念层面,在人才培养计划中仍沿用学科本位的课程体 系和课程形式,课程体系主要是参考就业市场的需求、借鉴本科教育课程设置的 体系和模式,这些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理论知识有余,专业技能不足,学生实 际动手操作能力较弱,不能满足企业、行业即到即用的需求,造成社会急需的优 秀高技能人才短缺。随着各行各业自动化程度的日趋提高,高级技师的缺口日益 突出。 分析其原因,学校始终未能彻底摆脱传统的学科型教学模式的束缚,课程设 置和教学内容与企业岗位的能力要求脱节,教材内容没有很好地突出职业性和实 践性。教师偏重理论知识的完整性、系统性,而理论知识的学习与职业素质和职 业技能的培养没有有机结合。即使实验实训课程的设置,也是验证性实验多,学 生的独立性和创新新很难得到提高,体现不了高职教育突出技术应用能力和技能 培养的特色。此外,考核形式上,笔试仍是主要形式,技能评价的体系难于建立,技能训练无法真正到位。因此,立足于职业岗位分析,针对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从源头开始突出高职课程体系的应用性、实践性和操作性显得十分必要。 二、高职课程体系建设目标 高职院校课程体系建设的目标是要在各专业按照“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思路,以职业岗位分析为基础,构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高职教育特色鲜明的课程体系,开发以专项职业技能形成为核心的项目课程,建立反映职业能力要求的课程标准,实施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基本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的培养。 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高职课程体系的建设应紧紧围绕这一目标,把知识、能力、素质的培养,贯 穿课程建设的始终。 1.知识目标。高职课程知识目标的设置应紧紧围绕所定岗位(群)职业能力 培养的需求进行,淡化公共基础科、技术基础课和专业课的界限,重新整合课程,课程的设定要符合应用性,以必需、够用为原则。 2.能力目标。高职课程能力目标的设定应以培养职业能力为中心,培养适应 岗位需求的专业综合应用能力,培养适应社会的方法与能力。 3.素质目标。高职课程素质目标的确定围绕着职业需求展开,培养适应社会 的通用素质,如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和身心素质与培养适应岗位的专业素质,如职业道德相结合。 三、高职课程体系建设思路

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理念

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理念 1、国家的教育方针是什么?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什么是高等职业教育? 高等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中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和层次,是和高等本科教育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高等教育。和本科教育强调学科性不同,它是按照职业分类,根据一定职业岗位(群)实际业务活动范围的要求,培养生产建设管理与社会服务第一线实用型(技术应用性或职业性)人才。这种教育更强调对职业的针对性和职业技能能力培训,是以社会人才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就业教育。 3、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思路是什么?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 4、高等职业教育的特征是什么? (1)以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2)以社会需求为目标、岗位技术要求为主线设计教学体系的培养方案。 (3)以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为核心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基础理论教学以“必需”“够用”为度,专业课加强针对性、实用性,实践教学在教学计划中占有较大比例。 (4)以“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为关键。培养学生获得“多证书”。 (5)产学研结合,院企结合是培养技术应用性人才的必由之路。 (6)以就业为导向是高职的办学方向。 5、我国高等职业院校的办学方向是什么? 要主动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以就业为导向确定办学目标,找准学院在区域经济和行业发展中的位置,加大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力度。坚持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6、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内涵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1)办学指导思想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之路。 (2)专业设置要以人才市场需求变化为导向,不是针对学科而是针对职业岗位或岗位群,基于职业分析,根据职业的变化,以及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同需要灵活设置专业,适时调整专业结构和培养方案。 (3)课程体系要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和职业技能为主线,更加讲求实效,减少相关课程内容重叠,注重改造重组,侧重实用,适当减少理论教学。 (4)素质教育要贯穿于人才培养工作的始终,并要以专业职业素质教育为核心,以计算机应用、英语和人文等综合素质教育为支柱。 (5)围绕培养目标的实现,建设学历、职称结构合理、双师素质、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建立满足实践能力、专业职业技能培养要求的院内外实训基地和实践训练体系。 (6)建立以培养技术应用性人才为目标的教学质量保证与监控体系。 (7)建立以就业率、就业质量、社会诚信度为主要杠杆的产学合作,多元投入、优胜劣汰的机制。 7、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创新模式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