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2节 力的存在(第3课时)

第2节 力的存在(第3课时)

第2节 力的存在(第3课时)
第2节 力的存在(第3课时)

第2节力的存在(第3课时)

A组基础训练

1.要改变力的作用效果()

A.必须同时改变力的三要素

B.必须同时改变力的大小和方向

C.必须同时改变力的大小和作用点

D.至少要改变力的一个要素

2.茶杯放在水平桌面上时,茶杯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茶杯的支持力的三要素中,相同的是()

A.作用点B.大小

C.方向D.都相同

3. (温州中考)如图所示为一种常用核桃夹,用大小相同的力垂直作用在B点比A点更易夹碎核桃,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

第3题图

A.力的大小有关B.力的方向有关

C.力的作用点有关D.受力面积有关

4.小明同学用力提一桶水时,他对水桶施加一个提力,同时水桶对小明的手也施加一个拉力,则这两个力的三要素()

A.完全相同

B.大小、方向都相同,作用点不同

C.大小相同,方向和作用点都不同

D.作用点相同,大小、方向都不同

5.下课时,有同学用力推课桌的下部,课桌会沿地面滑动;而推课桌的上部,课桌可能会翻倒,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

A.与力的大小有关B.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C.与力的方向有关D.与受力面积有关

6.用50牛的力沿与水平面成60°角斜向右上方拉物体,使之在水平面上运动,下列力的示

意图正确的是()

7.如图所示,物体甲、乙分别受到拉力F1、F2,由图可知正确的是()

第7题图

A.F1<F2

B.F1=F2

C.F1>F2

D.无法判断

8.游泳时手向后划水的力和水向前推手的力,在力的三要素上()

A.大小、方向都相同,作用点不同

B.完全相同

C.大小相同,方向和作用点不同

D.作用点相同,大小和方向不同

9.下列各种现象:①用力拉弹簧,弹簧伸长,用力压弹簧,弹簧缩短;②我们推门时,总是推离门轴较远处,这样省力;③用力拉弹簧,用的力越大,弹簧伸得越长。其中能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大小有关系的是________;能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方向有关系的是________;能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作用点有关系的是________。

10.用力的示意图画出如图所示物体所受的力。

(1)用10牛的力沿水平方向向右拉弹簧。

(2)用200牛的力提水桶。

(3)用与水平方向成30°角的50牛的力向右上方拉小车。

第10题图

11.如图所示,将一个弹性较好的钢片固定在桌边,在钢片上用细线挂上钩码,使钢片受力而发生如图甲、乙、丙、丁的4种形变。

第11题图

(1)通过比较图甲和图乙中钢片的形变程度,可以发现: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________有关。

(2)通过比较图甲和图丁中钢片的弯曲方向,可以发现: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________有关。

(3)在图甲与图丙的实验中,控制力的________不变,研究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________之间的关系,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在科学上叫做________法。

B组自主提高

12.如图所示,将一片薄钢条的下端固定,分别用不同的力去推它,使其发生如图所示的形变,如果力的大小F1=F3=F4>F2,那么,能够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方向有关的是()

第12题图

A.①和②B.①和③

C.①和④D.②和④

13.(杭州中考)小明和小忠想把一条弹性绳拉开,使弹性绳两端的拉环能分别套在相隔一段距离的两根柱子上,用来晒衣服。现有两种办法:一种是按图甲的方法做;另一种是按图乙的方法做。关于这两种做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第13题图

A.图甲中每个人所用的力比图乙中每个人所用力要小

B.图乙中每个人所用的力比图甲中每个人所用力要小

C.图甲中每个人所用的力与图乙中每个人所用力相同

D.条件不足,无法比较图甲中每个人所用的力与图乙中每个人所用力的大小

14.如图所示,电线对电灯的拉力为4牛,试作出该拉力的示意图。

第14题图

15.如图有一物块放在倾角为30°的斜面上,在一个大小为6牛、方向水平向右的推力作用

下沿斜面向上运动。试作出这个推力的示意图。

第15题图

16.一个小孩用80牛的水平力推车,小车受到的阻力是20牛,请作出小车受到的这两个力

的示意图。

第16题图

17.(天津中考)小晓在学习力的相关知识中,对“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的问题

提出了如下一些猜想:

①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有关;

②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有关;

③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④力的作用效果与物体间相互作用的面积有关。

上述猜想是否正确李晓进行了探究:

(1)李晓选择猜想①进行探究。他选择不同器材做了两个实验如下:

A拉弹簧:将弹簧的一端固定,用较小的力拉弹簧;用较大的力拉弹簧。

B扔石块:将石块用较小的力扔出,再用较大的力扔出。

实验完成后,李晓通过分析,得出结论。

李晓应该怎样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请你帮他写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晓通过探究猜想①、②、③,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力的作用效果与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我们把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叫做力的________。

(3)最后,李晓选择猜想④进行探究。请你写出探究猜想④的实验方法(自选器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第2节力的存在(第3课时)

1-5.DBCCB6-8.BDC

9.③①②

10.如图

11.(1)大小(2)方向(3)大小、方向作用点控制变量

12-13.BB

14.15.

16.

17.(1)将弹簧的一端固定,用较小的力拉弹簧,弹簧的形变小;用较大的力拉弹簧,弹簧的形变大,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有关;将石块用大小不同的力扔出,石块飞行的距离不同,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有关(2)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三要素(3)将一长方体的铁块,平放在海绵上;再将长方体的铁块竖直放在海绵上,前、后两次海绵的形变大小不同,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物体间相互作用的面积有关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同步学案-第7章 第3节 力的平衡

第三节力的平衡 1.理解二力平衡的条件; 2.会判断物体在平衡力作用下的运动状态,或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分析物体受力情况. 二力平衡的条件 阅读课本第135~137页内容,完成下面填空: 1.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如果保持__静止__或__匀速直线运动__状态,我们就说该物体处于__平衡__状态,这两个力是__平衡力__. 2.物体在非平衡力作用下运动状态将__改变__.(填“改变”或“不变”) 各小组同学分工合作,完成如图所示实验:探究二力平衡时两个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有什么关系? 实验方法: ①将系于纸板两对角的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定滑轮,并在两个线端挂上钩码,观察纸板在什么情况下处于平衡状态?__当两边挂上的钩码质量相同时纸板平衡(或两边拉力相等时)__,可得出__互相平衡的两个力大小相等__. ②在纸板处于平衡状态后,小丽把纸板转过一小角度,使纸板受到的两个拉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松手后,纸板却不能保持平衡.这样做说明__相互平衡的两个力作用在同一直线上__. ③在纸板处于平衡状态后,小丽把纸板剪成两半,纸板不能保持平衡.这说明了__相互平衡的两个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__. 结论:作用在__同一物体上__的两个力,__大小相等__、__方向相反__、且作用在__同一条直线上__,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 思考:实验中能否把纸板换成木块?__不能,因为会增大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__. 1.二力平衡条件用四个字概括“一、等、反、一”,实验要用控制变量法进行探究; 2.注意相互平衡的两个力与相互作用的两个力的区别. 1.在下列事例中,受平衡力作用的物体是(D) A.正在圆形轨道上运动的过山车

化学平衡常数第3课时

《选修四第二章第三节化学平衡常数》导学案(第3课时)高二班第组姓名组内评价教师评价 【课标要求】 1、了解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 2、能利用化学平衡常数进行相关的计算。 【难点重点】 1、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 2、化学平衡常数的相关计算 【新课导学】 三、化学平衡常数 阅读教材28—29页,分析29页表可以发现什么规律? 化学平衡常数是指: 对于一般的可逆反应:mA(g)+nB(g) pC(g)+qD(g) K= K值越大,说明平衡体系中越大,它向正反应进行的越大,即该反应进行的越完全,越大。 讨论:K受什么因素影响? 阅读教材例1、例2完成练习。 【练习】高炉炼铁中发生的基本反应之一如下:FeO(s)+CO(g) Fe(s)+CO2(g)(正反应为吸热反应),其平衡常数可表示为K=c(CO2)/c(CO),已知1100℃时K=0.263。 (1)温度升高,化学平衡移动后达到新的平衡,高炉内CO2和CO的体积比值,平衡常数K 值。(均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1100℃时测得高炉中c(CO2)=0.025mol/L c(CO)=0.1mol/L在这种情况下,该反应是否处于化学平衡状态(填是或否),此时化学反应速率是v正 v逆,其原因是:此时c(CO2)/c(CO)<0.263因温度不变,K值不变,为增大c(CO2)/c(CO)到比值需v正> v逆. 例9.某温度下H2(g)+I2(g) 2HI(g)的平衡常数是50,在这个温度下使H2与I2(g)发生反应,反应开始时,碘蒸气的浓度是1mol/L,当达到平衡时c(HI)=0.9mol/L,求H2的转化率。 【及时训练】写出下列反应的平衡常数的表达式 ①PCl5(g) PCl3(g)+Cl2(g) ②2HI(g) H2(g)+I2(g) ③CaCO3(s) CaO(s)+CO2(g) ④Fe3O4(s)+4H2(g) 3Fe(s)+4H2O(g) 【过关检测】 1、已知在450℃时,反应H2(g)+I2(g) 2HI(g)的K为50,由此推断出在450℃时,反应2HI(g)H2(g)+I2(g)的化学平衡常数为( ) A、50 B、0.02 C100 D无法确定 2、 x、y、z都是气体,反应前x、y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2,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x+2y2z达到平衡时,测得反应物总的物质的量等于生成物总的物质的量,则平衡时x的转化率() A.80% B.20% C.40% D.60% 3、在恒温下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能充分说明反应 2NO+O22NO2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 反应容器中的气体压强不随时间而变化 B. 生成O2的速率与生成NO2的速率相等 C. NO、O2、NO2各浓度之比为2:1:2 D. 混合气体的密度一定 4、下列说法可以证明反应N2+3H22NH3 已达平衡状态的是() A. 1个N≡N键断裂的同时,有3个H-H键形成 B. 1个N≡N键断裂的同时,有3个H-H键断裂 C. 1个N≡N键断裂的同时,有6个N-H键形成 D. 1个N≡N键形成的同时,有6个N-H键断裂 5、在一定温度下的恒容容器中,当下列物理量不再发生变化时,表明反应: A(s)+3B(g) 2C(g)+D(g)已达平衡状态的是() A. 混合气体的压强 B. 混合气体的密度 C. A的物质的量浓度 D. 气体的总物质的量 6、对于反应2X + Y 2Z(ΔH<0),若升高温度则能使() A.反应速率不变,Z的产量减少 B.反应速率增大,Z的产量减少 C.反应速率增大,Y的转化率升高 D.反应速率减小,Z的产量增大 7、反应 2A(g) + B(g) 2C(g);△H > 0 。下列有利于生成C的是() A. 低温、低压 B. 低温、高压 C. 高温、高压 D. 高温、低压 8、化学反应2A+B2C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C增加,关于此反应说法正确的是() A、放热反应 B、没有显著热量变化 C、吸热反应 D、原平衡没有移动 9、对已达平衡的下列反应2X(g)+Y(g)2Z(g),减小压强时对反应产生的影响是() A.逆反应速率增大,正反应速率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B.逆反应速率减小,正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正、逆反应速率都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7.3 力的平衡》导学案

第三节力的平衡 学习目标 1、认识到在平衡力作用下,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对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进行受力分析,认识平衡力的概念。 3、在探究实验中要求自己处理实验数据,并从对数据的分析处理中认识二力平衡的条件。 4、应用二力平衡的知识分析、解决简单的问题。 5、在讨论与交流中感受在力的平衡状态下物体的运动状态。 学习要点 1、在物理学中人们把静止状态和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叫做____________状态。 2、物体如果在两个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这两个力就称为_______________,也叫二力平衡。 3、当一个物体受到两个力作用时,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两个力大小___________、方向__________、作用在_______________上。 导学过程 一、二力平衡 观察课本P135图7-18、P136图7-19及图7-20。 想一想:当物体受到外力作用时, 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物体如果在两个力的作用下,能保持 ___________或 ___________,我们就说该物体处于平衡状态。这两个力就互称为___________。 图7-18、图7-19中的绳、跳伞运动员,都处于___________状态,都受到___________力的作用。 (1)观察图7-20,杯子在托盘上静止不动,处于平衡状态,作用在杯子上的______力和________力是一对平衡力。 (2)观察图7-19,跳伞运动员能匀速下降,处于平衡状态,运动员和降落伞作为整体受到的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是一对平衡力。 试一试请在图中画出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饮料瓶的受力示意图。

第2节 力的存在(第1课时)

第2节力的存在(第1课时) A组基础训练 1.关于力的概念,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离开了物体就没有力 B.一个物体是受力物体的同时也一定是施力物体 C.发生力的作用时,物体必须相互接触 D.马拉车前进,同时车也用力拉马 2.如图所示的运动情景中,最明显的反映出力使物体发生形变的是() 3.力的作用都是相互的,下列现象中没有利用这一原理的是() A.向前划船时,人用桨向后拨水 B.人向前跑步时,要向后下方蹬地 C.火箭起飞时,要向下方喷气 D.头球攻门时,要向球门方向用力顶球 4.熟透的苹果从树上落下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地球对苹果有吸引力,而苹果不吸引地球 B.地球对苹果的吸引力大于苹果吸引地球的力 C.地球对苹果的吸引力等于苹果吸引地球的力 D.地球对苹果的吸引力小于苹果吸引地球的力 5.下列关于力的作用效果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B.力只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C.力是保持物体静止的原因 D.力能改变物体运动的快慢,也能改变物体的运动方向 6.下列现象中,物体的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的是()

A.降落伞在空中匀速下落 B.小朋友在荡秋千 C.关闭发动机后向前滑行的汽车 D.正飞向球门的足球 7.如图所示,其中与其他三个力所产生的作用效果不同 ..的是() 8.用手通过一根绳子提起一重物时,会感到手受到一个向下的力的作用,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 A.重物B.地球 C.绳子D.绳子和重物 9.(衢州中考)乒乓球的直径加大后,国际乒联又改变了制作乒乓球的材料,目的是提高乒乓球比赛的观赏性。小柯认为乒乓球材料的改变,是为了减弱乒乓球的弹性。他用材料不同、 其他条件相同的乒乓球设计了以下验证方案,其中最合理 ...的是() A.用不同的力将乒乓球掷向地面,比较落地后反弹的高度 B.把乒乓球沿不同方向抛向地面,比较落地后反弹的高度 C.把乒乓球从不同高度静止释放,比较落地后反弹的高度 D.把乒乓球从同一高度静止释放,比较落地后反弹的高度 10.当A推B时,施力物体是________,受力物体是________。 11.暴风雨来临前,狂风把小树吹弯了腰,把落叶吹得漫天飞舞。从力的作用效果来分析,风力使小树发生了________;使落叶的________发生了改变。 12.如图所示,运动员用网拍击球时,球和网拍都变了形,这表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________。此外,网拍击球的结果是使球的运动方向和快慢发生了变化,表明力可以使物体的________发生改变。

第三节《力的平衡》同步练习(沪科版初二) (3)

第三节《力的平衡》同步练习(沪科版初二)(3) 差不多要求: 1. 认识力的作用成效,明白力的合力与分力是从力的作用成效来定义的。 2. 通过实验探究,获得在同一直线上同方向与反方向上力的合成情形。 3. 在实验探究的过程中要经历对图表的分析获得结论的过程,并能够在交流讨论中发觉新的咨询题。 4. 在关于力的合成的探究实验中,要经历从提出咨询题与假设,到验证假设,到形成科学理论的过程。 5. 认识到在平稳力的作用下,物体能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6. 对处于平稳状态的物体进行受力分析,认识平稳力的概念。 7. 在探究实验中要求学生自己处理实验数据,并从对数据的分析处理中认识二力平稳的条件,明白状态变化的缘故。 8. 应用二力平稳的知识分析、解决简单的咨询题。 9. 在讨论与交流中感受到在力的平稳状态下物体的运动状态。 重点: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法那么;利用二力平稳的条件解决一些实际咨询题。 难点:对二力平稳的明白得。 差不多内容讲解: 我们见过的物体都受到力的作用,而且专门多物体往往同时受到几个力的作用。例如,教室里的日光灯受重力和两条绳索的拉力;课桌受重力、地面对它的支持力和书本向下压的力。我们今天学习物体同时受几个力的有关情形。 1. 力的合成、合力、分力 两个小孩同时用力提起一桶水,一个大人用一个力就能提起来,大人的一个力所产生的成效跟两个小孩的两个力同时作用的成效相同。一个同学拉车,另一个同学关心他推车,现在车受到推力和拉力,然而一个力气大的同学一个人就能够拉着车前进。力气大的同学的一个拉力产生的成效跟两个同学的拉力和推力同时作用的成效相同。 假如一个力产生的成效跟两个力共同作用所产生的成效相同,那个力就叫做那两个力的合力。 提水桶时,大人的力叫做两个小孩的力的合力。推车时,力较大的同学的拉力叫做那两个同学的推力和拉力的合力。 同样道理,众多船帆对大船产生的作用成效和发动机对大船产生的作用成效相同,发动机所产生的推力确实是许多船帆的推力的合力。船帆的推力确实是发动机的推力的分力。数只蚂蚁对树叶的作用成效与一只甲壳虫对树叶的作用成效完全相同,甲壳虫的力是蚂蚁力的合力,蚂蚁的力是甲壳虫力的分力。 2. 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 物体往往同时受几个力作用。为了分析咨询题简化起见,用一个合力代替两个力就能使咨询题大大简化。那么,求两个力的合力就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例如,两个小孩提水桶的力分不是F1和F2,F1=50牛、F2=60牛,那么,这两个力的合力应该多大,向什么方向才能产生和F1、F2共同作用的相同成效呢?拉车时,拉力F4和推力F3大小分不是100牛和120牛,那么用一个多大的拉力才能产生和F3、F4共同作用的相同成效呢?

第三节 化学平衡(第3课时)学案

第三节化学平衡(第3课时)学案 教学目标:1.化学平衡移动的意义。 2.描述浓度、压强、温度等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3.理解勒沙特列原理的涵义 教学重点:2.描述浓度、压强、温度等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3.理解勒沙特列原理的涵义 教学难点:3.理解勒沙特列原理的涵义 教学过程:1、化学平衡移动研究的对象:可逆化学反应的化学平衡状态 化学平衡是有条件的动态平衡,当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改变时,原来的平衡被破坏,进而在新的条件下逐渐建立新的平衡,这个原平衡向新平衡的转化过程叫做化学平衡的移动 一.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观察试验2-5:结论是,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增大反应物浓度,或减小生成物浓度。化学平衡向______移动。 减小反应物浓度,或增大生成物浓度。化学平衡向______移动。 注意:固体物质和纯液体无所谓浓度,其量改变,不影响平衡。 举例:已知氯水中存在如下平衡: Cl2+H2O HCl+HClO。常温下,在一个体积为50ml的针筒内吸入40mL氯气后,再吸入10mL 的水。写出针筒中可能观察到的现象。若将此针筒长时间放置,又可以看到何种变化?试用平衡的观点加以解释。练习 FeCl2溶液呈浅绿色,其中存在着下列平衡: Fe2++2H2O Fe(OH)2+2H+往该溶液中滴加盐酸,发生的变化是(A)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 动 (B) 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 溶液由浅绿色变成黄色 (D)溶液由浅绿色变为深绿色 思想:由FeCl2改为Fe(NO3)2,将发生什么变化呢?(答案:C)二、压强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可逆反应来说,气体的压强改变,也能引起化学平衡的移动。对于3H2(g) +N 2(g) 2NH3(g) 在反应中1体积的N 2与3体积的H2反应生成2体积的NH3,即反应前后气态物质的 223 压强/MPa 1 5 10 30 60 100 NH3/% 2.0 9.2 16.4 35.5 53.6 69.4 由上表实验数据可以算出:对反应前后气体总体积发生变化的化学反应,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压强,会使化学平衡向着__________移动。减小压强,会使化学平衡向着__________移动。 对于有些可逆反应里,反应前后气态物质的总体积没有发生变化,如2HI(g) H2(g)+I2(g)在这种情况下,增大或减小压强都不能使化学平衡移动。 固态物质或液态物质的体积,受压强的影响很小,可以忽略不计。因此,如果平衡混合物都是固体或液体,可以认为改变压强不能使化学平衡移动。 练习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强下,合成氨反应 3H2+N2 2NH3达到平衡时,下列操作平衡不发生移动的 是()(A)恒温恒压充入氨气 (B)恒温恒压充入氮气 (C)恒温恒容充入氦气 (D)恒温恒压充入氦气注意3:加入惰性气体后平衡体系是否发生移动,取决于平衡体系所占据的体积是否发生变化。若在恒容的条件下加入惰性气体,它并不能引起体系中其它物质的浓度改变,所以平衡不移动;若在恒压情况下加入惰性气体,必然引起平衡体系占据的体积增大,体系中其它物质的浓度发 生变化,使平衡发生移动。复习:对平衡N2+3H22NH3 ,如果在恒温恒容下加入氮气,平衡向 ——移动。(2)如果在恒温恒容下加入氨气呢?加入氩气又怎么样呢? (3)如果需要增加氢气的转化率,可以有什么办法? (4)如果增大压强,正反应速率——,逆反应速率——,氮气的转化率——。三.温度对化学平 衡的影响 任何反应都伴随着能量的变化,通常表现为放热或吸热;所以温度对化学平衡移动也有影响。大家观察试验2-7,得出结论: 如果升高温度,平衡向_____的方向移动;降低温度平衡向_____的方向移动。 练习: 可逆反应2A+B 2C, 在不同压强及温度下达成平衡时,c的百分含量情况如图所示。回答 (1)该反应的正反应是————热反应,逆反应是气体体积————的反应。(2)若c是气态,则A为——态,B为——态。(3)若B为固态,则A为——态,c为——态。 答案:(1)吸,扩大,(2)气,气(3)气,固态或液态浓度、压强、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可以概括为平衡移动的原理,也叫勒夏特列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催化剂能够同等程度的改变正逆反应的速率,所以使用催化剂不能使平衡发生移动,但是可以改变达到平衡所需要的时间。练习 1、能引起化学平衡移动的是() A、化学反应速率发生了变化。 B、有气态物质参加的反应达到平衡后,改变了压强。 C、由于某一条件的改变,使平衡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 600℃ 400℃ 200℃ 压强

八年级物理全一册教案-7.3 力的平衡15-沪科版

《力的平衡》教学设计

三、教学设计

四、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沪科2011课标版八年级全一册第七章第三节力的平衡的内容。学习内容主要包括“二力平衡的概念”“探究二力平衡条件”“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三部分。本节课我主要采用了小组合作、自主学习的方法,将学习过程分为课前学习和课堂学习两部分。 在课前学习中,我制作了课前任务单,并通过网络提供给学生,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组成小组,自主安排学习时间完成课前任务单,并把本组的猜想和设计的方案上传。在课前的学习中,为了使学生能更好的达成预习的目的,为学生提供新颖的学习媒介,设计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有效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并能较好的完成学习任务。 在课堂学习中我安排了四个环节,首先检测学生课前任务达成情况,把握预习的效果、其次应用新知解决问题,评选上传中的最佳方案、进行实验探究,再次了解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二力平衡的知识,最后利用乐课网自主检测系统进行学习效果检测,来评估学生新知的内化程度,拓展能力。 课堂上在评选最佳实验方案时,引导学生利用实验器材实际测量一下每个实验方案的影响因素,然后小组内进行比较、交流确定最佳方案。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认识到,方案的好与坏,由影响因素决定的,如何判断哪个因素影响的小呢,最好的方式是用实验来检验,使学生认识到实验探究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方式。接着是最佳方案设计组叙述方案的由来及实施的过程,他们是以微课的形式进行描述的,设计这个环节的目的是让学生认识到自主学习时,解决问题的方式有很多种,自己尝试寻找最容易的方式,养成自学能力。其他同学在观察视频的过程中,既能明确实验的探究过程,又能感悟到如何进行自主学习才是最有效的,在接下来的实验探究中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观察分析的能力以及根据现象归纳总结物理规律

【学案】8.2二力平衡 导学案

8.2二力平衡 教师寄语:多学则智,多思则明 学习目标: ⑴知道平衡状态是指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⑵知道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所受的力称为平衡力,最简单的情况是二力平衡。 ⑶理解二力平衡的条件 ⑷能利用平衡条件解决简单的平衡问题 学习重点:二力平衡的条件 学习难点:平衡力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学习过程: 一、复习回顾与导入新课 1.牛顿第一定律: 一切物体在时,总保持或。 2.什么叫惯性?物体的惯性和什么有关? 物体保持的性质叫做惯性。 惯性和物体的有关,和物体的无关。 二、新知学习与探究 力的平衡: 1.一个物体静止在水平桌面上,那么物体上受力吗?受几个力,在什么方向上,他们的关系你想吗?试着在下面的图中画出来,并写出他们的关系?

2.上图中物体在力的作用在仍然处于静止在桌面上,此时作用在物体上的力相互可以抵消,此时的两个力就叫。 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提出问题: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符合什么条件才能使物体平衡?根据实验器材进行小组实验,思考并记录下列内容: ①在细线的两端悬挂质量相同的钩码,小车是否静止?小车受到的两个拉力的大小有什么关系?方向有什么特点? ②把小车扭转一下,使两个力的作用线不在同一直线上,小车是否静止?重新平衡后,两个力的方向有什么特点? ③在细线的两端悬挂质量不相同的钩码,小车是否静止? 小组讨论后写出相互平衡的两个力应该满足的条件: 1、 平衡力2、 3、

4、 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可以从两方面去掌握. 1.根据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可以分析出作用在物体上的力的大小和方向. 例题:质量是50千克的人站在水平地面上,画出人受力的图示. 2.根据物体的受力情况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 物体不受力,应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保持静止状态.物体受一个力,运动状态发生改变,这是力产生的效果.物体受平衡力时,应保持静止或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静止的物体受平衡力时,仍然保持静止;运动的物体受平衡力时,仍然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例如,火车在平直的轨道上行驶.在竖直方向上平衡,如果牵引力大于阻力,火车将;如果牵引力小于阻力,火车将;牵引力和阻力相等时,水平方向二力平衡,火车匀速直线前进.

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八章 第3节 力的平衡学案 教科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第3节力的平衡学案 教科版 1、知道什么是力的平衡和二力平衡的条件和二力平衡时的特点。 2、会用二力平衡条件去分析解决简单问题。教学重难点 【重点】 探究二力平衡条件和用二力平衡解决问题。 【难点】 探究二力平衡的实验设计。 1、牛顿第一定律指出了物体不受外力时的两种状态,但是课桌上的书和文具是静止的,它们真的不受力吗? 2、手提书包在空中静止,突然松手,书包落下。此现象说明了什么?作出合理猜想,设计实验探究二力平衡条件。 3、物体完全不受力的情况很难找到,但物体受合外力为0的情况可以等效替代不受力的情况。所以牛顿第一定律的应用范围就大大的增加。 4、在实际问题中,物体受到平衡力作用时将处于平衡状态;反之在平衡状态下的物体一定会受到平衡力的作用。课前热身: 1、牛顿第一定律指出物体不受外力时要保持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_状态。

2、物体保持________状态和_________________状态,叫做平衡状态。 3、使物体处于平衡状态下的力称为_________力。如果只有两个力平衡,则称为________平衡。课堂探究: (一)自主学习:相信自我,超越自我!自学课本31页:观察与思考:课本四个插图中的各个物体所处的状态是________状态或_________________状态,各自受到的力分别是:图 a_____________________;图b_____________________;图 c_____________________;图d_____________________;并在a 图和c图上直接画出力的示意图。 (二)合作研讨:互助合作,共同探究!猜一猜:平衡力中最简单的情形就是二力平衡,那么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在什么条件下可以达到平衡呢?两个力要达到平衡,力的三要素之间有应具备什么关系呢? 1、使两条线向相反的方向拉,并在同一条直线上。在线的末端挂钩码。当两侧挂的钩码个数_____时,卡片平衡,如不相等,则卡片____平衡。即两侧的拉力相等。 2、保持两侧的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将卡片扭转一个角度,使两个力不在同一直线上,卡片________平衡。只有两个力在_____________时,卡片才能平衡。 3、用剪刀从中间剪断卡片,你看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说明

第3节《力的存在》说课稿

第3节《力的存在》说课稿 一、说教学任务 1、教学背景分析 (1)学习的基础与起点 力、力量、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等词,对学生来说一点都不陌生,但学生对力不只是不知所以然,连知其然的也不多,学生已有的认识处于模糊状态:什么是力?力有怎样的作用效果?反作用力到底是怎么产生的?这些问题学生很难说清楚的。对学生来说,他们见到的是:力可以打碎一只玻璃杯,力可以让汽车运动起来,力可以把物体举高……等力的作用的具体事例,并没有形成力的概念。基于学生对力有较丰富的感性认识,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创设问题情景,将生活中有关力的现象在课堂上重现,让学生积极动手实验,在边实验边观察、边思考边归纳的过程中,把力的作用效果和力的概念概括出来。 (2)教学任务分析 本节课教学的核心是力的作用效果和力是物体对物体的相互作用。力是科学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正确理解力的概念是学好初中科学的基础。力的现象客观存在于我们生活中,我们每天都要接触到力的现象,感受到力的作用,享受着力的作用带来的便捷,同时也被力所困扰而无法自由飞翔。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也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而这些结论的得出,需要在一定的观察、实验等的基础上,通过归纳提练得到。用力的作用相互性分析生活、自然中的现象,可以深化对力概念的理解。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力的作用效果:改变物体的形状和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理解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知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能运用力的作用的相互性解释有关现象。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主体验、实验探究等活动,初步培养学生观察和实验能力; 2.通过力的概念的建立过程,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归纳能力,感受运用抽象思维建立概念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交流、合作以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勇于创新精神; 2.让学生体验到科学知识对人类生活的影响,进一步增强学生对科学的热爱,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力的作用效果及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难点:力的概念的建立的过程及运用力的作用的相互性解释有关现象。 教学器材 自制发射台、气球、打气筒、小车、小磁铁、回形针、细线、弹簧、U形磁铁、塑料尺、乒乓球、空可乐瓶、滑板车、微小形变演示仪、反冲汽车等。

初中物理 第三节_力的平衡

第三节力的平衡 知识目标 1.知道什么是二力平衡及二力平衡的条件。 2.知道物体在平衡力作用下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3.进一步理解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原因。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二力平衡的物理意义。 教学难点:二力平衡的探究及其应用。 教具准备 卡片、棉线、铁架台、木块、两个定滑轮、两个大吊盘、大砝码、细绳、多媒体课件。 新课引入 播放视频:匀速上升的潜水艇、缓缓降落的降落伞、放在课桌上的书本、吊在天花板下的电灯等。 思考:这些物体分别做什么运动?它们分别受到哪些力的作用? 新课教学 探究点一二力平衡 提出问题:惯性定律告诉我们,物体不受力时,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但不受力的物体是不存在的,那么为什么有些物体还会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呢? 探究:(1)让学生提着书包不动。书包受重力和手对它向上的拉力,为什么书包受两个力作用会保持静止?(2)在平直马路上匀速行驶的汽车,受到牵引力和阻力,为什么水平方向汽车受两个力作用会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小组讨论、交流、分析:如果将手松开,书包将落到地上,显然向上的拉力将书包下落的效果抵消了,使书包不至于下落;同样道理,也可以说阻力将牵引力产生的效果抵消了,使汽车的速度不发生变化。 结论:一些物体虽然受力,但是这几个力的作用效果相互抵消,就相当于不受力。如果作用在物体上的各个力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效果相互抵消,我们就说这几个力相互平衡。这时的物体我们就说它处于平衡状态。 探究点二二力平衡条件 物体受两个力作用保持平衡的情况最简单,我们先来研究这种情况。 问题:物体受两个力作用一定就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吗? 举例:放在光滑斜面上的书,受重力和斜面的支持力但要沿斜面向下滑;电梯受重力和向上的拉力,起动时,速度越来越快。 问题:如果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只有两个,且物体处于平衡状态,这两个力应该满足什么样的条件呢? 学生讨论说出自己的见解。 实验探究: 1.猜想与假设。 让学生猜想在什么条件下二力平衡。(可能与作用力的大小、方向、作用位置等有关) 2.制定实验计划与设计实验。 学生根据桌上所准备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还有若干质量相等或不等的砝码),自己设计实验探究二力平衡时,两个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应该有什么关系。

第三课时化学平衡常数

第三课时化学平衡常数 【学习目标】: 1、化学平稳常数的概念 2、运用化学平稳常数对化学反应进行的程度判定 3、运用化学平稳常数进行运算,转化率的运算 【学习过程】: [引言]当一个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稳状态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之间有如何样的定量 关系,请完成44页[咨询题解决],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一、化学平稳常数 1、定义:在一定温度下,当一个可逆反应达到平稳状态时,生成物浓度以系数为指数的幕 的乘积与反应物浓度以系数为指数的幕的乘积的比值是一个常数。那个常数确实是该反应的化学平稳常数〔简称平稳常数〕 2、表达式:关于一样的可逆反应,mA〔g〕+ nB〔g〕__- pC〔g〕+ qD〔g〕 当在一定温度下达到平稳时,K==c p(C) c q(D)/c m(A) c n(B) 阅读45页表2-7,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3、平稳常数的意义: 〔1〕平稳常数的大小反映了化学反应进行的程度〔也叫反应的限度〕。 K值越大,表示反应进行得越完全,反应物转化率越大; K值越小,表示反应进行得越不完全,反应物转化率—。 〔2〕判定正在进行的可逆是否平稳及反应向何方向进行: 关于可逆反应:mA(g)+ nB(g) — pC(g)+ qD(g),在一定的温度下的任意时刻,反应

物的浓度和生成物的浓度有如下关系: Q c=C p(C) C q(D)/C m(A) C n(B),叫该反应的浓度商。

Q c v K ,反应向 正反应方向 进行 Q c = K ,反应处于平稳状态 Q c > K ,反应向 逆反应方向 进行 〔3〕利用K 可判定反应的热效应 假设升高温度,K 值增大,那么正反应为 吸热 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假设升高温度,K 值减小,那么正反应为 放热 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阅读45页表2-8、2-9,你能得出哪些结论? 二、使用平稳常数应注意的几个咨询题: 1、 化学平稳常数只与 _________ 有关,与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浓度无关。 2、 在平稳常数表达式中:水 (液态)的浓度、固体物质的浓度不写 C (s )+H 20(g ) ― C0(g )+H 2(g ), K=c (CO ) c (H 2)/c (H 2O ) Fe(s)+C0(g) —= Fe(s)+C02(g), K=c(C0 2)/c(C0) 3、化学平稳常数表达式与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有关 该反应物的起始浓度 例如: N 2(g)+3H 2(g) 一 一 2NH 3(g)的平稳常数为 K 1, 1/2N 2(g)+3/2H 2(g) 稳常数为 K 2, NH 3(g)—- 1/2N 2(g )+3/2H 2(g )的平稳常数为 K 3; 写出 K 1和K 2的关系式 : K 1=K 22 。 写出 K 2和K 3的关系式 : K 2 K 3=1 。 写出 K 1和K 3的关系式 : K 1 K 32=1 。 该反应物的起始浓度 该反应物的平衡浓度 X100% 该反应物的起始浓度 或者=该反应物反应中消耗(反应)浓度x100% NH 3(g )的平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学案二】第三节 力的平衡

第三节力的平衡导学案 学习目标 1. 认识到在平衡力作用下,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 对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进行受力分析,认识平衡力的概念。 3. 在探究实验中要求自己处理实验数据,并从对数据的分析处理中认识二力平衡的条件。 4. 应用二力平衡的知识分析、解决简单的问题。 5.在讨论与交流中感受在力的平衡状态下物体的运动状态。 学习要点 1. 在物理学中人们把静止状态和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叫做状态。 2. 物体如果在两个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这两个力就称为,也叫二力平衡。 3. 当一个物体受到两个力作用时,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两个力大小、方向、作用在上。 导学过程 一、二力平衡 观察课本P135图7-18、P136图7-19及图7-20。 想一想当物体受到外力作用时,(能或不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物体如果在两个力的作用下,能保持或,我们就说该物体处于平衡状态。这两个力就互称为。 图7-18、P图7-19中的绳、跳伞运动员,都处于状态,都受 到力的作用。 (1)观察图7-20,杯子在托盘上静止不动,处于平衡状态,作用在杯子上的和是一对平衡力。 (2)观察图7-19,跳伞运动员能匀速下降,处于平衡状态,运动员和降落伞作为整体受到的和是一对平衡力。 试一试请在图6-25中画出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饮料瓶的受力示意图。 二、二力平衡条件 在课本P136图7-21二力平衡的实验中 (1)当两个盘子里装着砝码质量相同时,纸板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两 个力大小(相等、不相等),方向(相同、相 反),(是、否)在同一直线上,纸板(平衡、不平 衡)。 (2)若把纸板转动一小角度,此时两个力(是、否)在同一直线上;松手后,纸板(能、否)静止。

第2节力的存在导学案

第2节力的存在(第1课时)导学案 梅江初中倪笑艳 【学习目标】 (1)能从力作用所产生的现象概括出力作用的两种效果,即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和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能根据力的作用效果来确认力的存在。 (3)能根据实验现象和生活事实确认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能用力的相互性解释有关现象。 一、导读*掌握 1、力的含义:力是对的作用。 注意:①没有物体或只有一个物体不可能产生力的作用; ②相互接触的物体不一定有力的作用; ③相互产生力作用的两个物体不一定相互接触。 2、力的作用效果:①力能改变物体的, ②力还能改变物体的。 说明: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物体的改变和的改变。3、力的相互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说明:一个物体为施力物体,另一个为受力物体;若把施力物体作为受力物体,则另一个力为施力物体。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是同时产生、同时消失的。 4、课前活动:感受“力”的存在 ①把凳子举过头顶,坚持一分钟以上。 ②用力鼓掌,坚持一分钟以上。 ③与同桌同学掰手腕,坚持一分钟以上。 你活动后手的感受是: 5、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你感受到了力?请举例: 二、导学*交流 活动一:认识“力”(力的存在) 1、视频:放一段《拔萝卜》的儿歌视频,请同学分析那些片段和我们今天学的内容有关? 2、教具:“米老头”糖 问题:请同学们用尽可能多的方法对“米老头”施加力的作用(“米老头”是奖品哦) 3、课件展示图片:①人推车②手拉弹簧③推土机推土④压路机压路 问题:①上述情况中是否存在力的作用? ②上述事例中谁对谁施加了力的作用?谁是施力物体,谁是受力物体? (说明:施力物体:施加力的物体受力物体:受到力的物体)

八年级物理全册 7.3力的平衡学案 沪科版

7.3 力的平衡 一、预习目标及范围 1、预习目标 (1)知道平衡状态、平衡力概念,理解二力平衡的条件。 (2)会运用二力平衡条件解决简单的平衡问题。 2、预习范围 教材第7章第三节内容 二、预习要点 1.物体在几个力的作用下处于_____或__________________,我们就说该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2.当物体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我们就说这两个力相互平衡,简称二力平衡。 3.作用在___________的两个力,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且______________,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 三、预习检测 1.如图所示,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实验中,小明用力将纸片旋转到图示的位置,放手后纸片不能保持静止,这样操作是为了探究二力平衡时两个力() A.大小是否相等B.方向是否相反 C.是否作用在同一物体上D.是否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2.如图所示,一轻弹簧上端固定在天花板上,下端连接一小球.开始时小球静止在O点,将小球向下拉到B点,释放小球,已知AO=OB,研究小球在竖直方向上的受力和运动情况,则() A.小球运动到0点时将停止运动并保持静止 B.小球运动到A点时将停止运动并保持静止

C.小球从B运动到0的过程中弹力大于重力、速度不断增大 D.小球从0运动到A的过程中弹力大于重力、速度不断减小 3.静止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的西瓜,如图所示,下列属于一对平衡力的是() A.西瓜的重力与西瓜对桌面的压力 B.西瓜的重力与西瓜对地球的吸引力 C.西瓜的重力与桌面对西瓜的支持力 D.西瓜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西瓜的支持力 探究案 一、合作探究 1.二力平衡条件 方法1:通过演示实验得出二力平衡的条件。 介绍实验装置,用细线系住木板上的任意两个孔,细线的两端跨过桌边的滑轮各悬挂一个相同质量的钩码。 引导学生观察与思考下面问题。 木板是否静止?木板静止时受到的两个拉力的大小有什么关系?方向有什么关系? 把木板扭转一下,使两个力的作用线不在同一直线上,木板还能静止吗?重新平衡后,两个力的方向有什么特点? 在细线的两端悬挂质量不相同的钩码,木板还能静止吗? 总结:作用在上的两个力、、。 2.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可以从两方面去掌握. (1).根据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可以分析出作用在物体上的力的大小和方向. 例题:质量是50千克的人站在水平地面上,画出人受力的图示. 人受重力G和地面的支持力N.人处于静止状态,所以重力G和支持力N是平衡的.那么这两个力一定满足二力平衡的条件,即大小相等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第3章 运动和力第2节力的存在(第二课时)课程教学设计

力的存在(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1、知道力的单位,能感受力的大小。 2、了解什么是弹力。 3、掌握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和原理。 重点难点:能正确的使用弹簧测力计。 教学过程: 一、导: 活动1:用手压气球、手扭橡皮、手扳直尺 问:有何发现? (1)物体发生形变——力的作用效果 (2)手对物体有力的作用,物体对手也有力的作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问:手所感受到的力是由什么物体产生的?方向如何? 由形变的物体所产生,与形变的方向相反。 问:手松开后,物体有何变化?手所受的力还存在吗? 物体恢复原状,力不存在。 述:手所受的力是由于物体形变而产生的,由于力的方向与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 而且恢复原状后消失,可见此力是物体反抗形变而产生的力。 二、弹力 1、弹力:物体形变时产生的反抗形变的力。 问:上述物体在受力和不受力时有何共同表现? 2、弹性:物体在受力时发生形变,不受力时恢复原状的性质。 述:生活中具有弹性的物体很多,你们桌子上就有一种常用的弹性物体——弹簧,现在我们按要求来感受一下弹簧。 活动2:(1)将弹簧固定在木板上,用手下拉,观察弹簧的伸长,手有何感觉? 手受到弹簧的拉力(弹力),由于弹簧反抗形变而产生。 (2)将弹簧拉得更长,手的感觉有何变化? 受到弹力增大。 (3)撤去拉力,长度有何变化?为什么? 弹簧恢复原状,弹簧具有弹性。 (4)想象:如果你用非常大的力拉弹簧,会有什么现象发生? 弹簧不能恢复原状,弹簧损坏。 问:通过以上实验,你能得出弹簧具有什么性质? A、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越长. B、弹簧形变有限度,受力也有限度,一旦受力超出形变限度,对弹簧会造成 损坏。 问:通过以上结论,你认为弹簧对于今天的学习内容有何用途? 测量力的大小。 小组讨论:如果我们用弹簧作为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那么这个工具除了弹簧意外,你还需要给它添加一些什么结构? (1)刻度板 (2)数字和单位 ‥‥‥ 承接:我们今天就带来了按同学们的要求制定好的工具——弹簧测力计

八年级物理全册 第七章 力与运动 第三节 力的平衡分层精炼 (新版)沪科版

第三节力的平衡 知识要点基础练 知识点1 平衡力 1.下列运动过程中,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是( D ) A.在空中自由下落的苹果 B.在圆形跑道上匀速跑步的运动员 C.竖直向上抛出的石子 D.沿笔直斜坡匀速上行的汽车 知识点2 二力平衡及其条件 2.下列物体受力示意图中,处于二力平衡的物体是( D ) 3.小华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时,先后进行了如图甲、乙所示的实验,他将图乙中的纸片旋转了一定角度是想探究二力平衡时两个力( A ) A.是否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B.是否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C.方向是否相反 D.大小是否相等 知识点3 物体在平衡力作用下如何运动 4.受平衡力作用的某运动物体,下列图像中能正确反映其运动情况的是( B ) 5.在小车的连杆顶端用细线悬挂一小球M,小车连同小球M沿着斜面向下做匀速直线运动( 忽略空气阻力 )。以下四幅图能正确描述该运动过程的是( A )

综合能力提升练 6.起重机的钢丝绳吊着一个重物,当物体静止在半空中时,钢丝绳对重物的拉力为5×103 N;当物体以0.5 m/s的速度匀速上升时,钢丝绳对重物的拉力等于5×103N;当物体以1 m/s 的速度匀速下降时,钢丝绳对重物的拉力等于5×103N( 均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 7.一只静止在树枝上的布谷鸟,它受到的力是( 选填“是”或“不是” )平衡力;若布谷鸟的质量为0.1 kg,则树枝对它的支持力是 1 N( g=10 N/kg )。 8.高达9.5 m的孔子像矗立在天安门以东的国家博物馆北门广场( 如图所示 ),这尊雕像是天安门的一座文化新地标。对于静止在地面上的雕像,对雕像和地面进行受力分析, 雕像的重力和地面对雕像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雕像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雕像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9.如图所示,要使重为20 N的物体A保持与水平面成45°角的方向匀速直线运动,应对物体施加20 N的力,此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 10.如图甲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F的大小与时间t 的关系和物体运动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丙所示。由图像可知,当t=1 s时,物体受到的推力F等于(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当t=3 s 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 4 N。 11.狗拉着雪橇沿水平冰面做直线运动。先以速度v做匀速运动,雪橇受到的水平拉力为F1,后以速度2v做匀速运动,雪橇受到的水平拉力为F2,则( B ) A.F22F1 12.如图所示,一只丹顶鹤正沿直线朝斜向下的方向匀速滑翔,此过程中空气对它的作用力的方向( C )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