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叔本华,自由意志

叔本华,自由意志

叔本华,自由意志
叔本华,自由意志

从“意志”与“表象”出发

——读《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有感摘要:叔本华执着于非理性主义的唯意志论和带有神秘主义的直观方法,使他在根本上剥夺了人类道德的客观普遍性,变成了一种偶然的相对主义工具,使他产生对人生的哲学误解,由非理性主义哲学伦理学滑向了悲观主义的人生结论。而二十世纪的施韦泽则结合神学,提出趋向神秘主义的世界观——敬畏生命,积极的肯定人生意义与外在世界,进而重塑不断堕落的现代文化。两人在不同的时代环境与人生境遇下提出了两种看来极其相反的哲学理念,代表了悲观与乐观两种截然不同的价值观,不管何者,皆瑰丽绚烂。

关键词叔本华;施韦泽;自由意志;世界观

19世纪的西方现代伦理学,认为理性的力量难以观照现实人生,不足以应

付社会动荡给自身带来的烦恼、痛苦和失望。理性主义所设置的理想化的道德观

念原则系统,为自有资本主义、垄断资本主义的精华以及由此产生的接踵而至的

资本主义政治危机、经济危机和军事争斗等现象所带来的严酷的现实证明为幼稚

的心理主义幻想。“个人意志”、“生命存在”、“心理情绪”等对“普遍理性”、“善

良意志”、“观念理想”取代。叔本华的自由意志便是一大潮流。

一、自由意志

“意志是世界的物自体,是世界的内在内容,是世界的本质:生命、可见的

世界、现象只不过是意志的镜子。因此生命不可分割地伴随着意志,有如影之随形;有意志,也就有生命,有世界。因此对于生存意志来说,生命是确定不移的,

只要我们怀抱着生存意志,我们就决不能对我们的生存忧烦,哪怕是在临死的一刻。”意志才是世界的本质,才是世界的本体,可见,叔本华的哲学并不研究所

谓主体与客体的认知关系,而是研究作为现象世界之表象与作为本质世界之意志

的本体关系。现象世界的一切都只是我的表象,我的意志才是世界“实际存在的

本体意义”。

意志是绝对的,意志自由不依赖理性,而且对于任何现实的人来说,他非但是不自由的,而且生命意志的支配和驱使使他永久地处于一种痛苦的被动状况。

康德认为,我们能够从自己的理性中找到道德法则。我们能够认识到道德法则这个事实,就说明我们是自由的。人能够自律,意志自律是意志的这样一种特性,即意志对于它自身就是一个法则,不依赖于其对象。

叔本华欲驳倒康德,他批判康德,并以盲目的生命意志取代康德的理性,以纯粹感性的神秘化的意志冲动抹杀道德义务的客观价值意义,以至于非但没有真正驳倒康德,而且在理论上排除了人类道德主体性意义。

叔本华采取了康德将世界存在划分为现象与物自体的两分法形式,将意志与意志之表象双重化。从而把现实的人与人的本质,人的现实活动与生命意志本身割裂开来,分化成两个对峙的层次。一方面极端强调意志本性的绝对自由,另一方面又把人的现实行为变成了受支配的宿命论举止。

由于叔本华执着于非理性主义的唯意志论和带有神秘主义的直观方法,使他在根本上剥夺了人类道德的客观普遍性,变成了一种偶然的相对主义工具,使他产生对人生的哲学误解,由非理性主义哲学伦理学滑向了悲观主义的人生结论。

与之相对的是,二十世纪另一位伟大的哲学家施韦泽走出书斋,在非洲蛮荒莽地中悟出了另一套乐观而肯定的法则——敬畏生命。从伦理的相对主义到伦理的绝对主义,从否定生命到肯定生命、进而敬畏一切生命,两位大师的人生哲学的交锋,让跟随者从深渊到高峰,从暗黑漩涡走到天高地阔。

二、伦理相对主义与伦理绝对主义

哲学上支持多元主义的顾准先生曾说:“哲学上的多元主义,就是否认绝对真理的存在,否认有什么事物的第一原因和宇宙、人类的什么终极目的。世界就是这么个世界,这个世界的主人是人类。不设想人类作为主人,这个世界就无须认识。人类认识世界,就是为了改进人类的处境。”此处他否定了哲学的创造与需求的主体,自然“哲学”也随之消亡。无论是哲学上的一元论还是多元论都被否定了。

顾准先生又说“因为历史上许多伟大人物曾经设想过的人类改善的目标,确实许多已被超过了。所以,一切第一原因,终极目的的设想,都应该排除掉。而第一原因和终极目的,则恰好是哲学上的一元主义和政治上的权威主义的根据。”但结合顾准先生说这话的背景来看,此处主要是从政治、经济的角度出发来探讨哲学的多元论与一元论,未充分考虑伦理视域,故这种看法值得商榷。

施韦泽结合神学来探讨伦理世界观的建立,目的是为了拯救衰落的文化。基督教一神论的思想对他的影响,在他的敬畏生命世界观的建构体系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施韦泽认为,无论从民族主义,历史虚无,现代人的生活方式,还是从现代人缺乏理性,哲学的没落等方面去看,现代社会都处于一种危险的状况中。

经过一番对伦理历史的梳理与探讨,他提出,重塑文化的关键在于建立一种伦理的普世世界观。“文化以世界观为基础,并且只能够产生于许多个人的精神觉醒和伦理意志。”所有的思想,无论是个人的但还是社会的,最终都归结于世界观。

他强调“精神的重大使命是创立世界观。理念在世界观之中论证时代的信念和行为。因此,只有具备了文化世界观,我们才能够具有为文化所要求的理念、信念和行为。”

而构建这样一种世界观的路径,是通过理性。与叔本华提倡自由意志而最终滑向悲观主义不同,施韦泽提倡启蒙运动以来的理性主义,他认为“理性不是限制我们心灵生活的多样性的枯燥理智,而是在其富有活力的相互作用中的我们精神的所有功能的总和。在理性中,我们的认识和意志之间进行着决定我们精神本质的神秘对话。”

三、悲观主义与敬畏生命

在《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中,形成痛苦和悲剧的逻辑理路表现在三个方面:

1、从欲求的动因来看,一切欲求都是由于现状的不如人意,只要这种

不如意得不到解决,欲望者就会痛苦。

2、就心理效应而言,当前一个欲望得到满足后,欲望主体很快就会厌

烦,由此出现新的欲望,从而造成欲求的无休止性,故而人生犹如在痛苦和无聊之间来回摆渡的钟摆。

3、从欲望的实现数量而言,由于生命意志的欲求是没有尽头的,但是

诸多因素的制约使得能够实现的欲求只是极少部分,而多数欲求无法实现。

因此,人生就是痛苦,除却痛苦,便是虚无。当人们甘于痛苦的炼狱之后,所剩的只是一个巨大的无聊。所以,人生如同“钟摆”,摇摆于痛苦与无聊之间,永无终止。

而要摆脱痛苦,叔本华认为有两种方法:

其一,通过艺术的“观审”达到暂时的解脱。

受到叔本华悲观主义影响极大的王国维亦说:“凡人生中足以使人悲者,于美术中则吾人乐而观之。”但这种乐毕竟只是一时一刻,繁华易散,烟花易冷,散场之后是加倍的凄凉,在观审中虽可得到一时的忘却与陶醉,但现实依然是不堪忍受的残酷与冰冷。

其二,通过禁欲来求得永久的超脱。

即自愿放弃性欲、甘于忍受痛苦、绝食自尽。此处的绝食并非消极的,而是有强力意志在其中的。自灭不能是消极盲目的,而应当基于积极而清醒的人生意识之上。绝食是由最高度的禁欲自愿选择的绝世而亡。

性欲、绝食都和佛教思想有极大的相关,佛教倡导三世轮回,人由于无明,在欲海中沉沦,永续流转,而“三世”通过个体的生存与生殖来链接。同时,色是无常,无常是苦,要达到涅槃境界,即最终的解脱之境,就要忍受痛苦。此处可见叔本华受到的佛教思想的影响。

但叔本华毕竟只看到了佛教中悲观的一面,看到三世火宅,七苦八难,却没有看到佛教积极昂扬的一面。佛亦说:“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佛亦发愿,不将尘世之人度尽,吾誓不成佛。这便是大积极,大乐观。小乘时期,通过否定个体,认定个体的自身解脱便是肉体的消亡与灵魂的涅槃。而大乘时期却更进一步,认为若要达到涅槃境界,无须肉体的消灭,佛性自然,每个人都能成佛,人通过修炼,在尘世间成佛。

佛教八万四千法门,多不胜多,每个人都依据自己的气质、天赋、时势来选择入门之道,有的人看见悲观,有的人看见力量,有的人看见修行,有的人看见因果……从佛教中能够借鉴到何种东西,本是说不准的,真的是端看个人造化了。

叔本华借鉴到悲观,王国维亦借鉴到悲观,这与静安先生所处的悲苦时代以及他自身绝对说不上美好的人生境遇是有关系的。王静安的悲观在他的文学作品中有所体现,他在《红楼梦评论》中说:“生活之于苦痛,二者一而非二,而苦痛之度,与主张生活之欲之度为比例。而《红楼梦》一书,实示此生活、此苦痛之由于自造,又示其解脱之道不可不由自己求之者也”。“而解脱之道,存于出世而不在于自杀。”出世到最后,也真正的成了“当其终也,恒干虽存,固已形如槁木,而心如死灰也”。佛道思想在此处交汇合一。

王国维不仅向叔本华借鉴了悲观主义的人生哲学,亦提出了解脱的道路。他认为“解脱之中,又自有二种之别:一存于观他人之苦痛(此种解脱,唯非常人为能,其高百倍于后者,而其难亦百倍),一存于觉自己之苦痛(由于自身苦痛之阅历)。唯非常之人,由非常之知力,而洞观宇宙人生之本质,始知生活与苦痛之不能相离,由是求绝其生活之欲,而得解脱之道。”

虽然王国维与叔本华所提出的摆脱痛苦的方法有所不同,但最终目的都是为

了个体的解脱。

再回到自由意志上来,既然我们已经看到世界与人生的本质只是意志,既然我们永远无法认识和把我这种生命意志的本质,既然我只能永久地就范于生命意志的驱策和怒意,“那么,我们也决不规避这样一些后果,即是说,随着资源的否定,意志的放弃,则所有那些现象,在客体性一切级别上无目标无休止的,这个世界因之而存在并存在于其中的那种不停的熙熙攘攘和蝇营苟且都取消了;一级又一级的形式多样性都取消了,随着意志的取消,意志的整个现象也取消了;末了,这些现象的普遍形式时间和空间,最后的基本形式主体和客体都取消了,没有意志,没有表象。”“‘无’是悬在一切美德和神圣性后面的的最后鹄的。”

否定了世界的根源“意志”之后,那由世界而产生出来的一切“表象,”则也被否定了,否定后的世界,便只剩下“虚无”。

此处可见唯识中第八识“阿赖耶识”与般若学对于叔本华思想的影响。般若讲一“空”字讲到极处,唯识倡导万法唯识。

万俊人先生对于叔本华的自由意志如此评价道:“叔本华极端强调人的生命意志的盲目冲动,蔑视人的理性认识在人类道德生活中的积极作用,以神秘化的“直观”和“洞见”作为沟通热门道德情感和联系的唯一手段。”

反观施韦泽的伦理观,则是指出在这个物质主义和工具理性日益泛滥和膨胀的当今时代,人道主义具有世界性的普遍意义。他不遁世,不是像叔本华那样通过否定自身来追求人生终极,而是要肯定自我,同时肯定自我对于外部世界的价值与意义,而个人对于外界的意义也反过来肯定自我的价值,并通过“世界观”来搭起沟通自我与世界的桥梁。

施韦泽认为,哲学研究在于给人们提供一种关于乐观主义和伦理的文化价值信念。而非囿于书斋的遣词造句,用拗口的专业术语与看起来复杂高深的逻辑将哲学的生命力限制在极小的专业人士的圈子里。

他始终抱定这样一种伦理学立场:伦理就是敬畏我自身和我之外的生命意志,由于敬畏生命意志,我内心才能深刻地顺从命运,肯定人生。他说:“善是保存和促进生命,恶是阻碍和毁灭生命。如果我们摆脱自己的偏见,抛弃我们对其他生命的疏远性,与我们周围的生命休戚与共,那我们就是道德的。只有这样,我们才是真正的人;只有这样,我们才会有一种特殊的、不会失去的、不断发展的和方向明确的德性。”i

四、结语

叔本华的自由意志最终滑向了悲观主义,与佛教小乘中的自我解脱思想不谋而合,展现出一幅凄美而暗沉的人生画卷,放佛听到叔本华立于阴暗处,冷眼旁

观地冷嘲着这痛苦与无聊的世界。

施韦泽则要用理性之手,将这个不断堕落的现代世界重塑起来,他要通过个人思想的转变来改变整个世界的文化,在神学与神秘主义的背景中渲染出一个积极乐观的世界,通过一种理性的有思想的文化世界观,来肯定自我,并肯定外部世界。

在伦理的道路上,两人叩响了完全不同的大门,分别在乐观与悲观的路上建构起一整个伦理世界。其最终本质都是对生命的终极意义的叩问。之所以会走上不同的道路,当有时代背景以及个人人生境遇与禀性气质迥异的原因。

到底是选择乐观还是悲观,无所谓对与错,只因个人对于自己人生的看法不同,所以偏好有差而已。而我们一生当中,既需要叔本华,也需要施韦泽,悲伤与快乐奏出一首人生协奏曲,单调的音符构不成音乐。就像中国传统社会中,儒道两家从来并存,出世与入世端看因缘,谁也消灭不了谁。

在这个经济高速发展的社会,笔者对未来还是充满着理性的乐观,现状似乎并未如施韦泽在“文化哲学”中阐述的那么糟糕。当然,敬畏生命的哲学理念,生命力极其磅礴,少有人会觉得这是一个错误的理念。

i参考书籍

[1]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M]

[2]万俊人.西方现代伦理学史[M]

[3]王国维.红楼梦评论[M]

[4]阿尔贝特·施韦泽.文化哲学[M]

[5]蒋维乔.中国佛教史[M]

叔本华和尼采哲学思想的比较

比较尼采和叔本华思想的异同 叔本华和尼采都是19世纪意志主义的代表人物。二人的思想存在着共同点,都认为世界的本质是意志,强调意志的重要性,把意志看做万物发生和发展的根源,用意志解释自然界、社会和人类精神各种现象的存在和变化,否认了人类意志的客观物质根源和生理基础,陷入了主观唯心主义。以上是二者的相同之处,下面谈谈叔本华和尼采思想的不同之处。 叔本华认为的意志是生命意志,即求生的意志。尼采认为的意志是权力意志,即求发展、壮大的意志。 叔本华认为意志就是不能遏止的盲目冲动,就是欲求,它所欲求的就是生命,一是维持自己的生存,二是繁衍后代。他说:“意志自身在本质上是没有一切目的、一切止境的,它是一个无尽的追求。”所以又把意志称为生命意志,而生命意志的本质就是痛苦。因为一切欲求都是由于缺乏,由于对自己现状的不满,一天不能得到满足,就痛苦一天。欲望是无穷的,而满足是有限的。在宣传其悲观厌世的人生观的同时,叔本华极力抨击乐观主义。同时宣传利己主义乃是人类的天性,万物的本质。利己主义是必然的,生命意志的肯定是绝对的。但这种肯定又无异于痛苦,因此要解决痛苦,就要舍弃欲求,摆脱意志的束缚,否定生命意志。他认为既可以通过艺术来达到暂时的解脱,也可以通过禁欲来达到永远的解脱。要得到永久的解脱,就要彻底否定生命意志,就是走禁欲之路。叔本华的人生观是消极的,他确立了意志却又扼杀了意志,确立了人的地位和价值又泯灭了人的一切,使他的哲学走向了反人生的悲观厌世之路,所以他的思想只是反映了人生要求摆脱痛苦的愿望,而没有起到革命的作用,反而掩盖了痛苦的真正根源。 尼采认为,强力意志是人的本质,是人存在的基本形式。他的强力意志哲学一方面禀承了叔本华的意志主义,另一方面尼采是从希腊文化的悲剧精神中找到这一哲学起点的。尼采极其赞赏希腊悲剧精神,他认为希腊悲剧精神有两个,一个是日神(阿波罗)精神,一个是酒神(狄俄尼索斯)精神。真正的精神是酒神精神,真正的哲学的酒神哲学。尼采认为不仅人的生命本质是强力意志,而且一切自然过程和自然事物都是强力意志的表现。在人类社会中强力意志主宰着一切。强力意志是世界运动变化的动力,由强力意志所派生和推动的世界的永远“流传”、“永久循环”的,是沿着螺旋形变化的。万物皆变,唯有意志永存不变。尼采从他的权力意志出发,引出了他的人生哲学——超人哲学,超人哲学是疯狂主义的,人称狂人哲学。他认为超人就是指权力意志达到顶峰的人。超人创造着社会历史,推动着社会前进。

叔本华100句名言 (2)

叔本华名言100句 把人们引向艺术和科学的最强烈的动机之一,是要逃避日常生活中令人厌恶的粗俗和使人绝望的沉闷,是要摆脱人们自己反复无常的欲望的桎梏。——叔本华 ·人类幸福的两大敌人是痛苦和无聊。 ·没有人生活在过去,也没有人生活在未来,现在是生命确实占有的唯一形态。 ·平庸的人关心怎样耗费时间,有才能的人竭力利用时间。 ·庸人费心将是消磨时光,能人费尽心机利用时光。 ·普通人只想到如何度过时间,有才能的人设法利用时间。 ·单个的人是软弱无力的,就像漂流的鲁滨孙一样,只有同别人在一起,他才能完成许多事业。 ·老年时最大的安慰莫过于意识到,已把全部青春的力量都献给了永不衰老的事业。·读书越多,留存在脑中的东西越少,两者适成反比。读书多,他的脑海就像一块密密麻麻重重叠叠涂抹的黑板一样。 ·一种纯粹靠读书学来的真理,与我们的关系,就像假肢、假牙、蜡鼻子甚或人工植皮。而由独立思考获得的真理就如我们天生的四肢:只有它们才属于我们。 ? 11. 生命是一种语言,它为我们转达了某种真理;如果以另一种方式学习它,我们将不能生存。——叔本华 ·我们读书时,是别人在代替我们思想,我们只不过重复他的思想活动的过程而已,犹如儿童启蒙习字时,用笔按照教师以铅笔所写的笔画依样画葫芦一般。我们的思想活动在读书时被免除了一大部分。因此,我们暂不自行思索而拿书来读时,会觉得很轻松,然而在读书时,我们的头脑实际上成为别人思想的运动场了。所以,读书愈多,或整天沉浸读书的人,虽然可借以休养精神,但他的思维能力必将渐次丧失,此犹如时常骑马的人步行能力必定较差,道理相同。

·从根本上说,只有我们独立自主的思索,才真正具有真理和生命。因为,惟有它们才是我们反复领悟的东西。他人的思想就像加别人飨桌上的残羹,就像陌生客人挪下的衣衫。 ·人的面孔要比人的嘴巴说出来的东西更多,更有趣,因为嘴巴说出的只是人的思想,而面孔说出的是思想的本质。 ·财富就像海水,饮得越多,渴得越厉害;名望实际上也是如此。 · A certain amount of care or pain or trouble is necessary for every man at all times .A ship without a ballast is unstable and will not go straight. (Arthur Schopenhauer. Geman philosopher)一定的忧愁、痛苦或烦恼,对每个人都是时时必需的。一艘船如果没有压舱物,便不会稳定,不能朝着目的地一直前进。 ·具有伟大心灵的人,相对于他的心灵来说,永远是王。 ·人只有按照自然所启录的经验来生活。 ·愚昧无知如果伴随着富豪巨贾,那就更加降低了其人的身价。·人类所能犯的最大的错误就是拿健康来换取其他身外之物! 21. 不加思考地滥读或无休止地读书,所读过的东西无法刻骨铭心,其大部分终将消失殆尽。——叔本华 * 同在一个舞台上,有的人是帝王,有的人是臣子,有的人是将军,士兵或仆人和其他等等,他们彼此的不同只不过是外在的不同而已,但各种角色内层核心的实在性确是相同的,大家都是可怜的演员,对自己的命运充满着渴望与焦虑。 * 人的最高,永恒和丰富的快乐实在是他的心灵。 *在一切幸福中,人的健康胜过任何其他幸福,我们真可以说一个身体健康的乞丐要比疾病缠身的国王要姓杜得多。一种平静欢愉的气质,快快乐乐的享受非常健全的体格,理知清明,生命活泼,洞彻事理,意欲温和,心地善良,这些都不是身份与财富所能促成或代替的。

叔本华名言名句大全

叔本华名言名句大全 导读:本文是关于叔本华名言名句大全,希望能帮助到您! 1、人们为一个人的死亡感到恐惧和悲伤,因为死亡意味着对世界上发生的事情将无法再去经历感受,将会对一切失去感知,活着的时候发生的一切将会归化为零!——叔本华 2、老年时最大的安慰莫过于意识到,已把全部青春的力量都献给了永不衰老的事业。——叔本华 3、某种程度的艰难和困扰,这对每个人来说在任何时候都是必要的。这好像船要直行而必须有压舱物一样。——叔本华 4、当一个人绝对粗鲁时,就好像他脱光了衣服赤裸裸地站在我们面前——叔本华 5、理智有时似乎可以引导意志,但是仅仅象一个想到引导他的主人而已;意志是一个勇猛强壮的瞎子,他背负着一个能给他指路的亮眼的瘸子。——叔本华 6、好心善意,仁爱和慷慨等等替别人做的事永远只是减轻那些人的痛苦而已,从而可知能够推动这些好心善意去行善布施,永远只是对于别人的痛苦的认识。——叔本华 7、贪欲之产生,基于—个原则,就是认为一切快乐在效用上只是消极性,而包含一连串快乐的幸福则是幻想;相反的,痛苦却是积极性的,也是极端真实的。——叔本华 8、谦虚对才华无奇的人来说只是一种诚实,对才华绝顶的人来说,是一种虚伪。——叔本华

9、人受意志的支配与奴役,他无时无刻地忙忙碌碌地试图寻找些什么,每一次寻找的结果,无不发现自己原是与空无同在,最后终不能不承认这个世界的存在原是一大悲局,而世界的内容却全是痛苦。——叔本华 10、时间对善用者亲切。——叔本华 11、我们自己不先去思考某个对象就来阅读有关它的文字,会是危险的……当我们阅读的时候,别人在替我们思考;我们只是在重复别人的心理历程。……因此如果一个人几乎整天都在读书……他就会渐渐丧失思考的能力。——叔本华 12、凡夫俗子只关心如何去打发时间,而略具才华的人却考虑如何应用时间。——叔本华 13、欲望过于剧烈和强烈,就不再仅仅是对自己存在的肯定,相反会进而否定或取消别人的生存。——叔本华 14、做学问是目的不是手段。——叔本华 15、时间是无限的,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人为了用有限的时间去抗衡无限的时间而采取了繁殖这一手段,让自己的生命时间得以延续。这是人类繁殖的本能。——叔本华 16、我们看到最大的痛苦,都是在本质上我们自己的命运也难免的复杂关系和我们自己也可能干出来的行为带来的,所以我们也无须为不公平而抱怨。——叔本华 17、如果有一巨大的不幸,平日我们只要一想到它就会战栗,现在果然真的发生了,我们这时的情绪,整个说起来,只要忍过了第一阵创痛,以后也就没有什么很大的变化了。——叔本华 18、一切欲求作为欲求说,都是从缺陷,也即是从痛苦中产生的。——叔本华

我所知道的叔本华

我所知道的叔本华 叔本华(Arthur Schopenhauer,1788-1860)是唯意志论哲学的始祖。他出身于但泽(今属波兰)一个银行家家庭,1809年入哥廷根大学学习医学,后对哲学感兴趣。1811年转入柏林大学专攻哲学,听过费希特的课,1813年以博士论文《充足理由律的四重根》获耶拿大学博士学位。 因家境富有,他不必为生计奔忙,一生潜心著述。只有1820年和1826年两度试图在柏林大学开课,均因找不到听众而失败。 1819年,他出版了自己最重要的著作《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但几乎无人问津,直到三十多年后,人们才认识到他的哲学的价值,他的声望在他70岁时达到顶点,两年后他死于肺炎。 叔本华最重要的思想是他的“唯意志论”思想,最具代表性的两句话是“世界是我的意志”、“世界是我的表象”。他认为“意志”是高于一切的,个体的“意志”即是他“世界”的主宰,一切事物都是意志的表现,思想也是意志的派生物。意志也是生物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肠胃、利爪、肌肉、性器官都是意志促使生物发展出来的。他把理性置于意志的支配之下,认为意志统率知觉、记忆、想象、判断和推理,人的思想、理性应当服从神秘的、无从解释的意志。人之初并无理性可言,只是后来需要体现意志时意志才造出了理性。但理性是不可能认识到世界的本质的,直觉才是认识世界的唯一途径。 叔本华对于意志的强调又引出了他的“生命意志论”。叔本华认为,作为世界本原的生命意志是痛苦的本原,由生命意志产生的欲求是一个痛苦的过程。每一次欲求的满足、结束都必然一个新的欲求的起点,导致欲求的循环不止。欲求的无限,使痛苦也无穷无尽。即使欲求的实现带来了满足,它也是暂时的。因此,叔本华提出了他的摆钟理论,认为人生就像一个摆钟,在欲求之间、痛苦和无聊之间不停地来回摆动(同时他也说过人类幸福的天敌是痛苦与无聊)。意志的本质就是挣扎,它没有目的、没有满足,欲望的暂时的满足也立刻导致空虚无聊,导致进一步的欲望和挣扎,欲壑难填。所以人生本质上就是无休止的痛苦。 由生命意志便可以引申出他最广为人知的“悲观主义”。既然世界本质是某种无法满足的欲求,那么世界就无法脱离其痛苦的本质。于是叔本华认为所有的幸福都是虚妄,只有痛

叔本华及其唯意志思想

叔本华及其唯意志思想 一、生平及著作 叔本华(Arthur Schopenhauer,1788—1860),我们并不陌生,他是德国著名的哲学家,出身于但泽(当年德国的但泽市,现为已成为波兰的格但斯克了。)的一个大银行家家庭,是位才华横溢的作家。 l809年起在哥廷根大学学医,后改学哲学,跟G·E·舒尔曼研修柏拉图和康德著作。 他为了向费希特学习,由哥廷根大学转到了柏林大学。l811年向柏林大学提交论文《论充足理由律的四重根》(1.逻辑必然性,根据认识的充足根据律,一旦我们承认了前提,那么我们必然绝对地承认其结论。2.物理必然性,根据因果律,只要出现原因,结果肯定毫无疑问地随之而来。3.数学必然性,根据存在的充足根据律,在正确的几何定理中所陈述的任何一种关系,都确实是该定理确定之关系,而且每一个正确计算也是不可辩驳的。4.道德必然性,根据这种必然性,每一个人,甚至每只动物,只要产生一个动机,就得被迫去做符合个体生来具有且不可改变的特征的事情。)由这篇论文,他1812年获得博士学位。当时他24岁。 后来在魏玛他母亲的文学沙龙里结识歌德,非常崇敬歌德。而且在F·迈耶尔的指导下,开始研究印度哲学和佛学,尤其受到印度哲学典籍《奥义书》中悲观厌世思想的影响。 从1820年起,叔本华在柏林大学任讲师,讲授“整个哲学或关于世界的本质和人的精神的学说”,中间有一个趣闻,就是曾经公开与黑格尔同时开课争学生,但听课者从未超过三人。1822年被聘为副教授,因为当时的影响力确实赶不上黑格尔,所以一愤之下就辞职了,因为是祖上是大银行家出身,所以后来就靠着丰厚的遗产来生活。从l831年开始定居于法兰克福,直到逝世。 叔本华作为一个哲学家,他的文论思想反映在他的哲学著作中。他的主要著作有:《伦理学的两个基本问题》(1814) 、《视觉和色彩》(1816)、《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1818)、《自然界中的意志》(1836)等。 二、意志论思想 叔本华哲学体系的逻辑起点是从黑格尔的对立面的角度提出自己的哲学思想的。 我们知道,黑格尔把理性推向了极致,并且建立了体大思精的理论体系。他的名著包括《精神现象学》(1807),此书标志着黑格尔从谢林的追随者到独立创立哲学体系的转变;《小逻辑》(1812-1816),在这部书中他系统地阐明了他的辩证法思想;在三卷本的《美学》讲演录中,表达的也是“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的主题和价值取向。黑格尔成为西方古典哲学和美学的集大成者。 而叔本华则认为人的精神世界中有理性所不能达的境界,而且这种理性不能达的境界是人生的最高精神境界。 这种最高的精神境界应该如何来命名呢? 叔本华把它归结为“意志”,强调以“意志本体”取代“理性本体”。 也就是说,黑格尔将理性、理念作为世界的本原或最高形式的存在;而叔本华则认为意志才是存在的本质,是第一位的。 实际上,对于叔本华的观念,并不难理解。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在叔本华生活的十九世纪,西方哲学美学中的理性主义传统经历了一统天下的辉煌之后,从古希腊的柏拉图一直到理性主义哲学的集大成者黑格尔,已渐渐地暴露出它的弊端,西方社会日益暴露出理性所带来的技术进步与道德水平下滑的矛盾。人们对理性主义的观念开始动摇。特别是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累积的矛盾加深,理性的力量也

尼采和叔本华的人生观比较

叔本华和尼采的人生观 唯意志主义是一种把人的意志绝对化,神秘化,把意志看成是宇宙的本原和万物的本质,认为意志高于理性的唯心主义和非理性主义哲学学说,是现代西方人本主义哲学思潮的开创性流派,其主要代表人物是德国哲学家叔本华和尼采。叔本华,是意志主义哲学的创始人,他是一个反理性主义的思想家,也是一个极端的悲观主义者。唯我主义的唯心论,唯意志论的哲学构架,反理性主义的哲学立场和悲观主义的人生观构成了其哲学思想的全部。他就是从唯意志论和和反理性主义走向了悲观主义的人生观。尼采,是著名的意志主义哲学家,其哲学是直接从叔本华的哲学出发的,他深受叔本华哲学的影响,但他反对叔本华否定生命意志的悲观遁世思想,不过并不否定人生是痛苦和无意义的论断。在他看来,“人生是多灾难的,而且常常是无意义的”①,这使人生陷于难以忍受的痛苦之中,人生就是恐怖的“苦海”。 二者的人生观都带有悲观主义的色彩。其最大的不同是叔本华的人生观是消极悲观的人生观,尼采的人生观是积极悲观的人生观。尼采人生观是叔本华人生观的发展。 一叔本华的人生观叔本华的人生观是一片悲天悯人、爱莫能助的凄凉景象,他把人等同于动物和其它万物;把意志、欲望和激情看作是人的本质; 他认为意志就是不能遏止的盲目冲动,就是欲求,它所欲求的就是生命,一是维持自己的生存,二是繁衍后代。他说:“意志自身在本质上是没有一切目的、一切止境的,它是一个无尽的追求。”所以又把意志称为生命意志,而生命意志的本质就是痛苦。因为一切欲求都是由于缺乏,由于对自己现状的不满,一天不能得到满足,就痛苦一天。欲望是无穷的,而满足是有限的。欲求永远只是象丢给乞丐的施舍一样,今天维持了乞丐的生命,以便明天延长他的痛苦。今天消除一种痛苦,明天会有千百种痛苦接踵而至,如性欲、狂热的爱情、嫉妒、仇恨、恐惧、好名、爱财、疾病等,意志发展越高,痛苦就越显著。知识的发展也不能解决痛苦,反而会带来更大的痛苦,所以越有知识就越痛苦。他也把人生比喻为一种苦难,一种原罪,一场悲剧,每个人都是这场悲剧中命中注定的悲剧演员。他还把人生比喻为一个肥皂泡,它是空空的,可人们却争着要把它吹的大大的,其结果是幻灭。还认为人生是无聊的。他说:“人生是在痛苦和无聊之间象钟摆一样的来回摆动着。事实上痛苦和无聊两者也就是人生的两种终极成分。”在宣传其悲观厌世的人生观的同时,叔本华极力抨击乐观主义。同时宣传利己主义乃是人类的天性,万物的本质。利己主义是必然的,生命意志的肯定是绝对的。但这种肯定又无异于痛苦,因此要解决痛苦,就要舍弃欲求,摆脱意志的束缚,否定生命意志。他认为既可以通过艺术来达到暂时的解脱,也可以通过禁欲来达到永远的解脱。要得到永久的解脱,就要彻底否定生命意志,就是走禁欲之路。禁欲行为有三种:一是自愿放弃性欲,因为性欲是生命意志最坚决的表现,自愿放弃它,是否定生命意志的第一步。二是甘愿受苦,因为痛苦可以使人感到绝望,从而转向内心世界,净化人的原本贪欲的灵魂,达到神圣境界。三是自愿以死来达到彻底禁欲,灭绝意志,达到彻底的安宁,寂灭中的极乐。叔本华的人生观是消极的,他确立了意志却又扼杀了意志,确立了人的地位和价值又泯灭了人的一切,使他的哲学走向了反人生的悲观厌世之路,所以他的思想只是反映了人生要求摆脱痛苦的愿望,而没有起到革命的作用,反而掩盖了痛苦的真正根源。 二尼采的人生观尼采认为,强力意志是人的本质,是人存在的基本形式。他的强力意志哲学一方面禀承了叔本华的意志主义,另一方面尼采是从希腊文化的悲剧精神中找到这一哲学起点的。尼采极其赞赏希腊悲剧精神,他认为希腊悲剧精神有两个,一个是日神(阿波罗)精神,一个是酒神(狄俄尼索斯)精神。真正的精神是酒神精神,真正的哲学的酒神哲学。他说:“每部真正的悲剧都用一种形而上学的慰藉来解脱我们:不管现象如何变化,事物基础之中的生命仍是坚不可摧和充满快乐的。”尼采认为不仅人的生命本质是强力意志,而且一切自然过程和自然事物都是强力意志的表现。在人类社会中强力意志主宰着一切。强力意志是世界运动变化的动力,由强力意志所派生和推动的世界的永远“流传”、“永久循环”的,是沿着螺旋形变化的。万物皆变,唯有意志永存不变。尼采从他的权力意志出发,引出了他的人生哲学——超人哲学,超人哲学是疯狂主义的,人称狂人哲学。他认为超人就是指权力意志达到顶峰的人。超人创造着社会历史,推动着社会前进。 实用主义的主要论点是:

如何理解叔本华的作为世界本体的意志

一,如何理解叔本华的作为世界本体的意志 对于叔本华而言,世界分为两部分:一方面是表象,一方面是意志。主体是认识一切而不被任何事物所认识的,是世界的支柱,我们每个个人正是这样一个主体。而客体则是我们通过先验的时空范畴去认识的事物,比如我们的身体。主体和客体共同构成作为表象的世界,故而是不可分的。叔本华认为人们的先天认识只有时间、空间和因果律,而这些东西都只在表象间发挥作用、形成联系,和意志本身无关。感性、知性和意志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所以一切表象的存在都是意志的客体化。他认为一切表象的存在源于两种完全不同的形式,其一是感性和知性,其二是意志。 人的一切行为是由意志活动和行为活动两方面构成的,在叔本华看来两者是具有同一性的。这里好像他犯了个错误,即我们通常认为想做某件事和去做某件事有着不可逾越的鸿沟,是完全不同的两码事,这是曲解了叔本华关于意志的定义。在叔本华看来,意志活动不是感性和知性,既思考过程的那种活动,因为这种活动属于表象和物自体即意志无关。意志只在行为活动中使自己现身。事实上它应该被理解为某种无法抑制的冲动,确切的说是盲目的冲动,某种非理性的欲求。我们所有的行为都是这种盲目的冲动,一切表象中的活动只是使我们感觉自由的假象。意志是一种不能被克服的东西,我们每一行为都是意志的现身。 对于那些非生命体,纯粹物理的对象,意志似乎并不存在,但叔本华驳斥了这种观点。他认为在无机的自然中,意志在普遍的自然力中使自己获得客体化。就象人类行为一样,意志就在那往下掉落的石头中使自己现身。这样,作为意志最终呈现的问题被解决了,这一形而上学的概念就在无处不在又漫无目的永不满足的力中使得自己现身。意志实质上在叔本华那里就是控制我们所处的表象世界的外在因素。 在叔本华看来,世界的本体既不是上帝,也不是物质或精神之类的实体,而是一种生存意志。 在主客分立的认识方式下,自我和世界都只能相对于对方而存在,而对于它们本身到底是什么,只能说不可知。为了知道它们本身,必须越出主客分立的认识方式,即越出表象世界的范围。表象世界只有相对性,世界最内在的本质只能到完全不同于表象的另一面去找。越出主客分立的认识方式,所达到的就不再是意识中所呈现的世界(表象世界),即对象在主体的意识中的某种表现,而是存在的东西本身,即自在之物,而它只能是意志。自在之物的世界就是意志世界。 叔本华通过揭示人的真正本质是意志来论证自在之物的世界就是意志世界。从主客分立的角度来看,作为主体的人也表现为像其他对象一样的对象,是表象世界中的一个个体,以身体作为载体,无法和其他对象区分开来。在这种情况下,人即使对自己知之甚多,也同样不能理解自己。人的本质对人来说仍是异己的。如果撇开主客关系,不把人当作对象,而直接就人本身来了解人,那就可发现人最根本的东西是情感和欲望,也就是意志。 把主体看作意志,就指出了主体的本质。叔本华认为过去理性派哲学家把理性看作先于情感意志的东西,看作人的本质所在,这就颠倒了意志和理性的关系,其实意志高于理性。人首先有意志,然后才认识所要认识的东西。人的理性、思想不过是意志的体现方式。从外表上看人的意志欲望似乎受理性和思想的指导和支配。其实理性和思想的目的不是其本身,而是作为满足、欲望的手段。人的理性、思想,从其起源和实质来说,都完全服从于意志。理性以主客二分为前提,由人的思维引出的人的存在只能是作为对象的存在,仍然停留在现象范围,不是人的真正本质。意志则超出了主客二分的界限。意志作为人的本质存在指的是人的自我的存在,而自我总是作为主体存在的,而和思维主体不同,意志作为主体不是相对于客体而存在,而是本身包含了客体的主体,是主体本身之所是。作为主体的自我是意志,作为对象的是同一个意志。在此,主客二者消融于意志之中。 二,试析杜威的“探索方法的五步”及其实验主义理论 (1)联想(或译为“暗示”、“建议”),即心灵趋向一种可能的解决。(2)问题,将所曾觉察到的困难或疑虑理论化为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即必须得出答案的问题。(3)假设(或译为“臆说”);使用一个又一个的建议,作为解决此问题的观念或假设.并通过观察与其他工作,搜集解决此问题的事实材料。(4)推理,对作为观念或假设的心理操作(推理乃推论之一部分,而非全部)。(5)以外表或想象的活动试验此假设。他举例说,如有人在行路时,忽遇见一条水沟,而思跃越之(联想、建议、计划);接着为安全计,此人便观察水沟的情形(观察),继而发现此沟颇宽,对岸湿滑(事实、资料);然后设想此沟是否尚有较狭之处(观念),于是上下查看(观察),以便探求究竟(以观察试验观念);如未发

叔本华哲学

一、作为表象的世界 二、作为意志的世界 1、生命意志 意识只是外表,意志才是本质 哲学家们几乎无一例外地都认为心灵的本质在于思想和意识,认为人是有知识、有理性的动物。“这个古老的、普遍的根本错误,这个巨大的、最初的谎言,……非在一切之先抛弃不可。”“意识仅仅是我们心灵的外表,我们对于心灵正如我们对于地球一样,不认识内部,只认识外表。”潜伏在有意识的理智之下的是有意识或无意识的意志,是一种奋进而持续的生命力,是一种自发的活动,是一种欲望迫切的意志。 理智有时似乎可以引导意志,但是仅仅像一个向导引导他的主人而已。意志“是一个勇猛强壮的瞎子,他背负着一个能给他指路的亮眼的瘸子。”我们并不是因为发现了欲求某个事物的种种理由才去欲求这个事物,而是因为欲求某个事物才去寻找欲求它的种种理由,我们基至还苦心经营了种种哲学和神学来掩饰我们的种种欲望。 所以,叔本华把人称为“形而上学的动物”:别的动物在没有形而上学的情况下欲求。“当我们用种种理由和种种解释去反对一个人,并千辛万苦去说服他的时候,最使我们恼火的事莫过于到了最后才发现他根本不愿意了解,而我们又不得不对付他的意志。” 所以,逻辑是无用的:没有人靠逻辑说服过任何人,连逻辑学家也只是把逻辑作为收入的一个来源而已。要说服一个人就必须迎合他的自身利益、他的欲望、他的意志。请注意一下我们对自己的胜利记得多么久,对自己的失败忘得多么快!记忆力是意志的奴仆。“我们在算账时出的差错,总是使自己占便宜的时候多于使自己吃亏的时候,这是毫无欺诈的意向。”“另一方面,在谈到与自己的愿望密切相关的事物时,最愚钝的人的悟性也变得敏锐起来”。一般来说,智力或由于危险,如狐狸,或由于需要,如罪犯,而发展起来。但是它似乎总是服从于欲望,是实现欲望的工具。当它要取代欲望的时候,混乱就随之而来了。最容易犯错误的莫过于仅凭思考行事的人了。 试想一想人们为了衣食、配偶、儿女而进行激烈争斗,这难道是思考的效果吗?当然不是。原因就是那种求生、求更丰富生活的半意识的意志。“人们仅仅表面上是被前面的某种东西牵着走,而实际上是被后面的某种东西推着走的。他们认为自己是被见到的东西牵引着,而事实上他们是被自己感觉到的东西驱策着——被本能驱策着。这些本能的作用他们有一半时候没有意识到。 理智仅仅是个外交部长,“造化造它出来是为个人意志服务的。因此理智仅仅被指定在事物给意志提供动机的范围内认识事物,并非是探究事物或把握事物的真正本质。”意志是心灵中惟一永恒不变的元素……是意志,通过意向的持续,“统一了意识,综合了它的一切表象和思想,伴随它们处于一种连绵和谐的状态中。”意志是思想的命脉。 性格是意志的产物 性格在于意志,而不在于理智。性格也是意向和态度的持续:而这些就是意志。通俗语言爱说“心”而不说“头”,这是正确的。通俗语言知道(因为它并没有对此进行推理)一个“善良的意志”比一个明智的头脑更深奥、更可靠。当

叔本华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浅析叔本华的意志与表象 亚瑟·叔本华,德国哲学家,意志主义的主要代表之一。在人生观上,持悲观主义的观点,主张禁欲忘我。他继承了康德对于现象和物自体之间的区分。不同于与他同代的费希特、谢林、黑格尔等取消物自体的做法,他坚持物自体,并认为它可以通过直观而被认识,将其确定为意志。意志独立于时间、空间,所有理性、知识都从属于它。人们只有在审美的沉思时逃离其中。叔本华将它著名的极端悲观主义和此学说联系在一起,认为意志的支配最终只能导致虚无和痛苦。他对心灵屈从于器官、欲望和冲动的压抑、扭曲的理解预言了精神分析学和心理学。他文笔流畅,思路清晰,后期的散文式论述对后来哲学著作的诗意化产生了较大影响。 1819年,他出版了自己最重要的著作《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但在当时几乎无人问津,但是他并没有为此而灰心,他自我嘲讽似的宣称,这本书不是为当代人,而是为后代人所写的。他在默默无闻中等待了30个寒暑,这部鼓噪着生命冲动的哲学名著也伴随它的作者度过了30年的冬眠期。这本书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重新诠释了充足理由律,解释为什么现象世界必须通过充足理由律来了解;第二部分提供了意志显现的细节,它是一种既不满足又不停止,盲目的冲动,要求人从自身存在本质即欲望之中解放出来;第三部分试图通过对自然和生命的审美,即艺术中获得一种短暂的慰藉;第四部分以伦理学和禁欲主义的形式提供一种可能获得拯救的方式。而终于在1851年得到了爆发。一位名人说:“走了一整天,到天黑,他走到了。” 叔本华继承了康德关于为世界划分两个层次的观点。在康德看来,人的理性(这里是指纯粹理性或理论理性)只能认识进入人的认识领域范围内的东西,即现象界,至于现象界背后的自在世界则是人的理性无法认识的。在道德形而上学原理中,康德指出:人们必须以双重方式来思考自己,按照第一重方式,须意识到自己是通过感觉被作用的对象;按照第二重方式,又要求他们意识到自己是理智,在理性的应用中不受感觉印象的影响,是属于知性世界的。同样,叔本华也认为世界存在两个层次:一是表象世界,二是意志世界。叔本华自认为自己的哲学是康德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康德的“自在之物”其实就是他所说的“意志”,但他认为康德并没有说清楚,因为康德把自在之物只理解为绝对的客体,而没有理解为主体。康德在区分出现象界和自在之物后认为,人们的理性认识能力只能认识现象界,对自在之物却不能有所认识。因为在主客分立的认识方式下,主体不可能越过这个对立而直接到达客体,因为人的认识能力只能到达事物向人所显现的表象,而无法透过表象达到自在之物本身。而叔本华正是要突破康德这一思想的局限来认识自在之物,在叔本华看来,如果超越了主客分立的认识方式,所达到的就不再是意识中所呈现的世界(表象世界),即对象在主体的意识当中的某种表现;而是存在的东西本身,即自在之物。自在之物在叔本华看来只能是意志,所有那些在原因之后又有原因的线索上,按规律呈现的一切基本动力都只能从意志得到说明。叔本华用他的意志本体论,完成了对康德二元论的批判与超越。 “世界我的表象,这是一个真理,是对于任何一个生活着和认识着的生物都有效的真理。”叔本华认为,以往的哲学都忽视了一个最为基本的事实,要么从主体出发引出客体,要么从客体出发引出主体,而事实却是,世界既不是单纯的主体,也不是单纯的客体,而是我的表象,因此,根本没有脱离主体的客观世界,就是说没有什么太阳,只有眼睛中的太阳,没有什么地球,只有人手触摸到的地球。因此,我们必须立足这一事实,首先把一切都作为表象加以考察,即作为主体的客体而考察。作为表象的世界,它有着本质的、必然的,不可分的两个半面,一个半面是客体,另一个半面是主体,这两个半面是相互依存的,“任何一个半面都只能是由于另一个半面而有意义和存在:存则共存,亡则俱亡。” 在叔本华看来,“世界是我的表象”,但却并不意味着这个作为表象的世界是主观随意

叔本华生活意志

绪论 一、什么是哲学 哲学这个概念源于希腊语hilosophia,由philos和sophia组合而成,意为“爱智慧”。真正意义上的智慧与通常所说的知识是不同的:知识或者科学知识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工具和手段,它们通常都具有功利性或有用性,而人追求和热爱智慧却没有别的目的而只是为了智慧本身,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虽然一切科学都比哲学更有用,但是唯有哲学是真正自由的学问。 一、什么是哲学? 哲学应包括五个部分:形而上学、认识论、逻辑、伦理学、美学。哲学基本问题:世界第一性?存在与思维的同一性? 哲学种类:、经济哲学、数学哲学、社会哲学、政治哲学、宗教哲学、生态哲学、科技哲学 二、哲学有用吗?哲学对你有用还是无用,要看你是怎样的人。三、哲学的不确定性 罗素《西方哲学史》绪论 哲学,就我对这个词的理解来说,乃是某种介乎神学与科学之间的东西。 它和神学一样,包含着人类对于那些迄今仍为确切的知识所不能肯定的事物的思考;但是它又象科学一样是诉之于人类的理性而不是诉之于权威的,不管是传统的权威还是启示的权威。 一切确切的知识——我是这样主张的——都属于科学;一切涉及超乎确切知识之外的教条都属于神学。但是介乎神学与科学之间还有一片受到双方攻击的无人之域;这片无人之域就是哲学。 哲学家维特根斯坦说:“把能说清楚的说清楚,不能说清的就保持沉默。哲学就是试图去说清楚什么,说清楚了的就是科学,不能说的东西,就必须以虔诚的沉默来对待。” 哲学问题几乎都是无法解决的难题: 哲学问题是永恒无解的难题,可以有理论和实际两方面的根据。 从理论上讲,哲学所探讨的对象不是经验的对象而是超验的对象,例如宇宙万物的本原、存在、实体或本体,包括人在内所有存在物的来源和归宿等等。当然,哲学也有比较具体和现实的问题,例如认识论、伦理学、历史哲学、社会政治哲学的问题,不过由于这些问题都属于最基本的问题,因而同样没有确定的答案。智慧的痛苦 只要当无限、绝对、永恒、理想和彼岸从遥远的地平线上升起,人就注定了追求和热爱智慧的命运。 所以我们说智慧是一种痛苦,而且是一切痛苦中最痛苦的痛苦。它的刻骨铭心之处不仅在于人注定了要追求智慧却也注定了不可能通达智慧的境界,而且更在于追求智慧便使人知道了自己的有限性,知道了自己的有死性。 水中之树的倒影 龙应台曾经在《白杨树的倒影》说过,人应当有两种生活,一种是现实的世俗生活,还有一种是虚幻的,精神层面的生活,就像白杨树在湖中的倒影。 四、如何学习和思考? 斯多葛派爱比克泰克——“当我们开始意识到自身的软弱和孤独时,哲学就产生了”。 1.惊异—→在惊异中,我才意识到自己对知识的匮乏。 2.畏惧和被抛:

浅论叔本华的意志哲学与生命观

浅论叔本华的意志哲学与生命观 “生命是什么?”作为一个基本的哲学问题,在哲学史上不同流派的哲学家有不同的思考和看待,乐观主义者习惯于从人类中心论的角度来歌颂生命,但往往会陷入唯我独尊的孤立状态;悲观主义者则认为生命对于茫茫宇宙而言显得渺小且无助,生命最终归于虚空。作为一个悲观主义者,叔本华对生命持有强烈的人文关怀,他对生命深刻的审察一方面向世人揭示了“生之罪”,另一方面也为大众指出了摆脱意志的束缚并获得幸福的方式。 标签:生命;意志;表象;意欲 自哲学产生之初,哲学家们就没有停止过对“生命是什么?”这个命题的思考。在历史长河中,生命被理性主义和人类中心主义者们不断地赞颂,或被赞为纯粹理念的外显、或被看作是造物主的神圣印证。然而叔本华对待生命的态度却是冷静而严肃的,他向世人揭示了“生之罪”,并指出摆脱意志的束缚方式。叔本华的生命观饱含了人文关怀,能够给已经习惯于人类中心主义的我们带来些许启发。笔者在文章第一部分对叔本华意志哲学作了概述,在第二部分着重分析了叔本华悲观主义的生命观,最后一部分论述了叔本华生命观的意义和价值。 一、意志与表象的对立统一 叔本华对生命的思考和探索是基于其意志哲学体系的。因此,要对其生命观有一个深入的理解,首先要理解他的意志哲学。 叔本华延续了德国古典哲学的主客二元对立的传统,他的意志哲学中最核心的概念:“意志”和“表象”可以看作是对康德认识论对现象与物自身的二元区分观点的继承和发展。在《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一文中,叔本华开宗明义地宣称:“没有真理比以下这个真理更明确、更独立于所有其他东西并且更不需证明的,亦即:因为认识才存在的所有那些事物,也就是这整个世界,就其与主体的关系而言只是客体,只是直观者的直观,简言之,只是表象”[1]。由此可见,叔本华同康德一样也认为我们的认知能力无法掌握到世界的本质结构,我们所掌握到的东西,只是本质在心灵的表象。既然叔本华是用“表象”的概念替代了康德的“现象”概念,从理论系统性的角度出发,就必然有关于本质的概念来替代康德的“物自身”。对此,叔本华的回答是:“客体的世界,世界作为表象,这并不是世界唯一的一面,而只是它的外部的一面,也就是说,世界还有一个完全不同的面,那是它‘世界’最内在的本质,它的核心,亦即‘物自身’,而这个我们将在下一部探讨,根据最直接的它的客体化,它被命名为’意志’”[1]。可见,在叔本华这里,“意志”是被作为外在世界的本质的,而对“意志”和“表象”的阐述也构成了其意志哲学体系的基础。 叔本华在对意志和表象进行界定后,又进一步阐释了意志与表象的关系,他指出“意志”不仅出现在人类身上,也出现在所有的动物、植物、无生物,乃至于整个自然之中。因而,意志可以看作是一种构成世界的基本元素,个体所接触到的只是表象,是意志客体化的世界。因此理解作为意志客体化的表象世界与意志本身之间的关系成为理解叔本华意志哲学的一个关键。首先,“意志”与“表象”二者是对立的关系,叔本华明确指出了“意志”是自由的、是不受表象世界中“形式”的所支配的,那么何谓“形式”呢?叔本华给予的解释是“时空”或“个体化原则”,是专门针对“表象世界”而言的,由此我们可以得出“意志”与“表象”二者是二元对立的关系;其次,“意志”与“表象”二者又有统一性,叔本华指出“意志”能够通过

叔本华的美学思想

叔本华的美学思想 叔本华是个涉猎广泛的美学家,他对音乐、绘画、诗歌和歌剧等等都有研究。他把艺术看作是解除人类存在的痛苦一个可能途径。在《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第三部分,他对柏拉图表示了敬意,在这里他讨论了艺术以及艺术的积极意义。他认为艺术是独立于充足理由律之外的表象,所以它能摆脱意志无处不在的诉求。而这种艺术的表象和柏拉图的理念论有相似之处。 柏拉图的理念论是为了解释这样一个问题:我们遇到的各种事物中,有些事物与另一些如此相似,如果不是因为它们的个体性就几乎分辨不了。于是就有了共相和殊相的问题,在柏拉图看来,只有理念是永恒的,而经验世界是处在不断变化中的。叔本华意识到柏拉图的理念论和康德的物自体有异曲同工之妙,康德认为知识只是在认识表象而不是自在之物,柏拉图认为我们认识的经验世界不是真正的认识对象,只有理念才有意义。 叔本华借鉴了他们两者的思想。康德的物自体不能被完全认识但能被直接认识。意志作为自在之物,不从属于时间、空间和因果律,因此不是个体化地被认识。柏拉图的理念则可以在作为意志的客体化在客体化的对象中被找到。所以一切艺术就是对理念的直接把握,是理念的一个具体显示。这种把握和显示同样具有一种绝对的普遍性和超时间或空间的本质,所以它就具有这样一种能量,能将人类从永不休止的欲求中解脱出来。于是美也就具有了极高的价值。艺术家作为天才,可以把握殊相中的共相,通过理念把现象和意志相分离,这种能力的价值是不言而喻的。 叔本华认为艺术品具有一种超时间的本质,而音乐同时具备超时间和超空间的本质,所以音乐不只是对理念的复制,它还更接近意志其本身。所以它也就具有一种更高的价值。对叔本华来说,音乐和表象世界几乎是并列的存在。但这种美都只能使人们从意志那里得到暂时的解脱,因为这种对于美的诉求只能使人陷入意志其本身的陷阱中去,所以它仍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也就是说,在叔本华看来,意志是世界的本质和核心。由于意志是一种盲目的永远得不到满足的冲动,所以人生充满了挣扎和痛苦。唯意志论和悲观主义成了叔本华哲学的基本内容。叔本华的美学就建立在这种悲观哲学的基础上面。他认为要从人生的痛苦中解脱出来,可以采取下列两条道路: (1)根本的解脱,即通过佛教的“涅槃”,达到绝对的忘我,达到意志的绝对否定;(2)暂时的解脱,即通过哲学上的沉思、道德上的同情以及艺术上对于美的观照,达到暂时的否定一致,暂时的忘我。 所谓美的关照,就是消除物我之间的差别,物我合而为一,以达到忘我的境界。艺术的目的,就是把我们引入忘我的境界,暂时从意志的束缚中解脱出来。 在各种艺术中,最能达到解脱目的的是悲剧,所以他认为悲剧是“诗的艺术的顶峰。”他认为,悲剧所描写的是“人生的可怕方面”,它昭示人们,人生多么不幸,从而感到畏惧,自愿退出人生舞台。要从悲剧中去寻找正义,是对于悲剧性质的不理解。他认为悲剧有三种:(1)“由于某个特别邪恶的人”为非作歹所造成的悲剧; (2)“由于盲目的命运,也就是机运和谬误”所造成的悲剧; (3)“由于剧中人物彼此间所处的相互对立的地位”所造成的悲剧。 其中以第三种悲剧最为可怕,因为它说明了没有一个人能够逃得出悲剧的命运。 他的这种悲剧理论反映了一种悲观绝望的情绪,与亚里士多德所说的悲剧可以净化人们怜悯和恐惧的感情大相径庭,也与黑格尔所说的悲剧可以导致“永恒的正义”的胜利,截然不同。

叔本华,自由意志

从“意志”与“表象”出发 ——读《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有感摘要:叔本华执着于非理性主义的唯意志论和带有神秘主义的直观方法,使他在根本上剥夺了人类道德的客观普遍性,变成了一种偶然的相对主义工具,使他产生对人生的哲学误解,由非理性主义哲学伦理学滑向了悲观主义的人生结论。而二十世纪的施韦泽则结合神学,提出趋向神秘主义的世界观——敬畏生命,积极的肯定人生意义与外在世界,进而重塑不断堕落的现代文化。两人在不同的时代环境与人生境遇下提出了两种看来极其相反的哲学理念,代表了悲观与乐观两种截然不同的价值观,不管何者,皆瑰丽绚烂。 关键词叔本华;施韦泽;自由意志;世界观 19世纪的西方现代伦理学,认为理性的力量难以观照现实人生,不足以应 付社会动荡给自身带来的烦恼、痛苦和失望。理性主义所设置的理想化的道德观 念原则系统,为自有资本主义、垄断资本主义的精华以及由此产生的接踵而至的 资本主义政治危机、经济危机和军事争斗等现象所带来的严酷的现实证明为幼稚 的心理主义幻想。“个人意志”、“生命存在”、“心理情绪”等对“普遍理性”、“善 良意志”、“观念理想”取代。叔本华的自由意志便是一大潮流。 一、自由意志 “意志是世界的物自体,是世界的内在内容,是世界的本质:生命、可见的 世界、现象只不过是意志的镜子。因此生命不可分割地伴随着意志,有如影之随形;有意志,也就有生命,有世界。因此对于生存意志来说,生命是确定不移的, 只要我们怀抱着生存意志,我们就决不能对我们的生存忧烦,哪怕是在临死的一刻。”意志才是世界的本质,才是世界的本体,可见,叔本华的哲学并不研究所 谓主体与客体的认知关系,而是研究作为现象世界之表象与作为本质世界之意志 的本体关系。现象世界的一切都只是我的表象,我的意志才是世界“实际存在的

叔本华名言100句

叔本华名言100句 1.把人们引向艺术和科学的最强烈的动机之一,是要逃避日常生活中令人厌恶的粗俗和使 人绝望的沉闷,是要摆脱人们自己反复无常的欲望的桎梏。——叔本华 2.人类幸福的两大敌人是痛苦和无聊。 3.没有人生活在过去,也没有人生活在未来,现在是生命确实占有的唯一形态。 4.平庸的人关心怎样耗费时间,有才能的人竭力利用时间。 5.庸人费心将是消磨时光,能人费尽心机利用时光。 6.普通人只想到如何度过时间,有才能的人设法利用时间。 7.单个的人是软弱无力的,就像漂流的鲁滨孙一样,只有同别人在一起,他才能完成许 多事业。 8.老年时最大的安慰莫过于意识到,已把全部青春的力量都献给了永不衰老的事业。 9.读书越多,留存在脑中的东西越少,两者适成反比。读书多,他的脑海就像一块密密 麻麻重重叠叠涂抹的黑板一样。 10.一种纯粹靠读书学来的真理,与我们的关系,就像假肢、假牙、蜡鼻子甚或人工植皮。 而由独立思考获得的真理就如我们天生的四肢:只有它们才属于我们。 11.生命是一种语言,它为我们转达了某种真理;如果以另一种方式学习它,我们将不能 生存。——叔本华 12.我们读书时,是别人在代替我们思想,我们只不过重复他的思想活动的过程而已,犹 如儿童启蒙习字时,用笔按照教师以铅笔所写的笔画依样画葫芦一般。我们的思想活动在读书时被免除了一大部分。因此,我们暂不自行思索而拿书来读时,会觉得很轻松,然而在读书时,我们的头脑实际上成为别人思想的运动场了。所以,读书愈多,或整天沉浸读书的人,虽然可借以休养精神,但他的思维能力必将渐次丧失,此犹如时常骑马的人步行能力必定较差,道理相同。 13.从根本上说,只有我们独立自主的思索,才真正具有真理和生命。因为,惟有它们才是 我们反复领悟的东西。他人的思想就像加别人飨桌上的残羹,就像陌生客人挪下的衣衫。 14.人的面孔要比人的嘴巴说出来的东西更多,更有趣,因为嘴巴说出的只是人的思想, 而面孔说出的是思想的本质。 15.财富就像海水,饮得越多,渴得越厉害;名望实际上也是如此。 16. A certain amount of care or pain or trouble is necessary for every man at all times .A ship without a ballast is unstable and will not go straight. (Arthur Schopenhauer. Geman philosopher)一定的忧愁、痛苦或烦恼,对每个人都是时时必需的。一艘船如果没有压舱物,便不会稳定,不能朝着目的地一直前进。 17.具有伟大心灵的人,相对于他的心灵来说,永远是王。 18.人只有按照自然所启录的经验来生活。 19.愚昧无知如果伴随着富豪巨贾,那就更加降低了其人的身价。 20.人类所能犯的最大的错误就是拿健康来换取其他身外之物! 21.不加思考地滥读或无休止地读书,所读过的东西无法刻骨铭心,其大部分终将消失殆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