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生化处理污水基本原理及一般过程讲课提纲

生化处理污水基本原理及一般过程讲课提纲

生化处理污水基本原理及一般过程讲课提纲
生化处理污水基本原理及一般过程讲课提纲

生物化学处理污水的基本原理及一般过程

——污水处理厂工程技术人员培训稿生物化学处理是利用微生物处理污水中污染物质的一种工艺,因其运行稳定且费用较低,是目前处理城市污水的主体工艺。今天主要讲五个问题:

一是污水处理中的微生物及其特性;二是微生物的新陈代谢;三是污水生物化学处理的一般过程;四是污水生化处理的种类;五是传统活性污泥工艺的原理及过程

一、污水处理中的微生物及其特性

微生物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

污水中细菌的数量在105—106个/L之间,呈游离或团块状,病毒数量在200—7000个/L之间。微生物主要包括细菌、放线菌、藻类、真菌、立克次氏体、衣原体、枝原体,以及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其中与污水处理关系密切的是细菌、放线菌、藻类、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中的某些种类。

(一)、细菌

细菌只有一个细胞组成,是最小的生物。其中又以球形细菌最小,直径只有0.5—2微米,杆菌一般长度为1-5微米,螺旋菌的宽度一般为0.5—2微米,长度一般在5—15微米。这样小的形体,人们只有在1000倍以上的电子显微镜下才能观察到。

如环境适宜,微生物一般情况下20—30min分裂一次。

1、细菌细胞的构造及各部分的作用:

壁、膜、质、核

2、菌胶团形成的机理、作用

菌胶团是活性污泥正常情况下的主要组成成分。

菌胶团形成的机理、作用:

荚膜形成的机理、作用;

(二)、丝状菌

污水处理界:丝状菌是一大类菌体细胞相连而形成丝状的微生物的总称。它包括丝状细菌、丝状真菌和丝状藻类等微生物类群。污水处理过程中的丝状菌主要有球衣细菌、丝状硫磺细菌和放射线菌。

丝状菌的特点及污水处理中作用。

(三)、藻类

藻类是一种低等植物,有单细胞,也有多细胞的。按照色素组成,主要有绿藻、蓝藻、硅藻和褐藻等。藻类在生物稳定塘处理污水工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四)、原生动物

原生动物是最低等的单细胞动物,个体很小,长度一般在100-300微米之间,用普通的光学显微镜可清楚地观察到其形态。与污水处理工艺有关的原生动物主要有三类:肉足类、鞭毛类和纤毛类。

1、大多数肉足类能任意改变形态,一般称之为变形虫;

2、鞭毛类原生动物一般都长有一根或几根鞭毛,因此常称之为鞭毛虫。鞭毛虫有很多种类,与污水处理工艺相关的常有:绿眼虫。

3、纤毛类原生动物的特点是周身表面或部分表面有纤毛,作为行动或捕食的工具,因此被称之为纤毛虫。纤毛虫有自由游动型和固着型二种。前者能自由流动,常见的为周身都布满纤毛的草履虫,因形态像草鞋而得名。固着型纤毛虫一般固着在其它的物体上生活,常见的为钟虫,因其外形象钟而得名。原生动物在活性污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们既能捕食游离的细菌,进一步提高沉降效果,又能起到指示的作用。

(五)后生动物

后生动物由多个细胞组成,种类很多。在污水生化处理过程中,常见的有轮虫和线虫。轮虫体型前端有一个头冠,头冠上有一列或多列纤毛形成的纤毛环。纤毛环经常摆动,可将食物引入。轮虫因其纤毛摆动时像旋转的轮盘而得名。

线虫的形体为长线形,最长可达2mm,断面为圆形。轮虫和线虫在活性污泥和生物膜中都能观察到,它们的存在,往往表示处理效果较好。

(六)微生物易变异

二、微生物的新陈代谢

(一)微生物新陈代谢的过程、同化和异化的作用

1、微生物新陈代谢的过程

一是从外界环境中吸收营养物质并将自身代谢的产物排出体外;

二是在消耗吸收的营养物质的同时进行分裂产生新的微生物。

2、微生物新陈代谢中同化和异化作用。

同化作用是细菌消耗能量,进行合成反应,将吸收的营养物质转变为细胞物质;

异化作用是细菌将细胞内的营养物质和自身细胞物质分解的过程,这个过程要放出能量。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是相辅相成的,异化作用产生的能量供给同化作用,同化作用为异化作用提供营养和细胞物质。

(二)微生物的营养

1、异养菌

活性污泥和生物膜处理污水工艺中的绝大部分细菌都是利用污水中的BOD5作为营养物质,并利用这些物质分解过程中产生的能量做为其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来源,这类细菌被称之为异营菌。污水中的有机物质就是被这些异营菌去除的。

2、自养菌

还有一部分微生物不是利用污水中的有机物作为营养,而是利用无机物质作为营养,被称为自养菌微生物。自养菌按摄取营养的不同又分为化能自养菌和光能自养菌。

A、化能自养菌

化能自养菌是以无机物为营养,以无机化学反应所产生的能量作为能源的一类微生物。

B、光能自养菌

光能自养菌都能进行光合作用,利用光能作为能源,利用CO2等无机物合成细胞物质。生物稳定塘中的藻类即属于光能自养菌,它是利用阳光做能源,以污水中的无机碳做营养,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供给污水中的异养微生物。

(三)微生物的呼吸作用

1、好氧微生物

必须生活在有氧环境中,没有氧则无法生存。在有氧的条件下,可以将有机物分解成CO2和水。这个过程称为好氧分解。

2、厌氧微生物

厌氧生物必须生活在无氧环境中,,如有氧反而会产生毒害作用。它们在无氧条件下,可以将复杂的有机物分解成有机酸等较简单的有机物和二氧化碳等产物。污水的厌氧处理和污泥的厌氧消化进行的就是厌氧分解过程。

3、兼性微生物

兼性菌能在有氧和无氧的环境中生存,在有氧的条件下进行好氧分解,在无氧的条件下,它们对有机物进行厌氧分解。在污水处理中,绝大部分细菌都是兼性菌。

在厌氧环境中,如果进入足够的DO,不仅能使厌氧微生物处于完全抑制状态,而且部分会中毒死亡。而好氧菌进入厌氧状态则会具有相当强的忍耐力。一般好氧细菌在厌氧环境中停留24h以上,如恢复供氧,则其生物活性会立即恢复如初。在污水处理中,我们会注意到,停止曝气几天的活性污泥在恢复曝气后会在较短的时间内恢复处理效果。

当环境中的DO高于0.2—0.3mg/L时,兼性菌和好氧菌都进行好氧呼吸;当DO低于0.2—0.3mg/L接近0时,兼性菌则转入厌氧呼吸,绝大部分好氧菌都基本停止了呼吸,而有一部分好氧菌(大多数为丝状菌)则生长良好,处于优势。这一类特殊的好氧菌则称之为微好氧菌。丝状菌一般都属于微好氧菌。在活性污泥工艺中,当DO不足时,微好氧菌常导致污泥膨胀。

(四)影响微生物活性的其它因素

1、营养物质的比例

B:N:P。另外还需要一些微量元素,如铁、锌、锰等。

2、温度

50—700C;-5—00C;,处理污水的各类微生物适宜在20—350C。

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温度越高,微生物的活性越强,处理效果也越好;反之则相反。

3、PH

水解酸化微生物可在PH3.5—10范围内生存,最佳为:5.5--6.5。

硝化微生物在PH8—9范围内最强,小于6.5要加碱;

反硝化微生物在PH8—9范围内能进行正常反应,最佳是在6.5—8的范围内,小于6.5时要加碱;

除磷微生物在6.5—8内能正常进行,如小于6.5时要加碱。

一般应将PH控制在6.5—8或6.5—9的范围内。

4、有毒有害物质

氰化物(CN).氰化物是剧毒物质,急性中毒时抑制细胞呼吸,造成人体组织严重缺氧,对人的经口致死量为0.05-0.12g。

排放含氰废水的工业主要有电镀、焦炉和高炉的煤气洗涤,金、银选矿和某些化工企业等,含氰浓度约为20—79mg/L之间。

氰化物在水中的存在形式有无机氰(如氰氢酸HCN、氰酸盐CN—)及有机氰化物(称为腈,如丙烯腈C2H3CN)。我国饮用水标准规定,氰化物含量不得超过0.05mg/L,农业灌溉水质标准规定为不大于0.5mg/L。

砷(As)。砷是对人体毒性作用比较严重的有毒物质之一。砷化物在污水中存在形式有无机砷化物(如亚砷酸盐As02,砷酸盐As03—4)以及有机砷(如三甲基砷)。三价砷的毒性远高于五价砷,对人体来说,亚砷酸盐的毒性作用比砷酸盐大60倍,因为亚砷酸盐能够和蛋白质中的硫反应,而三甲基砷的毒性比亚砷酸盐更大。

砷也是累积性中毒的毒物,当饮水中砷含量大于0.05mg/L时就会导致累积。近年来发现砷还是致癌元素(主要是皮肤癌)。

工业中排放含砷废水的有:化工、有色冶金、炼焦、火电、造纸、皮革、等行业。其中以冶金、化工排放砷含量较高。我国饮用水标准规定,砷含量不应大于0.04mg/L,农田灌溉标准是不高于0.05mg/L,渔业用水不超过0.1mg/L。

重金属

重金属指原子序数在21-83之间的金属或相对密度大于4的金属,其中汞(Hg)、镉(Cd)、铬(Cr)、铅(Pd)毒性最大,危害也最大。

汞(Hg)。汞是重的污染物质,也是对人体毒害作用比较严重的物质。汞是累积性毒物,无机汞进入人体后随血液分布全身组织,在血液中遇氯化钠生成二价汞盐累积在肝、肾和脑中,在达到一定浓度后毒性发作,其毒理主要是汞离子与酶蛋白的硫结合,抑制多种酶的活性,使细胞的正常代谢发生障碍。

甲基汞是无机汞在厌氧微生物的作用下转化而成的。甲基汞在体内约有15%的累积在脑内,侵入中枢神经系统,破坏神经系统功能。

我国饮用水、农田灌溉水都要求汞的含量不得超过0.001mg/L,渔业用水要求更为严格,

不得超过0.0005mg/L。

排放含汞废水的主要有:含汞废水排放量较大的是氯碱工业,因其在工艺上以金属汞作流动阴电极,以制成氯气和苛性钠,有大量的汞残留在废水盐水中。聚氯乙烯、乙醛、醋酸乙烯的合成工业均以汞作催化剂,因此上述工业废水中含有一定数量的汞。此外,在仪表和电气工业中也常使用金属汞,因此也排放含汞废水。

镉(Cd)。镉也是一种比较广泛的污染物质。镉是一种典型的累积富集型毒物,主要累积在肾脏和骨骼中,引起肾功能失调。骨质中钙被镉所取代,使骨质软化,造成自然骨折,疼痛难忍。这种病潜伏期长,短则10年,长则30年,发病后很难治疗。

每人每日允许摄入的镉量为0.057-0.071 mg。我国饮用水标准规定:镉的含量不得大于0.01 mg/L,农业用水下渔业用水标准则规定要小于0.005 mg/L。

镉主要来自采矿、冶金、电镀、玻璃、陶瓷、塑料等生产部门的废水。

铬(Cr)。铬也是一种较普遍的污染物。铬在水中以六价和三价二种形态存在,三价铬的毒性低,作为污染物质所指的是六价铬。人体大量摄入能够引起急性中毒,长期少量摄入也能引起慢性中毒。

六价铬是卫生标准中的重要指标,饮用水中的浓度不得超过0.05 mg/L,农业灌溉用水与渔业用水应小于0.1 mg/L。

排放含铬废水的工业企业主要有:电镀、制革、铬酸盐生产以及铬矿石开采等。电镀车间是产生六价铬的主要来源,电镀废水中铬的浓度一般在50-100 mg/L。生产铬酸盐的工厂,其废水中六价铬的含量一般在100-200 mg/L之间。皮革鞣制工业排放的废水中六价铬的含量约为40 mg/L。

铅(Pd)。铅对人体也是累积性毒物。据美国资料报道,成年人每日摄取铅低于0.32 mg时,人体可将其排除而不产生积累作用;摄取0.5-0.6mg,可能有少量的累积,但尚不至于危及健康。如每日摄取量超过1 mg,即将在体内产生明显的累积作用,长期摄入会引起慢性中毒。其毒理是铅离子与人体多种酶结合,从而扰乱了机体方面的生理功能,可危及神经系统、造血系统、循环系统和消化系统。

我国饮用水、渔业用水及农田灌溉用水都要求铅的含量小于0.1 mg/L。

含铅废水主要来源于:采矿、治炼、化学、蓄电池、颜料工业等。

(3)氮磷排放企业

水中植物营养物质主要来自于化肥。施入农田的化肥只有一部分为农作物所吸收,其中绝大部分被农田排水和地表径流携带至地下水和河、湖中。其次,营养物还来自于人、畜、

禽的粪便及含磷洗涤剂。此外,食品厂、印染厂、化肥厂、染料厂、洗毛厂、制革厂、炸药厂等排出的污水中均含有大量的氮、磷。

水体中植物营养物质的存在,将导致水生藻类及细菌大量繁殖。它们过度旺盛的生长繁殖会造成水体中DO急剧变化,藻类的夜间呼吸及死亡藻体的微生物分解作用又会使水体严重缺氧,并造成鱼类等水生动物大量死亡。某些藻类及蓝细菌的蛋白类毒素,可富集在水产生物体内,并通过食物链使人中毒。大量死亡藻类可使湖、河流变臭,最终成为沼泽地。自来水水源的富营养化会使加氯量成倍增加,并生成卤代烃之类的有害物质(高致癌物质);为了脱色、除臭、除味而使化学药剂投加量增加,从而增加了给水处理的成本。化合态的氮对人及生物有毒害作用,如亚硝酸胺等有致癌、致畸作用,饮用水中N3O—N含量高可引起高铁血红蛋白症等。

另外,制革、屠宰、禽畜加工业所排放的污水中会含有大量有机氮、NH3—N、氧化或还原性双性物质。

(4)色度

印染、造纸、染化等工业排放的污水中含有各种有色物质,它可破坏景观,影响水质,降低水的使用价值。

(5)病原微生物

医院、生活、制革、屠宰、禽畜等污水中含有病原微生物和引起疾病的各种致病菌、病毒和寄生虫等。它可引起疾病的传播,流行病的暴发,甚至人的死。

(6)热污染

(7)排酸碱的企业:

一般来说,PH小于6的污水为酸性污水,而PH大于9的污水为碱性污水。

A、排酸企业:化工、化纤、制酸、电镀、炼油、以及金属加工厂酸洗车间等

都会排出酸性污水。有的污水含有无机酸如硫酸、盐酸等,有的则含有蚁酸、醋酸等有机酸,有的则兼而有之。

B、排碱企业:造纸、印染、制革、金属加工等生产过程会排出碱性污水。大

多数情况下是无机碱,也有些污水含有有机碱。

(8)排油的企业

石油开采、炼制、储存、运输或使用石油制品的过程中均会产生含有石油类污染物的污水,肉类加工、牛奶加工、洗衣房、汽车修理等过程排放的污水中都含有油或油脂。一般的生活污水中,油脂占有机质的10%左右,每人每天产生的的油脂约15g左右。就产生的污

水量和对水体环境产生的污染程度来看,油类污染物主要是石油类物质。

三、污水生物化学处理的一般过程

1、微生物在好氧段的主要任务

四个

2、微生物在缺氧段的主要任务

二个

3、微生物在厌氧段的主要任务

第一阶段中,产酸细菌切链破环产低级脂肪酸和醇类及CO2、NH3、H2S等无机物。

第二阶段产甲烷和CO2。

释磷和吸收部分碳源。

四、污水生物化学处理的种类

1、天然生态处理方法

生物稳定塘、土地处理、湿地系统

2、人工处理方法

一是活性污泥法即悬浮法;二是生物膜法即固着法。

(1)活性污泥工艺法的优点

活性污泥工艺也有很多种,其中最早采用的是传统活性污泥法及其各种变形,后来出来现了池形为封闭环状的氧化沟工艺,以后还有很多新工艺出现。如AB、AO、A2O、SBR、COC 等等。

(2)膜法的优缺点

生物膜法包括生物滤池、生物转盘、塔滤和生物接触氧化等种类。由于生物膜处理受温度等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大,且运行控制的灵活性小,城市污水处理厂较少采用。但生物膜上的微生物浓度高,抵抗有毒物质的能力强,现该类工艺被广泛地应用于工业污水的处理。

五、传统活性污泥工艺的原理及过程

本节讲六个问题:一是活性污泥系统的组成;二是活性污泥工艺的机理;三是活性污泥系统的工艺参数;四是活性污泥质量;五是传统活性污泥工艺的功效及其影响因素。(一)活性污泥系统的组成

活性污泥系统主要由曝气池、曝气系统、二次沉淀池、污泥回流系统和剩余污泥排放系统组成。

1、曝气池

曝气池是由微生物组成的活性污泥与污水中的有机物质充分混合接触,并进而将其吸收并分解的场所,它是活性污泥工艺的核心。曝气池有推流和完全混合二种,各有优缺点。

2、曝气系统

曝气的作用有二个。曝气的形式:鼓风和机械曝气二大类。

3、二次沉淀池

(1)二次沉淀池的种类:平流、辐流、竖流

(2)作用:三个

(3)污泥在二沉池内的4种沉淀形式

(4)二沉池应注意的问题

一是水平冲刷流速或刮泥机板行走速度应小于20mm/s;二是泥位在1/4之下;三是

预防污泥上浮;四是不能超负荷运行。

4、回流污泥系统

保证曝气池有足够的微生物浓度。

5、剩余污泥排放系统

剩余污泥的排放是污泥处理厂最重要的操作。

(二)、活性污泥工艺的机理

1、微生物在曝气池内存在的形式:

在生反池内,悬浮着大量肉眼可观察到的絮状污泥颗粒,叫做活性污泥絮体或叫菌胶团,每个絮体内包着成千上万个活性微生物,是一个丰富多彩的微生物世界。它的大小范围在20—800微米。

2、有机污染物质在污水当中存在的形式:

溶解态、胶体态(细分散和粗分散)、悬浮态(主要为固体)

3、有机污染物质被去除的基本机理

污水中存在的三种形态的有机污染物去除的机理有所不同:

(1)、溶解态BOD5被去除机理:

搅拌下扩散到絮体内——穿过荚膜到菌胶团内——通过荚膜到质——新陈代谢——生成

新的细胞体和水、CO2等简单物质后被排出胞外。同时进入了的还有O2、NH3、PO43—等等。

上述物质穿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的方式有单纯扩散、促进扩散和主动运输等形式。

单纯扩散方式主要靠细胞内外的浓度差推动,当浓度差较小时,扩散速度很慢。DO就是通过单纯扩散方式进入细胞内的,因此要使足够的DO进入细胞,必须在混合液内维持足够的DO浓度。

促进扩散是细胞膜上的一些特殊物质能“帮助”胞外物质进入胞内,因此速度较快。大部分有机污染物是以促进扩散方式进入细菌体内的。

主动运输是某些细菌对其特别需要的一些物质强行吸收到体内,因而速度非常快。聚磷菌对磷的吸收就是主动运输的。

(2)胶体态污染物质被去除机理

吸附、水解、吸收、氧化分解。

(3)固体态有机物被去除机理

90%以上在初沉池去掉,这部分约占SS的50—60%),余下部分也要在曝气内去除。

(4)有机污染物被去除的基本流程

某一股污水进入曝气池后就与曝气池及回流到曝气池的活性污泥进行了充分的混合,经过的吸附、扩散、水解和代谢过程,污水中大部分有机污染物都被转移到了活性污泥絮体内,一部分被合成为新的细胞或细胞内储存物质,一部分被水解成水、二氧化碳。多余的微生物及其尸体被作为剩余污泥排放掉,污水得到了净化。

4、二沉池内泥水分离

曝气池流出的混合液中,虽然滤过性BOD5很低,但SS仍很高。这些SS就是生成的絮体,因此须进行有效的固液分离。正常的活性污泥具有良好的凝聚、沉降、压缩性能。在混合液进入二沉池的初期,活性污泥絮体之间会相互凝聚,形成更大的絮体,随着凝聚过程的进行,会出现一个清晰的泥水界面并成层沉降。至此,泥水分离已完成,泥水界面之上为清澈的处理完的污水,BOD5和SS都已降到很低。但在二沉池内,应将污泥继续沉淀,泥水界面继续下降,进行一定程度的污泥浓缩,以便得到浓度较高的排泥,。二沉池排泥浓度越高,回流污泥的深度也越高,在保持一定量的回流活性污泥的前提下,可降低回流比。因回流比太大,可缩短污水在曝气池的实际停留时间,降低处理效果。

(三)活性污泥系统的工艺参数;

活性污泥工艺是一个较复杂的工程化生物系统,它包含着物理、生物、化学处理。描

述这个系统的工艺参数很多,核心部分可分为三大类(共26个)。

第一类4个:曝气池的工艺参数,主要包括污水在曝气池内水力停留时间、MLVSS、F/M、DO。

第二类8个:二沉池的工艺参数,主要包括混合液在二沉池内停留时间、水力表面负荷、出水堰板溢流负荷、污泥层深度、固体表面负荷、SV30、污泥沉降速度、SVI30。

第三类14个:整个工艺系统的参数,包括入流水质(COD、BOD、SS、TN、TP、PH、有毒有害物质浓度)、水量、R、r、RSS、剩余污泥排放量、SRT。

以上工艺参数相互之间联系紧密,任一参数的变化都会影响到其它参数。

1、入流的水质水量

测量必须准确,这是整个运行的基础数据。

2、回流污泥量与回流比

回流量是从二沉池补充到曝气池的污泥量(Q R),Q R是活性污泥系统中的一个

重要控制参数,通过有效调节Q R,可以改变工艺运行状态,保证运行的正常。

回流比是回流污泥量与入流水量之比,常用R表示。R=Q R/Q

计算回流比与回流量的常规办法(泥位、SV30、。回流和混合液浓度、沉降曲线)。

调回流比和回流量各自的比例。TOT

3、混合液悬浮固体mLss和回流污泥悬浮固体RSS

(1)MLSS:混合液悬浮固体是指混合液中悬浮固体的浓度。mLss可以近似表示曝气池内活性微生物的浓度。这是运行管理中的一个重要控制参数。MLVSS:是指MLSS中的有机部分,称为混合液的挥发性悬浮固体

(2)RSS:是指回流污泥中悬浮固体的浓度,它近似表示回流污泥中的活性微生物浓度。RVSS:回流污泥挥发性悬浮固体。

4、活性污泥的有机负荷F/M(kgBOD5/kgMLVSS.d)

F/M是指单位重量的活性污泥,在单位时间内要保证一定的处理效果所能承受的有机污染物量,单位是kgBOD/kgMLVSS.d。F/M比值代表的是微生物与BOD5之间的一种平衡关系,直接影响:

一是活性污泥增长速率;

二是有机污染物的去除效率;

三是氧的利用率;

四是污泥的沉降性能。

5、混合液的溶解氧浓度DO

传统活性污泥法一般控制DO大于2mg/L。

6、剩余污泥排放量和SRT

A、剩余污泥排放是活性污泥系统运行控制中最重要的一项操作。排泥方式有二种。排泥量的计算方法有:(用MLSS、F/M、SRT、SV30控制排泥)

B、SRT是指活性污泥在整个系统内平均停留时间。SRT=活性污泥系统内的总活性污泥量/每天从系统内排出的活性污泥量。

控制SRT的意义:

一是选择微生物的种类。

二是决定微生物的年龄大小。老少各自的特点。

(7)曝气池和二沉池的水力停留时间

A、曝气池的水力停留时间

污水在曝气池的水力停留时间Ta与入流污水量及池容的大小有关系,。对于一定流量的污水,必须保证足够的池容,以便维持污水在曝气池内足够的停留,否则有可能将没有处理好的污水排出曝气池。Ta有二种计算方法:

实际停留时间计算:Ta=Va/Q+Q R

名义停留时间计算:Ta=Va/Q

当回流比相对恒定或较小时,可采用第二种。但当回流比比较大时,应注意用第一种方法核算,检查污水实际接受曝气的时间是否充足。

B、二沉池的水力停留时间

混合液在二沉池内的停留时间Tc也有名义和实际停留时间。Tc=Vc/Q ,Ta=Vc/Q+Q R。

Tc要足够大,以保证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泥水分离及污泥浓缩。传统活性污泥工艺二沉池名义停留时间一般在2—3h之间,实际停留时间往往取决于回流比的大小。

(8)二沉池的水力表面负荷、固体表面负荷和出水堰溢流负荷

A、水力表面负荷q h(传统工艺qh一般不超过1.2 m3/m2.h)q h=Q/A C(式中Q为入流污水量;

A C为二沉池的表面积。)

概念:指单位二沉池面积在单位时间内所能沉降分离的混合液流量。单位一般为:m3/m2.h。它是衡量二沉池固液分离能力的一个指标。

对于一定的活性污泥来说,二沉池的q h越小,固液分离效果越好,出水越清澈。另外,

控制q h在多大值还取决于污泥的沉降性能,沉降性能良好的污泥即是q h较大,也能得到较好的泥水分离效果。如果污泥沉降性能恶化,则必须降低q h。

B、固体表面负荷qs(传统工艺的qs最大不宜>150kgmLSS/m2.d)qs=[(Q+Q Y).MLSS] / A 式中:Q和Q Y分别为入流污水量和回流污泥量;MLSS为混合液污泥浓度;A为二沉池的面积。

概念:指单位二沉池面积在单位时间内所能浓缩的混合液悬浮固体,单位一般为kg /(m2.h)。它是衡量二沉池污泥浓缩能力的一个指标。

对于一定的活性污泥来说,二沉池的qs越小,污泥在二沉池的浓缩效果越好,即二沉池排泥浓度越高。对于浓缩性能良好的活性污泥,即使二沉池的qs较大,也能得到较高的排泥浓度。反之,如果活性污泥浓缩性能较差,则必须降低二沉池的qs。

C、二沉池出水堰板溢流负荷和污泥层厚度

传统工艺的二沉池堰板溢流负荷一般控制在5-10M3/M.h。

污泥层厚度一般为0.3—0.9m。1/4。

(四)、活性污泥的质量问题

高质量的活性污泥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良好的吸附性、沉降性、浓缩性和较高的生物活性、。具体标准如下七个(颜色、气味、SOUR、SV30、SVI30、、沉降速度、生物相)]

1、颜色和气味

正常的活性污泥外观为黄褐色,可闻到土腥味。微生物分解能力越强,土腥味越浓。具备以上特点的不一定正常,但不具备的肯定是不正常的。

2、SOUR(传统工艺SOUR一般为8---20mg02/gmLVSS.h)

SOUR是指单位重量的活性污泥在单位时间内所能消耗的溶解氧量。SOUR有时也被称为活性污泥的呼吸速率或消化速率。SOUR在运行管理中的意义:

第一,F/M较高或SRT较小时,其SOUR值较大。

第二,SOUR在运行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在于指示入流污水是否有太多难降解的物质,以及活性污泥是否中毒。

SOUR测定时注意事项:

应注意保持测定时活性污泥的温度。温度对SOUR值影响很大,不同温度下测得的SOUR是没有可比性的,也就不能利用SOUR值的变化有效地指示活性污泥的生物活性。一般应在200C时测SOUR值。

3、污泥沉降比SV30

SV30是指曝气池的混合液在100mL的量筒内静置30min后,沉降污泥与混合液的体积之比。SV30是衡量活性污泥沉降性能和浓缩性能的一个指标,对于某一浓度的活性污泥,SV30越小,说明其沉降性能和浓缩性能越好。

SV30在运行管理中的意义:实际上,正常的活性污泥在沉降30min以后,一般都能达到最终沉降状态,在以后1—2h内,泥水界面不再下降。因此,两种沉降速度及沉降性能差别很大的活性污泥会有相同的SV30值,但两种浓缩性能不同的污泥肯定不会有相同的SV30值。

有的处理厂采用5min沉降比作为污泥的沉降性能指标,因为沉降性能不同的SV5值相差很大,因此可以认为SV5是活性污泥的一个沉降指标,而SV30主要是一个浓缩性能指标。

4、污泥的体积指数SVI30和密度指数SDI30

SVI30是指曝气池混合液在1000mL的量筒中静置30min以后,1g活性污泥悬浮固体所占的体积,单位为mL/g。SVI30=10000.SV30/MLSS

SDI30是指曝气池混合液在1000mL的量筒中静置30min以后,含于100mL沉降污泥中的活性污泥悬浮固体的量,单位为g/mL。SDI30=MLSS/(100.SV30)=100/ SVI30

SVI30和SDI30在运行管理中的意义:

SV30与污泥浓度有关,沉降及浓缩性能相同的污泥,当MLSS较大时,SV30值也大,当曝气池混合液MLSS变化时,SV30值就无法与历史数据比较。

污泥指数SVI30或SDI30虽然从道理上看与MLSS无关,但实际测定仍受MLSS的影响,所以有的处理厂采用稀释污泥指数做为测定指标,用DSVI或DSDI表示。DSVI是指将污泥稀释至1500mg/L测得的SVI值。DSVI不再受MLSS大小的影响,不同浓度的污泥只要性能一样,DSVI则相等,这样能够较客观地反映污泥性能。DSVI一般较SVI小。

另外,测量SV30或SSVI30的目的是反映污泥在二沉池内的沉降浓缩状况。而用100 mL 或1000 mL的量筒测SV30或SVI30至少有两点与二沉池内的状况不同:一是边壁效应,由于量筒直径太小,筒壁会对污泥的沉降有阻碍;二是二沉池内有吸泥机在不断地回转,对污泥沉降有利。为使量筒试验更逼近二沉池的沉降状况,使测得的SV30或SVI30更准确地指导运行管理,有的处理厂采用搅拌污泥指数,用SSVI表示。SSVI是指在量筒内设置低速搅拌装置搅拌污泥状态下,测得的SVI30值。搅拌速度一般采用5r/h。SSVI值可有效地消除边壁效用,并更加接近二沉池的状况。SSVI一般是SVI值的70—80%。

虽然绝大部分处理厂运行管理中,仍采用SV30和SVI30,但不妨结合本厂实际情况试一下SV5、DSVI、SSVI这些指标,毕竟它们更具有科学性。

SVI30既是衡量污泥沉降性能的指标,也是衡量污泥吸附性能的一个指标。一般来说,SVI30值越大,沉降性能越差,但吸附性能越好;反之SVI30越小,沉降性能越好,而吸附性能越差。一般认为,在传统活性污泥工艺中,SVI30值在100(150)左右,综合效果最好,太大或太小都不利于出水质量的提高。

5、活性污泥的生物相

(1)、观察生物相的意义

一是观察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等指示生物的数量及种类变化。

二是观察活性污泥中丝状菌的数量。

三是从菌胶团及水中动物的变化多情况可分析工艺运行状况。

(2)丝状菌的测量

A、长度测量。长度的测量有一套标准的程序。

B、丰度测量。按照丝状菌在污泥絮体上的丰富程度,将丰度分为七级(污泥丝状菌膨胀界点为D级)

0级:没有。所有絮体上都未见到丝状菌。

A级:很少。在个别絮体上发现丝状菌。

B级:一些。不是所有絮体上都有丝状菌。

C级:一般。所有絮体上都有菌丝,但密度较低。每个絮体上有1-5根菌丝。

D级:较多。所有絮体上都有菌丝,中等密度。每个絮体上有5-20根菌丝。

E级:丰富。所有絮体上都有菌丝,密度很高。每个絮体上菌丝超过20根。

F级:大量。大量菌丝形成丝网。

(五)、传统活性污泥工艺的功效及其影响因素

1、功能效率

出水效率:对SS和BOD的处理效率都达到85%以上。

出水水质:出水SS和BOD小于20mg/L一般是没有问题的。传统活性污泥工艺具有使出水SS达到15mg/L、BOD达到10 mg/L的潜力,但需要精心设计与运行(此标准不能作为设计和运行的标准)。

传统活性污泥工艺在去除有机污染物的同时,还能附带去除相应比例的氮和磷,能有效地去除污水中的病毒和一些病原细菌,另外对铁、铜、铅、镍、锌等金属或重金属离子化合物也有一定的去除作用,去除效率可在30—90%之间。

低F/M的活性污泥工艺能进行高效率的硝化,使大部分NH3-N转化为NO3--N。

2、影响处理效果的因素(有七个)

一是B:N:P的比例

二是PH

三是油脂类物质。一是当污水中油脂含量较高时,会使曝气设备的曝气效率降低,如不增大曝气量,处理效率也会降低。二是当污水中油脂含量较高时还会降低活性污泥的沉降性能,严重时会成为污泥膨胀的原因。

四是温度。温度对活性污泥工艺的影响是很广泛的。

a、温度低,粘度增大、活性减弱,效果下降;

b、低温会导致二沉池产生异重流而短流;

c、温度升高时,会由于溶解氧饱和浓度的降低,而使充氧困难,导致曝气效率下降;温度升高,会使空气的密度降低,要保证供氧不变,必须增大供气量。

五是重金属。

六是水量。

七是风力也影响处理效果。风力较大时,辐流式二沉池会只从顺风边的堰板出水。

谢谢大家,有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污水处理生化调试技术方案

污水处理生化调试技术方案 一污泥的培养 方法有同步与异步培养与接种,同步是培奍与驯化同时进行或交替进行,异步是先培后驯化,接种是利用类似污水的剩余污泥接种。 活性污泥可用糞便水经曝气培养而得,因为粪便污水中,细菌种类多,本身含有的营养丰富,细菌易于繁殖。?通常为了缩短培菌周期,我们会选择接种培养。?先说粪便水培菌?具体步骤:?将经过过滤的粪便水投入曝气池,再用生活污水或河水稀释,至BOD约为300-400,进行连续曝气。这样过二,三天后,为补充微生物的营养物质和排除由微生物产生的代谢产物,应进行换水,换水根据操作情况分为间断和连续操作。?1.间断操作:?当第一次加料曝气并出现模糊的活性污泥绒絮后,就可停止曝气,使混合液静止沉淀,经1-1.5小时后排放上清液,把排放的上清液约占总体积的60-70%。?然后再加生活污水和粪便水,这时的粪便水可视曝气池内的污泥量来调整,这样一直下去,直至SV达到30%。一般需2周,水温低时时间要延长。 在每次换水时,从停止曝气,沉淀到重新曝气的总时间要控制在2小时之内为宜?成熟的污泥应具有良好的混凝,沉降性能,污泥内有大量的菌胶菌和终生?纤毛类原生动物,如钟虫,等枝虫,盖纤虫等,并可使污水的生化需氧量去除率达90%左右 2.连续操作:?在第一次加料出现绒絮后,就不断地往曝气池投加生活污水或河水,添加粪便水的控制原则与间断投配相同。往曝气池的投加的水量,应保证池内的水量能每天更换一次,随着培奍的进展,逐渐加大水量使在培养后期达到每天更换二次。在曝气池出水进入二次沉淀池后不久(0.5-1)就开始回流污泥,污泥的回流量为曝气池进水量的50%?驯化的方法:可在进水中逐渐增加被处理的污水的比例,或提高浓度,使生物逐渐适应新的环境开始时,被处理污水的加入量可用曝气池设计负荷的20-30%,达到较好的处理效率后,再继续增加,每次以增加设计负荷的10-20%为宜,每次增加负荷后,须等生物适应巩固后再继续增加,直至满负荷为止。?如果被处理工业污水中,缺氮和磷以及其它营养物时,可根据BOD:N:P为100:5:1的比例来调整。?个人认为在此阶段,必要的超赿管路要具备,工艺没设计的可用消防管代替。 而且各种分析要跟上去,和种参数需及时测定,特别是镜检,因为有经验的人可能通过镜检和数据就可以很好的完成任务,另外良好的心理素质也比较重要,有些现象要果断处理,有些则需等侍再认定上面是异步法,同步就是在污泥培养过程中,不断加入工业污水,使污泥在增长过程中逐渐适应工业污水的环境,这样虽可缩短培养和驯化的时间,但在这一过程中发生的问题,又缺实践经验则难以判断问题出在哪一个环节上。 若有条件,就是接种培养,这样可缩短时间,若是相似的污水的污泥,更可提高驯化效果。 二、试运行

污水的生物处理方法生物膜法

污水的生物处理方法生 物膜法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污水的生物处理方法——生物膜法 教学要求: 1)掌握生物膜法的微生物学特征和工艺特征 2)掌握高负荷生物滤池、曝气生物滤池、塔式生物滤池以及生物转盘三 相传质和工艺运行特点。 3)掌握生物接触氧化特点及其工艺设计 第一节概述 生物膜——是使细菌、放线菌、蓝绿细菌一类的微生物和原生动 物、后生动物、藻类、真菌一类的真核微生物附着在滤料或某些载体上 生长繁殖,并在其上形成膜状生物污泥。 生物膜法:污水经过从前往后具有细菌→原生动物→后生动物、从 表至里具好氧→兼氧→厌氧的生物处理系统而得到净化的生物处理技 术。 一、生物构造及其对有机物的降解 1 生物膜的构造特征 生物膜(好氧层+兼氧层+厌氧层) Array+附着水层(高亲水性)。 2 降解有机物的机理 1)微生物:沿水流方向为细菌—— 原生动物——后生动物的食物链 或生态系统。具体生物以菌胶团 为主、辅以球衣菌、藻类等,含

有大量固着型纤毛虫(钟虫、等枝虫、独缩虫等)和游泳型纤毛虫(楯纤虫、豆形虫、斜管虫等),它们起到了污染物净化和清除池内生物(防堵塞)作用。 2) 污染物:重→轻(相当多污带→α中污带→β中污带→寡污带). 3) 供氧:借助流动水层厚薄变化以及气水逆向流动,向生物膜表面供 氧。 4) 传质与降解:有机物降解主要是在好氧层进行,部分难降解有机物经 兼氧层和厌氧层分解,分解后产生的H 2S ,NH 3等以及代谢产物由内向外传递而进入空气中,好氧层形成的NO 3--N 、NO 2--N 等经厌氧层发生反硝化,产生的N2也向外而散入大气中。 5) 生物膜更新:经水力冲刷,使膜表面不断更新(DO 及污染物),维持 生物活性(老化膜固着不紧)。 二、生物膜的主要特征 1 微生物相方面的特征 1) 参与净化反应微生物多样化; 2) 食物链长,污泥产率低; 3) 能够存活世代较长的微生物; 4) 可分段运行,形成优势微生物种群,提高降解能力。 2 工艺方面的特征 1) 对水质水量变动有较强适应性; 2) 污泥沉降性能好,宜于固液分离; 3) 能处理低浓度污水;

废水的生化处理方法剖析

废水的生化处理方法 一、专业术语 1.化学需氧量(COD cr) 化学需氧量是指在规定条件下用化学氧化剂(K2Cr2O7或KMnO4)氧化分解水中有机物时,与消耗的氧化剂当量相等的氧量(mg/L)。 当氧化剂用重铬酸钾(K2Cr2O7)时,由于重铬酸钾氧化作用很强,所以能够较完全地氧化水中大部分有机物(除苯、甲苯等芳香烃类化合物以外)和无机性还原物质(但不包括硝化所需的氧量),此时化学需氧量用COD Cr,或COD表示;如采用高锰酸钾(KMnO4)作为氧化剂时,则称为高锰酸指数,写作COD Mn。 与BOD5相比,COD Cr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规定为2小时)较精确地测出废水中耗氧物质的含量,不受水质限制,因此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缺点是不能表示可被微生物氧化的有机物量,此外废水中的还原性无机物也能消耗部分氧,造成一定误差。 如果废水中各种成分相对稳定,那么COD与BOD之间应有一定的比例关系。一般说来,COD Cr>BOD20>BOD5>COD Mn,其中BOD5/COD Cr可作为废水是否适宜生化法处理的一个衡量指标。比值越大,该废水越容易被生化处理。—般认为BOD5/COD Cr大于0.3的废水才适宜采用生化处理。 2.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 生化需氧量(BOD)是表示在有氧条件下,温度为20℃时,由于微生物(主要是细菌)的活动,使单位体积污水中可降解的有机物氧化达到稳定状态时所需氧的量(mg/L)。BOD的值越高,表示需氧有机物越多。 20℃时在BOD的测定条件(氧充足、不搅动)下,一般有机物20天才能够基本完成在第一阶段的氧化分解过程(完成过程的99%)。就是说,测定第一阶段的生化需氧量,需要20天,这在实际工作中是难以做到的。为此又规定一个标准时间,一般以5日作为测定BOD的标准时间,因而称之为五日生化需氧量,以BOD5表示之。BOD5约为BOD20的70%左右。 3.氨氮(NH3-N) 氨氮是指水中以游离氨(NH3)和铵离子(NH4+)形式存在的氮。 4.总磷(TP) 总磷是水样经消解后将各种形态的磷转变成正磷酸盐后测定的结果,以每升水样含磷毫克数计量。水中磷可以元素磷、正磷酸盐、缩合硫酸盐、焦磷酸盐、偏磷酸盐和有机团结合的磷酸盐等形式存在。 5.悬浮固体(SS) 水体中悬浮物的含量是水质污染程度的基本判断指标之一。悬浮物是指在水中呈悬浮状态的

污水处理的生化调试

污水处理的生化调试 摘要:通过工程实例总结,就如何缩短污水生化调试所需时间,从调试前期准备到污水全负荷投入运行,分3个阶段予以解剖分析。介绍了前期准备工作的内容和所需物料的种类及数量;调试各阶段物料投加量及所需控制的条件;调试过程所需注意的事项。文中所述内容尤其适用于以鼓风机曝气为主的生化处理设施。 污水处理设施在正式投入使用时,其生化处理装置均需进行污泥接种、驯化(俗称调试)。对于规模较大的污水处理设施尽量缩短调试时间,使处理主体尽快投入正常运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有着重要的意义。我们通过多个日处理万吨的污水处理设施的生化调试发现,在生化调试过程中,如果准备充分,正常气温下一般7~10d即可完成生化设施的培菌接种工作;10d后就可以对污水进行驯化,20d左右便可进入正常运行。 本文将分三方面对生化调试工作中需注意的问题进行简要分析。为方便起见,文中所列数据均以生化池体积5000m3为基准。 1、前期准备阶段 1.1、物料准备 ①污泥准备 对于万立方米级污水处理装置而言,其生化池体积较大,为了保证生化池初始污泥浓度,需要准备投加的原始污泥量很大。理论上讲,投加后生化池的污泥的质量浓度最好控制在2 500mg/L左右。实际运行时,为了节约成本,调试期间初始污泥的质量浓度可控制在1 500mg/L左右,一日处理1×104m3污水生化时间为12h的污水处理装置为例,调试前需准备含水率在80%的活性污泥约40m3。污泥品种最好是同类或相似的活性污泥。如有困难,其它活性较强的污泥也可使用。污泥在使用前为保证一定的活性,对待用的污泥需进行喷水保湿处理,在保湿条件下污泥的活性至少可保持15d以上。 ②碳源培养寄的准备 生化调试过程中理想的碳源是大粪及淀粉。一般来说调试前期以加入大粪为主,中后期以加入淀粉为主,为节省成本,淀粉可用地脚面粉替代。由于大粪无法事先储存,因此,事前需和有关部门确定好调试期间需要的数量。调试期间碳源准备量一般按如下原则进行估算。每天投加到生化池的COD量按混合后生化池COD的质量浓度在200~300mg/L水平计,其中地脚面粉COD的质量折算量约为1t[COD]/t[面粉]。大粪的COD折算比较困

污水生化处理装置操作规程修订稿

污水生化处理装置操作 规程 WEIHUA system office room 【WEIHUA 16H-WEIHUA WEIHUA8Q8-

污水处理操作规程 总则1.为加强污水处理的设备管理、工艺管理和水质管理,保证污水处理安全正常运行,达到净化水质、处理和处置污泥、保护环境的目的,制定本规程。 2.污水处理的运行、维护及其安全除应符合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1一般要求 运行管理要求 1.运行管理人员必须熟悉本厂处理工艺和设施、设备的运行要求与技术指标。 2.操作人员必须了解本厂处理工艺,熟悉本岗位设施、设备的运行要求和技术指标。 3.各岗位应有工艺系统网络图、安全操作规程等,并应示于明显部位。 4.运行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应按要求巡视检查构筑物、设备、电器和仪表的运行情况。 5.各岗位的操作人员应按时做好运行记录。数据应准确无误。 6.操作人员发现运行不正常时,应及时处理或上报主管部门。 7.各种机械设备应保持清洁,无漏水、漏气等。 8.水处理构筑物堰口、池壁应保持清洁、完好。 9.根据不同机电设备要求,应定时检查,添加或更换润滑油或润滑脂。 安全操作要求 1.各岗位操作人员和维修人员必须经过技术培训和生产实践,并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2.启动设备应在做好启动准备工作后进行。

3.电源电压大于或小于额定电压5%时,不宜启动电机。 4.操作人员在启闭电器开关时,应按电工操作规程进行。 5.各种设备维修时必须断电,并应在开关处悬挂维修标牌后,方可操作。 6.雨天或冰雪天气,操作人员在构筑物上巡视或操作时,应注意防滑。 7.清理机电设备及周围环境卫生进,严禁擦拭设备运转部位,冲洗水不得溅到电缆头和电机带电部位及润滑部位。 8.各岗位操作人员应穿戴齐全劳保用品,做好安全防范工作。 9.应在构筑物的明显位置配备防护救生设施及用品。 10.严禁非岗位人员启闭本岗位的机电设备。 维护保养要求 1.运行管理人员和维修人员应熟悉机电设备的维修规定。 2.应对构筑物的结构及各种闸阀、护栏、爬梯、管道等定期进行检查、维修及防腐处理,并及时更换被损坏的照明设备。 3.应经常检查和紧固各种设备连接件,定期更换联轴器的易损件。 4.各种管道闸阀应定期做启闭试验。 5.应定期检查、清扫电器控制柜,并测试其各种技术性能。 6.应定期检查电动闸阀的限位开关、手动与电动的联锁装置。 7.在每次停泵后,应检查填料或油封的密封情况,进行必要的处理。并根据需要填加或更换填料、润滑油、润滑脂。 8.凡设有钢丝绳的装置,绳的磨损量大于原直径10%,或其中的一股已经断裂时,必须更换。

生化处理工艺说明

生化处理工艺说明 厌氧池 调节池的水由潜水泵打入厌氧池。 厌氧微生物对于杂环化合物和多环芳烃中环的裂解,具有不同于好氧微生物的代谢过程,其裂解为还原性裂解和非还原性裂解。 厌氧生物发酵池的主要目的是去除COD和改善废水的可生化性。厌氧过程对于浓度较高的有机废水,可以将废水中的有机物分解为甲基等,以气体的形式从池中排中,可以去除废水中50~80%左右之COD。同时,还可以将废水中的芳烃类有机质所带的苯、萘、蒽醌等环打开,提高难降解有机物的好氧生物降解性能,为后续的好氧生物处理创造良好条件。厌氧过程分为四个阶段:水解阶段、酸化阶段、酸性衰退阶段及甲烷化阶段。在水解阶段,固胶体性有机物质降解为溶解性有机物质,大分子物质降解为小分子物质。厌氧反应池是把反应控制在第二阶段完成之前,故水力停留时间短,效率高,同时提高了污水的可生化性。 厌氧池启动后,污水由布水系统进入池体,由池底向上流动,经细菌形成的污泥层,污泥层对悬浮物、染料颗粒及细小纤维进行吸附、网捕、生物学絮凝、生物降解作用,使污水在降解COD的同时也得以澄清。 焦化废水厌氧工艺水力停留时间较其他废水长,COD去除率15~30%,同时具有很强的抗冲击负荷能力。 缺氧池 缺氧池是生物脱氮的主要工艺设备,废水中NH3-N在下一级好氧硝化反应池中被硝化菌与亚硝化菌转化为NO3--N与NO2--N的硝化混合液,循环回流于缺氧池,通过反硝菌生物还原作用,NO3--N与NO2--N转化为N2。此转化条件,一是废水中含有足够的电子供体,包括与氧结合的氢源和反硝化异养菌所需之足够的有机碳源,二是厌氧或缺氧条件。由第一

级厌氧池之出水,已留有足够的有机碳源,可供反硝化菌消耗,但不能太大的过量碳源,以免出水含碳源过多,影响后续硝化反应。反硝化反应影响因素: 碳源进入缺氧池之废水中,BOD5/TN>3—5,即认为碳源充足,本系统内碳源充足; pH pH在6.5—7.5为宜,原废水满足要求; 水中溶解氧<0.5mg/L; 适宜温度20~40℃; 硝化混合液回流率100~400%。 厌氧池排出的厌氧消化液在进入好氧活性污泥处理工艺前进行缺氧曝气,其作用如下: 缺氧池回流入大量的曝气池的沉淀污泥,使缺氧池和好氧池组合为A-O工艺,具有较好的脱氮效果; 在缺氧过程中溶解氧控制在0.5mg/L一下,兼性脱氮菌利用进水中的COD作为氢供给体,将好氧池混合液中的硝酸盐及亚硝酸盐还原成氮气排入大气,同时利用厌氧生物处理反应过程中的产酸过程,把一些复杂的大分子稠环化合物分解成低分子有机物。 好氧池 好氧池采用推流式活性污泥曝气池,它由池体、布水和布气系统三部分组成。 缺氧池流出的废水自流入推流式活性污泥曝气池,在此完成含氨氮废水的硝化过程。硝化菌为自养好氧菌,在好氧条件下,将废水中NH3—N氧化为NO3--N,此过程消耗废水中碳酸盐碱度计),一方面须中和过程产生的H+,另一方面,硝化菌细胞生长需要消耗一定量碱度。每硝化1g氨氮,需消耗7.1g碱度(以CaCO3计)。因此需要在此投加适量Na2CO3,以补充碱度。反应温度20~40℃;pH8.0~8.4。此过程,要求较低的含碳有机质,以免异氧菌增殖过快,影响硝化菌的增殖。气水比20:1。与悬浮活性污泥接触,水中的有机物被活性污泥吸附、氧化分解并部分转达化为新的微生物菌胶团,废水得到净化。该工艺在水底直接布气,活性污泥直接受到气流的搅动,加速了微生物的更新,使其经常保持较高的活性。

废水的生化处理方法

废水的生化处理方法 、专业术语 1.化学需氧量(COD cr) 化学需氧量是指在规定条件下用化学氧化剂(K2Cr2O7 或KMnO 4)氧化分解水中有机物时, 与消耗的氧化剂当量相等的氧量(mg/L)。 当氧化剂用重铬酸钾(K 2Cr2O7)时,由于重铬酸钾氧化作用很强,所以能够较完全地氧化水中大部分有机物(除苯、甲苯等芳香烃类化合物以外)和无机性还原物质(但不包括硝化所需的氧量),此时化学需氧量用COD cr,或COD表示;如采用高锰酸钾(KMn0 4)作为氧化剂时,则称为高锰酸指数,写作COD Mn。 与BOD5相比,COD cr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规定为2小时)较精确地测出废水中耗氧物质的含量,不受水质限制,因此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缺点是不能表示可被微生物氧化的有机物量,此外废水中的还原性无机物也能消耗部分氧,造成一定误差。 如果废水中各种成分相对稳定,那么COD 与BOD 之间应有一定的比例关系。一般说来,COD cr>BOD 20> BOD5> COD Mn,其中BOD 5/COD cr可作为废水是否适宜生化法处理的一个衡量指标。比值越大,该废水越容易被生化处理。一般认为 BOD5/COD Cr大于0.3的废水才适宜 采用生化处理。 2.五日生化需氧量(BOD 5) 生化需氧量(BOD )是表示在有氧条件下,温度为20C时,由于微生物(主要是细菌)的活动,使单位体积污水中可降解的有机物氧化达到稳定状态时所需氧的量(mg/L)。BOD 的值越高,表 示需氧有机物越多。 20 C时在BOD的测定条件(氧充足、不搅动)下,一般有机物20天才能够基本完成 在第一阶段的氧化分解过程(完成过程的99%)。就是说,测定第一阶段的生化需氧量, 需要20 天,这在实际工作中是难以做到的。为此又规定一个标准时间,一般以 5 日作为 测定BOD的标准时间,因而称之为五日生化需氧量,以BOD 5表示之。BOD 5约为BOD 20 的70% 左右。 3.氨氮(NH 3-N ) 氨氮是指水中以游离氨(NH3)和铵离子(NH4+)形式存在的氮。 4.总磷(TP) 总磷是水样经消解后将各种形态的磷转变成正磷酸盐后测定的结果,以每升水样含磷毫克数 计量。水中磷可以元素磷、正磷酸盐、缩合硫酸盐、焦磷酸盐、偏磷酸盐和有机团结合的磷酸盐等形式存在。 5.悬浮固体(SS) 水体中悬浮物的含量是水质污染程度的基本判断指标之一。悬浮物是指在水中呈悬浮状态的固体物质,它包括无机物和有机物,如不溶于水的淤泥、粘土、微生物等,含量用每升水样中含有多少毫克悬浮物来表示,记为毫克/升。 6?溶解氧(DO) 溶解氧是指溶解于1升水中的分子氧的含量,用毫克(氧)/升表示。它是衡量水体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标,是水环境监测

污水生化处理环境类影响因素

污水生化处理环境类影响因素 水处理技术:(1)温度。温度对微生物的影响是很广泛的,尽管在高温环境(50℃~70℃)和低温环境(-5~0℃)中也活跃着某些类的细菌,但污水处理中绝大部分微生物最适宜生长的温度范围是20-30℃。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微生物的生理活动旺盛,其活性随温度的增高而增强,处理效果也越好。超出此范围,微生物的活性变差,生物反应过程就会受影响。一般的,控制反应进程的最高和最低限值分别为35℃和10℃。 (2)PH值。活性污泥系统微生物最适宜的PH值范围是6.5-8.5,酸性或碱性过强的环境均不利于微生物的生存和生长,严重时会使污泥絮体遭到破坏,菌胶团解体,处理效果急剧恶化。 (3)溶解氧。对好氧生物反应来说,保持混合液中一定浓度的溶解氧至关重要。当环境中的溶解氧高于0.3mg/l时,兼性菌和好氧菌都进行好氧呼吸;当溶解氧低于0.2-0.3mg/l接近于零时,兼性菌则转入厌氧呼吸,绝大部分好氧菌基本停止呼吸,而有部分好氧菌(多数为丝状菌)还可能生长良好,在系统中占据优势后常导致污泥膨胀。一般的,曝气池出口处的溶解氧以保持2mg/l左右为宜,过高则增加能耗,经济上不合算。 在所有影响因素中,基质类因素和PH值决定于进水水质,对这些因素的控制,主要靠日常的监测和有关条例、法规的严格执行。对一般污水而言,这些因素大都不会构成太大的影响,各参数基本能维持在适当范围内。温度的变化与气候有关,对

于万吨级的污水处理厂,特别是采用活性污泥工艺时,对温度的控制难以实施,在经济上和工程上都不是十分可行的。因此,一般是通过设计参数的适当选取来满足不同温度变化的处理要求,以达到处理目标。因此,工艺控制的主要目标就落在活性污泥本身以及可通过调控手段来改变的环境因素上,控制的主要任务就是采取合适的措施,克服外界因素对活性污泥系统的影响,使其能持续稳定地发挥作用。 实现对生物反应系统的过程控制关键在于控制对象或控制参数的选取,而这又与处理工艺或处理目标密切相关。 前已述及溶解氧是生物反应类型和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指示参数,它能直观且比较迅速地反映出整个系统的运行状况,运行管理方便,仪器、仪表的安装及维护也较简单,这也是近十年我国新建的污水处理厂基本都实现了溶解氧现场和在线监测的原因。

常用的生化法处理污水

随着水污染的日益严重,水资源的短缺,对污水的处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目前所采用的生物处理方法主要包括普通活性污泥法和生物接触氧化法,普通活性污泥法又称传统活性污泥法,活性污泥废水生物处理系统的传统方式,系统由曝气池、二沉池和污泥回流管/线及设备三部分组成。 需要曝气池容积大,占用的土地较多,基建费用高;好氧菌作用速率会随水中氧含量进行变化,而供氧速度难于与其相吻合、适应,运行效果易受水质、水量变化的影响。今天,博尔环保就给大家说说曝气法处理污水分析。 曝气设备是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工艺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曝气设备向曝气池供氧,同时曝气设备还有混合搅拌的功能,以增强污染物在水处理系统

中的传质条件,提高处理效果。 曝气方法主要有①鼓风曝气②机械曝气 机械曝气也称为表面曝气,机械曝气器大多以装在曝气池水面的叶轮快速转动,进行表层充氧。按转轴方向不同,可分为立式和卧式两类。常用的立式表面曝气机有平板叶轮、倒伞型叶轮和泵型叶轮等,卧式表面曝气机有转刷曝气机和转盘曝气机等。 曝气叶轮的充氧能力和提升能力同叶轮浸没深度、叶轮的转速等因素有关,在适宜的浸深和转速下,叶轮的充氧能力大,并可保证池内污泥浓度和溶解氧浓度均匀。 一般而言,机械曝气常用于曝气池较小的场合,可减少动力消耗,维护管理也较方便。鼓风曝气供应空气的伸缩性较大,曝气效果也较好,一般用于较大的曝气池。 污水处理的曝气方法及其装置,其具有以下优点和功效: (1)藉由上述在水反应槽中,将曝气管设置呈距离槽底面有一段高度距离位置的方式,便能大量培养出对污水槽中环境有益性的微生物菌群。 (2)各水反应槽都设有微曝气设备,藉由水中超微细气体带动水中杂物产生

常见的污水生物处理方法

常见的污水生物处理方法 (1)传统活性污泥法。传统活性污泥处理法是一种最古老的工业污水处理工艺,其工业污水处理的关键组成部分为沼气池与沉淀池,主要处理部分关系框图如图2-1所示。 图2-1传统活性污泥法工艺流程图 污水中的有机物在曝气池停留的过程中,曝气池中的微生物吸附污水中的大部分有机物,并且在曝气池中被氧化成无机物,然后在沉淀池中经过沉淀后的部分活性泥需要回流到曝气池中。该工艺的优点有:有机物去除率高,污泥负荷高,池的容积小,耗电省,运行成本低。该工艺的缺点有:普通曝气池占地多,建设投资大,满足国家标准相关指标范围小、易产生污泥膨胀现象,磷和氮的去除率低。 (2)A/O法。A/O法是在传统活性污泥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工业污水处理工艺,其中A代表Anoxic(缺氧的),O代表Oxic(好氧的)。A/O法是一种缺氧----好氧生物工业污水处理工艺。该工艺通过增加好氧池与缺氧池所形成的硝化----反硝化反应系统,很好的处理了污水中的氮含量,具有明显的脱氮效果。但是此硝化----反硝化反应系统需要得到很好的控制,这样就对该工艺提出了更高的管理要求,这也成为了该工艺的一大缺点。其工艺流程图如下:

(3)A2/O法。A2/O法也是在传统活性污泥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工业污水处理工艺,其中A2,即A-A,前一个A代表Anaerobic(厌氧的),后一个A代表Anoxic(缺氧的);O代表(好氧的)。A2/O是一种厌氧—缺氧—好氧工业污水处理工艺。A2O法的除磷脱氮效果非常好,非常适合用于对除磷脱氮有要求的工业污水处理。因此,在对除磷脱氮有特别要求的城市工业污水处理厂,一般首选A2/O工艺。其工艺流程图如图2.3所示。 图2-3 A2/O法工艺流程图 (4)A/B法。A/B法是吸附生物降解法的简称,该工艺没有初沉淀,将曝气池分为高低负荷两段,并分别有独立的沉淀和污泥回流系统。高负荷段停留时间约为20~40min,以生物絮凝吸附作用为主,同时发生不完全氧化反应,去除BOD 达50%以上。B段与常规活性污泥法相识,负荷较低。AB法中A段效率很高,并有较强的缓冲能力。B段起到出水把关作用,处理稳定性较好。对于高浓度的工业污水处理,AB法具有很好的适用性,并有较高的节能效益。尤其在采用污泥消化和沼气利用工艺时,优势最为明显。但是,AB法污泥产量较大,A段污泥有机物含量极高,因此必须添加污泥后续稳定化处理,这样就将增加一定的投资和费用。另外,由于A段去除了较多的BOD,造成了碳源不足,难以实现脱氮工艺的要求。对于污水浓度低的场合,B段也比较困难,也难以发挥优势。 总体而言,AB法工艺较适合于污水浓度高,具有污泥消化等后续处理设施的大中规模的城市工业污水处理厂,且有明显的节能效果,而对于有脱氮要求的城市工业污水处理厂,一般不宜采用。 (5)SBR法。SBR法是歇式活性污泥法的简称,是一种按照一定的时间顺序间歇式操作的污水生物处理技术,也是一种按间歇曝气方式来运行的活性污泥工业污水处理技术,又称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其反应机理及去除污染物的机理与传统的活性污泥法基本相同,只是运行操作方式不尽相同。SBR法与传统的水处理工艺的最大区别在于它是以时间顺序来分割流程各单元,以时间分割操作代替空间分割操作,非稳态生化反应代替生化反应,静置理想沉淀代替动态沉淀等。整个过程对于单个操作单元而言是间歇进行的,但是通过多个单元组合调度后又是连续的,在运行上实现了有序和间歇操作相结合。

生物法处理废水

生物法处理废水 研究污水的微生物处理就是研究微生物对废水中的有机物、营养盐类及重金属等物质去处的微生物学原理及其规律,并加以实际应用的一门科学。目前,常用于污水治理的方法可归纳为物理法、化学法、生物法。物理法常作为一种预处理的手段应用于废水处理;化学处理法是指向废水中加入化学药剂如明矾等,使其与污染物发生化学反应而生成无害物的过程,这种方法也常常作为预处理方法使用;而生物处理法是利用微生物降解代有机物为无机物来处理废水。通过人为的创造适于微生物生存和繁殖的环境,使之大量繁殖,以提高其氧化分解有机物的效率。它则作为末端处理装置广泛应用于各行业的废水处理中。与物理法、化学法相比,微生物处理法具有经济、高效的优点,并可实现无害化、资源化,所以长期以来始终占重要位置。根据使用微生物的种类,可分为好氧法、厌氧法和生物酶法等。 一好氧处理法 该办法是根据需好氧微生物生活的特点,提供充足的氧气,使好氧微生物大量繁殖, 通过微生物的新代活动使废水中的有机物最 终氧化分解成CO2 、水、硝酸盐等简单的无机物,已达到净化污水的目的。好氧处理方法包括: 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 (一)活性污泥法 1912年英国人Clark and Cage发现对废水进行长时间曝气会产生污泥并使水质明显改善,其后Arden and Lackett进一步研究,发现由于实验容器洗不干净,瓶壁留下残渣反而使处理效果提高,从而发现活性微生物菌胶团,定名为活性污泥。活性污泥法是利用悬浮在废水中人工培养的微生物群体——活性污泥,对废水中

的有机物和某些无机物产生吸附、氧化分解而使废水得到净化,是目前较为经济、应用广泛、处理效果较好的净化废水方法。 1影响活性污泥性能的环境因素 (1)溶解 生化处理的基本要素:营养物、活性微生物、溶解氧,所以要使生化处理正常运行,供氧是重要因素。一般说,溶解氧浓度以不低于2mg/L为宜(2—4mg/L)。 (2)水温 维持在15~25摄氏度,低于5摄氏度微生物生长缓慢。 (3)营养料 细菌的化学组成实验式为C 5H 7 O 2 N,霉菌为C 10 H 17 O 6 原生动物为 C 7H 14 O 3 N,所以在培养微生物时,可按菌体的主要成分比例供给营养。 微生物赖以生活的主要外界营养为碳和氮,此外,还需要微量的钾,镁,铁,维生素等。碳源--异氧菌利用有机碳源,自氧菌利用无机 碳源。氮源--无机氮(NH 3及NH 4 +)和有机氮(尿素,氨基酸,蛋白 质等)。一般比例关系:BOD:N:P=100:5:1。好氧生物处 BOD 5 =500——1000mg/l (4)有毒物质 主要毒物有重金属离子(如锌,铜,镍,铅,铬等)和一些非金属化合物(如酚,醛,氰化物,硫化物等)。 2基本流程 典型的活性污泥法是由曝气池、沉淀池、污泥回流系统和剩余污泥排除系统组成。1916年英国建成第一座污水处理厂,下图为活

污水处理厂工艺流程范本.docx

第二部分 污水处理厂 一、工艺流程 典型的城市污水处理工艺流程主要包括机械处理、生化处理、污泥处理等工段,如图1。由机械处理以及生化处理构成的系统属于二级处理系统,其BOD5 和 SS 去除率可达到9 0%~ 98%。处理效果介于一级和二级处理之间的一般称为强化一级处理、一级半处理或不 完全二级处理,主要有高负荷生物处理法和化学法两大类,BOD5 去除率可达到45%~ 75%。具有生物除磷脱氮功能的二级处理系统通常称为深度二级处理。为了去除特定的物质,在二级处理之后设置的处理系统属三级处理,例如化学除磷、絮凝过滤、活性炭吸附等。 机械处理工段 机械(一级)处理工段包括格栅、污水提升泵房、沉砂池、初沉池等构筑物,以去除粗 大颗粒和悬浮物为目的,处理的原理在于通过物理法实现固液分离,将污染物从污水中分离, 这是普遍采用的污水处理方式。机械(一级)处理是所有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必备工程(尽管有时有些工艺流程省去初沉池),城市污水一级处理BOD5 和 SS 的典型去除率分别为25% 和 50%。

生化处理工段 生化处理是整个污水处理过程的核心,因此我们称污水处理工艺是特指这部分,如氧化 沟法、 SBR 法、 A/O 法等。污水生化处理属于二级处理,以去除不可沉悬浮物和溶解性可 生物降解有机物为主要目的。目前大多数城市污水处理厂都采用活性污泥法。生化处理的原理是通过生物作用,尤其是微生物的作用,完成有机物的分解和生物体的合成,将有机污染物转变成无害的气体产物(CO 2)、液体产物(水)以及富含有机物的固体产物(微生物群 体或称生物污泥);多余的生物污泥在沉淀池中经沉淀固液分离,从净化后的污水中除去。 污泥处理工段 生化处理工段的污泥,先到污泥泵房,部分污泥回流至生化处理工段,另一部分污泥(剩余污泥)用污泥泵快速输入到污泥浓缩池。污泥浓缩池浓缩一定时间后,上清液回流到污水提升泵房的集水池;浓缩后的污泥再回到另一格污泥调节池,用污泥泵提升到污泥脱水机房。 污泥在脱水机房脱水后,制成泥饼外运。 格栅

生化处理污水基本原理及一般过程讲课提纲分析

生物化学处理污水的基本原理及一般过程 ——污水处理厂工程技术人员培训稿生物化学处理是利用微生物处理污水中污染物质的一种工艺,因其运行稳定且费用较低,是目前处理城市污水的主体工艺。今天主要讲五个问题: 一是污水处理中的微生物及其特性;二是微生物的新陈代谢;三是污水生物化学处理的一般过程;四是污水生化处理的种类;五是传统活性污泥工艺的原理及过程 一、污水处理中的微生物及其特性 微生物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 污水中细菌的数量在105—106个/L之间,呈游离或团块状,病毒数量在200—7000个/L之间。微生物主要包括细菌、放线菌、藻类、真菌、立克次氏体、衣原体、枝原体,以及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其中与污水处理关系密切的是细菌、放线菌、藻类、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中的某些种类。 (一)、细菌 细菌只有一个细胞组成,是最小的生物。其中又以球形细菌最小,直径只有0.5—2微米,杆菌一般长度为1-5微米,螺旋菌的宽度一般为0.5—2微米,长度一般在5—15微米。这样小的形体,人们只有在1000倍以上的电子显微镜下才能观察到。 如环境适宜,微生物一般情况下20—30min分裂一次。 1、细菌细胞的构造及各部分的作用: 壁、膜、质、核 2、菌胶团形成的机理、作用 菌胶团是活性污泥正常情况下的主要组成成分。 菌胶团形成的机理、作用: 荚膜形成的机理、作用; (二)、丝状菌 污水处理界:丝状菌是一大类菌体细胞相连而形成丝状的微生物的总称。它包括丝状细菌、丝状真菌和丝状藻类等微生物类群。污水处理过程中的丝状菌主要有球衣细菌、丝状硫磺细菌和放射线菌。 丝状菌的特点及污水处理中作用。

(三)、藻类 藻类是一种低等植物,有单细胞,也有多细胞的。按照色素组成,主要有绿藻、蓝藻、硅藻和褐藻等。藻类在生物稳定塘处理污水工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四)、原生动物 原生动物是最低等的单细胞动物,个体很小,长度一般在100-300微米之间,用普通的光学显微镜可清楚地观察到其形态。与污水处理工艺有关的原生动物主要有三类:肉足类、鞭毛类和纤毛类。 1、大多数肉足类能任意改变形态,一般称之为变形虫; 2、鞭毛类原生动物一般都长有一根或几根鞭毛,因此常称之为鞭毛虫。鞭毛虫有很多种类,与污水处理工艺相关的常有:绿眼虫。 3、纤毛类原生动物的特点是周身表面或部分表面有纤毛,作为行动或捕食的工具,因此被称之为纤毛虫。纤毛虫有自由游动型和固着型二种。前者能自由流动,常见的为周身都布满纤毛的草履虫,因形态像草鞋而得名。固着型纤毛虫一般固着在其它的物体上生活,常见的为钟虫,因其外形象钟而得名。原生动物在活性污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们既能捕食游离的细菌,进一步提高沉降效果,又能起到指示的作用。 (五)后生动物 后生动物由多个细胞组成,种类很多。在污水生化处理过程中,常见的有轮虫和线虫。轮虫体型前端有一个头冠,头冠上有一列或多列纤毛形成的纤毛环。纤毛环经常摆动,可将食物引入。轮虫因其纤毛摆动时像旋转的轮盘而得名。 线虫的形体为长线形,最长可达2mm,断面为圆形。轮虫和线虫在活性污泥和生物膜中都能观察到,它们的存在,往往表示处理效果较好。 (六)微生物易变异 二、微生物的新陈代谢 (一)微生物新陈代谢的过程、同化和异化的作用 1、微生物新陈代谢的过程 一是从外界环境中吸收营养物质并将自身代谢的产物排出体外; 二是在消耗吸收的营养物质的同时进行分裂产生新的微生物。 2、微生物新陈代谢中同化和异化作用。

污水生化处理

污水生化处理 污水生化处理属于二级处理,以去除不可沉悬浮物和溶解性可生物降解有机物为主要目的,其工艺构成多种多样,可分成活性污泥法、AB法、A/O法、A2/O法、SBR法、氧化沟法、稳定塘法、土地处理法等多种处理方法。日前大多数城市污水处理厂都采用活性污泥法。生物处理的原理是通过生物作用,尤其是微生物的作用,完成有机物的分解和生物体的合成,将有机污染物转变成无害的气体产物(CO2)、液体产物(水)以及富含有机物的固体产物(微生物群体或称生物污泥);多余的生物污泥在沉淀池中经沉淀池固液分离,从净化后的污水中除去。 在污水生化处理过程中,影响微生物活性的因素可分为基质类和环境类两大类: 一、基质类包括营养物质,如以碳元素为主的有机化合物即碳源物质、氮源、磷源等营养物质、以及铁、锌、锰等微量元素;另外,还包括一些有毒有害化学物质如酚类、苯类等化合物、也包括一些重金属离子如铜、镉、铅离子等。 二、外环境类影响因素主要有: (1)温度。温度对微生物的影响是很广泛的,尽管在高温环境(50℃~70℃)和低温环境(-5~0℃)中也活跃着某些类的细菌,但污水处理中绝大部分微生物最适宜生长的温度范围是20-30℃。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微生物的生理活动旺盛,其活性随温度的增高而增强,处理效果也越好。超出此范围,微生物的活性变差,生物反应过程就会受影响。一般的,控制反应进程的最高和最低限值分别为35℃和10℃。 (2)PH值。活性污泥系统微生物最适宜的PH值范围是6.5-8.5,酸性或碱性过强的环境均不利于微生物的生存和生长,严重时会使污泥絮体遭到破坏,菌胶团解体,处理效果急剧恶化。 (3)溶解氧。对好氧生物反应来说,保持混合液中一定浓度的溶解氧至关重要。当环境中的溶解氧高于0.3mg/l时,兼性菌和好氧菌都进行好氧呼吸;当溶解氧低于0.2-0.3mg/l接近于零时,兼性菌则转入厌氧呼吸,绝大部分好氧菌基本停止呼吸,而有部分好氧菌(多数为丝状菌)还可能生长良好,在系统中占据优势后常导致污泥膨胀。一般的,曝气池出口处的溶解氧以保持2mg/l左右为宜,过高则增加能耗,经济上不合算。 (4)适当的营养。微生物生长的过程中,需要适当的C、N、P、等营养元素。由于预处理水的化学成分,可适当向生化池里添加N和P营养元素,并要密切注意C/N关系,防止对处理效果产生一定的负面作用。 在所有影响因素中,基质类因素和PH值决定于进水水质,对这些因素的控制,主要靠日常的监测和有关条例、法规的严格执行。对一般城市污水而言,这些因素大都不会构成太大的影响,各参数基本能维持在适当范围内。温度的变化与气候有关,对于万吨级的城市污水处理厂,特别是采用活性污泥工艺时,对温度的控制难以实施,在经济上和工程上都不是十分可行的。因此,一般是通过设计参数的适当选取来满足不同温度变化的处理要求,以达到处理目标。因此,工艺控制的主要目标就落在活性污泥本身以及可通过调控手段来改变的环境因素上,控制的主要任务就是采取合适的措施,克服外界因素对活性污泥系统的影响,使其能持续稳定地发挥作用。实现对生物反应系统的过程控制关键在于控制对象或控制参数的选取,而这又与处理工艺或处理目标密切相关。

生化法处理油脂化工废水

生化法处理油脂化工废水 某油脂化工厂以动植物油、废甘油等为原料生产各类硬脂酸、甘油、油酸等产品,废水发黑,COD cr,,BOD5浓度高,呈酸性。目前国内成功治理该类废水的范例较少,在实验室实验的基础上,应用厌氧折流反应器—序批式活性污泥工艺(简称ABR—SBR法)对该废水进行治理,经过一年多的调试和运行,出水水质稳定,可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CB8978—96),设备运行稳定。 1 废水处理设计 该厂废水主要来自酸化、水解、清洗等工艺,废水中主要含有动植物油、各类硬脂酸、油酸、无机酸等。 设计水量为重50m3/d,.废水经处理后应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CB8978—96),进出水水质情况见表1。

1.1 废水处理工艺 该工程采用生物法为主体处理工艺,以隔油池,沉淀池为预处理工艺。污泥定期排入污泥池,干化后外运。工艺流程见图1。 1.2主要构筑物及设备 1.2.1隔油池 采用平流隔油池,水力停留时间2h。浮油进行回收。平面尺寸2.0m×3.0m,有效水深3.0m。 1.2.2调节池 调节池停留时间为14h。平面尺寸6.0m×4.0m,有效水深3.2m。 1.2.3斜管沉淀池 沉淀池前端为旋流反应区,混凝区,后段为斜管沉淀区。反应区利用提升水泵的冲力,在反应区内形成旋流,使石灰乳与废水充分反应,Ca(OH)2既可作为一种很好的混凝剂,使废水中的胶体物质发生电中和形成絮体,从而使绝大部分有机物沉淀下来,形成明显的固液分离,又可提高废水的pH值,同时又可降低废水中的SO42-的浓度,有利于后续厌氧水解处理。沉淀区采用斜管沉淀,表面负荷为1.1m3/m2,总停留时间为2.8h。平面尺寸为5.0m×2.0m,有效水深3.5m。 1.2.4 ABR反应器

废水生化处理的原理与工艺

《水污染控制工程》 第二篇废水生化处理的原理与工艺 主要参考书目: 1)《水处理工程》,第一版,顾夏声等,清华大学出版社,1985 2)《现代废水生物处理新技术》,钱易等,中国科技出版社,1993 3)《排水工程》,第三版,张自杰等,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 4)《水污染治理工程》,黄铭荣、胡纪萃,高教出版社,1995 5)《废水生物处理数学模型》,第二版,顾夏声,清华大学出版社,1995 6)《水处理微生物学》,第三版,顾夏声等,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 ?第一章废水生物处理概述 第一节废水生物处理简介 一、废水生物处理的目的和重要性 1、废水生物处理的目的 废水生物处理的主要目的有以下3点:①絮凝和去除废水中不可自然沉淀的胶体状固体物;②稳定和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③去除营养元素氮和磷。 2、废水生物处理的重要性 ①城市污水中约有60%以上的有机物只有用生物法去除才最经济; ②废水中氮的去除一般来说只有依靠生物法; ③目前世界上已建成的城市污水处理厂有90%以上是生物处理法; ④大多数工业废水处理厂也是以生物法为主体的。 二、微生物在废水生物处理中的作用 微生物在废水生物处理中主要有三个作用: ①去除溶解性有机物(以COD或BOD5表示)(将其转化成CO2和H2O),去除其它溶解性无机营养元素如N(最终转化为N2气)、P(转化为富含磷的剩余污泥从水中分离出来)等; ②絮凝沉淀和降解胶体状固体物(某些难降解颗粒或胶体状有机物,可以通过微生物产生的胞外多聚物等具有絮凝效果的物质发生沉淀,与剩余污泥一同被排出系统;或通过吸附较长期地滞留在系统内而被缓慢降解); ③稳定有机物(某些有毒有害难降解有机物可以被微生物初步分解或部分降解,而减轻毒性作用或得到部分稳定,或最终被完全转化为无机物而得到稳定)。 三、微生物代谢过程简介 1、废水生物处理过程中微生物代谢过程示意图

AO生化处理工艺处理废水

A/O生化处理工艺处理废水 一、概述 太原市妇幼保健院,位于太原市中心,属环境敏感区,该院医疗废水在院区处理后排入城市下水管网,最终进入XX市第一污水处理厂。医院废水污染物浓度较高,且具有相对毒性,污染周围环境,影响地表水质,危害人体健康。目前该院产科综合大楼项目基本建成,根据新的《医疗机构水污染排放标准》(GB18446—2005)和《医院污水处理技术指南》中的要求,为保证医院废水长期稳定达标排放,本方案采用两级处理+消毒工艺。处理后的排放废水必须达到《医疗机构水污染排放标准》(GB18446—2005)。 二、设计依据 1、污水量: 根据业主提供参数,目前排放水量:80t/d,还需预留今后发展要求,则本方案设计 排放水量:120t/d,平均时流量:Q=5m3/h。 2、污水水质: 参考建筑中水设计规范: 项目CODCrBOD5SS植物油氨氮pH 指标300—360mg/l250mg/l200mg/l100mg/l25mg/l7—9 3、根据《医疗机构水污染排放标准》(GB18446—2005)。 项目CODCrBOD5SS植物油氨氮石油类总余氯pH 指标≤60mg/l≤20mg/l≤20mg/l5mg/l15mg/l5mg/l0.5mg/l6—9 说明:粪大肠菌群数:500MPN/L,肠道致病菌、肠道病毒均不得检出。 4、消毒剂采用二氧化氯: 二氧化氯投加量:20mg/l 平均时投氯量:G1=20×5=100g/h=2400g/d 5、有关设计规范及标准: (1)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J15—88)

(2)建筑中水设计规范(CECS30:90) (3)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J14—87) (4)《医院污水处理技术指南》 (5)国家有关给水排水设计规范及污水处理工程建设项目有关技术规范 三、设计原则 1、采用先进、成熟、节能的工艺及设备,处理后排放水达到《医疗机构水污染排放标准》(GB18446—2005); 2、整个流程采用一级提升,降低运行费用; 3、处理装置采用自动化控制系统,降低工人劳动强度; 4、处理装置不产生二次污染; 5、选用技术先进、质量稳定可靠的设备,以保证处理设施正常运行。 四、工艺流程 五、工艺特点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