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完整word版)口腔生物学第二章练习题

(完整word版)口腔生物学第二章练习题

(完整word版)口腔生物学第二章练习题
(完整word版)口腔生物学第二章练习题

选择题

1.唾液中有一些对细菌有抑制作用的酶,其中一种是:(C)

A.果糖基转移酶 B.葡糖基转移酶 C.乳过氧化物酶 D.蔗糖酶

2. 牙齿硬度由硬到软的顺序是(A)

A.老年恒牙>年轻恒牙>成熟乳牙>不成熟乳牙 B年轻恒牙>老年恒牙>成熟乳牙>不成熟乳牙C. 老年恒牙>成熟乳牙>不成熟乳牙>年轻恒牙 D 年轻恒牙>成熟乳牙>老年恒牙>不成熟乳牙

以下哪项不是生物矿化的过程

A.成核

B.晶核成长

C.集聚

D.固相转换

E. 修复

答案:E

以下哪个不是口腔中糖转变为丙酮酸的过程

A. EMP

B. HMP

C. PTS

D. PK

E. ED

答案:C

1.葡萄糖转变为丙酮酸的EMP途径的关建酶是(A)

A.磷酸果糖激酶

B.2-酮-3-脱氧-6-磷酸葡萄糖醛缩酶

C.磷酸乙酮醇酶

D.6-磷酸葡萄糖酸脱氢酶

2.下面有关水溶性葡聚糖的说法正确的是(C)

A.又称变聚糖

B.主要糖苷为α- 1, 3

C.分子分支程度低

D.分子结构为交链

E.人体中最坚硬的组织是c

A骨骼B牙本质C釉质D牙骨质

F.牙菌斑内的矿物质转换主要是菌斑与( c )之间的矿物质转换

A牙本质B牙骨质C釉质D唾液

1. 正常的牙龈结缔组织中,主要的胶原类型是:(A)

A.Ⅰ和Ⅲ型为主,少量Ⅳ和Ⅴ型

B.Ⅰ和Ⅲ型为主,少量Ⅴ型

C.Ⅰ型

D. Ⅰ型为主,少量Ⅳ和Ⅴ型

E.Ⅰ型为主,少量Ⅲ型

2. 龈沟液的抗菌防御作用是:(E)

A.缓冲作用将细菌及其代谢产物带出龈沟

B.灭杀细菌

C.调理趋化吞噬细胞

D.激活补体系统发挥抗菌作用.

E.以上全是

生物矿化的有机基质作用为E

A控制矿物形核B控制空间组织C修饰机械性能D 辅助矿物稳定E以上都是

牙菌斑内的糖代谢各途径的关键酶,不包括A

A葡萄糖激酶B磷酸果糖激酶C6-磷酸葡萄糖酸脱氢酶D2-酮-3-脱氧-6-磷酸葡萄糖醛缩酶E磷酸乙酮醇酶

1、哪种无机物在釉质中从表面到内层浓度逐渐降低(A)

A F

B H2O

C Na

D Mg

2、主要由腮腺分泌的人类唾液中最大的一族蛋白是(C)

A 富组蛋白

B 富酪蛋白 C富脯蛋白 D富半胱蛋白

1、唾液中钙以的存在方式不包括:(A)

A、钙离子

B、无机复合物

C、与有机物结合

D、钙分子

2、牙周病变过程中不参与胶原破坏的是:(A)

A、过氧化氢酶

B、胶原酶

C、内毒素

D、巯基复合物

1.唾液是由下列哪些腺体的分泌物所组成e

1)腮腺 B.下颌下腺 C.舌下腺 D.小唾液腺E.以上都是

2.下列哪个不是牙石中的主要结晶形式e

A.羟基磷灰石晶体

B.白钙磷石晶体

C.磷酸八钙

D.二水磷酸钙晶体

E.磷酸氢钙

2.以下哪项是牙本质最主要的有机成分 A

A 胶原

B 非胶原蛋白

C 脂类

D 枸橼酸盐

1.关于釉质晶体的化学性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A 晶体成分总是处在不断变化当中

B 离子交换,晶体中的离子可以同环境中的离子发生交换

C 吸收性,当晶体中的离子直径较大或电位不适合时,其他离子可被吸收,而不会影响晶体结构

D晶体成分的比例总是确定不变的

1.以下是牙本质非胶原蛋白的 E

A.牙本质特异性蛋白

B. 矿化组织特异性蛋白

C. 非特异性蛋白

D. 血清来源蛋白

E. .以上都是

2.常见的糖胺聚糖有: E

A.透明质酸、

B.4-硫酸软骨素、

C.6-硫酸软骨素、

D.硫酸角质素

E.以上都是

1. 唾液不能用来辅助论断下列哪个全身性疾病(D)

A.糖尿病

B.乙型肝炎

C.艾滋病

D.系统性红斑狼疮

E. 舍格伦综合征

2. 磷酸果糖激酶是下列哪个途径的关键酶(A)

A. EMP途径

B. HMP途径

C. ED途径

D.磷酸乙酮醇酶途径

E. 全错

1、牙本质的胶原以哪种为主?A

A、I型

B、II型

C、III型

D、IV型

E、V型

2、双歧杆菌主要靠哪种途径来降解糖?C

A、EMP

B、HMP

C、PK

D、ED

2.牙周致病菌的毒性作用E

A.黏附定植 B摄取营养 C抵抗防御系统 D破坏组织 E以上都是

1.以下哪种酶是牙菌斑糖代谢EMP途径的关键酶(A)

A.磷酸果糖激酶

B.2-酮-3-脱氧-6-磷酸葡萄糖醛缩酶

C.6-磷酸葡萄糖酸脱氢酶

D.磷酸乙酮醇酶

E.葡萄糖激酶

2.以下哪种说法是错误的(B)

A.牙釉质的硬度比较:老年恒牙>年轻恒牙>成熟乳牙>不成熟乳牙。

B.在正常的牙龈结缔组织,Ⅰ型和Ⅴ型胶原是主要的胶原类型。

C.催化6-磷酸果糖生成1,6-二磷酸果糖的磷酸果糖激酶是兼性厌氧菌EMP途径中

唯一不涉及其他糖类降解的一个酶

D.牙菌斑内的糖经四种不同途径的糖代谢途径最终都转变成丙酮酸。

E.牙本质胶原比软组织胶原稳定,是因为其交联键是二羟赖氨酸正亮氨酸。

1、糖的分解代谢中丙酮酸的生成途径的关键酶是( A )

A、磷酸果糖激酶

B、丙酮酸激酶

C、6—磷酸葡萄糖酸脱氢酶

D、乙酸激酶

2、生物矿化的过程中,最先开始的是( B )

A、集聚

B、成核

C、晶核成长

D、固相转换

1. 下列关于釉质的说法错误的是(C)

A.釉质是人体最硬的组织

B.钙、磷浓度由釉质表面到釉牙本质界呈下降趋势

C.钠、镁、碳酸盐、氯的浓度由釉质表面到釉质内层呈递增趋势

D.釉质内无机物占重量的95%—96%,主要成分为钙、磷

E.釉质内主要的蛋白水解酶为基质金属蛋白酶和丝蛋白酶

2. 下列关于唾液的生物化学说法错误的是(E)

A唾液的动态分泌主要由三大唾液腺分泌

B.富脯蛋白为唾液蛋白中含量最高的蛋白质

C.唾液黏蛋白中,MGI 对牙面的亲和力高于MGII

D.人体涎腺中唾液分泌量最大的是下颌下腺,约占总唾液分泌量的60%

E.唾液具有诊断口腔疾病、诊断全身疾病、药物监测的作用,但不能用于测定激素水平

1.以下有关釉质叙述错误的是( E)

A是一种半透明的钙化组织 B呈乳白色或淡黄色 C釉质被覆在牙冠表面

D是人体中最坚硬的组织 E对机械磨损没有抵抗力

2.牙本质的有机成分不包括以下哪项(E)

A胶原 B非胶原蛋白 C脂类 D枸缘酸盐 E羟基磷灰石晶体

1)不是糖代谢关键酶的是(B)

A. 磷酸果糖激酶(EMP)

B.6-磷酸葡萄糖水解酶

C. 6-磷酸葡萄糖酸脱氢酶(HMP)

D. 2-酮-3-脱氧-6-磷酸葡萄糖酸醛缩酶(ED)

E. 磷酸酮醇酶(PK)

2. 不属于唾液蛋白功能的是(E)

A.润滑作用

B.维持黏膜完整,修复口腔软组织

C. 调节口腔菌群平衡

D. 参与获得性膜,维持牙齿再矿化及牙结石的形成

E. 抗原调节和免疫排斥

2.关于唾液腺及唾液的功能正确的是(E)

A.唾液腺的分泌功能

B.唾液消化及营养功能

C.唾液的保护功能

D.唾液的诊断功能

E.以上都对

1.通常生物氧化是指生物体内 E

A.加氧反应

B.脱氢反应

C.释出电子的反应

D.与氧分子结合的反应

E.营养物氧化成H2O和CO2的过程

2.牙周组织中牙龈、牙周膜、牙槽骨、牙骨质均含有的胶原为 A

A Ⅰ B、III C、Ⅳ D、Ⅴ

不属于唾液蛋白功能的是(E)

A.润滑作用

B.维持黏膜完整,修复口腔软组织

C. 调节口腔菌群平衡

D. 参与获得性膜,维持牙齿再矿化及牙结石的形成

E. 抗原调节和免疫排斥

2.关于唾液腺及唾液的功能正确的是(E)

A.唾液腺的分泌功能

B.唾液消化及营养功能

C.唾液的保护功能

D.唾液的诊断功能

E.以上都对

1.牙菌斑细菌的糖代谢生成丙酮酸途径中生成ATP最多的是c

A.HMP

B.PK

C.EMP

D.ED

2.下列牙齿硬度最大的是b

A.成熟乳牙

B.恒牙

C.年轻乳牙

D.不成熟乳牙

1.唾液的平均PH是(B)

A.5.2

B.6.8

C.7.6

D. 8.0

E.4.5

2.下列关于氟对矿化的影响错误的是(A)

A.抑制牙釉质再矿化

B. 降低牙釉质的溶解性

C.阻碍釉原蛋白的移除

D.增加晶体的稳定性

E.在牙齿发育过程中,若摄入过量的的氟,可引起氟牙症

1、牙釉质中,钙、磷的最主要的存在形式为( A )。

A.羟磷灰石晶体

B.磷酸钙

C.磷酸氢钙

D.磷酸八钙

2、在釉质发育的早期和中期表达的最为重要的釉原蛋白加工酶为(B )。

A.丝蛋白酶

B.基质金属蛋白

C.胶原蛋白酶

D.氨基转移酶

1.关于釉质中的氟,下列论述错误的是

A. 氟占重量的0.005%-0.5%

B.其表面含氟量明显高于釉牙本质界其

C影响因素为:釉质蛋白 .组织液

D 外环境不会对氟造成影响

E 生理性磨损影响釉质中的氟

2. 关于釉质的硬度和密度,下列论述错误的是

A. 牙萌出后硬度逐渐增加

B.老年恒牙硬度>年轻恒牙>成熟乳牙>不成熟乳

C.表面釉质密度最低,近釉牙本质界处最高

D.未萌牙的釉质密度低于已萌牙

E.乳牙釉质的密度低于恒牙

1.下列哪项不是牙釉质的无机成分(B)

A碳酸盐 B.硝酸盐 C.钠镁氯 D.氟

3.关于唾液消化及营养功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

A协助咀嚼和吞咽 B.间接参与消化作用 C.维持味觉功能 D.提供营养来维持口腔软硬组织的代谢平衡

1、牙本质的有机物包括:(E)

A.胶原 B非胶原蛋白 C枸橼酸盐 D脂类 E以上都是

2、牙槽骨主要胶原类型(A)

A .I型 B.Ⅱ型 C.Ⅲ型 D.Ⅳ型 E.Ⅴ型

1. 唾液中lgA的主要来源为 d

A.大涎腺

B.舌下腺

C.腮腺

D.小涎腺

E.颌下腺

2.什么是骨基质中最主要的非胶原蛋白,目前认为是成骨细胞最晚表达的一个标志?a

A.OC

B.酸性磷酸酶

C.碱性磷酸酶

D.BMP

3.多从牙本质深龋检出的为(c)

A变形链球菌 B乳杆菌属 C放线菌属 D血链球菌 E消化链球菌

2.下列何种胶原蛋白是基底膜的主要结构成分(D)

A.Ⅰ

B.Ⅱ CⅢ DⅣ EⅦ

双歧杆菌主要通过以下哪种途径利用葡萄糖 D

A EMP途径

B HMP途径

C ED途径

D PK途径

E 以上全有

1下列说法哪一种是错的:C

A釉质内无机物占重量的95%~96%,占体积的86%,主要无机物是钙,磷

B碳酸盐的分布特点与成釉细胞的代谢活动有密切关系,反映了成釉细胞在成釉过程中的活跃程度

C釉质内层的纳含量显著低于釉质表面,其原因是釉质内层含水量高易与水结合所致

D从釉质表面到釉质牙本质界,氯含量呈梯度降低

口腔黏膜组织中的弹力纤维可用以下哪种染色方法显示(B)

A.HE染色法

B.酸性地衣红染色法

C.革兰染色法

D.茜素红染色法

E.刚果红负性染色法

2. 不同牙之间、不同牙面之间的硬度有差异,以下牙中釉质硬度最大的是(A)

A.老年恒牙

B.年轻恒牙

C.成熟乳牙

D.不成熟乳牙

E.硬度一样

1、唾液是维持口腔PH的重要因素,请问其中起缓冲作用的主要是:b

A.蛋白质

B.碳酸盐

C.磷酸盐

D.尿素

2、根据亲水性和酸碱度将发育中釉质的基质蛋白分为a

A.釉原蛋白和非釉原蛋白

B.疏水性釉原蛋白和酸性釉蛋白

C.釉丛蛋白和鞘蛋白

D.成釉蛋白和釉蛋白

填空题

1.生物矿化的结晶过程包括成核、晶核成长、集聚、固相转化。

2.羟磷灰石的分子式是 Ca10(PO4)6(OH)2

唾液是一种复合的外分泌液,主要由三对大唾液腺包括——、——、——及小唾液腺的分泌

物所组成。答案:腮腺下颌下腺舌下腺

1.釉质蛋白质的生物学作用有诱导矿化作用,脱矿调节作用,影响牙本质形成、

1)氮源化合物代谢的碱性产物对(菌斑PH)的调节起了重要作用

2)釉质被覆在牙冠表面,釉质是由(成釉细胞)合成分泌釉基质然后矿化形成的

3)在牙周炎的牙龈结缔组织中,不仅胶原的量发生了变化,胶原的质也发生了改变,其变

化包括三个方面:Ⅴ型胶原的含量明显上升,出现Ⅰ型胶原三聚体,Ⅲ型胶原的含量下

降。

牙釉质蛋白在牙齿发育时期的主要作用是诱导矿化和调节结晶的形成和方向。

4)龈沟液的氟化物主要来源于血浆

5)釉质矿化时,所需的矿化物质可以通过两种方式进入矿化区,即细胞周围的被动扩散和

成釉细胞的跨膜转运。

6)在游离龈与牙面之间形成一条狭窄的沟隙称龈沟,从龈沟上皮渗出的液体、蛋白、电解

质构成龈沟液的主要成分,同时也是混合唾液的组成部分。

7) 3.牙本质和牙骨质均来自间质细胞,其化学组成主要是矿物质。

2、釉质内无机物占重量的(95%~~96%),占体积的(86%),主要无机物是(钙、鳞)

3釉质中蛋白水解酶主要有基质金属蛋白酶和丝蛋白酶

牙体硬组织矿化的种类包括生物矿化、仿生矿化和再矿化,其中病理状态下脱矿区再矿化的形式有晶体部分溶解的修复、新晶体的形成

和残余晶体的生长。

牙本质胶原以Ⅰ型胶原为主,牙周组织的胶原蛋白以Ⅰ、Ⅲ型胶原为主,口腔黏膜上皮与结缔组织交界――基底膜带的胶原蛋白以Ⅳ为主。

1、釉质中蛋白水解酶主要有基质金属蛋白酶20 和丝蛋白酶。

2、唾液诊断口腔疾病包括:涎腺炎症、龋病、牙周病。

4. 牙菌斑内细菌的糖代谢途径有 EMP途径(或己糖二磷酸途径)、 HMP途径(或己

糖单磷酸途径、己糖磷酸旁路、磷酸戊糖途径)、 ED途径、磷酸乙酮醇酶途

径。

1.唾液的分泌方式可以分为刺激分泌和静态分泌

2.牙菌斑内矿物质的转换:菌斑与唾液间,菌斑与牙面间

1.(蛋白多糖)是牙周组织的非胶原细胞外基质,由(核心蛋白)和共价连接到蛋白的(糖

胺聚糖)组成。

唾液中钙以三种方式存在:钙离子、无机复合物、与有机物结合

牙釉质晶体的化学性质是吸收性和离子交换

唾液分泌有静态分泌和刺激分泌,其中静态分泌是形成唾液薄膜的重要部分

1、细胞内途径——在外源性糖丰富时,将环境中的糖转化为胞内多糖(Intracellular

polysaccharide, ICP)(主要是糖原)储存于细胞内。

3.唾液是无色、无味、粘稠性液体,人每天唾液总分泌量为540-640ml,比重1.002-1.008,pH5.6-7.6,主要成分是水;唾液是菌斑矿物质的主要来源,钙、磷、氟是唾液中主要的矿物离子。

目前已知的非釉原蛋白包括釉蛋白、成釉蛋白、釉从蛋白、蛋白水解酶

.SIgA的功能黏膜免疫、抗原调节和免疫排斥、口腔耐受、IgA介导抗原分泌

2.牙本质中心非胶原蛋白有牙本质磷蛋白、牙本质涎蛋白、本质磷蛋白、本质涎蛋白

1唾液的消化及营养功能:协助咀嚼和吞咽,直接参与消化,维持味觉,维持口腔软硬组织的代谢平衡。

1釉质蛋白质的生物学作用:诱导矿化作用·脱矿调节作用·影响牙本质形成

1、生物矿化可以分为(生理性矿化)、(病理性矿化)和(再矿化)。

名词解释

1.釉质是指被覆在牙冠表面,是一种半透明的钙化组织,呈乳白或淡黄色,是人体中最坚硬的组织,对机械磨损有较大的抵抗力。

2. HMP:己糖单磷酸途径,葡萄糖经磷酸化生成6-磷酸葡萄糖后,在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的催化下,脱氢、水解生成6-磷酸葡萄糖酸

生物矿化答:生物矿化是指生物体内的钙磷等无机离子在多种生物因子的调控下通过化学反应产生难溶性盐,并与有机基质结合,形成机体矿化组织。

2.再矿化:牙萌出后,在美哦与细胞参与调控的情况下,通过钙、磷、氟等无机离子沉积达到修复或者替代牙体硬组织的一种自然过程。

1龈沟液答:在游离龈与牙面之间形成一条狭窄的沟隙称龈沟,从龈沟上皮渗出的液体、蛋白、电解质构成龈沟液的主要成分,同时也是混合唾液的组成部分。

1.刺激分泌:又叫动态分泌,指在味觉或咀嚼等刺激下涎腺的分泌,主要由三对大涎腺的分泌组成,主要反映涎腺的储备功能,对食物的吞咽等起重要作用。

2.静态分泌指无刺激状态下唾液腺的基础分泌。主要由小分泌腺分泌

1牙本质

牙本质是矿化的结缔组织,呈淡黄色,分布于牙冠和牙根部

2.晶核成长是晶体在特有方向和空间生长的有序过程。

6. 胶原酶:存在正常牙龈和龈沟液中,随炎症程度加剧增加,其活性随牙龈炎症、牙周袋深度和骨丧失程度增加而增加

均相成核:离子结晶必须先形成晶核,初始晶核从无任何颗粒或表面存在的情况下由均匀的溶液产生,称为均相成核,羟基磷灰石作为晶核引起更多的钙磷沉淀和晶体生长,此时形成的核为均相

5.生理性矿化:机体生长发育成熟过程中,无机离子在生物调控下在机体的特定部位与有

机基质中的生物大分子结合形成具有一定结构的矿化组织。

6.病理性矿化:由于机体对生物矿化调控作用失衡,无机离子在不改矿化的部位形成异位矿化或异常矿化组织,或造成矿化组织矿化过度或不足,其主要成分是非晶体化的钙盐。

7. Biomineralization:即生理性矿化,指机体生长发育成熟的过程中,无机离子在生物调控下在机体的特定部位与有机基质中的生物大分子结合形成具有一定结构的矿化组织,其中矿化物包括存在于牙和骨骼中的难溶性磷酸盐、磷灰石晶体等。

5、牙石:菌斑机制、细菌、获得性膜发生矿化,在牙表面形成的矿化团块。

1细胞内途径——在外源性糖丰富时,将环境中的糖转化为胞内多糖(Intracellular polysaccharide, ICP)(主要是糖原)储存于细胞内。

1粘蛋白mucins唾液一组含糖的特异蛋白,使唾液中的主要有机成分具有黏滑性质。分为高分子量的MGI和低分子量的MGII,参与牙面获得性膜的形成。

晶核:是在种晶的基础上经过离子的集聚,形成的具有晶体基本结构的最初结晶体,它是指导晶体生长的基础。

简答题

1. 试述釉基质蛋白在釉质发育中的作用。

1)启动釉质矿化 2)作为晶体生长的支持相 3)调节晶体生长

1简述唾液的保护功能:

(1)润滑作用

(2)维持粘膜的完整

(3)软组织修复作用

(4)清除作用

(5)调节口腔菌群平衡

(6)维护口腔缓冲能力

(7)维持牙齿矿化

简述蛋白多糖在牙周膜中的功能。

答:(1)由于其高度的亲水性,有助于牙周膜在咀嚼压力下水分排出后对水的再吸收;

(2)与牙周膜内大量的胶原纤维发生相互作用;

(3)调节胶原纤维的合成、降解和排列;

(4)免疫调节。

一.唾液的主要功能:

1、唾液消化及营养功能:协助咀嚼吞咽、直接参与消化、维持味觉、提供各种营养来维持

口腔软硬组织的代谢平衡

2、唾液的保护功能:润滑作用、维持黏膜完整、软组织修复、清除作用、调节口腔菌群平

衡、维持口腔缓冲能力、维持牙齿矿化

3、唾液的诊断作用:诊断口腔疾病、全身疾病、药物监测、测定激素水平、检测体内的环

境毒物

1涎腺的分泌功能

a)外分泌功能:唾液

b)内分泌功能:腮腺激素、胃泌素、表皮生长因子等

一.唾液有机成分的作用

1、润滑作用

2、维持粘膜的完整,修复口腔软组织

3、调节口腔菌群平衡

4、参加获得性膜,维持牙齿再矿化及牙结石的形成

5、其他作用:消化作用;对味觉的维持

一.龈沟液的生理功能及临床意义

答:生理意义: 通过缓冲作用将细菌及其代谢产物带出龈沟

②龈沟液中的白细胞等吞噬抑制或杀灭细菌

③通过龈沟液中的抗体来调理,趋化吞噬细胞,以及激活补体系统来发挥抗菌作用

临床意义:龈沟液中少数几种成分的含量与局部牙周病变程度密切相关,故可以作为牙周病变的评判指数。

1.龈沟液抗菌防御作用

答:龈沟液通过缓冲作用可将细菌及其代谢产物带出龈沟液;通过龈沟液中存在的有活性的白细胞.溶菌酶.乳铁蛋白等吞噬抑制或杀灭细菌;通过龈沟液中的抗体来调理.趋化吞噬细胞,以及激活补体系统来发挥抗菌作用。

2.简述生物矿化的机制

生物矿化是细胞及基质共同参与的结果,整个过程是在基因调控下完成的。

基质效应:机体的矿化发生在特定部位与组织液的成分有关

细胞效应:组织细胞在生物矿化过程中通过合成分泌基质、转运钙离子以及浓缩钙

磷例子,对生物矿化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特别是硬组织的初始矿化。

7.简述牙菌斑糖代谢的途径,关键酶以及各途径的共同产物

答:己糖二磷酸途径(EMP):磷酸果糖激酶

己糖单磷酸途径(HMP):6-磷酸葡萄糖酸脱氢酶

ED途径:2-酮-3-脱氧-6-磷酸葡萄糖酸醛缩酶

磷酸乙酮醇酶途径(PK):磷酸乙酮醇酶

共同产物:丙酮酸

1龈沟液的主要成分和生理功能:

龈沟液的主要成分:细胞成分包括细菌、脱落上皮细胞、中性多型核粒细胞、单核细胞等;电解质;蛋白、糖。

生理功能:抗菌防御作用,龈沟液成分变化可作为牙周病变的评判指数

论述题

1试述Embden-Meyerhof-Paras(EMP)途径的特点

EMP途径的特点。 1.葡萄糖进入细菌后,被磷酸化作用激活,生成6-磷酸葡萄糖 2.磷酸果糖激酶是EMP途径中唯一不涉及其他糖类降解的酶 3.1,6-二磷酸果糖醛基酶是第二个关键酶 4.PEP是关键中间产物之一 5.1分子的葡萄糖经EMP途径可净生成2分子ATP和2分子NADH+H+

1论述葡萄糖通过HMP途径转变为丙酮酸的过程

答:HMP途径,即己糖单磷酸途径,又叫己糖磷酸旁路或磷酸戊糖途径。其基本过程是,葡萄糖经磷酸化生成6-磷酸葡萄糖后,在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的催化下,脱氢、水解生成6-磷酸葡萄糖酸。然后再6-磷酸葡萄糖酸脱氢酶作用下,脱氢、脱羟生成5-磷酸核酮糖。5-磷酸核酮糖受两种异构酶作用,生成5-磷酸木酮糖和5-磷酸核糖。5-磷酸核糖是生物合成嘌呤、嘧啶和芳香族氨基酸的前体。5-磷酸木酮糖和5-磷酸核糖在转酮醇酶作用下,裂解成3-磷酸甘油醛和7-磷酸景天庚酮糖。这两个中间产物在转醛醇酶作用下,裂解成6-磷酸果糖和4-磷酸赤藓糖。4-磷酸赤藓糖与5-磷酸甘油醛在转酮醇酶作用下裂解成3-磷酸甘油醛和6-磷酸果糖。

1.论述牙本质矿化的过程:

牙本质矿化的过程分为以下几个过程:

(1)成牙本质细胞分泌胶原蛋白(主要为I型胶原),形成牙本质的基质结构,为矿化作准备;

(2)成牙本质细胞合成磷蛋白并把它直接分泌在矿化前沿的胶原蛋白层上;

(3)部分磷蛋白与胶原蛋白结合,部分降解;

(4)磷酸钙的微晶或钙离子与磷蛋白结合;

(5)在结合的钙离子或晶体上形成羟磷灰石晶体,而且按胶原纤维排成有序结构。

1.简述牙釉质生物矿化的基本过程。

答:1.在成釉细胞顶端分泌釉原蛋白和非釉原蛋白;

2.羟基磷灰石晶体开始形成,晶体被紧包在非釉原蛋白中,其外是连续性的釉原蛋白;

3.上述这些过程在釉质牙本质界处发生,而晶体长轴与釉质牙本质界呈垂直延伸;

4.成釉细胞后退,留出空隙,这些细长的空隙与基质接触;

5.釉柱在空隙中形成,长轴与空隙方向平行,组装有序化;

6.釉原蛋白减少,晶体长大成熟,最后基本只留下非釉原蛋白作为基质。

1.氟在生物矿化中的作用

答:(1)降低牙釉质的溶解性;

(2)改善牙的形态发育;

(3)增强釉质晶体的防龋能力;

(4)促进牙釉质再矿化;

(5)影响发育期釉质晶体的矿化。

1.试述氟对牙齿发育的影响。

A.氟在生物矿化中的作用(增加晶体结构的稳定性)

降低牙釉质的溶解性;增加晶体结构的稳定性;改善牙的形态发育;增强釉质晶体的防龋能力;促进牙釉质再矿化;影响发育期釉质晶体的矿化;

B.氟对釉质晶体形成影响:

1、影响基质蛋白的合成、分泌

2、阻碍釉原蛋白的移除

3、干扰釉质晶体矿化

8、论述细胞内外多糖在龋病发病中的作用?

答:(1)水不溶性细胞外多糖参与菌斑基质的组成,促进细菌的粘附、集聚,加速菌斑的形成。(2)多糖还具有生物屏障作用,使菌斑内、外物质的出入受到限制。一些大分子物质或带电荷的物质被阻止在菌斑外,而一些低分子糖类或不带电荷的简单分子容易渗入。(3)菌斑内的细菌代谢产物,如有机酸不容易扩散出去,作为贮能形式,在外源性糖源缺乏时,可降解成单糖,放能、产酸。

1.试述牙本质矿化的步骤

答:①在成牙本质细胞层的顶端分泌胶原蛋白,成为牙本质的前身,为矿化做准备;

②合成磷蛋白并把它直接分泌在矿化前沿的胶原蛋白层上;③部分磷蛋白与胶原蛋白结合,部分降解;④磷酸钙的微晶或钙离子与磷蛋白结合;⑤在结合的钙离子或晶体上形成HA晶体,而且按胶原纤维排有序结构。

1.牙周病中牙龈胶原的变化

①胶原含量的减少:胶原的破坏增加,胶原的产生受到抑制

②胶原类型的改变:Ⅴ型胶原含量上升,出现Ⅰ型胶原三聚体,Ⅲ型胶原的含量下降

③牙周病变参与胶原破坏的因素:胶原酶(细菌来源,宿主来源)

牙周袋内挥发性巯基复合物,为微生物对蛋白的代谢产物:降低胶原合成;促进胶原分解细菌内毒素,侵入深层牙周组织,刺激细胞因子产生而促进胶原吞噬和降解

8. 牙本质有机成分中胶原和非胶原蛋白的特点是什么?胶原:①.胶原原纤维对矿物盐有较大的吸引力,表面有一层硫酸粘多糖,能吸引矿物盐到牙本质基质中②.牙本质胶原比软组织胶原稳定,不易溶于酸和中性溶液

非胶原蛋白:牙本质磷蛋白的显著特征是高度磷酸化,酸性最强,有强阴离子特性,等电点为1.1,对钙离子有高度的亲和性。

2.比较葡萄糖转变为丙酮酸四条途径的区别

代谢途径关键酶产生丙酮酸存在细菌生理意义

EMP途径磷酸果糖激酶全部产生广泛产生ATP

HMP途径 6-磷酸葡萄糖酸脱氢酶无法直接产生广泛提供生物合成嘧

啶、嘌呤等所需前体 ED途径 2-酮-3-脱氧-6-磷酸葡萄糖可部分产生广泛同HMP

醛缩酶

PK途径磷酸乙酮醇酶可部分产生少数少数细菌利用葡

萄糖的途径

1.试述菌斑-牙面矿物质转换与pH的关系:

在pH4-7范围内,pH降低一个单位,羟磷灰石的溶解性可增加7倍。在菌斑-釉质界面,随着pH的变化不断地进行着羟磷灰石溶解,再沉积。若菌斑-釉质界面长期处在低pH状态,使牙面长期受到酸的攻击,溶解再沉积过程就不再完全可逆,而导致钙、磷逐渐从釉质,特别是富含镁和碳酸盐的区域恒久地失去。正常菌斑维持与唾液相似的pH,磷酸钙处于饱和且稳定的状态;致龋菌斑的pH较平均pH低,在pH5以下时,磷酸钙处于非饱和状态,易于溶解;致牙石菌斑的pH较平均pH高,导致磷酸钙的沉积。

7.论述细菌分解葡萄糖的三条主要途径的区别。

答:EMP途径可供给更多ATP,但其不能提供生物合成嘌呤、嘧啶等所需的重要前体5-磷酸核糖和4-磷酸赤藓糖。

HMP途径能产生生物合成嘌呤、嘧啶所必需的前体,但它产生的ATP只有EMP途径的一半。此途径不能直接产生丙酮酸,需要EMP途径的酶才能由3-磷酸甘油醛和6-磷酸果糖形成丙酮酸。

ED途径可直接形成丙酮酸,使它可能独立于其他两个途径。

丙酮酸是以上四种代谢途径共同的关键中间产物。丙酮酸以后的代谢在不同的细菌中不完全相同,同时环境中的氧、二氧化碳含量,糖的种类和量对其代谢也有影响。

唾液对口腔菌群的影响。

唾液在调节口腔菌群的生态平衡方面起关键作用。唾液既可抑制微生物生长,也可为其生长提供营养。

一方面唾液有抑制微生物生长的因子如溶菌酶、乳铁蛋白、过氧化物酶、黏蛋白、免疫球蛋白、富组蛋白、淀粉酶等,还有杀菌的化学物质包括硫氰酸盐、过氧化物等。

另一方面唾液中有聚集细胞的因子如黏蛋白MGⅠ、Ⅱ,使细菌聚集在一起并附着到固体表面,为细菌的生长起到培养基的作用。

口腔生物学第二章练习题汇编

选择题 1.唾液中有一些对细菌有抑制作用的酶,其中一种是:(C) A.果糖基转移酶 B.葡糖基转移酶 C.乳过氧化物酶 D.蔗糖酶 2. 牙齿硬度由硬到软的顺序是(A) A.老年恒牙>年轻恒牙>成熟乳牙>不成熟乳牙 B年轻恒牙>老年恒牙>成熟乳牙>不成熟乳牙C. 老年恒牙>成熟乳牙>不成熟乳牙>年轻恒牙 D 年轻恒牙>成熟乳牙>老年恒牙>不成熟乳牙 以下哪项不是生物矿化的过程 A.成核 B.晶核成长 C.集聚 D.固相转换 E. 修复 答案:E 以下哪个不是口腔中糖转变为丙酮酸的过程 A. EMP B. HMP C. PTS D. PK E. ED 答案:C 1.葡萄糖转变为丙酮酸的EMP途径的关建酶是(A) A.磷酸果糖激酶 B.2-酮-3-脱氧-6-磷酸葡萄糖醛缩酶 C.磷酸乙酮醇酶 D.6-磷酸葡萄糖酸脱氢酶 2.下面有关水溶性葡聚糖的说法正确的是(C) A.又称变聚糖 B.主要糖苷为α- 1, 3 C.分子分支程度低 D.分子结构为交链 E.人体中最坚硬的组织是c A骨骼B牙本质C釉质D牙骨质 F.牙菌斑内的矿物质转换主要是菌斑与( c )之间的矿物质转换 A牙本质B牙骨质C釉质D唾液 1. 正常的牙龈结缔组织中,主要的胶原类型是:(A) A.Ⅰ和Ⅲ型为主,少量Ⅳ和Ⅴ型 B.Ⅰ和Ⅲ型为主,少量Ⅴ型 C.Ⅰ型 D. Ⅰ型为主,少量Ⅳ和Ⅴ型 E.Ⅰ型为主,少量Ⅲ型 2. 龈沟液的抗菌防御作用是:(E) A.缓冲作用将细菌及其代谢产物带出龈沟 B.灭杀细菌 C.调理趋化吞噬细胞 D.激活补体系统发挥抗菌作用. E.以上全是 生物矿化的有机基质作用为E A控制矿物形核B控制空间组织C修饰机械性能D 辅助矿物稳定E以上都是 牙菌斑内的糖代谢各途径的关键酶,不包括A A葡萄糖激酶B磷酸果糖激酶C6-磷酸葡萄糖酸脱氢酶D2-酮-3-脱氧-6-磷酸葡萄糖醛缩酶E磷酸乙酮醇酶 1、哪种无机物在釉质中从表面到内层浓度逐渐降低(A) A F B H2O C Na D Mg 2、主要由腮腺分泌的人类唾液中最大的一族蛋白是(C) A 富组蛋白 B 富酪蛋白 C富脯蛋白 D富半胱蛋白 1、唾液中钙以的存在方式不包括:(A) A、钙离子 B、无机复合物

口腔正畸学第五版选择题

C1、错合畸形矫治的标准是: A 理想正常牙合 B 理想牙合 C 个别正常牙合 D 平衡牙合 C2、人类进化过程中,咀嚼器官的退化、减少呈不平衡现象,其顺序应为:A 肌肉居先,牙齿次之,颌骨最后 B颌骨居先,肌肉次之,牙齿最后 C肌肉居先,颌骨次之,牙齿最后 D牙齿居先,颌骨次之,肌肉最后 E 牙齿居先,肌肉次之,颌骨最后 D3、Ⅲ0深覆牙合是指: A 上前牙牙冠覆盖下前牙不足冠1/3者 B 上前牙牙冠覆盖下前牙超过冠1/3而不足1/2者 C 上前牙牙冠覆盖下前牙超过冠1/2而不足2/3者 D 上前牙牙冠覆盖下前牙超过冠2/3者 D4、前颅底平面指的是 A OP B FH C Ba-N D SN E MP C5、关于颅面部生长发育特征及比例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 颅面部的生长型在儿童发育的最早期即已确定,在增长过程中, 头部各点均按直线方向推进。 B 在增长进行的过程中,头部的各点均按直线方向推进 C A和B均对 D A和B均错 C6、牙齿Ⅲ0拥挤是指牙冠宽度总和与牙弓现有弧形长度之间相差: A 2~4mm B4~8mm C 8mm以上 D 15mm以上 C7、下列哪些公式对替牙间隙的解释是正确的? A Ⅴ-5 B(Ⅳ+ Ⅴ)-( 4+5 ) C(Ⅲ+ Ⅳ+ Ⅴ)-(3+4+5) D(Ⅱ +Ⅲ+ Ⅳ+ Ⅴ)-(2+3+4+5 ) C8、邻面去釉矫治去釉的牙齿一般为: A 切牙 B 切牙+尖牙 C 切牙+尖牙+前磨牙 D切牙+尖牙+前磨牙+磨牙 A9、临床上所说的个别正常牙合一般伴有 A轻微错牙合畸形B 中度错牙合畸形 C 重度错牙合畸形 D以上都不是 B10、眼耳平面指的是 A OP B FH C Ba-N D SN E MP C11下列治疗哪个不属于扩大牙弓宽度开展的方法? A矫形开展 B 被动开展 C 推磨牙向后 D 正畸开展 B12、每解除牙弓1.0mm拥挤,约需要间隙: A 0.5mm B 1.0mm C 1.5mm D 2.0mm B13、邻面去釉矫矫治一般去除邻面釉质厚度为: A 0.1mm B 0.25mm C 0.5mm D 1.0mm B14、安氏II类亚类错牙合是指: A 双侧磨牙为远中关系 B 一侧磨牙为远中关系,另一侧为中性牙合关系

口腔微生物要点总结培训讲学

口腔微生物要点总结 1.口腔生态区是由唇、舌、颊、腭、牙齿、牙龈、银沟组成的。具有:对外开放的门户;特殊的解剖结构和理化性质(滞留区+低氧化还原电位;恒温度和湿度);唾液、龈沟液、牙菌斑;丰富的营养;食物的咀嚼、吞咽和口腔的清洁措施(脱离力)。 2.常见的口腔微生物的种类:细菌、真菌、病毒、支原体、原虫;特点是:数量多,种类复杂;以细菌为主;微生物间的相互关系与口腔的疾病和健康相关。 3.口腔微生物的相互关系:相互集聚和粘附;相互营养和生长;相互信息交流与遗传多样性;相互竞争、拮抗与生态平衡和生态失调。 4.牙菌斑:存在于牙面或牙周袋内的一个细菌生态环境,细菌在其中生长、发育和衰亡,并进行着复杂的物质代谢活动,在一定条件下,细菌及其产物将会对牙齿和牙周组织产生破坏。 5.生物膜:指附着于有生命或无生命物体表面被细菌胞外大分子包裹的有组织的细菌群体。生物膜是细菌在物体表面形成的高度组织化的多细胞结构,同一菌株的生物膜细菌和浮游生长细菌具有不同的特性。 6.牙菌斑生物膜:牙菌斑生物膜是牙面上或牙周袋内的多种多样菌丛构成的生态系。细菌在内生长、发育和衰亡。其复杂的结构使它能包涵对氧不同敏感性的细菌,这些细菌嵌入在由多糖、蛋白质和矿物质组成的基质中。细菌在其中的代谢活动,影响着细菌与宿主之间或细菌菌属之间的动态平衡。 7.生物膜的作用节制:细菌代谢活性和保护菌丛抵抗口腔苛刻环境,使细菌在不适合的条件中仍能存留。膜内的多聚物基质起约束网络作用,摄取和收藏食物,控制基质成分的移动速度。膜内高水平的巯基能中和氧基,保护菌细胞勉受氧化损伤。浓缩从环境中来的营养物质和其它元素,保留一些遗漏出来的溶解物质。 8.龈上菌斑:位于牙颈部龈缘以上牙面上的菌斑。包括窝沟菌斑、光滑面菌斑、邻面菌斑、颈缘菌斑。这种菌斑的结构比较完整,主要细菌是革兰阳性球菌、杆菌。随着菌斑成熟,革兰阴性球菌、杆菌和丝状菌的数量将增多。 9.龈上、龈下菌斑的主要特征: 特征\菌斑龈上菌斑龈下菌斑 生长环境有氧、兼性厌氧兼性、专性厌氧 优势菌G+需氧菌和兼性菌G-厌氧菌和能动菌 唾液清洁+ - 食物摩擦+ - 代谢底物糖类血清蛋白、氨基酸、糖 宿主防卫机制唾液Ig 血清Ig 10.致龋菌斑:与龋病发生有关的牙菌斑,多位于牙齿的咬合面、光滑面、邻面和颈缘。主要的致病产物是有机酸。利用蔗糖的速度快,乳酸产生速度快;产生多糖的速度快,接触蔗糖15分钟内20%以上转化为细胞内多糖;变链球菌的数量多,而非致龋性菌斑中血链球菌的数量多;合成葡聚糖酶的细菌及韦荣菌的数量少。 11.致牙周病菌斑:指位于龈缘和牙周袋内,与牙周疾病发生有关的菌斑。此类菌斑因所处的生态环境不同,含更多的专性厌氧菌,如螺旋体。主要致病产物是破坏性酶和毒素。12.牙菌斑的基本结构:①基底层:牙菌斑紧靠牙面的获得性膜,无细菌的均质性结构,HE染色呈红色,厚度一般在1-10um;②中间层:牙菌斑的主体部分,由粘附在获得性膜上的丝状菌彼此平行排列,且与牙面垂直构成,丝状菌之间有大量球菌、杆菌分布或互相粘附。有时平行排列的丝状菌迫使球菌排成链状,好似栅栏,称为栅栏状结构(palisade structure)。

口腔生物学第六章练习题(推荐文档)

选择题 1.关于细胞培养技术叙述错误的是(B) A可用来研究细胞生理和细胞各种功能 B首先用胰蛋白酶将动物或植物组织进行酶解,游离出单细胞后再进行培养 C用小牛血清配制的培养基进行动物细胞培养 D培养过程可用倒置显微镜进行观察 2.贴壁细胞的分裂方式属于 ( B ) A.无丝分裂 B.有丝分裂 C.减数分裂 D.增殖 调节唾液腺细胞增殖、分化和功能的因素,没有以下哪一个:D A.细胞因子 B. 激素 C. 细胞外基质 D. 白介素-8 E. 钙离子 以下哪句话是错误的:B A.牙周膜是致密的结缔组织构成 B.颌面部软骨细胞培养多见于上颌骨髁突软骨培养 C.鳞状细胞癌是口腔最常见的恶性肿瘤 D.成釉细胞是一种常见的良性上皮源性肿瘤,因其易复发、可能恶变等特性,而受到研究 者的广泛关注 E.体外培养的腺泡上皮细胞多成多角形,铺路石样排列 1.牙周膜不具有以下哪种功能:(D) A.分泌功能 B.矿化功能 C.收缩功能 D.防御功能 2.唾液腺细胞不包括以下哪种:(C) A.导管上皮细胞 B.,腺泡上皮细胞 C.唾液腺肿瘤细胞 D.肌上皮细胞 1.从体内去除组织接种培养到第一次传代的阶段称为(A) A.初代培养 B.传代期 C.衰退期 D.以上均不对 2.在特定的时间和特定的空间研究一个完整生物体所表达的全体蛋白质特征称为(A) A蛋白质组学 B蛋白质鉴定 C模式生物学 D生物信息学 1. 按照培养细胞的主要形态,可包括哪些类型:(E) A.上皮型细胞 B.成纤维型细胞 C.游走型细胞 D.多形型细胞. E.以上全是 2复苏是以一定的复温速率将冻存的培养物恢复到常温的过程。在冷冻复苏中应遵循什么原则:(C) A.速冻速溶 B.慢冻慢溶 C.慢冻速溶 D.速冻慢溶. E.以上都不是 组织工程三要素E: A.种子细胞 B.生物支架材料 C.细胞活性因子 D.A和B E.A、B和C 细胞培养一代中,进行各项试验最好的阶段是D A.游离期 B.贴壁期 C.潜伏期 D.指数生长期 E.停滞期 1、有关上皮型细胞说法错误的是(A) A 一定来源于外胚层 B 形态类似体内的上皮细胞 C 生长易相连成片 D 铺路石状 2、那种细胞是悬浮型细胞(D) A 心肌细胞 B 平滑肌细胞 C 成骨细胞 D 白细胞 1、以下哪项不是培养细胞的生长过程:(A) A、分裂期 B、原代培养期 C、传代期 D、衰退期 2、培养细胞的生存环境与条件不包括:(A) A、竞争菌群 B、细胞的营养需要 C、温度条件 D、液相环境 下列哪项不是正常细胞体外培养调解下生存过程的阶段D

口腔正畸学选择题有答案

口腔正畸学试题-A卷 1.暂时性错牙合发生的机制就是 A A.恒切牙萌出初期,出现轻度拥挤现象,可能因恒牙较乳牙大,随着颌骨的增大与乳磨牙与恒磨牙的替换等变化可自行调整 B.多生牙占据了恒牙的位置,常引起恒牙的错位萌出 C.唇系带异常可造成上中切牙之间出现间隙 D.咬上唇习惯容易形成前牙反牙合,下颌前突及近中错牙合等畸形 E.以上都不就是 2.呼吸功能异常易引起的错位就是 D A.单侧后牙反牙合 B.后牙锁牙合 C.佝偻病 D.下颌后缩畸形 E.以上都就是 3.口腔不良习惯不包括 B A.吮指习惯 B.异常吞咽习惯 C.舌习惯 D.唇习惯 E.咬物习惯 4.以理想正常牙合为标准,错牙合畸形的患病率就是 E A.20、33% B.40、92% C.60% D.86、81% E.91、2% 5.属于恒牙正常萌出顺序就是 D A.上颌:6→1→3→4→2→5→7 B.上颌:6→1→2→3→4→5→7 C.下颌:6→1→2→3→5→4→7 D.上颌:6→1→2→4→5→3→7 E.以上都对 6.暂时性错牙合的临床表现就是 C A.后牙反牙合 B.个别前牙反牙合 C.上颌侧切牙初萌出时,牙冠向远中倾斜 D.Ⅲ度深覆牙合,Ⅲ度深覆盖 E.Ⅲ度牙列拥挤 7.理想正常牙合就是 E A.对于生理功能无大妨碍者,都可列入理想正常牙合 B.个别正常牙合 C.反牙合

D.深覆牙合 E.保存全副牙齿,牙齿在上下牙弓上排列得很整齐,上下牙的尖窝关系完全正确,上下牙弓的牙合关系非常理想 8.下列哪项就是错牙合畸形的病因 B A.牙列缺失 B.遗传因素 C.楔状缺损 D.四环素牙 E.氟斑牙 9.面部肌肉建牙合的动力平衡中,与向后的动力有关的肌肉就是 D A.颞肌 B.翼内肌 C.咬肌 D.上下唇方肌 E.以上都不就是 10.上下牙弓狭窄其矫治原则为 E A.缩小上牙弓宽度,或扩大下牙弓宽度,或二者并用 B.升高前牙或压低后牙 C.扩大牙弓,推磨牙向后 D.矫正颌间关系 E.扩大上牙弓。或用肌能训练矫治法,并加强营养及咀嚼功能,以促进颌骨及牙弓的发育11.牙齿拥挤度一般分为三度,Ⅱ度拥挤就是指牙冠宽度的总与与牙弓现有弧形的长度之差就是B A.2~4mm B.4~8mm C.8mm以上 D.16mm以上 E.以上都不就是 12.在错牙合畸形的检查诊断中,下列哪项不符合 A A.无需询问有无全身性疾病及鼻咽部疾病 B.对牙弓检查时要进行牙拥挤度测定 C.要检查上下中切牙间的中线关系 D.询问幼年时有无口腔不良习惯 E.需要进行牙,颌,面的一般检查 13.上前牙冠覆盖下前牙冠超过1/3者称为深覆牙合,其分为三度,Ⅰ度深覆牙合为 B A.覆盖为3~5mm B.上前牙冠覆盖下前牙超过冠1/3而不足1/2者 C.上前牙冠覆盖下前牙超过冠1/2而不足2/3者 D.上前牙冠覆盖下前牙超过冠2/3者 E.以上都不就是 14.上下前牙切端的前后距离超过3mm以上者,称为深覆盖,分为三度,Ⅲ度深覆盖为C A.3~5mm B.5~8mm C.8mm

口腔生物学重点

口腔生物学重点文件排版存档编号:[UYTR-OUPT28-KBNTL98-UYNN208]

第一章口腔微生物学(4T) 1.生态系及其建立的中心原则。(p1) 生态系定义:生物之间、生物与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称为生态系( ecosystem ) 生态系建立的中心原则——是生物体对其赖以生存环境有影响, 例如:最先定植的菌种为先锋菌,先锋菌定植后改变了环境,给后继定制的细菌创造了定植的条件,,是只能存活于新的环境中。(先锋菌~定植~环境改变~12h后二次细菌定植~达到动态平衡形成新的生态系)(环境变化—物种影响—适者生存—环境变化) 不适者淘汰 2.正常菌丛对机体的双重作用。(p2) (有益)在一定环境中,当机体与正常菌丛之间保持着相互平衡的状态时,正常菌丛显示对宿主起着有益的作用; (有害)但当环境中的某些因素干扰了这个平衡状态时,如放射线照射,过量激素的应用,抗生素的长期使用等而导致菌群失调,这就为正常菌群提供了显示其有害作用的机会,这些原来无致病性的或毒力很弱的细菌,遂成为机会致病菌而引起内源性感染疾病,如:长期服用抗生素所致的葡萄球菌假膜肠炎,口腔中的念珠菌病。 3.口腔生态系的决定因素。(p2) 口腔生态系决定因素定义:决定不同微生物能在不同口腔生态系中生存的因素称为(一)物理化学因素 a.温度

一般细菌可在-5℃ ~55℃环境中生存 口腔食品温度变化幅度± 60o 嗜冷菌 < 25 ℃嗜热菌 > 45 ℃嗜温菌 25 ~ 37 ℃ b.氧张力 绝对需氧菌Obligate aerobes 兼性厌氧菌facultative anaerobes 绝对厌氧菌Obligate anaerobes 耐氧厌氧菌aerotolerant anaerobes 微嗜氧菌microaerophiles d.pH:氢离子浓度反映为pH值 口腔pH以唾液为代表~ e.营养物质的利用 唾液龈沟液血素(hemin) 牙龈卟啉菌生长 酶类透明质酸酶,蛋白酶等 (二)宿主因素(唾液和龈沟液) a.抗体唾液中主要为sIgA 龈沟液中主要为IgG b.蛋白质糖蛋白粘蛋白富脯蛋白富酪蛋白过氧化物酶乳铁蛋白 溶菌酶 (唾液功能:润滑维持口腔粘膜完整性软组织修复维持生态平衡凝集作用抗菌作用) (三)细菌因素 a.细菌附着(钙桥学说,识别系统学说)

口腔生物学第五章练习题_共5页

选择题 1. 成骨细胞来源于下列那种细胞(B) A. 骨细胞 B. 间充质干细胞 C. 骨衬里细胞 D. 造血干细胞 2. 下列那种基质蛋白不是成骨细胞所合成的( D ) A. 骨桥蛋白 B. 骨涎蛋白 C . 骨钙素 D. 降钙素 目前发现的行使骨吸收功能的唯一细胞是:B A. 成骨细胞 B. 破骨细胞 C.巨噬细胞 D.中性粒细胞 E.淋巴细胞 骨髓位于较大骨骼的髓腔中,占人体体重的:A A.4~6% B.9~12% C. 14~18% D. 1~2% E. 2~2.5% 1下列关于破骨细胞的说法中错误的是:(B) A.是骨组织中行使骨吸收功能的细胞 B.来源于骨膜以及骨髓中具有多分化潜能的间充质细胞 C.无固定形状,多核 D.胞质嗜酸 2.下列关于上颌窦底提升术的组织学变化,错误的是:(B) A.上颌窦提升2周后——形成编织骨,成骨活跃; B.上颌窦提升4周后——大部分有新形成的编织骨,成骨细胞数量最多; C.上颌窦提升8周后——薄层皮质骨在上颌窦侧壁和上颌窦底膜侧形成; D.上颌窦提升8周后——转变为板层骨,骨组织结构趋于成熟。 1.破骨细胞来源于(A)。 A造血系统的单核细胞 B间充质干细胞 C破骨干细胞 D造血干细胞 2.组成骨组织的四种细胞中(A)被包埋在钙化的骨基质中。 A骨细胞 B成骨细胞 C破骨细胞 D骨衬里细胞 1. 骨组织由哪些细胞构成:(E) A.成骨细胞 B.破骨细胞 C.骨衬里细胞 D.骨细胞 E.以上全是 2牙槽骨的生物特征70%为矿化物质,22%为蛋白质,8%为水分。有机基质中95%为____胶原,另外5%由蛋白糖原和多种非胶原蛋白构成。:(A) A.Ⅰ型 B.Ⅱ型 C.Ⅲ型 D.Ⅳ型 E.Ⅴ型 E牙周膜中的重要细胞成分E:A.成纤维细胞B.未分化干细胞C.成骨细胞D.破骨细胞E.A 和B E成骨细胞的分化成熟的阶段有哪些E:A. 前成骨细胞B. 成骨细胞C. 骨细胞D. 骨衬里细胞E. 以上都是 1、下列那种细胞是来源于血液中单核巨噬细胞(C) A 骨细胞 B 成骨细胞 C 破骨细胞 D 骨衬里细胞 2、以下关于机械力引起骨改建的说法那一项是错误的(C) A 应力过低,骨吸收会超过骨沉积导致骨量的丢失。 B 应力水平在生理范围(200~2500 με),骨吸收与骨沉积达到动态平衡。 C 应力水平在2500~4000 με的范围内,骨沉积不会超过骨吸收。 D 应力超过4000 με,可发生病理性超负荷。 1、以下哪项不是骨组织的细胞成分:(A) A、间充质细胞 B、成骨细胞 C、破骨细胞 D、骨衬里细胞 2、骨改建的影响因素不包括:(A) A、胶原蛋白 B、激素 C、机械力 D、骨改建的调节因子 1.下列哪项不是组成骨组织的细胞

北大口腔医学院口腔正畸学精彩试题

口腔正畸学试题(2000级七年制) 考试日期:2005 考试时间:2小时 考试地点: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教学楼 考试满分:100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 In dividual no rmal occlusi on 2、 An chorage 3、 Orthopedic force 4、 Deep overbite 5、 Class I malocclusi on 二、填空(每空1分,共20分): 1.颅面骨骼的生长方式 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2.支抗的种类可分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矫治力的来源包 括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某患者为恒牙初期,其右侧磨牙关系为完全远中,左侧磨牙关系为中性,上颌前牙唇向倾斜 歹U拥挤II 度。该患者的 Angle分类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毛氏分类为_________ 5.牙齿的移动类型包 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 6.牙齿的拥挤度是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度拥挤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I度拥挤 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II度拥挤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错合畸形可以影 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目标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口腔预防医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口腔预防医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1.药物牙膏必须具有? A.不干扰氟防龋作用 B.长期应用不影响或破坏口腔微生物的生态平衡 C.不产生抗药性?D.不使酵母菌落过度生长或外源性微生物殖居于口腔内?E.具有以上各个方面【答案】E? 2.不属于口腔健康促进范围的是 A.调整自来水含氟浓度 B.推广使用窝沟封闭 C.给儿童进行窝沟封闭处理?D.控制含糖食品的食用次数?E.开展有指导的口腔卫生措施并提供合格的口腔保健用品 【答案】C? 3.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健康教育的定义是 A.其目的是帮助并鼓励人们有达到健康状态的愿望? B.知道怎样做才能达到这样的目的? C.促进每个人或集体努力做好本身应做的一切?D.知道在必要时如何寻求适当的帮助 E.定义包括上面4点 【答案】E 4.饮酒主要增加口腔哪个部位癌症发生的危险性 A.颊部 B.舌及口底? C.硬腭?D.软腭?E.牙龈?【答案】B? 5.饮酒加吸烟可使口腔癌危险性增加 A.1倍? B.1.5倍?C.2.5倍? D.3.5倍?E.4.5倍 【答案】C? 6.软垢覆盖面积占牙面1/3以下时简化软垢指数记为? A.0? B.1 C.2 D.3?E.0.5 【答案】B?7.成人牙刷全长为(mm)?A.120~130 B.140~150?C.155~160 D.160~180? E.180~200 8.某市调查学生患牙龈炎情况,已知以前调查结果患病率为50%,要求抽样误差为10%,需要 【答案】D? 调查的人数为 A.100人 B.200人? C.400人 9.妊娠期口腔健康检查的重点是? A.面龋 D.600人? E.800人?【答案】C? B.邻面龋?C.牙龈炎 D.牙周炎? E.楔形缺损?【答案】C 10.用0.2%NaF溶液含漱防龋,应用的频率应该是? A.每天一次 B.隔天一次 C.每隔三天一次 D.每周一次 E.每月一次?【答案】D?11.口腔癌最好发部位是? A.唇?B.牙龈 C.口底 D.腭 E.舌?【答案】E?12.属口腔健康教育方法中双向信息交流的是?A.个别交谈?B.组织小型讨论会?C.借助大众传播渠道? D.组织社区活动? E.以上均是?【答案】A?13.酸蚀应用的最合适的磷酸浓度是 A.10%~20%

口腔微生物学-XY

口腔微生物学 一、名词解释 1、牙菌斑生物膜:牙面上或牙周袋内的多种多样菌丛构成的生态系。细菌在内生长、发育和衰亡。其复杂的结构使它能包涵对氧不同敏感性的细菌,这些细菌嵌入在由多糖、蛋白质和矿物质组成的基质中。细菌在其中的代谢活动,影响着细菌与宿主之间或细菌菌属之间的动态平衡。 Dental plaque:牙菌斑,存在于牙面或牙周袋内的一个细菌生态环境,细菌在其中生长、发育和衰亡,并进行着复杂的物质代谢活动,在一定的条件下,细菌及其产物将会对牙齿和牙周组织产生破坏。 2、oral ecosystem(研):口腔生态系,口腔定植微生物与口腔组成的能独立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流的动态的生态系统。生态区和微生物是生态系的主要组成部分。 Ecosystem:生态系,生物体与它们的自然环境连结成的一个整体结构,是能独立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流的动态的生态系统。 3、biofilm(研):生物膜,指附着于有生命或无生命物体表面被细菌胞外大分子包裹的有组织的细菌群体。生物膜是细菌在物体表面形成的高度组织化的多细胞结构,同一菌株的生物膜细菌和浮游生长细菌具有不同的特性。 4、gingipains(研):牙龈素,即半胱氨酸蛋白酶,是牙龈卟啉单胞菌的重要毒力因子,其致病机制主要是影响菌毛的生物合成、作为粘附因子参与或调解细菌粘附、高度的溶蛋白和降解I型和II型胶原的作用、降低中性粒细胞活性及降解IgG、IgA和C3。与牙周炎密切相关的有两种,分别是RgP(精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和KgP(赖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 5、共位群:在代谢上相关的种群。 6、引菌作用:暂时性的菌血症引起的细菌在代谢障碍或创伤的牙髓组织的定植。诱因:拔牙、洁治或根管治疗等可引起暂时性菌血症,细菌通过血流进入创伤的牙髓或根尖周周围组织,继而引发牙髓感染。 7、Orland无菌鼠实验:无菌鼠+细菌→龋;无菌鼠+高糖→无龋,第一次提出了只有在有细菌存在的条件下,才会发生龋齿。第一次证明了没有细菌就不会发生龋坏。为龋病细菌学的研究起了很大推动作用。 8、潜伏感染:病毒不增值,与宿主细胞暂时处于平衡状态,病毒基因组的表达受抑制,直到受刺激因素病毒被激活后才转为显性感染。 9、Stephen Curve:stephen曲线, 10、Succession:演替,在宿主不同发育阶段或因口腔生态环境改变引起的微生物种群和数量的变化称为演替。包括生理性演替和病理性演替。 二、填空题 1、(考研)生态学的核心问题是生态平衡和生态失调。 2、(考研)细菌演替包括生理性演替和病理性演替。 3、(考研)疱疹病毒感染宿主细胞后可以表现为3种类型感染,分别是增殖性感染、潜伏性感染和整合性感染。 4、(考研)口腔中与龋病发生关系密切的细菌都具有产酸和耐酸、合成细胞内外多糖和对牙面的粘附能力等重要的生物学特性。 5、(考研)HIV感染的实验室诊断方法有两大类,一类是测定其抗病毒抗体,另一类是测定病毒核酸或抗原。 6、(考研)变形链球菌常用的选择性培养基是轻唾琼脂平板(MS);口腔乳杆菌常用的

口腔生物学第六章练习题

选择题 1.关于细胞培养技术叙述错误的就是(B) A可用来研究细胞生理与细胞各种功能 B首先用胰蛋白酶将动物或植物组织进行酶解,游离出单细胞后再进行培养 C用小牛血清配制的培养基进行动物细胞培养 D培养过程可用倒置显微镜进行观察 2.贴壁细胞的分裂方式属于 ( B ) A、无丝分裂 B、有丝分裂 C、减数分裂 D、增殖 调节唾液腺细胞增殖、分化与功能的因素,没有以下哪一个:D A.细胞因子B、激素C、细胞外基质D、白介素-8 E、钙离子 以下哪句话就是错误的:B A.牙周膜就是致密的结缔组织构成 B.颌面部软骨细胞培养多见于上颌骨髁突软骨培养 C.鳞状细胞癌就是口腔最常见的恶性肿瘤 D.成釉细胞就是一种常见的良性上皮源性肿瘤,因其易复发、可能恶变等特性,而受到研究 者的广泛关注 E.体外培养的腺泡上皮细胞多成多角形,铺路石样排列 1.牙周膜不具有以下哪种功能: (D) A.分泌功能 B、矿化功能 C、收缩功能 D、防御功能 2.唾液腺细胞不包括以下哪种: (C) A、导管上皮细胞 B、,腺泡上皮细胞 C、唾液腺肿瘤细胞 D、肌上皮细胞 1.从体内去除组织接种培养到第一次传代的阶段称为(A) A、初代培养 B、传代期 C、衰退期 D、以上均不对 2、在特定的时间与特定的空间研究一个完整生物体所表达的全体蛋白质特征称为(A) A蛋白质组学 B蛋白质鉴定 C模式生物学 D生物信息学 1、按照培养细胞的主要形态,可包括哪些类型:(E) A、上皮型细胞 B、成纤维型细胞 C、游走型细胞 D、多形型细胞、 E、以上全就是2复苏就是以一定的复温速率将冻存的培养物恢复到常温的过程。在冷冻复苏中应遵循什么原则:(C) A、速冻速溶 B、慢冻慢溶 C、慢冻速溶 D、速冻慢溶、 E、以上都不就是 组织工程三要素E: A、种子细胞 B、生物支架材料 C、细胞活性因子 D、A与B E、A、B与C 细胞培养一代中,进行各项试验最好的阶段就是D A、游离期 B、贴壁期 C、潜伏期 D、指数生长期 E、停滞期 1、有关上皮型细胞说法错误的就是(A) A 一定来源于外胚层 B 形态类似体内的上皮细胞 C 生长易相连成片 D 铺路石状 2、那种细胞就是悬浮型细胞(D) A 心肌细胞 B 平滑肌细胞 C 成骨细胞 D 白细胞 1、以下哪项不就是培养细胞的生长过程:(A) A、分裂期 B、原代培养期 C、传代期 D、衰退期 2、培养细胞的生存环境与条件不包括:(A) A、竞争菌群 B、细胞的营养需要 C、温度条件 D、液相环境 下列哪项不就是正常细胞体外培养调解下生存过程的阶段D

口腔生物学第一章练习题及答案

单选 1、最早在口腔定居的链球菌是:(A) A.血链球菌 B.唾液链球菌 C.变异链球菌 D.轻链球菌 2、以下有一项不是影响口腔生态系的物理化学因素:(D) A.营养 B.温度 C.pH D.唾液流量 3. 导致龋病最重要的口腔细菌是 :(B) A.韦荣菌 B.变异链球菌 C.奈瑟菌 D. 放线菌 E.乳杆菌 4. 一般情况下,成熟菌斑的标志是:(D) A.谷穗样结构 B.HE染色为粉红色 C.细菌层位于中间地带 D.栅栏状结构 E.菌斑表面主要含松散在菌斑表面的短杆菌 5.儿童口腔龈沟内不存在以下哪种菌群?(D) A.奈瑟菌 B.链球菌 C.乳杆菌 D.螺旋体 E.韦荣菌 6.成熟菌斑的标志是?(A)约出现在菌斑形成的第5-6天 A.栅栏状结构 B.产生覆盖牙面的获得性薄膜 C.放线菌附着 D.海绵状结构 E.多种细菌附着 7.黏附在牙表面的细菌团块成为(A) A.牙菌斑 B.生物膜 C.细菌沉积物 D.软垢 8.目前可以从口腔中分离出( B )种不同种的细菌。 A.100~300 B.500~700 C.1000~3000 D.3000~5000 9. 口腔正常微生物的有益作用( E ); A.保护性生物屏障 B.合成维生素 C.拮抗有害菌群 D.刺激宿主免疫. E.以上全是 10.口腔微生物之间的关系:( E ) A.相互凝集作用 B.相互营养关系 C.竞争与拮抗 D.通讯与遗传多样性. E.以上全是 11.以下哪一项,有助于抑制龋病发生:( D )A.变异链球菌B.乳酸杆菌C.放线菌D.唾液链球菌E.螺旋体 12.口腔内部PH值( A ) A 5.0-8.0 B 6.0-7.0 C 5.0-7.0 D 6.0-8.0 13.口腔内菌丛有( D ) A 固有菌丛 B 增补菌丛 C 暂时菌丛 D 以上都是 14.龋齿标志菌为( A ) A、乳杆菌属 B、棒杆菌属 C、丙酸杆菌属 D、梭菌属 15.可产生黑色素的菌类是( B ) A、卟啉单胞菌 B、普氏菌 C、棒杆菌属 D、丙酸杆菌属 16.以下哪项是影响口腔生态系的物理化学因素( D ) A 温度 B 氧张力 C pH D 以上都是 17.口腔生态系的决定因素有( E )

口腔正畸学选择题

100题 1、错畸形矫治的标准是: A 理想正常 B 理想 C 个别正常 D 平衡 2、人类进化过程中,咀嚼器官的退化、减少呈不平衡现象,其顺序应为: A 肌肉居先,牙齿次之,颌骨最后B颌骨居先,肌肉次之,牙齿最后 C 肌肉居先,颌骨次之,牙齿最后D牙齿居先,颌骨次之,肌肉最后E 牙齿居先,肌肉次之,颌骨最后 3、Ⅲ0深覆 是指: A 上前牙牙冠覆盖下前牙不足冠1/3者 B 上前牙牙冠覆盖下前牙超过冠1/3而不足1/2者 C 上前牙牙冠覆盖下前牙超过冠1/2而不足2/3者 D 上前牙牙冠覆盖下前牙超过冠2/3者 4、前颅底平面指的是 A OP B FH C Ba-N D SN E MP 5、关于颅面部生长发育特征及比例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 颅面部的生长型在儿童发育的最早期即已确定,在增长过程中,头部各点均按直线方向推进。 B 在增长进行的过程中,头部的各点均按直线方向推进 C A和B均对 D A和B均错 6、牙齿Ⅲ0拥挤是指牙冠宽度总和与牙弓现有弧形长度之间相差: A 2~4mm B 4~8mm C 8mm以上 D 15mm以上 7、下列哪些公式对替牙间隙的解释是正确的? A Ⅴ-5B(Ⅳ+ Ⅴ)-(4+5 )C(Ⅲ+ Ⅳ+ Ⅴ)-(3+4+5)D(Ⅱ+Ⅲ+ Ⅳ+ Ⅴ)-(2+3+4+5 ) 8、邻面去釉矫治去釉的牙齿一般为: A 切牙 B 切牙+尖牙 C 切牙+尖牙+前磨牙D切牙+尖牙+前磨牙+磨牙 9、临床上所说的个别正常 一般伴有 A 轻微错 畸形 B 中度错 畸形 C 重度错 畸形D以上都不是 10、眼耳平面指的是 A OP B FH C Ba-N D SN E MP 11下列治疗哪个不属于扩大牙弓宽度开展的方法? A矫形开展B 被动开展C 推磨牙向后D 正畸开展 12、每解除牙弓1.0mm拥挤,约需要间隙: A 0.5mm B 1.0mm C 1.5mm D 2.0mm 13、邻面去釉矫矫治一般去除邻面釉质厚度为: A 0.1mm B 0.25mm C 0.5mm D 1.0mm 14、安氏II类亚类错 是指: A 双侧磨牙为远中关系 B 一侧磨牙为远中关系,另一侧为中性 关系 C 一侧磨牙为近中关系,另一侧为中性 关系 D 双侧磨牙为近中关系 15、肌激动器所产生的肌力是一种矫形力,下颌每向前移动1mm,可产生多大的力: A 25g B 50g C 100g D 150g E 200gf 250g 16、牙列Ⅱ°拥挤是指牙冠宽度总和与牙弓现有弧形长度之间相差: A 2~4mm B4~8mm C 8mm以上D 15mm以上 17、70年代哪位正畸医师在方丝弓矫治器的基础上发明了直丝弓矫治器: A Andrews B Begg C Tweed D Bennet 18、Ⅱ°深覆 是指: A 上前牙牙冠覆盖下前牙不足冠1/3者 B 上前牙牙冠覆盖下前牙超过冠1/3而不足1/2者 C 上前牙牙冠覆盖下前牙超过冠1/2而不足2/3者 D 上前牙牙冠覆盖下前牙超过冠2/3者 19、托槽位置的高度是指: A 由牙尖或切缘至托槽槽沟的 向底面间的距离 B 由牙尖或切缘至托槽槽沟的龈向底面间的距离 C 由牙尖或切缘至托槽 向基底部间的距离 D 由牙尖或切缘至托槽龈向基底部间的距离 20、下列哪个不属于正常乳牙 的特征? A 前牙部分具有生长间隙及灵长间隙 B 终末平面以垂直型及近中型较多 C 前牙深覆盖深覆 D 上颌乳尖牙的近中舌侧面与下颌乳尖牙的远中唇侧面相接触 21、方丝弓矫治时,上颌中切牙托槽位置的高度为4.5mm,其尖牙托槽位置的高度应为:

完整2014口腔生物学复习提纲

1.生态系是什么?建立的中心原则p1 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称为生态系(ecosystem)。生态系建立的中心原则是生物体对其赖以生存的环境的适应与改建,例如最先定植的菌种为先锋菌,先锋菌定植后改变了环境,为后继定植的细菌创造了定植条件,使之能存活于新环境中。 2.口腔链球菌属有哪些。P16-19 变异链球菌群、唾液链球菌群、咽峡菌组群、轻链球菌群(血链球菌、轻链球菌) 3.Ecosystem 4.临界pH: (来源网上,待商榷) 某种特定的矿物质,如牙釉质,溶于某种溶液刚好达到饱和时的pH值。 5.非附着性菌斑p11 为不附着于牙面或牙根面,却与结合上皮和龈沟上皮直接接触的菌斑,其中主要细菌为G-厌氧菌和螺旋体、新月形单胞菌、二氧化碳噬纤维菌等能动菌属,它们浮游地生活于附着性菌斑外表面和龈沟上皮之间,细菌本身及其代谢产物可直接损伤上皮下结缔组织,引发牙周组织炎症。 6.唾液的主要功能有哪些。P56-57 消化及营养功能(协助咀嚼与吞咽、直接参与消化作用、维持味觉功能、提供各种营养来维持口腔软硬组织的代谢平衡),保护功能(润滑功能、维持黏膜完整、软组织修复、清除作用、调节口腔菌群平衡、维护口腔缓冲能力、维持牙齿矿化)、诊断作用 7.龈沟液的主要组成及功能p57-58 主要组成:细胞成分(细菌、脱落上皮细胞、中性多形核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等)、电解质(钠、钾等)、蛋白质(IgG、IgA、IGM、C3、C4,血浆蛋白包括清蛋白、纤维蛋白等,葡萄糖、葡萄糖己糖胺和糖、醛、酸,酶类) 8.什么是转导、转染、转化。P92-93 转化是指受体菌捕获和表达质粒载体DNA分子的生命过程;转染是专指受体菌捕获和表达噬菌体DNA分子的过程;转导是利用噬菌体颗粒为媒介,将外源DNA转移至受体菌并得到表达的生命过程。 9.PCR的原理是什么。P95-96 DNA合成是以一股DNA单链为模版,在引物存在下,DNA聚合酶沿模版以5’—>3’方向延伸的过程。PCR是利用DNA合成的原理,合成两个与靶DNA两侧序列互补的引物,早体外进行靶DNA的重复合成。PCR扩增包括DNA变性、引物与靶DNA退火、引物延伸三个步骤。 10.什么是细胞增殖、细胞凋亡。P118 细胞增殖:通过细胞分裂增加细胞数量。细胞凋亡:是细胞主动性的程序性死亡,表现为细胞染色体DNA片段化,细胞皱缩分解成凋亡小体,最终为其他细胞豚鼠而清楚。 11.牙髓组织固有免疫成分包括什么p132-133 牙髓组织固有免疫成分包括牙髓低油的免疫成分(成牙本质细胞)、固有免疫细胞(牙髓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肥大细胞、中性粒细胞etc)和免疫分子(外流的牙本质液流和管内沉积的免疫球蛋白、神经肽、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etc) 12.粘膜免疫系统p125 或称共同黏膜免疫系统(CMIS),包括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和散在的免疫细胞。MALT包括肠相关淋巴组织,韦氏环和支气管相关淋巴组织。CMIS分为诱导部位(MALT)和效应部位(固有层、上皮内的散在免疫细胞核外分泌腺)。黏膜免疫功能特点是产生SIgA和SIgM通过细胞归巢将诱导部位和效应部位相关联,参与局部特异性

最新生物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99本口腔生物学结业考试试题 时间:2003年5月30日上午姓名: 学号: 分数: 一、名词解释 1.口腔生态系 2.兼性厌氧菌 3.Proteomics 4.束状骨 5.中心法则 二、填空题 1.牙菌斑的形成过程可概括为三个阶段,即、、。2.采集龈上菌斑的目的多为分离培养菌。 采集龈下菌斑的目的多为分离培养与疾病相关的细菌。 3.糖蛋白氨基己糖含量占4%以上者称,小于4%者为。 4.根据蛋白的来源不同,将牙本质非胶原蛋白分为、、 、四大类。 5.口腔第一道防线由、、、等组成。 6.免疫球蛋白在体内具有的生物活性功能包括①与特异性结合;②激活; ③结合;④可穿过;⑤抗体的作用;⑥抗体的免疫原性。 7.破骨细胞来源于,主要功能是吸收骨、和。 8.聚合酶链反应(PCR)是通过反应在体外特异DNA片段的一种方法。 三、问答题

1.试述成熟菌斑的标志及结构。 2.唾液中的主要蛋白质及其生物学意义。 3.试述釉基质蛋白在釉质发育中的作用。 4.试述牙槽骨的生物学特性。 5.试述你所了解的免疫防龋。 四、论述题: 1.请问normal flora有何作用? 2.釉质晶体生物矿化的机制和过程是什么? 3.试述固有口腔屏障的组成。 4.常用的免疫疫苗包括哪几类,各自的优缺点是什么? 5.试述遗传性疾病相关基因的定位方法。 6.试述Embden-Meyerhof-Paras(EMP)途径的特点。 7.试述釉质及牙本质的生物矿化步骤。 8.试述变形链球菌GTF特性、种类及与致龋性的关系。 五、附加题: 1.列举你所知道的细胞因子名称。 2.简述前列腺与骨吸收的关系。 3.列举你所知道的口腔特有的成体干细胞。 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2000本口腔生物学结业考试试题 时间:2004年11月17日下午姓名: 学号: 分数: 一、名词解释(5×4分) 1. 转录 2. plasmid

100个口腔正畸测试题及答案

1、错合畸形矫治的标准是:c A 理想正常牙合 B 理想牙合 C 个别正常牙合 D 平衡牙合 2、人类进化过程中,咀嚼器官的退化、减少呈不平衡现象,其顺序应为:c A 肌肉居先,牙齿次之,颌骨最后 B颌骨居先,肌肉次之,牙齿最后 C 肌肉居先,颌骨次之,牙齿最后 D牙齿居先,颌骨次之,肌肉最后 E 牙齿居先,肌肉次之,颌骨最后 3、Ⅲ0深覆牙合是指:d A 上前牙牙冠覆盖下前牙不足冠1/3者 B 上前牙牙冠覆盖下 前牙超过冠1/3而不足1/2者 C 上前牙牙冠覆盖下 前牙超过冠1/2而不足2/3者 D 上前牙牙冠覆盖下 前牙超过冠2/3者 4、前颅底平面指的是d A OP B FH C Ba-N D SN E MP 5、关于颅面部生长发育特征及比例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有:d A 颅面部的生长型在 儿童发育的最早期即 已确定,在增长过程中, 头部各点均按直线方 向推进。 B 在增长进行的过程

中,头部的各点均按直线方向推进 C A和B均对 D A和B均错 6、牙齿Ⅲ0拥挤是指牙冠宽度总和与牙弓现 有弧形长度之间相差:A 2~4mm B4~8mm C 8mm 以上 D 15mm以上 7、下列哪些公式对替牙间隙的解释是正确的? A Ⅴ-5 B(Ⅳ+ Ⅴ)-( 4+5 )C(Ⅲ+ Ⅳ+ Ⅴ)- (3+4+5) D(Ⅱ +Ⅲ+ Ⅳ+ Ⅴ)-(2+3+4+5 ) 8、邻面去釉矫治去釉的牙齿一般为: A 切牙 B 切牙+尖牙 C 切牙+尖牙+前磨牙D切牙+尖牙+前磨牙+磨牙 9、临床上所说的个别正常牙合一般伴有 A 轻微错牙合畸形 B 中度错牙合畸形 C 重度错牙合畸形 D 以上都不是 10、眼耳平面指的是 A OP B FH C Ba-N D SN E MP 11下列治疗哪个不属于扩大牙弓宽度开展 的方法? A矫形开展 B 被动开展C 推磨牙向后 D 正畸开展 12、每解除牙弓1.0mm 拥挤,约需要间隙: A 0.5mm B 1.0mm C 1.5mm D 2.0mm 13、邻面去釉矫矫治一

口腔正畸学选择题有标准答案.doc

口腔正畸学试题- A 卷 1.暂时性错牙合发生的机制是 A A.恒切牙萌出初期,出现轻度拥挤现象,可能因恒牙较乳牙大,随着颌骨的增大和乳磨牙与恒磨牙的替换等变化可自行调整 B.多生牙占据了恒牙的位置,常引起恒牙的错位萌出 C.唇系带异常可造成上中切牙之间出现间隙 D.咬上唇习惯容易形成前牙反牙合,下颌前突及近中错牙合等畸形 E.以上都不是 2.呼吸功能异常易引起的错位是 D A.单侧后牙反牙合 B.后牙锁牙合 C.佝偻病 D.下颌后缩畸形 E.以上都是 3.口腔不良习惯不包括B A.吮指习惯 B.异常吞咽习惯 C.舌习惯 D.唇习惯 E.咬物习惯 4.以理想正常牙合为标准,错牙合畸形的患病率是E A.% B. % C. 60% D. % E.% 5.属于恒牙正常萌出顺序是 D A.上颌: 6→ 1→ 3→ 4→ 2→5→ 7 B.上颌: 6→ 1→ 2→ 3→ 4→5→ 7 C.下颌: 6→ 1→ 2→ 3→ 5→4→ 7 D.上颌: 6→ 1→ 2→ 4→ 5→3→ 7 E.以上都对 6.暂时性错牙合的临床表现是 C A.后牙反牙合 B.个别前牙反牙合 C.上颌侧切牙初萌出时,牙冠向远中倾斜 D.Ⅲ度深覆牙合,Ⅲ度深覆盖 E.Ⅲ度牙列拥挤 7.理想正常牙合是 E A.对于生理功能无大妨碍者,都可列入理想正常牙合 B.个别正常牙合 C.反牙合

D.深覆牙合 E.保存全副牙齿,牙齿在上下牙弓上排列得很整齐,上下牙的尖窝关系完全正确,上下牙弓的牙合关系非常理想 8.下列哪项是错牙合畸形的病因 B A.牙列缺失 B.遗传因素 C.楔状缺损 D.四环素牙 E.氟斑牙 9.面部肌肉建牙合的动力平衡中,与向后的动力有关的肌肉是 D A.颞肌 B.翼内肌 C.咬肌 D.上下唇方肌 E.以上都不是 10.上下牙弓狭窄其矫治原则为 E A.缩小上牙弓宽度,或扩大下牙弓宽度,或二者并用 B.升高前牙或压低后牙 C.扩大牙弓,推磨牙向后 D.矫正颌间关系 E.扩大上牙弓。或用肌能训练矫治法,并加强营养及咀嚼功能,以促进颌骨及牙弓的发育 11.牙齿拥挤度一般分为三度,Ⅱ度拥挤是指牙冠宽度的总和与牙弓现有弧形的长度之差是B A. 2~ 4mm B. 4~ 8mm C. 8mm以上 D. 16mm以上 E.以上都不是 12.在错牙合畸形的检查诊断中,下列哪项不符合 A A.无需询问有无全身性疾病及鼻咽部疾病 B.对牙弓检查时要进行牙拥挤度测定 C.要检查上下中切牙间的中线关系 D.询问幼年时有无口腔不良习惯 E.需要进行牙,颌,面的一般检查 13.上前牙冠覆盖下前牙冠超过1/3 者称为深覆牙合,其分为三度,Ⅰ度深覆牙合为B A.覆盖为 3~ 5mm B.上前牙冠覆盖下前牙超过冠1/3 而不足 1/2 者 C.上前牙冠覆盖下前牙超过冠1/2 而不足 2/3 者 D.上前牙冠覆盖下前牙超过冠2/3 者 E.以上都不是 14.上下前牙切端的前后距离超过3mm以上者,称为深覆盖,分为三度,Ⅲ度深覆盖为C A. 3~ 5mm B. 5~ 8mm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