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海尔企业文化结构

海尔企业文化结构

海尔企业文化结构
海尔企业文化结构

海尔企业文化结构

【篇一:海尔企业文化的结构】

海尔企业文化的结构

海尔的超速发展与壮大,得益于以创新为典型特征的海尔文化。海

尔的企业文化作为一种强势亚文化,是通过对国内外优秀文化成分

的借鉴、改造,不断进行观念创新、管理创新的成果,是具有典型

中国文化特色的中国式管理模式。张瑞敏把海尔管理模式总结为12

个字:“兼收并蓄、创新发展、自成一家”。

一、因应民族文化心理,改造利用儒家文化

(一)儒家文化价值观的三个层次

1.注重群体价值、强化统一意识,“以和为贵”

“和”是孔子思想中占有终极地位的概念。孔子追求的社会乃是以“和”为特质,人与人之间相互配合协调,各守其位:“不在其位,不

谋其政” 、各尽其责:“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个人还要与社

会和谐一致,这种和谐是指个人的思想、行为与社会思想、行为之

间的交互作用和协调一致。

儒家认为,社会是人群组合而成的集合体,每个人只有在群体中才

能生存、发展,群体高于个体,个体利益应服从集体利益。儒家文

化十分注意处理和调整群体内部的人际关系,群体内部有不同的等

级区别,每个人只有恪守分位,安分守已,各司其责,各得其所,

才能维系群体的稳定和实现自身的价值。孔子主张君臣父子的等级

隶属关系,孟子提出:“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把社会人际关系,分为五个层次,不同身份的人具有

不同的义务,并且相应地有一整套严密的等级规范,以维护封建等

级秩序。

儒家追求“和为贵”的理想,渗透到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社会和谐、家庭和睦、性情和顺、纠纷的和解与和好、协作中要和衷共济、国家之间要和平相处等等,是儒家文化“和为贵”在社会生活各个层

面的最高目标与追求。

2.主张人性本善、强调以仁为本,“仁者爱人”

儒家主张,人之初,性本善。“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

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

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纳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

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

“孔子贵仁”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这已成为历来学者和思想家的共识。仁的含义是什么?仁的本质与基本内涵是“爱人”,孔子对子贡的解释是:“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爱人”是儒家仁

学的本质内涵,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即所谓“忠恕之道”是仁学的基本方法论;在实践层面上,孝悌之道是为仁的起点,人人为仁做君子,则天下太平、社会和谐。“仁”的含义包括以下三个要素及要求:

①血缘基础

儒家学说的体系从“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的家庭伦理开始,通过类比、比拟,逐层向外,推延到朋友之间、君臣之间的。

费孝通在分析中西社会结构差异时认为,西方社会是团体格局,“西洋的社会有些象我们在田里捆柴,几根稻草束成一把,几把束成一扎,几扎束成一捆,几捆束成一挑。每一根柴在整个挑里都属于一定的捆、扎、把。每一根柴也可以找到同把、同扎、同捆的柴,分扎得清楚不会乱的。在社会,这些单位就是团体”。他将中国社会的结构命名为差序格局,“我们的格局不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而是好象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我们社会中最重要的亲属关系就是这种丢石头形成同心圆波纹的性质。不但亲属关系如此,地缘关系也是如此。中国传统结构中的差序格局具有这种伸缩能力。在差序格局中,社会关系是逐渐从一个一个人推出去的,是私人联系的增加,社会范围是一根根私人联系所构成的网络,因之,我们传统社会里所有的社会道德也只在私人联系中发生意义”。这是一种建立在血缘关系基础上的伦理道德体系,本质上属于私德范畴。中国文化中常见的“家文化”、“家长专制”、“亲情文化”的根源即在于此。

②心理情感原则

李泽厚认为,孔子把传统礼制,直接归结为亲子之爱的生活情理,

把礼的基础直接诉之于心理依靠。这就把“礼”以及“仪”从外在的规

范约束解说成人心的内在要求。

因为建立在这种感情性的心理原则上,孔子的政治经济主张是既竭

力维护上下尊卑的等级秩序,又坚决反对过分的、残暴的、赤裸裸

的压迫与剥削。也就是所谓的“中庸”,也就是说,“仁的这一要素对

个体提出了社会性的义务和要求,它把人(其当时的具体内容是氏

族贵族)与人的社会关系和社会交往作为人性的本质和“仁”的重要

标准。

③个体人格

“仁”的心理原则与血缘基础,必须落实在个体人格的塑造之上。儒

家强调“修身”作为“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根本。孔子以身作则式地实

践了对这种具有历史责任感的伟大人格的自觉追求。

3.强调道德修养,重视内向自律,“内圣外王”

在对待义与利的问题上,孔子主张义高于利,“君子喻于义,小人

喻于利” 君子做事要依义而行就是首先要看这件事是否合于道义,合

于道义就做,否则不做,小人则唯利是图,贪得无厌,甚至不择手段、不计后果的去满足利欲。孟子则更明确地

提出:“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

者也” 。肯定精神生活的价值高于物质生活的价值,道德价值高于生

命价值。

孔子仁学认为,道德乃人类之本性,决非身外之物,可有可无,倘

若无道德自觉,道德信念,则人不成其为人。儒学相信立德、立功、立言为三不朽。在儒家学者看来,就人与一般动物的根本区别来说

是道德。道德应该是理想人格的最大价值。

儒家非常重视内向自律的修养方法,注重内向用功,律己甚严,儒

家经典《大学》讲“齐家治国平天下”,而其根本是“修身”;《大学》云:“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体现了儒家所追求的“内圣外王”的理想人格。儒家为了实现自己

的“仁爱”理想和“经世”抱负,不惜牺牲自己的宝贵生命,孔子要求“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这种“不惑”、“不忧”、“不惧”

是君子对邪恶的外在力量的一种抗拒,是理想人格的自我控制和自

我选择。孟子也大力提倡“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

人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

儒家认为,通过道德修养才能获得群体和谐。就维护社会安定和群

体关系来说,主要靠道德和刑罚,而二者相比,道德贵于刑罚,“道

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在儒家学说中,所谓道德修养,就是要按照礼的规范,做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各安其分;修身的目的是通过追求“内圣”人格

达到“外王”,讲求个人修为,“修”(做人)是“为”(做事)的基础。具体途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二)以仁为本是儒家文化价值观的核心特征

梁漱溟认为,儒家文化是伦理本位主义。“个人对于集体、集体对

于个人,互相以对方为重,是谓伦理本位主义。伦理本位云者,既

非以个人为本位而轻集体,亦非以集体为本位而轻个人,而是在相

互关系中彼此时时顾及对方,一反乎自我中心主义。此盖由人心通

而不隔的自然情理。”

儒家文化价值观,是一个以仁为本的伦理体系,以仁为本,以礼为用,以和为贵。通过层层推演,达成和谐社会之目的。

(三)儒家文化的心理积淀与行为表现

中国文化一直以来没有建立西方式的法律体系。在社会生活与人际

关系的调整过程中,受儒家文化浸染两千余年的中国人,始终在运

用并依赖儒家文化价值观念。可以说,儒家价值观已经成为中国文

化的文化基因,并被每一代人所传承。

1.社会文化心理积淀

儒家文化价值观并未随着社会制度的变化而消失,这种文化价值观

已经影响了“汉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李泽厚)。在今天的中

国社会,这种影响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①以和为贵

强调“和”的重要性,“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群体利益与

和谐至上。

②仁的标准是判定社会行为的最终心理依据

因为强调“仁治”的正当性、必要性,人们把社会清明的希望放在圣

人身上,造成中国文化具有较强“人治”而非“法治”的现象与特征。

虽然这与现代社会追求法治的方向不符,但儒家文化价值观的影响

已经深入民族心理层面,这种价值观仍在一系列社会事件与民意中

反复体现。感动广大民众的主要集中表现为官员、医生、教师等行

业的英雄、模范的高尚人格,而非其职业操守、敬业精神,突出反

映出“仁”的价值观在中国社会中极其深远的影响。

③社会互动中的“交互主义”心理原则

交互主义的含义,包括两个方面:

首先,“和”的达成,依赖于双方符合“礼”的互动。因为“仁”的价值

观是儒学的核心与根本,得到广泛推崇,要求社会关系中强势一方

的行为首先要符合“仁”的要求,然后才能要求弱势方的服从。

梁漱溟认为:“伦理社会所贵者,一言以蔽之:尊重对方。何谓好

父亲?常以儿子为重的,就是好父亲。何谓好儿子?常以父亲为重的,就是好儿子”,“一切都是这样。所谓伦理者无他义,就是要人

认清楚人生相互关系之理,而于彼此相互关系中,互以对方为重而已” 。中国人常说“一个巴掌拍不响”,就是这种交互主义心理的直接

表现。美国文化人类学家鲁丝.本尼迪克特也认为:“在中国,忠孝是

有条件的,忠孝之上还有更高的道德,那就是仁,父母必须具有仁”,“统治者如果不仁,人民可以揭竿而起,反对他。仁是忠义的先决条件” 。所谓“礼”尚往来、“你不仁,别怪我不义”也是这种心理原则的

形象说法。

其次,对社会互动双方的要求,不是外在、明确的行为规范,而是

归结为基于伦理道德的心理体认,所以“交互主义”是一种社会交往

与互动过程中的心理原则。

行为正确与否的判定依据不单在其中一方,而“仁”的要求是一种心

理情感原则,并无明确外在规范、标准衡量,容易出现“公说公有理(礼),婆说婆有理(礼)”,社会行为的调整不是依据外在的法律、规章、岗位职责等进行,而是喜欢“讲讲理(礼)”。不良后果是推

诿扯皮、责任不清等现象的广泛存在。

④基于羞耻文化心理的控制机制

儒家文化的价值观体系,建立在人人具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

让之心、

是非之心等四心的人性假设基础上。儒家认为社会关系与社会行为

的调整应以道德自律为主要手段。通过教化与道德修养,使人们的

行为符合仁的要求,自觉遵守礼的约束,可以达到“从心所欲不逾矩”。

这种高度重视道德自律的社会控制方式,有别于法家以严峻刑罚为

特征的社会控制手段。为了实现社会控制与社会和谐,儒学高度重

视两个方面。首先,高度重视教育的作用与必要性。在儒家的理论

体系中,教育是启发人们“仁之端”的必要过程与手段,而且必须贯

彻教育在先、惩罚在后的原则,“不教而诛谓之虐”,是儒家极力反

对的。其次,个体要不断进行道德内省,追求至圣人格。“曾子曰: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鲁丝.本尼迪克特在《菊与刀》中认为,西方基督教文化是一种基于

人们罪恶感心理的文化模式,深受儒家文化影响的日本文化是基于

羞耻感心理的文化。

在个人主义价值取向的西方罪感文化中,个体行为向上帝与法律负责,如行为失误,则受到法律制裁与负罪心理的压迫,但对行为不

当的处罚就事论事。而在群体主义价值取向的羞耻文化中,个体必

须高度重视自我修养,防止个人行为失当。有子曰:“君子务本,本

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儒家认为,仁是为人之本。违反社会规范要求的行为错误会被追究到个体心理与人格层面,因

为违反了“仁”的要求,被社会判定、标记为“不会做人”、“简直不是人”,就失去了做人的资格,永远被社会所排斥,这种惩罚是对个体

整个人格的否定,是一种极大的羞耻与更大的惩罚。儒家文化中这

种基于羞耻心的自律机制,一直是中国社会进行社会控制的主导机制,并已深入到了国民的社会心理与人格结构层面之中,羞耻感成

为中国人人格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维度。

2.组织管理中的具体表现与要求

①管理者要“仁”:爱人、节用;注重人格修养;能够推己及人;主

动承担责任。

②被管理者要“忠”:各安其分、尽心尽职、服从领导、尊重上级。

③管理行为中的“交互主义”:在中国企业中,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即员工的努力程度与领导对下属的态度有直接关系,这是交互主义

心理的直接表现。

(四)以仁为本,是oec制度得以落实的基础

在海尔的斜坡球体论中,以oec命名的基础管理是企业管理与企业

发展的止动力。许多企业到海尔参观学习,希望借鉴oec管理模式,但能够成功的很少。究其原因,这些企业只是单纯学习管理制度,

没有认识到:oec管理制度的成功必须建立在企业文化价值观的基础上。

海尔的oec管理制度是企业现场管理与细节管理的成功典范,体现

着源于西方的科学管理精髓。这种管理制度要求员工严格遵守制度、

绝对服从管理。由于中西文化的差异,按照社会互动的交互主义心

理原则,员工对oec制度的绝对遵守与贯彻,

【篇二:海尔企业文化】

问题:结合案例分析海尔企业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是什么,并阐述企

业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对企业发展的重要影响作用。

海尔企业文化的核心价值观

以人为本是海尔企业文化的核心,人的价值高于物的价值,海尔突

出以人为本的理念,提出“赛马不相马”的理念,力倡团队精神和团

队文化,充分兼顾职工个人的利益、人生目标及爱好志向,充分调

动每个员工的积极性,激励他们为企业的共同事业贡献力量。这就

是海尔文化的核心。

创新是海尔的灵魂,是企业长久不衰的秘诀所在。

海尔自2000年以来,打破以往的组织结构,成立物流,商流,资

金流三个中心,改变过去的金字塔组织系统,实现扁平式结构,大

大加快了对市场的反应速度,快速反应,流程再造,柔性生产,海

尔的发展之路就是创新之路。

优秀的企业文化是在信任的基础上激发全体员工的个人创造性和发

展能力,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推动企业员工进行有效

地学习重视人的文化和素质的提高,使企业成为一个学习型组织。

与此同时,要在企业目标上与一些值得长期追求的人类理想连在一起,鼓励员工为实现共同的目标和价值观而共同努力,并适当关注

员工事业成就感的需要。

海尔做到了,海尔企业文化最核心的部分就是体现了对两部分人的

尊重,对员工的尊重和对顾客的尊重,世界上最无价的就是人心,,海尔始终相信,人永远是第一位的,对员工,对顾客,只有用自己

真诚的心去交换,也才能换得信任和尊重。

1、不断地激励,实现员工的普遍参与和认同

海尔就是要通过建立一个任何员工都能实现自身价值的机制,都能

够通过自身努力有实现自己的平台,奖惩分明,你干好了,就会得

到尊重和荣誉,干不好,你就会得到负激励,让你真真切切地明白

不能犯同样地的错误。海尔企业从1998年开始让员工用自己的一只手、一张纸、一支笔、一个嘴巴将员工身边你、我、他身边的事用

漫画的形式表现出来,员工既亲自参与又对其认同,形成了海尔独

特的“员工画与话”文化。这样形成里一个上下的传导机制,大大调

动了员工智慧的力量。

2、了解员工需求,三心——热心,诚心,知心服务到永远

优秀的企业文化犹如一把钥匙,起到开启领导者和职工心灵之窗的作用。它用共同的价值观使企业上下一心、同舟共济。海尔集团总经

理张瑞敏在企业管理过程中,坚持两手抓,既奖罚分明、立场明确,又关

心群众,通过合理化建议、庆功会、公司运动会、郊游、为职工过生日、派小车接新娘等形式,增加海尔人的荣誉感,促进员工的自尊、自强、自信。公司还组织健美队、服装模特表演队、舞蹈队、轻音乐队、摄影班、美术班等,从各方面丰富提高职工的文化生活,使职工精

神焕发,生气勃勃,增加了企业的凝聚力。公司有一青年女工,在身患绝

症弥留之际,提出的惟一希望就是让她的灵车从公司大门经过时停一停,让她能最后看一眼心爱的公司,这一切都体现了海尔企业对员工的

人性化尊重,这样的文化,把以人为本发挥到了极致。

3、树立的人才至上理念,造就一支有素质有激情的队伍海尔的人

力资源开发自一开始就是“人人是人才”,“先造人才再造名牌”,率

先转变大多数企业干部处的职能,人力资源开发中心不是去研究培

养谁、提拔谁,而是去研究如何去发挥人员潜能的政策和机制。赛

马而不相马,充分挖掘每个人的潜质,并且每个层次的人才都应接

受监督,压力与动力并存,方能适应市场的需要。

4、不断满足消费者的潜在要求,坚持“真诚到永远”,“用户永远是

对的”的服务理念海尔对于顾客遵循的是创造感动,对工作充满激情,不断满足用户的个性化要求,对产品用心,对顾客用心,海尔

人始终坚持“真诚到永远”,永远接近顾客,与顾客零距离接粗,耐

心倾听顾客的声音。海尔的“五项服务承诺”,历来是海尔高端服务

的名片,从这小小的

五项服务保证,我们看到的是海尔对用户的负责和用心,而且看到

了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始终贯穿在海尔的企业行为之中,为海尔赢

得声誉。

5、建立完善员工的教育培训机制,提高员工队伍的整体素质

海尔创立了自己的企业培训基地——海尔大学,研究出“现场,案例,即时,互动”培训的新模式,是每一个海尔人都能不断成长,上至高

层领导,下至一线的操作工人,海尔根据每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为

每个人制定个性化的培训计划,搭建个性化的发展空间,提供充分

的培训机构,实施培训与上岗资格相结合,针对不同的人员,海尔

设置了不同的发展轨道,对管理人员,按照管理职务升迁,对专业

技术人员,按照专业职务升迁,对于一线员工,按照技能等级进行

升迁,海尔的培训制度坚持从员工的利益出发,为每个员工营造创新发展的空间。

海尔极力营造团结开拓,艰苦拼搏的氛围,大力提倡踏踏实实和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倡导员工间互相关心,鼓励和帮助,海尔的每一步都是全体员工创造劳动的结果,这结果又反过来给与他们自豪感和优越感,激励去发挥更大的创造力。

【篇三:海尔企业文化分析】

1绪论

海尔是让我们很多人羡慕的企业,他的“激活休克鱼”成为哈佛商学院的经典案例。这种观念其实就是企业文化,张瑞敏坚信“观念一变天地宽”,因此,海尔对其他公司的兼并就是将其强有力的文化注入进去,进行彻底的培训和“洗脑”,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企业文化是以价值观塑造为核心,提升企业绩效和管理水平为目的。很多企业其实并不缺乏优秀的文化理念,比如“以人为本、追求卓越、诚信、创新”等,核心理念在不同企业间没有本质差别,只是体现在工作方法与行为上,却有本质的区别,这就需要通过构建完整的培训体系来使全体员工了解企业理念是什么,如何将企业理念与自己的实际工作结合起来。

国内很多企业也越来越重视企业文化培训工作,但往往不得要领,本文就此来论述此问题。

企业文化的概述

2.1 企业文化概念的提出及其发展历史

企业文化理论的出现,是现代企业发展变化的一种新的趋势。它是从战后到50年代的分权管理理论时代;60年代的跨国公司发展与管理时代;70年代矩阵组织和战略经营时代,演变至80年代兴起、90年代传播发展的企业文化时代所形成的趋势。

企业文化定义:在一定的历史环境下,企业及其成员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形成的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企业哲学、企业目标、企业制度、企业道德、企业素质、企业物流、企业形象、企业公关、企业环境、企业群体文化等的总和。这些内容中,价值观处于各要素的核心地位。对于这个定义,如从宏观方面看,也可抽象地定义为:企业文化是涵盖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两个方面内涵的广义的现代科学管理理论。

2.2 企业文化的构成要素

一个企业的文化是由若干要素构成的,对企业文化影响较大的基本构成要素有三个。

a)共同价值观

共同价值观是企业生产活动中逐渐形成的,群体成员分享的同一价值观念。表现为对企业宗旨、企业精神、经营理念等的价值判断。

b)行为规范

行为规范是企业所规定的行为标准。企业为了创建独特的文化,需要规范自己的行为。

c)形象与形象性活动

形象与形象性活动可以向公众展示和灌输特定的价值观,表达企业对顾客、社会所负的责任,树立良好企业形象。

3 海尔集团企业文化的现状

3.1 海尔集团企业文化的特点

3.1.1因应民族文化心理,改造利用儒家文化

a)儒家文化价值观的三个层次:1注重群体价值、强化统一意识,“以和为贵”2主张人性本善、强调以仁为本,“仁者爱人”3 强调道德修养,重视内向自律,“内圣外王”

b)建立以仁为本的儒家文化价值观

儒家文化价值观,是一个以仁为本的伦理体系,以仁为本,以礼为用,以和为贵。通过层层推演,达成和谐社会之目的。

海尔集团在此基础上推进自己的强势文化从而更容易与中国人的本位文化契合形成凝聚力。

c)合理利用儒家文化的心理积淀

儒家文化价值观并未随着社会制度的变化而消失,这种文化价值观已经影响了“汉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李泽厚)。在今天的中国社会,这种影响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①以和为贵

②仁的标准是判定社会行为的最终心理依据

③社会互动中的“交互主义”心理原则

④基于羞耻文化心理的控制机制

3.1.2密切关注社会变迁,创新发展核心理念

a)社会转型与人本主义理念的发展壮大

转型时期价值观念变革的主要趋向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社会秩序观念。

2)主体意识。3)人生理想。4)本位价值。

b)以人为本,是创新理念得以发扬的核心

1)“赛马不相马”的人才理念

开展公平、公正、公开竞争市场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有什么

样的人才,就有什么样的事业,谁拥有最多的高素质人才,谁就可

以在竞争中取胜。海尔的人力资源开发自一开始就是“人人是人才”,“先造人才再造名牌”,率先转变大多数企业干部处的职能,人力资

源开发中心不是去研究培养谁、提拔谁,而是去研究如何去发挥人

员潜能的政策和机制。海尔给员工搞了三种职业生涯设计:一种是

专门对着管理人员的,一种是对专业人员的,一种是对工人的,每

一种都有一个升迁的方向。

2)“三工并存,动态转换”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按照“高质量的产品是高素质的人干出来的”理念,海尔集团广泛开

展干部轮训、员工学习、竞争上岗、点数工资、计效联酬、双向选

择等旨在提高员工素质的措施,全面实施“人才战略”。在人的优化

组合中,优胜劣汰机制起了关键作用。

3.1.3广泛借鉴西方经验,建立健全管理制度

随着中国社会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作为自主经营、自负盈

亏的中国企业,成长的时间只有不到20年的时间,企业缺乏在激烈

的市场竞争中的经验,

与西方企业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学习、借鉴和吸收西方先进的管理

经验和制度并为我所用,是摆在我国企业面前的难题。借鉴他人优

点的积极效应,中国人很早就认识到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就

是这种思想的鲜明反映。

a)学习德国质量意识:砸冰箱事件与名牌战略

b)吸收日本基础管理:6s大脚印与现场管理

c)借鉴美国管理思想:业务流程再造与市场链

3.2 海尔集团企业文化的核心

海尔的超速发展与壮大,得益于以创新为典型特征的海尔文化。海

尔的企业文化作为一种强势亚文化,是通过对国内外优秀文化成分

的借鉴、改造,不断进行观念创新、管理创新的成果,是具有典型

中国文化特色的中国式管理模式。张瑞敏把海尔管理模式总结为12

个字:“兼收并蓄、创新发展、自成一家”。

海尔文化的核心是创新。

我认为海尔集团的企业文化在以本国文化为基础同时把握文化转型

的契机引领出自己企业的强势文化,并将本企业的文化通过合理的

制度贯彻到各个层面是非常成功之举,而这一切又都是在创新的基

础上产生发展的。

4 企业文化对海尔集团发展的影响

4.1 海尔集团企业文化的塑造

随海尔发展的不同阶段,及时调整企业文化理念是海尔的一贯做法。在海尔集团20周年典礼上,张瑞敏对此进行了明确的说明:“找对

了价值观且产生了很好的成果之后,就必须突破自我再找到新的价

值观。比如海尔抓质量管理,海尔从创业初期就开始抓质量管理,

当时海尔提出一个价值观:有缺陷的产品就是废品。到了1989年,

很多企业产品不好卖,因为当时供求已达到平衡。所以产品质量成

了关键,在这种情况下,很多企业开始抓产品质量,但是海尔又提

升了一步:从抓产品本身的质量这种狭义的质量提升到一种广义的

质量,延升到服务。其实从生产线下来的产品质量再好,也不是完

整的质量,要把产品的质量延伸到用户的家里去。海尔当时在全国

第一家提出了星级服务。而当其他企业也感到应该重视服务,而且

也采取了海尔式的具体服务做法时,海尔又开始了新的提升:在九

十年代中期抓到了质量的本质,即永远要满足用户的需求,永远使

用户满意,提出为用户创造需求,满足用户潜在的需求,提出“只有

淡季的思想,没有淡季的市场”。所以我想说的是,企业的理念一定

要根据市场的变化不断地提出新的理念。”

4.2 企业文化如何影响海尔的发展

企业文化与企业发展的关系的八点总结:一是振兴企业、改善管理。二是目标导向、全面发展。三是注重协调,促进文明发展。四是凝

聚人心、增加向心力和合力。五是美化环境、优化生活。六是教化

激励、培育人才。七是道德约束、制度控制。八是服务公众、辐射

社会。

从1984年开始海尔走过一条不平凡的路,张瑞敏自接管海尔以后

着重从企业文化的角度去改革企业,向农民借钱发工资过年、砸有

瑕疵的冰箱、培养创新

式的企业文化等海尔的企业文化一直从深层次影响着海尔的发展。

正是海尔观念和思维方式的转变改变了海尔的企业文化,从而改变

了海尔的发展方向。

5 海尔集团企业文化对我国企业管理的启示

5.1 如何看待海尔文化

最开始的海尔并没有今天追求卓越,敬业报国的宏大精神,而是面

对内部管理松驰的现状,为求企业的生存而挣扎。张瑞敏通过砸冰

箱事件使海尔职工树立起了有缺陷的产品就是废品的观念,以此为

开端狠抓管理制度建设、狠抓产品质量控制,使海尔迈上了飞速发

展之路。通过狠抓质量管理,海尔获得了我国电冰箱的首块质量金牌,海尔的品牌得以初步树立。在此基础上,海尔积极借鉴欧美和

日本公司的经营管理科学,不断进行全方位的管理创新。以斜坡球

理论为依据,海尔创造了oec管理模式,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和看板

生产,要求日事日毕,日清日高,使整个管理更加严谨;还80/20

原则,即管理人员与员工责任按80/20进行分配,大大提高了管理

人员的责任感。同时,海尔人以市场为导向,以用户需求为目标,

不断开拓进取,充实其服务意识和创新意识,提出了先卖信誉,再

卖产品、只有淡季思想,没有淡季市场、市场唯一不变的法则就是

永远在变以及用户永远是对的、海尔真诚到永远等理念。海尔集团

也由电冰箱向洗衣机、彩电、空调、电脑等其他领域推进,并逐步

走出国门,打入欧美市场。正是这样一步一步的发展中,海尔人特

有的理念得以形成、巩固和强化,并最终形成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可见,海尔的企业文化的塑造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我们要借鉴海尔

模式就要知道企业文化的建设是一步一步构建而成的,在不断改善

现有的情况下才会不断接近成功。

5.2 我国企业如何借鉴海尔模式

5.2.1应当高度重视“以仁为本”与“以人为本”的矛盾

2000余年以来,儒家“仁本”价值观已经深入国人骨髓,成为中国人

的基本心理结构与人格特征,而市场经济的发展与国际市场竞争必

然要求“人本主义”价值观为企业管理的提升提供支撑。在现阶段的

中国社会,“人本主义”价值观的发展,受到社会条件的制约。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以个体意识、个人主义为表现的“人本主义”

价值观将更加深入人心。没有经过西方社会宗教意识的熏陶,没有

已经内化的职业素养、敬业精神、法律意识等价值体认的保证,造

就更多的人格不统一,或缺乏独立人格的极端利已主义的“经济人”。正是在这种由传统价值观向现代价值观转变过程中存在的“价值观”

的真空,造就了极端利已主义的流行。基于这一现实,几乎所有的

企业在进行企业价值观的确立时,都把反对“个人主义”,强调“团队

精神”列为基本出发点。

“以仁为本“与”以人为本“的矛盾,是我国企业管理中的根本症结。海尔的实践表明,在当前企业管理中,必须仔细研究、利用和改造传统价值观,将传统价值观与现代价值观念、管理制度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满足中国企业的管理需要。

5.2.2文化管理是中国企业做大做强的必经之路

a)文化管理的含义

文化管理,是继经验管理、科学管理后的一个新的管理发展阶段。所谓文化管理,是从人的心理和行为特点人手,培养企业组织的共同情感、共同价值,形成组织自身的文化;从组织整体的存在和发展角度,去研究和吸收各种管理方法,进而形成统一的管理风格;把企业管理的软要素作为企业管理的中心环节,以文化引导为根本手段,通过企业价值观培育、管理制度推进,以激发职工的自觉行为为目的,全面提升管理效率的独特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方式。

b)海尔管理模式的实质是文化管理

海尔按照广义文化观的要求,以观念创新为引导,以制度创新为手段,实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的效果,并以物质文化创新实现“敬业报国”、创世界名牌的企业精神与追求。海尔的文化管理,是基于中国特有的民族文化传统和社会心理,密切结合社会转型的现实,“兼收并蓄、创新发展、自成一家”的中国式管理的典范之一。

c)文化管理是中国企业做大做强的必经之路

中国社会正处在剧烈的社会转型时期,制约中国企业管理水平的外部环境条件非常复杂,这种制约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企业管理制度不健全、不成熟。因为历史原因,我国企业管理,大多仍停留在经验管理阶段,没有经过科学管理的充分发展阶段,在细节管理、基础管理、定量管理等方面,与西方存在巨大差距,需要加紧学习、吸收。②历史与传统的影响传统文化心理结构与计划经济影响下形成的平均主义思想,对西方引进的科学管理、严格管理,抵制心理严重。③似是而非的观念影响当前企业界与社会大众,存在对“以人为本”的错误理解,认为“以人为本”就是要放松对员工的制度约

(完整版)海尔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课程报告 泰山医学院管理学院 07级人力资源管理本科一班 2010年5月18日

引言:21世纪是一个竞争的世纪,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国际间交往日益频繁,企业间的竞争也日趋激励,企业文化已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强劲动力,企业竞争力强弱已成为一个企业成败的关键,因此,企业文化建设也越来越受到众多企业的重视。海尔集团作为我国全球500强之一的企业,其文化建设相对较完善,对其产品竞争力的提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其他企业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企业文化对企业兴衰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1世纪企业之间的竞争,实际上就是企业文化的竞争。企业文化作为现代企业管理理论和管理方式的重要内容,其丰富的内容、科学的管理思想、开放的管理方式、柔性的管理手段,为企业管理的创新开辟了广阔的新天地,也是形成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根基、源泉和动力。 一、企业文化与企业竞争力 (一)企业文化的含义 关于企业文化的含义,全球学者众说纷纭。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爱德加?沙因(EDGAR.SCHEIN)认为,企业文化是在企业成员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形成的,为大多数成员所认同的,并用来教育新成员的一套价值体系。国内学者普遍认为企业文化就是企业在各种社会活动及经营活动中,努力贯彻并实际体现出来的,以文明取胜的群体竞争意识。这包括价值观、道德、精神追求、生活习俗、思维方式等。简而言之,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所特有的哲学思想和性格特征。这是企业战略决策与经营政策的内驱因素,也是企业一切制度有效运作的基础。它是凝聚员工精神的领袖,是员工行为的航向灯。企业文化是企业的无形资产,也是其他企业难以模仿的核心资源。 二、认识海尔 (一)海尔集团简介: 海尔集团总部位于中国青岛,是世界白色家电第一品牌、中国最具价值品牌。 2009年,海尔品牌价值高达812亿元,自2002年以来,海尔品牌价值连续8年蝉联中国最有价值品牌榜首。海尔品牌旗下冰箱、空调、洗衣机、电视、热水器、电脑、手机、家居集成等19个产品评为中国名牌,其中海尔冰箱、洗衣机还被国家质检总局评为首批中国世界名牌。2010年,海尔全球营业额实现1357亿

浅析海尔集团的企业文化

浅析海尔集团的企业文化——从企业理念的角度 班级:国际经济与贸易1班姓名:郑秀玲学号:0924111057 【摘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壮大,成为竞争中的强者,对于一个企业来讲,制胜的法宝就是企业核心竞争力。海尔集团成功的秘诀,也正是海尔独特的核心竞争力——海尔文化。如今,海尔文化已经融入到海尔集团的运营管理中,引导企业发展,规范企业运作,使海尔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竞争大环境中,仍能充满活力地快速发展。本文从企业理念方面来阐述分析海尔独特的企业文化。 【关键词】:海尔集团企业文化企业理念 企业文化不仅是一种文化现象,也是一种先进的管理理论并逐渐被广大企业管理人员所认同并接受。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企业活力的内在源泉,企业要展示其文化的个性魅力,发挥其“文化力”的作用,达到内增凝聚力外强竞争力,促进企业文化业务发展的目的,就要从实践中不断提高认识,深化对企业文化的一些独特性的认识。任何一个成功的企业都会有其特有的企业文化,植根于中国正大跨步地走向国际市场的海尔集团也有其独特的企业文化。 海尔文化的核心是创新。它是在海尔二十年发展历程中产生和逐渐形成特色的文化体系。海尔文化以观念创新为先导、以战略创新为方向、以组织创新为保障、以技术创新为手段、以市场创新为目标,伴随着海尔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大到强、从中国走向世界,海尔文化本身也在不断创新、发展。员工的普遍认同、主动参与是海尔文化的最大特色。当前,海尔的目标是创中国的世界名牌,为民族争光。这个目标把海尔的发展与海尔员工个人的价值追求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每一位海尔员工将在实现海尔世界名牌大目标的过程中,充分实

现个人的价值与追求。海尔通过对统一的企业精神、企业价值观的认同使集团有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海尔文化是一项系统工程,是海尔的无形资产,是具有海尔特色的意识形态。海尔的企业文化包括企业理念和具体体现两大部分,这两大部分和谐地贯彻到海尔集团各个分支机构和各个部门的经营、管理工作中,十四年来,不断积累不断丰富,形成了许多实用的新的理念及思路。 企业理念是企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全体员工共同认可的理想观念,它指导着企业和员工的行为,能够统一全体员工的思想观念。关于企业理念的作用,张瑞敏说:“理念的领先几乎决定企业的命运,可以这样讲,没有思路就没有出路。” 企业理念是海尔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海尔集团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具有较强的哲理性和实用性的新理念。 一、海尔的用人理念 海尔的用热理念是“人人是人才,赛马不相马”。曾经有一个故事是这样说的,一位老师在全班随机抽取几个人,告诉他们他们是这个班级最有前途的学生。这几位学生非常相信老师的话,认为自己是最有前途的,形成一种心理暗示,向此目标前进,之后他们果真成为班级成绩最好的人。由此可见,“人人是人才”,肯定了员工的能力,能增强员工的自信心,形成良好的精神风貌,成为海尔发展壮大的主力军。“赛马不相马”可以在员工中形成良性竞争,消除员工的惰性,激发员工最大的潜力,能够选出最优秀的人才,成为海尔集团坚实的人才储备。

海尔公司的企业文化

海尔公司的企业文化 海尔公司的企业文化海尔是全球大型家电第一品牌,1984年创立于青岛,现任董事局主席、首席执行官张瑞敏是海尔的主要创始人。目前,海尔在全球建立了21个工业园,5大研发中心,19个海外贸易公司,全球员工超过8万人。海尔文化的核心是创新,是在海尔二十年发展历程中产生和逐渐形成特色的文化体系。海尔文化以观念创新为先导、以战略创新为方向、以组织创新为保障、以技术创新为手段、以市场创新为目标,伴随着海尔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大到强、从中国走向世界,海尔文化本身也在不断创新、发展。 文化管理是中国企业做大做强的必经之路 1、文化管理的含义 文化管理,是继经验管理、科学管理后的一个新的管理发展阶段。所谓文化管理,是从人的心理和行为特点人手,培养企业组织的共同情感、共同价值,形成组织自身的文化;从组织整体的存在和发展角度,去研究和吸收各种管理方法,进而形成统一的管理风格;把企业管理的软要素作为企业管理的中心环节,以文化引导为根本手段,通过企业价值观培育、管理制度推进,以激发职工的自觉行为为目的,全面提升管理效率的独特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方式。 2、海尔管理模式的实质是文化管理

海尔按照广义文化观的要求,以观念创新为引导,以制度创新为手段,实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的效果,并以物质文化创新实现“敬业报国”、创世界名牌的企业精神与追求。 海尔的文化管理,是基于中国特有的民族文化传统和社会心理,密切结合社会转型的现实,“兼收并蓄、创新发展、自成一家”(张瑞敏)的中国式管理的典范之一。 3、文化管理是中国企业做大做强的必经之路 中国社会正处在剧烈的社会转型时期,制约中国企业管理水平的外部环境条件非常复杂,这种制约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企业管理制度不健全、不成熟 因为历史原因,我国企业管理,大多仍停留在经验管理阶段,没有经过科学管理的充分发展阶段,在细节管理、基础管理、定量管理等方面,与西方存在巨大差距,需要加紧学习、吸收。 ②历史与传统的影响 传统文化心理结构与计划经济影响下形成的平均主义思想,对西方引进的科学管理、严格管理,抵制心理严重。 ③似是而非的观念影响 当前企业界与社会大众,存在对“以人为本”的错误理解,认为“以人为本”就是要放松对员工的制度约束与要求。 因此,我国企业必须做到,既要依靠传统文化价值观要素抓紧吸收、改造西方科学管理阶段积累的经验,又要顺应社会价值观念的变化,积极学习最新的管理理念与工具,软硬并重,两手齐抓,两手都要硬。时间短,任务重,缺什么,补什么。这就是海尔文化管理的真正精髓之所在。

海尔企业文化

海尔企业文化浅析 ——中国传统文化在海尔集团的彰显 文艺学任雪梅2011020360 摘要: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无形的资产,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没有优秀的企业文化就不会有卓越的企业。而海尔集团正是凭借企业文化的力量,将人才聚集起来,使一个濒临破产的小冰箱厂,走出国门,走向国际舞台。海尔的成功,与其充分挖掘中国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不可分割的。海尔内部企业文化的革新,海尔知变求变的状态,海尔大学的建立,海尔员工对企业文化建设的参与和认同,以及海尔的人才理念处处彰显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精髓。但是海尔在不断发展与前进的道路中,也遭遇了产权、接班人等瓶颈的问题。 关键词:企业文化竞争力创新传统文化海尔大学人才理念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一个企业无形的资产,没有优秀的企业文化就不会有卓越的企业。文化是根,企业是树,根深才能叶茂。而海尔正是将文化深深的植根于企业,藤蔓缠绕于全球,拥有旺盛的生命力,得以永葆基业长青。在中国,海尔的成功成为诸多企业模仿和研究的对象,对海尔的文化的探究也掀起一股热潮。 张瑞敏曾说:所有成功的企业必须有自己非常鲜明的文化,用这个企业文化把所有的人凝聚在一起。纵观传承百年的企业,产品、技术可能会随着时代的改变而改变,唯独它的企业文化和精神则百年不变。企业文化就是企业精神,企业精神就是企业灵魂,而这个灵魂如果是永远不衰、永远长青的,企业就永远存在。 张瑞敏也正是从企业文化着手力挽狂澜,使一个即将倒闭的电冰箱厂死灰复燃,使海尔继而做大做强,走出国门,走向国际化道路。海尔成功的发展史已有许多文章阐释,在此不在赘述。不可置否的是,海尔的成功,与其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不可分割的。海尔内部企业文化的革新,海尔知变求变的状态,海尔大学的建立,海尔员工对企业文化建设的参与和认同,海尔的人才理念处处彰显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精髓。 提起企业文化,有些人认为它是虚幻和捉摸不定的,似乎与经营业绩很难挂钩。其实,企业可以透过多个角度折射出其特有的文化。当我们与著名企业打

海尔企业文化(精选多篇)

海尔企业文化(精选多篇) 第一篇:海尔企业文化 海尔企业文化海尔企业文化是被全体员工认同的企业领导人创新的价值观。海尔文化 的核心是创新。它是在海尔二十年发展历程中产生和逐渐形成特色的文化体系。海尔文化以 观念创新为先导、以战略创新为方向、以组织创新为保障、以技术创新为手段、以市场创新 为目标,伴随着海尔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大到强、从中国走向世界,海尔文化本身也在 不断创新、发展。员工的普遍认同、主动参与是海尔文化的最大特色。当前,海尔的目标是 创中国的世界名牌,为民族争光这个目标把海尔的发展与海尔员工个人的价值追求完美地结 合在一起。 第一个十年,创业,创出中国第一名牌;第二个十年,创新,走出国门,创国际化企业;第三个十年,创造资源,实施全球化品牌战略。海尔企业精神的创新之路,就是海尔的品牌之路。但无论怎样调整,海尔人都自始至终胸怀着一个崇高的指向:创世界顶级品牌! 第二篇:海尔的企业文化海尔企业文化是被全体员工认同的企业领导人创新的价值观。海尔文化的核心是创新。它是在海尔二十年发展历程中产生和逐渐形成特色的文化体系。海尔文化以观念创新为先导、以战略创新为方向、以组织创新为保障、以技术创新为手段、以市场创新为目标,伴随着海尔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大到强、从中国走向世界,海尔文化本身也在不断创新、发展。员工的普遍认同、主动参与是海尔文化的最大特色。当前,海尔的目标是创中国的世界名牌,为民族争光这个目标把海尔的发展与海尔员工个人的价值追求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每一位海尔员工将在实现海尔世界名牌大目标的过程中,充分实现个人的价值与追求。 海尔文化分三个层次: 1、物质文化 2、制度行为文化 3、精神文化 海尔精神: 敬业报国追求卓越 海尔作风: 迅速反应马上行动 一、海尔企业文化海尔企业文化是被全体员工认同的企业领导人创新的价值观。海尔文化的核心是创新。它是在海尔二十年发展历程中产生和逐渐形成特色的文化体系。海尔文化以观念创新为先导、以战略创新为方向、以组织创新为保障、以技术创新为手段、以市场创新为目标,伴随着海尔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大到强、从中国走向世界,海尔文化本身也在不断创新、发展。员工的普遍认同、主动参与是海尔文化的最大特色。当前,海尔的目标是创中国的世界名牌,为民族争光。这个目标把海尔的发展与海尔员工个人的价值追求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每一位海尔员工将在实现海尔世界名牌大目标的过程中,充分实现个人的价值与 追求。 二、海尔文化的核心是创新 三、海尔企业精神、工作作风诠释求变创新,是海尔始终不变的企业语言。更高目

海尔的企业文化

一、海尔企业文化的内涵 海尔文化是一种价值观,这个价值观的核心是创新。它是在海尔16年发展历程中产生和逐渐形成四特色的文化体系。海尔文化以观念创新为先导,以战略创新为保障,以市场创新为目标,伴随着海尔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大到强,从中国走向世界,同时海尔文化本身也在不断创新、发展。员工的普遍认同、主动参与是海尔文化的最大特色。当前,海尔的目标是创中国的世界名牌,为民族争光。这个目标使海尔的发展与海尔员工个人的价值追求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每一位海尔员工将在实现海尔世界名牌大目标的过程中,充分实现个人的价值与追求。海尔文化不但得到国内专家的舆论的高度评价,还被美国哈佛大学等世界著名学府列入MBA案例库。 二、海尔精神与海尔作风 海尔精神:敬业报国追求卓越 海尔作风:迅速反应马上行动 三、海尔理念 1、生存理念 永远战战兢兢永远如履薄冰 2、用人理念 人人是人才赛马不相马 你能翻多大跟头,给你搭多大舞台 3、质量理念 优秀的产品是优秀的人干出来的 高标准精细活零缺陷 4、品牌理念 国门之内无名牌 如果在国内做得很好,不进入国际市场,那么优势也是暂时的。 资本是船品牌是帆企业是人文化是魂 5、营销理念 先卖信誉后卖产品 6、市场竞争理念 打价值战不打价格战 7、竞争理念 浮船法:只要比竞争对手高一筹,半筹也行;只要保持高于竞争对手的水平,就能

掌握主动权。 8、市场理念 创造市场:只有淡季的思想,没有淡季的市场;只有疲软的思想,没有疲软的市场。 9、出口理念 先难后易 首先进入发达国家,创出名牌之后,再以高屋建筑之势进入发展中国家。 10、资本运营理念 东方亮了再亮西方 11、海尔技术改造理念 先有市场再建工厂 12、技术创新理念 创造新市场,创造新生活,市场的难题就是我们创造新的课题。 13、职能工作服务理念 您的满意就是我们的工作标准 四、海尔对市场的三条原则 1、紧盯市场创美誉 2、绝不对市场说“不” 3、抱怨就是投诉 五、海尔的创新观念 1、资源论 不在于企业拥有多少资源,而在于利用了多少资源。 2、源头论 每个人都有一个市场,每个人都是一个市场。 3、整合力 市场的整合力就是海尔的核心竞争力 4、美誉度 海尔要的是市场美誉度 5、吃“休克鱼” 吃“休克鱼”是海尔兼并扩张举措上的一种形象比喻。

解析海尔企业文化

解析海尔企业文化 【摘要】企业文化简单地说就是企业员工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培育起来,并且共同遵守的目标、价值观、行为规范的总称。对二十一世纪的企业来说,“企业文化”已不再是一个陌生的名词,自从我国引进国外“企业文化”开始,不少企业家就对其进行研究与探索。然而因企业性质、规模及起步不同使得这些企业的文化各有千秋,甚至于成功或者失败,企业文化对一个公司、企业的影响到底有多大?我们以青岛海尔集团的“三层次说”(物质文化、制度行为文化、精神文化)为例,浅析企业文化的作用。 【关键字】集体荣誉持续发展吃休克鱼员工利益海尔是世界白色家电第一品牌,1984年创立于中国青岛。目前,海尔在全球建立了21个工业园,24个制造工厂,10个综合研发中心,19个海外贸易公司,全球员工超过7万人。2 010年,海尔全球营业额实现1357亿元,品牌价值855亿元,连续9年蝉联中国最有价值品牌榜首。海尔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援建了128所希望小学和1所希望中学,制作212集科教动画片《海尔兄弟》,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全球唯一白电赞助商。 案例一:优秀的企业文化让员工有集体荣誉感,并热爱着企业。

在海尔流传这样一个故事:海尔的一洗衣机分厂,有一个姑娘在19岁的时候走进了海尔集团,并接受了三年海尔文化的洗礼,三年之后得了疾病,被诊断为得了白血病,就在她将要离开人世的时候,她给她的亲人提出了最后一个愿望:我要最后再看一眼我所工作的海尔。这说明了什么?就是海尔的文化,海尔文化的魅力,使得海尔人这样的热爱这个集体。 案例二:企业文化可以使一个企业败落,也可以使一个企业兴盛或者持续发展。 海尔独创的一种文化,叫吃休克鱼,它的理论是:对于一个企业,如果它的设备上,还有它的资金上都可以,它仅仅是管理模式不行,那这个鱼仅仅是暂时的一个休克而没有死的鱼,不是烂鱼,不是臭鱼,不是腐败鱼,那么,这个鱼可以吃。激活休克鱼的方法就是用文化,用无形资产来激活休克鱼。 海尔兼并青岛红星电器厂的案例就是用激活休克鱼的方法。青岛红星电器厂在95年之前,也是一个非常著名的生产洗衣机的电器厂,在95年以前,它曾经是同行业内的前三名,由于它后期的管理不善,到了95年初期的时候,它已经是资不抵债,当时的亏损达到一个多亿,而且3500多个职工基本上都没有工作干,厂里出厂的洗衣机常常在发出去之后又被退了回来。当时,青岛的市政府就做了一个决定,让海尔兼并红星电器。对于海尔来说,这是一个非常重大的兼并事件,因为

企业文化“海尔企业文化造就海尔”案例分析报告

“海尔企业文化造就海尔”案例分析报告 1、案由: “海尔企业文化造就海尔”案例分别从海尔的市场观、质量关、服务关、人才观等不同角度诠释了海尔的企业文化,从上述案例可以得出海尔企业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是以人为本。 2、企业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对企业发展的重要影响作用: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的灵魂所在,也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动力,对企业的管理和形象提升有直接的影响。在企业管理中,企业文化是整个企业的精神,是企业核心力量的诠释。核心价值观也称为“关键信念”,它是一个组织所拥护和信奉的东西,是一个组织最重要的和永恒的信条,是不随时间的变化而改变的一些原则。 “以人为本”基本含义在于: 它是一种对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主体作用与地位的肯定,强调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主体作用与目的地位;它是一种价值取向,强调尊重人、解放人、依靠人和为了人;它是一种思维方式,就是在分析和解决一切问题时,既要坚持历史的尺度,也要坚持人的尺度。而企业管理中强调“以人为本”则以一种企业价值观而存在,在其作用和引导下,企业可以最大限度的避免行为方式、规章制度及道德规范所存在的不足与弊端,遵循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塑造优秀的企业文化,促使企业更快更好实现经营目标。在企业文化中,以人为本是企业文化中的核心思想,站在企业员工和用户的角度考虑企业的发展问题,有利于提高企业凝聚力,同时也能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一、企业文化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众所周知,文化是通过长期的总结归纳出来的有利于发展的精神指导,具有强大的历史根源和理论依据。在企业管理中,企业文化主要是通过有计划、有组织的对企业的各项活动进行协调和控制,并对企业的行政管理、生产营销以及技术研发进行指导和规范,形成具有企业特征的经营运作模式。就当前来

海尔集团企业文化理念

海尔集团企业文化理念 海尔集团企业文化理念 1、海尔的核心价值观 是非观:永远以用户为是,以自己为非——海尔创造用户的动力 海尔人永远以用户为是,不但要满足用户需求,还要创造用户需求;海尔人永远自以为非,只有自以为非才能不断否定自我,挑战自我,重塑自我——实现以变制变、变中求胜。 这两者形成海尔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基因特征:不因世界改变而改变,顺应时代发展而发展。 这一基因加上海尔人的“两创”(创业和创新)精神,形成海尔在永远变化的市场上保持竞争优势的核心能力特征:世界变化愈烈, 用户变化愈快,传承愈久。 发展观:创业创新的两创精神——海尔文化不变的基因 海尔不变的观念基因既是对员工个人发展观的指引,也是对员工价值观的约束。“永远以用户为是,以自己为非”的观念基因要求 员工个人具备两创精神。 创业精神即企业家精神,海尔鼓励每个员工都应具有企业家精神,从被经营变为自主经营,把不可能变为可能,成为自己的CEO; 创新精神的本质是创造差异化的价值。差异化价值的创造来源于创造新的用户资源。 两创精神的.核心是强调锁定第一竞争力目标。目标坚持不变, 但为实现目标应该以开放的视野,有效整合、运用各方资源。 利益观:人单合一双赢——海尔永续经营的保障

人单合一双赢模式为员工提供机会公平、结果公平的机制平台,为每个员工发挥两创精神提供资源和机制的保障,使每个员工都能 以自组织的形式主动创新,以变制变,变中求胜。 2、企业精神 创造资源、美誉全球 3、企业作风 人单合一、速决速胜 发展观念 人人都是自己的CEO ——海尔的人才观 人人都是自己的CEO 康德说过:“人不是工具,而是目的。”贯穿海尔的发展历程,管理创新的重点始终关注“人”的价值实现,让员工在为用户创造 价值的同时实现自身价值,每个人都成为自己的CEO。在海尔平台 创业的小微真正握有“三权”,企业把“决策权、用人权和分配权”完全让渡给小微,使小微可以灵活根据市场变化迅速做出决策,更 好地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小微的自演进过程也是自创业、自组织、自驱动,并且按单聚散。 人人能在海尔平台创业 海尔已从传统制造家电产品的企业转型为面向全社会孵化创客的平台,所有创业者都可以成为海尔生态圈的一员,从而形成一个共 同创造、共同增值、共同盈利的共创共赢生态圈。海尔员工和小微 的驱动力来自用户付薪,也就是能为用户创造多大的价值,就能收 获多大的增值分享,不再是传统企业的岗位薪酬。另外,小微也受 来自社会化资本的驱动,通过资本社会化不断倒逼小微完善商业模式,全流程驱动小微升级。相应地,海尔文化也从“执行力文化” 转型为“创业文化”。

海尔企业文化案例

海尔的企业文化 海尔集团创立于1984年,海尔的前身———青岛电冰箱总厂是一个亏损147万元濒临倒闭的小厂。19年来持续稳定发展,海尔已成为在海内外享有较高美誉的大型国际化企业集团。产品从1984年的单一冰箱发展到拥有白色家电、黑色家电、米色家电在内的96大门类15100多个规格的产品群,并出口到世界160多个国家和地区。2003年,海尔全球营业额实现806亿元。2003年,海尔蝉联中国最有价值品牌第一名。2004年1月31日,世界五大品牌价值评估机构之一的世界品牌实验室编制的《世界最具影响力的100个品牌》报告揭晓,中国海尔唯一入选,排在第95位。排行榜上,可口可乐荣登榜首,麦当劳排名第二,诺基亚排名第三。 海尔集团在国内外同一环境下,能够实现如此之快的发展,最主要原因之一在于海尔集团十几年来形成的良好企业文化,是海尔文化驱动着海尔持续稳定的腾飞、造就了驰名中外的海尔品牌。 1984年12月,厂长张瑞敏一上任,就很快从用户的一封来信中得知,当时许多产品卖不出去,是因为产品有缺陷,不符合市场需要。这种情况的出现究其原因,主要源于职工思想涣散、精神不振。于是张瑞敏为振奋精神,带头将不合格的76台冰箱,统统砸毁,并自责自罚,让全厂职工真正领悟到市场的残酷无情,真正认识到,在市场的激烈竞争中,制造有缺陷的产品,就是制造积压品、制造废品,就是自我淘汰和自取灭亡。企业要兴旺,就必须树立“要么不干,要干就干好、干大、干强”的坚定决心。真正认识到干什么都有竞争,竞争中不是胜利就是失败。作为海尔人一定要具备敢与强者较量、“两军相

遇勇者胜”的雄心壮志。 海尔人理解,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用户是永远的主导者。“一个用户就是一个市场”。对用户真诚与否,是赢得用户的分水岭。企业拥有了用户,便拥有了一切;失掉用户,便必然失掉一切。企业卖的不只是产品,更主要的是企业的信誉,企业的文化,是通过产品与用户的“感情交流”。海尔人要“以对用户的真诚,换取用户的钟情”。特别重要的是,这个真诚不是说在嘴上,登在报上,而是渗透到每个职工的行动之中。不是一时所为,而是要坚持到永远。否则即使一时侥幸取胜,终究也会惨淡收场。企业要发展,就必须充分利用市场资源,而市场的最大资源就是用户的钟情。 在海尔,每个有效工作日职工不仅要“日事日毕”,更要“日清日高”,除了完成好、清理好当日的例行工作外,还必须以每天提高1%的理念,在原有基础上或提高质量,或增加数量,或降低成本,或改进工艺,或革新工具等等方面有所改进,有所提高。将“日清日高”变成每个员工的固有职责,成为集团每一名成员日日、周周、月月、季季、年年的行动准则,每个班组、每个车间都张贴着从经营管理者到员工每日、每周、每月工作的进展情况。将职工的奉献,以“岗位明星”、“改进明星”、“革新明星”、“创造明星”等称号和竞赛结果公布于众。涌现出“晓玲扳手”、“云燕镜子”、“启明焊枪”等以职工名字命名的各种发明创造,涌现出大量的合理化建议。 海尔人深信,文化的真谛是创新。在瞬息万变的市场面前,不更新,不创新,就等于自我抛弃。但创新不是为“新”而新,而是要“创出更多的有价值

关于海尔企业文化的论文

企业文化,企业的灵魂 ——海尔集团企业文化案例分析 企业文化是企业个性意识及内涵的总称,其能以企业组织行为所体现。具体指企业全体员工在企业运行过程中所培育形成的、与企业组织行为相关联的、并事实上成为全体员工主流意识而被共同遵守的最高目标、价值体系、基本信念及企业组织行为规范的总和。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推动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它包含着非常丰富的内容,其核心是企业的精神和价值观。这里的价值观不是泛指企业管理中的各种文化现象,而是企业或企业中的员工在从事商品生产与经营中所持有的价值观念。 在现代管理学里,这是一种通过一系列活动主动塑造的文化形态,当这种文化被建立起来后,会成为塑造内部员工行为和关系的规范,是企业内部所有人共同遵循的价值观,对维系企业成员的统一性和凝聚力起很大的作用,这种新型管理理论得到了现代企业的广泛重视 海尔集团是我国著名企业,也是成功走向海外的企业之一。它的成功,与其出色的企业文化息息相关,下面简要探讨海尔集团的企业文化。 核心价值观 海尔企业文化的核心是创新。它是在海尔二十年发展历程中产生和逐渐形成特色的文化体系。海尔文化以观念创新为先导、以战略创新为方向、以组织创新为保障、以技术创新为手段、以市场创新为目标,伴随着海尔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大到强、从中国走向世界,海尔文化本身也在不断创新、发展。海尔集团产品之一格力空调的一条广告语是:“格力,掌握核心科技。”这充分体现了海尔集团的科技创新。员工的普遍认同、主动参与是海尔文化的最大特色。当前,海尔的目标是创中国的世界品牌,为民族争光。这个目标把海尔的发展于海尔员工个人的价值追求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每一位海尔员工将在实现海尔世界名牌大目标的过程中,充分体现个人的价值与追求。 海尔精神 敬业报国、追求卓越是海尔的精神取向。 敬业报国的中心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忠”,“忠”就是回报,海尔人就是要用最好的产品和服务来回报用户、回报社会、回报国家;“忠”就是真诚,海尔人真诚到永远。 追求卓越表现了海尔人永不自满、永远进取、永远创新的生生不息的精神境界。能体现海尔精神的两句话是:“ 把别人视为绝对办不到的事办成”、“ 把别人认为非常简单的事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 海尔作风 迅速反应、马上行动是海尔的作风。

海尔的核心价值观 海尔公司集团企业文化理念

是非观——以用户为是,以自己为非 发展观——创业精神和创新精神 利益观——人单合一双赢 “永远以用户为是,以自己为非”的是非观是海尔创造用户的动力。 海尔人永远以用户为是,不但要满足用户需求,还要创造用户需求;海尔人永远自以为非,只有自以为非才能不断否定自我,挑战自我,重塑自我——实现以变制变、变中求胜。 这两者形成海尔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基因特征:不因世界改变而改变,顺应时代发展而发展。 这一基因加上每个海尔人的“两创”(创业和创新)精神,形成海尔在永远变化的市场上保持竞争优势的核心能力特征:世界变化愈烈,用户变化愈快,传承愈久。 创业创新的两创精神是海尔文化不变的基因。 海尔不变的观念基因既是对员工个人发展观的指引,也是对员工价值观的约束。“永远以用户为是,以自己为非”的观念基因要求员工个人具备两创精神。 创业精神即企业家精神,海尔鼓励每个员工都应具有企业家精神,从被经营变为自主经营,把不可能变为可能,成为自己的CEO; 创新精神的本质是创造差异化的价值。差异化价值的创造来源于创造新的用户资源。 两创精神的核心是强调锁定第一竞争力目标。目标坚持不变,但为实现目标应该以开放的视野,有效整合、运用各方资源。 人单合一双赢的利益观是海尔永续经营的保障。 海尔是所有利益相关方的海尔,主要包括员工、用户、股东。网络化时代,海尔和分供方、合作方共同组成网络化的组织,形成一个个利益共同体,共赢共享共创价值。只有所有利益相关方持续共赢,海尔才有可能实现永续经营。为实现这一目标,海尔不断进行商业模式创新,逐渐形成和完善具有海尔特色的人单合一双赢模式,“人”即具有两创精神的员工;“单”即用户价值。每个员工都在不同的自主经营体中为用户创造价值,从而实现自身价值,企业价值和股东价值自然得到体现。 每个员工通过加入自主经营体与用户建立契约,从被管理到自主管理,从被经营到自主经营,实现“自主,自治,自推动”,这是对人性的充分释放。 人单合一双赢模式为员工提供机会公平、结果公平的机制平台,为每个员工发挥两创精神提供资源和机制的保障,使每个员工都能以自组织的形式主动创新,以变制变,变中求胜。 海尔企业文化是被全体员工认同的企业领导人创新的价值观。海尔文化的核心是创新。它是在海尔二十年发展历程中产生和逐渐形成特色的文化体系。海尔文化以观念创新为先导、以战略创新为方向、以组织创新为保障、以技术创新为手段、以市场创新为目标,伴随着海尔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大到强、从中国走向世界,海尔文化本身也在不断创新、发展。员工的普遍认同、主动参与是海尔文化的最大特色。当前,海尔的目标是创中国的世界名牌,为民族争光。这个目标把海尔的发展与海尔员工个人的价值追求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每一位海尔员工将在实现海尔世界名牌大目标的过程中,充分实现个人的价值与追求。海尔文化分三个层次: 1、物质文化 2、制度行为文化 3、精神文化 海尔精神: 敬业报国追求卓越

海尔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简单地说就是企业员工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培育起来,并且共同遵守的目标、价值观、行为规范的总称。 对二十一世纪的企业来说,“企业文化”已不再是一个陌生的名词,自从我国引进国外“企业文化”开始,不少企业家就对其进行研究与探索。然而因企业性质、规模及起步不同使得这些企业的文化各有千秋,甚至于成功或者失败,其中以青岛海尔集团的“三层次说”(物质文化、制度行为文化、精神文化)最为典型。那么,究竟什么是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又有什么作用呢?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案例来加深理解。 在海尔的企业,你可以看到海尔的工人在厂区内行走的时候,始终是走在马路边上的黄线内,如果你去问他一声:你为什么在这个黄线内走?他会很自然地告诉你:我应该走在这里。因为从他到海尔那一天,他就知道,他接受过这样的文化训练,这种文化已经深深地根植在他的脑子里。如果你再走进海尔的车间,你会发现,海尔的车间是光明、整洁的,而且海尔员工的服饰也非常的统一,这同样是文化的一种表现。 案例一:优秀的企业文化让员工有集体荣誉感,并热爱着企业。 在海尔流传这样一个故事:海尔的一洗衣机分厂,有一个姑娘在19岁的时候走进了海尔集团,并接受了三年海尔文化的洗礼,三年之后得了疾病,被诊断为得了白血病,就在她将要离开人世的时候,她给她的亲人提出了最后一个愿望:我要最后再看一眼我所工作的海尔。这说明了什么?就是海尔的文化,海尔文化的魅力,使得海尔人这样的热爱这个集体。 案例二:企业文化可以使一个企业败落,也可以使一个企业兴盛或者持续发展。 前几年在管理学中,关于兼并企业,有这样几种方式,比如说,资产比较强的企业,去兼并小企业的时候,把它叫做大鱼吃小鱼;如果是技术力量比较强的去兼并技术力量不强的企业,叫做快鱼吃慢鱼;还有一种叫做企业之间的联合,叫强强合作,叫鲨鱼吃鲨鱼;后来,海尔独创了一条,叫吃休克鱼,它的理论是:对于一个企业,如果它的设备上,还有它的资金上都可以,它仅仅是管理模式不行,那这个鱼仅仅是暂时的一个休克而没有死的鱼,不是烂鱼,不是臭鱼,不是腐败鱼,那么,这个鱼可以吃。激活休克鱼的方法就是用文化,用无形资产来激活休克鱼。 海尔兼并青岛红星电器厂的案例就是用激活休克鱼的方法。青岛红星电器厂在95年之前,也是一个非常著名的生产洗衣机的电器厂,在95年以前,它曾经是同行业内的前三名,由于它后期的管理不善,到了95年初期的时候,它已经是资不抵债,当时的亏损达到一个多亿,而且3500多个职工基本上都没有工作干,厂里出厂的洗衣机常常在发出去之后又被退了回来。当时,青岛的市政府就做了一个决定,让海尔兼并红星电器。对于海尔来说,这是一个非常重大的兼并事件,因为在95年之前,海尔还没有大规模的扩张它的企业,去兼并企业。随后,海尔的总经理对红星电器做了一个全面的分析,在分析的过程中间,他们发现青岛红星洗衣机总厂第一不缺资金,第二它们有现代化的生产流程的设备,第三它也不缺技术力量,分析之后得出结论:红星电器败在它的管理模式上和它的企业文化上。于是,海尔通过对它的分析研究之后,决定用无形资产,用文化来盘活红星电器厂,并同时对红星电

海尔企业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

海尔企业文化 海尔的物质文化是高酬,包括基本工资与股权 薪酬激励:海尔提供具有外部竞争力和内部公平性的薪酬激励,以短期、中期和长期激励组合实现个人价值和企业价值的统一,并通过人单合一机制实现企业与员工的双赢。 基础福利:海尔提供社会统筹的五项保险和住房公积金构成的法定福利,同时为员工提供企业年金,除此之外,海尔还为员工提供丰富的企业福利和弹性福利。 乐活计划:为保证员工在海尔快乐工作、幸福生活,除竞争力的薪酬之外,海尔还为员工提供由丰富的特色项目组成的“乐活计划”,如:员工健康管理、子女教育讲座、个人成长讲座、流行时尚讲座、图书阅览室等。 员工关怀:包括新员工关怀和在职员工关怀。 生活平衡计划:为平衡员工工作和生活的关系,集团除为员工提供带薪休假外,还为员工提供与职业生涯相关的各种培训、以及丰富生活沙龙项目。 海尔的制度文化是创新 创新 为什么要创新 没有创新只靠速度赢得的市场难以为继。在创新的过程中,创新还要和速度结合起来。另外,组织结构不好也会窒息速度。过去金字塔式的组织结构,使市场上用户有什么需求、员工有什么反映,很难传递到决策层来,决策过程非常慢,因而不能把所有创新的想法都变成现实。现在扁平化的组织结构,等于是把企业与市场合在一起,流程全部围绕着用户来转,这样就可以实现创新的需求。 如何靠创新创造用户价值 如果说速度争取到了用户资源,创新就是要留住这个资源,给用户创造新的价值。在网络时代,用户的价值体现在“两个化”:一个是个性化,一个是全球化。为什么突出体现这“两个化”呢?因为现在市场供大于求,顾客选择的余地很大,谁能满足顾客的个性化需求,顾客就选择谁。 创新的目标 创新的目标,就是创造有价值的定单。要实现这个创新的目标就必须要做到两点:第一就是创新的本质——创造性地破坏;第二就是创新的途径——创造性地模仿和借鉴,即借力。全球化是因为在全球网络上,用户的选择余地很大,而且用户需求的是全球质量最好的、价格最便宜的产品,我们要做的就是以本土化满足个性化,以竞合实现全球化。 SBU 定义: SBU即Strategical Business Unit的缩写 Strategical 战略的

真诚到永远----海尔企业文化

真诚到永远 ------海尔企业文化 ◎2004年,世界五大品牌价值评估机构之一的世界品牌实验室编制的《世界最具影响力的100个品牌》中,中国海尔是中国企业中唯一入选的,排在第95位,实现中国品牌零的突破。海尔创造了奇迹! ◎总裁张瑞敏在扩大规模和兼并其他企业时提到过:“一般兼并企业第一个去的部门都是财务,我们去的第一个部门是企业文化中心。” ◎他还有这样几句很能代表海尔精神的名言:“有缺陷的产品就是废品”、“每天要比昨天做得更好”、“只有疲软的产品,没有疲软的市场。只有淡季思想,没有淡季市场”、“我的最终目标是使海尔成为一个真正的世界品牌”。 ◎正是在这些伟大宣言的激励和感召下,海尔人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如果说产品竞争创造着人类越来越丰富和完美的物质生活的话,那么,企业文化的竞争则将造就一代新人,推动社会文明的进程。无疑,海尔集团在这方面领先了一步。 第1节中国的世界名牌 海尔是中国首批公布的十大驰名商标中唯一的家电品牌。 1984年在张瑞敏总裁提出的创海尔世界名牌的思想指导下,企业从一个亏空147万元的集体小厂迅速成长为拥有白色家电、黑色家电和米色家电的中国家电第一品牌,产品包括58大门类9200多个品

种。海尔冰箱、冷柜、空调、洗衣机等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均居全国首位。 二十年来,海尔集团已发展成为2004年全球营业额1000亿元的中国第一品牌,并在全世界获得越来越高的美誉度。 目前,企业海外经销网点已达3.6万个,产品批量出口到欧美、中东、东南亚等世界十大经济区域共9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一、企业传奇:砸出来的名牌 1984年,海尔的前身:青岛市东风电机厂已经是一个濒临倒闭的集体小厂,有800多名员工,其中只有一名中专生,生产电动葫芦等小的机电产品。这一年,虽然接连换了3任厂长,企业仍每况愈下,直至亏损147万元,资不抵债。工人拿不到工资,人心涣散。到年底,上级主管部门派当时任青岛市家电公司副总经理,当时35岁的张瑞敏来任厂长。 到厂不久,张瑞敏从一封用户来信中发现,近期生产的冰箱存在质量问题,经检查,仓库里这样的冰箱还有76台。张瑞敏召集全体员工查看这76台冰箱,确认了各台的生产人员后,提来一把重磅大锤,要求谁生产的谁来砸。员工们流着泪把76台冰箱砸掉了,张瑞敏和总工程师杨绵绵却承担责任,扣了自己的工资。 这一砸,砸醒的是海尔的所有员工;这一砸,砸出的是海尔全新的理念。 这一天,张瑞敏提出一个观念:有缺陷的产品就是废品!在员工当中,不生产合格产品就是不合格员工的观念一下子树立起来。

海尔的企业文化及其分析

关于海尔集团的企业文化及其分析 一、海尔集团的介绍 海尔是中国首批公布的十大驰名商标中唯一的家电名牌。海尔集团在张瑞敏总裁提出的创海尔世界名牌的思想指导下,企业从一个亏空147万元的集体小厂迅速成长为拥有白色家电、黑色家电和米色家电的中国家电第一品牌,产品包括58大门类9200多个品种,企业销售收入以平均每年81.6%的速度高速、持续、稳定增长。1999年,集团国内外营业额实现268亿元,其中工业销售收入212亿元。目前集团有职工两万多人,海尔冰箱、冷柜、空调、洗衣机等产品市场占有率均居全国首位。 海尔以“先难后易”战略,坚持打海尔品牌出口,海尔实现国际市场拓展,现海外经销网点已达3.6万个,产品批量出口到欧美、中东、东南亚等世界十大经济区域共90多个国家和地区,1999年,海尔产品出口创汇1.38亿美元,同比增长了一倍。海尔还在美国、菲律宾、马来西亚、南斯拉夫等国家设厂,正在向国际化大集团的目标迈进。1997年8月,海尔被国家经贸委确定为中国首批技术创新六家试点企业之一,重点扶持冲击世界500强。海尔的目标是进入世界500强,创出中国世界名牌,为民族争光。海尔产品批量销往全球主要经济区域市场,已经建立自己的海外经销商网络与售后服务网络,Haier品牌已经有了一定知名度、信誉度与美誉度。 二、海尔的企业文化及其分析 1海尔企业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是创新。 2.海尔的精神是敬业报国、追求卓越。敬业报国的中心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忠”,“忠”就是回报,海尔人就是要用最好的产品和服务来回报用户、回报社会、回报国家;“忠”就是真诚,海尔人真诚到永远。追求卓越的核心思想是创新。追求卓越表现了海尔人永不自满、永远进取、永远创新的生生不息的精神境界。有人总结海尔精神的两句话:把别人视为绝对办不到的事办成;把别人认为非常简单的事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 3. 海尔的作风是迅速反应,马上行动。“迅速反应,马上行动”体现了海尔人的市场观念,以迅速快捷的态度对待市场,绝不对市场说“不”。体现了海尔为用户着想,对用户真诚,快速排除用户烦恼到零。 4.海尔的用人理念是人人是人才,赛马不相马;海尔的质量理念是优秀的产品是优秀的人干出来的;海尔的营销理念是先卖信誉后卖产品;海尔的竞争理念是浮船法:只要比竞争对手高一筹,半筹也行,只要保持高于竞争对手的水平,就能掌握市场主动权;海尔的市场

管理学案例--海尔企业文化

海尔的企业文化 (1)海尔企业文化是被全体员工认同的企业领导人创新的价值观。 海尔文化的核心是创新。它是在海尔二十年发展历程中产生和逐渐形成特色的文化体系。海尔文化以观念创新为先导、以战略创新为方向、以组织创新为保障、以技术创新为手段、以市场创新为目标,伴随着海尔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大到强、从中国走向世界,海尔文化本身也在不断创新、发展。员工的普遍认同、主动参与是海尔文化的最大特色。当前,海尔的目标是创中国的世界名牌,为民族争光。这个目标把海尔的发展与海尔员工个人的价值追求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每一位海尔员工将在实现海尔世界名牌大目标的过程中,充分实现个人的价值与追求。 海尔文化的核心是创新 案例: “有生于无”与“以柔克刚” 有一次,张瑞敏首席执行官出访日本一家大公司。该公司董事长一向热衷中国至理名言。在这位董事长介绍该公司经营宗旨和企业文化时,阐述了“真善美”,并引述老子思想,张瑞敏也发表了自己看法:《道德经》中有一句话与“真善美”语义一致,这就是“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张瑞敏以这句话诠释了海尔文化之重要性。他说,企业管理有两点始终是我铭记在心的:第一点是无形的东西往往比有形的东西更重要。当领导的到下面看重的是有形东西太多,而无形东西太少。一般总是问产量多少、利润多少,没有看到文化观念、氛围更重要。一个企业没有文化,就是没有灵魂。第二点是老子主张的为人做事要“以柔克刚”。张瑞敏说:“在过去人们把此话看成是消极的,实际上它主张的弱转强、小转大是个过程。要认识到:作为企业家,你永远是弱势;如果你真能认识到自己是弱势,你就会朝目标执着前进,也就会成功。” 有一次,一位记者问张瑞敏:“一位企业家首先应懂哪些知识?”张瑞敏想了想说:“首先要懂哲学吧!” 张瑞敏能联系企业实际,从老子思想中悟到“无”比“有”更重要、“无”生“有”的道理,也悟出柔才能克刚、谦逊才能进取的为人做事之理。骄横与张扬永远是企业衰败之源。 人的成熟,在于思想的成熟。企业家的成熟在于实践经验基础上形成的理念体系。一切成功的企业家都是经营哲学家。著名经济学家艾丰为《张瑞敏如是说》一书写序,题目就是:“不用哲学看不清海尔”。艾丰用哲学恰到好处地评价了张瑞敏。 案例:海尔文化走进哈佛讲坛 1998年3月25日,在美国哈佛商学院内,工商管理硕士二年级学生的课堂上是一番异常热烈的景象,大家正欣喜万分地迎接一位陌生的老师——来自中国的企业家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 “请大家想想看, 1984 年张瑞敏先生面临的严重挑战是什么?”林·佩恩教授循循善诱地向大家提出一个又一个问题。 呈马蹄形排列的座位上立即举起一片手臂,大家迫不及待地想表述自己的想法。其中有拉美人、日本人,更多的是美国人。 教授不断提问,把讨论逐渐引向深入。“海尔具有每年增长 80% 的速度,成为家电发展最快的企业,大家认为什么是影响海尔成功的因素?你若是张先生,又如何做出决策?海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