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心理学导论》复习题

《心理学导论》复习题

《心理学导论》复习题
《心理学导论》复习题

《心理学导论》复习题

第一章绪论

一、填空题

1、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以后,直到20世纪中期以后才对其有了相对统一的定义:即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和的科学。

2、心理学是一门以、和人的行为为目的,通过研究、分析人的行为,揭示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3、德国生理、心理学家于1879年在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

4、心理学界的学派之争最早出现在和之间。

5、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宣称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只能研究。

二、名词解释:

1、认知:

2、心理学:

三、简答题

1、简述心理学的主要派别。

2、简述心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

3、简述实验心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

四、论述题

1. 你认为学习心理学有何意义?心理学能解决什么问题?

第二章心理的生理基础

一、填空题

1、神经元可以分为三类,包括负责与其它神经元联系的神经元,负责从神经系统外部接收信息的神经元和将脑的信息传递到肌肉组织的神经元。

2、当神经元受到刺激时,信息便是以的方式在神经元内部流动,信息从一个神经元传递到另一个神经元时,则依靠突触的。

3、神经系统可以分为和。

4、中枢神经系统包括和。

5、通过对正常人脑半球功能特化的研究发现:大脑的左半球提出控制言语过程,而大脑的右半球则

通常控制非言语过程,这以现象叫。

6、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是。

第三章毕生发展

一、填空题

1、儿童的认知发展时按顺序、分阶段进行的,经过阶段、阶段、阶段

和阶段四个发展阶段。

2、婴儿对特定的人表现亲密而且在他们出现时感到安全,这种社会反应叫。

3、生活在同一个时代、同一个社会环境的儿童与成人,在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上存在许多差异和裂痕,心理学家把这种现象称为。

4、柯尔伯格根据大量的研究结果,把儿童道德认知的发展划分为、和

三个发展水平。

5、青年期的一个中心问题时对于的寻求,这使得一个人有别于其他任何个体的问题。

二、名词解释

1、顺应作用

2、遗传决定论

三、简答题

1、什么是心理发展的阶段论?

2、儿童认知发展的特点是什么?

四、论述题

1、试述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

第四章意识

一、填空题

1、人的行为规律与时间循环相联系的现象,就是。

2、是心理活动或意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它是一种心理状态。

3、根据脑电波的变化,可以将睡眠分为个阶段。

4、注意可分为、和。

5、梦境出现在睡眠中的阶段。

二、名词解释

1、有意后注意

2、催眠

3、意识

三、简答题

1、意识的四种状态

2、简述催眠的意识分离理论

三、论述题

1、试论述为什么醒来来后只能记得极少数的梦?

第五章感觉和知觉

一、填空题

1、古语说“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这种由于刺激持续影响所引起的感受性变化的现象叫。

2、视网膜上有两种感光细胞,其中细胞只对光的强度起反应,但不能分辨颜色,而

细胞则在对波长反应方面是专门化的,但对光的强度反应不是很活跃。

3、人在知觉事物时,首先要从复杂的刺激环境中将一些有关内容抽出来组织成,而其它部分则留为。

4、人类感觉根据获取信息的来源不同,可以分为、和三类。

5、差别感受性越高的人,其引差别感觉的差别感觉阈限越。

二、名词解释

1.错觉

2.差别感觉阈限

三、简答题

1、简述感觉产生的基本过程?

2、什么是知觉的恒常性,包括哪些内容?

四、论述题

1、试分析深度知觉是怎样产生的?

第七章记忆

一、填空题:

1.记忆的三存储模型认为记忆加工有三个不同的阶段,它们分别是、

和。

2.是感觉信息到达感官的第一次直接印象,各种感觉信息在感觉寄存器中存储形式

就是和。

3.也称, 是信息加工系统的核心,它的容量有限, 只是

个组块。

4.记忆包括三个基本过程: ,,。

5.对遗忘的原因一般有两种解释: 和。

二、名词解释:

1、记忆:

2、图式:

三、简答题:

1.什么是陈述性记忆与程序性记忆?

2.简答长时记忆的储存模型

3.提高记忆能力的方法

四、论述题:

1.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及其对学习的启示?

第九章智力

一、填空题

1、1912年,德国心理学家为表示一个儿童的智力水平,提出智力商数的概念。

2、多元智力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提出的。

3、用科学方法编制了智力测验的第一人是。

4、一名儿童的智力年龄是10岁,实足年龄是8岁,他的比率智商是。

5、根据因素分析的结果,提出了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理论。

二、名词解释

1、流体智力

2、智商

3、信度

三、简答题

1、斯皮尔曼智力的二因素说

2、斯腾伯格智力三元论

3、效度及其种类

四、论述题

1、智力的影响因素

第十章动机与情绪

一、填空题

1、个体内在的某种是动机产生的根本原因,而外在环境则作为,引导个体趋向于特定的目标。

2、根据动机产生的源泉不同,可以将动机区分为与。

3、根据需要性质的不同,可以将动机分为和。

4、马斯洛根据需要层次的不同,将动机分为两种:与。

5、情绪的三个基本成分分别为、和。

二、名词解释

1、动机

2、成就动机

三、简答题

1、简述动机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2、简述情绪的基本成分及其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四、论述题

1、试结合实际阐述情绪对我们的身心健康有何影响?如何培养健康的情绪?

第十一章人格

一、填空题

1、奥尔波特把人格特质分为两类:和。

2、气质学说最先源于古希腊医生的体液说。

3、人格的现代“五因素”特质理论包括:、、、、。

4、达斯等人(1975)在脑神经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与认知风格。

5、俗话说“江山易改,禀性难移”。这表明人格具有。

二、名词解释

1、人格

2、认知方式

3、气质

三、简答题

1、什么是气质?四种气质类型的特点。

2、简述场独立性与场依存性理论

3、试论述自陈测验量表的优点与不足

四、论述题

1、结合实际是论述人格是怎样形成的

第十二章社会态度与行为

一、填空题:

1、态度包括、和三种成分。

2、与相对应,在总的印象形成上,新近获得的信息比过去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该现象就是。

3、行为的归因有、和三个维度。

4、从众是指个人的与由于群体的引导和压力,而向与多数人的方向变化的现象。

5、社会助长是指或所带来的的提高。

二、名词解释

1、态度:

2、过度理由效应:

三、简答题

1、试述态度与行为一致遵从的三个原则。

2、请分析影响服从的因素。

四、论述题

1. 什么是逆反心理反应?试具体分析一种当代青少年逆反心理反应形成的心理原因。

第十三章人际关系

一、填空题

1、沟通一般是指人与人之间的,是人与人之间发生的最主要形式。

2、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尔在其经典著作《无声的语言》一书中,将日常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空间距离分为、、和。

3、自我价值是指个人对自身价值的与。

4、侵犯行为也称攻击行为,是指且的行为。

5、助人行为的两个最关键的因素是和掌握。

二、名词解释

1、人际交往

2、亲社会行为

三、简答题

1、什么是身体语言?试述身体语言沟通的特点。

2、试述助人行为的决策过程。

四、论述题

1. 人际关系原则包括哪些方面?结合个人交往实践,分析其中两项人际关系原则的实用价值。

第十四章心理健康与压力

一、填空题

1、根据国内外的研究与实践,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大致可划分为三个等级:、

、。

2、心理学家在研究中,提出了四种类型的压力源:压力源、压力源、压力源与压力源。

3、影响压力的主要因素有、、、性格与环境。

4、个体从面临压力到解决问题一般要经过三个不同的阶段:、与。

5、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衰弱的表现,而是上、上和方面一种完好的状态。

二、名词解释

1、心理健康

2、压力

三、简答题

1、界定一个人心理健康与否应遵循哪三条基本原则?

2、简述增进心理健康的方法有哪些?

四、论述题

1、试联系实际阐述当我们面对压力时解决问题的过程、策略及具体方法?

第十五章心理冲突与挫折

一、填空题

1、冲突是指对个体同时存在两个具有同样吸引力的目标物,而两者不可得兼,难以取舍的心态。

2、美国精神分析学家霍妮认为产生挫折感的心理冲突主要有以下三种:的冲突;的冲突;的冲突。

3、常见的角色心理冲突包括:的冲突;的心理冲突;的冲突。

4、常见的不合理观念有:、、。

5、常见的心理防御机制可分为、替代性防御、掩饰性防御、、五大类。

二、名词解释

1、心理冲突

2、挫折

三、简答题

1、举例说明常见的心理防御的几种具体表现(至少四种)

2、简述心理学家勒温根据人类的趋避行为将心理冲突分为哪四种形式?

四、论述题

1、联系实际阐述你曾经遭遇到的最大的挫折是什么?试从心理学角度说明怎样提高挫折承受能力?

微观经济学试题库(含答案)

一、单选题(70题) 1. 下列哪一种资源是最不具有稀缺性的() A.医生;B.苹果;C.铁矿石;D.空气; 2. 下列中的哪一个问题是最有可能被微观经济学家所研究的() A. 一般物价的膨胀; B. 整个经济中的失业; C. 总产出的增长率; D. 汽车行业中的劳动就业; 3. 下列中的哪一个属于规范经济问题() A. 通货膨胀和失业是由什么引起的 B. 政府应该雇用所有失业的工人吗 C. 消费者如何对较低的价格做出反应 D. 收入与储蓄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4. 经济学有时被称作社会科学的皇后,这是因为:() A.它强调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 B. 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必须学习经济学; C. 它的边际分析方法广泛应用于其他学科; D. 规范经济学和实证经济学的区别。 5. 经济学家的理性行为假定:() A.仅仅在其提供有效预测的限度内才是有用的。 B.导致错误的理论,因为人们并非总是理性的。 C.只有当所有人都是理性的,才是有用的。 D.不管人们是否为理性的,都是有效的。 6. 微观经济学研究(),宏观经济学研究()。 A.现实的经济问题,抽象的经济理论;B.个量经济,总量经济 C.理性行为,非理性行为;D.企业行为,政府行为 7.经济学可定义为()。 A.政府对市场制度的干预 B.企业赚取利润的活动 C.研究稀缺资源如何有效配置的问题 D.个人的生财之道 8.“资源是稀缺的”是指() A.资源是不可再生的 B.资源必须留给下一代 C.资源终将被耗费殆尽 D.相对于需求而言,资源总是不足的. 9.失业问题如果反映在生产可能性曲线图上,可记为() A.生产可能性曲线内的一点 B.生产可能性曲线上的一点

西方微观经济学题目_大一1

一、判断题(在正确的命题前面写“√”,在错误的命题前面写“X”;每小题1分,共20分) ( X )1. 支持价格是政府规定的某种产品的最高价格。 (√)2. 经济分析中一般假定消费者的目标是效用最大化。 (√)3.完全竞争市场的含义:指不受任何阻碍和干扰的市场结构. (√)4. 在一条直线型的需求曲线上每一点的需求弹性系数都不一样。 (√)5. 消费者均衡的实现条件是消费者花在每一元钱上的商品的边际效用都相等。 ( X )6. 在同一平面内,两条无差异曲线是可以相交的。 (√)7.需求规律的含义是,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之间成反方向变动。 (×)8. 规模经济和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所研究的是同一个问题。 (×)9. 基尼系数越大,收入分配越平均。 (√)10、在一个国家或家庭中,食物支出在收入中所占比例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减少。 (√)11. 边际成本曲线总是交于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 (√)12. 完全竞争市场中厂商所面对的需求曲线是一条水平线。 (√)13. 一个博弈中存在纳什均衡,但不一定存在占优均衡。 (√)14.边际替代率是消费者在获得相同的满足程度时,每增加一种商品的数量与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数量之比。 (√)15. 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 ( X )16. 经济学按研究内容的不同可分为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 (√)17. 需求弹性这一概念表示的是需求变化对影响需求的因素变化反应程度 (√)18. 消费者均衡表示既定收入下效用最大化。 ( X )19. 经济学按研究内容的不同可分为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

( X )20. 平均产量曲线可以和边际产量曲线在任何一点上相交。 (√)21. 在长期分析中,固定成本与可变成本的划分是不存在的。 (√)22. 吉芬商品的需求曲线与正常商品的需求曲线是不相同的。 (√)23. 任何经济决策都必须考虑到机会成本。 (√)24、指经济变量之间存在函数关系时,弹性表示因变量的变动率对自变量的变动 率的反应程度。需求价格弹性指价格变动的比率所引起的需求量变动的比率,即 求量变动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25. 在完全竞争市场中每一厂商长期均衡时都没有超额利润。 ( X )26. 平均产量曲线可以和边际产量曲线在任何一点上相交。 (√)27. 寡头垄断市场的最大特征就是寡头厂商之间的相互依赖性。 二、选择题(下列各题中的答案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写在题前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40分) (C ) 1. 在市场经济中,当鸡蛋的供给量小于需求量时,解决鸡蛋供求矛盾的下列办法中最有效的办法是: A. 实行定量供给; B. 宣传吃鸡蛋会导致胆固醇升高; C. 让鸡蛋的价格自由升高; D. 进口鸡蛋 ( C )2、关于均衡价格的正确说法是()。 A: 均衡价格是需求等于供给时的价格 B: 供给量等于需求量时的价格 C: 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交点上的价格 D: 供给价格等于需求价格时的价格 (C )3. 随着产量的增加,短期平均固定成本: A. 增加; B. 不变; C. 减少; D. 不能确定 ( C )4、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从商品的消费中得到的()。 A: 满足程度 B: 边际效用 C: 满足程度超过他实际支出的价格部分

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经济学》练习题库 一、填空题 1.运输经济学是的一个分支。 2.运输代理制是一种现代化的运输经营方式,它通过提供“一次托运、一次结算、一票到底、全程负责”的服务,将各种运输方式结合成一个整体,为 货主服务。 3.运输业的产品和所售出的东西是运输对象的变化,而不是实体产品。 4.当代运输业的发展出现了两大趋势,一是交通运输业广泛使用新技术,二是运输的。 5.运输化的三个阶段是指前运输化、运输化以及。 6.城市的根本特征在于它的。从整体看,城市经济是一种以工商业为主 体的密集型经济。 7.在劳动的专业分工中,各地都只专门生产对其有最大利益的产品,这里遵循的是经济学中的原则。 8.旅客运输需求来源于生产和两个领域。 9.交通运输作为一种重要的区位影响因素,经历了由强化到逐渐的过程。 10.引起派生需求的商品或劳务需求称之为需求。 11.杜能的区位理论又被称为“集约化经营程度理论”。 12.经验表明,铁路运输中当存在联合成本和共同成本时,各种运输产品的成本 比单一产品的成本低,这种情况被称之为。 13.按照市场规则起作用的范围,可将它分为制度性的市场规则和性的市场规则两大类。 14.经验表明,铁路运输中当存在联合成本和成本时,各种运输产品的成本比单一产品的成本低,这种情况被称之为“多产品经济”。 15.运价只有价格一种形式。 16.运输业的产品就是反映客货位置变化的,其复合计量单位是“人公里”和“吨公里”。 17.垄断和是运输经济学的永恒主题。 18.飞机的容量经济是指大型飞机的运输成本小型飞机

19. 运输成本是随的变化而递远递减的 20. 当价格弹性系数绝对值│E│>1时,称之为需求弹性。 21. 城市经济是一种以工商业为主体的型经济。 22. 实际上是国家对运输业实施的特殊管理,也是执行社会运输政策的手段之一。 23. 许多发达国家交通运输的发展战略逐步呈现出从供需适应型到型的转变。 24. 就客运结构演变的基本动因而言,各种运输方式在方面的差别是 驱动客运结构演变的主要原因。 25. 城市化是一种过程,它是集聚经济和规模经济作用的结果。 26. 运价的形成机制取决于。 27. 市场规则按照起作用的范围,可分为市场规则和运行性市场规则两大类。 28. 在效用理论中,标志着货物运价的最高运价,如果超过这个限度, 货物就不能运输。 29. 运输需求大体上是一种性的需求。 30. 运输管制包括社会管制和管制两个方面。 二、单项选择题 1. 运输经济学是探讨与运输有关的各种问题的一门学科。作为一个学科的分支, 它隶属于 A.管理学 B. 经济学 C. 社会学 D. 地理学[ ] 2. 被马克思称为“第四个物质生产领域”的是 A.农业 B. 开采业 C. 加工制造业 D. 运输业[ ] 3. 西方运输界主张的“按负担能力收费”的基础是 A.运输成本 B. 运输需求 C. 运输供给 D. 价值规律[ ] 4. 西方运输经济学家曾形象地比喻某种权力是“使荒野变为城市或使城市变为荒野的权力”。该权力是指 A.管理的权力 B. 制定政策的权力 C.制定法律的权力 D. 制定运价的权力[ ]

心理学导论名词解释

普心精华背诵手册一(名词解释版) 第一章绪论 一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心理过程&个性)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的心理现象的规律 1心理活动过程(规律和共同性"心理过程 心理活动过程包括三个过程:1)认识过程(知)指人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或是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的过程,是人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的反映客观事物特性与联系的最基本的心理活动。感觉,知觉,记忆,思维, 想象2).情绪情感过程3)意志过程(意)指人自觉的确定目标克服内部和外部的困难并力求实现目标的心里活动。从内到外 2个性心理特征/个性(独特性导致差异性) 1)个性心理倾向性/个性倾向性:指人所具有的意识倾向,它是个人心理活动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的总和。2)个性心理特征:I.能力II.气质III ?性格指区别于他人在不同环境中表现出表现出一贯的稳定的行为模式的心理特征。集中反映了人的心理面貌的差异。 认知过程:指人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或是对信息加工的过程,是人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的反映客观 事物特征与联系的最基本心理活动。 意志过程:指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身物质和精神上的需要而产生的主观体验,它反映的是客观事物同 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 观察法:指在自然情景中或预先设置的情景中对人的行为进行有系统的地观察记录而后分析以期获得其心理活动产生和发展规律的方法。 心理测量法:指用标准化量表对个体心理特征进行量化的研究方法。通常用来确定被试者某些心理品质的存在水平。个案法:

第二章生理部分 1、神经元:又称神经细胞,使神经系统结构和机能的单位,其基本功能是接收和传递信息。 2、突触:一个神经元和另一个神经元彼此接触的部位叫突触,它是神经元在机能上发生联系的部位,使信息传递和整合的关键。 3、操作条件反射:p57通过动物自己的某种活动、某种操作才能得到强化而形成的条件反射。 经典条件反射:p37 4、反射: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所发生的规律性反应。 5、反射弧:实现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 6、非条件反射:是机体在种系发展过程中形成而遗传下来的反射。 7、条件反射:是非条件反射基础上建立的,是暂时性的神经联系。 & 感觉适应:是感觉系统对连续无变化的刺激反应减少的倾向。 9、全或无法则:刺激达到一定的强度,神经元则产生一个完全的反应,达不到一定的强度则不反英,她并不随刺激的强弱而改变。 10、动力定型:指本来有一系列刺激引起的一系列反应,经训练巩固后,刺激系列的第一个刺激一出现, 反映系列就依次出现的现象。 11、扩散:一定条件下兴奋与抑制在大脑皮层某一部分产生后并不停留在原发点,而向周围皮层蔓延传播, 使得周围部分也产生同样的神经过程。 12、集中:兴奋与抑制的过程从扩散开的皮层区域向原发部位靠拢的现象。 13、互相诱惑:大脑皮层上的一种神经过程引起或加强另一种与之相反的神经过程。 14、条件性抑制:内抑制,是在后天一定条件下逐渐习得,有消退抑制和分化抑制。 15、非条件抑制:是机体生来具有的先天性抑制,包括外抑制和超限抑制。 16、第一信号系统:用具体事物作为条件刺激而建立的条件反射系统。 17、第二信号系统:用语词作为条件刺激而建立的条件反射系统。

《心理学导论》第十章

第十章言语 【学习目标】 (2) 【学习建议】 (2) 【学习重点】 (2) 【关键词】 (2) 第一节言语概述 (4) 一、语言和言语的含义 (4) 二、语言和言语的特征 (5) 三、言语的种类 (7) 四、思维与言语和语言的关系 (9) 五、言语的生理机制 (10) 第二节言语的感知和言语理解 (12) 一、言语的感知与理解 (12) 第三节词汇和句子理解 (16) 一、词汇理解 (16) 二、句子理解 (16) 第四节言语发展 (18) 一、儿童言语发展阶段 (18) 二、言语发展理论 (19) 第五节第二语言的学习 (21) 一、双语教育 (21) 二、第二语言学习的心理过程 (21) 三、第二语言的教学 (21)

【学习目标】 了解和掌握言语和语言的基本概念、言语种类、言语的生理机制以及言语的基本特征与功能。了解言语感知和言语理解词汇和句子理解以及言语的发展过程。能够运用言语的基本原理和相关理论,分析和解决有关言语产生与获得和使用的过程。 【学习建议】 理解和掌握言语的含义、言语活动类型、人类言语的生理机制、言语的感知与理解、言语获得的基本理论和言语产生过程、言语测量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以及运用言语原理解决实际的问题。 【学习重点】 1.言语是一个人运用语言工具进行思考和社会交往的行为过程。通过言语活动,理解对方语言和利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2.言语具有的功能有:交际功能、符号功能和概括功能。言语的基本特征有目的性、开放性、规则性、离散性和个体性。 3.按照言语活动分类,把言语分为外部言语和内部言语。外部言语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口头言语包括对话和独白言语。书面言语具有展开性、随意性和计划性特征。内部言语有两个特征是隐蔽性和简约性。 4.言语认知包含言语感知和言语理解,是一个人在接受他人的言语刺激时,对其语音、语调等进行识别、辨认并将其转变为具有符号意义的过程。言语感知包括口头言语感知和书面言语感知,它是通过视觉系统接受文字材料提供的字词作出正确判断和分析,包括单词再认和句子阅读。 5.言语知觉是个体对言语感知和理解的心理活动过程,它是以听觉为基础,对说话者发出的语流信息进行译码加工以达到识别话语的过程,包括言语知觉的听觉阶段、语音阶段和音位阶段。 6.句子理解是在对词的理解基础上,通过对组成句子的各成分的句法分析和语义分析,并在过去经验的参与下获得句子意义的过程。句子理解是多种相互联系的心理活动的复杂结合。 7.句法是规定句子中词的排列以及词与词之间结构关系的表现方式的规则体系。在句子理解过程中的句法策略有词序策略、词类策略、虚词策略和词缀策略。句法建构主要有三个基本原则:标准句原则、最小依附原则和后关闭原则。 8.言语发展又称言语获得,涉及一个人在与他人的交往活动中母语及其理解能力的获得、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即获得听、说、读、写能力的过程。 【关键词】

微观经济学试题

一、填空题(共10分,每小题1分) 1、微观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就是问题,这是建立在资源具有的前提下而得出的结论。资源配置,稀缺性 4、一件衬衫的价格为80元,一份肯德基快餐的价格为20元,在某消费者关心这两种商品的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上,一份肯德基快餐对衬衫的边际替代率是。1/4 1、每个社会必须解决三个基本经济问题,即生产什么、和。 1、如何生产,为谁生产 1、如果商品A和商品B是替代的,则A的价格下降将造成B的需求曲线向方向移动。 2、在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的各点相等。 6、土地的供给曲线的是一条线,它表示。 1、左 2、总效用 6、垂直于横轴的直线,土地的稀缺性 2、某人对于牛奶对面包的边际替代率为1/4,即一单位牛奶相当于1/4单位面包,则牛奶价格为1,面包价格为____________时,张某获得最大效用。 2、4 1、政府把价格限制在均衡水平以____可能导致黑市交易。 2、如果商品X对于商品Y的边际替代率小于X和Y的价格之比则该消费者可以减少X的消费,_____Y的消费,以获取最大效用。 8、土地的供给曲线是________________形状 1、下。 2、增加8、接近于垂线。 1、供给的增加引起均衡价格,均衡数量。 3、实证经济学要回答的问题是,规范经济学要回答的是。 1.下降;增加。3,是什么;应该是什么。 1.在前提下,经济学研究面临三个基本经济问题,即生产什么、 和。 3.两种互补商品之间价格与需求成方向变动,两种替代商品之间价格与需求成 方向变动。 6.一个厂商从事的是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为了达到利润最大化,其投入劳动应处在劳动的平均产量为,边际产量为的区间范围内。 9.能够做到薄利多销的商品,其需求价格弹性为。(填数值) 1、资源稀缺性,如何生产,为谁生产 3、反,正 6、最大,0 9、需求价格弹性的绝对值大于1 1、实证经济学解决的是问题,规范经济学解决的是问题。 1、是什么,应该是什么 1、选择包括、、三个问题,这三个问题被称为资源配置问题。1、生产什么;怎样生产;为谁生产。 二、选择题(共10分,每小题1分) 1、消费者预期某物品未来价格要上升,则对该物品当前需求会( ) A、减少 B、增加 C、不变 D、上述三种情况都可能 2、政府为了扶持支持价格,应该采取的相应措施是( ) A、增加对农产品的税收 B、实行农产品配给制 C、收购过剩的农产品 D、对农产品生产者予以补贴 3、预算线的位置和斜率取决于( ) A、消费者的收入 B、消费者的收入和商品的价格 C、消费者的偏好和收入 D、商品的价格

政府经济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政府经济学考试试题及 答案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政府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 1:公共选择理论的理论基础和逻辑起点是()。 1.人的道德缺陷 2.政府失灵 ·3.市场失灵 4.个人主义 2:某个城市的供水系统由一家公司提供的主要原因在于()。 1.经济实力雄厚 ·2.自然垄断 3.政府保护 4.其他主体缺乏供给意愿 3:现代市场经济中德国模式的特征为()。 1.对于自由市场的强调 ·2.强调社会公平的市场机制 3.政府的强有力指导 4.平均主义 4:对选民行为进行研究时提出了“理性的无知”的经济学家是()。 1.奥尔森 2.布坎南 3.尼斯坎南

·4.唐斯 5:专利制度所形成的垄断现象就其成因看属于()。 1.经济垄断 ·2.行政垄断 3.自然垄断 4.科技垄断 6:计划经济时期我国采取的收入分配政策是()。 1.按劳分配 ·2.平均主义分配 3.按需分配 4.按阶级分配 7:正的外部效应指的是()。 1.社会净效益小于个人净效益,产品产量偏高 2.社会净效益小于个人净效益,产品产量偏低 ·3.社会净效益大于个人净效益,产品产量偏低 4.社会净效益大于个人净效益,产品产量偏高 8:公共选择理论的分析所提出的最大结论在于()。 1.市场失灵 ·2.政府失灵 3.外部性 4.官僚也是经济人 9:下列西方发达国家中,尚未建立福利性社会保障体系的国家是()。

1.英国 2.瑞典 ·3.美国 4.挪威 10:由于劳动力市场对于劳动力技能的需求与劳动者自身的技能结构不相符造成的失业类型属于()。 1.摩擦性失业 2.周期性失业 ·3.结构性失业 4.季节性失业 1:垄断问题形成的基本原因是()。 1.道德缺陷 ·2.进入障碍 3.供给意愿不足 4.资源短缺 2:最早实行自由市场经济的西方国家是()。 1.美国 2.法国 3.瑞典 ·4.英国 3:2008年下半年由美国次债危机演化而来的全球性经济危机同样对我国造成了不利影响,受此影响我国政府将财政政策调整为()。

《心理学导论第4章-感觉》基础内容精讲

《心理学导论第4章-感觉》基础内容精 讲 第一部分本章内容讲解 本章内容为信息加工部分的第二个章节感觉。这一章在历年考试中出现的考点为:2007-5,2007-6,2008-4,2008-5,2008-6,2009-5,2009-6,2009-66,2010-77,2011-3,2011-4,2012-4,2012-5,2012-66,2013-7,2013-67,2014-8,2014-9,2015-5,2015-6,其中考核过一次简答即解释味觉和嗅觉的相互作用。本部分主要以客观题为主。 本章框架如下: 第二部分本章重要考点 一、感觉概述 (★考点:2007-6、2010-77、2011-4 ) 1. 感觉的测量 感觉是由刺激物直接作用于某感官引起的,但人的感官指对一定范围内的刺激作出反映,这个刺激范围便是感觉阈限,相应的感觉能力就是感受性。 (1)绝对感受性与绝对感觉阈限 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叫绝对感觉阈限;人的感官觉察这种微弱刺激的能力,叫绝对感受性。绝对感受性可以用绝对感觉阈限来测量,绝对感受性与绝对感觉阈限在数值上成反比,心理学家把有50%的次数被觉察到的刺激值定为绝对阈限。 (2)差别感受性与差别感觉阈限 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间的最小差异量,叫差别感觉阈限或最小可觉差。人对这一最小差异量的感觉能力叫差别感受性。差别感受性与差别感觉阈限在数值上也成反比。 德国生理学家韦伯发现差别阈限和原刺激量之比是一个常数,用公式可表示为:K=△I/I,其中I为标准刺激强度或原刺激量,△I为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增量,即差别感觉阈限,K 即韦伯分数。这就是韦伯定律。感觉通道不同,韦伯分数就不一样,韦伯分数越小,该感觉道的感觉就越敏锐,韦伯定律指适用于中等强度的刺激。 (3)费希纳对数定律 德国物理学家费希纳提出了对数定律,他假定最小可觉差在主观上都相等,因此任何感觉的大小都可由在阈限上增加的最小可觉差来决定,在韦伯定律的基础上,他推导出下式:P=KlogI,其中I是刺激量,P是感觉量。 费希纳定律提供了度量感觉大小的一个量表,对许多实践部门都有重要意义,但他所假定的所有最小可觉差在主观上相等,已为事实所否定,且他以韦伯定律为基础,所以对数定

经济学试题及答案上课讲义

一、单项选择题(每空2分,共20分) 1以下哪个是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A消费需求B消费者C企业D货币政策 2.在需求不变的情况下,供给增加会使得均衡数量() A下降B上升C不变D不能确定 3. 当边际产量为零时() A平均产量为零B总产量为零C总产量最大D平均产量最大 4.某商品的需求收入弹性很小几乎为零,则该商品属于() A奢侈品B必需品C替代品D次级品 5.生产函数的长期是指() A1年以内B1年以上C5年以上D所有投入都可以调整的时间 6. 生产者长期均衡的条件是() A总产量最大B总成本最低C边际技术替代率等于要素的相对价格D技术最先进7.边际储蓄倾向加上()等于1 A自发性储蓄B自发性消费C边际消费倾向D边际投资倾向 8.完全垄断市场的最大特点是() A能够制定市场价格B不能制定市场价格C生产有差别的商品D企业间的勾结9. 公共汽车应该推行() A市场定价B限制价格C支持价格D管制价格 10.摩擦性失业产生于() A社会矛盾激化B转换工作面临的暂时困难C技术进步D经济萧条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能够使得预算线平行向右移动的原因有() A两商品都同时同比例降价B两商品都同时同比例涨价C收入增加 D收入减少E一种商品降价一种商品涨价 2.公共物品的特点是() A排他性B竞争性C非排他性D非竞争性 3. 以下属于完全竞争市场特点的是() A完全竞争企业都只能是价格的被动接受者B市场上有无数的买者和卖者 C市场的进入门槛很低D对于买卖双方的信息都是完全的 4.完全竞争企业短期均衡的条件是() A MR=MC B MR=AR C P>A VC D P

微观经济学题库完整版

第一章导论 一、选择题 1、下列哪一种资源是最不具稀缺的?() A、医生; B、苹果; C、铁矿石; D、经济学课程; E、空气。 2、下列中的哪一个属于规范经济问题?() A、通货膨胀和失业是由什么引起的? B、政府应该雇用所有失业的工人吗? C、消费者如何对较低的价格做出反映? D、收入和储蓄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3、经济学可定义为( )。 A、政府对市场经济的调节 B、企业获取报酬的活动 C、研究如何最合理地分配稀缺资源及不同的用途 D、人们靠工资生活 4、经济学主要是研究( )。 A、与稀缺性和选择有关的问题 B、如何在证券市场上盈利 C、何时无法作出选择 D、用数学方法建立模型 5、“资源是稀缺的”是指( )。 A、世界上大多数人生活在贫困中 B、相对于资源的需求而言,资源总是不足的 C、资源必须保留给下一代 D、世界上的资源最终要被消耗光 6、经济物品是指( ) A、有用的物品 B、稀缺的物品 C、市场上贩卖的物品 D、有用且稀缺的物品 7、一国生产可能性曲线以内的一点表示( )

A、供给大于需求 B、失业或者资源未被充分利用 C、该国可利用的资源减少以及技术水平降低 D、资源得到最适度分配使用 8、生产可能性曲线说明的基本原理是( )。 A、一国资源总能被充分利用 B、假定所有经济资源能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则只有减少一种物品的生产才能 导致另—种物品生产的增加 C、改进技术会引起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内移动 D、经济能力增长惟一取决于劳动力的数量 9、下列各项中哪一项会导致一国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外移动()。 A、失业 B、通货紧缩 C、资源增加或者技术进步 D、消费品生产减少,资本品生产下降 10、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是( )。 A、怎样生产 B、生产什么,生产多少 C、为谁生产 D、以上都包括 11、下列命题中哪一个不是实证经济学命题( )。 A、 1982年8月美联储把贴现率降到10% B、1981年失业率超过9% C、联邦所得税对中等收入家庭是不公平的 D、社会保险税的课税依据现己超过30000美元 12、微观经济学所要论证的根本思想或目的是 A、一般均衡论 B、“看不见的手”的原理 C、整个资本主义经济可以实现有效率的资源配置 D、完全竞争市场下可以实现帕累托最优 二、简答题 1、什么是西方经济学? 2、试述西方经济学企图解决的两个问题及两重属性。

微观经济学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1、钻石用处小而价格极其昂贵,生命必不可少的水却非常便宜,请用边际效用的概念加以 解释。 2、答:人们从水的消费中所得的总效用远远大于从钻石中得到的总效用,但商品的价格是 由P=MU/入决定,由于世界上水的数量很大,因此水的边际效用很小,人们只愿意付非常低的价格,钻石用途不大,但数量小,边际效用高,因此价格昂贵。 3、吉芬商品与劣质商品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答:相同之处,替代效果和收入效果的作用方向相反,两者互相抵消。不同之处,吉芬商品的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用,是劣质商品中的特殊情况。 4、根据序数效用论的消费者均衡条件,在MRS12>P1/P2或MRS12P1/P2,则消费者减少对商品2的消费,增加对商品1的消费,反之,则相反调整 5、用图说明短期生产函数Q=f(L,K)的TPL曲线、APL曲线和MPL曲线的特征及其相互之间 的关系。 答:图略,由图可见,在短期生产的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作用下,MPL曲线呈现出先上升达到最高点A以后又下降的趋势。从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决定的MPL曲线出发,可以方便地推导出TPL曲线和APL曲线,并掌握他们各自的特征和相互之间的关系。关于TPL 曲线。由于MPL=DTPL/DL,所以,当MPL>0时,TPL曲线是上升的,当MPL<0时,TPL 曲线是下降的,而当MPL=0时,TPL曲线达到最高点。换言之,在L=L3时,MPL曲线达到零值的B点与TPL曲线达到最大值的B’点是相互对应的。此外,在L0的范围内,当MP’L>0时,TPL曲线的斜率递增,即TPL曲线以递增的速率上升,当MP’L<0时,TPL曲线的斜率递减,即TPL曲线以递减的速率上升,而当MP’=0时,TPL曲线存在一个拐点,换言之,在L=L1时,MPL曲线斜率为零的A点与TPL曲线的拐点A’是相互对应的。关于APL曲线。由于APL=TPL/L,所以,在L=L2时,TPL曲线有一条由原点出发的切线,其切点为C。该切点是由原点出发与TPL曲线上所有的点的连线中斜率最大的一条连线,故该切点对应的是APL的最大值点。再考虑到APL曲线和MPL曲线一定会相交在APL曲线的最高点。因此,在图中,在L=L4时,APL曲线与MPL曲线相交于APL曲线的最高点C’,而且与C’点相应的是TPL曲线上的切点C。 6、在生产的三个阶段中,问(1)为什么厂商的理性决策应在第II阶段(2)厂商将使用什 么样的要素组合(3)如果PL=0或PK=0或PL=PK,厂商应在何处经营 答:(1)厂商不会在劳动的第I阶段经营,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意味增加可变要素的投入引起总产量的增加会使可变要素的平均产量有所提高,厂商也不会在劳动的第III 阶段经营,因为在这个阶段可变要素的增加反而使总产量减少,边际产量为负,第II阶段,劳动及资本的边际产量都是正的,只有在此阶段才存在着使利润达到极大值的要素的最优组合。(2)厂商在生产的第二阶段,由MPL/PL=MPK/PK决定的使既定产量下成本最小或既定成本下产量最大的点上进行生产。(3)如果PK=0,厂商将在使劳动有最大平均效率的点上进行生产(即在劳动第II阶段开始出处,此时APL为最大且MPK=0),如果PL=0,厂商将在资本第II阶段开始处进行生产(此时APK为最大且MPL=0),如果PL=PK,厂商将在第II阶段内MPL和MPK相等的组合点上进行生产(有均衡条件MPL/PL=MPK/PK,当PL=PK时,MPL=MPK。 7、为什么扩展线上的任何一点都是生产者均衡点 答:扩展线是不同的等产量线和不同的等成本线相切所形成的一系列切点的轨迹。根据对厂商生产均衡的分析可知,扩展线上任何一点都是生产者在相应(不同的)产量水平或相应(不同的)成本水平上的最优要素组合(均衡点)

《心理学导论(第二版)》黄希庭-练习题【全】

《心理学导论(第二版)》黄希庭 第一章绪论 一、填空题 1.从个体心理的动态-稳态维度,人的复杂心理系统可以区分出、和。 2.心理学研究的行为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如写字、看电视等,称为;另一类是如知觉、注意、欲望、意愿等。 3.心理学的科学性表现在,,三个基本特征上。 4.心理学的科学研究在探寻心理与行为知识的过程中大多都遵循,,三项基本原则。 5.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很多。可以把这些方法大致分为,,三大类。 二、选择题 1.心理学研究的基本程序是() A.选题和提出假说 B.设计研究方案 C.收集资料,整理与分析资料 D解释结果和检验假设 2.心理学家对心理现象进行系统实证研究的范围很广,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A.描述心理事件 B.揭示心理规律 C.探明心理结构 D.确定心理机能 3.下列哪些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属于描述研究()。 A.自然观察法 B.调查法 C.个案法 D.实验法 4.变量指在量上或质上可以有变异的因素或特征。心理学研究的问题虽然很多,但它都要涉及()变量及其相互关系。 A.刺激变量 B.中介变量 C.反应变量 D.机体变量 5.相关法是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之一,从相关系数可以了解到变量之间相互联系的()。 A.变量的因果关系 B.负相关 C.相关的强度 D.正相关 三、名词解释 1.认知过程 2.意志过程 3.心理状态 4.心理特征 5.心理结构 四、简答题 1. 什么是操作性定义(operational definition)? 2. 什么是主客观资料科学整合的原则? 3. 什么是刺激变量,它有哪些形式? 4. 什么是机体变量,它有哪些特征? 5. 什么是实验法? 五、分析题 1. 采用自然观察法研究心理学问题时可能遇到哪些困难? 2. 调查法是以提问题的方式,要求被调查者就某个或某些问题回答自己的想法。可分为问卷调查和访问调查两种方式,他们各有什么优缺点? 3. 分析相关与因果之间的关系。 4. 在心理学中,相关研究与实验法在试图建立变量之间关系的问题上有什么不同? 5. 分析实验法的优缺点。 六、论述题 1. 试对个体心理现象进行分析? 2. 怎样理解心理学是一门科学? 3. 怎样才能做到使心理学的知识可以公开接受检验?

微观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微观经济学题库 第一章导论 一、选择题 1、下列哪一种资源是最不具稀缺的?() A、医生; B、苹果; C、铁矿石; D、经济学课程; E、空气。 2、下列中的哪一个属于规范经济问题?() A、通货膨胀和失业是由什么引起的? B、政府应该雇用所有失业的工人吗? C、消费者如何对较低的价格做出反映? D、收入和储蓄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3、经济学可定义为( )。 A、政府对市场经济的调节 B、企业获取报酬的活动 C、研究如何最合理地分配稀缺资源及不同的用途 D、人们靠工资生活 4、经济学主要是研究( )。 A、与稀缺性和选择有关的问题 B、如何在证券市场上盈利 C、何时无法作出选择 D、用数学方法建立模型 5、“资源是稀缺的”是指( )。 A、世界上大多数人生活在贫困中 B、相对于资源的需求而言,资源总是不足的 C、资源必须保留给下一代 D、世界上的资源最终要被消耗光 6、经济物品是指( ) A、有用的物品 B、稀缺的物品 C、市场上贩卖的物品 D、有用且稀缺的物品 7、一国生产可能性曲线以内的一点表示( ) A、供给大于需求 B、失业或者资源未被充分利用 C、该国可利用的资源减少以及技术水平降低 D、资源得到最适度分配使用 8、生产可能性曲线说明的基本原理是( )。 A、一国资源总能被充分利用 B、假定所有经济资源能得到充分有效利用,则只有减少一种物品的生产才能导致另—种物品生产的增加 C、改进技术会引起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内移动 D、经济能力增长惟一取决于劳动力的数量 9、下列各项中哪一项会导致一国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外移动()。 A、失业 B、通货紧缩 C、资源增加或者技术进步 D、消费品生产减少,资本品生产下降 10、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是( )。 A、怎样生产 B、生产什么,生产多少 C、为谁生产 D、以上都包括 11、下列命题中哪一个不是实证经济学命题( )。 A、 1982年8月美联储把贴现率降到10% B、1981年失业率超过9% C、联邦所得税对中等收入家庭是不公平的 D、社会保险税的课税依据现己超过30000美元 12、微观经济学所要论证的根本思想或目的是 A、一般均衡论 B、“看不见的手”的原理 C、整个资本主义经济可以实现有效率的资源配置 D、完全竞争市场下可以实现帕累托最优 二、简答题

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练习题库 《经济学》 一、填空题 1?运输经济学是 ________ 的一个分支。 2. 运输代理制是一种现代化的运输经营方式,它通过提供“一次托运、一次结算、一票到 底、全程负责”的___________ 服务,将各种运输方式结合成一个整体,为货主服务。 3. 运输业的产品和所售出的东西是运输对象的____________ 变化,而不是实体产品。 4. 当代运输业的发展出现了两大趋势,一是交通运输业广泛使用新技术,二是运输 的_____ 。 5. 运输化的三个阶段是指前运输化、运输化以及_______________。 6. 城市的根本特征在于它的__________ 。从整体看,城市经济是一种以工商业为主体的密集 型经济。 7?在劳动的专业分工中,各地都只专门生产对其有最大利益的产品,这里遵循的是经济学 中的_____________ 原则。 8. 旅客运输需求来源于生产和___________ 两个领域。 9. 交通运输作为一种重要的区位影响因素,经历了由强化到逐渐______________ 的过程。10?引起派生需求的商品或劳务需求称之为______________ 需求。 门?杜能的________ 区位理论又被称为“集约化经营程度理论”。 12. 经验表明,铁路运输中当存在联合成本和共同成本时,各种运输产品的成本比单一产 品的成本低,这种情况被称之为_________________ 。 13. 按照市场规则起作用的范围,可将它分为制度性的市场规则和_________________ 性的市场规则两大类。 14. 经验表明,铁路运输中当存在联合成本和________________ 成本时,各种运输产品的成本比 单一产品的成本低,这种情况被称之为“多产品经济”。 15. 运价只有_______ 价格一种形式。 16. 运输业的产品就是反映客货位置变化的________________ ,其复合计量单位是“人公里”和

心理学导论(黄希庭第二版)第四章-人的毕生发展

第四章人的毕生发展 第一节概述 人的毕生发展:人从胚胎到死亡这个过程中系统的连续性和变化。 一、先天与后天的关系 个体的身心发展是遗传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 个体与环境的交互作用: 1、反应的交互作用:面对环境刺激,不同的个体会以不同的方式来对其作出反 应。 2、唤起的交互作用:个体的特征和行为会招致人们对其的不同反应。 3、超前的交互作用:个体主动完成和建构自己所爱好的环境,而这些环境反过 来又进一步作用于个体。 二、年龄特征与个别差异的关系 年龄特征:人类生理心理发展在各个年龄阶段中大多数个体身上所表现出来的共同特征。 个别差异:不同个体在生理或心理上的发展都会有相当大的差异。 生理学意义上的两种年龄: 实足年龄:个体出生之日算起的年龄。 发展年龄:代表身心发展的年龄。 两种年龄的关系: 两种年龄接近或相等,代表个体发展正常,发展年龄大于实足年龄,代表个体发展较一般人早熟,发展年龄低于实足年龄,表示个体发展较一般人晚熟。 三、毕生发展的研究方法

(一)、横断研究:在同一时间内或较短时间内对某一个年龄或某几个年龄层次的个 体或个体群组的发展水平进行观测与研究,并加以比较的研究方 法。 优点:可以在短时间内大量收集多个年龄阶段研究对象的研究资料,显得 较为经济。 不足:多个年龄阶段研究对象会受世代变迁的影响。 (二)、纵向研究:对某一特定个体或某一组特定个体随着其年龄的增长在其发展的 不同阶段系统地进行反复观测,从而取得连续性的发展材料。 (三)断代—序列研究:结合横断研究和纵向研究的做法同时对不同年龄组的研究 对象进行追踪。 第二节孕期与婴儿期 一、出生前的发展 胚芽阶段:受精后的两周。 胚胎期:第三到八周。 胎儿阶段:第九周之后。 二、婴儿期的发展 (一)体能发展 1、身体和脑的发展 出生后的两年内身体发育的速度最快 婴儿期神经系统发展最快 营养和感觉及认知刺激是影响大脑发育的两个重要因素 2、反射和运动技能

河南大学1997-2010年心理学考研真题(已整理 )

河南大学1997-2010年心理学考研真题 河南大学1997年心理学考研真题 【普通心理学 一、名词解释 1.兴趣和爱好(第十章) 2.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第六章) 3.意识和无意识(第五章) 4.能力和智力(第十一章) 二、问答 1.什么是概念?在教学中应如何使学生掌握概念?(第七章) 2.如何理解性格的实质?说明性格的结构(心理学导论P670) 3.说明记忆的三级信息加工模式及特点的(第六章) 4.说明言语的概念和特点,研究言语有何意义(第八章) 5.什么是创造性思维,它包含哪些成分?有何特点?(第七章) 三、论述 1.试述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第一章 2.评述阿诺德的情绪理论(第十章) 3.意志是自由的,还是不自由的?为什么?(心理学导论p550) 河南大学1998年心理学考研真题 【普通心理学】 一、名词解释 1.视觉对比和视敏度(第三章) 2.投射法与主题统觉测验(第十二章) 3.动机和需要(第九章) 4.比率智商和离差智商(第十一章) 5.过滤器理论和衰减器理论(第五章) 6.短时记忆和反响回路(第六章) 二、问答 1.什么是性格类型?说明两种主要的性格分类。(心理学导论P670)

2.说明颜色混合及其定律。(第三章) 3.试说明人的大脑言语机能区的具体功能和脑部位(第八章) 4.什么是灵感?灵感产生的条件是什么?(心理学导论P464--468) 5.试说明吉尔福特三维智力模型的结构和重要意义(第十章) 6.简述运动技能形成的阶段和特点()第十三章 三、论述 1.试述鲁利亚对巴甫洛夫学说的新发展() 2.解释韦伯定律和费希纳定律及二者关系(第三章) 3.试述艾森克的人格结构理论及其与气质的关系(第十二章) 河南大学1999年心理学考研真题 【普通心理学】 一、名词解释 1.需要与诱因(第十章,诱因在心理学导论P194) 2.差别感受性和差别感觉阈限(第三章) 3.清晰度和可懂度(心理学导论P494) 4.直觉思维和灵感(第七章) 5.液态能力和晶态能力(第十一章) 二、简答 1.简述图形组织的原则(第四章) 2.说明颜色的基本特性(第三章) 3.试述推理的概念和种类,影响推理的因素有哪些?(心理学导论P446) 4.简述意志的良好品质(第九章) 5.人的能力发展的一般趋势是什么?(第十一章) 6.什么是社会性动机?简述社会性动机的种类(第九章) 三、论述 1.评述詹姆斯—兰格理论(第十章) 2.试述斯皮尔曼的二因素论、塞斯顿的基本能力说和吉尔福特的三维结构理论(第十一章) 3.说明掌握气质对管理工作和教育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心理学导论P663) 河南大学2000年心理学考研真题 【普通心理学】 一、名词解释

微观经济学考试题库(含答案完整版)

第一章引论 一、单选题(70题) 1. 下列哪一种资源是最不具有稀缺性的? () A.医生;B.苹果;C.铁矿石;D.空气; 2. 下列中的哪一个问题是最有可能被微观经济学家所研究的? () A. 一般物价的膨胀; B. 整个经济中的失业; C. 总产出的增长率; D. 汽车行业中的劳动就业; 3. 下列中的哪一个属于规范经济问题? () A. 通货膨胀和失业是由什么引起的? B. 政府应该雇用所有失业的工人吗? C. 消费者如何对较低的价格做出反应? D. 收入与储蓄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4. 经济学有时被称作社会科学的皇后,这是因为:() A.它强调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 B. 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必须学习经济学; C. 它的边际分析方法广泛应用于其他学科; D. 规范经济学和实证经济学的区别。 5. 经济学家的理性行为假定:() A.仅仅在其提供有效预测的限度内才是有用的。 B.导致错误的理论,因为人们并非总是理性的。 C.只有当所有人都是理性的,才是有用的。 D.不管人们是否为理性的,都是有效的。 6. 微观经济学研究(),宏观经济学研究()。 A.现实的经济问题,抽象的经济理论;B.个量经济,总量经济 C.理性行为,非理性行为;D.企业行为,政府行为 7.经济学可定义为()。 A.政府对市场制度的干预 B.企业赚取利润的活动 C.研究稀缺资源如何有效配置的问题 D.个人的生财之道 8.“资源是稀缺的”是指() A.资源是不可再生的 B.资源必须留给下一代 C.资源终将被耗费殆尽 D.相对于需求而言,资源总是不足的. 9.失业问题如果反映在生产可能性曲线图上,可记为()

心理学导论复习笔记教学文案

心理学导论复习笔记 第四章人的毕生发展 1. 人的毕生发展的概念(名词解释) 人的毕生发展是指人从胚胎到死亡,整个生命过程中那些关于年龄的变化,这里的变化是指有序的、模式化的和相对持久的,可以从多维度,多方面进行描述的变化。影响人毕生发展的因素有与年龄相关的,在特定年龄段发生的事件,有关历史的时间和偶然事件等。随着社会和科学的进步,人的毕生发展逐渐发展成为发展心理学的主要研究范畴,即对生命全程进行研究。 2. 人的毕生发展的研究方法 (1)横断研究(名词解释):横断研究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或较短时间内,对某一年龄或某几个年龄层次的个体或个体群组进行观测和研究,并进行比较的一种研究方法。其优点在于,一是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收集大量的不同年龄阶段研究对象的研究资料,较为经济;二是对几个连续的年龄阶段进行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对发展规律进行归纳和概括。缺点在于不同年龄阶段的发展水平有质的不同。 (2)纵向研究(名词解释):纵向研究是对某一特定个体或某一组特定的个体随着其年龄的增长,对其每个发展阶段系统地进行反复观测,以获得连续性的发展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其优点在于对个体的变化发展历程进行追踪,所得到的资料反映了个体实际的发展变化过程,使得研究可以系统而详细地了解连续的发展过程中量变与质变的规律。缺点在于由于在长时间的研究过程中,各种支持条件发生变化的可能性较大,使纵向研究开展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因此,纵向研究的使用要大大少于横断研究。 (3)断代-序列研究(名词解释):这是一种结合断代研究和纵向研究的做法,是同时对不同年龄组的研究对象进行追踪。其优点在于可以获得更为全面的研究成果,在一定程度上同时克服了横断研究和纵向研究的不足,保留了长处。缺点在于,研究过程可能会更难操作,并且横断研究和纵向研究的不足可能会同时发生作用。 3.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是关于儿童智力发展的理论。 (1)认知发展的动力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