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列王记下》注释正文 第七章

《列王记下》注释正文 第七章

《列王记下》注释正文 第七章
《列王记下》注释正文 第七章

《列王记下》注释正文第七章

提要:1 以利沙预言撒玛利亚将难以置信地丰富。3 四个长大麻风的人,冒险去亚兰人的营地,带回了好消息。12 王由探子得知消息是真的,就起来掳掠亚兰人的营盘。17 那不相信预言的军长在城门口控制局面,结果被拥挤的群众践踏致死。1 以利沙说:“你们要听耶和华的话,耶和华如此说:明日约到这时候,在撒玛利亚城门口,一细亚细面要卖银一舍客勒,二细亚大麦也要卖银一舍客勒。”耶和华的话。以色列王表达了他的看法。现在以利沙要说明耶和华的旨意。请注意到第六、第七章在这里的划分是人为的。比较恰当的分章应该放在这段叙述开始的六章二十四节。以利沙眼下应接受王的挑战,指出耶和华将要做的事。约兰当着众人的面将目前危机的责任推在上帝身上,并且宣称不再听耶和华的话,他想把局面控制在自己手中,期望找到解除危机的方法。但以利沙宣称,王无此能力,只有上帝才能解除困境。细亚。希伯来文se'ah。一细亚约等于六卡夫,三细亚等于一

伊法。一细亚大致等于6.66干夸脱(6.4升)(见《SDA圣经注释》卷一第167页)。前一天“两升”(原文为四分之一卡夫)鸽子粪要卖“银五舍客勒”(6:25节),第二天量涨了二十四倍,东西换成了面粉,价格却降到原来的五分之一,一舍客勒银子。换句话说,同样的银钱,在饥荒时只能买到一点

点最贱最不足以为食物的东西,而在第二天竟然能买到比它量大一百二十倍的优质面粉。撒玛利亚城门口。作为古代东方城市入口的城门,乃是拥挤兴旺的市场。在有了粮食的时候,撒玛利亚的一个城门就成为分粮的中心。2 有一个搀扶王的军长对神人说:“即便耶和华使天开了窗户,也不能有这事。”以利沙说:“你必亲眼看见,却不得吃。”军长。希伯来文hashshalish,直译是“第三个[人]。”该词原指战车上的第三人,就像在赫人中那样。而亚述每辆战车上只安排两个人。后来它变成了东方朝廷中一种重要官员的头衔。当耶户杀约兰时,他的军长(shalish)毕甲奉命将约兰的尸体抛在田间(王下9:24,25)。本节中这个官员被说成是“搀扶王的”,说明他一定是个重要的人员,很可能是王的近身侍从,是王经常交托重要责任的人。就是这个人在第二天奉命去控制撒玛利亚城门口的局面,因为那里有粮食出售(7:16-18节)。这个官员当前出现在以利沙家中,暗示王也在场(见王下6:33注释)。说。王的军长想要证明以利沙的话是多么的愚蠢以及完全不可能实现。他就这样站在一个不信耶和华的立场上为王辩护。却不得吃。这个说亵渎话的人本来即将亲身见证以利沙预言的实现,但由于他的不信,他就不得分享那预言中所说的福气。3 在城门那里有四个长大麻疯的人,他们彼此说:“我们为何坐在这里等死呢?在城门。这些麻风病人通常不能待在城内,摩西的律法要求麻

风病人居住在“营外”(利13:46;民5:2,3)。这四个人没有在城门里面,他们只是靠近城门。我们为何坐在这里?在正常的日子里,城内的居民会给麻风病人提供饮食,但现在由于饥荒,便再没有人给这些不幸的患者送去食物。他们都面临着死亡的威胁。4 我们若说,进城去吧!城里有饥荒,必死在那里;若在这里坐着不动,也必是死。来吧,我们去投降亚兰人的军队,他们若留我们的活命,就活着;若杀我们,就死了吧!”5 黄昏的时候,他们起来往亚兰人的营盘去;到了营边,不见一人在那里。黄昏的时候。他们直等到黄昏,趁夜幕降临时前往敌人的营地,这样可以不被城楼上的同胞察觉,以为他们是叛变。营边。这是指离城最近的亚兰营地的边缘,而不是指营地最远的部分。6 因为主使亚兰人的军队听见车马的声音,是大军的声音;他们就彼此说:“这必是以色列王贿买赫人的诸王和埃及人的诸王来攻击我们。”听见……声音。类似的例子见王下6:19注释。贿买。使用雇佣军在古代并不少见。亚扪人就曾招募亚兰人帮助他们抵挡大卫(撒下10:6和代上19:6,7)。在古代东方风云变幻的政治关系中,任何国家的军队在任何时候都有可能攻打任何其它的国家。赫人。见本卷注释第30页。

曾经强大的赫人王国现在仅剩一些残余了。但亚兰国北部小小的赫人城邦依旧保持着他们祖先尚武的传统,他们的军队对于亚兰来说还是一支极具威胁的力量。埃及人的诸王。

埃及正处于第二十二王朝(见王上14:25注释)。它的首都在三角洲东部的布巴斯提斯。当时的埃及处于利比亚王的统治之下。这里“埃及人的诸王”无疑是指埃及王治下那些附属国的首领们,而不是指着埃及王本人。7 所以,在黄昏的时候他们起来逃跑,撇下帐棚、马、驴,营盘照旧,只顾逃命。这里是一幅突然疯狂逃跑的画面。亚兰人认为自己已四面受围。他们从营中冲出,每人只顾自己逃命,将所有的东西都抛在身后了。8 那些长大麻疯的到了营边,进了帐棚,吃了喝了,且从其中拿出金银和衣服来,去收藏了;回来又进了一座帐棚,从其中拿出财物来去收藏了。那些长大麻风的人首先想到满足自己饥饿难耐的肚肠。之后他们出于本能地将那些唾手可得的财物藏了起来。9 那时,他们彼此说:“我们所做的不好!今日是有好信息的日子,我们竟不作声!若等到天亮,罪必临到我们。来吧,我们与王家报信去!”我们所作的不好。他们过了良久才发现自己做的不好。城中的男女老幼都在忍受饥馑的折磨,而他们此时却只顾自己的利益。丰富的粮食近在咫尺,他们若忍见城内的同胞灭亡而不去报信,倒毙之人的血就要归在他们攫取的手和贪婪的心上。他们最终明白,好运带给他们的责任和机会是一样的。罪。一颗内疚的心认识到作恶的人必要付出代价。没有人作恶会不受到惩罚。罪恶的结果总会落在犯罪者的头上。10 他们就去叫守城门的,告诉他们说:“我们到了亚兰人的营,不

见一人在那里,也无人声,只有拴着的马和驴,帐棚都照旧。”11 守城门的叫了众守门的人来,他们就进去与王家报信。守城门的。这是指看守撒玛利亚城门的人。12 王

夜间起来,对臣仆说:“我告诉你们亚兰人向我们如何行。他们知道我们饥饿,所以离营,埋伏在田野,说:‘以色列人出城的时候,我们就活捉他们,得以进城。’”约兰不相信

上帝的先知所预言的事真的实现了。他的不信使他在这蒙福和拯救的时刻只能想到事情的阴暗面。亚兰人的军队是撤走了,但笼罩在王心头的怀疑还没有消失。粮食就放在城外等着他去取,但他却不能接受这个事实。上帝凭着祂的仁慈良善实现了祂的话,但约兰却不承认。王邪恶和怀疑的本性阻止他相信那可怕的围困已经结束了,他也不能相信城中的饥荒就要解除,但对于相信和接受的人,那使他们活命的粮食马上就可以得到了。13 有一个臣仆对王说:“我们不如用城里剩下之马中的五匹马(马和城里剩下的以色列人都是一样,快要灭绝),打发人去窥探。”一个臣仆。这个仆人比他的主人表现出了更大的智慧。他的回答具有信心并表现出良好而又实际的理智。毕竟麻风病人的报告中是存在现实可能的。那为什么不努力去找出事实真相呢,况且这样做的成本又不会太高。城中还存有几匹马,为什么不利用它们去查看一下呢?14 于是取了两辆车和马,王差人去追寻亚兰军,说:“你们去窥探窥探。”两辆车和马。直译是“两辆马拉

的战车。”七十士译本为骑马的人。15 他们就追寻到约旦河,看见满道上都是亚兰人急跑时丢弃的衣服器具,使者就回来报告王。所有的证据都显示亚兰人已经回家了。出去的人一路查看来到约旦河边。如果他们再走下去就到大马士革了。从撒玛利亚到约旦河边取直线最近也有32公里。这已经足够考察周围的情况了。希伯来的使者决意要弄清事实的真相。一切事实都表明,亚兰人在极度的惊慌中逃跑了,将所有可能妨碍他们逃跑的东西都丢弃了。16 众人就出去,掳掠亚兰人的营盘。于是一细亚细面卖银一舍客勒,二细亚大麦也卖银一舍客勒,正如耶和华所说的。事实并非王所想象的。所有的迹象都证实了耶和华的话。祂的话永远真实可信。上帝所说的必会成就。一个对上帝有信心之人所走的是一条稳健可靠的道路。预言的实现总是不断地谴责人的疑惑。如果约兰归向耶和华,他就可以将希望的信息带给他的人民。如果他听了以利沙的话,他早已安享太平并给百姓树立一种勇敢和信任的榜样。当人拒绝相信耶和华的话时,他所得到的只有损失。相信上帝的就走在智慧和生命的道路上。它给人在今生带来喜乐和平安,并给人指明通向永生的道路。17 王派搀扶他的那军长在城门口弹压,众人在那里将他践踏,他就死了,正如神人在王下来见他的时候所说的。在城门口弹压。此时,这是一个重大的责任。当人们听说亚兰人逃跑之后,所有人脑子里只存在一个念头,就是奔出城

外去找吃的。此刻的局面很难控制。王在这个关键的时候很有可能站在城门口,或者城墙上,纵览城下和亚兰人的营盘。

18 神人曾对王说:“明日约到这时候,在撒玛利亚城门口,二细亚大麦要卖银一舍客勒,一细亚细面也要卖银一舍客勒。”在本节和下面几节中,作者主要重述他说过的话。他带着明显的喜悦再次叙述以利沙的预言和那军长不信的话,再次表明先知的预言是如何完全应验了。耶和华藉着这些经验慢慢引领以色列人重新找回信心和顺从,并转向他们祖先的信仰。多年以来百姓一直在崇拜偶像。祭司和民中的首领尽都邪恶。王带头离道反教、悖逆上帝。全地满了不公、败德、放纵和残酷的事。崇拜的殿宇成了作恶的场所。上帝的选民远离公义、圣洁和平安的道路。他们需要重新学习认识上帝,了解祂的仁慈与良善,明白祂爱祂的百姓,希望他们走在怜悯、公正和真理的道路上。但就以色列目前的状况来说,他们很难学会这些课程。普通的手段已经不能解决这些问题。因此上帝差遣以利亚、以利沙等人前去宣扬责备的信息,引起百姓的注意,又为他们行大神迹。结果很多人重新回归理智和公义,相信并顺从上帝。这些上帝的仆人在他们的同胞面前过着一种圣洁的生活,将生命和上帝的慈爱彰显出来,结果,一股新的希望和精神进入人们的内心和生活里。地上的儿女又一次看到了天上的平安与公义。以利沙也看到了自己劳苦的果效。19 那军长对神人说:“即便耶

和华使天开了窗户,也不能有这事。”神人说:“你必亲眼看见,却不得吃。”20 这话果然应验在他身上;因为众人在城门口将他践踏,他就死了。

本科论文脚注和参考文献说明

教育科学学院 关于本科毕业论文脚注和参考文献的补充说明 根据《参考文献及注释规范(国际标准)》、《参考文献格式国家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UDC 025.32/GB 7714-87),参照《聊城大学关于硕士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相关内容,经请示教务处并结合我院本科论文工作实际,制定《教育科学学院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脚注和参考文献的补充说明》,供参考。 一、脚注 每页的脚注单独编号,用“①②③……”数字序号表示。格式示例如下:期刊: 序号主要责任人.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刊名,年(期):起止页码. 专著: 序号主要责任人.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如: ①杨邦,李俊.互文性阅读概论[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1(8):19-23. 二、参考文献 按论文中参考文献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将序号置于方括号内,参考文献中每条项目应齐全。文献中的作者不超过三位时全部列出;超过三位时一般只列前三位,后面加“等”字或“et al.”;作者姓名之间用逗号分开;中外人名一律采用姓在前,名在后的著录法。每一参考文献条目的最后均以“.”结束。格式示例如下: 1.期刊 [序号] 主要责任人.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刊名,年 (期):起止页码. 例如: [1] 杨邦,李俊.互文性阅读概论[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1(8):19-23. [2] 金显贺,王昌长,王忠东等.一种用于在线检测局部放电的数字滤波技术 [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4):62-67. 2.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 [序号] 主要责任人.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例如(任选): [3] 王齐乐.香港中文教育发展史[M].香港:三联书店,1991. [4] 辛希孟.信息技术与信息服务国际研讨会论文集:A集[C].北京:中 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毕业论文论文格式规范

毕业论文格式补充要求 (房地产系2011.3.2) 一、毕业论文的结构 1.封面 内容包括:标题名称、专业、导师与学生本人姓名。 题目名称:不超过20个字,要简练、准确,可分两行书写。 2.摘要(中文在前,英文在后,见示例) 摘要包括毕业论文题目、摘要正文及关键词,“摘要”字样位置应居中。摘要不设页眉和页脚 摘要正文 摘要是论文内容的简要陈述,应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不阅读论文的全文就能获得必要的信息,一般应重点说明研究工作的目的,方法,结果和最终结论。中文摘要一般不得超过300字,英文摘要应与中文摘要的内容完全相同。 3.关键词 关键词是从毕业论文中选取出的用以表示全文主题内容的单词或术语。不得自选关键词,关键词一般3-5个。(按照中国科协《关于在学术论文中规范关键词选择的规定(试行)》第一个关键词列出该文主要工作或内容所属二级学科名称。学科体系采用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的学科分类与代码(国标GB/T1 3745-92)。第二个关键词列出该文研究得到的成果名称或文内若干个成果的总类别名称。第三个关键词列出该文在得到上述成果或结论时采用的科学研究方法的具体名称。对于综述和评述性学术论文等,此位置分别写“综述”或“评论”等。对科学研究方法的研究论文,此处不写被研究的方法名称,而写所应用的方法名称。前者出现于第二个关键词的位置。第四个关键词列出在前三个关键词中没有出现的,但被该文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事或物质的名称,或者在题目中出现的作者认为重要的名词。如有需要,第五、第六个关键词等列出作者认为有利于检索和文献利用的其他关键词。) 4.目录 目录按三级标题编写,要求层次清楚,目录要与中文标题一致,应在目录中列出的还包括引言(引言单独出现时)、论文后的参考文献、附录、谢辞等。目录不设页眉页脚。目录要求用WORD自动生成,格式见模板。 5.引言(绪论) 引言是全篇文章的开场白,应简要说明选题的原由,研究工作的目的、范围、相关领域及前人的工作和知识空白,理论基础的分析、研究方法、实验方法、预期成果

论文参考文献如何标注

我不会写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类型:专著[M],论文集[C],报纸文章[N],期刊文章[J],学位论文[D],报告[R],标准[S],专利[P],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A] 电子文献类型:数据库[DB],计算机[CP],电子公告[EB] 电子文献的载体类型:互联网[OL],光盘[CD],磁带[MT],磁盘[DK] A: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可选) [1]刘国钧,陈绍业.图书馆目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 957:15-18. B:期刊文章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1]何龄修.读南明史[J].中国史研究,1998,(3):167-173. [2]OU J P,SOONG T T,et al.Recent advance in research o n applications of passive energy dissipation systems[J].Earthq uack Eng,1997,38(3):358-361. C: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 [序号]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A].原文献主要责任

者(可选).原文献题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7]钟文发.非线性规划在可燃毒物配置中的应用[A].赵炜.运筹学的理论与应用——中国运筹学会第五届大会论文集[C].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6.468. D:报纸文章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8]谢希德.创造学习的新思路[N].人民日报,1998-12-25(10). E:电子文献 [文献类型/载体类型标识]:[J/OL]网上期刊、[EB/OL]网上电子公告、[M/CD]光盘图书、[DB/OL]网上数据库、[DB/MT]磁带数据库 [序号]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电子文献的出版或获得地址,发表更新日期/引用日期 [12]王明亮.关于中国学术期刊标准化数据库系统工程的进展[EB/ OL].https://www.wendangku.net/doc/c712706414.html,/pub/wml.html,1998-08-16/1998-1 0-01. [8]万锦.中国大学学报文摘(1983-1993).英文版[DB/CD].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

毕业论文注释格式

一、参考文献格式: 1 参考文献是对期刊论文引文进行统计和分析的重要信息源之一,在本规范中采用GB7714推荐的顺序编码制格式著录。 2 参考文献著录项目 a.主要责任者(专著作者、论文集主编、学位申报人、专利申请人、报告撰写人、期刊文章作者、析出文章作者)。多个责任者之间以“,”分隔,注意在本项数据中不得出现缩写点“.”。主要责任者只列姓名,其后不加“著”、“编”、“主编”、“合编”等责任说明。 b.文献题名及版本(初版省略)。 c.文献类型及载体类型标识。 d.出版项(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e.文献出处或电子文献的可获得地址。 f.文献起止页码。 g.文献标准编号(标准号、专利号……)。 3 参考文献类型及其标识 (1) 根据GB3469规定,以单字母方式标识以下各种参考文献类型: 参考文献类型 专著 论文集 报纸文章 期刊文章

学位论文 报告 标准 专利 文献类型标识 M C N J D R S P (2) 对于专著、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其文献类型标识建议采用单字母“A”;对于其他未说明的文献类型,建议采用单字母“Z”。 (3) 对于数据库(database)、计算机程序(computer program)及电子公告(electronic bulletin board)等电子文献类型的参考文献,建议以下列双字母作为标识: 电子参考文献类型 数据库 计算机程序 电子公告

电子文献类型标识 DB CP EB (4) 电子文献的载体类型及其标识 对于非纸张型载体的电子文献,当被引用为参考文献时需在参考文献类型标识中同时标明其载体类型。本规范建议采用双字母表示电子文献载体类型:磁带(magnetic tape)——MT,磁盘(disk)——DK,光盘(CD-ROM)——CD,联机网络(online)——OL,并以下列格式表示包括了文献载体类型的参考文献类型标识: [文献类型标识/载体类型标识] 如:[DB/OL]——联机网上数据库(database online) [DB/MT]——磁带数据库(database on magnetic tape) [M/CD]——光盘图书(monograph on CD-ROM) [CP/DK]——磁盘软件(computer program on disk) [J/OL]——网上期刊(serial online) [EB/OL]——网上电子公告(electronic bulletin board online) 以纸张为载体的传统文献在引作参考文献时不必注明其载体类型。 4 文后参考文献表编排格式 参考文献按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列表于文后;表上以“参考文献:”(左顶格)或“[参考文献]”(居中)作为标识;参考文献的序号左顶

学术论文 注释参考文献规范

中文注释的格式 1、当文章引用或借用的资料所在的著作第一次出现于注释中时,须将该书作者姓名、书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代及引用资料所在的页码一并注出。 (1)引用专著例: 李道揆:《美国政府和美国政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72-74页。 说明:(a)作者姓名后面用冒号;著作名用书名号标出,书名号后加逗号;出版地后用间隔号(中圆点);出版社名称后加逗号;出版年代后加“版”字,再加逗号;页码后用句号。(b)著作者如系二人,作者姓名之间用顿号分隔,如:xxx、xxx;如系二人以上,可写出第一作者姓名,后面加“等”字省略其他作者,如:xxx等。 (c)著作名如有副标题,则在书名号内以破折号将标题与副标题隔开。如:陈宝森:《美国经济与政府政策——从罗斯福到里根》,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8年版,第124页。( d)著作如系多卷本,须在书名号后面直接写出引用资料所在的卷数,再加句号。如:徐民:《抗美援朝的历史回顾》上卷,北京.中国广播出版社,1990年版,第5页。 (e)出版地应包括省、自治区及其下属的市名,直辖市只注市名,如:吉林延吉.延边教育出版社;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如出版社名称本身已含其中某一级地名,则可不必在出版地中重复注出,如: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不必注为江苏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北京出版社,不必注为北京.北京出版社。 (2)引用译著例: J.布卢姆等:《美国的历程》下册第二分册(杨国标、张儒林译,黄席群校),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第97页。 说明:(a)作者姓名中除姓(family name)外,名与中间名(first name 和middle name)均可用缩写形式表示,如缩写,须用英文缩写符号(下圆点);如将姓名全部译出,则须在姓名之间加中文间隔符号(中圆点)。 (b)书名号后或多卷本著作卷次、册次后直接加圆括号,括号内注明中文译、校者姓名。 (3)引用编著例: 杨生茂主编:《美国外交政策史,1775—1989》,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3页。韩铁等:《战后美国史,1945—1986》(刘绪贻、杨生茂主编),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56页。 说明:(a)第一例适用于仅有编者的著作。在编者姓名后,根据该书提供的信息加入“编”或“主编”,再加冒号;其余部分与著作类注释格式同。 (b)第二例适用于既有编者,又有著者的著作。这类注释与著作类注释基本相同,但须在书名号后加圆括号,括号内注明编者姓名,再在括号后加句号。 (4)引用文集或期刊、杂志内文章例: 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载《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1页。 弗.杰姆逊:《处于跨国资本主义时代中的第三世界文学》,载《新历史主义与文学批评》(张京媛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251页。 吴展:《试论核裁军的几个问题》,载《美国研究》1994年第3期,第43页。 说明:(a)先注作者名和篇名,篇名用书名号标出,书名号后加逗号;再注出文集或

毕业论文标准格式及

毕业论文标准格式及 Final approval draft on November 22, 2020

标准论文格式一: 1、题目。应能概括整个论文最重要的内容,言简意赅,引人注目,一般不宜超过20个字。 论文摘要和关键词。 2、论文摘要应阐述学位论文的主要观点。说明本论文的目的、研究方法、成果和结论。尽可能保留原论文的基本信息,突出论文的创造性成果和新见解。而不应是各章节标题的简单罗列。摘要以500字左右为宜。关键词是能反映论文主旨最关键的词句,一般3-5个。 3、目录。既是论文的提纲,也是论文组成部分的小标题,应标注相应页码。 4、引言(或序言)。内容应包括本研究领域的国内外现状,本论文所要解决的问题及这项研究工作在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等方面的理论意义与实用价值。 5、正文。是毕业论文的主体。 6、结论。论文结论要求明确、精炼、完整,应阐明自己的创造性成果或新见解,以及在本领域的意义。 7、参考文献和注释。按论文中所引用文献或注释编号的顺序列在论文正文之后,参考文献之前。图表或数据必须注明来源和出处。(参考文献是期刊时,书写格式为: [编号]、作者、文章题目、期刊名(外文可缩写)、年份、卷号、期数、页码。参考文献是图书时,书写格式为: [编号]、作者、书名、出版单位、年份、版次、页码。) 8、附录。包括放在正文内过份冗长的公式推导,以备他人阅读方便所需的辅助性数学工具、重复性数据图表、论文使用的符号意义、单位缩写、程序全文及有关说明等。 二:本科毕业论文格式要求: 1、装订顺序:目录--内容提要--正文--参考文献--写作过程情况表--指导教师评议表 参考文献应另起一页。 纸张型号:A4纸。A4 210×297毫米论文份数:一式三份。其他(调查报告、学习心得):一律要求打印。

论文注释参考文献规范

论文注释参考文献规范 顺序编码制文后参考文献表编排格式 参考文献按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列于文后,表上以“参考文献:”(左顶格)作为标志;英文文章后的参考文献表上以“References:”(左顶格)作为标志;参考文献的序号左顶格,并用数字加方括号表示,如[1]、[2]、…,以与正文中的指示序号格式一致。 【作者】 .【文章题目名(中文文献)】 .【期刊名】,【年】 (【期】 ) 【作者】 .【图书名(中文文献)】 .【出版社】,【出版年】,【页数】 【作者】 .【文章题目名(外文文献)】 .【期刊名】,【年】 (【期】 ) 【作者】 .【图书名(外文文献)】 .【出版社】,【出版年】,【页数】 每条文献只与一个序号相对应;当文献题名等内容相同而仅页码不同时,可将页码注在正文中的指示序号后。如[1]85, 如[1]153, 如[1]226 参照ISO 690及ISO 690-2,每一参考文献条目的末尾均以“.”结束。 一篇文章的引用参考部分包括注释和参考文献两部分,注释是作者自己的解释(转引的参考文献也可以放在注释里),参考文献仅需列出参考书或论文的名称、作者、出版社或发表的期刊、著作时间或期刊期数等。注释用圆圈1 2标注,放脚注,参考文献用[1][2]标注,放尾注。 有的刊物要求注释和参考文献都要在内文标注,有的刊物对参考文献不要求内文标注,在尾注列出就行。按最新的CNKI规范的要求应是前者。为保险起见,你还是都标吧。注:参考文献如是著作要标页码,论文只要标出期刊是第几期。 例: 参考文献: [1]金福海.论建立我国的惩罚性赔偿制度[J].中国法学,1994,(3). [2]杨立新.“王海现象”的民法思考——论消费者权益保护中的惩罚性赔偿金[J].河北法学, 1997,(5). [3]金福海.消费者法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9:251.

论文引文注释及参考文献写作规范

论文引文注释及参考文献写作规范

————————————————————————————————作者:————————————————————————————————日期: ?

论文引文注释及参考文献写作规范 一、注释 (一)注释要义 1、注释是对某一问题进行论述时,引用他人的观点来佐证,旨在强化己方论证,或者对某一问题需要另外交待,可以在页面之下附着说明,注释以小五号宋体标注。 注释分为脚注、尾注两种。脚注就是将引用的文本在每一页的页脚(一般是右下解)进行注释,脚注一般在著作、毕业论文、文献资料中用的较多。尾注就是将引用的文本在文章的最后进行集中注释,尾注一般在学术论文类的期刊中用的较多。 2、注释以简明为要,引用他人说法力求准确,忠实原文本意,不可断章取义,并要和论文内容相关。 3、引用以必要为限;引用他人观点、说法时注明出处是基本的学术道德。 4、引用提倡原引,即文献的原始出处,如属转引,标明转引文献。如:贾宇:《死刑废除的理由》,《法学家》2006年第2期,转引自陈瑞华:《死刑的程序控制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45页 (二)注释位置 在引用的段落的右上角以带方括号的阿拉伯数字[1]、[2]、[3]……自然连续编码(用WORD文档中的“插入”→引用→脚注尾注可自动生成)。脚注,每页单独排序;尾注,全文集中排序。 引用,分为直接引用、间接引用两种。直接引用,就是直接引用文本内容,并将引用句用“”;间接引用,就是用自己的话转述别人的话,或者是用自己的话转述别人的意思。如: 《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的发表,揭开了哈佛大学全面实施通识教育的序幕,使得通识教育从几所高校的尝试变成全国性的运动,使人文教育再次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通识教育在美国大学走向制度化的象征,成为美国大学课程改革浪潮的主要推动力,促进了美国本科教育的不断完善和发展[2]2。(格式—字体—上下标) 儒家经典《中庸》主张“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4]31,《论语》主张“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5]571。 (三)注释格式 1、引用书籍、著作的标示方法为:作者,书名,出版社及出版日期,页码。 专著。如:吴冷西:《十年论战——1956-1966中苏关系回忆录》(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第13页。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参考文献标注规范格式

参考文献标注规范格式 文中无论是参考了他人的文献资料而给出自己的表述,还是直接引用他人文献资料(加引号),都应一一给出其出处,即:在正文参考或引用处的右上角用方括号标注依其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排定的文献序号,在文末的参考文献表中给出详细的信息;“参考文献:”顶格,占两行。参考文献表依次列出参考文献,著录格式(含标点符号)为: a.书籍[序号]著者.书名[M].版次.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页码范围号用半角的“-”). b.译著[序号]著者;译者.书名[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c.期刊[序号]作者.文题[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 d.报纸[序号]作者.文题[N].报纸名,出版年-月-日(版次). e.标准[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 f.专利[序号]专利所有者.专利题名[P].专利国别:专利号,出版日期. g.论文集[序号]作者.文题[A].主编.文集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h.电子文献[序号]作者.题名[EB/OL].电子文献的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 / 引用日期. i 档案[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原件日期[B].收藏地:收藏单位(收藏编号):起止页码. j 古籍[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O].其他责任者(包括校、勘、注、批).刊行年代(古历纪年)及刊行机构(版本).收藏机构.(即1911年以前出版、无现代版本但有据可查的善本)。 标点符号:用全角的“,”、“:”、“.”;作者前三位都要列出,多于三位,则加“,等”;外文文献的作者(姓在前,名在后)、刊名、出版单位,均用不带缩写点的标准缩写。

论文参考文献及注释格式参考(详细)

论文参考文献及注释格式参考 一、参考文献格式: 1 参考文献是对期刊论文引文进行统计和分析的重要信息源之一,在本规范中采用GB7714推荐的顺序编码制格式著录。 2 参考文献著录项目 a.主要责任者(专著作者、论文集主编、学位申报人、专利申请人、报告撰写人、期刊文章作者、析出文章作者)。多个责任者之间以“,”分隔,注意在本项数据中不得出现缩写点“.”。主要责任者只列姓名,其后不加“著”、“编”、“主编”、“合编”等责任说明。 b.文献题名及版本(初版省略)。 c.文献类型及载体类型标识。 d.出版项(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e.文献出处或电子文献的可获得地址。 f.文献起止页码。 g.文献标准编号(标准号、专利号……)。 3 参考文献类型及其标识 (1) 根据GB3469规定,以单字母方式标识以下各种参考文献类型: (2) 对于专著、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其文献类型标识建议采用单字母“A”;对于其他未说明的文献类型,建议采用单字母“Z”。 (3) 对于数据库(database)、计算机程序(computer program)及电子公告(electronic bulletin board)等电子文献类型的参考文献,建议以下列双字母作为标识: (4) 电子文献的载体类型及其标识 对于非纸张型载体的电子文献,当被引用为参考文献时需在参考文献类型标识中同时标明其载体类型。本规范建议采用双字母表示电子文献载体类型:磁带(magnetic tape)——MT,

磁盘(disk)——DK,光盘(CD-ROM)——CD,联机网络(online)——OL,并以下列格式表示包括了文献载体类型的参考文献类型标识: [文献类型标识/载体类型标识] 如:[DB/OL]——联机网上数据库(database online) [DB/MT]——磁带数据库(database on magnetic tape) [M/CD]——光盘图书(monograph on CD-ROM) [CP/DK]——磁盘软件(computer program on disk) [J/OL]——网上期刊(serial online) [EB/OL]——网上电子公告(electronic bulletin board online) 以纸张为载体的传统文献在引作参考文献时不必注明其载体类型。 4 文后参考文献表编排格式 参考文献按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列表于文后;表上以“参考文献:”(左顶格)或“[参考文献]”(居中)作为标识;参考文献的序号左顶格,并用数字加方括号表示,如[1]、[2]、…,以与正文中的指示序号格式一致。参照ISO690及ISO690-2,每一参考文献条目的最后均以“.”结束。各类参考文献条目的编排格式及示例如下: a.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任选). [1] 刘国钧,陈绍业,王凤翥.图书馆目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7.15-18. [2] 辛希孟.信息技术与信息服务国际研讨会论文集:A集[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3] 张筑生.微分半动力系统的不变集[D].北京:北京大学数学系数学研究所,1983. [4] 冯西桥.核反应堆压力管道与压力容器的LBB分析[R].北京: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1997. b.期刊文章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 [5] 何龄修.读顾城《南明史》[J].中国史研究,1998,(3):167-173. [6] 金显贺,王昌长,王忠东,等.一种用于在线检测局部放电的数字滤波技术[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33(4):62-67. c.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

论文参考文献及脚注格式

毕业论文参考文献及脚注格式 一、参考文献格式: 1 参考文献是对期刊论文引文进行统计和分析的重要信息源之一,在本规范中采用GB7714推荐的顺序编码制格式著录。 2 参考文献著录项目 a.主要责任者(专著作者、论文集主编、学位申报人、专利申请人、报告撰写人、期刊文章作者、析出文章作者)。多个责任者之间以“,”分隔,注意在本项数据中不得出现缩写点“.”。主要责任者只列姓名,其后不加“著”、“编”、“主编”、“合编”等责任说明。 b.文献题名及版本(初版省略)。 c.文献类型及载体类型标识。 d.出版项(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e.文献出处或电子文献的可获得地址。 f.文献起止页码。 g.文献标准编号(标准号、专利号……)。 3 参考文献类型及其标识 (1) 根据GB3469规定,以单字母方式标识以下各种参考文献类型: 参考文献类型 专著 论文集

报纸文章 期刊文章 学位论文 报告 标准 专利 文献类型标识 M C N J D R S P (2) 对于专著、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其文献类型标识建议采用单字母“A”;对于其他未说明的文献类型,建议采用单字母“Z”。 (3) 对于数据库(database)、计算机程序(computer program)及电子公告(electronic bulletin board)等电子文献类型的参考文献,建议以下列双字母作为标识:

电子参考文献类型 数据库 计算机程序 电子公告 电子文献类型标识 DB CP EB (4) 电子文献的载体类型及其标识 对于非纸张型载体的电子文献,当被引用为参考文献时需在参考文献类型标识中同时标明其载体类型。本规范建议采用双字母表示电子文献载体类型:磁带(magnetic tape)——MT,磁盘(disk)——DK,光盘(CD-ROM)——CD,联机网络(online)——OL,并以下列格式表示包括了文献载体类型的参考文献类型标识: [文献类型标识/载体类型标识] 如:[DB/OL]——联机网上数据库(database online) [DB/MT]——磁带数据库(database on magnetic tape) [M/CD]——光盘图书(monograph on CD-ROM)

论文参考文献标注格式

参考文献标注格式 参考文献按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列表于文后;表上以“参考文献:”(左顶格)作为标识;参考文献的序号左顶格,并用数字加方括号表示,如[1],[2],…,以与正文中的指示序号格式一致。参照ISO 690及ISO 690-2,每一参考文献条目的最后均以“.”结束。各类参考文献条目的编排格式及示例如下:中文文献内的中文信息要中、英文对照 a. 专著 [序号] 主要责任者. 文献题名[M]. 出版地: 出版者, 出版年. 起止页码(可写可不写). [1] KANG Li-shan (康立山), QUAN Hui-yun (全惠云). Split Formula of Numerical M ethod for Multi-Dimensional Partial Differential E quations (数值解高维偏微分方程的分裂法) [M]. Shanghai (上海): Shangha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ess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0. [2] SU Yu-cheng (苏煜城), WU Qi-guang (吴启光). Numerial M ethod for Partial Differential E quations(偏微分方程数值解 法)[M]. Beijing (北京): Meteorology Press (气象出版社), 1989. b. 期刊文章 [序号] 主要责任者. 文献题名[J]. 刊名, 年, 卷(期): 起止页码. [1] Licthfield R J. Liapis A I. An adsorption-sublimation model for a freeze dryer [J]. Chem E ng Sci, 1979, 34(9): 1085~1090. [2]TU Wei-ping (涂伟萍), CHEN Jiang (程江), YANG Zhuo-ru (杨卓如) et al. A model of freeze drying of foods and some influence factors on the process (食品冷冻干燥过程的模型及影响因素)[J]. Journal of Chemical Industry and E ngineering (化工学报), 1997,48(2):186~192. c.专利 [序号] 专利所有者. 专利题名[P]. 专利国别: 专利号, 出版日期. [1] BAYER A G. Katalysator, dessen Herstellung und V erwendung zur Gasphasenpolymerisation von Konjugierten Dienen [P]. E U Patent: 0, 647, 657, Al, 1994-11-25. [2] Union Carbide. Termination and reinitiation of gas-phase polymerization of conjugated dienes [P]. USP: 5, 731, 381, 1998-07-11. [3] Boss B D. Preparation of conjugated diene polymers by gas-phase polymerization and metallocene-or ionic compound-and/or aluminoxane-supported catalyst therefore [P]. Japan Patent: 10 30, 003, 1998-06-05. d. 学位论文 [序号] 学生姓名. 论文题目[D]. 学校所在城市名: 学校名称, 出版年. [1] CHEN Meng-lin (陈孟林). Study on the Mechanism and Method of Freeze Drying of Materials in V ials (瓶装物料的冷冻干燥机理 与方法的研究) [D]. Guangzhou (广州):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华南理工大学), 1998. [2]ZHU Bing (朱斌). Study of Rotary Tube Dryer (旋转列管式干燥机研究) [D]. Hangzhou (杭州): Zhejiang University (浙江大学), 1997. e.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 [序号] 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 析出文献题名[A]. 原文献主要责任者(可写可不写). 出版地: 出版者, 出版年. 析出文献起止页码. [1]Schroder V, Wang Z, Schubert H. Production of oil-in-water emulsion by microporous membranes [A]. Euromembran’97, Progress in Membran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 Netherlands: European Society for Membran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1997, 439-445. f.各种未定义类型的文献 [序号] 主要责任者. 文献题名[Z].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1] Ohgo Sugiro (大谷杉郎), Masada Yuzo (真田雄三)编. Translated by ZHANG Da-ming (张大名),YANG Jun-ying (杨俊英)译. Basic of carbonization technics (炭化工学基础) [Z]. Lanzhou Xinhua Printery (兰州新华印刷厂), 1985: 135.

毕业论文格式(带具体标注)

摘 要 人白细胞介素13 (interleukin 13,IL -13)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细胞因子,是造血因子家族的新成员,具有调节B 淋巴细胞及单核细胞、抑制HIV 复制、促进原始造血前体细胞的增殖及分化等功能。本论文用超声波核化学渗透两种细胞粉碎方法对IL -13基因工程菌进行了细胞破碎实验,并系统地考察了pH 、温度、时间、化学试剂等因素对细胞破碎效果的影响,得出了最佳的细胞破碎核包涵体融解工艺条件。将破碎后的菌悬液用双水相萃取的方法进行了目标产物的初步分离纯化,并对双水相体系的各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这将为我们进一步地研究以包涵体形式存在于基因工程菌内地目标产物分离纯化新方法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

Abstract Interleukin (IL-13) is a recently descried protein and a member of the family of hematopoietics. It is a protein in vitro modulator of B lymphocyte and monocyte functions. Recently, it was reported that it also could inhibit the HIV replication in monocyte and regulate proliferation and differentiation of primitive hematopoietics progenitor cells. In this study, we try disrupting JM109 cells by means of ultrasonic and chemical osmosis, primarily testing the functions of pH,temperature,time,chemical reagent and so on, and achieving an optimal process of cell disruption and inclusion solution. In addition, we carry on the partition of GST-IL-13 by aqueous two-phase Key words :IL-13,inclusion, celldisruption, aqueous two-phase, Partition

毕业论文格式和版式基本规范

附件1 毕业论文格式和版式基本规 毕业论文(设计)教学过程是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理论、知识与技能,进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掌握现代设计方法等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保证我校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质量,使学生的论文符合国家及各专业部门制定的有关标准,特制定如下格式和版式的基本规。 一、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的书写、装订要求 1.文字通顺简练、说明透彻、层次分明、数据可靠、推理严谨、立论正确、避免使用文学性质的带感情色彩的非学术性词语。 2.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的撰写用纸规格为A4。正文书写用小四号宋体,正文版面为38行*38字,行距为固定值18磅。 3.论文标题用二号黑体,标题之前空一行,与其下容提要之间空一行。正文中标题层次一律采用阿拉伯数字分级连续编号,例如:一级标题1,二级标题1.1,三级标题1.1.1,四级标题1.1.1.1,一般不宜设五级标题。 标题顶左格书写,一级标题采用三号黑体;二级标题采用小三号黑体;三级标题采用四号黑体。标题字数在15字左右。 4.页眉、页脚、页码文字均采用小五号宋体,页眉居中为“八一农垦大学毕业论文(设计)”;页眉下横线为上粗下细文武线(2磅);页码为“-n-”,采用单面复印且页码排在页脚居中位置。 摘要、目录、前言等正文前部分的页码用罗马数字单独编排,正文的页码用阿拉伯数字编排。页码位置放置在页面右下角(全部单面打印),偶数页放置在页面的左下角(双面打印时)。 5.文中表格均采用标准表格形式(如三线格),文中的图、表、附注、参考文献、公式一律采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图表标题采用五号黑体,置于表上方;表格中文字、图例、说明采用五号宋体;图表附注用小五号宋体。 6.“注释”用五号黑体,注释为尾注时用五号宋体,与正文之间空2行;注释为脚注用小五号楷体,与本页正文之间用短横线分开;“参考文献”用五号黑体,其前空2行,其后空0.5-1行,容用五号宋体; 7..英文标题用四号“Times New Roman”粗体,其前空2行,其后空1行,英文容

论文参考文献及注释格式要求

一、参考文献格式: 参考文献著录项目 a.主要责任者(专著作者、论文集主编、学位申报人、专利申请人、报告撰写人、期刊文章作者、析出文章作者)。多个责任者之间以“,”分隔,注意在本项数据中不得出现缩写点“.”。主要责任者只列姓名,其后不加“著”、“编”、“主编”、“合编”等责任说明。 b.文献题名及版本(初版省略)。 c.文献类型及载体类型标识。 d.出版项(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e.文献出处或电子文献的可获得地址。 f.文献起止页码。 g.文献标准编号(标准号、专利号……)。 参考文献类型及其标识 (1) 根据GB3469规定,以单字母方式标识以下各种参考文献类型: 参考文献类型专著论文集报纸文章期刊文章学位论文报告标准专利 文献类型标识M C N J D R S P (2) 对于专著、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其文献类型标识建议采用单字母“A”;对于其他未说明的文献类型,建议采用单字母“Z”。 (3) 对于数据库(database)、计算机程序(computer program)及电子公告(electronic bulletin board)等电子文献类型的参考文献,建议以下列双字母作为标识: 电子参考文献类型数据库计算机程序电子公告 电子文献类型标识DB CP EB (4) 电子文献的载体类型及其标识 对于非纸张型载体的电子文献,当被引用为参考文献时需在参考文献类型标识中同时标明其载体类型。本规范建议采用双字母表示电子文献载体类型:磁带(magnetic tape)——MT,磁盘(disk)——DK,光盘(CD-ROM)——CD,联机网络(online)——OL,并以下列格式表示包括了文献载体类型的参考文献类型标识: [文献类型标识/载体类型标识] 如:[DB/OL]——联机网上数据库(database online) [DB/MT]——磁带数据库(database on magnetic tape) [M/CD]——光盘图书(monograph on CD-ROM) [CP/DK]——磁盘软件(computer program on disk) [J/OL]——网上期刊(serial online) [EB/OL]——网上电子公告(electronic bulletin board online) 以纸张为载体的传统文献在引作参考文献时不必注明其载体类型。 文后参考文献表编排格式 参考文献按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列表于文后;表上以“参考文献:”(左顶格)或“[参考文献]”(居中)作为标识;参考文献的序号左顶格,并用数字加方括号表示,如[1]、[2]、…,以与正文中的指示序号格式一致。参照ISO690及ISO690-2,

论文中的参考文献怎样标注

论文中的参考文献怎样标注在文章中? 省时省力——写论文时如何利用word 编辑参考文献 使用Word 中尾注的功能可以很好地解决论文中参考文献的排序问题。 方法如下: 1.光标移到要插入参考文献的地方,菜单中“插入”—— “引用”——“脚注和尾注” 。 2.对话框中选择“尾注”,编号方式选“自动编号”,所在位置选“节的结尾”。 3.如“自动编号”后不是阿拉伯数字,选右下角的“选项”,在编号格式中选中阿拉伯数字1。 4.确定后在该处就插入了一个上标“1”,而光标自动跳到文章最后,前面就是一个上标“1”,这就是输入第一个参考文献的地方【2】。 5.将文章最后的上标“1”的格式改成正常(记住是改格式,而不是将它删掉重新输入,否则参考文献以后就是移动的位置,这个序号也不会变),再在它后面输入所插入的参考文献(格式按杂志要求来慢慢输,好像没有什么办法简化)。 6.对着参考文献前面的“1”双击,光标就回到了文章内容中插入参考文献的地方,可以继续写文章了【3】1。 7.在下一个要插入参考文献的地方再次按以上方法插入尾注,就会出现一个“2”(Word 已经自动为你排序了),继续输入所要插入的参考文献2。 8.所有文献都引用完后4,你会发现在第一篇参考文献前面一条短 1 一样一样 2

横线(普通视图里才能看到),如果参考文献跨页了,在跨页的地方还有一条长横线,这些线无法选中,也无法删除。这是尾注的标志,但一般科技论文格式中都不能有这样的线,所以一定要把它们删除。(怎么做?) 9.切换到普通视图,菜单中“视图”——“脚注”——尾注的编辑栏:10.在尾注右边的下拉菜单中选择“尾注分隔符”,这时那条短横线出现了,选中它,删除。 11.再在下拉菜单中选择“尾注延续分隔符”,这是那条长横线出现了,选中它,删除。 12.切换回到页面视图,参考文献插入已经完成了。这时,无论文章如何改动,参考文献都会自动地排好序了。如果删除了,后面的参考文献也会自动消失,绝不出错。 13.参考文献越多,这种方法的优势就体现的越大。在写毕业论文的时候,我就是用这个方法分节插入参考文献的,真爽!以上就是我用Word中的尾注插入参考文献的方法,拿出来与大家交流一下,请高手们不要见笑。 存在一个小问题:如果同一个参考文献两处被引用,只能在前一个引用的地方插入尾注,不能同时都插入。这样改动文章后,后插入的参考文献的编号不会自动改动。 解决这个问题其实也不难:1,单击要插入对注释的引用的位置2,单击“插入”菜单中的“引用”——“交叉引用”命令。3,在“引用类型”框中,单击“脚注”或“尾注”。(加粗者为首选)4,在“引用哪一个脚注”或“引

论文脚注的格式

论文脚注的格式 二、注释的格式 (一)中文注释: 1、当文章引用或借用的资料所在的着作第一次出现于注释中时,须将该书作者姓名、书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代及引用资料所在的页码一并注出。 (1)引用专着例: 李道揆:《美国政府和美国政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72-74页。 说明:(a)作者姓名后面用冒号;著作名用书名号标出,书名号后加逗号;出版地后用间隔号(中圆点);出版社名称后加逗号;出版年代后加“版”字,再加逗号;页码后用句号。(b)著作者如系二人,作者姓名之间用顿号分隔,如:xxx、xxx;如系二人以上,可写出第一作者姓名,后面加“等”字省略其他作者,如:xxx等。(c)著作名如有副标题,则在书名号内以破折号将标题与副标题隔开。 如: 陈宝森:《美国经济与政府政策——从罗斯福到里根》,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8年版,第124页。(d)著作如系多卷本,须在书名号后面直接写出引用资料所在的卷数,再加句号。如:徐民:《抗美援朝的历史回顾》上卷,北京.中国广播出版社,1990年版,第5页。(e)出版地应包括省、自治区及其下属的市名,直辖市只注市名,如: 吉林延吉.延边教育出版社;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如出版社名称本身已含其中某一级地名,则可不必在出版地中重复注出,如: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不必注为江苏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北京出版社,不必注为北京.北京出版社。 (2)引用译著例: J.布卢姆等:《美国的历程》下册第二分册(杨国标、张儒林译,黄席群校),北

京.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第97页。 说明:(a)作者姓名中除姓(family name)外,名与中间名(first name 和middle name)均可用缩写形式表示,如缩写,须用英文缩写符号(下圆点);如将姓名全部译出,则须在姓名之间加中文间隔符号(中圆点)。(b)书名号后或多卷本著作卷次、册次后直接加圆括号,括号内注明中文译、校者姓名。 (3)引用编著例: 杨生茂主编:《美国外交政策史,1775—1989》,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3页。 韩铁等:《战后美国史,1945—1986》(刘绪贻、杨生茂主编),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56页。 说明:(a)第一例适用于仅有编者的著作。在编者姓名后,根据该书提供的信息加入“编”或“主编”,再加冒号;其余部分与著作类注释格式同。(b)第二例适用于既有编者,又有著者的著作。这类注释与著作类注释基本相同,但须在书名号后加圆括号,括号内注明编者姓名,再在括号后加句号。 (4)引用文集或期刊、杂志内文章例: 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载《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1页。 弗.杰姆逊:《处于跨国资本主义时代中的第三世界文学》,载《新历史主义与文学批评》(张京媛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251页。 吴展:《试论核裁军的几个问题》,载《美国研究》1994年第3期,第43页。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