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人教版)八年级 第1章 我们怎样听到声音

(人教版)八年级 第1章 我们怎样听到声音

二、我们怎样听到声音

5 分钟训练 (预习类训练,可用于课前)

1.下课了,山村小学的敲钟人举起锤子敲击大钟,学生能够听到钟声是因为()

A.看到锤子在晃动

B.由挥动的锤子引起的联想

C.空气中的声波引起人耳鼓膜的振动

D.以上说法都对

思路解析: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任何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声音的传播必须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人通过耳朵来感知声音。

答案:物体振动介质耳朵

2.声音是由_________产生的,需要_________传播,人感知声音的器官是_________。

思路解析:锤子敲击大钟,引起大钟振动,在空气中激发出声波,声波传到人耳,引起鼓膜的振动,鼓膜的振动经过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将信号传给大脑,人就听到了声音。

答案:C

3.用牙齿咬住一根筷子的一端,将另一端顶在闹钟上,用两个手指分别堵住两只耳朵,这时你还能听到闹钟的走时声吗?若把筷子离开闹钟呢?亲自做一做,实验现象说明了哪些问题?

答案:可以听到;听不到。此实验说明:(1)筷子(固体)可以传声;(2)通过牙齿、颌骨传声,即骨传导是人类感知声音的另一途径。

10 分钟训练 (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

1.医用听诊器由耳具、皮管、胸具三部分组成。当医生使用听诊器时,微弱的胸腔声音沿着_________传播,声音不易_________,声音的能量损失_________,医生能听到清晰的声音,以从中获取_________。

思路解析:通常情况下,声音依靠空气传播,在传播过程中要向四面八方分散,声音会越来越弱。如果让声音沿着木棍、金属棒传播,声音就不易向四方扩散,而是沿着这些物体传播,其能量损失就会很小,听起来响亮一些。

答案:胸具、皮管、耳具向四面八方扩散很小胸腔内脏的运动信息

2.下列是通过骨传导感知声音的是()

A.将振动的音叉放在耳朵附近,听音叉的声音

B.用手指将耳朵堵住,再听音叉的声音

C.把耳朵贴在桌面上听手轻轻敲打桌子的声音

D.把振动的音叉尾部抵在牙齿上听声音

思路解析:骨传导是声音通过头骨、颌骨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的一种传导方式,这种方式与正常情况下利用耳朵听取声音是不同的。A、C中只是传声介质不同,但声音还是由鼓膜振动引起听觉的;B中将耳朵堵住,将听不到声音;D中声音通过牙齿、颌骨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属于骨传导。

答案:D

3.有人设想,宇航员站在月球上,突然飞来的流星落在他的不远处,那么对于这位宇航员来说,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他能用耳朵听到撞击声

B.他像看无声电影一样,完全感知不到声音

C.他能清晰地感知声音

D.无法确定他能否感知声音

思路解析:流星撞击月球表面,使地表振动发声,但月球周围没有空气,没有传播声音的介

质,所以声音无法从空中传向人耳引起听觉,故A错。月球表面振动产生的声波会通过月球表面的固体物传向站立的人,进而通过人体的肌肉、骨骼等传向听觉神经,从而使人感知声音,故B和D均错,C对。

答案:C

4.下面不是由于双耳效应达到的效果是()

A.雷声来临时,电光一闪即逝,但雷声却隆隆不断

B.将双眼蒙上,也能大致确定发声体的方位

C.大象判断声源的位置比人判断得更准确

D.舞台上的立体声,使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思路解析:雷声隆隆不断是因为声源不停地发出雷声,所以A是错误的。

答案:A

快乐时光

“科学”的预见

上课时,老师问汤普森:“如果人缺了左耳,那将会怎样呢?”

“那将听不到来自左边的声音。”汤普森回答。

“如果右耳也缺了呢?”老师又问。

“那将什么也听不见了,”汤普森说,“并且什么也看不见了。”

“哦!会这样吗?”

“是的。”汤普森自信地说道,“您想,如果两只耳朵都没了,那戴在头上的帽子不就盖了下来,把眼睛给遮住了吗?”

30分钟训练 (巩固类训练,可用于课后)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B.固体、液体和气体都能传播声音

C.聋哑人也能打电话

D.声音在所有固体中都比在液体中传播得快

思路解析:要想感知到声音,在发声体和人耳间必须有介质,而且声源振动的频率必须在20~20 000 Hz之间,还得有一定的响度,这些在A中都未明确,所以不一定能听到声音。有一种“骨传电话”,发话时利用喉头的振动,受话时利用塑料制的突起物使耳边的镫骨振动,从而感知声音,这是专门为发声和听力有障碍的人制造的,选项C正确。从课本中的声速表中可查得,声音在软木中的传播速度比在液体中小,故选项D错。

答案:BC

2.关于人感知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耳道完全堵塞时,无论如何也听不到声音

B.鼓膜完全损坏时,无论如何也听不到声音

C.听觉神经损坏时,无论如何也听不到声音

D.利用骨传导也能听到声音

思路解析:人能听到声音,一定是某种振动通过某种途径(空气将声波传给鼓膜,引起鼓膜振动,或通过骨传导)传到了听觉神经,听觉神经将听觉信号传给大脑,从而感知声音。如果听觉神经损坏,则无论如何也听不到声音;如果只是传导障碍,可通过其他途径将振动传递给听觉神经,从而感知声音。

答案:CD

3.初夏,雷雨交加的天气里,我们往往会听到“炸雷声”,有人害怕地用双手堵住耳朵,但还是听到了雷声,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骨传导的作用

4.蛇经常将头贴在地面上,对外界的声音刺激非常灵敏,但蛇没有耳朵,你猜想出蛇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来感知声音的。

思路解析:蛇没有耳朵,但头中有一块骨头,将头贴近地面时,声音经大地传播给头中的骨头,把声音传给听觉神经引起听觉。

答案:骨传导

5.如图1-2-1所示为猫、蝙蝠和海豚的发声频率范围和听觉频率范围。三种动物相比较,发声频率范围最小的动物是_________,听觉频率范围最大的动物是_________。

图1-2-1

思路解析:由题图可知,猫的发声频率范围为760~1 500 Hz,听觉频率范围为60~65 000Hz;蝙蝠的发声频率为10 000~120 000 Hz,听觉频率范围为1 000~120 000 Hz;海豚的发声频率范围为7 000~120 000 Hz,听觉频率范围为150~150 000 Hz.由以上数据可知,发声频率范围最小的动物是猫,听觉频率范围最大的动物是海豚。

答案:猫海豚

6.你听说过双声道和多声道吗?实际中是如何实现的?

答案:双声道和多声道都是由于双耳效应使人听到声音是立体的。把两只话筒放在声源左右不同的位置,通过扬声器播放出来,这样我们会感到不同声音从不同位置传来,这就是常说的双声道立体声。若在声源四周多放几只话筒,再对应多放几只扬声器,这样听众就会感到声音来自四面八方,即所谓多声道。

7.(探究性实验)哪只耳朵听力更好些?

实验器材:机械表,卷尺。

实验步骤:

①一个学生坐在椅子上,并被蒙上眼睛;

②另一个学生拿着手表,站在被蒙上眼睛的学生的一侧(左或右)约50 cm处,持手表学生逐渐将表靠近蒙着眼睛的学生,当他听到手表滴声就停止移动;

③第三个学生量出手表与被蒙上眼睛的学生的耳朵之间的距离,写下这个读数;

④对蒙眼的学生换一只耳朵进行同样测试并记录;

⑤轮流调换,使其他两个学生也进行同样的测试,记下所有的计数。

同学左耳听到的距离s/cm 右耳听到的距离s/cm

A

B

C

回答:

(1)你的双耳听力一样吗?哪只耳朵听力更好?

(2)你们三人中谁的听力更好?

(3)对于刚才的测试你能否加以改进?

(小知识:感冒会使听力下降,耳垢太多也会影响听力)

思路解析:实际做一做,通过测量数据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注意保持周围环境的安静,最好在安静的室内测试。

人教版八年级音乐下教案

第一课时《阳关三叠》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结合王维的诗《送元二使安西》,理解对友人那种无限关爱的诚挚情谊。 2.愿意沿着古曲发展的脉络,去了解我国唐代琴歌《阳关三叠》的风格特点,并聆听、演唱《阳关三叠》。 3.体验运用自己的演唱方式表达友情的情感。 教学重点:了解我国唐代琴歌《阳关三叠》的风格特点,并聆听、演唱《阳关三叠》。 教学难点:演唱时如何表现歌曲中忧伤、惜别、期待的真挚情感。 教具学具:多媒体、电子琴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学生介绍中国古代歌曲发展的概况。 导言:同学们,这节课我们首先来了解一下中国古代歌曲的主要发展脉络,中国古代歌曲的主要脉络包括上古音乐、中古音乐和近古音乐。在课前呢,已经有几位同学通过资料查找后做了一些发言的准备,下面就由这几位同学上台来给大家分别介绍中国古代歌曲发展的概况。(请三位同学分别介绍先秦时期的上古音乐、秦汉-隋唐时期的中古音乐和宋、元时期的近古音乐。) 2.导入课题并介绍唐朝歌曲《阳关三叠》。 师小节:同学们介绍得太好了!谢谢你们!你们还记得吗?刚才有同学介绍了在唐代的音乐创作中,大量使用了唐诗入歌的创作手法,其中《阳关三叠》就是使用这一手法的佳作之一。这首以王维诗《送元二使安西》为词,全曲曲调纯朴而富有激情,略带淡淡愁绪的歌曲,表达了离情别意及对远行友人的关怀,同学们,如果不了解作者创作的时代背景和心路历程,要准确地理解这种离别的内涵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所以,让我们先通过一个短片介绍走进教材这个单元推荐的唐朝歌曲《阳关三叠》吧。(课件播放短片介绍《阳关三叠》) 二、新课教学 1.教师演唱歌曲《阳关三叠》的第一叠。 导言:同学们,唐诗本身的情感就极具有感染力,那么唐诗入歌,又会是怎样的效果呢?……回答的很好.现在老师就来模仿古人抚琴而歌吧。 2.师生探讨原诗与歌曲歌词异同。 导言:同学们,我能在这首歌里看到蒙蒙轻纱笼罩的雨后小巷,看到雨后吐露新芽的柳树,还能看到两袖清风,抱拳永别的友人,更能看到挂在他们脸上的一行清泪,这是多么“唯美”的画面呀!那么,王维的原诗与现在演唱的歌词有什么不同?(探讨结论:除了王维的原诗四句,歌词里面增加了部分歌词。文中所提到的“遄行、遄行、旨酒、旨酒”等处的歌词及曲调是由后人加上去的,为了更加深刻的表现出这首诗的内涵,曲作家进行了二度创作改编完成的。) 3.朗读歌词。(课件出示歌单) 4.学唱歌曲。(方法:唱谱、念词、填词演唱。)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八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百卉含英 一、要求 1、有表情地演唱河北《茉莉花》,并与江苏《茉莉花》进行比较,了解不同地方民歌的不同特点以及民歌与人民生活、地理背景的关系。 2、欣赏歌曲《好花红》、《牡丹之歌》、《玫瑰三愿》、《绒花》,了解每一首歌曲的时代和创作背景,感受不同的情感。 3、欣赏古曲《梅花三弄》,了解古琴及古琴音乐的风格。 4、为散文《二月兰》选配音乐并朗诵。 5、通过为陕西民歌《对花》编配歌词的活动,培养学生想象力与创造力。 二、教学准备1、教具钢琴、录音机、教学录音带、VD机(盘)、投影仪以及锣、鼓等打击乐器。 1、文字、图片材料 有关花卉题材的诗词、散文、图片以及古琴图,与本课有关的音乐家画像。 三、教材分析 1、意图自古以来,花卉一直是人们进行创作的主题。它是人世间一切美好事物的象征。本单元以"百卉含英"为主题,用国让学生聆听、演唱花卉的艺术作品,使他们感受并体验音乐与大自然、人民生活的密切关系,感受音乐作品与相关文化结合所产生的艺术魅力和审美体验。通过学生创编歌词的活动,培养学生的艺术创造能力。 2、重点与难点 (1)指导学生有表情地演唱河北民歌《茉莉花》,要让学生在演唱过程中感受二声部的和谐,使其能充分体会歌曲的旋律美。 (2)指导学生从风格、调式、音阶、旋法、语言上比较河北民歌《茉莉花》和江苏民歌《茉莉花》的异同。 (3)体会音乐艺术与文学结合所产生的美感。

第1课时 课型: 唱歌课 教学内容: 歌曲《茉莉花》 教学目标: 1、学会歌曲河北民歌《茉莉花》。 2、了解歌曲的主旋律、风格,锻炼学生的配合能力。 3、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和艺术创造能力。 教学重点:歌曲学唱 教学难点:感受二声部的和谐以及有感情的歌唱歌曲。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课: 老师唱一首歌曲,同学们听一听是什么体裁的歌曲? 《沂蒙山小调》(民歌) 教师: 对,民歌.中国的民歌和我们中华民族的历史一样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浩如烟海的民歌给人们的生活增添了无穷的乐趣,是我们的生活多姿多彩. 同学们,今天给你们带来了几首歌曲片断,你听一听都是属于什么体裁? (放录音) 1、《太阳出来喜洋洋》 2、《放马山歌》》 3、《川江船夫号子》》 4、《无锡景》 学生回答。 板书——民歌的体裁:山歌、小调、劳动号子 5、听一听这是什么地方的民歌? (放录音)《茉莉花》 江苏民歌茉莉花 三、歌曲学唱 1、听录音--------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选择:A、欢快活跃 B、亲切抒情 2、歌曲的旋律有什么特点?

人教版八年级音乐上册教案全集

初中音乐教案本 ()学年度第()学期 学校 科目 年级 教师 认识简谱 年月日第周星期第章第节(课)(本节共课时)总课时 两课时 一、识谱是音乐双基(基础音乐知识,基本音乐技能)里的一个范畴,它涉及很多音乐理论和技能,如:音名,记谱法,调式,音程,和弦、节拍、速度、力度、旋律、视唱及歌唱技能等的同时,识谱也是音乐审美的一种手段、工具,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功”,因而在普通中学开展识谱课,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也是必要的。 至于学习识谱的方法及如何学习识谱,是我下面要重点讲述的内容. 首先,在认识上,要有一个正确的观念。要让学生知道学习识谱并不是神秘高深莫测的事情,一般五音正常的人都能学会;但也不是一学就会的,要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练习练习再练习。 其次,就是讲究一个方法的问题。以前的音乐课可能也有接触过识谱的知识,但内容零散不系统,学习时间分布不集中,很容易受遗忘曲线的影响,学生学习效果不佳,可以说基本上处于自然状态。 怎样教授这样一批纯属自然姿态的学生呢?方法我用八个字概括:科学系统,循序渐进。下面我将以一个课时为例,讲述我的教学设计过程。 针对学生学习目标的不明确性,我将通过对比的例子来说明识谱的重要性:文学有它的语

言那就是文字,同样,音乐也有它的文字,那就是乐谱,如果不识字,再好的文章也是废纸,如果不识谱,再美妙的音乐也没有旋律。 二、我不讲述一些纯理论的东西,而是让学生通过实例,实践来感受学习,这也避免了单纯理论说教的枯燥,以下我把《识谱歌》作了些改变。 谱例1 《识谱歌》 1=C 1 2 3 4 ∣5 6 7∣ⅰ7 6 5 4∣3 2 1∣1 1 1 3∣5 5 5∣6 6 ⅰ6∣5 5 5∣ ∨∨∨∨∨∨∨∨∨∨∨∨∨∨∨∨ 4 4 4 5∣6 5 4 3 1∣2 4 3 2∣1 1 1‖ ∨∨∨∨∨∨∨∨ 从技术上讲,这段旋律不难。但在学生试唱的过程中,声音都此起彼伏,这反映了同学的实际水平,没有受过系统训练的自然状态,这一点学生自己也能感受到。接下来分析原因,为什么简单的《识谱歌》唱起来都如此复杂? 接下来分析下一整段旋律,从中我们不难看出:(1)旋律包括了八个高低不同的音(1 2 3 4 5 6 7) (2)三种不同时值的音符(x x ) (3)三种不同的节奏(x xx x x x ) (4)调号、括号、小节和终止线。 以下将分别讲述: 1.调号 调号写在简谱的左上方,表示整首曲子音调的高低。而曲子音调的高低通常通过规定主音(1)来确定。举例:的不同音高而决定不同音调,并很快判断第二个音阶的调比第一个要高很多,这样,学生在感性上对调号有个初步的人认识。 2.拍号 拍号写在调号的后面,以分数的形式表示(),其中,分母表示以几分音符为一拍(单位拍),分子表示每小拍唱几拍(拍子)。我们通常说的几拍子就是看分子,它和拍号的分母无关,如都属二拍子。,唱几拍(拍子)。我们通常说的几拍子就是看分子,它和拍号的分母无关,如都属二拍子,都属三拍子。 (1)拍子: (2)拍子的概念:拍子就是有强有弱的相同时间1个断,按照一定次序循环重复。从中得出:a拍子是有强弱的。 b单位拍的时值是一样的。 c拍子有循环性。 拍子的强弱性,通过介绍一些常用拍子来说明: 二拍子:每小节有二拍的拍子。强弱关系是:强弱▲△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全册)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第一单元华夏古韵 第一课时 一、教学内容: 1、讲音乐故事,欣赏古琴曲《流水》 2、唱歌《阳关三叠》。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并能复述“知音”的故事。 2.了解古琴曲《流水》的音乐内涵,认识古琴的音色。 3.学会演唱歌曲《阳关三叠》,并能够感受和表现出歌曲的基本情感。 三、教学重点、难点: 学唱歌曲,正确感受古曲所蕴含的深厚情感。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1)展示古琴,交流古琴知识 提问:今天这节课,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件我们中国古代非常珍贵的乐器,这件乐器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了。这是什么乐器呢? (2)交流知识 提问:古琴有几根琴弦?

①提问:琴面上的白点的名字是什么?一共有多少个? ②老师介绍古琴的结构:琴有头、颈、肩、腰、尾、足, 琴的背面有两个孔,是古琴的出音孔。 ③提问:古琴面和古琴底分别是什么形状?它们分别象征 了什么? ④老师介绍琴名与音色 ⑤听一段古琴曲,学生初步感受古琴的音色。 ⑥老师讲解琴歌的基本概念 2、(一)讲音乐故事 (1)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古代有关知音的故事吗? (2)请学生讲故事,教师在黑板上写出一些关键词。如:伯牙、子期、古琴、高山、流水等。教师适当补充。(如果学生不了解,由教师讲故事。) (3)问:同学们,知音的故事对你有什么触动? 学生的答案可能涉及到朋友间的友情,这为下面学唱歌曲《阳关三叠》做了铺垫。学生的答案也可能涉及到音乐沟通人与人之间感情的作用,也可能涉及到古琴音色塑造自然现象的造型功能,等等,都应予以鼓励。 (4)听古琴曲《流水》 这项教学内容也可以先安排听古琴曲《流水》,后讲故事。也可以由教师在古琴曲《流水》的音乐声中讲故事,然后摘要其中的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第一单元青春的旋律 课题:《青春的旋律》(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歌曲《青春舞曲》 2、音乐活动:为《青春舞曲》编配打击乐伴奏,并创编舞蹈动作。教学准备: 钢琴(电子琴)、录音机、磁带、小型打击乐器(手鼓、串铃等)、投影仪、音响设备等。 教学目标: 1 、学会歌曲《青春舞曲》。正确把握歌曲的情绪,体会歌曲的旋律 特点。 2、通过音乐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意识,培养节奏感和创造力,训练协调性,加深对歌曲风格的理解。 3、了解维吾尔族音乐特点,并可结合维吾尔族服装、乐器、舞蹈动作,体会音乐与舞蹈的结合。 重点难点: 1、重点:通过不同教学活动,使学生认识和了解围绕“青春”主题的不同音乐作品的内容和音乐风格特点,并激发学生对“青春”的更深层次的理解。用自然的声音准确地演唱《青春舞曲》。 2、难点:本单元所选的歌曲和乐曲均属小型作品,在教学中,既要通过各种活动使学生掌握应学的知识,有要是课堂气氛活跃,充满“青春气息”,同时还要发掘“青春”的思想含义。

教学过程: 1、聆听《青春舞曲》。 2、提问:(1)这是哪个民族的歌曲? (2)说出这首歌曲音乐特点,包括曲调、节奏、速度、情绪。 3、再听两遍《青春舞曲》。请学生打开课本,边听边跟随音响唱乐谱,可以跟着歌曲的拍子拍手,体会节拍感。当听第二遍时,找出主要节奏型,尝试有表情地背唱这收歌曲。 4、引入音乐活动(一)——编配打击乐伴奏。首先介绍新疆维吾尔族的特色乐器:手鼓、萨巴依等,并介绍乐器的演奏方法。 5、将全班分成几个小组,各组选用不同的打击乐器(除新疆打击乐器以外的其它打击乐器或自制打击乐器),自编与歌曲相配合的节奏,教师对每一组分别加以辅导,启发学生编配多声部节奏,并使之配合默契。 6、每一组展示自编节奏,全班同学进行评价,哪一组的节奏与歌曲配合起来音响效果最好。 7、这首歌曲是载歌载舞的,同学们了解新疆维吾尔族舞蹈的基本动作吗?介绍新疆维吾尔族舞蹈的基本动作(此步骤根据情况而定)。 8、音乐活动(二)——创编舞蹈动作。可以是新疆的,也可以是其他的,如现代的,最主要的是与歌曲的节奏相适应。 9、全班分成机组,由学生推荐或教师指定几个有舞蹈基础的同学作为骨干,每人带领一组,编创舞蹈动作,经过几分钟的练习后,每一

人教版音乐八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八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八年级学生喜欢音乐,音乐素质较好,在歌唱方面较突出,但偏爱流行音乐,要正确引导。这个班学生相对来说只有少部分学生上课较认真,学习主动较教高,学习兴趣较浓,八年级学生经过前阶段得学习,对初中音乐教学已经有了一定得了解,因此,本学期要继续加强他们对音乐知识得了解,扩大他们得音乐视野。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从百卉含英、梨园颉英、管弦和鸣、神州大地(4)——茂密得森林、环球之旅(4)——大洋洲采风、假日泛舟这几个主题方面对学生进行音乐熏陶,贯穿了歌剧、咏叹调、序曲、越剧、舞剧、电子音乐得音乐知识。每一单元都有自己得教学主题,分唱歌、欣赏、实践与创作三个版块,内容得安排上都具有一定得相关性或联系性,各单元之间又注意内容得衔接性或层递性。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逐步获得学习音乐必须掌握得浅显音乐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三、学期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得要求和学生得实际情况,本学期得教学目标包括以个几个方面得内容: 1、知道有关音画得知识,懂得音乐能够表现自然界得美景;知道“歌唱得咬字、吐字”和“合唱得和谐与均衡”方面得知识,并注意在歌唱练习中加以运用。

2、能够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喜欢西南地区得民族音乐,并乐于了解其音乐文化。 3、感受电声乐队与体验电子音响合成器得效果得音响效果,学习有关电声乐队和电子音乐方面得知识。 4、能够用积极得态度参与感受、体验歌剧音乐,对歌剧、舞剧音乐感兴趣,乐于学习了解与歌剧有关得音乐文化。 5、能够用不同得情绪来演唱不同得歌曲。 6、能够背唱3—5首歌曲。 7、了解我国各民族优秀得民族民间音乐,激发学生热爱祖国音乐艺术得感情和民族自豪感,自信心,了解外国优秀音乐作品,扩大视野,使学生具有一定得音乐鉴赏得能力。 四、教学措施 1、认真备课,做好前备、复备工作,为能使学生上好课做好充分得准备工作,备课时注意与新课标结合,并注意备学生。 2、利用多媒体让学生视听享受,尽可能多地补充延伸得知识,开阔学生眼界。 3、每学一支歌曲,下一节课应该进行检查,让个别学生起来演唱,若有不正确得地方师及时进行教正。 4、有学习有记载,有学习有考试。使学生真正体会到学习音乐课得意义。 5、积极和其他学科沟通,积极研究学科整合。响应新课标要求。 五、教材安排 1、课堂教学,每周一节。

八年级上册音乐人教版

1、《青春舞曲》维吾尔族民歌, 《拉起手》热情欢快地演唱。 2、欣赏曲《西班牙斗牛舞曲》电子琴独奏, 作品介绍:斗牛是西班牙独特的民俗活动,这有、首乐曲表现了激烈奔放、扣人心弦的斗牛场面。节奏欢快酣畅,旋律优美动听,形象鲜明生动,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欣赏曲《丝绸之路》电视片《丝绸之路》主题音乐,电子合成器演奏。 欣赏曲《动物世界》片头曲, 作品介绍:是20世纪70年代由法国Space电子乐队创作。音乐充满动感与幻想,优美的电子音效、奔放的运动旋律。欣赏曲《橄榄树》电声乐队合奏 3、《洪湖水,浪打浪》选自歌剧《洪湖水赤卫队》 作品介绍:《洪湖水,浪打浪》讲述了1930年,洪湖赤卫队在韩英和刘闯的率领下消灭白极会首领彭霸天的故事。《洪湖水,浪打浪》唱段抒发了韩英热爱家乡、热爱人民以及对未来充满信心的崇高感情。 4、歌剧《白毛女》选段,作品介绍:歌剧《白毛女》是在新秧歌运动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中国第一部新歌剧。 5、《今夜无人入睡》选自歌剧《图兰朵》词:朱塞佩·阿达米(意)曲:普契尼(意) 普契尼是意大利歌剧作曲家,代表作品有《蝴蝶夫人》《托

斯卡》《艺术家生涯》《图兰朵》。 作品介绍:歌剧《图兰朵》讲述了鞑靼王子卡拉夫凭借智慧赢取中国公主图兰朵的爱情故事。《今夜无人入睡》是歌剧中卡拉夫在等待图兰朵猜其身份时所唱。 6、《卡门序曲》管弦乐合奏,作曲:比捷(法国) 7、《猎人合唱》选自歌剧《自由射手》,是德国作曲家韦伯歌剧《自由射手》选曲。 8、《回忆》选自音乐剧《猫》,作曲家安德鲁·洛尹德·韦伯,英国作曲家,代表作品有《猫》、《歌剧魅影》《日落大道》 9、《采花》四川民歌 《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云南民歌 作品介绍:歌曲《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采用了彝族撒尼人的音调素材创作而成。表现了我国西南少数民族热情好客的民风。 10、《火把节》交响组曲,选自《去南音诗》第四乐章。 11、《北方水草茂盛的家乡》藏族民歌 作品介绍:《北方水草茂盛的家乡》属于藏族牧歌,节奏自由,悠长,旋律音调悠扬、舒畅,表现了对家乡无限热爱的真挚感情。 12、《蝉虫歌》侗族大歌《跳月歌》彝族民歌 13、《依呀呀噢咧噢》扎伊尔民歌,这首歌表达了扎伊尔人

最新人教版音乐八年级下册教案

八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茉莉花》教案设计 课型: 唱歌课 教学内容: 歌曲《茉莉花》 教学目标: 1、学会歌曲河北民歌《茉莉花》。 2、了解歌曲的主旋律、风格,锻炼学生的配合能力。 3、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和艺术创造能力。 教学重点及难点: 歌曲学唱 感受二声部的和谐以及有感情的歌唱歌曲。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课:老师唱一首歌曲,同学们听一听是什么体裁的歌曲? 《沂蒙山小调》(民歌) 教师:对,民歌.中国的民歌和我们中华民族的历史一样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浩如烟海的民歌给人们的生活增添了无穷的乐趣,是我们的生活多姿多彩. 同学们,今天给你们带来了几首歌曲片断,你听一听都是属于什么体裁? (放录音) 1、《太阳出来喜洋洋》 2、《放马山歌》》 3、《川江船夫号子》》 4、《无锡景》 学生回答。 板书——民歌的体裁:山歌、小调、劳动号子 5、听一听这是什么地方的民歌?(放录音)《茉莉花》 江苏民歌茉莉花

三、歌曲学唱 1、听录音--------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选择:A、欢快活跃B、亲切抒情 2、歌曲的旋律有什么特点? 选择:A、婉转细腻柔美B、粗犷豪放抒情 3、歌曲表现了青年姑娘什么样的心理状态?(学生回答) 歌曲表面上是在表现年轻姑娘既想摘花又怕挨骂的天真神态,实质上是在表现青年男女之间的纯洁感情。 4、歌曲教唱 老师用钢琴伴奏分声部教唱 (划拍唱-----难点纠正:把学生在课堂上出现的容易出现的错误纠正过来。) 5、声部配合,完整有感情的演唱。 四、欣赏(放录音) 1、《茉莉花》—江苏民歌。与河北民歌作以比较,看看两者旋律有何不同?风格有何不同? 2、欣赏不同版本的《茉莉花》片断(合唱版、爵士版、器乐版) (这首民歌流传于全国各地,其歌词基本相同或者大同小异,旋律上既有相同的因素,由尤其独特的地方特色,从而鲜明的表现了民歌的变异性。) 第二单元梨园撷英

最新整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全册】

九年制学校八年级音乐学科导学案1 主备课人:审核人: 授课人授课时间班级八(1)(2)课题 1、唱歌《青春舞曲》 2.欣赏《共青团员之 歌 课型 学习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演唱《青春舞曲》,体会音乐中人们积极、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以及对青春的珍惜之情。 (2)通过欣赏《共青团员之歌》,体会音乐中苏联青年誓死保卫国家的决心和信念。 2.过程与方法: (1)学生在对节奏的模仿与反复练习中体会音乐要素对表现歌曲情感的重要作用。 (2)找出歌曲旋律的特点,进行简单的创编,并进行歌曲的快速背唱。 (3)结合歌曲,分析歌词,启发学生珍惜青春年华从现在做起。 3.知识与技能: (1)了解新疆典型的切分节奏和附点节奏。 (2)学习“鱼咬尾”以及重复的旋律创作手法并进行简单的旋 律创编。

(3)了解王洛宾的生平及贡献。 (4)准确地有感情地背唱歌曲。 学习重难点结合歌曲,分析歌词,启发学生珍惜青春年华从现在做起。 教具电子琴 教学过程 1.导入: 请同学们聆听歌曲,并思考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2.唱歌《青春舞曲》 (1)请学生边聆听歌曲边小声地哼唱歌曲旋律。 (2)让学生了解新疆音乐的典型节奏型并随老师练习。 附点节奏: 4/4 X.X X X| X.X X X| 切分节奏: 4/4 XXXXXXXXXX | XXXXXXXXXX | (3)学生跟随老师的钢琴演唱歌曲的旋律,并找出歌曲的旋律创

作特点。 (4)老师带领学生分析歌曲旋律创作特点。 ①请同学们找出歌曲旋律中“鱼咬尾”的部分,并请学生按此手 法进行四个小节的旋律创编。 1=C 2/4 5 3 2 ∣∣∣∣ ②请同学们找出歌曲旋律中重复的部分,并对旋律进行逐步记忆。 (5)请同学们有节奏地朗读歌词。 (6)跟随老师的伴奏填词反复演唱,并能背唱歌曲。 (7)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理解,为这首歌曲设计相应的力度和速 度变化,并请同学们踊跃展示。 (8)介绍新疆的常用民族乐器。 (9)随老师学跳新疆舞的几个典型动作。 (10)将学生分成五组,一组同学演唱歌曲,一组同学表演舞蹈, 另外一组拍击节奏。 3.竖笛演奏欣赏《青春舞曲》 请同学们观看竖笛演奏视频,体会不同表现形式所带来的不同 感受。 4.欣赏《共青团员之歌》 (1)请同学们完整聆听歌曲,边听边思考歌曲的结构。 (2)请同学们分析不同段落的不同情绪。 (3)分析歌曲的旋律特点(大跳)及典型节奏。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音乐上册教案全集13课时

一单元青春的旋律 (第1课时) 教学内容: 1、歌曲《青春舞曲》 2、音乐活动:为《青春舞曲》编配打击乐伴奏,并创编舞蹈动作。 教学准备: 钢琴(电子琴)、录音机、磁带、小型打击乐器(手鼓、串铃等)、投影仪、音响设备等。教学目标: 1 、学会歌曲《青春舞曲》。正确把握歌曲的情绪,体会歌曲的旋律特点。 2、通过音乐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意识,培养节奏感和创造力,训练协调性,加深对歌曲风格的理解。 3、了解维吾尔族音乐特点,并可结合维吾尔族服装、乐器、舞蹈动作,体会音乐与舞蹈的结合。 重点难点: 1、重点:通过不同教学活动,使学生认识和了解围绕“青春”主题的不同音乐作品的内容和音乐风格特点,并激发学生对“青春”的更深层次的理解。用自然的声音准确地演唱《青春舞曲》。 2、难点:本单元所选的歌曲和乐曲均属小型作品,在教学中,既要通过各种活动使学生掌握应学的知识,有要是课堂气氛活跃,充满“青春气息”,同时还要发掘“青春”的思想含义。 教学过程: 1、聆听《青春舞曲》。 2、提问:(1)这是哪个民族的歌曲? (2)说出这首歌曲音乐特点,包括曲调、节奏、速度、情绪。 3、再听两遍《青春舞曲》。请学生打开课本,边听边跟随音响唱乐谱,可以跟着歌曲的拍子拍手,体会节拍感。当听第二遍时,找出主要节奏型,尝试有表情地背唱这收歌曲。 4、引入音乐活动(一)——编配打击乐伴奏。首先介绍新疆维吾尔族的特色乐器:手鼓、萨巴依等,并介绍乐器的演奏方法。 5、将全班分成几个小组,各组选用不同的打击乐器(除新疆打击乐器以外的其它打击乐器或自制打击乐器),自编与歌曲相配合的节奏,教师对每一组分别加以辅导,启发学生编配多声部节奏,并使之配合默契。 6、每一组展示自编节奏,全班同学进行评价,哪一组的节奏与歌曲配合起来音响效果最好。 7、这首歌曲是载歌载舞的,同学们了解新疆维吾尔族舞蹈的基本动作吗?介绍新疆维吾尔族舞蹈的基本动作(此步骤根据情况而定)。 8、音乐活动(二)——创编舞蹈动作。可以是新疆的,也可以是其他的,如现代的,最主要的是与歌曲的节奏相适应。 9、全班分成机组,由学生推荐或教师指定几个有舞蹈基础的同学作为骨干,每人带领一组,编创舞蹈动作,经过几分钟的练习后,每一组向全班展示。 10、在两项音乐活动完成后,全班共同表演《青春舞曲》,分成唱歌组、打击乐伴奏组、舞蹈组、乐器伴奏组(如竖笛、手风琴、钢琴、弦乐器等,视情况而定)载歌载舞,将课堂气

人教版八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初二音乐下册百卉含英教案 (人教课标版初中音乐教案八年级下册) 激情导入 1、师:“同学们,有这样一首歌——它是我国广为流传的一首民歌;因为其曲调曾被意大利作曲家普契尼引用到他的歌曲《图兰多》中,而传遍了全世界,成为中国最具代表性的民歌之一;在2004年希腊奥运会的闭幕式上,中国的小女孩用稚嫩的嗓音向全世界唱出了这首民歌。你们知道它吗?” 2、学生讨论、回答、并请个别同学为大家唱上两句。 歌唱 1、教师介绍歌曲所讲述的内容。(《西厢记》中张生与崔莺莺的爱情故事) 2、聆听河北民歌《茉莉花》,谈感受 3、学生跟教师的钢琴轻声学唱歌曲 讨论歌曲的旋律特点和风格特点 教师用钢琴弹奏第二声部旋律请大家演唱第一声部;然后学唱第二声部,教师弹奏第一声部学生看谱试着唱第二声部。

观看合唱录象《茉莉花》,交流讨论“合唱《茉莉花》”的艺术魅力,鼓励学生唱好歌曲的信心。 两声部合唱河北民歌《茉莉花》(引导学生有表情的演唱,并注意旋律的起伏和两声部的和谐统一) 三、鉴赏 1、师:“《茉莉花》是一首人们喜欢听也爱唱的歌曲,我国幅员辽阔各地有不同旋律风格的茉莉花,刚才我们听唱的是河北的,接下来让我们再听一首,你知道这是哪里的吗?”——聆听江苏民歌《茉莉花》 2、提问河北与江苏《茉莉花》在风格上、旋律上有何不同? 3、轻声哼唱江苏民歌《茉莉花》,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体验。 4、通过鉴赏和教师的引导,学生了解到,不同地域文化所呈现出不同风格的民歌,了解了民歌在我国的发展和具有的基本特点。 四、拓展 1、师:“说起了民歌,同学们应该知道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大家庭,各少数民族的歌曲也是色彩芬呈,同样赞美花儿的歌曲有哪些呢?接下来让我们聆听布依族的一首民歌《好花红》。”——聆听《好花红》 2、学生说说歌曲的旋律和风格特点,与前面的两首《茉莉花》对比,有何不同。教师引导并指出歌曲句首的装饰音体现了布依族民歌的特色。 3、提问:《茉莉花》和《好花红》都采用了五声音阶(do,re,mi,sol,la),但它们的结束音不同,你感受到了吗?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第一单元:《歌舞青春》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唱歌《青春舞曲》 2.欣赏《共青团员之歌》 教学目标: 1.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演唱《青春舞曲》,体会音乐中人们积极、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以及对青春的珍惜之情。 (2)通过欣赏《共青团员之歌》,体会音乐中苏联青年誓死保卫国家的决心和信念。 2. 过程与方法: (1)学生在对节奏的模仿与反复练习中体会音乐要素对表现歌曲情感的重要作用。 (2)找出歌曲旋律的特点,进行简单的创编,并进行歌曲的快速背唱。 (3)结合歌曲,分析歌词,启发学生珍惜青春年华从现在做起。 3. 知识与技能: (1) 了解新疆典型的切分节奏和附点节奏。 (2) 学习“鱼咬尾”以及重复的旋律创作手法并进行简 单的旋律创编。

(3) 了解王洛宾的生平及贡献。 (4) 准确地有感情地背唱歌曲。 教学过程: 1.导入: 请同学们聆听歌曲,并思考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2.唱歌《青春舞曲》 (1)请学生边聆听歌曲边小声地哼唱歌曲旋律。 (2)让学生了解新疆音乐的典型节奏型并随老师练习。附点节奏: 4/4 X.X X X| X.X X X| 切分节奏: 4/4 (3)学生跟随老师的钢琴演唱歌曲的旋律,并找出歌曲的 旋律创作特点。 (4)老师带领学生分析歌曲旋律创作特点。 ①请同学们找出歌曲旋律中“鱼咬尾”的部分,并请学 生按此手法进行四个小节的旋律创编。 1=C 2/4 5 3 2 ∣∣∣∣ ②请同学们找出歌曲旋律中重复的部分,并对旋律进行逐步记忆。 (5)请同学们有节奏地朗读歌词。 (6)跟随老师的伴奏填词反复演唱,并能背唱歌曲。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音乐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课时安排3课时第一单元华夏古韵 授课时间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唱歌《阳关三叠》 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歌曲的演唱学习中,增强学生对我国传统的优秀音乐文化的认识,并能正确感受古曲所蕴含的深厚情感。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交流古琴知识、观看老师古琴表演、欣赏歌曲录音、分析歌曲要素与情感表达,视唱歌曲旋律、对比欣赏等手段,学唱、表现琴歌《阳关三叠》。 三、知识与技能 1.初步了解古琴的相关知识。 2.知道琴歌这一艺术形式。 3.用连贯、流畅、饱满的声音表现出古曲的韵味和情感。 教学重、难点重点:对学生进行中华母语音乐文化的教育,要让学生不仅能够感受到我国古代音乐文化的价值,增强民族自豪感,而且能够总结出古代音乐的基本特征,总结这些基本特征不能要求面面俱到,但一定是学生对所听、所唱、所做的音乐材料的直接感想。 难点:听辨骨笛、埙、编钟、古琴的音色,并能用简短的词语来概括。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 主备复备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 师生音乐问好 二、导入新课 展示古琴、交流古琴知识。 交流知识。 出示古琴《阳关三叠》上阙,学生初步感受古琴的音色。 早在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中国的古琴艺术列入了“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古琴艺术代表着中国文人怡养性情的生活方式。琴歌,就是古琴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即抚琴而歌。琴歌这种形式,古即有之。 三、感受体验 交流:这首《阳关三叠》是唐代诗人王维的诗作,原诗叫什么名字?

教学过程(《阳关三叠》这首琴歌的歌词要比原诗长,后人在原诗的基础上新增加了下阙,更进一步地表达了诗人对友人依依不舍的送别之情。因诗中有“渭城”、“阳关”等地名,歌曲又名《渭城曲》、《阳关曲》。) 1.音乐分析 边看谱边聆听琴歌《阳关三叠》的第一叠。 交流:《阳关三叠》中三叠是指什么呢? (原曲分成三大段,由于将一个曲调变化叠唱了三遍,故名三叠。)2.视唱上阙旋律。 (1)手打稳定拍,跟琴视唱歌曲的上阙旋律。演唱时注意歌唱姿势、歌曲速度。 (2)解决节奏和音符时值问题:二分音符要唱得饱满,附点节奏和前十六后八的节奏要唱准。注意每一乐句中的换气。 交流:这段旋律的第一乐句句尾与第二乐句句尾有什么特点呢?(3)用“Lu”唱旋律做发声练习,提示歌曲音准与节奏问题,帮助学生找出音乐规律、记忆歌曲旋律,并进行发声练习。填词演唱上阙。 (4)学生朗诵诗句体会诗中情感。注意朗诵的语调和语气,要把诗人王维送别友人的离别惆怅之情表达出来。 (5)学生跟琴演唱歌曲上阙。 3.视唱下阙旋律。 老师钢琴伴奏,学生完整演唱《阳关三叠》第一叠。在演唱时要注意速度、力度、歌曲的情感以及声音的连贯等。 四、拓展延伸 欣赏混声合唱《阳关三叠》第一叠,请学生谈谈合唱版与独唱版的不同之处及其带来的不同感受。 五、课堂小结 教学建议 教学反思

八年级下册音乐人教版

1、《阳关三叠》王维待,是一首古曲。叠,是古代对同曲变奏结构的一种称谓。三叠是指演唱(变奏)了三次。 作品介绍:《阳关三叠》是以唐代诗人王维的诗《送元二使安西》为唱词的一首著名的古代琴歌。诗意清新、旋律质朴、感情真挚,表达了诗人对友人依依不舍的送别之情。 2、欣赏《原始狩猎图》骨笛与乐队。 骨笛是笛子的一种,20世纪80年代在河南舞阳出土的距今约八千年的骨笛是中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古老的实物乐器。 3、欣赏曲《哀郢》埙独奏。这首乐曲以屈原诗作《哀郢》为主题,表现了远古时期混沌初开、曙光初现的人类童年时期那种最初的觉醒和困惑、敬畏和恐惧。 4、欣赏曲《楚商》编钟曲,编钟是将大小不同的钟悬挂在支架上组合而成,是有固定音高的打击乐器,常用于各种仪式与庆典活动。湖北随州曾侯乙墓出土的一套战国早期编钟,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数量最多、保存最好、音律最全、气势最宏伟的一套编钟。 5、欣赏曲《流水》古琴曲,古琴2003年,古琴艺术人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二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 6、欣赏曲《杏花天影》这是一首典型的宋代歌曲,音乐由换头合尾的两个段落组成,旋律舒缓,典雅,情绪惆怅。姜,字尧章,号白石道人,南宋文学家,音乐家。代表作有《杨州慢》《杏花天影》等。 第二单元梨园风采 1、京剧四大名旦:生行、旦行、净行、丑行。 2、欣赏曲《海岛冰轮初转腾》选自传统京剧《贵妃醉酒》梅兰芳演唱,《贵妃醉酒》又名《百花亭》主要描写杨玉环醉酒抒怀的故事,是梅派代表剧目之一。 3、欣赏曲《我正在城楼观山景》选自传统京剧《空城计》马连良演唱,《空城计》是京剧传统剧目。马连良,京剧大师,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世称“马派”。代表剧目有《空城记》等。 4、欣赏曲《儿行千里母担忧》选自传统京剧《三家店》, 5、欣赏曲《游园惊梦》选自昆曲《牡丹亭》,《牡丹亭》原名《还魂记》,是明代剧作家汤湿祖的代表作。 6、欣赏曲《智斗》选自现代京剧《沙家浜》,现代京剧《沙家浜》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是《沙家浜》第四场阿庆嫂与日伪参谋长刁德一的一段斗智斗勇的唱段,生动形象地表现了阿庆嫂的机智和勇敢。 7、欣赏曲《打虎上山》选自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 8、传统京剧的伴奏分为文场和武场。 文场乐器:京胡、京二胡、小三弦、月琴 武场乐器:板鼓、大锣、小锣、铙钹 9、四击头是锣鼓经的一种节奏型的名称,一般在京剧表演中用于伴衬亮相。 第三单元 1、《英雄凯旋歌》选自清唱剧《犹大·麦卡白》曲享德尔,德国作曲家,在欧洲音乐史上与巴赫占有同等重要地位。他的作品具有英雄性、史诗性的风格特点。代表作品有清唱剧《弥赛亚》、管弦乐组曲《水上音乐》。清唱剧是一种介于歌剧和大合唱之间的多乐章大型声乐套曲,包括独唱、重唱及合唱,由管弦乐队伴奏。 2、欣赏曲《G弦上的咏叹调》小提琴独奏,曲巴赫(德),德国作曲家、管风琴演奏家。被誉为“欧洲近现代音乐之父”。代表作品有声乐曲《马太受难曲》《b小调弥撒曲》以及管弦乐《勃兰登堡协奏曲》等。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音乐教案设计

初二音乐下册教案 第一单元百卉含英 第一课时 一、教学内容: 1、演唱歌曲:《茉莉花》(江苏、河北) 2、欣赏歌曲:《茉莉花》(江苏、河北、东北)《好花红》(布依族民歌) 二、教学目标: 1.学会歌曲《茉莉花》(江苏、河北二种唱法)并能够准确而有感情地演唱; 2.难受不同地域《茉莉花》的风格特点,进而了解不同地域的民风、民俗、民情。 3.欣赏童声领唱合唱《茉莉花》,理解力度记号与音乐表达的关系。 4.通过欣赏,了解不同地方民歌的不同特点以及民歌与人民生活、地理背景的关系。5.欣赏布依族民歌《好花红》,了解中国少数民族民歌的风格特点。 6.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祖国民族音乐的思想感情。 三、教材分析: 《茉莉花》是我国广为流传的一首民歌,变体极多。流行于河北的《茉莉花》是诸多变体中的一首,节拍为四四拍,音阶为五声调式,旋律以级进为主,曲调高亢、嘹亮,加上运用方言演唱,明显地体现出当地的民歌风采。表现了赏花人对纯洁美丽的茉莉花的赞美之情和渴望采摘茉莉花的迫切心情。江苏《茉莉花》也是诸多变体中的一首,流传于江苏一带。二四拍,五声音阶,调式,分节歌形式。它那优美自然、委婉流畅、富有浓郁江南风味的旋律,具有鲜明的东方民族音乐风韵,犹如甘泉沁人心脾。它的内容健康淳朴,描绘了一个村姑对茉莉花无限热爱的感情。《好花红》是布依族代表性民歌,主要流传于贵州中部。歌曲柔和优美、清新流畅,内容深邃,借花寓人,表达了布依族人民对新生活的赞美之情。句头、句尾的装饰音体现了布依族民歌的独特风格。 四、教学重点:歌曲学习、音乐欣赏 五、教学难点:把握不同地区的民歌风格 六、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教材音乐 七、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宣布上课。 2.面带微笑地问好:“同学们好!”并环视全体学生。 二、导入新课 在寒假中我们共同度过了一个中华民族历史传统上最为隆重的节日——什么节?——对,是春节。春节过后,春天就开始了,虽然最近还有些许冷意,但春天的脚步已慢慢地走近我们。那么,春天给大家的感觉是怎样的呢?——满眼翠绿、鲜花盛开、莺歌燕舞,其中给人印象最深刻的当数盛开的鲜花,今天我们的课题就是以花卉为主题的内容——百卉含英。

人教版八年级音乐上册教案全集[1]

初中音乐教案本()学年度第()学期 学校 科目 年级 教师

认识简谱 年月日第周星期第章第节(课)(本节共课时)总课时两课时 一、识谱是音乐双基(基础音乐知识,基本音乐技能)里的一个范畴,它涉及很多音乐理论和技能,如:音名,记谱法,调式,音程,和弦、节拍、速度、力度、旋律、视唱及歌唱技能等的同时,识谱也是音乐审美的一种手段、工具,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功”,因而在普通中学开展识谱课,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也是必要的。 至于学习识谱的方法及如何学习识谱,是我下面要重点讲述的内容. 首先,在认识上,要有一个正确的观念。要让学生知道学习识谱并不是神秘高深莫测的事情,一般五音正常的人都能学会;但也不是一学就会的,要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练习练习再练习。 其次,就是讲究一个方法的问题。以前的音乐课可能也有接触过识谱的知识,但内容零散不系统,学习时间分布不集中,很容易受遗忘曲线的影响,学生学习效果不佳,可以说基本上处于自然状态。 怎样教授这样一批纯属自然姿态的学生呢?方法我用八个字概括:科学系统,循序渐进。下面我将以一个课时为例,讲述我的教学设计过程。 针对学生学习目标的不明确性,我将通过对比的例子来说明识谱的重要性:文学有它的语言那就是文字,同样,音乐也有它的文字,那就是乐谱,如果不识字,再好的文章也是废纸,如果不识谱,再美妙的音乐也没有旋律。 二、我不讲述一些纯理论的东西,而是让学生通过实例,实践来感受学习,这也避免了单纯理论说教的枯燥,以下我把《识谱歌》作了些改变。 谱例1 《识谱歌》 1=C 1 2 3 4 ∣5 6 7∣ⅰ7 6 5 4∣3 2 1∣1 1 1 3∣5 5 5∣6 6 ⅰ6∣5 5 5

八年级音乐教案人教版

八年级音乐教案人教版 初中音乐教学,不只是跟唱和欣赏。创设一个以创新、开放和拓展为主的趣味课堂,不仅是新课程新理念的需要,而且是学生和家长的需要。接下来为你整理了八年级音乐教案人教版,一起来看看吧。 八年级音乐教案人教版:神州音韵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牧歌》 2.欣赏合唱《大漠之夜》 3.选听《半个月亮爬上来》 4.选听《乌夏克木卡姆》 教学目标 1.能正确并富有情感的演唱歌曲《牧歌》,了解蒙古族民歌的特点,扩大学生的音乐审美。 2.通过两手合唱作品的欣赏,能了解不同的合唱表演形式,拓宽学生的音乐文化视野。 3.了解新疆传统民族音乐“木卡姆”这一音乐题材。 教学重难点 能正确演唱歌曲《牧歌》。 了解混声合唱及无伴奏合唱两种形式 知道木卡姆这一音乐体裁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复习导入。播放马头琴独奏曲《万马奔腾》,提问:同学们能说出这首歌曲的名称与主奏乐器吗? 生答。 展示蒙古族人文风俗图片。 二、学唱歌曲《牧歌》 1.聆听歌曲,思考:这首歌曲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设计意图:使学生带着问题听音乐,从整体上感受音乐。) 2.简介《牧歌》。 牧歌 《牧歌》是一首蒙古族长调民歌,旋律绵延起伏,节奏缓慢自由,歌词形象纯朴,富有诗意,表达了蒙古族人民对草原和生活的热爱。曲调和歌词结合得很紧密。虽然只有短短四句歌词,但它那生动的比喻和优美的音乐,为我们勾勒出一幅大草原的美丽画卷。 (设计意图:深入简介作品背景,使学生从文化角度了解歌曲) 3、教师范唱,学生轻声跟唱,熟悉旋律。 4、学生识读乐谱。 5、做呼吸练习。 用缓呼缓吸的呼吸方法练习,教师可用“闻花香”的方式提示学生,自然缓慢的用腹式呼吸法,有情感的“感叹”。接着,法“嘶”音,小腹控制呼吸,缓慢而均匀的发声。 6、用哼鸣的方式哼唱全区,注意运用正确的呼吸方式。

人教版八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音乐上册教案《青春舞曲》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根据音乐大纲的要求,新课程的理念和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我确定了以下的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清晰的咬字吐字,明朗活泼的情绪演唱《青春舞曲》。 2教学过程和方法:通过对课件的欣赏,知道新疆歌曲的风格特征,通过表现创造,培养学生们的创新与协作的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活动,体验作品的内涵,知道珍惜宝贵的青春的道理。 4通过欣赏:了解新疆和西部民歌的风格特点,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的感情。 教学重点与难点: 本节课重点为:学唱歌曲《青春舞曲》,体验作品中的情绪。 教学难点为: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对歌曲的理解作节奏创编活动,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创造力。 教学过程与步骤解析: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经过一天紧张的学习,你们都累了吗?现在让我们随着

音乐来轻松一下吧。(多媒体放音乐《掀起你的盖头来》)请大家随着音乐击拍或者律动吧。(师生随音乐律动) 1师:请大家思考一下,刚才我们欣赏的歌曲,是我国哪个地区的音乐呢? 生:新疆。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找找新疆的地理位置。(课件出示) 生:我国的西北部。 师:对,这节课我要和大家一起走进神秘而美丽的新疆,同学们能谈谈你们所知道的新疆吗?(民族信仰,服饰,小吃,土特产,乐器,民族舞蹈等) 2体会新疆地区语言特点: 师:新疆的语言很有特点,哪位同学能模仿一下陈佩斯演的小品《羊肉串》中的那句台词:哎新疆的羊肉串,味道好极了!(学生模仿) 师:同学们知道维语中的"好"该怎么说吗?(亚克西)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以上的导入设计让学生感受到了新疆歌曲的风格,初步了解新疆的一些风俗,学习简单新疆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师生互动学唱新歌 同学们在欣赏完刚才的歌曲之后,应该对新疆的音乐有一定了了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王洛宾改编的维吾尔族的民歌. 介绍王洛宾的生平及艺术成就. 王洛宾(1913-xx)在他的一生中,有62年致力于音乐艺术的创作与

人教版八年级音乐教学计划

人教版八年级音乐教学计划 导读:本文是关于人教版八年级音乐教学计划的文章,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范文一:八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八年级学生喜欢音乐,音乐素质较好,在歌唱方面较突出,但偏爱流行歌曲,要正确引导。学生们在经过前阶段的学习,对初中音乐教学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因此,本学期要继续加强他们对音乐知识的了解,扩大他们的音乐视野。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从这样的人,曲苑音韵,地球家园,华夏古韵,炎黄子孙,美洲风情这几个主题方面对学生进行音乐熏陶,每单元有歌唱、欣赏、音乐空间、演奏、音乐探究等内容。内容的安排上都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或联系性,各单元之间又注意内容的衔接性或层递性。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逐步获得学习音乐必须掌握的浅显音乐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三、学期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本学期的教学目标包括以个几个方面的内容: 1、知道有关音画的知识,懂得音乐能够表现自然界的美景;知道“歌唱的咬字、吐字”和“合唱的和谐与均衡”方面的知识,并注

意在歌唱练习中加以运用。 2、能够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喜欢本地区的民族音乐,并乐于了解其音乐文化。 3、能够背唱3—5首歌曲。 4、了解我国各民族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激发学生热爱祖国音乐艺术的感情和民族自豪感,自信心,了解外国优秀音乐作品,扩大视野,使学生具有一定的音乐鉴赏的能力。 四、教学措施 1、认真备课,做好前备、复备工作,为能使学生上好课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备课时注意与新课标结合,并注意备学生。 2、利用多媒体让学生视听享受,尽可能多地补充延伸的知识,开阔学生眼界。 3、每学一支歌曲,下一节课应该进行检查,让个别学生起来演唱,若有不正确的地方教师及时进行教正。 4、有学习有记载,有学习有考试。使学生真正体会到学习音乐课的意义。 5、积极和其他学科沟通,积极研究学科整合。响应新课标要求。 【范文二:八年级音乐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从六大主题入手对学生进行音乐熏陶,内容贯穿抒情歌曲、歌曲艺术处理、音乐剧、国粹—京剧、西南地区的名族歌曲、海南本土风情民歌、音乐与相关文化等,分单元、分板块地进行阶梯教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