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经济思想史课后习题答案

经济思想史课后习题答案

经济思想史课后习题答案
经济思想史课后习题答案

1.简述《圣经》中对农业、土地、公平价格和劳动的论述。

《圣经》是基督教的经典,由《旧约》和《新约》两部分组成。它对一些问题的阐述对以后的经济思想特别是中世纪的经院哲学有很大的影响。

(1)《圣经》反映了以农业为根本的思想。如《旧约》的格言中提出,“贸易之利虽大,可以失之于俄顷之间,故不应对买田之事有疑惑”;“惟耕田之人所获为多。”重农思想,反映在古代思想家的著作之中,并且对近代的农业国家的经济思想有相当的影响。

(2)《圣经》视土地的家庭所有为社会力量与保持社会经济结构稳定的最重要的源泉。土地的外姓异化是被禁止的,只有全家同意时,土地才允许出卖。如果土地被迫出卖,血缘最近的亲属有购买的第一选择权。摩西法规定了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土地继承权。

(3)任何形式的欺诈和不诚实都被上帝和法律所不允,包括伪衡、重息、滥价、囤积居奇皆等,并对违反者处以罪行。这意在价格的公允,是为公平价格。

(4)《圣经》十分强调人类劳动的尊严与价值。劳动被看作是带给人类生命的福祉之举。劳动的尊贵源于上帝代表人类利益所进行的劳动。辛劳被赋与荣誉,懒散受到谴责。

2.简述柏拉图理想国的主要内容。

柏拉图《理想国》的目的是回答什么是公正这一难题。他借助于人类的自然不平等和劳动的分工构建了一种理想国,这种国家对他来说便是世间公正的体现。柏拉图认为,健全的国家应该根据正义原则即按照人们的天性分别任事,并以他的分工学说为基础描绘了他所理想的国家组织。

理想国由三个阶层组成。最低阶层是由农民、手工业者、小商人等一切从事经济活动的人所构成。这些人好比人的手足,他们没有思考能力, 没有参预国政的能力,只能从事生产活动, 为其他阶层提供生活资料。第二个阶层是卫国御侮的战士。好比人的肠胃,其职业是保卫国家。他们平时进行体育活动,从事任何的经济活动,战时保卫国家。最高阶层是哲学家,他们好比人的头脑,是掌权者。柏拉图认为,只有哲学家才能洞察真理,具有美德,富于知识,能够以正义治国。生产者、士兵和哲学家这三个阶级反映了柏拉图将人类思想与心灵分为三部分的观点:“一部分乞求,一部分战斗,一部分思考。”这样和谐的社会秩序将构成公正。

而奴隶被视为会说话的工具,没有列入国家组成的阶层之内。

3.比较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在财产问题上的态度差异,并简述其论述内容。

柏拉图反对私有制,希望一个共产社会。他在《理想国》中提出,私有财产和家庭养成人们利己和贪欲之心, 财富的积累将导致奢华、堕落和德行的败坏,引起社会的分裂和对抗。他主张把私有财产从适于统治阶级生活的制度中清除掉。他不仅主张战士和哲学家都不应该拥有私有财产,而且实行共产共妻共子等措施。

《法律篇》再次指出,最好的政治共同体是一个由分享一切的朋友们组成的共同体。他指出,在这个共同体中,所要做的一切,就是抛弃“所有权”。这样一个共同体将由于坚持同一个价值系统而团结起来,给一个人带来快乐与痛苦的东西也将给全体人民带来快乐与痛苦。《法律篇》并且提出了其认为当时的现实世界可以接受的妥协原则:公民可以享受经济活动的成果,但是经济活动刺激了不正当的欲望,并会使人变得卑贱。对财富的关心应被列为第三位乃至最后一位──位于对心灵与身体的关怀之后。

与柏拉图不同,亚里斯多德支持私有制。他认为,财产私有在以下几方面均优越于财产公有:(1)财产私有更高的生产力,因此倾向于进步。当一个人致力于自己的财产时会产生最大的兴趣和关注;(2)财产私有导向社会和平,而财产共有引起社会纷争;(3)私有财产给其所有者提供愉快;(4)世世代代的经验证明财产私有得到了广泛运用,放弃它意味着背叛这种经验;(5)财产私有能使人们从事慈善事业。此外,亚里斯多德将私有制的某些罪恶归之于人性质不善,而不是这个制度本身。

4.简述古代经济思想对商品货币经济分析的主要内容。

马克思认为,古希腊哲人的见解历史地成为现代经济科学的理论的出发点。

(1)分析了商品的某些属性,已经提出商品二重性的一些思想萌芽。色诺芬说,一个笛子对于会吹笛的人才是财富,对于不会使用它的人就不是财富。如果他卖了笛子买回有用的东西,那么笛子对他也是财富。亚里士多德更明确地指出,物品有两种用途,即直接使用和用于交换。这种区分可以说是区分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倪端。

(2)已经注意到市场供求变化对价格的影响。色诺芬认为,某种物品生产过

多,会导致其价降低,使生产者无力可图、破产或转而生产别种产品。

(3)分析了货币的某些职能,如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等。色诺芬认为,人们不会嫌所拥有的白银过多,他们储存暂时用不完的白银,应以日后随时购买有用物品。亚里士多德则区分了货币作为交换媒介和资本的不同作用,即两种交换形态:一种是以消费为目的的简单商品交换,即W──G──W;另一种是以货币增殖为目的的资本流通公式,即G──W──G 。

特别是亚里士多德最早分析了交换的等价性和基础的问题,接触到货币作为价值尺度的职能。他认为,货币就是相互比较的商品等价性的基础。这发现了商品交换中的价值等同关系,并看到货币作为价值尺度的职能。

(4)承认小商业存在的必要性,反对大商业和高利贷。小商业者是为了谋生,为了消费而从事经营活动,所以它是自然、合理并且必要的。而大商业以追求货币财富为目的,不是为了自己消费,因而是不自然的。他们尤其反对高利贷,因为它最突出地表现了以货币追求货币的特点,它最违反自然的。古代思想家认为,大商业和高利贷资本这两种最初形态的资本将会最终摧毁奴隶制社会的经济秩序和道德秩序。

1.简述阿奎那对公平价格、货币和利息的论述。

(1)在阿奎那看来,一种物品的公平价格就是它的所值或价值,按照高于该物品之所值卖出或低于该物品之所值买进,都是不公平的和不合法的。按照他的说法,公平价格不是由某人指定或偏好的价格,而是在没有欺诈和垄断的情况下通过市场形成的价格。这实际是说,公平价格由供求关系决定。

阿奎那强调,商品交易的公正原则不仅要考虑到物品的均等,而且要考虑到利益的均等。后一种观点引出,公平价格不是绝对固定的,要取决于某种评价。阿奎那把公平价格说成是一个主观的范畴,并把它与巩固封建等级秩序相联系。他认为,人们从物品所得到的利益的大小,取决于它们对人的效用, 如果卖者放弃该商品所蒙受的损失很大(相对于买者),则该商品可以合法地按照高于其自身的价值来出卖;反之,卖者就不应该多要价钱。这种观点使他被认为是效用价值论的先驱。另一方面,阿奎那强调,价格必须保证卖主有相当于其等级地位的生活条件。因此,同一种商品由各个等级按照不同的价格出售是公平的。

(2)阿奎那对货币和利息的观点反映了宗教教规和教会世俗利益之间的一种妥协。

阿奎那首先肯定放债取息是一种不公正行为,但又根据罗马法提出两种情况。一种物品是在使用中就被消费掉的物品,如酒、小麦等。这类物品的所有权和使用权是分不开的。如果允许此类物品放债取息,就等于把同一个物品分作两次来出卖,是不公正的罪行。另一种物品是在使用中并不被消费掉,如房子。这类使用权和所有权可以分开,对这类物品可以收取出让使用权的报酬。

货币是便利交换的工具,利息违背了这种用途。阿奎那还驳斥了关于利息是对时间的支付的观点。但他认为在两种情况下可以收取利息:(1)如果出借人出借货币蒙受了损失,他可以同借款人达成补偿的协议而不至于犯罪。(2)出借人以合伙方式把货币委托给商人和手工业者,自己保留着货币的所有权,并承担丧失本金的风险,因而可以合法地对从金钱的使用中所出生的利益的一部分提出要求。阿奎那关于利息是补偿损失和补偿风险的观点已经非常接近于现代西方经济学利息理论的本质。

2.简述奥雷斯姆对货币问题的研究。

奥雷斯姆认为,货币是为解决物物交换存在的困难逐渐产生发展起来的,并提示了货币的价值尺度和交换媒介两种职能。

奥雷斯姆把货币称之为人造的财富,它虽然不能直接满足人们的需要,但对公共福利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作为一位货币金属论者,他讨论了铸造货币的材料,认为贵金属特别是黄金更合适作货币。不应使用合金,因为合金容易掺假或引起猜疑。关于铸币的费用负担,他提出,铸币的价格应当略高于贵金属本身的价格,其间的差额是铸币的费用。此差额不宜过大,否则将危害社会。

在政策实践上,奥雷斯姆反对君主们为了一己私利而任意改变货币制度的行为,并分析了货币贬值的不良后果。他还提出,贬损铸币危害整个国家,这比高利贷活动的害处更大。他把改变货币制度的权力赋予社会而不是君主,这是管理货币权力应由独立的机构而不是行政机构来执行这一思想的最初表达。

1.什么是重商主义?重商主义的基本观点是什么?

货币的极度短缺和拜金主义的狂热,产生了最初的资产阶级经济学说和国家经济政策──重商主义。重商主义者坚持财富的货币形式,认为金银量的多寡,乃是一国富强的标准。

重商主义者认为财富就是货币或金银。获得货币或金银便成为一切经济活动的目的。财富的源泉,除金银矿藏外,是对外贸易。对外贸易的顺差才能使外国的货币流入本国,增加本国财富。为创造贸易顺差,基本原则是:多卖少买,多收入少支出。为扩大对外贸易输出的商品额,重商主义者提倡发展国内的生产,特别是鼓励在国外可以高价畅销的商品的手工工场的生产。同时,国家必须管制对外贸易,采取各种立法手段和行政措施,奖励出口,限制或禁止外国商品进口等。

2.早期重商主义和晚期重商主义有什么区别?

重商主义在可分为两个历史阶段:约15 世纪至16世纪中叶是早期重商主义阶段;16 世纪下半叶至17世纪中叶是晚期重商主义阶段。二者区别主要表现在对如何增加货币的问题上有不同的主张。

早期重商主义者把商业资本流通的统一过程当作互不相关的两个阶段:货币──商品(G──W),商品──货币(W──G),他们坚持一切购买都会使货币减少,一切销售都会使货币增加的观点。他们更强调多卖少买公式中的少买,并加以绝对化。他们主张采取行政手段来阻止金银离开本国。早期重商主义的特点是要求在国内以贮藏货币的形式把货币积累起来,力图通过调节货币的运动,达到积累货币财富的目的。

晚期重商主义者指出,为了增加货币,更重要的不是把货币贮藏起来,而在于把货币投入有利可图的国外贸易中去。国家应允许把货币输出国外,用以扩大对外国商品的购买,但购买外国商品的货币总额,必须少于出售本国商品所取得的货币总额,即进口商品量必须少于出口商品量,在对外贸易中保持顺差,以换回更多货币。这些观点反映出他们已经认识到货币作为资本的职能,货币被看作是增加货币的手段,它只有在不断的运动中才能不断增多。因此,晚期重商主义的特点是,力图通过调节商品的运动,达到积累货币财富的目的。

3.简述托马斯·孟的重商主义观点。

英国晚期重商主义代表,托马斯·孟认为货币的增加是就财富的增加,但并

不认为货币储存越多,国家就越富。他要求国家取消禁止输出货币的法令,提出把货币投入有利可图的外贸中去,来增加货币财富。

托马斯·孟认为,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的对外贸易都会使国家获利,只有贸易顺差才是增加货币并使国家致富的通常手段。他提出,必须时时谨守这一原则,即本国每年出口的商品在价值上需超过它所消费的进口商品。这样,输出本国货币以换取商品成为增加国家财富的一种手段。为保证贸易顺差,托马斯·孟提出各种措施,主张增加本国商品的输出和减少对外国商品的消费。

托马斯·孟的理论特点可概括为:(1)重视发展航运业和转口贸易;(2)热衷于发展同距离英国遥远的殖民地国家,主要是亚洲一些国家(尤其是东印度地区)之间的贸易;(3)着重强调人口和技艺对于增加财富和经济增长的重要意义。

4.为什么说重商主义是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最早理论探讨?其历史意义何在?

重商主义代表着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封建君主和商业资产阶级的利益,商业资本在这一时期产生过压倒一切的影响。它作为一种经济学说,仅以流通领域作为研究对象,从商业资本运动出发来观察经济问题。然而,作为最早的、比较成体系的经济学说和经济政策主张,重商主义产生了积极的作用。从理论上看,它突破了古代和中世纪作家考察经济现象的狭隘眼界,把经济学从主要考察奴隶主的家庭经济和封建的庄园经济扩展到整个国民经济,从中世纪经院哲学式的或教条主义式的研究经济问题传统方式引向密切结合实际的现实社会经济生活,这为资产阶级经济学的产生作了理论准备。从实践上看,其经济思想和政策大大促进了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推动了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的扩展,帮助新兴资产阶级积累了大量的货币财富,从而极大加速了资本原始积累和封建制度瓦解的历史进程,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和发展创造了必要的前提。

1.简述庇古的福利经济学的基本论点。“旧福利经济学”与“新福利经济学”在基础工具上有何区别?

庇古的福利经济学主要分两部分:一是根据边际效用价值学说提出一套福利概念,并把这种主观福利概念与国民收入联系起来;二是从国民收入的增加和国民收入的分配出发,推导出增加社会福利的各种因素。

庇古从“福利”的概念展开论述。他把“福利”分为两类:广义的“福利”,

即“社会福利”;狭义的“福利”,即“经济福利”。经济学所要研究的就是“经济福利”。庇古福利经济学的社会福利概念包含两个基本命题:第一,国民收入总量愈大,社会福利就愈大;第二,国民收入分配愈是均等化,社会福利就愈大。

为衡量经济福利,庇古运用了边际效用基数论。个人经济福利即个人满足的总和,而满足来自商品的效用,因此个人经济福利就是由效用构成的。对效用的计量问题,边际效用论分为基数论和序数论两派。基数论者认为,可以用基数l、2、3……来表示边际效用的绝对数值,并且可以在个人之间进行比较;序数论者持相反观点,认为边际效用是不可以计量的,只能用序数第一、第二、第三……来表示效用相对水平的高低。庇古以基数论来建立其福利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界把庇古福利经济学称为“旧福利经济学”,以区别于以序数效用论为基础的“新福利经济学”。

2.简述垄断竞争思想。

张伯伦对“垄断”和“竞争”作出解释。按照他的说法,只有那种能够控制一种商品销售数量,进而控制价格的唯一卖主,才是垄断者,而“完全竞争”则是指没有一个企业能够控制商品的供给量和价格,这种状况的形成是由于存在着大量的买者与卖者;同时,出售的商品没有差别、即完全一样或标准化,因此可以相互替换。张伯伦认为,完全竞争或完全垄断在经济生活中都是罕见的,大量存在的是垄断和竞争的混合,即“垄断竞争”。

张伯伦认为,产品差别是造成垄断的决定因素,但现实经济活动中厂商的产品,都既有一定的差别,又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替代品。因此,它们既能互相替代,又不能完全替代。能互相替代的一面必然产生竞争,而不能替代的一面即差别性则造成垄断。可见,垄断与竞争并不矛盾,必须把它们结合起来,才能解释实际的经济现象。张伯伦还阐述了“产品差别”的涵义,他提出,在资本主义市场上几乎不存在没有差别的产品。

3.简述霍特里的纯货币的经济周期理论。

霍特里第一次单纯以货币信用因素来解释经济危机和周期波动。其基本观点是,现代的经济周期波动纯粹是货币现象,在货币表示的财货需要增加时,则生产增加,物价上升,商业旺盛;反之则生产减缩,物价下跌,商业凋敝。

霍特里首先认定社会总需求只是一种货币现象。总需求由消费者对消费品的

需求和企业家对资本的需求构成,表现为他们为此所提供的货币量,这样总需求的变动就直接与银行信用的变动联系起来。银行对利率的变动,影响到企业生产,引发周期性的经济变动。

霍特里指出,由银行信用的收缩和膨胀所起的经济的收缩和扩张所转换的关键在于银行现金的涸竭和流回。他提出,资本主义经济的周期性波动都根源于总需求的变动,根源在于银行信用胀缩的循环往复,因此,经济危机仅仅是一种货币现象。他主张采取利率政策和公开市场政策,对银行信用实行统制,以稳定消费者收入和总需求,维持经济均衡。

1.重农主义理论的基本特征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些特征?

重农主义是18世纪中叶在法国产生的有系统的经济思想体系。这个学说体系因重视农业、强调农业在财富生产中的作用,并把这种作用强调到过分的地步而得名。“重农主义”含有自然支配、自然力量之意,引申其义,就是主张遵从自然法则,便可获得最大的利益。

法国的重商主义靠牺牲农民和农业发展工商业的政策使农业遭到严重破坏并处于极度衰落的境地。农村经济的衰败,反过来阻碍了工商业的发展。当国家财政陷于严重困难之时,法国政府却继续推行重商主义政策。然而由重商主义者约翰·罗所推行的经济政策却使法国经济濒临崩溃。严峻的社会现实,要求一种新的理论。重农主义便是在激烈批判重商主义,并与之彻底决裂中产生的,所以,它与重商主义便构成对立的两极:与重商主义重视和只强调商品的货币形态相反,重农主义重视和只强调商品的使用价值形态;与重商主义只强调贸易是财富的源泉相反,重农主义只强调农业和土地是财富的唯一源泉;与重商主义强调政府干预经济相反,重农主义主张自由放任。重农主义是经济学说史上第一个真正的经济学派。它有一个明显的主题和宗旨,即尊重农业。对农业为什么要尊重以及如何尊重等问题构成这个学派井然有序的思想体系。

2. 简述布阿吉尔贝尔的价值和价格理论。

布阿吉尔贝尔提出,为保持社会经济的正常平稳的发展,在商品交换中,各种商品的价格必须保持一定的比例。为探索这个一定比例,他区分了商品的市场价格和“真正价值”,力图在变化的市场价格背后,寻找商品的“真正价值”,提

出独具特色的劳动价值理论的最初观点。首先,他认为,各种货物的价格必须能够偿付生产商品的费用。在探索什么是商品的生产费用时,他看到决定商品价值的劳动包括直接劳动和间接劳动。其次,他又把各种商品的价值比例归结为按正确比例分配于各个产业部门的劳动时间。最后,他还认为,这种分配劳动的正确比例,是依靠自由竞争来实现的。

布阿吉尔贝尔没有完整的价值理论。但在研究谷物价格和其他一切商品价格的关系时,他不知不觉地把商品的交换价值说成是由劳动时间决定的。特别是他关于以农业为基础的社会均衡生产的理论,使他能够在宏观的高度把握商品的价值决定问题,把一种商品的价值视为由社会总劳动时间按照对每种商品的社会需要的一定比例分配在各个特殊部门决定的。

3.魁奈在《经济表》中如何考察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过程的?

答题思路:(1)简述魁奈关于一个典型的简单再生产模型的论述;(2)简述《经济表》中关于全部流通包括商品流通和货币流通的五个行为;(3)简述这五项流通过程结束后,各阶级的情况。

4.杜尔哥对重农主义经济学说有哪些发展?

答题思路:杜尔哥对重农主义的补充和发展主要包括:

(1)杜尔哥把不同的经济地位和在劳动中的作用作为划分阶级的客观依据,将社会划分为五个阶级。他并且对资本家阶级和雇佣工人阶级作出了比较确切的定义。

(2)工资理论。杜尔哥指出,工资水平的高低不取决于工人,而取决于劳资双方的协议。他认为,劳动者数量总是大大多于雇主的需求,因此,工人之间的竞会使劳动者的工资只限于最低限度的生活资料。

(3)“纯产品”理论。在对“纯产品”的来源和占有的说明上,杜尔哥指出,“纯产品”是土地对于农业劳动者的劳动的赐予,这就把“纯产品”的生产和劳动联系起来。这事实上已把“纯产品”归结为农业剩余劳动。他解释了土地所有者不劳动却无偿占有“纯产品”以及土地私有权存在的原因。

(4)对资本理论的发展。杜尔哥不仅直接以“资本”这一用语来代替魁奈常用的“预付”,而且具体地分析了资本的各种用途及其收入的性质。这在经济学说史上,首次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各个剥削集团的基本收入的性质,是对魁奈

的资本理论的重要发展。

1.古典学派的理论特点有哪些?

古典经济学是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理论考察,代表着产业资产阶级的利益。古典经济学维护资本主义的私有产权关系,认为资本主义制度是自然的和合理的,最有利于财富的增长;它把理论研究从流通领域转到生产领域,揭示了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的一般规律;它推崇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模式,强调竞争的市场力量使追求私利的个人为社会利益最大化做出贡献,奠定了经济自由主义的理论基础和政策主张;同时,它也探讨了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建立了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并提供了许多有用的经济分析工具。

2.简述配第的价值理论。

在寻求商品交换的规律性时,配第区分了自然价格和政治价格。政治价格指经常发生涨落的市场价格。他并且指出,自然价格是这种涨落的中心。自然价格由劳动,或者说是生产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所决定。他用不同商品的等量劳动时间说明交换的等价性基础。他还提出商品价值量同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配第的价值论不是彻底的劳动价值论。在他看来,任何物品都是由土地和劳动生产的,所以二者都是价值的源泉和尺度。对配第而言,政治经济学中最重要的考虑,是怎样确定土地和劳动之间的自然等价关系,以便用其中的一个来独自表示任何事物的价值。但二者之间是不能相互比较的。配第把土地的价值和劳动的价值用土地产品和劳动产品能兑现成一个共同的衡量单位联系起来,此共同的单位是:“一个成年人平均一天的食物,而不是一天的劳动,乃是衡量价值的共同尺度”。

3.洛克的财产理论的核心观点是什么?

洛克从自然状态的背景下提出其财产理论。自然状态是指在国家和法律出现之前人类社会的无序状态,它是社会契约论者用以说明国家产生的一种假设。洛克既在广义上也在狭义上使用“财产”概念,在广义上,它涵盖了人类的利益和渴望的广阔领域;在狭义上,它是指物品。私有财产是自然的权利,它来自劳动。

洛克认为,自然把地球给予人类共享,却给予人类以私有财产;凡是自然界所生产的一切,都是公有财产,凡是劳动者所生产的一切,便是劳动者的私有财产,劳动产生了劳动产品的所有权。

洛克不仅用劳动所有权来说明私有财产,而且还用劳动作为一个人所应该拥有的私有财产的尺度。他指出,私有财产积累应该受到两种限制:个人劳动的界限和个人消费能力的界限。私有财产的积累超过了这两个界限就是对他的同胞的掠夺或剥削。他在探讨地租和利息的起源时指出,财产不平等产生的原因,在于生产性财产分配的不均而导致劳动所有权的两个界限遭到破坏。

4.简述休谟的经济思想。

答题思路:(1)休谟对重商主义的批评及其自由贸易主义信条;(2)休谟著名国际黄金流动自动调整机制理论(图解);(3)休谟的货币数量论所归纳成的一种观点;(4)休谟在马西之后也明确指出,利率除了受借贷资本的供求关系影响外,还受到利润率的影响,两者同向变化。

1.简述《国富论》的中心思想。

(1)《国富论》的核心概念国民财富就是国民收入。斯密明确指出,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富裕,不是指某一个阶级的富裕,也主要不是指国家或君主的收入或税收的富裕,而是指全体人民的普遍富裕。他从消费者利益出发提出了衡量富国裕民的标准,即衡量一国的富裕程度不在于生产者所希求的物缺价贵,而在于消费者所希求的价廉物博。

(2)斯密提出,劳动是财富的唯一源泉,增加财富总量只有两种办法:第一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第二是增加有用劳动的人数。

总之,富国裕民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主题,而劳动是国民财富增进的原因。

2.简述斯密对分工、改良和交换问题的研究。

答题思路:(1)对分工的论述是《国富论》的发端。斯密用两个著名例子说明了分工对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促进作用,并指出分工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三点原因。他指出,分工的深度和广度要受交换能力即市场范围的限制。斯密的分工理论涉及广泛,几乎全部有益处的分工都被囊括其中,这充分反映出斯密所处时代的特点。

(2)斯密特别重视科技发明和工艺改进对发展生产力的巨大作用。斯密所

谓的改良,是指生产技术的进步和生产方式的不断变革。

(3)斯密实际上是把交换看成是人的社会依赖性的必然结果。他认为,交换使每个参与其中的人都可以十分便捷地利用其他人由于业专而日进所形成的特殊才能,通过互惠互利而增进彼此的福利。

3.概括斯密的价值理论。

答题思路:阐述如下三个问题的要点:(1)交换价值和使用价值;(2)“交换价值的真实尺度”和“商品的真实价格”;(3)自然价格和市场价格。

4.简述斯密对资本增减问题的论述。

答题思路:斯密认为,资本增加的原因在于勤劳、节俭和谨慎,资本减少的原因是游惰、奢侈和妄为。因此,所有对个人来说是美好的品德都有利于财富的增加,因此无论,游惰、奢侈和妄为都是公众的敌人,而勤劳、节俭和谨慎都是社会的恩人。

(1)斯密从资本积累的角度界定勤劳和游惰的含义;(2)勤劳和游惰说明过去收入转化为资本的比例,而节俭和奢侈则说明当年收入转化为资本的比例。斯密非常重视节俭对资本积累的作用;(3)谨慎是勤劳和节俭的重要辅助,也是有助于财富增长的重要品德。斯密在《道德情操论》从道德哲学的视角研究了谨慎的必要性。

5.《国富论》的社会哲学思想包括哪几方面的内容?

答题思路:阐明经济人、产权制度、“看不见的手”、“自然秩序”这四个概念。

《国富论》的社会哲学思想包括:

(1)经济人

“经济人”是关于经济学家用以解释人类经济行为及动机的一个简单抽象模型,这个模型的核心观点是:经济活动起因于个人对自身利益的关心和追求,和基于对成本-收益精确计算的理性选择。

(2)产权制度

通过对欧洲社会的历史的和制度的分析及对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生产关系的批判,斯密得出一个非常重要的结论,即财富增长的真正原因在于这样一种经济制度或产权制度,这种经济制度能保证劳动者充分地享有他们自己劳动的成

果。

(3)“看不见的手”

早在《道德情操论》中,斯密就提出“看不见的手”,这个用语被运用来说明社会以一种人们自己也察觉不到的方式保持着整体的和谐,他把“看不见的手”的作用归结为“伟大的自然设计师”──仁慈的神。在《国富论》中,他再次使用了这一著名的用语,但他去掉了它的神秘色彩,而赋予它以确切的经济含义,这就是市场规律的作用。

(4)“自然秩序”

斯密所谓的“自然秩序”,就是一种竞争的市场经济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各事物都听任其自然发展,听其完全自由,让每个人以自己的方法追求自己的利益,自利和竞争自然会把经济事务搞得井井有条。

1.简述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的主要观点,他对该理论作出了怎样的“修正”?原因何在?

答题思路:李嘉图的价值理论的主要内容是:

(1)对价值的概念作了更深入的分析。他说如果一种商品如果全然没有用处,就不具有交换价值。这认识到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他提出,价值和财富在本质上是不同的。价值不取决于数量的多寡,而取决于生产财富的困难和便利。李嘉图实际上区分了价值和交换价值两个概念。他把生产商品说耗费的劳动称作绝对价值,把一商品所具有的能够换取另一商品一定数量的能力称作交换价值。

(2)坚持价值取决于生产所必需的劳动量的原理。李嘉图认为,一种商品生产出来以后,它的价值可以在不同社会成员中进行分配,但不管价值怎样分割都不会影响商品价值量。劳动时间决定价值这一原理不会因资本与雇佣劳动者的交换而失效。

(3)对决定商品价值的劳动的性质提出了一系列深刻的见解。首先,决定商品价值的劳动是社会必要劳动。但他所说的必要劳动,是指在最不利的条件下进行生产的人所必须投入的较大量劳动。其次,考虑了不同质的劳动、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如何决定价值的问题。最后,他区别了价值生产的直接劳动和间接劳

动,阐明了商品的价值包括工人直接劳动创造的新价值和由间接劳动所体现的旧价值的观点。

答题思路:理解和概括李嘉图劳动价值论的两个矛盾:(1)价值规律与劳动和资本的交换规律之间的矛盾;(2)价值规律与等量资本得到等量利润的规律的矛盾。

李嘉图简单地、直接地把价值同生产价格等同起来。这样,他发现自己陷入了一种困境,因为等量劳动生产等量价值与等量资本获取等量利润是矛盾的,商品的价值与其生产价格在量上是不一致的。

只有出现下列情况,商品的价值量与其生产价格才会完全一致,即各企业都把全部资本花费在雇用工人上,或它们所采用的机器及固定资本耐久程度相等,以及它们的资本周转速度相同,这当然是非常严格的限制条件,它与资本主义现实情况不符。

李嘉图在研究具体问题时发现了这两个矛盾,并着手加以解决。

2.简述李嘉图的地租理论,该理论是如何说明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矛盾的?

答题思路:李嘉图的地租理论的主要内容是:(1)由于土地的肥力和位置不同,等量资本和等量劳动所生产出来的农产品是不同的。(2)农产品的价格决定于劣等土地耗费的劳动量。(3)农产品的价格使耕种优等土地或中等土地的等量资本除足以补偿生产成本和平均利润外,还有一个超额利润。由于农业资本家展开竞争,竞相向地主租种土地,这个超额利润就必然转化为地租,而归地主所有。

李嘉图考察了资本主义级差地租的两种形态。第一种形态是由于土地肥力不同、位置不同而产生的地租。第二种情形是由于在同一块土地上追加同等资本和劳动所形成不同的劳动率而产生的地租。

答题思路:李嘉图的地租理论从工资、利润和地租相互间数量的变化上,比较深刻地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三大阶级之间的相互矛盾和对立。(1)工人和资本家的利益之间的对立,因为工资和利润反方变化。(2)地主和资本家之间的利润对立。因为地租上涨,是粮价上涨的结果,而后者又会引起工人的名义工资上升,从而使利润下降。(3)地主阶级的利益与全社会的利益是矛盾的,因为粮价上涨使地租上升的同时,不仅资本家的利润下降了,而且工人的实际工资也有所下降。

3.简述李嘉图对资本主义经济长期发展趋势的预测。

通过对工资、利润和地租三者对立关系的分析,再加上人口增多和土地收益递减规律的作用,李嘉图对资本主义发展远景持有一种悲观主义的态度,即认为资本主义将陷入长期停滞的局面,在这种局面下,地主阶级是获得好处的唯一阶级,而工人阶级的处境每况愈下,最为悲惨的是资产阶级,他们辛辛苦苦,到头是一场空。最后,商品价格全部被地租和工资占有,利润率下降为零,资本积累停顿了,社会停滞不前。李嘉图的分析为当时的政治经济学打上了强烈的悲观主义色彩,以至于有人将政治经济学称为“暗淡的科学”。

李嘉图用例子说明利润率下降为零的趋势。人口增多使社会把更为劣等的土地和收益递减的资本投入农业生产中,结果是农产品生产耗费的必要劳动量不断增加,农产品价值超过一般利润的余额不断增长,结果是地租增长,货币工资上涨,因而必然造成一般利润的下降。李嘉图指出,利润率的下降比他的计算中估计的还会迅速得多。

李嘉图据此描绘了一幅凄凉的关于资本主义远景图画。积累就会完全终止。任何资本都不能提供利润,劳动的需求也不会增加,因此人口就可能达到了最高点。

4.比较优势原理的核心观点是什么?

李嘉图是是古典经济学自由放任政策的坚决捍卫者,他发展和修正了斯密的国际贸易理论,提出了依照生产成本的相对差别而实行国际分工和贸易的理论──比较优势理论。若一国的全部生产物的生产成本都高于外国,则该国只有进口而无出口,反之亦然。在这种情形下,两国如何实现国际分工和交换呢?李嘉图认为,即使在这种情形下,只要每个国家专门生产自己在国内生产占相对优势的产品即成本相对低的商品,用以同别国交换,两国之间的贸易仍是相互有利的。

1.简述西斯蒙第关于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的特色。

(1)研究对象。西斯蒙第认为,政治经济学的真正对象应该是人,而不是财富,政府应该通过政治经济学使全体居民都能获得物质上的享受。政治经济学是政治学的一部分,政治学的目标是人类的幸福,而人的幸福又包括精神幸福和物质幸福两个方面,后者就是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从人的物质福利出发,西斯蒙第把消费提到首位。认为政治经济学的主要任务是研究生产与消费的关系问题,即手段为目的服务的幸福问题。

(2)研究方法。西斯蒙第反对英国古典经济学的抽象方法。他提出,政治经济学应该以具体的、历史的分析为依据,了解人性,鉴别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社会生活条件,通过对事实的详细观察,将经济学原理和日常事实相对照,从而判定其正确性。他强调政治经济学不是单纯计算的科学,而是伦理道德的科学,只有注意到人们的情感、需要和热望时,它才能达到目的。政治经济学所研究的是一个整体,这个整体的各个部分是相互联系、相互决定,以及互为因果的。

西斯蒙第的方法,既是一种宏观分析方法,也是一种系统的分析方法,运用这样的方法对国民财富的生产和再生产进行分析,将会得出新的政治经济学原理。

2.西斯蒙第是如何在消费先于生产这一观点基础上,论述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必然性的?

答题思路:西斯蒙第在消费先于生产的理论的基础上,论述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必然性。按照他关于收入决定生产、年产品由上年的年收入购买的观点,若今年的生产超过上年的收入,就会导致生产过剩的危机。这样,产生经济危机的原因被归结为收入不足或消费不足。

首先,西斯蒙第分析了资本主义大生产及其分配制度造成的生产无限扩大和消费不足的矛盾,认为这是资本主义的根本矛盾,也是经济危机的总根源。简言之,资本主义下生产盲目扩大,而收入愈发不平等,消费不断降低,这必然破坏生产和收入、生产和消费之间的比例,使生产大大超过收入和消费,造成普遍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

其次,西斯蒙第指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永久性的,而不是周期性的。资本主义的生产年年扩大,总产品年年增加,今年的产品总是超过去年的收入,这便发生了一种永恒的收入不足。

3.西斯蒙第的社会改革计划有哪些?

答题思路:西斯蒙第的社会改革主要有两点:发展小生产和加强国家干预经济。

(1)发展小生产。西斯蒙第认为,小生产具有优越性,不会发生经济危机。他把代表小生产模式的宗法式的农民经济和城市手工业理想化,希望把农村中的农场和城市中的企业都分散成为数众多的小农场和小作坊。他希望将全体社会成

员转变为小私有者。西斯蒙第声明,发展小生产的主张不是要复古,回到中世纪状态去,而是要求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应该采取宗法和行会的原则。

(2)国家干预经济。西斯蒙第反对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同一性,反对社会生产可以自动调节的观点。他提出,为保护全体人民的利益政府应根据个人的权利来制订一整套的法律行政措施来管理经济生活。他因此成为国家全面干预经济的倡导者。

1.简述马尔萨斯的人口原理。

马尔萨斯的人口原理概括起来,有两个公理、两个级数和三个法则。

马尔萨斯提出的两个公理是:(1)食物为人类生存所必需;(2)两性间的情欲是必然的,且几乎会保持现状。由此,他推论出人类有无限增殖的倾向,而食物却不能无限增长。人口有超过生活资料许可范围而增长的这一恒常的趋势。

马尔萨斯认定,人口是按1 、2 、4 、8 、16 、32……的几何级数增加;而生活资料则只能按l 、2 、3 、4 、5 、6 ……算术级数增加。这两个不同增长率的结果必然是人口增长必然超过生活资料增长。

三个法则是:(1)人口必然为生活资料所限制;(2)只要生活资料增长,人口一定会坚定不移地增长,除非受到某种非常有力而又显著的抑制的阻止;(3)这些抑制,和那些遏止人口的优势力量并使具结果与生活资料保持同一水平的抑制,全部可以归纳为道德的节制,罪恶和贫困。

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劳动阶级的贫困和失业说成是人口增殖的自然规律造成的,与社会制度无关,这无疑是在为资本主义制度进行辩护。

2.马尔萨斯是如何论述有效需求不足问题的?

马尔萨斯的有效需求是指供需一致时的需求。此时,需求者所愿意支付的价格与生产者为保持继续生产所支付的生产成本相一致。在有效需求条件下,供需平衡、市场均衡。

这一理论是以他的购买劳动决定价值的观点和让渡利润论为基础的。马尔萨斯否定了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发展了斯密的价值是由商品所能支配的劳动量决定的观点。关于利润的实现,马尔萨斯指出,利润是商品流通过程中供求关系产

生的“让渡利润”,并且利润不能由资本家之间的互相售卖或由工人来实现。

对于保证有效需求的措施,马尔萨斯认为,社会需求由资产阶级、劳动阶级和非生产的消费者阶级(主要指地主阶级)的需求构成。必须维持一个非生产的消费者阶级的消费。这个阶级包括地主、官吏、司法及年金领取者等。他们只买不卖,或者说,只求不供,因而能弥补有效需求的不足。

3.概括萨伊定律的基本内容。

萨伊定律的基本内容可以概括为三个原理和四个结论。三个原理是:(1)产品是以产品来购买的,货币只不过是交换的媒介;(2)生产给产品创造需求;(3)只要对生产不加干涉,就不会发生普遍性生产过剩。

四个重要结论是:(1)在一切社会,生产者越多产品越多样化,产品销售就越快、越多和越广泛,而生产者挣得的利润也越大,因为价格总是和需求一起增长;(2)每个人都和全体的共同繁荣利害相关。一个企业成功,可帮助其他企业获取成功;(3)进口外国货物不会损害本国产业,外贸自由十分必要;(4)单纯鼓励消费无益于商业,因为困难不在于刺激消费的欲望,而在于提供消费的手段。因此,刺激生产是英明决策,鼓励消费则是拙劣之举。

4.简述西尼尔的节欲论。

西尼尔用享乐主义的精神或负效用解释生产成本,他认为供给本身受三种生产手段的制约,即人类劳动、节制和自发的自然要素。劳动、资本都是一个牺牲。所谓资本,不过是节制我们力所能及的享乐,或者不追求目前成果而追求将来成果的人类意志的最痛苦的一种努力。

劳动痛苦是生产成本的一部分,节制则是构成生产成本之另一部分,工资是牺牲安逸的补偿,利润是牺牲目前享受的补偿。生产成本则是生产所必要的劳动与节制的总和,这种生产成本决定了商品的价值。

节制概念的提出对解释利润来源具有很强的辩护性。西尼尔将资本置于与劳动同等重要的地位,二者在生产中招致真实成本。

5.简述巴斯夏的经济和谐论。

巴斯夏的经济和谐理论包括服务价值论和服务报酬论。

(1)服务价值论。交换是“经济和谐”论的出发点。他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和谐的建立是以交换为基础的。这种交换的内容就是相互提供服务。相互

服务的交换有两种表现:力量的联合,这意味着交换;专业的分工,它是力量联合的另一种更持久的方式。

巴斯夏的服务价值理论以自由主义作为基础。巴斯夏认为,价值存在于相互服务的比较评价之中,它反映服务提供者所作出的努力和服务接受者所节省的努力。巴斯夏从交换的角度,将价值看作获得某种服务所能节省的辛劳。在巴斯夏看来,以效用、稀少性、所费劳动或生产费用等说明价值都是正确的,但都是一面之词,只有将价值归结为“节约的劳动”,方能将以前各派观点囊括其中。

(2)服务报酬论

巴斯夏将服务价值论应用于对社会各阶级所获收入的解释。服务的交换包含了和谐,产品分配进一步证实了它。所有服务可以分成两类:产生于人们的劳作,和属于自然的赐予。前者必须得到补偿或报酬,后者由于是自然赋予而无需支付。

巴斯夏提出,地租作为土地所有者的收入,是土地所有者曾提供服务的报酬。工人的收入是工资,它是工人提供服务──努力和紧张的报酬。资本家的收入是利润,它分为企业主收入及利息两部分,企业主收入是对企业主劳动的报酬,即对企业主提供的服务──努力与紧张的报酬。利息是对资本家为积累资本,而“延缓”自己的消费和享受的报酬。这就是以服务交换服务的规律。

巴斯夏企图通过相互提供服务,说明资本家和工人的收入水平在日趋接近,他们之间的利益是一致的,因而资本主义制度是一个永恒、自然与和谐的社会制度。

6.简述凯里的再生产费用论。

再生产费用价值论是凯里阶级利益和谐思想的基础。凯里指出,价值是人们为了获得实现其目的所需要的生活必需品而必需克服的反作用的尺度,即人对自然的支配的尺度。人类的目的就是增强对自然界控制的能力,使它为人类服务。人类对自然的统治每前进一步,劳动的困难程度也随之减轻,而劳动的报酬将增加。劳动价值和物品价值的变化趋势是,劳动价值增加的程度同物品价值减少的程度相同。

随着社会的进步降低了再生产的费用。再生产同一种产品所需费用的减少,已经不可能交换到比再生产时所需费用更多的价值量。因此,生产费用不再是价值的标准,而价值则是由再生产费用决定的。再生产费用包括人类在控制自然过

程中使用的工具等生产资料,以及耗费的劳动。由于他把用来取得对自然力支配权的工具看作是资本,所以再生产费用也就是由劳动者的工资和资本家的利润组成。

1.穆勒的功利主义与边沁有何不同?

(1)穆勒认为,重要的不是边沁所考虑的快乐的数量,而且也应包括它的质量,某些类型的快乐比其他类型的更加理想和有价值。他举例说,做一个不满足的人比做一个满足的猪好。穆勒不仅对快乐进行区别估价,而且对于享受快乐的当事人也加以区别。

(2)穆勒的利他主义思想更明确。他提出,行为上是非标准的幸福并不是行为者一己之幸福,乃是一切与这行为有关的人的幸福;要平等地对待自己与他人的幸福,不能对私己之利有任何偏好;真正的功利主义道德要求“待人像期待人待你一样,爱邻如己。”穆勒将那种在无外力胁迫下为了最大多数的幸福自愿作出的牺牲称为人类最高的美德。

2.简述穆勒的折衷主义的经济学体系。

答题思路:折衷主义是穆勒经济思想的主要特征。

(1)穆勒建立了一个折衷主义的经济理论体系,这个体系包括了斯密等人的理论学说,并调和了这些思想。

(2)穆勒去掉了英国古典经济学的悲观主义色彩,将经济学拯救出“暗淡的科学”。他认为,社会的弊病完全是由于社会分配制度造成的,与社会的生产方式无关。由此,提出他的改良主义学说。

3.简述穆勒的价值学说和分配理论。

其一,价值学说。答题思路:

(1)穆勒认为,一个商品的价值是该商品购买其他商品的一般力量,价格则是表示商品与货币相联系的价值。在自由竞争条件下,一般商品的价值围绕着生产费用这个中心而发生变化。生产费用由劳动和资本构成。

穆勒把价值分为市场价值和自然价值。市场价值决定于需求和供给,自然价值(或经常的价值)则决定于生产费用。他进而把商品划分为三类来说明。

穆勒在说明需求和供给决定市场价值的同时,也分析了供求均衡的问题。他把“兼备购买力的占有欲”,称为有效需求,而价格就是决定于有效需求和供给

经济学说史名词解释及课后习题解答 2

考试专用版 第一章 1色诺芬是如何看待财富及其增长的? 色诺芬已了解物品有使用和交换两种功能,同时,他也有了对于财富的最初看法,认为财富就是具有使用价值的东西。色诺芬肯定劳动分工的必要,并且看到了分工对效率提高的作用。他认识到,一个人不可能精通一切技艺,专门从事一种技艺的人能工作得更好。色诺芬最重视农业的发展,认为农业的兴衰影响着其他技艺;而手工业是一种“粗俗的技艺”,从事这种工作无益于人的身体和精神。另外,色诺芬也认识到农产品的价格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色诺芬在《雅典的收入》中从国家角度研究了增加收入的问题。他建议给侨居雅典的外国人的利益以照顾。他主张授予商人特权、完善商事法院制度、建立基金等,从而大力发展对外贸易。他还主张大力开发和管理银矿,在开矿方面重视奴隶劳动,建议国家购买和拥有奴隶,并把奴隶出租给平民开矿。他特别强调国家要想征集到充裕的收入,必须保有和平的环境。色诺芬注意到货币有着不同的作用。货币可以成为财富的积累手段,他描绘人们对白银是不厌其多,人们之所以喜欢储藏白银是因为白银可以随时购买到有用的物品。 2亚里士多德对商品价值和交换关系的认识有哪些贡献? 亚里士多德在《伦理学》中对商品的价值形式发表了见解。他指出,一种商品的价值可以通过任何其他商品(不论是物品还是货币)来表现,商品交换的前提是由于它们之间具有等一性,他认为,货币使商品成为同类或相等的。 他分析了物品的不同用途,认为每一种物品都有两种用途:直接供使用和交换。前者是物品本身固有的属性,后者则不是物品所固有的,比色诺芬更明确地分析了物品的两种属性。亚里士多德论述了交换从物物交换开始,进而过渡到以货币为媒介的交换,即小商业,继而过渡到以获取货币为目的的交换,即大商业。前者交换的目的是为了获得使用价值,交换属于“家庭管理”之内。大商业是为获取货币目的而进行交换,它无限制地追求货币财富。这种交换属于“货殖”,它是反自然的。 亚里士多德指出货币对一切商品起着一种等同关系即等价关系的作用,从而成为最早分析商品价值形态和货币性质的学者,觉察出商品交换是从商品—商品,到商品—货币—商品,再进而过渡到货币—商品—货币的历史发展过程。 3、古代罗马在农学上有哪些贡献? 在古代罗马,出现了一批奴隶主阶级思想家论述农业的著作,这些著作记述了农业经营的各种技术和经验,反映了农业中生产组织形式和社会关系。 克优斯·加图(公元前235—前149)是古代罗马政治活动家、大奴隶主,他当过罗马的元老。他的主要著作是《论农业》和《起源》(罗马最早的史书,已失)。加图认为,农业是罗马人最适宜从事的职业,奴隶主的主要任务就是管理好自己的庄园以增加收入。 玛尔库斯·铁伦提乌斯·瓦罗(公元前116—前28)是古代著名思想家,在欧洲文艺复兴时被称为古罗马第三大人物,与西赛罗和维吉尔并列。瓦罗作为奴隶主思想家,在《论农业》中明确地把奴隶看做工具。他认为,奴隶制庄园应保持自给自足,比加图更注重维护自然经济。 珂鲁麦拉(1世纪中期)是古代罗马思想家。他的主要著作是《论农业》(12卷)。珂鲁麦拉对农业经济很有研究,他的著作汇集了当时广泛的农业知识。作为奴隶主阶级思想家,他已看到奴隶劳动不能使土地得到很好利用,因此,他一方面劝告奴隶主要改变对奴隶的态度,注意使奴隶对劳动产生兴趣;另一方面,他提出把农业交给隶农经营的主张,认为使用隶农进行农业生产比使用奴隶更有利。这反映了罗马社会内部封建生产关系的孕育和发展。 4、评述“公平价格”思想的产生与发展。 奥古斯丁提出了公平价格的概念。他说,我知道有这样的人,当他购买抄本时,看见卖主不

0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经济思想史》试题

全国200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经济思想史试题 课程代码:00143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色诺芬谈到货币作为储藏手段的职能的著作是() A.《经济论》 B.《雅典的收入》 C.《货币论》 D.《政治论》 2.重商主义主张() A.在对外贸易中多买少卖 B.国家实行放任的对外贸易政策 C.鼓励输出,限制输入 D.限制手工业的发展 3.被认为是政治经济学之父和统计学创始人的经济学家是() A.亚当?斯密 B.约翰?洛克 C.大卫?休谟 D.威廉?配第 4.英国重商主义的最后代表、探讨经济学体系的第一个英国人是() A.大卫?休谟 B.詹姆斯?斯图亚特 C.马歇尔 D.马西 5.最先提出信用会创造资本理论的是() A.约翰?罗 B.托马斯?格莱辛 C.杰文斯 D.萨伊 6.法国重农学派的创始人、领袖和最主要的代表人物是() A.魁奈 B.杜尔哥 C.坎梯隆 D.萨伊

7.西方最早研究人口问题的学者是() A.马尔萨斯 B.萨伊 C.李嘉图 D.亨利?乔治 8.萨伊认为,生产中的三种必要的要素是() A.资本、土地、技术 B.资本、土地、管理 C.资本、土地、劳动 D.资本、技术、管理 9.李斯特认为各国经济发展过程中需要国家实行保护政策的是()A.农业时期 B.农工业时期 C.农工商时期 D.畜牧时期 10.被称为“美国学派的创始人”、“美国第一个经济学家”的是()A.富兰克林 B.汉密尔顿 C.雷蒙德 D.凯里 11.美国经济学家亨利?乔治的代表作《进步与贫困》一书主要研究()A.土地问题 B.资本问题 C.劳动问题 D.技术问题 12.经济思想史上明确以边际效用来解释商品价值决定的第一人是()A.阿奎纳 B.尼古拉?巴尔本 C.孔狄亚克 D.威廉?福斯特?劳埃德 13.奥地利学派中,马克思主义最公开的和最顽强的反对者是()A.欧根?庞巴维克 B.卡尔?门格尔 C.弗里德里希?维塞尔 D.维克塞尔 14.成为西方现代新福利经济学的基础和出发点的是() A.帕累托的理论 B.瓦尔拉斯的理论 C.杰文斯的理论 D.屠能的理论

经济思想史习题大全

《经济学说史》习题集 一、单项选择题 1.西方学者中,首次提出“经济”一词的是( ) A.色诺芬 B.柏拉图 C.孟克列饮 D.斯密 2.集中反映阿奎那经济思想的代表作是( ) , A.《经济论》 B.《农业论》 C.《神学大全》 D.《萨利克法典》 3.古典派国家经济职能和财政理论的奠基人是( ) A.配第 B.斯密 C.杜尔哥 D.李嘉图 4.第一个比较系统、比较有体系地阐述货币数量论的西方学者是( ) ( A.范德林特 B.洛克 C.休谟 D.李嘉图 5.马克思认为“建立了资产阶级经济学整个价系的第一个不列颠人”是( ) A.威廉·配第 B.亚当·斯密 C.詹姆斯·斯图亚特 D.约翰·斯图亚特·穆勒 6.在西方经济思想史上,最先按经济标志对资本主义社会划分阶级的

是( ) 《 A.坎梯隆 B.魁奈 C.杜尔哥 D.李嘉图 7.《道德情操论》的作者是( ) A.休谟 B.斯密 C.李嘉图 D.马尔萨斯 8.在政治经济学说史上第一次区分交换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经济学家是( ) A.亚里士多德 B.配第 C.魁奈 D.斯密} 9.李嘉图的地租理论包括( ) A.绝对地租和级差地租 B.绝对地租和级差地租Ⅰ C.绝对地租和级差地租Ⅱ D.级差地租Ⅰ和级差地租Ⅱ 10.萨伊认为政治经济学的对象应当是研究财富的( ) A.生产、交换和分配 B.生产、分配和消费 > C.生产和分配 D.生产和交换 11.西斯蒙第的经济机理论是一种( ) A.由供给不足引发的经济危机理论 B.由消费不足引发 的经济危机理论

C.由信用破坏引发的经济危机理论 D.由农业衰败引发 的经济危机理论 世纪50年代以前主张劳动价值理论的经济学家包括( ) ~ A.斯密、李嘉图、萨伊、西斯蒙第 B.配第、斯密、巴师夏、西尼 尔 C.配第、斯密、李嘉图、西斯蒙第 D.魁奈、斯密、李嘉图、巴师 夏 13.提出“经济和谐论”的是( ) 世纪50年代的斯密世纪30年代的西尼尔 世纪50年代的斯图亚特·穆勒世纪50年代的巴师夏 % 14.德国历史学家派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 ) A.抽象演绎法 B.历史归纳法 C.经济实证法 D.历史起源法 15.“时间就是金钱”这句名言的提出者是美国经济学家( ) A.本杰明·富兰克林 B.亚历山大·汉密尔顿 # C.亨利·凯里 D.亨利·乔治

经济思想史单选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被马克思称为重农主义体系发展最高峰的代表者是(分数:1分) A. 坎梯隆 B. 布阿吉尔贝尔 C. 杜尔哥 D. 魁奈 标准答案是:C。 2、亨利·乔治将经济危机的原因归结为(分数:1分) A. 土地垄断和投机 B. 消费不足 C. 生产过剩 D.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标准答案是:A。 3、杰文斯提出的作为主观价值衡量标准的“最后效用程度”指的是(分数:1分) A. 总效用 B. 平均效用 C. 边际效用 D. 序数效用 标准答案是:C。 4、约翰·洛克的主要经济学著作是(分数:1分) A. 《贸易论》 B. 《论降低利息和提高货币价值的后果》 C. 《赋税论》 D. 《政治经济学概论》 标准答案是:B。 5、提出“经济”和“货殖”区别的古希腊思想家是(分数:1分) A. 苏格拉底 B. 柏拉图 C. 色诺芬 D. 亚里斯多德 标准答案是:D。 6、斯密思想来源的三个主要部分是(分数:1分) A. 唯心主义哲学思潮、英国经济理论的发展、重农主义 B. 唯物主义哲学思潮、英国经济理论的发展、历史学派 C. 唯物主义哲学思潮、英国经济理论的发展、重农主义 D. 唯心主义哲学思潮、英国经济理论的发展、历史学派 标准答案是:C。 7、经济思想史上第一次提出利息取决于利润的是(分数:1分) A. 范德林特 B. 洛克

C. 配第 D. 马西 标准答案是:D。 8、萨伊认为,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分数:1分) A. 财富的生产和分配的规律 B. 财富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规律 C. 财富的生产、分配和消费的规律 D. 生产关系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 标准答案是:C。 9、巴师夏“经济和谐论”的理论基础是(分数:1分) A. 效用价值论 B. 劳动价值论 C. 服务价值论 D. 生产三要素论 标准答案是:C。 10、以阶级利益调和论为资本主义辨护的美国早期经济学家是(分数:1分) A. 富兰克林 B. 汉密尔顿 C. 凡勃仑 D. 凯里 标准答案是:D。 11、古希腊的经济思想产生于(分数:1分) A. 以自然经济为主的封建社会早期 B. 以自然经济为主的奴隶社会早期 C. 以自然经济为主的奴隶社会末期 D. 以自然经济为主的原始社会末期 标准答案是:B。 12、亨利·乔治经济理论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分数:1分) A. 土地问题 B. 工资问题 C. 价值问题 D. 就业问题 标准答案是:A。 13、法国重农学派产生于(分数:1分) A. 17世纪50 – 70年代 B. 17世纪70 – 90年代 C. 18世纪50 – 70年代 D. 18世纪70 – 90年代 标准答案是:C。

经济思想史试题

经济思想史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在配第的著作中,被马克思评价为是“政治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科学分离出来的最初形式”的著作是() A.《货币略论》 B.《政治算术》 C.《爱尔兰的政治赋税》 D.《赋税论》 2.在英国早期学者中,被视为火灾保险事业创始人的是() A.尼古拉?巴尔本 B.约翰?洛克 C.威廉?配第 D.达德利?诺思 3.反映古罗马奴隶制鼎盛时期奴隶主阶级要求的重要代表作是() A.瓦罗的《论农业》 B.柯鲁迈拉的《农业论》 C.加图的《农业论》 D.西塞罗的《政治论》 4.曾论证奢侈并非坏事,著有《蜜蜂的寓言》一书的学者是() A.伯纳德?孟德维尔 B.约瑟夫?马西 C.大卫?休谟 D.詹姆斯?斯图亚特 5.经济思想史上最先提出利润是资本主义经营唯一目的的学者是() A.休谟 B.斯密 C.范德林特 D.配第 6.经济思想史上首次尝试对社会总资本再生产和流通过程进行分析的著作是() A.配第的《政治算术》 B.坎第隆的《商业性质概论》 C.斯密的《国富论》 D.魁奈的《经济表》 7.亚当?斯密研究经济理论的出发点是() A.货币学说 B.分工和交换学说 C.阶级和分配学说 D.社会资本再生产学说 8.第一部建立了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经济学著作是() A.《贸易论》 B.《政治算术》 C.《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 D.《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 9.亚里斯多德反对柏拉图关于取消私有财产、实行“共产主义”的主张,他表达这一观点的著作是() A.《经济论》 B.《政治论》 C.《伦理学》 D.《农业论》 10.在经济学说史上,把优势区分为绝对优势和相对优势,把劣势区分为绝对劣势和相对劣势的经济学家是() A.亚当?斯密 B.大卫?李嘉图 C.约翰?穆勒 D.托马斯?马尔萨斯 11.马尔萨斯的经济理论借鉴了许多学者的观点,下列没被借鉴的学者是() A.唐森 B.安德森 C.西斯蒙第 D.葛德文 12.在分配理论中,李嘉图最突出的贡献是() A.工资理论 B.地租理论 C.利润理论 D.收入理论 13.从19世纪中下叶直至边际效用学派兴起为止,在英国流传最广的经济学课本和读物是() A.亚当?斯密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 B.大卫?李嘉图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 C.约翰?穆勒的《政治经济学原理及其在社会哲学上的应用》 D.阿弗雷德?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 14.“经济和谐论”的提出者是() A.西斯蒙第 B.巴师夏 C.萨伊 D.李嘉图 15.经济思想史上第一个论证了资本主义制度必然发生经济危机的是() A.马尔萨斯 B.萨伊 C.穆勒 D.西斯蒙第 16.首次将法学研究中的历史方法运用到政治经济学领域中的德国历史学派经济学家是

(完整word版)经济学说史教程课后习题答案

绪论。 一.名词解释: 1, 经济学説史:经济学说史研究经济学说产生和发展的历史。经济学说是具有历史性和阶级性的。学习经济学说史的目的在于回顾过去,展望未来。 二.问题题 1.从经济学说与经济学说史的关系说明为什么要学习经济学说史。 答:(1)经济学说往往包括一些人们对自己所处时代的生产力问题的认识和论述,也包括着对国家经济政策的论述。而经济学说史则是以经济学说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时期经济学说产生、发展的历史。 (2)总体而言,学习经济学说史的目的在于回顾过去,展望未来。具体而言,学习经济学说史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A:总结过去经济学说的发展情况,检视各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经济学家都提出了什么样的经济观点,其中哪些经济观点反映了客观经济活动的内在联系而具有科学价值;哪些观点只反映了事物的表面现象;哪些经济观点是完全错误的或辩护性的,随着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这些经济学说又发生了怎样的演变。B:通过学习经济学说史,判断一下经济学说今后发展的趋向。在回顾和总结过去经济学说的发展过程中,总结过去经济学说发展的成果和经验,吸收其中的科学成果和失败的教训,根据目前经济发展的情况,创立适应现代经济发展要求的新的经济学说。C:帮助我们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加深对其基本原理的内容和意义的正确理解;更深刻地理解政治经济学的阶级性,提高识别各种不同经济学说的本质的能力;树立无产阶级世界观,与时俱进,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为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努力。 2.经济学说史的分期或分篇的依据是什么? 答:经济学说史的分期或分篇的依据总体是按照时代分期的。 第一章古代希腊、罗马和西欧中世纪的经济思想。 二.名词解释 1,亚里士多德的生财之道:他在《政治论》中将生财之道分为两种:一种是属于家务管理的一部分,一种是“货殖”,即无限制地追求货币增殖。 2,柏拉图的“理想国” :由三个自由民阶层或等级组成,这三个等级分别是:执政的哲学家,战士,农民、手工业者和商人。奴隶不是公民,处在三个等级之外,他们 只是会说话的工具。 3,瓦罗的《论农业》:明确地把奴隶看做工具。他把农具分为:(1)能讲话的农具—奴隶;(2)只能发声的农具—牛马;(3)无声的农具—马车。 4,公平价格:奥古斯丁提出了公平价格的概念,指某时期内不受市场变动影响的价格,大多数从事交换的人是按这个价格进行买卖。实际上是平均价格,即大体上与价值 相符的价格。 三.问答题 1.简述色诺芬的经济思想。 答:(1)色诺芬是古希腊的哲学家和历史学家。其经济思想主要体现在其著作之中。 (2)《经济论》中,色诺芬在这本书中最早使用了“经济”一词,其原意为“家庭管理”,因此他所谈论的经济是家庭经济。管理家庭经济的学说,就是奴隶主阶级的经济学说;

经济思想史复习题精华整理版)

1、欧文在对资本主义制度批判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理想社会,这一理想社会的基层组织是合作公社。 2、被称为经济学之父的亚当·斯密的代表著作是《道德情操论》和《国富论》。 3、继《资本论》之后,恩格斯在其著作《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中更加集中而深刻地分析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阐明了资本主义发生、发展和必然灭亡的历史趋势。 4、魁奈在《经济表》中,创建性地对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进行了探索和研究。 5、马克思确立的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生产关系。 6、晚期重商主义又被成为贸易差额论,法国晚期重商主义的代表人物是柯尔培尔,他所推行的经济政策牺牲了农业发展,使法国国民经济遭受严重破坏。 7、李斯特是德国历史学派的先驱,集中反映他经济思想的著作是《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 8、傅立叶把他所设想的未来理想社会制度称为和谐制度。 9、大卫·李嘉图的代表作是《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 10、奥地利学派经济学说的核心和理论基础是主观价值论。 11、凯恩斯认为,在存在多余生产能力的情况下,需求创造自己的供给。这一说法被一些西方学者称为凯恩斯定律。

12、马尔萨斯的代表著作是《人口原理》,在该书中他用很大篇幅竭力反对当时英国实行的济贫法。 13、斯密认为,工资、利润和地租决定商品的价值,这在后来被成为商品真实价格。 圣西门把他所设想的未来理想社会制度称为实业制度。 14、李斯特将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归为五个阶段,即:原始未开化时期、畜牧时期、农业时期、农工业时期和农工商业时期。 15、坎蒂隆在经济思想史上的一个重要贡献在于他最早较为系统地论述了重视农业的经济思想,其最重要的经济著作《商业性质概论》阐述了一系列农业的重要思想,是重农主义思想萌芽的重要标志。 16、凯恩斯的代表著作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凯恩斯定律的核心思想是:如果存在多余生产能力的情况下,需求创造自己的供给。 17、马克思所撰写的《1863-1865年经济学手稿》完成,标志着马克思已最后完成了《资本论》三大卷的全部手稿。 二、名词解释 1、色诺芬 “经济”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色诺芬的《经济论》中,由希腊文的“家庭”和“管理”两词派生来。他在《经济论》中强调,经济(家庭管理)应该成为一门学问,这门学问研究的是:优秀的主人如何管理好自己的财产,使自己的财富不断增加。

经济学说史期末复习试题以及答案

经济学说史期末复习试题 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被认为是政治经济学之父和统计学创始人的是(),福利经济学之父是(),提出创新理论的经济学家是()。 2、马歇尔经济学说的核心和基础理论是(),科斯论证了企业本质,并提出了()的概念,亚当?斯密在1176年完成《国富论》,它的基本思想是()。 3、亚当?斯密提出了四大赋税原则分别是()、()、()、()。 4、萨伊定律是指(),凯恩斯定律是指()。 1)中。2 3 4 D、拉弗 5、新古典综合派的代表人物是:() A、罗宾逊 B、萨缪尔森 C、卢卡斯 D、拉弗 6、亚当?斯密经济政策的基本原则和中心思想是()。 A.政府管制 B.自由放任 C.宏观调控 D.宏观调控与市场调节相结合 7、古希腊思想家中谁区分了“经济”和“货殖”的不同()

A.柏拉图 B.亚里斯多德 C.色诺芬 D.苏格拉底 8、经济学说史上第一次在文献中提出“政治经济学”一词的着作是() A.《政治经济学原理研究,或自由国家内政学概论》 B.《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 C.《献给国王和王太后的政治经济学》 D.《政治经济学批判》 9、魁奈认为,纯产品是() A.商品中扣除生产资料和工资后剩下的部分 B.产品中扣除生产资料和工资后剩下的部分 C.农产品中扣除生产资料和工资后剩下的部分 C. 1 2 3 4 5 6 7 8 9 ? 1 2 3 4 1 2、早期重商主义与晚期重商主义的异同点是什么? 经济学说史期末复习试题答案 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威廉?配弟、庇古、熊彼特; 2、均衡价格论、交易成本、经济自由; 3、公平、确定、便利、经济; 4、供给会自行制造需求、需求会自行创造供给; 5、享乐递减定律、享乐均等定律、享乐扩充定律;

2020年10月全国自考经济思想史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经济思想史试题 课程代码:00143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奥地利学派的创始人是() A.克尼斯B.门格尔 C.维塞尔D.维克塞尔 2.瓦尔拉斯对经济学作出的最主要的贡献是() A.一般均衡分析B.局部均衡分析 C.消费者主权理论D.生产者主权理论 3.马歇尔经济理论体系的中心是() A.生产论和分配论B.分配论和消费论 C.价格论和分配论D.生产论和价格论 4.约翰·洛克的主要经济学著作是() A.《贸易论》 B.《论降低利息和提高货币价值的后果》 C.《赋税论》 D.《政治经济学概论》 5.重商主义产生于西欧的() A.资本原始积累时期B.中世纪中期 C.资本主义机器大生产时期D.资本主义私人垄断时期 6.古希腊学者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提出的组织国家的原则是() A.公平原则B.分工原则 C.正义原则D.效率原则 7.反映托马斯·阿奎纳经济思想的著作是() A.《上帝之城》B.《天与人之将来》 C.《忏悔录》D.《神学大全》 8.重商主义认为,财富的直接源泉在() A.生产领域B.流通领域 1

C.分配领域D.消费领域 9.最早提出级差地租概念的思想家是() A.威廉·配第B.大卫·李嘉图 C.亚当·斯密D.马尔萨斯 10.最早提出利润是资本主义经营的唯一目的的思想家是() A.洛克B.休谟 C.范德林特D.孟德维尔 11.重农主义的理论核心是() A.“纯产品”学说B.剩余价值学说 C.劳动价值理论D.均衡理论 12.斯密认为,社会的三种基本收入是() A.利息、利润、工资B.剩余价值、利润、地租C.工资、利息、地租D.工资、利润、地租 13.对李嘉图社会历史观形成具有重要影响的是() A.洛克的社会契约论B.配第的“政治算术”C.边沁的个人功利主义D.魁奈的“自然主义”14.李嘉图的地租理论认为,决定农产品生产价格的是() A.优等地的生产条件B.劣等地的生产条件 C.中等地的生产条件D.社会平均的生产条件15.马尔萨斯写作《人口原理》的目的是为了反对() A.认为人类理性可以控制人口增加的观点 B.认为人口增加受生活资料供给限制的观点 C.认为土地边际收益递减从而导致人口相对过剩的观点 D.认为资本有机构成提高从而导致人口相对过剩的观点 16.马尔萨斯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产生的原因是() A.有效需求不足B.投资需求不足 C.社会再生产比例遭到破坏D.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激化17.提出“最后一小时论”为资本主义剥削辩护的思想家是()A.巴师夏B.西尼尔 C.萨伊D.詹姆斯·穆勒 18.最先主张在政治经济学研究中使用实证研究方法的经济学家是()A.斯密B.约翰·穆勒 C.萨伊D.弗里德曼 2

经济思想史1-10章课后答案

经济思想史课后习题 第一章 1、它们分别是传统惯例、权威、强制方式、市场。它们不都存在经济学范围类,也有跨学科的。 2、是一种正常的划分,因为它们符合主流的现代经济学的要求。两者之间没有研究先后之分,因为它们之间是有联系的。微观经济理论始于对个体的分析,并且扩大到对社会的分析。宏观经济学始于对社会的总体分析,并向下发展到对个体的分析。 3. 两种主张都正确,他们并不矛盾,无论什么历史总是有趣的,它是一面镜子,通过前人对事物的认识,我们可以收获更多的新发现,使问题更明晰,况且关于如何解决稀缺性的经济学问题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4、 相对论者在处理某项经济理论时,会注意构建那个理论的时代背景和社会背景,也就是说研究方法是概念和历史的结合,不注重谁对谁错 注重概念从错误到正确(逐步趋向真理)的过程,而绝对论者注重由错误到正确(逐步趋于真理)的过程。 5、 通过指出不足和矛盾,它们给主流观点传授花粉,使其保持正直和诚实。例如马歇尔经济学的发展过程中,能够看见主流发展和非主流发展的相互作用,通过糅合历史导向的经济学家和抽象的理论家之间的竞争主张,创立了新古典经济学。 6. 他认为私人财产在社会中发挥着有益作用,不应当制定规则来限制私人手中的财产数量,他一方面谴责追求经济利益的行为,同时又认可私人财产的权利,亚里士多德赞同在更宽泛的背景下看待经济活动,通过减少消费改变人们的态度,来对待稀缺性的问题 7、 戈森关于边际效用的著作虽然先于杰文斯、门格尔与瓦尔拉斯的著作,但是没有后者影响的巨大,作者就没有将他的包含进来。

9、 实证经济学是关注是什么的问题,而规范经济学关注应该是什么的问题,它是经济学的哲学分支,经济学艺术关注政策问题,它将经济学的科学性和规范经济学联系起来。 10、 减少无知;在经济思想史中其实研究的是货币、物价、供给、需求这些永恒的主题,但我们先人在不同时代提供的新经验、新概念、新推理。这会启发我们,并提高和改变我们的认知。 第二章 1、 管仲的思想表明经济观点没有独立于制度结构的直接政策含义。变革制度结构,就改变了政策含义。现在中国在经历一场重大的经济改革,我们可以借鉴当初管仲那样积极构建政策来适应他所处时代的制度结构的方法来实行经济改革。 2、 不是考虑经济体的稀缺性,将经济体的更多问题的解释用于调和与宗教的关系,不明白边际效用。 3、 利用惯例、权威来配置稀缺资源不是达到资源的合理高效的利用而作为一种强权手段,使资源掌握在少数人的手中,无法做到公平和公正,但是利用市场来配置资源是以价格为信号来实现的。 4、 不适当,因为无论是在过去和现在的经济活动中,都或多或少包含四种分配的方式,这就会使经济学和政治、社会相关,且经济学包含人的种种选择性问题,自然跟心理学有关。 5、 关注生产者和家庭有效管理方面,而不是经济体社会层面上。 6、 亚里士多德认为私有财产作为一种动力,会导致更多的经济活动。他一面认可私有财产的权利,又一方面谴责追求经济利益的行为。 7、

经济学说史课后答案

人大版经济学史重点习题答案(2007-07-05 23:11:01) 一,简评从配第到休谟、马西在经济学史发展中的作用? 配第:(1)第一次较为系统的讨论了政治经济学的方法问题,并由这一方法出发,试图探讨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认识经济现象的本质,由此就把政治经济学史以其他学中独立出来,马克思称其为现代经济学史的奠基者。(2)第一次有意识的把商品价值的源泉归于劳动,从而奠定了科学价值论的基础,开创了探讨价值,剩余价值的正确道路。(3)进一步考察了资本主义条件下工资、地租、利息和土地价格问题,初步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各阶级利益在经济上的对立,为古典分配理论的创立奠定了基础。休谟:关于货币价格的理论,成为18世纪货币数量论的最重要代表马西:在政治经济学史说史上第一次系统的考察了利息与利润之间的关系,提出利润是利息的基础,利息是利润的一部分,利息总是要由利润来决定。 二,威廉·配第在经济理论方面的主要贡献有哪些? 1,政治经济学史的方法:第一次为系统的讨论了政治经济学的方法问题,马克思称其为现代经济学史的奠基者。2.价值理论方面:A第一次有意识的把商品价值的源泉归于劳动,从而奠定了科学价值论的基础。B他曾明确指出商品价值量与劳动时间成正比,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这一事实。C在劳动价值论方面提出了不少科学的见解,开创了探讨价值,剩余价值的正确道路。3.分配理论:初步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各阶级利益在经济上的对立,为古典分配理论的创立奠定了基础。A关于工资,提出了最低限度工资理论B 关于地租,配第的地租理论就是他的剩余价值理论,他还考察了级差地租问题,提出了有关级差地租的最初概念C 关于利息和土地价格,配第把利息称为“货币的租金”,还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探讨了土地价格问题4.货币理论:在货币本质上;基本职能,货币流通量问题 5.经济增长理论 A 财富观念问题上,把对财富源泉的分析,由流通领域转移到生产领域,并把劳动看作财富的主要源泉B还详细考察了影响一国财富增进的因素,他主要讨论了三种因素,即劳动生产率,从事生产性劳动的人数,赋税政策 二.坎蒂隆的重农理论有哪些? 答:1.农业是一国经济的基础,土地耕种是一国所有阶级和居民生存和致富的源泉;2.社会总产品流通的初步考察,初步阐述了土地所有者的支出与国民生活的关系;3.农业年产品决定一国人口的规模和变化。 一.简述魁奈《经济表》的成就和缺陷? 答:成就:1.运用抽象法;2.经济表的出发点是每年从土地上生产出来的总产品,是以一年收获的终结为循环的开始3.把资本的整个生产过程看作再生产过程,把流通过程表现为仅仅是这个再生产过程的形式;货币流通表现为仅仅是资本流通的要素,是为再生产过程服务的,受生产制约4.把各阶级收入的来源,资本和所得的交换,再生产的消费和个人的消费,以及农业与工业,即生产的两大部门之间的流通,看成是再生产过程的要素。 缺陷:1.片面地把农业视为惟一的生产部门,把地租作为剩余价值的惟一形态; 2.只把资本划分为“原预付”与“年预付”,没有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区分,因此,不能正确地分析剩余价值的来源,不能科学地论证“纯产品”的真正来源; 3.没有把社会生产分为生产生产资料和生产消费资料的两大部类,而是把社会生产分为农业和工业两个部门 4.把工业视为不生产部门,在工业生产中只有“年预付”而没有“原预付”,没有剩余价值的生产。 二.杜尔哥在哪些方面发展了魁奈的经济理论 杜尔哥对重农主义理论的发展:1.修正并发展了魁奈关于社会阶级结构的学说,(把生产阶级和不生产阶级各自划分为两个对立的阶段,即把生产阶级划分为农业工人和农业资本家,同时把不生产阶级划分为工业工人和工业资本家。)2.对魁奈的“纯产品”理论有重要的发展,达到了重农主义理论的最高度。虽承认纯产品是自然的恩赐,但又强调这是土地对于农业劳动者劳动的赐予3.相当完备得划分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收入。他把基本收入划分为工资、利润、利息和地租。他对工商业利润和放债人获得的利息,不像魁那样仇视 一.评价斯密的剩余价值理论 1.斯密最早地把剩余价值的来源归结于剩余劳动,从而为剩余价值理论的创立奠定了科学的基础 2.斯密剩余价值理论的重要缺点之一,是他不能用劳动价值论科学的阐明剩余价值的占有是怎样发生的,不能证明劳动与资本相交换是按价值规律进行的 二.评论斯密的国际贸易理论

最新1月全国自考经济思想史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8年1月自学考试经济思想史试题 课程代码:00143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柏拉图曾赞成废除私有财产,但在后来的一部著作中又放弃了这一主张,这部著作是 () A.《理想国》B.《法律篇》 C.《经济论》D.《政治论》 2.在欧洲中世纪,其经济思想曾占据统治地位长达数百年之久的重要代表人物是() A.奥略里·奥古斯丁B.马尔库斯·西塞罗 C.克尤斯·加图D.托马斯·阿奎纳 3.被马克思称为“重商主义的福音书”和“一部划时代的著作”的是() A.《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B.《商业》 C.《献给国王和王太后的政治经济学》D.《关于英国公共福利的谈话》 4.经济思想史上最早揭示流通中劣币驱逐良币现象的是() A.尼古拉·巴尔本B.托马斯·格莱辛 C.威廉·朗兹D.约翰·洛克 5.经济思想史上第一个比较系统、比较有体系地阐述货币数量论的经济学家是() A.沙尔·孟德斯鸠B.杰科布·范德林特 C.大卫·休谟D.詹姆斯·斯图亚特 6.经济思想史上最先对资本主义社会划分阶级的经济学家是() A.威廉·配第B.亚当·斯密 C.理查德·坎梯隆D.卡尔·马克思 7.在古典经济学家中,最早提出信用会创造资本理论的是() A.维克多·米拉波B.杜邦·奈穆尔 C.安·杜尔哥D.约翰·罗 8.杜尔哥发展了魁奈关于阶级划分的观点,他划分阶级的依据是() 1

A.财产状况B.家庭出身 C.社会经济发展进程D.与宗教的关系 9.亚当·斯密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基础和核心部分是() A.货币学说B.价值学说 C.分工学说D.分配学说 10.经济思想史上第一个系统阐述劳动价值论,并以之为基础阐述经济理论的古典经济学家是() A.托马斯·马尔萨斯B.卡尔·马克思 C.大卫·李嘉图D.亚当·斯密 11.萨伊之后最早提倡实证研究方法的经济学家是() A.詹姆斯·穆勒B.麦克库洛赫 C.昆西D.西尼尔 12.李嘉图经济理论的基础是() A.劳动价值论B.货币学说 C.分配学说D.财政学说 13.经济思想史上第一次主张把政治经济学同政治学严加区分的经济学家是() A.让·巴蒂斯特·萨伊B.大卫·李嘉图 C.让·西斯蒙第D.威廉·杰文斯 14.西斯蒙第批判古典经济学所瞄准的主要对象是() A.亚当·斯密B.托马斯·马尔萨斯 C.约翰·穆勒D.大卫·李嘉图 15.德国历史学派的直接先驱者是() A.弗里德利希·李斯特B.威廉·罗雪尔 C.卡尔·克尼斯D.布鲁诺·希尔德布兰德 16.在美国早期经济学家中,第一次明白而浅显地、有意识地把交换价值归结于劳动时间的是() A.亚历山大·汉密尔顿B.本杰明·富兰克林 C.丹尼尔·雷蒙德D.亨利·凯里 17.美国著名经济学家亨利·乔治的代表作是() A.《爱尔兰的土地问题》B.《社会问题》 2

外国经济思想史考试复习题名词解释、问答题

单项选择 1. 以下属于重商主义的基本观点的是(c ) A 财富源于生产领域 B 财富是生产出来的物质产品 C 对外贸易是增加财富的真正源泉 D 国内贸易增加财富 2.18世纪英国货币数量论的最重要代表人物是( D ) A.斯图亚特 B.马西 C.孟德维尔 D.休谟 3.晚期重商主义主要是在( D ) A.15世纪 B 15_16世纪中叶 C.16-17世纪 D 16世纪下半叶_17世纪中叶 4.“重商主义”名称最初是由( B ) A.配第在《赋税论》中提出来的 B.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出来的 C.李嘉图在《赋税原理》中提出来的 D.魁奈在《谷物论》中提出来的 5.柯尔培尔属于( A ) A.法国晚期重商主义者 B.英国早期重商主义者 C.英国晚期重商主义者 D.法国早期重商主义者 6.布阿吉尔贝尔在货币问题上的主张是(D ) A保留商品交换,保留货币 B废除商品交换,废除货币 C没有任何主张 D保留商品交换,废除货币 7.下列属于古典经济学的基本政策主张的是( B ) A国家必须积极干预经济生活,管理和指导经济 B自由竞争、自由放任,反对国家干涉私人的经济活动 C国家保护有利于增加金银货币的工商业,促进对外贸易 D国家运用货币政策 8. 经济思想史上第一个专门研究人口问题的思想家是( D ) A.亚当·斯密B.李嘉图 C.威廉·配第D.马尔萨斯 7.重农学派主张的“自然秩序”实际上是( A )。 A.理想化的资本主义 B.大自然的秩序 C.上帝安排的社会秩序 D.现实的资本主义 9.重农学派代表人物杜尔哥的代表作是( C )

A.《经济表》B.《经济循环论》 C.《关于财富的形成和分配的考察》D.《农业发展论》 10.斯密的“看不见的手”实际上是指( C )。 A.上帝之手 B.社会规律 C.完全竞争的市场机制 D.无法被人看见的手 11.李嘉图对于国际贸易提出了( B )。 A.绝对优势理论和相对优势理论 B.相对优势理论 C.绝对优势理论 D.公平贸易理论 12.西尼尔的“纯粹经济学”就是( D )。 A.理论经济学 B.应用经济学 C.规范经济学 D.实证经济学 13.萨伊认为政治经济学的对象应当是研究财富的( B ) A.生产、交换和分配 B.生产、分配和消费 C.生产和分配 D.生产和交换 14. 经济思想史上第一个论证了资本主义制度必然发生经济危机的是(D ) A.马尔萨斯 B.萨伊 C.穆勒 D.西斯蒙第 15.《和谐经济论》是谁的著作?( D ) A.亚当·斯密 B.柯本·布莱特 C.萨伊 D.巴师夏 16. 罗雪尔1843年发表的,被人们称为“历史学派的宣言”的著作是( C ) A.《德国国民经济学史》B.《历史方法观的政治经济学》 C.《历史方法的国民经济学讲义大纲》D.《十六、十七世纪英国国民经济思想》17 曾论证奢侈并非坏事,著有《蜜蜂的寓言》一书的学者是( A ) A.伯纳德·孟德维尔 B.约瑟夫·马西 C.大卫·休谟 D.詹姆斯·斯图亚特 18.哪位经济学家是数理经济学的鼻祖( B )。 A.杰文斯 B.古诺 C.瓦尔拉斯 D.朗菲尔德 19.哪位经济学家认为自己的理论发现类似于哥白尼( D )。 A.古尔诺 B.朗菲尔德 C.劳埃德 D.戈森 20.下列经济学家中,谁把经济学称作“快乐与痛苦的微积分”( D )。 A.古诺 B.门格尔 C.杰文斯 D.瓦尔拉斯 21.马歇尔的代表作是( )。 A.《经济学原理》 B.《政治经济学理论》 C.《工业与贸易》 D.《财富的分配》 22.按照西方经济学家的划分,古典经济学一般指( B )

2020智慧树知道网课《经济思想史(山东联盟)》章节测试满分答案.

第一章测试 1 【单选题】(20分) 第一次提出“经济”一词的著作是()。 A. 亚里士多德的《经济论》 B. 瓦罗的《论农业》 C. 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 D. 色诺芬的《经济论》 2 【单选题】(20分) “政治经济学”术语产生的历史阶段是() A. 封建时代早期 B. 封建时代晚期 C.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 D. 垄断资本主义时期

3 【单选题】(20分) 严复翻译“经济学”时将其翻译为() A. 生计学 B. 经济学 C. 政治经济学 D. 富国之学 4 【多选题】(20分) 划分资产阶级经济学流派时的标准有哪些() A. 政策主张上基本一致 B. 理论观点上基本一致 C.

分析方法上基本一致 D. 是否“政府干预”派或“自由放任”派 5 【单选题】(20分) 熊彼特在传世巨著《经济分析史》开篇说,经济分析有三项基本功:历史、统计、(经济)理论,其中()最重要。 A. 其它选项都是 B. 统计 C. 历史 D. 理论 第二章测试 1 【单选题】(20分)

孔子的()提出了儒家对物质财富的基本态度,这是孔子经济思想的灵魂。 A. 义利论 B. 消费论 C. 人性论 D. 富民论 2 【单选题】(20分) 孔子主张()礼仪不应该讲究铺张和力求形式排场. A. 丧葬礼仪 B. 朝聘礼仪 C. 祭祀礼仪 D. 外交礼仪

3 【单选题】(20分) 马克思认为古希腊思想家()对商品的价值形式发表了天才见解:“5张床=1间屋,除非存在着某种意义上的均等,(否则)交往(交换)就不能形成。” A. 亚里士多德 B. 苏格拉底 C. 阿奎那 D. 色诺芬 4 【单选题】(20分) 以下属于重商主义基本经济思想的是()。 A. 国内贸易产生财富 B. 财富来源于生产领域 C.

经济思想史复习题名词解释、问答题

1. 以下属于重商主义的基本观点的是(c 对外贸易是增加财富的真正源泉) 2.18世纪英国货币数量论的最重要代表人物是( D.休谟) 3晚期重商主义主要是在( D16世纪下半叶_17世纪中叶) 4“重商主义”名称最初是由( B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出来的) 5柯尔培尔属于( A法国晚期重商主义者 ) 3.布阿吉尔贝尔在货币问题上的主张是( D保留商品交换,废除货币) 4.下列属于古典经济学的基本政策主张的是( B自由竞争、自由放任,反对国家干涉私人的经济活动) 5.经济思想史上第一个专门研究人口问题的思想家是(D马尔萨斯) 7.重农学派主张的“自然秩序”实际上是( A.理想化的资本主义)。 9.重农学派代表人物杜尔哥的代表作(C《关于财富的形成和分配的考察》 10.斯密的“看不见的手”实际上是指( C完全竞争的市场机制)。 11.李嘉图对于国际贸易提出了( B 相对优势理论)。 12.西尼尔的“纯粹经济学”就是( D 实证经济学)。 13.萨伊认为政治经济学的对象应当是研究财富的( B.生产、分配和消费) 14经济思想史上第一个论证了资本主义制度必然发生经济危机的是(西斯蒙第) 15.《和谐经济论》是谁的著作?( D巴师夏) 16. 罗雪尔1843年发表的,被人们称为“历史学派的宣言”的著作是 (C《历史方法的国民经济学讲义大纲》) 17曾论证奢侈并非坏事,著有《蜜蜂的寓言》一书的学者是伯纳德·孟德维尔) 18.哪位经济学家是数理经济学的鼻祖( B古诺)。 19.哪位经济学家认为自己的理论发现类似于哥白尼( D 戈森)。 20.下列经济学家中,谁把经济学称作“快乐与痛苦的微积分”( D瓦尔拉斯)。 21.马歇尔的代表作是(A.《经济学原理》)。 22.按照西方经济学家的划分,古典经济学一般指( B.从亚当·斯密到约翰·斯图亚特·穆勒) 23.按照马克思的观点法国古典经济学的创始人是( D.布阿吉尔贝尔)。 24.李嘉图的代表作是( D《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 ) 25.斯密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三个基本阶级是( D 工人阶级、资产阶级、地主阶级 ) 26.西斯蒙第批判古典经济学所瞄准的主要对象是( D大卫·李嘉图) 27.第一部建立了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经济学著作是( D《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 28.下列与魁奈的纯产品学说的思想不相符合的是( B流通中产生利润) 29.萨伊所说的生产性劳动是指( A.创造效用的劳动 ) 30.李斯特经济学说的理论核心是( C生产力理论 ) 31.把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和地租理论发展到最高峰的经济学家是( B.大卫·李嘉图) 32.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最有影响的经济学流派是( D.新古典学派 ) 33.提出“时差利息论”的奥地利学派代表人物是( C 庞巴维克 ) 34.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最初是为了反对( C 葛德文 ) 35.提出序数效用论的洛桑学派经济学家是( D .帕累托 ) 36.18世纪英国货币数量论的最重要代表人物是( D.休谟) 37.李嘉图理论体系的核心是( B分配学说 )

全国2010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经济思想史试题与答案

全国2010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经济思想史试题 课程代码:00143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柏拉图曾赞成废除私有财产,但在后来的一部著作中又放弃了这一主张,这部著作是() A.《理想国》B.《法律篇》 C.《经济论》D.《政治论》 2.在欧洲中世纪,其经济思想曾占据统治地位长达数百年之久的重要代表人物是() A.奥略里·奥古斯丁B.马尔库斯·西塞罗 C.克尤斯·加图D.托马斯·阿奎纳 3.被马克思称为“重商主义的福音书”和“一部划时代的著作”的是() A.《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B.《商业》 C.《献给国王和王太后的政治经济学》D.《关于英国公共福利的谈话》 4.经济思想史上最早揭示流通中劣币驱逐良币现象的是() A.尼古拉·巴尔本B.托马斯·格莱辛 C.威廉·朗兹D.约翰·洛克 5.经济思想史上第一个比较系统、比较有体系地阐述货币数量论的经济学家是() A.沙尔·孟德斯鸠B.杰科布·范德林特 C.大卫·休谟D.詹姆斯·斯图亚特 6.经济思想史上最先对资本主义社会划分阶级的经济学家是() A.威廉·配第B.亚当·斯密 C.理查德·坎梯隆D.卡尔·马克思 7.在古典经济学家中,最早提出信用会创造资本理论的是() A.维克多·米拉波B.杜邦·奈穆尔 C.安·杜尔哥D.约翰·罗 8.杜尔哥发展了魁奈关于阶级划分的观点,他划分阶级的依据是() A.财产状况B.家庭出身 C.社会经济发展进程D.与宗教的关系 9.亚当·斯密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基础和核心部分是() A.货币学说B.价值学说 C.分工学说D.分配学说 10.经济思想史上第一个系统阐述劳动价值论,并以之为基础阐述经济理论的古典经济学家是() A.托马斯·马尔萨斯B.卡尔·马克思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