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英国自然式园林等相关的资料

英国自然式园林等相关的资料

第三部分内容

1、英国自然式园林

2、园林要素

3、意境营造手法

4、名词解释:平视风景、仰视风景、俯视风景、园林意境

一、英国自然式园林

(一)简述英国自然风景园的主要特点以及造园的代表人物

1、不采用对称的几何构图,追求自然田园风光。

2、不采用笔直的林荫道,采用自然弯曲的小径。

3、建筑规模逐步缩小,成为花园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构图上不起统治作用。

4、水体采用自然形式。以静水景观为主,少用喷泉。

5、园林植物不进行修剪,追求疏密变化的自然开阔的草地、树丛。

6、自然风景园发展成为图画式园林,具有了更浪漫的气质,有些园林甚至保存或制造废墟、荒坟、残垒、断碣等,以造成强烈的伤感气氛和时光流逝的悲剧性。

(二)英国园林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以下3个时期。

1、“庄园园林化”时期英国学派园林的第一个阶段(18世纪20年代至80年代),造

园艺术对自然美的追求,集中体现为一种“庄园园林化”风格。

2、“画意式园林”时期就在勃朗把自然风致园林洁净化、简练化,把庄园牧场化的时

候,随着18世纪中叶浪漫主义在欧洲艺术领域中的风行,出现了以钱伯斯为代表的画意式自然风致园林。

3、“园艺派”时期英国学派的成功,使英国式自然风致园林的影响渗透到整个西方园林界。在这一过程中,具有现代色彩的职业造园家逐渐成为一个专门和固定的职业。

同时也使得造园艺术逐渐受到商业利益的控制和驱使。生活的丰富和信息交流的日益简便。

英国的造园艺术:欧洲的造园艺术,有过三个最重要的时期:从16世纪中叶往后的100年,是意大利领导潮流;从17世纪中叶往后的100年,是法国领导潮流;从18世纪中叶起,领导潮流的就是英国。英国造园艺术可以说是西方艺术中的一个例外。

英国早期园林艺术,受到了法国古典主义造园艺术的影响,但由于唯理主义哲学和古典主义文化在英国的根子比较浅,英国人更崇尚以培根为代表的经验主义,所以,造园上,他们怀疑先验的几何比例的决定性作用。

(三)造园条件

不列颠群岛潮湿多云的气候条件;庞大的城市,促使人们追求开朗、明快的自然风景;

英国本土丘陵起伏的地形和大面积的牧场风光为园林形式提供了直接的范例;社会财富的增加为园林建设提供了物质基础。

(四)理论和风格和代表人物:受中国园林、绘画和欧洲风景画的启发。蒲伯、肯特、布朗、钱伯斯(《中国建筑设计》和《东方造园泛论》)

二、试述园林要素及其在园林中所起的作用。

(老师课件)

1、山景是园林风景形成的骨架和支托;

2、水景是园林景观的脉络;

3、动植物是园林景观的肤貌,是影响和制约其他景观要素的链带;

4、建筑则起着联系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的媒介作用,是中国古典园林文化与历史的重要

象征;

5、匾额、楹联与奇石则为园林风景的画龙点睛之处,委员中的景点增加诗情画意。

(资料:园林构成要素:建筑、小品、地形、水体、植物、园路等等

审美特征:中国园林家也视水为造园之要事。无水之园则不足成园,有水仅为止水也不足成园林之趣。山与水相配,水与山相成,所谓“山脉之通,按其水径.水道之达,理其山形。”古人云:山无水不活,水无山不灵。园林之水有池、瀑、泉、涧、湖、潭等镶嵌于景点之中。在山水二者之间,山以静,水以动。中国园林的营造者认为,山体往往有限,难尽自然山峦绵延之态。而有水环绕,则能伏脉龙蛇,势通万里,能使假山也产出真势。因而,水可谓是中国园林脉络气势的重要根源。中国园林艺术为造生机之境,大多引水导泉。园林之水与人文景观融汇一体,营造出月夕澄波、雨后霞影、晨起清烟等诸般景观,并给整个园林带来了生机和灵韵。)

三、试述中国古典园林意境创造的艺术手法

(老师课件上的)

1、咫尺山林,小中见大

2、欲露先藏,曲径通幽

3、实中求虚,虚实相生

4、比德畅神,人化景物

5、楹联题记,点景明志

(资料)中国古典园林蕴涵着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是“无声的诗,立体的画”。而意境是园林造园之精髓,是借助具体形象所达到的一种意蕴和境界,即赋予园林艺术以灵魂,情由景生,境由心造,情景交融而隐喻更为深广的艺术境界。是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具有“景有尽而意无穷”的特点,缘情生趣,使人流连。常用的园林意境手法有:

1、分割空间,以意境单元的串联营造整体园林意境。一个古典园林要在有限的空间里

创造出层出不穷,含蓄不尽的意境,首先要“意在笔先”,在宏观上加以把握,将整个园林空间分割成大小景区乃至个体、微型景观,每个空间有不同的主题和风

格。如承德避暑山庄的山岳区层峦叠嶂、平原区芳草嘉树、湖泊区漾碧摇青。

2、运用诗词、匾额、楹联等的题名营造园林意境。如“苏堤春晓”“平湖秋月”既

能借物写意、借景写情,又能标出季相意识,体现时空交感。拙政园“梧竹幽居”的匾额为“月到风来”楹联为“爽借清风明借月,动观流水静观山”,不仅道出了粼粼清波和假山的动静对比,还借入了清风与明月,构成了虚实相生的迷人境界,充满了诗情画意。这些题名或是从诗人的名词佳句中撷来的精英,或是从园林景观中提炼的神韵,使人能因题品景,因景品题,进入意境而神游于境外。

3、通过借景营造园林意境。借景可以有效地增加空间层次和深度,扩大空间的视觉

效果,形成虚实、疏密、明暗的变化对比,丰富内容和意境,增加气氛和情趣,因而在古典园林中广为应用。包括借助声形等作用于听觉。视觉;借助光用色彩以及自然界的气候变化来营造意境。

4、利用景物的创造营造园林意境。园林中的景物是传递和交流思想感情的媒介,一切

景语皆情语,情以物兴,情以物迁,在情景交融中产生深远的意境。

5、用植物配景的烘托营造园林意境。在古典园林中长将反映季节和时令变化的玉

兰、荷花等化为某种意境而成丛栽植,或与山石配合,形成观赏景致;或以粉墙作底,配置形色香俱佳的花木,再配以玲珑剔透的湖石,形成各种画面,随着时间和季节的变化,在阳光的照射下,白墙上映出深浅不同的阴影,构成各种生动图案,即所谓的“白墙为纸,山石、植物为画”的画境。

6、运用比拟和联想营造园林意境。运用某些植物的特性美咯姿态美作比拟联想产生

意境是古典园林常用手法。不过这种借比拟而引起的联想,只有借助于文学语言及其所创造的画面和意境才能产生强烈的妙趣横生的美感,提高园林空间的艺术感染力。

四、名词解释

不同视角的风景效果在园林中,景物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景物要在不同的位置来观赏才能取得最佳效果,一般根据人们在观赏景物时,其垂直视角的差异划分为平视风景、仰视风景和俯视风景三类。

1、平视风景:指游人头部不必上仰下俯,就可以观赏的风景。这种风景的垂直视角在以视平线为中心的30。范围内,观赏这种风景没有紧张感,给人一种广阔宁静的感觉,在空间的感染力特别强,这种风景一般用在安静休息处、休息亭廊、休疗场所。在园林中常把要创造的宽阔水面、平缓的草坪、开辟的视野和远望的空间以平视的观赏方式来安排。

2、仰视风景:一般认为当游人在观赏景物,其仰角大于45°时,由于视线的消失,景物对游人的视觉产生强烈的高度感染力,在效果上可以给人一种特别雄伟、高大和威严感。这种风景在我国皇家园林中经常出现。(例如北京颐和园佛香阁建筑群体中,在德辉殿后面,仰视佛香阁时,仰角为62。,使人感到佛香阁特别高大,给人一种高耸人云之感,同时也感到自我的渺小。)我国在造景中使用的假山也常采用这种方法,为使假山给人一种高耸雄伟的效果,并非从假山的高度上着手,而是从安排视点位置着眼,也就是把视距安排很小,使视点不能后退,因而突出了仰视风景的感染力。因此,假山一般不宜布置在空旷草地的中央。

3、俯视风景:当游人居高临下,俯视周围景观时,其视角在人的视平线以下,这种风景给人以“登泰山而小天下”之感。这种风景一般布置在园林中的最高点位置,在此位置一般安排亭廊等建筑,居高临下,创造俯视景观。另外,在创造这种风景时,要求

视线必须通透,能够俯视周围的美好风景,如果通视条件不好,或者所看到的景物并不理想,这种俯视的效果也不会达到预期的目的。

(充分地结合自然条件,充分利用平地、山地、河湖等地形变化,创造成仰视、俯视和平视的风景,使富于变化的风景为游人创造欣赏不同风景效果的条件。杭州园林中著名的“三潭印月”为平视效果,“灵隐韬光”为仰视风景,而华山、泰山等为著名的俯视风景。)

4、园林意境:是通过园林的形象所反映的情感,使游赏者触景生情,产生情景交融的一种艺术境界。园林意境对内可以抒己,对外足以感人。园林意境强调的是园林空间环境的精神属性,是相对于园林生态环境的物质属性而言的。园林造景并不能直接创造意境,但能运用人们的心理活动规律和所具有的社会文化积淀,充分发挥园林造景的特点,创造出促使游赏者产生多种优美意境的环境条件。园林意境寄情于自然物及其综合关系之中,情生于境而又超出由之所激发的境域事物之外,给感受者以余味或遐想余地。当客观的自然境域与人的主观情意相统一、相激发时,才产生园林意境。

英国自然式风景园林

英国自然风景园林风格特点探析 ——以邱园为例 刘媛媛 (济南大学土木建筑学院建筑学,山东省济南市,250000) 摘要通过探讨英国自然风景园林产生的背景和风格演变历程,以英国伦敦邱园为例,深入细致地分析了英国自然风景园林的特点,以为全面认识这种风格的园林提供参考,为借鉴和应用这种风格的园林提供帮助。 关键词自然风景园林;邱园;折中主义 形成于18 世纪的英国自然风景园林是世界园林史上最富代表性的园林类型之一,是欧洲规则式园林和自然式园林的分水岭,是欧洲园林艺术史上的一场革命,引导并促进了现代园林的产生和发展,对以后园林的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以风景式、图画式为标志的英国自然风景园林以自然主义和浪漫主义闻名于世。深入了解其产生的背景,探究其风格形成历程,细致分析其风格特点,对借鉴和应用这种独特的园林风格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现代园林中提倡自然美,创造自然的植物景观提供重要参考。 1英国自然风景园林产生背景及风格形成历程 1.1英国自然风景园林产生的背景英国自然风景园林是在当地自然气候条件下,由当时的政治经济条件、科学技术水平、文化艺术发展等各方面因素综合影响下产生的。特别是文化艺术的发展因素,当时的文学、艺术领域中出现了各种思潮,美学观点也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以培根等人为代表的经验哲学成为英国哲学发展的主流。经验哲学否定理性思维的至高无上,强调感官体验在认识中的重要性,反对古典主义的几何数理教条,促进了审美变革中的自然美意识,肯定了人类浪漫情怀在艺术中的价值。 随着新兴资产阶级的迅速成长,规则式园林艺术已成为旧有社会形态的体现者,而在审美体验和生活环境中追求自然美,逐渐成了时代先进意识的体现。在这种社会环境下,走向18 世纪的英国园林艺术逐渐要求摆脱几何教条的束缚,向大自然的自由绚丽开放。1.2英国自然风景园林风格形成历程英国自然风景园林风格的形成可以概括为:萌芽期、形成期、成熟期。 1.2.1 萌芽期。萌芽期是英国园林逐步摆脱规则式布局束缚走向自然式布局的过程,亦称为不规则化时期,这一时期还未完全具有英国自然风景园林的特征,包括奥古斯都式(Augustine Style)和蜿蜒式(Serpentine Style)。 萌芽期的代表人物有:布里奇曼(Charles Bridgman )和威廉·肯特(William Kent)。布里奇曼参与设计建造的著名的斯陀园(Stowe)是规则式与自然式之间的过渡状态的代表,被称为“不规则化园林”。威廉·肯特是真正摆脱了规则式园林的第一位造园家。对肯特来说,新的造园准则即完全模仿自然、再现自然。“自然是厌恶直线的”,这就是肯特造园思想的核心。 1.2.2形成期。英国风景园林形成的标志是出现风景式园林和图画式园林,前者以朗斯洛特·布朗(Lancelot Brown)为代表,后者以钱伯斯(William Chambers)为代表,同时两者也标示着英国园林发展的两个阶段和方向。 朗斯洛特·布朗是肯特的学生,也是继他之后英国园林界的权威。人们称他为“万能的布朗”(Capability Brown)。布朗设计的园林尽量避免人工雕琢的痕迹,以自由流畅的

英国自然式风景园林发展简介

英国自然式风景园林发展简介 英国自然式风景园林发展简介 世界园林一般分为三大体系:中国园林、伊斯兰园林以及欧洲园林。一般而言,中国园林代表了一种浪漫与感性;而欧洲园林则是规整、典雅的象征,是以理性思考为造园思想的中世纪园林。千百年来,一提起欧洲园林,人们就会想起巴黎的凡尔赛花园等一系列具有鲜明的规整几何特色的规模宏大、景色壮观的宫廷式园林。殊不知,欧洲园林中存一“异数”———英国风景式园林。英国园林素以自然主义和浪漫主义闻名于世。英国自然风景园林始于18世纪,受欧洲资本主义思潮的影响和中国园林艺术的启发,人们开始追求开朗明快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自然式园林景观。 一、英国自然式园林的特点 与靳诺特式的园林完全相反,英国自然式园林抛弃了一切几何形状和对称均齐的布局,代之以弯曲的道路、自然式的树丛和草地、蜿蜒的河流,讲究借景和与园外的自然环境相融合。英国自然风景园林的总体特征是自然,疏朗,色彩明快,富有浪漫情调[3]。 早期的英国园林是规则式的,并受到了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风格园林和法国规则式园林的影响,这种规则式的园林景观风格在英国延续了两个世纪之久。 二、英国自然式风景园发展的历史背景。 1、自然地理因素 英国北部为山地和高原,南部为平原和丘陵,属海洋性气候。历史上是一个农牧国家,牧场占国土面积的40%以上,而森林只占10%(与其它欧洲国家有较大的差别)。经济文化发达地区主要在南部以牧场为主的平原地区,自然缓坡牧地和孤立树构成英国独特的自然风景—这是著名的“自然风景园”在英国出现并长盛不衰的主要地理人文因素。另外,由于英国是一个岛国,而且远离欧洲文明的发祥地希腊、罗马,英国文化受古典主义文化影响较小,而得以形成自己独特的文化。

园林风格之英国园林特点

英国风格园林特点 英国建筑的特点 英国建筑一种潮流是古典复兴建筑,既古罗马复兴和古希腊复兴。其特点是:一般下部采用厚实的砖石墙,结构为柱式或柱式同拱券的组合,逐层挑出门框装饰和交叉拱顶,具有宽阔的内部空间。柱头都是用石材雕刻出来的艺术品,有圆雕,高浮雕,浅浮雕等手法。崇尚人体美,无论是雕刻作品还是建筑,都以人为尺度,以人体美为其风格的根本依据。 另一种潮流是浪漫主义建筑,由法国哥特式建筑发展而来,其特点是:尖塔高耸、尖形拱门、大窗户及红,蓝色花窗玻璃。哥特式建筑柱子不再是简单的圆形,多根柱子合在一起,形成束柱。在设计中利用尖肋拱顶、飞扶壁、修长的束柱。

英国园林的表现 18世纪20年代,英国亚历山大.蒲伯倡导自然式园林,摒弃了笔直的林荫大道、几何形状和对称整齐的园林布局,取而代之的是自然式的树丛草地,蜿蜒曲折的河流、道路,讲究园林外景物的融合,把花园布置的犹如大自然的一部分。这种造园风格称为自然风景园。英国自然风致式园林设计因地制宜,主张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自然与建筑之间的协调。英国园林以理性、客观的写实,侧重于再现大自然风景的具体实感.一般不采用直线,强调保持自然的形态.围墙是被严格拒绝的,园林已经没有明显的内外之分,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园林空间也更加整体与大气. 英国自然风致式园林所具有的这种开放性和公共性使它所表现的自然呈现一种外向开朗的性格。

景观元素的特点: 1、植物:不采用人工整形的植物,几何图或螺旋图样式不引人草坪和花坛。建筑物前种植大片美丽草坪,常在草地上设置不规则的花坛,以各种鲜花密植在一起,花期,颜色和株形均经过仔细的搭配;周围种植成片花卉树木,也注意其高矮搭配,冠型姿态和四季的变化。增加玻璃温室,种植从世界各地采集的名木异卉和奇花异草. 常用花卉:杜鹃,蔷薇,月季,郁金香,水仙类,风信子类,金盏菊、雏菊,万寿菊,熏衣草。

英国园林

英国园林 发展概述 对英国学派园林的分析,主要着眼于18世纪中叶自然风致园林真正成型以后的园林艺术。在此之前,曾经有过一段从古典几何式园林向自然风格园林的过渡时期,也称为“不规则化时期”,由于其表现为两段风格演变的中间过程,特征不完整,因此不具备典型性。从时间上看,英国学派园林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时期。 1、“庄园园林化”时期

英国学派园林的第一个阶段(18世纪20年代至80年代),造园艺术对自然美的追求,集中体现为一种“庄园园林化”风格。以坎特为代表的英国学派造园家们创造的“庄园园林化”风格的园林景观,主要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因地制宜,努力在景观营造中找寻“当地的魂灵”——环境的内在逻辑性。使园林具有环境特征,力图改变古典主义园林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的形象;二是抛弃围墙。改用兼具灌溉和泄洪作用的干沟来分隔花园,林园、牧场,把自然景观引进了花园,加强了视线的渗透和空间的流动;三是结合兼具生产性的牧场和庄园进行景观设计,大大降低了维持一个精致的几何式花园的经济负担。把园林景观从纯观赏性的封建贵族艺术转变为兼具实利性的资产阶级艺术。 造园家勃朗创作的年代,正是圈地运动刚刚完成之时。新兴农业蓬勃发展。趁这个机缘,勃朗把英国学派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与坎特相比,勃朗的“庄园化”追求显得更为彻底:一是完全取消花园与林园的区别,连干沟(HAHA)都不要了,大片的漫坡草地一直延伸到建筑物的墙根。建筑物前不留一点几何印迹,连平台都没有;二是善于使用成片树丛。这些树丛外

缘清晰,呈椭圆形,种在草地上,被阳光照耀下的浅绿色草地衬托得很明显;三是善于用水,他在英国造园家中最早重视水的利用。他设计的园林常常以湖泊为中心。勃朗在自然风格的探索上发展出气派很大的、英雄史诗般的风格,宏大、庄严、简洁、开阔和明朗的氛围反映着新兴资本主义的大发展。 2、“画意式园林”时期

英国园林

英国园林 一,18世纪前的英国园林 这一时期英国的园林主要受意大利文艺复兴园林的影响,勒诺特尔式园林的严谨和庄重是这一时期园林的主要造园样板。 二,英国规则式园林实例 汉普顿宫苑 农萨其宫苑 牛津大学植物园 三,英国规则式园林的特征 英国规则式园林的发展完全跟随欧洲大陆园林的演进,虽然玩也有些许调整和创新,但是未能形成自己的风格。 四,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 英国自然风景园的出现式是欧洲造园领域里一场极其深刻的革命,它一反近千年的欧洲规则式园林的传统,开创了欧洲不规则式造园的新时尚。 五,自然风景园的发展 产生于18世纪初期,到18世纪中期几近成熟,一公分为五个阶段 1,不规则造园时期(又称洛可可园林时期) 该时期只是对自然式园林风格进行初步尝试,相对古典主义园林已经有较大的突破,但是还远谈不上自然是园林。 2,自然式风景园时期 肯特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被看作是自然式风景园的开创者,他以风景画为蓝本营造如画般的园林景色。

3,牧场式风景园时期 这一时期代表人物是朗斯洛特·布朗,被誉为“自然风景式造园之王”,其地位不亚于“规则式造园之王”勒诺特尔。他以牧场代替了肯特的野趣,形成极度纯净的自然风景式园林风格, 4,绘画式风景园时期 代表人物:威廉·钱伯斯。他反对布朗式园林中的平淡的自然,提倡向中国园林那样,对自然进行艺术加工。布朗和钱伯斯相继离世后,英国造园界出现了自然派与绘画派之间的争论。 5,园艺式风景园时期 自然式风景园的基本风格和大体布局已经基本上成熟定型,英国造园家们开始吧将兴趣转向树木花草的栽培上,园林布局上也开始强调植物造景的作用。 6,自然风景式园林实例 霍华德城堡园林 斯陀园 斯图海德园 查兹沃斯园 布伦海姆宫苑 邱园(作者是威廉·肯特,园中建造了一些“中国式”建筑物,如中国塔、孔子之家)尼曼斯花园 六,中国园林艺术对西方的影响 十七世纪末到十八世纪末,欧洲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中国热现象,英国造园家对中国园林产生可极大的兴趣,在造园过程中也在模仿,但始终都是基于形式的模仿,未能领悟到中国

英国风景园林产生的历史背景

英国风景园林产生的历史背景 在法国勒诺特式园林风靡百年之后, 18世纪英国自然风景园的出现,改变了欧洲由规则式园林统治的长达千年的历史,这是西方园林艺术领域内的一场极为深刻的革命。英国风景式园林的出现并不是偶然,而是具备了一定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理论基础。另外,还受到中国风景园林的影响。 1.文学艺术的影响 当时的诗人、画家、美学家中兴起了尊重自然的信念,他们将规则式花园看作是对自然的歪曲,而将风景园看作是一种自然感情的流露。这为风景园的产生奠定了理论基础。 2.自然地理与气候的影响 (1)欧洲兴起法国勒诺特尔造园热时,英国受影响极少,原因有二:1是英国人固有的保守性,2是在英国丘陵起伏的地形上,要想建造勒诺特尔式宏伟壮丽的效果,必须大动土方改造地形,从而耗资巨大。 (2)英国多雨潮湿的气候条件下,植物生长十分有利,而树木的整形修剪不仅要花费大量多的劳力,还要浪费大量的金钱。因此英国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为英国风景式园林的产生提供了沃土。 3.产业经济的影响 (1)14世纪中叶,黑死病流线,1/3人口减少→农业结构改变→畜牧业发展→毛纺业发展→畜牧业发展→改变了英国的乡村景观和风貌。 (2)16世纪,产业革命的发展→燃料、建筑材料匮乏→禁止砍伐森林法令颁发→12种树必须加以保护,包括栎树→保护了英国树林景观。 (3)18世纪,牧草与农作物的轮作制→乡村风景面貌改变。 4.对中国园林与文化的赞美与憧憬的影响 16世纪中叶以后,欧洲基督教传教士纷纷来华传教,他们游览中国皇家宫苑和江南山水写意园林之后,大开眼界,赞叹“虽由人作,宛自天成”的精湛技艺。 虽然当时英国人有不少热衷于追求中国园林的风格,却只能取其一些局部而已。 中国园林与英国自然风景园的不同:中国园林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对自然的高度概括,体现出诗情画意。英国风景园为模仿自然,再现自然。产生差异的的原因是因为园林风格的形成离不开本土文化、艺术、宗教及文人道德观和审美观的影响。 英国自然风景式造园思想首先是在政治家、思想家和文人圈中产生,他们为风景式园林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并且借助于他们的社会影响,使得自然风景式园林一旦形成,便广为传播,影响深远。 威廉·坦普儿(William Temple,1628-1699)英格兰政治家与外交家,于1685年出版了《论伊壁鳩鲁的花园》(Upon the Garden of Epicurus)一书,其中有关于中国园林的介绍。 沙夫茨伯里伯爵三世(Anthony Ashley Cooper ShaftesburyIII,1671-1713),政治家,哲学家,受柏拉图主义影响较深。 约瑟夫·爱迪生(Joseph Addison,1672-1719)1712年《论庭园的快乐》(An Essay On the Pleasure of the Garden) 亚历山大·蒲柏(Alexander Pope,1688-1744),《论绿色雕塑》(Essay on Verdent Sculpture)

试论英国自然式园林的特点

试论英国自然式园林的特点 1 英国自然式园林的发展背景及其特点 1.1英国自然式园林的背景 当时的英国正是资本主义兴起的时候,新兴贵族与地主阶级通过财富的积累,开始向主流社会迈进。不可避免的,对于庭院、园林的需求开始增加。这种增加对英国园林的发展起了两大决定性的促进作用: (1)这些新兴贵族与地主阶级(即后来的资产阶级)中的代表不乏以诗人、画家等文人身份出现。如发表了《庭院的快乐》引起世人关注的艾迪生就曾是一位散文家,并担任过国务大臣助理和爱尔兰总督秘书等职;而将英国园林完全导入非规则式造园体系的肯特,以前一度是学习绘画的。园林主人角色的改变,使园林内容及服务层次发生了变化:从建筑的副产品甚至一种生产方式,发展成为构成当时市民生活的一部分。这种角色、身份的改变,使“园林”这一角色由台后走向台前,逐渐以欣赏与游玩作为第一目的。因此,为了适应英国绅士式的游憩需要,改变原有的乏味而一成不变的几何式园林,取而以体现自然风景的自然式园林则是趋势之必然。 (2)园林的大量兴建,使从事此行业的非“职业园艺师”得以有机会实现自己的某些理论,并根据实践对那些不成系统的理论加以完善与发展,从而使风景式造园成为一种体系,并在以后得到广泛的流传。此中的代表人物布里奇曼、布朗都是在实际项目中探索并形成了英式园林的典型做法。正是由于造园界外界社会环境的改变,使英式园林得以可能在短时间内,于大量的实践中积累丰富的经验,探索了适合英国草原风情的自然园林体系。这种体系,在其所有者的身份产生变化后,不再以追求豪华与攀比为目的,也不再成为建筑与医学的附属物,而纯以观赏为终极要求。 1. 2 英国自然式园林的特点与靳诺特式的园林完全相反,英国自然式园林抛弃了一切几何形状和对称均齐的布局,代之以弯曲的道路、自然式的树丛和草地、蜿蜒的河流,讲究借景和与园外的自然环境相融合。英国自然风景园林的总体特征是自然,疏朗,色彩明快,富有浪漫情调。 1. 3 英国自然式园林的历史沿革从时间上看,英国自然式园林的发展主要经历了“庄园园林化”、“画意式园林”和“园艺派”三个时期。

英国自然风景园笔记总结及案例分析

英国自然风景园笔记总结及案例分析 英国自然风景园: 英国自然风景园指英国在18世纪发展起来的自然风景园。这种风景园以开阔的草地、自然式种植的树丛、蜿蜒的小径为特色。不列颠群岛潮湿多云的气候条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造成庞大的城市,促使人们追求开朗、明快的自然风景。英国本土丘陵起伏的地形和大面积的牧场风光为园林形式提供了直接的范例,社会财富的增加为园林建设提供了物质基础。这些条件促成了独具一格的英国式园林的出现。这种园林与园外环境结为一体,又便于利用原始地形和乡土植物,所以被各国广泛地用于城市公园,也影响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的发展。 案例: 1.霍华德庄园 园林风景由造园理论家斯威泽尔设计,他在府邸的东面设置了带状小树林,称为放射丛林,流线型园路和小径组成的路网伸向林间空地,其中布置喷泉和瀑布等。 后人将斯威泽尔设计的小丛林看作是英国风景造园史上具有决定意义的转变。 2.斯陀园 布里奇曼建造,未完全摆脱法式园林的影响,但又抛弃了对称原则的束缚。他率先运用非整型对称的种植方式及线条柔和的园路,不再使用植物雕刻艺术。打破常规,冲出边界,取消园界围墙,取而代之的是在园子四周布置界沟,打破了园林与自然界线,使人的视线能够延伸到院外的风景之中,这一举措使布里奇曼成为英国风景式园林的开创者之一。 威廉肯特改造了原有的规则式园路和甬道,并在主轴的一侧兴建了如画式园林——园中的爱丽舍田园,同时兴建大量园林园林建筑,如帕拉弟奥式石桥、古代道德之庙,并在园中布置了许多希腊的名人雕像。 布朗倾向于追求田园风光,自然野趣相连的风景园,略显平淡地把园林改造为与周边风貌一致的风景,将一切规则是元素都去掉,改造了帕拉弟奥式石桥、古代道德之庙和友谊殿,草坪直接延伸至建筑,形成牧场式风景园的典型特征。 3.斯图海德园 亨利二世开始创建自然风景园,建筑师弗利特卡洛夫特建造了庄园中的府邸,采用了帕拉第奥式建筑样式,园林部分由小亨利霍尔建造,不仅从意大利古典文化中吸取了大量创作灵感,还将造园艺术移植于庄园中。借鉴了圆明园布局手法,采用环形园路和建筑点题等,将河截流,在园内形成一连串三角形湖泊沿湖开辟一些列风景画面,产生步移景异的动态景观效果。阿波罗神殿是全园最重要的景点之一,视野辽阔而深远。

英国园林

英国园林 英伦三岛位于西北欧一侧,来自大西洋的强劲风暴,风力可吹翻车辆,妨碍树木生长。这里湿度大、云雾多、雨天多、日照少,有利于牧草的生长,因而畜牧业发达。广阔的牧场沃野,自然的缓坡稀树,给英国自然风景园定下了基调。加之日耳曼游牧民族对自然风景的热爱天性,形成了英国的自然风景园。又因英国远离欧洲文明发祥地希腊、罗马,故受古典主义影响较小,其园林具有独特的风格。不过,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也与其他园林艺术杂交,产生了多样化,如规则式园林,贵族园林,文艺复兴园林,法国风格、荷兰风格、浪漫主义风格、意大利风格、混合风格园林等。 自然风景园的创始者--威廉.肯特 威廉.肯特是18世纪英国乃至欧洲最重要的造园家之一,他开创了独立于规整式园林之外的另一种风格--自然风景园,从而确立了英国园林在欧洲园林中的重要地位。肯特于1686年出生于英国,身世贫寒,自幼就在贵族伯灵顿勋爵家中打杂,在一次为勋爵油漆马车时被勋爵发现有艺术天赋,于是他被送往意大利的一家画院学习绘画技术。在意大利学习的时期,肯特对那里的罗马式建筑、意大利园林产生了浓厚兴趣,沉迷其中,以至于荒废了绘画。当他学成回到英国后,大量的将他在意大利的钻研成果运用到勋爵的府邸、花园的装饰和设计之中去,在他的一些作品受到好评后,威廉.肯特逐渐在贵族圈中有了一定的名气和影响力,这对他后来的发展打下的牢固的基础。 肯特真正的造园思想来源于他的同事,当时也在为伯灵顿勋爵工作的普伯,普伯追求自然之美的思想深深扎根于肯特后来的造园活动中,并在肯特参与设计的代表作--斯托园中完美的表现了出来。1730年,肯特作为继任者,开始主持大型园林--斯托园的建造工作,整座园林经过肯特的改造凸显出三大特色,我们也可以把这三大特色看作是肯特造园的基本原则。一、自然式的园路系统。在斯托园中,肯特将园中的园路系统规划成自然式,摒弃了以往模仿法国规则式的园路系统,后来证明这种与英国的地形地貌结合甚好的做法是正确的。园路的曲折与地势的起伏相得益彰,同时,也为园中自然式的植物布置打下伏笔。 二、有实质含义的雕塑以及园林建筑的运用。肯特在园中布置有仿罗马式的--古代道德之庙和怪异的一处废墟--新道德之庙,同时还有大量的名人的雕塑散落于河边路旁,他希望通过这些来表示对当时一些人精神上的堕落的批判;这一点可能与肯特幼时的压抑生活经历有关。 三、地形、水体和植物的自然性和相对独立性。斯托园中的东部地势起伏较大,肯特于是就将其处理成为具有英国牧场风格的草原,围绕园路和溪流布置的植物疏落有致,各自成景,位于制高点的主体建筑在低矮的林冠线的衬托下显得格外高大,这正是肯特想要的自然式风格,一种以前只有在风景画中才能体验到的真正的自然。斯托园的建造在英国引起了极大的轰动,肯特这种自然式园林风格也开始为大众所接受,可以说斯托园开创了英国自然式园林的先河,肯特从而也成为自然式风景园林的创始者之一。 威廉.肯特一生中没有受过正规严格的园林设计训练,完全是凭自己的天赋和勤奋努力开创出了英国园林的新篇章;他将英国规则式的花园变成了牧场化的林园,突破了以前规则式园林的限制,运用自然的手法来处理草原、河流、植物,使它们与自然融为一体,他认为自然式风景园林的协调、优美是规则式园林不能望其项背的。肯特的思想凝聚了当时自然式园林思想的精华所在,曾经作为一名画家的他,试图使现实中的园林达到风景画中的效果,并为之努力终身的精神将永远为后人景仰。 绘画式园林的代表--威廉·钱伯斯 18世纪的英国造园界并不只有布朗的自然式风景园一种流派,与他同时代的威廉·钱伯斯就是他的一的反对者,威廉·钱伯斯于1723年出生在一个苏格兰富商家庭,家境较为优越,由于父母在瑞典经商,无暇照顾他,他12岁时就被送往英格兰一所学校学习,四年以后回到瑞典,子承父业,在当时的东印度公司任职。由于在公司主要从事对外贸易,因此,威廉·钱伯斯经常出差,他也因此游历了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但是,经过数年工作之后,威廉·钱伯斯发现自己对建筑、园林越来越感兴趣,他甚至利用业余时间搜集了大量的有关中国建筑资料并汇编成书。1749年,威廉·钱伯斯终于不顾家人的反对,辞掉了工作,全身心的投入到对建筑的研究中去。随后几年中,他先后在法国、意大利求学,学成后回到英国担任了英王乔治三世的建筑师,随后又为皇太后设计建造了历史上著名的皇家植物园——邱园,一时间声名显赫。在其

中国古典园林与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异同点比较

中国古典园林与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异同点比较 .相同点 1同为风景式园林,二者都是以大自然作为创作的本源; “源于自然,高于自然”,是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总的艺术法则,也是中国造园艺术对自然的态度的高度概括; 英国园林也同样钟情于自然之美,英国学派的设计均是以崇尚自然,讴歌自然,赞叹造物的多样与变化作为美学目标。 2 . 强调情感的表达 中国的知识分子(文人)总是把园林看作抒发情感和省思的场所。把审美主体的主观情绪外化于审美客体,并产生情感共鸣 的审美心理模式,一直是中国传统艺术(如书法、绘画)的重要 特点;中国的园林主人以这种方式来排解个人生活的感伤和 政治理想的失意,园林成为中国文人阶层宣泄感情的对象,可 以说,中国古典园林向来重视情感的表达。 浪漫主义的出现改变欧洲中世纪艺术的呆板面貌,情感的追求和表达为英国学派园林注入生命力,并成为区别于法国古典园 林的另一个重要特征。 3中国园林艺术对英国学派产生深远的影响 中国式的自然山水园林曾经对英国学派有过重要的影响,东方的神秘及其对自然的深刻领悟,深深震撼和吸引着英国学派造 园家们。到18世纪中叶,“中国热”达到高潮,许多评论和介 绍中国园林的书籍和图册大量出现,中国式的塔、洞,甚至中 国式的假山,都广为流传,成为一时的风气 区别 从本质上看,中、英园林仍然在造园理念和创作手法上有着较为明显的区别。总的来说,“自然”在这两种园林 中体现出不同的性格,即:中国园林是一种内向的自然, 英国自然风致式是一种外向的自然。 1.从园林具体空间组织上 中国古典园林显得幽深、隐逸,是一种内向的自然;英国园林大片的草坡沿着自然的地形起伏,这里没有围墙,显得开朗、 大方和安详。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所具有的这种开放性和公共 性使它所表现的自然呈现一种外向开朗的性格。 从园林的总体形象和总体气氛上看,中国古典园林显得幽深、隐逸,所谓“庭院深深深几许”,“曲径通幽”。 2. 从园林功能上 中国园林一向拒绝功利主义的倾向,中国园林一直以来都是少数文人自省和精神自我满足的场所,物质功能从未成为中国园林的重要功能。

英国园林

英国园林 英国是大西洋中一个岛国,有大不列颠岛、爱尔兰岛和东北部等岛屿组成。大不列颠岛又包括英格兰、苏格兰和威尔士三部分。英格兰北部为山地和高原,南部为平原和丘陵,属海洋性气候,充沛的充沛的降雨量、温和潮湿的气候,使这个高纬度地区有着适合植物生长的自然浅见。森林面积占国土1/10,农业上畜牧业占主导地位,牧场至今占国土2/5。因此,缓坡牧场和孤立树构成了英国优美的自然景观。 另外,加上英国人对园艺事业的与生俱来的热爱,为英国造园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早在罗马帝国时期,罗马人建的别墅庄园。中世纪流行的是”十字”形园路的修道院庭园和小型绿丛植坛城堡园,非常简单,使用性质。中世纪后期,中世纪后期,相对稳定的政治和经济使新兴贵族有机会营造舒适的大型花园。 虽然最美丽的花园是皇家花园,但英国贵族手中握有广阔的土地,使他们有可能营造堪舆皇家园林媲美的大型花园,华丽而奢侈的花园也渐渐成为贵族和大地主的财富的象征。 15世纪末受都意大利影响,晚于欧洲其他国家,先按意大利造园,后由于斯图亚特王朝与法国关系密切,法国园林受到关注,特别是17世纪法国取代意大利后影响更加深远,但真正造园时代开始是在18世纪肯特和风景园出现后。英国园林才在园林艺术史上确定其重要地位。并对以后一个多世纪的西方园林产生影响。 古典园林独特之处在于花园面积的巨大减弱了园林的人工性。广袤的花园与树林、牧场和草地很好的衔接在一起,视线开阔,一望无际。 第一座大型花园式红衣主教沃尔西的汉普顿园,意大利造园师建第一位热衷于造园的国王亨利八世,与佛朗索瓦同一时代,主教死后,他的宫殿。说这一时期,与欧洲其他国家区别不大,精美的花坛、斜坡式草地、迷园和月季园。 1660年查理复辟为园林艺术发展带来新时代。曾著荷兰,对花卉喜爱,欣赏法国造园,派约翰·罗斯去凡尔赛学习,情勒诺特尔来英建园。 英国规则园林另一个显著特点造型植物的广泛运用,雕刻精细、造型更加丰富多彩。空间分割更趋向小巧,园林显得更加整洁、亲切。代表人物还有罗斯的弟子乔治·卢顿和亨利·怀斯。主要作品汉普顿宫苑和农萨奇公苑等。 17世纪70年代到18世纪20年代,形式上二元化。一方面英国在各地仍有自己美丽的府邸和花园植物雕刻艺术仍十分盛行,另一方面自然式造园倡导者在尝试新的造园,代表人物布里奇曼,规则式构图与曲线形园路的结合,放弃植物雕塑,斯陀园中放弃园林的围墙,代之以隐垣的形式。是园林景观与周围的风景结合在一起。意义非凡,对风景园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随后的自然风景园林的开创者肯特,第一个使风景园林具有较好的景观效果,通过他的巧妙的处理,使园林拥有了真正的情感。抛弃所有的规则式造园要素,仅以自然,尤其是自然界的精华部分作为园林的装饰。而且,它是以画家的观点,向绘画那样来安排园林中的各要素。不仅如此,肯特越过围墙,发现整个自然界就是一座大园林。 肯特之后,布朗,学生和合作者,沿着布朗的路走的更远,不像肯特那样追求自然情趣,而是尽力使风景园林走向纯净和简练,把整个庄园变成一个巨大的牧场,一生设计了大量的作品,而且所到之处,必将园林的原理彻底搞糟,以致人们认为布朗的杰作就是将英格兰中部和南部变成一个无边无际的风景园。人们说布朗改东了英国国土面貌。游人跟他聊天是说,愿意死在布朗之前,以便赶去看看还没有被布朗改造过的天堂是什么样子。 布朗之后,英国风景园性变化,绘画式风景园林时期 布朗反对者,同时期的钱伯斯,特点:以各种主题型建筑形成园林中浪漫主义情调。 后来又出现中世纪田园风光情趣,以哥特式建筑来代替过去园中常用的中国式建筑和古典建筑。 •英国规则式造园(15-17世纪) •背景:中世纪一结束,英国即进入都铎王朝时代(1485-1603),修道院的瓦解,森严的

对比分析中国江南园林与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

对比分析中国江南园林与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 作者:朱韵奇 来源:《现代园艺·下半月园林版》 2019年第4期 中国园林分为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和寺观园林。私家园林多以江南文人园林为主,造园遵循“人事天命”,追求“天人合一”以及“道法自然”的境界,设计技法多变,手法多样。英式园林早期为几何式规则园林,受到多国影响因此造园思想开放,十八世纪自然风景式园林发展成为热潮,追求理性,整体处理因地制宜,效仿自然。 中国江南私家园林多以围合空间为主,在小空间内将不加修饰的天然质朴运用于造园上,排斥富力雕琢以达到《园冶》中“虽为人作,宛自天开”的效果。虽为“宛自天开”,却是纯粹的人造自然。因在朝廷上的不得志,所以士大夫们寻求山林建造园子,通过这个媒介,让自己拥有一个“天下”。 英国的自然地貌以丘陵为主,气候条件潮湿多雨适宜草木生长,因此风景式造园家因地制宜,在园中大面积使用草坪和不修剪的自然树木。艾迪生提出的造园应当无拘无束,像自然那样荒野成为最早的风景式造园美学理念。 古代山水园林随着山水画派的出现而产生,因此山水画成为造园的施工指导。画家黄宾虹说的“曲径通幽”,就是园林设计利用曲折回转将视线导向不同空间,以延伸空间,丰富层次,同时增加游览线路长度,达到移步换景效果的技法。 造园家还常用对景借景的处理方式,让景物始终联系呼应于一整体。 “小中见大”是江南园林设计中惯用的技法,通过框景(见图1),将景物框在“画框”中,获得更直接的观赏快感。同时,造园家还擅用辩证矛盾获得深浅、虚实、疏密的变化,擅用掩映藏露遮掩丑陋破败,借用花窗露出美景,山水倒影,亭台呼应,浓浓意境便蔓延。中国诗画自始至终都追求意境,致使造园也带有浓厚意韵。园子是园主人独有的天地,能想象园内一条小溪可以代表湍急的河流,假山可以代表高山奇峰,一方池水寓意平静的湖面,一叶枯黄寓意秋天与凄凉,这是典型的“立象以尽志”,或运用诗词典故命名园内景致,表达园主人的无限寄托。超越时空与介质的束缚,唤起情感共鸣。 18世纪初,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的地位逐渐由单纯的建筑附属品变为其外部延伸。为了要将园林与自然融为一体,造园运用名叫:“Ha-Ha”的界沟代替围墙,在达到阻隔外人与牲畜进入的同时将园林与外部风景连成整体,形成视觉上的延伸。

英国自然主义的风景园林

英国自然主义的风景园林 背景:1、岛国,森林和牧场面积比例较大,自然风景优美;2、爱好园艺;3、农业革命的完成,达到世界先进水平;4、绘画和文学两种艺术中热衷自然的倾向,为18C的英国自然式造园的产生奠定基础。 肯特:风景园的创始者。第一位摆脱规则式造园。(斯佗园&卢夏宅园) 勃朗:特点1、完全取消花园和林园的区别,漫坡草地是园林的主题,延伸至建筑墙根。建筑前面没有平台。2、善于使用肯特等人使用的成片树丛。3、园子以湖泊为中心,形式各异。(英第一个重视水景的造园家)4、极度追求纯净,a视野范围内不许有房舍,b主建筑旁边不许有菜园杂院,搬迁至远离主建筑处,并利用树丛遮挡起来。c服务性的房间设置在地下室。入口远离主建筑。 勒普敦:《造园的理论和实践的考查》《红书》 特点:1自然式园林应尽量避免直线,但反对无目的、任意弯曲的线条。不想勃朗那样排斥直线,主张在建筑附近保留平台栏杆台阶,整形式花坛及草坪,以及通向建筑的直线林荫路,让建筑和周围环境后一个过渡。2、种植:采用散点式,接近自然生长状态。树丛应由不同树龄树木组成。3、园林应与绘画一样注意光影效果。 影响:法俄德中美、波兰、瑞士 意大利文艺复兴代表:埃斯特庄园,法尔纳斯庄园,兰台庄园。 古罗马造园分为:田园型别墅、城市型别墅 意大利文艺复兴造园风格渊源于古罗马的郊外别墅。 古希腊:住宅内规则方正的柱廊园,公共使用园地:雅典卫城的神庙。城市公园 空中花园是历史上第一个名园。 中世纪欧洲造园类型:修道院庭院和城堡庭院。城堡庭院包括宅邸和庄园。 意大利庭院的象征喷泉。 美提契庄园是文艺复兴初期代表作品之一。 兰特庄园:1、绿丛植坛为主的前庭。2、主体是别墅建筑。3、4层台地以理水为主题的主园部分。特点:1依地形形成不同形式的水景,构成全园的中轴线,多变的阶梯及坡道,丰富多变又和谐统一。 2、从顶层的尽端水源涧府开始,将汇集的山泉送至八角形泉池; 3、再沿阶梯将水引至第三台层,以溢流水盘送到八角形水池中; 4、接着入长条形水渠,二三层界处形成水帘瀑布,至二层圆形水池。 5、最后在第一层露台上以水池环绕的喷泉作为高潮而结束。 意大利文艺复兴台地园特点: 立面:城市附近别墅坡度小,露台层数少,乡村别墅相反;建筑常置于露台下方。 平面:1严格规则的对称布局。2对称轴以建筑轴线为基准或垂直,平行于建筑,既有主轴线又有副轴线。3点线面结合 细部:1露台与栏杆:a露台未必都铲平斜坡而成,有时在平坦的地上将土堆成阶梯状,用挡土墙围城。B露台和阶梯边缘使用栏杆,装饰池泉周围,材料多石料。2喷泉及各类雕塑是庭院重要景物。设置在土墙上的喷水、壁泉也频频使用。3植物:早期植物种类繁多,后利用植物个性美—罗汉松、伞松等。 文艺复兴后期意大利的庄园:建筑呈现巴洛克特点。大量使用曲线,具有动感的雕塑,各式样的喷泉和跌水。(伊索拉贝拉庄园) 中国山水园VS英国自然风景园1造园意境和地形的处理:都注重顺应自然,但中强调巧于因借,精在体宜小,诗情画意。英注重单纯地反映田园风格造景功能。2、植物造景:中强调草体植物造景。英注重整体竹屋造景功能。3、水体的处理:中包含了自然界水体一切形式,动静结合;英注重静态水体造景。4、建筑的运用:中强调建筑划分空间的功能;英注重建筑本身的造景功能。 日本1、飞奈良时代。(中岛式林泉)受中国秦代“一池三山”影响,模仿两汉以来的海上神山,在池中筑岛,基本要素是自然山水型的池和岛。(南苑、西池宫、松林苑) 2平安时代。(寝殿式庭园)兴盛日本贵族邸宅和寺院庭院。(岩手县毛越寺庭院、京都嵯峨院址大泽池庭园) 3镰仓时代(寝殿式庭园)梦窗国师:西方寺庭园和天龙寺庭园。 4室町时代(筑山林泉式、枯山水式)黄金时代。龙安寺,大仙院。 5桃山时代(茶庭(露地庭)) 6江户时代(回游式庭园)最繁荣。(桂离宫)

英国自然风景园特点和与中国古典园林的异同

英国自然风景园特点和与中国古典园林的异同 一、实例 1.查兹沃斯园 丰富的园景和长达四个世纪的造园变迁史。 布朗改造阶段最关心的是将河流融入风景构图之中。 2.布伦海姆宫苑 最初由亨利怀斯设计的花园延续了勒诺特尔的造园风格,呈巨大的几何花坛。 范布勒设计了一座帕拉第奥式桥梁。 最后由布朗改造了花坛台地的地形,台地与国土风貌的统一,在园中广泛种植草坪,将草地一直延伸到巴洛克式宫殿的前面,形成自然式的一个大园林。重点改造范布勒建造的桥梁的河段,营造出更为优美的河流景色。借鉴了肯特处理树丛的手法,形成舒缓优美的疏林草地。 3.邱园 兴建之时,欧洲人追求东方趣味的热潮方兴未艾,是反映这一时期造园风格的代表性作品之一。 钱伯斯顺应潮流在园中建造了一些中国、希腊和罗马样式的建筑物,如:中国塔、孔子之家,清真寺、岩洞、废墟。 邱园中新建的中国式建筑物,不过是满足人们猎奇心理的装饰物而已,并未真正理解到中国园林文化的精髓。 3.尼斯曼花园 将古典式园林构图与园林植物栽培相结合。 构图上的折中主义,园林植物品种丰富,群落层次丰富。 二、自然式风景园特点 1.相地选址 与国土风貌统一。英国的国土景观十分优美,似乎整个自然就是一个大园林,稍加整治就是一片开阔宜人的园林景观,山风景有助于扩大园林视野,而园林又有助于形成人性化的自然景观,两者珠联璧合,往往使人难以分清内外。 2.园林布局 多采用弯曲流畅的曲线园路、自然式的树丛和草地、蜿蜒的河流与园外的自然相融合。建筑不再起主导作用,而是与自然风景相融合。园中无明显的轴线或规则对称的构图。园内利用自然起伏的地形阻隔视线或形成各具特色的景观。 3.造园要素 a 哈哈墙:哈哈的应用使园林的视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扩大,使园林和自然风景融为一体,取消了园林和自然之间的界限。 b 植物要素:疏林草地成为最具有特色的植物景观。树木采取不规则的孤植、丛植、片植等形式,并根据树木习性,结合自然的植物群落特征进行树木栽培。 c 水体:英国自然风景园,少有动水,多以自然态的静水出现。主要原因是英国园林面积较大,地形平缓。府邸周围也会利用一些几何形水池。 3.建筑要素 造园家在将风景画作为蓝本的同时,将画家们杜撰的点缀性建筑引入园中,无实际功能用于形成视线焦点。

英国古典园林知识点总结(超详细)

英国古典园林知识点总结(超详细) 一、英国概况 英国东南部为平原,土地肥沃,适于耕种;北部和西部多山地和丘陵,全境河流密布,湖泊众多。全年气候温和,多雨多雾。 二、英国规则式园林 1.概况 18世纪前的英国园林:规则式园林、勒诺特尔式。十五世纪后期,国家政策的改变导致了新的土地所有者产生,庄园腹地大量出现。都铎王朝初期的庭院还处在高墙的包围中,面积不大,只能布置花圃,药草园,菜园等小型实用园。君主们在宫殿四周新建大量鲜艳的花卉装点的庭院。伊丽莎白一世时期基本延续着中世纪以来的造园手法,此前绿色雕刻技术已在英国盛行。英国造园家逐渐摆脱城墙和壕沟的束缚,追求更为宽阔的园林空间。这时期园林主要是模仿欧洲大陆的造园样式。英国人的革新,只是对花卉装饰的兴趣更浓厚。彼尔德安德烈《住宅建筑指导书》。 托马斯希尔《迷园》《园林的实效》,都是关于庭园设计要素的介绍。 十七世纪詹姆斯一世时期,英国出现了最早的植物园牛津植物园,这一时期,英国最重要的设计师是乔治伦敦和亨利怀斯。 1688 年光荣革命后,威廉三世热衷于造园,将荷兰的造园风格带到英国,园中装饰要素更加复杂,法式风格的人工性进一步加强,喷泉也进一步增加,灌木修剪更加精细,绿色雕刻艺术发展到怪诞的程度,园中充斥着用灌木修剪成的各种动物和器具的造型。 ◾️十八世纪初,让韦尔在巴黎出版的著作《造园理论与实践》传到英国。 2.实例 汉普顿宫苑 背景 主导条件:自然条件,政治经济文化艺术, a 哲学思想:欧洲的启蒙运动,出现经验主义和自然主义,反对园林中一切不自然的元素,认为自然元素才是人们真实感情的流露。

b 政治体制的转变:君主立宪制建立,作为绝对君权文化象征的法国宫廷文化在英国失去了强大的政治基础。新资产阶级代表人物把园林作为自身崛起的象征,在田园牧歌般的乡村环境中建造庄园,满足追求理想风景的愿望。 c 民族主义艺术观:排斥法国的统治地位转而寻求体现英国自身的园林特点。 d 社会经济影响:圈地运动,航海争夺海上霸权,修缮战争毁坏的房屋,英国开展大规模的植树造林活动,以致大量引进外来树种,资本主义深入农业形成新贵族的牧场。 f 回归自然的思想:人们希望在乡村中在线与大地的精神相和谐的风景,营造出纯洁的能够缓解焦虑情绪的环境。 g 追求更大的自由:追求无拘无束的自由。 h 视野观念的扩大:想要充分接纳自然,将自然引入园林之中。 哈哈:又称隐垣或界沟,是花园边缘挖掘的不易被发现的用以防御动物侵扰的一种干壕沟,在英国风景园中普遍使用。奇曼率先使用。 i 文学绘画影响:诗歌与绘画的相互结合与补充,给英国的教育家们以巨大的创作灵感。j 自然因素:自然地貌以丘陵为主,多雨阴湿的气候条件,希望以最少的经济投入获得最佳的园林效果。 3.分期 2.2.1不规则造园时期◾️人物a 范布勒:霍华德庄园和布伦海姆宫苑b 布里齐曼:斯陀园,首创界沟(哈-哈)◾️特点希望摆脱几何对称式的造园手法,从风景画的角度出发来考虑园林造景,利用园中原有植物,设计弯曲的园路。这一时期开创的不规则造园手法和要素为真正的风景式园林开辟了道路。 2.2.2自然式风景园时期◾️人物a 肯特:以风景画为蓝本,设计了白金汉郡的斯陀园,赞赏布里奇曼的隐垣,肯特后来对斯托园进行了全面的改造,并进一步将笔直的隐垣改成曲线,两旁的行列式种植改成群落状,使花园与周边风景更加和谐。肯初期作品虽然未能摆脱布里奇曼的影响,但他很快就彻底摒弃规则式园林的设计手法,将尚未完善的风景式园林体系完善化,因此成为自然风景园真正的创始人。名言“自然厌恶直线”核心思想是完全模仿并再现自然。十分重视富有野趣的自然风景的营造,擅长以十分细腻的手法来处理地形,经他设计的山坡和谷地起伏舒缓,错落有致,令人难以觉察人工雕琢的痕迹。运用各种小建筑,赋予园林浓郁的哲理文化气息。肯特欣赏树冠潇洒的孤植和树丛,他认为风景园的和谐与优美是规则式园林无法比拟的,他的造园核心思想就是要完全模仿自然并再现自然,模仿的越像越好。代表作有斯陀园,卢谢姆宫苑、邱宫等。 在肯特活跃的造园时期,英国的庄园美化运动形成一股热潮,许多庄园主因此成为水平很

英国自然风景园林的主要特点

英国自然风景园林的主要特点 建筑与环境学院自十七世纪哲人文豪竭力讴歌自然,《失乐园》中风光旖旎的自然园林集中体现人们对自然景观的高度崇尚和向往开始,英国风景园林的历史就开始展开。不列颠群岛潮湿多云的气候条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造成庞大的城市,促使人们追求开朗、明快的自然风景。18世纪发展起来的自然风景园,本土丘陵起伏的地形和大面积的牧场风光为园林形式提供了直接的范例,社会财富的增加为园林建设提供了物质基础。这些条件促成了独具一格的英国式园林的出现。这种园林 与园外环境结为一体,又便于利用原始地形和乡土植物,所以被各国广泛地用于城市公园,也影响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的发展。 纵观几大闻名遐迩的园林,大致可看出,这种风景园摒弃规则,尽量避免人工雕刻的痕迹,以自然流畅的湖岸线,动静结合的水面,缓缓起伏的草地,高大稀疏的乔木或丛植的为特色。 风景式园林比规整式园林,在园林与天然风致相结合,突出自然景观方面有其独特的成就。与靳诺特式的园林完全相反,它否定了纹样植坛、笔直的林荫道、方正的水池、整形的树木,扬弃了一切几何形状和对称均齐的布局,代之以弯曲的道路、自然式的树丛和草地、蜿蜒的河流,讲究借景和与园外的自然环境相融合。从造国家列普顿(HumphryReplom)开始又使用台地、绿篱、人工理水、植物整形修剪以及日冕、鸟舍、雕像等的建筑小品;特别注意树的外形与与建筑形象的配合衬托以及虚实、色彩、明暗的比例关系。甚至有在园林中故意设置废墟、残碑、朽桥、枯树以渲染一种浪漫的情调,这就是所谓的“浪漫派”园林。 但这又逐渐走向另一个完全以自然风景或者风景画作为抄袭的蓝本,以至于 经营园林虽然耗费了大量的人力和资金,而所得到的效果与原始的天然风致并没有什么区别。看不到多少人为加工的点染,虽本与自然但未必高与于自然。这种情况也引起了人们的反感。为了彻底消除园内景观景观界限,英国人想出一个办法,把园墙修筑在深沟之中即所谓“沉墙”。当这种造园风格盛行的时候,英国过去的许多出色的文艺复兴和靳诺特式园林都被平毁而改造成为风景式的园林。

十九世纪英国园林经典案例

十九世纪英国园林经典案例 十九世纪英国园林的经典案例之一是邱园。邱园又被称为皇家植物园,位于伦敦西南部的泰晤士河南岸。这个园林是英国皇家园艺学会的所在地,全名为英国皇家园艺学会,是一个致力于推动植物学研究的组织。邱园成立于1804年,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植物资源。这个园林在19世纪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特别是在植物收集和展示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 邱园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其园林设计。该园以自然风景式园林风格为主,通过运用地形、水体、植物等元素,创造出一个具有自然美感的景观。在园林设计中,邱园注重植物的配置和造景,使各种植物能够相互映衬、相互补充,呈现出和谐统一的景观效果。同时,邱园还通过运用花境、花坛、草坪等多种形式,丰富了园林的景观层次和视觉效果。 除了自然风景式园林风格外,邱园还展示了规则式园林的特点。例如,在园内的花坛设计中,采用了几何图形和对称布局的方式,给人以整齐、有序的视觉感受。这种规则式和自然式相结合的设计方式,使得邱园在保持自然美的同时,也体现了人工的匠心独运。 此外,邱园还有许多特色景点和区域。其中最著名的景点之一是维多利亚时代的大温室,该温室建于19世纪中叶,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温室之一。大温室内部分为多个主题区域,展示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各种植物,为游客提供了一个了解植物多样性的好去处。 另一个值得一提的景点是棕榈室,这是一个展示热带和亚热带植

物的区域。棕榈室的设计风格模仿了东方国家的建筑风格,给人以别样的感受。此外,邱园还有许多其他特色景点,如岩石园、水生植物区、玫瑰园等,每个区域都有独特的景观和特色。 除了景点和植物展示外,邱园还致力于植物学研究。该园拥有一支专业的科研团队,致力于植物分类学、生态学、遗传学等领域的研究。同时,邱园还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吸引了许多国内外学者前来交流学习。 总的来说,邱园是一个集科研、展示、教育和休闲于一体的综合性园林。它通过精心的设计和布局,将植物学知识和自然美景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为游客提供了一个了解植物世界的好去处。同时,邱园也是英国园林史上的一个重要代表,展现了英国园林艺术的独特魅力和成就。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