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锚杆加固-李浩

锚杆加固-李浩

锚杆加固-李浩
锚杆加固-李浩

隧道工程施工

学院:____明德学院_____ 专业:土木交通专业__ 班级:交通09152___ 学号: 092003111634__ 姓名:李浩______

2012年11月9日

预应力对拉锚杆在小净距隧道加固中的应用

摘要:结合一座520m的双向六车道公路隧道的建设,介绍了预应力对拉锚杆在小净距隧

道中央岩柱体加固的的设计计算和施工工艺。

关键词:小净距;对拉锚杆;设计;施工

Abstract: combined with a 520 m two-way six lanes of the road tunnel construction,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pre-stress to pull anchor in the small interval tunnel in the central rock reinforcement design and calculation of the cylinder of and construction

process.

Keywords: small interval; To pull anchor; Design; construction

小净距隧道是介于普通分离式隧道与连拱隧道之间的一种结构型式,由于不受地形条件以及总体线路线型的限制,其较连拱隧道有施工工艺简单、造价较低的特点,愈来愈受到工程界的育睐。但山于小净距隧中间岩柱体厚度远小于普通分离式隧道,其围岩变形和支护结构受力较为复杂。中央岩柱体的稳定性是小净距隧道是否成功的关键,应根据情况对中夹岩柱体采用大吨位预应力锚索、对拉锚杆、无阽结钢绞线、小导管预注浆等技术进行加固。本文结合一座小净距隧道围岩的受力、变形特点,介绍了小净距隧道中间岩体加固中预应力对拉锚杆的设计与施工过程。

1工程概况

黄石山隧道为温州市龙湾区灵昆大道上的一座控制性工程,隧道按一级公路分离式双向六车道标准设计。隧道左线长度514m,右线为520m,隧道设计净宽14.0m,净高

5.0m(断面开挖宽度达1

6.8m,开挖高度达11m)。隧道通过的地层为第四系粘土碎石和凝灰岩,洞身的围岩以微风化凝灰岩为主,隧道围岩为Ⅳ级和Ⅲ级,隧道双洞中间岩柱最小净宽为9.25m。

2设计计算

隧道在右线桩号k3+410至k3+470约60m长区间中间岩柱岩体较差,为保证岩体稳定,设计采用预应力水平对拉锚杆进行加固,采用型号为φ32mm的精轧螺纹钢筋,设计标准张拉应力为 100KN,水平对拉锚杆与16号工字钢拱架相间布置,初步拟定间距为

80cmX80cm。

设计计算采用弹塑性本构模型,德鲁克-普拉格屈服准则,采用实体单元模拟岩体、二衬及初喷砼,锚杆采用杆单元。左右边界为距隧道边沿左右各30m,上部边界为真实地面,下部为距隧道底30m。

围岩、喷混凝土、锚杆和二次衬砌的物理力学参数根据地质勘察报告、有关规范和实际经验确定(见表1),

IV级围岩计算参数表表1

本隧道是小净距隧道,设计先行开挖洞是右洞,右洞开挖完毕后,中间岩柱的变形如图1,可以看出,在距隧道开挖线以外(边墙)5m的范围内,应力变化最为明显,最大挤压应力达869.47KPa,中间岩柱的挤压变形最大2.6mm,中间岩柱的变形图。

左洞右边墙开挖后,对其中间岩柱进行了预应力水平对拉锚杆加固,加固后的主应力云图见图3,岩柱的挤压应力达1092KPa,最大变形量2.8mm见图4。虽然岩柱的变形量有所增大,但是变形区内没有塑性变形区出现,中间岩柱基本稳定,变形在可控范围之内。

从以上的模拟计算可以看出,由于左洞(后行开挖)的施工,对右洞有扰动作用,从而出现了应力松弛,右洞因而产生的变形较左洞大。设计通过对破碎地带中间岩柱采取了预应力水平对拉锚加固,有效减少了先行开挖洞对后开挖洞室的影响,有利于洞室的整体稳定。

3施工方案

预应力对拉锚杆加固区间长度共计60米。采用的材料为φ32精轧螺纹钢筋,工程数量为2961米/183条。

3.1施工方法及主要施工机具、劳动力的配备

预应力对啦锚杆以机械为主、人工为辅的作业方法。施工机具及劳动力配备如下:24型潜孔钻1台、二次灰浆搅拌机1台、JZB-2型挤压式注浆机1台、千斤顶1台、压力表、技工5名、普工10名。

3.2施工时间

预应力对拉锚杆施工计划,计划工期80天。

3.3施工工艺流程

预应力对拉锚杆采用以下施工工艺流程:成孔→安装预应力φ32精轧螺纹钢系统→浇注垫墩→待垫强度达到设计强度85%后进行预应力张拉→孔内注浆→封锚。

①施工测量放样

根据设计要求,首先对K3+410~K3+470进行施工测量放样。

②成孔

采用潜孔钻进行钻孔施工,根据围岩情况严格控制钻孔进尺进度,并随时检测钻孔倾斜度,允许偏差3%,孔径为φ10㎝。

③安装预应力精轧螺纹钢系统

在安装预应力精轧螺纹钢前,首先要进行清孔,用高压空气将岩粉和杂物清除干净,接着按编制的序号逐个安装已抽检试验合格后的对拉锚杆,沿锚杆轴线方向每隔1.5~

2.0m设置一个对中器,并且连接用连接器加固好。

④浇注砼垫墩

砼垫墩采用C40现浇,布置两层φ10钢筋网片,其间距为5㎝,钢套管一端与垫墩预埋锚垫板进行焊接,确保注浆孔与孔内是相通的。

⑤预应力锚杆张力

待锚垫的强度达到设计强度85%后进行预应力张拉,张拉采用两端同时张拉,而且左右错开张拉,张拉时实际伸长值与理论计算伸长值之差控制在6%以内。张拉程序如下:0→初始应力(10%δk)→δk→105%δk(持续2min锚固)

⑥孔道压浆

锚杆张拉锁定后,预应力锚杆压浆采用孔底返浆方法,即锚杆一端封闭,把φ1.0㎝注浆管从另一端伸入封闭端底部。注浆所用的浆液为水泥砂浆,水泥砂浆水灰比0.5,在张拉完毕后,孔道应尽早压浆,压浆施工应均匀、连续地进行,注浆压力不小于2.0Mpa,且最少维持2min,直到孔道的注浆端出口处冒出不含水沫气的浆液,且其稠度与压注的浆液稠度相同时即行停止(流出浆液的喷射时间不小于10秒),然后应将所有出浆口和孔眼封闭。

⑦封锚

孔道压浆完成后,用切割机切掉在锚具以外留的预应力锚杆,然后设置钢筋网,封锚砼采用C25喷射砼。

4结语

通过对一座小净距隧道中间岩体的加固,介绍了预应力对拉锚杆的设计和施工应用。截至目前,该隧道已经运营2年多,状态良好。本文介绍对拉锚杆的设计和施工方法,以供类似隧道参考。

参考文献:

[1] JTG D70-2004《公路隧道设计规范》.

[2] JTJ042-94《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以PDF形式查看。

预应力锚杆在隧道开挖支护中的应用

二滩国际谢长平

摘要:预应力锚杆顾名思义就是通过张拉锚杆对被锚固物体施加预应力进行加固的支护手段。在边坡施工中时是一种常用的比较成熟的施工方法,但在长河坝水电站隧道开挖支护中应用很少。本文结合长河坝水电站场内交通工程金康隧道K3+100m~K3+148m段预应力锚杆的施工实例,介绍一种简易适用的预应力锚杆支护方案,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关键词:隧道、预应力锚杆、施工工艺。

一、工程概况

长河坝水电站场内交通工程1#公路为地下厂房进厂交通洞和大坝填筑的主要干线通道,全长8205.18m;主要由金康隧道(全长4530m)和金汤隧道(全长2520m)组成。

二、工程地质

金康隧道K3+100m~K3+148m洞段,岩性:浅灰色~灰白色块状花岗岩为主,夹少量灰色石英闪长岩,偶见深灰色辉长岩团块,微弱,局部夹层中风化,饱水,软硬相间;地下水大面积渗水,局部呈线流;构造:f17小断层穿过该洞段,f17 SN/E∠70°小断层与洞轴线小角度相交,岩石挤压破碎带及短小密集节理带相当发育,节理面锈染,微张,充填断续石英脉,岩体结构破坏严重。

金康隧道K3+100m~K3+148m洞段,以岩石挤压破碎带及岩石破碎密集带为主,V级围岩。

三、预应力锚杆设计

1、预应力锚杆现场试验

根据现场情况拟采用预应力锚杆加钢支撑以及挂网喷混凝土进行初期支护,预应力锚杆各技术参数根据现场试验确定。

2、预应力锚杆设计

拟定锚杆设计张拉力为60KN(依据设计锚杆抗拔力6t),锚杆总长为

6.0m,锚固段长2.0m,锚固段采用高强锚固剂材料,28d不小于35Mpa,锚杆孔口承压垫座尺寸为150mm×150mm×10mm,高强螺栓锁定,自由段采用水泥浆灌浆,灌浆管φ1.6PE管,回浆管浆φ1.2 PE管,锚杆孔设计钻孔直径为φ64mm,锚杆材料采用直径φ28mm螺纹钢筋,梅花型布置,间排距1m,共计1130根预应力锚杆。

2、工程材料设计

预应力锚杆材料采用直径φ28mm螺纹钢筋,钢筋采用符合设计要求的Ⅱ级20MnSi螺纹钢筋,且无锈、顺直的整根钢筋加工,不得采用焊接加长。

锚杆孔口承压钢垫座、高强螺栓必须符合五金技术规范技术要求;水泥采用鹅塔牌水泥,标号为42.5;高强锚固剂选用郑州兰瑞的MSJK3型。

四、施工工艺 1、工艺流程

张拉预应力锚杆施工工艺流程见如下框图

预应力锚杆施工工艺流程图

安装垫板、垫圈、螺帽

注装高强锚固剂

安插预应力锚杆

张拉锁定

注 浆

验收评定

张拉预应力锚杆及其配件加工、运输

不合格

施工准备

测量放线

钻 孔

清 孔

检查验收

孔口找平

合格

处理重新报验

2、施工方法

1)、测量放线

测量人员根据设计图纸进行放线:(1)放出预应力锚杆施工区域的起止桩号和基准高程,要求桩号每间隔10m做一个标记,根据需要,部分洞段桩号可适当加密。(2)按支护参数进行预应力锚杆孔位放样,用红油漆做好标识。

放样时对孔位进行编号,方便后续张拉施工,编号方法根据情况自定编号,但应遵循以下原则:

(1)预应力锚杆应该按同样的方法编号,以保持一致性,如顶拱预应力锚杆编号方法应相同并同边墙预应力锚杆相区别。

(2)各次施工的预应力锚杆编号应该具有连续性,最好能同预应力锚杆所在桩号位置相结合。

2)、造孔

(1)预应力锚杆钻孔采用两臂凿岩台车钻孔,钻孔角度根据所放出的方向线严格控制,造孔时应避让已埋设的永久观测仪器和电缆。

根据设计要求,结合钻孔设备的实际技术参数,选用Ф64mm球齿合金钻头,钻孔直径为Ф65mm。

(2)施钻时钻头要对准岩壁上预应力锚杆孔孔位标识下钻,开孔偏差不应大于50mm,开孔应用小功率缓慢钻进,钻进约500mm后,校正钻孔方向,全功率钻进。孔深5800mm(±50mm)。

(3)洗孔,利用两臂凿岩台车洗孔,当孔内不再有浊水流出时,结束冲洗。

3)、注高强锚固剂

选用郑州兰瑞的MSJK3型高强锚固剂,注装高强锚固剂时,先根据孔内锚固段的长度在注浆管上做出标记,使用GTMQ28型锚枪将高强锚固剂打入孔内,拔管时要缓慢,每次不大于5cm。

张拉预应力锚杆内锚固段设计长度以2.0m计,高强锚固剂正常用量40支左右(大约10~10.5kg)。

4)、预应力锚杆制作

预应力锚杆、垫板、垫圈等加工在专门的加工厂按照设计要求制作成型,然后用汽车运至施工现场。预应力锚杆杆体采用无锈、顺直的整根钢筋加工,不得采用焊接加长。在预应力锚杆杆体上每2.0m处焊接φ6mm的圆环作为对中装置。杆体端部加工为螺栓段,长度为300mm。加工好的杆体按规范要求进行检查验收,验收合格的杆体,及高强螺母必须与杆体丝牙配套。

5)、预应力锚杆安装

预应力锚杆安装采用人工安装,采用预应力锚杆平台车(自制)或其它登高设备,将杆体缓慢推至要求位置。杆体送至要求位置时,停止推送,然后用木楔临时固定杆体。在安装垫板前,撤出木楔。为了防止二次注浆浆液流失,孔口应采用棉纱封闭保护。

预应力锚杆必须在高强锚固剂初凝前安装到位。MSJK3型高强锚固剂的理论初凝时间为30min。

6)、安装托板、垫筋和螺帽

高强锚固剂初凝后,开始安装预应力锚杆托板、垫圈和螺帽,并调整托板位置使之与预应力锚杆轴线垂直。采用高强锚固剂快速垫平,每次约需要3~5卷锚固剂处理垫板。

7)、张拉锁定

在内锚段锚固剂灌浆完毕后24小时左右开始进行锚杆张拉。

张拉设备采用TG-1000型扭力扳手。锚杆张拉前,对扭力扳手进行率定。

张拉前将钢垫板套入锚杆,调整垫板与锚杆垂直后紧锁螺帽。锚杆正式张拉前,取20%的设计张拉荷载(即1.2t),对其预张拉1~2次,使其各部位接触紧密。

张拉力施加值顺序依次为:第一次张拉力为设计值的50%(3t),持荷5~10分钟后进行第二次张拉,张拉力为设计值的100%(6t),最后一级张拉力达到设计值后稳压30min结束张拉平锁定。每张拉一次均应量测锚杆杆体的伸长值,并作好原始记录。张拉工效为1根/20~25min左右。

锚杆锁定后48小时内,若发现预应力损失大于锚杆拉力设计值的10%时,应进行补偿张拉。

预应力锚杆的张拉锁定应在高强锚固剂强度达到20Mpa进行。根据选用的锚固剂的初、终凝时间以及张拉预应力锚杆生产性试验结果。最早张拉时间为高强锚固剂注装后6小时。

张拉前应对扭力扳手进行率定,然后根据率定得出的换算曲线或换算表格将扭力扳手的读数(N·M)换算成对应的张拉力(KN)。

张拉时一次加载到张拉力的100%(60KN,扭力扳手读数约为580,),然后锁定杆体。

8)、自由段灌浆

张拉结束后开始对锚杆自由段回填灌浆施工,灌浆采用纯水泥浆,浆液采用水灰比为0.5:1,灌浆压力为0.5~1.0MPa。预应力锚杆注浆采用2SNS型注浆泵进行灌注,注浆时将注浆管管口锯成45度坡口并插至距孔底50~100mm,随浆液的注入缓慢匀速拔出,保证注浆饱满。注浆开始或中途停止超过

30min,用水或稀水泥浆润滑注浆罐及其管路。

灌浆前确认排气管畅通后,才能进行孔内自由段注浆,自由段注浆应饱满,当排气孔不再排气,出浆浓度与进浆浓度一致时,可结束自由段注浆。浆体凝固前,不得敲击、碰撞和拉拔杆体。

自由段灌浆应在锚杆张拉完成后尽早进行,一般为一批(30~50根)锚杆张拉完成后集中进行,可实现规模化施工。

五、质量检查

1、无损检测

预应力锚杆验收方式主要有无损检测试验。

预应力锚杆无损检测:按不同作业分区在每300根预应力锚杆中随机抽查1组(3根)进行无损检测,无损检测是通过测试得到的波形图来判断预应力锚杆注浆的密实度(饱满程度)。无损检测应在预应力锚杆注浆14天后进行。

根据《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的规定,依据规范要求,并参照国内其它工程的标准,将预应力锚杆的注浆密实度检测结果按如下标准进行分级评价:

注浆密实度质量等级表

注浆质量等级优良(A)合格(B)不合格(C)不合格(D)注浆密实度≥90%75%~89%50%~75%<50%

金康隧道K3+100m~K3+148m段预应力锚杆无损检测成果表

序号

锚杆

桩号

距底板

高度(m)

锚杆位

置(m)

设计长

度(m)

实测长

度(m)

锚固长

度(m)

缺陷位置

砂浆密

实度

质量等级

1 K3+10

6.5 左边墙 6.0 6.0 5.7 基本满浆93%优良

2 K3+10

4

3.4 右边墙 6.0 6.0 5.7

3.8m处欠

密实

85%合格

3 K3+10

8

8.5 顶拱 6.0 5.94 5.75

4.1~4.5m

处欠密实

80%合格

4 K3+11

2

4.1 左边墙 6.0

5.95 5.68 饱满100%优良

5 K3+11

6

6.0 右边墙 6.0 6.0 5.71 基本满浆94%优良

6 K3+12

8.0 顶拱 6.0 6.0 5.7 饱满100%优良

7 K3+12

4

2.5 左边墙 6.0 5.93 5.7

1.2处欠密

82%合格

8 K3+12

8

3.5 右边墙 6.0 5.96 5.68

5.1处欠密

88%合格

9 K3+13

2

7.9 顶拱 6.0 6.0 5.7

5.0~5.2

处欠密实

87%合格

10 K3+13

6

4.6 左边墙 6.0 6.0

5.7 基本满浆90%优良

11 K3+14

1.8 右边墙 6.0 6.0 5.7 饱满100%优良

12

K3+14

8

8.2 顶拱 6.0 6.0 5.77 基本满浆91%优良金康隧道K3+100m~K3+148m段预应力锚杆共完成1130根,无损检测抽检

12根,查明了其密实度和长度,各桩号抽检比例满足施工检测要求,抽检锚杆质量全部合格。

2、监控量测

金康隧道K3+100m~K3+148m段布设了K3+110m、K3+130m两个监测断面,根据规范和要求进行了严格的观测,收敛成果及分析,岩层均处于稳定状态。测点布置示意图及收敛观测成果如下:

测点布置示意图

监控量测收敛变化量统计表

序号

监控断面

观测时间

顶拱A"点

顶拱A 点 左边B 墙 右边C 墙 BC 相对位移 沉降 位移 位移 相对位移 ΔAA(mm)

ΔA(mm) ΔB(mm) ΔC(mm) ΔBC(mm) 1

K3+110

2008-11-12

0.00 -0.02 0.17 -0.12 0.05 2008-11-18 0.15 -0.13 1.48 -1.08 0.40 累计变化量 0.15 -0.11 1.31 -0.96 0.35 2

K3+130

2008-11-12

0.05 -0.05 -0.03 -0.02 -0.05 2008-11-18 0.50 -0.25 -0.10 -0.75 -0.85 累计变化量

0.45

-0.21

-0.08

-0.72

-0.80

金康隧道K3+110断面收敛变化过程线

-1.25

-0.500.251.001.7508-11-11

08-11-1208-11-13

08-11-14

08-11-15

08-11-16

08-11-1708-11-18

日期

收敛(mm)顶拱A"点

顶拱A点

左边墙

右边墙

BC

AA 参照位移

顶拱A 点 右边C 点 左边B

金康隧道K3+130断面收敛变化过程线

-1.20

-0.90-0.60-0.300.000.300.6008-11-11

08-11-1208-11-13

08-11-14

08-11-15

08-11-16

08-11-1708-11-18

日期

收敛(mm)顶拱A"点

顶拱A点

左边墙

右边墙

BC

六、结束语

预应力锚杆在长河坝水电站金康隧道K3+100~K3+148段隧道开挖支护中的应用,通过锚杆的无损监测和收敛监控量测,完全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该预应力锚杆加工制作方便,工效高,施工质量易得到保证,且施工工期短,适用于强卸荷、破碎以及渗水较大岩层等不良地质地段,同时在开挖过程中或开挖到位后,当发现潜在的不稳定岩体或拉裂蠕变岩体时可采用预应力锚杆处理方案。

参考资料:

1、《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

2、《水电水利工程预应力锚索施工规范》(DL/T5083-2004)

3、《长河坝水电站场内交通工程两阶段施工设计文件》(金康段K0+858~K4+400)

注:谢长平,男,1968年生,高级工程师,道路桥梁工程专业,从事监理工作。

建议:

命题是“预应力锚杆在隧洞开挖支护中的应用”,是“实例介绍”。由于“隧道开挖支护中应用很少”,结论自然应该是推荐在隧洞工程中应用。但是,结束语则是广泛推荐“适用于强卸荷、破碎以及渗水较大岩层等不良地质

地段……、潜在的不稳定岩体或拉裂蠕变岩体时可采用预应力锚杆处理方案。”前后呼应不够。

并且,“事物是相比较而存在的”,“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所谓“该预应力锚杆加工制作方便,工效高,施工质量易得到保证,且施工工期短”的结论不知何从而来。

“预应力锚固”是处理不良地质条件或岩体(围岩、边坡、基础)稳定性问题的“一种”支护设计方案、方法(作者将它定义为“施工技术”似乎不严谨)。而“可供选择”的设计方案很多。所以,选择“预应力锚杆”必有其选择的理由和条件,而作者在阐述“三、预应力锚固设计”中并没有交待,读者也不好借鉴。

作者的定位是什么?是设计?施工?还是监理?通读全文可知,“设计”、“施工”并非作者的强项。所以,建议作者以监理人的定位、以预应力锚杆的质量控制为主线展开阐述为好。而不是介绍、推荐预应力锚固在隧洞工程开挖支护中的应用。

即使介绍“预应力锚杆”的施工监理,也要事前了解“预应力锚固”机理、特点、关键点、了解设计意图,从而明确监理的要点、关键点、程序、方法。文章既要全面系统,又要重点突出。

一篇文章,是一个有机整体。前后、彼此应该互相呼应、互相支持,不能前后矛盾。图文、表格数据链不能错位。工程术语、用词应该准确贴切(请参见批注)、计量单位符号要规范。

观后感

观看后受益良多,同时了解到锚固技术在岩土工程中应用广泛,但岩土锚固理论还不完善。大多数锚固工程的设计仍采用工程类比法或半理论、半经验的方法,而且更注重传统经验的沿用。目前数值模拟锚杆的加固作用的两种常用方法都没有考虑加锚后节理岩体的断裂韧性的改变对锚杆锚固作用效果的影响。

以锚杆和节理面共同变形为基础,探讨了锚杆最优锚固角和变形角随节理切向位移和节理摩擦角变化的规律。在此基础上采用模型材料进行了断裂韧性测试,以研究锚杆的增韧止裂作用效果。试验得出了断裂韧性K随锚固位置系数D变化的规律,加锚后试件断裂韧性可以提高50%~135%。并将试验得到的关于锚杆的增韧止裂作用效果反映到多裂隙岩体三维弹塑性损伤本构方程中,应用于厦门东通道工程跨海通道主体工程第三轴线暗挖隧道的稳定性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在断裂损伤数值计算中考虑锚杆对裂隙的增韧止裂作用可以更好地反映锚杆的加固效果。

随着我国各类铁路、公路、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大力发展,所要求的各种隧道工程数量、里程空前庞大。这些隧道当中,很大一部分都是在地质条件差的软弱围岩中修建的。由传统新奥法派生出来的“CD”工法、“CRD”工法、侧壁导洞、眼睛工法等在处理这些隧道时发挥过积极的作用,但也有许多的局限性,如材料浪费、工期缓慢、形变过大等,其中不免还有一些失败的惨痛教训。因此,如何在地质条件复杂、自稳能力差的软弱、破碎围岩或土质围岩中,实现隧道安全、稳定、高效的全断面掘进,是各国隧道界亟待解决的问题。意大利的Lunardi,P.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开始研究预加固全断面开挖隧道施工技术,在理论、实践上都取得了相当的成绩;韩国的Chungsik Yoo通过三维有限元计算,比较了不同地质条件、埋深条件下隧道的玻璃纤维注浆锚杆全断面预加固效果,并得到了玻璃纤维注浆锚杆超前加固的有效长度;我国的肖广智等对隧道全断面预加固工法作了详细的介绍,罗列了各种全断面预加固措施,并详细比较了全断面预加固工法和传统新奥法的优缺点

在铁路隧道建造中取得成功经验的锚杆预加固浅埋隧道(主要是洞口地段)地表的施工技术,已在若干公路隧道的建造中得到拓宽应用,并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这种在日本被称为“垂直缝地工法”的工艺,尽管其功能与隧道洞内支护中使用的锚杆类似,但锚杆是在隧道开挖前从地面打入的,即采用的是“先加固,后进洞”的方法。它与传统的隧道施工方法相比,具有增强围岩整体稳定性,抑制因隧道开挖产生的地层下沉,简化施工」四字,减少明洞长度,减轻植被的破坏,降低工程造价等优点。因此,对于跨度一般都比较大的浅埋公路隧道洞口段,是一项值得普遍采用的施工技术。2锚杆预加固浅埋隧道地表的效果及其量化分析2.l锚杆预加固浅埋隧道地表的效果浅埋隧道洞口段开挖后,洞室上方岩体因原有平衡被破坏和临空面的形成,一般会产生向洞室内的竖向下沉和向洞口端的纵向沿坍,对于大多呈大跨扁平形状的高等级公路隧道,这种现象会更加明显。如果仅仅依靠开挖后洞室内的支护,往往难以使这些位移得到及时抑制,即使以最快的速度进行支护,也需要一定时间才能形成支护的强度和刚度。

锚杆支护原理

锚杆支护 一、锚杆支护原理 1、锚杆的悬吊作用 悬吊作用是指用锚杆将软弱的直接顶板吊挂在其上的坚固老顶之上。如图1所示,或者是用锚杆将因巷道开挖而引起松动的岩块连接在松动区外的完整坚固岩石上,使松动岩块不至冒落。 锚杆的悬吊作用

2、锚杆的组合梁理论 利用锚杆的拉力将层状岩层组合起来形成组合梁结构进行支护,这就是锚杆组合梁作用。组合梁作用的本质在于通过锚杆的预拉应力将原视为叠合梁的岩层挤紧,增大岩层间的摩擦力;同时,锚杆本身也提供一定的抗剪能力,阻止其层间错动。锚杆把数层薄的岩层组合成类似铆钉加固的组合梁,这时被锚固的岩层便可看成组合梁,全部锚固层能保持同步变形,顶板岩层抗弯刚度得以大大提高。 锚杆的组合作用

3、锚杆锲固作用 是指在围岩中存在一组或多组不同产状的不连续面的情况下,由于锚杆穿过这些不连续面,防止或减少了围岩沿不连续面的移动。如图3。 锚杆的楔固作用 p бb p 锚杆的楔固作用 -б p (бb p

4、挤压加固拱作用 形成以锚杆头和紧固端为顶点的锥形体压缩区。如将锚杆沿拱形巷道周边按一定间距径向排列,在预应力作用下,每根锚杆周围形成的锥形体压缩区彼此重叠联结,在围岩中形成一连续压缩带。它不仅能保持自身的稳定,而且能承受地压,组织上部围岩的松动和变形。 显然,对锚杆施加预紧力是形成加固拱的前提。

5、锚杆的减跨作用 如果把不稳定的顶板岩层看成是支撑在两帮的叠合梁,由于可视悬吊在老顶上的锚杆为支点,安设了锚杆就相当于在该处打了点柱增加了支点而减少了顶板的跨度,从而降低了顶板岩层的弯曲应力和挠度,维持了顶板与岩石的稳定性,使岩石不易变形和破坏。这就是锚杆的“减跨”作用,它实际上来源于锚杆的悬吊作用。 上述几种锚杆支护作用并非是孤立存在的,实际上是相互补充的综合作用,只不过在不同地质条件下,某种支护作用占的地位不同而已。

锚杆工程施工技术方案

目录 一、编制依据 (3) 二、工程概况 (3) 三、地形、地质、水文及气象条件 (4) 3.1地形地貌 (4) 3.2气候、气象条件 (5) 3.3地质构造 (6) 3.4水文地质 (6) 四、施工准备工作 (8) 4.1、技术准备 (8) 4.2、现场准备 (8) 4.3、主要劳动力配置 (10) 4.4、主要施工机械配置 (11) 4.5、主要材料进场计划 (11) 4.6、施工进度计划: (12) 五、主要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 (13) 5.1、本工程主要施工工序 (13) 平整场地、测量定位→抗浮锚杆施工。 (13) 5.2、定位 (13) 5.3、成孔 (13) 5.4、清孔 (14) 5.5、锚杆制作 (15) 5.6、下锚 (15)

5.7、注浆 (16) 5.8、锚杆施工要求 (16) 六、质量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 (17) 6.1、质量保证体系 (17) 6.2、质量保证措施 (20) (7)结合本工程的特点和技术难点,将有针对性地对重点 施工工序加强施工质量管理控制。 (20) 6.3、建立检查及验收制度 (21) 6.4、保证材料质量、物资供应、设备管理的措施 (22) 6.5、施工技术保证措施 (22) 6.6、确保竣工验收和质量保修措施 (23) 七、施工组织计划 (24) 7.1、项目管理模式 (24) 八、施工安全保证体系及技术保证措施 (25) 8.1、施工安全保证体系 (25) 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图 (26) 8.2、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27) 九、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29) 9.1、施工作业场区管理 (29) 9.2、环境、环保、卫生管理 (30) 9.3、生活区管理 (31) 十、工期保证措施 (32)

锚杆知识简介

锚杆及混凝土喷护知识简介 喷射混凝土支护 借助于喷射机械,利用压缩空气或其他动力,将按一定比例配制的拌合科,通过管道输送,并以高速喷射到受喷面(岩土表面、模板、旧建筑物)上凝结硬化而形成的一种混凝土支护。由其单独受力而成的称素喷混凝土支护。由其他材料或结构共同受力的支护称复合式喷射混凝土支护。 素喷混凝土支护 又称纯喷混凝土支护。将一定配合比的水泥、砂、石的拌合料,通过混凝土喷射机,用压缩空气作动力,将拌合料输送到喷枪出口处,以较高的速度分层喷射到岩土表面迅速凝结而成,起到加固、防渗漏、防掉块作用的支护结构。根据拌合料与水接触的时间和位置不同,可分为干式喷射混凝土和湿式喷射混凝土。 初次喷射混凝土 在分层喷射混凝土施工中,最先喷射的一层混凝土。初凝后才可施工复喷层。一般为40--100毫米厚。喷射前应对岩石表面用高压风、水进行冲洗。 复喷混凝土 在分层喷射混凝土施工中,在初次喷射混凝土层上,再进行后续喷射的混凝土层。每层的厚度一般为40--100毫米。后一层的喷射施工应在前一层混凝土终凝后进行。若终凝1小时后再进行喷射时,应先用风、水清洗喷层表面。 复合式喷射混凝土支护 在素喷混凝土中加入其他材料,或是喷射到受喷面的同时,裹住其他支撑结构而形成的复合支护。比素喷混凝土支护有更好的受力特性,更适用于围岩分类等级低、洞室跨度大的埸合。常见形式有钢纤维喷混凝土支护、钢架喷射混凝土支护、喷(网)混凝土支护、锚喷(网)联合支护等。 喷(网)混凝土支护 喷射混凝土之前或初次喷射混凝土后,在其表面布设钢筋网,使而后喷射到岩土表面的混凝土裹住钢筋网,形成的复合支护结构。钢筋网具有使混凝土应力分布均匀、加强整体工作性能的作用。钢筋网的网格尺寸和与壁面的间距要适当。采用双层钢筋网时,第二层钢筋网应在第一层被混凝土覆盖后再铺设。 钢纤维喷混凝土支护 将钢纤维加入普通喷射混凝土中,从而形成的强度高、韧性好的复合材料支护结构。喷射工艺参数与素喷混凝土相同,钢纤维的掺量按混凝土体积的百分率计算。其物理力学性能、抗震性、耐磨性都比素喷混凝土支护优越。由于成本较高、施工工艺复杂等原因,使用范围受到一定的限制。 钢架喷射混凝土支护 喷射混凝土与钢架形成一体的复合支护。钢架与壁面之间,必须用喷射混凝土充填密实;钢架除可缩部位外,被喷射混凝土覆盖;施工时先喷射钢架与壁面之间的混凝土,后喷射钢架之间的混凝土。适用于受到地质构造破坏、断裂严重的地区,或是岩性松软、有膨胀性岩层的地下工程中。 喷(网)混凝土支护 喷射混凝土之前或初次喷射混凝土后,在其表面布设钢筋网,使而后喷射到岩土表面的混凝土裹住钢筋网,形成的复合支护结构。钢筋网具有使混凝土应力分布均匀、加强整体工作性能的作用。钢筋网的网格尺寸和与壁面的间距要适当。采用双层钢筋网时,第二层钢筋网应在第一层被混凝土覆盖后再铺设。

边坡锚杆支护挡土墙加固施工方案

第一章、工程概况 一、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远洋·原香项目环境边坡治理工程 工程地点:重庆市巴南区大山村轻轨站旁边 建设单位:XXX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XXX建设监理咨询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XXX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远洋项目部 该工程于2014年12月开工,根据所在区域不同分为四标段和五标段两部分。场地内部已建有条石重力式挡墙,该部分挡土墙需要加固处理。2016年6月我单位中标为四标段,第四标段已建有T17-T18-T19-T20段、T1-T2段、T3-T4段、T5-T10段、T11-T12段、D19-D21段、D22-D24段重力式挡墙及新建的毛石混凝土挡墙,排洪沟,小区道路等。重力式挡墙形式主要有俯斜式挡墙及衡重式挡墙两种。 本工程场地内地下水贫乏,无地下管网,无有毒有害气体源,无淤泥、流砂、管涌、断层、崩塌、泥石流等不良地质现象,场区部分为挖方区,部分为填方区。 L-M段抗滑桩锚索加固(原条石挡墙拆除)(长约119m,高度约5m);N10段抗滑桩面板锚索工程(顶部卸载,底部反压)(长约71m,高度约6m);T11-T12段面板.锚索工程(加固)(长约55.26m,高度约8.2m);T1-T2段面板锚索工程(加固)(长约51.9m,高度约6.5m);T5-T10第1-5段(长约54.3m,高度约6.5m);第12段系肋柱锚杆加固(长约26m,高度约8m);H-G段抗滑桩面板工程(长约162m);X1-X2倾斜式挡土墙(新建)(长约

42m,高度约5.2m);X3-X4重力式挡土墙(新建)(长约22m,高度约5.6m);E-F段原条石挡土墙拆除,重新建设衡重式挡土墙,高度约7-11m,长度约43m;挡土墙拆除部分为:D19-D21段,长约39m,高度约6m;T3-T4段,长约33.2m,高度约7m;T17-T20段,长约71m,高度约6m;D22-D24段,长约48m,高度约6m。 因本工程前期挡墙出现异常,经建科院鉴定后进行加固。 二、施工场地的地层地质情况 2.1地形地貌 勘察区为场地构造剥蚀及脊状、台状丘陵斜坡地貌,地势整体东高西低,场地北高侧山坡最高高程325m,南侧最低高程240m,高差约854m,自然坡角10~30°左右。 2.2气象 场地位于重庆巴南区大山村轻轨站旁,交通便利。勘察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极端气温-1.8℃-42.8℃,四季分明。年平均降雨量1141.8mm,降雨主要集中于5-9月,且常有雷阵暴雨。 2.3水文地质条件 场地内填土、砂岩属透水层,粉质粘土,泥岩及页岩属不透水层,为相对隔水层。根据地勘报告:场地内无地下水,场地环境内型为Ⅱ内,地表水、地下水、土体对钢筋混凝土及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有微腐蚀性。 2.4地层结构 根据勘察报告,主要地层为:场内揭露地层岩性主要为第四系素填土、

锚杆支护技术的应用现状与发展前景

锚杆支护技术的应用现状与发展前景 于富才1)杨宏2)冉启发3) 摘要:针对我国锚杆支护的现状做了初步分析。运用支护设计中常用理论及方法,( 对其中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和评价,同时对实际支护工程中的某些不足进行了具体讨论,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初步分析。 关键词锚杆支护;应用现状;发展趋势 锚杆支护作为岩土工程加固的一种重要形式,由于其具有安全、高效、低成本等优点,在国际岩土工程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1872年,英国北威尔士的煤矿加固工程中首次采用钢筋加固页岩之后,1905年美国矿山中也出现了类似的加固工程.到了20世纪40年代,锚杆支护在地下工程中的应用在国外得到了迅猛发展.目前,在澳大利亚和美国的地下工程支护中,锚杆支护已经占到了将近100%.我国的锚杆加固技术于20世纪50年代开始起步,在最近20年得到了快速发展,目前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据估计,在1993年至1999年间,我国仅在边坡工程和深基坑工程中的锚杆年用量就达到了3000-3500KM.目前,我国正在进行大规模的基础设施与各类矿山及隧道工程建设,锚杆支护得到了普遍应用[1-11]. 1.锚杆支护的现状 锚杆加固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十分广泛.目前,它已经在地下工程、边坡工程、结构抗浮工程、深基坑工程、重力坝加固工程、桥梁工程以及抗倾覆、抗震工程的地层锚固应用中得到了发展.近年,我国正在进行的高速铁路、跨海大桥、海底隧道、地铁等在内的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中所遇到地基处理、边坡加固、地下空间结构加固、水下空间结构坚固等各方面的问题中,将锚杆加固方式得到了很大的扩展. 1.1 锚杆支护理论 岩土体在工程开挖之后,其初始的应力平衡状态会遭到破坏,为了达到新的平衡状态,应力场将重新分布,从而导致岩土体在一定范围内出现弹塑性变形、地层膨胀变形,使岩土体出现碎裂带;若地层开始处于高应力状态,还可能发生岩爆,严重的影响工程质量,威胁施工人员的安全.锚杆加固技术是一种柔性加固技术,它能充分利用岩土体自身的承载力保持岩体的稳定,使加固体不被破坏.它本质就是通过锚固加强岩土体的整体性,控制开挖后岩土体的变形,避免应力的突然释放,从而保证工程顺利、安全地进行. 1)目前,已经广为接受的锚杆支护理论主要有悬吊理论、组合梁理论和组合拱(压缩拱)理论.①悬吊理论认为锚杆的作用是将松散、软弱的岩土体悬吊在坚硬、稳定的岩土体上,从而起到加固作用.②组合梁理论将锚杆看做螺栓,将各薄层岩土体看作是叠合在一起的梁结构,通过锚杆的锚固将其紧固成一个组合梁,且锚固力越大,梁之间的摩擦力越大,岩土体也就越稳定.③组合拱理论是在光弹试验的基础上提出的,试验证实了锚杆对地层的挤压加固作用.锚杆进入岩土体后,会使岩土体出现以锚杆两头为顶点的塑性压缩区,若有一排锚杆适当排列,则会形成一定厚度的连续压缩带,从而起到加固岩土体的作用. 1.2 锚杆类型、选择及作用机理 从锚杆的初次使用到现在,锚杆作为一种支护方式已经发展出了多种型.按

玻璃纤维锚杆预加固技术在隧道的应用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cb7673798.html, 玻璃纤维锚杆预加固技术在隧道的应用 作者:于良 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第34期 摘要:云桂铁路云南段长大隧道、高风险隧道众多,地质情况复杂多变,本文针对不良地质地段,利用玻璃纤维锚杆的特性,对掌子面前方的待挖岩体进行预加固,对于隧道开挖后的围岩稳定和施工安全性有较大提高。 关键词:玻璃纤维锚杆;待开挖岩体;预加固 中图分类号:O189.3+4文献标识码: A 隧道洞室稳定状态分析 岩体是在长期自然地质条件下形成的,它与某些人为的建筑材料有许多根本不同的特性。这些地质特性可以归纳为几个方面,即岩体是处于一定天然应力环境中的地质体;岩体由各种裂面或软弱结构面所分割;岩体由于形成时的结构构造特征而往往具有各向异性;由于物质来源和形成环境的复杂性导致岩体的不均匀性;岩体由于自然地质因素的影响而具有可变性。岩体的初始应力,主要是由于岩体的自重和地质作用引起的。因此,它与岩体本身的特性和地质构造特征有关系。 在洞室开挖以前,围岩处于初始应力状态,它通常总是稳定的。开挖以后,地应力自我调整,且出现相应位移。这时,如果其应力水平及位移小于岩体的强度及允许值,那么岩体处于弹性状态,仍是稳定的。一般说,无须施作支护结构来增加整个体系的支撑能力。反之,围岩的一部分出现塑性以至松弛,就要适时修筑支护,给围岩以反力并约束其自由位移。 玻璃纤维锚杆预加固原理 使用玻璃纤维注浆锚杆对隧道掌子面正前方待挖岩体进行预注浆加固,由于玻璃纤维锚杆注浆是锚注一体工艺,则被加固岩体会因管材的锚固作用而形成一个整体,对待挖岩体提供约束反力,抑制其变形,提高了抗侧压能力;同时改善了围岩的特性;在掘进过程中能及时在开挖轮廓线上方形成自稳拱,压力拱效应能够正常发挥。对于不良地质地段解决掌子面、拱部岩体稳定的问题和隧道进洞控制地表下沉有较明显的效果。 玻璃纤维锚杆锚杆预加固主要利用杆体的强度高、易挖除的特点,在隧道通过不良地质地段,对掌子面岩体进行预加固,可以提高施工安全和施工效率。 玻璃纤维锚杆主要成分为玻璃纤维增强聚合物,材料性能取决于纤维和聚合物的类型及断面形状等,力学特点如下:

国内外锚杆应用的现状与发展

前言:岩土锚固技术是近代岩土工程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分支. 锚固技术,国内习惯统称为锚杆支护技术,国外一般称锚固技术或锚杆加固技术.它是一种结构简单的主动支护,它能最大限度地保持围岩的完整性、稳定性,能有效地控制围岩变形、位移和裂缝的发展,充分发挥围岩自身的支撑作用,把围岩从荷载变为承载体,变被动支护为主动支护,且具有运输施工方便、效率高,有利于加快施工进度,且施工成本低、支护效果好、施工噪音小等优点. 自1872 年英国北威尔士露天页岩矿首次应用锚杆加固边坡及1912 年德国谢列兹矿最先在井下巷道采用锚固技术以来,锚固技术至今已有100 多年的发展历史. 锚固技术作为一种技术经济优越的技术手段,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各个工程领域,目前不仅广泛应用于世界主要产煤国家,而且也推广应用于冶金、水利水电、铁路公路、军工及建筑等工程之中,伴随着“21 世纪- 地下工程的世纪”的来临,可以预见,该技术必将得到更广泛深入的研究和推广应用。 1 锚杆锚固的特点 锚杆支护是一种安全、经济的支护方式,它是以锚杆为主体的支护结构的总称,它包括锚杆、锚喷、锚喷网等支护形式。其技术就是在土层中斜向成孔,埋入锚杆后灌注水泥(或水泥砂浆) ,依赖锚固体与土之间的摩擦力,拉杆与锚固体的握裹力以及拉杆强度共同作用来承受作用于支护结构上的荷载。锚杆支护以其结构简单、施工方便、成本低和对工程适应性强等特点,在土木工程(包括采矿工程) 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锚杆锚固是在地层中,通过锚杆将结构物与地层紧紧连锁在一起,依赖锚杆与周围地层的抗剪强度传递结构物的拉力,使地层自身得到加固,达到保持结构物和岩体稳定的目的. 与传统的支护方式相比较,锚杆锚固技术有其自身的鲜明特点: 1. 1 支护效果好 锚杆支护在支护原理上符合现代岩石力学和围岩控制理论,属于“主动”支护。锚杆安装以后,在围岩内部对围岩进行加固,迅速形成一个围岩—支护的整体承载结构,因而能够调动和利用围岩自身的稳定性,充分发挥围岩的自身承载能力,有效地控制巷道围岩变形,所以锚杆支护更有利于保护巷道围岩的稳定,改善巷道维护状况。与传统的架棚式支护相比,锚杆支护能更好地适应回采巷道围岩变形大的特点,并能保持围岩的完整性和稳定性,其支护效果优于工字钢支架,在工作面回采期间,工作面端头维护明显得到改善,提高了工作面的推进速度。 1. 2劳动强度低、效率高 与传统架棚式支护相比,由于锚杆支护所采用的支护材料较少、重量较轻,巷道掘进时,极大地减少了支护材料的运输量,劳动强度也大为降低,有利于提高掘进工效。工作面回采时,也省去了钢棚支架的回撤工作,既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又提高了安全系数。锚杆施工操作工序简单,可紧跟掘进工作面,便于组织掘进支护平行作业和一次成巷,有利于实现快速掘进支护机械化。 1. 3 经济效益明显 采用锚杆支护可减少支护材料投入,降低直接支护成本。由于锚杆支护基本不占用巷道的有效断面,所施工的断面即为净断面,因而在支护设计时,可以相应减少巷道断面,节省大量材料。锚杆支护可以减少巷道维修量,节约维护费用。总之,锚杆支护从支护材料、辅助运输、断面设计和维护费用等方面均可降低成本,经济效益明显。 2 国外锚固技术与理论研究的发展现状 世界主要产煤国家, 近些年来锚杆支护技术发展很快。继几乎全部使用锚杆支护的美国、澳大利亚之后, 英国也迅速赶了上来,经过几年的发展, 锚杆支护在煤矿占了主导地位英国自年从澳大利亚引进技术之后, 到年的锚杆支护比例从年的零上升到以上。目前, 澳、英两国正向国外积极推销他们的锚杆支护技术。印度、印尼、波兰、日本、南非等国都程度不同地予以引进。一向以型钢可缩性支架支护技术著称的德国, 虽然采深大、地压大, 但近年来也在积极探索锚杆支护的可行性。这些事实表明, 巷道锚杆支护技术已成为世界性发展趋势。 2、1 关于锚杆加固围岩的作用机理 美国因其巷道埋深较浅、岩层强度高且地应力比较低,因此倾向于悬吊理论和组合梁(加固岩梁)理论,而英国、澳大利亚巷道以受水平应力影响为主,尤其是澳大利亚相对英国其巷道围岩变形量及最大水平应力更剧烈,一般而言,英国、澳大利亚锚杆支护的设计理论倾向于加固拱(挤压支承拱) 理论。 2、2 关于锚杆加固设计方法 美国目前有两种基本设计方法: 一为经验法,即是建立在以往解决岩层控制的经验基础上的设计方法。该方法的主要缺点是强调了顶板控制问题的本身,而缺乏对引起顶板不稳定的内在原因的注意,即由于顶板条件的不同,经验法并不全都有效。二为理论法,亦称客观法,即是建立在解决顶板支护问题的顶板和岩石力学理论基础上的设计方法。该方法一般是通过公式或者估算确定有关参数,有代表性的是兰和比肖

锚杆介绍

中空(大直径)注浆锚杆 应用范围: 1. 径向加固:中空锚杆代替传统砂浆锚杆用于径向加固,可以彻底解决传统砂浆锚杆施工工艺过程中注浆不饱满,无法实现压力注浆等诸多缺陷,确保工程质量。 2. 边坡加固:用中空锚杆加固不稳定边坡,不但工艺简单,成本低廉,而且施工方便快捷,效果显著。 3. 基坑支护:建筑物的基坑加固采用中空锚杆,不但工艺简单,而且可实现压力注浆,改良基坑围岩条件。结构:中空锚杆由中空全螺纹杆体、锚头、止浆塞、垫板、螺母等组成,它的每一个部件都是为了最大限度地保证注浆时充填饱满、密实,砂浆可以在高达数十公斤

(具体参数以设计为准)在压力作用下渗透进围岩裂,并且可以方便地安装垫板、螺母。 产品特点: 1. 中空设计,使锚杆实现了注浆管的功能,避免了传统施工工艺注浆管拔出时造成的砂浆流失。 2. 注浆饱满,并可实现压力注浆,提高工程质量。 3. 由于各配件的作用,杆体的居中性很好,砂浆可以将锚杆体全长包裹,避免了锈蚀的危险,达到长期支护的目的。 4. 安装方便,不需现场加工螺纹,就可方便地安设垫板、螺母。 5. 结合配套的锚杆专用注浆泵和注浆工艺,是目前国内唯一彻底解决了传统锚固支护诸多问题的锚固体系。 应用范围: 1. 公路、铁路、隧道支护。 2. 边坡支护用中空注浆锚杆加固不稳定边坡,不但工艺简单、成本低廉,而且施工方便快捷,效果显著。 3. 基坑支护建筑物的基坑加固采用中空注浆锚杆,不但工艺简单,而且可实现压力注浆,改良基坑围岩条件。 技术参数: 我们按常规标准提供如下表:

预应力(涨壳)锚杆

随着高层,超高层建筑及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迅速发展,基坑支护成为重要的分项工程,预应力锚杆应用日趋广泛。该技术可有效的限制基坑土壁侧位移,能保证紧临基坑建筑物的安全。 特点: 操作简单,使用方便,保证预应力施加能及时进行。 主动张拉,预应力可达50KN,并可实现适当的超张拉。 利用常规工具,单人即可控制。 通过中空杆体实现高压注浆、通过滲透加固围岩。 操作者全程控制,保证质量。 工艺流程:定位—>注浆管制作—>钻孔—>锚杆安设—>一次注浆—>二次注浆—>锚具安装—>张拉与锁定—>锚头保护 预应力中空注浆锚杆技术指标 施工工艺: 1)预应力锚头安装及预应力施加 1)钻孔成形并彻底清孔; 2)将安装有涨壳锚头的杆体直接插入成孔底部;

锚杆加固

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加固、纠倾锚杆桩施工工法 工法编号:RJGF(闽)—41—2008 福建省闽南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苏振明、黄荷山、蒋贻绅 1 前言 目前大量原有建筑物由于各种原因,或多或少存在建筑物地基基础承载力不足或地基基础倾斜等问题,严重影响建筑物的正常使用,即大量存在地基基础的加固及纠倾问题。为此福建省闽南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联合有关科研院所,通过多年的工程实践,将小截面为200mm ×200mm~250mm×250mm或φ200~φ250的预制钢筋混凝土柱型构件采用承力架将其压入土层中作为地基基桩,通过独立承台或梁式承台连成整体形成桩基础,支承上部结构荷载的方法,或增大地基基础承载力或顶升倾斜一侧基础纠倾,对大量原有建筑物进行了加固、纠倾,获得了成功,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该工法对应的施工关键技术经福建省建设厅组织有关专家评估,一致认为该技术科技含量高,是一项自主创新成果,整体水平达到国内领先水平。该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原有建筑物的地基基础加固和房屋纠倾,特别是在地质土层分布不均的山区具有很强的生命力,符合国家大力发展农村建筑改善农民居住条件的政策,具有很大的推广价值和应用前景。 2 工法特点 2.0.1 方便原有建筑物增大承载力或加层;经济、有效处理原有建筑物倾斜。加固、纠倾施工中通过监测技术,信息化动态指导施工。 2.0.2采用轻便可移动的承力架用静压方式沉桩,以建筑物自重作反力,用千斤顶将桩压入土中,形成桩土共同作用来分担上部结构传递的荷载。 2.0.3 施工机具轻便灵活,操作简单,施工方便,作业面小,费用适中。 2.0.4 能耗低、无振动、无噪音、无污染以及施工时工厂不停产、居民不搬迁、工期不影响等特点。 3 适用范围 锚杆桩适用于粉土、粘性土、人工填土、淤泥质土、黄土等地基土的多层工业与民用建筑地基基础加固及房屋纠倾。对于旧城改造项目、村镇山区民用建筑等都有很强的适应性和

锚杆静压桩钢管桩加固施工方案.

目录 一、工程概况 (1) 二、施工条件 (1) 三、施工准备及主要施工方法 (1) 四、工程投入的主要物资和施工机械设备情况、主要施工机械 进场计划 (4) 五、劳动力安排计划 (5) 六、确保工程质量的技术措施 (6) 七、确保安全生产的技术措施 (6) 八、确保文明施工的技术措施 (9) 九、确保工期的技术措施 (11) 十、施工进度计划 (11)

一、工程概况: 1、建筑物概况: 春天大酒店南楼:五层,无正规设计,无图纸,现为办公楼用房,由于时间久远,使用功能又改变(厂房变为酒店)资料全无,仅能凭现状及部分人回忆得出建筑物大致情况: 改建筑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建设,开始仅建一层,乱毛石砌筑基础,后多次加层建至五层,从三层平面梁布置图看,相邻房间挑梁相连,疑是同一楼层先后时间搭建;从建设年代和平面看,结构为砖混结构,但又有部分的梁柱外凸墙面,疑是部分框架;从现场观察,上部结构体系混乱,多次加层搭建,与相邻建筑混连,结构体系极不合理。 2、加固方案: 本工程地基基础加固处理采用:增加筏板与锚杆静压钢管桩,并进行筏板下压力注浆,控制沉降变形;锚杆静压桩桩型采用Φ150×4㎜钢管桩,计56根,锚杆静压桩设计承载力特征值为150KN,压桩力350KN。 工程桩具体的控制标准由试压桩后确定。 二、施工条件 1、工程地质条件 该场地早期为员筜湖畔,填土层以下约有几米厚淤泥层,从开挖的两个基础坑看,基础为乱砌毛石基础,且不规则。 2、施工场地情况 场地/经人工开挖土平整后,场地空间尺寸较狭窄,地面距上层楼板底为2.8米高,施工作业面狭窄,地下没有管线。 三、施工准备及主要施工方法 (一)施工准备 1、图纸自审:项目经理部收到施工图纸后,由项目技术负责人及时组

锚杆加固施工要点

锚杆加固施工要点 锚杆是岩土体加固的杆件体系结构,通过锚杆杆体的纵向拉力作用,克服岩土体抗拉能力远远低于抗压能力的缺点。今天我们总结了锚杆施工要点,一起来看吧。 施工技术要求 关于布置锚杆的技术要点 建筑施工人员一般会按照隧道断面成放射状且与岩体主结构面成较大角度布置,当遇到主结构面不明显的时候,施工技术人员可以按照隧道周边轮廓的垂直布置,在开挖面上面进行梅花形锚杆的布点阵。 锚杆孔的位置 一般来说,误差不大于-4~10cm,在施工人员钻孔之后,必须要使用高压水来将其冲洗干净,然后再用高压气将里面的水份吹出来,蒸发干。对于机械锚固锚杆孔,应将孔深的误差控制在-1~1cm,当技术人员钻到了设计深度时,如果遇到了破碎的岩土夹层或者是比较软的岩石,就应变更锚杆的位置和深度。 锚杆支护施工过程 技术人员一定要保证杆身是笔直无缺损的,不能沾有油圬和杂质,同时还不能有铁锈,否则会严重影响施工的整体质量。至于楔缝锚杆,必须要保证楔缝的平整与垂直,位置应在锚杆中心的截面上面,而缝宽的误差要控制在±0.5mm之间,缝长的误差摇控制在±5m m。 锚杆的安装技术要求

在按照钢筋砂浆锚杆的时候,一般分为先灌浆后锚固和先锚后灌浆两种类型的施工工艺,先灌浆后锚固施工法,在安装的时候就要特别注意漏浆质量问题的发生,而先锚后灌浆施工法,则要关注注浆排气的问题,不然就会很容易产生砂浆不饱满的情况,这样会直接导致锚固效果不佳。在按照树脂锚杆的时候,通常需要使用杆体将药包送到孔底捅破并搅拌3 0s,以此来固定杆体,在15min后,树脂固化达80%~90%的最终强度,才能进行垫板的安装施工。在低温和孔中有流水(180~390ml/min)的情况下,树脂锚杆仍然可以使用。 预应力锚杆安装,锚杆内锚头锚固后,外锚端用千斤顶张拉,对每根锚杆加10t左右的预张拉力,紧固杆体尾部垫板螺栓,全长灌注水泥砂浆。 施工操作要点 01、铁路路基锚杆挡土墙 (1)锚杆挡土墙可用于一般地区岩质路堑地段,根据地质及工程地质情况,可选用肋柱式或无肋柱式结构形式。 (2)肋柱式锚杆挡土墙可根据地形采用单级或多级。在多级墙上、下两级墙之间,应设置平台,平台宽度不宜小于2.0m,每级墙高度不宜大于8m,具体高度可视地质和施工条件而定,总高度不宜大于18m。 (3)锚杆挡土墙应自上往下进行施工。施工前,应清除岩面松动石块,整平墙背坡面,并按设计要求作锚杆拉拔试验。 (4)安装墙板时应随装板随做墙背回填。 (5)锚杆头应按设计进行防锈处理和防水封闭。 2、锚喷支护 1.锚杆孔的施工 (1)孔位布置:孔位应根据设计要求和围岩情况布孔并标记,偏差不得大于20cm。 (2)锚杆孔径:砂浆锚杆的锚杆孔径应大于锚杆体直径15mm。 (3)钻孔方向:锚杆孔宜沿隧道周边径向钻孔,但钻孔不宜平行岩面。 (4)钻孔深度:砂浆锚杆孔深误差不应大于±10cm。 (5)锚杆孔应保持直线。 (6)灌浆前清孔:钻孔内若残存有积水、岩粉、碎屑或其他杂物,会影响灌浆质量和妨碍锚杆杆体插入,也影响锚杆效果。因此,锚杆安装前须采用人工或高压风、水清除孔内积水和岩粉、碎屑等杂物。 2.锚杆安装 (1)砂浆:砂浆锚杆孔内的砂浆也应采用灌浆罐和注浆管进行注浆。注浆开始或中途停止超过30min时应用水润滑灌浆罐及其管路,注浆孔口压力不得大于0.4MPa,注浆时应堵塞孔口。注浆管应插至距孔底5~10cm处,随水泥砂浆的注入缓慢匀速拔出,并用手将水泥纸堵住孔口。 (2)锚杆安装:锚杆头就位孔口后,将堵塞孔口水泥纸掀开,随即迅速将杆体插入并安装到位。若孔口无水泥砂浆溢出,说明注入砂浆不足,应将杆体拔出重新灌注后再安装锚

锚杆加固施工要点

导言 锚杆是岩土体加固的杆件体系结构,通过锚杆杆体的纵向拉力作用,克服岩土 体抗拉能力远远低于抗压能力的缺点。 施工技术要求 关于布置锚杆的技术要点 建筑施工人员一般会按照隧道断面成放射状且与岩体主结构面成较大角度布置,当遇到主结构面不明显的时候,施工技术人员可以按照隧道周边轮廓的垂直布置,在开挖面上面进行梅花形锚杆的布点阵。 锚杆孔的位置 一般来说,误差不大于-4~10cm,在施工人员钻孔之后,必须要使用高压水来 将其冲洗干净,然后再用高压气将里面的水份吹出来,蒸发干。对于机械锚固 锚杆孔,应将孔深的误差控制在-1~1cm,当技术人员钻到了设计深度时,如果 遇到了破碎的岩土夹层或者是比较软的岩石,就应变更锚杆的位置和深度。 锚杆支护施工过程 技术人员一定要保证杆身是笔直无缺损的,不能沾有油圬和杂质,同时还不能 有铁锈,否则会严重影响施工的整体质量。至于楔缝锚杆,必须要保证楔缝的 平整与垂直,位置应在锚杆中心的截面上面,而缝宽的误差要控制在±0.5mm 之间,缝长的误差摇控制在±5mm。 锚杆的安装技术要求 在按照钢筋砂浆锚杆的时候,一般分为先灌浆后锚固和先锚后灌浆两种类型的 施工工艺,先灌浆后锚固施工法,在安装的时候就要特别注意漏浆质量问题的 发生,而先锚后灌浆施工法,则要关注注浆排气的问题,不然就会很容易产生 砂浆不饱满的情况,这样会直接导致锚固效果不佳。在按照树脂锚杆的时候, 通常需要使用杆体将药包送到孔底捅破并搅拌30s,以此来固定杆体,在15min 后,树脂固化达80%~90%的最终强度,才能进行垫板的安装施工。在低温和孔 中有流水(180~390ml/min)的情况下,树脂锚杆仍然可以使用。 预应力锚杆安装,锚杆内锚头锚固后,外锚端用千斤顶张拉,对每根锚杆加 10t左右的预张拉力,紧固杆体尾部垫板螺栓,全长灌注水泥砂浆。 施工操作要点 01 铁路路基锚杆挡土墙 (1)锚杆挡土墙可用于一般地区岩质路堑地段,根据地质及工程地质情况,可选用肋柱式或无肋柱式结构形式。

锚杆无损检测方法简介

锚杆无损检测 第一章绪论 岩土工程锚固技术,是以喷锚支护为主要技术措施,在岩土体的利用、整治和改造中,有效控制岩土体的稳定性,使之具有服务功能的加固技术的总称,在世界各地的岩土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1.1岩土锚固技术的发展状况 在岩土工程中采用锚固技术,能够充分挖掘岩土能量,调用岩土的自身强度和自承能力,大大减轻结构的自重,节约工程材料,取得显著的经济效果并确保施工安全与工程稳定,因而迅速地得到大范围的推广应用。 1872,首批锚杆在英国北威尔士的一家板岩采石场中投入使用,美国于1911年开始用岩石锚杆支护矿山巷道,1918年西利西安矿山开始使用锚索支护,1934年阿尔及利亚的舍尔法坝加高工程使用预应力锚杆,1957年西德Buac;公司在深基坑中使用土层锚杆。目前,国外各类岩石锚杆己达600余种,每年的使用量达.25亿根。日本土锚的用量已比三年前增加了5倍。西德、奥地利的地下开挖工程,已把锚杆作为施工中的重要手段,无论硬土层或软土层,几乎没有不使用锚杆的。 我国岩石锚杆起始于50年代后期,当时有京西矿务局安滩煤矿、河北龙烟铁矿、湖南湘潭锰矿等单位使用楔缝式锚杆支护矿山巷道。进入60年代,我国开始在矿山巷道、铁路隧道及边坡整治工程中大量应用普通砂浆锚杆与喷射混凝土支护。1964年,梅山水库的坝基加固采用了预应力锚索。70年代,北京国际信托大厦等基坑工程采用土层锚杆维护。在全国煤矿中,1996年锚杆支护率己达29.1%。近10年来,北京王府饭店、京城大厦、上海太平洋饭店等一大批深基坑工程以及云南温湾电站边坡整治、吉林丰满电站大坝加固和上海龙华污水处理厂沉淀池抗浮工程等相继大规模地采用预应力锚杆。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双线五级永久船闸的高边坡及薄衬砌墙稳定加固中,预应力锚索和全长粘结锚杆起了主要作用。 1.2锚杆检测技术的发展 锚杆锚固工程不但具有复杂性,还具有高度的隐蔽性,发现质量问题难,事故处理更难。因此锚杆检测工作是整个锚固工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只有提高锚杆监测工作的质量和监测评定结果的可靠性,才能真正地确保锚固工程的质量与安全。 1978年,瑞典的H.EThume;提出用超声波检测砂浆锚杆锚固质量的方法,并试制了Bultmer检测仪。该方法主要有两个问题:一是采用超声波衰减严重,只能对短锚杆,而且锚固介质单一的锚杆适用;二是对锚杆端头要求苛刻,即在现场要对锚杆端头重新机械加工打磨平整,压电晶体才能将超声波发射祸合进入杆体。 上世纪80年代末,美国矿业局研制了一种顶板锚杆粘结力测定仪。它也是根据发射和接收超声波的原理来设计的。 同时,我国铁道科学院曾在仿效瑞典所用方法的基础上做了一定的改进,研制了M一7锚杆检测仪,改用能量相对一致的机械式撞击方式激振,增大了有效检测长度。 武汉创新高科技公司生产的LX一10E型锚杆检测仪,主要用于边坡工程中的锚杆锚固质量检测,并且需要和拉拔力测试的结果结合起来,进行综合分析。 汪明武等人通过模型试验,分析了声频应力波在锚固体系中的反射相位特征和能量衰减变化规律,探讨了测定锚固力的无损拉拔试验,并将成果应用到实际工程中。 焦作工学院的吕绍林教授等人提出将声波在锚固系统中的能量特征与相位特征相结合的方法来综合评价锚杆锚固质量,其依据是锚固系统中锚固缺陷存在时,声波在缺陷处不仅有能量变化,而且有相位突变。 近年来,山西太原理工大学的李义教授等人利用应力波反射法,通过分段截取找出了锚

锚杆加固原理及方法

全粘结型锚杆加固山区公路边坡的原理和方法 邓长平周长寿 (江西省高等级公路管理局南昌 330046) 摘要:全粘结型锚杆能提高边坡岩土体的整体强度和刚度、抑制岩土体沉陷和加固局部不稳定块体,文章从这3个方面论述其作用机理,并举例说明其在山区高等级公路边坡支护中的广泛应用与实际效果。 关键词:道路工程;全粘结型锚杆;加固;作用机理; 0 前言 伴随着我国山区高等级公路的大量兴建,经常发生在施工期、营运期的公路边坡病害成为困扰公路建设、设计、监理和施工单位的最棘手问题,同时也成为岩土工程界的探讨热点。有的公路边坡在施工期间几经变更,数次削坡,反复治理,仍然不能从根本上消除安全隐患。这种情况的出现至少反映了两个问题:其一,岩土边坡治理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其二,岩土工程师没有掌握足够有效的地质数据从而导致选取的治理措施有失偏颇。 1 传统的边坡防治技术 传统的边坡防治措施在治理工程地质条件复杂的山区边坡时总会暴露或多或少的局限性。护面墙主要适用于土质边坡的小型滑塌和水土流失的防治;挡土墙对于加固高度不超过10m的人工边坡通常十分有效,它在地质条件较为复杂的自然边坡面前的作用将大大减弱;抗滑桩仅适用于主滑方向和滑床面已知的边坡防护,并且要求岩土工程师准确掌握滑坡体不同部位岩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和抗剪强度指标,然而原状岩土试样的选取并非易事,这将严格制约抗滑桩的应用范畴。总之,传统的被动型支挡技术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挑战。 2 边坡治理新技术 由于被动型的边坡支挡技术在治理工程地质条件相对复杂的边坡时常常效果不佳,因此探索和发现新型的边坡治理措施成为岩土工程师们刻不容缓的职责。最终,挂网锚喷技术,预应力锚索支护技术和全粘结型锚杆技术等主动型的边坡治理措施应运而生。挂网锚喷技术是一种基于铁路隧道施工“新奥法”(the New Austrian Tunelling method)原理而移植到公路边坡防护体系中来的,它对于加固表层风化破碎的硬质岩石边坡非常有效,观测资料和原位试验结果表收稿日期:2005-03-10 明它同样可以应用到许多软岩质边坡和土质边坡中,其有效影响深度可达到3m。预应力锚索可以有效地改善边坡岩土体的力学指标,同时利用预加应力提高滑动面的法向应力,进而提高抗滑力,改善剪应力的分布状况,其最大加固深度可达30m。全粘结型锚杆类似于预应力锚索的工作原理,它可以抑制地表10m 范围内的浅层滑坡和崩塌,这种地表锚杆与砂浆共同组成锚固体,锚固作用是通过锚杆与砂浆之间的握裹力,砂浆与岩土体之间的摩擦力来实现的,这可以从加固时的施工过程和施工完成后砂浆与锚杆共同发挥作用两个阶段来认识,前者的主要功能在于提高岩土体的整体强度和刚度(c, 值),后者在于增强岩土体的摩擦阻力和抑制岩土体的沉陷滑移[1]。 3 全粘结型锚杆加固边坡的作用机理分析 3.1提高岩土体整体强度和刚度的作用机理与量化分析 首先往锚杆孔中灌注砂浆,砂浆压力使部分浆液以一定的扩散半径顺着岩土体节理裂隙或孔隙渗透扩散,布置合理的锚杆孔距将使注浆扩散范围相互重叠,形成网状胶结体,从而大大提高岩土体的强度和刚度,即岩土体的抗压强度,内摩擦角,凝聚力有较大的提高,锚杆布置间距应保证在注浆扩散半径范围的两倍之内,从而确保理想的加固效果。锚杆平面布置如图1所示: 28

锚杆加固设计理论的研究

锚杆加固设计理论的研究 邓红健 (湖南路桥建设集团,长沙410044) 摘 要:巷道围岩是一种复杂地质体,表现出弹性、弹塑性、粘弹性、粘塑性等多种力学特性。试图用一种理论来解决现场遇到的不同岩性条件和工程环境下的巷道支护问题是十分困难的。因此,多年来在巷道支护理论研究方面出现了多种多样的理论学派和计算方法。每种方法都有各自特点,主要对三种设计理论进行了对比分析,指出了各自的优缺点。 关键词:锚杆,支护设计,围岩松动圈理论,中性点理论,地应力 中图分类号:TU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23152(2006)022******* 1 概述 自1872年英国北威尔士露天页岩矿首次应用锚杆加固边坡及1912年德国谢列兹矿最先在井下巷道采用锚固技术以来,锚固技术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发展历史。锚固技术是一种技术经济优越的技术手段,目前不仅广泛应用于煤矿开采,而且也推广应用于冶金、水利水电、铁路公路、军工及建筑等工程之中,可以预见,该技术必将得到更广泛深入的研究和推广应用。关于锚杆加固设计方法,目前有两种基本设计方法:一为经验法,即是建立在以往的经验基础上的设计方法。该方法的主要缺点是强调了顶板控制问题的本身,而缺乏对引起顶板不稳定的内在原因的注意。二为理论法,亦称客观法,即是建立在解决顶板支护问题的顶板和岩石力学理论基础上的设计方法。有代表性的是兰和比肖夫RRU 准则和帕内克设计诺模图[1]。实践中常采用将上述两种方法相结合的设计方法。一些学者在原采用理论法和经验或试探法的基础上,认为锚杆加固设计必须保证巷道始终处于可靠的状态,而可靠的设计方法必须以对开挖引起的岩层变形、锚杆受力及加固效果的精确测量为基础。在此基础上认为应采用以下两种手段相结合的设计方法:一、进行巷道监测,确定围岩矿压显现及掘进和回采期间锚杆加固特性;二、利用计算机模拟技术,模拟可能遇到的应力场范围内岩层矿压显现与锚杆加固的特性,以及评价新选择的各种锚杆加固。据报导,英国专门制定了技术规范明确要求必须通过实测进行锚固设计。 国内目前锚杆加固设计及参数选择方法基本上还停留在经验设计阶段和经验数据的基础上,即工程类比法是主要的设计方法。近年随研究的深入,国内亦渐渐应用理论方法,有影响的主要有以下三种设计理论。(1)巷道围岩松动圈支护理论。(2)全长锚固中性点理论。(3)地应力为基础的锚杆支护设计理论研究。 2 巷道围岩松动圈支护理论 中国矿业大学董方庭教授等提出的围岩松动圈支护理论,自70年代末到80年代中期,在研究和实践中发展形成。近年来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和应用。 巷道围岩松动圈支护理论认为,围岩松动圈厚度L P是围岩强度σ、围岩应力P的函数[2],即 L P=f(σ,P) 围岩强度σ越大,围岩松动圈厚度L P越小;围岩应力P越大,围岩松动圈越大;反之亦然。巷道支护的难易程度取决于围岩松动圈的大小。松动圈越大,圈内围岩碎胀力越大,要求的支护缩量和反力也越大。 巷道开挖后,围岩受力状态由三向变成了近似两向,造成岩石强度较大幅度地下降。如果围岩中集中的应力值小于下降后的岩石强度,围岩处于弹塑性状态,围岩自行稳定,不存在支护问题;如果相反,围岩将发生破坏,这种破坏从周边逐渐向深部扩  收稿日期:2005207212  作者简介:邓红健,工程师,1995年毕业于长沙交通学院公路与城市道路专业。

锚杆加固-李浩

隧道工程施工 学院:____明德学院_____ 专业:土木交通专业__ 班级:交通09152___ 学号: 092003111634__ 姓名:李浩______ 2012年11月9日

预应力对拉锚杆在小净距隧道加固中的应用 摘要:结合一座520m的双向六车道公路隧道的建设,介绍了预应力对拉锚杆在小净距隧 道中央岩柱体加固的的设计计算和施工工艺。 关键词:小净距;对拉锚杆;设计;施工 Abstract: combined with a 520 m two-way six lanes of the road tunnel construction,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pre-stress to pull anchor in the small interval tunnel in the central rock reinforcement design and calculation of the cylinder of and construction process. Keywords: small interval; To pull anchor; Design; construction 小净距隧道是介于普通分离式隧道与连拱隧道之间的一种结构型式,由于不受地形条件以及总体线路线型的限制,其较连拱隧道有施工工艺简单、造价较低的特点,愈来愈受到工程界的育睐。但山于小净距隧中间岩柱体厚度远小于普通分离式隧道,其围岩变形和支护结构受力较为复杂。中央岩柱体的稳定性是小净距隧道是否成功的关键,应根据情况对中夹岩柱体采用大吨位预应力锚索、对拉锚杆、无阽结钢绞线、小导管预注浆等技术进行加固。本文结合一座小净距隧道围岩的受力、变形特点,介绍了小净距隧道中间岩体加固中预应力对拉锚杆的设计与施工过程。 1工程概况 黄石山隧道为温州市龙湾区灵昆大道上的一座控制性工程,隧道按一级公路分离式双向六车道标准设计。隧道左线长度514m,右线为520m,隧道设计净宽14.0m,净高 5.0m(断面开挖宽度达1 6.8m,开挖高度达11m)。隧道通过的地层为第四系粘土碎石和凝灰岩,洞身的围岩以微风化凝灰岩为主,隧道围岩为Ⅳ级和Ⅲ级,隧道双洞中间岩柱最小净宽为9.25m。 2设计计算 隧道在右线桩号k3+410至k3+470约60m长区间中间岩柱岩体较差,为保证岩体稳定,设计采用预应力水平对拉锚杆进行加固,采用型号为φ32mm的精轧螺纹钢筋,设计标准张拉应力为 100KN,水平对拉锚杆与16号工字钢拱架相间布置,初步拟定间距为 80cmX80cm。 设计计算采用弹塑性本构模型,德鲁克-普拉格屈服准则,采用实体单元模拟岩体、二衬及初喷砼,锚杆采用杆单元。左右边界为距隧道边沿左右各30m,上部边界为真实地面,下部为距隧道底30m。 围岩、喷混凝土、锚杆和二次衬砌的物理力学参数根据地质勘察报告、有关规范和实际经验确定(见表1), IV级围岩计算参数表表1 本隧道是小净距隧道,设计先行开挖洞是右洞,右洞开挖完毕后,中间岩柱的变形如图1,可以看出,在距隧道开挖线以外(边墙)5m的范围内,应力变化最为明显,最大挤压应力达869.47KPa,中间岩柱的挤压变形最大2.6mm,中间岩柱的变形图。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