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广播电视技术基础知识点

广播电视技术基础知识点

广播电视技术基础知识点
广播电视技术基础知识点

广播电视技术基础复习纲要

几种介质中声音传播速度的比较

短、中、长三种无线电波的特性差异(不用记频率)

颜色的三要素

了解ENG/SNG/EFP

人对声音方位等的判断力

等能白光源

锥状细胞与杆状细胞

数字彩电和数字化彩电

绝对黑体

了解超声、次声的频率、调幅广播的频率范围,三种广播调制方式的名称,电视伴音的制式

非线性编辑

三种电视制式及中、美、日、英四国电视制式

传声器和扬声器原理

基波和谐波

调频广播的优缺点

电视播出系统的要求

录音棚的隔音方法

课件:

第一章广播电声基本知识

声音的基础知识广播的诞生和发展无线电波的发射和接收

广播中心技术电声换能器件

第一节声音的基础知识

●什么是声音?

物体机械振动或气流扰动引起弹性媒质发生波动产生声波,听觉器官接收产生印象。

关键词:质点不传播,声源,

频率、波长和周期

●频率:空气密度和压力每秒变化的次数,单位赫兹(HZ),用f表示。人的频率范围20-20000HZ。

●周期:一个声波完成一次振动需要的时间。单位秒(S),用T表示。

●波长:声波在一个周期内传播的距离。单位(m),用λ表示。

声波的传播速度

●每秒传播的距离,称为声速,符号v,单位m/s。

●V=λ*f

●15度下的声速——340m/s

●不同媒质下的差异:钢5100m/s,软橡皮50m/s

●频率和波长成反比

“狮子吼”的可能性分析——声压

●声波的强弱通常用声压、声功率和声强表示

●声压——由声波引起的交变压强,单位Pa

●基准声压——听觉现象的起点声压

●声功率——衡量声源发身能力的指标,声源在单位时间内向外辐射的总声能,单位W

●声强——单位面积的声功率,符号I

“狮子吼”杀伤模式——声的传播特性

●如何避免无差别杀伤?——声源的方向性(波长和声源尺寸)

●防御者的策略——声波的反射

●声波的聚焦声波的吸收和折射水波的衍射声波的衍射电波的衍射?

●散射——无规则的衍射隔墙有耳的产生——远距离衍射

人的听觉器官

●外耳:耳廓和外耳道,直通鼓膜,将声音由耳壳传到鼓膜,谐振频率3000HZ。

●中耳:由感觉振动的鼓膜、听小骨容纳鼓膜及听小骨的鼓室构成。

●内耳:由耳蜗等组成,后者内部充满淋巴液,掌管听觉的耳蜗部分为听觉神经。

狮子吼多响才有杀伤力?

●响度是一个主观指标,表现为波形的幅度不同。

●声压级:以基准声压作为参考所得的以分贝值表示的量。

●听阀:声压级0db,声压为基准声压。

●可听阀:人能承受的最大声压,声压级120db。

●响度也和频率相关。100HZ,40db。

●动态范围:最大和最小声压级之差。120:70

人们对声音高低的感觉——音调

●主要与频率有关,且与变化的对数成正比。次声:低于20HZ

●超声:高于20KHZ 调幅广播:低于4.5KHZ

音色——对频率和强度的综合反应

●基波和多种谐波构成一种声音幅度最大、频率最低的称为基波

●幅度较小、频率成整数倍关系的正弦波称为谐波最终构成一个非正弦波

听觉的方向感

●人根据双耳听到的声音在时间上、强度上和相位上的差异来判断声源的方位。

●低频率:声强无差别,时间有先后高频率:声强有差别。

●连续音:根据相位判断,但高频时不绝对。

●人的水平向判断力远超垂直向判断力。

听觉灵敏度——从忍者说起

●人耳对声压、频率和方位细小变化的判断能力称为灵敏度。

●响度:声压变,判断力亦变。大于50db,级差1db;小于40db,级差1-3db

●频率:跟频率和强度相关。1000HZ、40db,级差3HZ;低频、低声压,则级别增大。

●可通过训练提高,随年龄降低,高声压亦有负作用。

第三节无线电波的发射和接收

无线电广播技术是关于无线电广播发送设备的技术,广播发射机是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的,所以广播发射机的首要任务是把要传送的音频信号通过一定的方式调制在载波上,并放大到额定的功率,然后利用天线以电磁波的方式发射出去,在一定的覆盖范围内利用接收机就可以收听到声音广播。

无线电波的产生

●由频率很高的交变电流通过天线辐射的结果,又称为电磁场。如天线中有高频率电流在不停变化,

则附近空间的电场也随之变动,在变动的电场周围产生变动的磁场,磁场周围产生变动电场,形成交替的电磁场运动,并像波浪一样不断地向前推进。

●传送广播和电视节目,还可以用来通信、传真,发现目标,导航,无线电遥控和遥测。

频率和波长

●波在每秒钟内变化的次数称为频率,单位为HZ。

●千HZ=KHZ 兆HZ=MHZ=1*10/6HZ 吉HZ=GHZ=1*10/9HZ

●普通交流电网供给的电流频率是50HZ。

●V=3*10/8 m/s 电磁波每变化一次所占据的长度称为波长,单位m。

●λ= v/f

频段的划分

●广播电视所占无线电波的频率范围称为频段,所占波长范围称为波段

●中波—526.5KHZ-1605.5KHZ(波长570m-187m),国内广播

●短波—2.3MHZ-26.1MHZ(波长130m-11.5m),国际广播

●甚高频(VHF)—米波,主要用于电视和调频广播

特高频(UHF)—分米波,主要用于电视

微波—可分为特高频(分米)、超高频(厘米)、极高频(毫米)

电离层和电波

●电离层:地球上空60公里以外,白天可分三到四层D、E、F1、F2,夜间只有E、F2层。

D层对中长波有强烈吸收作用,衰减很大

电离层对短波的吸收很小,主要是F2层反射,存在衰落现象超短波可以穿出电离层很远

传播路径和特点

天波:经过电离层反射后到达接收点的电波空间波:经过对流层在自由空间传播的电波

地波:沿地球表面传播的电波

微波:像光线,可为抛物面形。可建微波站接力传播或靠卫星

中波:功率越大、则越远,通过塔身发射,4/1波长,约传200km

短波:地面吸收强,传几十km,靠天波则距离达上万km,发射功率很小

超短波:仅靠空间波,直线传播,仅几十km,天线高

传输网和覆盖网

转播台:将接收到的广播电视高频信号改变频率或频道后转发。

同步卫星:利用上面的转发器,将地面上行站送来的节目以小功率转发给地面,以覆盖全国。由卫星地面站接收手,传给发射台发射出去。对我国效果显著。

发射台的构成

条件1:天线长度和电波波长相对应,才能有效发射;

条件2:具有一定频率的电磁场才能发射,必须利用较高频率电波。

●核心设备——发射机:调制载波、放大功率

●馈线和天线:前者将已调制载波送到天线,天线将能量转化为电波并发射

●辅助设备:冷却、调试监测

●控制台和配电系统

模拟调制和解调技术

●调制:声音—传声器—音频电信号—载运于高频交变电流——无线电波发射

●载波:受调制的高频交变电流

●调制信号:调制载波的音频信号。

●解调:调制的逆过程,在接收机里完成,即把调制在载波上的音频信号设法还原成原来的电信号的

过程。

●三种模拟调制方式:调幅、调频、调相,在广播电视实践中,以前两者为主。

●调幅:使高频载波的幅度按音频或视频信号变化的调制方式,用AM表示。第一代广播技术。

●调频:使高频载波的频率按音频或视频信号变化的调制方式,用FM表示。第二代广播技术。

●数字调幅或调频:第三代广播技术。

频谱

●任何信号都可以分解为不同频率的正弦波信号之和,所谓频谱,就是按频率分布情况组成的各正弦

波分量的振幅。

●信号的正弦波分量的最高与最低频率之差,就是它的频率范围,简称“带宽”或“频宽”

调频的特点

优点:

可限幅、失真小、信噪比高频带宽、音质好效率高、成本低

解决了频率不够分配问题

缺点:

覆盖范围有限“门限”效应、弱信号接收差仍受寄生调频干扰(汽车、飞机)

接收机原理

调幅:分为直接放大式和超外差式接收机,由于后者选择性好、灵敏度高、工作稳定,是目前主要方式;调频:单声道调频接收机也采用超外差式,原理基本相同。

中频:调幅465K,调频10.7M。

接收机性能指标

频率范围:中波、短波2.3-26.1M、调频88-

108M;噪限灵敏度:信噪比26db下接收微弱信号的能力;选择性:从复杂信号中选择有用信号的能力;输出功率:最大输出功率和额定输出功率;整机频率特性:在音频频率范围内的响应特性。

第四节立体声和电声器件

层次分明,具有立体感(深度感和方向感)的声音效果,就是通常所说的立体声。

在广播技术中,包括立体声广播、立体声录音、立体声重放。

立体声的生物基础

双耳效应:人利用自己双耳判断声音方位的能力,

耳壳效应:依靠耳壳的形状特点来辅助判断声源方位的能力。

通过保留人耳能够对声源进行定位的因素,使人能够产生幻觉声源(声像)

怎样制造声像?经过从全面传声——中央传声——三声道传声——二声道传声的程。

调频立体声

调频立体声可以说是结合了单通道调频广播和立体声音响技术而实现的广播革命,使广播达到了人类听觉全面仿真的程度。

立体声接收机与单声道调频接收机差别:信号的加重与去加重

A-B制拾音方式

●双声道立体声采用两个传声器拾取声音。它们的放置方式构成了不同的立体声拾音方式。

●A-

B制:法国人提出的最早的录制立体声的方式,用两个型号、性能完全相同的传声器并排放置于声源前方

●特点:便宜,但存在中央声后移和漏斗现象,间距不应太远获太近。

X-Y制拾音方式

英国人提出的现代拾音方式,采用两只相同传声器,使其成一定的角度一上一下紧靠排列。

特点:声源传到时几乎不存在时间差、只有声强差。通常将之装在一个壳体内,构成重合传声器

为双指向时,夹角一般90度;可大于90度,但太大又会导致中部声源拾音不佳。

M-S制拾音方式

丹麦人提出,将双指向性传声器与一个任意指向传声器一上一下紧靠,双指向为横轴、任意指向朝前。后者获得与单声道拾音相同的和信号(M),前者为左右声道差信号(S),然后再将和差信号经电路转换成左右声道。

特点:两传声器频率响应匹配,也常安装一个壳体内。信号精确且兼容性好。

模拟人头制拾音

●将两传声器放置在用塑料等做成的模拟人头的双耳部位,分别作为声道信号。

●特点:产生既有声强差、又有时间差的信号。使用耳机收听效果好,但使用双扬声器放音立体声效

果(尤其高频声像)将很差。

传声器

将声音信号转变为相应电信号的换能器件,将声音振动变成相应的电流变化,首先将声波转化为机械振动,再将振动转化为电信号,因此,包括声波接收器和力/电换能器两部分。

●指向特性:早期无指向、后期双指向和单指向,目前心形最多,无线型也日益广泛。

●按接收原理:声压式和压差式、复合式。

传声器类型

动圈式电容式驻极体式无线传声器

传声器的技术指标

灵敏度频率响应(频率范围)指向特性

固有噪声:决定了能接收的最低声级,决定拾音下限。

非线性失真:在强声压作用下传声器输出电压会产生一些非线形失真,这允许的最大值时所对应的电压级称为最高声压级。决定了拾音上限。

使用和维护

近讲效应指向特性正确选择切换开关:指向、音质、电平衰减、阻抗变换

三防:防风、防潮、防尘、防干扰防风罩:带微孔的泡沫塑料防风罩、金属网防风罩

扬声器

简称喇叭,是电能转换成声能的换能器件,效率仅为5%-15%。高保真放音系统中最薄弱的环节。

●目前使用最多的是电动式扬声器,包括纸盆式、球顶式、号筒式等。

●性能指标:频率响应(不等于频率特性)、辐射特性、失真、效率

扬声器箱(音箱)

将一个或数个扬声器都装在扬声器内,以便提高扬声器辐射、尤其是低频辐射的能力。

敞开式音箱:障板和共鸣器的结合,后面开启或开孔;不能发出丰富的低音,但为了保证一定的低频特性,需有足够尺寸。

音箱

●封闭式音箱

在前者基础上加上后盖,只有一个扬声器孔和一个小的泄漏孔(保持气压平衡)。箱内装有吸音材料以削弱反射。

优点:反相声波无法传到箱外,防止了干涉现象的产生,使低频响应得到改善。

缺点:功率浪费多。

●倒相式音箱

在封闭式基础上适当部分开孔,使反射达到180度,声波同相叠加,从而加强了整个系统的声辐射效果。因为效果主要发生在低频,故称“低频倒相箱”。

优点:体积更小,增加低频下限而不降灵敏度。

缺点:易低频拖尾

第六节广播中心技术

广播中心是广播电台的核心,是广播系统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节目制作中心和播出控制中心两部分。

节目制作中心:节目的发源地和主体。播出控制中心:广播中心最主要的技术部门。

播音室(录音棚)

●基本要求:有适当混响时间、并且声音扩散均匀;应能隔绝噪声

●种类:自然混响(3000—1.5)和强吸收的短混响(0.2-0.8,20—0.4)

●隔音措施:地点选择,墙壁、门、窗、声锁、不平行窗、天花板、浮岛

控制室

利用调音台对播音室送来的节目信号进行放大、音量调整、平衡、混合等加工和监听。

要求:一定的空间和混响时间。语言播音室一般比音乐播音室简单

调音台

●输入部分:以每个输入通道为一组,垂直排列,由信号选择开关、前置放大器、音质均衡器、声像

移动器和电平控制器(滑动和旋转式)等构成。4倍

●输出部分:有多个输出通道,包含调音电路(混合放大器)、主音量控制、监视仪表等。

●监听:由监听输入和输出组成,各有功能;实际也由开关矩阵和混合放大器组成。

●指标:增益、频率特性、噪声、失真

数字调音台

●区别:数控台没有音频信号通过,数控部分的功能实际上是将普通台上各种控制键、钮和推子的状

态由计算机改为数字信息对音频处理柜进行遥控。

●音频处理柜:包含了所有的音频处理电路,从数控台接受数控信号,然后对音频处理。信号实现通

路最短,提高了声音质量。

语言节目的制作

以语言为声源的拾音和制作。新闻中心具有特殊意义

计算机系统有倍增作用最简单的录音系统

文艺节目的制作

艺术再创作,对录音师要求高演播室有一定要求

单点拾音(合唱类节目)多点拾音(轻音乐)

实况录音

提前准备,应有周密计划和安排设备要求:轻便、牢固

大多使用转播车和小型流动设备

节目的音质评价

●由音质评价用语、审听室性能、评价用电声设备要求、评价方法组成

●清晰、平衡、丰满、圆润、明亮、柔和、真实

●各类设备应达到专业级

●声学特性、混响、噪声、设备和人员方位

●七人小组,综合打分法

第二章电视基础知识

光的基础知识电视广播过程广播电视发送系统彩色电视基本知识电视中心技术

第一节光的基础知识

单色光:单一波长和波谱宽度小于5nm的光称为单色光,又称谱色光。

复合光: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成分的光。使人眼产生混合色,又称非谱色光。如白光,最大的白色光源是太阳,阳光含有所有光的波长成分。

人眼能够感知直射光、反射光和透射光

光源和色温(1)

一个光源发出的光由许多不同波长的谱色光组成,并且不同波长的光辐射功率也不一样。

连续光谱:在一段波长范围内都有能量辐射;线状光谱:只在若干波长点上有能量辐射。

日光在可见光范围内辐射功率分布较均匀;钠灯属于线状光源,发出特定黄色。

等能白光源:在可见光范围内辐射功率完全均匀的假想光源,是人为规定的基准白色光源。

光源和色温(2)

绝对黑体:能完全吸收入射光的物体。当被加热时,能辐射出连续光谱,所以其光谱能量的分布只与温度有关。

色温:绝对黑体在一定光色下的绝对温度。色温表示光源的光谱特性,而非光源的实际温度。

阳光早晨 2000K 白天 4800K 中午 6000K

钨丝灯 2854K 卤钨灯 3200K

光源和色温(3)

●标准光源A:色温2854K,带橘红色,钨丝灯在2800K时发出的光。能实际实现。

●B:上午10点和下午4点的直射阳光,不偏向任何色调,但不能用人工方法直接获得,由A光源通过

滤色镜获得。

●C:近似于阴天的漫射光,略带蓝色,6800K,仅在自然界存在,间接获取法同上。

●D65:白天的平均照明光,6500K,目前彩色电视中应用最普遍的光源。

●E:等能白光,不实际存在,5500K。

视觉机制:光-视网膜-光敏细胞-神经冲动-大脑

●锥状细胞:感光灵敏度较低,在微弱光线下不起作用,属于明视觉细胞

●能辨别出光的颜色,使人们能够感知自然界中绚丽多姿的色彩

●在黄斑区内分布密集,分辨景物细节的能力很强

●杆状细胞:感光灵敏度高,在暗淡环境也能感觉出景物的轮廓,属于暗视觉细胞

●没有辨色能力,只能判断景物的黑白层次

●相对稀疏分布于黄斑区之外,只能辨认轮廓,细节能力差

视敏特性

●指人们对不同波长的光具有不同灵敏度的特征,即对于辐射功率相同的各色光具有不同的亮度感觉

●明视觉:最亮的光是黄绿光(波长555nm),感觉最暗的光是红光和紫光

●暗视觉:最亮在507nm处。视敏函数和相对视敏函数

人眼的亮度视觉范围

定义:人眼能够感受到的亮度范围总范围达10的九次方cd(光亮度单位)

暗适应:瞳孔放大4倍,光通量16倍,椎状细胞转换为杆状细胞工作,时间几分钟

亮适应:数秒钟

同一时间感受到的亮度范围。亮度适中时为1000:1,当平均亮度较高或较低时,只有10:1,一般为100:1 视觉惰性和闪烁感觉

●视觉惰性:视觉建立和消失的延迟。

●分为消失惰性和建立惰性,前者又称为视觉暂留特性,比后者时间长,一般在0.05秒与0.2秒之间,

与光脉冲强度有关。

●画面出现连续感的重复频率称为融合频率,16—20HZ

闪烁感觉:当脉冲光源的重复频率不太高时,人眼会跟随光源的变化产生一明一暗的感觉。

重复率提高,闪烁感减轻

临界闪烁频率:不引起闪烁感的最低频率,fc

主要因素:背景亮度、光源亮度、明亮时间占空比

物体的颜色

发光体:即光源,颜色取决于自身的光谱功率分布,以直射光的形式被感知

不发光体:通常所说的物体颜色颜色由反射光或透射光的光谱功率分布决定

决定因素:一,物体本身的发射特性或透射特性二,照明光源的光谱功率分布

颜色的三要素

亮度:彩色光作用人眼而引起的视觉上的明亮程度。复合光的亮度等于各分量光的亮度之和

色调:彩色的颜色类别,它是决定彩色本质的基本参数。

饱和度:颜色的深浅、浓淡程度,谱色光是饱和度最高的彩色,掺入的白光越多,饱和度越小,也称为色纯度。

色调和饱和度合称为色度,彩电传送的彩色图象,即是指传输的每个像素的亮度和色度。

三基色原理

用三种不同颜色的单色光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可得到自然界绝大多数色彩。具有这种特性的三个单色光叫做三基色光。

具体内容:a,绝大多数彩色可以由三基色按一定比例混合而得,反之也成立;b,三基色必须相互独立,不能是其他基色光混合产物;c,色度由混合比例决定;d,可任意选择基色。

补色,一种颜色与某颜色以适当比例混合时,可产生白色或灰色。

三基色原理是彩电得以实现的理论基础。

混色法:混合基色以获得彩色

包括相加混色法和相减混色法

相加混色:光源色光的相互混合,其中以光谱混色最简单。其次是时间混色法、空间混色法、生理混色法相减混色:在彩印、绘画中采用,利用颜料、染料的吸色性质(补色)来实现。常用品红、黄、青,对应补色绿、蓝、红

第二节电视广播过程

根据人的视觉特性,利用光学原理及无线电原理远距离传送静止图片和活动影像的系统。

像素:组成图像的元素,具有亮度信息和空间位置。

由摄像、传输、显像三部分组成

关键:将活动图像变成电信号和电信号复原

图像的传送

●同时制传送:将图像的所有像素同时转换成电信号,并同时传送。

●每个像素占用一个通道。技术和经济上不现实,没有实现。

●顺序制传送:按照一定顺利将像素的光学信息轮流转换成电信号。

●所有像素只占用一个通道当前的主要传输方式。关键在于转换开关能否同步。

摄像原理

●摄像管的光电转换原理:利用光敏靶的作用和电子束的扫描来实现光电转换

●光敏靶:将光学图像变成电子图像,然后通过电子束的扫描变成电信号

●电子枪:产生高度聚焦的电子束,射向光敏靶,最后形成图像信号电流输出

●CCD的光电转换原理:在感光面上分布有大量独立铝电极,在光的作用下产生电荷

●行间转移方式:结构简单、体积小、价格低、但容易拖尾

●帧—行间转移方式:无拖尾,但结构复杂、昂贵

显像原理

●显像:将电信号变化为光信号

●显像管的组成:荧光屏、电子枪、偏转线圈

●基本上是摄像的逆过程

闪烁感的消除:放映电影时每幅图像连续出现两次,传送电视时每帧分两次传送,每次为一“场”,每秒传送五十场。

电子扫描

将图像转变成顺序传送的电信号,电视中就是电子束从左至右、从上到下轰击荧光屏的过程。

逐行扫描: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然后反之,形成一个完整的扫描周期。

隔行扫描:把每帧画面分成两场来扫描,先扫奇数场、再扫偶数场;关键是保证偶数场正好镶嵌在奇数场之间。参数:总行数625(显575)

图像的分解力

●分解力:电视系统传送图像细节的能力。通常以能分辨的黑白相间的线数表示。

●垂直分解力:沿图像垂直方向系统能分解的像素数(水平线数),取决于图像状况、每帧显示行数

、隔行扫描性能等。

●水平分解力:沿图像水平方向系统能分解的像素数,与电子束孔径相对于图像细节的大小有关(孔

阑效应)。

●同等长度内水平分解力等于垂直分解力时图像质量最佳。

第三节广播电视发送系统

电视台即广播电视发送系统,将电视节目进行选择控制,调制在高频上,由天线辐射出去。

●图像信号的产生部分:摄像机等节目的各种来源,如电视电影、录像机、现场直播设备和测试信号

发生器等。

●中心机房:对视频图像信号和音频信号进行处理与切换。

●发射机房:将视频信号和伴音信号分别调制图像载频和伴音载频信号,形成已调的射频信号,再输

送到发射天线。

●发射天线:将能量以电磁波形式辐射出去。

高频电视信号

●全电视信号:频宽6MHZ,使用调幅方式

●伴音信号:频宽从几十HZ到15KHZ,调频方式,两边各保留250KHZ的带宽。

●高频电视信号:将前两者组合成高频信号,频宽8MHZ,图像占7.25,伴音占0.5。

●频段和频道的划分:间隔8MHZ,米波段(甚高频VHF)1-12频道,分米波段(特高频UHF)13-

68频道。

电视差转机

使用区域:中小城镇、边远山区等缺乏微波接力传送,也不具备卫星直播条件的区域。

●功能:将接收到的其他电视台节目经过处理,变换到所需的频道并加以功率放大,用天线向指定方

向传送。功率等级和频道范围按需要决定。

●组成方式:二次变频和直接变频式,我国多采用二次变频式。

电视播出系统的特点和要求

特点:不可重复,不间断运行,规模和信号源日增,处理任务多且重,进行同步和同相调节。

设计要求:可靠性,操作方便,具有应急处理能力。

控制方式:集中控制方式,把多个频道合成一个播出系统;分散控制方式,每个频道组成一个播出系统。第四节彩色电视基本知识

传送与接收彩色图像的系统彩色三要素:Y、F 图像的分解和组合是关键

基本过程:在摄像端将彩色光学图像进行分解并转换成三基色电信号;然后按特定方式编码成一路彩色全电视信号,传输到接收端,接收机将彩色信号解码并恢复成三基色电信号,并利用混色法还原原始图像。

图像的分解和还原

●分解:利用分光系统将图像分解成r、g、b三基色,然后利用光电转换器件和扫描将他们转换为相应

的三基色电信号。

●常见的分光系统:双向分色镜系统和分色棱镜系统。

●前者由两个全反射镜、两个双向分色镜,三个滤色片组成。

●还原:利用相加混色原理,较多使用空间混色法。常用设备:CRT、LCD

●彩色CRT:荧光粉的混色作用,电子枪可发射三条电子束

●三枪三束管和单枪三束管

兼容问题

兼容的含义:双向兼容。

基本条件:彩电信号须包含亮度信号和色度信号频带宽度必须相等

扫描参数应相同尽量降低色度与亮度的互相干扰

彩色电视制式

●NTSC—

美国1954,第一个成功的兼容制彩色电视制式,对信号的相位失真比较敏感,容易色调失真,对发送端与中间传送设备要求比较高。(日本、加拿大)

●PAL—西德1967,在英联邦和中国得到采用,克服NTSC的相位敏感性,但接收机电路复杂。

●SECAM—法国1966,克服了信号的相互干扰,但接收机电路复杂,图像质量差(俄、东欧)

新电视——HDTV

第三代电视缩写(HIGH DEFINITION TV)

●定义:三倍距离的原始再现

●基本参数:1125行、60场,2:1隔行扫描,屏幕宽高比16:9。

●优点:清晰度高,屏幕大、真实感强,无信号互相干扰。

新电视—数字电视

特征:高清晰度、高保真音响、按需看节目、交互运做、多传输方式、三电一体和三网融合

●模拟彩电:电信号时间连续的彩电

●数字彩电:全部是数字信号的彩电,在时间上间断和不连续

●数字化彩电:在模拟彩电内部采用数字技术来处理模拟信号的彩色电视机。

其他电视形式

卫星电视:利用同步卫星向预定的广大地区转发节目,而观众能直接接收的一种电视节目。

有线电视:通过同轴电缆和光纤来传输电视节目;节目容量大,不易受外界干扰,可用加密功能,实现双向传输,与计算机网络相连。

画中画:提供了一种监视功能。

第五节电视中心技术

电视中心技术主要包括电视节目制作和播出技术,

制作:包括前期拍摄和后期制作,为电视节目收集所需的素材,然后将各种素材进行加工处理。

播出:将各类节目按预先排定的节目时间程序、经过播出机房用切换的方法分别播出到节目发送与传输部门,之前还要对信号进行一系列的加工处理、分配、监测,使之成为符合标准的电视信号。

电视中心设备

图像信号源设备:摄像机、电视电影机、卫星地面机

记录设备:录像机、光盘编辑设备:磁带编辑机、非线性编辑机、特技机、字幕机等

声音设备:传声器、录音机、调音台等

视频切换设备:对信号进行切换、处理的设备

其他设备:监视系统(监视器、示波器)、灯光设备、转播设备

摄像机

电子管-晶体管-便携式-CCD(50-80)一体机与分体机

单片(管)和多片(管)广播级-应用级-家用级

主要单元:镜头-机身-寻像器黑白平衡和光圈控制增益和夜摄

编辑系统

线性编辑:传统的、基于磁带的电视编辑方式,沿磁带方向顺序进行,无法随意跳跃。

主要设备:录像机和编辑控制器一对一编辑和A/B卷编辑

非线:以硬盘存储为基础,由计算机编程来实现。设备:计算机和视频卡

软件:操作系统、编辑软件、特技软件等。网络制作系统

视频切换与特技

快切:一个画面迅速变换成另一个画面。慢转换:淡入淡出和溶入溶出

划像:电视屏幕被A、B两个画面分割成两部分。色键:抠掉一部分图像而填入另一个部分。

电视节目制作系统

ENG:便携式摄像机和录像机构成,用于现场采访。

SNG:卫星新闻采集系统,用于偏远采访。

EPT:将节目制作搬到现场,多机位、转播车。

演播室系统:在演播室中录制节目。

第三章信息存储技术

机械刻纹磁光固态

第一节机械刻纹

最早方式,用机械方式把声音记录在唱片上,然后用电唱机拾取还原。

1877,爱迪生,圆筒形留声机贝利纳, 1888,圆盘形,唱片复制法

1899,胜利公司,紫胶树脂大量生产 1931,密纹唱片

唱片

利用声音变化驱动刻纹刀,在蜡盘、胶片上记录声音的过程。

唱片:以音槽形式记录有声音信息的载体。分普通和密纹两种,材质可分胶木和塑料。

1908,法国人、上海,百代;1930S,美日,胜利公司,

1958,中国唱片社,密纹唱片;1982,唱片总公司

第二节感光录音技术

声波通过光学器械,在光调幅器作用下,转换为有强度和大小变化的光,使胶片暴光,印成光学声带。放映时受照射,光敏换能装置产生光电效应。

定密式:载反光镜的线圈变密式:辉光灯法和弦线电流法(光圈法)

第三节磁记录原理

有磁性存在的空间称为磁场,磁力线和磁感应强度。

磁性材料;那些能暂时或永久保留比较明显磁性的物质。

磁化曲线、剩磁曲线。软磁材料和硬磁材料。

磁头

完成电磁转换的器件,记录和重放功能。结构:带缝隙的铁芯、线圈、屏蔽罩、支架

波莫合金,铁氧体,铁铝体。音频和视频磁头

磁带

记录、存储、传递声音、图像的载体带基和磁性层视频带和音频带

磁记录过程

当信号通过线圈,产生磁力线,在缝隙周围产生漏磁场,使磁带磁性层磁化。

信号电流变化一个周期在磁带上磁化的长度称为记录波长。仅仅部分磁场生效

偏磁记录原理

由于剩磁曲线起始段的非线性,产生失真,所以使用偏磁方式。

直流法:在磁头线圈注入直流电流,形成一个固定直流磁场,从而使信号工作在线性段。

交流法:在线圈中注入一恒定幅度和频率较高的交变电流,以产生幅度恒定而方向交变的偏磁场,使信号工作在正负线性段。频率3倍以上。

高频损失

●记录去磁损失:主要损失,因信号电流极性改变引起。

●自去磁损失:小磁性体自身和彼此间的退磁作用

●带厚损失:信号频率较高时,对磁性层磁化较浅导致。

重放和重放损失

磁记录的逆过程。缝隙损失:缝隙影响磁力线间隔损失:磁头磁带接触不紧方位损失

消磁原理

直流消磁:在消磁头中加入一个恒定电流,形成很强的固定磁场,使重放磁头感应不出电压。

交流消磁:加入一个幅度足够大和频率较高的交变电流,使磁带反复磁化饱和、消退,使剩磁为零。

第四节激光存储技术

利用激光记录、存储和读取信息的技术。 1972,荷兰,PHILIPS 推出激光视盘技术。

1981年,LD投放市场。 1982年,CD上市。

记录原理

用激光烧蚀坑点来记录。利用光盘的凹凸坑的光反射来阅读。

CD——R和CD——RW 激光头和相变型CD——RW

全固态存储

利用半导体存储器作为记录媒体结构简单、耗能低、可靠性高、易小型化

快闪存储器,ROM,RAM

第四章广播电视技术政策

●科学技术政策是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和一定目标下,为发展科学技术和协调发展中的各种关系指定

的各种措施和规则。

●原则:和国家政策协调一致、遵循科学规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条件:素质良好的队伍、经费支持、高质量的管理、试点、知彼。

第一节三个四级的背景

1983年,第十一次广播电视工作会议提出:四级办广播、四级办电视、四级混合覆盖。

背景:50年代起,集中力量办两级;80年代强调覆盖。

既是方针、又是技术政策。

反思和总结

价值:对提高覆盖率起显著作用。

问题一:资源浪费,散、乱、滥。问题二:与数字化、网络化趋势相悖

建设目标

以广播影视数字化、网络化为基础的技术新体制,从有线电视开始、进行集团化经营,并重点发展中央、省两级广电集团,具有相当经济实力的城市台保留现有频道,一般城市逐步精简。

思考题:全面回顾现有广电体制

第二节广播规划技术政策

历史上,以中波为主原因:廉价、国内外电波环境宽松

问题:衰减、不稳定、场强低易受干扰、省级覆盖难度大、频道少

改进

1973年,确定使用地波的方针。1983年,广电部进行肯定。

采取地波覆盖,大中小功率结合,以中小功率为主、同步广播

同步广播:指两部或多部发射机,使用同一频率,在不同地区播出同一节目。

短波广播技术政策

●主要用于对外和国内边远地区广播,向有线站传送。

布局关键:尽量选择有利台址和合理使用频率,尤其是海外广播,对于特殊困难地区,力争国外转播;

新建发射台采用分散与集中布局,逐步过渡到卫星微波传送模式。

调频规划技术政策

●建立四级混合覆盖网

●保证95%以上的覆盖率,应有4-5套调频广播节目可供收听。

●民族和边远地区另行考虑。

调频覆盖网组成

上级向下级传送避免重复覆盖推广调频双节目广播技术

调频网优势

音质保真度高抗干扰能力强容纳频道多

化工分离工程知识点培训资料

1.什么叫相平衡?相平衡常数的定义是什么? 由混合物或溶液形成若干相,这些相保持物理平衡而共存状态。热力学上看物系的自由焓最小;动力学上看相间表观传递速率为零。Ki=yi/xi 2.简述分离过程的特征?什么是分离因子,叙述分离因子的特征和用途。 答:分离过程的特征:分离某种混合物成为不同产品的过程,是个熵减小的过程,不能自发进行,因此需要外界对系统作功(或输入能量)方能进行。 分离因子表示任一分离过程所达到的分离程度。定义式:i j ij i j y y x x α= 3.请推导活度系数法计算汽液相平衡常数的关系式。 汽液相平衡关系:L i V i f f ??= 汽相:P y f i V i V i φ??= 液相:OL i i i L i f x f γ=? 相平衡常数:P f x y K V i OL i i i i i φγ?== 4.请写出活度系数法计算汽液相平衡常数的关系式,并指出关系式中各个物理量的含义 5.什么是设计变量,如何通过各单元设计变量确定装置的设计变量。 在设计时所需要指定的独立变量的数目,即设计变量。 )2(+-+∑-∑=∴C n N N N N r e c e v u i ① 在装置中某一单元以串联的形式被重复使用,则用r N 以区别于一个这种单元于其他种单元的联结情况,每一个重复单元增加一个变量。 ② 各个单元是依靠单元之间的物流而联结成一个装置,因此必须从总变量中减去那些多余的相互关联的物流变量数,或者是每一单元间物流附加(C+2)个等式。 6. 什么叫清晰分割法,什么叫非清晰分割法?什么是分配组分与非分配组分?非关键组分是否就一定是非分配组分? 答:清晰分割法指的是多组分精馏中馏出液中除了重关键组分(HK)之外,没有其它重组分;釜液中除了轻关键组分(LK)之外,没有其它轻组分。非清晰分割表明各组分在顶釜均可能存在。 在顶釜同时出现的组分为分配组分;只在顶或釜出现的组分为非分配组分。

分离工程考题(选择,填空)

重点:掌握分离过程的特征,分离因子和固有分离因子的区别,平衡分离和速率分离的原理。 难点:用分离因子判断一个分离过程进行的难易程度,分离因子与级效率之间的关系。 ?1、说明分离过程与分离工程的区别 ?2、实际分离因子与固有分离因子的主要不同点是什么 ?3、怎样用分离因子判断分离过程进行的难易程度 ?4、比较使用ESA与MSA分离方法的优缺点。 ?5、按所依据的物理化学原理不同,传质分离过程可分为那两类 ?6、分离过程常借助分离剂将均相混合物变成两相系统,举例说明分离剂的类型. 1、下列哪一个是机械分离过程() (1)蒸馏(2)吸收(3)膜分离(4)离心分离 2、下列哪一个是速率分离过程() (1)蒸馏(2)吸附(3)膜分离(4)沉降 3、下列哪一个是平衡分离过程() (1)蒸馏(2)热扩散(3)膜分离(4)离心分离 1、分离技术的特性表现为其()、()和()。 2、分离过程是(混合过程)的逆过程,因此需加入()来达到分离目的。 3、分离过程分为()和()两大类 4、分离剂可以是()或(),有时也可两种同时应用。 5、若分离过程使组分i及j之间并没有被分离,则()。 6、可利用分离因子与1的偏离程度,确定不同分离过程分离的()。 7、平衡分离的分离基础是利用两相平衡(组成不等)的原理,常采用()作为处理 手段,并把其它影响归纳于()中。 8、传质分离过程分为()和()两类。 9、速率分离的机理是利用溶液中不同组分在某种()作用下经过某种介质时的() 差异而实现分离。 10、分离过程是将一混合物转变为组成()的两种或几种产品的哪些操作。 11、工业上常用()表示特定物系的分离程度,汽液相物系的最大分离程度又称为 ()。 12、速率分离的机理是利用传质速率差异,其传质速率的形式为()、()和()。 13、绿色分离工程是指分离过程()实现。 14、常用于分离过程的开发方法有()、()。 1、分离过程是一个() a.熵减少的过程; b.熵增加的过程; c.熵不变化的过程; d. 自发过程 2、组分i、j之间不能分离的条件是() a.分离因子大于1; b.分离因子小于1; c.分离因子等于1 3、平衡分离的分离基础是利用两相平衡时()实现分离。 a. 组成不等; b. 速率不等; c. 温度不等 4、当分离因子()表示组分i及j之间能实现一定程度的分离。 a. ; b. ; c. 5.下述操作中,不属于平衡传质分离过程的是() a. 结晶; b. 吸收; c. 加热; d. 浸取。 6、下列分离过程中属机械分离过程的是(): a.蒸馏; b. 吸收; c. 膜分离; d.离心分离。 7、当分离过程规模比较大,且可以利用热能时,通常在以下条件选择精馏法():

广播电视技术基础知识点

广播电视技术基础复习纲要几种介质中声音传播速度的比较短、中、长三种无线电波的特性差异(不用记频率) 颜色的三要素 了解 人对声音方位等的判断力 等能白光源 锥状细胞与杆状细胞 数字彩电和数字化彩电 绝对黑体 了解超声、次声的频率、调幅广播的频率范围,三种广播调制方式的名称,电视 伴音的制式 非线性编辑 三种电视制式及中、美、日、英四国电视制式 传声器和扬声器原理 基波和谐波 调频广播的优缺点电视播出系统的要求 录音棚的隔音方法

课件: 第一章广播电声基本知识 声音的基础知识广播的诞生和发展无线电波的发射和接收广播中心技术电声换能器件 第一节声音的基础知识什么是声音?物体机械振动或气流扰动引起弹性媒质发生波动产生声波,听觉器官接收产生印象。 关键词:质点不传播,声源,频率、波长和周期 频率:空气密度和压力每秒变化的次数,单位赫兹(),用f 表示。人的频率范围20-20000。 周期:一个声波完成一次振动需要的时间。单位秒(S),用T表示。波长:声波在一个周期内传播的距离。单位(m),用入表示。声波的传播速度 每秒传播的距离,称为声速,符号v,单位。 入*f 15 度下的声速——340m 不同媒质下的差异:钢5100m,软橡皮50m 频率和波长成反比 “狮子吼”的可能性分析——声压声波的强弱通常用声压、声功率和声强表示声压——由声波引起的交变压强,单位基准声压——听觉现象的起点声压声功率——衡量声源发身能力的指标,声源在单位时间内向外辐射的总声能,单位W 声强——单位面积的声功率,符号I “狮子吼”杀伤模式——声的传播特性 如何避免无差别杀伤?——声源的方向性(波长和声源尺寸)防御者的策略——声波的反射 声波的聚焦声波的吸收和折射水波的衍射声波的衍射电波的衍射? 散射——无规则的衍射隔墙有耳的产生——远距离衍射 人的听觉器官 外耳:耳廓和外耳道,直通鼓膜,将声音由耳壳传到鼓膜,谐振频率3000。 中耳:由感觉振动的鼓膜、听小骨容纳鼓膜及听小骨的鼓室构成。内耳:由耳蜗等组成,后者内部充满淋巴液,掌管听觉的耳蜗部分为听觉神 经。 狮子吼多响才有杀伤力?响度是一个主观指标,表现为波形的幅度不同。声压级:以基准声压作为参考所得的以分贝值表示的量听阀:声压级0,声压为基准声压。可听 阀:人能承受的最大声压,声压级120。响度也和频率相关。100,40。动态范 围:最大和最小声压级之差。120:70 人们对声音高低的感觉——音调主要与频率有关,且与变化的对数成正比。次声:低于 20 超声:高于20 调幅广播:低于4.5 音色——对频率和强度的综合反应 基波和多种谐波构成一种声音幅度最大、频率最低的称为基波 幅度较小、频率成整数倍关系的正弦波称为谐波最终构成一个非正 弦波 听觉的方向感人根据双耳听到的声音在时间上、强度上和相位上的差异来判断声源的方位。 低频率:声强无差别,时间有先后高频率:声强有差别。连续音:根据相位判断,但高频时不绝对。人的水平向判断力远超垂直向判断力。 听觉灵敏度——从忍者说起人耳对声压、频率和方位细小变化的判断能力称为灵敏度。响

《生物分离工程》知识点整理(DOC)讲解学习

《生物分离工程》知识点整理(D O C)

生物分离工程 第一章(绪论) 生物分离工程的定义和过程 生物分离工程定义(名词解释): 为提取生物产品时所需的原理、方法、技术及相关硬件设备的总称,指从发酵液、动植物细胞培养液、酶反应液和动植物组织细胞与体液等中提取、分离纯化、富集生物产品的过程。 过程: 目标产物捕获 目标产物初步纯化(萃取、沉淀、吸附等方法) 目标产物高度纯化和精制 细胞分离三种手段:重力沉降离心沉降过滤 第二章 离心分离原理和方法: 原理:离心沉降是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发生的。 单位质量的物质所受到的离心力: 式中: r为离心半径,即从旋转轴心到沉降颗粒的距离; ω为旋转角速度; N为离心机的转数,s-1

方法:(1)差速离心分级 (2)区带离心(差速区带离心、平衡区带离心) 离心分离设备: 离心力(转速)的大小:低速离心机、高速离心机、超离心机 按用途:分析性、制备性 按工业应用:管式离心机、碟片式离心机 实验室用以离心管式转子离心机,离心操作为间歇式 悬浮液的预处理方法和目的: 方法: 1.加热:最简单和最廉价的处理方法。黏度、促凝聚、固体成分体积、破坏凝胶结构、增加空隙率 调pH值:方法简单有效、成本低廉 2.凝聚:在凝聚剂(如铝盐、铁盐、石灰和NaCl)作用下,细胞蛋白质等胶体去稳定,并聚集成1mm大小的凝聚块的过程。(机理:破坏双电层,水解后胶体吸附,氢键结合等) 3.絮凝:在絮凝剂高分子聚合电解质的作用下,胶体颗粒和聚合电解质交连成网,形成10mm大小的絮凝团过程。(机理:絮凝剂主要起中和电荷、桥架和网络作用)

4.惰性助滤剂:一种颗粒均匀、质地坚硬的粒状物质,用于扩大过滤表面的适应范围,减轻细小颗粒的快速挤压变形和过滤介质的堵塞。(使用方法:预涂层;按一定比率混合。 助滤剂种类:硅藻土、纤维素、未活化的炭、炉渣、重质碳酸钙等。) 目的:提高过滤速度和过滤质量是过滤操作的目标。 各种细胞破碎技术原理和优缺点: 原理:许多生物产物在细胞培养过程中保留在细胞内,需破碎细胞,使目标产物选择性地释放到液相。破碎的细胞或其碎片去除后,上清液用于进一步的分离纯化。 细胞破碎技术分为:机械破碎法、化学法、物理渗透法 机械法和化学法的比较 机械破碎法缺点: A、高能、高温、高噪音、高剪切力,易使产品变性失活; B、非专一性,胞内产物均释放,分离纯化困难; C、细胞碎片大小不一,难分离。 化学破碎法缺点: A、费用高; B、化学或生化试剂的添加引起新的污染; C、破碎速度低,效率差,一般只有有限的破碎,常与机械 法连用。 物理渗透法

广播电视技术基础知识点..

广播电视技术基础复习纲要 几种介质中声音传播速度的比较 短、中、长三种无线电波的特性差异(不用记频率) 颜色的三要素 了解ENG/SNG/EFP 人对声音方位等的判断力 等能白光源 锥状细胞与杆状细胞 数字彩电和数字化彩电 绝对黑体 了解超声、次声的频率、调幅广播的频率范围,三种广播调制方式的名称,电视伴音的制式非线性编辑 三种电视制式及中、美、日、英四国电视制式 传声器和扬声器原理 基波和谐波 调频广播的优缺点 电视播出系统的要求 录音棚的隔音方法

课件: 第一章广播电声基本知识 声音的基础知识广播的诞生和发展无线电波的发射和接收 广播中心技术电声换能器件 第一节声音的基础知识 ●什么是声音? 物体机械振动或气流扰动引起弹性媒质发生波动产生声波,听觉器官接收产生印象。 关键词:质点不传播,声源, 频率、波长和周期 ●频率:空气密度和压力每秒变化的次数,单位赫兹(HZ),用f表示。人的频率范 围20-20000HZ。 ●周期:一个声波完成一次振动需要的时间。单位秒(S),用T表示。 ●波长:声波在一个周期内传播的距离。单位(m),用λ表示。 声波的传播速度 ●每秒传播的距离,称为声速,符号v,单位m/s。 ●V=λ*f ●15度下的声速——340m/s ●不同媒质下的差异:钢5100m/s,软橡皮50m/s ●频率和波长成反比 “狮子吼”的可能性分析——声压 ●声波的强弱通常用声压、声功率和声强表示 ●声压——由声波引起的交变压强,单位Pa ●基准声压——听觉现象的起点声压 ●声功率——衡量声源发身能力的指标,声源在单位时间内向外辐射的总声能,单位 W ●声强——单位面积的声功率,符号I “狮子吼”杀伤模式——声的传播特性 ●如何避免无差别杀伤?——声源的方向性(波长和声源尺寸) ●防御者的策略——声波的反射 ●声波的聚焦声波的吸收和折射水波的衍射声波的衍射电波的衍射? ●散射——无规则的衍射隔墙有耳的产生——远距离衍射 人的听觉器官 ●外耳:耳廓和外耳道,直通鼓膜,将声音由耳壳传到鼓膜,谐振频率3000HZ。 ●中耳:由感觉振动的鼓膜、听小骨容纳鼓膜及听小骨的鼓室构成。 ●内耳:由耳蜗等组成,后者内部充满淋巴液,掌管听觉的耳蜗部分为听觉神经。狮子吼多响才有杀伤力? ●响度是一个主观指标,表现为波形的幅度不同。 ●声压级:以基准声压作为参考所得的以分贝值表示的量。 ●听阀:声压级0db,声压为基准声压。 ●可听阀:人能承受的最大声压,声压级120db。 ●响度也和频率相关。100HZ,40db。 ●动态范围:最大和最小声压级之差。120:70

(完整版)分离工程试题总结(最终版)

一、填空题 1、分离作用是由于加入(分离剂)而引起的,因为分离过程是(熵减过程)。 2、分离因子(等于1),则表示组分i 及j 之间不能被分离。 3、分离剂可以是(能量ESA )或(物质MSA ),有时也可两种同时应用。 4、速率分离的机理是利用溶液中不同组分在某种(推动力)作用下经过某种介质时的(传质速率)差异而实现分离。 5、萃取精馏塔在萃取剂加入口以上需设(萃取剂回收段)。 6、多组分精馏根据指定设计变量不同可分为(设计)型计算和(操作)型计算。 7、在塔顶和塔釜同时出现的组分为(分配组分)。 8、流量加合法在求得 ij x 后,由(H )方程求 j V ,由(S )方程求 j T 。 9、对窄沸程的精馏过程,其各板的温度变化由(组成的改变)决定,故可由(相平衡方程)计算各板的温度。 10、三对角矩阵法沿塔流率分布假定为(衡摩尔流)。 11、精馏过程的不可逆性表现在三个方面,即(通过一定压力梯度的动量传递),(通过一定温度梯度的热量传递或不同温度物流的直接混合)和(通过一定浓度梯度的质量传递或者不同化学位物流的直接混合)。 12、对多组分物系的分离,应将(分离要求高)或(最困难)的组分最后分离。 13、热力学效率定义为(系统)消耗的最小功与(过程)所消耗的净功之比。 14、分离最小功是分离过程必须消耗能量的下限它是在分离过程(可逆)时所消耗的功。 15、在相同的组成下,分离成纯组分时所需的功(大于)分离成两个非纯组分时所需的功 16 件即处于两相区,可通过(物料平衡和相平衡)计算求出其平衡汽液相组成。 17、分离过程可分为 机械分离 和传质分离两大类。其中传质分离过程的特点是过程中有 质量传递 现象发生。常见的传质分离过程有 精馏 、 吸收 、 萃取 。 18、在泡点法严格计算过程中,除用修正的M-方程计算 液相组成 外,在内层循环中用S- 方程计算 级温度 ,而在外层循环中用H-方程计算 汽相流率 。 19、影响气液传质设备处理能力的主要因素有 液泛 、 雾沫夹带 、 压力降 和 停留时间 。 20、常见的精馏节能技术有 多效精馏 、 热泵精馏 、 采用中间冷凝器和中间再沸器的精馏 和 SRV 精馏 。 21、常压下 苯-甲苯 物系的相平衡常数更适合于用公式Ki= pis/ P 计算。 22、清晰分割法的基本假定是:馏出液中除了 重关键组分 外没有其他 重组分 ,而釜液中除了 轻关键组分 外没有其他 轻组分 。 23、下列各单元中,混合器 单元的可调设计变量数为0 , 分配器 单元的可调设计变量数为1。 二、简答题 1、怎样判断混合物在T ,P 下的相态,若为两相区其组成怎样计算? 答:对进料作如下检验 = 1 B T T = 进料处于泡点,0=ν i i Z k ∑ > 1 T >B T 可能为汽液两相区,ν>0 < 1 T 1 T D T 进料为过热蒸汽 2、精馏过程的不可逆性表现在哪些方面?节省精馏过程能耗有哪些措施? 3、根据两相状态不同 , 平衡分离过程可分成几类 (1) 假定有一绝热平衡闪蒸过程,所有变量表示在所附简图中。求: 1) 总变更量数Nv; 2) 有关变更量的独立方程数Nc ; 3) 设计变量数Ni;

广播电视技术基础复习资料

《广播电视技术基础》复习资料 第1章概述 1.1与报纸、杂志、音像制品、互联网等其它传播媒介相比,广播电视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形象化及时性广泛性 1.2广播电视系统主要由节目制作与播出、发送与传输、接收与重现三大部分组成1.3广播电视技术的发展历史 1954年美国正式开播NTSC兼容制彩色电视。 1967年前联邦德国正式广播PAL兼容制彩色电视,同年,法国和前苏联开播了SECAM 兼容制彩色电视。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出现了数字电视广播标准,如欧洲的DVB系统、美国的ATSC 系统、日本的ISDB系统等。 1.3中国广播技术的发展历史 1940年12月30日,延安新华广播电台诞生,这是由新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建立的第一座无线电广播电台。 1959年,开始实验调频广播,1964年开始利用调频广播将中央台广播节目传送到各地的转播台和有线广播站。 1.4中国广播技术的发展历史 1979年,立体声广播在哈尔滨试验成功,随后开始了调频立体声广播。 1958年,黑白电视广播正式开播。 1973年,彩色电视广播正式开播。 1999年,试播高清晰度电视(HDTV)。 1.5高清晰度电视的基本要求: (1)图像清晰、细腻,全屏扫描线数为1125行1250行,像素数是现行彩色电视的5倍左右。 (2)幅型比为16:9,更符合人眼的视觉特征,视野宽,临场感强。 (3)图像、声音、彩色之间串扰减小,保证重显图像清晰稳定。 (4)利用数字伴音系统,可传送多种伴音或立体声信号,提高彩色电视机的音质。 1.6电视技术的发展方向 1.图文电视的功能:利用电视信号声消隐期间的某几个行传送图形和数据信息。3.多媒体电视的功能:多种技术融为一体;对多种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存储与传输;电视变为多媒体的终端显示器;有硬盘、USB接口、可记录等。 4.交互式电视的功能:交互式电视是一种双向电视,用户能通过这种电视屏幕上的信息窗对信息作出回应,使观众和电视机屏幕上的信息或节目建立一种双向联系。第2章声音广播基础知识 2.1声波的传播速度:波长、声速及频率之间的关系为:v= λ×f 声音三要素 :即响度、音调和音色 2.2人耳对声音强弱的感觉,不是与声音功率的变化成正比,而是和这种变化的对数成正比。 2.3声电及电声转换的基本原理(请看教材上的P7,P9-10)

化工原理分离工程知识点

说明分离过程与分离工程的区别? 答:分离过程:是生产过程中将混合物转变组成不同的两种或多种相对纯净的物质的操作;分离工程:是研究化工及其它相关过程中物质的分离和纯化方法的一门技术科学,研究分离过程中分离设备的共性规律,是化学工程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 实际分离因子与固有分离因子的主要不同点是什么? 答:前者是根据实际产品组成而计算,后者是根据平衡组成而计算。两者之间的差别用级效率来表示。错误:固有分离因子与分离操作过程无关 怎样用分离因子判断分离过程进行的难易程度? 答:分离因子的大小与1相差越远,越容易分离;反之越难分离。 按所依据的物理化学原理不同,传质分离过程可分为哪两类? 答:平衡分离过程:采用平衡级(理论板)作为处理手段,利用两相平衡组成不相等的原理,即达到相平衡时,原料中各组分在两个相中的不同分配,并将其它影响参数均归纳于级效率之中,如蒸发、结晶、精馏和萃取过程等。大多数扩散分离过程是不互溶的两相趋于平衡的过程。速率分离过程:通过某种介质,在压力、温度、组成、电势或其它梯度所造成的强制力的推动下,依靠传递速率的差别来操作,而把其它影响参数都归纳于阻力之中。如超滤、反渗透和电渗析等。通常,速率控制过程所得到的产品,如果令其互相混合,就会完全互溶。 分离过程常借助分离剂将均相混合物变成两相系统,举例说明分离剂的类型。 答:分离过程的原料可以是一股或几股物料,至少必须有两股不同组成的产品,这是由分离过程的基本性质决定的。分离作用是由于加入(媒介)而引起的,分离剂可以是能量(ESA)或物质(MSA),分离剂有时也可两种同时应用。例如,要把糖水分为纯净的糖和水需要供给热量,使水分蒸发,水蒸气冷凝为纯水,糖在变浓的溶液中结晶成纯糖。或供给?令量,使纯水凝固出来,然后在较高剃温度下使其隔出化;这里所加入的分离剂为ESA。也可将糖水加压,通过特殊的固体膜将水与糖分离。这里所加入的分NEW口e录制小视频离剂为MSA。此外,ESA还可以是输入或输出的功,以驱动泵、压缩机;在吸收、萃取、吸附、离子交换、液膜固膜分离中,均须加入相应的MSA。

广播电视技术基础练习题(答案)

广播电视技术基础练习题(答案) 广播电视技术基础练习题(2011) 一、填空题: 广播电视系统山电视信号的产生与发送系统、信号传输通道和接受系 等三大部分构成。 2. 固体摄像机采用固体扫描技术读取电荷。 3. 电声转换是将电信号转换成为声波的过程。 4. 模拟调制通常有调幅(AM)、调频(FM)和调相(PM) 等3种基本形式。 5.信号传输通道有有线和无线两种形式。 6.传声器,即通常所说的麦克风;而扬声器,即通常所说的喇叭。 7.不发光体的颜色取决于它对光线的吸收和透射(反射)的能力。&低音喇叭为使低频放音下限尽量向下延伸,一般将口径都做得比较大。9.电视机中的显像管和扬声器分别接收来自天线的视频信号和音频(声频)信 号。 10.提供对数字电视用户业务进行授权和认证的技术手段,我们称之为条件 接收。11.电视中的图像信号的调制方式采用的是调幅,而伴音信号采用的是 调频°12. U前世界上主要的数字电视信号的传输标准是ATSC标准、DVB和 ISDB-T 。 13.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M/S ,而在水中的传播速度约为 1500M/S 。 14.简单地说,信噪比就是有用信号与噪声的比值。其值越大越好。15.

太阳光线中口光实际上包含了红、橙、黄、绿、青、蓝、紫等七色光,其中红色 的色温最低。 16.摄像机的基本工作原理是,利用三基色原理,通过光学系统,将景物的 彩色光像 分解为三幅单色光像,然后山摄像器件完成光电转换。 17.电视摄像机是一种把景物的光学图像信号转换成电信号的设备。当 拍摄一个物体时,物体上反射的光线被摄像机镜头收集,使其聚焦在摄像器件的受光面上,摄像器件把光转变为电信号,即得到了“视频信号” °1&声电 转换是将声波转换成为电信号的过程。19.真空管摄像机采用电子扫描的方式读取电荷。 20.电磁波在空间传播有地面波、空间波和天波等三种途径, 其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0万公里/S。 21.太阳光线中的0光包含了红、橙、黄、绿、青、蓝、紫等七色光,其中 紫色光色温 最咼。 22.色饱和度和色调合称为色度。同等强度下的红、绿、蓝三色相加后色调 为0色。23.常见的传统彩色电视制式有NTSC、PAL和SECAM等三种。24. PAL制是为克服NTSC制在色调上的相位敏感性而硏发的一种彩色电视制式。中 国的电视系统采用的是PAL制,美国采用的是NTSC制。25,为使高频放音的上限频率达到人耳听觉的上限频率20KHZ,高音喇叭一般口径 都做得比较小。

生物分离工程知识点整理共8页

生物分离工程 第一章(绪论) 生物分离工程的定义和过程 生物分离工程定义(名词解释): 为提取生物产品时所需的原理、方法、技术及相关硬件设备的总称,指从发酵液、动植物细胞培养液、酶反应液和动植物组织细胞与体液等中提取、分离纯化、富集生物产品的过程。过程: 目标产物捕获 目标产物初步纯化(萃取、沉淀、吸附等方法) 目标产物高度纯化和精制 细胞分离三种手段:重力沉降离心沉降过滤 第二章 离心分离原理和方法: 原理:离心沉降是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发生的。 单位质量的物质所受到的离心力: 式中: r为离心半径,即从旋转轴心到沉降颗粒的距离; ω为旋转角速度; N为离心机的转数,s-1 方法:(1)差速离心分级 (2)区带离心(差速区带离心、平衡区带离心) 离心分离设备: 离心力(转速)的大小:低速离心机、高速离心机、超离心机 按用途:分析性、制备性 按工业应用:管式离心机、碟片式离心机 实验室用以离心管式转子离心机,离心操作为间歇式 悬浮液的预处理方法和目的: 方法: 1.加热:最简单和最廉价的处理方法。黏度、促凝聚、固体成分体积、破坏凝胶结构、增加空隙率 调pH值:方法简单有效、成本低廉 2.凝聚:在凝聚剂(如铝盐、铁盐、石灰和NaCl)作用下,细胞蛋白质等胶体去稳定,并聚集成1mm大小的凝聚块的过程。(机理:破坏双电层,水解后胶体吸附,氢键结合等) 3.絮凝:在絮凝剂高分子聚合电解质的作用下,胶体颗粒和聚合电解质交连成网,形成10mm大小的絮凝团过程。(机理:絮凝剂主要起中和电荷、桥架和网络作用) 4.惰性助滤剂:一种颗粒均匀、质地坚硬的粒状物质,用于扩大过滤表面的适应范围,减轻细小颗粒的快速挤压变形和过滤介质的堵塞。(使用方法:预涂层;按一定比率混合。助滤剂种类:硅藻土、纤维素、未活化的炭、炉渣、重质碳酸钙等。) 目的:提高过滤速度和过滤质量是过滤操作的目标。 各种细胞破碎技术原理和优缺点: 原理:许多生物产物在细胞培养过程中保留在细胞内,需破碎细胞,使目标产物选择性地释放到液相。破碎的细胞或其碎片去除后,上清液用于进一步的分离纯化。

广播电视技术基础知识讲义

广播电视技术 龙念老师: 电视技术开篇概论 一课程简介:电视节目制作过程中每一个环节涉及到的关于技术方面。 涵盖了导演、摄像、音乐、录音、舞美、剪辑、制片各个部门。 是作为从事这一行业的人员都应该知道的技术信息,但是我主要强调的还是内容创意的过程。希望通过该课程,大家对电视节目制作各个环节流程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二、学习目的:为什么要学习技术呢?技术与艺术的重要性 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近几十年来,摄影机,镜头,同步录音器材,照明奇才都在不断升级。数字技术的发展,对电视制作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高科技的运用越来越频繁,制造着一个个影像奇观。技术的进步,不仅仅为电视创作者带来了很多的技术上的便利,更好的实现导演的策划。同样也带来了电视美学上的变化。如果作为一个创作者,不了解数字技术,就会无形削弱自己在这一行业中的竞争力。技术是为艺术服务的 三、电视技术的分工 我们首先来了解一下电视节目制作过程中不同的职务和责任分工,然后再研究有效的完成一个电视节目的制作。 制片人:通常是具体负责整体节目制作的领导,他要面临解决节目制作过程中各种专业问题和意外的事务性问题,因此只有具备充分制作经验和领导才能的人员,才能胜任此项工作。他是推动整个节目制作的最核心的人物,所以必须具有充分的电视制作知识,独特的节目策划与创意。良好的领导才能,丰富的经管经验,才能使使得节目得意顺利进行。 总导演: 导演是节目内容的把关者,声音画面创造者,从节目创意,到实施,到后期制作,都在导演思考的范围之内。是全场工作人员的核心。 执行导演具体实施、导演组专业、导演助理(艺员联络、音乐编辑、服装造型)策划、撰稿: 是电视节目脚本写作,所有的案头工作,除了文化艺术修养之外,丰富的写作经验,也要了解电视节目制作特性,对电视传播特性和制作方式表现手法,以及观众的欣赏习惯,收视习惯有所了解和研究,写出风格化,视觉化,情景化的脚本。导播、摄像组: 灯光 视频:字幕:保障各个视频设备技术指标正常准确,负责维护保养各种机器,同时能完成一些画面特技效果.. 音频:音乐、音响、麦克风、调音师。化妆、服装、道具(舞美) 制片主任、制片、剧务: 负责安排、联络沟通工作,交通食宿、演员嘉宾观众道具都是他们需要负责的具体事物,工作繁琐,是节目中重要的后勤保障。 播出协调、传输

化工分离工程重点

化工分离工程复习题 第一章 1、求解分子传质问题的基本方法是什么? 1)分子运动理论2)速率表示方法(绝对、平均)3)通量 2、漂流因子与主体流动有何关系? p/p BM反映了主体流动对传质速率的影响,定义为“漂流因子”。因p>p BM,所以漂流因 数p/p BM>1,这表明由于有主体流动而使物质 A 的传递速率较之单纯的分子扩散要大一些。 3、气体扩散系数与哪些因素有关? 一般来说,扩散系数与系统的温度、压力、浓度以及物质的性质有关。对于双组分气体混合物,组分的扩散系数在低压下与浓度无关,只是温度及压力的函数。 4、如何获得气体扩散系数与液体扩散系数? 测定二元气体扩散系数的方法有许多种,常用的方法有蒸发管法,双容积法,液滴蒸发法等。液体中的扩散系数亦可通过实验测定或采用公式估算。 5、描述分子扩散规律的定律是费克第一定律。 6、对流传质与对流传热有何异同? 同:传质机理类似;传递的数学模型类似;数学模型的求解方法和求解结果类似。 异:系数差异:传质:分子运动;传热:能量过去 7、提出对流传质模型的意义是:对流传质模型的建立,不仅使对流传质系数的确定得以简化,还可以据此对传质过程及设备进行分析,确定适宜的操作条件,并对设备的强化、新型高效设备的开发等作出指导。 8、停滞膜模型、溶质渗透模型和表面更新模型的要点是什么?各模型求得的传质系数与扩散系数有何关系,其模型参数是什么? 停滞膜模型要点:①当气液两相相互接触时,在气液两相间存在着稳定的相界面,界面两侧各有一个很薄的停滞膜,溶质A 经过两膜层的传质方式为分子扩散。②在气液相界面处,气液两相出于平衡状态。 ③在两个停滞膜以外的气液两相主体中,由于流体的强烈湍动,各处浓度均匀一致。关系:液膜对流传质系数k°G=D/(RTz G), 气膜对流传质系数k° L=D/z L 对流传质系数可通过分子扩散系数D和气膜厚度z G或液膜厚度z L来计算。模型参数:组分A

广播电视基础知识重点简答论述题目汇总

重点简答、论述题目汇总 1、广播电视新闻的语言表达应遵守的原则有哪些? 广播电视新闻的语言表达必须遵循广播电视媒体的传播特点和新闻写作的基本原则,具体表现为:(1)广播电视新闻的语言表达应明白晓畅,易于接收、接受;(2)广播电视新闻需要受众听得见、听得懂,便于耳听接收;(3)广播电视新闻的各构成要素都要求真实、准确,语言表达要准确;(4)广播电视新闻所要表达的信息应相对完整;(5)受众的多样性需要广播电视新闻的语言表达通俗易懂,同时也要避免语言表达的简单化与庸俗化。 2、简述广播电视记者是如何获取新闻线索的广播电视记者获取新闻线索? 主要通过以下四种渠道:(1)政务渠道,又称官方渠道,主要是指各级政权机关及其行政事务活动,包括有关会议、文件、简报或有关政策和领导人讲话等;(2)生活渠道,是记者本人在现实生活和采访过程中的观察和积累;(3)受众渠道,是来自受众的信息;(4)传播渠道,即从其他媒介获得的信息。报刊、通讯社、网络、其他广播电视报道等,都可以作为新闻线索再发现的来源。 3、现场报道对记者的要求是什么?进行现场报道者除了具备记者的一般素质外,还应突出具备哪些能力? (1)较强的现场洞察能力。现场报道中记者面对的将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复杂情况,记者必须通过观察现场、了解现场、快速掌握情况,尽快作出判断,及时找到合适的采访对象或知情人,当机立断进行采访,迅速选择最

有新闻价值的点进行报道;(2)出色的口头表达能力。现场报道很大一部分是通过记者在现场的观察、描述、评论结合真实生动的现场音响、画面向受众传达相关信息,所以记者口头表达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现场报道的质量的好坏;(3)良好的心理调节能力。现场报道中记者面对的是一个充满末知和随时发生意想不到变化的新闻现场,记者需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随时应对。良好的心理调节能力一方面是要更好地调动情绪,把握现场气氛,另一方面是要保持敏锐的现场应变能力,既充分发掘随时出现的新闻价值点,又能扬长避短、化险为夷,妥善回避不利于报道的突发问题; (4)过硬的新闻业务能力。现场报道的特点要求记者应具备采、编、播合一的素质,在现场能看得透,写得精,说得出。具体而言,要学习、掌握基本原理和应用性知识,还包括音像的采录、编辑、制作,器材的选择、使用、保养,音像数据的搜集、利用、保存,以及如何在各种新闻体裁和新闻节目中恰当运用有音像材料等知识和技能;(5)优秀的团队合作能力。广播电视现场报道是一项团体协作的工作,记者应树立群体观念,做好自己岗位工作的同时,还要注意和其他工作人员紧密协作。这需要记者对现场报道的整个工作流程、各个工作环节都有相应的了解,作到知己知彼的同时将自己的工作主动放到整个报道工作的大背景下,保持内容、风格、时机的整体一致性。 4、广播电视栏目设置需要考虑的问题有哪些? 广播电视栏目设置是指时间、名称、内容范围固定的信息传播单元。栏目的设置需要考虑以下几点:(1)首先是栏目的受众定位,也就是解决办给谁听谁看的问题;(2)对新闻受众需求的把握,这是确立传播内容的依

化工分离工程知识点精选文档

化工分离工程知识点精 选文档 TTMS system office room 【TTMS16H-TTMS2A-TTMS8Q8-

1.什么叫相平衡?相平衡常数的定义是什么? 由混合物或溶液形成若干相,这些相保持物理平衡而共存状态。热力学上看物系的自由焓最小;动力学上看相间表观传递速率为零。Ki=yi/xi 2.简述分离过程的特征?什么是分离因子,叙述分离因子的特征和用途。 答:分离过程的特征:分离某种混合物成为不同产品的过程,是个熵减小的过程,不能自发进行,因此需要外界对系统作功(或输入能量)方能进行。 分离因子表示任一分离过程所达到的分离程度。定义式:i j ij i j y y x x α= 3.请推导活度系数法计算汽液相平衡常数的关系式。 汽液相平衡关系:L i V i f f ??= 汽相:P y f i V i V i φ??= 液相:OL i i i L i f x f γ=? 相平衡常数:P f x y K V i OL i i i i i φγ?== 4.请写出活度系数法计算汽液相平衡常数的关系式,并指出关系式中各个物理量的含义 5.什么是设计变量,如何通过各单元设计变量确定装置的设计变量。 在设计时所需要指定的独立变量的数目,即设计变量。 )2(+-+∑-∑=∴C n N N N N r e c e v u i ①在装置中某一单元以串联的形式被重复使用,则用r N 以区别于一个这种单元于其他种单元的联结情况,每一个重复单元增加一个变量。 ②各个单元是依靠单元之间的物流而联结成一个装置,因此必须从总变量中减去那些多余的相互关联的物流变量数,或者是每一单元间物流附加(C+2)个等式。 6. 什么叫清晰分割法,什么叫非清晰分割法?什么是分配组分与非分配组分?非关键组分是否就一定是非分配组分? 答:清晰分割法指的是多组分精馏中馏出液中除了重关键组分(HK)之外,没有其它重组分;釜液中除了轻关键组分(LK)之外,没有其它轻组分。非清晰分割表明各组分在顶釜均可能存在。

《广播电视基础知识》模拟试题(1)

《广播电视基础知识》模拟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可以填入横线处的最佳选项,每题2分,共36分) 1. 【】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根本原则。 A、党性原则 B、真实性原则 C、指导性原则 D、群众性原则 2. 【】首次明确提出,新闻工作要“政治家办报”。 A、列宁 B、毛泽东 C、邓小平 D、江泽民 3. 【】“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针,于年提出。 A、1941 B、1945 C、1980 D、1989 4. 【】“让党和国家的声音传入千家万户,让中国的声音传向世界各地。”这是同志为中国人民广播事业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创建周年作出的重要批示。 A、毛泽东 10 B、邓小平 30 C、江泽民 50 D、江泽民 60 5. 【】世纪开始出现一些以采集和发布新闻为生的专职人员。 A、14 B、15 C、16 D、17 6. 【】是中国古代的报纸,通常指历代封建政府发行的官报。 A、邸报 B、小报 C、京报 D、宫门钞 7. 【】民国初期的名记者被称为“新闻界全才”。 A、黄远生 B、徐宝璜 C、邵飘萍 D、胡政之 8. 【】与胡适曾在《每周评论》上展开“问题与主义”的论战。 A、陈独秀 B、李大钊 C、毛泽东 D、周恩来 9. 【】《》是中国共产党在“五卅运动”中创办的通俗政治报纸,是迄今能见到实物的中共第一种日报,由瞿秋白主编。 A、热血日报 B、解放日报 C、新华日报 D、人民日报 10. 【】1937年初“西安事变”后范长江赴延安采访,所撰写的通讯后被编集成册,名为《》。 A、《中国的西北角》 B、《塞上行》 C、《延安归来》 D、《西行漫记》 11. 【】1937年撰写出版《红星照耀中国》(《西行漫记》)一书,第一次真实生动地向全世界介绍了中共领导的革命斗争。 A、斯诺 B、斯特朗 C、史沫特莱 D、爱泼斯坦 12. 【】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座人民广播电台,呼号XNCR。 A、延安新华广播电台 B、延安人民广播电台 C、陕北新华广播电台 D、陕北人民广播电台 13. 【】总部位于澳大利亚悉尼,由澳大利亚媒体大亨默多克所拥有,其业务覆盖了电影制作发行、电视广播、广告、报纸杂志、图书出版、多媒体信息技术和体育运动方面,拥有全球最强大的体育电视。 A、美国在线时代华纳 B、美国维亚康姆 C、贝塔斯曼 D、新闻集团 14. 【】新闻事业最基本的功能是报道新闻和。 A、引导舆论 B、传播知识 C、提供娱乐 D、刊播广告 15. 【】新闻事业作为综合国力的组成部分,主要体现为信息力、力、产业力和文化力。 A、舆论 B、凝聚 C、影响 D、向心 16. 【】在广播音乐中,“开始曲”属于。 A、音乐节目 B、节目音乐 C、实况音乐 D、配乐 17. 【】适用于表现较大范围的空间、环境、自然景色或众多人物活动场面。 A、远景 B、全景 C、近景 D、特写 18. 【】高清晰度电视是一个透明系统,一个正常视力的观众在距该系统显示屏高度的倍距

分离工程复习资料

化工分离工程考试大纲 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目标 第二部分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章绪论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能对传质分离过程有一个总体了解。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化工分离操作在化工生产中的重要性(一般) 识记:化工分离操作在化工生产中的重要性分析。 (二)、分离过程的分类和特征(次重点) 识记:分离过程的分类和特征,传质分离过程的分类和特征。 第二章单级平衡过程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正确理解相平衡热力学中的基本概念,掌握平衡常数、泡点、露点和闪蒸过程的计算方法。 二、知识考核点与考核目标 (一) 相平衡条件(重点) 识记:相平衡条件;汽液、液液平衡表示方法。 (二)相平衡常数和分离因子(重点) 识记:相平衡常数和分离因子的含义;状态方程法、活度系数法表示的汽液平衡常数。 应用:用状态方程法、活度系数法计算汽液平衡常数。 (三)活度系数法计算汽液平衡常数的通式及计算(重点) 理解:活度系数法计算汽液平衡常数的四种简化形式。 应用:用活度系数法计算汽液平衡常数的前三种简化形式计算汽液平衡常数。 (四)泡点和露点计算类型(重点) 识记:泡点和露点的含义及四种计算类型。 (五)泡点温度和压力的计算(重点)。 应用:用汽液平衡常数前三种简化形式计算泡点温度和泡点压力。 (六)露点温度和压力的计算(重点) 应用:用汽液平衡常数前三种简化形式计算露点温度和露点压力。 (七)闪蒸过程类型(重点) 识记:闪蒸的含义;闪蒸过程的类型及应用。 (八)等温闪蒸和部分冷凝过程(重点) 识记:核实闪蒸问题是否成立的两种方法。 应用:汽液平衡常数与组成无关的闪蒸过程的计算。 第三章多组分多级分离过程分析与简捷计算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各种常用的分离过程的基本原理、流程及其简捷计算;了解塔内流量、浓度和温度分布特点。 二、考核知识点和考核目标 (一)设计变量(重点) 识记:设计变量、可调设计变量、固定设计变量的含义。 (二)设计变量的确定(重点) 理解:设计变量、可调设计变量、固定设计变量的确定分法。 (三)多组分精馏过程分析(重点) 识记:关键组分、清晰分割和非清晰分割的定义。 应用:塔内流量、液相浓度和温度分布特点。 (四)最小回流比(重点) 识记:分配组分、非分配组分的含义。 理解:分析最小回流比下恒浓区的部位。 应用:用恩德伍德法计算最小回流比。 (五)最少理论板数和组分的分配(重点) 识记:全回流、最少理论板数的含义及芬斯克公式。 理解:求最少理论板数的几种表示形式。 应用:确定最少理论板数及塔顶和塔釜组分的分配。 (六) 实际回流比和理论板数(重点) 应用:实际回流比、理论板数、适宜进料位置的确定。 (七)萃取精馏的原理(重点) 识记:萃取精馏、共沸精镏和特殊精馏的含义。 (八)萃取精馏的流程特点(次重点) 识记:萃取精馏的流程特点。 (九)萃取精馏溶剂作用原理和溶剂的选择(重点) 理解:溶剂作用原理;溶剂选择原则。 (十)萃取精馏过程分析(重点)

生化分离工程 知识点

一、沉淀法 名解: 沉淀与结晶: 盐析和盐溶:在高浓度的中性盐存在下,蛋白质(酶)等生物大分子物质在水溶液中的溶解度降低,产生沉淀的过程。 有机溶剂沉淀法:在含有溶质的水溶液中加入一定量亲水的有机溶剂,降低溶质的溶解度,使其沉淀析出。 知识点: 常用的蛋白质沉淀方法有哪些? 盐析法,等电点沉淀法,有机溶剂沉淀法,非离子型聚合物沉淀法,聚电解质沉淀 金属离子沉淀法 防止蛋白质沉淀的屏障有蛋白质周围的双电层和水化合膜。 Cohn经验方程式。 在相同离子强度下,盐的种类对蛋白质溶解度的影响有一定差异,一般的规律为:半径小的高价离子的盐析作用较强,半径大的低价离子作用较弱。 等电点沉淀的操作条件是蛋白质分子以两性离子形式存在和其分子净电荷为零(即正负电荷相等) 。 溶液的pH大于等电点时,蛋白质带负电荷,溶液的pH小于等电点时,蛋白质带正电荷。 有机溶剂沉淀时,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则有机溶剂用量越少;在溶液等电点附近,则有机溶剂用量越少。 在蛋白质颗粒和溶液界面之间的三种电位。 见下题 请简述双电层理论。 在蛋白质颗粒和溶液界面之间存在有三种电位:①胶核表面的电 位φ0,是整个双电层的电位或称Nernst电位;②Stern平面上的 电位φs;③在滑动面上的电位ξ称ξ电位(或称电动电位)。这三 种电位中只有ξ电位能实际测得,所以认为它是控制胶粒间电排斥 作用的电位。它取决于Nernst电位和反离子的浓度及电荷大小, 即随着溶液中离子浓度和价数的升高,ξ电位下降,从面使颗粒间 斥力强度减小,溶液趋于不稳定,蛋白质也就会沉淀下来。 沉淀法分离蛋白质有哪些特点? ①分离前期就可使原料液体积很快地减小10-50倍,从而简化生产工艺、降低生产费用,浓缩与纯化合二为一; ②使中间产物保持在一个中性温和的环境; ③可及早地将目标蛋白从其与蛋白水解酶混合的溶液中分离出来,避免蛋白质的降解,提高产物稳定性; ④用蛋白质沉淀法作为色谱分离的前处理技术、可使色谱分离使用的限制因素降低到最少。蛋白质沉淀的方法有哪些?(请列举5种蛋白质沉淀的方法)。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