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二年级朝读经典教案

二年级朝读经典教案

二年级朝读经典教案
二年级朝读经典教案

1、反哺跪乳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诗文;

2、理解反哺跪乳的含义,在生活中做个孝敬父母的孩子,知恩、感恩、报恩。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启发谈话师:父母给予我们生命,关心我们成长,我们作为子女应该怎么做?

二、研读诗文 1、指名读 2、互读

三、理解诗文含义羊羔有跪着吃奶的感恩举动,乌鸦有衔食喂母的报恩情义。

四、小结拓展师:小动物们都知道报答父母,作为子女,我们该怎么做?交流讨论

2、游子吟

教学目标:

1、流利有感情朗读诗文;

2、理解诗句的意思,细心体会生活中父母给予我们的关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启发谈话师:今天我们来学习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从中体会父母对子女的关爱之情。

二、研读诗文

1、指名读

2、互读

三、理解古诗句的意思母亲为远行的孩子赶制新衣,将衣服缝的严实紧密,担心孩子在外迟不归家,谁说孩子小草般微小的孝心,能报答的了春天阳光般温暖的母爱呢?

四、讨论交流、加深感悟

1、谈谈生活中父母对你的爱;

2、你要做个怎样的孩子,去报答父母

五、拓展延伸

1、阅读《深明大义的徐母》

3、孟母三迁

教学目标:

1、懂得在生活中要遵纪守法,用道德法规来约束自己的言行,做一个自尊自爱的人。

2、知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学会和品德高尚的人交朋友。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1、教师讲述“孟母三迁”的故事。

2、教师:孟母为什么要三次搬家?你认为是否有这个必要?教师鼓励学生从多种角度思考,对于学生的不同回答不轻易予以否定。

二、不能拒绝的原因

1、教师:前几天,小丁交了几个新朋友。他们经常到学校附近来等小丁,今天带他到这里玩,明天带他去那里玩。你瞧,他们又来了。教师播放课件。

2、教师: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古代“孟母三迁”的道理。对青少年来说,选择怎样的人做朋友非常重要,我们要学会保护自己,对一些不该做的事,我们要坚决说“不”,尽管有时拒绝的话很难说出口

三、拒绝与不拒绝之间的心里冲突

1、教师出示教科书中小强的好友在小强做作业的时候邀请小强一起看卡通片的情境图片。教师:如果你是小强,你会怎么想,怎么做?学生分别讲述理由,全班讨论,并评价哪一种做法最好。

2、教师小结。

四、拒绝的方式

1、教师:在阳光、雨露的滋润下,我们的日子过得丰富多彩。但生活中,也有一些活动不适合我们参加,也有一些事情是我们不能做的。这时候,我们该如何拒绝呢?

2、全班交流,评议。

五、拓展延伸 1、阅读《知子莫若母》——鲁班

4、燕诗示刘叟

教学目标:

1、熟读古诗,熟背古诗,读出古诗的节奏与韵味。

2、理解古诗的含义。

3、体会作者白居易所表达的思母情怀。

一、课前导入

微视频:“女孩与爸爸的对话”

女孩:爸爸,那是一只什么鸟呀?爸爸:那是一只喜鹊女孩:喜鹊吃不吃糖葫芦呀?爸爸:它不吃。女孩:为什么它不吃糖葫芦呀?爸爸:因为它不听话。女孩:它为什么不听话呀?爸爸:因为它总喜欢在外边玩,不回家。女孩:它为什么不回家呀?爸爸:因为它长大了,就忘了回家了!女孩:它为什么忘了回家?爸爸:小喜鹊长大了,它就能够自己飞走了,它就飞呀飞,一直飞到很远的地方。

教师提问:看完视频你想到了哪些词汇?

教师提问:视频中爸爸说“小喜鹊长大了,飞走了,忘了回家”,这是什么心态??

教师:让我们看看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燕诗示刘叟》一诗,探寻片头父母给予我们的爱。

二、老师领读,学生跟读。

三、学生诵读。四、记忆比赛。

五、总结?

五、拓展延伸

1、阅读《学医疗亲》——孙思邈

2、谈感受

5.岁暮到家

教学目标:

1.我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我能借助工具书,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情感。

3.我会背诵古诗。

教学重点:理解故事并背诵。

教学难点:体会诗人的情感。

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孩子出门在外,谁最牵挂孩子?孩子远游归来,又是谁最开心?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古诗

1.老师范读一遍

2. 生自由,大声地朗读古诗,遇到不会认的字圈画出来,多读几遍。

3.老师带读几遍。

4.抽生朗读古诗。

5.齐读古诗。

三,理解诗意

1.借住书后的注释,理解诗意。

2.对子同学互相说说诗意

3.老师讲解诗意

4.抽生说说自己的理解,体会诗人的情感。

四,积累古诗生自由背诵,教师抽查,齐背古诗。五,师小结。

6.好学三喻

教学目标:我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我能借助工具书,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情感。 3.我会背

7 焚膏继晷

教学目标:

1.我会正确流利地朗读经典。

2.我能借助注释大致了解经典的意思。教学过程:

一.看插图导入新课。二.初读经典。

1,学生自由读经典,要求借助拼音,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名检查学生。

3,采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朗读。三.借助注释,大致了解经典意思。 1,借助注释,自主学习,了解经典大意。 2,先在小组内交流。 3.全班交流,师相机指导。 4,指名读经典文意。 5,全班齐读经典文意。

6,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经典,比比看谁先背下来。 7,检查背诵。四,拓展视野

1,学生自读司马光惜书的故事,要求读正确,流利。 2,学生谈一谈读后的感受。

五,师总结。

8 观书有感

教学目标:

1.我会正确流利地朗读经典。

2.我能借助注释大致了解经典的意思。

2.教学过程:

一.师谈话导入新课。

二.初读经典。

1,学生自由读经典,要求借助拼音,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名检查学生。3,采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朗读。三.借助注释,大致了解经典意思。 1,借助注释,自主学习,了解经典大意。 2,先在小组内交流。 3.全班交流,师相机指导。 4,指名读经典文意。 5,全班齐读经典文意。

6,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经典,比比看谁先背下来。

7,检查背诵。四,拓展视野

1,学生自读朱熹读书法的故事,要求读正确,流利。 2,学生谈一谈读后的感受。五,师总结。

9、勤学苦读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古诗。

2、理解诗句意思,想象古诗所描绘的景象。

3、知道这首诗蕴含的哲理,懂得不断读书,不断汲取新知识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理解诗句的意思,增强好学上进的精神。教学准备:故事教学过程:

一、说说你读过那些书。二、书中有哪些有趣的事。三、书中有哪些值得你钦佩的人。四、你在读书中有哪些收获。

五、熟练背诵课文。六、总结。板书设计

勤学苦读三字经

头悬梁,锥刺股,彼不教,自勤苦。

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

10、劝学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理解诗句意思,想象古诗所描绘的景象。

3、知道这首诗蕴含的哲理,懂得不断读书,不断汲取新知识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理解诗句的意思,增强好学上进的精神。教学准备:故事教学过程:

一、诗人孟郊简介。

唐代诗人,早年贫困,曾游两湖、广西,无所遇合,屡试不第。孟郊专写古诗,现存诗500多首,他和贾岛齐名,皆以苦吟著称,唐人张为称他的诗“清奇僻苦主”,而苏轼则称“郊寒岛瘦”。后来论者把孟、贾二人并称为苦吟诗人的代表

二、《劝学》

击石乃有火,不击元无烟。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万事须己运,他得非我贤。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

三、译文只有击打石头,才会有火花;如果不击打,连一点儿烟也不会冒出。人也是这样,只有通过学习,才能掌握知识;如果不学习,知识不会从天上掉下来。任何事情必须自己去实践;别人得到的知识不能代替自己的才能。青春年少时期就应趁早努力,一个人难道能够永远都是“少年”吗?四、老师领读,学生跟读。五、学生诵读。六、记忆比赛。

七、《天一阁》——明朝-范钦。板书设计

劝学唐?孟郊

击石乃有火,不击元无烟。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万事须己

运,他得非我贤。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

11、养身莫善于习动

教学目标:

1、知道文章所要表达的强身健体的意思,理解文章蕴含的道理。

2、能熟练地背诵文章。

3、从小树立强身健体的意识。教学重难点:文章蕴含的道理,背诵文章。

教学准备:故事教学过程

一、说说你喜欢哪项运动。二、说说你参与过哪些运动。三、运动给你带来了哪些欢乐和有趣的事。四、你最喜欢和谁一起运动,为什么?五、熟练背诵课文。六、总结。板书设计

11、养身莫善于习动

养身莫善于习动,夙兴夜寐,振起精神,寻事去作,行之有常,并不困疲,日益精壮。

12、徐霞客传

教学目标:

1、知道文章所要表达的强身健体的意思,理解文章蕴含的道

2、能熟练地朗读、背诵文章。

3、从小树立强身健体的意识。教学重难点:

文章蕴含的道理,朗读、背诵文章。教学准备:故事教学过程一、徐霞客简介

徐霞客(1587—1641),名弘祖,字振之,号霞客,汉族,江苏江阴人。明朝末期地理学家、探险家,旅行家和文学家。他经40年考察撰成的260多万字(遗失达200多万字,只剩下60多万字)《徐霞客游记》开辟了地理学上系统观察自然、描述自然的新方向;既是系统考察祖国地貌地质的地理名著,又是描绘华夏风景资源的旅游巨篇,还是文字优美的文学佳作,在国内外具有深远的影响。进入云南丽江,因足疾无法行走时,仍坚持编写《游记》和《山志》,基本完成了260多万字的《徐霞客游记》。55岁(1640)云南地方官用车船送徐霞客回

江阴。56岁(1641)正月病逝于家中。遗作经季会明等整理成书,广泛流传。《徐霞客游记》中对各地名胜古迹、风土人情,都有记载。徐霞客游记开篇之日(5月19日)被定为中国旅游日。2014年11月25日,中国徐霞客游线标志地认证活动在京启动,主办方将在2015年5月19日公布第一批认证入选名单。二、《徐霞客传》

其行也,从一奴,或一僧;一仗、一襆被。不治装,不裹粮;能

忍饥数日,能遇食即饱,能徒步走数百里。凌绝壁,冒丛箐,扳援下上,悬度绠汲,捷如青猿,健如黄犊。三、译文

他出行,只带着一个奴仆,有时是一个僧人;一根拐杖,一件包袱。不刻意整束行装,不包裹食物;能忍受饥饿几天不吃饭,能遇到什么食物就吃什么食物,并能吃饱,能徒步跑几百里。攀登陡峭的山壁,踏过丛生的竹林,上下攀援,敏捷得如同猿猴,强健得如同黄牛。四、老师领读,学生跟读。五、学生诵读。

六、记忆比赛。

七、《蹴鞠》——古时候人们的强身健体之举。足球起源于中国。板书设计徐霞客传清?钱谦益

其行也,从一奴,或一僧;一仗、一襆被。不治装,不裹粮;能忍饥数日,能遇食即饱,能徒步走数百里。凌绝壁,冒丛箐,扳援下上,悬度绠汲,捷如青猿,健如黄犊。

13 营州歌

教学目标:

1.能借助拼音读通古诗,知道作者。 2.能初步理解古诗所表达的意思。 3.能背诵古诗。教学准备:录音,幻灯片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

1.出示古诗,听录音 2.简介作者高适

高适,生年说法不一,卒于七六五年,字达夫,一字仲武,渤海蓨(今河北景县)人。天宝八载(七四九年)任封丘尉,不久即辞去,客游河西。河西节度使哥舒翰荐为左骁卫兵曹参军,掌书记。安史之乱后,升侍御史、谏义大夫。至德二年(七五七年),出任淮南节度使。后又任蜀、彭二州刺史,迁成都尹、剑南西川节度使。官终左散骑常侍,封渤海县侯。有《高常侍集》传世。他是盛唐边塞诗

派的著名诗人,与岑参齐名,并称“高岑”。 3.小组学习(1)读通全诗(2)理解诗意 4.大组交流(1)指名朗读

(2)理解诗意:

营州少年从小就习惯了茫茫的原野和丛林,旷阔的原野孕育了他们粗旷豪迈的性情。在城外的郊野上,时时可以见到他们穿着毛茸茸的狐皮袍子,骑在骏马上奔驰猎射的矫健身影。这种崇尚通武的精神真让人叹服。听说,他们个个好酒量,千钟万杯也修想灌醉他们,而且,十岁的孩子,就都会骑马奔驰了。这可真叫我们中原人感到惊奇,甚至不可思议了。 5、朗读,试背

14减字木兰花竞渡教

教学目标:

1.能借助拼音读通古诗,知道作者。 2.能初步理解古诗所表达的意思。 3.能背诵古诗。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

1.出示古诗,听录音 2.了解作者黄裳

(1044-1130)字勉仲,号演山,延平(今福建南平)人。公元1078年(宋神宗元丰五年)举进士第一。政和中知福州。历官端明殿学士、礼部尚书。公元113 0年(建炎四年)卒,年八十七。赠少傅。喜道家玄秘之书,自称紫玄翁。其词语言明艳,如春水碧玉,让人心醉,观赏把玩不已。《宋史翼》有传。有《演山集》六十卷。词存集中,凡五十三首。代表作有《卖花声》、《永遇乐》等。3.小组学习(1)读通全诗(2)理解诗意 4.大组交流(1)指名朗读(2)古诗赏析:

上阕首句“红旗高举,飞出深深杨柳渚”,以“高举”、“飞出”两个动态的词语,写出龙舟赛开场的景象,开篇就将紧张激烈的比赛气氛渲染出来。“鼓击春雷,直破烟波远远回”这一句,写各条龙舟上的人擂鼓欢呼,声抵云霄,如同轰响的“春雷”,震人心魄。这些鼓声使划船人士气高涨,他们将小舟划得飞快,使它“直破烟波”,像离弦的箭一般前进。“远远回”是指龙舟到达远处再折回来。上阕两句,犹如一个紧追龙舟的特写镜头,将龙舟从出发到加速,再到折回的过程详细地记录下来,其问数艘船争渡的激烈气氛,以及船上人高涨的气势,无不清晰呈现。

下阕转而写周围的人群:“欢声震地,惊退万人争战气。”“震”字准确重现了万人雷动的场景,可见此时已有龙舟胜利抵达终点,因此围观的人群爆发出了震天动地的欢呼。“惊退”的主语并非围观者,而是参加比赛的人,他们争相竞渡的豪气,能“惊退”万人,以豪语写豪情,相得益彰。“金碧楼西,衔得锦标第一归。?衔”字的运用,将龙舟夺胜的姿态写活了。“金碧楼”与前面的“红旗”、“杨柳”、“烟波”一起,在视觉上丰富了整个场面。“第一归”呼应了“竞渡”的主题,对首句的“飞出深深杨柳渚”进行了完美的收结。

此词采取白描手法,注意通过色彩、声音来刻画竟渡夺标的热烈紧张气氛。同时,词还反映了人们热烈紧张的精神状态。龙舟飞驶,鼓击春雷,这是写参与竞渡者的紧张行动和英雄气概。欢声震地,是写群众的热烈情绪。衔标而归,是写胜利健儿充满喜悦的形象与心情。如此一来真实地再现了当日龙舟竞渡、观者如云的情景。 5、朗读,试背

15、从军行

教学目标:

1、知道文章所要表达的强身健体的意思,理解文章蕴含的道理。

2、能熟练地朗读、背诵文章。

3、从小树立强身健体的意识。教学重难点:

文章蕴含的道理,朗读、背诵文章。

教学准备:故事

教学过程一、作者简介

杨炯(650年-692年),汉族,弘农华阴(今属陕西)人,排行第七;唐朝诗人,初唐四杰之一。显庆六年(公元661年),年仅11岁的杨炯被举为神童,上元三年(676年)应制举及第,授校书郎。后又任崇文馆学士,迁詹事、司直。垂拱元年(685年),降官为梓州司法参军。天授元年(690年),任教于洛阳宫中习艺馆。如意元年(692年)秋后改任盈川县令,吏治以严酷著称,卒于任所。因此后人称他为“杨盈川”。

二、《从军行》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三、译文

报警的烽火传到了长安,壮士的心怀哪能够平静。调兵的符令刚出了宫门,军队就直捣龙城。大雪使军旗失了颜色,风声夹杂着战鼓声。我宁愿成为一名百夫长去冲锋陷阵,也不想做一个书生。

四、老师领读,学生跟读。

五、学生诵读。

六、记忆比赛。

七、《六艺》——古时候儒家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技能:礼节、音乐、射箭、驾驭、书写、算术,即礼、乐、射、御、书、数。

板书设计

从军行唐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17、高山仰止

教学目标:

1、感悟孔子的人格之美以及与弟子之间感人的师生情谊

2、理解孔子的高山之德:学高爱深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启发谈话

跟随着《论语》,我们从政治、修身、学习等方面亲近了伟大的孔子,他穿越了二千多年的沧桑,依然如一座不可攀登的高山一样矗立在我们面前,令我们世代仰慕并敬爱,正如《诗经·小雅》中有诗写道“高山仰止,景行景止”今天就让我们通过孔子弟子的眼睛来感受孔圣人的真性情,感受孔子伟大的人格魅力

二、研读诗文 1、指名读 2、互读

三、理解诗文含义

品德像高山一样崇高的人,人们敬仰他;行为光明正大的人,人们会向他学习

四、小结拓展阅读《夫子与西席》交流讨论

18、新竹

教学目标:

1、流利有感情朗读诗文;

2、理解诗句的意思,细心体会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而新生力量的成长又须老一代积极扶持和含义教学过程:

18、新竹

导读:一、导入新课,启发谈话师:今天我们来学习清代诗人郑燮的《新竹》,从中体会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而新生力量的成长又须老一代积极扶持和含义二、研读诗文1、指名读2、互读三、理解古诗句的意思新长的竹子要比旧竹子高,它们的生长全凭老的枝干扶持。下年又有新长出来的,会长得更高。年年如此,就形成了围绕在池塘周围的茂密竹林.四、讨论交流、加深感悟辛勤的老师,为了我们,甘当铺路

一、导入新课,启发谈话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清代诗人郑燮的《新竹》,从中体会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而新生力量的成长又须老一代积极扶持和含义二、研读诗文 1、指名读 2、互读三、理解古诗句的意思

新长的竹子要比旧竹子高,它们的生长全凭老的枝干扶持。下年又有新长出来的,会长得更高。年年如此,就形成了围绕在池塘周围的茂密竹林.

四、讨论交流、加深感悟

辛勤的老师,为了我们,甘当铺路石.我们站在老师的肩膀上,拥有了更加广阔的天地.五、拓展延伸

1、阅读《桃李满天下》

2、谈感受

19从师敬师

教学目标:

1、流利有感情朗读诗文;

2、理解诗句的意思,并学会尊敬老师.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启发谈话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幼学琼林》中的《从师敬师》,看看大家是怎样尊敬老师的.二、研读诗文 1、指名读 2、互读

三、理解诗文含义

苏章:西汉北海人,曾经背着书箱不远万里寻找老师。

游杨:指游酢和杨时,他们都是程颐的学生。他们初次去拜见程颐时,程颐正闭目休息,他俩就侍立在门外,当程颐发现他们的时候,门外的雪已经一尺多深了。

四、小结拓展阅读《一字师》交流讨论

五、总结:老师教育培养我们,传播人类文明,让我们终身受益,是最值得敬佩的人.

20、弟子不必不如师

教学目标:

1、流利有感情朗读诗文;

2、理解诗句的意思.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启发谈话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幼学琼林》中的《弟子不必不如师》,看看这

篇古文又向大家讲述了什么道理.二、研读诗文 1、指名读 2、互读

三、理解古诗句的意思

冰生于水而寒于水,比喻学生的资质超越老师;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形容弟子的才能胜过师傅。四、讨论交流、加深感悟

老师传授知识给学生,学生融会贯通后,继续学习和钻研,很可能达到比老师更高的水平.五、拓展延伸

1、阅读《不同字体的“师”》

2、谈感受

五年级上册朝读经典14-28课教案讲课稿

[第四单元:学与思] 14、学思并用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诗文。 2、感受中华文化的根源魅力,欣赏中华文化的语言美。 3、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学思结合的习惯。 4、感受中华文化的根源魅力,欣赏中华文化的语言美。 教学过程: 一、展示 生领诵:“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哪位同学还能把这句话诵读出来?并能说说它的意思? 二、研读诗文 1、指名读 2、互读 三、理解诗文含义 见课本P51文意。 四、你知道吗?阅读故事:王戎识李。 五、小结拓展 师:学习与思考就像人的两条腿,不可偏废。要想走得远,既要勤于学习,又要善于思考。同学们谈谈,你们是怎么学思并用的? 交流讨论 15、博学慎思 教学目标: 1、流利有感情朗读诗文; 2、理解诗句的意思,细心体会学与思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启发谈话 师:今天我们来学中庸《博学慎思》,从中体会学与思的重要性。 二、研读诗文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1、指名读 2、互读 三、理解古诗句的意思 广泛地学习,详细地探究,慎重地思考,明晰地分辨,踏实地履行。 四、讨论交流、加深感悟 谈谈生活中你是否慎思,该怎么做到博学慎思? 五、拓展延伸 1、阅读《见微知著》 2、谈感受 16、学思相资

教学目标: 1、熟读古文,读出古文的节奏与韵味。 2、理解古文的含义。 3、懂得学习和思考相辅相成。会学、会思,学习才有成效。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教师讲述《学亦》 亦秋,是全国的下棋高手。他教导两个学生下棋,其中有一个人专心致志,只听亦秋的教导。另一个人虽然也在听亦秋讲课,但是他一心以为天上有天鹅飞过来,想要拉弓搭箭把它射下。虽然他俩个人在一块学习,但是后一个人不如前一个人学得好。难道是他的智力不如别人好吗,说:不是这样的。 2、教师:什么是相资?你认为是否有这个必要?教师鼓励学生从多种角度思考,对于学生的不同回答不轻易予以否定。 二、研读诗文 1、师范读,学生互读。 2、指名读。 三、理解古文的意思见课本P57的文意。 四、教师小结。 1、教师:学习和思考相辅相成。会学、会思,学习才有成效。 2、全班交流,评议。 五、拓展延伸 1、阅读《沈括上山访桃花》 2、谈感受 17、于不疑处有疑 教学目标: 1、熟读古文。 2、重点理解古诗的含义。 3、体会作者张载所表达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入 1、导入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12岁那年,周恩来离开家乡,来到了东北。当时的东北,是帝国主义列强在华争夺的焦点。他在沈阳下了车,前来接他的伯父指着一片繁华、热闹的地方,对他说:“没事可不要到那个地方去玩啊!” “为什么?”周恩来不解地问。 “那是外国租界地,惹出麻烦来可就糟了,没处说理去!” “那又是为什么呢?”周恩来打破砂锅问到底。 “为什么?中华不振啊!”伯父叹了口气,没有再说什么。 不久,周恩来进了东关模范学校读书。他始终忘不了大伯接他时说的话,经常想:“租界地是什么样的?为什么中国人不能去那儿,而外国人却可以住在那里?这不是中国的土地吗……”一连串的问题使周恩来迷惑不解,好奇心驱使着他,一定要亲自去看个究竟。

朝读经典教案

2016秋三年级朝读经典教学计划 一、教学目标: 1.初步培养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兴趣,为将来的厚积薄发创造条件。 2.诵读经典,积累丰富的语言,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直面经典,汲取中华文化的精髓,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4.诵中感悟,感受经典蕴含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陶冶情操,净化心灵。 二、教学内容: 本学期诵读内容为六部分: 1、中华源 2、九州同 3、人文兴 4、立诚信 5、谨守时 6、恕之道 三、教学时间: 每周一、三、五早读时间,朝读经典20分钟。 四、课程计划: 1.每周的朝读经典课及每天的晨间诵读时间进行诵读指导。 2.每天语文课上用1-3分钟进行复习巩固。 3.学生课外复习背诵。

五、教学策略: 1.教师范读为主,辅以讲解部分知识点。 2.学生反复朗读为主,要求背诵积累。 3、检查落实 (1)开辟“古文诵读园地”评出每月的诵读明星。(2)每月统计学生的背诵进度。 (3)集体展示,评选班级明星。 六、三年级课外阅读推荐书目: (一)必读书目 1、《语文经典读本》 2、《爱的教育》 3、《稻草人》 4、《宝葫芦的秘密》 (二)选读书目 1、杨红樱系列 2、《周恩来》 3、《雷锋的故事》 4、《岳飞传》 5、《小学生十万个问不倒》 6、《中国节日故事》 7、《中华美德故事》

1、始祖神话 一、作者简介 应劭(约153-196年),东汉学者,字仲瑗,汝南郡南顿县(今河南项城市南顿镇)人。父名奉,桓帝时(147-167年)名臣,官至司隶校尉。劭少年时专心好学,博览多闻。平生著作11种、136卷,现存《汉官仪》、《风俗通义》等。《风俗通义》存有大量泰山史料,如《封泰山禅梁父》篇记述泰山封禅轶事,《五岳》篇详载了岱庙,都有很高的史料价值。辑入《后汉书·祭祀志》,为应劭所引用的马第伯《封禅仪记》是中国最早的游记文学作品之一。 二、初读正音,理解词意。 抟tuán:把东西揉成球形。 全文大意是:据民间传说,开天辟地时,大地上还没有人类,女娲用手抟了黄土创造了人类。 三、赏析 《女娲造人》是一篇创世神话,神话是在科学水平不发达的远古时代产生的,那时的人们无法对人的诞生做出科学的准确的解释。但是,人类又想要探求自身起源,所以,只好借助于想像来解决这个问题了,而这种大胆而奇特的想像恰恰就是神话故事中的亮点,这种想像体现了远古时代人们那种强烈的探求欲望。女娲是本篇的核心人物,她是神通广大的“神”,一天当中能变化七十次,能抟土造人、洒泥成人,但是她也有人的孤独感。她走在莽莽榛榛的原野上,感到“在这天地之间,应该添一点什么东西进去,让它生气蓬勃起来才好”。她也有人的喜怒之情,她会笑,她会假装生气,她甚至会灵机一动,“世间各种各样的生物都有了,单单没有像自己一样的生物,那为什么不创造一种像自己一样的生物加入到世间呢?”就是她的这种创造力,世上诞生了人类。她得到了做母亲的天伦之乐,她忙忙碌碌,像母亲一般勤劳智慧。同时,女娲的行为洋溢着一种天真的新鲜感,女娲完全是在一种极自然的、无意识的状态下萌发了造人的念头。带有原始洪荒时代的稚拙与朴素,读者通过字里行间,仿佛看到女娲本身就是一个活泼、充满活力与创造力的孩子。 四、熟读成诵。

二年级下册经典诵读内容.

二年级下册经典诵读内容第一部分:《三字经》节选 f ù zǐyn fū fù c?n g xiōng z? yǒu dì z? gōng 父子恩, 夫妇从, 兄则友, 弟则恭。 【解释】父亲与儿子之间要注重相互的恩情,夫妻之间的感情要和顺,哥哥对弟弟要友爱,弟弟对哥哥则要尊敬。 〖解读〗家庭成员之间要礼貌相待, 和睦相处, 这样的家庭才是幸福的家庭。我们中国人很注重家族观念,因为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每个家庭都能和睦相处, 社会也必然安定了。 zh ǎng y?u xù yǒu yǔ p?ng jūn z? jìng ch?n z? zhōng 长幼序, 友与朋 , 君则敬, 臣则忠。 【解释】年长的和年幼的交往要注意长幼尊卑的次序;朋友相处应该互相讲信用。如果君主能尊重他的臣子,官吏们就会对他忠心耿耿了。 〖解读〗中国人从古到今,都十分重视礼义。这就是长幼的次序、朋友之间的信用。中国自古称为礼义之邦,象“桃园三结义” ,至今受到人们的称颂。 c ǐ shí yì r?n suǒ t?ng düng sh? xù wù w?i bai 此十义, 人所同, 当师叙, 勿违背。 【解释】前面提到的十义:父慈、子孝、夫和、妻顺、兄友、弟恭、朋信、友义、君敬、臣忠,这是人人都应遵守的,千万不能违背。 〖解读〗社会是复杂的, 每人有各种亲属关系和社会关系。古人提出“十义” , 这是处理各种相互关系的准则, 乃至今日这些准则仍是维持社会安宁、推动社会发展的保证。

l ǐ yuè shè yù shū shù gǔ liù yì jīn bù jù 礼乐射, 御书数, 古六艺, 今不具。 【解释】礼法、音乐、射箭、驾车、书法和算数是古代读书人必须学习的六种技艺,这六种技艺到现在已经没有人能同时具备了。 〖解读〗社会的不断发展,文化科技的门类越来越多。但对于学生来说,要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 w ?i shū xu? r?n g?ng zūn jì shí zì jiǎng shuō w?n 惟书学, 人共遵 , 既识字, 讲说文。 【解释】在六艺中,只有书法现在还是每个人都推崇的。当一个人认识字以后,就可以去研究《说文解字》 ,这样对于研究高深的学问是有帮助的。 〖解读〗语文、数学、外语这三门学科,已经成为各门类的基础学科。它是深入研究各门专业学科的工具课 , 所以一定要努力学好 , 为将来的进一步深造打 下良好基础。 y ǒu gǔ w?n dà xiǎo zhuàn lì cǎo jì bù kt luàn 有古文 , 大小篆 , 隶草继 , 不可乱。 【解释】我国的文字发展经历了古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这一定要认清楚,不可搞混乱了。 〖解读〗我们今天通行的是隶、楷、行、草四种体式,但对于先人留下的古籍也要有所了解。这对于我们学习和继承前人的知识有很大的帮助。 ru ? guǎng xu? jù qí fán dàn l?a shuō n?ng zh? yuán 若广学, 惧其繁, 但略说, 能知原。

一年级《朝读经典》教案

第一单元孝悌先 教学目标: 孝敬父母,友爱兄弟,是做人的基本品德。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教学重点 理解。背诵。 教学难点 理解句子的含义。 教学过程: 第1课时孝悌为先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诵读课文,在熟读的基础上逐渐达到背诵。 2、在老师的引导下,能够大体理解课文的意思。 2、明白做人要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并知道如何去做。 3、能结合生活实际,与伙伴交流在日常生活中怎样正确地对待自己、对待他人。 教学重难点 体会父母为家庭所付出的艰辛,引导学生孝敬父母,在家为父母分担家务,在校尊敬老师,好好学习。理解“孝”的含义,明白“百善孝为先。”能将爱心落实到平时的行动中去,做一个有爱心的阳光少年。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师生礼仪展示,营造国学氛围,心平气和学国学。

师:上课 生:起立、鞠躬 师:请(还礼) 2、同学们,平时我们的父母事无巨细的为我们服务,那你们又为父母做了哪些事?感受如何?指名说说。 3、是啊,俗话说:百善孝为先。羊有跪乳之德,乌鸦有反哺之恩,子女孝顺父母是天经地义的事。那么,作为子女,应如何孝顺自己的父母呢?今天我们来学习《三字经》“孝悌为先”部分。 4、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ppt出示“孝悌为先”内容,学生试着自由读读。 孝悌为先 香九龄,能温席, 孝于亲,所当执。 融四岁,能让梨, 弟于长,宜先知。 首孝悌,次见闻, 知某数,识某文。 2、指名读,师生正音。 3、ppt放录音范文,让学生听,听后学生跟着读,要求读准每个字音,读通每个句子。 4、再次指名读,师生评价。 3、学生再次自由大声读课文,边读边想想课题是什么意思?遇到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借助课后注释了解字意及句意。课文讲了什么? 7、全班交流 ①师解题目:孝悌为先指孝顺父母,友爱兄弟是一个人最应该做到的品质。

四年级朝读经典-教案.doc

15、君子之道 教学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初步理解文意。 教学重难点:重点是朗读,难点是背诵。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板书课题。读课题,释意。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读课文,画出生字新词。 2、检测预习,生字词教学。 3、小组汇报:词语理解、通假字“见”等。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带上生字新词大声读文。 2、划分节奏,正确、流利朗读。 3、思考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什么? 四、深入读文,理解文意 1、结合图片,朗读课文。 2、理解文意。 原文:君子之道也,贫则见廉,富则见义,生则见爱,死则见哀;四行者不可虚假,反之身者也。藏于心者,无以竭爱;动于身者,无以竭恭;出于口者,无以竭驯。 翻译:君子的言行准则包括如下四个方面:贫穷时表现出廉洁,富足时表现出恩义,对生者表示出慈爱,对死者表示出哀痛。这四种品行不是可以装出来的,而是必须从内心表现到行为上的。存在于内

心的,是无穷的慈爱;体现在行为上的,是无比的谦恭:出自口中的那些言语,是非常的典雅。 3、教师归纳、总结。 五、感悟诗情,尝试背诵 1、按节奏,有感情读文。 2、思考文章表达的情感。 3、尝试背诵 六、拓展延伸,感情升华 学了本课你有什么启示?你打算怎么做? 16、律己爱民 教学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初步理解文意。 教学重难点:重点是朗读,难点是理解文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能激趣导入 读课题,理解课题意思。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自由读课文,圈出生字词,找出不理解的词语。 2、自主识字,小组内交流,班内展示,展示自己预习内容。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尝试划分节奏,大声读文。(个别、小组、集体读等) 2、结合注释,边读边思考,文章主要讲了什么。

(完整版)二年级《朝读经典》学生读本全册

小学二年级《朝读经典》全本 第一单元念亲恩 1、反哺跪乳《增广贤文》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 2、游子吟(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3、孟母三迁《三字经》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4、燕诗示刘叟(节选)(唐)白居易 思尔为雏日,高飞背母时。当时父母念,今日尔应知。 5、岁暮到家(清)蒋士铨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 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 第二单元好读书 6、好学三喻(汉)刘向 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 7、焚膏继晷(唐)韩愈 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 8、观书有感(宋)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

活水来。 9、勤学苦读《三字经》 头悬梁,锥刺股,彼不教,自勤苦。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 10、劝学(唐)孟郊 击石乃有火,不击元无烟。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 万事须己运,他得非我贤。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 第三单元强体魄 11、养身莫善于习动(清)颜元 养身莫善于习动,夙兴夜寐,振起精神,寻事去作,行之有常,并不困疲,日益精壮。 12、徐霞客传(节选)(清)钱谦益 其行也,从一奴,或一僧;一杖、一襆被。不治装,不裹粮;能忍饥数日,能遇食即饱,能徒步走数百里。凌绝壁,冒丛箐,攀援下上,悬度绠汲,捷如青猿,健如黄犊。 13、营州歌(唐)高适 营州少年厌原野,狐裘蒙茸猎城下。虏酒千钟不醉人,胡儿十岁能骑马。 14、减字花木兰·竞渡(宋)黄裳 红旗高举,飞出深深杨柳渚。鼓击春雷,直破烟波远远回。 欢声震地,惊退万人争战气。金碧楼西,衔得锦标第一归。15、从军行(唐)杨炯

二年级下学期朝读经典教案

16、保善从教 教学目标: 1、能够背诵《三字经》中保善从教的内容。 2、知道我们要不断学习,接受教育,保持善良纯净的本性。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启发谈话 我们已经接触过《三字经》的内容,有人还记得《三字经》开头是哪一句吗? 二.初读经典。 1、学生自由读经典,要求借助拼音,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名检查学生。 3、采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朗读。 三、借助注释,大致了解经典意思。 1、借助注释,自主学习,了解经典大意。 2、先在小组内交流。 3、全班交流,师随机指导。 4、指名读经典文意。 5、全班齐读经典文意。 6、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经典,比比看谁先背下来。 7,检查背诵。 四、拓展视野 1、学生自读师生情的故事,要求读正确,流利。 2、学生谈一谈读后的感受。

五、师总结:我们需要不断学习,接受良好的教育,保持善良纯净的本性。 17、高山仰止 教学目标: 1、感悟孔子的人格之美以及与弟子之间感人的师生情谊 2、理解孔子的高山之德:学高爱深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启发谈话 跟随着《论语》,我们从政治、修身、学习等方面亲近了伟大的孔子,他穿越了二千多年的沧桑,依然如一座不可攀登的高山一样矗立在我们面前,令我们世代仰慕并敬爱,正如《诗经·小雅》中有诗写道“高山仰止,景行景止”今天就让我们通过孔子弟子的眼睛来感受孔圣人的真性情,感受孔子伟大的人格魅力 二、研读诗文 1、指名读 2、互读 三、理解诗文含义 品德像高山一样崇高的人,人们敬仰他;行为光明正大的人,人们会向他学习。 四、小结拓展 阅读《夫子与西席》 交流讨论

18、新竹 教学目标: 1、流利有感情朗读诗文; 2、理解诗句的意思,细心体会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而新生力量的成长又须老一代积极扶持和含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启发谈话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清代诗人郑燮的《新竹》,从中体会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而新生力量的成长又须老一代积极扶持和含义 二、研读诗文 1、指名读 2、互读 三、理解古诗句的意思 新长的竹子要比旧竹子高,它们的生长全凭老的枝干扶持。下年又有新长出来的,会长得更高。年年如此,就形成了围绕在池塘周围的茂密竹林. 四、讨论交流、加深感悟 辛勤的老师,为了我们,甘当铺路石.我们站在老师的肩膀上,拥有

二年级下学期朝读经典教案

二年级下学期朝读经典 教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16、保善从教 教学目标: 1、能够背诵《三字经》中保善从教的内容。 2、知道我们要不断学习,接受教育,保持善良纯净的本性。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启发谈话 我们已经接触过《三字经》的内容,有人还记得《三字经》开头是哪一句吗? 二.初读经典。 1、学生自由读经典,要求借助拼音,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名检查学生。 3、采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朗读。 三、借助注释,大致了解经典意思。 1、借助注释,自主学习,了解经典大意。 2、先在小组内交流。 3、全班交流,师随机指导。 4、指名读经典文意。 5、全班齐读经典文意。 6、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经典,比比看谁先背下来。 7,检查背诵。 四、拓展视野 1、学生自读师生情的故事,要求读正确,流利。 2、学生谈一谈读后的感受。 五、师总结:我们需要不断学习,接受良好的教育,保持善良纯净的本性。

17、高山仰止 教学目标: 1、感悟孔子的人格之美以及与弟子之间感人的师生情谊 2、理解孔子的高山之德:学高爱深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启发谈话 跟随着《论语》,我们从政治、修身、学习等方面亲近了伟大的孔子,他穿越了二千多年的沧桑,依然如一座不可攀登的高山一样矗立在我们面前,令我们世代仰慕并敬爱,正如《诗经·小雅》中有诗写道“高山仰止,景行景止”今天就让我们通过孔子弟子的眼睛来感受孔圣人的真性情,感受孔子伟大的人格魅力 二、研读诗文 1、指名读 2、互读 三、理解诗文含义 品德像高山一样崇高的人,人们敬仰他;行为光明正大的人,人们会向他学习。 四、小结拓展 阅读《夫子与西席》 交流讨论

五年级朝读经典教案

五年级上册朝读经典教学计划 一、教学目标: 1.初步培养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兴趣,为将来的厚积薄发创造条件。 2.诵读经典,积累丰富的语言,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直面经典,汲取中华文化的精髓,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4.诵中感悟,感受经典蕴含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陶冶情操,净化心灵。 二、教学内容: 本学年诵读内容为六部分: 1、志高远 2、当志强 3、贵以恒 4、学与思 5、勤自省 6、楚史纪 三、教学时间: 1.每周的朝读经典诵读时间进行诵读指导。 2..学生课外复习背诵 四、教学策略: 1.教师范读为主,辅以讲解部分知识点 2.学生反复朗读为主,要求背诵积累。 3、检查落实 (1)开辟“古文诵读园地”评出每月的诵读明星。 (2)每月统计学生的背诵进度。 (3)集体展示,评选班级明星

[第一单元: 志高远] 1、学先立志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诗文; 2、理解学先立志的含义,明白确立目标是学有所成的关键。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启发谈话 自古以来,许多杰出人物都把立志作为迈向成功的起点。我们该树立怎样的目标呢? 二、研读诗文 1、指名读 2、互读 三、理解诗文含义 见课本P3文意。 四、你知道吗?阅读故事:王阳明立志做圣贤。 五、小结拓展 师:对于学习而言,没有什么比立志更重要的了,同学们谈谈,你们会树立什么样的志向? 交流讨论 2、素业成于志尚 教学目标: 1、流利有感情朗读诗文; 2、理解诗句的意思,细心体会树立志向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启发谈话 师:今天我们来学南北朝颜之推的《素业成于志尚》,从中体会树立志向的重要性。 二、研读诗文 有志尚者,遂能磨砺,以就素业,无鞋立者,自兹堕慢,便为凡人 1、指名读 2、互读 三、理解古诗句的意思 有远大理想的人,就能自我磨砺,以成就他们伟大的事业;而没有操守的人,自己甘愿堕落,就成了凡夫俗子了!? 四、讨论交流、加深感悟 谈谈生活中你是否树立了志向,该怎么做实现自己的理想; 五、拓展延伸 1、阅读《玩物丧志》 2、谈感受 3、志当存高远 教学目标: 1、熟读古文,读出古文的节奏与韵味。

五年级朝读经典教案

1、学先立志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诗文; 2、理解学先立志的含义,明白确立目标是学有所成的关键。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启发谈话 自古以来,许多杰出人物都把立志作为迈向成功的起点。我们该树立怎样的目标呢? 二、研读诗文 1、指名读 2、互读 三、理解诗文含义 见课本P3文意。 四、你知道吗?阅读故事:王阳明立志做圣贤。 五、小结拓展 师:对于学习而言,没有什么比立志更重要的了,同学们谈谈,你们会树立什么样的志向? 交流讨论

2、素业成于志尚 教学目标: 1、流利有感情朗读诗文; 2、理解诗句的意思,细心体会树立志向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启发谈话 师:今天我们来学南北朝颜之推的《素业成于志尚》,从中体会树立志向的重要性。 二、研读诗文 有志尚者,遂能磨砺,以就素业,无鞋立者,自兹堕慢,便为凡人 1、指名读 2、互读 三、理解古诗句的意思 有远大理想的人,就能自我磨砺,以成就他们伟大的事业;而没有操守的人,自己甘愿堕落,就成了凡夫俗子了!? 四、讨论交流、加深感悟 谈谈生活中你是否树立了志向,该怎么做实现自己的理想; 五、拓展延伸 1、阅读《玩物丧志》 2、谈感受

3、志当存高远 教学目标: 1、熟读古文,读出古文的节奏与韵味。 2、理解古文的含义。 3、懂得树立远大的志向,并且矢志不渝为之拼搏,终将大有作为。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1、教师讲述白龙马随唐僧西天取经归来,名动天下,被誉为“天下第一名马”。白龙马想念家乡,找驴,羊,牛等儿时伙伴玩,驴迫不及待询问成功秘诀,白龙马说:努力工作!这时,驴委屈得嚎啕大哭:为什么自己这样努力工作却一无所获? 白龙马说:“我去取经时大家也没闲着,甚至比我还忙还累。我走一步,你也走一步,只不过我目标明确,十万八千里我走了个来回,而 你在磨房自己的小圈圈原地踏步。”驴愕然:什么是目标? 2、教师:什么是目标?你认为是否有这个必要?教师鼓励学生从多种角度思考,对于学生的不同回答不轻易予以否定。 二、研读诗文 1、介绍诸葛亮。 2、师范读,学生互读 三、理解古文的意思见课本P9的文意。 四、教师小结。

一年级下学期《朝读经典》教案

第四单元过能改 教学目标: 理解古人知错能改,凡事多自我反省,知晓到错误马上改之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 理解。背诵。 教学难点 理解句子的含义。 教学过程: 第15课时择善而从 一导入新课 二师范读生自己大声朗读 三学生根据文意解释理解句子 四反复大声诵读 五生谈感受 六讲述“孔子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成语故事。学生谈感受 七齐诵三遍背诵一遍 第16课时知过即改 一导入新课 二师范读生自己大声朗读 三学生根据文意解释理解句子 四反复大声诵读 五生谈感受

六齐诵三遍背诵一遍 七知识拓展:《诫子书》 第17课时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一导入新课 二师范读生自己大声朗读 三学生根据文意解释理解句子 四反复大声诵读 五生谈感受 六齐诵三遍背诵一遍 七知识拓展:《颜氏家训》 第18课时改过之人 一导入新课 二师范读生自己大声朗读 三学生根据文意解释理解句子 四反复大声诵读 五生谈感受 六齐诵三遍背诵一遍 七知识拓展:《朱子家训》 第五单元勤且俭 教学目标:

五生谈感受 六齐诵三遍背诵一遍 七介绍《白兔记.牧牛》 八知识拓展:《春耕的习俗》 第21课时物来不易 一导入新课 二师范读生自己大声朗读 三学生根据文意解释理解句子 四反复大声诵读 五生谈感受 六齐诵三遍背诵一遍 七知识拓展:《节用》 第22课时训俭示康一导入新课 二师范读生自己大声朗读 三学生根据文意解释理解句子 四反复大声诵读 五生谈感受 六齐诵三遍背诵一遍 七知识拓展:《苏轼房梁挂钱》

第23课时克勤克俭 一导入新课 二师范读生自己大声朗读 三学生根据文意解释理解句子 四反复大声诵读 五生谈感受 六齐诵三遍背诵一遍 七知识拓展:《季文子以节俭为荣》 第六单元赤子心 教学目标: 理解楚典故的深刻含义,及其对人生的启示。教学重点 理解。背诵。 教学难点 理解句子的含义。 教学过程: 第24课时池上二绝 一导入新课 二师范读生自己大声朗读 三学生根据文意解释理解句子

六下朝读经典教案

15、钓而不纲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诗文; 2、理解钓而不纲的含义,明白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启发谈话 古人很早就有维护生态平衡的意识。我们要想保持生态平衡,对自然资源就要取之有度、用之有节。 二、研读诗文 1、指名读 2、互读 三、理解诗文含义 见课本54文意。 四、你知道吗?阅读故事:泾渭分明。 五、小结拓展 交流讨论 16、天地之道 教学目标: 1、流利有感情朗读诗文;

2、理解诗句的意思,知晓大自然有自身的規律,人们可以认识規律. 利川規律.却无法改变規律。天人合一.和谐相处,才是正道。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启发谈话 师:大自然有自身的規律,人们可以认识規律.利川規律.却无法改变規律。天人合一.和谐相处,才是正道。。 二、研读诗文(1)天地之道,寒暑不时圆则疾,风雨不节令则饥。 (2)(汉)司马迁春秋冬夏,或暑或寒。寒暑不和,贼气相奸。同岁异 节,其时使然。故今春生更长,秋收冬藏。 三、 1、指名读 2、互读 三、理解古诗句的意思 四、讨论交流、加深感悟 五、拓展延伸 1、阅读《坎尔井》 2、谈感受

17、牛山之木 教学目标: 1、熟读古文,读出古文的节奏与韵味。 2、理解古文的含义。 3、懂得树立远大的志向,并且矢志不渝为之拼搏,终将大有作为。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1、教师讲述 白龙马说:“我去取经时大家也没闲着,甚至比我还忙还累。我走一步,你也走一步,只不过我目标明确,十万八千里我走了个来回,而 你在磨房自己的小圈圈原地踏步。”驴愕然:什么是目标? 2、教师:什么是目标?你认为是否有这个必要?教师鼓励学生从多种角度思考,对于学生的不同回答不轻易予以否定。 二、研读诗文 1、介绍诸葛亮。 2、师范读,学生互读 三、理解古文的意思见课本P9的文意。 四、教师小结。

小学经典诵读二年级下学期

小学经典诵读二年级下学期 唐颜仁郁 夜半呼儿趁晓耕. 羸牛无力渐艰行. 时人不识农家苦. 将谓田中谷自生. 注释: 颜仁郁:福建泉州人.晚唐诗人. 羸牛:瘦弱的牛. 渐:正. 将谓:以为. 译文: 半夜里就喊起孩子们.趁着天刚破晓.赶紧到田里去犁土.瘦弱的老牛有气无力.正拉着犁在田里艰难地走着.越走越慢.累得几乎拖不动犁具了.一般人不知道种田人的辛苦.竟说田里的稻禾是自然而然就长成的. 2.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唐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

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 风雪夜归人. 注释: 1.苍:青色. 2.白屋:指贫穷人家的房屋.屋顶常用白茅草覆盖.或用木板而不涂油漆. 3.柴门:篱笆门. 4.闻:听. 5.吠:狗叫. 译文: 傍晚路经远方苍山下.天寒茅草板房更清贫.敲响柴门听见了狗叫.我是风雪夜投宿的人. 3.出塞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注释: 1.但使:若使. 2.龙城:匈奴祭天处.址近蒙古国鄂尔浑河. 3.飞将:指汉名将李广.匈奴人称他“飞将军”. 译文: 自秦、汉以来.边疆一直都在无休止地进行战争.月照关塞.自然想到无数征人战死边疆未能回还.只要龙城飞将军李广在.不会让胡人的骑兵越阴山一步. 4.画眉鸟 (宋欧阳修) 百啭千声随意移. 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

不及林间自在啼. 注释:①啭:鸟声婉转. ②对高低:时高时低地飞转. ③金笼:贵重的鸟笼. 译文: 画眉鸟千啼百啭.一高一低舞姿翩翩.使得嫣红姹紫的山花更是赏心悦目.看到那些关在笼里的鸟儿.真羡慕飞啭在林间的画眉鸟.自由自在.无拘无束.这才知道把画眉鸟锁在金笼里听它啼叫.远不如让它在树林里自由地歌唱. 5.杂诗(唐王维) 君自故乡来. 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 寒梅着花未. 注释: 着花未:开花没有. 译文: 你从故乡来.该知道故乡事.请告诉我.你来时我窗前的梅树是否已经开花. 6.梅花(宋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注释: 1.数枝:几枝.2.凌寒:冒着严寒.

小学二年级朝读经典教案

7 焚膏继晷 教学目标:1.我会正确流利地朗读经典。2.我能借助注释大致了解经典的意思。教学过程:一.看插图导入新课。二.初读经典。1,学生自由读经典,要求借助拼音,准字音,读通句子。2,指名检查学生。3,采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朗读。三.借助注释,大致了解经典意思。1,借助注释,自主学习,了解经典大意。2,先在小组内交流。3.全班交流,师相机指导。4,指名读经典文意。5,全班齐读经典文意。6,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经典,比比看谁先背下来。7,检查背诵。四,拓展视野1,学生自读司马光惜书的故事,要求读正确,流利。2,学生谈一谈读后的感受。五,师总结。 8 观书有感 教学目标:1.我会正确流利地朗读经典。2.我能借助注释大致了解经典的意思。教学过程:一.师谈话导入新课。二.初读经典。1,学生自由读经典,要求借助拼音,准字音,读通句子。2,指名检查学生。3,采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朗读。三.借助注释,大致了解经典意思。1,借助注释,自主学习,了解经典大意。2,先在小组内交流。3.全班交流,师相机指导。4,指名读经典文意。5,全班齐读经典文意。6,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经典,比比看谁先背下来。7,检查背诵。

四,拓展视野1,学生自读朱熹读书法的故事,要求读正确,流利。2,学生谈一谈读后的感受。五,师总结。 9、勤学苦读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古诗。 2、理解诗句意思,想象古诗所描绘的景象。 3、知道这首诗蕴含的哲理,懂得不断读书,不断汲取新知识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理解诗句的意思,增强好学上进的精神。 教学准备:故事 教学过程: 一、说说你读过那些书。 二、书中有哪些有趣的事。 三、书中有哪些值得你钦佩的人。 四、你在读书中有哪些收获。 五、熟练背诵课文。 六、总结。 板书设计

四年级下学期朝读经典教案

15、君子之道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初步理解文意。 2、懂得待人友善,做人讲诚信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板书课题。读课题,释意。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读课文,画出生字新词。 2、检测预习,生字词教学。 3、小组汇报:词语理解、通假字“见”等。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带上生字新词大声读文。 2、划分节奏,正确、流利朗读。 3、思考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什么? 四、深入读文,理解文意 1、结合图片,朗读课文。 2、理解文意。 3、教师归纳、总结。 五、感悟诗情,尝试背诵 1、按节奏,有感情读文。 2、思考文章表达的情感。 3、尝试背诵 六、拓展延伸,感情升华学了本课你有什么启示?你打算怎么做?

16、律己爱民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初步理解文意。 2、能够做到严于律己。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能激趣导入读课题,理解课题意思。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自由读课文,圈出生字词,找出不理解的词语。 2、自主识字,小组内交流,班内展示,展示自己预习内容。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尝试划分节奏,大声读文。(个别、小组、集体读等) 2、结合注释,边读边思考,文章主要讲了什么。 3、小组合作,整合语言,派代表发言。 四、深入读文,理解文意 1、深入读文,结合图片,想象情景。 2、查字典、结合注释理解文意。出:出仕,出任官职。关:密切相关 3、小组合作交流,互相补充,班内展示。 五、感悟诗情,尝试背诵 1、正确、流利、按节奏有感情读文。 2、根据对课文的理解,思考文章表达的情感。 3、尝试背诵,互相比一比谁是背诵小能手。自背、互相背、比赛背等 六、拓展延伸,感情升华结合生活中的实际,写一小段感想。

一年级传统文化全册教案

小学一年级传统文化教案 寺口镇寺口小学李黄华闫春慧张丽恒 《笠翁对韵》 一、开场白 今天我们要学习《笠翁对韵》。作者是清代文人李渔。 知道《笠翁对韵》作何解释吗?“翁”就是李渔自称。“笠”就是下雨天穿的蓑衣。“对韵”就是古代人对对子,讲押韵。 二、范读、带读《笠翁对韵》 老师先范读一遍课文,请同学们认真听。 下面请同学们伸出右手的食指开始指读。老师读一句,你们齐读一句,并用手指跟着朗读的节奏移动,朗读到哪个字手指就停在哪个字上,标点符号跳过去不指。听明白了吗?同学们,跟我念。 三、释读 1、师读第一段 讲解第一段 重点点拨:山花对海树 苍穹下响高舂青春 2、学生一起说文意。 三、朗读一东、二冬 1、分组读(分两组,每组读一章,进行小组比赛) 2、老师说上句,学生对下句。“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 3、多种形式朗读,来争取当堂课背诵。 四、课后拓展: 1、利用课余时间熟读一东、二冬。 2、收集对联。 《小儿语》 问题提出 小学生说话做事要注意什么呢?

教学目的 理解词句意义并能熟读背诵 过程设计 1.揭示课题并简介学习内容。 《小儿语》是明代吕得胜编写的,它将为人处世的道理与儿童的常生活结合起来,对少儿品德的养成及其成长发展都有很大的好处。 2.教师范读原文,请学生认真听。 3.领学生读词句 4.师生共同讨论词句意义 重点解释: 沉静、从容、体悉、从宽。 5.学生练习熟读背诵 分组读(分两组,每组读一章,进行小组比赛) 老师说上句,学生对下句。 多种形式朗读,来争取当堂课背诵 6.检查背诵 7.拓展训练:当我们遇到紧急情况时,你该怎么做? 小组商量一下,演一演。 《治家格言》 教学目的: 1、喜欢经典文章,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为熟读成诵奠定基础。 2、初步掌握经典诵读的方法,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 3、基本了解诵读内容,提高语文素养。 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学习理解“一粥一饭……物力维艰” 教学难点:理解诵读内容,能有节奏有韵味地朗读。 过程设计 一、简介《治家格言》

小学二年级朝读经典

小学二年级朝读经典二十首 1、反哺跪乳《增广贤文》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 2、游子吟(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3、孟母三迁《三字经》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4、燕诗示刘叟(节选)(唐)白居易 思尔为雏日,高飞背母时。当时父母念,今日尔应知。 5、岁暮到家(清)蒋士铨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 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 6、好学三喻(汉)刘向 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名。 7、焚膏继晷(唐)韩愈 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 8、观书有感(宋)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俳回。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9、勤学苦读《三字经》 头悬梁,锥刺股,彼不教,自勤苦。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 10、劝学(唐)孟郊 击石乃有火,不击元无烟。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 万事须己运,他得非我贤。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 11、养身莫善于习动(清)颜元 养身莫善于习动,夙兴夜寐,振起精神,寻事去作,行之有常,并不困疲,日益精壮。 12、徐霞客传(节选)(清)钱谦益 其行也,从一奴,或一僧;一杖、一襥被。不治装,不裹粮;能忍饥数日,能遇食即饱,能徒步走数百里。凌绝壁,冒丛箐,攀援下上,悬度绠汲,捷如青猿,健如黄犊。 13、营州歌(唐)高适 营州少年厌原野,狐裘蒙茸猎城下。虏酒千钟不醉人,胡儿十岁能骑马。 14、减字花木兰竞渡(宋)黄裳 红旗高举,飞出深深杨柳渚。鼓击春雷,直破烟波远远回。 欢声震地,惊退万人争战气。金碧楼西,衔得锦标第一归。 15、从军行(唐)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16、保善从教《三字经》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17、高山仰止《诗经小雅》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18、新竹(清)郑燮

(完整)一年级经典诵读古诗教案

《一去二三里》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一、认识本文生字,会写三个字和笔画“一”,养成主动识字的兴趣和习惯。 二、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三、了解古诗内容,初步感受童谣所表现的景色美。 教学重难点:正确书写“一、二、三”,了解诗的意境,体会小山村的优美。 教学过程: 一、看图导入 出示课文插图,听故事,大体了解诗意:两个小孩在一座小山村外玩,不知不觉走出了二三里。这是个小村子,只有四五户人家,正在做午饭,家家冒炊烟。小朋友走累了,看见路边有亭子,就走过去歇脚;亭子外边,花开得繁茂,一个小孩越看越喜爱,伸出指头点数,嘴里念叨着“一枝,两 枝……八枝、九枝、十枝……”。他想折下一枝来,戴在自己的身上,另一个说:“你折一枝,他折一枝,后边的人就不能看美丽的花儿了。”小孩听了停下手,两人一起欣赏起这美丽的景色来。 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想法?有个诗人叫邵雍,也被这美丽的景色迷住了,写下了一首古诗。师朗诵: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这首诗,从诗中体味小山村的景色。 二、朗读课文 学习课文,我们先要把拼音读顺。现在老师请同桌一起读这一课的拼音,先每个都拼一拼,然后把一句话连起来读,会读了,把整首诗连起来读,看看谁的拼音读得准。 巡视指导。 反馈正音:指名分句读,逐句正音。表扬读得准的。连起来读,注意逗号、句号的停顿。 读得真不错,又准确又好听,老师把生字加上去,大家肯定也会读的一样好。拼音下出示生字,齐读。 三、认识生字 课文里面有很多生字是要大家认识记住的,现在老师把这些生字从古诗里拿出来了,你还能读好他们吗? 去掉拼音呢? 小朋友记得可真牢,一定是一边读一边用心在记是不是? 四、初步理解诗意 现在生字宝宝又回到古诗中了。请大家轻声读这首诗,一边读一边看图,诗中写的什么景物你在图上也找到了? 指导学生找出:烟、村、四五家(农户),亭台、花,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烟,炊烟,做饭时屋顶上的烟;村,村庄;亭台,亭子,避雨、休息的地方。这样看来,这首诗的意思同学们也懂了。老师考考大家。先说烟村和四五家,再合起来说;然后说亭台六七座;后说八九十枝花。 意思懂的会说是小朋友的本领,把不懂的提出来也是小朋友的本领。你还有哪句话吧不懂呢?弄懂一去二三里的意思。(一路走去二三里路了)同学们真棒,先理解一个一个词语的意思,然后把整首诗的意思都弄懂

小学二年级朝读经典教案1

1、反哺跪乳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诗文; 2、理解反哺跪乳的含义,在生活中做个孝敬父母的孩子,知恩、感 恩、报恩。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启发谈话 师:父母给予我们生命,关心我们成长,我们作为子女应该怎么做? 二、研读诗文 1、指名读 2、互读 三、理解诗文含义 羊羔有跪着吃奶的感恩举动,乌鸦有衔食喂母的报恩情义。 四、小结拓展 师:小动物们都知道报答父母,作为子女,我们该怎么做? 交流讨论

2、游子吟 教学目标: 1、流利有感情朗读诗文; 2、理解诗句的意思,细心体会生活中父母给予我们的关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启发谈话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从中体会父母对子女的关爱之情。 二、研读诗文 1、指名读 2、互读 三、理解古诗句的意思 母亲为远行的孩子赶制新衣,将衣服缝的严实紧密,担心孩子在外迟不归家,谁说孩子小草般微小的孝心,能报答的了春天阳光般温暖的母爱呢? 四、讨论交流、加深感悟 1、谈谈生活中父母对你的爱; 2、你要做个怎样的孩子,去报答父母;

五、拓展延伸 1、阅读《深明大义的徐母》 2、谈感受 3、孟母三迁 教学目标: 1、懂得在生活中要遵纪守法,用道德法规来约束自己的言行,做一个自尊自爱的人。 2、知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学会和品德高尚的人交朋友。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1、教师讲述“孟母三迁”的故事。 2、教师:孟母为什么要三次搬家?你认为是否有这个必要?教师鼓励学生从多种角度思考,对于学生的不同回答不轻易予以否定。 二、不能拒绝的原因

1、教师:前几天,小丁交了几个新朋友。他们经常到学校附近来等小丁,今天带他到这里玩,明天带他去那里玩。你瞧,他们又来了。教师播放课件。 2、教师: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古代“孟母三迁”的道理。对青少年来说,选择怎样的人做朋友非常重要,我们要学会保护自己,对一些不该做的事,我们要坚决说“不”,尽管有时拒绝的话很难说出口 三、拒绝与不拒绝之间的心里冲突 1、教师出示教科书中小强的好友在小强做作业的时候邀请小强一起看卡通片的情境图片。教师:如果你是小强,你会怎么想,怎么做?学生分别讲述理由,全班讨论,并评价哪一种做法最好。 2、教师小结。 四、拒绝的方式 1、教师:在阳光、雨露的滋润下,我们的日子过得丰富多彩。但生活中,也有一些活动不适合我们参加,也有一些事情是我们不能做的。这时候,我们该如何拒绝呢? 2、全班交流,评议。 五、拓展延伸 1、阅读《知子莫若母》——鲁班 2、谈感受

二年级朝读经典(下册)唐诗宋词100首、三字经必背

目录 (二年级下学期) 一古诗选读 1﹑《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杨万里2﹑《采莲曲》……………………………………………………(唐)王昌龄3﹑《田园乐》……………………………………………………(唐)王维4﹑《三衢道中》…………………………………………………(宋)曾几5﹑《绝句》………………………………………………………(宋)僧志南6﹑《草》…………………………………………………………(唐)白居易7﹑《宿新市徐公店》……………………………………………(宋)杨万里8﹑《望庐山瀑布》………………………………………………(唐)李白9﹑《绝句》………………………………………………………(唐)杜甫10﹑《书湖阴先生壁》…………………………………………(宋)王安石11﹑《村晚》……………………………………………………(宋)雷震12﹑《山中留客》………………………………………………(唐)张旭13﹑《江村即事》………………………………………………(唐)司空曙14﹑《滁州西涧》………………………………………………(唐)韦应物15﹑《劝学》……………………………………………………(唐)颜真卿16﹑《小松》……………………………………………………(唐)杜荀鹤 二《三字经》选读 17三字经(六) 18三字经(七) 19三字经(八) 20三字经(九) 21三字经(十) 22三字经(十一)

1.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注释】 1.晓:太阳刚刚升起。 2.净慈寺:全名“净慈报恩光孝禅寺”,与灵隐寺为杭州西湖南北山两大著名佛寺。3.林子方:作者的朋友,官居直阁秘书。 4.毕竟:到底。 5.六月中:六月的时候。 6.四时: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在这里指六月以外的其他时节。 7.同:相同。 8.接天:像与天空相接。 9.无穷:无边无际。无穷碧:因莲叶面积很广,似与天相接,故呈现无穷的碧绿。 10.映日:太阳映照。 11.别样:特别,不一样。别样红:红得特别出色。 【译文】 到底是西湖六月天的景色,风光与其它季节确实不同。荷叶接天望不尽一片碧绿,阳光下荷花分外艳丽鲜红。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