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浅谈曹操用人思想

浅谈曹操用人思想

浅谈曹操用人思想
浅谈曹操用人思想

浅谈曹操用人思想

摘要:曹操,这位汉魏之际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堪称是三国时代人才思想的集大成者和善于用人的杰出大师,他的用人韬略机具代表性,他广求贤能,一改东汉以门第取人的传统,制定了“唯才是举”的方针,而且他注重人才的培养。用人政策也灵活、多样,所以,通过一系列适宜的政策措施的制定和实施,曹操聚集了大批优秀的人才。

关键词:唯才是举; 礼贤下士; 虚怀纳言; 不论亲疏

东汉末年,宦官、外戚交替擅权,政治极端腐败,军阀混战,把广大劳动人民推到了死亡线上,结束混战,实现统一,成为当时广大劳动人民的迫切愿望。在军阀混战中,曹操能够从一个地方的小军阀逐渐壮大,并最终打败袁绍、袁术等强大的割据势力并统一北方,原因固然很多,,但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之一无疑就是曹操重视人才、善用人才。

一.唯才是举:曹操的用人标准

“唯才是举”是曹操用人思想的重大发展.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兵败赤壁,不仅长叹:“郭奉孝(嘉)在,不使孤至此。”①出谋欠周,用兵不利,竟致前所未有的惨败。这件事,使曹操再次感到人才的重要,所以不由自主地想起了郭嘉。同时,促使他又一次把广罗人才和奖励战功放到了重要地位,甚至把爵赏授受问题提到原则的高度。如在《爵封田畴令》中对于田畴屡不受爵说:“此成一人之高,甚违王典,失之多矣。宜从表封,无久留吾过。”②在曹操看来,该不该赐封和受不受封赏都不是个人问题。该赐而未赐,此风若倡,有碍仕路,既不利于人才的罗致和使用,更不利于天下智力忠心于国事。他及时表彰了南向用兵以来的一些功臣,如为张辽增邑、假节,表彰了他攻上天柱山,斩杀陈兰、梅成的功劳;存恤赤壁战中的死难吏士家室,发出了《存恤吏士家室令》,备尽存恤抚慰之意。诸此,实际都是为其即将进行的大张旗鼓地招致人才作舆论和思想的准备。

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春,曹操又发出了具有时代意义的《求贤令》:

“自古受命及中兴之君,蜀尝不得贤人君子与之共治天下者乎?及其得贤也,曾不出间巷,岂幸相遇哉?上之人求取之耳。今天下尚未定,此特求贤之急时也。‘孟公掉为赵、魏老则优,不可以为膝、薛大夫’。若必廉士而后可用,则齐担其何以翁世!

今天下得无有被揭怀玉而钓于渭滨者乎?又得无有盗嫂受金而未遇无知者乎?二三子其佐我明扬仄陋,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③

继提出”唯才是举”的主张后,于建安19年(公元214年)又下了《赦有司取士毋废偏短令》

“夫有行之士,未必能进取,进取之士,未必能有行也。陈平岂笃行,苏秦岂守信邪?而陈平定汉业,苏秦济弱燕。由此言之,士有偏短,庸可废乎!有司明思此义,则士无遗滞,官无度业类。”④

①《三国志》卷14《魏书·郭嘉传》

②《三国志》卷11《魏书·田畴传》注引《先贤行状》

③《三国志》卷1《魏书·武帝纪》

很清楚,这是建安十五年(求贤令)的新发展。曹操指出,有德行之士未必能有所作为,有所作为之士未必能有德行。因此,曹操要求职能部门必须明白“士有偏短”

的道理,选人不要求全责备。

建安22年(公元217年),曹操又下了第三道求贤令,即《举贤勿拘品行令》

“昔伊挚、傅说出于戏人,管仲,担公戏也,皆用之以兴。萧何、曹参县吏也,韩信、陈平负污辱之名,有见笑之耻,卒能成就王业,声著千载。吴起贪将,杀妻自信,散金求官,母死不归,然在魏,秦人不敢东向,在楚,则三晋不敢南谋。今天下得无有至德之人放在民间,及果勇不顾,临敌力战;若文俗之吏,高才异质,或堪为将守;负污辱之名,见笑之行,或不仁不孝,而有治国用兵之术。其各举所知,无有所遗。”

令中列举了五种类型的人物说明“举贤勿拘品行”之见。曹操以此相类,希望大家各举所知,勿有所遗。

由于曹操极力提倡”唯才是举”,”举贤勿拘品行”,”取士勿废偏短”,这就使他的身边谋士如雨,猛将如云.人才济济.如郭嘉,程昱,贾诩,司马懿,张辽,徐晃,典伟以及曹氏与夏侯诸昆仲.他们都是一代英杰,到了曹操的手下,为曹操南征北战,统一天下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曹操唯才是举、选贤任能的思想,在具体实施中,表现为广开贤路,用人不拘一格。他招致人才的具体方法和手段很多,用人的策略也多种多样,言其大者如:

1、用人不避亲,把从征故旧置于重要军事岗位。曹操陈留起事,宗族亲友、

谁县故旧多有从者。这些人构成了最初的核心,是曹操最靠得住的心腹。因此,曹操自始至终都把他们放在重要岗位上,或宫要职,或据重地。对于这些人,不管是功有大成,还是举措失宜或犯有过失,曹操均信用不疑。这些人中最重要的莫过于诸夏侯氏和诸曹氏。夏侯停,曹操初起时即以为裨将,不几年升为陈留、济阴太守,加建武将军,封高安乡侯,迁伏波将军。夏侯渊,曹操起兵即以为别部司马、骑都尉从,后迁陈留、颖川太守,官渡战时行督军校尉,继拜典军校尉,以后历迁行领军、行征西将军、行护军将军,封博昌亭侯,让其独领西北军事,屡建功勋。曹仁、曹洪,皆曹操从弟。曹操起事,以仁为别部司马,行厉锋校尉,后拜征南将军、车骑将军,假节,都督荆、扬、益州诸军事,进封陈侯。曹洪,历战有功,迁厉锋将军,封国明亭侯,再迁都护将军。曹休、曹真,皆曹操族子。曹操起事,曹休来投,操谓“此吾家千里驹也”①,使与曹王一起住,“见待如子”。常从征战,负责保卫曹操的工作,领虎豹骑宿卫,拜中领军。曹操壮曹真鹜勇,使将虎豹骑,作自己的保卫,拜中坚将军,征蜀护军。

2、不疑归从,授以重任。曹操的诸多部属是别部或敌对一方的来归者。对于归从

的人,曹操以诚相待,听其言,重其谋,授以重任,不以外人视之,致力于尽速将其变为自己的心腹.如荀彧,字文若,颖川颍阴(今河南许昌)人, 出身士族。荀彧年少时即表现出过人才智,当时曾有人预测他将是“王佐才也”。在东汉末群雄并起,天下大乱之际,荀彧初依附于袁绍,但他审时度势,认为“绍终不能成大事”,于是毅然去绍而从曹操,曹操得意地称之为“吾之子房也”,被用为司马。建安元年(公元196年),荀彧建议曹操迎汉献帝都许(今河南许昌),使曹操取得政治上的优势。在此后跟随曹操的二十余年间,殚尽竭虑,为曹操出谋划策,屡立奇功,深为曹操所器重和信赖,“太祖虽征伐在外,军国事皆与筹焉”②,被誉为曹操的头号谋士。

3、较能放手起用降将及出身低微的人.史言曹操“知人善察,难眩以伪,拔于禁,

乐进于行伍之间;取张辽,徐晃于亡奴之内.皆佐命立功,列为名将;其余拔出细微,登为①《三国志》卷9《魏书·曹休传》

牧首者,不可胜数.是以创造大业,文武并施”①

曹操属下屡建功勋的武将和卓有才华的文臣,有不少是其主人失败后投降曹操的。

曹操对待这些人,尤其注意待之以诚,授以实权,使其冰释疑虑,尽力国事。例如:张辽,本吕布属下,操破吕布,辽将其众降,操拜其为中郎将,赐爵关内侯。建安11年(公元206年),他上表<表称乐进于禁张辽>,称其“武力既弘,计略周备,质忠性一,守执节义,每临战功,常为率督,奋强突围,无坚不陷,自援枹鼓,手不知倦.又遣别征,统御师旅,抚众则和,奉令无犯,当敌制决,靡有遗失.”②《魏志·乐进传》中又称赞乐进,张辽等人的忠勇,向汗献帝上表封乐进为折冲将军,张辽为荡寇将军,征东将军.张郃,本袁绍部下,谋不为用,降操,操即拜郃为偏将军,封都亭侯,使之从攻邺、击袁谭。

讨柳城,与张辽俱为先锋,以功迁平狄将军。后从夏侯渊督军西北,守汉中、拒刘备,拜荡寇将军,夏侯渊战死,众推为军主,曹操遣使假节,以为西方主帅。文聘,本刘表大将,表死,归操,操厚礼待之,并示之以诚,使将北兵追讨刘备于长坂,随后拜为江夏太守,使典北兵,委以边事,官至讨逆将军,封延寿亭候。庞德,本马超部将,曹操定汉中,超奔蜀投刘备,德降操。曹操素闻庞德晓勇,拜立义将军。

另,文官如陈琳,汉末为何进主薄,避难冀州,为袁绍所用,使典文章,写了《讨曹檄文》。袁氏败,陈琳归操,操对陈琳说:“卿昔为本初(袁绍)移书,但可罪状孤而已,恶恶止其身,何乃上及父祖耶?”陈琳表示谢罪,曹操“爱其才而不咎”,遂以琳与阮璃并为司空军谋祭酒,管记室。据载,“军国书檄,多琳、璃所作也。”③曹操通过提拔这些亡奴之将,狠狠的冲击了当时”任人唯亲”的用人路线,使”任人唯贤”的用人方针进一步深入人心.

曹操用人不拘一格,最为突出的表现当属拔将才于卒伍之间。不管是别人推荐,还是自己发现的,只要看准了即予重用,建功即摧拔。如:乐进,本为曹操帐下吏,以功封广昌亭侯、讨寇校尉,迁行游击将军、折冲将军。于禁,本为济北相鲍信部从,曹操领充州,鲍信战死,禁与其党至操,操召见与语,即拜军司马,频建军功,历任陷阵都尉、平虏校尉,迁偏将军,继拜虎威将军,与张辽、乐进、张部、徐晃同为曹操的五大名将。曹操每有战伐,前进时往往以此五人为军锋(前头部队),还军时则以此五人为后拒(断后部队)。于禁后迁左将军,假节。建安二十四年讨关羽,遇汉水暴滋,水淹七军,被迫降关羽。孙权斩杀关羽后,于禁在吴,直到曹丕继位后孙权始遣其还魏。典韦,本张邀部下士卒,后属夏侯悖,因功拜司马,曹操战吕布,组织敢死队,典韦应募,建功,拜都尉,即收作自己的护卫,“将亲兵数百人,常绕大帐”,迁校尉。曹操征张绣失利,典韦为护卫曹操,力战而死。操闻典韦死,“为流涕,募间取其丧,亲自临哭之,遣归葬襄邑,拜子满为郎中。车驾每过,常祠以中牢’。④韩非有言:“宰相必起于州郡,猛将必发于卒伍。”曹操拔于禁等于行列之间,取张辽于亡虏之内。应该说,这是他揽韩、商之术的表现。

4、知人善用。建安17年.毛介任东曹掾时,能认真贯彻曹操“任人唯贤”的用人

方针,深受曹操的信任,但却遭到保守势力的忌狠.于是有人利用合并机构的机会,以西曹地位高于东曹为理由,要求裁撤东曹,保留西曹,借此排挤毛介.曹操识破了他们的阴谋,下了<止省东曹令>,称“日出于东,月盛于东,凡人言方,亦复先东,何以省东曹?”⑤并裁撤了西曹.保留了东曹.这充分表明了曹操贯彻“任人唯贤”,“知人善用”,“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用人方针.

①《三国志》卷1《魏书·武帝纪》注引《魏书》

②《三国志》卷1《魏书·武帝纪》

③《三国志》卷21《魏书·陈琳传》《阮瑜传》

④《三国志》卷18《魏书·典韦传》

建安22年(公元217年),曹操和刘备争夺汉中.刘备令马超,张飞,吴兰屯兵下辩(今甘肃成西县),曹操令曹洪前往征讨,下了<使辛毗曹休参治下辨令>,曹洪是曹操的堂弟.在曹操讨伐董卓的荥阳之战中,战争失利,坐骑受伤,险些丧命.当时,曹洪曾把自己的马献给曹操,使其脱险,以后又屡立战功,是曹操的亲信.但曹洪贪财好色.所以曹操派骑都尉曹休和谋士辛毗去当他的参军,曰:“昔高祖贪财好色,而良,平匡其过失,今佐治(辛毗字),文烈(曹休字)忧不轻矣.”①曹洪亦深知曹操的用意,便事事同曹休商量,足见曹操对部下是作到了“知人善用”了的.

5、在某种情况下,能用忠于故君,孝顺父母及对人崇尚信义之士.曹操南征荆州,

刘琮迎降,琮将文聘耻于不能为故君刘表保全州境,不肯出降,直到操军度过汉水.聘始往降,仍唏嘘流嚏.操为之怆然,曰:“卿真忠臣也.”②厚礼待之,授聘兵.操为兖州牧时,张邈叛变,劫持曹操部下毕谌之母弟妻子,曹操令谌去,毕谌顿首,示无二心.可是谌出,即叛曹而去,后曹操虏谌,众人皆为谌惧.操曰:“夫人孝于其亲,岂不亦忠于君乎?吾所求也.”③仍以谌为鲁相.又如曹操在兖州,部将徐翕,毛晖叛曹,乃用兖州定,翕,晖匿于臧霸所,操令刘备告霸斩送二人首级,霸曰:“霸所以能自立者,以不为此也.霸受公生全之恩,,不敢违命,然王霸之君,可以义告.愿将军为之辞.”备以霸言白操,操叹息,谓霸曰:“此古人之事,而君能行之,孤之愿也。”④乃皆以翕,晖为郡守.

6、征召地方官吏和布衣俊秀。曹操罗致文官谋臣最常用的办法是征、召、拜、辟。

征,征聘;召,召募;拜,据礼授官;辟(bi),亦征召意,但通常是指对已有相当地位的人的征召。曹操身居汉相,位尊王公,他不仅能在自己的辖区内征召官员,而且还可以用皇帝的名义在对立诸方征召官员。这些被征召来的人,在建立、维护、巩固曹魏政权方面,大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建立了卓越功勋。其中,被授以重要权力者竟达数十人之多。如荀攸魏建国期间(下同)官至中军师、尚书令;凉茂,官至左军师、尚书仆射;国渊,官至太仆,位居列卿;徐奕,官至垂相留府长史、尚书、尚书令;何夔,官至承相东曹操、尚书仆射;邢顺,官至太子太傅;鲍勋,官至侍御史;司马芝,官至大理正;

卫凯,官至尚书,侍中;刘痹,官至示相椽属,黄门侍郎;陈矫,官至尚书;和洽,官至侍中;崔林,官至御史中丞。其他如刘放、刘馥、司马朗、梁习、郑浑、桓阶、陈群、徐宣、韩暨、高柔、王观、辛毗、杨阜、高堂隆、满宠、田豫、牵招、徐邀、胡质、王凌等等,均得显官。曹操死后,这些人中的未故者,继仕曹王,大都是曹魏政权的中坚力量,官阶日隆,多至中枢者。特别应该提到的是曹操从敌方征召来的地方官,也同样为其所用。因为曹操对待这些人,同样以诚相待,授以实权,所以大都很快成为他的心腹。如华歆、王朗等。

7、不讲门第,不拘品行。自汉以来直到魏晋南北朝时代,对人才的任用仍是讲究

出身,门第。因此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贵族”的局面。但曹操一反传统的做法,在一生的戎马生涯中,针对用人中盛行的门阀制度的社会习气,提出了选拔人才要坚持唯才是举,反对只看出身,门第的用人观,这在观念上是一个历史性的突破。

纵观曹操众多的谋臣武将中,有很大一部分能人都是卑贱,门第低微。如荀攸,“少孤,及昙卒,故吏张权求守昙墓”⑤。后由于其在战争中功勋卓著,被曹操封为征东将军。

这些人都是出身寒门,细族,而非世家大族,曹操能大胆提拔重用,证明了曹操言行一致,反传统较为彻底,值得充分肯定。

建安22年(公元217年),曹操继《求贤令》,《赦有司取士勿废偏短令》之后又

①《三国志》卷25《魏书·辛毗传》

②《三国志》卷18《魏书·文聘传》

③《三国志》卷1《魏书·武帝纪》建安三年

④《三国志》卷18《魏书·臧霸传》

下了《举贤勿拘品行令》,说:“昔伊挚、傅说出于戏人,管仲,担公戏也,皆用之以兴。萧何、曹参县吏也,韩信、陈平负污辱之名,有见笑之耻,卒能成就王业,声著千载。吴起贪将,杀妻自信,散金求官,母死不归,然在魏,秦人不敢东向,在楚,则三晋不敢南谋。”①曹操所举的伊挚、傅说、管仲、萧何、曹参、韩信、陈平、吴起等人,皆是在为官之前被看作品行不好的人。但这些人都有治国用兵之才,用之则兴。

结论是:“今天下得无有至德之人放在民间,及果勇不顾,临敌力战;若文俗之吏,高才异质,或堪为将守;负污辱之名,见笑之行,或不仁不孝,而有治国用兵之术。其各举所知,无有所遗。”②曹操的这些言论,正是针对东汉选举的弊病而发的。他深刻认识到当今天下尚未稳定,是亟待求贤之际,要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需要大批的人才。

但是,曹操用人不讲门第,并不是不重视“衣冠望族”(指世代做官的),不拘品行,并不是不重仁孝。曹操终归是个封建统治者,他的思想意识必然受到时代的制约,虽然任用一些出身“微贱”的人,也竭力争取“衣冠望族”的支持。如司马懿出身于“衣冠望族”,他起初看不起曹操,诈装患风瘫病,拒绝征召,后在曹操威逼利诱之下,他怕被杀头,只好出来任职。又如张邈叛变时,劫毕谌(是时为操别驾)母弟妻子。

操对毕谌说:“卿老母在彼,可去。”谌表示无二心,攥为之感动得流泪。可是,毕谌一转身,便溜了。后毕谌被生擒,人们都认为他必死,谁知操不仅不杀他,反任他为鲁相,说:“夫人孝于其亲者,岂不亦忠于君乎:吾所求也。”

8、确立接班人。曹操是比较成功的解决接班问题的当权者,他对这一问题的考虑

比较早。在打败袁绍、西击乌桓之后,因郭嘉病逝,他哭的非常伤心,并对众官说:“诸君年皆孤辈也(你们的年龄和我一样偏大),惟奉孝最小,天下事竟,欲以后事属之,而中年夭折,命也夫!”③他对属下,是很注意年龄层次的,尤其对年轻人寄寓厚望,因为年轻的一代是自己事业长盛不衰的保证。在选定接班人时,他对卞太后所生的四个儿子进行了全面考察,告诉身边的人:“孤平生所爱第三子植,为人虚华少诚实,嗜酒放纵,因此不立。次子曹彰,勇而无谋。四子曹熊,多病难保。惟长子曹丕,笃厚恭谨,可继我业。”④这里他用三项指标去衡量:德、才、体。曹植有才无德,曹彰无才,曹熊多病,只有曹丕符合标准,可以接班。

二、赏功罚过:曹操的用人原则

曹操在治军、治国上所采用的是韩非的法治思想,他曾说:“管仲曰:‘使贤者食于能则上尊,斗士食于功则卒轻于死,二者设于国则天下治’。”“未闻无能之士,不斗之士,并受录赏,而可以立功兴国者也。故明君不官无功之臣,不赏不战之士;治平尚德行,有事赏功能”⑤。把赏罚分明放到了治国兴邦的重要位置。

1、有功必奖,功过不相抵消。曹操统一北方后,并没有把功劳归于自己,而是充分肯定部下的功劳,说“吾起义兵,诛暴乱,于今十九年,所攻必克,岂吾功哉,乃贤士大夫之力也”。⑥建安6年秋,他击败了奉袁绍之命略取汝南的刘备后,驻军憔县,发布了《军谁令》“吾起义兵,为天下除暴乱。……其举义兵以来,将士绝无后者,求其亲戚以后之,授土田,官给耕牛,置学师以教之。为存者立庙,使祀其先人,”⑦。建安8年(公元203年),曹操打败袁绍,接着又打败了袁谭、袁尚之后,总结经验,整顿军队,以振作士气,

①《三国志》卷1《魏书·武帝纪》

②《三国志》卷1《魏书·武帝纪》

③《三国志》卷14《魏书·郭嘉传》

④《三国风云人物正解》

⑤《三国志》卷1《魏书·武帝纪》

⑥《三国志》卷1《魏书·武帝纪》

加速完成统一大业。针对当时只赏功不罚过这个军法上的缺点,就颁布了《败军抵罪令》,明确规定:“败军者抵罪,失利者免官爵”。①充分体现了曹操以法治军、赏功罚过、功过不抵的治军用人方针。

2、在某种情况下,能体谅部属的错误。曹操于官渡大败袁绍后,“收绍书中,得许下及军中人书,皆焚之。曰:‘当绍之强,孤犹不能自保,而况众人乎?’”②。曹操的这种做法是效法刘秀“令反侧于自安”③的故智,因为任何明君不可能让所有的部属在任何情况下都忠于自己。其中不少人是以安危祸福决定自己的动向的,只要在上者有所作为,大多数人是愿意接受领导和作好工作的。然而。非明智之主是不可能做到这点的,这是曹操用人的可贵之处。

3、能鼓励臣下提反面意见。建安11年(公元206年),曹操下令:“夫治世御众,建立辅弼,诫在面从,《诗》称‘听我所谋,庶无大悔’,斯是君臣恳恳之球也。吾充重任,每惧失中,频年已来,不闻佳谋,岂吾开延不勤之咎邪?自今以后,诸掾属治中,别驾,常以胆各言其失,吾将览焉。”④曹操将北征三郡乌桓时,诸将皆言:“今深入征之,刘备必说刘表以袭许,万一有变,事不可悔。”及曹操胜利归来,对以上柬阻自己的诸将,不但不加训斥,反而给以厚赏,对他们说:“孤前行乘危以徼幸,虽得之,天所佐也。故不可以为常,诸君之柬,万安之计,是以相赏,后勿难言之。”⑤曹操这样做,为的是让臣下知道,只要肯进谏,不管对不对,都应受到称许,以此鼓励臣下敢提反面意见。

4、有过必罚,不论亲疏关系。赏罚分明是曹操用人策略的一大特点。他无论是对其部下,还是对亲属,均要求十分严格。曹植是曹操十分宠爱的儿子。曹操曾有意想立曹植为太子。可后来曹植生性放荡不拘。建安22年曹植私自开司马门至金门,而使曹操震怒,《魏志·陈思王植传》上说:“二十二年植尝乘车行驰道中,开司马门出,太祖大怒,公车令坐死,由是重诸侯科禁,而植宠日衰。”建安22年(公元217年)曹操下了(曹植私开司马门下令》,“始者谓子建,儿中最可定大事。自临苗侯植私出,开司马门至金门,令吾异目视此儿矣”。⑥接着又下了《又下诸侯长史令》,“诸侯长史及帐下吏,知吾出辄将诸侯行意否?从子建私开司马门来,吾都不复信诸侯也。恐吾适出,便复私出,故摄将行。不可恒使吾以谁为心腹也!”⑦加强了管束儿子们的措施。不久又下了《立太子令》,明确抛弃对曹植的宠爱,另立曹丕为太子。这一事件突出表明了曹操在用人上无论亲疏,要求都是十分严格的。

三、不用则杀:曹操的用人两面性

曹操作为封建统治者,用人也有其局限性。他用人都出于功利目的,虚怀待人,不惜爵赏,使许多人,不管是归投的当世名贤,还是征召入朝的地方官员或乡隐俊士,都甘为其用。一大批知识分子集中邺下,形成了事实上的文人集团。这是曹操谋取大业的人才资本,是他“任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取得的实际效果。但他对反对者,不合作者,有损其利益者,也有排斥、打击、加害人才的一面。特别是在建安17年(公元212年),他封为魏公,地位稳固后,个人猜忌残忍的特性有所发展,注意力逐渐由外部转向内部。对能用者,诚待而用;对不识时务,不为我所用或妨碍曹氏代汉的人士则视为异己分子,虚以宽容,待机必欲铲除之而后快。对触犯自己威严的人,更是不能容忍,往往加以报复,甚至杀掉。

①《三国志》卷1《魏书·武帝纪》

②《三国志》卷1《魏书·武帝纪》注引《魏氏春秋》

③《后汉书》卷1上《光武帝纪》更始二年

④《三国志》卷1《魏书·武帝纪》注引《魏书》

⑤《三国志》卷1《魏书·武帝纪》注引《曹瞒传》

⑥《三国志》卷19《魏书·陈思王植传》注引《魏氏故事》

可以看出,曹操用人思想的两面性特点是非常突出的。能用者,诚待而用;不为我用或不欲用者,虚以宽容,待机而黜或杀之。从下述例子可以看出:

1、迫荀彧自杀。荀彧建功最著,曾被曹操大加褒赏,官至尚书令,频频封侯增邑,居守许都,为操直接控制着汉室朝廷,用之不可谓不信,爵赏不可谓不厚。但当荀彧在几桩关键性事件上提出了不合操意的建议时,曹操便决意除之。荀彧曾阻止曹操恢复“古置九州”以广冀州之地的计划。曹操表面善其言,但内心不悦。及至建安十七年,董昭等人谓操宜进爵魏公,九锡备物,以彰殊勋,荀彧婉转而坚决地提出不同意见,大使曹操“心不能平”。于是,操便借用兵孙权之机,表请荀彧劳军于谁,把荀彧调离了汉廷枢要尚书令之职。荀彧留军,曹操馈赠食物,荀彧打开盒子一看,里面什么东西都没有,“乃空器也”,彧明曹操意喻自己没有什么用处了,于是饮药而死。

2、忌杀孔融。融明儒善议,建安之前为北海相。刘备表融领青州刺史。建安元年,曹操慕其名而征入朝内,以为将作大匠、迁少府。但不久,融对操多有不敬,曹操知其难用,意欲除之。御史大夫郗虑承曹操风旨,构成其罪,以法免官。孔融居家失势,宾客日满其门。郗虑更承曹操意,令垂相军祭酒路粹进一步构其罪,一曰昔在北海,“欲规不轨”,二日“与孙权使语,诽谤朝廷”,①三日与白衣称衡“跌荡放言,更相赞扬”。操遂以“大逆”罪杀融及其妻、子。不过,曹操宣示的孔融罪状仅属第三项,而避开政治问题,可见其用心良苦。

3、疑杀崔琰。(三国志)作者、晋人陈寿说过:“太祖性忌,有所不堪者,鲁国孔融、南阳许彼、娄圭,皆以恃旧不虔见诛。而琰最为世所痛借,至今冤之。”。②崔琰,本仕袁绍为骑都尉,曹操破绍,领冀州牧,辟琰为别驾从事。曹操为丞相,以崔琰与毛价共为东西曹椽,典选举。史载,“其所用皆清正之士,虽于时有盛名而行不由本者,终莫得进。拔敦实,斥华伪,进冲逊,抑阿党。由是天下之士莫不以廉节自励,虽贵宠之臣,舆服不敢过度,……吏洁于上,俗移于下。操闻之,叹日:‘用人如此,使天下人自治,吾复何为哉!”③,。崔琰曾荐杨训于操,后操为魏王,“训发表称赞功伐,褒述盛德。时人或笑训希世浮伪,谓琰为失所举。琰从训取表草视之,与训书曰:‘省表,事佳耳。时乎时乎,会当有变时。”’崔琰的本意是“讥论者好谴呵而不寻情理”。但有人告琰书有傲世怨谤语,曹操由是大怒,说:‘谚日:‘生女耳’,耳非佳语;‘会当有变时’,意指不逊。’,④。于是罚琰为徒隶,继而赐死。毛价也因此受到牵连,幸有桓阶、和洽等进言解救,从轻处罪,被免除官职,死于家。

另外还有一些被杀的人,曹操只要感到难以为用,不管功劳多大,旧情多深,都会设法除掉。诸如娄圭,本操旧交,只因随操家父子出游时说了一句“此家父子,如今日为乐也”,⑤操遂以“有腹诽意”诛之。杨修,做丞相主簿常常自作聪明,如操出教令“鸡肋”,修知曹操将要回师,便公然宣其意于众,这在客观上便扰乱了军心。又加杨修与曹植交好,曹操既然已立曹丕,疑修对曹丕不利。于是把他杀了。

总之,曹操的唯才是举的用人思想在当时来说是重大的革新,对曹操削平群雄割据统一北方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曹操的成功,说明了人才的重要。同时,由于曹操是以权术来控制人才的,在他手下的人才并未完全做到人尽其才、智尽其用,因而曹操的事业并未取得完全的胜利,他只统一了北方而未能进而统一全国,这是曹操的悲剧和遗憾,曹操对人才的重视和使用及其教训,即使在今天仍然值得我们借鉴。

①《三国志》卷12《魏书·孔融传》注引《魏氏春秋》

②《三国志》卷12《魏书·崔琰传》

③《资治通鉴》汉献帝建安十三年

④《三国志》卷12《魏书·崔琰传》

作者签名:

参考文献

[1]陈寿撰,裴松之注。三国志[M].长沙:岳麓书社.2002

[2]冯立鳌。三国风云人物正解[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5

[3]范晔。后汉书[M].山西:山西古籍出版社.2001

[4]司马光。资治通鉴[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唐太宗用人及纳谏的故事

唐太宗用人及纳谏的故事 谁有本事就用谁 有一次,唐太宗要给功臣们封官赐爵。他让人宣读事先写好的名单,并且说: “有不合适的,请提出来吧。” 唐太宗的叔父李神通打了许多仗,他一直认为自己的功劳最大,可一听名单上把自己排在后面,就不服气地大声说:“当初,我首先起兵响应您,东征西杀。可您怎么把我排在房玄龄、杜如晦这些人后面了?他们有什么功劳?不过就是舞文弄墨,要不就写写划划嘛!” 唐太宗笑了,说:“叔父虽然首先举兵起义,可您忘了?您后来还打了两次大败仗。房玄龄、杜如晦他们出主意,定计策,帮我取得天下,论功劳,应当排在您的前面。您虽然是我的至亲,我可不能以私情加重对您的封赏啊!” 大臣房玄龄说:“秦王府里的旧人,都是皇上的老部下了,那些没升官的,不免有些怨言。” 唐太宗说:设立官职,为的是选拔有才能的人,替百姓办事。不能以新旧分先后。新人有才干的,就要升官;旧人没有才干的,当然不能提拔。要不然,国家的事情怎么能办得好呢?”

长孙无忌是唐太宗年轻时候的好朋友,又是他的大舅子(皇后长孙氏的哥哥),有才干又有大功,唐太宗就任命他作了宰相。长孙皇后知道了,怕别人说闲话,对唐太宗说:“我作了皇后,已经够出风头的了,你就别让我哥哥当那么大的官,免得……” “不。我任用你哥哥,是因为他有宰相的才干,不是因为他是我的亲戚。”唐太宗坚持让长孙无忌当了宰相。 唐太宗这几件事办得好。他用人,就用有才干品德好的,不管那人跟自己个人的关系怎么样。 虚心纳谏 古代人把皇帝能听进不同意见,按正确的意见办事,叫做“纳谏”(纳是接受的意思,谏是规劝的意思)。唐太宗是我国古代帝王中最能纳谏的一个。 有个叫元律师的官员犯了法,唐太宗一气之下,决定处死他。大臣孙伏伽不同意,反对说:“元律师固然有罪,可按照法律不能定为死罪。您的处罚太重了,应当改一改。” 唐太宗想了一下,说:“你说得对,要不,我就错杀了人啊!”他立刻改变了原来的决定,还下令把一座花园赏给孙伏伽。可又有一个大臣不同意了,说:“那座花园值一百万钱,这种赏赐太重了吧?”

论曹操的管理思想

论曹操的管理思想 社会学院10(2)班 41号汤蕾 摘要:东汉末年,三足鼎立,曹操凭着个人独特的人格魅力,成为独霸一方的枭雄。曹操是一个极为丰富、多面,极有个性又极富戏据性的人物。他诡谲、狡诈、冷酷、残忍,但同时他也是大气、深沉、豁达、豪爽、洒脱、风趣、机敏、随和的,他运筹帷幄,征讨四方,广纳贤士,擅用人才,施行仁政于民,建立霸业于国,以大局为重,不计较私人仇恨,通过自己在经济,行政,文化,人才以及军事方面的独特的管理方式,把一方水土治理的井井有条,是当世当之无愧的“英雄”。 关键词:以礼教化;大气豁达;知才善任;唯才是用;文武兼重 一、经济管理思想 1、实行屯田制 曹操起兵后,因缺乏粮食,招募的新兵有的中途叛逃,有的将领几乎饿死。严酷的现实使他深深体会到军粮的重要性。196年(建安元年),他决定推行屯田制,颁布《置屯田令》。屯田的基层组织为屯,每屯约有五六十人,由屯田司马管理。屯田组织自成系统,不隶属郡县,官员有典农中郎将(相当于郡守)、典农都尉(相当于县令)、直接隶属于朝廷的大司农。屯田农民称屯田客。屯田客用官牛耕种的,要将收成的百分之六十交给国家,用自己牛耕种的,交百分之五十。屯田农民不再负担徭役和兵役。屯田制的推行,使许多流民重归土地,解决了他们的一些生计问题,对恢复和发展生产起了积极作用,对曹操势力的兴起和发展,也起了重要作用。 2、抑制土地兼并 曹操于建安九年(公元204年)颁布的《抑兼并令》,主要内容: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袁氏之治也。使豪强擅恣,亲戚兼并;下民贫弱,代出租赋;炫鬻家财,不足应命;审配宗族,至于藏匿罪人,为逋逃主。欲望百姓亲附,甲兵强盛,岂可得邪!其收田租亩四升,户出绢二匹丝二斤而已,他不得擅兴发。郡国守相明检察之,无令强民有所隐藏而弱民兼赋也 。曹操抑制土地兼并的思想直接来源于董仲舒的思想,而董仲舒的儒学是包含了一些道家、法家思想在内的新儒学,毕竟要抑制土地兼并光靠德治是不行的,更需要有法治做后台,这也就是所谓的“阳儒阴法”,也因此曹操抑制土地兼并的指导思想是儒家思想,行政手段则体现法家思想。 3、奖励农耕 曹操注意招回流亡人口,分给无主荒地,或贷给耕牛,帮助和鼓励他们从事生产。关中地区因遭受军阀破坏,有十万多家流入荆州。后来这些人想重返关中,但苦于无犁、牛等生产资料。曹操便采纳为觊建议,实行食盐专卖,以其收入购买耕牛和农具,贷给归还的农民,帮助他们恢复生产

《三国演义》中曹操人力资源管理思想对当代社会的启示

《三国演义》中曹操人力资源管理思想对当代社会的启示 作者:安丽晓 来源:《经营管理者·下旬刊》2017年第02期 摘要:《三国演义》是我国著名的历史演义类小说之一,其中刻画了200多个人物形象,不仅深入人心,还蕴涵了丰富的管理思想与智慧,本文对《三国演义》中曹操的人物形象与人力资源思想进行分析,发散性思考了《三国演义》中曹操人力资源管理思想对当代社会的启示,以丰富人力资源管理的学科性与艺术性,深入对人力资源管理的不断探索。 关键词:《三国演义》曹操人力资源管理当代社会启示 《三国演义》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讲述的是东汉末年魏、蜀、吴三国争霸的历史故事,其中包含了200多个历史人物形象,以丰富的社会形态为读者展现了忠于历史的艺术作品。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看,小说中最大的亮点就是曹操、刘备、孙权的用人之道,通过对人才管理的智慧,以充分发挥人才在“争霸”过程中的作用,从而取得竞争中的制高点,历史的发展确如小说中所揭示的,人力资源管理的完胜成就了历史人物在当时的历史地位。曹操,生于公元115年,卒于公元220年,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其凭借卓越的政治军事管理方面的才能奠定了曹魏政权,统一了北方地区,并与蜀、吴形成三国鼎立的局势。在曹操的统治之下,黄河流域一度出现政治清明、经济复苏、社会风气好转的局面,由此可见,曹操对人力资源管理深谙人性。 一、《三国演义》中曹操的人物形象与人力资源思想分析 在《三国演义》中,曹操的人物形象属于冷情、胆大和狡诈的综合型,曹操之所以被称为枭雄,就是因为后世对他的评价褒贬参半,他对求贤的强度,与残害贤士相等同,他曾说过“宁我负天下人,休天下人负我”,书中写到他知道误杀了吕伯奢的家人后,也将错就错地将吕伯奢也杀掉了;还有对他忠心耿耿的荀彧,在反对曹操进爵后被逼自杀。曹操的残忍、狂暴的性格在这些事上体现得淋漓尽致,这也为后来他的失利埋下了导火线。尽管在“争霸”的征途中充满了血腥和危机,但曹操的人力资源思想也是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典范。《三国演义》中曹操对人才的态度可以用四个字进行总结,就是“唯才是举”,这主要是因为当时的大背景与大环境的因素。东汉末年,黄巾起义对东汉政权进行了打击,并削弱了当时政府的控制,从而导致“自由竞争”局面的出现。“争霸”事业的发展不仅需要领导人成为一名伯乐唯才是举,还需要有真正能力的千里马。曹操为了得到贤才,组建了青州军,先后进行招贤纳士,在赤壁之战后,总结战败经验,求贤若渴的认识越加深沉,甚至先后定下《求贤令》、《敕有司取士毋废偏短令》和《举贤勿拘品行令》。面对贤才,曹操竟然能不顾自身形象,未着鞋袜就起身相迎。求

易中天品三国:曹操的用人之道

目录 一、曹操的用人政策中的五种关系 (2) 曹操的用人政策一:名至实归更重实际——名与实 (2) 曹操的用人政策二:德才兼备唯才是举——德与才 (3) 曹操的用人政策三:重用清官不避小贪——廉与贪 (5) 曹操的用人政策四:招降纳叛尽释前嫌——降与叛 (5) 曹操的用人政策五:抓大放小不拘小节——大与小 (6) 二、曹操是个好老板 (8) 1、知人善任,唯才所宜 (9) 2、推诚取信,用人不疑 (10) 3、令行禁止,赏罚分明 (11) 4、虚怀若谷,见贤思齐 (12)

陈寿的《三国志》为曹操做传,最后有一段总结,这段总结陈寿表达了这么一个意思:第一点,战胜袁绍是曹操一生中最重要的成功;第二点,曹操为什么能够战胜袁绍呢?两个原因,第一是曹操精于谋略,第二是曹操善于用人。这是《三国志》的作者陈寿给曹操一生做的一个总结,可见用人之道对于曹操来说是多么地重要。其实所谓用人之道,无非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用什么人,第二个问题是怎么用。 曹操的的用人做法可以总结十六个字:实事求是、唯才是举、不拘一格、来者不拒。也就是说曹操他是实实在在地希望有很多的人才来帮助他,在此前提下,曹操妥善地处理了五种关系。 一、曹操的用人政策中的五种关系 曹操的用人政策一:名至实归更重实际——名与实 第一种关系就是“名与实”。我们知道,世界上有名人,也有能人,名人和能人它不是一个概念,有名的他不一定有能耐,有很多人有能耐他可能不一定有名声,他可能默默无闻。那么你在招揽人才的时候就有一个选项,你是要名人呢,你还是要能人呢?曹操的政策是什么呢?名至实归,更重实际。这个话怎么讲?曹操他很清楚地意识到,自己要成就一番事业,必须有很多很多的人来帮助他。而且相比较而言,曹操的条件是比较差的,政治资本是不如他的对手的,比如袁绍,他有一个庞大的家族作为支持,比方说孙权,他有父兄留下一片现成的基业,比方说刘备,当然也没有什么本钱,但是他自己弄出一个来,刘皇叔,他至少有一张可以骗人的名片,曹操有什么呢?一说起来,太监的孙子。我们知道在东汉这个时代它是很重名的,因为自从汉武帝独尊儒术以后汉代便以名教治天下,我们读孔子的书知道,孔子的学生问孔子说,先生如果做了官,第一件要做的是什么事?孔子说,必也正名乎。所以在这样一个时代名是很重要的,曹操明白这一点,所以他希望争取当时的豪门世族、社会贤达、社会名流这样一些人能够来支持他。 所以曹操不是不要名人,而且是很欢迎名人,但是曹操心里很清楚,这些名人不一定能够帮忙。曹操的态度很简单,你来帮忙固然好,帮腔也不错,帮凶也

[复习]浅谈曹操的复杂性格及其成因

[复习]浅谈曹操的复杂性格及其成因浅谈曹操的复杂性格 谈起那个战火纷飞、尔虞我诈、阴谋与阳谋共存,英雄与枭雄并起的三国乱世,多少豪杰浮于眼前,这些人物形象丰满而个性鲜明:智诸葛、猛张飞、义关羽、憨鲁肃、帅吕布、狡司马……其中,有个人不得不提,这个人物是英雄,枭雄,还是奸雄,历史上众说纷纭,没有统一的说法,在我看来,曹操,不是一个简单地大坏蛋,也不是一个恶德恶性的容器,也不像上面提过的人那样性格鲜明,而是一个活的有着复杂性格而以奸为性格主导的人物。他给我的感受就是:他是一个多面体的十分矛盾的人,很难让人理解透,但是不得不承认他这个人又是那么的真实。 《三国演义》写了曹操的一生, 从孩提之时直到死亡。他一生都在活动着, 斗争着。封建时代的英雄的事业心、权势欲, 政治上的阴谋野心, 旺盛的精力, 卓越的政治和军事的才能, 圆熟的政治斗争的手段, 使他先后战胜了许多的敌手, 成为了一个“挟天子以令诸侯” 的权臣。皇帝在他手里只不过是一个可怜的傀儡, 皇帝的宝座随时随地都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地拉到自己的屁股下面来。人人都说“乱世出英雄”,纵观曹操一生,确实是曹操怀着一颗奸雄的心,也确实做出了不少枭雄想做却做不到的英雄事迹,他收黄巾,讨董卓,败袁术,战张绣,破陶谦,平张邈,灭袁绍,定乌桓,降刘棕,走赤壁,克马超,战孙权,收张鲁,封魏王。 下面我们来看看曹操的复杂性格究竟表现在哪里, (一)、惨无人道但又悲天悯人 在看《三国演义》时,大多数人不喜欢曹操,是因为曹操太残忍,太凶狠,杀人如麻,不像刘备那样的仁君,也做不出像为救助百姓而拖垮军队进程,在曹操的世界观里,只要能活命,可以无所不用其极。比如说为了保住自己小命,不惜恩将仇报,残忍杀害吕伯奢一家,毫无人味,这是他“宁可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

唐太宗的用人思想及功过

第33卷 第2期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Vo l 33No 22010年04月 Jo ur nal of Y ang tze U niversity(So cial Sciences) A pr.2010 收稿日期:2010 01 16 作者简介:焦兴青(1963 ),女,甘肃民勤人,副教授,主要从事历史学研究。 唐太宗的用人思想及功过 焦兴青 (拉萨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政治与管理系,西藏拉萨850003) 摘 要:唐太宗是杰出的政治家,其雄才大略与贞观之治密不可分。主要从贞观之治出现的历 史背景、生产力的发展、唐太宗功绩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唐太宗;贞观之治;纳谏;用人 分类号:K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395(2010)02-0349-02 唐太宗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具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他重视历史上经验教训的借鉴,更注重治国方略、用人,他统治时期,出现了社会安定、经济繁荣、政局稳定、吏治清明、文化昌盛、对外开放等良好局面,史称 贞观之治!。 一、唐太宗的用人思想 具有重视人才理念。深知人才是统治的关键。 能安天下者,惟有得用人才!,隋朝被推翻,士族地主受到沉重打击;士族势力衰落,庶族地主势力上升,寒微地主受重用获得参与政事的机会,统治基础扩大; 为政之要,惟在得人,用非其才,必难致治!。大批有才干的人形成大唐智囊团,巩固地主阶级统治基础。 不拘一格,惟才是举,数次颁发诏书求取人才。他用人不避仇怨、门第、民族、兼收并用, 量才受职!;用人 不以卑而不用,不以辱而不尊。! 君子用人如器,各随所长。自古人君致治,难道能借才异代么?患在自己不能访求,奈何轻量当世?!;抛弃民族偏见,任用阿史那杜尔等少数民族将领。因此贞观人才济济,为唐朝强盛各显其能。 用人如器,各取所长。故能人尽其才,才尽其 用。 为政之要,惟在得人!。[1] 他胸怀宽广,长孙无忌、魏征、房玄龄、杜如晦、封德彝、裴矩、李勣、秦叔宝、尉迟敬德等备受赏识, 房谋杜断!成为佳话,在位23年提拔20多名宰相,庶族出身的超过1/3,重视科举制度,增设科举考试科目,鼓励读书人通过科 举考试做官。 善于纳谏,是少有的贤达开明的君王。他认为安定天下,君主切不可独断专行,否则决策错误,导 致王朝灭亡。君臣如同源与水: 流水清浊,在其源也,君者政源,人庶犹水,君自为诈,欲臣下行直,是犹源浊而望水清,理不可得。![1] 认为君善于纳谏,臣敢于进谏,君臣达成默契,则国家兴盛,要达到这种默契,关键在于帝王能明察用人。 君正臣才敢直!,其开明是魏征成功进谏的重要因素。他接受魏征 兼听则明,偏听则暗!的思想,能听取臣下不同意见, 征雅有经国之才,性又抗直,无所屈挠!。李曰: 每有谏者,纵不合朕心,亦不以为忤!。他虚心纳谏,大臣才敢于进谏,魏征进谏达200余次。魏征逝后他曰: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且殂逝,遂亡一镜矣![2](P154~157) 他警惕阿谀奉承,总告诫大臣: 君主如若刚愎自用,自以为比别人聪明,其臣下一定会谄媚他。如若君主失去国家,臣下也不能单独保全。随朝宰相虞世基,一味阿谀杨广,以保全其富贵,结果也难逃一死。各位应以此为戒,对国家大事有意见,定要直言相告,且莫报喜不报忧。!这种居安思危意识使他有错能纠正,把决策失误减少到最低程度。 赏功罚罪。他规定 国家大事,惟赏与罚,赏当其劳,无功者自退。罚当其罪,为恶者咸惧。![1](P92~98)他以赏罚严明为管理官吏的重要手段,重视考核监督。为使赏罚有据,他重视对地方官

论述中国传统管理思想的精华

中国传统的管理思想分为宏观管理的治国学和微观管理的洽生学。治国学适应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的需要,包括财政赋税管理、人口田制管理、市场管理、货币管理、漕运驿递管理、国家行政管理等方面。治生学则是在生产发展和经济运行的基础上通过官、民的实践逐步积累起来,包括农副业、手工业、运输、建筑工程、市场经营等方面的学问。这两方面的学问极其浩瀚,作为管理的指导思想和主要原则,可以概括为如下一些要点。 1.顺“道” 中国历史上的“道”有多种含义,属于主观范畴的“道”,是指治国的理论,属于客观范畴的“道”,是指客观经济规律,又称为“则”、“常”。这里用的是后一含义,指管理要顺应客观规律。《管子》认为自然界和社会都有自身的运动规律,“天不变其常,地不易其则,春秋冬夏,不更其节。”社会活动,如农业生产,人事,财用,货币,治理农村和城市,都有“轨”可循,“不通于轨数而欲为国,不可。”人们要取得自己行为的成功,必须顺乎万物之“轨”,万物按自身之“轨”运行,对于人毫不讲情面,“万物之于人也,无私近也,无私远也”,你的行为顺乎它,它必“助之”,你的事业就会“有其功”,“虽小必大”;反之,你如逆它,它对你也必“违之”,你必“怀其凶”,“虽成必败”,“不可复振也”。司马迁把社会经济活动视为由各个个人为了满足自身的欲望而进行的自然过程,在社会商品交换中,价格贵贱的变化,也是受客观规律自然检验的。他写道“贱之征贵,贵之征贱”,人们为求自身利益,“以得所欲”,“任其张,竭其力”,“各劝其业,乐其表,若水之趋下,日夜无休时,不召而民自来,不求而民出之,岂非道之所符,而自然之验邪&”对于社会自发的经济活动,他认为国家应顺其自然,少加干预,“故善者因之”,顺应客观规律,符合其“道”,乃治国之善政。“顺道”,或者“守常”、“守则”、“循轨”,是中国传统管理活动的重要指导思想。 2.重人 “重人”是中国传统管理的一大要素,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重人心向背,二是重人才归离。要夺取天下,治好国家,办成事业,人是第一位的,故我国历来讲究得人之道,用人之道。得民是治国之本,欲得民必先为民谋利。先秦儒家提倡“行仁德之政”,“因民之所利而利之”,“修文德以来之”,使“天下之民归心”,“近者悦,远者来”,“天下大悦而将归己。”《管子》说:“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国家心须“令顺民心”,“从民所欲,去民所恶”,乃为“政之宝”。西汉贾谊说:“闻之于政也,民无不为本也。国以为本,君以为本,吏以为本”,“国家的安危存亡兴坏,定之于民;君之威侮、昏明,强弱,系之于民;吏之贵贱,贤不肖,能不能,辨之于民;战争的胜败,亦以能否得民之力以为准。”这些思想历代都有,逐步成为管理国家的准则。得人才是得人的核心。要得人才,先得民心,众心所归,方能群才荟萃,故《管子》把从事变革事业,注重经济建设,为人民办实事,视为聚拢优秀人才的先决条件,叫做“德以合人”,“人以德使”。 我国素有“求贤若渴”一说,表示对人才的重视。能否得贤能之助,关系到国家的兴衰和事业的成败。“得贤人,国无不安广…&失贤人,国无不危”。诸葛亮总结汉的历史经验说:“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之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之所以倾颓也”(《前出师表》)。《晏子春秋》则把对人才“贤而不知”,“知而不用”、“用而不任”视为国家的“三不祥”,其害无穷。在治生学方面,我国也有重视人才的传统。司马迁提倡“能巧致富”,他说:“巧者有余,拙者不足”,“能者辐辏,不肖者瓦解”。唐代陆贽说:“夫财之所生必因人力,工而能勤则丰富,拙而兼隋则篓空”。西晋的傅玄说:“夫裁径尺之帛,形方寸之木,不任左右,必求良工”。凡能工巧匠,或对生产建设有重大贡献者,如春秋时发明木作工具的

浅谈曹操的文学成就

浅谈曹操的文学成就 宁殷1338130333 摘要;曹操这一历史人物虽然世人对他的评价有褒有贬,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他在中国历史上确实是一个传奇。他是一个具有文才武略的政治家,不仅自己积极从事创作,开创新局面。在统一北方的过程中也不断延揽人才,网罗贤士,形成了以其曹氏父子为中心的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重要的文学集团,促进了文学的发展和繁荣。 关键字;个人风格诗歌成就名篇分析散文特点 正文:曹操不仅是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也是开建安风气之先的文学家。他“外定武功,内兴文学”。文学事业上,把文学看作是“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世”;延揽天下文士,奖掖文学人才,给作家们以较高的社会地位,为其创作活动提供有利的条件,对建安文学的繁荣起了促进作用;同时,他更以自己的创作,开创了建安文学的新局面。曹操的作品明人张溥辑有《魏武帝集》,收令,教,乐府,古辞等140余篇。中华书局校勘本《曹操集》收录诗歌122首,文章152篇,较为完备。 曹操在文学上历来最被人推崇的,是他的诗。相传曹操“登高必赋”,每赋“被之管弦,皆成乐章”。他的诗现存的都是曾经配乐演唱的乐府歌辞,且大都是乐府相和歌辞——一种利用管乐和弦乐相和伴奏,主要在宴会上演唱的歌曲的歌词。这与他一生爱好音乐并精通音律有关。但曹操亲自写作乐府歌辞供乐工演唱,不仅仅是爱好问题。他的乐府诗往往突破旧题的限制或自创新题,继承了乐府民歌“缘事而发”的精神,反映社会现实,抒发思想感情,在娱乐性的歌辞中融入个人的人生感慨,而又不太顾及诗的整体结构的严密,凡此均反映了他在艺术上也不受传统习惯束缚的“通脱”性格。 曹操今存二十一首乐府诗,其中艺术形式上有三言,四言,五言,而以四言居多。其五言诗善于叙事,描写,并融入自己的感情,推动了五言体的新发展。其四言诗成就更高,继承了“国风”和“小雅”赋比兴的手法和抒情的传统,使中衰了七百年的四言诗重放光彩。语言运用上朴质,自然又遒劲有力。既学习乐府民歌的表达方式,不事雕琢,不求辞藻,真率自然,恰当地结合自己的性格个性,无论写事抒情,都掷地有声。内容上除《气出唱》《陌上桑》等是表现仙游题材,《短歌行周西伯昌》是歌咏历史题材的以外,大都是表现当时的社会现实和作者的生活感受。 下面,笔者会通过几首比较突出的作品来浅谈一下曹操的文学创作。 从曹操的乐府诗中可以看到诗人的打着个人印记的激情,这不仅仅是汉代民歌中所没有的,在仅存的几篇汉代文人所作乐府相和歌辞中也看不到。其最典型的例子,应当数《短歌行》: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宴,心念旧恩。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此诗当是曹操为宴会而创作的乐府歌辞,因此并不以思想的深邃见长。从内容上看,第一节所表达的人生短暂,只能借酒消愁的感叹,与以下展示的期待天下贤才归于他麾下而成就功业的愿望,二者之间实存在着尖锐的冲突。因为面对短暂的人生,像曹操这般具有雄才伟略的乱世英雄也只能无奈地说“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那么他希望才智之士助其建功立业的宏伟目标,其本身是否有价值也就存在极大的疑问。不过,如果考虑到这是一首在宴会上演唱的乐歌,也就可以理解,其第一节乃是劝与宴者放怀痛饮,第二第三节对与宴者表示其深厚的感情,包括原先对他们的怀念和由于他们的到来而产生的喜悦,末节

浅谈唐太宗的用人策略与现代基层用人体制

浅谈唐太宗的用人策略与现代基层用人体制 武定县发窝中学教师杨天会 【摘要】唐朝前期是盛产贤明君主的时代,特别唐太宗更是一位明君。他统治下的大唐帝国在经济、社会和用人策略等方面的佳话世界有目共睹;励精图治的治国策略也备受后人推崇,而在选才用人方面的独到见解对现今中国基层政权有着深远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唐太宗用人策略基层政权用人体制 一、研究的历史背景 唐朝(公元618年—907年)是由唐高祖李渊建立起来的强大王朝,它与汉朝同成为中华民族兴盛的两个时代,并以其前所未有的辉煌与繁荣开创了中国繁盛的新纪元。 隋朝末年,当隋炀帝四处攘乱之际,驻守太原的唐国公李渊率大军进军关中,并于公元618年称帝建国,年号武德,建都长安,开启了李唐王朝统治中国的历史。高祖李渊登基后立即着手消灭其它各部反隋势力,先后击败上邽(天水)的薛举,薛仁杲;洛阳的王世充;河北的窦建德等反对势力,实现了统一大业。 武德九年(626年)六月初四,李渊次子李世民在大臣尉迟、敬德、段志玄、长孙无忌等人的帮助下,发动了“玄武门之变”,诛杀了与自己对立的太子李建成,及四弟李元吉,进而迫使其父李渊退位。同年八月,秦王李世民在大多数朝臣武将的拥护下继皇帝位,改年号贞观,是为历史上著名的唐太宗,唐太宗李世民是我国历史上比较开明的皇帝之一。贞观二年,太宗命兵部尚书

大将李靖讨伐突厥,大获全胜。从此消除了西域各族对中原的威胁。与此同时,太宗皇帝启用贤能人士,由魏征、高士廉、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等人为宰相,辅助处理国家政事。在其统治下,通过一系列的政治、经济、文教等方面的改革,使大唐帝国空前繁荣,史称“贞观之治”。在他执政的23年中,他始终把“选贤任能”作为治国安邦的根本。在贤臣的大力辅佐下,加上他本人的政治才干,以致他统治时政治清明,经济繁荣,社会安定,人民安居乐业,成就了“文景之治”以来的又一盛世“贞观之治”。唐朝盛世局面的出现与唐太宗巧妙精明的用人策略是分不开的。本文就唐太宗的用人策略以及对现今基层用人管理的借鉴作用作简要的论述。 二、唐太宗时期的用人策略 1.选用贤能人,所使用的人必须德才兼备 以战功作为选拔官员的衡量标准是唐朝初年选用能人的主要标准。换言之,在唐朝初年只要你在战争中立了大功,就可以授官晋爵。这是以秦朝“军官爵制”的武治思想是一脉相承的。而唐太宗不一样,他选用贤能人的标准是必须德才兼备,尤为重视所用人的道德品质。唐太宗认为德才兼备的人是亲民之官,关系到百姓的切身利益。他认为:“用得正人,为善者皆劝;误用恶人,不善者竞进”。在他选人用人的标准中,认为如果误用了缺德无行的“恶人”,越是有才干,危害越大。据史料记载,许敬宗是一个才优但德行不好的人,终身没有得到重用。由此可见,在选拔人才方面,唐太宗尤其重视人的道德素质,掌握了用人的关键。

试论曹操的人才思想

1996年10月第19卷第4期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 nal of Hebei Normal Universit y(Social Science) Oct.1996 Vol.19No.4试论曹操的人才思想 关玉生 摘 要 本文从“不念旧恶”,“失晨之鸡,思补更鸣”、“不惟德修”等几个方面阐述了曹操的人才思想,并指出其人才思想不仅对曹魏集团的建立与巩固有 重要作用,就是对今天也有某种借鉴意义。 关键词 人才 求贤 唯才是举 曹操其人,过去我是从小说中认识的。因而,每每接受的是一个“残忍”、“奸诈”的形象。近来读史,我发现曹操不是至少不完全是小说中所描写的那样子,历史真实的曹操和艺术加工过的曹操是两码事。在曹操的性格特点中,既有残忍和奸诈的一面,又有大度、爱才、节俭和多情善感的一面。特别是他的人才思想,不但过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就是现在也有某种借鉴意义。 一、关于管人的官要具有“伯夷之风”,“史鱼之直”的思想。曹操的这个思想主要体现在对掾属官员的选拔之中。三国曹魏集团的掾属是分管人事的机构,正职叫掾、副职叫属。在其中任职的崔琰、毛王介等人,都是曹操亲自遴选的。崔琰,性耿直敢言,知人善知,具有美好的声誉。曹操于是选他担任东西曹的掾和属。授职之时,特发了一道手令:“君有伯夷之风,史鱼之直,贪夫慕名而清,壮士尚称而厉,斯可率时者已。故授东曹,往践厥职。”(《三国志》魏书、崔琰毛王介等传)从曹操的这个手令,我们可以看出曹操对掾属官员选拔的基本要求:那就是要选具有“伯夷之风”,“史鱼之直”的人;只有这样的人才可以给社会作出表率,起到影响人、教育人的效果。 手令中所提到的伯夷是商末孤竹国国君的长子,孤竹国君死后,与其弟叔齐三相让国,弃国逃走;史鱼是春秋时的卫大夫,临死对其子说:我数言遽伯玉之贤,而不能进;弥子瑕不肖,而不能退。为人臣不能进贤而退不肖,死不当治丧正堂、殡我于室足矣。死后,报告卫君,卫君按照子鱼生前要求擢用遽伯玉,而斥退弥子瑕。伯夷在历史上以谦让著称,史鱼则是公正无私的典型。曹操用“伯夷”和“子鱼”比作崔琰,既是对崔琰的褒肯,同时也是对社会的一种宣示。 毛王介,在担任县吏时,就以公正廉洁著称,被曹操发现后,亦让他担任东曹掾的职务。由于他秉公办事,不徇私情,得罪了权贵,据说,有一次曹操之子曹丕找到毛王介,要求任用他的一个亲属,被毛王介拒绝。建安十七年(公元212年),有人以西曹地位高于东曹为由,要求裁并东曹只保留西曹,想把毛王介排挤出去。曹操了解到实情后,特地下了一道手令:“日出于东,月盛于东,凡人言方亦复先东,何以省东曹?”(《三国志》魏书、崔琰毛王介等传)不但

曹操人才观给我们啥启示

曹操人才观给我们啥启示? 曹操是一代枭雄。尽管史书上说曹操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他戎马一生,为打造江山背上一世的骂名。但是他依靠着自己的政治、军事、人才各方面出色的谋略,成为了三国时期出色的领袖人物之一。 曹操除了具有极高的政治智慧、军事谋略外,求贤若渴的人才观也是其一生极其灿烂的亮点。 为实现统一中原的政治野心,他一开始就实施求贤天下的战略。在起兵创业阶段,他认为:“吾任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无所不可。”这里的“智” 是指谋臣泛指谋略、智慧,“力”是指武将,泛指军事力量。可见,初露头角的曹操就把人才作为自己剪灭群雄的保证。 爱才。曹操颁布的三道《求贤令》,被众多的人奉为古代爱才的范例,常常使后世怀才不遇者自恨生不逢时,不得其主。例如,攻克冀州后,他令人遍访冀州贤士,求贤若渴;他不仅对主动投靠自己的人高薪聘请、尊重有加,而且对敌营中的人才也喜爱备加:见许褚“威风凛凛”,心中暗喜,见贾诩“应对如流,甚爱之”,然后想方设法争取过来为己所用。事实上这些人都为曹魏集团建立丰功伟绩。他爱才情深,常常产生对人才的深深惜怜,他的数哭郭嘉、典韦,令捧读者不禁潸然垂泪,感动不已。他宴饮长江,以真挚动人的诗歌倾诉自己日夜渴望人才的心情,他以“山不厌高,水不厌深”自比,抒发自己礼贤纳士的博大胸怀,希望归附自己的人才越多越好。为了争夺关羽,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送美女十人,金帛无数,更赠赤兔宝马,封官汉寿亭侯,真可谓费尽心机。有时真是达到了不挥手段的地步,曹操得知徐庶很有才能,为把徐庶夺到自己手下,他按程昱的计策,星夜搬取徐母到许昌,先是以礼厚待,企图让徐母写信召来徐庶;一计不成,又赚得徐母手迹,仿其字体,伪造书信,终于把徐庶骗到许昌。正因为曹操爱才惜才,善于罗致人才,才造成“猛将如云,谋士如雨”的强大阵容,为实现他“摧灭群逆,克定天下” 的政治抱负打下了可靠基础。 惜才。曹操的选人方面也有精辟见解和独到眼光,可以概括为“唯才是举、不拘一格”。他曾经多次下令,公开向天下求贤。他针对东汉选官的积弊,以无畏的胆略,把“德行”、“名节”、“门第”等迂腐无用的选才标准一扫而光,在建安15年春天发布的《求贤令》中,他指出:“若必廉士而后可用,则齐桓其何以霸世!……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 后来发布的《敕有司取士毋废偏短令》中,他进一步强调:“夫有行之士未必能进取,进取之士未必能有行也。陈平岂笃行,苏秦岂守信耶?而陈平定汉业,苏秦济弱燕。由此言之,士有偏短,庸可废乎!” 公元217年,曹操已63岁,行将就木,但求贤之心愈切,在《举贤勿拘品行令》中更明确指出对那些“不仁、不孝而有治国用兵之术”的人,“各举所知,勿有所遗”。曹操具体实践了他对人才的重视和爱惜,把人无完人,慎无苛求的思想,把才重一技、用其所长的思想,把只用人才、不用庸才的思想推向了顶峰,充分表现了超越他人的气魄和胆识。 用才。曹操对于人才的任用同样有高超的艺术,经常使用考察和面谈识别方法。汜水关前,关羽要求出战华雄。曹操见“其人身长九尺,髯长三尺,丹风眼,卧蚕眉,面如重枣,声如巨钟,立于帐前。”这形象,

曹操的用人之道

曹操的用人之道 曹操会用人,这在历史上几乎是公认的,他可以说是深知“用人之机”。但问题并不在于他做了什么,而是怎样做,以及为什么这样做。也就是说,重要的不是“术”,而是“道”。曹操的用人之道的“道”究竟是什么呢? 曹操用人的特点可以总结为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是“知人善任,唯才所宜”。唯才所宜和知人善用或者知人善任是统一的。知人善任包括三个内容,一是知道哪些人是人才;二是知道这些人是哪方面的人才,或者哪种类型的人才;三是知道把这些人放在什么位置上最合适。知人善任第一是知人,第二是善任,而善任就要唯才所宜。 第二是“推诚取信,用人不疑”。这是用人的一般原则,疑人不用,用人不疑,会用人的人都是这么做的。对于曹操而言,他所处的环境是特殊的,他身处乱世,乱世的特点是人心浮动,人际关系紧张,人与人之间缺乏信任和诚意;而且曹操阵营复杂,里面有原来东汉王朝的官员,有新招聘和新选拔的官员,有曹操自己带出来的人,也有别人阵营里投靠、投降和投奔曹操的,这些人相互之间也相互猜疑。也就是对于曹操来说,信任和诚意在这种环境下格外地重要。曹操在对待人才上能够量才而用,并以相互信任架起了与人才沟通的最佳桥梁,因此曹操手下人才的能力得到了最大的发挥。所以曹操往往在失败的边缘能够与众将领齐心协力,共渡难关,尤其是在一个尔虞我诈的乱世,这更显出了曹操的诚意与宽容。 第三是“令行禁止,赏罚分明”。曹操治军是很严的,多次下达和颁布各种命令,要求严明军纪。因为曹操很清楚,一支没有纪律的队伍是不能战胜敌人的;而且曹操还能够做到以身作则,“割发代刑”的故事就是很好的例证。曹操罚得重,赏得也不含糊。曹操如果要奖赏部下,一定是这个人立下了赫赫的功劳;而且曹操的奖励一定十分到位,就是给的奖励一定超出对方希望的那个份额,在奖励的时候他考虑得非常周到。曹操作为一个统帅,他有一个过人之处,就是从来不和部下争风头、争面子、抢功劳,他所有的功劳都归于部下;他的

浅析曹操形象

浅析曹操形象 曹操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一部《三国演义》使众人认为曹操的形象具有奸诈、残忍、任性、多疑等诸多特点,但在学者眼中与文献中记载,曹操的形象与《三国演义》中所具有的形象却不相同。西晋时期著名的历史学家陈寿认为:曹操在三国历史上明略最优,在其作品《三国志》中对曹操做出了非常高的评价:“太祖运筹演谋,鞭挞宇内,揽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终能总御皇机,克成洪业者,惟其明略最优也。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西晋时期的史学家王沈在《魏书》中这样写到:“太祖御军三十余年,手不舍书。书则讲武策,夜则思经传。登高必赋,及造新诗,被之管弦,皆成乐章。” 罗贯中极大贬低了曹操,而《三国演义》作为一部著名的小说被众人所知晓,从而致使曹操的形象被世人固定为奸诈、残忍、任性、多疑。我们如何认识曹操这个人呢?我认为可以从曹操的诗歌及历史文献综合分析入手了解曹操的人物形象,以使我们能够了解到曹操的真实形象。曹操的外在形象可以从历史文献得知,并且国内众多历史研究者已对曹操面貌做了复原,使众人了解到曹操的外在形象。但曹操的内在形象我们又要怎么去了解呢?我认为曹操作为一个文学家,那他也具有文学家的特点,在其文学世界中,有其灵魂的融入。如诗人李白的诗中,我们可以知道到作者豪放不羁,喜爱饮酒作诗,真挚结交友人的真性情。诗是表达心灵的文学,诗人依照一定的音节、声调和韵律,用高度概括的语言、丰富的情感以及意象来集中表达生活和人类的精神。诗是诗人情感的高度集中表现,从一首诗中可以了解诗人写诗时的情感,而在诗人的众多诗歌综合分析中便能知晓诗人的性格特点,从而得知诗人的人物形象。所以,我们也可以从曹操诗中读懂曹操! 一、曹操人物经历

浅谈唐太宗用人观,陈聪

浅谈唐太宗的用人观 陈聪 1143001407721 [摘要]:唐太宗的领导艺术曾经为历代统治者和有识之士所推崇。早在唐代就有史臣吴兢将其编撰成《贞观政要》一书。" 后之求治者或列之屏风或取以进讲。"其中的许多思想和方法对于我们今天的领导者来说不仅具有启发作用而且具有警醒作用。既是补药更是清醒剂。 [关键字]:唐太宗人才复制机制战略性 贞观盛世,首先是人才感世.贞观人才盛世的出现,在于它的开创者唐太宗“全庶并用,富民同申,新故同进,汉夷并用”,从而起用了大批人才。毫无疑问,在众多的封建帝王中,唐太宗是用人的皎皎者.他的用人经验至今仍有多方面的借鉴意义。唐太宗贞观之失的教训比“贞观之治”的光环更值得后人深思。首先,唐太宗失德于家,在一定程度上也贻害于国。专制时代的中国以“家天下”为政治特色,君主治国的基础自然是治好家,所以君臣父子纲常伦理为治理国家的根本。唐太宗即位以后,为了能够长久地稳固李唐江山,不断地反思古往今来历史的治乱问题,尤其是隋亡的历史教训,以求社稷永固、国祚永享,从而形成了他为政以德的思想。他认为:“古来帝王以仁义为治者,国祚延长;任法御人者,虽救弊于一时,败亡亦促。既见前王成事,足见元龟。在隋末战乱中,唐太宗亲眼目睹了强大的隋朝轰然倒塌,短命而亡。唐太宗亲自参加了剿灭群雄、建立李唐王朝的统一战争,这样的经历使他对王朝兴替有了更加深刻的体会。为了稳固李唐江山,唐太宗不断反思历史上的治乱问题,尤其注意吸取隋亡的教训。在反思过程中,唐太宗逐渐形成了一种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正是因为有了这种忧患意识,唐太宗在处理各种治国问题时,如君道、民本、德治等,才制定了正确的方针、策略,并最终开创了贞观之治的盛世局面。 用人问题,历来是一个关系到政权存亡,国家盛衰的重大问题,唐太宗作为我国古代一位杰出的封建帝王总结并吸收历代特别是亡隋在用人问题上的经验教训制定出一条正确的用人路线。推行了一整套颇具特色的用人政策使一大批人才集中到他的麾下跟他一道“治乱 。本文将在前辈学者研究的基础上对唐太宗用人思想的几个侧面进行分析 唐太宗用人能力方面是值得肯定的,但是纵观贞观朝政不能看出太宗用人问题上有明显的亲厚于原天策府的人。历来史家论及“贞观之治’,先要归功于唐太宗的用人政策.诚然,贞观时期确曾出现了一批在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文武大臣,唐太宗亦不失为与秦皇汉武齐名的封建统治者。贞观君臣论政之辞,经史书推崇性的记载之后,成为唐以后历代统治阶级的楷模。实质上·唐太宗的用人政策虽较多数封建统治者为积极,但并非如封建史学家所吹捧的那样。唐太宗个人文才与武功都很出众但丛他的用人思想中体现出来的知人善任,唯才是与及用人不疑等方面更为引人注目。唐太宗用人不断吸取前人教训,形成自己独具特色的用人之道。1、重视人才,德才兼备唐太宗历经隋末大动荡,他深知创业难,而守业更难的道理。何以守业,他认为关键在于得人,特别是忠臣良将。为此他对臣子说“守业之难,方与公等慎之。”他把“进用善人”作为自己终身奉行不渝的三件大事之一。唐太宗深刻地认识到人才的重要性。他曾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治安之本惟在得人“、“能安天下者,惟在用得贤人。”他把贤才看是立国、强国的第一要素。他认为贤才以兴天下,只要依靠大批有才干的

论曹操

论曹操 ——从史传到《三国演义》曹操人物形象分析

摘要 曹操,乱世时期一颗星光灿烂的明珠;曹操,战争与政治熏陶下的一个优秀人物;曹操,大智大勇与奸诈无比的矛盾化身。出身宦家,力求除宦;初讨黄巾,安身立命;胸怀大志,所向披靡。恭迎献帝,首倡义师;许下屯田,流民归附;北征乌丸,荡除不轨。举贤用能,不避其瑕;唯才所宜,不求其全;知人善任,不问其身。袁氏败亡,北方遂平;南谋孙刘,赤壁遗恨;克成洪业,天下三分。行军伍间,尚能作赋;立战阵前,激昂吟诗;攻城拔地,大修学堂;陷州夺池,整齐风俗;整顿经济,兴修水利;文武兼施,天下升平。其人伪诈,其好残杀;屠城徐州,血洗邺城;诛杀名士,只报一恨;枉杀名臣,只为已思;假梦杀姬,自欺欺人;与仓官谋,借头安心;凡此之类,不胜枚举。晋室一统,以此为基;曹操之功,实不可没;错过虽多,掩瑜千秋功过,后人评说。曹操,这个《三国演义》中著名的人物,毁誉参半,说曹操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曹操太复杂,而且对曹操的看法和评价始终没有断过论争。甚而至于将历史中的曹操和《三国演义》小说中的曹操放在一起,越搅越乱,越乱越不能够认识曹操的真面目。我这里说曹操,将选取两个角度对曹操谈谈看法,力求能够让大家对曹操有一个更深刻的理解。 关键词 曹操;事家;政治家;残忍;奸诈 目录

摘要 (1) 第一章前言 (3) 第二章从史传到《三国演义》中的曹操人物形象 (3) 2.1曹操的历史真面目 (3) 2.1.1史籍中对曹操的评价 (3) 2.1.2曹操是一个出色的政治家 (4) 2.1.3曹操是一个卓越的军事家 (5) 2.1.4曹操是一个优秀的文学家 (6) 2.1.5曹操是一个性格复杂的男人 (7) 2.2曹操之丰满的文学形象 (8) 2.2.1曹操的文学形象的形成 (8) 2.2.2曹操在《三国演义》中的文学形象 (9) 结论 (12) 参考文献 (13)

浅谈曹操的人力资源管理

浅谈曹操的人力资源管理 《三国演义》中曹操是一位具有出色才华和鲜明个性的枭雄人物,其雄才大略、风度气襟、治国之道无不给人留下栩栩如生的形象,本篇着重从曹操的人才战略、选人标准、用人思想等几方面,结合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进行阐述。曹操为实现统一中原的政治野心,一开始就实施其长期的人才发展战略,在起兵创业阶段,他有这样的观点:“吾任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无所不可。”这里的“智” 是指谋臣泛指谋略、智慧,“力”是指武将,泛指军事力量。可见,初露头角的曹操就把人才作为自己剪灭群雄的保证,而且对人力资源的认识也非常人所能比拟的。曹操颁布的三道《求贤令》,被众多的人奉为古代爱才的范例,常常使后世怀才不遇者自恨生不逢时,不得其主。例如,攻克冀州后,他令人遍访冀州贤士,求贤若渴;他不仅对主动投靠自己的人高薪聘请、尊重有加,而且对敌营中的人才也喜爱备加:比如,见许褚“威风凛凛”,心中暗喜,见贾诩“应对如流,甚爱之”,然后想方设法争取过来为己所用。事实上这些人都为曹魏集团建立丰功伟绩。他爱才情深,常常产生对人才的深深惜怜,他的数哭郭嘉、典韦,令捧读者不禁潸然垂泪,感动不已。他宴饮长江,以真挚动人的诗歌倾诉自己日夜渴望人才的心情,他以“山不厌高,水不厌深”自比,抒发自己

礼贤纳士的博大胸怀,希望归附自己的人才越多越好。为了争夺关羽,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送美女十人,金帛无数,更赠赤兔宝马,封官汉寿亭侯,真可谓费尽心机。有时真是达到了不挥手段的地步,曹操得知徐庶很有才能,为把徐庶夺到自己手下,他按程昱的计策,星夜搬取徐母到许昌,先是以礼厚待,企图让徐母写信召来徐庶;一计不成,又赚得徐母手迹,仿其字体,伪造书信,终于把徐庶骗到许昌。正因为曹操爱才惜才,善于罗致人才,才造成“猛将如云,谋士如雨”的强大阵容,为实现他“摧灭群逆,克定天下” 的政治抱负打下了可靠基础。 曹操的选人方面也有精辟见解和独到眼光,可以概括为“唯才是举、不拘一格”。他曾经多次下令,公开向天下求贤。他针对东汉选官的积弊,以无畏的胆略,把“德行”、“名节”、“门第”等迂腐无用的选才标准一扫而光,在建安15年春天发布的《求贤令》中,他指出:“若必廉士而后可用,则齐桓其何以霸世!……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 后来发布的《敕有司取士毋废偏短令》中,他进一步强调:“夫有行之士未必能进取,进取之士未必能有行也。陈平岂笃行,苏秦岂守信耶?而陈平定汉业,苏秦济弱燕。由此言之,士有偏短,庸可废乎!” 公元217年,曹操已63岁,行将就木,但求贤之心愈切,在《举贤勿拘品行令》中更明确指出对那些“不仁、不孝而有治国用兵之术”的人,“各

唐太宗用人之道

唐太宗用人之道 唐太宗李世民(599-649),中华帝国千古一帝,唐代第二位君主,唐高祖李渊之次子。世民出生于武功(今陕西武功西北),4岁时曾有相面先生预言说,此子将来必能济世安民,因以为名。隋炀帝大业十一年(615),炀帝被突厥始毕可汗率兵围困在雁门(今山西代县),年仅16岁的李世民应募勤王,崭露头角。大业十三年(617),李渊被任为太原留守,李世民随从来到晋阳(今山西太原)。这时隋政已衰,天下大乱,李世民便广交英雄豪杰,积极招兵买马,准备举兵反隋,夺取天下。武德九年(626)六月四日,李世民率秦王府幕僚长孙无忌、尉迟敬德等,发动“玄武门之变”。两天以后,唐高祖下诏将李世民立为太子。八月,唐高祖禅位而为太上皇,

李世民登上帝位,是为唐太宗。 唐太宗李世民是我国古代封建社会中一个有作为的皇帝。他登基之后,励精图治,使唐朝很快出现了经济繁荣,政局稳定的升平景象。这种景象的出现,固然有多方面的原因,而唐太宗实行一整套比较开明的人才政策则是其中重要原因之一。 一 唐太宗人才政策的形成有其独特的历史原因。 唐太宗即位之初,国内形势并不是很好。一方面,唐王朝是在攫取隋末农民起义果实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它最后击败刘黑闼起义军是在武德六年,至唐太宗即位不过3年多时间,农民起义的余散力量

同唐王朝统治者之间仍然处于相对紧张的状态;另一方面,建成、元吉余党既不甘心也不安心,总想侍机捣乱。武德九年和贞观元年,地方上不止一次发生过局部变乱,这些都给唐太宗政权带来威胁。 历史的得失是唐太宗的一面宝鉴。隋炀帝在治理国家中实行“骄矜自用”的孤家寡人政策,无法使“智者献其谋,勇者竭其力”。对此,唐太宗深有感触地说:“前事不远,吾属之师也!”在时势面前,唐太宗认识到,“能安天下者,惟在用得贤才”,把“用贤才”与“安天下”联系起来,其见解是客观的,同时又是辩证的。应该说,这是唐太宗人才政策得以形成的一个基本的指导思想。 为了尽快地稳定局势,唐太宗必须恰当地协调和处理好各种复杂的阶级矛盾和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