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清洁生产、生态工业和循环经济

清洁生产、生态工业和循环经济

清洁生产、生态工业和循环经济

作者:马杰

来源:《农民致富之友》2014年第08期

[摘要] 随着生活环境形势变得越来越严峻,在未来的环保过程中,清洁生产、生态工业和循环经济是三个主要的发展方向,这三者之间不仅有区别,也有一定的共性,本文对清洁生产、生态工业和循环经济三者进行了相关的分析和讨论,为循环经济发展与我国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奠定了理论基础。

[关键词] 清洁生产生态工业循环经济

[中图分类号] X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4-0287-01

一、清洁生产、生态工业、循环经济三者的作用

无论是清洁生产、生态工业还是循环经济,都有一个共同点,即为了积极发挥环境保护对经济发展的指导作用,对传统的环境保护理念都是一种全新的冲击以及突破。近年来随着生活环境形势变得越来越恶劣,加强环境保护成为人们的一个共同目标,而清洁生产、发展生态工业和循环经济都是在企业生产过程中践行新型环保理念的重要措施。

首先,清洁生产、生态工业、循环经济提高了对环境保护的深度以及高度,提倡的是在生产过程中加强各种生产技术和环境保护之间的联系,将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进行有机结合,最终协调环境和经济的统一发展。其次,提升了环境保护对经济发展的指导作用。最重要的是将环境保护的理念融入到生产过程中的许多方面,使得国民经济中的各种生产活动都重视了环境保护。第三,清洁生产、生态工业和循环经济对不同的领域有不同的作用,比如清洁生产主要是针对企业层相关领域,生态工业针对企业群落的相关领域,而循环经济则主要是针对国民经济的相关领域。尽管三者之间的具体应用领域和范围有所不同,但都是为了强化环境保护对经济发展的指导作用。下面就三者强调环境保护对经济发展的指导作用这一共同点进行详细分析。

清洁生产、生态工业、循环经济三者的分析

二、对传统环保理论的冲击和突破

传统的环保工作主要是将工作重点放在对各种污染的治理上,一般都是出现了污染才开始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治理,但是清洁生产、生态工业、循环经济则更多的是将重点放在各种污染出现之前,将环保的理念融入到生产过程中,最终实现生态、清洁的生产,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并且对环境进行保护。最重要的是将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看成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传统的环保战略是希望通过末端治理实现清洁环境的重现,但是清洁生产这一理念本身就对传统的环保战略进行了批判和挑战。从清洁生产的定义中可以看出,其工作的对象是生产活动中的过程、产品以及服务。清洁生产是一种环保战略,其实施的过程中也需要依赖各种工具。当前清洁生产过程中依赖的工具有清洁生产审计、环境管理体系、生态设计、环境管理会计等。这些工具都深入到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各个领域,比如生产、经营、财务、环保等。清洁生产审计也是各国使用得最早的一种清洁生产工具,是一套系统的、科学的环境诊断程序,包括八个部分,即原材料、能源、技术工艺、设备、过程控制、管理、员工、产品、废物处理。在生产过程中如果对这八个方面进行控制,则可以对传统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环境污染进行有效的预防和管理,从而实现生产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当然,清洁生产所针对的主要是单个企业的环境保护和生产过程,是在单个企业内将环境保护延伸到企业中各个环节的过程,但是生态工业则涉及的范围更广,是在各个企业构成的群落之间,涉及相关行业中企业群落中的各个企业。对环境保护的理念以及内涵进行了深层次的延伸与发展。大自然是一个稳定的生态系统,通过其中的各种食物链构建起各种生物之间的网络,工业群落也是如此,传统的工业生产中,各个企业之间是独立的,但是生态工业理念中,各个企业之间是相互关联的,构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一个企业的生产对其他企业以及整个生态系统都会产生影响,因此只有在企业群落之间都践行生态工业的理念,使得每个企业都能够使用环境保护理念进行生产,才能促进环保战略的深入发展。工业生态学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的模式,对工业体系中物质的闭环循环进行强调,在不同企业之间实现了资源共享,为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废物的排放找到了分解者,实现了变污染负效益为资源正效益的目的。

与生态工业相比较而言,循环经济则以一种更高的高度和广度对国民经济与环境保护的双重发展进行阐述,循环经济的活动主要集中在三个层次,第一是企业层次,第二是企业群落层次,第三是国民经济层次。在企业层次上,主要是对企业的生产活动进行规定,即要减少产品和服务的物料使用量、减少产品和服务的能源使用量、加强对各种物质的循环、加强对可再生资源的利用等,提高产品生产过程中对环境的保护。在企业群落层次上则要按照生态工业学的原理,建立企业群落之间的各种信息的集成,促进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废物的输入以及输出管理的建立,从而实现废物的科学合理处理。在国民经济层次上,则应该要实施生活垃圾的资源化以及无害化,促进人们在日常生活以及消费过程中能够实施各种物质以及能源的循环。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逐渐加深,当前各国都加强了对环境保护以及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视程度,各国的环保战略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内也经历了以末端治理为主的理念,但是近年来这种理念和方式的弊端逐渐凸显出来,各国也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我国传统理念中的“先污染、后治理”就是一种典型的末端治理表现,经过各种实践发现,将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分离,只能加重环境以及经济发展的负担,只有在生产过程中践行环保理念,进行清洁生产,才能够保证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重发展。

结语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逐渐推进,在未来的国际竞争过程中,资源将会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各国的核心竞争力也将从传统的人力、财力的竞争转变成为资源竞争。如何在生产过程中保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是很多国家考虑的一个重点问题,传统的环保理念已经不适用现代社会,在未来的发展中应该要加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和统一,清洁生产、生态工业和循环经济从三个不同的层次对该未来的发展进行了阐述。

参考文献

[1]高春艳.清洁生产、生态工业与循环经济关系[J].辽宁城乡环境科技,2004(06)

[2]姜颖清.洁生产、生态工业和循环经济[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12)

[3]倪丽莉,代永芳.浅谈清洁生产、生态工业和循环经济[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3(08)

生态工业含义及意义

生态工业含义及意义 1.生态农业离不开生态工业 工业文明是人类物质文明进步必经的历史阶段,但是传统的工业生产是“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线性经济增长模式,必须改造为生态工业。生态工业就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的生态化生产方式,它是新的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关系,力求把工业生产过程纳入全球生态系统中,使得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的系统: (1)充分、合理、节约地利用资源; (2)把产品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的损害程度降至最低; (3)多层次利用废弃物; (4)把传统工业中侧重污染的末端治理,转变为生产全过程控制的污染防治。 2.生态工业的生产方式 从“生产——流通——消费”一体化的系统原则出发,把传统工业“原料——生产——产品使用——废品——弃入环境”这一单向的开环的线性过程,即: 投入(物质资源与能量资源)——生产最大化——污染——废弃物,导致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的枯竭,改造成“原料——生产——产品使用——废品——再生资源”的循环的闭环系统,即:

投入(物质资源与能量资源)——生产最大化——污染最小——废弃物,有效地减少自然资源的消耗注重产品的质量 消费导向循环使用,注重生产的效率3.生态工业的原理 生态工业按照自然界再生产过程中物质循环、能量转化与生物增长的规律,把工业生产过程放在自然生态环境中安排,力求节能、减排投入——生产——产出——循环使用 4.生态工业的目标 (1)资源的综合利用,短缺资源的代用,二次资源的利用。 (2)节能、省料、节水。 把工业生产过程组织成“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反馈式循环流程,实现“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再利用”的良性循环,以缓解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矛盾。使工业生产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协调发展,促进资源永续利用。 5.循环经济是生态工业的理论基础 循环经济把传统工业的线性生产过程,改造为物质闭环流动型或资源循环。循环经济实质上是低熵化发展模式,它在工业中推行的清洁生产,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清洁的能源、清洁的生产过程和清洁的产品。清洁生产概念是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工业与环境规划活动中心在1989年首先提出的,90年代后期在工业化国家推广。清洁生产实质上就是在工业中进行生态化生产。清洁生产的基本内涵是:

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

一生态系统的三个基本功能: 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信息传递 能量流动:是指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和是散失过程。 物质循环:物质循环是指组成生物体的C、H、O、N等基本元素在生态系统内的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所形成的反复的循环运动。 信息传递:信息传递是指人们通过声音、文字、图像或者动作相互沟通消息的意思。 二新能源与清洁能源的区别: 新能源又称非常规能源。是指传统能源之外的各种能源形式。指刚开始开发利用或正在积极研究、有待推广的能源,如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和核聚变能等。 清洁能源:指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不产生有害物质排放的能源。可再生的、消耗后可得到恢复,或非再生的(如风能、水能、天然气等)及经洁净技术处理过的能源(如洁净煤油等) 清洁能源也称绿色能源,是环境保护和良好生态系统的象征和代名词。它可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概念。狭义的绿色能源是指可再生能源,如水能、生物能、太阳能、风能、地热能和海洋能。这些能源消耗之后可以恢复补充,很少产生污染。广义的绿色能源则包括在能源的生产、及其消费过程中,选用对生态环境低污染或无污染的能源,如天然气、清洁煤和核能等。 新能源————除传统能源,如汽油、柴油等,都可以统称为新能源; 绿色能源————绿色能源主要指能源的消耗过程无污染,或者能源消耗掉后可再生。 所有的清洁能源都是新能源,然而,所有的新能源不一定是清洁能源。 参考: 水能是一种可再生能源,是清洁能源,是指水体的动能、势能和压力能等能量 资源。广义的水能资源包括河流水能、潮汐水能、波浪能、海流能等能量资源;狭义的水能资源指河流的水能资源。是常规能源,一次能源。水不仅可以直接被人类利用,它还是能量的载体。太阳能驱动地球上水循环,使之持续进行。地表水的流动是重要的一环,在落差大、流量大的地区,水能资源丰富。随着矿物燃料的日渐减少,水能是非常重要且前景广阔的替代资源。 部分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并在世界各地形成了一定的规模。目前,生物质能、太阳能、风能以及水力发电、地热能等的利用技术已经得到了应用。 绿色新能源:绿色新能源是指新能源领域中绿色环保的部分能源,它与新能源的区别是新能源涵盖了绿色新能源,绿色新能源是新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有机食品与绿色食品 (1)绿色食品定义: 对“无污染”食品的一种形象的表述 特指无污染、安全、优质、营养的食品。在无污染的生态环境中种植及全过程标准化生产或加工的农产品 严格控制其有毒有害物质含量 使之符合国家健康安全食品标准 并经专门机构认定 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食品 绿色食品标准是由农业部发布的推荐性农业行业标准 NY/T 是绿色食品生产企业必须遵照执行的标准。绿色食品标准分为两个技术等级 即AA级绿色食品标准和A 级绿色食品标准。绿色食品所具备的条件 1 产品或产品原料产地必须符合绿色食品生态环境质量标准 2 农作物种植、畜禽饲养、水产养殖及食品加工必须符合绿色食品生产操作规程 3 产品必须符合绿色食品标准 4 产品的包装、贮运必须符

清洁生产

清洁生产 1,什么事清洁生产?清洁生产的目是什么? 2,答:《中国21世纪议程》的定义:清洁生产是指可既满足人们的需要,又可合理的使用自然资源和能源,并保护环境的实用生产方法和措施,其实质是一种物料和能耗最少的人类生产活动的规划和管理,将废物减量化和无害化于生产过程中。同时,对人体和环境无害的绿色产品的生产亦将随着可持续发展进程的深入而日益成为今后产品生产的主导方向。目的:1自然资源和能源的最合理化2经济效益最大化3对人类和环境危害最小化 3,什么事清洁生产审核?分为哪7个阶段? 答:《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进行释义》定义:清洁生产审核是一套对正在进行系统分析和评价的程序:是通过对一家工厂《公司》的具体生产工艺、设备和操作的诊断,找出能耗高、物耗高、污染严重的原因,掌握废物的种类、数量产生原因的详尽情况,提出如何减少有毒和有害物料的使用、产生以及废物产生的方案,结果对备选方案的技术经济及环境可行性分析,选定可实施的清洁生产方案和分析过程。7阶段:1筹划与组织2预评估3评估4方案产生于筛选5可行性分析6方案实施7持续清洁生产4,清洁生产审核的思路是什么?八因子是什么? 答:思路:1,废物在哪里产生或哪里存在问题2,为什么会产生废物和问题3如何消减或消除这些污染和问题八因子:原辅材料和能源、技术工艺、设备、过程控制、产品、废物、管理、职工。 5,清洁生产与末端治理有何不同? 答:清洁生产与传统的末端治理最大不同,在于思路的不同。过去考虑污染对环境的影响时,把注意力集中在污染物产生之后如何处理,以减小对环境的危害,而清洁生产则是要求把污染物消除在它产生之前。具体的来说,清洁生产与传统末端治理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治”与“防”的区别。传统的末端治理与生产过程相脱节,即“先污染,后治理”,侧重点是“治”;清洁生产从产品设计开始,到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通过不断地加强管理和技术进步,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乃至消除污染物的产生,侧重点是“防”。——“赔”与“赚”的区别。传统的末端治理不仅投入多、治理难度大、运行成本高,而且往往只有环境效益,没有经济效益,企业没有积极性;清洁生产不仅考虑到环境状况的根本改善,而且要降低能源、原材料和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增强竞争力,确保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双赢”。 ——“点”与“线”的区别。传统的末端治理侧重于“点源治理”和“达标排放”;而清洁生产从源头抓起,实行生产全过程控制,污染物最大限度地消除在生产过程之中,同时,也考虑到产品的使用中的环境影响和最终处置的回收利用或无害化处理等。 总之,清洁生产是主动的、积极的环境治理方式,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而末端治理是被动的、消极的环境治理方式,是不可持续的。 6,可行性分析与方案实施阶段的工作内容? 答:可行性分析:1,进行市场调查2进行技术评估3进行环境评估4进行经济评估 方案实施:1组织方案实施2汇总已实施的无\低费方案的成果3评价已实施的中高费方案的成果4分析总结已实施方案对企业的影响 8,对废弃物的产生原因从哪几个方面来进行? 答:1,原辅材料和能源2技术工艺3设备4过程控制5产品6废弃物7管理8员工

循环经济与清洁生产

循环经济与清洁生产 一、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cyclic economy)即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是指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形增长的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 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目标,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物质闭路循环和能量梯次使用为特征,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方式运行的经济模式。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其目的是通过资源高效和循环利用,实现污染的低排放甚至零排放,保护环境,实现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是把清洁生产和废弃物的综合利用融为一体的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 循环经济,它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重构经济系统,使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的过程中,建立起一种新形态的经济,循环经济在本质上就是一种生态经济,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是在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指导下,按照清洁生产的方式,对能源及其废弃物实行综合利用的生产活动过程。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其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 (一)、基本特征 传统经济是“资源-产品-废弃物”的单向直线过程,创造的财富越多,消耗的资源和产生的废弃物就越多,对环境资源的负面影响也就越大。循环经济则以尽可能小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成本,获得尽可能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从而使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相互和谐,促进资源永续利用。因此,循环经济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经济模式的根本变革。其基本特征是: 在资源开采环节,要大力提高资源综合开发和回收利用率。 在资源消耗环节,要大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在废弃物产生环节,要大力开展资源综合利用。 在社会消费环节,要大力提倡绿色消费。

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

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 清洁生产:用以表征从原料、生产工艺到产品使用全过程的广义的污染防治途径。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定义: 清洁生产是一种新的创造性思想,该思想将整体预防的环境战略持续运用于生产过程 产品和服务中,以提高生态效率,并减少对人类及环境的风险。 1、对生产过程而言,要求节约原材料和能源,淘汰有毒原材料,减少和降低所有废弃物的 数量及毒性; 2、对产品而言,要求减少从原材料提炼到产品最终处置的整个生命周期的不利影响; 3、对服务而言,要求将预防性的环境战略结合到设计和所提供服务的活动之中。 特点:持续性、预防性和综合性。 清洁生产的内涵和特点 内涵: 1、清洁的原料和能源少用或不用有毒有害的原料以及稀缺的原料;尽可能采用无毒、低毒、低害的原料替代毒性大、危害严重的原料。常规能源的清洁利用、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各种节能技术的应用等。 2、清洁的生产过程生产中产出无毒、无害的中间产品;减少副产品;减少或消除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危险性因素或者极端条件,如高温、高压、低温、低压、易燃、易爆、强噪音、强震动等;使用少废或无废的工艺和先进高效的设备;最大限度地利用能源和原材料,物料实行再循环;采用简便可靠的操作和控制方法;完善企业内部管理和人员培训,减少跑、冒、滴、漏和物料流失。 3、清洁的产品产品节能、解约原料,产品在使用中、使用后不危害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产品易于回收、复用、再生、处置和讲解,产品具有合理的包装与使用功能。 特点: 1、清洁生产是一项系统工程推行清洁生产需要企业建立一个预防污染、保护资源所必须的组织机构,要明确职责并进行科学的规划,制定发展战略、方针。包括产品设计、能源与原材料的更新与替代、开发无/低费清洁工艺、排放污染物处置以及物料循环等的一项复杂性系统工程。 2、清洁生产强调污染预防和有效性清洁生产考虑对产品生产过程的污染进行重点综合预防,通过污染物产生源的消减和回收利用,使废物兼职最少,以有效地防止污染的产生。 3、清洁生产要求经济性良好在技术可行的前提下执行清洁生产方案,进行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分析,优化生产体系,使产品具备最佳的质量优势和价格竞争优势,以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4、清洁生产需要结合企业的长远发展清洁生产结合企业产品特点和生产工艺要求,使其目标符合企业经营发展方向。环境保护工作要考虑企业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要求、经济支撑能力等现实情况,使得清洁生产不仅推进企业生产的有序、持续发展,而且保护了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 生命周期评价:一种评价产品、工艺过程或活动从原材料的采集和加工到生产、运输、销售、使用、回收、维护、循环利用和最终处理整个生命周期系统有关的环境负荷的过程。 ISO 14000标准特点:

清洁生产、生态工业和循环经济

清洁生产、生态工业和循环经济 作者:马杰 来源:《农民致富之友》2014年第08期 [摘要] 随着生活环境形势变得越来越严峻,在未来的环保过程中,清洁生产、生态工业和循环经济是三个主要的发展方向,这三者之间不仅有区别,也有一定的共性,本文对清洁生产、生态工业和循环经济三者进行了相关的分析和讨论,为循环经济发展与我国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奠定了理论基础。 [关键词] 清洁生产生态工业循环经济 [中图分类号] X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4-0287-01 一、清洁生产、生态工业、循环经济三者的作用 无论是清洁生产、生态工业还是循环经济,都有一个共同点,即为了积极发挥环境保护对经济发展的指导作用,对传统的环境保护理念都是一种全新的冲击以及突破。近年来随着生活环境形势变得越来越恶劣,加强环境保护成为人们的一个共同目标,而清洁生产、发展生态工业和循环经济都是在企业生产过程中践行新型环保理念的重要措施。 首先,清洁生产、生态工业、循环经济提高了对环境保护的深度以及高度,提倡的是在生产过程中加强各种生产技术和环境保护之间的联系,将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进行有机结合,最终协调环境和经济的统一发展。其次,提升了环境保护对经济发展的指导作用。最重要的是将环境保护的理念融入到生产过程中的许多方面,使得国民经济中的各种生产活动都重视了环境保护。第三,清洁生产、生态工业和循环经济对不同的领域有不同的作用,比如清洁生产主要是针对企业层相关领域,生态工业针对企业群落的相关领域,而循环经济则主要是针对国民经济的相关领域。尽管三者之间的具体应用领域和范围有所不同,但都是为了强化环境保护对经济发展的指导作用。下面就三者强调环境保护对经济发展的指导作用这一共同点进行详细分析。 清洁生产、生态工业、循环经济三者的分析 二、对传统环保理论的冲击和突破 传统的环保工作主要是将工作重点放在对各种污染的治理上,一般都是出现了污染才开始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治理,但是清洁生产、生态工业、循环经济则更多的是将重点放在各种污染出现之前,将环保的理念融入到生产过程中,最终实现生态、清洁的生产,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并且对环境进行保护。最重要的是将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看成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概论分析

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概论分析 摘要本文首先详细阐述了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的概念及意义,然后介绍两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最后说明了中国的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现状及解决方法。 关键词清洁生产循环经济联系现状 一、清洁生产 1、概念联合国环境署对清洁生产的定义是:清洁生产是指将综合预防的环境策略持续应用于生产过程和产品之中,以期减少对人类和环境的风险。对生产过程,清洁生产包括节约原材料和能源,淘汰有毒原材料并在全部排放物和废物离开生产过程以前,减少它们的数量和毒性。对产品而言,清洁生产策略旨在减少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从原料的提炼到产品的最终处置对人类和环境的影响。 1996年联合国环境署在1989年定义的基础上对清洁生产的概念进行了重新定义如下:清洁生产是指将整体预防的环境战略持续应用于生产过程、产品和服务中,以期增加生态效率并减少对人类和环境的风险。对生产,清洁生产包括节约原材料,淘汰有毒原材料,减降所有废物的数量和毒性。对于产品,清洁生产战略旨在减少从原材料的提炼到产品的最终处置的全生命周期的不利影响。对服务,要求将环境因素纳入设计和所提供的服务中。 《中国21世纪议程》对清洁生产的定义是:清洁生产是指既可满足人们的需要,又可合理使用自然资源和能源并保护环境的实用生产方法和措施,其实质是一种物料和能耗最少的人类生产活动的规划和管理,将废物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或消灭于生产过程之中。 2、意义清洁生产是一种新的创造性理念,这种理念将整体预防的环境战略持续应用于生产过程、产品和服务中,以增加生态效率和减少人类及环境的风险。

清洁生产是环境保护战略由被动反应向主动行动的一种转变。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随着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全球性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日益加剧,资源和能源的短缺制约着经济的发展,人们也逐渐认识到仅仅依靠开发有效的污染治理技术对所产生的污染进行末端治理所实现的环境效益是非常有限的。如关心产品和生产过程对环境的影响,依靠改进生产工艺和加强管理等措施来消除污染可能更为有效,因此清洁生产的概念和实践也随之出现了,并以其旺盛的生命力在世界范围内迅速推广。 首先,清洁生产体现的是预防为主的环境战略。传统的末端治理与生产过程相脱节,先污染,再去治理,这是发达国家曾经走过的道路;清洁生产要求从产品设计开始,到选择原料、工艺路线和设备、以及废物利用、运行管理的各个环节,通过不断地加强管理和技术进步,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乃至消除污染物的产生,体现了预防为主的思想。 其次,清洁生产体现的是集约型的增长方式。清洁生产要求改变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传统的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走内涵发展道路。要实现这一目标,企业必须大力调整产品结构,革新生产工艺,优化生产过程,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加强科学管理,提高人员素质,实现节能、降耗、减污、增效,合理、高效配置资源,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利用率。 第三,清洁生产体现了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传统的末端治理,投入多、运行成本高、治理难度大,只有环境效益,没有经济效益;清洁生产的最终结果是企业管理水平、生产工艺技术水平得到提高,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环境从根本上得到改善。清洁生产与传统的末端治理的最大不同是找到了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的结合点,能够调动企业防治工业污染的积极性。

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2

一、名词解释 1.清洁生产:是指不断采取改进设计,使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料,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 和设备,改善管理,综合利用等措施,从源头削减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或避免生产、服务和产品使用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以减轻或消除对人类健康和环境危害。 2.循环经济:是指在生产、流通和消费等过程中进行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活动 的总称。 3.清洁生产审核:是指按照一定的程序,对生产和服务过程进行调查和诊断,找出能 耗高、物耗高、污染重的原因,提出减少有毒有害物料的使用、产生,降低能耗、物耗以及废物产生的方案,进而选定技术经济及环境可行的清洁生产方案的过程。 4.环境标志:一种印刷或粘贴在产品或其包装上的图形标志,是一种产品的证明性商 标,表明该产品不但质量符合标准,而且在生产、使用、消费及处理过程中符合特定的环保要求,与同类产品相比,具有低毒少害,节约资源、能源的环境优势。 5.清洁生产指标体系:是由一系列相互独立、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单项评价活动指 标组成的有机整体,他所反映的是组织或更高层面上的清洁生产的综合和整体状况。 二、简答题 1.什么是可持续发展,阐述清洁生产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 答: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威胁的发展。他们之间的关系为:清洁生产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方案;可持续发展理论成为清洁生产的理论基础;可持续发展理论指导清洁生产思想应用于工业实践,以保证环境和经济协调发展。、 2. 生命周期评价的定义(ISO),并分别阐述其主要特征和实施框架? 答:生命周期评价的定义是:汇总和评价一个产品、过程(或服务)体系在其整个生命周期的所有产出对环境造成的和潜在的影响方法。 主要特征:①全过程评价②系统性与量化③涉及面广,工作量大④注重产品的环境影响⑤在理论上和实践方法上都有局限性。 ISO14040将生命周期评价分为相互联系的、不断重复进行的四个步骤:目标与范围确定;清单分析、影响评价和结果解释。同时增加了生命周期解释,对前三个相互联系的步骤进行解释,而这种解释是双向的,需要不断调整。

生态工业园建设在循环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三、生态工业园建设在循环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1.概念:生态工业园(eco-industry park)是根据清洁生产要求、以循环经济理念和工业生态学原理而设计和建立的一种新型工业园区。它通过物质流或能量流传递等方式把不同工厂或企业连接起来,形成共享资源和互换副产品的产业共生组合,使一家工厂的废弃物或副产品成为另一家工厂的原料或能源,模拟自然循环系统,在产业系统中建立“生产者一消费者一分解者”的循环途径,寻求物质闭路循环、能量多级利用和废物产生最小化. 循环经济的本质:倡导的是一种与地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一产品一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 生态工业园区遵从循环经济的减量化( Reduce) 、再使用( Reuse) 、再循环( Recycle) 的3R原则, 3.作用:生态工业园能实现区域内工业体系与生态环境协同发展, 合理利用资源, 充分保护环境,促进清洁技术与环保产业的发展, 改造老工业区, 增强企业竞争力。它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1) 合理利用资源,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从国外的实践看, 生态工业园中的企业实行资源减量化, 再循环与回收利用, 废物的再资源化等措施能大大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减少资源的使用量。通过地域毗邻的企业集群相互利用废弃物, 使物质与能源再资源化, 达到合理利用。 中国资源总量丰富, 但资源的人均占有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部分矿种存在短缺。中国资源承载力接近极限,中国资源浪费严重且综合利用率低。中国资源综合利用水平远低于世界发达国家。以矿产资源为例, 矿产资源利用效率普遍较低, 破坏、浪费与环境污染严重。目前我国滥采滥挖与采富弃贫等现象普遍存在。 (2)充分保护环境, 改善区域环境质量 生态工业园中的企业改变了污染处理方式:从企业对污染的末端治理为主向全过程污染预防与控制为主, 再辅以末端的污染治理方式, 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生态工业园强调以生态为中心, 工业体系与生态环境相协调, 实行循环经济模式。因此企业实行全生产过程的污染防治,生产无污染产品并提供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环境承诺, 从提供产品到提供职能服务, 能极大地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与破坏。由于区域的“废气、废水、废渣”等三废得到综合利用与无害化处理, 其排放到环境中的量减少, 对环境的破坏也减少。 (3)促进清洁生产技术与环保产业的发展 由于企业缺乏长远眼光与担心增加成本, 目前采用清洁生产技术的企业还不是很多。环保产业作为一个很有前途的产业, 在中国发很缓慢。与国外相比, 中国环保产业发展刚刚起步, 规模小, 技术落后, 在工业中所占比重很低。中国环保企业在国内外环保市场上竞争力弱。建立生态工业园必然要求企业用清洁生产技术, 扩大环保企业的市场需求, 增加就业, 促进环保企业与其他企业在生态工业园组成布局。 (4)改造现有的工业区, 增强集聚经济效应 中国现有的工业园存在着资源浪费与环境破坏与污染等问题。园内的企业并非有机的群聚, 而是无机的杂合, 不能形成工业链与工业代谢关系, 集聚经济效益差。这些导致新设的工业园重入老工业区生产—消费—污染的困境。生态工业园则从企业的共生关系组建企业布局,形成资源的综合利用与环境保护, 得到较好的生态、经济与社会效益。 (5)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提高经济效益 企业满足消费者的绿色需求, 实行绿色生产与绿色营销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企业降低了资源消耗与治理污染成本, 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 满足了消费者的绿色需求; 另一方面通过了环保的非关税壁垒, 进人发达国家市场, 获得国际竟争优势。 总之,生态工业园建设是我国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

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 复习

1.清洁生产的定义:《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关于清洁生产的定义是:清洁生产是指不断采取改进设计、使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料、采用先进法的工艺技术与设备、改善管理、综合利用等措施,从源头削减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或者避免生产、服务和产品使用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与排放,以减轻或者消除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 2.实施清洁生产体现的4个方面的原则: (1)减量化原则,即资源消耗最少、污染物产生和排放最少; (2)资源化原则,即“三废”最大限度地转化为产品; (3)再利用原则,即对生产和流通中产生的废弃物,作为再生资源充分回收利用; (4)无害化原则,尽最大可能减少有害原料的使用以及有害物质的产生和排放。 3.清洁生产主要包括3方面的内容: (1)清洁的能源:清洁的能源是指新能源的开发以及各种节能技术的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常规能源的清洁使用,如使用型煤、煤制气和水煤气等洁净煤技术。(2)清洁的生产过程:尽量少用和不用有毒、有害的原料;采用无毒、无害的中间产品;选用少废、无废工艺和高效设备;尽量减少或消除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危险性因素,如高温、高压、低温、低压、易燃、易爆、强噪声、强振动等;采用可靠和简单的生产操作和控制方法;对物料进行内部循环利用;完善生产管理,不断提高科学管理水平。(3)清洁的产品:产品设计应考虑原材料和能源,少用昂贵和稀缺的原料;利用二次能源做原料。产品在使用过程中以及使用后不含危害人体健康和破坏生态环境的因素;产品的包装合理;产品食用后易于回收、重复使用和再生;使用寿命和使用功能合理。 4.清洁生产的两个全过程控制: (1)产品的生命周期全过程控制。即从原材料加工、提炼到产品产出、产品使用直到报废处置的各个环节,采取必要的措施,实现产品整个生命周期和能源消耗的最小化。(2)生产的全过程控制。即从产品开发、规划、设计、建设、生产到运营管理的全过程,采取措施,提高效率,防止生态破坏和污染的发生。 5.企业实施清洁生产的原则: (1)环境影响最小化原则:清洁生产是一项环境保护战略,因此其生产全过程和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均趋向于环境的影响最小,这是实施清洁生产最根本的环境目标。 (2)资源消耗减量化原则:清洁生产要求以最少的投资生产出尽可能多且社会需求的优质产品,通过节能、降耗、减污染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应,这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竞争力,符合企业追求商业利润的要求,因此资源消费减量化原则又是清洁生产的内在动力。 (3)优先使用再生资源原则: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离不开资源,不可再生资源的耗竭直接威胁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企业在实施清洁生产过程中必须遵循优先使用再生资源的原则,以保证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同时也是企业持续发展的保证。 (4)循环利用原则:物流闭合是无废生产与传统工业生产的根本区别。企业实施清洁生产要达到无废排放,其物料在一定程度上需要实现内部循环。 (5)原料和产品无害化原则:清洁生产所采用的的原料和产品应不污染空气、水体和地表土壤,不危害操作人员和居民的健康,不损害景区、休憩区的美学价值。 6.实施清洁生产的有效途径: (1)资源的综合利用 (2)改革工艺及设备,开发全新工艺 (3)建立生产闭合圈,进行物料循环利用 (5)发展环保技术,搞好必要的末端治理 (6)加强科学管理 7.《清洁生产促进法》 广义的清洁生产手段:强制性机制、激励性机制、压力性机制、支持性机制 8.《清洁生产审核暂行办法》

循环经济与清洁生产课程教学大纲

《循环经济与清洁生产》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260436 课程名称:循环经济与清洁生产 英文名称:Recycling economy and cleaner production 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 学时:36 学分:2.0 适用对象: 环境科学专业本科生 考核方式:课程论文的考查形式,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30%。 先修课程: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物理化学、环境生态学、化工原理等。 二、课程简介 近20年来,我国依靠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粗放型增长方式获得了较高的经济增长,使得资源消耗增长过快、资源利用效率过低、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等问题日益凸现,传统的末端治理已经不能有效地遏制住环境的恶化,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工业污染问题。而环境恶化的问题得不到有效的解决,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制约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唯一解决的办法是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从源头全过程考虑,推行清洁生产。清洁生产是世界环境保护工作的重大转折,是一场新的革命,从技术层面上保证社会、经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本课程在转变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与生产模式的层面上,立足于全球清洁生产的整体发展动态,阐述了清洁生产产生的背景、清洁生产的内涵与理论基础;从生产过程、产品、产业系统,以及促进清洁生产的政策工具等方面论述了清洁生产的基本内容和技术方法;重点介绍生产过程污染预防与清洁生产审核、产品生态设计与环境影响的生命周期评价及工业生态系统和物流分析;最后以循环经济介绍了清洁生产的发展态势。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循环经济与清洁生产》课程是环境科学专业和工科各专业的一门选修课,是介于环境工程与环境管理之间的学科。 学习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了解清洁生产的概念及评价方法,掌握清洁生产的主要途径。掌握清洁生产审核的主要内容和方法,初步具备进行企业清洁生产实施的能

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

清洁生产及循环经济 做为一个21世纪的大学生我们必须有先进的思想意识并付诸行动。走在时代的前流,我们应该知道如今流行的新名词“低碳生活”“绿色经济’”生态旅游”……这些总结起来就是要可持续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之一。就是指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它们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系统,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而可持续发展及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密不可分。 首先得说说什么是清洁生产:即指将综合预防的环境保护策略持续应用于 最大化的一种生产模式。 而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从资源流程和经济增长对资源、环境影响的角度考察,增长方式存在着两种模式:一种是传统增长模式,即“资源—产品—废弃物”的单向式直线过程,这意味着创造的财富越多,消耗的资源就越多,产生的废弃物也就越多,对资源环境的负面影响就越大;另一种是循环经济模式,即“资源—产品—废弃物—再

生资源”的反馈式循环过程,可以更有效地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以尽可能小的 资源消耗和环境成本,获得尽可能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而使经济系统及 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相互和谐,促进资源永续利用 在世界上:清洁生产的出现是人类工业生产迅速发展的历史必然,是一项迅 速发展中的新生事物,是人类对工业化大生产所制造出有损于自然生态人类 自身污染这种负面作用逐渐认识所作出的反应和行动。 在发达国家: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初,由于经济快速发展,忽视 对工业污染的防治,致使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公害事件不断发生, 如日本的水俣病事件,对人体健康造成极大危害,生态环境受到严重 破坏,社会反映非常强烈。环境问题逐渐引起各国政府的极大关注, 并采取了相应的环保措施和对策。例如增大环保投资、建设污染控制 和处理设施、制定污染物排放标准、实行环境立法等,以控制和改善 环境污染问题,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通过十多年的实践发现:这 种仅着眼于控制排污口(末端),使排放的污染物通过治理达标排放 的办法,虽在一定时期内或在局部地区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并未从根 本上解决工业污染问题。 发达国家通过治理污染的实践,逐步认识到防治工业污染不能只依靠治理排污口(末端)的污染,要从根本上解决工业污染问题,必须“预防为主”,将污染物消除在生产过程之中,实行工业生产全过程控制。20世纪70年代末期以来,不少发达国家的政府和各大企业集团

清洁生产

清洁生产 清洁生产是指将综合预防的环境策略持续应用于生产过程和产品中,以便减少对人类和环境的风险性。对生产过程而言,清洁生产包括节约原材料和能源,淘汰有毒原料并在全部排放物和废物离开生产过程以前减少他们的数量和毒性;对产品而言,清洁生产则是旨在减少在产品的整个生产周期过程中,从原材料的提炼到产品的最终处置对人类和环境的影响。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经济增长模式。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胡锦涛总书记指出,要充分认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倡导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和消费方式,大力开展能源资源节约活动,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和节能技术,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是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要举措。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在创造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付出了巨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经济增长与资源短缺之间矛盾凸现,人们开始探索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在不断探索和总结的基础上,以资源利用最大化和污染排放最小化为主线,逐渐将清洁生产、生态工业和可持续消费等融为一套系统的循环经济战略。 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现代人的需求以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就是指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但要求在严格控制人口、提高人口素质和保护环境、资源永续利用的前提下进行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洁生产施清洁生产的核心问题有两个:一是资源、能源的利用水平是否提高;一是污染物的产生量与排放量是否减少。如果能源和资源消耗减少、利用水平提高,污染物的产生量与排放量减少,那就说明企业在实施清洁生产。消耗越少,利用水平越高,污染物产生量越少,清洁生产搞的就越成功。循环经济,就是把上一生产过程产生的废料变为下一生产过程的原料(生产要素),使一系列相互联系的生产过程实现环状式的有机组合,变成几乎无废料的生产。这是一种能够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最大限度地提升资源利用率的经济增长模式[1]循环经济不是“废弃物回收利用” ,非曲直经济不是简单资源循环。循环经济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思想基础,通过工业或产业之间的代谢和共生关系,形成一个封闭的循环产业链条,实现资源节约和环境改善的目的。 人类在创造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付出了巨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经济增长与资源短缺之间矛盾凸现,人们开始探索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在不断探索和总结的基础上,以资源利用最大化和污染排放最小化为主线,逐渐将清洁生产、生态工业和可持续消费等融为一套系统的循环经济战略。循环经济的基本原则是“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减量化原则是基础和提前,是循环经济的首要原则。减量化不是单纯地减少对资源、能源的使用,而是要求生产和消费尽可能地从使用污染环境的原料和能源转移到可再生利用的材料上来,从源头就注意节约资源和减少废弃物的排放,预防和抑制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以消费较少的原料和能源来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再利用原则,就是要求产品在完成其使用功能后尽可能重新变成可以重复利用的资源,而不是有害的垃圾,即“生产—消费—生产”的循环系统。资源化原则,要求产品能够以初始的形式多次或反复使用,而不是

《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课程教学大纲

《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教学大纲 一、说明 (一)本课程的目的、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掌握清洁生产的主要理论和基本实施过程,树立清洁生产观念,初步具有清洁生产实施、评估能力。了解各企业实行清洁生产审核和循环生产的必要性,掌握企业实施清洁生产的途径,以减少企业生产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是实现经济和环境可持续发展,也为学生以后参与环境保护工作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 1.了解清洁生产的主要理论和基本实施过程。 2.通过课堂讲解、讨论和学生课下阅读、思考,使学生在掌握清洁生产实施、评估能力的基础上,对企业实行清洁生产审核有一定审核能力。 3.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关和世界观,激发学生学习环保知识的热情和探索精神。 (二)内容选取和实施中注意的问题 以奚旦立主编的《清洁生产循环经济》为基本教材,注意专业基础课中相关的知识和本课程的结合。 (三)教学方法 以讲课和部分内容的自学、讨论相结合。 (四)考核方式 总评成绩根据考勤、作业,平考综合确定。 (五)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二、大纲内容 第一章绪论 1.环境问题的发生及发展 2.经济发展和环境污染 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环境问题形成的根源及发展状况,当前社会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及其影响;理解生态环境和城市生态环境的概念及二者关系;了解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污染。 第二章资源、能源的合理利用 1.资源、能源的分类 2.能源的清洁利用 3.资源、能源的再利用 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资源和能源的定义和分类,世界主要资源和能源的储存、结构、消耗情况,掌握能源引起的世界性环境问题:正确认识能源清洁利用的重要性,了解能源清洁利用的主要技术;了解主要的新能源种类;充分认识资源再利用的重要性和主要技术路线。 第三章清洁生产 1.清洁生产的定义、内容 2.清洁生产的工艺、清洁产品 3.清洁生产评价 4.清洁生产促进法主要内容 教学基本要求: 掌握清洁生产的定义和实施清洁生产的途径,正确认识清洁生产与传统末端治理政策的本质区别;了解典型的清洁原料、工艺和产品,了解代表性的环境标志;掌握清洁生产的指

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持续清洁生产电子教材

《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电子教材 持续清洁生产 一、建立和完善清洁生产组织 清洁生产是一个动态的、相对的概念,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因而需要有一个固定的机构、稳定的工作人员来组织和协调这方面工作,以巩固已取得的清洁生产成果,并使清洁生产工作持续开展下去。 1.工作任务 企业清洁生产组织机构主要指审核小组等,其任务如下: (1)组织协调并监督实施本次审核提出的清洁生产方案; (2)经常性地组织对企业职工的清洁生产教育和培训; (3)选择下一轮清洁生产审核重点,并启动新的清洁生产审核; (4)负责清洁生产活动的日常管理。 2.归属形式 清洁生产机构在企业中的归属形式,有多种多样,主要可根据企业自身的规模、类型和现有机构设置等实际情况而具体掌握,选择以下归属方式。 (1)单独设立清洁生产办公室,直接归属于厂长领导; (2)在企业的环保部门中,设立清洁生产机构; (3)在企业的管理部门中,设立清洁生产机构。 应当强调的是,不论是以何种形式设立的清洁生产机构,企业的高层领导要有专人直接领导该机构的工作。这是因为清洁生产涉及生产、环保、技术、管理等各个部门,所以,必须有高层领导的权威性协调,才能有效地开展好这项工作。 3.专人负责 为避免清洁生产机构流于形式,确定专人负责是很有必要的。该专职人员须具备以下几方面的条件: (1)熟练掌握清洁生产审核知识; (2)熟悉企业的环保工作和情况; (3)了解企业的生产和技术情况; (4)较强的工作协调能力;

(5)较强的工作责任心和敬业精神。 二、建立和完善清洁生产管理制度 清洁生产管理制度包括把审核成果纳入企业的日常管理轨道、建立激励机制和保证稳定的清洁生产资金来源。 1.把审核成果纳入企业日常管理 把清洁生产的审核成果及时纳入企业的日常管理轨道,是巩固清洁生产成效,防止走过场的重要手段。特别是通过清洁生产审核产生的一些无费、低费方案,如何使之形成制度,显得尤为重要。该项管理工作的具体内容如下:(1)把清洁生产审核提出的加强管理的措施文件化,形成制度; (2)把清洁生产审核提出的岗位操作改进措施,写入岗位的操作规程,并要求严格遵照执行; (3)把清洁生产审核提出的工艺过程控制的改进措施,写入企业的技术规范。 2.建立和完善清洁生产激励机制 即在奖金发放、工资分配、提升、降级、上岗、下岗、表彰、批评等诸多方面的实施运作中,应充分与清洁生产挂钩,建立清洁生产激励机制,以调动全体职工参与清洁生产的积极性。 3.保证稳定的清洁生产资金来源 清洁生产的资金来源可以有多种渠道,例如,贷款、集资等。但是,清洁生产管理制度的一项重要作用,是保证实施清洁生产所产生的经济效益,能够全部或部分地用于清洁生产进行和清洁生产审核,以持续滚动地推进清洁生产。 建议企业财务,应对清洁生产的投资和效益,进行单独建帐。 三、制定持续清洁生产计划 清洁生产并非一朝一夕就可完成,因而应制定持续清洁生产计划,使清洁生产有组织、有计划地在企业中进行下去。持续清洁生产计划应包括:(1)清洁生产审核工作计划 (2)清洁生产方案的实施计划 (3)清洁生产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计划 (4)企业职工的清洁生产培训计划

循环经济与清洁生产

循环经济与清洁生产的关系 循环经济是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最佳模式,而清洁生产则是我国现阶段切实可行的道路。 关键词:循环经济清洁生产 循环经济是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提出可持续发展道路之后,在少数经济和环境法制发达国家出现的一种新型经济发展模式,这一模式在这些国家已取得了巨大的成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以平均10%的水平快速增长,但与此同时也面临着很多的问题:工业发展长期以来片面追求外延式的增长,高投入、高能耗、低产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严重。据估算,我国社会需求的最终产品仅占原材料用量的20%-30%,而70%-80%的资源转化为废物。在这些废弃物中,每年可供综合利用而未利用的价值达250亿,可供回收但未回收的达70亿元,同时每年由于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的损失超过1000亿,约占GDP 的10%,用于改善的经费高达2830亿元。今天经济的高速增长为明天的环境污染治理付出代价,我国低收入的青海省用70亿元为青海湖治污就是明证。这一方面说明我国能源、资源浪费巨大,对废弃物的回收利用进展缓慢,另一方面正是由于大量废弃物未经处理直接投入环境,给环境和生态造成了极大的破坏。这种发展中的矛盾对于我们这个人口众多、自然资源贫乏、生态环境脆弱的国家来说非常不利,政府已注意到了这一问题并着手从立法和实践等方面进行改革,例如我国近些年相继颁布了《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成为治理污染的主要法律依据,但由于未能摆脱传统观念,立法思想仍然停留从污染到治理的层次上,不能真正解决经济发展和环境污染的矛盾。2002年6月2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清洁生产促进法》,该法将立法目的确定为“促进清洁生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和避免污染物的产生,保护和改善环境,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这是我国第一次以基本法律的形式规范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标志着我国可持续发展事业有了历史的进步,但该法在制定过程中以及颁布后,对是否还应当继续循环经济方面的立法争议颇大。 从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的关系出发,通过比较,厘清概念,为其立法上的差别提供建议。 一、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的发展历程: (一)清洁生产的含义和发展1989年联合国环境计划署在总结西方工业国家关于废物的最少量化、源头控制、无费或少费工艺、清洁工艺、污染预防等新的生产和污染防治战略的经验基础上,首次提出“清洁生产”这一术语,将其定义为“将综合预防的环保策略持续的应用于生产过程和产品中,以期减少对人类和环境的风险。”其实质是强调三方面内容:清洁的能源、清洁的生产过程和清洁的产品,核心是预防污染,因而是对传统生产方式的一种变革,也是环境保护理念的一次重大转变,其目的是要改变过去的先污染后治理的末端治理策略,从源头预防和控制污染。我国是在1992年提出采用清洁生产工艺的,1999年开始在全国20个城市和5个行业开展清洁生产的试点,试点经验表明:实施清洁生产的城市和行业普遍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主要污染物平均消减20%,一些曾因污染严重面临关闭的企业也实现了达标排放和扭亏为盈。 (二)循环经济的含义和发展循环经济萌芽于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鲍尔丁的“宇宙飞船论”,但直到1992年联合国环发委员会提出可持续发展道路之后,人们才真正开始关注循环经济。循环经济本质是生态经济,是集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生态设计和可持续消费等为一体的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循环经济的目标是将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少的程度,甚至“零排放”。“减量、再用、循环”是其重要操作原则。减量原则旨在减少进入生产、消费领域的物质量,再用原则是要提高产品、服务的利用率,循环原则通过将废物再次转变为资源以减少末端处理的负荷,这样就形成了一个由输入端→经济活动过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