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种群和群落专题练习有解析答案

种群和群落专题练习有解析答案

8.1种群和群落专题练习(有解析答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题型注释)

1.在一块草原上有8户牧民在放羊,每户放一群羊,其中有6户放的是绵羊,2户放

的是山羊,这些羊属于()

A.一个种群 B.一个群落 C.两个种群 D.8个种群2.下列有关种群和物种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鼎湖山的一对雌雄昆虫能交配繁殖,产生可育的后代,则它们属于同一物种

B.青海一片草原中所有藏羚羊个体所含有的全部等位基因的总和组成了这个种群的基

因库

C.南海中的海马各年龄个体数目比例适中,则该种群年龄组成为稳定型

D.海南岛的气候适合种植高产杂交水稻,合理密植水稻时,其数量可以大于K值

3.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物进化必然伴随着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B.种群密度总是随着种群出生率的增大而增大

C.群落中植物的垂直结构是动物分层分布的原因

D.火灾后森林中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

4.对某地区新引入一种鸟的种群增长率(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1~7年的调查研究,

得到的数据如下表。下列对该鸟种群描述正确的是( )

年份第1年第2年第3年第4年第5年第6年第7年增长率0.66 1.24 2.81 3.67 2.94 1.650.03

A.种群的年龄组成为稳定型

B.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呈“J”型增长

C.种群增长受种群密度的制约

D.第3~4年中种内斗争最激烈

5.下列关于种群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池塘中所有的鱼是一个种群

②稻田中所有的三化螟是一个种群

③若比较三种年龄结构类型的种群,则稳定型的出生率最高

④若通过调控环境条件,使某动物的性成熟推迟,则出生率会更高

⑤决定种群密度大小的最直接原因是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

A.①③⑤B.②⑤C.②④⑤D.③④

6.环境条件变差时对植物群落结构的影响是( )

A.层次不变,层次结构简单化

B.层次减少,层次结构不变

C.层次减少,层次结构简单化

D.层次不变,层次结构不变

7.为除去有害于农作物的某种害虫I而引人蜘蛛后,对两个种群进行调查,得出如下图所示的结果。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在蜘蛛引入前,害虫I没有危害农作物

B.在A期间,若对害虫撒杀虫剂,蜘蛛的数量将增加得更快

C.在B期间,蜘蛛数量减少原因是蜘蛛的食物不足

D.在C期间的平衡状态与A期间和B期间发生的两个种群间的相互作用没有关系

8.如图所示,曲线1和曲线2代表种群1和种群2的耐热范围。种群2能竞争过种群1的温度范围是()

A.低于t1℃

B.在t1℃与t2℃之间

C.在t2℃与t3℃之间

D.高于t3

9.异湾藻是常见单细胞赤潮藻类,科研人员为研究大型海藻对异湾藻的生长是否有抑制作用,将异湾藻与三种大型海藻分别混合培养于适宜的条件下,每天测量异湾藻数量变化,结果如下。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A.对照组为相同条件下异湾藻单独培养

B.表中数值为异湾藻种群密度

C.异湾藻和鸭毛藻为互利共生关系

D.孔石莼和缘管浒苔对异湾藻增殖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10.下图表示物种Ⅰ和物种Ⅱ的种群密度变化。Ⅰ和Ⅱ两个物种之间最可能的关系是:

A 寄生物一寄主

B 捕食者一猎物

C 竞争

D 共生

二、综合题(题型注释)

11.(10分)为探究食物相同的三种水生动物的种群增长规律及种间关系,某小组进行了下列3组实验(各组实验中,每种动物初始数量相等,饲养条件相同):

组1:甲种与乙种分别于两个容器中饲养,甲种数量变化如曲线A所示。

组2:甲种与乙种于同一容器中饲养,乙种数量变化如曲线F所示。

组3:乙种与丙种于同一容器中饲养,形成上、下层分离分布,一段时间后每种动物的数量均较组1少。

(1)组1中,甲种动物的种群数量主要决定因素是和;若容器内饲养液体积为20 mL,则第40天时乙种的种群密度为。

(2)在某些生态系统中,存在与本实验类似的种间关系。

①在同一段河流中食物相同的两种鱼,分别分布在河流中央底部和临近河岸底部,其种间关系与图中曲线代表的类似,其分布体现生物群落的结构。

②在玻璃温室中放养食物相同的两种传粉昆虫后,一种数量增加,另一种减少,其种间关系与图中曲线代表的类似。

12.(7分)为研究酵母种群密度的动态变化,某同学按下表所列条件进行了A、B、C 和D共4组实验,用1000ml锥形瓶作为培养器皿,棉塞封口,在25℃下静置培养,其他实验条件均相同,定时用血球计数板计数。根据实验结果绘出的酵母菌种群密度变化曲线图如下,请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1)图中曲线①、②、③依次是_____组的结果。

(2)B组实验结果有异于A组,其原因是B组__________。D组实验结果有异于B组,其原因是D组__________。

(3)实验过程中,直接从静置的培养液中取样计数是错误的,正确的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_。

(4)培养后期取出的样液应____后再进行制片和计数

(5)血球计数板的清洗不能使用试管刷和洗涤剂,正确的清洗方法是_________。

13.下图所示为某种群在不同条件下的增长曲线,请据图中回答下列问题(每空2分,共16分):

(1)若在理想的环境中,种群内个体数量增长曲线是________________,该曲线用达尔文的观点分析表明生物具有___________的特性。

(2)如果在自然环境中,种群内个体数量的增长曲线是___________。在不同的时间段内,种群数量的增长率________(相同/不同)。其种群数量存在________值,图中阴影部分代表________。

(3)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___________,其调查动物常用________________法。

14.(8分)请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选自鲁迅先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1)“百草园”这个生态系统中的结构包括,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通过(填功能)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其联系的纽带是和(填成分)。

(2)请找出“百草园”中体现生态系统信息交流的一个例子:。(3)如果“百草园”中有动植物死亡,其枯枝落叶或动物尸体是否会在园中堆积?

。请说明理由:。

(4)若图中A表示的是云雀在群落中的情况,那么,B最可能代表的是。

15.(15分)某生物技术员对一个小池塘(未受到人类干扰)中几种生物进行了一年的调查,调查情况如下表。请回答:

(1)采用样方法时,要注意。这是为了确保所选择的样方具有代表性,不受主观因素的影响,使估算值更能接近。

(2)在下面的坐标图中画出甲、乙、丙、丁四种生物的变化曲线。

(3)画出池塘中甲、乙、丙、丁四种生物的食物关系图。

(4)甲与乙的关系是;丙与丁的关系是。

(5)在种群的特征中,预测一个种群未来变化方向的是;决定种群大小和密度的是等。

(6)影响丙种群数量变化的外部因素有(至少写出3种)。

16.(除标注外,每空1分,共9分)某人承包了一个鱼塘,放养了2000尾鲫鱼,在最初4个月内,由于资源和空间充足,每个月鱼的数量是上一个月的2倍。请回答下列问

题:

(1)为了研究鱼的生长发育及繁殖情况,设计了如下建立数学模型的步骤:

请对该步骤进行补充,即写出上表中①②③处的内容:

(2)假设该池塘在捕捞时保持3万尾鲫鱼时能发挥最大经济效率,理论上该池塘最多能够容纳万尾鲫鱼生长.

(3)在调查鱼的种群密度时,常用的估算方法是,此方法不适宜作为土壤动物调查的估算方法。理由是 .

17.在某一片小麦田中,长有许多杂草(如狗尾草),还有食草昆虫、农业害虫、青蛙、蛇、鼠等动物活动。请你运用所学生态学的知识协助分析和解决该农田生态系统的一些实际问题。

(1)研究小组若要估算该农田中荠菜的种群密度,应采用法,在取样时,关键要做到。若要估算某种鼠的种群密度,应采用_______________法,假设调查范围为1公顷,第一次捕获并标记52只,第二次捕获30只鼠,其中有标记的鼠15只,则这个种群的种群密度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提高小麦的产量,仅从小麦→害虫→青蛙这条食物链分析应当采取的措施是:禁捕或适当放养;用喷洒农药、生物防治等方法来减少。

(3)此农田中新迁入了一种食草昆虫,右图甲是与这种昆虫种群数量相关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曲线。请说出种群在B点以后死亡率明显增加的原因(至少答两点)。

参考答案

1.C

【解析】

试题分析: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叫做种群。由此可见,这块草原上所有的绵羊是一个种群,这块草原上所有的山羊也是一个种群。故选C

考点:本题考查种群的概念。

点评:本题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判断能力。

2.D

【解析】

3.B

【解析】

试题分析:种群密度是种群重要的数量特征,其影响因素包括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性别比例,故种群出生率的增大不一定导致种群密度的增大,B符合题意。

考点:本题考查种群和群落,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

4.C

【解析】在调查期间,该种群增长率始终大于零,说明该种群为增长型。因种群增长率不是定值,故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应呈“S”型。种群增长受种群密度、天敌、食物、气候等因素的影响。种内斗争的激烈程度与种群密度呈正相关,因此在第7年种内斗争最激烈。

5.B

【解析】

试题分析:①池塘里的鱼也不是单一的一种,错误;②稻田里的三化螟是由同一种生物个体组成的,是一个种群,正确;③增长型的出生率最高,错误;④动物的性成熟推迟,则出生率会底,错误;⑤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直接决定种群密度的大小,正确。故选B。

考点:本题考查种群的特征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6.C

【解析】群落演替总的趋势是物种多样性增加和种群稳定性提高。但在环境条件变差时,如遭到乱砍滥伐,森林群落会演变为稀疏的植被,使群落的层次减少,层次结构简单化。

7.C

【解析】

试题分析:据图可知,在蜘蛛引入前,害虫I对农作物有危害主要,故A错;在A期间,若对害虫施杀虫剂,害虫数量减少,蜘蛛由于食物减少,蜘蛛的数量增加会变慢,甚至减少.故B错;在B期间,由于蜘蛛数量过多,害虫数量减少,蜘蛛由于食物不足,数量下降.故C 正确;在C期间的平衡状态与A期间和B期间发生的两个种群的捕食被捕食的相互作用下形成的,故D错。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种间关系,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和识图、图文转化的能力。

8.C

【解析】本题考查种群的耐受性。生物对其生存环境的适应有一个生态学最小量和最大量的界限,生物只有处于这两个限度范围之间生物才能生存,这个最小到最大的限度称为生物的耐受性范围。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存在耐性限度的法则称为耐受性定律。具体可定义为:任何一种环境因子对每一种生物都有一个耐受性范围,范围有最大限度和最小限度,一种生物的机能在最适点或接近最适点时发生作用,趋向这两端时就减弱,然后被抑制。由图可以看出种群1在0℃与t2℃之间耐热性强过种群2,种群2在t2℃与t3℃之间耐热性强过种群1

9.C

【解析】

试题分析:研究大型海藻对异湾藻的生长是否有抑制作用,对照组就是没有大型藻干扰,即对照组为相同条件下异湾藻单独培养,A正确;种群密度指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量,题中测的就是一定容器中的异湾藻数量,即中数值为异湾藻种群密度,B正确;从表格中可以看出,当有其他藻类时异湾藻的数量比单独培养是数量减少,说明大型海藻对异湾藻的生长是否有抑制作用,符合竞争关系,竞争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互相争夺资源和空间的现象,C错误;孔石莼和缘管浒苔对异湾藻增殖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D正确;答案是C。

考点:本题考查种间关系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10.B

【解析】此图是一幅典型的捕食者和猎物相互作用的种群动态图,这种相互关系如用数学方法加以描述就是著名的Lotka-Volterra方程(或模型)。这个方程是由 A.J.Lotka和V.Volterra在本世纪20年代提出来的。他们用数学方程说明了在捕食者一猎物系统中,一个物种的种群数量对另一个物种种群数量的反影响。图中的实线代表猎物种群,而虚线代表捕食者种群,最典型的实例就是猞猁和雪兔之间的关系。A不对:因为寄生物与寄生之的关系虽然与捕食者和猎物之间的关系有些相似,但没有这么典型,情况更加复杂一些。C和D则明显不对:在两个竞争种和共生种之间完全没有这种种群动态关系。

11.(1)出生率死亡率(两答案位置可互换) 30只/mL(2分)

(2)①D和E (2分)水平(2分)②B和F(2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组1中,甲种与乙种分别于两个容器中饲养,甲种数量变化为曲线A,表现为S型增长,因食物相同,饲养条件相同,所以此时乙种数量变化也应表现为S型增长,应是曲线C、D、E之一,此时甲种动物的种群数量主要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

组2:甲种与乙种于同一容器中饲养,乙种数量变化如曲线F所示。因食物相同,所以甲种与乙种生物之间应属于竞争关系,各组实验中,每种动物初始数量相等,饲养条件相同,此时甲种与乙种生物数量增长都应比在组1中单独培养慢,因而组1中乙种生物数量增长要比组2中的高,变化曲线应为C(因D、E比F在前面增长慢),则第40天时乙种的种群数量为600只,而容器内饲养液体积为20 mL,所以此时乙种的种群密度为30只/ mL(600只/20 mL)。

组3:乙种与丙种于同一容器中饲养,形成上、下层分离分布,一段时间后每种动物的数量均较组1少,因组1中甲种与乙种生物数量变化曲线为A、C,所以此时乙种与丙种生物数量变化曲线应为D、E。这样一来在组2中甲种生物数量变化为曲线就是B。

注此时的数量变化曲线对应物种和环境分析非常重要,是下面解题关键。

(2)在某些生态系统中,存在与本实验类似的种间关系,注意了类似两个字非常重要,是解此小题的突破口。

①在同一段河流中食物相同的两种鱼,分别分布在河流中央底部和临近河岸底部,其种间关系与实验中的组3中的乙种和丙种生物相似,由于是种间关系是两种生物,应是两条曲线D 和E。其分布体现生物群落的水平结构。

②在玻璃温室中放养食物相同的两种传粉昆虫后,一种数量增加,另一种减少,其种间关系与实验中的组2中的甲种和乙种生物相似,由于是种间关系是两种生物,应是两条曲线B 和F。

考点:本题考查种群和群落的内容,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12.(除注明外,其余每空1分,共7分)

(1) BAD (2分)(2)供氧较少营养物质较少

(3)培养液摇匀后取样(4)稀释(5)浸泡和冲洗

【解析】

13.(1)a 过度繁殖

(2)b 不同 K值环境阻力

(3)种群密度标志重捕法

【解析】

试题分析:(1)理想环境,资源和空间都是无限的,是“J”型曲线,即a,达尔文的观点是: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变异、适者生存,图示为过度繁殖。(2)自然环境资源和空间是有限的,是“S”型曲线,即b,“S”型曲线的增长率是先增大,后减小。种群最大数量称为K值,阴影代表环境阻力。(4)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种群密度;动物活动能力强,常用调查方法是标志重捕法。

考点:本题考查种群的数量变化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14.(1)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生产者分解者

(2)鸣蝉的长吟、油蛉的低唱、蟋蟀弹琴等(答出一个即可)

(3)否细菌等分解者具有分解枯枝落叶或动物尸体的作用

(4)被云雀捕食的一个种群

【解析】略

15.(1)随机取样;真实情况;

(2)

(3)

(4)竞争;竞争与捕食;

(5)年龄组成;出生率和死亡率;

(6)光照、温度、食物、天敌和竞争。

【解析】此题重在看清、弄明白表格表达的内容,抓住生活习性和胃内容物可知;丁胃内容物中有肌纤维可知丁可吃动物,而甲和乙都是生产者,而丙体内有植物纤维同时各水层有分布,所以丙为动物可以食甲和乙;同样丁胃内容物中有植物纤维同时各水层有分布,所以可得出丁可以食甲和乙。当然同时也要认真绘制好池塘中甲、乙、丙、丁四种生物的食物关系图,可以从中看出它们的食物关系。

16.(1)①观察研究对象,提出问题

②提出合理的假设

③根据实验数据,用适当的数学形式对事物的性质进行表达

(2)6 (2分)

(3)标志重捕法(2分)

大多数土壤动物身体微小,活动范围小,标记个体与无标记个体很难充分混匀(共2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数学模型的构建步骤是:观察现象,提出问题→提出合理假设→用适当的数学形式进行表达→通过进一步的实验,对模型进行检验或修正。

(2)池塘捕鱼时,当种群数量在K/2时,能够持续高产,因此K值为6万尾。

解析几何(大题)

21.(本小题满分12分)[2017皖南八校]如图,点()2,0A -,()2,0B 分别为椭圆 ()22 22:10x y C a b a b +=>>的左右顶点,,,P M N 为椭圆C 上非顶点的三点,直线 ,AP BP 的斜率分别为12,k k ,且121 4 k k =- ,AP OM ∥,BP ON ∥. (1)求椭圆C 的方程; (2)判断OMN △的面积是否为定值?若为定值,求出该定值;若不为定值,请说明理由. 【答案】(1)2 2:14 x C y +=;(2)定值1. 【解析】(1)22 1,1144 2,AP BP b k k b a a ?=?=-??=??=? ,椭圆22:14x C y +=. (2)设直线MN 的方程为y kx t =+,()11,M x y ,()22,N x y , ()222 22 , 4184401,4 y kx t k x ktx t x y =+???+++-=?+=??, 122841 kt x x k +=-+,2122 44 41t x x k -=+, ()()1212121212121211 404044 y y k k y y x x kx t kx t x x x x ?=- ??=-?+=?+++=, ()()2 2121241440k x x kt x x t ++++=, ()22 22222448414402414141t kt k kt t t k k k ?? -+-+=?-= ?++?? , ()() ()( )2 2 2 2 1 2 1 2 1 2114MN k x x k x x x x ??= +-= ++-??

四川省宜宾市高考生物复习 专题15《生物技术实践》(A、B卷)

2012级生物二轮复习A线生 专题15《生物技术实践》专题训练(A卷) (全卷满分:90分) 姓名班级得分 第I卷共7题,每题6分,共42分。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以樱桃番茄为材料进行果酒、果醋发酵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酵母菌是嗜温菌,所以果酒发酵所需的最适温度较高 B.先供氧进行果醋发酵,然后隔绝空气进行果酒发酵 C.在缺氧、酸性的发酵液中,酵母菌仍然可以大量繁殖 D.与人工接种的发酵相比,自然发酵获得的产品品质更好 2. 下列所示四种菌落分布结果图中,均是是采用同一接种方法得到的是() A. ○2○3○4 B. ○1○3○4 C. ○1○2○4 D.○1○2○3 3.欲从土壤中分离出能分解尿素的细菌,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 A.将土壤样液用无菌水进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释 B.同一浓度的土壤稀释液应至少涂布三个平板 C.将未接种的培养基在相同条件下培养作为对照 D.用加入伊红指示剂的固体培养基可筛选出分解尿素的细菌 4. 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是纯化微生物的两种常用方法,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两种方法都要将菌液进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释 B.平板划线法是将不同稀释度的菌液通过接种环在固体培养基表面连续划线的操作 C.稀释涂布平板法是将不同稀释度的菌液倒入液体培养基进行培养 D.两种方法都可以在培养基表面形成单个菌落 5.某同学用实验来探究pH值对酶活性的影响。他准备了5份含有等量果胶酶溶液的试管,用0.1%的盐酸或氢氧化钠溶液调节至不同的pH值,每支试管加五块0.1cm3的正方体苹果块,试管均置于25℃室温条件下。下列的说法中,不合理的一项是() A.实验选取pH值梯度可以是5、6、7、8、9 B.为使实验在更短的时间内完成,可以将温度由25℃提高到大约80℃ C.生成果汁量与酶活性强弱的关系是酶活性越大,果胶分解越快,生成的果汁越多 D.可根据果汁体积或果汁的澄清度来判断最适pH值 6.MS培养基和培养微生物所配制的培养基的主要区别是( ) A.MS培养基一般含植物激素,微生物培养基不含植物激素 B.MS培养基需要氨基酸,微生物培养基不含各种氨基酸

高中生物专题复习:种群和群落

种群和群落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生物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河流生态系统与草原生态系统在遭受相同程度污染时,恢复时间都会很漫长 B.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通过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可完成碳的全球化循环 C.群落演替的不同时期,群落中的优势种群发生更替,能量传递效率保持相对稳定 D.虽然海洋生态系统的环境条件与陆地生态系统有差别,但是生物进化速度是一样的 答案:C 2.资源的合理使用使产量最大化,又不影响资源的持久利用.自然种群增长呈“S”型曲线,假设种群的K值为200,N表示种群数量,据表分析正确的是( ) 曲线上的点N (K-N)/K S120 0.90 S250 0.75 S3100 0.50 S4150 0.25 S5180 0.10 A.4 B.防治蝗虫应在蝗虫数量达到S3点时进行 C.渔业捕捞后需控制剩余量在S3点 D.(K-N)/K值为0.9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 答案:C 3.环保工作者对某草原野兔的种群数量进行连年监测,得到如图所示的数量增长变化(λ)曲线,λ=t 年的种群数量/(t-1)年的种群数量.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第1年至第3年该种群的出生率相同 B.第4年初至第5年中期,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 C.第3年末种群数量与第5年中期种群数量相等 D.野兔的种群数量在第6年末达到K值 答案:B 4.南方某农田弃耕后,很快就长满一年生的杂草,后来又出现灌木.图中曲线b、c表示该群落中植物物种数或个体数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曲线a可表示该群落所含能量的变化,曲线b表示植物物种数 B.从草本阶段演替到灌木阶段,食物链基本不会发生变化 C.在人为干扰情况下,将来不可能演替至森林阶段 D.草本阶段更易遭受外来物种的入侵而使占优势的物种发生变化 答案:D 5.下列关于种群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增加迁入率降低迁出率可增加本种群的K值 B.调查种群密度可以用于监测和预报农林害虫 C.研究年龄组成能预测种群数量未来发展趋势 D.破坏害虫正常的性别比例可使种群密度降低 答案:A 6.(吉林延边模拟)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群落演替的过程中,存在着环境与生物之间的共同进化 B.种群中不同个体在垂直方向上可表现为垂直结构 C.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是决定种群密度变化的直接因素 D.在“S”型曲线中,种群数量处于环境容纳量一半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 答案:B 7.关于标志重捕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可用于调查稻田中田螺的种群密度 B.调查时随机选择捕获动物的区域 C.重捕的空间与方法必须同第一次一致 D.动物的迁入、迁出将导致估算结果误差偏大 答案:A 8.湿地生态系统具有调节气候、蓄洪防旱的功能,从干沙地开始的湿地演替过程:地衣阶段→苔藓阶段→草本阶段→湿生草本植物阶段.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湿地生态系统能调节气候、蓄洪防旱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B.人类活动可以影响湿地生态系统演替的速度,但不能改变其方向 C.草本植物的出现对地衣和苔藓植物的水平分布没有影响 D.草本阶段比苔藓阶段丰富度高,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强 答案:D

解析几何大题题型总结(1)

圆锥曲线大题训练1 (求范围)例1、已知过点A (0,1)且斜率为k 的直线l 与圆C :1)3()2(22=-+-y x 交于M 、N 两点。 (1)求k 的取值范围; (2)若12=?ON OM ,其中O 为坐标原点,求|MN | (定值问题)例2、已知椭圆C :12222=+b y a x (0>>b a )的离心率为2 2,点(2,2)在C 上。 (1)求C 的方程; (2)直线l 不过原点O 且不平行于坐标轴,l 与C 有两个交点A ,B ,线段AB 的中点为M 。证明:直线OM 的斜率与直线l 的斜率的乘积为定值。

例3、已知直线l 的方程为y = k ( x — 1 )(k >0),曲线C 的方程为 y 2 = 2x ,直线l 与曲线C 交于A 、B 两点,O 为坐标系原点。求证:OB OA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是定值 例4、已知双曲线C :)0(122 22>>=-b a b y a x 的两条渐进线的夹角的正切值为724,点A (5,49)是C 上一点,直线l :)4(4 5>+-=m m x y 与曲线C 交于M 、N 两点。 (1)求双曲线C 的标准方程; (2)当m 的值变化时,求证:0=+AN AM k k

例5、已知椭圆C :)0(122 22>>=+b a b y a x 过A (2,0),B (0,1)两点 (1)求椭圆C 的方程及离心率 (2)设P 为第三象限内一点且在椭圆C 上,直线PA 与y 轴交于点M ,直线PB 与x 轴交于点N ,求证:四边形ABNM 的面积为定值。 (轨迹方程)例6、已知点P (2,2),圆C :x 2+y 2—8y=0,过点P 的动直线l 与圆C 交于A ,B 两点,线段AB 的中点为M ,O 为坐标原点。 (1)求M 的轨迹方程; (2)当|OP|=|OM|时,求l 的方程及△POM 的面积。 例7、已知椭圆的中心在原点,焦点在x 轴上,一个顶点为B (0,-1),离心率为 36 (1)求椭圆的方程; (2)设过点A (0, 2 3)的直线l 与椭圆交于M 、N 两点,且|BM |=|BN |,求直线l 的方程。

种群和群落专题练习有解析答案

8.1种群和群落专题练习(有解析答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题型注释) 1.在一块草原上有8户牧民在放羊,每户放一群羊,其中有6户放的是绵羊,2户放的是山羊,这些羊属于() A.一个种群 B.一个群落 C.两个种群 D.8个种群2.下列有关种群和物种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鼎湖山的一对雌雄昆虫能交配繁殖,产生可育的后代,则它们属于同一物种 B.青海一片草原中所有藏羚羊个体所含有的全部等位基因的总和组成了这个种群的基因库 C.南海中的海马各年龄个体数目比例适中,则该种群年龄组成为稳定型 D.海南岛的气候适合种植高产杂交水稻,合理密植水稻时,其数量可以大于K值3.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物进化必然伴随着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B.种群密度总是随着种群出生率的增大而增大 C.群落中植物的垂直结构是动物分层分布的原因 D.火灾后森林中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 4.对某地区新引入一种鸟的种群增长率(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1~7年的调查研究,得到的数据如下表。下列对该鸟种群描述正确的是() A.种群的年龄组成为稳定型 B.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呈“J”型增长 C.种群增长受种群密度的制约 D.第3~4年中种内斗争最激烈 5.下列关于种群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池塘中所有的鱼是一个种群 ②稻田中所有的三化螟是一个种群 ③若比较三种年龄结构类型的种群,则稳定型的出生率最高 ④若通过调控环境条件,使某动物的性成熟推迟,则出生率会更高 ⑤决定种群密度大小的最直接原因是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 A.①③⑤B.②⑤C.②④⑤D.③④ 6.环境条件变差时对植物群落结构的影响是( ) A.层次不变,层次结构简单化 B.层次减少,层次结构不变 C.层次减少,层次结构简单化 D.层次不变,层次结构不变 7.为除去有害于农作物的某种害虫I而引人蜘蛛后,对两个种群进行调查,得出如下图所示的结果。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在蜘蛛引入前,害虫I没有危害农作物 B.在A期间,若对害虫撒杀虫剂,蜘蛛的数量将增加得更快 C.在B期间,蜘蛛数量减少原因是蜘蛛的食物不足 D.在C期间的平衡状态与A期间和B期间发生的两个种群间的相互作用没有关系8.如图所示,曲线1和曲线2代表种群1和种群2的耐热范围。种群2能竞争过种群1的温度范围是()

浙江高考解析几何大题

浙江高考历年真题之解析几何大题 1、(2005年)如图,已知椭圆的中心在坐标原点,焦点12,F F 在x 轴上,长轴12A A 的长为4,左准线l 与x 轴的交点为M ,|MA 1|∶|A 1F 1|=2∶1. (Ⅰ)求椭圆的方程; (Ⅱ)若直线1l :x =m (|m |>1),P 为1l 上的动点,使12F PF ∠ 最大的点P 记为Q ,求点Q 的坐标(用m 表示). 解析:(Ⅰ)设椭圆方程为()22 2210x y a b a b +=>>,半焦距为c , 则2111,a MA a A F a c c =-=- ,()2 222 224 a a a c c a a b c ?-=-??? =??=+??? 由题意,得 2,3,1a b c ∴=== ,22 1.43 x y +=故椭圆方程为 (Ⅱ) 设()0,,||1P m y m >,当00y >时,120F PF ∠=; 当00y ≠时,22102 F PF PF M π <∠<∠<,∴只需求22tan F PF ∠的最大值即可设直线1PF 的斜率011y k m = +,直线2PF 的斜率0 21 y k m =-, 002122222212002||tan 1121||1 y k k F PF k k m y m y m -∴∠= =≤= +-+-?- 2 01||m y -=时,12F PF ∠最大,(2,1,||1Q m m m ∴±->

2、(2006年)如图,椭圆b y a x 2 22+=1(a >b >0)与过点A (2,0)、B(0,1)的直线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T ,且椭圆的 离心率e= 2 3 。 (Ⅰ)求椭圆方程; (Ⅱ)设F 1、F 2分别为椭圆的左、右焦点,M 为线段AF 2的中点,求证:∠ATM=∠AF 1T 。 解析:(Ⅰ)过 A 、B 的直线方程为 12 x y += 因为由题意得??? ????+-==+1211 2222x y b y a x 有惟一解, 即0)4 1(22222 22 =-+-+ b a a x a x a b 有惟一解, 所以22 2 2 (44)0(0),a b a b ab ?=+-=≠故442 2 -+b a =0; 又因为e 3 c =即 22234 a b a -= , 所以2 2 4a b = ;从而得22 1 2,,2 a b == 故所求的椭圆方程为22212x y += (Ⅱ)由(Ⅰ)得6c = , 所以 1266((F F ,从而M (1+4 6 ,0) 由 ?? ???+-==+1 211222 2x y y x ,解得 121,x x == 因此1(1,)2T = 因为126tan 1-= ∠T AF ,又21 tan =∠TAM ,6 2tan =∠2TMF ,得 12 6 6 1 121 62 tan -= + -= ∠ATM ,因此,T AF ATM 1∠=∠ 3、(2007年)如图,直线y kx b =+与椭圆2 214 x y +=交于A B ,两点,记AOB △的面积为S .

解析几何大题带答案

三、解答题 26.(江苏18)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M N分别是椭圆的顶点,过坐标原点的直线交 椭圆于P、A两点,其中P在第一象限,过P作x轴的垂线,垂足为C,连接AC,并延长交椭圆于点B,设直线PA的斜率为k (1)当直线PA平分线段MN求k的值; (2)当k=2时,求点P到直线AB的距离d; (3)对任意k>0,求证:PA! PB 本小题主要考查椭圆的标准方程及几何性质、直线方程、直线的垂直关系、点到直线的距离等基础知识,考查运算求解能力和推理论证能力,满分16分. 解:(1)由题设知,所以线段MN中点的坐标为,由于直线PA平分线段MN故直线PA过线段MN的中点,又直线PA过坐标 原点,所以 (2)直线PA的方程 解得 于是直线AC的斜率为 ( 3)解法一: 将直线PA的方程代入 则 故直线AB的斜率为 其方程为 解得. 于是直线PB的斜率 因此 解法二:设. 设直线PB, AB的斜率分别为因为C在直线AB上,所以从而 因此 28. (北京理19) 已知椭圆?过点(m,0)作圆的切线I交椭圆G于A, B两点. (I )求椭圆G的焦点坐标和离心率; (II )将表示为m的函数,并求的最大值? (19)(共14 分) 解:(I)由已知得 所以 所以椭圆G的焦点坐标为 离心率为 (n)由题意知,? 当时,切线l 的方程,点A、 B 的坐标分别为 此时 当m=- 1 时,同理可得当时,设切线l 的方程为由 设A、B 两点的坐标分别为,则

又由l 与圆 所以 由于当时, 所以. 因为且当时,|AB|=2 ,所以|AB| 的最大值为 2. 32. (湖南理21) 如图7椭圆的离心率为,x轴被曲线截得的线段长等于C1的长半轴长。 (I)求C1, C2的方程; (H)设C2与y轴的焦点为M过坐标原点o的直线与C2相交于点A,B,直线MA,MB分别与C1 相交与 D,E. (i )证明:MDL ME; (ii )记厶MAB,A MDE勺面积分别是.问:是否存在直线I,使得?请说明理由。 解:(I)由题意知 故C1, C2的方程分别为 (H) (i )由题意知,直线I的斜率存在,设为k,则直线I的方程为. 由得 设是上述方程的两个实根,于是 又点M的坐标为(0,—1),所以 故MAL MB 即MDL ME. (ii )设直线MA的斜率为k1,则直线MA的方程为解得则点A的坐标为. 又直线MB的斜率为,同理可得点 B 的坐标为于是 由得 解得 则点D的坐标为 又直线ME的斜率为,同理可得点E的坐标为于是. 因此 由题意知, 又由点A、 B 的坐标可知,故满足条件的直线l 存在,且有两条,其方程分别为 34. (全国大纲理21) 已知0为坐标原点,F为椭圆在y轴正半轴上的焦点,过F且斜率为的直线与C交于A、B 两点,点P 满足 (I)证明:点P在C上; (n)设点P关于点O的对称点为Q证明:A、P、B、Q四点在同一圆上.

2020届高考生物课标版二轮习题:专题八第15讲 生物技术实践 含解析

第15讲生物技术实践 1.(2018课标全国Ⅰ,37,15分)将马铃薯去皮切块,加水煮沸一定时间,过滤得到马铃薯浸出液。在马铃薯浸出液中加入一定量蔗糖和琼脂,用水定容后灭菌,得到M 培养基。 回答下列问题: (1)M培养基若用于真菌的筛选,则培养基中应加入链霉素以抑制的生长,加入了链霉素的培养基属于培养基。 (2)M培养基中的马铃薯浸出液为微生物生长提供了多种营养物质,营养物质类型 除氮源外还有(答出两点即可)。氮源进入细胞后,可参与合成的生物大分子有 (答出两点即可)。 (3)若在M培养基中用淀粉取代蔗糖,接种土壤滤液并培养,平板上长出菌落后可通过加入显色剂筛选出能产淀粉酶的微生物。加入的显色剂是,该方法能筛选出产淀粉酶微生物的原理是。(4)甲、乙两位同学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测定某一土壤样品中微生物的数量,在同一稀释倍数下得到以下结果: 甲同学涂布了3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分别是110、140和149,取平均值133; 乙同学涂布了3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分别是27、169和176,取平均值124。 有人认为这两位同学的结果中,乙同学的结果可信度低,其原因是 。 答案(1)细菌选择(2)碳源、无机盐蛋白质、核酸(3)碘液淀粉遇碘液显蓝色,产淀粉酶的菌落周围淀粉被水解,形成透明圈(4)乙同学的结果中,1个 平板的计数结果与另2个相差悬殊,结果的重复性差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1)链霉素可抑制细菌生长,从功能上看,添加链霉素的培养基属于选择培养基。(2)微生物正常生长需要的营养物质有无机盐、氮源、碳源等。氮源进入细胞后,可以用于合成含氮大分子物质,如核酸、蛋白质等。(3)淀粉遇碘液显蓝色,若淀粉被水解,则产淀粉酶的菌落周围的淀粉被水解,形成以菌落为中心的透明圈。 (4)用稀释涂布平板法统计菌落数目时,为保证统计结果的准确性,一般选择菌落 数在30~300的平板进行计数,取结果差别不大组别的平均值,进而得出计数结果。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专题3 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练习题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专题3 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练习题 第1题【单选题】 下列不属于植物组织培养特点的是( ) A、可以培育出大量不含病毒的幼苗 B、受开花季节的限制 C、属于无性繁殖 D、需脱分化和再分化两个过程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下面为番茄植物组织培养过程的流程图解,以下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脱分化发生在b步骤,形成愈伤组织,在此过程中植物激素发挥了重要作用 B、再分化发生在d步骤,是愈伤组织重新分化成根或芽等器官的过程 C、从叶组织块到种苗形成的过程说明番茄叶片细胞具有全能性 D、人工种子可以解决有些作物品种繁殖能力差、结子困难或发芽率低等问题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下列四个选项中,肯定没有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一项是( ) A、花药离体培养得到单倍体植株 B、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得到多倍体植株 C、基因工程培育的抗棉铃虫的棉花植株 D、细胞工程培育“番茄—马铃薯”杂种植株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以下关于花药接种和培养的实验操作中错误的一项是( ) A、花药开裂形成幼小植株后才给予光照 B、花药培养至开裂后,将长出的愈伤组织及时转移到分化培养基上 C、花药培养至开裂后,将释放出的胚状体整体移到新的培养基上继续培养 D、对培养出来的植株作进一步鉴定和筛选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植物组织培养(外植体是植物的体细胞)和花药离体培养都是在实验室条件下快速得到大量幼苗的方法.下列关于二者的比较中,错误的是( ) A、植物组织培养和花药离体培养的理论基础都是细胞具有全能性 B、植物组织培养和花药离体培养所使用的培养基配制方法基本相同 C、植物组织培养获得试管苗必须经过移栽炼苗后,才能大田栽培,而花药培养不需要 D、植物组织培养和花药离体培养过程中的无菌技术基本相同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关于被子植物花粉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花粉发育的过程中,单核期时花药培养成功率最高 B、花粉的发育要经历小孢子四分体时期、单核期和双核期等阶段 C、花粉发育经历双核期时,两个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相同 D、花粉母细胞形成花粉粒中精子的过程是一系列减数分裂的过程 【答案】:

2019衡水名师原创生物专题卷:专题十四《种群和群落》(含答案解析)

2019衡水名师原创生物专题卷 专题十四种群和群落 考点47 种群的特征与数量变化 5颗星(1-15题,31题,32题); 考点48 群落的结构与演替 5颗星(16-30题,33题)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90分 说明:请将选择题正确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主观题写在答题纸上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来源】2016-2017学年福建省龙岩市一级达标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考点47 易 下列关于调查种群密度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A. 蚜虫的种群密度可用样方法来调查 B. 样方法中取样的关键是要做到随机取样 C. 宜选择蔓生或丛生的单子叶植物作为抽样调査的对象 D. 宜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活动能力强的高等动物的种群密度 2.【来源】2017年新课标II卷理综高考试题考点47 易 假设某草原上散养的某种家畜种群呈S型增长,该种群的增长率随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若要持续尽可能多地收获该种家禽,则应在种群数量合适时开始捕获,下列四个种群数量中合适的是() A.甲点对应的种群数量 B.乙点对应的种群数量 C.丙点对应的种群数量 D.丁点对应的种群数量 3.【来源】2016-2017学年江苏省泰州中学高二上学期考点47 易 下列有关种群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两个池塘中的鲤鱼应属一个种群 B. 种群密度总是随着种群出生率的增大而增大 C. 雪松种子常落在母株附近形成集群,这属于种群数量特征 D. 人口的年龄组成可预测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趋势 4.【来源】2016-2017学年江苏省南京市高二学业水平第一次模拟考点47 易 下列有关种群数量“S”型增长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种群生存的资源和空间是有限的

高中数学解析几何大题专项练习.doc

解析几何解答题 2 2 x y 1、椭圆G:1(a b 0) 2 2 a b 的两个焦点为F1、F2,短轴两端点B1、B2,已知 F1、F2、B1、B2 四点共圆,且点N(0,3)到椭圆上的点最远距离为 5 2. (1)求此时椭圆G 的方程; (2)设斜率为k(k≠0)的直线m 与椭圆G相交于不同的两点E、F,Q 为EF的中点,问E、F 两点能否关于 过点P(0, 3 3 )、Q 的直线对称?若能,求出k 的取值范围;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2、已知双曲线 2 2 1 x y 的左、右顶点分别为A1、A2 ,动直线l : y kx m 与圆 2 2 1 x y 相切,且与双曲 线左、右两支的交点分别为P1 (x1, y1 ), P2 ( x2 , y2) . (Ⅰ)求 k 的取值范围,并求x2 x1 的最小值; (Ⅱ)记直线P1A1 的斜率为k1 ,直线P2A2 的斜率为k2 ,那么,k1 k2 是定值吗?证明你的结论.

3、已知抛物线 2 C : y ax 的焦点为F,点K ( 1,0) 为直线l 与抛物线 C 准线的交点,直线l 与抛物线C 相交于A、 B两点,点 A 关于x 轴的对称点为 D .(1)求抛物线C 的方程。 (2)证明:点F 在直线BD 上; u u u r uu u r 8 (3)设 FA ?FB ,求BDK 的面积。.9 4、已知椭圆的中心在坐标原点O,焦点在x轴上,离心率为中点 T 在直线OP 上,且A、O、B 三点不共线. (I) 求椭圆的方程及直线AB的斜率; ( Ⅱ) 求PAB面积的最大值.1 2 ,点 P(2,3)、A、B在该椭圆上,线段AB 的

(完整版)解析几何大题的解题技巧

目录 解析几何大题的解题技巧(只包括椭圆和抛物线) (1) 一、设点或直线 (1) 二、转化条件 (1) (1)求弦长 (2) (2)求面积 (2) (3)分式取值判断 (2) (4)点差法的使用 (4) 四、能力要求 (6) 五、补充知识 (6) 关于直线 (6) 关于椭圆: (7) 例题 (7) 解析几何大题的解题技巧(只包括椭圆和抛物线)——————————————————一条分割线——————————————— 一、设点或直线 做题一般都需要设点的坐标或直线方程,其中点或直线的设法有很多种。直线与曲线的两个交点一般可以设为等。对于椭圆上的唯一的动点,还可以设为。在 抛物线上的点,也可以设为。◎还要注意的是,很多点的坐标都是设而不求 的。对于一条直线,如果过定点并且不与y轴平行,可以设点斜式,如果不与x轴平行,可以设(m是倾斜角的余切,即斜率的倒数,下同)。如果只是过定点而且需要求与长度或面积有关的式子,可以设参数方程,其中α是直线的倾斜角。一般题目中涉及到唯一动直线时才可以设直线的参数方程。如果直线不过定点,干脆在设直线时直接设为y=kx+m或x=my+n。(注意:y=kx+m不表示平行于y轴的直线,x=my+n不表示平行于x轴的直线)由于抛物线的表达式中不含x的二次 项,所以直线设为或x=my+n联立起来更方便。 二、转化条件 有的时候题目给的条件是不能直接用或直接用起来不方便的,这时候就需要将这些条件转化一下。对于一道题来说这是至关重要的一步,如果转化得巧,可以极大地降低运算量。下面列出了一些转化工具所能转化的条件。向量:平行、锐角或点在圆外(向量积大于0)、直角或点在圆上、钝角或点在圆内(向量积小于0),平行四边形斜率:平行(斜率差为0)、垂 直(斜率积为-1)、对称(两直线关于坐标轴对称则斜率和为0,关于y=±x对称则斜率积为1

高中生物选修一:生物技术实践专题综合训练题(一)精编+解析版(附评分标准)

高中生物选修一:生物技术实践专题综合训练题(一) 每题15分,共90分 1、[选修一:生物技术实践专题](15分,除注明外,每空2分) 泡菜是人们餐桌上常见的美食。一碟酸甜香脆的泡菜,能令人胃口大开。请回答以下相关问题。 (1)泡菜的制作过程离不开乳酸菌,因为乳酸菌可以在条件下产生乳酸, 经过一段时间的发酵后,泡菜中亚硝酸盐会在乳酸菌的作用下有所降解。亚硝酸盐含量的测 定可以用比色法,因为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的反应产物能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 合形成色化合物。 (2)某人在家里制作泡菜,为了缩短制作泡菜的时间,在冷却的盐水中加入少量陈年泡菜 液,其目的是。要测定泡菜液中乳酸菌 的数量,可以用抽样检测法或法,用后一种方法接种培养后可得到下图 中 (A/B) 所示的结果。 (3)将在泡菜液中分离的两种乳酸菌L1和L2接种于含适量NaNO2的液体培养基中,在适 宜且相同的条件下培养。48h 后取样,检测NaNO2的含量进行对比。该实验的目的的是 。为保证实验结论的准确,该实验还 应补充设置,为防止乳酸菌产生的酸性物质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可 以在培养基中加入。 2、[选修一:生物技术实践专题](15分,除注明外,每空2分) 海棠果营养丰富,富含黄酮类、钙质,用以制作的海棠果酒对人类的健康大有裨益。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制作海棠果酒是利用酵母菌,制作果醋是利用醋酸菌,二者在结构上最主要的区别是 ,在对氧气 需求上的区别是。 (2)制作果酒与制作果醋相比,其所需的发酵温度偏(填“高”或“低”), 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家庭制作果酒,发酵过程中不需严格灭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提取胡萝卜素时,常用的萃取剂具有沸点高且等特 点,在鉴定胡萝卜素粗品时,常用法,如果标准样品只形成一种色

高中数学解析几何大题专项练习

解析几何解答题 1、椭圆G :)0(122 22>>=+b a b y a x 的两个焦点为F 1、F 2,短轴两端点B 1、B 2,已知 F 1、F 2、B 1、B 2四点共圆,且点N (0,3)到椭圆上的点最远距离为.25 (1)求此时椭圆G 的方程; (2)设斜率为k (k ≠0)的直线m 与椭圆G 相交于不同的两点E 、F ,Q 为EF 的中点,问E 、F 两点能否关于 过点P (0, 3 3)、Q 的直线对称若能,求出k 的取值范围;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 2、已知双曲线221x y -=的左、右顶点分别为12A A 、,动直线:l y kx m =+与圆22 1x y +=相切,且与双曲线左、右两支的交点分别为111222(,),(,)P x y P x y . (Ⅰ)求k 的取值范围,并求21x x -的最小值; (Ⅱ)记直线11P A 的斜率为1k ,直线22P A 的斜率为2k ,那么,12k k ?是定值吗证明你的结论. @ [

3、已知抛物线2 :C y ax =的焦点为F ,点(1,0)K -为直线l 与抛物线C 准线的交点,直线l 与抛物线C 相交于A 、 B 两点,点A 关于x 轴的对称点为D . (1)求抛物线 C 的方程。 ~ (2)证明:点F 在直线BD 上; (3)设8 9 FA FB ?=,求BDK ?的面积。. { — 4、已知椭圆的中心在坐标原点O ,焦点在x 轴上,离心率为1 2 ,点P (2,3)、A B 、在该椭圆上,线段AB 的中点T 在直线OP 上,且A O B 、、三点不共线. (I)求椭圆的方程及直线AB 的斜率; (Ⅱ)求PAB ?面积的最大值. - 、

2019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小专题11 种群和群落练习

2019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小专题11 种群和群落练习 1.2015年12月2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修正案,全面二孩定于2016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以下有关叙述不合理的是( D ) A.我国人口政策反映了人类种群数量变化规律不同于其他生物种群的一面 B.人口增长率比人口的年龄结构更加适合于对短期人口变化进行精确的计算 C.医疗水平的改善而导致人的平均寿命延长,是我国实行控制生育政策的一个重要原因 D.当一对夫妻平均生育两个孩子时,我国人口总量就会保持稳定 解析:我国人口政策反映了人类种群数量变化规律与其他生物种群不同;人口的年龄结构可以预测长时间内人口的变化趋势,而人口增长率可对短期人口变化进行精确地计算;医疗水平提高可使人类的平均寿命延长;一对夫妻平均生育两个孩子时人口出生率会增加,但考虑到人的平均寿命延长等因素,死亡率不一定增加,因此,短期内人口还可能增加。 2.下列有关生物种群数量调查的方法中,错误的是( B ) A.五点取样和等距取样是样方法取样的常用方法,应遵循了随机取样的原则 B.调查蒲公英的种群密度,只计数小样方内的个体数 C.调查趋光性农业害虫,可用定位设置灯光诱捕,定时计数法 D.将M只鹿标记后,重新捕获的n只鹿中有m只被标记,则该鹿群约有(M×n÷m)只 解析: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时应做到随机取样,其常用的取样方法为五点取样和等距取样,二者都遵循随机取样的原则;统计位于样方的个体数时,应统计样方内和样方相邻两边(及其夹角)的个体数,若只统计样方内的个体数,将导致统计结果偏小;调查趋光性农业害虫,应在特定位置设置灯光诱捕,并定时计数法;根据标志重捕法的公式,种群中的个体数=第一次捕获数×第二次捕获数÷标志后重新捕获数,即该鹿群约有(M×n÷m)只。 3.下列关于自然界中种群和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B ) A.呈“S”型增长的种群,其出生率始终大于死亡率 B.稳定的生态系统中,种群数量总是在K值附近波动 C.群落演替过程中种群的基因频率不会发生变化 D.森林中各种生物的垂直分层现象是由光照决定的 解析:呈“S”型增长的种群,当达到K值时其出生率等于死亡率;稳定的生态系统中,各种群数量在K值上下波动;群落演替过程中,群落的物种组成发生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改变;森林中动物垂直分层是由食物和栖息空间决定的。 4.下列关于环境容纳量(K值)的叙述,错误的是( D ) A.就是种群在该环境中的稳定平衡密度 B.是由该环境的有效资源决定的 C.与种群的个体数量无关 D.同一种群的K值稳定不变 解析:同一种生物的K值不是固定不变的,会受到环境的影响,如环境条件变得更好,K值将变大。 5.火山爆发时炽热的岩浆所到之处生物全部死亡,之后当地生物群落演替过程非常缓慢(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

高考生物试题分项版解析专题13种群和群落含解析

专题13 种群和群落 1.在一个群落中,当甲、乙两个种群利用同一有限的资源时,种群间通常会发生 A.捕食B.竞争C.寄生D.互利共生 (答案)B (解析)在一个群落中,当甲、乙两个种群利用同一有限的资源时,两者构成竞争关系,B正确。 2.下图是某处沙丘发生自然演替过程中的三个阶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从形成沙丘开始发生的演替是次生演替 B.阶段Ⅰ的沙丘上草本植物占优势,群落尚未形成垂直结构 C.阶段Ⅰ与阶段Ⅱ的沙丘上生长的植物种类完全不同 D.阶段Ⅲ沙丘上的群落对外界干扰的抵抗力稳定性最强 (答案)D 3.由于农田的存在,某种松鼠被分隔在若干森林斑块中。人工生态通道可以起到将森林斑块彼此连接起来的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农田的存在,增加了松鼠的活动空间 B.生态通道有利于保护该种松鼠遗传多样性 C.不同森林斑块中的松鼠属于不同种群,存在生殖隔离 D.林木密度相同的不同斑块中松鼠的种群密度相同 (答案)B (解析)松鼠适宜生存的环境是森林,因此农田的存在不利于松鼠的活动,缩小了其活动空间,A错误;生态通道有利于松鼠从农田进入适宜其生存的森林中去,因此利于保护该种松鼠的遗传多样性,B正确;不同森

林斑块中的松鼠属于不同种群,存在地理隔离,C错误;林木密度相同的不同斑块中松鼠的种群密度不一定相同,D错误。 4.将相等数量的硝化细菌和大肠杆菌分别接种到含铵盐的无机盐培养液中,在适宜温度下振荡培养。若用虚线表示大肠杆菌的生长趋势,实线表示硝化细菌的生长趋势,则下图中能正确表示两种菌体生长趋势的是 (答案)C (解析)大肠杆菌为异养生物,在含铵盐的无机盐培养液中无法生存,硝化细菌为自养生物,可利用培养液中的铵盐合成有机物,呈“S”型增长,C正确。 5.种群密度是种群的数量特征之一,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种群的S型增长是受资源因素限制而呈现的结果 B.某林场中繁殖力极强老鼠种群数量的增长会受密度制约 C.鱼塘中某种鱼的养殖密度不同时,单位水体该鱼的产量有可能相同 D.培养瓶中细菌种群数量达到K值前,密度对其增长的制约逐渐减弱 (答案)D 6.某同学运用黑光灯诱捕的方法对农田中具有趋光性的昆虫进行调查,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趋光性昆虫是该农田生态系统的消费者 B.黑光灯传递给趋光性昆虫的信息属于化学信息 C.黑光灯诱捕的方法可用于调查某种趋光性昆虫的种群密度

解析几何大题带规范标准答案

三、解答题 26.(江苏18)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M 、N 分别是椭圆1 242 2=+y x 的顶点, 过坐标原点的直线交椭圆于P 、A 两点,其中P 在第一象限,过P 作x 轴的垂线,垂足为C ,连接AC ,并延长交椭圆于点B ,设直线PA 的斜率为k (1)当直线PA 平分线段MN ,求k 的值; (2)当k=2时,求点P 到直线AB 的距离d ; (3)对任意k>0,求证:PA ⊥PB 本小题主要考查椭圆的标准方程及几何性质、直线方程、直线的垂直关系、点到直线的距离等基础知识,考查运算求解能力和推理论证能力,满分16分. 解:(1)由题设知,),2,0(),0,2(,2,2--= =N M b a 故所以线段MN 中点的坐标为 ) 22 ,1(- -,由于直线PA 平分线段MN ,故直线PA 过线段MN 的中点,又直线PA 过 坐标 原点,所以 .22122 =-- = k (2)直线PA 的方程2221, 42x y y x =+=代入椭圆方程得 解得 ). 34 ,32(),34,32(,32--±=A P x 因此 于是), 0,32(C 直线AC 的斜率为.032,1323234 0=--=++ y x AB 的方程为故直线

. 32 21 1| 323432|,21=+--=d 因此 (3)解法一: 将直线PA 的方程kx y = 代入 221,42x y x μ+==解得记 则)0,(),,(),,(μμμμμC k A k P 于是-- 故直线AB 的斜率为 ,20k k =++μμμ 其方程为 ,0)23(2)2(),(222222=+--+-= k x k x k x k y μμμ代入椭圆方程得 解得 223 2 2 2 (32) (32)( , ) 222k k k x x B k k k μμμμ++= =-+++或因此. 于是直线PB 的斜率 .1 ) 2(23) 2(2)23(22 2232 22 3 1k k k k k k k k k k k k -=+-++-= ++-+= μμμ 因此.,11PB PA k k ⊥-=所以 解法二: 设)0,(),,(,,0,0),,(),,(11121212211x C y x A x x x x y x B y x P --≠>>则. 设直线PB ,AB 的斜率分别为21,k k 因为C 在直线AB 上,所以 . 2 2)()(0111112k x y x x y k ==---= 从而 1 ) () (212112*********+----?--? =+=+x x y y x x y y k k k k .044)2(1222 1 222122222221222122=--=-+=+--=x x x x y x x x y y

04-14浙江历年高考题解析几何大题

浙江高考历年真题之解析几何大题 2004年(22)(本题满分14分) 已知双曲线的中心在原点,右顶点为A (1,0).点P 、Q 在双曲线的右支上,点M (m ,0)到直线AP 的距离为1. (Ⅰ)若直线AP 的斜率为k ,且]3,3 3[∈k ,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 (Ⅱ)当12+= m 时,ΔAPQ 的内心恰好是点M ,求此双曲线的方程. (2005年)如图,已知椭圆的中心在坐标原点,焦点12,F F 在x 轴上,长轴A 1A 2的长为4,左准线l 与x 轴的交点为M ,|MA 1|∶|A 1F 1|=2∶1. (Ⅰ)求椭圆的方程; (Ⅱ)若点P 在直线l 上运动,求∠F 1PF 2的最大值.

(2006年)如图,椭圆b y a x 2 22+=1(a >b >0)与过点A (2,0)B(0,1)的直线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T 且椭圆的离心率e= 23. (Ⅰ)求椭圆方程; (Ⅱ)设F 1、F 2分别为椭圆的左、右焦点,求证:2121||||||2 AT AF AF = 。 (2007年)如图,直线y kx b =+与椭圆2 214 x y +=交于A B ,两点,记AOB △的面积为S . (I )求在0k =,01b <<的条件下,S 的最大值; (II )当2AB =,1S =时,求直线AB 的方程.

(2008年)已知曲线C 是到点P (83,21-)和到直线8 5-=y 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 是过点Q (-1,0)的直线,M 是C 上(不在l 上)的动点;A 、B 在l 上,,MA l MB x ⊥⊥ 轴(如图)。 (Ⅰ)求曲线C 的方程; (Ⅱ)求出直线l 的方程,使得 QA QB 2为常数。 (2009年)已知抛物线C :x 2=2py (p >0)上一点A (m ,4)到焦点的距离为 174 . (I )求p 于m 的值; (Ⅱ)设抛物线C 上一点p 的横坐标为t (t >0),过p 的直线交C 于另一点Q ,交x 轴于M 点,过点Q 作PQ 的垂线交C 于另一点N.若MN 是C 的切线,求t 的最小值;

专题15 生物的变异与育种、进化(原卷版)

专题15生物的变异与育种、进化 1.大蓝蝶幼虫分泌的蜜汁是红蚁最喜欢的食物,红蚁发现大蓝蝶幼虫后会将其带回蚁巢,和同类一起分享其分泌的蜜汁,蜜汁被吃完后,大蓝蝶幼虫会散发出红蚁的气味和声音,让红蚁误认为它是自己的同类,大蓝蝶幼虫就可以在蚁巢内走动且大吃红蚁卵和幼虫,并躲避天敌。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红蚁有助于大蓝蝶幼虫避开与其它蝴蝶幼虫的竞争 B.大蓝蝶幼虫和红蚁两者是相互选择的结果 C.大蓝蝶可以在没有红蚁的地方繁衍后代 D.大蓝蝶幼虫与红蚁之间存在着捕食关系 2.研究发现细胞中断裂的染色体片段由于在细胞分裂末期不能进入子细胞核,而形成 了细胞核外的团块,称为微核。下列相关描述错误 ..的是 A.细胞分裂末期核膜将染色体包裹形成子细胞核 B.微核不能进入细胞核可能是由于无纺锤丝牵引 C.用光学显微镜不能观察到细胞中的微核 D.形成微核的细胞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 3.鼠尾草的雄蕊高度专化,成为活动的杠杆系统,并与蜜蜂的大小相适应。当蜜蜂前来采置时,根据杠杆原理,上部的长臂向下弯曲,使顶端的花药接触到蜂背部,花粉便散落在蜜蜂背上。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根据上述资料分析,鼠尾草属于虫媒传粉植物 B.鼠尾草雄蕊的高度专化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C.雄蕊高度专化的鼠尾草将自身的遗传物质传递给后代的概率不变 D.鼠尾草花的某些形态特征与传粉昆虫的某些形态特征彼此相适应 4.除草剂敏感型的玉米经辐射获得了抗性突变体,敏感和抗性是一对相对性状,关于突变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若为染色体片段缺失所致,则该抗性基因一定是显性基因 B.若为基因突变所致,则抗性基因与敏感基因的碱基序列一定不同 C.若为染色体易位所致,则四分体时一定发生了交叉互换 D.若为一对碱基缺失所致,则该抗性基因一定不能编码肽链 5.乳草产生的毒素“强心甾”能够结合并破坏动物细胞钠钾泵的功能,然而帝王蝶幼虫不仅以乳草为食,还能将强心甾储存在体内以防御捕食者。研究人员发现帝王蝶钠钾泵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