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包容性增长

包容性增长

包容性增长
包容性增长

论包容性增长与城市经济发展

[摘要]: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重要场合发表了关于实现“包容性增长”的讲话,引起全国上下广泛学习包容性增长的现象。本文针对包容性增长的提出,对包容性增长进行释义;随即讨论包容性与城市发展关系,进而讨论包容性增长的实践问题,为中国包容性增长的现实意义做出探讨。

[关键词]:包容性增长城市经济贫富差距

包容性增长的提出

2010年3月,联合国人居署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主办了第五届世界城市论坛,论坛主题即为城市权利促进城市平等。在城镇化进程中,并非所有城市人口和团体、社会群体都享受到同等的发展机会,同样享受到同等的城市服务。针对以上问题,论坛提出了六个讨论的议题,包括如何促进城市的权利,如何促进城市的平等、建设包容性的城市,如何平等地获得住房和基本城市服务的权利,如何面对城市文化的多样性,如何治理和公众参与,以及如何建设可持续的城市。

同年9月,第五届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开发部长级会议上,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开幕式并发表题为《深化交流合作实现包容性增长》的致辞。胡锦涛指出,“亚太经合组织第十七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就包容性增长达成共识,提出要更好抓住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更好应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挑战,创造就业机会,造福广大民众。实现包容性增长,切实解决经济发展中出现的社会问题,为推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实现经济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社会基础,这是亚太经合组织各成员需要共同研究和着力解决的重大课题。”

在第十七届五中全会中,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会上提倡将包容性增长加入“十二五”规划内,认为实现包容性增长,可切实解决经济发展中出现的社会问题,为推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实现经济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社会基础。由此,中国国内开始了对于包容性增长广泛的学习和探讨。

包容性增长提出的意义

当前中国已经步入一个城市化加速的时期,城市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各项事业有了明显进步,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改善。然而随之而来土地、户籍等诸多问题,对社会经济已经产生重大影响,一些制度问题也成为中国城市化进程的瓶颈。同时任何人都无法否认目前贫富差距十分悬殊,这已经成为我国城市化产生的最根本弊病之一。社会发展的成果不能为广大百姓所共享,社会保障制度不够完善。经济增长了,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受益,有的人受益多,有的人受益少,特别是贫困人口受益更少。如果贫富差距越拉越大,势必会

影响社会的稳定发展,不利于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我们的国家。

推进中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实现共同富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让每个公民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愿望。那么,中国的城市化道路该如何走呢?

造成贫富差距的原因是我们的改革不到位,收入分配不公正,收入分配制度不完善。这需要我们深入改革,缩小贫富差距,践行包容性增长。

包容性增长的涵义

所谓包容性增长,寻求的应是社会和经济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相对立。包容性增长包括以下一些要素:让更多的人享受全球化成果;让弱势群体得到保护;加强中小企业和个人能力建设;在经济增长过程中保持平衡;强调投资和贸易自由化,反对投资和贸易保护主义;重视社会稳定。

包容性增长最基本的含义是公平合理地分享经济增长,其中最重要的表现就是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它涉及平等与公平的问题,包括可衡量的标准和更多的无形因素。前者包括作为指标的基尼系数(衡量收入分配)、识字率、公共产品的一般供应和分配,包括教育、卫生、电力、水利、交通基础设施、住房、人身安全等;包容性增长也包括无形的因素、观念和“感情”。其关键词是希望和参与,使社会上尽可能广泛的人群有共同的愿望。当一些社会成员觉得他们永远也不可能指望得到那些富人所想得到的,排斥和不包容就产生了。如果人们相信明天会更好,尤其是当他们能切实地期望子女加入到“赢家”的行列之中,那么他们会准备好挺过今天的困难。

城市发展与包容性的关系

城市形成和发展需要得到包容性的支撑。城市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产物,是人们主要的居住中心,也是政治、经济、文化等发展的重要载体。但是,城市并不是一目了然的物质构成,,它是由多种要素与物质综合构成的人类生活和生产的场所。城市的生存和发展首先需要吸引与包容人群及各种要素,否则,它就无生命可言,换言之,城市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包容性的支撑与保障。因为,包容性具有包纳和宽容的特性,是一种联结和贯穿城市发展与壮大的因子和要素,具有吸纳和整合诸多力量的功能。城市只有在包容性的支撑和作用下,才能把诸多方面的异质人口、物资和信息资源等包容在城市领域中,经过城市内部要素的转换和整合,融汇成城市自身结构的新组合,促进着城市朝着更高层次跃进与更广范围伸展。有容乃大。包容性是城市形成和发展壮大的内生性需要与本质特征,也是城市资源集聚与人气汇集的吸纳剂。我们在某种程度上甚或可以说:城市是包

容的产物。

人类及其各种活动在空间上本来是分散的,包容作用才使得分散的人员、多样的资源和丰富的信息被吸收与组合在城市系统中。在城市包容性的支撑与保障下,人们才能够互相吸取对方的先进经验和文化特色,通过分工和交换及其包容体系的作用,在沟通交流和吸收融汇中生存与发展。包容性的力量与作用折射出人们在城市里的汇聚“不单是人口的数量问题,更是人的内部社会关系生成和变化的问题”。而且,在包容性的作用下,城市人口和文化越来越呈现异质性的新样式:来自不同地域的人群在城市里和谐地生产与生活,不同的文化在城市里融洽地交流与碰撞,不同的价值观在城市里日益交汇与融化,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城市的综合实力,推动着城市政治、经济、社会不断地向前发展。城市包容性及其内在力量不仅使得城市能够形成与发展,而且也使得人们在城市里能够和谐地合作与交流。

城市的生存发展与繁荣昌盛,不仅需要得到包容性的支撑与保障,更需要充分发挥包容性的优势与长处。而且,包容性所引发的吸纳城市外部资源的动力与惯性至今尚未出现终点的迹象,“由此既保证了城市社会变迁的各种机制能够获得持续的动力,又推动城市的人口与空间处于持续的重组过程之中”。毋庸置疑,包容性吸引和催化了人们成为城市有机整体的一个组成部分,促进了城市经济昌盛、技术进步和文化繁荣。城市的不断发展与壮大,其实就是包容性不断发育与成长的过程。而且,包容性的增强还可以使城市更多地承担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任务。

包容性增长的实践

针对中国城市化现状出现的种种问题,包容性增长已然成为国内城市发展的迫切诉求。针对包容性增长的涵义和意义,笔者认为,实践包容性发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把握发展的平衡性,实现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包容

虽然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实现了告诉增长,社会财富极大增加,但是社会建设明显滞后于经济发展,在生产力原则和经济中心原则的导向下,人们在发展中总是强调经济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社会建设,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制约了中国的进一步发展。

因此,按照包容性增长的要求:一方面,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创造出更多更好的社会财富。因为包容性增长既强调经济增长的速度,也强调经济增长的方式,二者同等重要。另一方面,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要更加注重社会建设,把发展的成果体现在公共产品的丰富和公共服务水平的提

高上。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找准发展的几点,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作为正确处理生产和生活、改革发展与稳定关系的结合点。通过发展增加社会财富、不断改善人民生活,通过发展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不断促进社会和谐。

2.缩小二元结构,实现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的包容

在当前的中国,无论从经济社会发展的程度上看,还是从人民的生活水平的差异上看,区域之间和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是一个显见的事实。要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采用包容性发展方式。

确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为主要内容的发展战略,消除人民参与经济发展、分享发展成果的障碍,形成人人参与、共建共享的良好局面。推动城乡、区域包容性发展的目的,不是仅仅让农民转变身份或者说实现区域之间的同步发展,而更为重要的是要践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价值目标。在城乡包容性发展方面,不是将农民从农村迁入城市,而是要从制度上减少城市对农村劳动力流入的限制,以及逐渐使农民与城市居民享有同等的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以及同等的发展机会。其中尤其要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改善起基本生产生活条件。要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提高农村居民的人力资本水平和就业、创业的能力,使之能够适应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的需要。在区域包容性发展方面,实施区域一体化发展是一个很长的过程,需要有连续性、科学性,其成功要靠政府的决策、民众的支持、企业的参与。一方面政府要通过积极的政策支持落后地区的发展,合理进行产业布局和产业转移。另一方面,先发地区也要积极贯彻邓小平在改革开放支持提出的两个大局战略,支持后发地区的发展。只有这样,中国的发展才能真正体现出包容性,协调性。

3.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实现人际之间发展的包容

包容性增长的基本要求,就是要让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享有体现出效率与公平并重。近些年来,居民收入、劳动报酬两个比重持续下降,城乡、地区、行业、群体之间收入差距继续扩大,尤其是部分劳动者收入偏低,导致社会出现了严重的二级分化,由此引起的社会矛盾影响了社会的安定团结。我们也注意到,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关注民生的相关制度安排的做出,我们已经有了效率与公平并重的缩小收入分配差距的经济承受能力、改善民生的政策支撑以及良好的社会环境,具备了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实现人际之间包容性发展的基本条件。在这种情况下推行包容性发展,就需要我们加大改革力度,采取积极的收入分配政策。在初次分配方面,要统筹兼顾、适当安排,调整国家、集体、个人之间的分配关系,一民富国强、企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协调三者的利益分配,着力提高居民收入、劳动报酬两个比重,使居民收入、劳动者报酬与经济增长、企业经济效益保持同步协调增长。在二次分配方面,既要注重效率,保护人

们的生产积极性、创造性,允许一部分人因为贡献大而先富起来,也要设立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继续提高最低工资标准。要加大收入分配政策改革的力度,提高农民、城乡困难居民、企业退休人员和低收入工薪劳动者这部分人的收入,调控垄断性行业过高收入,规范灰色收入、打击非法收入。同时,还要通过财政、金融、税收政策的调整,解决收入分配的差距问题。通过财政的转移支付,支持贫困落后地区和部分弱势群体解决发展问题,通过金融改革让金融资源更合理的配置,支持农村、内地和低收入群众发展,通过税收政策如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征收财产税、遗产税、资产交易税等,改善社会收入分配结构,逐步使全体人民过上共同富裕的生活。

4.转变政府职能,调整社会政策,体现社会的包容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和社会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在这种情况下,政府职能也应该做出相应的调整,把主要工作聚焦在社会建设方面,把精力和资源转移到提供公共产品方面去,承担起公共服务的职责,弥合市场机制的缺失和不足。同时,政府要合理安排社会制度,确保公平正义、人人都能获得平等发展机会的包容性增长实现。为此,要建立以权力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不断消除人民参与经济发展、分享经济发展成果方面的障碍。在基本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方面,要加强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的衔接和协调,不断提高社会保障水平。要加大公共财政的社会保障投入,扩大各类社会保险覆盖面,健全社会救助体系,发展社会福利事业和慈善事业,不断在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取得新成效;在社会保障的享有方面,要推行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在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关键期,政府要在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增加投入,尤其是加对落后地区和农村的投入力度,为包括流动人口在内的所有居民提供更多更好的、均等的公共服务;在与个人发展密切相关的教育和就业资源的提供方面,要优先开发人力资源,发展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参与经济发展和改善自身生存发展条件的能力,这是推动经济持续发展、实现包容性增长基础性工作。要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要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促进充分就业。要发挥政府、工会和企业作用,努力形成企业和职工利益共享机制,建立和谐劳动关系。这是各尽其能,实现包容性发展的根本。

如何写好时事评论 (3000字)

如何写好时事评论 一“时评的复兴”是我们这个时代新闻传播界的一个耀眼的特征,甚而至于可以说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一个重要事件。自上个世纪初年的1904年由《时报》开创而横空出世,时评这一新闻评论新品种,伴随着时代的大变革应运而生,为社会的大改造而呼号呐喊,其自身的发生发展也与时沉浮,随世兴衰,时隐时现。随着人类社会进入20世纪末、21世纪初,时评遇到了互联网这个搭载了高科技发展起来的新兴媒体形式的高速发展,以及更加开放、更加宽松的社会舆论环境的出现,使得时评再一次地兴盛起来,而且不再限于报刊等纸质平面媒体,亦为广播、电视、网络等新兴电子媒体所青睐,“翻开报纸、打开电视、点开网页,时评四面开花、蔚然成风。”{1} 一时间呈现出包括时评在内的以新闻评论为主要特征的“观点市场”的兴旺发达,展现出舆论多元、观点杂陈、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 2000年4月17日,北京青年报自复刊以来破天荒地开设了言论专栏“今日社评”。2001年的5月份,新华社改变了多年只提供纯客观新闻的“传统”,推出了“新华时评”发稿栏目,开始向媒体和社会提供直抒胸臆的“国家通讯社观 点”。2003年11月11日,甫一创刊的新京报,即模仿海外一些报刊常用的社论版和社论对页版的样式,开设了包括时评在内的言论版。2005年4月人民日报在已有“今日谈”“人民论坛”及其他各专业版的专栏评论的基础上,又开设了与人民网联动的“人民时评”专栏。2007年3月5日,曾经不为很多人所知的嘉兴日报,以向全国招聘人才组建新闻评论部为契机,推出了以“第一时间发布新闻,第一时间发表评论”为宗旨的“嘉兴时评”及评论专版,并以此开创嘉兴评论的历史新纪元,进而把2007年定为嘉兴日报的“评论元年”。此后,上述各报先后编辑或出版了各自的评论专辑。像北京青年报的《今日社评》,新华社的《新华时评作品选》,新京报的《新评论》系列丛书,嘉兴日报的《评论元年——2007年嘉兴日报新闻评论选集》等。从中可以看出,“时评的复兴”对中国新闻评论的大传播、大发展,尤其是对社会大变革的推动是功不可没的。

实现包容性发展是未来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实现包容性发展是未来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心 作者:曾铮时间:2011-04-27 浏览次数:299 次 2010 年,胡锦涛在出席第五届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开发部长级会议开幕式时提出,要实现经济的“包容性增长”。之后,这一词汇立刻成为我国经济学界关注和媒体热炒的焦点,体现出我国对国内经济协调发展的期许。最近召开的“2011 年博鳌亚洲论坛”更是将主题设定为“包容性发展:共同议程与全新挑战”,体现了国际社会对区域内以及全球经济共享发展的愿景。 一、包容性发展的实质内涵 “包容性发展”的概念最早由亚洲开发银行提出,它是在世界银行早期的“广泛基础的增长”、“对穷人友善的增长”以及“共享式增长”等概念的基础上,完善和发展而形成的世界经济发展主题。与之前的经济发展概念不同,包容性发展理念强调经济发展不仅要普惠穷困群体,而且要对中产阶级分享经济发展成果给予足够的重视。 本质上来说,包容性发展概念是一个操作性的战略方针,其内涵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嬗变。因此,对这一概念的认识仍然存在诸多模糊的地方。但是,就现在人们对包容性发展的认识而言,必须对两个层面的问题有正确理解。首先,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包容性发展并不是通过牺牲经济效率追求社会公平,其实质包含两个层面:从公平角度出发,包容性发展提倡的是所有个体分享参与经济发展和获取经济发展成果的机会;从效率角度出发,包容性发展则暗含了通过社会公平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同时,从战略实施覆盖的范围出发,包容性发展是一个在全球化语境下的概念,其内涵不仅包括一国国内经济的协调和共享发展,更包括了全球不同地域的个体享有平等的经济参与和自我发展的机会和权利。

新华网评

新华网评:壮大“草根文化”有助文化惠民 (1) 新华网评:善用微博有助央企树立新形象 (3) 新华网评:“官德”首先是一种“制度伦理” (4) 网评:谨防地铁“大跃进”给城市“埋雷” (5) 新华网评:对珠海楼市“双限令”应给予掌声 (6) 新华网评:官德培训的重头戏 (7) 新华网评:应把好谣言传播的第一道“关口” (8) 新华网评:网络文化健康,谣言就不会有空间 (10) 期待“圆梦计划”引发蝴蝶效应 (11) 一些跨国公司在中国为何如此傲慢 (12) 新华网评:壮大“草根文化”有助文化惠民 2011年11月03日 08:43:00 来源:新华网【字号大小】【收藏】【打印】【关闭】 《新华网评》栏目按: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和实现到2020年文化改革发展奋斗目标,围绕各地区各部门各方面普遍关注的重点问题,对文化改革发展进行了战略部署,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指导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十七届六中全会一闭幕,各地各部门立即兴起了学习和贯彻落实全会精神的热潮。 为进一步深入推进全会精神的学习宣传贯彻,新华网原创评论栏目《新华网评》策划推出专题系列评论——“全国部分地市宣传部长文化改革发展评论”,请地市宣传战线上的“一把手”当一次“评论员”,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文化繁荣发展的体制机制等方面,撰写评论,建言献策。《新华网评》栏目将陆续发布,以飨网民。今日推出第一篇。 “全国部分地市宣传部长文化改革发展评论”之一: 壮大“草根文化”有助文化惠民 中共北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梁思奇 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既要让人民过上殷实富足的物质生活,又要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文化生活。不断

实现包容性增长政府的价值导向很重要

实现包容性增长政府的价值导向很重要作者:朔料螺旋于2010-09-28 11:13:36 发表只看该作 者 实现包容性增长, 政府的价值导向很重要 《中国经济周刊》:应该怎样做,才能实现“包容性增长”? 庄健:“包容性增长”和我国提倡的“科学发展观”和“协调发展”、“和谐社会”都是一致的,具体到经济领域和调整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也都是有共同点的。如果能做到这些,也就能够最终实现“包容性增长”。 中国的目标是在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这些目标都是很明确的,在具体实现的过程中,需要排除一时或者局部的困难,沿着正确的方向,去实现这个目标。这些需要更多地去讨论、形成共识,采取有关的改革发展措施去推进。 马晓河:首先,我国应该尽快地转变和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步伐,优化、升级产业结构。 其次,要多发展服务业,特别是一些新兴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 第三,要加快推进城镇化。任何一个国家要实现现代化,要实现社会的繁荣富强稳定,都应该实现城镇化,只有这样,中产阶级或者中等收入者人口才会增加,社会才会形成一个中间多、两头少的“橄榄型结构”。这样,社会才能增加消费,只有消费占主流了,稳定才有坚强的保障,社会才能进步。 第四,应该调整国民收入分配关系。尤其是调整政府、企业和老百姓的收入分配结构关系,让老百姓的收入增长快一点。此外,还要调整高收入、中等收入和低收入者之间的关系,让中等收入和低收入者的收入增长得更快一点。 第五,政府下一步还应该在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增加投入,尤其是应该加快在贫困地区、农村地区的投入,提供更多的公共服务。 汤敏:“包容性增长”跟“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相比,有更多的量化指标,也更具体了。“包容性增长”最终要惠及更多的

包容性增长(what is inclusive growth)中文翻译

什么是包容性增长 本文目的在于定义“包容性增长”这个词语。“包容性增长”常和其他一系列词语互相换用。包括“广泛基础增长”,“共享型增长”和“利贫增长”。本文在阐明它们之间的区别的同时也指出了其相似之处。 本文认为,在集中研究增长的速度与方式方面,有关包容性增长的分析有着明显的特点。传统意义上,贫穷与增长的分析都是被分开处理的。本文描述了旨在结合以上两种分析的概念要素,并且确认和有限发展国家特定约束的可持续包容性增长。 定义包容性增长 快速且可持续的减贫需要包容性增长来使人民对经济增长既有所贡献也有利可得成为可能。毫无疑问地,快速增长对于可持续减贫是必要的。但从长远看,若要让这种增长保持可持续性,它必须是跨越各种行业具有广泛基础的。也必须是包括了国家绝大部分劳动力的。这个关于包容性增长的定义意味着增长的宏观和微观决定因素之间的直接联系。增长的微观层面指明了经济多元化和竞争的结构转变的重要性。这包括工作和公司的创造性破坏。 包容性增长涉及到了增长的速度和方式两个方面。这两者是相关联的。因此,也必须放在一起处理。增长速度和增长方式对于高速持续增长、减贫来说都至关重要。这个结论与《增长报告:可持续增长和包容性发展的策略(增长与发展委员会委员,2008)》里的结论是一致的。委员会指出,作为容括公正、公平与机会的概念,同时也是市场与就业转型的保障,包容性是任何一个成功的增长策略所必需的因素。 包容性增长着眼于长远,因为它关注的是生产性工作而不是给受排斥群体增加收入而进行的收入再分配。短期内,政府可以用收入分配方案来减小作用于起动增长穷人收入的政策产生的负作用。但是长远看来,转移支付方案是不可能起作用的。即使在短期内也可能问题重重。在贫穷的国家中,像这种方案将会给已经吃紧的财政预算来来负担,而且理论上说来,年平均收入低于700美元的国家来说,通过收入分配来减贫是不可能的任务。最新的OECD 研究表明,即使在发达国家,收入再分配也不是针对特困人群贫困率上升的唯一解决办法。 包容性增长与“利贫增长”的绝对定义相一致,但与其相对定义不同。在绝对定义下,只要穷人获益了,那增长就是利贫的。而在相对定义下,只有在穷人的收入增长比总人口的收入增长要快的情况下,不平等才会逐渐减少,这时增长才是利贫的。然而,由于绝对的利贫增长可能是直接收入再分配的成果,因为这种增长是包容性增长,必须提高生产力,创造新的就业机会。简而言之,包容性增长是提高增长速度,扩大经济规模的增长,也是公平投资环境,增加就业机会的增长。 就不平等而言,无论是贫困还是非贫困家庭,相对定义带来的可能不是最好的结果。举个例子,在相对定义下,若一社会想实现利贫增长,那么以下这种结果是最好的:平均收入增长2%,贫困家庭收入增长3%。而以下这种结果则不是很好:平均收入增长6%,贫困家庭收入增长4%。虽然增长的分配形态倾向于前者,但在后面一种情况下,无论是贫穷还是非贫穷家庭,它们的境况都变得更好了。因此,相对定义才是最有意义的。我们可以用绝对定义来提高增长率,从而最快速地减少贫困。

中华文化中包容性与经济增长中包容性的思考

中华文化中包容性与经济增长中包容性的思考 ——读《中华民族生命之根》有感 杨义先生的文章中交融着理性与情感,读后让我感受很深。灿烂辉煌的中华文化是我们与祖先沟通的渠道,也是我们满怀自信走向未来的重要根基。面对中华五千年文明给我们留下的浩瀚的优秀文化,除了深深的敬畏之情之外,我想就是作为一名炎黄子孙的幸运感,以及薪火相传的责任感,历史的接力棒传到我们手中,我们有义务将之继续传承。 杨义先生将中华民族文化的特点总结为四点:第一,中华民族文化的深厚性;第二,文化哲学的包容性;第三,文化血脉的充沛性;第四,文化景观的丰美性。中国的长期经济发展,特别是“十二五”规划的提出,真正体现着中国社会发展中的包容性。 对中华民族的基本精神,尽管有不同的见解,但有一条是公众所公认的,那就是厚德载物,自强不息。其中厚德载物内含着中华民族的包容精神。回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过程,它的主流是由许许多多分散孤立存在的民族单位,经过接触、混杂、联合和融合,形成包容的多元统一体。如在相当早的时期,在黄河流域出现了一个由若干民族汇聚和逐步融合的核心,即早期的华夏文明,正是凭着她的包容精神,把周围的异族吸引进了这个核心。她拥有的黄河和长江中下游的东亚平原,被其他民族称为汉族。汉族继续不断吸收其他民族的成分而日益壮大,构成起着凝聚和联系作用的网络,奠定了以这个疆域内许多民族联合成的统一体的基础,成为一个自在的民族体系。这样的民族的一个重大的特点就是重包容,有强大的同化力合顽强的生命力。同任何一种绵延至今的文化一样,中国的传统文化之所以能知道现在还生生不息,一个很重要的特性就是包容并蓄。这也解释了为何在世界四大文化体系中,中国传统文化被认为是唯一没有中断的文化体系。正是这种包容性,维系了中国传统文化脉络绵延不绝,它哺育出来的民族精神维系了我们民族的生生不息。陈寅恪说:“中国是文化大于种族”,就是说不同的种族之间的矛盾可以用文化来包容,和而不同。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以儒家文化为代表、为主体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的包容性首先体现在厚德载物思想上。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对自然的理解是,天地最大,它能包容万物,天地合而万物生、四时行。维系中华民族精神的主体文化是儒学。儒学主张泰山不择细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深。这种精神之所以博大精深,川流不息,正是由于其吸纳百川的结果。有包容才能越做越大。这种包容由炎黄文化作为宗旨,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中国文化对外来文化的包容性是以其强大的同化力为前提的。它用这种强大的同化力去影响和改造外来文化,使之具有中国的特色。中国文化的包容性是吸收外来文化的重要心理文化基础,没有这样一个基础,不仅不能消化、吸收外来文化,还有可能被外来文化所同化,从而丧失自己民族的文化特色。但是由于中国固有的传统文化根基深厚并且富于包容精神,其结果是不断吸收外来文化、不断同化外来文化。外来文化的进入丰富了中国文化,却并没有使中国文化丧失其特有的本色。一切外来文化一旦进入中国,便开始了中国化的进程。中国社会强烈的宽容气氛,甚至使得一些独立性很强的外来文化,也在不知不觉中融合于中国文化的整体之中。

新华网版面特色

新华网版面特色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新闻网站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人们对新闻的需求不再仅仅停留在文字阅读上,而新闻现场的动态也不再单单只靠文字来叙述,很多时候这些都需要通过图片等形式表现出来。因此,如何在有限的版面空间尽可能多的表达更丰富全面的新闻内容,构筑出独特的版面特色,日益成为各大新闻网站,特别是新华网的重中之重。 要知道,版面是读者透视报纸的第一扇窗户,凭借对新闻内容的布局安排,传达出报纸对新闻事件的立场和态度,因此可以说,版面是一份报纸个性和风格的最直观表现。 新华网最大的版面特色是图文并茂,有的放矢。从整体的版面编排上看,各个栏目之间面积上基本相等,给读者视觉上的平衡感。而且新华网的基调比较一致,以蓝色为背景,体现了新闻的严肃性。但是相对而言,从首页上来看,图片所占的比例相对较少,大多是以文字新闻的形式覆盖,以新闻的量为重点,虽然清新自然,但是缺少一定的视觉冲击力。不容否认的是,新华网在重点新闻的编排上还是能够做到重点突出的。对于重点栏目,受众急于获知的信息放置在醒目的位置,便于受众获取信息。而新华网布局的合理性,从它的留白的设置上也可以看出,使图片和文字新闻之间不显得拥挤,十分清新自然。 一般情况下,新华网的头条下方往往是几张以幻灯片形式切换的大图,它们都是当天国际,国内的重大新闻。又或是当日的热点新闻,且具有时新性。在主页上,有关于头条新闻的图片,每个版块栏目也配有邮票式图片,起到提示美化作用。而同时新华网设有专门的图片专栏,其中的图片形式十分的广泛,基本囊括了所有的形式,包括漫画,图表,壁纸,老照片等等。而图片的选择上,都比较切合主题,例如曾经报道白雪夺金的新闻时,就抓住了她夺金后身披国旗的瞬间,具有代表性,且深化了主题。除此之外,新华网的图片采集上还有一大特色,就是抓住典型瞬间,这样使照片更具有真实性。例如爱沙尼亚动物保护主义者集会游行反对使用动物皮毛一文,选择了保护主义者在街上呐喊宣传的瞬间,配合文字说明,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更具有号召力。其次,从图片的编排上看,新华网首页的编排符合读者“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阅读习惯,把最重要的新闻图片放在左上角,且图片的大小较其它图片而言较大,第一时间抓住受众的注意力,形成视觉中心。而根据递减原则,在焦点图片的下方,安排一些相对次要的图片,或者是背景图片。而这些主图,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美化和调剂的作用。例如头条新闻关于“全球媒体儿童日”的报道,配以的各国儿童的图片,增加了新闻报道的生动性。而首页中各个新闻栏目的题图图片,在形式上较小,采用JPEG的格式,大都比较具有代表性,丰富了版面的元素,调节了读者的视觉感受。例如新华财经部分就采用了证券交易所的图片进行提示,而新华国际则利用了奥巴马的图片,配合奥巴马明天将要访华这一新闻主题。所以说,新华网的图片基本上都遵循了新闻质量的要求,都具有新闻性,真实性,直接性,及时性等特点。

包容性竞争及发展

包容性竞争促进包容性发展 在场的各位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计算机学院,软件工程专业,101034班的陈祥乐,很高兴能够以一名入党积极分子的身份站在这里讲话,心里有点紧张,希望大家能够谅解。 言归正传,昨天收到演讲题目的时候我很是迷惑。首先,包容的字面意思是宽容、容纳。书上说包容是一种美德,它可以使你的人格得到升华,让你的心灵得到净化。那和发展有什么联系?于是我特意上网查了一下关于包容性发展的介绍才知道,原来“包容性发展”是胡锦涛主席在2011年博鳌亚洲论坛的年会开幕式演讲中提到的,并且被选定为2010年年会的主题。该主题的含义就是要使全球化、地区经济一体化带来的利益和好处,惠及所有国家,使经济增长所产生的效益和财富,惠及所有人群,特别是要惠及弱势群体和欠发达国家。 今天我们讨论的主题是“包容性竞争”促进“包容性发展”。我所理解的包容性竞争就是要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前提下,还要顾全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方面的全面发展。经济建设固然重要,它是社会发展的源动力,没有了经济基础,其他的都是天方夜谭。但是过于激烈、无序、残酷的强调经济发展,势必导致严重的两极分化、动荡、对抗,最终也无多少和谐可言,甚至可能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陷入功亏一篑、前功尽弃之险境。这就要求我们要以“包容性”的态度看待问题。我们不只要做到经济上与发达国家比拼、抗衡,还要拿出一部分经历来投入到我们的生态环境,精神文明以及政治文化等方面上来。例如奥林匹克运动会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展现的不仅仅是一个国家经济实力,更是体育竞技乃至更高的体育精神上面的竞争。这一点我们国家做的非常出色,2008年奥运会就是一个最好的见证。还有我们的载人航天技术,核武器方面的研究等,都在世界上名列前茅。然而这些还是不够的,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与发达国家在很多方面还存在着不小的差距,例如科技的发展,医疗事业的发展,计算机的研究与应用等等,然而这些方面的竞争同样的也都体现了竞争的包容性,因此我们也要在这些方面投入一定的精力,争取更全面的发展。

包容性增长

论包容性增长与城市经济发展 [摘要]: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重要场合发表了关于实现“包容性增长”的讲话,引起全国上下广泛学习包容性增长的现象。本文针对包容性增长的提出,对包容性增长进行释义;随即讨论包容性与城市发展关系,进而讨论包容性增长的实践问题,为中国包容性增长的现实意义做出探讨。 [关键词]:包容性增长城市经济贫富差距 包容性增长的提出 2010年3月,联合国人居署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主办了第五届世界城市论坛,论坛主题即为城市权利促进城市平等。在城镇化进程中,并非所有城市人口和团体、社会群体都享受到同等的发展机会,同样享受到同等的城市服务。针对以上问题,论坛提出了六个讨论的议题,包括如何促进城市的权利,如何促进城市的平等、建设包容性的城市,如何平等地获得住房和基本城市服务的权利,如何面对城市文化的多样性,如何治理和公众参与,以及如何建设可持续的城市。 同年9月,第五届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开发部长级会议上,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开幕式并发表题为《深化交流合作实现包容性增长》的致辞。胡锦涛指出,“亚太经合组织第十七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就包容性增长达成共识,提出要更好抓住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更好应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挑战,创造就业机会,造福广大民众。实现包容性增长,切实解决经济发展中出现的社会问题,为推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实现经济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社会基础,这是亚太经合组织各成员需要共同研究和着力解决的重大课题。” 在第十七届五中全会中,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会上提倡将包容性增长加入“十二五”规划内,认为实现包容性增长,可切实解决经济发展中出现的社会问题,为推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实现经济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社会基础。由此,中国国内开始了对于包容性增长广泛的学习和探讨。 包容性增长提出的意义 当前中国已经步入一个城市化加速的时期,城市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各项事业有了明显进步,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改善。然而随之而来土地、户籍等诸多问题,对社会经济已经产生重大影响,一些制度问题也成为中国城市化进程的瓶颈。同时任何人都无法否认目前贫富差距十分悬殊,这已经成为我国城市化产生的最根本弊病之一。社会发展的成果不能为广大百姓所共享,社会保障制度不够完善。经济增长了,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受益,有的人受益多,有的人受益少,特别是贫困人口受益更少。如果贫富差距越拉越大,势必会

2013申论+【新华时评】+【人民时评】+【半月评论】

第一编新华时评 ●公开真相会引发恐慌?荒唐! 新华网北京7月21日电(记者周芙蓉)近日,“钴60将爆炸”的谣言在河南杞县流传,造成部分群众恐慌,逃离家乡,前往附近县市“避难”。 网上谣言源于一个多月前杞县利民辐照厂发生的卡源故障。6月7日,该厂在完成辐照辣椒粉作业后,因被辐照的货物倒塌,造成放射源护源架倾斜,致使放射源未能降入源井内,发生了卡源故障。卡源故障会不会造成辐射和污染、会不会影响群众生命健康,是群众最急切想知道的。 然而故障发生后一个多月内,当地政府始终没有公开发布信息。直到7月13日,开封市政府才举行了新闻发布会。而正是在这一个多月里,“钴60将爆炸”的谣言借助互联网在当地传播,部分群众逃离家乡“避难”。 迟到的政府新闻发布会,面对已经四处蔓延的谣言,显得软弱无力。17日,“杞县发生核泄漏”“杞县核泄漏造成多人死亡”等谣言仍在通过互联网和手机短信流传。当天下午,一些群众乘坐出租车、三轮车、拖拉机等交通工具从多个方向离开杞县。 为什么事发一个多月,政府不公开发布信息辟谣?开封市环保局有关负责人在新闻发布会上解释:一方面是因为情况不严重,没有辐射和污染;一方面是为了避免引起恐慌。对这样的解释,人们恐怕只能报以荒唐可笑的评价。 谣言止于公开真相,这是极其浅显的道理。杞县利民辐照厂卡源故障是否属于“核泄漏”、是否会造成环境污染、是否危及当地群众生命健康,政府最有条件了解事情真相,最有责任及时、详细地公布事情真相。只要及时公布真相,群众自然会作出正确反应。即便真的发生了“核泄漏”事故,及时公布真相也有利于及时疏散群众、保护群众。反之,掩盖问题、回避矛盾,只能使谣言满天飞,社会秩序混乱。 杞县部分群众选择相信谣言,不是他们不愿意相信当地政府,而是当地政府不相信群众、不尊重群众的知情权。在中央高度关注民生问题的今天,当地政府的这种行为令人痛心。 ●让社保的阳光普照全民 “要是‘老保’真的能跟着人走,那以后我们农民工再也不用‘退保’了,希望这一天早点到来!”2009年2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就《农民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办法》和《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暂行办法》向社会各界公开征求意见,一位人民网网友在留言中表达了对这两个文件的美好期待。 目前,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是在县级统筹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难以完全适应劳动力大规模流动的状况,导致近年来出现了一些劳动者特别是农民工在跨地区、跨城乡就业时,由于无法转移养老保险关系而只能“退保”的现象。上述两个《办法》的出台,规定了养老保险异地转移接续的具体办法,有望从制度上终结“退保”现象,有利于社会保障政策的相互衔接和统筹协调,在加快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方面迈出坚实的一步。 为何要让社会保障覆盖城乡居民? 社会保障,经常被人形象地称为“人民生活的安全网”、“收入分配的调节阀”、“经济运行的减震器”和“社会发展的稳定器”。作为国家和社会为保证其成员基本生活权利而提供救助和补助的一种制度,社会保障对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来说具有重要意义,是社会公平和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

包容性发展理论

包容性发展理论 “包容性”已成为我国新阶段中经济和社会和谐发展的政策关键词。包容性发展要求机会供给、竞争参与及收益分享的有效协同。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发展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我们也没有理由相信,在未来的几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内,中国经济将会停滞不前。但发展过程中收入分配差距的不断拉大已经成为制约中国经济进一步增长的严重问题,突出表现在收入份额差距、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东中西部地区居民收入差距过大、高低收入群体差距悬殊等方面。30年前,我们感叹中国反映收入分配差距的基尼系数过低,还不到0.3,那是一种不正常的状态。30年后,我们又进入到了另一种不正常状态,2010年中国的基尼系数已经超过了0.5,一跃而成为全球贫富差距最大的国家之一。这种锐变对于形成一个稳定的经济体是极其不利的,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基础结构在这种状态下其实并不稳定。 理论上看,一个国家内部最为稳定的结构被认为是椭圆形的社会阶层结构,在这样的情况下,国家资源性的收入能够很好地补偿低收入群体。而现在来看,巨大的基尼系数使我们相信中国的社会结构似乎和金字塔模式更为接近。在金字塔模式下,国家所能获取的资源并不能很好地维系金字塔底部庞大人群的更好的需求,也难以创造足够的机会使金字塔底部人群的能动性得以充分发挥。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如何通过有效的手段推进这种社会结构的变革,促进金字塔底部的人群在不受制度限制的情况下,进入到椭圆形的中部去,已经成为中国可持续发展面对的重要课题。 如果单纯依靠政策的补给,显然是力不从心和不可持续的,我们需要的是基于自然生存法则的、能让每一个自由人都有机会受惠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模式。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中国原先的发展模式似乎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而包容性的发展模式被认为是中国未来解决社会矛盾的重要手段之一。2009年11月,胡总书记出席新加坡亚太经合组织第17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并就世界经济增长

对中国经济包容性增长的基本原则及路径探究

对中国经济包容性增长的基本原则及路径探究 改革开放以来,包容性增长作为一种新型词汇,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包容性增长代表着一种全新的经济增长观,为经济发展提供了一种全新的价值判断。随着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经济的包容性增长问题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在这种形势下,中国作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必然要走上一条包容性增长的道路,这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然而,中国经济改革毕竟处于起步阶段,要实现经济的包容性增长,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可见,如何探索包容性增长的新路径,是中国经济发展应当认真应对的重点课题与难点课题。本文从基本原则和路径转型两个维度,对该问题进行了深入地分析与探究,以期提供一些参考。 中国经济包容性增长的基本原则 包容性增长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经之路。但是,中国经济的包容性增长绝不是一日之功,而要为之付出艰辛的努力。除了建立健全相应的制度以外,构建价值判断新模式也是必不可少的。对于中国经济的包容性增长来说,价值判断对其具有重要的引导价值,会产生深远的、深刻的影响。为此,中国经济的包容性增长要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一)坚持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和谐统一的原则 非包容性增长与包容性增长是一对辩证性的词汇。在以前,中国经济走的是一条非包容性增长的道路,其主要目标是狭隘的经济增长,GDP是衡量经济增长的唯一指标。同时,在这种增长模式下,中国经济陷入了“重效率而轻公平,重眼前利益而轻长远利益,重经济增长而轻社会进步”的误区。可见,非包容性增长经常带来的是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不一致。为此,包容性增长要摒弃这种错误的趋势,真正坚持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和谐统一的原则,使中国经济走上一条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道路。包容性增长认为,衡量经济增长质量的因素有很多,社会发展状况就是其中必不可少的因素。也就是说,在包容性增长模式下,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具体而言,经济增长是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如果没有一定的物质基础作保障,社会就很难得到很好地发展。与此同时,社会发展是经济增长的条件和保证。进一步讲,如果社会发展受到遏制,经济增长就很难保证其持续性和实效性。因此,中国经济增长必须走一条社会发展与经济增长和谐一致的道路,而这正是

包容性增长:中国式智慧的经济增长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ce14655987.html, 包容性增长:中国式智慧的经济增长 作者:方大春 来源:《当代经济管理》2013年第02期 [摘要]包容性增长是亚洲开发银行首次提出的,包容性增长对于中国而言,决不是一 个简单借用的概念,而是赋予新内涵的经济增长方式,有深厚中国传统文化背景。包容性增长是在继承已有经济增长理论基础上,提出的新经济增长方式,具有“与时俱进”特点。包容性增长内涵可以从“天地人和”四个方面进行阐述。包容性增长需要在包容、和谐中实现以人为本的经济增长目的,凝聚中国式智慧。 [关键词]包容性增长;中国式智慧;中国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F1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461(2013)02-0005-06 有人说,包容性增长(inclusive growth)是一个“舶来词”。的确,它最早是2007年由亚洲开发银行首次提出的,最早翻译成中文是用了“共享式增长”这个词。2009年11月15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上发表题为《合力应对挑战推动持续发展》的重要讲话,首 次倡导与诠释“包容性增长”。2010年9月16日第五届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开发部长级会议,2011年4月14日“金砖峰会”上,我国政府倡导的“包容性增长”先后成为会议主题与焦点。包容性增长是我们党审时度势提出高屋建瓴的战略思想,不仅向世界表明我国经济增长的转型,也为世界指出经济增长的新战略。“包容性增长”对于中国而言,决不是一个简单借用的外来概念,替代“共享式增长”,而是赋予新内涵的经济增长方式,有深厚中国传统文化背景,是凝聚中国智慧的经济增长方式[1]。 一、经济增长理论新发展:与时俱进 随着新技术革命蓬勃兴起,社会生产力得到巨大提高,国际分工进一步加强。国与国之间的经济联系,已从仅有的商品交换广泛渗透到生产协作,技术、信息交流,资金融通和劳务合作等各个领域。经济全球化意味着有可能实现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合理、有效的配置,有利于各国经济实现优势互补,实现全球范围的专业化协作。经济全球化带来了机遇,也带来风险。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的某种变动,难免会波及他国,甚至影响全世界。随着经济全球化推进,世界各国经济之间彼此相互开放,形成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有机体,经济一体化逐步加深。现阶段,世界经济增长环境也有一些新特点,国际金融危机复苏后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发达国家全球价值链构建导致南北差距扩大,国家之间经济摩擦急剧增加,对传统经济增长理论提出了挑战。需要什么经济增长理论来指导世界经济增长,值得我们思考。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我国经济实力有显著提高,开始迈进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为了避免陷入“中等收入陷阱”,我国需要进行第二次转型。需要什么经济增长理论来支撑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第二次转型,同样需要我们探索。

如何写时事评论

徐兆荣,新华社高级编辑,新华社国内部终审发稿人,新华社评论员。对新闻评论写作、研究及讲学的经历逾20年。编辑撰写新闻作品、评论作品及研究论文百多万字,有些作品获奖。 ■徐兆荣 一 “时评的复兴”是我们这个时代新闻传播界的一个耀眼的特征,甚而至于可以说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一个重要事件。 自上个世纪初年的1904年由《时报》开创而横空出世,时评这一新闻评论新品种,伴随着时代的大变革应运而生,为社会的大改造而呼号呐喊,其自身的发生发展也与时沉浮,随世兴衰,时隐时现。随着人类社会进入20世纪末、21世纪初,时评遇到了互联网这个搭载了高科技发展起来的新兴媒体形式的高速发展,以及更加开放、更加宽松的社会舆论环境的出现,使得时评再一次地兴盛起来,而且不再限于报刊等纸质平面媒体,亦为广播、电视、网络等新兴电子媒体所青睐,“翻开报纸、打开电视、点开网页,时评四面开花、蔚然成风。”{1} 一时间呈现出包括时评在内的以新闻评论为主要特征的“观点市场”的兴旺发达,展现出舆论多元、观点杂陈、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 2000年4月17日,北京青年报自复刊以来破天荒地开设了言论专栏“今日社评”。2001年的5月份,新华社改变了多年只提供纯客观新闻的“传统”,推出了“新华时评”发稿栏目,开始向媒体和社会提供直抒胸臆的“国家通讯社观点”。2003年11月11日,甫一创刊的新京报,即模仿海外一些报刊常用的社论版和社论对页版的样式,开设了包括时评在内的言论版。2005年4月人民日报在已有“今日谈”“人民论坛”及其他各专业版的专栏评论的基础上,又开设了与人民网联动的“人民时评”专栏。2007年3月5日,曾经不为很多人所知的嘉兴日报,以向全国招聘人才组建新闻评论部为契机,推出了以“第一时间发布新闻,第一时间发表评论”为宗旨的“嘉兴时评”及评论专版,并以此开创嘉兴评论的历史新纪元,进而把2007年定为嘉兴日报的“评论元年”。此后,上述各报先后编辑或出版了各自的评论专辑。像北京青年报的《今日社评》,新华社的《新华时评作品选》,新京报的《新评论》系列丛书,嘉兴日报的《评论元年——2007年嘉兴日报新闻评论选集》等。从中可以看出,“时评的复兴”对中国新闻评论的大传播、大发展,尤其是对社会大变革的推动是功不可没的。 在人们猝不及防地遭遇了时评的再次复兴,并陶醉其中、享受其成果之时,研究者则需要暂时放慢脚步,回顾时评一路走来的脚印,反观时评发展的轨迹,梳理时评跌宕起伏的脉络,将时评的辉煌实践上升到理性的高度,进行一些必要的抽象思考,作出些理论的研究与 总结。 首先需要给时评做出概念性的定义。新华社总编辑何平给“新华时评”做的定位可资参考:“顾名思义定位在‘时’上。‘时’就是时事、时势、时世、时政、时局、时弊,时评就是围绕‘时’字作文章”。按照这个定位,我们理解“时评”就是“时事评论”“时势评论”“时世评论”“时政评论”“时局评论”“时弊评论”,如果简而言之,也可以叫做“时事评论”。

包容性社会发展:从理念到政策

包容性社会发展:从理念到政策 提要:本文采用文献分析的方法,回顾了包容性社会发展相关理念的历史演进和理论脉络,对包容性社会发展的概念、政策要素和战略路径进行了梳理,并分析了我国关于包容性发展的理论探讨和政策实践。文章指出,包容性社会发展第一次提出了独立的社会发展计划,是真正以社会自身为政策目标的发展理念。在战略层次上,“包容性”作为社会发 展的内在机制和规律,不仅应该成为社会发展主流范式的核心理念,更应该操作化,成为促进社会发展的有效政策体系。关键词:社会包容包容性发展包容性社会发展一、引言 在战略层次考量社会发展范式,不仅是社会政策的基本视角,更是社会理论的内在企求。发展的终极目标和主要机制是什么,以及如何实现更加美好的发展,一直是政策制定者和理论工作者的关注所在。冷战结束后,“包容性”理念和政策逐 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共同青睐。不过,关于“包容性”的含义众说纷纭,其政策赋值更是取决于不同 的发展语境。因此,不仅是实践领域,理论界对包容性相关概念的理解和使用也莫衷一是,不同的学科背景往往有不同的取舍。这些主要由国际机构提出的概念,比如“包容性增长”、“包容性发展”,不可避免地体现了建言者的机构宗旨和诉求,将“包容性”镶嵌于经济增长的话语体系中,进而受到经济发

展理论和政策体系的接纳和推崇。在社会学话语体系中,“社会包容”并不是一个经典的概念范畴,尽管其思想源远流长。所以,社会学家们并未对国际机构提出的“包容性社会发展”概念有敏锐和充分的解读。但从现实经验看,包容性社会发展理念正逐步成为社会政策规划的主流思想。因此有必要对“包容性”相关概念丰富的历史内涵和渐进的实践形式进行回顾和梳理。二、理念及相关概念发展包容性社会发展(inclusive social development)具有深厚的理论思想渊源。早期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对于“团结”的界定,以及后来印度籍经济学家阿马蒂亚·森所言的“人类发展”,都从不同方面为包容性社会发展提供了理论溯源和实质机制。可以说,包容性早就是社会学家和经济学家共同关注的议题。从社会学视角看,包容性社会发展的理念来源于社会整合、社会融合、社会凝聚等众多概念和思想。(一)理念来源社会整合(social integration)是个含义丰富或者说语焉不详的概念。兰德克曾指出,无法给出一般意义的社会整合概念,但可将其分为四类:文化整合、交流整合、功能性整合和规范性整合(Landecker,1951:332-340)。社会整合的内涵连续来源于社会学的宏大叙事,诸多经典社会学理论包含了社会整合元素,如斯宾塞的社会有机体理论、帕森斯的社会行动理论、涂尔干的社会团结理论、哈贝马斯的沟通行动理论,以及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等等。斯宾塞通过类似有机体生长

包容性发展

包容性发展:世界共享繁荣之道 2011年4月,以“包容性发展:共同议程与全新挑战”为主题的博鳌亚洲论坛在中国海南举行。“包容性发展”这一理念以其高度的现实性与深刻的思想性,得到了各国与会人士的广泛认可。作为当今世界负责任大国,中国如何推进包容性发展,对于世界特别是亚洲地区进一步增强合作共享繁荣关系重大、意义深远。 一、发展的“包容性”:经济全球化时代的新课题 “包容性发展”概念的形成,可以追溯到2007年由亚洲开发银行提出的“包容性增长”。亚行注重发展中国家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包容性增长”明确了一国在实现经济增长的同时,要实现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各种社会发展进步目标,提高社会公平的程度,即经济增长对其他各项社会进步目标的包容。在一些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成就不能公平地由社会各阶层共享,经济实现了增长,但社会矛盾日益突出。因此,增长的包容性问题,受到了国际社会和各国各界的高度关注。 在经济学意义上,“发展”与“增长”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增长”是指一定时期内产出的增加和经济规模的扩大;而“发展”则首先是指经济与技术结构的进步与现代化,同时包括通过经济增长摆脱贫困落后、消除文盲、改善卫生健康状况与自然环境等多个方面。 从“包容性增长”到“包容性发展”,“包容”的对象也得到拓展。除了要求在发展进程中实现社会公平等目标外,包容性发展还特别注重一国发展不损害其他国家的发展,不对其他国家构成不利。这是因为,一国经济的发展既会为其他国家创造贸易投资机会,也会因其战略与政策的负外部性对其他国家形成各种不利影响,导致其他国家发展的困难。因此,世界需要寻找各国共同发展、共享繁荣的道路。 包容性发展是当今时代各国普遍追求发展条件下促进国际合作的一个重要理念与发展思路。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一国的经济政策与发展方式必然会深刻地影响其他国家。共享发展机遇,实现互利共赢,是世界各国必然要面临的一大选题。这就是包容性发展的实质。就现实而言,后国际金融危机的世界经济需要建立更为合理的发展格局,重建平衡,避免类似美国金融泡沫式的发展导致世界灾难的重演。这是世界各国的共同愿望,为此世界各国的政策与战略之间需要相互包容。 对于亚洲地区来说,经济增长在全球领先,但是区域发展中的协调与合作也日益成为共同面临的新课题。今天的亚洲,发展这个主题普遍置于优先位置,但各国之间的发展竞争也相应更为激烈。尽管区域合作不断推进,但各国的发展政策对其他国家的不利影响并未受到足够的关注。因此,以包容性发展实现各国的共同繁荣已成为区域合作的共同要求。“包容性发展”在博鳌论坛15个备选主题中之所以被最终选定,也表明它受到了普遍认可与高度关注。 正如博鳌论坛副理事长曾培炎所说,包容性发展是不同国家、民族与公民共同发展、平等参与、成果共享的发展模式。与传统的发展模式相比,包容性发展将更具有开放性、普遍性、可持续性,缓解以往由于发展机会不平等造成的发展结果不平衡,做到权利公平、机会均等、规则透明、分配合理,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包容性发展也是落实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重要途径,它将致力于消除不同民族间历史文化、宗教信仰、社会制度的差异带来的障碍,共同应对粮食安全、能源安全、气候变化、自然灾害等世界性难题,追求各个国家互利共赢、各种文明兼容并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二、实现包容性发展:国际经济合作的新领域 实现包容性发展的关键之一在于国际经济合作,既包括各国国内发展战略与政策的协调,也包括推进国际经济合作机制的形成与制度的建设。包容性发展旨在构建世界各国机会均等、合作共赢的发展模式,与传统合作单纯强调的市场开放和国际竞争相比,包容性发展更注重发展机制的兼容性、发展成果的共享性与发展条件的可持续性。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