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六年级下册人文与社会教案

六年级下册人文与社会教案

六年级下册人文与社会教案
六年级下册人文与社会教案

年级:六年级学科:人文与社会教材:黑龙江教育出版社课时一课时主备:王文典审核: 授课时间 : 《人文与社会》第一单元曾经的辉煌

1、东北的解放

教学目标:知道东北地区是全国最早解放的地方。

教学重点:黑龙江是中国最北的省份,又与前苏联相邻。

教学难点:了解为什么东北的解放会早于全国其他地方?

教学重点、

1、3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东北是什么时候解放的吗?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一课东北的解放。

二、授新课

(一)1、请同学们打开书,你们熟悉这张照片吗?这是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天安门前人民群众欢庆的场面。

2、提问:为什么东北的解放会早于全国其他地方呢?

(二)调查活动

1、通过搜集资料,进一步了解为什么黑龙江是全国解放最早的地区。

2、东北的解放早于全国其他地方有三个原因:A、因为有苏联红军的支援。B、这里的人民已经和日本法西斯斗争了14年。C、有共产党的坚强领导。

3、黑龙江是中国最北的省份,又与前苏联相邻,1945年8月15日黑龙江解放。

(三)我的调查

讨论:你还知道哪些全国解放故事?

(四)拓展学习

1953年,哈尔滨改为中央直辖市;1954年,松江省与黑龙江省合并为新的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改为黑龙江省省辖市,也就是省会。

三、总结:东北的解放早于其他地方是因为与前苏联相邻,以及苏联红军的支援。东北地区沦陷了14年,再加上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东北在1945年8月15日终于解放了。

教学反思:

年级:六年级学科:人文与社会教材:黑龙江教育出版社课时一课时

主备:王文典审核: 授课时间 :

《人文与社会》2、前辈们的贡献

教学目标:知道哈尔滨是解放战争时期战略后方的中心城市。

教学重点:哈尔滨市向前线提供了大量的棉衣、布鞋等军需物资。

教学难点; 老百姓为解放的胜利做了哪些工作?

4、广大的工人负担着部队的武器的维修工作。

教学重点、难点:

2、3

教学过程:

一、导入:解放后的黑龙江成了支援东北和全国解放的大后方,前辈们为人民的解放战争作出了哪些贡献呢?

二、授新课

(一)、我们的研究

通过资料学生知道:

1、哈尔滨铁路工人抢修铁路支援解放作战。

2、黑龙江作为大后方,在人力和物力两方面有利地支持了东北和全国的解放。

通过网上收集:

1、妇女会组织广大妇女为子弟兵缝制鞋子。

2、在物资方面,哈尔滨市向前线提供了大量的棉衣、布鞋等军需物资。

通过到图书馆查阅相关书籍

1、知道东北军工部的兵工厂承担了为前线部队生产武器弹药的任务。

2、老百姓冒着炮火,勇敢地运送伤员,输送军需物资,保证了战斗的胜利。

三、总结:同学门真了不起,找到了这么多材料,了解了前辈们为共和国成立作出的巨大的贡献的同时也获得很大的启发和鼓舞。

年级:六年级学科:人文与社会教材:黑龙江教育出版社课时一课时

主备:王文典审核: 授课时间 :

《人文与社会》3、辉煌的时代

教学目标:

知道“一五”时期,国家156个重点建设项目有22个落户黑龙江省。

2、被周总理誉为“国宝”的第一重型机械厂生产出了我国第一台万吨水压机。

3、知道1959年发现大油田。

教学重点、难点:

1、3

教学过程:

一、导入: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了解黑龙江人为民族解放事业作出的贡献,现在让我们来看看解放初黑龙江人在新中国的建设中又取得了怎样的辉煌的战果?

二、授新课

(一)、重工业基地

“一五”时期,国家156个重点建设项目有22个落户黑龙江省。其中,被周总理誉为“国宝”的第一重型机械厂生产出了我国第一台万吨水压机。另外还有“掌上明珠”北满特殊钢厂,被列为全国机床行业“十八

罗汉”的第一、二机床厂和全国最大的铁路货车生产企业齐齐哈尔车辆厂(二)、我们的成就

1、1954年亚洲最大的重型机械厂——中国第一重型机器厂成立,1960年6月全面投产。

2、1955年我国开始在松辽盆地勘探石油,终于在1959年发现大油田。

三、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看了这么多的成就,作为新一代的黑龙江人,应该感到骄傲。

年级:六年级学科:人文与社会教材:黑龙江教育出版社课时一课时

主备:王文典审核: 授课时间 :

教学反思:

《人文与社会》第二单元重振雄风

第1课振兴东北

教学目标:

1、知道温家宝提出振兴东北地区的政策。

2、了解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指导思想。

3、黑龙江将采取哪些措施。

重难点:1、2

教学过程:

一、导入:你们知道振兴东北是谁提出的吗?为什么要振兴东北吗?2003年9月10日温家宝在北京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问题。因为东北地区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指导思想。

1、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以改革开放促进经济发展、促进结构调整、促进企业改组改造。

2、坚持依靠市场机制,政府主要是制定规划和政策,营造投资、创业和发展的良好环境。

3、坚持自立更生为主,国家给予必要的扶持,发挥自身,优势激发内在活力。

4、坚持立足现有基础,充分发挥比较优势。

5、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讲求实效。

三、我们的发现

黑龙江省制定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初步方案,提出了用3年时间使黑龙江省老工业基地的突出矛盾明显缓解;在用5年时间把黑龙江建成市场机制比较完善竞争实力较强的新型工业基地。

教学反思:

年级:六年级学科:人文与社会教材:黑龙江教育出版社课时一课时

主备:王文典审核: 授课时间 :

《人文与社会》2、我们的思考

教学目标:

1、了解黑龙江人应解放思想,更新我们的观念。

2、了解和发达地区相比,我们会有一定的差距。

重、难点:1、2

教学过程:

一、导入:同学们,我们了解到国家为振兴东北而出台的新举措,让我们黑龙江人感到非常振奋,但是我们的确和其他沿海省份存在一定的差距,作为家乡的小公民,你们有什么好的建议呢?

二、和发达地区相比,我们会有什么差距呢?出示资料15页小资料(略)

三、你觉得城乡环境的好坏直接反映一个地方的形象?

四、阅读链接

黑龙江人应解放思想,进一步更新我们的观念。第一,加大教育投入,从根本上、战略上改变我们思路不宽、封闭保守的状况。第二、以强有力的政策吸纳更多的优秀人才来黑龙江。第三、加快市场经济发展的步伐,更充分地发展民营经济成分,改造我们人口素质最强有利的经济力量。

五、总结

教学反思:

年级:六年级学科:人文与社会教材:黑龙江教育出版社课时一课时

主备:王文典审核: 授课时间 :

《人文与社会》3、科教兴省

教学目标:

1、知道黑龙江人真正认识科技的作用是从大米开始。

2、了解黑龙江人为“神舟”七号做出巨大贡献。

重、难点:1、2

教学过程:

一、导入:同学门,你们知道“神舟”七号的成功发射也凝聚了黑龙江人的智慧和汗水吗?

二、“神舟”七号的启示

1、“神舟”七号实现了航天员首次出舱活动,是中国继“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行、“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2007年首次月球探测工程取得圆满成功后又一次重大的航天科技活动。

2、“神舟”七号的成功发射彰显了我国国力的增强,是各方大力支援。特别是广大科技人员共同努力的结果。

3、改革开放30年,黑龙江有一批批科技成果在国内乃至国际上达到了领先水平。

4、黑龙江人真正认识科技的作用是从大米开始。

三、“科教兴省”引领龙江全面发展

根据党的十三大把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放在发展的首要位置。明确提出“科教兴省”就是依靠科学技术,大力发展生产力,实现我省经济振兴、生活富裕和社会进步。在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指引下,从2001年起,我省“科教兴省”进入了以技术创新为主要目标的新阶段。

四、议一议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五、总结:“科教兴省”,教育是基础,人才是关键。

教学反思:

年级:六年级学科:人文与社会教材:黑龙江教育出版社课时一课时

主备:王文典审核: 授课时间 :

《人文与社会》第三单元展望黑龙江的未来

1、龙江人的愿望

教学目标:

1、了解不同人群的愿望。

2、人们希望生活环境得到改善。

重、难点:1、2

教学过程:

一、导入:作为家乡的小主人,长大后为家乡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那么我们有什么愿望?

二、我们的调查

1、我爷爷的愿望是有一个良好的医疗保障制度。

2、老师们希望我们能够快乐的成长,让学校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减轻学生和老师的负担。

3、我的妈妈希望黑龙江的经济能够很快赶上和超过发达地区。

4、机关的叔叔、阿姨对市政建设、社区生活环境建设提出了好多愿望。

5、作为大学生的哥哥特别、姐姐特别关心毕业后是否能找到理想的工作。

6、小朋友希望自己的生活到处都是自动化

三、关注普通人说些什么

四、议一议

五、总结:我们都希望能生活在一个干净的小区,享受着安全、健康、愉快的各种服务该多好啊!

教学反思:

年级:六年级学科:人文与社会教材:黑龙江教育出版社课时一课时

主备:王文典审核: 授课时间 :

《人文与社会》2、我们的选择

教学目标:

1、知道建设美好的家乡需要每个人的想法,更需要每个人的努力。

2、小学生应做些什么

重、难点:1、

教学过程:

一、导入:作为小学生,我们在了解这么多的愿望之后,自己的目标更加清晰了,现在到了该思考自己怎么做的时候了。

二、作为小学生,你能为建设美好的家乡做点什么?

努力学习,多关心国家大事,特别是家乡的变化,养成看新闻的习惯,遵守环境,帮助残疾人。

三、总结:建设美好的家园,无论是农村的小朋友,还是城市的小朋友,都需要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教学反思:

年级:六年级学科:人文与社会教材:黑龙江教育出版社课时一课时

主备:王文典审核: 授课时间 :

《人文与社会》3、放飞我们的希望

教学目标:

1、能夸夸自己的家乡。

2、黑龙江走出一条特色专向旅游的发展之路。黑龙江省已经连续6年成为全国旅游业发。

重、难点:1、2

教学过程:

一、导入:你们留恋黑龙江的北国风光?这里不仅有个童话般的美丽世界、美不胜收的景色,而且这里的多种珍稀动物,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情很多,都是独一无二的。

二、龙江子女赞家乡

1、黑龙江粮食多,石油多,森林多,铁路多,水多,煤炭多,奶牛多,金矿多,旅游资源多

2、我的家乡四季分明,丁香树、白桦树和冬季皑皑的白雪让人留恋忘返。

3、这里的冰灯、冰雪大世界、冰雪节就是冷的化身,也是美的使者。

4、我们的家乡黑龙江有着中国最肥沃的黑土地。

三、特色旅游看家乡

黑龙江省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和特色资源优势,走出了一条特色专向旅游的发展之路。黑龙江省已经连续6年成为全国旅游业发展最快的省份之一。

四、龙江子女的新寄托

1、希望我们的工业像我们生产的飞机一样,飞得更高、更远。

2、希望我们的农业如这万顷波浪,充满生机,一年更比一年好。

五、总结:让我们放飞希望,祝福家乡的明天更美好!`

教学反思:

鄂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2

鄂教版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 1.《源远流长的中外交流》 设计思路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的探究性学习理念,注重学习过程中的学生获得。学生能否积极地参与学习,其前提是学习的兴趣。因此本课教学方法的选择上,特别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如:多媒体教学,即以视频、图片等形式将历史在课堂中再现,让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历史事件及人物;阅读法,即让学生联系文字和图片资料以及已有的知识经验阅读教材,为探究性学习奠定基础;合作学习法,即以小组为学习单位,围绕某一个问题开展学习,使问题得到拓展和延伸,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智能,以此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努力营造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知识的积累及积极的情感体验。 在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这样的活动: 第一课时:考古发现带来的思考、丝绸之路上的中外交流、古今丝绸路,同为交流桥。 第二课时:相似文化背后的思考、郑和下西洋,海上交流的巅峰。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古代中外交流带来的共同发展,为古代中国在世界舞台上具有的独特魅力而骄傲。 知识与技能:知道中外交流的历史,知道经济贸易、文化交流对人们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在探究、合作学习过程中,主动收集整理资料,愿意倾听他人意见,乐于和同伴交流看法,努力达成共识的习惯。。 教学重点 了解古代中外交往悠久的历史,感受中外交流促进世界发展的历程,带来的共同发展。 教学难点 认识丝绸之路是中国文明与西方文明交汇点。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世界地图,标明丝绸之路线路;《丝绸之路》视频;《郑和下西洋航线图》以及 《郑和与哥伦布远洋航行对照表》 学生准备:收集古代中外物品、文化交流的资料;网上查找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资料, 共同准备:课前收集体现日本和韩国文化特征的图片、文字资料以及郑和下西洋的相关材料。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完成教材P2-P5页内容,话题为“丝路驼铃”。 第二课时完成教材P6-P7页内容,话题为“海上交流”。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活动一考古发现带来的思考 1.(课件:出示教材P2《考古发现带来的惊喜》)师:同学们,老师带来两则关于考古发现的报道,大家读一读,看看从这两则报道中,你有什么惊喜的发现?又有怎样的思考? 2.教师从以下方面相机点评:(中外交往时间久远、传播距离远、中国古代文化灿烂,优秀的纺织工艺得到世人的珍爱) 3.师:是啊,精美的蚕丝纺织制品出现在2000多年前的外国,让我们为光辉灿烂的中华文明传播到世界而骄傲。同时也不禁思考:中国的丝绸为什么会出现在2000多年前的外国?它们是怎样到国外去的呢? 4.学生猜测,教师把握学生认知起点,对了解张骞出使西域或丝绸之路的学生给予肯定。 5.小结: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形成了路。2000多年前的古代中国,有一个人开辟了这样一条路,沟通了中国与欧亚的交往。这就是——中国古丝绸之路。这节课就让我们穿越时光隧道,回到古代,探访丝绸之路,去看看源远流长的中外交往。(出示课题:源远流长的中外交往——丝路驼铃。) 活动二丝绸之路上的中外交流 1.(课件:出示古代“丝绸之路”示意图)师:看,这2000多年前的古代“丝

粤教版小学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粤教版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案 第1课蓝色的星球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从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获得成功的事例中,感知国家的强大与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息息相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探索宇宙的无限向往,从而激发学生探究科学奥秘的积极性。 2.培养学生对材料收集、整理、分析、归纳的能力。在活动中逐步养成相互合作的习惯和能力。 重点难点: 让学生从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获得成功的事例中,感知国家的强大与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息息相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探索宇宙的无限向往,从而激发学生探究科学奥秘的积极性。 教学准备: 1.请学生在课前收集有关神州五号飞船首次载人飞行的相关报道和资料。 2.让学生收集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有关材料。 3.地球的图片,地球仪。 教学过程: (一)导入——看看说说,认识地球 1.出示杨利伟的图片资料。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关于神州五号飞船首次载人飞行的有关报道和资料。 2.从卫星上看,地球是什么样子的?

3.提出疑问:杨利伟从神州五号飞船上看到的地球是什么形状的?组织小组讨论,得出地球形状的初步结论。 (二)探究学习——地球的形状与面貌 1.我们现在都知道地球是一个球体,那么古代人类如何了解地球是一个巨大球体的呢?时至今日,我们能在自然界找到那些可以证明地球是球体的证据呢? 2.学生交流。 小组讨论,得出结论:地球是一个球体。 3.出示地球仪:地球仪与地球真实的原貌有哪些主要的不同? 学生观察总结,教师补充。 4.引导学生说说地球仪的主要构成。 学生发言后,简单介绍地球仪上的地轴、经线、纬线、赤道、北极、南极。 5.地球表面真实的原貌是怎样的呢? 读新闻链接,加加林的描述,讨论。 6.小组比赛:在地球仪上找大洲大洋。 (三)知识拓展——复习与巩固 活动:《科学畅想,遨游太空》 分若干小组,每小组模拟乘坐一架飞船,飞船名称由各组自定。要求将本课学习的只是进行串联,模拟宇宙飞行,说说看到的情况。必须反映的内容是:地球形状特点,宇宙中的星球。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认识地球的形状特点,了解地球表面大洲大洋的基本知识。 2.通过对麦哲伦环球航行等事例的学习,使学生能从中发现并体会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一个艰苦和漫长的过程,培养学生不畏艰难、勇于探索的意志品格,深

人文与社会教案(六年级下册)

《人文与社会》第一单元曾经的辉煌 1、东北的解放 教学目标: 1、知道东北地区是全国最早解放的地方。 2、黑龙江是中国最北的省份,又与前苏联相邻。 3、了解为什么东北的解放会早于全国其他地方? 教学重点、难点: 1、3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东北是什么时候解放的吗?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一课东北的解放。 二、授新课 (一)1、请同学们打开书,你们熟悉这张照片吗?这是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天安门前人民群众欢庆的场面。 2、提问:为什么东北的解放会早于全国其他地方呢? (二)调查活动 1、通过搜集资料,进一步了解为什么黑龙江是全国解放最早的地区。 2、东北的解放早于全国其他地方有三个原因:A、因为有苏联红军的支援。B、这里的人民已经和日本法西斯斗争了14年。C、有共产党的坚强领导。 3、黑龙江是中国最北的省份,又与前苏联相邻,1945年8月15日黑龙江解放。 (三)我的调查 讨论:你还知道哪些全国解放故事? (四)拓展学习 1953年,哈尔滨改为中央直辖市;1954年,松江省与黑龙江省合并

为新的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改为黑龙江省省辖市,也就是省会。 三、总结:东北的解放早于其他地方是因为与前苏联相邻,以及苏联红军的支援。东北地区沦陷了14年,再加上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东北在1945年8月15日终于解放了。 教学反思:

《人文与社会》2、前辈们的贡献 教学目标: 1、知道哈尔滨是解放战争时期战略后方的中心城市。 2、哈尔滨市向前线提供了大量的棉衣、布鞋等军需物资。 3、老百姓为解放的胜利做了哪些工作? 4、广大的工人负担着部队的武器的维修工作。 教学重点、难点: 2、3 教学过程: 一、导入:解放后的黑龙江成了支援东北和全国解放的大后方,前辈们为人民的解放战争作出了哪些贡献呢? 二、授新课 (一)、我们的研究 通过资料学生知道: 1、哈尔滨铁路工人抢修铁路支援解放作战。 2、黑龙江作为大后方,在人力和物力两方面有利地支持了东北和全国的解放。 通过网上收集: 1、妇女会组织广大妇女为子弟兵缝制鞋子。 2、在物资方面,哈尔滨市向前线提供了大量的棉衣、布鞋等军需物资。 通过到图书馆查阅相关书籍 1、知道东北军工部的兵工厂承担了为前线部队生产武器弹药的任务。 2、老百姓冒着炮火,勇敢地运送伤员,输送军需物资,保证了战斗的胜利。 三、总结:同学门真了不起,找到了这么多材料,了解了前辈们为共和国成立作出的巨大的贡献的同时也获得很大的启发和鼓舞。

人文与社会

人文与社会《吃酸菜》说课稿 教学内容:黑龙江教育出版社《人文与社会》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二课《吃酸菜》 教材分析: 本册第二单元的教学内容是黑龙江人的生产和生活。目的是从生产和生活入手,引导学生了解和认识黑龙江人在发展生产提高生活质量方面呈现的精神品质。中心观点是黑龙江人是一个勤劳的群体、一个智慧的群体,具有着不屈不挠、乐观向上的精神品质。 学情分析: 小学的学生已经积累了一些生活经验,对于酸菜,同学们都有所了解,而且这是他们冬季最喜欢的菜肴,因此学生的学习兴致很高,这节课我以发展学生生活经验为主体,走入学生生活。激发学生热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和探究学习,使学生知道酸菜在改善北方冬季饮食方面的意义。 2、通过对黑龙江本地产的蔬菜品种的了解,增进学生对家乡乡土文化的认知,激发并培养学生主动探究意识。 3、让学生知道酸菜的产生和发展来源于家乡人们不甘寂寞,积极探索,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运用智慧解决不利自然条件给生活带来的困难。激发学生热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感受黑龙江人积极探索,运用智慧解决问题的精神。 教学难点: 理解黑龙江人在解决冬季保暖等问题中所体现的智慧和精神。 教学策略: 本课从学生入手通过图片展示,抓住了学生的视线,让学生能在问题中思考从而锻炼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并且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兴趣。用身边的食物来引发学生感受观察生活、品味生活的乐趣。是什么?怎么做?为什么?三个问题的提出来发散学生的思维,教学主线清晰明了,有实效性。而且教学环节环环相扣,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生活素材,丰富了学生的感官体验。 教学准备: 1、布置学生做课前调查、酸菜的做法。 2、教师对学生调查活动适时了解,并做相应评价,制作课件和教具。 3、教师搜集各种做法的酸菜美食图片。 教学活动: 活动一:美食图片导入—了解酸菜的由来 1、图片导入:孩子们,你们在家最喜欢妈妈做的什么好吃的呀?想看看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哪些好吃的了么?小谗猫们一起来看看吧!(播放酸菜做成的美食图片) 2、课外调查汇报:聪明孩子们,你们发现这些美食都是什么做的么?(出示课题)那你们都知道哪几种酸菜的做法呢?(学生汇报)

(人教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六年级学生共203人,本地农村学生,大多数学生学习习惯与品行表现较好,对教材知识的学生有兴趣,但少数学生学习相对困难,个别学生上课纪律也较差,平时表现不很乐观。 二、教材分析: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是小学高年段最后一年学习的教材,本册教材在体现人教版《品德与社会》中、高年级教材内容和特点的基础上,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学习内容更加深刻,学习视野更加开阔。六年级上册教材内容十分丰富,包含了品德、科学、历史、地理、文化、政治等方面的学习内容。 (二)教材内容的综合程度更高,注意引导学生综合学习。由于六年级教材内容涉及的面广,教材采用了一定的主题将相关知识进行了高度综合,打破了学科之间的界限。如第一单元以文明为主线,将科学、不迷信、社会文明、健康文明的休闲生活等内容统整在一起,让学生感受和认识到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社会也在不断改变和完善着自己的物质生活,一步步走向文明。 (三)强调以情感态度价值观为主线来统领历史和地理内容的学习。史地内容在六年级上册教材中所占的比例为四分之三。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小学阶段历史内容学习与初中的历史、地理学习的价值观不同之处是:品德与社会课程中的史地内容是以“散点”式的方式呈现,重点突出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四)重视史地内容的学习与学生现实生活的联系。六上教材在史地内容编写时,重视历史与现实、乃至未来之间的关系;历史内容在现实生活中的沉淀、浮现;儿童在生活中能发现、理解和感受到的一些社会现象、社会事实,引导儿童走进历史中,去感悟,去认识,去理解。 (五)注意培养学生正确看待问题和思考问题的方法。 教材注重让学生通过学习,学会正确的思维方法,让他们懂得看待社会生活中的许多问题,都应当联系地看、历史地看、辩证地看。如第二单元,教材通过新旧中国的纵向事实比较,如两次洛杉矶奥运会;两个世纪开端的不同性质的两个事件;中国在世界上国际地位不断增强的事实和发展趋势,引导学生历史地、发展地、联系地看待祖国的发展。如第三单元教材通过新旧中国的纵向事实比较,引导学生从餐桌上的变化,即农产品的变化,以及日常工业用品从无到有的变化,体会祖国工农业生产的迅猛发展,及其对人民生活的影响,让学生体会和思考日常生活与工农业生产之间的联系,学会综合地、联系地看待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如第四单元,教材引导学生认识周边国家人们的生活习俗与该国地域环境、气候特点、历史文化、宗教信仰等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让学生学会联系地看问题的

人文与社会教案(四年级下册)

《人文与社会》第一单元沿江说风物 第1课中国第三大江-黑龙江 教学目标: 1、了解黑龙江概况,资源。 2、黑龙江对家乡的意义。 教学重点: 黑龙江的概况 教具准备: 地图及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黑龙江是我国的第三大江,是我们省最大的一条江,它环绕在我们的省内,是我们的母亲河,今天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二、了解黑龙江概况 1、黑龙江地理位置及水系: 上游有两源:北源石勒喀河(上源鄂嫩河)出蒙古国北部肯特山东麓;南源额尔古纳河,上源又分 3 支,其中一支海拉尔河发源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大兴安岭西侧古利牙山麓。南、北两源在漠河以西洛

古河村汇合后始称黑龙江。蜿蜒东流沿途接纳结雅河、布列亚河、松花江、乌苏里江等大支流,最后在俄罗斯境内注入鄂霍次克海。全长4370千米(从上源至河口),流域面积 184.3万平方千米。在中国境内河长3474千米,流域面积约 88.7 万平方千米,占流域的 48.1%。从黑龙江南北源汇合点起,到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伯力)的黑龙江与乌苏里江汇合点止,为中、俄界江。自洛古河村至黑河市为上游,长900千米;黑河市至乌苏里江口为中游,长950千米;乌苏里江口以下为下游,长970千米。黑龙江流域水量丰富。流域年径流量3465亿立方米。 2黑龙江的物产: 棒打狍子,瓢舀鱼,山鸡飞进饭锅里。”这句话形象地概括了当年人烟稀少而生物资源丰富的北大荒。与野生动物资源一样,自然水域资源也经历了一个由物产丰富到趋于枯竭的过程。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鲟、鳇鱼主要产区为黑龙江萝北江段以下。此后,资源量逐年衰减,同江、勤得利、萝北等地资源逐渐枯竭,内陆渔港沿流域逐步下移,直至上世纪九十年代下移到抚远江段,逼近黑龙江的入海口。哲罗鱼、细鳞、茴鱼、江鳕等的种群数量急剧减少;青鱼、鲂鱼、细鳞斜颌鲴、花羔红点鲑等22种已处于濒危状态。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够通过生活实例,感受男女生的和谐相处会给双方带来乐趣。 2、了解男女生既有共性,又有差异。 过程与方法 2、学会理解、欣赏异性特有的思维方式和行为特征,面对男女生交往中的困惑。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面对男女生交往中的困惑,能够从性别差异的角度认识、化解矛盾,学习与异性和谐相处。 教学重点能够通过生活实例,感受男女生的和谐相处会给双方带来乐趣。 教学难点了解男女生既有共性,又有差异。 教学法:启发探究、合作交流。 教学课时:2 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导入教学同学们,我们男生和女生在同一所学校、同一个班级学习和生活,朝夕相处,有着无数的欢乐,可是有时也会给我们带来许多烦恼。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研究男生和女生有什么共性和差异。(板书课题)

二、教学活动活动一:小测验 1、参照教材表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对比着填写男生和女生在兴趣爱好、性格特征和行为举止方面有哪些不同。(学生自主填表) 2、学生先在小组内交流,然后全班交流。 3、小结:男女生无论是在外在表现,还是内在性格方面,既有差异,又有很多共性。 活动二:各抒己见 1、学生自由学习课本 P3 的案例,然后结合自己的切身经历,想一想:现实生活中人们对男孩和女孩在要求或态度上有什么不同,产生这些不同态度的原因是什么呢? (学生自主交流) 2、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将人们对异性的不同要求和态度进行归纳总结,选择具有典型性的事例,引导学生进一步讨论其是否合理。 活动三:男女生擂台赛 1、全班学生组成一个男生队和一个女生队,举行一次擂台赛。内容包括:看谁手最巧、谁的力量最大、谁的歌声最动听、谁的舞姿最优美等。 2、结合以往班里和学校的各项活动,让学生夸夸班里的“功臣”,找找男生和女生在这些活动中的功劳。 3、学生自主讲一讲男女生在一起有趣的故事。

五年级下册人文与社会教案

主备:王文典审核: 授课时间 : 1 第1课寻访先辈的足迹 教学目标: 1、懂得黑龙江省的历史悠久。 2、能够从中寻访先辈的足迹。 教学重点:寻访先辈的足迹。 教学难点:唐朝时黑龙江是什么样子的。 教学过程: 一、黑龙江人的历史有多长? 它们有的离我们有两万年,离我们最近的也有6000多年以上 二、七星祭坛------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天文台,它们是谁建造的,为什么要建造这个东西呢?想一想。 天文方面社会方面 技术方面七星祭坛政治方面 宗教方面文化方面 调查当地的遗产 三、找一找,说一说。 唐朝时黑龙江是什么样子的? 四、我们的发现。 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宁安市的渤海遗址,阿城地区的金口京遗址。

主备:王文典审核: 授课时间 : 第2课时和祖国一起阵痛 2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黑龙江的见证,了解中国的历史发展变化。 2、增强学生的民族团结意识,认识到当时被侵略的原因。1、让学生了解黑龙江的见证,了解中国的历史发展变化。2、增强学生的民族团结意识,认识到当时被侵略的原因。 教学重点:了解中国签订不平等条约的原因以及当时的历史背景。 教学难点:唐朝时黑龙江是什么样子的 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 同学们,当我们看一本中国历史地图集时不难发现,东北地区的疆域不同时期有很大差别。总体来说,在古代,东北地区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地方文化极具特色,让人充满想象,而到了近代,版图就不断缩小了。大人们说,那是因为我们国力衰弱,西方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掠夺了我国大片的领土。真是让人痛心啊!今天, 我们就来和祖国一起阵痛。 板书课题:和祖国一起阵痛 2、师生互动 播放视频文件 (同学们进行讨论,并根据同学们的答案进行总结和板书,利用课件辅助教学)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全册教案

按住Ctrl键单击鼠标打开配套名师课堂教学视频播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科任教师: 二〇一三年九月 第一单元走向文明 1、科技带给我们什么

教学目标: 1.感受并体会到科学技术时时刻刻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给我们生活带来了数不清的好处,使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2.认识科技是把双刃剑,学会用辨证的眼光看待事物的两个方面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感受并体会到科学技术时时刻刻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给我们生活带来了数不清的好处,使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难点:认识科技是把双刃剑,学会用辨证的眼光看待事物的两个方面的方法。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活动一:走进时光隧道 1、引导学生想象刀耕火种时期人们的生活状态 师:在科学技术不发达的年代,那时侯人们生活在没有电灯、电话、电视、汽车、轮船、飞机的时代,他们用什么照明?用什么做交通工具?怎样传递信息?吃什么东西?(让学生在比较中体会科技成果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 2、让学生分小组分别模拟那时候人们的生活情景(进一步体会在缺少科学技术的时期,人们生活上的种种不便) 活动二科技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变化 1、师:科技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不断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科技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变化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播放课件:视频资料)。 2、课前,老师布臵同学们开展?科技在我家?采访调查活动,现在请同学们在小组里交流交流。 首先,要对小组交流提出要求,如:小组的每个同学应积极发言;小组长要在大家充分交流的基础上组织大家进行小结,并引导大家选择好方式在全班汇报。其次,教师要加以指导,尽量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汇报,教师可提供一些汇报方式供学生参考。如: (1)表格展示式 科技成果

四年级下册人文与社会教案

第一单元沿江说风物 第1课中国第三大江-黑龙江 教学目标: 1、了解黑龙江概况,资源。 2、黑龙江对家乡的意义。 教学重点:黑龙江的概况 学习难点:了解黑龙江的物产 具准备:地图及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黑龙江是我国的第三大江,是我们省最大的一条江,它环绕在我们的省内,是我们的母亲河,今天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二、了解黑龙江概况 1、黑龙江地理位置及水系: 上游有两源:北源石勒喀河(上源鄂嫩河)出蒙古国北部肯特山东麓;南源额尔古纳河,上源又分 3 支,其中一支海拉尔河发源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大兴安岭西侧古利牙山麓。南、北两源在漠河以西洛古河村汇合后始称黑龙江。蜿蜒东流沿途接纳结雅河、布列亚河、松花江、乌苏里江等大支流,最后在俄罗斯境内注入鄂霍次克海。全长4370千米(从上源至河口),流域面积 184.3万平方千米。在中国境内河长3474千米,流域面积约88.7 万平方千米,占流域的 48.1%。从黑龙江南北源汇合点起,到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伯力)的黑龙江与乌苏里江汇合点止,为中、俄界江。自洛古河村至黑河市为上游,长900千米;黑河市至乌苏里江口为中游,长950千米;乌苏里江口以下为下游,长970千米。黑龙江流域水量丰富。流域年径流量3465亿立方米。 2黑龙江的物产: 棒打狍子,瓢舀鱼,山鸡飞进饭锅里。”这句话形象地概括了当年人烟稀少而生物资源丰富的北大荒。与野生动物资源一样,自然水域资源也经历了一个由物产丰富到趋于枯竭的过程。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鲟、鳇鱼主要产区为黑龙江萝北江段以下。此后,资源量逐年衰减,同江、勤得利、萝北等地资源逐渐枯竭,内陆渔港沿流域逐步下移,直至上世纪九十年代下移到抚远江段,逼近黑龙江的入海口。哲罗鱼、细鳞、茴鱼、江鳕等的种群数量

三年级下册人文与社会教案

第一单元欢天喜地的节日 第1课、过大年 教学目标: 了解过年的的意义以及来历 教学重点: 过年的各种习俗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传说的年的来历。 二、授新课 1、传统的年俗: 贴对联吃饺子放鞭炮。 2、思考题 北方过年的俗语。 三、拓展 现在的过大年。 教学反思:

《人文与社会》第2课丰富多彩的节日 教学目标: 了解中国的各个节日。 教学重点: 各个节日的日期以及来历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学生诉说自己知道的节日有哪些,如果知道其来历就介绍一下 二、新课: 1、传统节日 重阳节老人节 七夕节中国情人节 元宵节吃元宵,看花灯。 2、非传统节日 黑龙江森林生态旅游节 齐齐哈尔观鹤节 哈尔滨之夏国际啤酒节 六一儿童节 十一国庆节 植树节 3、拓展 越来越多的节日 父亲节和母亲节的具体日期 五月的第二个星期日是母亲节 六月的第三个星期日是父亲节 (母亲节和父亲节你要为他们做些什么?) 教学反思:

《人文与社会》第3课我们去采风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知道各个民族的重要节日。 教学重点: 少数民族是怎么重视他们的节日的。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国家除了一些重要节日之外,还有一些少数民族的节日,其中有许多非常有趣的节日,这节可我们就去了解一下。 二、新课。 1、鄂伦春族——篝火节 读课文 要求: 1)、篝火节的日期 2)、在篝火节中人们都需要注意些什么? 学生汇报 2、蒙古族——那达慕大会。 学生阅读汇报通过阅读你都知道了什么? 3、拓展 其他民族的节日你都知道哪些? 教学反思:

年级:三年级学科:人文与社会授课时间: 第二单元百姓大秧歌 第1课奶奶的爱好 教学目标: 学生通过学习了解大秧歌。 教学重点: 大秧歌是什么? 教学过程: 1、导入: 学生介绍一下自己在运动上的爱好。然后在说说你奶奶或爷爷的爱好 2、新课 1)舞台外的演出 学生通过看图片,读课文了解大秧歌 2)节日里的盛宴 大秧歌都有哪些形式? 学生汇报 3)生命力的赞美 东北大秧歌不光具有健身性、娱乐性,还具有很强的观赏性。 思考题 学习上面的内容,你明白为什么大秧歌为什么经久不衰,越来越红火了么?教学反思: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案

第一单元走向文明 1科技带给我们什么 教学目标: ⒈感受并体会到科学技术时时刻刻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给我们生活带来了数不清的好处,使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⒉认识科技是把双刃剑,学会用辨证的眼光看待事物的两个方面的方法。 ⒊学会用科学思想认识、分析事物,树立用科学的思想武装自己的头脑的意识,培养自觉抵制封建迷信、伪科学的科学品质。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感受并体会到科学技术时时刻刻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给我们生活带来了数不清的好处,使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难点:认识科技是把双刃剑,学会用辨证的眼光看待事物的两个方面的方法。 第一课时 活动一科技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变化 ⒈师:科技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不断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科技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变化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播放课件:视频资料) ⒉课前,老师布置同学们开展“科技在我家”采访调查活动,现在请同学们在小组里交流交流。 ⒊小组交流。首先,要对小组交流提出要求,如:小组的每个同学应

举例说科学技术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好处和方便;小组长要在大家充分交流的基础上组织大家进行小结,并引导大家选择好方式在全班汇报。其次,教师可提供一些汇报方式供学生参考。如: 表格展示式。将“科技成果名称”、“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对生活的影响程度”“我们的理由”等栏目用表格的形式列出来,然后在每个栏目中填写内容。 图文并茂式。与教材第2页呈现的方式一样,将科技成果画成简单的图,在图的旁边用简洁的语言进行表述。 拟人表演式。将某种科技成果拟人化,配上演讲词,进行交流。…… 在小组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要加以指导,尽量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汇报,为班级高质量的交流打下基础。 ⒋在小组充分交流的基础上,组织全班交流。在这个过程中,要根据引导学生交流的内容提出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如“假如没有这些科技,我们的生活会是什么样?我们的社会是什么样?”等。从而让学生进一步明白,科技给我们的生活,给我们的社会带来的好处。 ⒌在班级交流的基础上,请每个人用一句话总结,科技给我们带来了 活动二从“双刃剑”说起 ⒈师:科学技术的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但是你知道吗?有人说,科技是把双刃剑,我们要警惕它对我们的伤害。

人文与社会二年级上册教案

人文与社会教材分析 年级:二年级 主要容:和睦的群体、智慧的群体、爱国的群体 教材的知识结构及系统分析: 和睦的群体的主体容是的民族和人口。目的是从民族和人口入手,引导学生了解和认识人的组成以及在互相交往中呈现的精神品质。中心观点是省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大家庭,不论是世世代代居住在这里的世居民族,还是后来迁移到这里的其他民族或地区的人们,都能互相帮助,和睦相处,亲如兄弟。智慧的群体主体容是的生产和生活。目的是从生产和生活入手,引导学生了解和认识人在发展生产提高生活质量方面呈现的精神品质。中心观点是省是一个勤劳的群体,一个智慧的群体,具有不屈不挠、乐观向上的良好品质。爱国的群体主体容是人民保卫祖国、建设祖国和保卫家乡、建设家乡的感人行为。目的是从上述容入手,引导学生感受和认识人在保卫祖国、建设祖国和保卫家乡、建设家乡的过程中所呈现出的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为国捐躯死而无憾的爱国境界。中心观点是省人们不但一个团结的群体、勤劳的群体,智慧的群体,更是一个具有强烈爱国胸怀的群体。 教材重点及难点: 1、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和睦大家族; 2、人在与不力的自然环境不懈抗争,利用自然条件和科学技术创造美好生活中呈现的良好精神品质。 3、人具有高尚的爱国情操。

学生情况分析: 二年级学生年龄小,入学时间短,识字量小,阅读能力有限,认知能力较差,所知甚少。但喜欢听故事。为此,教学时主要以给学生讲故事为主,让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学习知识,受到教育与启迪。 第一单元教教材分析 单元主题和睦的群体

单元目标:1、感受人的民族构成,知道是一个多民族组成; 2、了解、等地的人们迁移的典型事例; 3、了解居住在地域的人们互相帮助的典型事例。 容分析:本单元的主体容是的民族和人口。目的是从民族和人口入手,引导学生了解和认识人的组成以及在互相交往中呈现的精神品质。中心观点是省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大家庭,不论是世世代代居住在这里的世居民族,还是后来迁移到这里的其他民族或地区的人们,都能互相帮助,和睦相处,亲如兄弟。 教学重点: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和睦大家族,在这里居住的人们亲如兄弟。 教学难点:民族和人口的概念。 方法策略:以故事为主,结合学生的实际展开教学 教学方法:实物教学法、讲解法相结合 课题辨民族 教学目标:在居住的民族的有关知识 教学重点: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大家庭。

小学六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案

小学六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案(鄂) 1 生命是宝贵的 教学目标: 1 知道生命孕育、诞生、哺育、成长的艰辛,生命是父母生命的延续等等,感悟生命是一个珍宝,来之不易。 2 体验社会对生命的关爱,初步知道生命属于自己,也属于社会,珍爱生命是一种责任。 3 知道生命只有一次,初步理解生命的意义,并产生善待生命,珍爱生命的愿望。 教学重点: 感悟到生命的美好,并热爱生命。 教学难点: 初步树立珍爱生命就是对自己对社会负责的意识。 教学准备: 与本课相关的图片、《摇篮曲》、《爱的奉献》磁带等 教学课时: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活动准备: 生准备:婴幼儿时照片;询问父母哺育、牵挂孩子的故事以及对孩子生命的希望 师准备:歌曲《摇篮曲》

二活动要求: 1 营造一种气氛,避免让学生产生生命的诞生好笑好玩的感觉; 2 注意帮助学生感悟。 三活动过程 1 导入语;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充满活力的生命,你们知道我们的生命是怎么来的吗? 2 集体交流:说一说生命是怎么来的? 3 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指导读教材提示语。 4 集体活动,看教材照片说感受:分别看一看书中四张照片和下面相应的感悟语,请同学说一说自己有什么感受? 5 讲述交流:请同学上台把婴幼儿时期的照片展示给大家看,把听爸爸妈妈讲的那时怀孕、分娩、喂奶、照顾的事讲给大家听,同时说一说自己的感受与想法。 6 集体感悟:请同学概括地说一说对生命的孕育、诞生、成长有什么感受? 7 过渡语:生命从孕育到长大,很不容易,父母不仅为我们的生命付出了心血与艰辛,而且他们时时把我们牵挂在心中。 8 图片分析:请同学们讲讲教材图片表达的意思,再说一说还可以从哪里体会到父母对我们的牵挂? 9 讲一讲:读《一位妈妈的讲述》,请同学讲“爸爸妈妈牵挂我”的故事。 10 唱一唱:《摇篮曲》

三年级上人文与社会教案

备课笔记 科目:地方 年级:三年级 教师:邹继春

朗乡林业局第一小学校 地方教学进度表

地方教学进度表

课程表

小学地方课程目标 《人文与社会》课程标准:本课程的实施希望实现四个平台的要求,即:知识理解应用构建平台、能力素质迁移发展的平台、个性潜能发展的平台、人文素养提升的平台。这样一个定位就决定了这门课程笔试以往意义的乡土知识的普及性教材,而且了更多的课程目标。 在知识上,它不局限于关注学生掌握了多少课本上的县城的知识,更关注学生获得了多少体验性知识。在能力上,要求学生获得不局限于一个学科领域,而是在现实生活背景下更为有用的综合技能。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上,本课程从引领学生感受龙江起步,通过对社会的“感受”认识到“热爱”到立志“贡献”环节,加速学生对社会由“亲近”到“关注”到“融入”到“发展”的这种系列化的由浅入深的情感和行为的转变。 《技术》课程目标:学生对技术世界具有初步和认识,他们通过技术活动体验到解决技术问题和创新设计的思维方式和操作过程,在初步具有技术技能的基础上,学会应用各种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生

活中的现实问题,有效促进他们创新能力和探索精神的发展,让他们了解技术与生活之间密切关系的同时,获得能力的发展。 《生命教育》课程目标:面向全体学生;树立科学生命观;掌握必要的生存技能;建立和谐关系;领悟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关爱环境保护自然。 三年级人文与社会教材分析 教材主要容:介绍家乡的位置,及几条江、几个城镇名字的由来以及省风土人情。包括:1.我的家乡2.地名中的秘密3.省的骄傲教材的知识结构及系统分析,本册教材分三个单元,以自然状况为基础分为:第一单元我的家乡,是从地图开始认识。第二单元地名中的秘密,是从地名开始深入认识。第三单元的骄傲,是从人开始进一步认识。 小学地方课程课堂教学活动是自主的,是在宽松、宽容、、友善的环境里进行的,教师只在活动中起“导”与“托”的辅助作用。因此,在教学中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学习方式,让学生通过制作手抄报这一形式,初步认识的版图位置及形状,知道它的形状像天鹅。知道省简称“黑”,省会城市是,知道的省鸟是天鹅等等。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对一个地区来讲,自然状况是基础,人则是关键因素,因此,人文与社会的学习关键是对人这个群体的认识,对人身上所凝聚的精神的理解。本册教材只是带领学生初步聚焦人,对其外在的鲜明的特点进行感受,为今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本册教材教学重点及难点 1.让学生知道,的版图形状和地理位置。的省鸟和省会。2.让学生了解地名的秘密和季节变化方面的情况。 3.通过学习让学生知道,的版图形状和地理位置。的省鸟和省会。

一年级人文与社会教案

一年级人文与社会教案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一年级人文与社会教案(1) 课题:我们的家在黑龙江 教学目标:1.认识黑龙江版图形状。 2.知道黑龙江是我的家乡,我是黑龙江人。 教学重点:明白黑龙江是我的家乡,自己是黑龙江人 教学难点:构建黑龙江是我的家乡的概念 教学准备:黑龙江地图、天鹅图片 教学过程:一、活动一 1.出示黑龙江地图,引出黑龙江是我的家乡 话题,让学生对家乡有个初步印象。 2.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说一说黑龙江的版图 像什么,进而让学生认识熟悉家乡版图轮 廓。 二、活动二 1.让学生在黑龙江的版图上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或让学生试着画一画黑龙江版图的轮 廓)。 2.说班次为什么这样画家乡。 板书设计: 1.我们的家在黑龙江 像一只美丽的天鹅

一年级人文与社会教案(2) 课题:黑龙江在哪里 教学目标:1.认识黑龙江中国的一个省。 2.了解黑龙江的地理位置。 教学重点:了解黑龙江的地理位置 教学难点:知道黑龙江是祖国的一个省 教学准备:中国地图、黑龙江地图 教学过程:一、活动一 1.出示中国地图。 2.让学生指出黑龙江在中国地图上的具体位置。 3.带领学生在地图上查找中国有几个省市自 治区,体会黑龙江是祖国一个省的概念。 二、活动二 1.学生出示课前搜集和调查写有黑龙江名称的 图片资料,如居民身份证、户口本、电视台 台标、报纸等。 2.让学生把找到写有家乡名字的实物、图片等 资料进行交流。 板书设计: 2.黑龙江在哪里 黑龙江是祖国的一个省

一年级人文与社会教案(3) 课题:家乡的山水 教学目标:1.了解家乡黑龙江的山和水。 2.感受家乡美丽的自然风光。 教学重点:了解黑龙江的自然风光 教学难点:如何理解自然风光的美丽 教学准备:黑龙江地图、天鹅图片 教学过程:一、看图——赏景 1.出示图片,让学生思考:图片中都有什么 你最喜欢哪幅图片,为什么 2.请学生回答,当学生说出喜欢的图片时, 老师要坂这样的图片定格。 3.老师配乐做图片简要介绍。 二、读文赏景 1.多次范读、领读儿歌或小短文。 2.让学生模仿读、自由读、独立读。 板书设计: 3.家乡的山水 大兴安岭镜泊湖兴凯湖松花江嫩江 一年级人文与社会教案(4) 课题:黑龙江的农作物 教学目标:1.初步感受黑龙江物产的丰富。

《小学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品德与社会教案 六年级下册 六年级二班

教学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高年级是小学生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尤其是六年级学生,他们对自我、他人、家庭、社会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养成了一定的好的行为习惯,随着他们社会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进一步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的形成成为迫切的需要。因本课程的开放性、活动性、实践性较强,绝大部分学生乐于这一门课程的学习,能积极与到本课程的课内外的学习活动中去。 六年级的儿童在心理和生理方面开始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少年期。这个期间人的发展是极其复杂、充满矛盾的。在个性方面出现的最主要特点就是“成人感”的发展,表现在:期望自己能和成人一样独立地支配和安排自己的生活;期望了解和参与成人的生活世界;对于成年人的刻意模仿。 对于六年级的学生,在全球化的时代,世界对于他们来说不再是一

种抽象的概念,而是实实在在的生活经验,尽管对于他的理解还是很不够的,但少年儿童们却是渴望去了解它,去感受“外面世界的精彩”,甚至从那里找到自己的朋友。 为了使我们的新一代能够以科学的理性的态度去看待他们周围的世界,爱他们所居住的地球,爱周围的一草一木,在教学中努力引导儿童探索和关怀生存的家园,使少年儿童成长为地球上的新一代文明居民。 小学六年级是孩子发展中的一个十分关键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学生开始从相对的儿童心理品质特征向少年的品质特征转化,因吃对未来的成长影响很大,具有较大的可塑性,要积极引导学生个体的“自我意识”朝着客观、乐观、进去的方向发展,为顺利完成中小学衔接作好铺垫。 二、全册教学分析 本册教材根据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规定,儿童年龄与生活的实际,以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精神编写的,它力求突破知识单一的传统教学模式,注重促进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只是在相互关联中得到发展,以较好的落实三维目标。 全册共分为四个单元,第一单元《你我同行》,意在使儿童了解与人交往,如何相处一些常识。第二单元《人类的家园》,使学生有意识地关心和爱护人类共同的生存环境,学习一些常见自然灾害中的自救知识,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重要,增强学生自觉主动保护物种的意识和情感,帮助学生逐渐养成节约和合理使用自然资源的良好习惯。第三单元《同在一片蓝天下》,使学生懂得和平的重要意义和价值,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正确对待科学技术,初步了解联合国的性质和宗旨以及重要作用等。第四单元《再见,我的小学生活》,意在使学生能够逐步学会确定自己的生活和学习目标,并据此独立安排自己的生活,发展他们的自主性和独立性,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人文与社会教案(六年级下册)

审核: 授课时间 : 第一单元曾经的辉煌 1、东北的解放 教学目标: 1、知道东北地区是全国最早解放的地方。 2、黑龙江是中国最北的省份,又与前苏联相邻。 3、了解为什么东北的解放会早于全国其他地方? 教学重点:知道东北地区是全国最早解放的地方。 教学难点:了解为什么东北的解放会早于全国其他地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东北是什么时候解放的吗?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一课东北的解放。 二、授新课 (一)1、请同学们打开书,你们熟悉这张照片吗?这是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天安门前人民群众欢庆的场面。 2、提问:为什么东北的解放会早于全国其他地方呢? (二)调查活动 1、通过搜集资料,进一步了解为什么黑龙江是全国解放最早的地区。 2、东北的解放早于全国其他地方有三个原因:A、因为有苏联红军的支援。B、这里的人民已经和日本法西斯斗争了14年。C、有共产党的坚强领导。 3、黑龙江是中国最北的省份,又与前苏联相邻,1945年8月15日黑龙江解放。(三)我的调查 讨论:你还知道哪些全国解放故事? (四)拓展学习 1953年,哈尔滨改为中央直辖市;1954年,松江省与黑龙江省合并为新的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改为黑龙江省省辖市,也就是省会。 三、总结:东北的解放早于其他地方是因为与前苏联相邻,以及苏联红军的支援。东北地区沦陷了14年,再加上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东北在1945年8月15日终于解放了。 教学反思:

主备:王文典审核: 授课时间 : 2、前辈们的贡献 教学目标 1、知道哈尔滨是解放战争时期战略后方的中心城市。 2、哈尔滨市向前线提供了大量的棉衣、布鞋等军需物资。 3、老百姓为解放的胜利做了哪些工作? 4、广大的工人负担着部队的武器的维修工作。 教学重点:老百姓为解放的胜利做了哪些工作? 教学难点:哈尔滨市向前线提供了大量的棉衣、布鞋等军需物资。 教学过程 一、导入:解放后的黑龙江成了支援东北和全国解放的大后方,前辈们为人民的解放战争作出了哪些贡献呢? 二、授新课 (一)、我们的研究 通过资料学生知道: 1、哈尔滨铁路工人抢修铁路支援解放作战。 2、黑龙江作为大后方,在人力和物力两方面有利地支持了东北和全国的解放。 三、总结:同学门真了不起,找到了这么多材料,了解了前辈们为共和国成立作出的巨大的贡献的同时也获得很大的启发和鼓舞。 教学反思: 年级:六年级学科:人文与社会教材:黑龙江教育出版社课时一课时 主备:王文典审核: 授课时间 : 3、辉煌的时代 教学目标 1、知道“一五”时期,国家156个重点建设项目有22个落户黑龙江省。 2、被周总理誉为“国宝”的第一重型机械厂生产出了我国第一台万吨水压机。 3、知道1959年发现大油田。 教学重点:知道1959年发现大油田。 教学难点:知道“一五”时期,国家156个重点建设项目有22个落户黑龙江省。 教学过程: 一、导入: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了解黑龙江人为民族解放事业作出的贡献,现在让我们来看看解放初黑龙江人在新中国的建设中又取得了怎样的辉煌的战果?

三年级人文与社会

小学三年级《人文与社会》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本学期本人担任一年级五个班的人文与社会。经过上学期的学习,小学生们有了一定的学习兴趣.但孩子们的习惯还需要教师的培养和进一步的引导。使他们才能沿着健康的道路一步一步前进。 二、教材内容分析: 该教材是黑龙江省九年义务教育地方课程,教材从三个方面介绍了黑龙江人在长期的生产生活过程中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积极探索,发挥聪明才智发展生产,提高生活质量而体现出来的丰富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 本册教材有三个单元,每个单元三个主题,每个主题内容贴近生活是学生所熟悉的。 三、教学要求: 1、通过学习知道黑龙江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知道黑龙江丰富的生活来源于黑龙江人的发明创造是用智慧丰富生活的成果。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能说出黑龙江的风味饮食、某个著名的节日或活动项目与黑龙江的地域特点及生产和生活中存在着的精彩部分。 3、通过本册教材学习更加热爱自己的家乡,引发学生作为一个黑龙江人无尚光荣的意识。 四、教学措施

每一课的学习,不追求学生掌握过多的与本课相关的知识,但一定要让每一个学生参与到活动中去。教师利用图片和相关资料与学生同讨论同进步,让每一个学生感受到自己的进步。 教材分析 教材主要内容 介绍家乡黑龙江的位置,及几条江、几个城镇名字的由来以及黑龙江省风土人情。包括:1.我的家乡黑龙江;2.地名中的秘密; 3.黑龙江省的骄傲; 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分三个单元: 主要目的:知道我的家乡在黑龙江,黑龙江是我们的家乡。第一单元我的家乡黑龙江,是从地图开始认识黑龙江。 第二单元地名中的秘密,是从地名开始深入认识黑龙江。 第三单元黑龙江的骄傲,是从黑龙江人开始进一步认识黑龙江。 小学地方课程课堂教学活动是自主的,在宽松、宽容、民主、友善的环境里进行的,教师之灾活动中起“导”与“托”的辅助作用。因此,在教学中构建自由、合作、探究的新型学习方式,让学生通过制做手抄报这一形式,初步认识黑龙江的版图位置及形状,知道它的形状像天鹅。知道黑龙江省简称“黑”,省会城市是哈尔滨,知道黑龙江的省鸟是天鹅等等。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