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有机硅的应用与研究进展

有机硅的应用与研究进展

有机硅的应用与研究进展
有机硅的应用与研究进展

有机硅的应用与研究进展

享有“工业味精”、“科技发展催化剂”等美誉的有机硅是一种人工合成、结构上以硅原子和氧原子为主链的高聚物。由于构成主链的硅氧键具有较高的键能,因此有机硅高聚物对热、氧的稳定性比一般的有机高聚物高得多。尽管有机硅在室温下的力学性能与其它材料差异不大,但其在高低温下表现出卓越的物理、力学性能,在-60~250℃之间多次交变,其性能不受影响,有的甚至能在-100℃下正常使用;具有耐高低温、电气绝缘、耐臭氧、耐辐射、难燃、憎水、耐腐蚀、无毒无味以及生理惰性等。如今,有机硅已广泛用于电子电气、建筑、纺织、轻工、医疗等各行业,并在汽车行业有着广泛的应用[1]。

有机硅产业链的上游是有机硅单体,具有生产流程长、技术难度大的特点,属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产业,其生产水平和装置规模是衡量一个国家有机硅产业技术水平的重要依据;有机硅产业链的下游是以有机硅单体为原料生产的硅油、硅橡胶、硅树脂、硅烷偶联剂等产品[2]。

有机硅不仅可以作为母体材料运用到生产生活中,还更常用作改性剂添加到主体材料中,从而改善主体材料的性能,如耐高温性,防水防污性,抑菌性,阻燃性,柔性等方面。同时,在添加有机硅的同时,还要改进生产工艺方法及注意添加用量,以确保其发挥出最大作用。

在耐高温的研究应用方面,有机硅耐高温涂料一般由纯有机硅树脂或经过改性后的有机硅树脂为基料配以无机耐高温的填料、溶剂和助剂组成。国外已有大量的研究成果,尤以美国、日本的发展为佳[3]。

某些设备如汽车的排气管、石化工厂中的高温反应釜、火电厂锅炉等经常处于高温和腐蚀介质中,两者协同作用加速了设备的腐蚀穿孔,增加了设备维修费用,并给安全生产带来很大隐患[4]。刘宏宇等人以硅树脂为耐高温涂料的成膜物,研制了一种可常温固化的耐高温防腐蚀涂料。该涂料具有良好的耐高温性,防腐蚀性及机械性能,可在500℃高温下长期使用。同时发现漆膜厚度对涂料的耐热性能影响较小,但对加热后涂层的机械性能及防腐性能影响很大。综合考虑,将漆膜厚度控制在40~50μm为宜[5]。

在防水防污方面,低表面能防污涂料主要包括含氟聚合物和有机硅类两种,

由于氟聚合物价格更高,许多技术问题有待突破,也尚未在实际中使用过,目前海洋船舶污损防护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有机硅低表面能防污涂料研制上。而低表面能防污涂料是借低摩擦、超平滑表面来防止污损生物固定地附着的一种技术,这种技术的设想几乎与自抛光共聚物同时出现,然而后者显得更为有效且价廉,因此低表面能防污涂料的发展几乎停滞了近20年。但人们逐渐认识到有机锡对海洋环境的污染,环境法规不断严厉并开始限制使用有机锡类防污涂料,使研究人员将目光转向其他低毒或无毒非有机锡类防污涂料,其中低表面能防污涂料是未来海洋环保涂料的发展方向,因此20世纪90年代又开始加快了低表面能防污涂料的开发研究,近年来更是成为国内外防污涂料的研究热点[6-12]。而简称为有机硅的有机聚硅氧烷,根据其摩尔质量和结构的不同,可分为硅油、硅树脂和硅橡胶等。有机硅低表面能防污涂料就是用上述成膜物为基料,加入颜填料、溶剂、助剂,辅以合适的固化剂和催化剂配制而成。通过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有机-无机杂化材料的技术将聚硅氧烷树脂与其他有机树脂接枝共聚,由于这种涂料具有超疏水性,因而防止了生物在涂料表面的附着。

有机硅材料具有很低的表面张力,能降低基材的表面能,使其具有出色的憎水性;同时,又不封闭基材的透气微孔,具有透气呼吸功能,其防水层的寿命一般可达10~15年。因而,有机硅材料作为理想的建筑防水材料,可广泛用作砖瓦、墓碑、石刻、道路、桥梁、混凝土构件、陶瓷等建筑材料的防水剂。当有机硅材料涂刷于建材制品表面时,可在其表面毛细孔内壁形成一层均匀、致密的有机硅膜。在一定条件下,建材表面的硅羟基与有机硅膜中的硅羟基发生缩合反应,形成化学键,使有机硅膜牢固地附着在建材制品表面。有机硅膜在建材制品表面呈定向排列结构,有机硅膜的Si—O键紧靠建材制品表面,烷基则伸向外。由于烷基是憎水基团,所以这种定向排列的有机硅膜具有较强的憎水性。当建材制品表面涂刷有机硅材料后,建材制品表面与水滴的接触角可增大至103°;其次,因Si-O 键的键能较高,有机硅憎水膜具有优异的耐候性,因此防水效果持久[13]。

有机硅整理剂作为最常用的织物后整理剂之一,经其整理的织物不但具有柔、滑、弹、挺的手感,还具有优异的悬垂性、抗皱性、亲水性、透气性等性能[14-15]。通过对有机硅整理剂进行改性或复配,在保留原有整理效果的同时可获得抗菌性能,在这方面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16]。而有机硅作为织物后

整理剂的作用机制,即是作用于微生物细胞壁、细胞膜,以及破坏或抑制微生物核酸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从而达到抑菌效果。

有机硅阻燃剂是一种新型高效、低毒、防熔滴、环境友好的无卤阻燃剂,也是一种成炭型抑烟剂。有机硅阻燃剂在赋予基材优异的阻燃性能之外,还能改善基材的加工性能、耐热性能等;因此,作为阻燃剂的后起之秀,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得到迅速发展[17]。阻燃方法可以是直接将有机硅阻燃剂加入到高分子材料中,也可以是将一些带官能团(如端羟基、氨基或环氧基)的聚硅氧烷链段嵌入到一些聚合物中[18]。例如,将带环氧基的聚硅氧烷与环氧树脂混合,再加入二元胺固化剂进行固化,所形成的树脂基体中硅的质量分数超过9%,从而赋予材料优异的阻燃性和高的成炭率[19-21]。有机硅阻燃剂揭开了阻燃技术发展中崭新的一页,尽管目前价格较高,但作为阻燃剂的新秀,其发展潜力和应用前景广阔。部分有机硅阻燃剂因价格、工艺因素限制了其应用,仍处于实验室阶段。今后的研究重点是:寻找性能优异、价格低廉、绿色环保的硅基阻燃体系;针对不同的应用领域,对有机硅化合物进行分子设计和合成,进行协同阻燃体系的优化组合,以达到最佳的效果;加强对阻燃机理及阻燃后基材各方面性能变化原因的研究;简化合成工艺,降低生产成本,加快工业化、商品化的进程。

不仅如此,将有机硅单独加入或者与其它改性剂一同加入到树脂类母体中,如丙烯酸树脂、酚醛树脂、环氧树脂及水性聚氨酯(WPU),能大大增强其使用性能,提高性价比。在改性环氧树脂方面,当有机硅的含量控制在40%~60%时改性酚醛环氧树脂涂料在高温下的附着力、柔韧性和耐冲击性能得到了有效改善,耐腐蚀性能也明显提高[22]。

今后,对有机硅改性环氧树脂的研究将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一是在现有基础上不断完善工艺条件,开发具有高性价比的产品,在保证改性树脂性能的同时降低生产成本,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二是不断开发具有多功能、复合型有机硅添加剂,提高树脂间的相容性,并通过化学改性充分发挥两种树脂的优良性能,进一步提高共聚物的耐温性、粘接性、相容性和韧性等性能。这些将使有机硅改性环氧树脂在更多领域特别是高科技、高性能需求中极具竞争力,并不断适应新的要求。

利用聚有机硅氧烷的独特性质,将其引入丙烯酸酯乳液中,制备兼具二者优

异性能的“硅丙乳液”,是目前材料科学研究的热点之一[23-24]。郭能民等人主要从乳化剂的角度出发,采用乳液聚合方法,以磺基琥珀酸单酯钠盐(A-501)和脂肪醇聚氧乙烯醚(AEO-9)为复合乳化剂,考察乳化剂体系、软硬单体配比、有机硅用量对“硅丙乳液”性能的影响[25]。由于聚硅氧烷分子呈特殊的螺旋结构,两个甲基向外排列并围绕着Si-O转动,其可以绕主链3600自由旋转,因而主链十分柔顺,同时分子的内聚能密度低,摩尔体积大,表面张力小使其具有优异的憎水性"所以在丙烯酸树脂中引入有机硅能够提高胶膜的耐水性能和织物的柔软性能。

同时,有机硅材料还可运用在航天工业中,以满足某些特殊需求。其具有许多特殊的性能,是我国航天工业赖以支撑的重要配套材料,主要包括硅橡胶、硅树脂、硅脂等。作为理想的密封及阻尼材料,硅橡胶的应用非常普遍。我国航天工业建立伊始,开展了大量硅橡胶材料的研制攻关工作。在航天工业领域应用的硅橡胶主要有胶粘剂及密封剂、密封材料、阻尼材料、导热及导电材料、泡沫材料等[26-29]。硅树脂的突出优点是耐热性和优良的介电性能,在各种环境条件 ( 高温、潮湿) 下的介电性能都比较稳定。现有航天防热涂层体系主要包括有机硅、环氧树脂、酚醛树脂等体系。有机硅体系具有较好的耐烧蚀性能和隔热性能,弹性好、不易开裂,贮存期长;同时有机硅为非成碳型材料,易于与雷达、红外等吸波隐身涂层配合[30]。

总之,有机硅具有优异的性能,作为一种新材料可被广泛运用在在多种行业中。在今后的研究工作中,应进一步着力于开发出更加高效低廉的有机硅材料,改进生产工艺,实现更为深层次、广泛的生产应用。

参考文献

[1] 李汉堂. 有机硅材料的发展及其应用[J]. 有机硅材料, 2006, 20(4):212-217.

[2]卜新平. 有机硅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预测[J]. 有机硅材料, 2011(5):333-342.

[3]王峥, 郝超伟, 马清芳,等. 国内有机硅耐高温涂料研究进展[J]. 杭州师范大学

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 10(6):510-513.

[4]MA THIV ANANI,RADHAKRISHNAS.Heat-resistant anti-corrosive paint from epoxy-sillicone vehicles [J].Anti-Corrrosion Methods and Materials,1997,44(6):400-406.

[5]刘宏宇, 张松. 有机硅耐高温涂料的研制[J]. 有机硅材料, 2008,

22(6):369-372.

[6]HW ANSS OBERCK,PERUTZ S.Block copolymers with low surface energy segnents siloxane-and perfluoroalkane-modified blocks[J].Polymer 1995(36):1321-1325.

[7]VINCENT D M,Advances in environmentallybegin coatings and adhesives[J].Progress in Organic Coatings,1996(27):153-161.

[8]JAMES D A,ANN E M,MARY A R.Novel non-toxic coatings designed to resistmarine fouling[J].Progress in Organic Coatings,1996(29):1-5.

[9]JOHN T,MAUREEN S,ADRIAN A.Inhibiting bacterial adhesion onto surfaces,the non-stick coating approach[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dhesion&Adhesive,2000(20):91-96.

[10]BRADY R F,SINGER I.Mechanical factors favaring release from fouling release coatings[J].Biofouling 2000 (15):73-81.

[11]BRADY R F.Clean hulls without poisons devising and testing non-toxic marine coatings[J].Journal of Coatings Technology,(72):51.

[12]BRADY R F.A fracture mechanical analysis of fouling release from non-toxic antifouling coatings[J].Progress in Organic Coatings,2001(43):188-192.

[13]孙峰, 吴忆南. 有机硅建筑防水材料的研究进展[J]. 有机硅材料, 2009,

23(1):55-59.

[14]An Q F ,Wang Q J,Li L S,Li G,ZhangXY.AA TCC Rev,2010,March/April:45.

[15]An Q F,Wang K F,Jia Y.Appl,Surf.Sci,2011,257:4569.

[16]赵洁, 安秋凤, 李献起,等. 有机硅在抗菌整理剂中的应用[J]. 化学进展, 2014, 26(2):310-319.

[17]张敏, 李如钢. 有机硅阻燃剂的研究进展[J]. 有机硅材料, 2009,

23(1):51-54.

[18]ALAGAR M,VELAN T V,THANIKAI,et al.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high performance polymeric hybrid siliconized epoxy composites for aerospace applications[J].Mater Manuf Processes,1999,14(1):67-83.

[19]HSIUE G H,WANG W J,CHANG F C.Synthesis,characterization,thermal and flame retardantproperties of silicon based epoxy resins[J].J Appi Polym Sci,1999,73(7):1231-1238. [20]MERCADO L A,GALI M,REINA J A.Silicon-containing flame retardant epoxy resins:Synthesis,characterization and properties[J].Polym Degrad Stab.2006,91(11):2588-2594.

[21]ANANDAKUMAR S,DENCHEV Z,ALAGARM.Synthesis and thermal characterization of phosphorus containing siliconized epoxy resins[J].EurPolym J,2006,42(10):2419-2429.

[22]吴明军, 李美江. 有机硅改性环氧树脂的研究进展[J]. 化工新型材料, 2011,

39(1):32-35.

[23]Hu Liang,Zhang Chaocan,Chen Yanjun,et al,Synthesis and silicon gradient distribution of emulsifier-free TRIS-containing arylate copolymer[J].Colloids and Surfaces A:Physicochem Eng Aspects,2010,370:72-78.

[24]马建中,王华金,鲍艳.核壳型硅丙复合乳液的合成及性能研究[J].精细化工,2010,27(2):195-200.

[25]郭能民, 安秋凤, 黄良仙,等. 有机硅改性丙烯酸树脂乳液的制备及应用性能[J]. 精细石油化工, 2012, 29(1):66-70.

[26]赵云峰.航天特种高分子材料研究与应用进展[J].中国材料进展,2013,32(4):217-228.

[27]赵云峰.高性能橡胶密封材料及其在航天工业上的应用 [J]. 宇航材料工艺,2013,43(1):1-10.

[28]赵云峰.ZN系列粘弹性阻尼材料的性能及应用[J].宇航材料工艺,2001,31(2):19-23.

[29]赵云峰.高性能黏弹性阻尼材料及其应用[J]. 宇航材料工艺,2009,39(5):1-6.

[30]赵云峰. 有机硅材料在航天工业的应用[J]. 有机硅材料, 2013(6):451-456.

几种常用纠错码的性能分析及应用研究

目录 设计总说明 ............................................................... I Introduction ........................................................... III 1 绪论 (1) 2 纠错码的基本概念 (3) 2.1数字通信系统 (3) 2.1.1 数字通信系统的组成 (3) 2.1.2 信道模型 (4) 2.2差错控制系统和纠错码分类 (7) 2.2.1 差错控制系统的分类 (7) 2.2.2 纠错码的分类 (9) 3 线性分组码 (11) 3.1线性分组码的基本概念 (11) 3.2线性分组码的编码 (11) 3.2.1 生成矩阵 (11) 3.2.2 校验矩阵 (15) 3.2.3 编码的实现 (15) 3.3线性分组码的译码 (16) 3.3.1 线性分组码的纠检错能力 (17) 3.3.2 伴随式解码 (1) 4 循环码 (20) 4.1循环码的一般概念 (20) 4.1.1 循环码的定义 (20) 4.1.2 循环码的生成多项式 (20) 4.2循环码的编码 (20) 4.3循环码的译码 (22) 4.4 BCH码 (24) 4.4.1BCH的编码算法 (24)

4.4.2 BCH的译码算法 (25) 4.5 RS码 (26) 4.5.1 RS编码算法 (26) 4.5.2RS的译码 (26) 5 卷积码 (28) 5.1卷积码的表示 (28) 5.2卷积码的编码原理 (29) 5.3卷积码的译码 (29) 6 纠错码在移动通信中的应用 (32) 6.1移动通信的概述 (32) 6.2移动通信中的差错控制 (32) 6.2.1 移动通信中的差错控制 (32) 6.2.2 移动通信中常用的纠错方式 (33) 6.2.3 编码方法 (34) 6.3移动通信中纠错码的应用和发展 (34) 6.3.1 模拟移动通信系统中数字信令的BCH编码 (34) 6.3.2 GSM的FEC编码 (35) 6.3.3 DMA系统(IS-95)中的FEC编码 (35) 6.3.4.3G中的Turbo码 (36) 7 MATLAB简介及卷积码的仿真 (37) 7.1MATLAB (37) 7.2MATLAB在通信仿真中的应用 (37) 7.3卷积码的仿真 (38) 8 总结 (37) 参考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录 (44) 致谢 (46)

《新能源技术与应用》第1章

第1章绪论 1.1 能源的概念与分类 1.1.1 能源的概念 能源(Energy source)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物质基础之一,人类对能源的开发和应用,推动了工业社会和现代文明的发展。 无论我们打开电视欣赏节目,还是打开灯光照明;无论是乘坐火车、飞机旅行,还是驾车、乘公交上下班;无论用空调、冰箱制冷,还是用燃气、煤炭燃烧制热;从大型工业设备运行,到小型手机充电;花草果蔬沐浴阳光,人造卫星升入太空;一句话,人类的活动离不开能源。 能源的定义有许多种。《大英百科全书》讲:“能源是一个包括着所有燃料、流水、阳光和风的术语,人类用适当的转换手段便可让它为自己提供所需的能量”。我国的《能源百科全书》定义:“能源是可以直接或经转换提供人类所需的光、热、动力等任一形式能量的载能体资源”。 能源包括煤炭、原油、天然气、煤层气、水能、风能、太阳能、核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一次能源和电力、热力、成品油等二次能源,以及其他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1.1.2 能源的分类 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分类能源。 1. 按属性分类 (1)可再生能源:可重复产生的一次能源称为可再生能源,它们不会因为长期使用而减少,可以循环再生。如:太阳能、地热、水能、风能、生物能、海洋能。 (2)非可再生能源:经过亿万年形成,短期内无法恢复补充,称为非可再生能源。如:煤、石油、天然气、核能。 2. 按开发程度分类 (1)常规能源:是长期以来人类广泛生产和利用的传统能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气、水能、生物能等。 (2)新能源:近年来才被人们重视,还没有大量使用,需要采用新技术开发,具有发展前途的能源称为新能源。如:太阳能、地热能、核能、海洋能、风能等。

有机硅材料

有机硅材料是一组功能独特、性能优异的化工新材料,具有耐低/高温、耐老化、耐化学腐蚀性、绝缘、不燃等性能,产品种类繁多,按其基本形态分为四大类,即硅油、硅橡胶、硅树脂和硅烷(包括硅烷偶联剂和硅烷化试剂),应用非常广泛。有机硅材料被誉为“工业味精”,在军工等一些领域更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 随着需求的增加,国外有机硅单体的生产能力一直在不断扩大。截至2007年底,全球产能已达到319 万吨(以二甲基二氯硅烷计,以下同)。由于有机硅单体生产以及后加工均为技术密集型,因此长期以来有机硅为相对垄断性行业。主要生产企业有美国道康宁公司、美国迈图公司、德国瓦克公司、中国蓝星集团和日本信越公司,该五大公司产能合计占全球总产能的77%。 近年来,全球有机硅单体的生产一直保持稳定发展态势,产能在逐年增加,2000 年产量达到80 万吨(折合硅氧烷),2001 年增长到86 万吨,2004 年超过了100 万吨,2007 年达到140 万吨,年均增长率约为8.3%。国外近几年基本没有新建和扩建计划,有机硅单体的生产有向我国转移的趋势,如道康宁公司和瓦克公司正在我国建设总规模为40 万吨/年的生产装置。 随着有机硅产品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全球有机硅消费量也在快速增长。1999 年全球有机硅产品的消费量约67 万吨(折合硅氧烷),2000 年增加到75万吨,2004 年接近100 万吨,2005 年超过120 万吨,2006 年达到130 万吨。我国有机硅产品的研制始于20 世纪50 年代中期,到20 世纪60 年代开始工业化生产。20 世纪90 年代,蓝星星火化工厂在国内率先建立了年产量万吨级的生产装置。截至2007年底,全国有机硅单体生产能力(以甲基氯硅烷的合成能力计)已达到52.5万吨,其中蓝星星火化工厂20万吨,浙江新安集团10万吨,山东东岳6万吨,宁波合盛6万吨,吉林石化分公司5万吨,江苏宏达3万吨,江苏梅兰集团2.5万吨。我国作为世界最具发展潜力的有机硅单体消费国,吸引了国外生产商直接参与我国的有机硅单体生产,德国瓦克公司和美国道康宁公司联合投资的有机硅单体已于2006年开始在张家港建设,计划总生产规模为40万吨/年。预计2010年我国有机硅单体甲基氯硅烷的总生产能力将超过150万吨,成为全球最大的有机硅单体生产国。 随着生产能力的扩大和市场需求的增加,国内有机硅单体的产量逐年增加。

有机硅乳液的发展与应用

有机硅乳液的发展与应用 李冰 PB0320405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高分子系 摘要:有机硅乳液是重要的有机硅产品之一,在工业上的应用非常广泛。近几十年,各国对有机硅乳液进行了广泛深入地研究与开发。本篇文章将对有机硅乳液的发展与应用进行初步总结与分析。 关键词:有机硅乳液有机硅微乳液改性有机硅乳液 前言:有机硅乳液按照聚硅氧烷的种类通常分为三种类型:非活性聚硅氧烷类,活性聚硅氧烷类,改性聚硅氧烷类;改性硅油的有机官能基一方面可与纤维上的活性基反应,牢固结合;另一方面赋予整理的织物特定的功能。 有机硅乳液一般为水包油型,少量为油包水型。从理论上讲,阴离子型,阳离子型及非离子性乳化剂均可选用。研究发现,用阴离子型和阳离子型乳化剂制得的有机硅乳液适用性广泛,与多种染料,助剂,整理剂等有很好的配伍性,而且还有不产生气泡,易于清洗等特点。 改性有机硅乳液拓宽了有机硅乳液的应用领域,可适用于不同的应用目的。 1.有机硅乳液作为织物整理剂的发展 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有机硅乳液就开始用作织物憎水处理剂。从20世纪50年代初期开始的29多年中,基本上是二甲基硅油和含氢硅油的机械混合物,这是第一代的有机硅织物整理剂;20世纪70年代,由D4,水,乳化剂和催化剂在一定条件下乳液聚合而成的羟基封端聚二甲基硅氧烷乳液为第二代有机硅织物整理剂;20世纪80年代,第三代有机硅织物整理剂发展迅速;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第四代有机硅织物整理剂——复配型和改性型有机硅及微乳液逐步走向纺织整理剂市场。 有机硅织物整理剂正在向着多样化,高性能化,一剂多功能化的方向发展,并已成为现代纺织印染工业中不可缺少的加工助剂。 2. 改性有机硅乳液 若使用含活性基团的环体与D4进行乳液共聚合,则可以得到含活性基团的有机硅乳液,或称为改性有机硅乳液。所制得的改性有机硅乳液既具有有机硅的性质又具有活性基团的性质,从而拓宽了有机硅乳液的应用领域。 ①氨烃基改性硅油乳液

新能源技术及其应用

新能源技术及其应用 摘要:能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条件。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支持了19和20世纪近200年来人类文明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但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能源持续增长的大量消耗,不仅使人类面临资源枯竭的压力,同时更感到了环境问题的严重威胁。可再生能源丰富、清洁,可永续利用。加强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是应对日益严重的能源和环境问题的必由之路,也是人类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可再生能源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生物质能核能 一、太阳能技术: 太阳能是太阳内部连续不断的核聚变反应过程产生的能量。尽管太阳辐射到地球大气层的能量仅为其总辐射能量(约为 3.75×1026W)的22亿分之一,但已高达173,000TW,也就是说太阳每秒钟照射到地球上的能量就相当于500万吨煤。太阳能既是一次能源,又是可再生能源。它资源丰富,既可免费使用,又无需运输,对环境无任何污染。太阳能的转换和利用方式有:光-热转换、光-电转换和光-化学转换。 1)太阳能热利用和热发电技术。太阳能热利用是太阳辐射能量通过各种集热部件转变成热能后被直接利用,它可分低温(100-30

0℃):工业用热、制冷、空调、烹调等;高温(300℃以上):热发电、材料高温处理等。 2)太阳能光电转换技术。太阳电池类型很多,如单晶硅电池、多晶硅电池、非晶硅电池、硫化电池、化电池等。当前发展主要障碍是光电池成本高。 3)光化学转换技术。光化学是研究光和物质相互作用引起的化学反应的一个化学分支。光化学电池是利用光照射半导体和电解液界面,发生化学反应,在电解液内形成电流,并使水电离直接产生氢的电池。 二、风能: 风是地球上的一种自然现象,它是由太阳辐射热引起的。太阳照射到地球表面,地球表面各处受热不同,产生温差,从而引起大气的对流运动形成风。据估计到达地球的太阳能中虽然只有大约2%转化为风能,但其总量仍是十分可观的。全球的风能约为2.74X109MW,其中可利用的风能为2X107MW,比地球上可开发利用的水能总量还要大10倍。我国位于亚洲大陆东南、濒临太平洋西岸,季风强盛。全国风力资源的总储量为每年16亿kw,在世界各国排列第三,可开发利用的约为2/10,即约3亿千瓦.可以有效利用的风速范围为3-20米/秒. 近期可开发的约为1.6亿kw,内蒙古、青海、黑龙江、甘肃等省风能储量居我国前列。风力发是技术关键是大型风力机的叶片设计、制造和安全性技术,二是优化运行控制方案与控制系统。

国内外物联网产业发展现状趋势全面综述 2

国内外物联网产业发展现状趋势 关键词: 物联网RFID 【提要】2009年8月和12月,温家宝总理分别在无锡和北京发表重要讲话,重点强调要大力发展传感网技术,努力突破物联网核心技术,建立“感知中国”中心。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温总理再次指出:将“加快物联网的研发应用”明确纳入重点产业振兴计划。这代表着中国传感网、物联网的“感知中国”已成为国家的信息产业发展战略。 2009年8月和12月,温家宝总理分别在无锡和北京发表重要讲话,重点强调要大力发展传感网技术,努力突破物联网核心技术,建立"感知中国"中心。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温总理再次指出:将"加快物联网的研发应用"明确纳入重点产业振兴计划。这代表着中国传感网、物联网的“感知中国”已成为国家的信息产业发展战略。 物联网概述 1.物联网的定义与概念提出 所谓"物联网",是指通过射频识别、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和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通俗地解释,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这有两层意思:第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第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 物联网的概念是美国Auto-ID实验室在1999年首次提出的,2005年国际电信联盟在信息社会世界峰会上发布《ITU互联网报告2005:物联网》,正式提出"物联网概念",激情豪迈地指出"物联网时代即将到来"。 2.物联网的本质和关键技术 物联网的本质概括起来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互联网特征,即对需要联网的物一定要能够实现互联互通的互联网络;二是识别与通信特征,即纳入物联网的"物"一定要具备自动识别与物物通信(MachinetoMachine,M2M)的功能;三是智能化特征,即网络系统应具有自动化、自我反馈与智能控制的特点。 物联网产业链可以细分为感知、处理和信息传送三个环节,每个环节的关键技术分别为传感技术、智能信息处理技术和网络传输技术。传感技术通过多种传感器、RFID、二维码、GPS定位、地理信息识别系统和多媒体信息等多媒体采集技术,实现对外部世界的感知和

有机硅产品的应用

有机硅产品的应用 有机硅产品都有很好的耐高、低温性能,一般都能在180℃高温下长期工作。硅橡胶在250℃下还可较长时间工作,瞬时能耐1000多摄氏度高温。有机硅材料耐低温性能良好,一般在-55℃下仍能工作。有的硅橡胶在-110℃下仍有弹性。有机硅材料有很好的电绝缘性能,介电性不随温度变化而剧烈变化;介电常数不随频率升高而增加数值;并且耐电弧、耐电晕、耐漏电;耐臭氧、耐辐射、耐候、难燃,故用途极为广泛。以下按有机硅产品的几个大类,分别简要介绍其一部分主要的用途: 1.硅烷偶联剂硅烷偶联剂是一类低分子化合物,与硅原子一端相连的是能水解的氯或各种烷氧基,水解后能与无机物相连;另一端有各种能与有机物相作用的官能团,如氨基、乙烯基、巯基等,故硅烷偶联剂能将有机物和无机物桥联起来。常用的硅烷偶联剂有近百种。如玻璃钢用的玻璃纤维要就要用含乙烯基的偶联剂处理以提高湿强度。当前风行的“绿色”轮胎就大量使用含巯基的硅烷偶联剂;用乙烯基三烷氧基硅烷交联的聚乙烯,其工作温度能比普通聚乙烯和聚氯乙烯高,适宜制热水管、电缆护套等。 2.硅油硅油是含有单一或不同有机基团的低分子聚硅氧烷,可以制成各种不同的粘度。硅油的表面张力低,与水的接触角大,是优质斥水材料。硅油的粘温系数变化小,低温下不会凝固,是既耐高温又耐低温的航空航天器的陀螺仪油、防冻和耐热润滑油、液压油、仪表油等的基油,还有蒸气压极低的高真空扩散泵油等。有机硅油或其改性制剂在化妆品中的应用近年来增长很快。硅油搽在皮肤上不油不腻,感觉滑爽、舒适,可制成各种护肤霜等。 3.硅橡胶根据硫化机理,硅橡胶可分成高温硫化硅橡胶(HTV);室温硫化硅橡胶(RTV)和加成型液体硅橡胶(LSR),具有耐热、耐寒、耐臭氧、耐紫外线、耐原子氧、耐宇宙射线的特性及防水、防震等综合性能。LSR液体硅橡胶(也称硅凝胶)是半导体芯片和电子器件优良的灌封和保护材料;透光率高达91%的有机硅凝胶是要求耐高温、耐潮湿、不发黄的飞机三合风档玻璃的中间粘合层。LSR硅橡胶模具胶用于发动机部件的精密铸造。HTV和RTV的产量在有机硅产品中占很大的份额(一般占40%~50%),HTV的用途比RTV广。(1)RTV室温熟化硅橡胶RTV一般是用羟基封端的低分子聚硅氧烷(107胶)、配以催化剂、填料等制成双组分或单组分,使用方便且能在室温下固化的硅橡胶,对玻璃、陶瓷、金属、混凝土等各种材料粘结性良好,被大量应用于全视野玻璃幕墙、铝合金门窗等结构部位的粘结密封,以及家庭的浴室、洗手间等堵漏和嵌缝。RTV硅橡胶为基础的耐烧蚀隔热涂层的热导率小、施工方便,用于火箭的尾喷管及返回式航天运载器免受烧蚀的绝热材料,也是制作宇宙飞行器部件的重要材料。RTV硅橡胶还是各种艺术性的雕花装饰建材的柔性模具。 (2)HTV高温硫化硅橡胶HTV是高分子量(40万~80万)的聚有机硅氧烷,加入补强填料和其它各种添加剂,硫化,成型交联成橡皮。HTV硅橡胶制的高压输变电用复合绝缘子,不仅重量只有瓷质绝缘子的1/5~1/10,方便使用,而且耐污闪性能好,能安全运行于高压输变电电网中。以炭黑等作导电介质的HTV硅橡胶用作按键垫片,大量用于手机和计算机等的键盘上;硅橡胶大量用以制作轴封、垫圈、油封、工业胶辊、减震橡胶、绝缘制品、医用制品等。硅橡胶绝缘的难燃电线、电缆用于军舰、飞机等要求高可靠的场合。硅橡胶具有生理惰性、不凝血、消毒简便等特性,可制作能植入人体的硅橡胶制件和各种能长时间使用的硅橡胶导管、插管,脑积水引流管,腹膜透析管,以及人工心肺机输血泵管等。此外硅橡胶有透气性,对不同气体的透过性不同。氧气透过率在合成聚合物中是最高的,可做富氧膜、气体分离膜。 4.硅树脂硅树脂制成的绝缘材料因耐热性和绝缘性能好而属于H级,用它制作的电动机体积小、重量轻、可靠性高,在短时过热、过负荷情况下不会烧坏。硅树脂能配制耐500℃高温涂料;有机硅改性

简述风力发电的发展方向新能源技术及应用作业精

简述风力发电的发展方向新能源技术及应用作 业精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

一、简述风力发电的发展方向 风能概述 风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洁净无污染的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包括风能、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等。风力发电是可再生能源领域中除水能外技术最成熟、最具规模开发条件和商业化发展前景的发电方式之一。发展风力发电对于调整能源结构、减轻环境污染、解决能源危机等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风能资源 中国风能资源丰富,具有良好的开发前景,发展潜力巨大。据最新风能资源普查初步统计成果,中国陆上离地10m高度风能资源总储量约43. 5亿kW,居世界第1位。其中, 技术可开发量为2. 5亿kW, 技术可开发面积约20万km2, 此外,还有潜在技术可开发量约7900万kW。另外,海上10m高度可开发和利用的风能储量约为7. 5亿kW。全国10m高度可开发和利用的风能储量超过10亿kW,仅次于美国、俄罗斯居世界第3位。陆上风能资源丰富的地区主要分布在三北地区(东北、华北、西北)、东南沿海及附近岛屿。 东南沿海地区风能丰富带 东南沿海受台湾海峡的影响,每当冷空气南下到达海峡时,由于峡管效应使风速增大。冬春季的冷空气、夏秋的台风,都能影响到沿海及其岛屿,是中国风能最佳丰富区。中国有海岸线约1800km,岛屿6000多个,是风能大有开发利用前景的地区。沿海及其岛屿风能丰富带,年有效风功率密度在200W/m以上,风功率密度线平行于海岸线,沿海岛屿风功率密度在500W/m以上,如台山、平潭、东山、南麂、大陈、嵊泗、南澳、马祖、马公、东沙等,年有效风速( 4-25m/s)时数约在7000-8000h。这一地区特别是东南沿海,由海岸向内陆是丘陵连绵,风能丰富地区仅在距海岸50km之内。而且海上风电场距离电力负荷中心很近。随着海上风电场技术的发展成熟,经济上可行,将来必然会成为重要的可持续能源。 海上风能丰富区 中国海上风能资源丰富,10m高度可利用的风能资源约7. 5亿kW。海上风速高,很少有静风期,可以有效利用风电机组发电容量。海水表面粗糙度低,风速随高度的变化小,可以降低风电机组塔架高度。海上风的湍流强度低,没有复杂地形对气流的影响,可减少风电机组的疲劳载荷,延长使用寿命。一般估计海上风速比平原沿岸高20%,发电量增加70%,在陆上设计寿命20年的风电机组在海上可达以下,年有效风速( 4-25m/s)时数在3000h以下。但是在一些地区由于湖泊和特殊地形的影响,风能也较丰富,如鄱阳湖附近较周围地区风能大, 湖南衡山、湖北的九宫山、河南的嵩山、山西的五台山、安徽的黄山、云南太华山等也较平地风能为大。 风力发电

物联网安全技术研究进展

物联网安全技术研究进展 学院: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班级:07604 姓名:朱洪学号:071841 班内序号:16 联系方式:zhuhong_1115@https://www.wendangku.net/doc/ce9864077.html, 摘要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物联网的概念进入人们的视野。物联网用途广泛,可遍及智能交通、环境保护、政府工作、公共安全、工业监测、老人护理、个人健康等多个领域。专家预计物联网将是继计算机、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网之后的又一次信息产业浪潮。但是,在享受物联网带给人类便利的同时,物联网在信息安全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我们必须未 雨绸缪,研究发展好物联网安全性问题。 关键词物联网安全性问题关键技术 一.物联网概念 物联网(The Internet of things)的定义是:通过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 以下简称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这有两层意思:第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第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 二.物联网安全性问题 从物联网相关特点分析,存在如下问题: 1.传感器的本体安全问题 之所以物联网可以节约人力成本,是因为其大量使用传感器来标示物品设备,由人或机器远程操控它们来完成一些复杂、危险和机械的工作。在这种情况下,物联网中的这些物品设备多数是部署在无人监控的地点工作的,那么攻击者可以轻易接触到这些设备,针对这些设备或其上面的传感器本体进行破坏,或者通过破译传感器通信协议,对它们进行非法操控。如果国家一些重要机构依赖于物联网时,攻击者可通过对传感器本体的干扰,从而达到影响其标示设备的正常运行。例如,电力部门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部门,在远距离输电过程中,有许多变电设备可通过物联网进行远程操控。在无人变电站附近,攻击者可非法使用红外装置来干扰这些设备上的传感器。如果攻击者更改设备的关键参数,后果不堪设想。传感器通常情况下,功能简单、携带能量少,这使得它们无法拥有复杂的安全保护能力,而物联网涉及的通信网络多种多样,它们的数据传输和消息也没有特定的标准,所以没法提供统一的安全保护体系。 2.核心网络的信息安全问题 物联网的核心网络应当具有相对完整的安全保护能力,但是由于物联网中节点数量庞大,而且以集群方式存在,因此会导致在数据传输时,由于大量机器的数据发送而造成网络拥塞。而且,现有通行网络是面向连接的工作方式,而物联网的广泛应用必须解决地址空间空缺和网络安全标准等问题,从目前的现状看物联网对其核心网络的要求,特别是在可信、可知、可管和可控等方面,远远高于目前的IP 网所提供的能力,因此认为物联网必定会为其核心网络采用数据分组技术。此外,现有的通信网络的安全架构均是从人的通信角度设计的,并不完全适用于机器间的通信,使用现有的互联网安全机制会割裂物联网机器间的逻辑关系。庞大且多样花的物联网核心网络必然需要一个强大而统一的安全管理平台,否则对物联网中

有机硅的历史及发展

一、印染有机硅材料发展情况 第一代 甲基硅油 333 3 333 3CH O CH si sio si CH CH n CH CH CH CH --??????????--- 羟基硅油 H HO n CH CH sio -????? ?????-33 第二代 氨基硅油 31263333R R m NHR H C CH n CH CH sio sio -????? ?????-??????????-- 第三代 聚醚改性硅油 A 聚醚类(非离子)CGF 3)()(33 3633333 3CH CH si sio sio sio CH CH RO EO O H C CH n CH CH CH CH b a --???? ??????-??????????-- B 聚醚环氧类(非离子)CGF 改性 3)()(33333 3 63226333 3CH CH si sio sio sio sio CH CH PO EO O H C CH m CHOCH OCH H C CH n CH CH CH CH b a --??????????-??????????-??????????-- C 氨基聚醚改性类(非离子偏弱阳) 3)()(3333 316333 3CH CH si sio sio sio CH CH PO EO NHR H C CH n CH CH CH CH b a --???? ??????-??????????-- 第四代 多元共聚硅油 x CH CH b a CH CH n CH CH sio si sio NHR R PO EO NHR R ????? ---???????? ???????-3 333331221)()( 中国市场原油消耗量8万-10万吨/年,其中不包括涂层有机硅材料聚氨酯有机硅材料。联胜化学目前提供量约6000-7000吨/年。

我国新能源技术应用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我国新能源技术应用的现状及进展趋势 人类生存和进展的三要素 物质、能量与信息。 因此,能源的进展史直接阻碍人类的进展史。 我们人类生存与进展中最具有决定性意义的要素是三个:?? 物质、能量和信息。 组成我们的世界是物质;人类生存活动决定于对信息的认知和反应;而维持生命,从事进展的活动又地要通过消耗能量来进行。

一切能量来自能源,人类离不开能源。能源是人类生存、生活与进展的要紧基础。能源科学与技术,能源利用的进展在人类社会进步中一直扮演着及其重要的角色。 能源进展的里程碑能够这么讲,每一次能源利用的里程碑式进展,都伴随着人类生存与社会进步的巨大飞跃。几千年来,在人类的能源利用史上,大致经历了如此四个里程碑式的进展时期:原始社会火的使用,先祖们在火的照耀下迎来了文明社会的曙光;18世纪蒸汽机的发明与利用,大大提高了生产力,导致了欧洲的工业革命;19世纪电能的使用,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进展,改变了人类生活的面貌;20世纪以核能为代表的新能源的利用,使人类进入原子的微观世界,开始利用原子内部的能量。 以后对能源的要求 有足够满足人类生存和进展所需要的储量,同时可不能造成阻碍人类生存的环境污染问题。

以后对能源的需求以后的人类社会依旧要依靠于能源,依靠于能源的可持续进展。因此,我们须现在就专门清晰地了解地球上的能源结构和储量,进展必须开发的能源利用技术,才能使人类的生存得于永久维持。 而我们赖于生存的能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完的吗?回答是:不是,也是。事实上,进入21世纪后,人类目前技术可开发的能源资源已将面临严峻不足的危机,当今煤、石油和天然气等矿石燃料资源日益枯竭,甚至不能维持几十年。因此,必须查找可持续的替代能源。而近半世纪的核能和平利用,已使核能已成为新能源家属中迄今为止能替代有限矿石燃料的唯一现实的大规模能源。而且,以后如能实现核能的完全利用,人类的能源将是无穷的。 除了物质、能量和信息三大因素外,人类对安全的要求也越来越重要了。安全包括社会安全、健康安全和环境安全等。它们同能源的关系也是特不紧密的。现在利用的能源已造成了大量的环境污染问题,严峻阻碍了人类的生存。因此,以后对能源的要求将不仅是储量充足,而且还必须是清洁的能源。相对其它化石能源而言,核能的和平利用已充分证明了核能是清洁的能源之一。

浅谈物联网的发展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ce9864077.html, 浅谈物联网的发展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 作者:王成莉 来源:《商情》2013年第05期 【摘要】近年来,物联网技术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主要概述了物联网的内涵, 分析了物联网应用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并对物联网的发展前景和趋势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物联网现状发展趋势一、物联网的内涵 物联网是继计算机、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网之后的又一次信息产业浪潮,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英文名称是“Internet of Things”(IOT),又稱为“Web of Things”。物联网是互联网的应用扩展,顾名思义就是“物品与物品相连的互联网”,它包含两层意思,第一是物联网仍旧是一种互联网,是以互联网为基础进行的延伸和扩展,第二是物联网的用户端是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 根据国际电信联盟(ITU)的描述,在物联网时代,通过各种各样的日常用品嵌上一种短距离的移动收发器,人类在信息与通信世界里将获得一个新的沟通维度,从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的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连接扩展到人与物和物与物之间的沟通连接。 二、物联网的发展历史 物联网的实践最早可以追溯到1990年施乐公司的网络可乐贩售机,但确切来说,物联网的理念最早出现于比尔盖茨1995年《未来之路》一书。1999年美国Auto-ID中心的Ashton教授在研究RFID时首先提出“物联网”的概念,这也是在2003年掀起第一轮华夏物联网热潮的基础,同年召开的移动计算和网络国陸提出了“传感网是下一个世纪人类面临的又一个发展机遇”。2005年11月,在突尼斯举行的信息社会世界峰会(WSIS)上,国际电信联盟(ITU) 发布了《ITU互联网报告2005:物联网》,正式提出了“物联网”的概念,此时,物联网的定义和范围已经发生了变化,覆盖范围有了较大的拓展,不再只是指基于RFID技术的物联网。报告中指出,无所不在的“物联网”通信时代即将来临,世界上所有的物体从轮胎到牙刷、从房屋到纸巾都可以通过因特网主动进行交换,射频识别技术、传感器技术、纳米技术、职能嵌入技术将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然而,报告对物联网缺乏一个清晰的定义。2008年后,为了促进 科技发展,寻找经济新的增长点,各国政府开始重视下一代的技术规划,将目光放在了物联网上。 三、物联网的发展现状 就目前来说,物联网的开发和应用仍处于起步阶段。发达国家和地区抓住机遇,出台政策进行战略布局,希望在新一轮信息产业重新洗牌中占领先机。日韩基于物联网的“U社会”战略、欧洲“物联网行动计划”及美国“智能电网”、“智慧地球”等计划相继实施;澳大利亚、新加

物联网技术的现状与发展

物联网技术的现状与发展 物联网1202 王XX 103061222X

这是个科技日益发展的时代,计算机的发明、互联网的产生,这些都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无比巨大的影响。而在此之后出现的技术革新——物联网,不仅取决于一些重要领域的动态技术创新,更代表着未来计算机与通信的发展方向。它势必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加深远的影响。 一、物联网技术的起源 物联网——“The Internet of Things(IOT)”,顾名思义就是“实现物物相连的互联网络”。物联网概念最早出现于比尔盖茨1995年《未来之路》一书,在《未来之路》中,比尔盖茨已经提及物联网概念,只是当时受限于无线网络、硬件及传感设备的发展,并未引起世人的重视。1998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创造性地提出了当时被称作EPC系统的“物联网” 的构想。1999年,美国Auto-ID首先提出“物联网”的概念,主要是建立在物品编码、RFID技术和互联网的基础上。过去在中国,物联网被称之为传感网。中科院早在1999年就启动了传感网的研究,并已取得了一些科研成果,建立了一些适用的传感网。同年,在美国召开的移动计算和网络国际会议提出了,“传感网是下一个世纪人类面临的又一个发展机遇”。 2003年,美国《技术评论》提出传感网络技术将是未来改变人们生活的十大技术之首。2005年11月17日,在突尼斯举行的信息社会世界峰会(WSIS)上,国际电信联盟(ITU)发布了《ITU互联网报告2005:物联网》,

正式提出了“物联网”的概念。 2009年8月7日,温家宝总理在传感网工程技术研发中心视察中指出:在国家重大科技专项中,加快推进传感网发展,尽快建立中国的传感信息中心,或者叫“感知中国”。物联网在我国才迅速升温,并受到业界和国家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当然,2009年通信展最热门的概念无疑是“物联网”,中国移动董事长王建宙在一次演讲中谈到了“物联网”及其应用,表明了实力强劲的电信运营商有涉入该领域的计划,“物联网”概念再次掀起新一番高潮,甚至与之相关的几家上市公司股票都涨停了。同时,王建宙表示:“物联网将会是继互联网以后的又一经济驱动器。” 二、物联网技术的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物联网发展与全球同处于起步阶段,初步具备了一定的技术、产业和应用基础,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产业发展初具基础。无线射频识别(RFID)产业市场规模超过100亿元,其中低频和高频RFID相对成熟。全国有1600多家企事业单位从事传感器的研制、生产和应用,年产量达24亿只,市场规模超过900亿元,其中, 微机电系统(MEMS)传感器市场规模超过150亿元;通信设备制造业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建成全球最大、技术先进的公共通信网和互联网。机器到机器(M2M)终端数量接近1000万,形成全球最大的M2M市场之一。据不完全统计,我国2010年物联网市场规模接近2000亿元。

有机硅单体及其应用

主要有机硅产品及应用 目前有机硅产品繁多,品种牌号多达万种,常用的就有4000余种,大致可分为原料、中间体、产品及制品三大类: ★有机硅单体:主要指有机氯硅烷等合成有机硅高聚物的单体,如甲基氯硅烷、苯基氯硅烷、乙烯基氯硅烷等原料。 ★有机硅中间体:主要指线状或环状体的硅氧烷低聚物,如六甲基二硅氧烷(MM)、八甲基环四硅氧烷(D4)、二甲基环硅氧烷混合物(DMC)等。 ★有机硅产品及制品:由中间体通过聚合反应,并添加各类无机填料或改性助剂制得有机硅产品。主要有硅橡胶(高温硫化硅橡胶和室温硫化硅橡胶)、硅油及二次加工品、硅树脂及硅烷偶联剂四大类。硅橡胶再通过模压、挤出等硫化成型工艺,制得导电按键、密封圈、泳帽等最终直接用品。 一、有机硅单体 尽管有机硅品种繁多,但其起始生产原料仅限于为数不多的几种有机硅单体,其中占绝对量的是二甲基二氯硅烷,其次有苯基氯硅烷,前者用量占整个单体总量的90%以上。此外,三甲基氯硅烷、乙基及丙基氯硅烷、乙烯基氯硅烷等等,也是生产某些品种不可或缺的原料。 有机氯硅烷(甲基氯硅烷、苯基氯硅烷、乙烯基氯硅烷)是整个有机硅工业的基础,而甲基氯硅烷则是有机硅工业的支柱。大部分有机硅聚合物是通过二甲基二氯硅烷为原料制得的聚二甲基硅氧烷为基础聚合物,再引入其他基团如苯基、乙烯基、氯苯基、氟烷基等,以适应特殊需要。甲基氯硅烷生产流程长、技术难度大,属技术密集、资本密集型产业,所以国外各大公司都是基础厂规模化集中建设,而后加工产品则按用途、市场情况分散布点。 二、有机硅中间体 有机硅单体通过水解(或醇解)以及裂解制得各种不同的有机硅中间体,有机硅中间体是合成硅橡胶、硅油、硅树脂的直接原料,包括六甲基二硅氧烷(MM)、六甲基环三硅氧烷(D3)、八甲基环四硅氧烷(D4)、二甲基环硅氧烷混合物(DMC)等线状或环状硅氧烷系列低聚物。 三、硅橡胶 硅橡胶是有机硅聚合物中的重要产品之一,在所有橡胶中,硅橡胶具有最广的工作温度范围(–100~350℃),耐高低温性能优异。硅橡胶按其硫化机理可分为有机过氧化物引发自由基交联型(热硫化型)、缩聚反应型(室温硫化型)和加成反应型三大类。

新能源技术应用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新能源技术应用的现状及发 展趋势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目录 摘要 (2) 第一章对能源的认识 (3) 1.1能源的定义 (3) 1.2能源的源头 (3) 1.3能源的种类 (4) 第二章新能源的发展趋势 (5) 2.1 多元化 (5) 2.2 清洁化 (5) 2.3 高效化 (5) 2.4 全球化 (6) 2.5 市场化 (6) 第三章启示与建议 (7)

摘要 我们人类生存与发展中最具有决定性意义的要素是三个:物质、能量和信息。组成我们的世界是物质;人类生存活动决定于对信息的认知和反应;而维持生命,从事发展的活动又地要通过消耗能量来进行。一切能量来自能源,人类离不开能源。能源是人类生存、生活与发展的主要基础。能源科学与技术,能源利用的发展在人类社会进步中一直扮演着及其重要的角色。 能源发展的里程碑可以这么说,每一次能源利用的里程碑式发展,都伴随着人类生存与社会进步的巨大飞跃。几千年来,在人类的能源利用史上,大致经历了这样四个里程碑式的发展阶段:原始社会火的使用,先祖们在火的照耀下迎来了文明社会的曙光;18世纪蒸汽机的发明与利用,大大提高了生产力,导致了欧洲的工业革命;19世纪电能的使用,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改变了人类生活的面貌;20世纪以核能为代表的新能源的利用,使人类进入原子的微观世界,开始利用原子内部的能量。 未来对能源的要求有足够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储量,并且不会造成影响人类生存的环境污染问题。未来对能源的需求未来的人类社会依然要依赖于能源,依赖于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我们须现在就很清楚地了解地球上的能源结构和储量,发展必须开发的能源利用技术,才能使人类的生存得于永久维持。而我们赖于生存的能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完的吗?回答是:不是,也是。事实上,进入21世纪后,人类目前技术可开发的能源资源已将面临严重不足的危机,当今煤、石油和天然气等矿石燃料资源日益枯竭,甚至不能维持几十年。因此,必须寻找可持续的替代能源。而近半世纪的核能和平利用,已使核能已成为新能源家属中迄今为止能替代有限矿石燃料的唯一现实的大规模能源。而且,未来如能实现核能的彻底利用,人类的能源将是无穷的。 除了物质、能量和信息三大因素外,人类对安全的要求也越来越重要了。安全包括社会安全、健康安全和环境安全等。它们同能源的关系也是非常密切的。现在利用的能源已造成了大量的环境污染问题,严重影响了人类的生存。因此,未来对能源的要求将不仅是储量充足,而且还必须是清洁的能源。相对其它化石能源而言,核能的和平利用已充分证明了核能是清洁的能源之一。 关键字:能源利用可持续发展环境污染

物联网发展现状调研报告(完整版)

报告编号:YT-FS-8706-76 物联网发展现状调研报告 (完整版) After Completing The T ask According To The Original Plan, A Report Will Be Formed T o Reflect The Basic Situation Encountered, Reveal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Future Ideas. 互惠互利共同繁荣 Mutual Benefit And Common Prosperity

物联网发展现状调研报告(完整版) 备注:该报告书文本主要按照原定计划完成任务后形成报告,并反映遇到的基本情况、实际取得的成功和过程中取得的经验教训、揭露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今后设想。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以下提供一篇调研报告给大家参考! 自XX年国际电信联盟(itu)发布《itu互联网报 告XX:物联网》正式提出物联网概念后,现代信息通 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相互融合,促使物联网技术日趋 成熟,以“物物智能互联”为核心的时代快速到来。 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相继提出了物联网战略,投入巨资 进行研究开发,我国也高度重视物联网产业,在“xx” 规划和其他政策意见中做了重点部署,物联网产业迎 来了良好发展机遇。 一、物联网概念和关键技术 物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利用射频识别(rfid) 技术、无线通信技术、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 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协议完成物品与

物品、人与物品、人与人之间的互连,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需要利用物联网才能解决的是传统意义上的互联网没有考虑的、对于任何物品连接的问题。 (一)物联网涉及的主要关键技术 一是射频识别技术。射频识别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通过射频信号识别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是物联网关键的技术之一。rfid标签,具有读取距离远、穿透能力强、无磨损、抗污染、效率高、信息量大等特点。当带有rfid标签的物品通过特定rfid 读写器时,标签被读写器激活并通过无线电波将标签中的信息传送到读写器以及信息处理系统,完成信息的自动采集。 二是下一代网络技术。下一代网络以软交换为核心的,采用开放、标准的体系结构,能够提供丰富业务,具有分组传送、控制功能从业务中分离、业务提供与网络分离、端到端qos和透明的传输能力、融合固定与移动业务等特征。这些特征对实现物联网人与

海草材料性能分析及应用研究

N E W B U I L D I N G M A T E R I A L S 0引言在中国与丹麦现存着最为典型的传统海草房民居,皆采 用干海草(主要是大叶藻)来苫盖屋顶,以石块砌筑墙体。在我 国主要分布于胶东半岛的威海、烟台、青岛等沿海地带,目前 以荣成沿海村镇分布最为广泛。在建筑材料发展日新月异的 今天,海草房依然是胶东半岛村民的居住首选,已被列为省级 非物质文化遗产。而丹麦依索岛上的海草房更被宣布为北日 德兰半岛的七大奇迹之一。海草房(见图1)的独特外形与绿 色性能被逐渐关注,并引发在当代生活方式下建筑如何利用 海草的研究。 图1丹麦兰依索岛和中国胶东半岛海草房1海草房保温隔热性能测试胶东半岛海草房草顶厚达1m ,石墙厚达45cm ,气候边界的厚度提高了房屋的热稳定性。为确定海草房相较瓦房的保温性能,分别选择在夏、冬两季对山东省荣成市宁津镇某海 草房与瓦房的室内温度变化进行测试与比较。 基金项目:山东省高校科研计划项目(J18RB255); 东南大学城市与建筑遗产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资助项目 (KLUAHC1802) 收稿日期:2018-11-12;修订日期:2019-01-22 作者简介:杨俊,女,1983年生,山东烟台人,讲师。通讯作者:钱玉 莲,地址:山东省烟台市场莱山区清泉路30号,E-mail :yj8023@126. com 。海草材料性能分析及应用研究 摘要:海洋赋予了海草在建筑材料中独特的生物特性,也构成我国胶东半岛与丹麦兰依索岛海草房成为生态民居的主要原因。结合国内外海草植物领域的研究成果,利用跨学科研究平台,通过材料实验设计与建筑构造模拟,证实海草的生物特性与海草苫匠的技艺造就了海草房冬暖夏凉、耐燃耐久的优良性能,并结合丹麦当代的海草应用,提出海草材料利用的前景。 关键词:海草;生态民居;材料实验;构造模拟;当代利用 中图分类号:TU531.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02X (2019)04-0091-04 Experimental analysis and utilization of seaweed materials YANG Jun ,QIAN Yulian (Yantai University ,Yantai 264005,China ) Abstract :The ocean endows seagrass with unique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in building materials ,which is also the main rea - son why seagrass houses in Laniso Island ,Denmark and Jiaodong Peninsula in China have become ecological dwellings.Based on the research results in the field of seaweed plants at home and abroad ,and on the platform of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through material experimental design and architectural structure simulation ,this paper confirms that the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seaweed and the skills of seaweed craftsmen have created the excellent properties of seaweed houses ,which are warm in winter ,cool in sum -mer ,fire-resistant and https://www.wendangku.net/doc/ce9864077.html,bining with the contemporary application of seaweed in Denmark ,it proposed prospect of sea -grass material utilization.Key words :seagrass ,ecological residence ,material experiment ,structural simulation ,contemporary utilization 杨俊,钱玉莲 (烟台大学,山东烟台264005 )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91··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