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明朝尚书与都御史年表

明朝尚书与都御史年表

明朝尚书与都御史年表
明朝尚书与都御史年表

明朝尚书与都御史年表[编辑]

明朝尚书与都御史年表,简称明朝七卿年表,旨在列举中国明朝洪武元年(1368年)至崇祯末年(1644年)的六部(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与都察院的最高长官。

除短暂的明朝中书省时期外,七卿长官均为正二品,为明朝政府文臣中最高行政长官。

明朝吏部尚书、户部尚书、礼部尚书、兵部尚书、刑部尚书、工部尚书、都御史,往往与通政使司之通政使、大理寺之寺卿合称“九卿”。明朝时,重臣任择须由九卿及外省巡抚、总督公开举荐,此为廷推。各部司不能单独决定的国家大事、要事,须经七卿、九卿公决,此为廷议。而由三法司无法决定的大型狱讼,以由七卿、九卿开会定狱,此为廷鞠或园审。七卿与明朝内阁构成了明朝的行政权力中心与决策核心。

此表不包括南京六部尚书与南京都御史。

目录

[隐藏]

? 1 洪武年间

o 1.1 中书省时期

o 1.2 废除中书省后

? 2 建文年间

? 3 永乐年间

o 3.1 迁都之前

o 3.2 迁都之后

? 4 洪熙年间

? 5 宣德年间

? 6 正统年间

?7 景泰年间

?8 天顺年间

?9 成化年间

?10 弘治年间

?11 正德年间

?12 嘉靖年间

?13 隆庆年间

?14 万历、泰昌年间

?15 天启年间

?16 崇祯年间

?17 相关条目

?18 参考文献

o18.1 引用

o18.2 书籍

洪武年间[编辑]

中书省时期[编辑]

参见:明朝中书省

明最初沿袭元朝制度,设立中书省,置左、右丞相。甲辰正月,初置左、右相国,其中李善长为右相国,徐达为左相国。吴元年,改右相国为左相国,左相国为右相国。洪武元年,改为左、右丞相[1]。由中书省统六部,但不设置中书令[2]。中书省时期的六部尚书官员为正三品[3]。

年代吏部尚书户部尚书礼部尚书兵部尚书刑部尚书工部尚书

御史台御史大夫

洪武元年戊申

(1368年)滕毅[4]

盛原辅[5]

张明善[6]

杨思义[7]

杭琪[8]

钱用壬[3]

崔亮[9]

陈亮[3]

周祯[3][6]

钱唐[10]

单安仁[3]

汤和

邓愈

洪武二年己

(1369年)张明善

杨思义

杭琪

朱昭[11]

樊思民[12]

崔亮[9]

陈亮

单安仁[13]

安统[14]

王居仁[15]

刘诚[16]

钱唐

刘希鲁[17]

世家宝[18][19]

周祯[20]

单安仁

孙克义[13]

张允文[16]

李迁桂

汤和

邓愈

洪武三年庚戌

(1370年)张明善

王兴福[21]

郎本中

商暠

杭琪

李延桂

滕德懋

陈昱

蒋思德

宋冕

崔亮[9]

陶凯

杨训文

刘贞

王居仁

滕德懋

郎本中

程徐

周浈

刘大昕

班用吉

安然[22][23]

安庆

汤和

邓愈

洪武四年辛亥

(1371年)郎本中

李仁[24]

陈修[25]

李守道

詹同[26]

李廷桂

蒋思德

秦文绎

杨训文

宋冕

徐本

陶凯

杨训文

刘贞

吴琳[27]

李有谅

刘惟谦

班用吉

端以善

安然

安庆

朱守仁

海渊

洪武五年壬子

(1372年)詹同[26]

吕本

周时中

朱斌

李信

杨训文

蒋思德

徐本

海渊

秦文绎

陶凯吴琳[27]

李有谅

李质

吴云

端以善

安然[22]

朱守仁

黄肃

洪武六年癸丑

(1373年)李信

吴琳[27]

詹同[26]

吕本

吕熙

赵孠坚

颜希哲

吕熙

俞浦

李俨

陶凯

牛谅

刘绍先

吴琳[27]

乐韶凤

孙克义

刘仁

吴云

孙克义

孙尧

李俨

冯冕

高万杰

刘惟谦

李敬

陈璿

唐铎

黄肃

李敏

赵翥

陈宁

洪武七年甲寅

(1374年)吴琳[27]

詹同[26]

吕熙

盛原辅

颜希哲

俞浦

马贵

牛谅

刘绍先

赵翥

吕本

孙克义

刘仁

李俨

冯冕

刘惟谦

徐本

唐铎

李敏

赵翥

严达

汪广洋

陈宁

洪武八年乙卯

(1375年)吕熙

盛原辅

赵好德[28]

俞浦

马贵

赵好德

宋冕

李泰

周肃

何士弘

吕本

章善

单安仁刘惟谦

李敏

薛祥

汪广洋

陈宁

洪武九年丙辰

(1376年)赵好德[28]

王敏

李泰

王博

偰斯

周斌

张筹

单安仁

李允

徐本

冯冕

商暠

韩士原

唐俊

薛祥

王虎

李敏

汪广洋

陈宁

洪武十年丁

(1377年)王敏

周斌

偰斯

沈立本

张筹

李允

吕本

单安仁

李允

陈铭

李澂

唐俊

冯冕

商暠

周斌

秦中

刑懋

尹性

李敏

王虎

赵翥

汪广洋

陈宁

丁玉

洪武十一年戊午(1378年)王敏

李焕文

陈铭

陈煜

费震[29]

沈立本

朱梦炎

李澂

李焕文

沈立本

冯谅

王虎

赵翥

朱瑛

陈宁

丁玉

洪武十二年己未(1379年)陈煜

张度

费震[29]

顾礼

任彬

朱梦炎

张筹

李澂

赵本

董俊

沈立本

顾礼

吕宗艺

赵翥

冯谅

朱瑛

余文昇

赵翥

王虎

陈宁

丁玉

安然

废除中书省后[编辑]

参见:胡惟庸案

洪武十三年(1380年),胡惟庸案之后,明太祖朱元璋罢中书省,分中书省之权归于六部,六部尚书均进秩为正二品[30]。原中书省官属尽革,惟存中书舍人[31]。

年代吏部尚

户部尚

礼部尚

兵部尚

刑部尚

工部尚

都御史

洪武十三年庚申(1380年)偰斯[32]

洪彝

刘崧署[33]

阮畯

徐铎

范敏署[34]

郑九成

偰斯[32]

李冕[35]

赵本吕宗艺薛祥

安然

李善长署

洪武十四年辛酉

(1381年)阮畯

范敏

徐辉

李叔正

高信

李澂

唐铎

胡桢薛祥无

洪武十五年壬戌阮畯郭允道高信

刘仲质唐铎

赵仁

开济赵俊无

(1382年)李信曾泰

任昂

洪武十六年癸亥(1383年)李信

陈敬[36]

王时任昂赵仁开济赵俊无

洪武十七年甲子

(1384年)余熂

栗恕[37]

郭桓

任昂

赵瑁

俞纶

刘逵

王惠迪

麦至德

詹徽左都御史

汤友恭右都御史

洪武十八年乙丑

(1385年)余熂

赵瑁

郭桓

徐铎

茹太素

赵瑁温祥卿

惠迪

唐铎

麦至德

徐本

詹徽左都御史

汤友恭右都御史

洪武十九年丙寅

(1386年)无无无无唐铎徐本

詹徽左都御史

汤友恭右都御史

洪武二十年丁卯

(1387年)无无李原名无唐铎无

詹徽左都御史

汤友恭右都御史

洪武二十一年戊辰

(1388年)无无李原名唐铎[38]唐铎[38]无

詹徽左都御史

汤友恭右都御史

凌汉右都御史[39]

洪武二十二年己巳

(1389年)无杨靖李原名

唐铎[40]

沈溍

赵勉秦逵詹徽左都御史

洪武二十三年庚午

(1390年)詹徽[41]

杨靖[42]

赵勉

李原名

沈溍[43]

秦逵[44]

茹瑺

赵勉

安童

杨靖

秦逵[45]

沈溍[46]

詹徽左都御史[47]

洪武二十四年辛未

(1391年)詹徽[48]赵勉无

沈溍

茹瑺

杨靖秦逵

詹徽左都御史[49]

袁泰右都御史

洪武二十五年壬詹徽赵勉[50]无茹瑺杨靖秦逵[51]詹徽左都御史[52]

(1392年)

袁泰右都御史洪武二十六年癸

(1393年)詹徽[53]

梁焕署[54]

翟善署[55]

郁新无茹瑺杨靖[56]

严震直

[57]

洪武二十七年甲

(1394年)

翟善署[58]郁新任亨泰茹瑺无王儁署[59]曹铭右都御史

洪武二十八年乙

(1395年)翟善[60]郁新

任亨泰

[61]

茹瑺无王儁[62]

曹铭右都御史[63]

吴斌左都御史

王平右都御史

洪武二十九年丙子

(1396年)杜泽郁新

任亨泰

[64]

门克新

[65]

茹瑺夏恕署[66]孙显署[67]

来恭[68]

邓文铿署[69]

洪武三十年丁丑

(1397年)杜泽郁新郑沂[70]茹瑺夏恕

孙显[71]

严震直

[72]

严震直右都御史

[72]

杨靖左都御史[73]

洪武三十一年戊

(1398年)茹瑺[74]

张紞

郁新

王钝

郑沂[75]

陈迪

茹瑺[76]

齐泰[77]

夏恕

暴昭[78]

严震直

郑赐[79]

暴昭[80]

建文年间[编辑]

参见:靖难之役

洪武三十一年闰五月,明惠帝即位。次年改年号为建文。建文四年六月,燕王朱棣通过靖难之役登基,为明成祖,废除建文年号,复称洪武三十五年,翌年改元永乐。

明惠帝在登基后不久,即重新选拔六部官员,其中大量为靖难之役前主张削藩或阵亡、或在燕王朱棣攻占南京应天府后拒绝合作自杀或不屈而亡者,其中包括礼部尚书陈廸,兵部尚书齐泰、铁铉,刑部尚书暴昭、侯泰,左都御史景清,右都御史练子宁等。

年代

吏部尚书

户部尚书 礼部尚书

兵部尚书

刑部尚书

工部尚书 都御史

建文元年己卯

(1399年) 张紞

郁新 王钝

陈迪

齐泰 茹瑺

[81]

暴昭[82]

侯泰 郑赐 严震直

景清左都御史

[83]

练子宁右都御史

[84]

建文二年庚辰

(1400年) 张紞

郁新 王钝

陈迪

茹瑺 铁铉

[85]

侯泰 暴昭

郑赐 严震直

景清左都御史 练子宁

右都御史

建文三年辛巳

(1401年) 张紞

郁新 王钝

陈迪

齐泰

[86]

茹瑺 铁铉

侯泰 暴昭

郑赐 严震直

景清左都御史 练子宁右都御史

建文四年壬午

(1402年)

张紞

[87]

蹇义

郁新[88] 王钝

[89]

夏原吉[90]

郭资

[91]

陈迪[92]

宋礼

[93] 李至刚[94]

齐泰[95] 茹瑺[96] 铁铉[97] 刘儁

[98]

侯泰[95] 暴昭[99]

郑赐[100] 雒佥

[101]

郑赐

[102]

严震直[103]

黄福

[104]

景清左都御史

[105]

练子宁右都御史

[106]

永乐年间[编辑]

迁都之前[编辑]

建文四年六月,燕王朱棣通过靖难之役登基,为明成祖,废除建文年号,复称洪武三十五年,翌年改元永乐。

永乐元年,朱棣以北平为北京,置北京行部尚书二人,侍郎四人,其属置六曹清吏司。吏、户、礼、兵、工五曹,郎中、员外郎、主事各一人。[107]

郭资[109]

永乐二年甲申(1404年)蹇义

郁新

夏原吉

李至刚

刘儁

金忠

郑赐

黄福

宋礼

雒佥

陈瑛左都御史

吴中右都御史

永乐三年乙酉(1405年)蹇义

郁新

夏原吉

[113]

李至刚

[114]

郑赐[115]

刘儁

金忠

郑赐

吕震

黄福

宋礼

雒佥[116]

黄福

陈瑛左都御史

吴中右都御史

永乐四年丙戌(1406年)蹇义夏原吉郑赐

刘儁

金忠

吕震宋礼黄福

陈瑛左都御史

吴中右都御史

永乐五年丁亥(1407年)蹇义夏原吉

郑赐

赵羾[117]

金忠吕震

宋礼

吴中

黄福

陈瑛左都御史

吴中右都御史

永乐六年戊子(1408年)蹇义夏原吉

郑赐[118]

赵羾

刘观

吕震

金忠

刘儁

吕震

刘观

宋礼

吴中

陈瑛左都御史

永乐七年己丑(1409年)蹇义夏原吉

赵羾

吕震

金忠

方宾

刘观

宋礼

吴中

陈瑛左都御史

永乐八年庚寅(1410年)蹇义

夏原吉

[119]

赵羾

吕震

金忠

方宾

刘观[120]

宋礼

吴中

陈瑛左都御史

永乐九年辛卯(1411年)蹇义夏原吉

赵羾

吕震

金忠

方宾

刘观

宋礼[121]

吴中

陈瑛左都御史

[122]

永乐十年壬辰(1412年)蹇义夏原吉吕震

金忠

方宾

刘观

宋礼

吴中

白彦芳署

[123]

永乐十一年癸

(1413年)蹇义夏原吉吕震

金忠

方宾

刘观

宋礼

吴中

永乐十二年甲

(1414年)蹇义夏原吉吕震

金忠

方宾

刘观

宋礼

吴中

永乐十三年乙

(1415年)蹇义夏原吉吕震

金忠

方宾

陈洽

刘观

宋礼

吴中

刘观左都御史

永乐十四年丙

(1416年)蹇义夏原吉

吕震

金纯

方宾吴中[124]

宋礼

吴中

刘观左都御史

永乐十五年丁

(1417年)蹇义夏原吉

吕震

金纯

方宾

赵羾[125]

吴中宋礼刘观左都御史

永乐十六年戊

(1418年)蹇义夏原吉

吕震

金纯

方宾

赵羾

吴中宋礼刘观左都御史

永乐十七年己

(1419年)蹇义夏原吉

吕震

金纯

方宾

赵羾

吴中宋礼刘观左都御史

永乐十八年庚

(1420年)蹇义

夏元吉

郭资[126]

吕震

金纯

方宾

赵羾

吴中

宋礼

李庆

刘观左都御史

王彰右都御史

迁都之后[编辑]

参见:明成祖迁都北京

永乐十八年,明成祖迁都北京后,罢免行部及六曹,以六部官属移之北,不再称“行在”。而其留守南京的官员一律加“南京”字(即所谓“南京吏部尚书”等)。[107]

年代 吏部尚书

户部尚书 礼部尚书

兵部尚书

刑部尚书

工部尚书

都御史

永乐十九年辛丑 (1421年)

蹇义

夏元吉 郭资

吕震 金纯

方宾 赵羾

吴中

宋礼 李庆

刘观左都御史 王彰右都御史

永乐二十年壬寅 (1422年)

蹇义

[127]

郭资

吕震 金纯

赵羾

[128]

宋礼 李庆

刘观左都御史 王彰右都御史

永乐二十一年癸卯

(1423年)

蹇义

郭资

吕震 金纯

赵羾 无 李庆

刘观左都御史 王彰右都御史

永乐二十二年甲辰

(1424年)

蹇义

[129]

郭资[130]

夏元吉[131]

吕震

[132]

金纯 赵羾[133] 李庆

[134]

吴中

[135]

金纯

李庆

金纯[136] 黄福[137] 吴中

[138]

刘观左都御史

[139]

王彰右都御史

洪熙年间[编辑]

参见:仁宣之治

洪熙元年,明仁宗打算仍在南京定都,并恢复置各部官属于南京,去除“南京”两字,而在位于北京的六部官员头衔前加“行在”两字,并设行部[107]。

宣德年间[编辑]

明宣宗即位后,于宣德三年复罢行部。[140]宣宗在位期间,国力强盛,政治清明,与其父明仁宗时期,合称“仁宣之治”。

年代吏部尚书户部尚书礼部尚书兵部尚书刑部尚书工部尚书都御史

宣德元年丙午(1426年)蹇义夏元吉

吕震[141]

胡濙[142]

张本[143]

陈洽[144]

金纯

黄福[145]

吴中

李友直

刘观左都御史

王彰右都御史

宣德二年丁未(1427年)蹇义

夏元吉

郭敦[146]

胡濙张本[147]金纯

黄福[148]

吴中

李友直

刘观左都御史

王彰右都御史[149]

宣德三年戊申(1428年)蹇义[150]

夏元吉[151]

郭敦[152]

胡濙[153]张本金纯[154]

黄福

吴中[155]

李友直[156]

刘观左都御史[157]

顾佐右都御史[158]

宣德四年己酉(1429年)蹇义

郭琎[159]

夏元吉

郭敦

郭资[160]

胡濙[161]张本[162]无

黄福[163]

吴中

李友直

顾佐左都御史

宣德五年庚戌(1430年)蹇义

郭琎

夏元吉[164]

郭敦

郭资

黄福[165]

李昶[166]

胡濙张本[167]无

黄福[168]

吴中[169]

李友直

顾佐左都御史

宣德六年辛亥

(1431年)蹇义

郭琎

郭敦[170]

郭资

黄福

李昶[171]

胡濙[172]

张本[173]

许廓[174]

吴中

李友直

顾佐左都御史

宣德七年壬子(1432年)蹇义

郭琎

郭资

黄福[175]

胡濙[176]许廓[177]无

吴中

李友直

顾佐左都御史

宣德八年癸丑(1433年)蹇义

郭琎[178]

郭资[179]胡濙[176]无无

吴中

李友直

顾佐左都御史[180]

熊槩右都御史[181]

正统年间[编辑]

明英宗即位后,于正统六年(1441年),在北京六部官员头衔前去“行在”字,于南京仍加“南京”字,之后成为定制[140][191]。正统十四年(1449年),英宗率众北征瓦剌,在宣化土木堡,明军被蒙古军围困,英宗被俘,户部尚书王佐、兵部尚书邝埜等数十名官员阵亡,史称土木之变。

年代吏部尚

户部尚书

礼部尚

兵部尚

刑部尚书工部尚书都御史

正统元年丙辰(1436年)郭琎刘中敷胡濙王骥[192]魏源

吴中

李友直

[190]

顾佐左都御史

[193]

陈智右都御史

[194]

正统二年丁巳(1437年)郭琎刘中敷胡濙王骥[195]魏源[196]

吴中

李友直

陈智左都御史

正统三年戊午(1438年)郭琎

刘中敷

[197]

胡濙[198]王骥[199]魏源[200]

吴中

李友直

[201]

陈智左都御史

[202]

正统四年己未(1439年)郭琎刘中敷胡濙王骥魏源[203]吴中

陈智左都御史

[204]

正统五年庚申(1440年)郭琎刘中敷胡濙

王骥[205]

柴车[206]

魏源吴中陈智左都御史

正统六年辛酉(1441年)郭琎

刘中敷

[207]

王佐[208]

胡濙

王骥[209]

柴车[210]

魏源吴中[211]

陈智左都御史

[212]

王文[213]

正统七年壬戌(1442年)郭琎

魏骥署[214]

王佐胡濙

王骥[215]

徐晞[216]

魏源

吴中[217]

王卺[218]

王文右都御史

正统八年癸亥(1443年)郭琎[219]

王直[220]

王佐胡濙徐晞

魏源[221]

王质[222]

金濂[223]

王卺王文右都御史

正统九年甲子

(1444年)

王直王佐胡濙徐晞金濂王卺王文右都御史

正统十年己丑(1445年)王直王佐胡濙

徐晞[224]

邝埜[225]

金濂

王卺

黎澄[226]

王文左都御史

[227]

陈镒右都御史

[228]

正统十一年丙

(1446年)王直[229]王佐[230]胡濙邝埜金濂[231]

王卺

黎澄[232]

陈镒右都御史

[233]

正统十二年丁

(1447年)

王直王佐胡濙邝埜金濂王卺陈镒右都御史正统十三年戊

(1448年)王直王佐胡濙邝埜金濂[234]

王卺[235]

石璞[236]

陈镒右都御史

正统十四年己

(1449年)王直

王佐[237]

金濂[238]

胡濙[239]

邝埜[240]

于谦[241]

金濂[242]

俞士悦

[243]

石璞[244]

陈镒左都御史

[245]

俞士悦[246]

杨善右都御史

[247]

景泰年间[编辑]

景泰年间,吏部曾经设置两名尚书。天顺初年,恢复定制,改为一名[248]。

年代吏部尚书户部尚书礼部尚书兵部尚书刑部尚书工部尚书都御史

景泰元年庚午(1450年)王直金濂胡濙于谦俞士悦石璞

陈镒右都御史

杨善左都御史

王文

景泰二年辛未(1451年)王直

何文渊

金濂胡濙于谦俞士悦石璞

陈镒右都御史

杨善左都御史

王文

景泰三年壬申(1452年)王直

何文渊

金濂[249]胡濙

于谦

仪铭[250]

俞士悦石璞

陈镒右都御史

杨善左都御史

王文

王翺

景泰四年癸酉(1453年)王直

何文渊

王翺[251]

金濂胡濙

于谦

仪铭

俞士悦石璞

陈镒右都御史

杨善左都御史

王翺左都御史

罗通右都御史

萧维祯左都御史[252]

景泰五年甲戌(1454年)王直

王翺

金濂

张凤[253]

胡濙

于谦

仪铭[254]

俞士悦石璞

杨善左都御史

李实右都御史

萧维祯左都御史[255]

景泰六年乙亥(1455年)王直

王翺

张凤胡濙

于谦

石璞

俞士悦

石璞

江渊[256]

杨善左都御史

李实右都御史

萧维祯左都御史

景泰七年丙子(1456年)王直

王翺

张凤胡濙

于谦

石璞

俞士悦江渊

李实右都御史

萧维祯左都御史

天顺年间[编辑]

明英宗发动夺门之变,改年号为“天顺”。此前景泰年间的吏部两名尚书规制,也经恢复改为一名[248]。夺门之变后,六部首脑大换血,其中吏部尚书王直、礼部尚书胡濙遭到夺衔致

仕;户部尚书张凤改为南京闲置;刑部尚书俞士悦、工部尚书江渊谪戍;兵部尚书于谦遭弃市斩首。

年代吏部尚书户部尚书礼部尚书兵部尚书刑部尚书工部尚书都御史

天顺元年丁丑(1457年)王直[257]

王翺[258]

张凤[259]

沈固[260]

胡濙[261]

杨善[262]

于谦[263]

石璞[264]

王骥[265]

陈汝言[266]

俞士悦[267]

轩[268]

刘广衡[269]

江渊[270]

赵荣[271]

李实[272]

萧维祯[273]

耿九畴[274]

马昂[275]

寇深[276]

天顺二年戊寅(1458年)王翺沈固杨善[277]

陈汝言[278]

马昂[279]

刘广衡[280]

陆瑜[281]

赵荣

马昂[282]

寇深

天顺三年己卯

(1459年)

王翺沈固无马昂陆瑜赵荣寇深

天顺四年庚辰(1460年)王翺

沈固[283]

年富[284]

萧晅[285]

石瑁[286]

马昂陆瑜赵荣寇深

天顺五年辛巳(1461年)王翺年富石瑁马昂[287]陆瑜赵荣[288]

寇深[289]

李宾右都御史[290]

天顺六年壬午

(1462年)

王翺年富石瑁[291]马昂陆瑜赵荣[292]李宾右都御史

天顺七年癸未(1463年)王翺年富姚夔[293]马昂陆瑜[294]

周瑄署[295]

白圭[296]

李宾右都御史[297]

周瑄署[298]

天顺八年甲申(1464年)王翺

年富[299]

马昂[300]

姚夔

马昂[301]

王竑[302]

陆瑜白圭[296]

李宾右都御史

李秉左都御史[303]

成化年间[编辑]

明宪宗成化初年,吏治尚佳。但成化中期以后,宪宗宠信万贵妃及宦官汪直,朝纲败坏,民不聊生。史书多载,成化十九年后,其六部长官与内阁阁老(万安、刘吉、刘珝)合称为:“纸糊三阁老,泥塑六尚书”[304]。

年代吏部尚

户部尚

礼部尚

兵部尚

刑部尚

工部尚

都御史

成化元年乙酉(1465年)王翺[305]马昂姚夔

王竑[306]

王复[307]

陆瑜白圭[308]

李宾右都御史[309]

李秉左都御史

成化二年丙戌

(1466年)

王翺马昂姚夔王复[310]陆瑜白圭[311]李秉左都御史[312]

成化三年丁亥(1467年)王翺[313]

李秉[314]

马昂姚夔

王复[315]

白圭[316]

陆瑜

白圭[317]

王复[315]

李秉左都御史[318]

林聪右都御史[319]

成化四年戊子(1468年)李秉[320]

马昂[321]

杨鼎[322]

姚夔

白圭

程信[323]

陆瑜王复林聪右都御史

成化五年己丑(1469年)李秉[324]

崔恭[325]

姚夔[326]

杨鼎

姚夔[327]

邹干[328]

白圭

程信

陆瑜王复林聪右都御史

成化六年庚寅(1470年)姚夔杨鼎邹干

白圭

程信[329]

陆瑜王复

林聪右都御史

李宾[330]

成化七年辛卯

(1471年)

姚夔[331]杨鼎邹干白圭陆瑜王复林聪右都御史[332]

成化八年壬辰(1472年)姚夔杨鼎邹干白圭陆瑜王复

李宾右都御史

项忠左都御史[333]

成化九年癸巳(1473年)姚夔[334]

尹旻[335]

杨鼎邹干白圭[336]

陆瑜[337]

王槩[338]

王复

李宾右都御史

项忠左都御史[333]

董方[339]

成化十年甲午(1474年)尹旻杨鼎邹干

白圭[340]

项忠[341]

王槩[342]

项忠[343]

董方[344]

王复

李宾右都御史

项忠左都御史

董方[345]

成化十一年乙未(1475年)尹旻杨鼎邹干项忠董方王复

李宾右都御史

王越左都御史[346]

成化十二年丙申(1476年)尹旻杨鼎邹干项忠董方王复

李宾右都御史

王越左都御史

成化十三年丁酉(1477年)尹旻杨鼎邹干

项忠[347]

余子俊

[348]

董方[349]

林聪[350]

王复

李宾右都御史[351]

王越左都御史[352]

成化十四年戊戌(1478年)尹旻[353]杨鼎[354]邹干[355]

余子俊

[356]

林聪[357]王复王越左都御史[358]

成化十五年己亥(1479年)尹旻

杨鼎[359]

陈钺[360]

邹干[361]

张文质

[362]

余子俊林聪

王复[363]

刘昭[364]

王越左都御史[365]

成化十六年庚子

(1480年)

尹旻陈钺[366]张文质余子俊林聪刘昭王越左都御史[367]

成化十七年辛丑(1481年)尹旻

陈钺[368]

翁世资

[369]

张文质

[370]

周洪谟

[371]

余子俊

[372]

陈钺[373]

林聪刘昭

王越左都御史[374]

戴缙右都御史[375]

成化十八年壬寅(1482年)尹旻翁世资周洪谟

陈钺[376]

张鹏[377]

林聪[378]

张蓥[379]

刘昭戴缙右都御史

成化十九年癸卯(1483年)尹旻

翁世资

[380]

余子俊

周洪谟张鹏张蓥刘昭

戴缙右都御史[382]

李裕右都御史[383]

[381]

成化二十年甲辰(1484年)尹旻[384]

余子俊

[385]

殷谦[386]

周洪谟

[387]

张鹏[388]张蓥[389]刘昭[390]

朱英右都御史[391]

李裕右都御史[392]

成化二十一年乙

(1485年)尹旻殷谦周洪谟

张鹏[393]

马文升

[394]

张蓥刘昭

朱英右都御史[395]

屠滽右都御史[396]

成化二十二年丙午

(1486年)尹旻[397]

耿裕[398]

李裕[399]

殷谦[400]

刘昭[401]

周洪谟

马文升

[402]

张蓥[403]

杜铭[404]

刘昭[405]

李裕[406]

谢一夔

[407]

刘敷右都御史[408]

屠滽右都御史[409]

成化二十三年丁未

(1487年)李裕[410]

王恕[411]

李敏[412]周洪谟

余子俊

[413]

杜铭[414]

谢一夔

[415]

贾俊[416]

刘敷右都御史[417]

马文升左都御史

[418]

弘治年间[编辑]

参见:弘治中兴

弘治为明孝宗朱祐樘在位时期的年号。其上任后,重新任免明朝内阁、六部官员,任用贤能,使得其统治时期,国家政治清明、经济繁荣、百姓富裕、天下小康,史称“弘治中兴”。

年代吏部尚书户部尚

礼部尚

兵部尚书

刑部尚

工部尚

都御史

弘治元年戊申(1488年)王恕李敏

周洪谟

耿裕[419]

余子俊何乔新贾俊马文升左都御史

弘治二年己酉(1489年)王恕李敏耿裕

余子俊

马文升

[420]

何乔新贾俊

马文升左都御史

[421]

屠滽左都御史

弘治三年庚戌

(1490年)

王恕李敏耿裕马文升何乔新贾俊屠滽左都御史

弘治四年辛亥(1491年)王恕

李敏

叶淇[422]

耿裕[423]马文升

何乔新

彭韶[424]

贾俊

屠滽左都御史

白昂左都御史[425]

弘治五年壬子

(1492年)

王恕叶淇耿裕马文升彭韶贾俊白昂左都御史

弘治六年癸丑(1493年)王恕

耿裕[426]

叶淇

耿裕

倪岳[427]

马文升

彭韶

白昂[428]

贾俊

白昂左都御史

屠滽右都御史[429]

弘治七年甲寅(1494年)耿裕叶淇倪岳马文升白昂

贾俊

刘璋

屠滽左都御史[430]

弘治八年乙卯

(1495年)

耿裕叶淇倪岳马文升白昂刘璋屠滽左都御史

弘治九年丙辰(1496年)耿裕

屠滽[431]

叶淇

周经[432]

倪岳

徐琼[433]

马文升白昂

刘璋

徐贯[434]

屠滽左都御史[435]

闵珪左都御史

弘治十年丁巳

(1497年)

屠滽周经徐琼马文升白昂徐贯闵珪左都御史弘治十一年戊

(1498年)屠滽周经徐琼马文升白昂徐贯

闵珪左都御史

佀锺右都御史[436]

弘治十二年己

(1499年)屠滽周经徐琼马文升白昂徐贯

闵珪左都御史

佀锺右都御史

弘治十三年庚申屠滽周经徐琼

马文升

白昂徐贯

闵珪左都御史[442]

佀锺右都御史[443]

(1500年) 倪岳

[437]

佀锺

[438]

傅瀚

[439]

闵珪

[440]

曾鉴

[441]

戴珊左都御史[444] 史琳右都御史

[445]

弘治十四年辛酉

(1501年)

倪岳 马文升

[446]

佀锺

傅瀚

马文升

刘大夏

[447]

闵珪 曾鉴

戴珊左都御史 史琳右都御史

弘治十五年壬戌

(1502年)

马文升

佀锺

傅瀚 张昇

[448]

刘大夏 闵珪

曾鉴

戴珊左都御史 史琳右都御史

弘治十六年癸亥

(1503年)

马文升

佀锺

张昇

刘大夏

闵珪

曾鉴

戴珊左都御史 史琳右都御史

弘治十七年甲子

(1504年)

马文升

佀锺 秦纮 韩文

[449]

张昇 刘大夏 闵珪 曾鉴

戴珊左都御史 史琳右都御史

弘治十八年乙丑

(1505年)

马文升

韩文

张昇

刘大夏

闵珪

曾鉴

戴珊左都御史[450]

史琳右都御史

屠勋右都御史

[451]

正德年间[编辑]

正德为明武宗朱厚照在位时期的年号,朱厚照在位前期,宠信刘瑾等宦官,并设立豹房,骄奢淫逸。中后期虽治理内政,铲除宦官,但听信江彬等奸臣,后因落水染病身亡。

浅谈日本

浅谈日本 日本,这个与中国一直有难以理清的瓜葛的岛国,从唐代的仿唐朝制度的日本大化革新,再到明朝侵犯中国的倭寇,之后的近代中日战争及二战,最后到现代的种种交流及纠纷。日本一直与中国有着难以言明的联系,过去的我们需谨记于心,然而现在的日本我们却要读懂它,只有读懂它,才能更好分析它对中国的影响。要读懂日本,自然要先读懂它的政体,以及其政体对中国的影响。 众所周知,日本的政体是君主立宪制。虽然是君主立宪制,日本却有其特有的政治结构,其特征为: 一,议会内阁制 日本实行议会内阁制政体。其特点为议会中心、内阁(首脑)集权、“议”“行”相容、议会内阁互相制约。 1)议会中心 根据日本内阁制原则,哪个政党执党,取决于其在议会拥有多数议席或能结盟凑足多数。所以政党活动首先而且主要围绕争夺国会议席进行。只有在国会选举中获胜,政党才能组阁,否则就沦为在野党。政党发挥的影响力也取决于在议会中席位的多少。 2)内阁(首脑)集权 议会是政治舞台的中心,但只议政表态,实际的问题,要政府解决,政府的权力又集中在内阁乃至首相手中。日本首相在多大程度上

可以集中权力,取决于执政党能否在选举中获得稳定多数及其在党内的领导地位,相当微妙和复杂。如果首相是党内最大派系的领袖,便可以象英国首相一样大权独揽,甚至在下野后仍可以操纵大权。比如田中角荣控制了自民党内被称为“田中集团”的最大派系,因“洛克希德”案下野后仍控制日本政治多年。20世纪80年代,自民党副总裁金丸信是自民党的实权派,首相的当选必须得到他的同意。所以首相如果没有最大派系为依托,便不可能长期稳定执政,重要决议都要看别人的脸色。 3)“议”“行”相容 日本内阁制政体的形式是“议行合一”,但“议”谁都可以“议”,在“行”上只是由议会极少数人控制。这部分人就是内阁成员,他们既是议员又是行政上层首脑。“议”“行”相容还有一个含义,就是议和行必须保持最低限度的一致,否则不是议会被解散,就是政府下台。“议”“行”的一致还取决于执政党在议会有无优势(在特定情况下,未获得议会多数的政党也可以组成少数党政府),有多大优势,能否保持这种优势。自民党在93年以后都是和别的小党组成联合政府,如果照顾不到小党的利益,就会产生政府下台的危机,所以自民党不易推行自己的政策。 4)议会内阁相互制约 日本议会对内阁的制约主要体现在监督政府的活动,特别是在必要时可以通过不信任案迫使内阁辞职;当然,内阁反过来也可解散议会。若是前者,议员还可以照当;若是后者,议会和内阁要重新组成。

大明朝官职详细列表

大明朝官职详细列表 1、宗人府 洪武三年置大宗正院,二十二年改为宗人府。 宗人令一人正一品宗人府;左宗正一人正一品宗人府 右宗正一人正一品宗人府;左宗人一人正一品宗人府 右宗人一人正一品宗人府;经历一人正五品宗人府经历司 2、三公 太师无定员正一品三公;太傅无定员正一品三公;太保无定员正一品三公3、三孤 少师无定员从一品三孤;少傅无定员从一品三孤;少保无定员从一品三孤4、太子三师 太子太师无定员从一品太子三师;太子太傅无定员从一品太子三师 太子太保无定员从一品太子三师 5、太子三少 太子少师无定员正二品太子三少;太子少傅无定员正二品太子三少 太子少保无定员正二品太子三少 6、东宫 太子宾客无定员正三品东宫大臣 7、内阁 中极殿大学士一人正五品内阁旧名华盖殿 建极殿大学士一人正五品内阁旧名谨身殿 文华殿大学士一人正五品内阁;武英殿大学士一人正五品内阁 文渊阁大学士一人正五品内阁;东阁大学士一人正五品内阁 8、中书省 洪武十三年正月,诛丞相胡惟庸,遂罢中书省。其官属尽革,惟存中书舍人。 左丞相一人正一品中书省;右丞相一人正一品中书省 平章政事一人从一品中书省洪武九年汰平章政事 左丞一人正二品中书省;右丞一人正二品中书省

参知政事一人从二品中书省洪武九年汰参知政事 郎中一人正五品中书省左司;郎中一人正五品中书省右司 员外郎一人正六品中书省 都事一人正七品中书省;检校一人正七品中书省洪武二年革检校 照磨一人从七品中书省洪武二年革照磨;管勾一人从七品中书省 参议一人正三品中书省参议府吴元年革参议府;参军一人从三品中书省断事官一人从三品中书省洪武二年革断事官;断事一人正七品中书省 经历一人正七品中书省;知事一人正八品中书省 都镇抚一人正五品中书省都镇抚司甲辰十月以都镇抚司隶大都督府 考功郎一人正七品中书省考功所洪武元年革考功所 中书舍人十人从七品中书省旧名直省舍人 9、吏部 尚书一人正二品吏部;左侍郎一人正三品吏部;右侍郎一人正三品吏部司务二人从九品吏部司务厅; 郎中一人正五品吏部文选清吏司;郎中一人正五品吏部验封清吏司 郎中一人正五品吏部稽勋清吏司;郎中一人正五品吏部考功清吏司 员外郎一人从五品吏部 主事一人正六品吏部 主事一人正六品吏部文选清吏司洪武三十一年增设 主事一人正六品吏部考功清吏司正统十一年增设 10、户部 尚书一人正二品户部;左侍郎一人正三品户部;右侍郎一人正三品户部司务二人从九品户部司务厅 郎中一人正五品户部浙江清吏司;郎中一人正五品户部江西清吏司 郎中一人正五品户部湖广清吏司;郎中三人正五品户部陕西清吏司 郎中一人正五品户部广东清吏司;郎中二人正五品户部山东清吏司 郎中一人正五品户部福建清吏司;郎中一人正五品户部河南清吏司 郎中四人正五品户部山西清吏司;郎中一人正五品户部四川清吏司

浅析明代倭寇的来源及其泛滥原因

浅析明代倭寇的来源及其泛滥原因 倭寇一般指的是日本海盗。早在十四世纪日本南北朝时期,在日本兼并战争中失败的封建地主、商人、武士、溃兵逃亡到海上。他们在封建诸侯、寺院大地主的支持、鼓动下,自元末明初开始,就经常侵扰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劫掠财物,烧杀成性,成为东南沿海人民的祸害和影响明政府统治的障碍。历史上称这一时期的日本海盗为“倭寇”或称为“前期倭寇”。“前期倭寇”的组成大多为日本人,真倭多而假倭少。十五世纪下半叶,日本进入到了战国时代的混乱时期,政权分立,各诸侯割据势力相互攻伐。这种割据对立状况除了体现在政治上外,还体现在对外贸易上。为了与明朝进行朝贡贸易而谋取巨大经济利益,各诸侯国都争相与明朝通商贸易,最终导致了“宁波争贡”的发生。“宁波争贡事件“发生后,勘合的朝贡制度被取缔。嘉靖皇帝废市舶司,重颁海禁令,断绝与日本的一切通商关系。这种严厉的海禁政策造成了中国商品的价格在日本暴涨。在巨大的经济利益刺激下,日本海盗集团便与中国沿海一带的一些势家土豪、奸商大贾走到同一个反面,他们相互勾结起来,以日本海盗为外援,中国寇贼为向导。对我国沿海地区进行烧杀抢掠。由于明政府的腐败无能,致使倭寇愈演愈烈,最终酿成了明嘉靖时期“大倭寇”。这一时期的倭寇史学界称为后期倭寇。较之前期倭寇,后期倭寇在人员组成上有着假倭多真倭少的特点。据史载当时的倭寇人员情况有:“大抵真倭十之三,从倭十之七”[1]。可见此时期的倭寇,日本人只占少数部分,而大多数则是由中国的走私贸易者以及追随他们的各色人充当。此外,这时期在东亚海域进行殖民活动的葡萄牙商人也参加了类似于“倭寇”的活动。 一、倭寇的来源 有明一代,倭寇始终是明政府的一大统治痼疾,明政府的沿海各省几乎都受到过倭寇侵扰的。从寇掠北方地区的前期倭寇到寇掠东南沿海地区的后期倭寇来看,倭寇的组织趋向于严密化,人员成分变成复杂化。纵观有明一代倭寇的人员成分,其人员出身有逃犯、武士、商人、流民、奸民等等。倭寇的构成是相当复杂的,但大体上仍可以分成国内与国外两大组

(完整word版)明代法律制度

《明代法律制度》本章重要知识点 1.明朝的立法指导思想 答: (一)重典治国立法思想的确立 第一,元朝覆灭的深刻教训。 第二,“刑罚世轻世重”是中国的传统法律思想。 第三,明初复杂的社会形势迫使朱元璋以“重典治国”。明王朝建立初期,由于年年战争的破坏,社会经济凋敝,农民反抗封建统治的活动此起彼伏,统治阶级内部也存在着激烈的斗争。 (二)重视预防犯罪和法制宣传 (三)强调“法贵简当,诗人易晓”,重视以封建礼教约束人民的思想与行动。在这些立法思想的指导下,明朝的法律制度在唐宋基础上有了新的创新和发展,成为中国封建法制发展的一个重要历史时期。 2.立法概况及《大明律》的立法成就 (1)立法概况:《大明律》、《明大诰》、《问刑条例》、《明会典》等的制定和编纂。(2)立法成就: 首先,《大明律》突破了隋唐以来律典依十二篇分编的传统,首创按朝廷六部的政务范围分目的的新体例,具有分类贴切、内容集中、条理清晰、文字简明的特点。 其次,在内容上,《大明律》充分吸取了民初三十年及以前朝代的统治经验,是一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条例简于唐律、精神严于宋律的封建法典。 3.“重其所重轻其所轻”的表现。 (1)“轻其轻罪”是指明律相对唐律,在有违伦常教化犯罪处刑上明显偏轻。(2)“重其重罪”明律对危害封建国家行为的犯罪处刑普遍比唐律加重。 一、重其所重 (1)加大打击谋反大逆 凡谋反大逆,但共谋者,不分首从,皆凌迟处死。 (2)加重打击反逆盗贼 明律的惩罚重在: ①对犯罪人本人及亲属处刑更重。 ②株连范围广。 ③明律的处罚不分情节。 ④还扩大了“十恶”重罪的范围。 二、轻其所轻 (一)事关礼教之罪减轻 (1)告祖父母、父母者。 (2)祖父母,父母在,子孙别籍异财者。 (二)轻其所轻并非绝对 (1).关于强奸罪:唐律规定徒二年或二年半;明律规定:已成者绞监侯,未成者,杖一百,流三千里。

浅谈倭寇

浅谈倭寇 前几天,在孙老师的带领下,我们班一行人驱车参观了位于温州市龙湾区永昌镇的永昌堡,它是明代抗倭寨堡。“倭寇”一词再次进入我的脑海,回去后,我查阅了相关资料,下面浅谈下倭寇的历史以及对当时社会的影响。 明初,日本一些在国内失意的土豪与浪人,在中国沿海地区,武装走私,抢掠商民。终明之世,一直存在倭寇问题,尤其是嘉靖年间,“倭患”成为举国震动的大事。据史料记载,明兴元亡,倭寇不断入侵我国沿海地区,由此倭患频繁,危害不浅。洪武四年,明太祖以大国君王的风度,宣布日本等十五个邻国为“不征国”,希望与这些国家友好相处。而日本则贡、寇相仍,时而遣使入贡,时而入境扰害。明太祖不得已被迫实行“禁海”。然而,倭患并没有结束,甚至愈演愈烈,成为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一大祸害,也是造成明代中日关系始终不稳定的主要障碍。迄嘉靖年间,由于倭患空前严重,于是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爆发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抗倭战争。明代时江浙受倭寇侵扰最甚,温州也受到侵扰,但由于四面环山,军队很难进入,明代温州的倭患是十分严重的。 倭寇形成的原因是多样的,这里从内外因两方面对其进行简单的分析与归纳。外部因素上,1.元军的东征诱发了倭寇。元世祖忽必烈,在几次遗史要求日本称臣未果的情况下,发动了两次对日本的侵略战争,,在元军战败后,镰仓幕府先后发动了两次讨伐令,而在复仇未果的过程中,看到劫掠有利可图,才进行了抢掠行为,进而演化成了倭寇。2.当时高丽的软弱和明朝的衰弱,给了倭寇以可乘之机。3.明朝实施的海禁,为倭寇侵略找到了借口。4.中国海盗与倭寇的勾结,在元末的统一战争中,被朱元璋击败的张士诚,方国珍余部有的逃遁海洋,开始与倭寇勾结。在嘉靖年间,倭寇与中国人的勾结更加严重,中国人是占倭寇

明朝官吏制度

明朝官员品级 ]明朝(中央官员品级) 1、三公、三孤: 三公:太师、太傅、太保(正一品) 三孤:少师、少傅、少保(从一品) 令有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从一品);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正二品) 这些均为加官,用来表明受官者的功绩与崇高身份,没有实际管辖范围。2、六部: 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按顺序) 六部各设尚书一人,直接对皇帝负责,尚书之下有左右侍郎(副部长)、郎中(司长)、主事 等。 吏部:负责官吏的管理,考核,升迁等 户部:有十三个司,分别管理各地的收支与报销 礼部:主管国家凶吉大典,教育与考试,招待外宾,宴劳功臣等 兵部:管理天下军政(军令由五军都督府管理) 刑部:管理天下刑名。 工部:管理建筑、后勤、水利、制造等

3、督察院: 直属于皇帝的监察部门 下设左右督御史(正二品)、左右副督御史(正三品)、左右佥督御史(正四品) 再往下设十三道监察御史,分管每个省的检查工作(当时中国分十三个省)十三道监察御史与直 属于皇帝的六科给事中统称‘科道‘属于言官范畴。 4、六科: 分为吏户礼兵刑工六科,每科设督给事中(正七品)、左右给事中与给事中(从七品)。 给事中品级虽低,权利很大,皇帝交给各个衙门办理的工作由六科每五天注销一次,如果有脱拉 或者办事不力的,六科可以向皇帝报告。六科还可以参与官员的选拔,皇帝御前会议,审理有罪 的官员。最为重要的是六科有封还皇帝敕书的权利,皇帝的旨意如果六科认为不妥可以封还,不 予执行。 5、五寺:

五寺是五衙门的简称,包括大理寺、太常寺、光禄寺、太仆寺、鸿胪寺 大理寺:相当于今天的法院,是全国最高上诉机关。与督察院、刑部构成了三法司。 太常寺:主管祭祀 光禄寺:主管宴享 太仆寺:管马 鸿胪寺:管招待外宾 6、詹士府: 詹士府是负责辅助太子的机构设正三品詹士一人,正四品少詹士一人,正六品府丞一人 詹士府设左右春坊,司经局,主簿厅 7、太医院: 太医院是管理宫廷及贵族诊断,制药的,设正五品院使一人,正六品院判二人,正八品御医四 人,从九品吏目若干人。 8、翰林院:

战争故事:明朝抗倭之战

战争故事:明朝抗倭之战 大家好,我们在这个站中来看一看明朝时的抗倭战争。元朝时期,日 本分裂为南北两朝,两朝间相互攻伐。溃败的士兵经常与商人勾结到 中国沿海掠抢。明朝时期倭患更为严重,此次战役就是明军为抵抗倭 寇而实行的。 元朝时,日本流亡海上的散兵便与冒险的商人勾结,到中国沿海 走私、掠夺。明太祖朱元璋时以前三次派使者与日本交涉,都没有结果。为此,洪武、永乐年间,明朝廷持续增强海上防御工事,并增大 的海军在海上巡查。 1547年七月,明廷以朱纨为提督负责浙闽海防军务。第二年,朱 纨派兵击败倭寇,占领双屿。但朱纨却因为斩杀太多与倭寇勾结的豪绅,而被以“擅杀”罪赐死。倭寇复而又盛。1553年、1554年两年中,倭寇不但骚扰江浙地区,攻取了昌国卫、上海、乍浦等地,而且以海 岛为基地向陆地推动。柘林(今上海奉贤南)、川沙就是倭寇的两个 据点。明廷为了改变被动局面,调整海防部署把沿海卫所,划分区域,派重臣统一指挥。同时,征调兵力,作为机动部队。明廷又任命张经 为总督。他到任后集中兵力于1555年一举歼灭了深入松、杭腹地的倭 寇2000多人。但他因“养寇失机”的罪名被杀。因为各地兵力不统一,且军纪败坏,得不到当地居民的协助,士兵又对沿海水土不服,战绩 不佳。刚刚出现转机的战局,又陷入困境。1556年,浙江、南直隶 (今江苏)等地就有近50处遭倭寇侵扰。 胡宗宪继任总督后,采用离间计分化敌人,在1556、1557两年间,先后消灭了陈东、徐海等地的倭寇。1559年,刘显等人又于庙湾歼灭 侵入江淮的倭寇。江浙一带的倭患,逐渐转轻。海防策略上,明军采

用了水陆协作,陆地歼敌为主的方针。同时,招募新军,加以训练。 其中有名的有俞大猷的俞家军以及戚继光的戚家军。戚继光不但结合 地形指挥作战,还改进了火器装备,提升了部队整体的战斗力。此外 他还根据倭寇作战的特点创造了“鸳鸯阵”“三才阵”等战斗队形。 此后,戚家军成为有效抵御倭寇的主要力量。1561年,倭寇分多路侵 入台州。戚继光灵活指挥,采用伏击、包围、突袭等战法,连续歼灭 倭寇数千人。同时,卢镗也歼灭侵扰温州、宁波的倭寇。浙江倭患基 本得到了平定。为了支援福建地区,戚继光又于1562年入闽,先后在 横屿、林墩、牛田等地歼灭倭寇。十月,戚继光率军返回浙江。当月,倭寇攻入兴化府城及平海卫,明廷震怒。戚继光奉命再次入闽。1563年,戚家军、俞家军及刘显所率部在谭纶的统一指挥下,全歼平海卫 的倭寇。当年冬天,倭寇集中兵力包围仙游。1564年初,戚继光采用 各个击破的战术,击败倭寇,解开仙游之围。福建倭寇被平定。同时,俞大猷等又歼灭侵扰广东的倭寇。至此,延续多年的倭患,终于得以 平定。 洪武、永乐年间,明廷怎样防御倭寇? 明廷首先建立了强大的水军,增强海上巡查,针对倭寇的活动规律,在春季派舰队出海分路巡查,相机歼敌,秋季返回。并且在沿海 各地建立卫所,修筑防御工事派兵驻守。根据地形,在倭寇可能登岸 的位置,修筑营垒炮台。从辽宁一直到广东的沿海,设置了50多处卫,100多所,1000多座营垒,50多座水寨以及200多处巡检司。 嘉靖年间,为什么倭患又复严重? 嘉靖年间,明廷国势衰微,海防松懈,屯卫制度也遭到严重破坏。舰船只剩下原来的十分之一左右。卫所也所少新的兵员,驻守人员大

明朝开国功臣封爵列表

明朝开国功臣封爵列表 01.徐达(1332~1385),中国明朝开国军事统帅。吴元年,为左相国,拜大将军。洪武初累官中书右丞相,封魏国公,追封中山王。。徐达一生刚毅武勇,持重有谋,纪律严明,屡统大军,转战南北,治军严整,功高不矜,名列功臣第一,明洪武十八年二月卒,追封中山王。朱元璋誉之为“万里长城”。朱元璋:“破虏平蛮,功贯古今人第一;出将入相,才兼文武世无双。”02.常遇春(1330~1369),字伯仁,号燕衡。安徽省怀远县常家坟镇永平岗人,本位列第三次于徐达。李善长有罪进位第二。1370年改封其子常茂为郑国公。元顺帝至正十五年归附朱元璋,自请为前锋,力战克敌,尝自言能将十万众,横行天下,军中称常十万,官至中书平章军国重事,封鄂国公,洪武二年病卒军中,追封开平王。谥号忠武。03.李善长(1314~1390),明朝开国丞相。字百室,汉族,定远(今属安徽)人。少读书有智谋,策事多中。元末迎谒朱元璋,从下滁州,为掌书记。拜右相国。洪武初任左丞相,封韩国公。四年致仕。十年复命与李文忠总中书省大都督府御史台。二十三年,以胡惟庸党追问,一门七十余人被杀。1364年封为宣国公本位列第一坐胡惟庸案被杀爵除。04.李文忠(1339~1384),字思本,汉族,江苏盱眙人。李文忠读书聪颖、敏悟,

所学东西就好像以前学过一样。十九岁时,李文忠以舍人的身份率领亲军,随军支援池州, 击败天完军,骁勇善战为诸将之首。谥号武靖。追封岐阳王,谥武靖。配享太庙,肖像功臣庙,位皆第三。父贞前卒,赠陇西王,谥恭献。05.冯胜(?~1395),中国明朝开国名将,初名国胜,又名宗异,冯国用弟,汉族,定远(今属安徽)人,洪武二十年(1387年),以冯胜为大将军,与傅友德、蓝玉等率兵二十万远征辽东,降伏纳哈出,肃清元朝在辽东的势力。因累积军功而受封宋国公,“诏列勋臣望重者八人,胜居第三”。洪武28年,赐死爵除。明太祖共进行8次北伐,其中冯胜参与其中3次。06.邓愈(1337~1377) ,明朝开国名将。字伯颜,汉族,虹(今安徽泗县)人。明攻河南之战中以南路军统帅大败元军,招降吐蕃、乌斯藏诸部,明灭夏之战中筹运粮秣军马,以主帅之职与沐英平定吐蕃反抗势力。卒于寿春(今安徽寿县),年仅41岁。封卫国公,追封宁河王。邓愈为人简重慎密,智勇兼备,严于治军,善抚降者,功著一时。谥号武顺。28岁的邓愈被提升为江西行省右丞、湖广行省平章,镇守襄阳等处。30岁任御史大夫。07.汤和(1326~1395),明朝开国元勋,字鼎臣,濠州钟离人。官封左都督,封信国公,追封东瓯王,谥襄武。迫降方国珍,俘陈友定,迫夏国主明升出降,使伯颜帖木儿乞降,战功卓著,是为一代名将。谥号襄武。以七十岁的高龄而逝,是明

浅谈明朝倭寇

浅谈明朝倭寇 倭寇现象其实从元朝就有,元末处于日本南北朝时期,战争频繁,最后导致的是战败的大老远往中国跑,抢点利益,这个原因是贯穿明朝倭寇作乱的一个重大原因,毕竟,什么事情都是一个利益关系。 明朝的倭寇总的来说可以分成两个阶段,分界点就是嘉靖,嘉靖前的倭寇还都是些真倭寇,嘉靖在位的那些年,倭寇就变了点味,明实录中记载的是嘉靖中期倭寇所占比例不足总数的十分之三,不过也正是因为有了真倭这一战斗力非凡的兵种,导致的浙江福建地区的抗倭斗争够惨,死伤无数。 前期的骚扰主要在于太祖到成祖时期,朱元璋建国初期为了防止张士诚这些对手的残余势力死灰复燃,实行海禁政策,以前看过有的书里面还写了日本倭寇支持胡惟庸反对朱元璋,也不晓得真假,不过我倒是觉得这个传说好奇葩,元朝进攻日本,日本应该对推翻元朝的大明表示亲近,还支持大明的一个乱党,也不晓得日本人是怎么想的。成祖海禁的原因是侄子建文的余孽同日本海贼合作,对内陆进行报复性抢掠。总的来说,太祖和成祖的海禁都是出于对政权的巩固需要。后来成祖认为可以和日本进行朝贡勘合交易,倭寇作乱就少了很多。 到了嘉靖年间,日本对中国的朝贡出现了争贡的现象,细川氏和宗设谦道在宁波互相抢夺勘合希望入贡,宁波的这次争贡事件正好为明朝提供了关闭日本朝贡的借口,明朝借此关闭了浙江的市舶司,明朝希望日本入贡的本意是日本能安分点,然而在日本每次入贡带的人和物实在让大明厚往薄来政策不堪重负,同时日本强买强卖的现象比较多,在各类官员和言官的声讨下,明朝在嘉靖年间关闭了和日本的朝贡贸易。 不过在此时的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已经悄然诞生,严厉的海禁政策让海上贸易的利润变得更为丰厚,前期的中国海商如许氏集团的海上贸易扩大,最后被明朝政府察觉,嘉靖22年许氏集团中许栋的下属汪直诱骗日本人来浙江双屿进行海商贸易,被明军发觉,捣毁后许氏集团落寞,汪直带领着残部继续发扬海商贸易。此时的倭寇已然变了点味道。 日本人藤田丰八的理解是嘉靖年间的倭寇作乱就是徽商的海商贸易,此话我认为不尽然,要是真的是贸易还好,作乱就实属不该,骚扰百姓就更为该杀。筹海图编其中有句话,许栋其党有王直,徐惟学,出没诸番,分迹剽掠,而海上始多事矣。 嘉靖的海禁政策够严,汪直集团发展壮大后,同各方面的贸易增大了,从葡萄牙人手中换得枪炮,开始了对明朝政府的武力对抗。同时,在嘉靖年间,土地兼并严重,流离失所的流民商人加入汪直徐海集团,直接导致了汪直集团和徐海集团的壮大。明实录中就有“嘉靖初年,商人失其生理,转而为寇,二十年后,祸与岁积”的话。 汪直的贸易做大后,最牛的是汪直的收入竟然比浙江省的财政收入还要多,明朝的税收主要出自江南地区,这样看来,汪直的确是富可敌国,他在日本也僭越称王,自建城市称宋国。在后来的沿海侵扰中,汪直的目的就是要求明朝废除海禁,对外通商,具体点就是在浙江设立市舶司,让他进行贸易,明朝收取关税,同时恢复日本朝贡体系。胡宗宪和赵文华为了诱汪直上当答应了汪直的条件,不过赵文华属于严党,在引诱汪直的时期被徐阶一本弹劾下狱,胡宗宪失去了内援,言官们也叽叽喳喳要求惩胡宗宪媚敌之罪,胡宗宪在巨大压力下不得不最终同意杀死汪直。 汪直死后其下属对明朝的报复性抢劫越来越多,其中的海商,日本武士,日本浪人,葡萄牙人为主,海商尊敬汪直为老船主,他的死让海商们的贸易梦想彻底破灭,知道明朝不可能开

大明朝官职详细列表

大明朝官职详细列表文件排版存档编号:[UYTR-OUPT28-KBNTL98-UYNN208]

大明朝官职详细列表1、宗人府 洪武三年置大宗正院,二十二年改为宗人府。 宗人令一人正一品宗人府;左宗正一人正一品宗人府 右宗正一人正一品宗人府;左宗人一人正一品宗人府 右宗人一人正一品宗人府;经历一人正五品宗人府经历司 2、三公 太师无定员正一品三公;太傅无定员正一品三公;太保无定员正一品三公 3、三孤 少师无定员从一品三孤;少傅无定员从一品三孤;少保无定员从一品三孤 4、太子三师 太子太师无定员从一品太子三师;太子太傅无定员从一品太子三师 太子太保无定员从一品太子三师 5、太子三少 太子少师无定员正二品太子三少;太子少傅无定员正二品太子三少 太子少保无定员正二品太子三少 6、东宫 太子宾客无定员正三品东宫大臣 7、内阁 中极殿大学士一人正五品内阁旧名华盖殿 建极殿大学士一人正五品内阁旧名谨身殿 文华殿大学士一人正五品内阁;武英殿大学士一人正五品内阁 文渊阁大学士一人正五品内阁;东阁大学士一人正五品内阁 8、中书省 洪武十三年正月,诛丞相胡惟庸,遂罢中书省。其官属尽革,惟存中书舍人。 左丞相一人正一品中书省;右丞相一人正一品中书省 平章政事一人从一品中书省洪武九年汰平章政事 左丞一人正二品中书省;右丞一人正二品中书省 参知政事一人从二品中书省洪武九年汰参知政事 郎中一人正五品中书省左司;郎中一人正五品中书省右司 员外郎一人正六品中书省 都事一人正七品中书省;检校一人正七品中书省洪武二年革检校 照磨一人从七品中书省洪武二年革照磨;管勾一人从七品中书省 参议一人正三品中书省参议府吴元年革参议府;参军一人从三品中书省 断事官一人从三品中书省洪武二年革断事官;断事一人正七品中书省 经历一人正七品中书省;知事一人正八品中书省 都镇抚一人正五品中书省都镇抚司甲辰十月以都镇抚司隶大都督府 考功郎一人正七品中书省考功所洪武元年革考功所 中书舍人十人从七品中书省旧名直省舍人 9、吏部 尚书一人正二品吏部;左侍郎一人正三品吏部;右侍郎一人正三品吏部 司务二人从九品吏部司务厅; 郎中一人正五品吏部文选清吏司;郎中一人正五品吏部验封清吏司 郎中一人正五品吏部稽勋清吏司;郎中一人正五品吏部考功清吏司 员外郎一人从五品吏部 主事一人正六品吏部

浅谈明朝的意义_初中作文

浅谈明朝的意义 明朝,中国历史上由汉族人建立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从1368年至1644年功立国276年,是我国历史上四个立国时间超过二百年的封建集权的大一统王朝之一,起历史地位不言而喻。 纵观明朝全史,可以说是“黑暗恐怖”:无事不探的锦衣卫,无恶不作的东西厂,自称“九千岁”的大太监魏忠贤。还有仅次于北宋徽、钦二帝被俘的耻辱:明英宗亲征鞑靼,大败而被俘。现在的历史书籍有的评论明朝“江河日下”“国运渐衰”,还有“枯荣之间”,枯,凋零败落之意也。这说明朝远不及宋元,更不及隋唐了。但明朝的历史地位可不容低估。 1368年朱元璋于应天称帝建国,2019年灭元(这次战役是中国古代史上唯一一次南方统一北方的胜利战役,这大概是“金陵王气”鼎盛之时吧);经过20年南征北讨终于统一全国。从1368年开始明朝一直群星璀璨:初年,胡惟庸等竭力辅佐;穆宗时,大学士张居正将明朝腿向“极盛”;航海家郑和七下西洋,加强中外联系。明朝将才辈出:戚继光转战三省,抗击第一次外来侵略(倭寇),成为历史上第一位民族英雄;李如松、邓子龙等在朝鲜奋起抗日,成为血洒三千里江山的大明英烈;袁崇焕坐镇宁远,抗击女真;国姓爷郑成功在南中国抵抗清军南下,有于1662年打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在文化方面,明朝也是人才辈出:在明朝,小说繁荣起来,我国四大名1/ 2

著其三成于明朝,还有《东周列国志》等;李时珍编著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宋应星编著“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天工开物》;还有才子唐寅,画家徐渭等等。 明朝之所以黑暗恐怖是因为开国皇帝朱元璋为后代子孙想的太多了;明朝之所以没有王莽、桓玄、武则天一类的人物,是因为像于谦、袁崇焕这样的股肱之臣太多了。 我们应该在这儿沉思…… 2/ 2

明朝行政机构及官职设置

明朝行政机构及官职设置 明朝官职设置按品级,官大小要办其品,自正一品至从九品,共分18个等级。史志中有记载的,由考中进士出身的、正四品(知府)以上的兴化籍官员就有193人。 明朝官职设置按品级,官大小要办其品,自正一品至从九品,共分18个等级。史志中有记载的,由考中进士出身的、正四品(知府)以上的兴化籍官员就有193人。 三公(太师、太傅、太保),三孤(少师,少傅、少保),为明朝中央最高级官职;三公为正一品,三孤为从一品,两者位尊权重,但是一种虚职,是皇帝对大臣的加官和赠官,兴化有两位礼部尚书(周如磐、宋继祚)加封太子太保,吏部尚书陈俊加封太子少保,他们都是明代兴化品位最高的官员。 明朝初期,中书省为中央最高行政机构,明太祖朱元璋为了加强皇权,于洪武二十八年(1093)撤销中书省,自秦设立的丞相制度被废除。原中书省所辖的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六部尚书实际上成为朝廷的最高的行政长官,其品位也由正三品升为正二品。明朝兴化共出了12位尚书,除上述三人加封太保、少保外,其余九人为翁世资(户部)、郑纪(户部)、林俊(刑部)、康大和(工部)、林云同(刑部)郭应聘(兵部)、陈经邦(礼部)、曾楚

卿(礼部)、林兰友(兵部)。 都察院是明朝中央的司法行政监察机构,明朝部,院同治,院、部权并重,院长官都御史与尚书平级,为正二品,兴化官居都御史的有三人。 承宣布政使司为明地方(省)最高行政长官,明朝全国设有13个布政使司,而巡抚在明初为中央派出协调地方工作的官员,为临时的官职,任务完成之后,回朝复旨,职务也就自然取销。宣德之后(1426—1435),许多巡抚不再回朝,而成为一省最高行政长官。兴化人当布政使的有27人,巡抚3人,其官职均为正二品。 正三品官员兴化有26人,其中六部侍郎(六部的副长官)13人,通政使司(中央情报机关)通政使1人,大理寺(中央司法机关)卿1人,副都御史(都察院副长官)1人,按察使司(地方最高监察机构)按察使9人。 从三品官员兴化有24人。其中:承宣布政使司参政(省副长官)19人,都转运使司(中央在地方的办事机构)转运使3人,大仆寺(兵部在地方设立的牧养军马机构)卿2人。 明朝全国设159府,府的长官称知府,其官正四品,兴化人官居知

古代倭寇之祸源于元末天下大乱

古代倭寇之祸源于元末天下大乱 说倭寇入侵,那真是从元朝中期至明朝末年,一笔绵延了二百多年的血债。 血债的源头还在日本,从元朝中期开始,中国正“天下一统”的时候,日本却进入了内战不休的“战国时代”,“天皇”成了摆设,诸侯们割据一方相互攻打,本身又穷外带战乱,土匪强盗们更“放了羊”,就有大批海盗们结伙每年到中国沿海打家劫舍,这些人就是“倭寇”,他们穷凶极恶,每到一处皆大肆烧杀抢掠,到元末的时候中国也天下大乱,各处起义四起,元王朝疲于应付,海防自然也顾不上,倭寇们每次打劫也就越发“占便宜”,便宜占多了,不少日本诸侯也眼红,纷纷组织自己麾下的正规军来中国沿海“发财致富”,中国沿海的海盗们也纷纷与之勾结。于是从元末开始,倭寇侵扰的规模与破坏力都连年扩大,几乎到了越演越烈的地步。 台湾自然也难幸免,台湾岛位于日本列岛南部,对于倭寇来说本身就是“近水楼台”,起先台湾“原住民”多,经济比较落后,外带元王朝在澎湖地区有“巡检司”,经常能截击倭寇海盗船队,“油水少”又“风险大”,倭寇起先也就很少来。后来元末大乱,原本驻在“澎湖巡检司”的元朝军队,被陆续调往内地平叛,所谓“巡检司”早就名存实亡,此时中原内地战乱不休,不少沿海居民纷纷迁至台湾避乱,人多了经济也渐渐繁荣,

“油水多”又“风险性”低,倭寇就渐渐来得多了。《元史》上关于倭寇第一次侵扰台湾的记录,是元朝至正十三年(公元1353年),数千倭寇窜犯澎湖列岛,毁弃元朝“巡检司”在当地的要塞工事,劫掠大批钱粮扬长而去,此后倭寇对台湾的侵扰便日渐频繁。 到了元朝末年,倭寇的“开工点”又发生了变化,此时中国北方连年战乱外加自然灾害,“抢劫利润”大大降低,富庶的福建,广东等省份成了倭寇首选,而台湾,却是倭寇进入福建,广东沿海的必经之地,如此一来台湾又遭起了“二茬罪”,倭寇来的时候遭一遍抢,倭寇在广东福建抢完了,返航的时候还不忘了再到台湾抢一把,有时候倭寇在广东福建碰了壁,更要回头在台湾“捞一票”。台湾,因此既成了倭寇入侵道路的“中转站”,又是倭寇劫掠的“重灾区”。 因为大明王朝建立了,“倭寇问题”却更复杂了,东南方面,被朱元璋平定的张士诚,方国珍,明玉珍等元末割据势力,都有大批残部流落海外,他们盘踞在东南沿海的海岛上,坚持和大明王朝为敌,这些当年参与和朱元璋争天下的“枭雄”们,而且却成了杀人越货的海盗。偏偏他们又与倭寇们相互勾结,甚至有不少人后来移居日本,其中比较著名的,有张士诚的旧部刘通,陈友定的旧部金子隆等人。这群人常年生活在东南沿海,对东南沿海各处的人口,地貌,城镇分布,都可以说了如指掌,更兼戎马半生见过大阵仗,作战经验丰

谈中国与日本的关系

谈中国与日本的关系 摘要:近些年来,当中日经贸关系渐趋佳境之际,双边的政治关系却进一步滑向冷淡的深渊,其间的反差逾来逾大,几乎到了如不对政治局面加以改善,经济关系也难以为继的地步。中日关系一直是一个敏感的话题。相当多的国人谈起日本就咬牙切齿,愤愤不平。那么究竟是那方面的问题导致中日关系处成当下局面,我们又应如何正确看待和处理中日关系呢?下面就我个人的观点,浅谈我对中日关系的看法。 关键词:渊源,冲突,合作,现状,发展 一、中日关系的渊源 早在西汉时,中国和就与日本三十多个小国有来往。东汉的时候,到了光武帝时代,日本倭奴国王派遣使者来中国,光武帝还赠送了个“汉倭奴国王”金印。在经济上,中国的铁器,铜器和丝绸源源不断传往日本。 到了隋唐的时候,日本不断的派遣唐使来中国,向中国学习,在这期间有些中国人也积极向日本传播盛唐文化,其中比较著名的就是鉴真东渡日本向日本传播了诸多盛唐文化。再后来日本效仿唐制,实行了大化改新,并在当时的首都仿造了长安城建起了城市,宫殿。在日常生活中,中国的茶叶种植也开始推广,后来出现了茶道,人们还仿造唐朝的服饰创造了和服。除此之外,享有盛名的日本武士刀也是由中国的唐刀进一步演变而来。总之能学的他们都学习了。 宋元时期,南宋和日本交往频繁,元朝的时候由于京杭大运河的进一步挖通,航海技术的发展等诸多原因海船可以直达日本进一步促进了两国的经济贸易的往来与交流。 到了明朝,日本经历了战国时代,丰臣秀吉统一日本后,开始垂涎自己的老师中国了,于是倭寇频繁骚扰我国东南沿海,沿海的倭寇问题震惊了当时的朝廷,大将戚继光带领明朝的军队和朝鲜名将李舜臣共同努力,把日本赶出了中国,解决了倭寇的问题。 清朝前期,由于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所以中日交往基本断绝。 综合中国古代历史上中日的交往,不难得出这样的一个结论:日本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古代,两国交恶的时期也不是没有,但基本上是中国具有压倒性的优势,可以说在古代日本一直积极的向中国学习。 二、中日关系的现状 今时今日中日之间的关系是十分复杂难言的。用一句简单明确地话来概括就是:经济上相依相傍,政治上形同水火。其实,回顾战后中日关系发展的历程,我们不难发现,在漫长的历史年代中,中日两国的贸易合作通过民间渠道不断的得到加强,尤其是七十年代两国关系正常化以后,中日两国的经济合作进入第一个关键期。此后,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后加入WTO和经济圈全球化浪潮的到来,日本更是逐步成为我国除美国、欧盟以外的第三大贸易伙伴和第二大外资来源地;而对日本来说,中国飞速发展的经济和市场,无疑成为其最大的贸易合作对

大明朝官职详细列表

大明朝官职详细列表1、宗人府 洪武三年置大宗正院,二十二年改为宗人府。 宗人令一人正一品宗人府;左宗正一人正一品宗人府 右宗正一人正一品宗人府;左宗人一人正一品宗人府 右宗人一人正一品宗人府;经历一人正五品宗人府经历司 2、三公 太师无定员正一品三公;太傅无定员正一品三公;太保无定员正一品三公 3、三孤 少师无定员从一品三孤;少傅无定员从一品三孤;少保无定员从一品三孤 4、太子三师 太子太师无定员从一品太子三师;太子太傅无定员从一品太子三师 太子太保无定员从一品太子三师 5、太子三少 太子少师无定员正二品太子三少;太子少傅无定员正二品太子三少 太子少保无定员正二品太子三少 6、东宫 太子宾客无定员正三品东宫大臣 7、内阁 中极殿大学士一人正五品内阁旧名华盖殿 建极殿大学士一人正五品内阁旧名谨身殿 文华殿大学士一人正五品内阁;武英殿大学士一人正五品内阁 文渊阁大学士一人正五品内阁;东阁大学士一人正五品内阁 8、中书省 洪武十三年正月,诛丞相胡惟庸,遂罢中书省。其官属尽革,惟存中书舍人。 左丞相一人正一品中书省;右丞相一人正一品中书省 平章政事一人从一品中书省洪武九年汰平章政事 左丞一人正二品中书省;右丞一人正二品中书省 参知政事一人从二品中书省洪武九年汰参知政事 郎中一人正五品中书省左司;郎中一人正五品中书省右司 员外郎一人正六品中书省 都事一人正七品中书省;检校一人正七品中书省洪武二年革检校 照磨一人从七品中书省洪武二年革照磨;管勾一人从七品中书省 参议一人正三品中书省参议府吴元年革参议府;参军一人从三品中书省 断事官一人从三品中书省洪武二年革断事官;断事一人正七品中书省 经历一人正七品中书省;知事一人正八品中书省 都镇抚一人正五品中书省都镇抚司甲辰十月以都镇抚司隶大都督府 考功郎一人正七品中书省考功所洪武元年革考功所 中书舍人十人从七品中书省旧名直省舍人 9、吏部 尚书一人正二品吏部;左侍郎一人正三品吏部;右侍郎一人正三品吏部 司务二人从九品吏部司务厅; 郎中一人正五品吏部文选清吏司;郎中一人正五品吏部验封清吏司 郎中一人正五品吏部稽勋清吏司;郎中一人正五品吏部考功清吏司 员外郎一人从五品吏部 主事一人正六品吏部 主事一人正六品吏部文选清吏司洪武三十一年增设 主事一人正六品吏部考功清吏司正统十一年增设 10、户部 尚书一人正二品户部;左侍郎一人正三品户部;右侍郎一人正三品户部 司务二人从九品户部司务厅

明代的海禁与倭寇

明代的海禁与倭寇 2011-06-20 12:20:27 陈学文 一、旧题新論 明代倭寇问题的研究,一九八○年有人提出要“进行求实的研究,给予科学的评价”,认为倭寇就是反海禁斗争,倭寇王直是“记上一大功”的“视野最广阔、思想最解放的一部分中国人”。(注:陈抗生《嘉靖“倭患”探实》,刊《江汉论坛》1980年3期。)此一旧题,一经提出新论,响应者有之,辩论者却少见著文,显得沉寂。 新论要点撮要如次: 林仁川同志认为: 嘉靖时的所谓“倭患”,是明朝封建政权实行严厉的“海禁”政策,压制新发展起来的私人海上贸易,迫害海商所引起的,这就是嘉靖发生“倭患”的最根本的原因。 嘉靖的“御倭”战争是一场“海禁”与反“海禁”、压迫与反压迫、剥削与反剥削的斗争。 ——《明代私人海上贸易商人与“倭寇”》,刊《中国史研究》1980年第4期。下不详注,仅注“林文”。 陈抗生同志认为: 上述(资本主义)萌芽的因素完全可能改变中国社会内部的经济结构。可惜,明代海禁政策和其他反动政策一样,窒息着这种进步生产方式的生长。 值得称赞的是:王直统帅的武装船队,是当时世界最强大的海上商队。他们

的斗争如果成功,是可能对中国和世界近代历史发生深远影响的。 ——《嘉靖“倭患”探实》,刊《江汉论坛》1980年3期。下注为“陈文”。 王守稼同志认为: (御倭战争)是海禁与反海禁斗争激化的产物。 与其说是反对外国侵略者的战争,还不如说主要是国内战争更确切。 ——《试论明代嘉靖时期的倭患》,刊《北京师院学报》,1981年1期。下注为“王文”。 附带说明一下,王守稼同志在对“陈文”质疑后指出,类似的观点早在五十年代就有人提出过,在注释中就点出有人者即是笔者也。我不觉有些惶恐。回溯二十多年写那文时我才离开大学校门不久,读了《新建设》(1957年10期)上有一篇文章,论证御倭战争是商业战争,颇有不同的看法,于是就写了《明代倭寇事件性质的探讨》(刊于《江海学刊》1958年第7期),论旨是说明御倭战争的正义性。恐怕与“陈文”、“林文”的观点没有什么学术上的关联。因此,停止了二十多年没有再研究倭寇问题的我,只能再参阅一些文献资料,作成此文,求教于诸君与广大读者。 “林文”最系统地论述了由于明代中叶东南地区商品经济的发展,私人海上贸易商人应运而起,要突破封建政权的海禁政策,用自己的武力来冲决种种束缚,这就是倭患,是正义的反封建斗争。林仁川同志确是从分析经济领域中新情况出发来研究这个复杂的事件,是把握了研究问题的好方法。但是,可能由于对明中叶社会经济形态与商品经济发展程度上有不同的理解和认识,因而所推导出来的某些结论,就难免有些值得商榷之处。 下面我将就几个主要方面写出自己的看法。 二、倭寇的正名 正倭寇的名,是指确定这个概念所包含的基本内涵。自然也涉及倭寇的组成以及对它的褒贬。

明朝官职详表

明朝官职详表 宗人府 洪武三年置大宗正院,二十二年改为宗人府 宗人令一人正一品宗人府 左宗正一人正一品宗人府 右宗正一人正一品宗人府 左宗人一人正一品宗人府 右宗人一人正一品宗人府 经历一人正五品宗人府经历司 三公 太师无定员正一品三公 太傅无定员正一品三公 太保无定员正一品三公 三孤 少师无定员从一品三孤 少傅无定员从一品三孤 少保无定员从一品三孤 太子三师 太子太师无定员从一品太子三师 太子太傅无定员从一品太子三师 太子太保无定员从一品太子三师 太子三少 太子少师无定员正二品太子三少 太子少傅无定员正二品太子三少 太子少保无定员正二品太子三少 东宫 太子宾客无定员正三品东宫大臣 内阁 中极殿大学士一人正五品内阁旧名华盖殿建极殿大学士一人正五品内阁旧名谨身殿文华殿大学士一人正五品内阁 武英殿大学士一人正五品内阁 文渊阁大学士一人正五品内阁 东阁大学士一人正五品内阁 中书省

洪武十三年正月,诛丞相胡惟庸,遂罢中书省。其官属尽革,惟存中书舍人。 左丞相一人正一品中书省 右丞相一人正一品中书省 平章政事一人从一品中书省洪武九年汰平章政事 左丞一人正二品中书省 右丞一人正二品中书省 参知政事一人从二品中书省洪武九年汰参知政事 郎中一人正五品中书省左司 郎中一人正五品中书省右司 员外郎一人正六品中书省 都事一人正七品中书省 检校一人正七品中书省洪武二年革检校 照磨一人从七品中书省洪武二年革照磨 管勾一人从七品中书省 参议一人正三品中书省参议府吴元年革参议府 参军一人从三品中书省 断事官一人从三品中书省洪武二年革断事官 断事一人正七品中书省 经历一人正七品中书省 知事一人正八品中书省 都镇抚一人正五品中书省都镇抚司甲辰十月以都镇抚司隶大都督府 考功郎一人正七品中书省考功所洪武元年革考功所 中书舍人十人从七品中书省旧名直省舍人 吏部 尚书一人正二品吏部 左侍郎一人正三品吏部 右侍郎一人正三品吏部 司务二人从九品吏部司务厅 郎中一人正五品吏部文选清吏司 郎中一人正五品吏部验封清吏司 郎中一人正五品吏部稽勋清吏司 郎中一人正五品吏部考功清吏司 员外郎一人从五品吏部 主事一人正六品吏部 主事一人正六品吏部文选清吏司洪武三十一年增设 主事一人正六品吏部考功清吏司正统十一年增设 户部 尚书一人正二品户部 左侍郎一人正三品户部 右侍郎一人正三品户部 司务二人从九品户部司务厅 郎中一人正五品户部浙江清吏司

大明朝官职详细列表

1 大明朝官职详细列表 宗人府 洪武三年置大宗正院,二十二年改为宗人府。宗人令一人正一品宗人府 左宗正一人正一品宗人府 右宗正一人正一品宗人府 左宗人一人正一品宗人府 右宗人一人正一品宗人府 经历一人正五品宗人府经历司 三公 太师无定员正一品三公 太傅无定员正一品三公 太保无定员正一品三公 三孤 少师无定员从一品三孤 少傅无定员从一品三孤 少保无定员从一品三孤 太子三师 太子太师无定员从一品太子三师 太子太傅无定员从一品太子三师 太子太保无定员从一品太子三师 ?太子三少

太子少师无定员正二品太子三少 太子少傅无定员正二品太子三少 太子少保无定员正二品太子三少 东宫 太子宾客无定员正三品东宫大臣 内阁 中极殿大学士一人正五品内阁旧名华盖殿 建极殿大学士一人正五品内阁旧名谨身殿 文华殿大学士一人正五品内阁 武英殿大学士一人正五品内阁 文渊阁大学士一人正五品内阁 东阁大学士一人正五品内阁 中书省 洪武十三年正月,诛丞相胡惟庸,遂罢中书省。其官属尽革,惟存中书舍人。左丞相一人正一品中书省 右丞相一人正一品中书省 平章政事一人从一品中书省洪武九年汰平章政事 左丞一人正二品中书省 ?右丞一人正二品中书省 参知政事一人从二品中书省洪武九年汰参知政事 郎中一人正五品中书省左司 郎中一人正五品中书省右司

员外郎一人正六品中书省 都事一人正七品中书省 检校一人正七品中书省洪武二年革检校 照磨一人从七品中书省洪武二年革照磨 管勾一人从七品中书省 参议一人正三品中书省参议府吴元年革参议府 参军一人从三品中书省 断事官一人从三品中书省洪武二年革断事官 断事一人正七品中书省 经历一人正七品中书省 知事一人正八品中书省 都镇抚一人正五品中书省都镇抚司甲辰十月以都镇抚司隶大都督府考功郎一人正七品中书省考功所洪武元年革考功所 中书舍人十人从七品中书省旧名直省舍人 2 大明朝官职详细列表 吏部 尚书一人正二品吏部 左侍郎一人正三品吏部 右侍郎一人正三品吏部 司务二人从九品吏部司务厅 郎中一人正五品吏部文选清吏司 郎中一人正五品吏部验封清吏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