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浅谈小学科学实验教学

浅谈小学科学实验教学

浅谈小学科学实验教学
浅谈小学科学实验教学

浅谈小学科学实验教学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是科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而实验是从感性到理性、从具体到抽象、从简单到复杂,适合学生身心特征,符合学生认识规律。下面,结合教学实际,谈谈笔者对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一些看法:

一、提前预习,搜集信息,准备充足

预习是小学生在实验探索前获得知识背景的主要途径。此外,还可以让学生从多方准备,搜集相关信息。如:教学《认识岩石》一课前,让学生在课外通过实地观察、了解生活中所见的不同岩石及其不同用途,收集小块岩石标本,这样,为上好这堂实验课奠定了基础。

学生创新思维发展的探究性实验课堂,是培养学生积极心态的前提。教师应根据探究内容,精心创设教学情境。如:采用小魔术、小实验、小故事、竞赛活动等形式,以趣导行,从而使学生产生主动学习的动机。如:教学《鸡蛋从高处掉下来,会怎样?》一课时,引发学生实验的兴趣和行动。但在材料选择上由学生根据需要自由选择和组合,不限制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尽可能自己准备材料。

二、自主实验,学做结合

在科学实验教学中,教学活动应富有探索性。让学生在做中探究新知,亲自经历过程并成为科学的发现者,使学生的潜力得到开发,创新意识得到培养。

课堂演示实验变为分组实验,教师应作一些必要的指导,让学生独立用实验去探究新知,获取感性体验。如:教学《怎样接亮小灯泡》一课时,教师出示相关材料,小组内人员自由探索组装。这样,学生有一种自主探索的亲身体验,有一种发现的成就感。同时,学生的合作精神也得到了发展。

三、课外拓展,学以致用,不断发展

课堂实验教学在实验时间、器材、场地及学生的差异等方面存在着一些缺陷。因此,应利用课余时间让学生做实验、搞小制作、小发明。如:教学《磁铁的性质》一课时,应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设计并制作磁性玩具。如:制作出像磁性蝴蝶、猴子爬、小人在天花板上行走等多种磁性玩具以及利用磁铁的日常生活用品。这样,有利于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总之而言,小学科学实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合作精神。使学生体会到科学奥秘无穷,这样就更加激发学生对学习科学知识的强烈欲望。

浅谈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策略

首都师范大学 成人高等教育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论文题目:浅谈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策略 学生姓名:赵宝莹 院系名称:初等教育学院 专业名称:小学教育 学号:3153008153 指导教师:汪婷 2017年 2 月 6 日

首都师范大学成人高等教育 毕业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论文/设计,是本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研究/设计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如违反有关规定或上述声明,愿意承担由此产生的一切后果。 论文作者签名:赵宝莹 日期:年月日

浅谈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策略 摘要:要把探究作为学习科学的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方式,又是学习的目标。而进行探究活动最常用的办法就是实验。实验教学充当着和从抽象到具体,从书本到实践的桥梁,它是理论教学的验证与持续。实验检验着理论的正确与否,巩固并深化了理论教学的成果。所以说,实验教学在小学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以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策略为课题进行了充分研究。第一部分表明了进行这一问题的现状,第二部分分析了小学科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第三部分提出来了问题的关键对策。 关键词:小学、科学、实验教学

目录 引言 (5) 一、现状 (5) (一)研究背景 (5) (二)研究现状 (5) 二、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6) (一)小学科学实验教学存在目的性不足的问题 (6) (二)小学科学实验教学存在合作学习流于形式的问题 (6) (三)小学科学实验教学存在脱离实际的问题 (7) (四)材料不能满足需求 (7) (五)实验教学内容闭塞缺乏科学性 (7) 三、对策 (8) (一)明确实验教学目的 (8) (二)优化合作学习方法 (8) (三)加强实验教学与生活的联系 (8) (四)改进实验材料突出实验现象 (9) (五)构建完善的小学科学实验课程体系 (9) 四、结论 (9) 参考文献 (11)

浅谈小学科学课创新教学

浅谈小学科学课创新教学 从事科学课教学已经好多年了,在教学中自己经过反思、揣摩,积累了一些自己的观点。我认为新世纪的课堂教学突出特点是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小学科学课堂创新的教学模式,不仅会促进学生求知欲滋长旺盛,而且还会刺激新思路的开拓。因此小学科学教学要有创造性、操作性、实践性和社会性。这样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全过程,从中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产生浓厚的探索兴趣,增强创新的意识。如何在科学课中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实施创新的教学策略?下面谈谈自己的几点做法: 一、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培养发展个性的思维心理学认为:“想”是人在头脑里对已储存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选、重组,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它是一种思维形式。学会了想,丰富了想的能力,思维变的灵活了,想出许多奇思妙想,这一“想” 的过程,也就是创新的火花,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 1. 给学生思考的空间。“思考过程是一个自我控制的自发的释放过程。”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索,大胆猜想。让学生多想,边听边想、边看边想、边实验边想、要从多方面想、多角度大胆的想,鼓励学生敢想、想得新、想得奇、想得准。

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 2. 给学生表达的空间。表达是思考结果的表现,在课堂上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发言越积极说明思考的越多。即使说错了,在正面指导后,鼓励学生敢于发言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不挫伤学生发言的积极性。我们都知道“盲人摸象”的故事,同一种物体,有的说圆形,有的说是长方形,有的三角形等各不相同的答案,这是正常的,这是他们的认识水平所决定的,通过大家的讨论后,是能达到共识的,而教师要做的是要让学生把自己的想法,自己的意见说出来。 3. 给学生动手的空间。小学生充满好奇、好动、好玩的天性。他们什么都想摸一摸,感受其特点;玩一玩,感受其中奥秘;做一做,提高了实践能力。根据学生的这一年龄特征,在教学中积极创造条件,尽量满足他们的动手要求。在玩中学,在学中玩,让他们玩出明堂来,玩出知识来。 二、学会观察,敢于提出问题观察是学生获得对事物的感性认识,从感性认识中想出问题,敢于提出问题。根据小学生具有强烈好奇心的特点,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能从不同角度洞察事物的形态、构造、性质以及变化发展的规律,发现其中问题,尤其是发现或提出新奇的问题。一节好的科学课,都是从学生观察发现问题入手的。教师利用精心准备的教具,让学生在观察与实验过程中发现问题,并用语言准确地提出问题,完成学习的初始阶段。 例如“滑轮组”一课,教师让学生首先观察滑轮组,然后做实

如何有效开展小学科学实验教学

如何有效开展小学科学实验教学 小学科学课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科学课程标准》中强调:“科学学习要以科学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方式,又是科学学习的目的,而实验则是探究活动中最常用的一种方式。因此,在教学中要通过一系列的实验,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把科学知识的学习和科学探究活动有机结合,实现获取知识、锻炼技能、培养兴趣的目标。那么,如何有效地进行实验教学,使学生达到自主探究和应用知识的目的,提高学生实验探究能力呢? 一、精心准备,提供有结构的探究材料。 丰富的、有结构的材料能激发学生们的灵感,活跃学生的积极性思维,从而创造性的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在材料的准备上,我们要根据教学所需,准备多种多样的材料,才能更好地进行实验教学。我们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资源和力量,在上每一节课前,有些材料可以让学生提前去收集。学生无法准备的材料再由教师收集。根据教材内容的需要,在充分了解实验的基础上,还可以让学生尝试利用一些废旧材料,经过精心设计,制作出简便且有实用价值的教具。 二、组建小组,科学搭配探究的伙伴。 合作学习能使学生看到问题的不同侧面,对自己和他人的观点进行反思或批判,从而建构起新的和更深层次的理解,易于生成新的问题。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集体观念和合作意识。不同的合作伙伴会有不同的效果,教师要在科学探究前先组建合作小组,将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学习兴趣、性别、个性不同的学生分配在同一组内,组成4人的小组,促使合作学习小组形成“组内互助合作,组间相互竞争”的氛围。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各组进行制订计划、实验和调查、研讨和综合意见等合作学习,共同经历成功与失败的过程,达到资源共享、共同提高的目的。 三、培养学生规范的操作技能 学生实验的作用是让学生学习、验证、探究科学规律,通过对实验仪器的规范性操做,提高观察技能,并尝试处理实验数据,进行误差分析,写出实验报告,使实验能力得到全面的提高。正确、规范的操作并非限制学生的思维发展,而是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工作总结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工作总结 基本完成了实验教学计划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并填写了相关的表册资料,学生分组实验还填写了学生实验报告单。在开展实验教学的同时还注意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热情,不只是在实验室里完成各项实验,还让学生走向生活、走向社会,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体验科学。 一、工作回顾 本学期,严格实验教学目录认真开展实验教学工作,基本完成了实验教学计划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并填写了相关的表册资料,学生分组实验还填写了学生实验报告单。在开展实验教学的同时还注意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热情,不只是在实验室里完成各项实验,还让学生走向生活、走向社会,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体验科学。 为了上好实验课,每上一节课实验都要做充分的准备,认真研究教材,熟悉实验的操作步骤,考虑实验中的安全因素,坚持"课前准备,课后整理"的原则开展实验教学工作。对实验仪器的保管和使用都有严格的规定,严格按有关规定操作,并教育学生在使用中加强防范意识,对易损、易坏仪器要特别小心,注意轻拿轻放,从而降低了仪器的损耗率。 二、具体做法 1、实验教学完成情况 开学初,严格按下发实验目录,结合本校实验仪器配备情况,拟定实验教学工作计划和学生分组定期完成实验进度表,理清实验教学思路,从而指导实验教学的开展,顺利完成了本册教材中的分组实验、演示实验以及课外实验。并对学生实验操作和科学探究能力进行了考核登记,评定了学生的实验成绩。 2、仪器的使用与保管 实验仪器的保管有了良好的条件,进而更好的推动了实验教学开展,仪器开出率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在教学中,仪器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给学生进行了详细的讲解,使学生了解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并且对易碎的玻璃等仪器要小心轻放。从而降低了仪器的损失率。同时还对学生进行实验安全教育,使学生注意实验安全事项,因而降低了实验安全事故的发生。 3、账册表册资料的整理 对新购入的实验教学仪器及时进行入账,各表册资料的搜集,主要采取了"课前填写,课后整理归档"的方法进行。实验教师提前两天填写的"实验通知单"、"仪器借(领)还登记表",用后及时归还,然后进行整理归档,装入档案备查。 三、存在的问题 在实验教学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浅谈提高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浅谈提高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摘要】《科学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是科学课的生命。”但我们在平时的教学和听课中发现科学实验探究活动,往往只流于形成,实验效果低。因此在实验教学中,通过“创设学习情境,激发探究兴趣;选择合适方法,引导实验开展;改进教材,有效实验;补充延伸,拓展实验”来提高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有效性 小学科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让学生通过亲身参加实验获得知识是搞好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关键。但目前小学科学课实验教学中存在:常规未养成,课堂闹哄哄;分组不合作,多数作壁上观;动手不动脑,探究层次浅;材料杂而乱,摆弄无结果等问题,导致实验教学往往只流于形式,实验效果低。要达到让小学生能够通过科学实验收获大量的科学知识,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的教学效果,提高实验教学的有效性是最重要最根本的策略。我结合教学实践从“创设学习情境,激发探究兴趣;选择合适材料,方便实验操作;选择合适方法,引导实验开展;改进教材,有效实验;补充延伸,拓展实验”等几方面作了探讨。试图就如何提高课堂教学中实验教学的有效性进行分析,探求策略。

一、创设学习情境,激发探究兴趣 乌申斯基说:“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对于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来说,兴趣是学习的动力,给学生创设各种让他们感兴趣的教学情境,是激发其探究兴趣的有效途径。“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因此只有在科学课的开头,通过创设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组织好学生开展有效的实验探究。那么如何去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呢?我认为:结合教学内容,合理选择创设情境的方法(如故事、魔术、游戏、实物、悬念等),就能有效的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在《磁铁有磁性》一课中,有位教师是通过游戏创设学习情境的。这位教师拿出一个“钓鱼玩具”,请四位学生上讲台比赛“钓鱼”,一下子学生都抢着上去了,学生的兴趣都上来了。当四位学生完成“钓鱼”比赛后,给学生抛出一个问题:为什么用“鱼竿”能把“鱼”掉上来呢?学生很快就在下面议论开了,有的说是鱼钩,有的说是磁铁……,甚至有学生说拿来研究一下。学生们的探究兴趣都被这个游戏激发了,这样后面的实验探究都能有效的开展了。 二、选择合适方法,引导实验开展

小学科学实验操作考核试题与评分表

后白塔小学科学实验操作考核试题 气体的热胀冷缩 (四年下册) 班别姓名座号成绩 完成下列操作 1、讲述仪器用品名称(20分) ①烧瓶(10分)②水槽(或烧杯)(5分)③气球(5分) 2、气球受热的变化(40分) ①在烧瓶口上套一个小气球(20分) ②将烧瓶放入热水中,观察气球的大小变化(20分) 3、气球受冷的变化(30分) ①将烧瓶放入冷水中,观察气球的大小变化(15分) ②解释气球大小变化的原因(15分) 4、整理仪器(10分) 仪器用品能整齐放回原处 实验记录 气球大小变化证明:

后白塔小学科学实验操作考核评分表 试题:气体的热胀冷缩 (四年下册) 学校:班级:考核日期:年月日

监考员签名: 后白塔小学科学实验操作考核试题 磁铁两极的相互作用 (三年下册) 班别姓名座号成绩 完成下列操作 1.讲述仪器用品名称(20分) ①条形磁铁(10分) ②指出一块条形磁铁的南极和北极(涂色的条形磁铁)(10分)2.观察磁铁两极的相互作用(35分) ①将两块涂色的条形磁铁两极相互接近,观察发生的现象(20分) ②判断磁铁两极相互作用的结果,填写实验记录(15分) 3、判断未涂色条形磁铁的南极和北极(35分)

①将涂色条形磁铁与未涂色条形磁铁靠近(10分) ②判断未涂色条形磁铁的南极和北极,用S和N标上记号(15分)4.整理仪器(10分) 仪器用品整齐放回原处。 实验记录 磁铁两极相互作用的结果:同极相互,异极相互 后白塔小学科学实验操作考核评分表 试题:磁铁两极的相互作用 (三年下册) 学校:班级:考核日期:年月日

监考员签名: 后白塔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技能操作测试试题班别姓名座号成绩 实验目的:定滑轮的作用 实验器材:定滑轮、铁架台、测力计、杠杆尺、钩码等。 实验步骤: 1、用测力计提起50克的钩码,测出所用的拉力。 2、用定滑轮提起50克的钩码,测出所用的拉力。

小学科学课的实验探究步骤和方法

小学科学课的实验探究步骤和方法 科学性原则: 必须是科学的,符合科学教育的规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主体性原则: 必须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 活动性原则 必须有利于指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必须有利于学生各种探究活动的开展 过程性原则 必须有利于学生亲身经历探究过程,在探究过程中获得过程的体验创新性原则应当在吸收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立足创新,重视创造出一些与传统教学方法不同的教学方法。 探究发现法 在教师指导下,向科学家那样通过自己的探究和学习,发现事物发展变化的原因和内在联系,找出变化规律的方法,在经历探究和发现的过程中,学到科学知识和学习科学的方法。在科学课中,运用此方法的只要目的是充分发挥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探究发现的过程中学会发现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自学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小组讨论法: 是以小组为单位,学生围绕教师提出的有关问题,在小组的群体中交流个人看法,相互学习,从中获得对该问题的深入认识或进一步了解的方法。角色扮演法: 是运用模拟、小品等形式进行活动的一种方法。在角色扮演中,首先要创设一种情境,有一部分学生担任角色并进行表演,另一部分学生观看,认真注意与活动 目的有关的具体行为。表演结束后,讨论在表演中的体验和表现出的行为。这种活

动形式把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使活动过程艺术化、生活化,使学生在角色扮演和角色交往中,获得对过程的体验。 作品制作法: 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使用工具、设备,通过模仿或重新设计,加工制作作品,进行实践活动的方法。由于制作活动符合儿童喜欢动手、爱玩的天性,具有玩玩做做的特点。 信息搜集法: 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对某个方面的有关信息进行搜集、整理、比较、分析、综合,从而认识事物的活动方法。通过信息搜集,使学生初步了解信息搜集法的基本过程,从中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和搜集、处理、交流、应用、评价信息的能力。 信息搜集法的运用不仅在于让学生通过信息搜集获得新知,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参与搜集、整理、分析、交流信息的过程,学习运用搜集信息开展研究的方法,提高他们的信息意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我对小学科学课自主探究学习的认识 自贡市大安区大安小学: 李华 小学科学课是一门开设不久的课程,它包含着科学概念,科学理论,科学知识的方法和技能等丰富的内容,在这门学科的教学中,教师要引领学生对科学进行探究,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使学生在学习中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从而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我们要对小学科学课进行综合性学习和研讨,从现象和事实出发,帮助学生进行概括总结,得出结论,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谈谈几点肤浅的认识 首先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

新课标小学科学到级实验考核方案

小学科学实验考查实施方案 为了进一步促进我校《科学》实验教学的开展,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动手能力,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小学科学安排了大量的科学实验,给学生提供了通过探究实验活动获得科学知识的机会。学生通过做探究性实验获得科学知识,就需要有较高的实验能力。所以我校每学期对学生进行科学实验考查。 一、考查的总体思路 小学科学课程(3—6年级)是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即通过科学教育使全体学生逐步领会科学的本质,乐于探究,热爱科学,并树立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使全体学生学会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解决自身学习、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为此,《科学》课的考核必须为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这一最高目标服务。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无论是性格、心理特征、认知水平都是不同的。我们在对学生进行考核时,不仅要注重学习的结果,更要注重学生技能和心理的发展和变化。要以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点,既要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又要重视学生的思想认识的发展,以及多方面潜能的发展,注重学生创新意识的、创新能力培养、实践能力、实验观察和实验操作技能的提高。 小学生的实验能力不是仅仅指小学生操作实验的能力,而是一种综合的实验能力,是指小学生在科学学习中理解实验目的要求,按照教材提供的实验方案或者自己设计的实验方案进行有步骤地操作实验、采集实验数据、分析实验数据、归纳总结实验结论的综合能力。培养小学生的实验能力有利于学生开展自主探究性活动,有利于整理习惯的养成,有利于学生独立能力的养成,综合发展小学生的科学素养,提高科学课的教学效率。 二、考查的方向 1.认识常见的实验器材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存在的几点建议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几点建议 针对当前课堂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谈谈自己的点滴思考。 问题之一、科学课堂教学中,突出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忽视了教师的主导性。 以往的课堂教学,教师是知识的主宰者,是教学的权威者。正如愈老夫子所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课堂教学中,老师将知识像流水一样传递给学生,学生成了被动接受知识的工具。教师是教学流程的控制者、活动的组织者、教学容和学习方法的制定者,学生的主体性不复存在,灌输、接受式学习成了课堂教学的主旋律,课堂成为一潭死水,而教师却成为课堂教学的绝对权威。 课改以后,新的教学理念深深影响着我们的老师,课堂教学的学习要面向每一个学生,学生才是科学学习的主体。仿佛一夜春风来,于是,课堂教学又是另一番景象。为了突出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把“自主”性还给学生。在科学课上,有的老师甚至害怕讲解,怕老师的话多了就是没有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好像讲解就是违背了新的课程理念。在学生进行探究性实验时,为学生准备了丰富的实验材料之后,老师不加引导,不予以启发,接下来就让学生自己去进行实验。导致探究目标不明确,合作意识不强,最后科学的

课堂上乱糟糟一片,实验以失败而告终,更别谈追求课堂教学的高效率了。这些做法,其实是对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的片面的理解,表面上是让学生获得了一种自主的权利,实际上并不是真正的自主。 如在教授小学科学课《土壤》一课,课前老师为学生学生准备了大量的材料,旨在让学生通过实验,自主探究观察土壤的特点。可是在教学中,有的老师把材料分给小组之后,没有引导学生进行实验前的讨论和交流,实验方案的制定和设计,就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实验、自己去观察,于是课堂上一片“翻天覆地”,“热闹”非凡,土壤到处都是、水洒满了桌面,实验效果可想而知,给了学生大量的时间,收效甚微,效率低下,更何谈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学生自主学习是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能动的、创造性的学习活动。学生自主学习并不是放任“自流”,他离不开教师的指导,片面地理解学生自主学习而忽视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只会使我们的课堂教学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他需要在我们老师的引导下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提出探究的问题、给予充足的时间、引发矛盾冲突,让学生去讨论、交流,去创造,真正体现自主学习。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的主导性同等重要,正确把握两者的关系,才不会歪曲课改的精神,才会更好地把握好课标的精神,我们的课堂教学才会精彩起来。

浅谈小学科学实验课探究

浅谈小学科学实验课探究 摘要:小学科学实验课要从学生的实际、生活的实际、课堂教学的实际出发,围绕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提高操作技能,像科学家那样用科学的态度、科学的方法去探究。运用灵活多样的方法,使实验课走向成功,达到教学的目的。 关键词: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探究 中图分类号:G6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3)02-0069-02 小学科学实验课的基本理念,着眼于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关注每一位学生,倡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亲历探究科学奥秘的过程,使他们在观察、提问、设想、动手实验、表达和交流的探究活动中,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建构基础性的科学知识,获得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培养他们的科学态度、科学精神和科学思维的方法,使学生初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科学》实验教学是小学科学探究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意识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总结几年来的教学经验,谈谈自己对科学实验课教学的几点做法。 一、人人都参与实验活动

我们都知道爱因斯坦小时候做小板凳的故事,即使做得不像样,可也是亲自动手做成的。实验活动不能要求学生像科学家做实验那样规范,而是让学生像科学家那样,用科学的方法、科学的态度去探索,认识自然界中事物的性质和规律。无论实验小组中有几个学生,都是实验活动的主体,每一个学生都有一定的地位,发挥一定的作用,其操作都关系到本组实验的成败。千万别低估了学习成绩差的学生,也许他们操作得更认真,做的更成功。即使不成功,最起码也经历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增强了集体荣誉感,培养了团结协作的精神。特别是人多材料少时,老师不能有偏见,要合理分配,不能造成能力好的越来越强,能力差的越来越弱。甚至会出现一些滥竽充数的“小懒人”,或是一些盛气凌人的“小霸王”。不要怕仪器被弄坏,放心大胆地让学生去探究。为这些各具特色的个体提供实验活动的舞台,让每个学生尽情尽兴。在实验活动中,将自己的所做、所见、所想进行对比,才会有一定的收获,保证每个学生的探究欲望得到满足。 二、实验课要具有开放性 《标准》指出:“教师不要把上下课铃声当做教学的起点和终点,小学生探究科学的活动往往不是一节课所能完成的。”让科学探究由课堂走向课外,由书本走向自然,将学生的科学学习置于广阔的背景中,更好地体现“开放性”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有效性研究(4篇)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有效性研究(4篇)第一篇: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有效性策略 小学科学实验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性学科,在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开拓学生的认知视野有着积极的作用。但是当前在很多小学的实验教学实践中,还是存有很多的问题和不足,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小学生动手操作的积极性不高,以及学生完成不了实验内容这些方面。导致这些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除了受到传统教育理念的束缚,教师不重视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之外,还在很大水准上受到了实验教学方式的影响,很多教师都没有很好遵循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没有准确认识到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不能合理安排实验教学环节,压缩学生的实验时间,同时枯燥的实验方法和单一的实验材料都严重影响了学生主动实验的积极性,最终形成了小学实验教学有效性不高的现状。要想解决当前小学实验教学中的不足问题,就需要教师积极主动探索更加高效的实验教学方法,从增强对学生良好实验习惯的培养开始,持续地提升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一、培养良好的科学实验习惯 要提升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就需要增强 对学生良好科学实验习惯的培养。首先就需要学生能 够做到按时上课,并保持顺序进入实验教室,这就需 要班长发挥组织的作用,带领学生在实验室外面组成 整齐的队列,并保持安静,按时按点进入到实验室中,保证实验教学的顺利开展。除此之外还要培养学生善 于倾听的习惯,每个学生都必须在其他人发言或回答 问题的时候保持专注的倾听。有些学习基础好的学生 在别人发言时经常会自顾自进行实验,有些同学在别 人回答问题时经常会搞小动作,这些现象都严重防碍 了实验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因此教师增强对培养学 生倾听能力的重视,及时发现并改正学生的不良习惯,为提升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奠定基础。 二、提供有趣味的科学实验材料

浅谈小学科学课的实验教学策略(1)

浅谈小学科学课的实验教学策略 【摘要】:小学科学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同时又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综合学科。实验教学在小学科学课的学习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它常常以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学生步入奇妙的科学殿堂;常常能激起学生的创新潜能。它对于培养学生的动口、动手、动脑水平,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水平,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都具有其他教学手段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在科学教学中,增强并改进实验教学,无疑是培养学生创新水平的最好途径。【关键词】:实验材料体验创造力多媒体技术 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学习科学课的过程,是从观察现象,实行实验出发,经过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形成概念、规律,然后再回到实践中去实行检验和使用的实践——理解——再实践——再理解过程。所以实验在学习科学基础知识的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学习科学课程必须重视实验。 一、实验材料的选择是重要的环节。 材料的选择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我在教学《种子萌发的条件》一课的时候,遇到了一个难题——怎么也找不到菜豆。在教学前,我请教了别的同行,希望能够得到好的建议。在同行的建议下,我选择了黄豆,花生,绿豆。原因是我考虑到一些实际教学的需要:学生们了解和熟悉这几种种子而且容易收集。相反,教材里面提到的菜豆学生则很陌生,而且我们这里也不易收集。 材料选择要具有代表性。还以《种子的萌发》为例,单子叶和双子叶的种子——花生和玉米就很典型。而《各种各样的茎》中我就选择了冬青树苗,牵牛花,葡萄苗,趴根草这四种典型的植物作为研究对象。代表性的材料不但决定了学生实验的有效性,而且提升了教师教学的目的性。 二、实验的过程要让学生充分体验。 理化类的实验应该有所扩展,提升学生兴趣。案例和分析:《物质的变化》中有两个重要的实验,检验淀粉和淀粉与唾液混合的结果。我在教学的时候发现学生对淀粉这种物质的理解在实验后并没有多少提升,于是我开始思考改进实验的内容。我希望能够提升学生在生活中理解淀粉的水平,比如哪些食物中含有淀粉。我选择了很多材料来检验——馒头,米饭,马铃薯,面条,薯条,番薯,板栗,玉米,芋头,南瓜等等。在分组检验不同食品的时候,孩子们得到了充分的理解。 动植物观察类的应该利用“童趣”为支撑点。案例和分析:《蜗牛和蝗虫》中学生应该充分地观察这两种动物。为了达到“充分”的目的,我发给学生解剖器材,放大镜,蚊烟,火柴,水杯,树叶。这样,学生的观察就不是局限于眼睛了,在3个课时的充分活动中,孩子们了解了蜗牛原来不吃有蜡质的树叶,蝗虫和蜗牛也会游泳,蜗牛怕烟火,蝗虫不怕烟,怕火,蝗虫和蜗牛的壳里真复杂。制作类的实验应该能“玩地转”。案例和分析:《风的观测》、《做个小磁铁》、《制作我们的小乐器》、《美丽的彩虹》等这些具有小制作性质的实验课就应该给学生充分的时间玩耍,学中玩,玩中学,事半功倍。 三、实验中要注意学生创造力的锻炼。 1、“疑问”的作用。在教《小电珠》一课时,我一开始简单介绍了电池,电线,灯泡后,先不讲明怎样做才会让小电珠发光,而是提出疑问:“谁能让小电珠发光。”在学生理解仪器的基础上充分调动学生敢于思考,利用现成的仪器去实践,并在愉快和谐的气氛中争着去比一比谁最快让小电珠发光,既激起学生的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案例.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案例 种子的发芽实验(一 【案例背景】 本节是以探究性实验教学模式为契机的,根据教学目标,通过学生讨论,提出问题——实验猜测——设计实验——进行实验——验证推测的途径,很好的落实了本节课的教学目的,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科学问题和小组合作的精神,同时培养了学生用实验来说话的思想,从而达到学习科学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 为了更好的发挥学生自主探究能力,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们自己讨论并参考书本上的对话和图解来设计如何做实验,然后教师给予适当引导指路,从而达到师生共同进入教学情境,营造和谐、民主、轻松的探究学习气氛。 本课的引入从谈话开始,通过对植物的一生从种子开始,提问它的发芽需要什么引入,学生会很快说出土壤、水分、空气、温度、阳光等条件。教师再给予分析与指导帮助学生得出种子发芽的必须条件是水分、空气和适宜的温度。通过选择一个研究对象设计对照实验,并进行实验,同时强调学生要观察和记录。 【案例描述】 (一新课导入 师:植物一生是从种子开始的,那么种子发芽需要什么条件? (二新课教学 师:让学生展开讨论绿豆种子发芽到底需要什么条件。 学生:讨论种子发芽需要哪些条件,学生会讨论出需要土壤、水分、空气、温度、阳光等条件。 师:那么大家想想,依据经验猜测绿豆种子发芽必需的条件。

学生:绿豆种子发芽必需的条件有:水分、空气和适宜的温度。师:为了探究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首先我们选择一个研究条件,那么选择什么? 学生:充分讨论之后可能会选择水分,可能会选择适宜的温度,也可能会选择空气。 师:这里我们选择水分为研究对象,让学生讨论怎么进行实验。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确定实验设计方案,并写出实验计划。 实验计划 提出问题:绿豆种子发芽必须需要水吗? 推测:绿豆种子发芽必须需要水。 两个组相同的条件:温度,空气,各三粒大小相同的绿豆种子。两个组不同的条件:水 实验方法:实验分两组,一组种子得到水,保持湿润为实验组;一组得不到水,保持干燥为对照组,这个实验至少要有 两组同时进行。 首先让学生用放大镜观察种子,观测它们的大小,让学生记录它们的大小,并用适当的词汇描述。 下面来指导学生实验: 准备好实验所需的材料,想清楚操作方法。步骤:<1>首先准备两个不漏水的盒子。<2>在两个盒子内垫纸巾并按三个洞。<3>在纸巾上各放三颗绿豆种子。<4>往一个纸巾上滴水,另一个不滴水。<5>最后给它们进行编号,坚持每天观察种子的变化,把自己的发现记录下来。

小学科学教学评价方案

小学科学教学评价方案 篇一:小学科学评价测试方案 科学评价测试方案 一、评价目的 评价的目的是全面考察科学学科学生的学生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评价通过形式多样的全面评价促进师生共同发展。对学生科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的与态度的形成与发展;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探究过程中的文化发展;还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二、评价原则 让学生体验进步与成功,从而产生进步的动力,要使学生喜欢科学喜欢评价。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成长。要承认学生有两种或多种差异,允许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成功和失误。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和评价的主体,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与反思。对学生平时参与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学习兴趣、态度、情感、合作与交流能力进行评价。 三、评价措施 1、建立小组合作评价制度

合作评价是指学生的合作学习小组中组评。每个学生在合作学习中都有不同的表现。例如有谁的解决问题思路广泛,谁的方法最精妙,谁在本次合作中的进步最大,谁的贡献最多等等。 2、终结性评价终结性评价是在学期结束时对学生进行的全面评价,包括学业成绩、学习态度、学习方法、探究与实践能力、合作与交流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价。主要目标是给学生的学业和其他发展评定成绩,提供及时的建设性的成绩反馈。 四、具体评价测试方案如下: 1、平时表现(由教师评)50% (1)、课堂表现(30%)教师每班准备一份名单类似点名册。在每次上课时把学生的表现记录下来,主要看学生回答问题,实验分析,实验操作中的表现等,期末根据各自的表现确定该生在课堂表现方面的分数。 (2)、书面作业(10%)根据平时作业的批阅情况记载确定该学生获得的分数。作业一般是打等级制的,可分派任务给课代表或小组长列表记载。 (3)、其它学习态度(10%)主要包括教师布置的实验材料的准备情况, 科学课上的 - 2 - / 6

小学科学所有实验操作

2、测量水的温度 实验课题:测量水的温度 实验器材:烧杯、温度计、冷水、热水。 操作步骤: 1、将一个烧杯盛冷水,一个烧杯盛热水。 2、检查温度计是否完好。 3、测冷水温度:将温度计的下端浸入盛冷水的烧杯里,观察、读数。 4、测热水温度:将温度计的下端浸入盛热水的烧杯里,观察、读数。 实验结论: 实验测得冷水的温度是(),热水的温度是()。 注意事项: 1、手拿温度计的上端。 2、将温度计放入水中时,下端不能碰到烧杯的底与壁。 3、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的水,视线与温度计的液面持平。 3、磁铁的性质 实验课题:磁铁的性质 实验器材:条形磁铁2块、铁片、铜片、木片、塑料片、塑料小车2个。 操作步骤: 1、吸铁实验:把铁片、铜片、木片、塑料片放在桌面上,用磁铁的一端去吸,观察实验现象。 2、同极作用:把一块条形磁铁放入塑料小车里,把另一块条形磁铁放入另一辆塑料小车里,用磁铁的南极去接近另一块磁铁的南极(或磁铁的北极去接近另一块磁铁的北极),观察实验现象。 3、异极作用:把一块条形磁铁放入塑料小车里,把另一块条形磁铁放入另一辆塑料小车里,用磁铁的南极去接近另一块磁铁的北极(或磁铁的北极去接近另一块磁铁的南极),观察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磁铁能吸铁;磁铁的同极相互排斥,异极相互吸引。 注意事项: 1、磁铁容易摔坏,要注意拿好拿稳磁铁。 2、做实验时要注意观察实验现象。 3、整理仪器和实验桌。 4、用指南针定方向 实验课题:用指南针定方向 实验器材:指南针 操作步骤: 1、检查指南针是否完好。 2、把指南针盒放平,让指南针自由转动。 3、待指南针的磁针停止摆动后,转动指南针盒,使方位盘上标明的南(S)、北(N)方向与磁针指的方向一致。 4、对照方位盘,确定出各个方向。 实验结论: 用指南针能确定东、西、南、北方向。 注意事项: 1、指南针要轻拿轻放。 2、指南针盒要放平。 3、整理仪器和实验桌。 5、高锰酸钾的溶解 实验课题:高锰酸钾的溶解 实验器材:烧杯、玻璃棒、高锰酸钾、水 操作步骤: 1、将烧杯装上水。 2、将高锰酸钾药品放入烧杯里。 3、用玻璃棒搅拌。 4、观察高锰酸钾药品在水中的溶解现象。 实验结论: 高锰酸钾能在水中溶解。 注意事项:

小学科学实验考核方案

小学生科学实验能力考核方案 为了进一步促进我校《科学》实验教学的开展,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动手能力,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小学科学安排了大量的科学实验,给学生提供了通过探究实验活动获得科学知识的机会。学生通过做探究性实验获得科学知识,就需要有较高的实验能力。根据有关文件要求,我校每学期对学生进行科学实验观察和实验操作技能考核。 一、考核的总体思路 小学科学课程(3—6年级)是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即通过科学教育使全体学生逐步领会科学的本质,乐于探究,热爱科学,并树立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使全体学生学会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解决自身学习、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为此,《科学》课的考核必须为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这一最高目标服务。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无论是性格、心理特征、认知水平都是不同的。我们在对学生进行考核时,不仅要注重学习的结果,更要注重学生技能和心理的发展和变化。要以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点,既要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又要重视学生的思想认识的发展,以及多方面潜能的发展,注重学生创新意识的、创新能力培养、实践能力、实验观察和实验操作技能的提高。 小学生的实验能力不是仅仅指小学生操作实验的能力,而是一种综合的实验能力,是指小学生在科学学习中理解实验目的要求,按照教材提供的实验方案或者自己设计的实验方案进行有步骤地操作实验、采集实验数据、分析实验数据、归纳总结实验结论的综合能力。培养小学生的实验能力有利于学生开展自主探究性学习活动,提高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的效果,增强小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的兴趣,提高小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的自信心,综合发展小学生的科学素养,提高科学课的教学效率。 二、考核实验能力(包括实验观察和实验操作技能)应注重的方面一、明确实验目的,有序进行实验,培养学生的科学实验能力 爱动手是小学生的特点,动手做实验是小学生的最喜爱的活动。可是,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们爱做实验,但是却不知道怎样去把实验做好。教学中常常出现这

浅谈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策略

浅谈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策略 小学科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让学生通过亲身参加实验获得知识是搞好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关键。要达到让小学生能够通过科学实验收获大量的科学知识,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的教学效果,提高实验教学的有效性是最重要最根本的策略。我们教师要结合教学实践从“创设学习情境,激发探究兴趣;选择合适材料,方便实验操作;选择合适方法,引导实验开展;适时巧用评价,发挥评价作用” 等几方面作了探讨。试图就如何提高课堂教学中实验教学的有效性进行分析,探求策略。 一、创设学习情境,激发探究兴趣。 乌申斯基说:“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对于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来说,兴趣是学习的动力,给学生创设各种让他们感兴趣的教学情境,是激发其探究兴趣的有效途径。“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因此只有在科学课的开头,通过创设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组织好学生开展有效的实验探究。那么如何去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呢?我认为:结合教学内容,合理选择创设情境的方法(如故事、魔术、游戏、实物、悬念等),就能有效的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在《磁铁有磁性》一课中,我是通过游戏创设学习情境的。我拿出一个“钓鱼玩具”,请四位学生上讲台比赛“钓鱼”,一下子学

生都抢着上去了,学生的兴趣都上来了。当四位学生完成“钓鱼”比赛后,给学生抛出一个问题:为什么用“鱼竿”能把“鱼”掉上来呢?学生很快就在下面议论开了,有的说是鱼钩,有的说是磁铁……,甚至有学生说拿来研究一下。学生们的探究兴趣都被这个游戏激发了,这样后面的实验探究都能有效的开展了。 在《给冷水加热》一课中,我是通过魔术创设学习情境的。我亲切地对学生说:“今天,老师要给你们表演一个魔术,你们要看好啊。”我拿出一个透明红色小袋子,两个大烧杯,一杯装冷水,一杯装热水,然后将小袋子装满冷水并密封好,放入装有热水的大烧杯中,沉到了底部。学生们的双目死死地盯着。过了2—3分钟,学生们都惊讶了,小袋子从底部慢慢的浮到了水面。这样他们的探究兴趣完全被调动起来了,都开始讨论想知道究竟是怎么回事。这时我问学生:“你们要想知道原因吗?那就让我们一起去探究吧!”学生带着这样的探究兴趣,和我一起开展了有效的实验探究。 创设学习情境方法有很多种,只要是能激发探究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均可运用。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有许多合理,有效的创设情境方法,需要我们在教学中针对不同的教材,灵活选择,运用,并潜心研究更加有效的方法,使导课真正成为一节课成功的一半。 二、选择合适材料,方便实验操作。 科学探究是科学学习的核心,教师要引导学生探究科学规律,光靠一张嘴巴、两根粉笔是远远不够的。要完成科学探究的目标势

小学科学实验论文

【小学科学实验论文】 浅议新课改下小学科学实验教学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是以实验观察和活动操作为基础的学科,让学生通过亲自参加实验活动,获得观察水平和动手操作水平,是小学科学实验教学学的关键所在。尤其在新课改形势下实验过程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教学的成功与失败。现就如何搞好小学科学实验教学,谈一下自己的观点。 三至六年级科学课标准指出:科学探究“要通过观察和实验制作等活动”,而观察和实验是人类理解自然的基本途径,也是科学课教学的特点。所以,教师指导儿童自己实行观察和实验,通过观察和实验获得知识水平,千万不要把科学课上成是语文课。所以,我们小学科学教师在科学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课程实验要求实行教学,以完整有效地上好科学实验课。 一、认真做好课前实验准备工作,做到有的放矢。 成功的实验课,必定建立在教师丰富的经验之上。实验课前准备工作十分重要,因为它不但要熟悉教材知识,还要知道学生实验。教师应充分构思每一节实验课的总体思路,亲自动手熟悉每节课的实验程序,找出实验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二.演示实验要起到示范作用,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演示实验中,教师的一举一动都会成为学生独立操作的依据和榜样,对学生的实验技能起着示范作用。教师操作应按规定实行,在使

用仪器、连接和装配仪器及演示现象时动作要准确、有序。例如在使用托盘天平时,取用砝码、移动游码必须用镊子而不能用手;点燃酒精灯后火柴签不能随手扔在地上,要放在专门的废物杯中;电路的连接应先接线路后接电源,拆卸时先断电源,后拆线路;导线两端接头不是钩、叉时要注意导线在接线柱上的绕向应同螺母旋紧的方向一致等。 有效的演示实验教学能够协助学生提升科学思维水平、学习科学探究的准确方法,并能受到良好的实验习惯的教育。所以在课堂实验教学中,优化教师演示实验,有利于提升科学探究的有效性。 三、实验的过程要让学生充分实行体验。 在实验过程中让学生充分实行体验,提升学生实验兴趣。案例和分析:《淀粉的踪迹》中有两个重要的实验,检验淀粉和淀粉与唾液混合的结果。我在教学的时候发现学生对淀粉这种物质的理解在实验后并没有多少提升,于是我开始思考改进实验的内容。我希望能够提升学生在生活中理解淀粉的水平,比如那些食物中含有淀粉。 我选择了很多材料来检验——馒头,米饭,马铃薯,面条,薯条,栗子,玉米,南瓜等等。在分组检验不同食品的时候,孩子们得到了充分的理解。 动植物观察类的应该利用“童趣”为支撑点。如:《蜗牛和蝗虫》中学生应该充分的观察这两种动物。为了达到“充分”的目的,我发给学生解剖器材,放大镜,蚊烟,火柴,水杯,树叶。这样,学生的观察就不是局限于眼睛了,在3个课时的充分活动中,孩子们了解了蜗牛原来不吃有蜡质的树叶,蝗虫和蜗牛也会游泳,蜗牛怕烟

小学科学课的实验教学策略初探

小学科学课的实验教学策略初探 李刚;中江县小南街小学 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学习科学课的过程,是从观察现象,进行实验出发,经过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形成概念、规律,然后再回到实践中去进行检验和运用的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过程。所以实验在学习科学基础知识的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学习科学课程必须重视实验。笔者在多年的科学课程的教学中,总结了一些实验教学的心得,主要从实验的材料选择,实验的目的,以及实验的效果提升方面进行了阐述。 一、实验材料的选择是重要的环节 材料的选择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应地质宜。我在教学《种子萌发的条件》一课的时候,遇到了一个难题——怎么也找不到菜豆。在教学前,我请教了别的同行,希望能够得到好的建议。在同行的建议下,我选择了黄豆,花生,绿豆。原因是我考虑到一些实际教学的需要:学生们了解和熟悉这几种种子而且容易收集。相反,教材里面提到的菜豆学生则很陌生,而且我们这里也不易收集。 材料选择要具有代表性。还以《种子的萌发》为例,单子叶和双子叶的种子——花生和玉米就很典型。而《各种各样的茎》中我就选择了冬青树苗,牵牛花,葡萄苗,趴根草这四种典型的植物作为研究对象。代表性的材料不仅决定了学生实验的有效性,而且提高了教师教学的目的性。 二、实验的过程要让学生充分体验。 理化类的实验应该有所扩展,提高学生兴趣。案例和分析:《淀粉的踪迹》中有两个重要的实验,检验淀粉和淀粉与唾液混合的结果。我在教学的时候发现学生对淀粉这种物质的认识在实验后并没有多少提高,于是我开始思考改进实验的内容。我希望能够提高学生在生活中认识淀粉的能力,比如那些食物中含有淀粉。我选择了许多材料来检验——馒头,米饭,马铃薯,面条,薯条,番薯,板栗,玉米,芋头,南瓜等等。在分组检验不同食品的时候,孩子们得到了充分的认识。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