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关于《长恨歌》的主题分析

关于《长恨歌》的主题分析

关于《长恨歌》的主题分析
关于《长恨歌》的主题分析

关于《长恨歌》的主题分析

《长恨歌》是白居易的一首长篇叙事佳作,内容丰富,视野广阔。诗中包含有唐宪宗与杨贵妃的凄美爱情故事,又有统治者昏庸奢华的生活写照,时局动乱、压抑黑暗的社会现实。两者兼顾又相互交错,互相影响。交织成一篇千古佳作

《长恨歌》作为一部优秀的作品其中蕴含的深刻思想意义会比较的复杂,完全有可能会不止突出一个主题

因此,我们认为它在慨叹李杨之间的爱情悲剧同时也有对当时统治阶级生活的荒淫糜烂和政治道德上的腐败堕落的讽刺。

下面,我们将从作者、写作背景、文中的典型诗句和整体的分析来说明,《长恨歌》的主题包含有个方面。

关于作者及写作背景

关于作者

白居易,中唐代大诗人。自幼聪慧,刻苦读书,立志应进士举。曾授秘书省校书郎、翰林院学士。作品有讽喻诗、闲适诗、感伤诗、杂律诗。在诗坛上极富盛名,与元稹齐名,并称“元白”。

其作品重写实,语言通俗又含强烈的讽喻倾向。后期作品多为讽喻诗。后被腐败的官僚势力攻击而遭贬谪。本诗作于白居易任县尉时。

因此可以看出,本诗中包含有讽喻的意味不无道理。时局的动荡,社会黑暗,个人仕途上的不顺都可成为诗人下笔的动机。

关于写作背景

《长恨歌》写于唐宪宗元和元年(806年)十二月。当时任县蔚的白居易与友人陈鸿、王质夫同游马嵬驿附近的仙游寺,谈起50年前的天宝遗事,即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话及此事,相与感叹当时,王质夫提议以文学作品连记叙这段故事。后来白居易写了这首《长恨歌》。由此看来,《长恨歌》中的主题中一定包含有爱情的元素。

关于典型诗句,两方面的主题

讽喻典型:

“汉皇重色思倾国。”

第一句上来点名玄宗对美貌女子的喜爱与看重,暗讽皇帝重色而奢侈的生活。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描写皇帝迷恋杨贵妃而因此荒废国事,从而为之后政治动荡,兵变事件的引起埋下了伏笔。

“姊妹弟兄皆列士,可怜光彩生门户。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只因杨贵妃一人受宠而使一家门户尽生光彩,不可一世。运用夸张的手法从侧面衬托出唐玄宗对杨贵妃的迷恋而蒙蔽双眼,任人唯亲,昏庸之态暴露无遗。也可看出诗人对其作为的反对、讽刺与批判。

“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

这四句和前文“从此君王不早朝”相呼应。进一步描写奢华靡乱的帝王生活。讽刺和

批判的一位尤其明显,同时也为后来的斩乱打下伏笔。

以上为前段中关于“讽喻”主题的典型描写。从第一部分中大量的对君王豪华奢侈的宫廷生活和对杨贵妃这一美丽女子严重迷恋的描写,反映出作者对其沉湎娱乐不理朝政的批判。虽没有直接描写,但爱情悲剧与国家倾覆的原因不言而喻,讽喻意味极强。其他部分也有很多此类描写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爱情典型

“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

描写杨贵妃的受宠程度,从而体现出唐玄宗对杨的迷恋之深之重已经到了形影不离的地步。

“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天旋地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

月光的清冷颜色带着感伤,夜里雨中的铃声也是痛心断肠的绝响。此处通过对意象的描写渲染出一种哀伤的氛围,玄宗独自一人默默悼念自己的心爱之人。那份情,那份爱,自然而然的在飘着雨的深夜中弥漫。诉说着一个不寻常的爱情悲剧,哀叹着一段难以忘怀的恋请。

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

“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归来曾经的那宫阙,面对芙蓉、柳叶,如她似花般的娇颜,见之更深思念之情,怎梦不叫人掩面泪流呢?面对繁花嫩柳的灿烂与婀娜,唏嘘那段李杨之间的千古爱情。

“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

夜晚殿前飞过流萤,一人守着孤灯辗转未眠。宫中钟鼓声声的响。现在的夜对此时的帝王来说,好长,好长。

诗中的李杨二人爱情生活的描写极多。生前的朝夕相伴,歌舞作乐。贵妃惨死后唐明皇的痛心以及后来重回就地却物是人非而朝思暮想的深情在诗人的笔下真实的提

子按出来,对二人之间的爱情悲剧的感叹于遗恨也很突出。

因此,爱情必然是诗中要表达的又一主题。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这是其中广为传颂的名篇,诗句宛转动人,缠绵悠长。现今多用以表示对爱情的忠贞与歌颂爱情的美好。

七月七日这天夜半,唐玄宗和杨贵妃在长生殿山盟海誓:在天上愿做比翼齐飞的比翼鸟,在地上愿为枝干相接的连理枝,永永世世作恩爱夫妻。

全诗结尾处的这首短诗再次印证了本文爱情这一重要的主题。

关于题目中“恨”的理解

我们认为本诗的主题分为两个方面,因此,对“恨”的理解也有两层涵义。

“恨”指遗憾、遗恨。

这其中既有对李扬二人爱情悲剧的惋惜,爱情悲剧的遗憾,相爱的两人却天人两相隔,无法再见,幽远的深情又向谁倾诉?

也有对帝王因沉迷于女色还费国事而至的“误国”的遗恨。批判和鉴戒之情也暗含其中。爱情造成的政治悲剧从而波及到爱情造成的爱情悲剧,孰是孰非呦该从何计较?

既“恨”两情无法长久,又“恨”国家倾覆的无情与深刻的悔。

白居易(长恨歌)主题的多种解读

《长恨歌》主题的多义性 说到白居易(772年—846年),大家都知道他是新乐府运动的主要倡导人,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他的讽喻诗继承了杜甫诗歌的现实主义传统,指斥时弊,诗风平易通俗,对比强烈鲜明。如果从艺术欣赏角度看,他的某些怡情悦性的闲适诗和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记》,有更高的成就。这里重点欣赏《长恨歌》。 《长恨歌》以历史事实为基础,吸收民间传说,进行了艺术再创造,叙述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故事。其情节回环曲折、婉转动人,有强烈的悲剧美学效果。 对《长恨歌》主题的理解,有三种说法:一是讽喻说,认为其通过对唐玄宗、杨玉环故事的叙述,暴露了统治阶级荒淫无耻的生活,反映了中唐时代各种社会矛盾;二是歌颂说,认为表现的是唐、杨真挚专一的爱情;三是双重主题说,认为所展示的爱情悲剧有其特殊性,作者对唐、杨有谴责也有同情,怒其作孽,哀其可怜。其实第三种理解比较切合作品实际。还可以加上一点理解:杨玉环是作为美的象征来表现的,这首诗写得就是美的存在、美的追求与美的毁灭。这可能是最牵动人的潜在主题。一篇优秀的作品往往有主题的多义性。 所以,对历史题材的文学作品,还是要作为艺术品来读,而不只是当作历史事实来看待。在《长恨歌》里,唐玄宗与杨玉环是活生生的艺术形象,而不是历史人物的翻版,不要完全对号入座。 在唐代天宝年间,过于马嵬之变就有种种传说,白居易显然是被民间传说感动才引起创作的。虽然他抱有“惩尤物,窒乱阶”(陈鸿《长恨歌传》)的创作意图,但进入创作实践后,会情不自禁地按照爱情故事的规律来处理。显然,《长恨歌》里边不全是历史,其中很多是诗人的幻想创造,他歌颂赞美了唐玄宗、杨玉环的爱情,使这首长诗成为绝妙之词,可歌可泣,博得“古今长歌第一”的美誉。白居易本人把这首长诗列入感伤诗。他说写感伤诗是“事物牵于内,情理动于内,随感遇而形于咏叹者”。 在安史之乱的背景下,《长恨歌》描写唐玄宗、杨玉环从相见欢爱到死别招魂的爱情悲剧。其中以杨玉环之死为界限,前半部分写“长恨”的原因,后半部分写绵绵的“长恨”之情。诗中对唐玄宗、杨玉环两人因生活荒淫而招致祸乱是有所讽刺的,但对杨玉环的死和两人诚笃的眷恋则赋予很大的同情。感人的正是后者。 全诗分为四部分:从“汉皇重色思倾国”到“不重生男重生女”,写爱情悲剧的起因;从“骊宫高处入青云”到“回看血泪相和流”,写安史之乱中马嵬事变的政治悲剧和爱情悲剧;从“黄埃散漫风萧索”到“魂魄不曾来入梦”,写唐玄宗对杨玉环的思恋;从“临邛道士鸿都客”到“此恨绵绵无绝期”,写方士招魂见到杨玉环,表现杨玉环对爱情的始终如一,生死不渝。

浅谈长恨歌的主题

浅谈《长恨歌》的主题 《长恨歌》是一首长篇叙事诗,所咏的是唐玄宗和杨贵妃的故事,其作品主题一直是古今研究者所争论的问题。古人评论就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认为这首诗的主题是讽喻,“讥明皇迷于色而不悟也”(唐汝询《唐诗解》);另一种则认为它旨在写李杨的爱情,“不过述明皇追怆贵妃始末,无他激扬”(张基邦《墨庄漫录》)。今人又提出了双重主题说,一方面认为是对李杨生活荒淫的讽喻;另一方面是对其真挚爱情的同情。那么诗的主题究竟是什么呢?我认为应该从作品本身来找答案。 《长恨歌》主要是写李杨爱情的,之所以会有讽喻说是因为读者把他们置于了“安史之乱”这场历史事件中,我们不能不说“安史之乱”这场浩劫的发生与唐玄宗宠爱杨贵妃、贻误政事有很大关系,但这并非是是诗人写作的目的,诗人既然要写李杨的爱情悲剧就不能不写其悲剧发生的原因。 首先我们要看到《长恨歌》所写的不是一般人的爱情,而是封建帝王与获取专宠地位妃子之间的爱情,正是由于他们特殊的身份,所以他们的爱情就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唐玄宗是一国之君,国家的兴衰、百姓的疾苦,都系君主之一人,因此就注定了他的历史责任是勤于政事、匡江山之社稷,可他也是一名正常的男子,他也渴望爱情、渴望佳人,当他得到了杨玉环,他作为男子柔情的一面得到了显露,他也像平常男子一样沉湎于爱情、迷恋于女色,于是他忘记了国家、忘记了朝廷,这正是他对爱情痴迷如醉的写照,在这儿唐玄宗的确是一个爱江山更爱美人的典例。可是他们的爱情悲剧也正在酝量,正是因为他对爱情、女色的过份迷恋,导致朝纲废弛、国事贻误,最终引发了安史之乱,我们都知道白居易的创作主张是“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面对安史之乱作者不能不有所微词,他认为个人行为引发了国家的不幸,这是一个君王所不应该的。但这并不是《长恨歌》的主旋律,《长恨歌》是以“情”为始终的。 从诗歌内容上看“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直到安史之乱打破了他们甜蜜的生活、爱情的梦境之前,诗人都在着重渲染他们忘情尘世、缠绵的情怀,。面对安史之乱,诗人的巧妙之处在于,有意将玄宗荒淫误国造成的浩劫,进行了淡化处理对,却对二人的生死离别着意形容,使读者感受到的不是历史批判而是悲凉的情感氛围,马嵬坡前六军不发,李隆基无力保全心爱的妃子,在江山、美人面前,在政治道德与情感的激烈冲突中他选择了前者,忍痛含恨舍弃了自己心爱的妃子,面对此景“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他恨自己无能不能保全自己心爱的人、恨人生的无奈、恨命运的不公,恨自己出生在帝王之家,或许他的心境正如李商隐所写的“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政乱的发生,心爱人的离去,使玄宗见月伤心、闻铃肠断,车驾回京,路过马嵬“不见玉颜空死处”玄宗的内心是极其复杂的,回到朝廷的他选择了江山并未得到江山,做了太上皇的玄宗,牺牲了爱情又失了政治前途,可谓两手空空,于是他更加

白居易长恨歌的主题

白居易长恨歌的主题 《长恨歌 》是白居易 诗作中脍炙人口的名篇,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白居易长恨歌的主题, 欢 迎阅读。 《长恨歌》的主题: (1)爱情说,作品主要描写了李隆基和杨贵妃的爱情悲剧,歌颂他们的爱 情; (2)讽喻批判说,白居易通过这个爱情悲剧批判唐玄宗好色误国。 (3)双重主题,在诗歌 的前半部分批判的意味比较明显, 后半部分中诗人对李、 杨爱情悲剧的同情、 对他们爱情的歌颂和惋惜远远大于批判。 长恨歌 唐代:白居易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 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百余里。 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 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 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天旋地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 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君臣相顾尽沾衣,东望都门信马归。 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西宫南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

论白居易《长恨歌》主题思想

论白居易《长恨歌》主题思想2007-11-18 12:22 [内容提要]人们对白居易《长恨歌》的主题思想历来争论不休,有所谓爱情说、政治主题说、双重主题说等等。我比较赞同爱情说的观点。首先从作品的四个层次来分析,肯定自居易井非像陈鸿写《长恨歌传》那样板着说教的脸孔去描写李杨故事,而是以“情”作为主旋律,用一生浓郁深情去感动读者,使之产生共鸣,取得审美上的极大成功。本文还结合作者生平经历和社会历史分析他在处理历史题材、政治题材和来自民间的人性题材、心理题材的关系问题上的独到之处。 [关键词]爱情政治历史 唐宪宗元和元年(806)冬,三十五岁的白居易被授周至县尉,闲时,曾与好友陈鸿、王质夫外出旅游至马嵬仙游寺,听到当地民间流传唐玄宗李隆基与杨贵妃的故事,深有感触,于是创作了千古传诵的长篇叙事诗《长恨歌》。《长恨歌》就是歌“长恨”,“长恨”是埋在诗里的一颗牵动人心的种子。而“恨”什么,为什么要“长恨”,诗人不是直接铺叙、抒写出来,而是通过他笔下诗化的故事,一层一层地展示给读者,让读者自己去揣摸、回味、感受。尤其是结尾“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二句,那是爱情的叹息与呼声,是对于爱情受命运播弄,被政治伦理摧残的痛惜,此恨之深,已超越时空而进入无极之境。这样,诗人便以“长恨”而表现了爱情的长存,点明了全诗的主题。 从白居易的身世及当时的政治环境可以看出,白居易以为一个封建君王要能够做到象前期励精图治的唐明皇那样,关键在于“不惑”。因为“不惑”是选贤任能的条件和前提。而唐明皇的后半生正成为反证。白居易正是通过塑造这样一个令人同情的,悲剧性的君王来警示今王引以为戒的。因此,诗中有些问题就容易理解了,如写杨贵妃是“养在深闺人未识,”而避开唐明皇抢儿媳妇的史实不谈,将他们的爱情描写得纯真坚贞,到后来,写唐明皇到了国破妃亡的时候仍然还不悔悟,还要上演“人鬼情未了”的标准爱情悲剧,把一个何等痴情的君王展现在读者面前。然而正是因为他是君主,所以他的“痴情”和“重色”才导致了国家的灭亡。如此看来,当了解了白居易对唐明皇的看法以及他的写作目的之后,便不难看出,表面上的矛盾实非矛盾,而是作者的匠心所在。白居易生处中晚唐时段,他的思想以贬官江州司马为界,经历了由积极入世到消极出世两个阶段,实践了他所信奉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儒家人生模式。白居易所谓“独善”的基本内涵是乐天知命、知足保和,并由此而与释、老相通,以随缘任运、委顺自然为应世态度。在他的整个思想体系中,“独善”与“兼济”并行不悖。 《长恨歌》所涉及的安史之乱历史题材,或许可以写成正义与邪恶的斗争,但他却选择了另外的主题,这源于诗人儒家知识分子的政治立场。其道德主题并不体现在直接的政治批评中,而是从更一般意义上来规范人们的伦理关系和社会行为,感情主题与历史主题交织在一起。应该说白居易在此问题上并没有太多的道德禁忌,或者说,他对道德问题的看法比较单纯。礼防所不容的事情不能做,人本有的情欲也应有适当宣泄。但即使在礼防较宽的唐代,白诗的这种公然将“重色”、“风情”当作诗歌主题,尽情讴歌女性美的描写也已经对某种道德规范和文学模式造成了冲击。他在道德与感情之间有时也有非此即彼的选择,有些可能更为无形但却约束人心的道德锁链是他不愿接受而抛在一边的。白居易在道德与感情问题上也常常陷于困境,在其成长过程中也必然发生过若干次精神危机,他的感情生活也许肯定会有不少难言的隐衷吧!毕竟,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长恨歌》这首诗歌的前半部分作者采用了写实的手法,直露地讽刺了唐明皇的荒淫误国,整个诗歌的开头就用了“汉皇重色思倾国”这么一句蕴含着作者深深的讽刺色彩的句子,点开了诗歌的感情基调,更是为下文的叙事性的诗歌内容的书写作了铺垫,从杨玉环被选至“君王侧”,接着又是“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更为后来的安史之乱的发生埋

高中高三议论文:《读长恨歌》主题思想

《读长恨歌》主题思想 本文作文是关于高三的议论文《读长恨歌》主题思想,欢迎阅读。 《长恨歌》这首诗是作者和朋友一起游览仙游时而作。古今中外,谈到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时,心中难免有些感叹。在这个时候作者官任县令,对自己的理想和未来充满了抱负,正是春风得意时,他的思想“兼济天下”则成为了主导地位,和杜甫诗歌有一脉这承,他认为诗歌应该干预社会,干预政治,主张“文章和为时而着,歌诗和为事而作。”当时作者以前年过中旬,作品中形成了讽刺风格。作品都是以民众民生为题材,融入了一定的政治色彩的讽喻倾向性。长恨歌的主题思想是以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为题材,通过写实与浪漫主义的幻想手法,写出了自己对唐明皇荒淫昏庸的批判以及对他现实遭遇的的同情和忠贞、专一爱情的褒扬。 本文以《长恨歌》为题目的原因是因为唐玄宗重色倾国,他制造了安史之乱,安使之乱给人民带来了无法弥补的苦难,得到了人民的愤恨,但是对爱情的痴情,专一所导致的爱情悲剧,自古以来,英雄和美女有很大关联,何况一个现实的当局者。所以作者写这首诗歌时的思想是双面的,既有对现实的批判、讽喻,又有对唐明皇爱情悲剧的同情。 《长恨歌》前半部分采用了写实手法,讽刺了唐明皇的荒淫误国,开头第一句就说明了这个观点,为下文做了铺垫,在到“杨贵妃”的君王侧,在到“从此君王不早朝,为安史之乱的发生埋下了伏笔,从而可以看出安史之乱的必然性。这里作者对唐明皇给予了极大的批判。在作者在创作这首诗歌的同时,对唐明皇的爱情悲剧充满同情以及他对爱情专一大加褒扬。是谁种下的种子,谁就是承担自己所造成的后果。现实就是给予他的报应,长恨歌的正文在后半部分,作者写

唐明皇在赐死杨贵妃之时的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的痛苦。 以爱情悲剧为线索,写出了自己对唐明皇荒淫昏庸的批判以及他对现实遭遇的同情和忠贞、专一爱情的褒扬。 桂东一中高三:月下独酌

最新诗词《长恨歌》的爱情主题

诗词《长恨歌》的爱情主题 白居易《长恨歌》的爱情主题是什么呢?大家的看法是什么呢? 篇叙事诗,一经问世,便为读者所喜爱,被誉为“古今长歌第一”(明.何良俊)。但对其主题,众说纷纭。本文试从《长恨歌》的文本特点出发,联系诗人的生活和创作背景以及诗人的自我评价三个方面进行客观地分析《长恨歌》的主题思想。 第一、从《长恨歌》的文本来看该诗的爱情主题 《长恨歌》作于元和元年,其时白居易任县县尉,与友人陈鸿、王质夫同游仙游寺,有感于李、杨故事而作。 从诗题上看,《长恨歌》是歌咏“长恨”的。“恨”什么,为什么要“恨”,诗人是通过具体叙写李、杨爱情悲剧,层层展示出来的。 长诗以“汉皇重色思倾国”开篇,它揭示了故事的悲剧因素,起到了引领全诗的作用。诗人以汉喻唐,简述了唐玄宗专宠杨贵妃,终日沉湎于酒色歌舞之中,从“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的诗句中,闪烁着诗人白居易对唐明皇声色误国的极大痛心。 如果真象一部分人所说本诗主题是讽刺唐明皇酒色误国的话,本人认为有点牵强。首先,全诗共120句,这部分内容不到四分之一,算作略写,我们写文章要讲究详略,详写的才是主题

所在,而本诗四分之三的章节在写李、杨爱情悲剧,所以《长恨歌》表达的是爱情主题。要说本诗主题是讽刺政治的话,理由不充分。 其次,如果本诗主题是讽刺政治的话,为何白居易剔除历史材料中荒淫的、爱而不纯的东西,把寿王妃写成“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般的纯情女子,而省去唐玄宗对梅妃的思念及与虢国夫人不清不白的关系,也没写杨贵妃与安禄山的暧昧关系。而陈鸿的《长恨歌传》则写道:“玄宗在位岁久……以声色自娱。……诏高力士潜搜外宫,得弘农杨玄琰女于寿王邸”。杨贵妃也因“冶其容,敏其词,婉变万态,以中上意”,使其兄弟姊妹封爵拜相,权倾一时。白居易的好友元稹在《连昌宫词》写道:“禄山宫里养作儿,虢国门前闹如市”。陈鸿、元稹是在揭露、讽刺,而白居易在写唐玄宗对杨贵妃的宠爱,并点明了其爱情悲剧的根源,预示着安史之乱的发生。 通览全诗,《长恨歌》以主要篇幅描写了李、杨爱情悲剧,情感之真挚,境况之悲凉,令读者为之唏嘘不已,这种感情不再只是帝王、贵妃间的悲欢离合,而是具有了普通男女爱情悲剧的性质,作者之所以这样刻画人物,就是要突出爱情主题。至于写玄宗重色轻国、专宠杨贵妃,可看成作者笔下帝王的爱情,而玄宗沉湎酒色正是造成他们爱情悲剧的根源。 第二、就《长恨歌》写作的背景来看长诗的爱情主题 长诗写于元和元年,离杨贵妃之死已有半个世纪之久,当时

关于长恨歌主题的看法

关于长恨歌主题的看法 关于《长恨歌》的主题思想,历来是读者争论的焦点问题,观点颇为分歧,约可分为三派:其一,爱情主题说。认为作品主要描写了李隆基和杨贵妃的爱情悲剧,歌颂他们的爱情;其二,讽喻批判说。认为白居易通过这个爱情悲剧批判唐玄宗好色误国;其三,双重主题说。认为诗歌的前半部分批判的意味比较明显,后半部分中诗人对李、杨爱情悲剧的同情、对他们爱情的歌颂和惋惜远远大于批判。 我同意双重主题说。我认为,将此诗看成纯粹的讽谕诗或爱情颂歌都不恰当。它是暴露与歌颂的统一,讽谕和同情的交织,既为李、杨的爱情悲剧一掬同情之泪,又为他们的误国失政一叹遗恨之声,二者交相融汇而不是机械叠加。 为此,我从两方面来说明我的观点。 根据全诗的内容和情节发展,可将诗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从“汉皇重色思倾国”至“尽日君王看不足”,叙述了安史之乱前,唐玄宗如何重色、求色,终于得到了“回眸一笑百媚生”的杨贵纪。贵纪进宫后恃宠而娇,不但自己“新承恩泽”,而且“姊妹弟兄皆列士”,反复渲染唐玄宗得贵妃后完全沉湎于歌舞酒色。开卷首句”汉皇重色思倾国”提示了故事的悲剧因素,“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缓歌谩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这些全部都讽刺了唐玄宗的荒淫误国。第二层从“渔阳鼙鼓动地来”至“回看血泪相和流”,写安史之乱,玄宗逃难,被迫赐死贵妃,写出了“长恨”的内因,是悲剧故事的基础。诗人将玄宗重美色看作是安史之乱的导火索,但也将因玄宗荒淫误国所造成的安史之乱进行了淡化处理,对二人的生离死别则着意形容,让我们被悲剧气氛所感染,同时也淡化了批判的语气。第三层从“黄埃散漫风萧索”至“魂魄不曾来人梦”,描述了杨贵妃死后,唐玄宗的寂寞悲伤和还都路上的追怀忆旧,行宫见月,夜雨闻铃,是一片“伤心色”和“断肠声”。长安收复以后回朝时,重过马克,“不见玉颜空死处”。回宫后,池苑依旧,物是人非,缠绵悱恻的相思之情,使人觉得荡气回肠。第四层从“临邛道士鸿都客”至“此恨绵绵无绝期”,写玄宗派方士觅杨贵妃之魂魄,重在表现杨妃的孤寂和对往日爱情生活的忧伤追忆。诗人运用浪漫主义手法,上天入地,后终在虚无缥渺的仙山上让贵妃以“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的形象再现于仙境。后两部分深切地写出玄宗与杨贵妃之间的爱。结尾“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二句,是爱情的叹息与呼声,是对于爱情受命运捉弄,和爱情被政治伦理摧残的痛惜。 由此可见,全诗并不是在一味地叙述和赞美玄宗和贵妃之间的爱,前半部分意在讽刺。后半部分将两人的爱描写得淋漓尽致意在与前半部分相呼应。在爱与政治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下最终酿成了长恨的悲剧。玄宗的长恨是失去了挚爱之人,贵妃的长恨是与玄宗的过往既是她的幸福也是她的遗憾,而诗人的长恨则是国家的灭亡…… 除此之外,每个人内心都有渴望一份爱情的心理。而且希望爱情的过程越波澜起伏、越惊天动地越好。人们这种对爱情期盼的心理会不自觉地扩大到他人身上。所以,当人们看到《长恨歌》中对李杨爱情的描写之感人之惊天动地时,便忘了对其主题加以理性的分析。只注重于后半部分对两人爱情的描写,而忽略了前半部分对玄宗的讽刺。 综上所述,我认为《长恨歌》的主题为双重主题。

《读长恨歌》主题思想_高三作文

《读长恨歌》主题思想 《长恨歌》这首诗是作者和朋友一起游览仙游时而作。古今中外,谈到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时,心中难免有些感叹。在这个时候作者官任县令,对自己的理想和未来充满了抱负,正是春风得意时,他的思想"兼济天下"则成为了主导地位,和杜甫诗歌有一脉这承,他认为诗歌应该干预社会,干预政治,主张"文章和为时而着,歌诗和为事而作。"当时作者以前年过中旬,作品中形成了讽刺风格。作品都是以民众民生为题材,融入了一定的政治色彩的讽喻倾向性。长恨歌的主题思想是以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为题材,通过写实与浪漫主义的幻想手法,写出了自己对唐明皇荒淫昏庸的批判以及对他现实遭遇的的同情和忠贞、专一爱情的褒扬。 本文以《长恨歌》为题目的原因是因为唐玄宗重色倾国,他制造了安史之乱,安使之乱给人民带来了无法弥补的苦难,得到了人民的愤恨,但是对爱情的痴情,专一所导致的爱情悲剧,自古以来,英雄和美女有很大关联,何况一个现实的当局者。所以作者写这首诗歌时的思想是双面的,既有对现实的批判、讽喻,又有对唐明皇爱情悲剧的同情。 《长恨歌》前半部分采用了写实手法,讽刺了唐明皇的荒淫误国,开头第一句就说明了这个观点,为下文做了铺垫,在到"杨贵妃"的君王侧,在到"从此君王不早朝,为安史之乱的发生埋下了伏笔,从而可以看出安史之乱的必然性。这里作者对唐明皇给

予了极大的批判。在作者在创作这首诗歌的同时,对唐明皇的爱情悲剧充满同情以及他对爱情专一大加褒扬。是谁种下的种子,谁就是承担自己所造成的后果。现实就是给予他的报应,长恨歌的正文在后半部分,作者写唐明皇在赐死杨贵妃之时的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的痛苦。 以爱情悲剧为线索,写出了自己对唐明皇荒淫昏庸的批判以及他对现实遭遇的同情和忠贞、专一爱情的褒扬。

浅析白居易《长恨歌》的双重主题

浅析白居易《长恨歌》的双重主题 讽喻之中见同情 ——浅析白居易 《长恨歌 》的双重主题 《长恨歌》是中唐诗 人白居易名垂千古的长篇叙事诗, 也是我最喜欢的唐诗之一。 关于这首诗的 主题,历来众说纷纭。一方面是由于诗歌 本身的多义性和作者态度的暧昧, 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李杨爱情与安史之乱的 关系,本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但这也丝毫不影响《长恨歌》极强的 艺术感染力和对后世深远的影响。 经过仔细的研读和查阅资料之后, 我认为本首诗的主题是双重的, 不能简单 归类为讽喻诗或爱情诗 。 作者一方面站在封建统治的角度, 委婉地批判统治集团因腐朽荒淫而招致 祸乱,希望当今统治者汲取历史教训,励精图治,不要荒淫误国。但全诗,尤其 是写到安史之乱杨贵妃被缢之后, 作者明显对唐明皇和杨贵妃真挚的爱情和悲惨 的结局抱着同情的态度。甚至到了诗歌后半段,同情远远压过了讽刺。“在天愿 作比翼鸟, 在地愿作连理枝”的爱情誓言和深深的悲剧气氛, 千百年来感动了无 数男女读者。 《长恨歌》和白居易的另外一首感伤诗《井底引银瓶》有异曲同工之妙。在 《井底引银瓶》 一诗中, 作者描写了一位美丽多情的少女和一青年男子一见倾心, 未经父母许可,就与男子私奔结成伴侣。婚后却饱受男方家庭歧视,“不堪主祀 奉频繁”,终于陷于被遗弃又无家可归的悲惨境地。 作者一方面站在维护封建礼教的立场, 对自由婚姻加以劝阻。 毕竟在封建社 会, “不待父母之命, 媒妁之言, 钻穴隙相窥, 逾墙相从, 则父母国人皆贱之”。 另一方面,在封建礼教和爱情的冲突中,对受迫害的天真少女,作者又寄予了深 深的同情, 并劝勉女孩子要洁身自爱, 遵守习俗, 避免受到封建伦理宗法的迫害。 “寄言痴小人家女,慎误將身轻许人”,已经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直至今日仍有 重大的反思意义。

长恨歌的主题分析

长恨歌的主题分析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白居易的一曲《长恨歌》自问世以来就受到世人的喜爱,全诗以生离死别的悲痛,绵绵长恨的情思,婉转动人的传说,虚无缥缈的仙境将读者完全带入一个透明的纯情世界。而它的主题却一直是众说纷纭,下面我来说说我的看法。 我认为这是一首爱情诗,但其中含有政治讽喻,如“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就是直斥安史之乱前唐玄宗的重色、求色,前人对此句亦有评价:“思倾国,果倾国矣。”有如“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春从春游夜专夜”“ 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是在表明对其迷恋女色,荒废朝政的无比痛心。 但其诗主题仍是唐玄宗与杨玉环的坚贞爱情,在作者书写杨玉环的身份以及如何进宫的情况时,作者采用了春秋笔法,只两句“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轻轻带过,而历史上的事实却

是唐玄宗看中了已为自己儿子(寿王李瑁)妃子的杨玉环。从而用卑鄙手段将其召入自己宫中。试问,对于这样好的讽喻材料,白居易为什么会弃之不用呢?唯一的解释就是他不想用此来破坏人们对理想爱情的赞同和追求。 文中的“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前者以夸张手法表现了唐玄宗对杨玉环的宠爱,后者以情写景,以景托情,近乎完美的表现了唐玄宗对杨贵妃的思念。后文“夜雨闻铃肠断声,”“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更是从唐玄宗的心理活动上直抒情感,而下文杨贵妃“昭阳殿里恩爱绝,蓬莱宫中日月长。回头下望人寰处,不见长安见尘雾。”更是直接的表现了杨贵妃对唐玄宗的思念,而在马嵬坡时,杨贵妃之死即使不是唐玄宗亲自下令,至少也得到了他的默许。而文中杨贵妃对唐玄宗没有丝毫怨恨之情,作者甚至对这一情节只字不提!下文中杨贵妃又说:“但教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这就又一次有力的证明了作者想表达的是李杨之间纯洁而高尚的爱情。 诗人不仅有正面描写他们二人之间感人至深的爱情故事,有意将因玄宗荒淫误国所造成的安史之乱进行了淡化处理,对二人的生离死别则着意形容,读者受到的是悲剧气氛的感染。还有侧面的描写,如“临邛道士鸿都客,能以精诚致魂魄。为感君王辗转思,遂教方士殷勤觅。”诗人运用浪漫主义手法,上天入地,派方士觅杨贵妃之魂魄,重在表现杨贵妃的孤寂和对往日爱情生活的忧伤追忆。

浅谈《长恨歌》主题思想

是讽喻帝王,还是歌颂爱情? ——浅谈《长恨歌》主题思想 靖边中学语文组陈静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是《长恨歌》的结尾句,诗题也是“长恨”,但是为什么“长恨”呢?或者说“恨”什么?诗人白居易并没有直接说出来,而是通过对唐玄宗李隆基与杨玉环二人之间故事的铺叙,一层层地展现出来,让读者自己去揣摩,去品味,去感受。 所以,自古以来,人们对这首诗的主题就一直存在着不同的说法:一种观点认为,这篇作品主要表现了李、杨之间坚贞的爱情,描写二人死别后绵长的相思之“恨”;另一种观点认为,此诗前一半着力批判唐玄宗“重色”误国,后一半对李杨爱情大加歌颂,是多主题;还有一种看法,认为这篇作品主要是对唐玄宗重色误国的讽喻,前一半写“恨”之因,后一半写“长恨”本身。 而我认同第三种观念,也就是“讽喻说”。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诗歌内容角度 首先,首句“汉皇重色思倾国”就已经奠定了全诗主题方向,提纲挈领,统领全篇。诗人把李隆基比作汉武帝,也就是一个“皇帝”来看,身为一国之君,不是“重贤思治国”,而是“重色思倾国”,作者的褒贬态度不言而喻。 诗中,对唐玄宗的描写都是围绕“重色”二字来写的,写李、杨之间的欢乐,和写一般男女之间正常的爱情所采取的角度和词汇(如“从此君王不早朝”、“尽日君王看不足”等),有明显不同,笔端所及之处无不透露出作者对李、杨荒淫生活的暴露和批评之意。 其次,诗作的后半部分,写的是“长恨”本身。乐极生悲,乐极生恨,唐玄

宗沉湎欢娱,不理朝政,终于导致了国家倾覆的政治悲剧。诗中写“汉皇之恨”,描写唐玄宗回到长安,“西宫南苑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这几句与其说描写唐玄宗思念杨玉环,不如说写唐玄宗被迫成为太上皇,在失去了地位、权势以及心爱的女人之后,被儿子唐肃宗变相软禁,独居“西宫”——太极宫,比之当初,凄凉的现状。更多的是对自己权势地位不再的无奈悲戚,而不是对杨玉环的思念追悔。 二、知人论世角度 首先,从作者白居易的角度来说。白居易生于公元772年,卒于公元846年,他的一生以公元815年谪贬江州为分界,前半生“达则兼济天下”,后半生“穷则独善其身”。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说道:“仆志在兼济,行在独善,奉而始终之则为道,言而发明之则为诗,谓之讽喻诗,兼济之志也;谓之闲适诗,独善之义也。”诗人把自己的作品分为讽喻诗、闲适诗两大类,而《长恨歌》作于元和元年十二月,也就是公元807年1月,正是诗人“兼济天下”,讽喻政治的时期。 其次,从时代背景来说。中唐是从安史之乱到黄巢之乱,也就是公元766年——公元835年。白居易的大半生都在中唐度过,人生的最后十年也见证了晚唐的离乱。他生于“世敦儒业”的中小官僚家庭,十一岁起,因战乱颠沛流离五六年。少年时读书刻苦。元和元年(806)授县尉,此间作了《观刈麦》《长恨歌》。可以说,白居易经历了唐朝由盛转衰,甚至战争离乱。那么经历过底层百姓生活动荡的他,写《长恨歌》真的是为了歌颂李、杨二人之间的爱情吗? 后人评价《长恨歌》: 蜀道如天夜雨淫,乱铃声里倍沾襟。当时更有军中死,自是君王不动心。

论白居易《长恨歌》主题思想

论白居易《长恨歌》主题思想 唐宪宗元和元年(806)冬,三十五岁的被授周至县尉,当时,他与好友陈鸿、王质夫同游仙游寺,听到当地民间流传唐玄宗李隆基与杨贵纪的,深有感触,于是创作了千古传诵的长篇叙事诗《》。陈鸿为此诗撰写了一篇《长恨歌传》。《长恨歌》以其标格卓异的风姿赢得了古今无数的读者,甚至当时长安妓(ji)女以“我诵得白学士《长恨歌》”而自夸,并因此身价倍增。“一篇《长恨》有风情,十首《秦吟》近正声”①,不仅是作者的自我肯定,也道出了众多读者的心声。关于《长恨歌》的主题思想,历来是读者争论的焦点问题,观点颇为分歧,约可分为三派:其一,爱情主题说。认为从作品宫中多宠的宪宗;其三,双重主题说。认为将此诗看成纯粹的讽谕诗或爱情颂歌都不恰当,它是暴露与歌颂的统一,讽谕和同情的交织,既为李、杨的爱情悲剧一掬同情之泪,又为他们的误国失政一叹遗恨之声,二者交相融汇而不是机械叠加。此外,还有人认为此诗是作者借李、杨悲剧来抒发自己爱情失意的情怀。究竟如何,还需从作品本身去分析。 《长恨歌》就是歌“长恨”,“长恨”是埋在诗里的一颗牵动人心的种子。而“恨”什么,为什么要“长恨”,诗人不是直接铺叙、抒写出来,而是通过他笔下诗化的故事,一层一层地展示给读者,认人们自己去揣摸,去回味,去感受。根据全诗的内容和情节发展,可将诗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从“汉皇重色思倾国”至“尽日君王看不足”,叙述了安史之乱前,唐玄宗如何重色、求色,终于得到了“回眸一笑百媚生”的杨贵纪。贵纪进宫后恃宠而娇,不但自己“新承恩泽”,而且“姊妹弟兄皆列士”,反复渲染唐玄宗得贵妃后完全沉湎于歌舞酒色。开卷首句既提示了故事的悲剧因素,又唤起和统领着全诗。第二层从“渔阳鼙鼓动地来”至“回看血泪相和流”,写安史之乱,玄宗逃难,被迫赐死贵妃,写出了“长恨”的内因,是悲剧故事的基础。诗人有意将因玄宗荒淫误国所造成的安史之乱进行了淡化处理,对二人的生离死别则着意形容,读者受到的是悲剧气氛的感染而不是历史的理性批判。陈鸿《长恨歌传》“惩尤物,窒乱阶”之说是板着面孔做文章,故不能视为此诗的写作动机。第三层从“黄埃散漫风萧索”至“魂魄不曾来人梦”,描述了杨贵妃死后,唐玄宗在蜀中的寂寞悲伤还都路上的追怀忆旧,行宫见月,夜雨闻铃,是一片“伤心色”和“断肠声”。长安收复以后回朝时,重过马克,“不见玉颜空死处”。回宫后,池苑依旧,物是人非,缠绵悱恻的相思之情,使人觉得荡气回肠。第四层从“临邛道士鸿都客”至“此恨绵绵无绝期”,写玄宗派方士觅杨贵妃之魂魄,重在表现杨妃的孤寂和对往日爱情生活的忧伤追忆。诗人运用浪漫主义手法,上天入地,后终在虚无缥渺的仙山上让贵妃以“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的形象再现于仙境。“情”的渲泄已超脱于帝王妃子间的感情纠葛,而更多地带有诗人的主观的理想成分,并早已超出了历史事实的范围,将主观愿望与客观现实的矛盾冲突表现无余。结尾“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二句,是爱情的叹息与呼声,是对于爱情受命运播弄,和爱情被政治伦理摧残的痛惜,此恨之深,已超越时空而进入无极之境。这样,诗人便以“长恨”表现了爱情的长存,亦即点明全诗的主题。 所以,我们认为《长恨歌>并非是一篇政治讽谕诗,而是一篇歌颂爱情的诗篇。如果说李、杨的生离死别是个爱情悲剧的话,那么,这个悲剧的制造者最

白居易《长恨歌》教学主题分析

白居易《长恨歌》教学主题分析 白居易《长恨歌》教学主题分析 在诗歌鉴赏教学过程中,对于选修课《长恨歌》来说,教师教给学生的不应是一个关于主题的答案,而是阅读和鉴赏的基本方法;学生学会阅读和鉴赏的方法,才能举一反三,分析不同的文本。这样,”指导学生形成新的阅读方法”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一、问题的提出 《长恨歌》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选修《古代诗歌散文鉴赏》第一单元第一篇课文。对于《长恨歌》的主题,学界一直争论不休,不同学者基于不同研究视角提炼出了不同的主题,归纳起来,主要有爱情说、讽喻说、双重主题说、净化说、作者寄托说和时代感伤说等。而通过百度和中国期刊网检索,笔者共查询到《长恨歌》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实录共14篇文献。经过分析,其中9篇文献重点在讨论《长恨歌》有哪些主题。也就是说,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大部分教师只是告诉学生一些结论,即有哪些主题。对于一个学术界都没有解决的问题,语文课堂教学怎么能讲得清楚呢?这不得不说是语文教学的一大偏误。那么,对于《长恨歌》这篇课文,应该教什

阅读兴趣、文化视野和阅读知识的积累。据此,笔者认为,教给学生结论不如教学生思考的方法,告诉学生《长恨歌》的主题是什么远没有引导学生通过具体的阅读方法来领会主题来得重要。 上海师范大学王荣生教授在《阅读教学的其他路径》一文中指出:从语文教师的指导行为看,”文学鉴赏教学”有三种。其中一种是”教学生欣赏”,就是”指导学生形成新的阅读方法”。本文就从文学鉴赏教学的角度来分析《长恨歌》的主题――”长恨”,以达到”指导学生形成新的阅读方法”的目的。 二、从叙述重点来看,《长恨歌》的主题为”恨” 《长恨歌》以唐玄宗和杨玉环两人为叙事对象,描写了”恨”的起因和表现。全诗共八百四十个字,集中描述的是李杨二人痛失所爱的”恨”,即遗憾。此外,诗歌的题目和结尾各出现了一个”恨”字点睛,前后呼应,凸显了”文眼”,强化了”恨”的主题。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阅读方法,我们把全诗的内容用表格分析如下: 从上表看,诗歌内容可分为两部分。

白居易《长恨歌》主题探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cf7285529.html, 白居易《长恨歌》主题探究 作者:白庆丰 来源:《华夏地理中文版》2015年第07期 摘要:《长恨歌》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长篇叙事诗。全诗形象地叙述了唐玄宗与杨 贵妃的爱情悲剧。诗人借历史人物和传说,创造了一个回旋宛转的动人故事,对于《长恨歌》的主旨,外界一直都存在不同的看法,一种看法认为,《长恨歌》属于政治讽刺诗,文章主要就《长恨歌》的主题进行探究。 关键词:白居易;《长恨歌》;主题分析 《长恨歌》是白居易的代表作,对于《长恨歌》的主旨,外界一直都存在不同的看法,一种看法认为,《长恨歌》属于政治讽刺诗,另外一种看法则认为,其属于歌颂爱情的诗歌,下面就根据笔者的看法来简单分析《长恨歌》的主题思想。 一、《长恨歌》的主要内容分析 《长恨歌》描述了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一方面描述了唐明皇沉迷女色最终招致安史之乱,另一方面描写在“安史之乱”之后,杨贵妃悲死去,唐明皇日死也想,而杨贵妃在死后变成仙人后也对唐明皇念念不忘。 《长恨歌》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层次:第一,描述了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相识经过以及唐明换对于杨贵妃的钟爱,反复渲染了他们的甜蜜以及唐明皇的沉迷酒色;第二,描述了“安史之乱”与杨贵妃的惨死,表达了“长恨”的原因,也奠定了这场悲剧的基础;第三,表达了唐明皇在回到长安后对于死去的杨贵妃的思念;第四,描写唐明皇不断派方式来寻找杨贵妃魂魄,以及唐明皇在杨贵妃死后的孤寂生活。 二、前人对《长恨歌》主题的探究 关于《长恨歌》的主题,前人已经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以往多从文本分析角度来进行研究,其观点主要集中在讽喻说与爱情说两个方面,有的学者认为,虽然《长恨歌》从表面上来看是歌颂唐明皇与杨贵妃之间的爱情,诗中包含着浓厚的同情之情,但是从这种同情中,处处可以看到作者对唐明皇的批判和讽刺,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悲剧,都是由于他的荒淫无道所导致。还有部分学者认为,《长恨歌》要表达的并非刻板的教育,而是表达了作者对于唐明皇与杨贵妃爱情的深深感动。 三、白居易《长恨歌》主题之我见 《长恨歌》是创作于“安史之乱”的背景下,以生动的描写对人物进行了形象的刻画,同时,白居易非常重视感情渲染,将自己的惋惜和同情寄托在作品中,这首诗成为经典,被后世

关于《长恨歌》的主题分析

关于《长恨歌》的主题分析 《长恨歌》是白居易的一首长篇叙事佳作,内容丰富,视野广阔。诗中包含有唐宪宗与杨贵妃的凄美爱情故事,又有统治者昏庸奢华的生活写照,时局动乱、压抑黑暗的社会现实。两者兼顾又相互交错,互相影响。交织成一篇千古佳作 《长恨歌》作为一部优秀的作品其中蕴含的深刻思想意义会比较的复杂,完全有可能会不止突出一个主题 因此,我们认为它在慨叹李杨之间的爱情悲剧同时也有对当时统治阶级生活的荒淫糜烂和政治道德上的腐败堕落的讽刺。 下面,我们将从作者、写作背景、文中的典型诗句和整体的分析来说明,《长恨歌》的主题包含有个方面。 关于作者及写作背景 关于作者 白居易,中唐代大诗人。自幼聪慧,刻苦读书,立志应进士举。曾授秘书省校书郎、翰林院学士。作品有讽喻诗、闲适诗、感伤诗、杂律诗。在诗坛上极富盛名,与元稹齐名,并称“元白”。 其作品重写实,语言通俗又含强烈的讽喻倾向。后期作品多为讽喻诗。后被腐败的官僚势力攻击而遭贬谪。本诗作于白居易任县尉时。 因此可以看出,本诗中包含有讽喻的意味不无道理。时局的动荡,社会黑暗,个人仕途上的不顺都可成为诗人下笔的动机。 关于写作背景 《长恨歌》写于唐宪宗元和元年(806年)十二月。当时任县蔚的白居易与友人陈鸿、王质夫同游马嵬驿附近的仙游寺,谈起50年前的天宝遗事,即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话及此事,相与感叹当时,王质夫提议以文学作品连记叙这段故事。后来白居易写了这首《长恨歌》。由此看来,《长恨歌》中的主题中一定包含有爱情的元素。 关于典型诗句,两方面的主题 讽喻典型: “汉皇重色思倾国。” 第一句上来点名玄宗对美貌女子的喜爱与看重,暗讽皇帝重色而奢侈的生活。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描写皇帝迷恋杨贵妃而因此荒废国事,从而为之后政治动荡,兵变事件的引起埋下了伏笔。 “姊妹弟兄皆列士,可怜光彩生门户。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只因杨贵妃一人受宠而使一家门户尽生光彩,不可一世。运用夸张的手法从侧面衬托出唐玄宗对杨贵妃的迷恋而蒙蔽双眼,任人唯亲,昏庸之态暴露无遗。也可看出诗人对其作为的反对、讽刺与批判。 “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 这四句和前文“从此君王不早朝”相呼应。进一步描写奢华靡乱的帝王生活。讽刺和

长恨歌主题

关于《长恨歌》的主题倾向与文化意义 张中宇 内容提要比较《长恨歌》与《长生殿》可以发现:《长恨歌》后半部分有力突出了安史之乱的“悲苦”后果,《长生殿》则逐渐脱离安史之乱的影响而基本上以帝、妃感情的发展安排剧情。《长恨歌》后半部分描写的梦境和仙界并没有成为悲剧的“消解”因素,并未偏离前半部分确立的劝讽基调。白居易没有写梦中可以团圆,仙、人可以重逢,“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更以非同寻常的力度,对各种可能的圆满结局加以相当明确的否定。《长恨歌》这种非大团圆模式结局的文化意义在于:未加“消解”的真正悲剧中,警省、批评的成分总是主要的。因此,从《长恨歌》的非大团圆悲剧模式可以推断,白居易是要以一段富于传奇性的爱无可挽回的逝去,婉转地表达劝讽主题。从唐以来各种文学文本中关于“贵妃之死”描写的比较来看,《长恨歌》铺陈的血腥场面细致而鲜明,也表明了其深刻而显著的警示意义,《长恨歌》主题并非着意于歌颂或同情。 上篇:非大团圆模式结局的悲剧含义 白居易《长恨歌》中唐玄宗的思念及随后的仙寻情节,是马嵬事变之后李、杨悲剧的进一步延伸,构成故事的最终结局。深入研究这一结局显示的悲剧性质,对于进一步解开《长恨歌》主题倾向及其内蕴的文化意义是十分重要的。 一“思念”、“仙寻”情节的“悲苦”内涵 关于唐玄宗对杨贵妃的思念以及其后的仙寻情节,爱情说及双重主题说通常认为《长恨歌》一改前半部分的微讽或讽谕笔调,转而全力抒写李、杨爱情。例如袁行霈认为:“诗的开篇部分写玄宗好色废政,杨妃恃宠而骄,终至于引发安史之乱。这既是对历史事实的基本概括,也是诗题‘长恨’的因由,其中或许包含有一定的讽刺意图,但作者并没有将这一意图贯彻下去。自‘黄埃散漫风萧索’玄宗逃蜀、杨妃身亡起,诗情即为沉重哀伤的悲剧氛围所笼罩,周详的叙事一变而为宛曲的抒情。”①即“思念”、“仙寻”情节已经改变了《长恨歌》前半部分的基调和方向,同情和歌颂李、杨爱情成为主要内容。 但这样下结论是有问题的。原因之一是,白居易既在诗的前半部分包含“讽刺意图”,难以想象作者会不顾艺术作品的一贯性和整体性,而在后半部分另起与前面迥异的主题。如果白居易一定要描写一个爱情故事,特别是“纯情”故事,为何不另写一篇专以吟咏爱情,以避免这种前后的抵牾?即使按照爱情说一般认为前半部分不过是《长恨歌》的“背景”,后半部分才是主体,但前半部分“背景”并不支持主体内容,这也是不可思议的,因为一部成功的艺术作品的“背景”应该与主体协调一致并有利于突出主体内容,而不是相反。

关于_长恨歌_的主题倾向与文化意义

关于 长恨歌 的主题 倾向与文化意义 张中宇 内容提要 比较 长恨歌 与 长生殿 可以发现: 长恨歌 后半部分有力突出 了安史之乱的 悲苦 后果, 长生殿 则逐渐脱离安史之乱的影响而基本上以帝、 妃感情的发展安排剧情。 长恨歌 后半部分描写的梦境和仙界并没有成为悲剧的 消解 因素,并未偏离前半部分确立的劝讽基调。白居易没有写梦中可以团圆, 仙、人可以重逢,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更以非同寻常的力度,对 各种可能的圆满结局加以相当明确的否定。 长恨歌 这种非大团圆模式结局的文 化意义在于:未加 消解 的真正悲剧中,警省、批评的成分总是主要的。因此, 从 长恨歌 的非大团圆悲剧模式可以推断,白居易是要以一段富于传奇性的爱无 可挽回的逝去,婉转地表达劝讽主题。从唐以来各种文学文本中关于 贵妃之死 描写的比较来看, 长恨歌 铺陈的血腥场面细致而鲜明,也表明了其深刻而显著 的警示意义, 长恨歌 主题并非着意于歌颂或同情。 上篇:非大团圆模式结局的 悲剧含义 白居易 长恨歌 中唐玄宗的思念及随后的仙寻情节,是马嵬事变之后李、杨悲剧的进一步延伸,构成故事的最终结局。深入研究这一结局显示的悲剧性质,对于进一步解开 长恨歌 主题倾向及其内蕴的文化意义是十分重要的。 一 思念 、 仙寻 情节的 悲苦 内涵 关于唐玄宗对杨贵妃的思念以及其后的仙寻情节,爱情说及双重主题说通常认为 长恨歌 一改前半部分的微讽或讽谕笔调,转而全力抒写李、杨爱情。例如袁行霈认为: 诗的开篇部分写玄宗好色废政,杨妃恃宠而骄,终至于引发安史之乱。这既是对历史事实的基本概括,也是诗题 长恨 的因由,其中或许包含有一定的讽刺意图,但作者并没有将这一意图贯彻下去。自 黄埃散漫风萧索 玄宗逃蜀、杨妃身亡起,诗情即为沉重哀伤的悲剧氛围所笼罩,周详的叙事一变而为宛曲的抒情。 即 思念 、 仙寻 情节已经改变了 长恨歌 前半部分的基调和方向,同情和歌颂李、杨爱情成为主要内容。 但这样下结论是有问题的。原因之一是,白居易既在诗的前半部分包含 讽刺意图 ,难以想象作者会不顾艺术作品的一贯性和整体性,而在后半部分另起与前面迥异的主题。如果白居易一定要描写一个爱情故事,特别是 纯情 故事,为何不另写一篇专以吟咏爱情,以避免这种前后的抵牾?即 89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