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上海城市精神

上海城市精神

上海城市精神
上海城市精神

新上海独特的城市精神

城市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大寓所。城市的实力、活力和魅力,就在于它参差多态,各具特色;而城市精神是城市特色的集中概括,市民素质又是城市精神的重要内涵和基础。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那些培育出独特文化和精神气质的城市,往往能形成强大的吸引力,长期保持领先的地位。纽约的“梦想和创造”,伦敦的“不屈为挠”的精神,以及东京的“干练、优雅、合作”等,绵延不衰的城市精神,使它们跻身于世界大都市之列。而“海纳百川,追求卓越”的上海城市精神的培育和发展,无疑是将上海建成独具风采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巨大目标动力。

中国,特别是上海这座城市,已经成为全球注目的焦点。在这样一片传奇的土地上举办以“城市”为主题的世博会,全世界的人们有理由、有信心期待新的惊喜、新的异彩。企业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和长处,支持申博、参与申博。罗氏制药是后援团中最为积极的成员之一,早在去年公司就行动起来了。总经理威廉?凯乐在申博前线展示上海“市民”的风采,公司员工在后方鼎立支持,申博结果揭晓前一天,威廉?凯乐毫无怀疑地表示:“上海肯定会成功!”

从企业公民,到个人志愿者,大家都热爱着上海这个城市,有了这份挚爱,才会为城市尽责,城市也才会变得更美好。

有了这样的责任与追求,我们什么事情都能办好。上海一定无愧于世界的期盼。

上海是一个移民城市,自明朝开埠以来,来自于五湖四海的“新上海人”,不仅参与构筑了日趋繁荣的上海城市,随之也带来了东西南北的地域文化。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的洋枪洋炮轰开了清王朝闭关自守的园门,给上海带来了血和泪的屈辱,另一方面,客观上也给上海带来了新科技、新理念。全国各地的地域文化,西方外来文化跟土生土长的本地文化,互相碰撞和融会,形成了独具一格的海派文化。海派文化的核心品格,就是“海纳百川”。改革开放又赋予了海派文化新的内涵,新海派文化的核心,就是“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放的上海,在引领长三角,辐射全国,走向世界中定位,弘扬新海派文化,上海不仅要在物质生产方面,而且要从精神文化生产方面造就更多的国内国际品牌,展示彰显“上海制造”“上海产品”“阿拉上海人”的实力、活力和独特的魅力。

某媒体就目前倡导的上海城市精神(公正,包容,责任,诚信)展开系列讨论。在讨论到“包容”时,编辑登出了外来人员和本地人员之争的稿件。这个话题在上海已持续多年,但笔者认为将“包容”二字列入所倡导的城市精神虽无不当,然须确定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包容——质言之,单向包容还是双向包容?就北京和上海这两个一居沿海一处内地一为最发达沿海经济金融中心城市一为首善之都文化政治中心城市,却在倡导的城市精神里不约而同地包涵“包容”二字,看来不是一个巧合。因为北京同上海一样,也存在北漂一族以及蚁族们同当地四九城老城区原住民之争的情况。为什么北漂一族和蚁族同老北京原住民之争没有上海原住民同外来人员之争那末引人注目?除了首都和沿海经济发达城市在政治稳定上的不同需求之外,上海的形成历史之短和北京的悠久历史之长也是个绕不过去的坎。北漂一族和蚁族不敢质疑北京四九城的原住民,但外来族群都敢大胆否定上海没有原住民!

说到外来人群和上海原住民(或曰老上海人)之争,其实不外乎一个文化上的差异包括地域文化和语言以及生活习惯上的差异,另一个就是经济基础上的差异。文化上的差异表现最突出的就是所谓坚持本土地域文化语言还是推广普通话之争。推普机们把推广普通话同弘扬本土地域文化语言对立起来,用一种非此即彼的简单思维方式,用事实上的铲除上海本地方言基础的办法来推广普通话,具体做法是从幼儿园和小学开始,从孩子们接受语言训练的最佳时段开始就不准他们学讲上海方言,当他们在过了接受语言训练最佳阶段之后,形成事实上的只会使用普通话或只会熟练使用普通话但尚能生疏或很困难地使用本地方言进行沟通的情况。其实,从文化发展的多样性来看,本地方言的使用和普通话的推广两者完全可以并行不悖,保护各地方言以及地方文化传承的工作,也许那些江浙沿海到广东沿海的大中城市都做得比上海得力,但显然,那些大中城市没有受到推普机们如同对待上海方言那样如此不遗余力的荼毒。那些推普机们的理由是,作为国家推广的普通话,对全国而言是全民沟通的最有力工具,这个理由肯定站得住脚,但你却毫无理由不让上海原住民或曰老上海人群体之间使用沪方言交流沟通,因为不管是否有外地人员在场,只要他们的交流内容同在场的外地人员无关,就没有必要非得使用普通话让你一个外地人能听懂交流的是什么内容,所以在上海的外来人群大可不必苛求上海人必须讲普通话——不管在什么场合。

如果某媒体倡导的所谓上海城市精神里的“包容”二字只是这样上海对于外来族群的单向包容,那这样的“包容”是做不到的,也是既“包容”不了也“包容”不下去的,如果外来族群仅仅是想“包容”上海所能提供的平台和所隐含的巨大经济利益,而不能“包容”上海的地域文化和方言以及上海的契约精神和诚实守信的上海原住民特质,那末这样的单向“包容”只是一种一厢情愿的单相思。

“将包容放在第二位如此重要的地位,请问强调的是谁包容谁,包容什么?让弱者包容强者,让少得利益者包容多得利益者是无耻之谈;让强者包容弱者,让多得利益者包容少得利益者是无稽之谈,双向包容才能使外来族群更好的如同上海原住民或曰移民的三四代那样,经过几代人的努力融入上海,而不是一到上海什么为上海的贡献都没做便想要无偿享受上海的一切,并且要求上海和上海人对他们的这种无理要求一并“包容”,中国是对外来文化兼容并蓄的巨大蓄水池,任何外来文化都在久远的年代中被中国文化先后同化,同样,上海海纳百川,对外来文化具有强大的消融和持之以恒的同化力,只有双向“包容”,外来族群自觉把自己带来的外地文化语言生活习惯主动融入上海,上海也才能接纳这些愿意被同化的外来族群,如果外来族群想要烧香赶出和尚来,用外地的文化语言生活习惯否定和取代上海的本土文化语言生活习惯,这样的单向“包容”显然是一种妄想,如同那种所谓的北方男人血性,动不动拔刀解决些微龃龉引起的冲突,最后的下场无非是同归于尽或一死一蹲监,至为智者所不取也!

上海地方史论文

浅析上海的海派文化 "两千年历史看西安,一千年历史看北京,一百年历史看上海。"近代上海在短短一百年的时间迅速崛起,在中国城市发展史上可谓是一奇迹。文化是城市的生命,城市有了文化就有了生命,海派文化就是上海勃勃生气和活力的源泉。 上海,是一座经济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经过百年的沧桑变迁,一种体验着各国建筑风情的与上海独特的气息油然而生。上海因多元文化而充满生机与活力,世人喜欢将上海的诸多方面冠以“海派”二字。所谓海派,我认为是吸纳和融合各种建筑风格的一种有上海特点的风格。 海派建筑是海派文化很重要的一个表现形式,当我们要探究海派建筑形成与发展时,不得不先对海派文化做一番探源。 1 海派文化的探源 "海派"一词,是20世纪20茸代北京一些作家的创造,用于批判上海某些文人和某种文风,海派的对立面是京派,海派和京派象征着申国两种风格迎异的文化。京派是传统的正宗,海派则是叛逆的标新立异、中西结合的产物,充满浓郁的商业色彩和民间色彩。上海的曹聚仁先生对之有一个生动点评:"京派如大家闺秀,海派则如摩登女郎。" 上海文化在外来文明和中国传统文明之间,在精英文化和通俗文化之间呈现出开放的姿态,敢于打破成规,锐意革新,广采博纳,"海纳百川,兼容并蓄"成为 "海派"文化的精髓,并体现于上海文化的方方面面。 关于海派文化的形成,普遍认为是中华文化与西方文化的结合。回顾海派文化演进的过程,可以看到,在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吸纳了吴越文化的和其它地域文化,受到了世界文化主要西方的影响,逐渐形成了富有上海地方特色的海派文化。处于苏浙边缘地带的上海,主要受到近邻吴越文化的熏陶,但是在近代上海社会的中下层社会,普遍由来自于苏北、广东及安徽等地移民构成,这也为多元的中式文化构成注入了一定的元素。 19世纪中叶,当八方的海风跨海越洋而来之时,西方现代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在此交流、碰撞、演变和发展。海派文化,正是在此基础上成型并发展起来的,最终在上海近代史的发展轨迹中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文化,它是中外交流、内地与沿海交流、农村与都市交流综合形成的产物。

关于对城市文化建设的思考

对城市文化建设的思考 文化是城市的生命和灵魂,是城市的内核、实力和形象;城市是文化的凝结和积淀,是文化的容器、载体和舞台;城市与文化是与生俱来、密不可分的统一体。我省在大力推进特色城镇化的实践中,应该以高度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搞好城市文化建设。 文化是城市的生命和灵魂,是城市的内核、实力和形象;城市是文化的凝结和积淀,是文化的容器、载体和舞台;城市与文化是与生俱来、密不可分的统一体。我省在大力推进特色城镇化的实践中,应该以高度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搞好城市文化建设。 树立文化城市理念 城市价值何在?城市如何建设?人们的认识和实践是随着城市发展的历史演进而不断深化和丰富的。 从“功能城市”上升到“文化城市”,“文化城市”已经成为城市建设理念的最高境界。在西方工业化、城镇化高速发展的历史阶段,为适应加快扩大城镇承载能力的迫切需要,1933 年国际建协发布以“功能城市”为主题的《雅典宪章》,以物质空间为主体的功能主义的城镇建设主流思想随之长期控制世界。功能主义忽视人的生活的复杂性和人的需求的多样性,没有解决好城市发展中的诸多问题。随着“城市病”的不断蔓延、加剧和扩散,人们逐渐把视角从以物为中心向以人为中心转变。1977年《马丘比丘宪章》对城市建设形成了注重人文生态和文化空间的社会文化理念;1938年L·芒福德出版《城市文化》引发了人们对城市如何发展的深思;1985年欧盟提出“文化城市”概念,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理念形成潮流;1999年的《北京宪章》、2007年的《城市文化北京宣言》,都强调“塑造充满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的城市空间”。“文化城市”成为当前城市建设的最先进理念。 从“物质家园”上升到“精神家园”,“文化城市”已经成为城市价值追求的基本趋势。什么样的城市能让生活更美好?归结起来,就是既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又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的城市;就是既能为人们身体的幸福栖居提供物质空间,又能为人们心灵的幸福栖息提供文化空间的城市。确立“文化城市”目标、提升城市文化水平已成为城市发展的国际潮流,“文化变成城市发展战略的轴心”。我国也大力促进“文化城市”和城市文化建设,越来越多的城市对发展作出“文化定位”或者提出“文化城市”目标,城市文化建设充分发挥出保存城市记忆、体现城市特色、提升城市品质、展示城市风貌、塑造城市精神、支撑城市发展的巨大作用,已经成为一些城市的核心竞争力。 从注重物质建设上升到注重文化建设,以“文化城市”理念引领我省城镇化发展。我省已经进入城镇化加速发展期,城镇化不应仅仅是“量”的扩大,更应该是“质”的飞跃。应积极学习国内外城市发展的先进理论,认真吸取西方发达国家和国内发达地区城市发展的经验和教

上海城市精神调查问卷

上海城市精神调查问卷 一、您的基本情况 1.单选 您的年龄* A 30岁以下 B 30-55岁 C 56岁以上 2.您的性别* A 男 B 女 第三选项 3.您的职业* A 国家党政机关公务员 B 企业工作人员 C 工人 D 农民 E 自由职业者 F 无业 G 其他 4、您对本次上海城市精神调研: A.需要总结提炼,很感兴趣 B.能归纳成什么算什么,有一点兴趣 C.自然形成,不需要大动干戈 D.重在过程,结果是什么并不重要 二、上海城市精神关注要素 5、你认为研究上海城市精神应主要关注哪些事项? A.市民的总体素质 B.机关公务人员的敬业精神 C.服务行业的服务意识 D.城市的创新创业环境 E.城市的市容 F.大中学校的升学比例 G.对农民工及其它外来人口的包容度 6 、你认为影响上海城市精神的基本要素有哪些? A. 自然地理环境 B.城市历史传承 C.市民精神 D.社会经济状况 E.文化氛围 F.时代特征 G.城市风格 H.其他 7、你认为国内城市精神塑造比较成功的城市是:

A.北京 B.广州 C.大连; D.成都 E.深圳 F.其它城市(如: 三、上海城市精神现状 8、请选择你认为有损于上海城市形象的两种从业人员: A.警察 B.城管人员 C.公检法人员 D.农民工 E.窗口行业服务人员 F.记者 G.机关干部 H.乞讨者 I.棒棒 J.其他(如: 9、请选择你认为影响上海城市形象的四种服务行业: A.公交 B.邮政、电信、水电气 C.美容美发、按摩、洗浴 D.律师、会计、审计、 公证等 E.房地产 F.婚姻、职业介绍 G.宾馆、餐饮 H.其他. 10、你对这个城市最不满意的是: A.园林绿化 B.城市规划 C.城市公交 D.城市出租车 E.旧城改造 F.文化氛围 G.滨江路开发 H.环境保护 I.其他(如: 11、你认为上海市民精神中比较突出的是哪两项: A.宽容精神 B.平等精神 C.包容和谐 D.侠肝义胆、打抱不平 E.抱团不拆台 F.讲秩序 G.赋有爱心 H.其他(如: 12、你认为上海市民精神中比较欠缺的是哪两项: A.宽容精神 B.平等精神 C.包容和谐 D.侠肝义胆、打抱不平 E.抱团不拆台 F.讲秩序 G.有爱心 H.其他(如: 13、对上海现有的市民基本修养的日常表现,你特别不满意的是: A.乱抛果皮纸屑 B.随地吐痰 C.公共场所满口脏话 D.赤膊吆喝 E.相互拆台 F.不讲秩序 G.随意带到公共场所、产生污物等 H.其他(如: 14、从一个现代法治社会对市民素质的要求来看,你认为上海市民最需要普及的是:

上海的文化

海纳百川:上海的文化 一、古代上海文化特点: 上海在开埠前,虽也有一些文化设施,如书院,出过一些文化名人,如徐光启,产生过一些有文化意义的工艺品,如顾绣,但就整个城市而言,并无明显的文化个性。 由于上海大部分县直接从松江、昆山分出,且一直苏松太并称,同时江苏、上海在政治、经济、文化上更与吴地渊源较深。 吴文化与越文化并无明确区分,历史上两地虽常有分合,但整个江南、浙北、浙东地区的交往非常频繁,语言基本一致,风俗大致相同,耕作方式、物产品种也大同小异,互为补充。春秋时吴越成敌国,但在古九州中同属扬州。秦汉时同属会稽郡,直到明清两代建南京和南直隶,江浙始分治独立,上海处于吴越文化圈的东缘。 上海当时的3000-4000平方公里不设一县,可见其被称为“海隅蛮荒”不是虚言。 上海是在明清两代才最后追赶上江浙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元人马端临(宋元之际著名的历史学家,著有《文献通考》、《大学集注》、《多识录》)对此地性格作过判断:“扬州人,性轻扬而尚鬼好祀”。 宋以后,上海人终于找到三种基本产业:煮盐,植棉,海运,这三大支柱产业使上海社会文化在江南地区标出特色。 顾绣是上海地区工艺品中的瑰丽奇葩。顾绣因源于明代松江府顾名世家而得名。 嘉靖年间官宦顾名世嗜好绣品,晚年在现南市露香园路筑一园林,命婢妾制作绣品观赏、赠友。可考的名手有缪氏、顾兰玉等。以韩希孟(顾名世的孙媳)最具代表性。现北京故宫博物馆和上海博物馆均藏有其作品。韩希孟的精湛技艺确立了"顾绣"的卓越地位,她的写真手法对后世仿真绣的发展具有启迪作用,苏绣也受她的影响很大。 二、近代上海文化特点与海派文化 上海近代文化的独特性,集中表现为“海派文化”。上海文化并不等同于海派文化,但无疑是上海文化的重要方面。 对海派一词如何理解,学术界见仁见智,其义有广狭之分,狭义的海派,指京剧、绘画、文学等具体艺术品种中的上海流派,其源起于晚清绘画中的“海上画派”和京剧中的海派,后来内涵扩展、延伸,成为一种文化类型和文化风格,乃至包括审美情趣、生活方式,所涉人事亦不复限于上海一地。 “海派”较早见于同光年间,时人对一批寓居上海,卖字画的画师画匠名之曰“海上画派”,简称“海派”。当之赵之谦、任伯年、虚谷等人的画笔自成一家,更有吴友如等人画洋楼、画美女,绘风俗图,与传统的山水人物花卉毫不相干。 代表人物:任伯年(1840—1896)清末画家。初名润,字次远,号小楼,后改名颐,字伯年,别号山阴道上行者、寿道士等,以字行,浙江山阴航坞山(今杭州市萧山区)人。 任伯年是我国近代杰出画家,在“四任”之中成就最为突出,是海上画派中的佼佼者。任伯年的绘画发轫于民间艺术,他重视继承传统,融汇诸家之长,吸

上海城市文化发展指标体系研究

上海城市文化发展指标 体系研究 Standardization of sany group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上海城市文化发展指标体系研究 作者:上海艺术研究所《上海城市文化发展指标体系研究》课题组来源:添加日期:10年08月27日 一、研究背景 21世纪是世界城市大竞争的时代,这意味着国际化大都市之间的竞争程度更为激烈,竞争范围更为广泛。随着时代的发展,国家与之间、城市之间的竞争内容,已经从经济综合竞争力层面逐步扩大到文化竞争力的层面。当国际化大都市的“硬实力”——经济综合竞争力具备了相当的条件时,“软实力”——文化竞争力则成为竞争的重要“筹码”。这表明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发展程度,已经从单一指标转向多重指标。根据世界城市发展的实际,在城市的经济力、政治力要素指数相差无几的情况下,最具竞争意义、发展潜力、时效性的要素,往往是城市拥有的文化实力。从城市发展的角度看,文化既是经济、政治发展水平的精神投影,也是经济、政治发展的物质表现,是城市综合竞争力评价体系中最难以把握却又必须把握的要素,在未来的城市竞争力要素中将会占很大比重,城市之间新型竞争将基于文化领域与经济领域的双重博弈。本世纪成功的城市将是文化的城市,有文化竞争力的城市。① 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文化底蕴的深厚和文化发展体制的现代化。许多发达国家在经历工业文化的长期发展之后,已经认识到城市文化的复兴对于城市持续发展的重要性。近年西欧展开城市复兴运动,其中文化旗舰项目成为城市复兴的重要战略,这项重要的发展战略计划包括对一些传统产业已经衰落的城市进行复兴。因为在产业衰落的同时,城市的社会、经济、环境均遭到破坏。城市复兴计划通过采取一系列的手段,在物质空间、社会、经济、环境和文化等方面,对城市进行全面改善,使城市的经济活力重生,恢复已失效的社会功能,改善生态平衡与环境质量,并解决相应的社会问题。更重要的是,通过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举办盛大庆典活动、文化旅游、体育赛事等文化措施,使这些城市综合提升其文化、经济和城市形象。这一举措将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在采取经济手段激活城市发展力的同时,国际组织及各国文化部门相继出台一系列的文化政策,以实现文化的长期与稳定的发展。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斯德哥尔摩召开了“文化政策促进发展政府间会议”。会议制定的《文化政策促进发展行动计划》指出,“发展最终可以用文化概念来定义。文化的繁荣是发展的最

上海近代城市规划历史及其范型研究(1843~1949)

李百浩郭建黄亚平上海近代城市规划历史及其范型研究(1843~1949) 图11840年以前上海县城图 资料来源:christianHennot&zhengzu’an, Atlasde ShanghaiEspacesecr。presentations de1849anosJours 1上海近代城市规划的历史分期 在中国近代城市史上,上海与汉口、天津等开埠城市一样,其城市规划都不是以T业化为起点的。1843年的开埠通商、建立租界是上海城市近代化的起点,西方国家借助租界的殖民化促成了上海的城市化、近代化,其实质是商贸化。商贸化带来了新市区、大城市的产生。1927年上海特别市建立,成立市中心区域建设委员会,近代城市规划逐步形成。上海loo余年的发展建设.虽然有三方四界的行政主体.但城市规划的成立.也是由局部规划到整体规划的发展过程。 根据上海近代城市规划特点,结合中国社会政治的变革,其演变历史分期可划分为以下3个阶段6个时期(表1): 1.1第一阶段:近代城市形成与新市区建设、老城区改造(1843~1927) 第1期:租界形成与发展兴盛(1843~1895) 第2期:既有城市改造与发展(1895~1927) 1.2第二阶段:近代城市规划形成与城市局部地区规划(1927~1942) 第3期:上海特别市政府成立.城市规划的兴盛与确立(1927~1937) 第4期:日本侵占上海,殖民主义规划的延续(1937—1942) 1.3第三阶段:近代城市规划成熟及 城市总体规划(1942—1949) 第5期:太平洋战争爆发,欧美近 代主义城市规划的导人(1942~1945) 第6期:抗日战争胜利,城市总体 规划的复兴与搁浅(1945~1949) 第1期与第2期,以1895年中国 第一个市政机关——上海南市马路工程 局的成立为区分.并且同年,甲午战争 爆发、中日《马关条约》订立。第一、 二阶段的区分是1927年7月(民国十 六年),上海被定为特别市,开始大上 海市中心区计划。第3期与第4期,以 1937年的“八一三”事变.日本军队全 面侵入上海为区分。第二、三阶段的区 分是1942年太平洋战争之后.日军完 全占领租界.将租界纳入进行整体规 划,制定了上海近代史上第一个“总体 规划”——《上海城市规划改订案》。第 5期与第6期.则以1945年抗日战争胜 利,国民政府全面接收上海为区分。 2近代城市形成与新市区建设、 老城区改造(1843~1927) 2.1租界形成与发展兴盛(1843~ 18951 1840~1842年,清政府因鸦片战争 被迫签订《南京条约》,规定上海为中 国5个通商口岸(TreatyPort)之一。 1843年的《虎门条约》又规定英商可在 五口通商,并能在一定地区内租房或建 房长期居住。1843年11月17日,上海 正式开埠通商.标志着上海城市近代化 的开始。 1844年,《望厦条约》(也称《中 美五口贸易章程》)、中法《黄埔条约》 的签订使美国与法国人比英国获得了在 上海的更多特权。1845年11月29日, 因《上海土地章程》的订立,划定了英 租界。此后,美租界(1848)、法租界 (1849)也相继建立(图2)。上海的租 界是中国近代所有租界中设立最早.存 在时间最长.面积最大,管理机构发展 最充分的租界。 图2上海公共租界和法租界扩展示意图 资料来源:孙平主编,上海城市规划志. 1846年12月.由租地外商推选3 名代表组成了“道路码头委员会”( CommitteeonRoadsandJetties).负责 税收和市政T-务建设。1853年前后.租 界形成了“华洋杂居”的局面,并成立 了T部局(ShanghaiMunicipalCoun— cil),辟筑道路网,修建码头,增设市 政设施,租界走向繁荣兴盛。T部局的 成立.意味着外国人已经取得了租界的 完全治理权.从此租界的性质从根本上 改变了,成为“国中之国”。 1863年.美英租界合并成立“公共 租界”(IntelnationalSettlement).法租 界则脱离英美公共租界工部局成立公董 局,管理租界的各项建设事务。由于人 口大幅增长.经贸繁荣,用地紧张,西 方殖民者多次迫使清政府扩张租界,并 不断“越界筑路”。公共租界成立之前, 英美两国在租界外先后修筑了12条马 路(多数马路在1899年扩充英美公共 租界时强行划归租界范围)。 西方人在上海要建设一个适合自己 居住与贸易的世界.作为殖民地.又与 他们在亚非美洲等地的西方殖民地相 似,这实际上就是上海租界建设的原 型。 辟筑道路,修建码头,先港后市, 以港兴市.由港区向陆地推进,成立市 政机构,制订建设法规,进行土地买 卖,统一规划基础设施,越界筑路,形 成了殖民主义城市规划及其建设的一般

文化特性与城市建筑――以杭州为例

文化特性与城市建筑——杭州案例研究 现代城市的竞争,不仅是经济实力的竞争,更是文化、城市形象等软实力的竞争。中国拥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和三千多年的城市建设史,然而在过去几十年里,因为飞速的经济发展和快速的城市化,中国的城市面貌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多数拥有悠久历史的城市在现代化建设中失去了可识别的身份,众多城市的历史街区和古老建筑在现代化进程的滚滚潮流中轰然倒地。源远流长的文化传统在城市营造者的眼中沦丧。而城市居民内心深处的欲望和危机感与日俱增,缺乏地域文化的城市也使得居民缺乏城市认同感。如何在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中,保持和发扬建筑的文化特性,是值得城市居民和城市营造者深思的。 一、当代中国建筑文化的缺失 1.1传统建筑文化的缺失 任何建筑都和本民族的文化精神和价值观念紧密相关。中国传统建筑是中国传统文化和哲学精神的体现,天人合一的宇宙观、物我一体的自然观以及阴阳有序的环境观一直作为基本的建筑理念影响和制约着中国建筑的发展,使中国建筑表现出强烈的人文意识和理性精神。 这种精神在当代建筑中理应得到继承与发展。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由于西方文化思想的强势冲击,加上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近现代文化精神缺乏正确的认识和理解,没有正确的应对策略,使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在一种截然相反的文化冲击下变为了弱势。中国当下建筑,大都沿袭西方建筑的模式,摩天大楼、欧陆风情随处可见,一些标志性建筑以其新颖和现代的造型刺激着人们的眼球,然而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内涵却缺失了。 我国是世界文明古国,有着浩瀚如海且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我国城市建筑的文化遗产资源也极为丰富,几乎每一座城市都有自己的生命历程,它不但是城市发展的历史见证,也是城市文明的现实载体。如何保存城市的历史面貌,延续城市的历史生命,对当下城市建设是至关重要的。令人遗憾的是,在我国现有的城市建设中,这方面的工作却做得不够。当年梁思成谈北京城的规划与建筑时,曾感叹“伟大的北京城墙”被人们所忽视,他说,北京城墙的产

上海精神

上海精神 城市两字一起合用最早出现于《韩非子爱臣》:是故大臣之禄虽大,不得藉威城市。在此之前,《说文解字》中讲的以盛民地的城,以及买卖之所的市,终于,因社会的发展以及人民的需求,盛 民之地与买卖之所两者合二为一。 便也有了我们口中的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 人民创造一方文明。在这过程中因一方人民逐渐 形成的一方水土城市,也渐渐衍生了它独有的人 文精神,代表着它的孕育者。在人类发展的进程 史上,每一座具有特色的城市,都有其独到的城 市精神,不同于纽约的梦想和创造,以及东京干练、优雅、合作,上海以其多元化凝练出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独特内涵。 身为一个上海人,我却一直并没能真正体会其 中的深意,直到藉由上海世博会这一全世界人民 的盛宴,我才有所感悟。 为了更好地理解城市精神,我也成为为世博会 出力的一份子。来到了园区内,看到了川流不息 的人群,不同肤色,不同种族,口中说着不同的 语言,却因同一件盛事而汇聚到一起,各异的脸

上却露出相似的欢欣笑颜,也不免感染了紧张踌 躇的我,让我更加期待融入他们。身旁是已经经 验丰富的大姐姐们,望着她们因烈阳暴晒而通红 的双颊,惊异她们更加清晰嘹亮的声线,清澈动 听的仿佛化作一弯清溪,为这炎炎夏日注入了一 抹舒适,她们优雅有礼的身影,专业详细的问答 都深深的印入了我的眼中。我也迫不及待的加入 了这个队伍中。 打扰一下,请问中国馆怎么走?温润的声音提 醒我回到了现实,转头便看到了一位慈眉善目的 老奶奶,突然的提问扰乱了我的思维,使我措手 不及。我急忙拿出地图,为她解答,多日的训练 使我慢慢镇静下来,语句也渐渐流畅让我来为您 说明一下,首先,您应解答完毕,我的心情也因 老奶奶赞赏的笑容而雀跃作文不已,更多了几分 自信,也希望多来几位游客让我来大显身手。 到后来,无论是用蹩脚的英语为外国游客解答 疑难,还是用普通话为全国各地的游人排忧解难,我都更加游刃有余。望着因我的帮助而喜悦的人们,我的精神也为之一振。其实不论人们来自哪 个国家,浸润于何种文化,信仰哪个宗教,来到 上海,欣赏世博会上人类共同的智慧结晶和科学

城市发展与城市文化建设

.城市发展与城市文化建设 作者:曹阳来源:添加日期:11年03月01日 城市文化是一门城市管理科学,它不是单指某一特定的城市文化设施、市民的知识水平、教育程度高低等狭隘的文化现象,而是包括了城市所创造的一切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及其所形成的管理系统。 一、城市文化建设的基本要求 城市文化是一门综合管理城市的学科,是城市组织体系的基本架构和行动方略的指导系统。城市文化的构成要素有城市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建筑文化、自然文化、管理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等。它们是自然文化与社会文化的结合,是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与精神文化的统一。城市文化建设的基本要求是: 1、培育具有现代素质的市民。市民是城市的主体,是城市社会文明的创造者和体现者,也是城市文化的载体。城市市民的素质如何,直接决定着一个城市的形象。广大市民只有不断增强城市意识、开放意识、法制意识和现代生活环境意识,促进一个城市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和精神风貌,有浓郁的崇文意识、有健康的心态和良好的行为习惯,这个城市才能现代化。 2、塑造城市形象文化。城市形象文化主要指城市的外观形象,它包括城市现代化的基础设施和时尚的外观形象。诸如,城市的空间布局,建筑的造型、风格、色彩以及道路,广场,公园,雕塑,路灯,栏杆,甚至路牌和广告等等。独特的文化来源于独特的自然和生态环境,所以,要建设和谐城市就必须充分认识自己城市的自然特色,保护自然和城市的文化特色。城市的发展是以健康的自然环境为前提的,自然环境是孕育城市文化的摇篮,因此,只有遵从自然规律的城市发展,才能产生经久不衰的城市文化。 3、充分挖掘城市的历史文化资源。历史文化资源是一个城市文化品位的重要表现,是一个城市文化个性的生动体现,也是一个城市最独特的文化优势。历史文化使一个城市有别于其他城市,充分挖掘利用城市的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历史文物和文物依存的周边环境,是树立城市文化个性、提升城市文化品位的捷径之一。历史文化遗产是一种无形资产,它可以与旅游、文化产业联姻,产生投入小、回报大的经济效益,它所起的品牌效应,绝非商业铺面和房地产等近期利益所能比拟的。 4、有繁荣发达的文化产业。所谓文化产业主要包括文化娱乐产业、影视及音像制品业、新闻出版业、文化旅游业以及一些与文化相关的美食、美容、时装、休闲、美术品产业等等。文化产业作为“朝阳产业”,既可以有力地促进经济发展,也可以极大地提高一个城市的文化品位。

上海建筑的城市文化

上海建筑的城市文化 建筑见证着城市的发展,是城市历史记忆的重要组成,独特而有价值的建筑会为城市增添魅力,一个城市也会因建筑而被后人铭记。上海的建筑素有“万国建筑博览会”的美誉,不管是老上海市民生活起居、市井气息浓郁的弄堂里巷,还是见证上世纪20、30年代老上海繁华奢靡的外滩万国建筑群,还是今日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的黄浦江两岸的摩天大楼,这些不同时期的建筑见证了上海的城市历史,共同构成了上海的城市形象和城市文化认同,“上海的城市建筑是海派文化的外在形象体现”①,因此风格迥异、各式各样的上海建筑可以说是表征海派文化的符号。 一、市井气息浓郁的弄堂、石库门 弄堂是上海民居的标志,一提起上海,弄堂里巷、石库门便与之自然而然地联系在一起,就如同四合院之于北京的意义。可以说,弄堂、石库门是影响上海市民社会生活方式、行为处事方式、风俗习惯最重要的建筑样式之一。这一独特的建筑样式随着上海对外开埠设立租界而日益兴盛,其空间布局和平面设计接近中国传统的江南民宅,但同时也借鉴了西方的联立式住宅方式的建筑,“石库门这种建筑样式,从它诞生年代那一刻起,就烙上了上海这座城市的烙印:中西合璧、土洋结合、实惠、功利、精细狭窄,等等,等等”②。后来的石

库门建筑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在高度、外形的处理(门框、门楣、山墙)等方面更多地借鉴西方古典的建筑风格而有显著的变化,由此在上世纪20、30年代进入石库门建筑的繁盛时期。 作为上海民居建筑的主要样式,石库门在容纳大量市井小民的同时,还承载着市民社会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显示了上海市民有别于其他城市的生活习俗,包含着在这一空间下长期凝聚而成的情感等文化内涵。在这个独特的民居空间里,上海男男女女演绎着他们各自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弹奏着跌宕起伏的生命乐章。在海派文学作家张爱玲、王安忆等人笔下,石库门民居呈现出上海市民社会独特的生活景观。透过影像和书籍的记载,上海市民的生活众相、悲欢离合慢慢呈现出来。形形色色的居住习俗(“螺蛳壳里做道场”、乘风凉、孵太阳等等),充分利用狭窄空间的弄堂游戏(如滚铁环、刮片、扯铃等等),悠扬动听的弄堂歌谣,温馨朴实、情仇交加的邻里情愫,,共同构成别具一格的石库门文化,成为上海民俗文化的典型。 二、由外滩万国建筑群到浦东陆家嘴建筑群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外滩已成为上海的标志,是外来者透过它观看上海的门孔,也是上海向世人彰显自身实力的有力证明。外滩在上世纪30、40年代见证了上海的繁华奢靡,在当时海派文学、新感觉派小说作家那里,上海,确切一点说,外滩才是最能刺激人的感官和

论上海城市精神

论上海城市精神 本着“植根历史、体现现实、引领未来”的原则,上海在全市性大讨论的基础上,汇集各方智慧,形成了“城市精神”:海纳百川而服务全国,在艰苦奋斗中追求卓越用城市精神促进上海新一轮发展。 上海的精神文明建设要在实践中不断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其中核心部分就是要培育“城市精神”,要用这面旗帜来凝聚人心,引领人们不断奋发向上,促进精神文明建设上新层次。城市精神是一个城市独具特质的精神品格,就是一个城市的精、气、神。它是高扬于市民心中的一面旗帜,渗透于城市生活的方方面面,可以成为引领广大群众的前进号角,对城市的持续发展能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培育城市精神是弘扬民族精神的具体实践,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是实现科教兴市与上海新一轮发展的必然需要。 海纳百川,是上海历史与现实最鲜明的特征;服务全国,是上海的责任,也是上海加快发展的必然要求。在服务全国中海纳百川,就是要兼容并蓄、学习别人长处的同时,真正发挥上海面向世界、服务全国的作用。在新一轮发展中,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依靠中央各部委和全国各地的理解、支持和参与。特别是“四个中心”之一的建设,主体不单单是上海。上海更重要的任务是要搭建一个舞台,努力塑造环境、营造气氛,不断提升上海城市综合服务功能,让方方面面在上海这个大舞台上能够长袖善舞、施展身手,共同为实现国家战略贡献力量。 追求卓越,是上海突出的城市品格;艰苦奋斗是我们党的优良传

统和政治本色,也是我们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在艰苦奋斗中追求卓越,就是要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去实现“改革勇攀第一峰、竞争勇夺第一名、工作勇创第一流”目标。事业越发展,越要讲艰苦奋斗。我们要始终牢记“两个务必”,努力把宏伟目标和脚踏实地的工作结合起来,始终保持一种危机感、责任感、紧迫感,不断增创新优势,开创上海充满希望的未来。 培育城市精神是一项长期任务,是一个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升华的过程,具有阶段性、开放性、动态性的特点。城市精神表述方式的提炼概括不是一个终结定论,而是一个阶段性成果。在蓬勃发展的现代化实践中,上海城市精神必然会不断增添新的时代内涵,这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课题,也是全市人民的光荣任务。各行各业都要努力实践城市精神,真正使海纳百川、追求卓越的城市精神,融入每个市民的思想观念、道德情怀、行为规范;领导干部要带头实践城市精神,用“水滴石穿”的毅力、“寓教于乐”的方式、“润物无声”的艺术引导干部群众,共同培育、努力实践城市精神;要精心设计载体努力实践城市精神,让城市精神进一步融入城市生活,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亮点;要在新的实践中全面提升精神文明建设水平,进一步抓好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加强舆论导向工作、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上海城市精神的讨论已经得到了较多市民的热烈参与,这是近年来不多见的。少有人提到的是,我们在什么样的知识背景和思想前提中讨论这个问题?我想弄清楚这一点有助于讨论的深入。 一是政治理据。我赞成讨论上海城市精神,首先这是因为:一个

塑造特色文化 丰富城市内涵

塑造特色文化丰富城市内涵 一座现代城市要有两个条件:一是实力,二是魅力。魅力也就是文化,或称软实力。九龙坡区作为重庆市主城工业大区,文化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为了塑造区域特色文化,深挖城市文化内涵,学习借鉴杭州、上海等地做法,需要打造具有九龙坡特色的城市文化名片,丰富城市内涵,这已经成为时代的呼唤,形势的需要。 一、我区特色文化事业的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文化是城市的根与魂,杭州重视文化建设是由这座城市的基因、自然禀赋、发展目标、发展阶段等本身的特性所决定的。离开了文化,杭州就丧失了“立城之本”。对杭州来说,抓文化就是抓科学发展,就是抓核心竞争力,就是抓人民群众的生活品质,就是抓城市发展的未来。历届杭州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视和加强文化建设,在具体做法上,他们深入实施“软实力提升”战略,发挥和整合文化资源优势,切实抓好文化发展规划编制、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文艺精品创作、文化扶持政策制定、文化体制改革等工作,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繁荣文化事业,不断提升杭州文化建设的水平。。长期坚持“文化为魂”,注重文化建设,努力建设文化名城,把杭州建设成为一座先进文化渗透于血液之中,内化于心、外化于形的高素质城市。在大众化、通俗化上下更大的决心、做更多的文章,使杭州的文化建设既体现高端性,又体现群众性,既能创作精品名品,又能产生大众作品。 近年来国家和重庆市委、市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支持文化发展的政策措施,为九龙坡区特色文化事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同时,

在新形势面前,九龙坡区特色文化目前还存在着体制不适应发展要求,特色文化事业的公共功能与市场功能定位不清,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特色文化事业的发展缺乏总体规划,市场主体尤其是民营市场主体培育不够;文化资源整合与开发力度不够,丰富的文化资源优势还没有转化为产业优势,对经济的贡献率较低;缺乏高素质的特色文化专业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等主要问题。这主要表现在:1.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当代高新技术发展对特色文化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引发了新兴文化形态的崛起和传统文化形态的更新。文化艺术形式和生产方式空前多样,文化管理方式和流通方式发生了深刻变革,面临着如何创新发展、获得新的文化生命的挑战。 2.周边区县特色文化事业的快速发展对我区特色文化的发展形成巨大压力。周边各区(县)近年来都在利用区域内较好的特色文化资源和人文环境,大力实施特色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且一直处于领先地位,这对九龙坡区特色文化事业的发展构成了较大压力。 3.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对特色文化事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九龙坡区经济的发展要求特色文化事业发展必须适应现有的增长模式,实现文化事业的跨越式增长。 二、塑造特色文化是丰富城市内涵的主要途径 一个城市的特色文化,是城市内涵的主要内容,是城市历史文化底蕴的突出表现,是城市的灵魂和支撑。塑造特色文化,就是要深入挖掘城市丰富而独特的历史文化并打造出精品和亮点,让其充分展现该城市特有的文化渊源,做到在继承中扬弃、在扬弃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使精品和亮点既有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又具有广阔的包容性、延伸性和现实性,从而赋予其旺盛的生命力,最终升

上海城市精神

浅谈上海关于“公正”、“包容”、“责任”、“诚信”的城市精神在谈上海“公正”、“包容”、“责任”、“诚信”的城市精神之前,必须先了解何为上海人。从上海开埠以来的城市历史来看,广义上在上海行政区域内定居或出生并取得户口的人都称为上海人,但实际上仍有若干分类与区别。上海人眼中真正意义上的“本地人”,是指在1843年上海开埠以前就已经定居于上海当年的核心───原华界南市老城厢内的原住民。而居住在原属江苏省的郊县诸如金山、宝山、奉贤、嘉定、松江、青浦、浦东等地因1958的行政划分调整才拥有上海户籍的农村民众则被称为“郊区人”。上海于1843年开埠后至今,中国乃至世界各国的移民蜂拥进入上海,老移民主要由江苏、浙江两省的人构成;而如今的新上海人则来自四海之内。如今的上海人则由原住民、老移民、郊区人、新移民构成。 基于上海人来之五湖四海,不同的族群之间产生诸多的矛盾,这对于上海未来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上海未来要建设成为国际化大都市,城市的和谐是必须的,市民之间的和睦相处是绝对的,故而上海提出“公正”、“包容”、“责任”、“诚信”八字的城市精神。 首先是公正,公正简而言之就是公平、正义,民主和法治是公正的基础,要实现公正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两手都要抓,从执政党方面,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从市民的利益出发,努力缩小收入差距,为低收入者和弱势群体的生活创造更好的制度空间,执政者在执政过程中要坚持公正的原则,坚持公平、公正、公道,努力做好榜样,让这一理念深入执政者的心灵。从另一方面来说,要实现公正,在社会风气和市民的不同团体和族群之间的人际关系处理之中也要坚持公正,让不同族群的上海人得以和谐发展,社会风气、社会道德得以逐步提高,市民处事公道,让公平、公正、公道的理念也深入市民的心灵,逐步形成一种高尚的城市精神。 其次是包容,包容的基础就是要尊重和维护他人的权力,包容是一种价值理念,也是一种艺术和个人的品行,但是包容仅仅停留在价值理念的程度是不行的,必须要让它上升到制度的高度,以此约束人们的行为。在人际关系的层面,要尊重他人的隐私,要做到共性和个性的统一,要理解以及做到和而不同。但是包容并不等于一味的忍让,一味的退步、包庇,要有自己的主见,要坚持对的就是对

民国时期的上海电影与城市文化

民国时期的上海电影与城市文化 作者:张英进发布时间:2004-8-25 13:20:40 一电影与「知识考古学」 以陈凯歌、张艺谋为代表的「第五代」电影的成功,使中国电影研究自80年代中期开始就成为在西方颇有学术价值的研究领域。与此相反,1949年以前的电影却罕有问津者。本书的一个直接目的就是将学者的注意力转移到1910-40年之间的中国电影。对民国时期城市文化语境下的早期中国电影进行持续的研究,将大大地扩阔中国电影研究的历史视角。除此之外,本书的第二个目标是将电影建构为民国时期重要的文化力量,并将电影研究与正在发展的上海文化史研究联系起来。本书将论证,电影文化作为特定社会政治语境下的文化现象,是一个能为现代中国知识考古学提供丰富资源的据点。 我在这里引用福柯(Michel Foucault)「知识考古学」的概念是基于以下几个原因1。首先,民国时期的大众电影文化还没在中国研究领域得到深入探索,大量文献研究还有待于电影与历史学者去做。其次,由于大批原创电影流失,早期中国电影的探索就像考古学一样旨在挖掘人文遗迹。它必然根据那些繁杂的资料来源,像广告、影迷杂志、电影说明书、海报、影评、传记等,来描述这些文化现象在早期历史文本中的构造和功能。第三,由于文献不能被彻底描述,这些被考古研究所披露的信息有待进一步提炼甚至修改。而新文献的出现将对那些文化遗迹的制作、管理、发行、流通、运作的种种假设提出新的挑战。有鉴于此,本书在方法论上与知识考古学相连接,系统地研究那些丰富的文化遗迹和文献,而这些文献往往是被现代中国的标准化的社会政治历史书籍所埋葬和草率处理掉。 本文将简述本书所集论文,并把它们分为三大主题:机构与革新、再现与实践、建构与争辩。最后,我将通过对某些文献来源的概述,指出一些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题目。 二电影与城市文化:机构与革新 本书的第一部分,「电影罗曼史:茶馆、影院、观众」,侧重于1910-30年间城市电影观众所感兴趣的家庭罗曼史。张真的〈茶馆、影戏、《劳工之爱情》〉,讨论1922年的由郑正秋所写的这部尚存的最早电影短片。该文叙述了20年代传统中国戏剧的巨大影响渐渐被电影手段和情节处理所取代的过程。在重构茶馆文化气氛的同时,张真指出电影从戏剧的外在性(滑稽戏的表演)到情节的内在性(心理动机)的转变留下了很多矛盾,这些矛盾在当时需要以阶级和性别的观念来解释。 从机构的历史来看,中国电影工业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二十世纪初,不只是张真所说的茶馆文化,还包括文明戏。郑正秋早期的影戏中就体现了文明戏的模式。二十世纪初,文明戏本身的改变很大,由清末与政治息息相关的创作转化为家庭伦理剧。郑正秋的文明戏传统,尤其是它对城市文化和流行趣味的重新重视,被后来的电影投资者和制片人所采用。因此,它也可以说是20年代上海电影观众和电影工业定型的重要因素。

上海的城市精神

上海的城市精神 每一个人,每一个团队或者组织,甚至每一个城市或者国家,在人们心中都会有一个人感觉和印象,这个印象就好比我们所看到的景物,用精神风貌这个词正好表述眼前所观察到的一个人或者一个群体的精神氛围。精神风貌,能够彰显群体的个性和气质是团队精神的外在表露。 上海,我国的经济中心城市之一,在世界舞台上也有着不一般的地位。它在各国人心目中的形象可以代表中国整个国家的形象,它的精神可以代表全部华人的精神,所以上海一直都很注重自己的形象等,也一直跟着党的方针走。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上海市提出了“公正”、“包容”、“责任”、“诚信”的城市精神,这些精神正是我们社会所需要的,正是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具备的。只有同时将具备了这些精神,我们的社会才能够和谐稳定,人们的生活才能够幸福美满。同时,上海最为中国面向世界的门面,只有拥有了这些精神才能使外国人真正的认识我们这个伟大的名族。 古人有云“正直者,顺道而行,顺理而言,公平无私”(汉·韩婴),又有人曾说过“我们不能拒绝给人以公正,也不能拖延给人以公正”。所以,自古以来,公正就被人们所追求。公正的原则必须贯彻到社会的最底层,因为在中国,广大的农民和工人阶级是中国的主体,所以公正的精神必须贯彻但社会的最底层。孟德斯鸠说过“对他人的公正就是对自己的施舍”,我们要把公正铭记于心。在政府事务中,公正不仅是一种美德,而且是一种力量,公正不但必须做到,为了令人信服,它还必须被人看到,只有这样才能使公正深入民心。不公正的东西实在无益于人;公正的东西至少无损于人。 什么是包容?辞海里是这样解释的:大度宽容、容纳的意思。什么是大度:气量宽宏能容人。什么是容纳:在固定的空间或范围内接受人或事物。看来宽容与包容的意思是接近的,其区别就在于包容比宽容的气量更大。个人理解包容就是气量宽宏能容人,在小事上从不计较个人得失。所以,在我们宽容的内心里再腾出一些地方,让包容进驻。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我们要有大海的气量,包容整个世界。那些高高在上的政府官员应学会包容,学会体恤百姓的难处,学会包容他们的无知。而广大百姓也应学会包容,学会包容做官的无赖,应为任何人都不是万能的。只有互相都学会包容,我们的社会才能更加的和谐。一个伟大的人

城市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城市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文化是一座城市的名片,但在城镇化狂飙突进,城市建设“千城一面”的今天,名片上的字迹却变得模糊,城市文化的传承遭受威胁。在此关键时刻,只有保护和创新城市文化,才能使城市文化得以更好地传承。 保护城市文化是打造特色城市的根本要求。城市文化是一座城市的记忆,是城市的“根”与“魂”。“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徐凝的一首《忆扬州》,让我们领略了隋唐时称扬一益二的美妙扬州。但不得不承认的是,由于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许多城市大拆大建,随意模仿,使得城市“千城一面”,完全丧失了城市的地方特色,而且城市文化传承和保护更是面临严峻考验,昔日文人墨客笔下的诗情画意即将成为回忆。城市文化饱含了城市的政治氛围、历史风貌和个性,是城市的历史文脉,只有在城市建设中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才能延续城市的记忆,确保城市的发展别具一格。 创新城市文化是文化传承的现实需求。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发生变化,如果脱胎于生活的文化不能随之变化,那么必将被发展的现实所抛弃。城市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并非一味的因循守旧,而应在保护中创新,让文化更好地代代相承。上海豫园旅游区,保留完好的江南园林,通过扩建,形成规模宏伟的仿明清商业建筑群,将历史渊源、民族风格融汇商业文化,通过建筑规划的创新突破,实现了传统文化建筑的传承。城市文化也是如此,发源于民国时代的海派文化植根于传统文化基融汇吴越精华,吸纳外国要素,正是这种勇于创新、善于扬弃的做法,形成了上海独特的城市文化。 城市文化的保护是保护文化的历史底蕴,是延续人们的城市记忆;创新是焕发城市的活力,激发城市发展的动力。城市的现代化进程不能因为传统文化的保护而停滞,城市的发展同样不能以割断历史作为代价。传承需要保护,传承也需要创新,只有在传承中保护,在保护中创新,城市文化才不会被割裂,才能得以更好地传承。 如果说红墙黄瓦的皇家文化是北京的名片,那么十里洋场的中西混搭则是上海的特色。文化作为城市的灵魂,是展现城市风貌的名片,更是一座城市珍贵的资产。在城市建设中,我们要坚持传承与创新并重,充分保护和利用好文化遗产,留住城市的“根”与“魂”,使城市文化得到更好地诠释。

上海城市建筑文化与城市精神浅论╱论文

上海城市建筑文化与城市精神浅论论文 上海就是上海,上海的魅力不可抗拒。希望上海建筑的性格特征在升腾的动势中,再多一点蕴含理性的浪漫和典雅,少一点“暴发户式”的造作与浮华。 上海进入近代以来,已有160年的历史,但迄今标志上海高速发展,深刻改变城市轮廓线,体现城市精神最强烈者,其实也就是两个十五年,即上世纪20年代初至30年代中和80年代末至今;从标志性建筑上看,最有代表性者,当首推外滩历史建筑风景线和隔江相望的小陆家嘴当代建筑群。 建筑的风格与性格 城市精神是一个历史范畴,可记忆、可遗传,有延续、有变异。建筑全息反映城市精神。但不同历史背景,建筑风格迥异的外滩浦江两岸建筑群,又是如何反映上海城市精神的呢?答案可能隐藏在“风格”的背后,与我们称之为“性格”的概念有关。相同的建筑性格可能在不同样式甚至不同时期的建筑风格中显露出来,是城市精神的一种最直观的表达。 建筑文化是一个地域、一个时代的风俗、时尚及技术条件在建筑上的反映,往往被首先看作是某种建筑风格。建筑风格有着两层含义:建筑样式和建筑性格。建筑样式尤如人的穿着打扮,诉诸于外在的形象,且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建筑性格却像人的性格,是内在的,相对稳定的,取决于一个地方所特有的环境特征、文化基因以及价值取向。因而建筑性格其实也内在于人的心灵,是集体无意识中被认同

的,属于精神领域的东西。确实,不同的建筑空间会使人产生诸如拘束、放松,优越、卑微,肃然、轻快,脱俗、平庸等截然相反的自我感受,而这正是建筑之于人的性格所在。可见建筑性格具有明显的场景性质。 如今,传统意义上的建筑“样式”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因为视觉上的审美尺度或审美愉悦早已多元化、多样化了。然而,对于今日的都市人来说,一座建筑或一组建筑景观是否具有吸引力,是何样式虽不那么重要,但对建筑空间的感性体验仍与内在的建筑性格有关,也即对适合自我表现的都市场景的追求,仍是建筑性格表达的首要依据。比如上海“新天地”,将传统和时尚碰撞在一起,既满足了外国白领和观光者对上海石库门的好奇心和泡吧的习俗需求,又为中国白领和时尚人士提供了怀旧与赏新的场景。这样一个阶层、这样一群文化消费者的空间感受,正是“新天地”的建筑性格所在。这是由来已久的、上海所特有的一种建筑性格。 而这也就喻示了,其他地方要再造“新天地”,就得先问问这与那里人们的传统习俗、空间感受和文化消费需求有关联吗?换言之,能够形成建筑的性格吗?显然,在“搭置”场景前,需要先考察一下有无“表演者”和“观赏者”? 长期以来,几乎所有关于上海文化的评论都可归之为“实用、实惠、实效”和“求新、求变”这10个字。回顾世界近代史,似乎可以略带夸张地说,世界上没有一座城市能像上海这样以如此开放、理性的心态,从容地接受外来的新事物。这或许是因为从一开始,上海就不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