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归因理论在管理中的应用[1]0

归因理论在管理中的应用[1]0

归因理论在管理中的应用[1]0
归因理论在管理中的应用[1]0

管理心理学论文

题目——《归因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小组成员:

指导老师:

归因理论在管理实践中的应用

摘要

一提到归因理论,我想,大家并不陌生,可是,我们对归因的理解是非常的肤浅的。并且,我们所接触的各种事物以及自身的社会生活经历所决定的意识,让我们无法真正意义上对归因有一个很好很系统的了解。本文主要对各种归因理论的介绍以及归因理论在常见管理中的应用来说明归因理论对我们生活的重要性,以更好的指导我们做事情的方法,对事物进行更好解释,从而更好的指导学习与工作。

关键字

归因理论归因

归因的概念

其实在日常生活、工作中,人们无时无刻不在对自己的行为、对别人的行为、对发生在自己周围的各种各样的事件寻找原因、作出解释,人们力求通过对这种因果关系的认识来预测和控制周围的环境和行为。

所谓归因,就是人们对他人或自己行为原因的推论过程。具体地说,就是观察者对他人的行为过程和自己的行为过程所进行的因果解释和推论。

归因理论的概念

所谓归因理论,就是关于人们如何解释自己或他人的行为以及这种解释如何影响他们的情绪、动机和行为的心理学理论。

归因理论在教育管理中的应用

运用归因理论指导实践教学

学生的认识能力还处于不断发展和提高阶段,其自我意识还没有完全形成,可能对自己学习行为存在归因偏差。如何使学生正确地归因,获得学业成功呢?教师宜灵活地利用归因理论的有关发现,通过引导学生对自己的成败结果作出正确的归因来激发其学习动机和矫正其不良的情绪、行为反应。学生对于学业成败结果最可能作出的归因有四种,即能力、努力、任务难度和运气。

如何借鉴归因理论,帮助学生对学习成败进行正确积极的归因,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

1. 避免能力归因倾向

如果学生将学习失败归因于学习基础较差,缺乏学习能力等内在

原因,会在无形中对他们的自尊产生消极影响,打击学习的积极性。他们在潜意识中认为即使加倍努力也无济于事,因此可能逐渐放弃学习。为了改变这种消极归因倾向,应该帮助学生尽量找到可以改进的因素,恢复自信心,增强自我期望。具体的方法可根据学生的基本情况,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学习方法,同时在学生取得每一微小的进步时应及时给予积极回馈,使之认识到只要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就可以取得满意的学习效果。

2. 充分发挥努力归因的积极作用

无论考试结果如何,归因于努力比归因于能力会使学生有更强烈的内心感受。当学生倾向于作努力归因时,取得成功时会认为是自己努力的结果,并会鼓励自己继续努力,期望下一次获得更大的成功;遭遇失败时会认为是自己不努力或努力不够造成的不良后果,认为自己今后只要努力,也一定可以获得成功。因此帮助学生把过去的失败归因于自己的努力程度不够,会增强他们的学习动机。对于能力较高的学生布置较难的任务,对其完成情况给予认同,但是同时还需指出其不足之处,从而让他们认识自身能力的欠缺,从此更加认真努力的学习;对于能力较低的学生,要鼓励其继续努力,并从不同角度发现其进步所在,目的是使得学生对学业成败进行努力归因。

3. 客观地认识难度归因倾向

当学生把失败归因于任务难度大这种外部稳定的不可控的因素时,都极可能导致学生放弃主观努力。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环节时应注意由简单到复杂、由易到难逐步提高的原则。学生在逐渐学习的

过程中,体验到了努力后获得成功的喜悦,就不会因为难度太大而放弃学习。

4. 防止运气归因倾向

运气归因的实质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良好的学习方法,不自信。学生都希望成功是自己努力的成果,而不是运气在帮忙。因此,如运用音像、演讲、报告会等形式介绍名人名家努力工作和刻苦学习取得的成就,使大家认识成功只会眷顾那些坚持不懈努力的人。这样对那些把成功归因为运气的学生会有很大的触动,促使他们尽早开始扎扎实实地学习。

5. 给予学生适当的成就期望

恰如其分地表达对学生学业成就更进一步的期望,就有可能给他们的学习带来动力,对他们的学习起推动和促进作用。心理学家认为恰当的期望值应与学生的目标相符,太高太低都会产生消极的影响。因此,在了解学生的理想、能力、个性特点等基础上,我们提出略高于学生水平的期望和教学目标,使得学生通过努力就能达到。这样有助于他们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树立他们的自信,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

6. 善用归因回馈

作为学生,在众多考试中体会成功与失败。每一次考试过后,学生们都会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对自己的考试成败进行归因。而作为老师对学生的成绩进行评论一定要慎重。(1)失败时,应肯定他们的能力。作为教师,理应对学生的能力始终充满信心,要让学生时时刻刻

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希望。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平时表现,指导学生从诸如学习动机、学习方法、自信心、努力等可以人为培养并改变的因素进行归因。一定不能对他们的能力尤其是智力水平随意批评,否则学生一旦受到教师的影响和暗示,把失败归因为稳定的、不可控制的归因,将产生无望情绪和无助行为。(2)成功时,慎用表扬。许多学生认为完成简单的任务受到表扬,暗示他们的能力低,相反不表扬则暗示他们能力高。一味地表扬学生是不科学的,应该针对学习的结果和努力的程度。对于学习能力真正低下而学习努力的学生,则应该适当给予偏高的表扬。而对于完全能够胜任任务的学生则不需要表扬,并可以根据真实的情况指出他们仍存在的不足。这样做有助于学生进行努力归因,以增加他们的满意感和胜任感,强化他们坚持成就任务的倾向。

7. 积极进行归因训练

教师除了利用课堂及时引导学生进行正确归因外,还应对学生进行专门的归因训练,引导学生自己来归因以获得长期和稳定的影响。(1)强化矫正法。当学生作出比较积极的归因时,要及时鼓励,并对那些很少积极归因的学生及时给予暗示和引导,促使他们正确归因。(2)情景感染法。教师要善于创设和运用归因情景,寓归因于教育活动之中。举行各种竞赛活动,如文娱、体育、美术、科技等,使学生体验通过努力所获得的成功,从而从情感上增强其对归因的正确认识。(3)榜样训练法。个体归因的对象不仅仅是自己的行为,还有他人的行为,让学生对榜样的成败经历进行归因,其归因结果仍

然会影响到学生自己的归因。最有效的榜样就是学生周围的同学。可邀请一些成绩优秀的学生讲述自己取得成绩的经验和方法,引导学生们自己去比较差别,让学生自己体会努力对于成败的作用。(4)自我控制法。教师应帮助学生清楚地了解自己的归因品质,从而进行自我控制、矫正。可以通过咨询的形式,一方面解答他们在学习上碰到的问题,一方面通过他们提出的问题,了解他们学习成败的原因,在此基础上进行指导。

归因理论在企业绩效管理中的应用

归因理论提出了对行为判断和解释的一些规律。在管理过程中, 如果善于运用这些规律, 绩效考核的结果无疑是公平的。但是, 在现实管理中, 人们进行归因时往往不那么理性, 可能“感情用事”, 甚至会表现出对某种原因的偏好, 容易出现四种归因偏差: 第一,基本归因错误。尽管我们在评价他人的行为时有充分的证据支持, 但我们总是倾向于低估外部因素的影响而高估个人因素的影响。如当销售代表的业绩不佳时, 销售经理倾向于将其归因于下属的懒惰, 而不是外界条件的影响。

第二,自我偏见。即人们倾向于把自已的成功归因于内因, 如能力或努力, 而把失败归因于外部因素如环境和机遇。专家在评估时, 也难免不受其影响, 而失去客观公正。

第三,归因中的信息不完善。人们在对绩效评价时, 往往得不到所要求的全部信息, 如不知道某人在以前同样场合中的行为, 也难知道其他人在同样的场合中的行为。经验表明, 在许多情况下, 人们

并不是多方收集足够的信息, 而往往是利用在生活经验中形成的某些固定的认识, 凭借有限的信息,对其行为进行归因。

第四,利己归因偏差。即当管理者与行为者发生利益冲突时, 可能作出利己的归因(如员工怪管理者管理水平差, 而管理者则抱怨员工未能尽到职责) 。因此, 重视领导评议、自我评价、群众评议都会有“涉嫌”利己归因的可能性。

在绩效管理中归因理论的正确运用

管理者要认识到, 员工是根据他们对事物的主观知觉而不仅仅是客观现实作出反应的。归因正确与否, 对于其潜力的发挥和组织的良好运作是有重要影响的。具体来讲, 管理者可以通过以下正确归因进行绩效管理。

第一,帮助员工进行正确的自我定位

企业管理者要设身处地地去理解员工, 能与员工体会到同一种感觉, 对作出正确的归因判断是相当重要的。首先要明确一般员工是根据自己所处状态和对未来的考虑确定工作目标, 而管理者是根据企业战略和部门目标形成员工应完成的期望目标。如果两者差距较大, 其员工对前景比较悲观。管理者应根据归因理论, 找出导致员工情绪产生的原因,是员工自身能力和预期过低, 还是确实有客观因素存在, 还是企业战略失误? 力争在问题出现之前加以解决, 这样能更好的完成企业使命。

第二,提高员工的自我效能感

正确的绩效反馈, 促使绩效持续改进成为可能。找到真正导致员

工绩效不佳的原因, 使绩效反馈面谈更加有效。这样既可以使员工的绩效改进更有依据, 又对完善考核制度更有帮助。正确的绩效归因可使管理者明确隐藏在员工行为背后的原因, 通过各种手段强化企业期望的行为, 弱化企业不期望发生的行为。

第三,合理有效的绩效反馈

在绩效考核中, 始终要强调以事实为依据, 要求对典型事例进行记录, 从而对员工的行为形成一个完整的研究线索。及时找出影响绩效计划完成的原因并予以解决, 有针对性地进行绩效辅导和绩效监控, 使主管对员工绩效有一个完整、明确的认识,使得绩效评估更加准确和富有弹性。

第四,帮助员工建立积极的心态

正确的绩效归因能协助员工建立积极的心态,进而更有效率地工作。面对同一个工作环境, 每个员工的心态各不相同, 而关键的是他的心态是否能够支持自己的工作, 取得自己想要的成果。

应用归因理论应注意的方面

(一) 加强管理者的培训。由于存在种种的归因偏差, 对管理者要进行相关的理论、绩效管理方法培训, 譬如和员工进行面谈, 一定不要带任何主观看法, 以防先入为主的错误。

(二) 要始终保持信心。即使是员工的工作绩效表现很差, 管理者也要相信员工有进步的愿望。一定要坚定不移地相信他们通过绩效管理的循环和完善是会进步的。只有如此, 才会客观分析问题及因果, 千方百计地做好转化工作。

(三) 要有耐心。无论如何努力, 也总会有些员工表现出似乎不可克服的缺点和错误。因此管理者必须讲究思想工作的艺术和方法, 刚柔相济, 以柔克刚, 晓之以理, 动之以情。特别是对员工的心扉,只有艺术地、委婉地叩敲, 才会打开。

(四) 忌全面开花、急于求成。问题的解决总有个过程, 绩效管理工作绝不会是一帆风顺的, 有阻力、有反复, 甚至会出现局部的、暂时的倒退。这都是正常现象。想一次全部解决问题是不会成功的。要珍惜员工取得的进步和成绩, 全面客观地进行归因分析, 扫除障碍。同时要化整为零, 突破一点,带动全局。如今员工跳槽成为家常便饭。通过绩效归因找出员工不正常心态, 研究工作模式, 完善绩效管理手段, 进而改变员工的自我认识和对周围工作环境的认识。企业管理者要更好地协调员工与工作、员工与公司的关系, 同时培养员工的适应性和对组织的忠诚度, 从而确立良好的公司内部竞争机制, 提高公司的凝聚力。

参考文献:

[1]章志光:社会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6

[2]沙莲香:社会心理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2

[3]王重鸣:管理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0

[4] 李靖:管理心理学[M].科学出版社,2006

[5]张功、赵泽:世界上最伟大的管理心理学实验[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6]《商场现代化》2006年8月(下旬刊)总第477期

归因理论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归因理论与应用 归因是一种普遍的心理现象。所谓归因:是指人们从可能导致行为发生的各种因素中,认定行为的原因并判断其性质的过程。 最简单的归因莫过于把一个人的行为原因归结于外部环境因素或内部主观 条件两类。如果判断个人行为的根本原因来自外界力量,称为情境归因,例如,学生考试失败归因于试卷题目太难。如果判断个体行为的根本原因是个体本身的特点,如人格、动机、情绪、态度、能力、努力等,则称为意向归因,例如学生把学习成绩差的原因归因于自己个人贪玩学习不努力,或学习态度不好。 美国心理学家维纳同意导致行为发生的内外因两种尺度,但他还提出了另一种尺度,把原因区分为暂时的和稳定的两个方面。如内部因素中的能力、性格等是相对稳定的,而机会、运气、努力等又是不稳定的,其中能力、努力、性格等,人是可以控制的,而机会、运气等又是人不可控制的。 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理论,指导学生对自己学习或考试的成绩进行归因。如果学习者把考试成功归因于运气和个人努力,具有自豪感,下次还会努力迎考;如把成绩差归因于内部原因和努力不够,则会接受教训和帮助,努力赶上;如果认为是内容太难和自己运气不佳,则会失去努力的愿望,失去良好的考试动机,不愿做意志上的努力。 澳大利亚心理学家安德鲁斯等人根据归因理论,对158名在学习上表现消极和自暴自弃的六年级小学生进行归因训练,即运用强化程序,训练他们把失败经历归因于努力不够。训练共进行了60次,研究结果表明,着重努力的归因,对于坚持不懈地学习起着重要作用。通过努力定势为主要目标的认知归因训练,确实可以产生坚持努力的行为。 总之

我们要学会积极的自我归因,及时进行自我调适和调整,实事求是地分析自己的能力与所设定的目标的适应性,为自己打造成功的人生

韦纳归因理论及其教育意义所在

韦纳归因理论及其教育意义所在 近年来,韦纳的归因效果理论,充实了世界成就动机理论研究,对我国中小学教育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启发意义。 归因影响期望的改变,因而也必然影响成就动机。研究归因对成就动机的影响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而且具有很强的运用价值。在此领域众多的研究中,有一种理论最具代表性,对实践的指导意义也最大,这就是韦纳的归因效果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伯纳德·韦纳(Bernard Weiner,1974)以成败行为的认知成分为中心,提出了一个归因模型。他认为,个人对成败的解释不外乎以下四种因素:(1)自身的能力;(2)所付出的努力程度;(3)任务的难度;(4)运气的好坏。其中,能力和努力两种是描述个人特征的内在原因;难度和运气则是表示环境因素的外在原因。韦纳又按“稳定性”维度对四种原因进行了划分:能力和任务难度属于稳定的因素;努力程度和运气好坏则是不稳定的,在各种情境中变化很大。他认为“内外控制点”(即内外因素)和“稳定性”这两个维度是相互独立的,对一个人成就动机的产生和质量分别起着不同的作用。“稳定性”维度对以后类似情境中是否成功的期望或预测产生重大影响。如果某人将在某项任务上的成功归因于稳定的原因,如他的能力很强或这项任务对他很容易,他自然会期望自己在以后类似情境中继续成功。如果成功被归因于随情境变化而变化的不稳定原因,如工作努力或运气不错,显然对下一次成功就不那么有把握了。相反,对某项任务上的失败,如果归因于个人难以改变的稳定原因,如能力太差或任务太难,对以后类似的任务显然也会作失败的打算;如果把失败归因于不稳定的原因,如运气不好或还没作出充分的努力,则会对以后的成功抱有更高的期望。 控制点起什么作用呢?韦纳认为对成就行为的内控或外控判断影响到这一行为对个人的“价值”,并进而影响着其成就动机。人们更看重由内部原因所致的成功,并为此而奖励自己。考试中获得好成绩,若被归因于自己的能力或努力这些内部原因,而不是运气好或题目太容易这些外部原因,那么,个人会感到愉快并会继续争取成功。而归因于内部原因的失败则会对个人的自尊产生消极影响,并会削弱以后对成功的追求;如将失败归因于外在原因则不会如此。如果我们认为在某门功课上成绩不好是因为自己在这方面确实缺乏才能,即使加倍努力也往往无济于事,我们可能会突然觉得这门功课不那么重要,也不再对它用功了。但如果认为成绩不好是因为考试太难或试题太偏,则不会影响个人自我感觉,也不会降低这门课的价值或以后的努力。 韦纳从稳定性和控制点两个维度来解释人的成就动机和行为,是全面客观的,是对成就归因理论的发展,而且许多实际研究资料也证明了这点。 每个学生对成败的归因特点是不一样的,因此,结合韦纳的归因特点理论,我有几点对我国中小学教育的建议: 1.了解学生的归因特点因材施教 每个学生对其学业成就的归因方式是不同的。在一般情况下,学生首先评估自己的行为表现,并对成功或失败的行为结果做出主观评价。这个评价是根据每个学生对自己的期望,对自己的了解来进行的。 学生在学校中的首要任务是进行学习,其学习结果主要通过测验、考试、竞赛等活动以分数或等级的形式反映出来。在成功或失败结果出来以后,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反应。有的学生失败后自暴自弃,一蹶不振,进一步导致学习成绩的

浅谈如何利用双因素理论与归因理论激励员工

浅谈如何利用双因素理论与归因理论激励员工 内容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的规模越来越大,种类也越来 越多,企业之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高效合理的企业管理体制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方法,在企业的发展壮大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目前各种企业的管理过程中,激励理论的运用越来越广泛,其中比较著名的是双因素理论和归因理论。有效合理的激励理论可以增强企业的生机和活力,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使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可是,当前企业管理的激励理论在运用过程中,还存在着不足,本文就这些存在的现实问题提出一些策略,以供各位同行借鉴。 关键词:双因素理论归因理论激励机制 引言 在现代企业管理中,激励理论是一种前沿性的管理策略,越来越受到重视,它对于企业树立良好形象,提高生产效率,增强核心竞争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越来越多的企业管理者在生产经营活动中运用激励理论,这些理论可以激发企业工作人员的潜力,提高他们的工作效率,充分发挥企业的潜能,从而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目前,激励理论中比较著名是双因素理论和归因理论,它们已经被实践所证明,是符合现实需要的。 一、理论概述 1、概念 传统企业管理模式的核心是物质资本,谁占有更多的物质资本,谁就会有更大的竞争力,但是,很多国家崛起和企业奇迹告诉我们,人才是企业真正的资源,只有人力与物质资本结合才能产生经济效益,物质资本是静态的,人力资源却是动态的,技术的开发,货币的流动,设备的维护等等,都离不开人,因此,激发人的创造性、上进心、积极性和主动性就成了现代企业管理的主题,在这方面,激励理论尤其是双因素理论和归因理论为我们提供了十分重要的理论根据,对现代化的企业管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1双因素理论 双因素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行为科学家弗里德里克·赫茨伯格在马洛斯理论的基础上,于上个世纪中期发展而来的,它的理论前提是不满意或者满意,并以这个理论为出发点,进行论述。经过实验和进行分析,赫茨伯格认为人是有两种不同的需要,是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两种,它们相互独立,影响着人们的行为。 ①保健因素,是指与工作条件或者工作环境相关的因素,这类需要得不到满足,会导致员工的不满意,挫伤工作积极性,主要包括:公司的管理和政策,工作条件、监督、薪酬待遇、工作稳定、安全保证、同事关系等等。 ②激励因素,也称内容因素或者本质因素,是指和工作内容有联系的因素,这类需要如果得到满足,会给员工激励,产生满足感,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主要包括:工作成绩、领导赏识、工作挑战、工作认可、责任大小、进步和成长

浅谈韦纳归因理论

浅谈韦纳成败归因理论 学院:专业: 学号:姓名: 在学校情境中,学生常提出诸如此类的归因问题,如:“我为什么成功(或失败) ”“为什么我生物测试总是考不过人家”等等。有的人相信,凡事操之在己,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因此将成功的行为结果归因于自己的努力,将失败的行为结果归因于个人疏忽,而有的人相信凡事操之在他人(或天命),命运掌握在别人手中,,因此将成功的行为归因于幸运,而将失败的行为结果归因于运气不好或命运不好,我们应该怎么去理解呢,到底哪一种才是正确的理论?真心的我觉得我们谁也说不清楚哪一种更符合逻辑。在这种困惑的情形下,韦纳站了出来他也不纯粹的赞同哪一种观点,而是站在一个比较理性的角度上将它们对立起来看。下面我先简单的介绍一下这个理论。 归因理论是关于判断和解释他人或自己的行为结果的原因的一种动机理论。(1)能力,根据自己评估个人对该项工作是否胜任;(2)努力,个人反省检讨在工作过程中曾否尽力而为;(3)工作难度,凭个人经验判定该项工作的困难程度;(4)运气,个人自认为此次各种成败是否与运气有关;(5)身心状况,工作过程中个人当时身体及心情状况是否影响工作成效;(6)其他,个人自觉此次成败因素中,除上述五项外,尚有何其他事关人与事的影响因素(如别人帮助或评分不公等)。以上六项因素作为一般人对成败归因的解释或类别,韦纳按各因素的性质,分别纳入以下三个向度之内:因素来源:指当事人自认影响其成败因素的来源,是以个人条件(内控),抑或来自外在环境(外控)。在此一向度上,能力、努力及身心状况三项属于内控,其他各项则属于外控。稳定性:指当事人自认影响其成败的因素,在性质上是否稳定,是否在类似情境下具有一致性。在此一向度上,六因素中能力与工作难度两项是不致随情境改变的是比较稳定的。其他各项则均为不稳定者。能控制性:指当事人自认影响其成败的因素,在性质上是否能否由个人意愿所决定。在此一向度上,六因素中只有努力一项是可以凭个人意愿控制的,其他各项均非个人所能为力。 韦纳等人认为,我们对成功和失败的解释会对以后的行为产生重大的影响。如果把考试失败归因为缺乏能力,那么以后的考试还会期望失败;如果把考试失败归因为运气不佳,那么以后的考试就不大可能期望失败。有成就需要的人会把成就归因于自己的努力,把失败归因于努力不够。不甘于失败,坚信再努力一下,便会取得成功。相信自己有能力应付,只要尽力而为,没有办不成的事。相反,成就需要不高的人认为努力与成就没有多大关系。他们把失败归因于其他因素,特别是归因于能力不足。成功则被看成是外界因素的结果,如任务难度不大、正好碰上运气等等。作为对成就需要理论的一个补充,归因理论特别强调成就的获得有赖于对过去工作是成功还是失败的不同归因。如果把成功和失败都归因于自己的努力程度,就会增强今后努力行为的坚持性。反之,如果把成功与失败归因于能力太低、任务太重这些原因,就会降低自身努力行为的坚持性。运气或机遇是不稳定的外部因素。过分地归因于这一因素会使人产生“守株待免”的坚持行为,也是具有高成就需要的人所不屑为的。总之,只有将失败的原因归因于内外部的不稳定因素时,即努力的程度不够和运气不好时,才能使行为人进一步坚持原行为。 以上都是书上来的观点,俗话说的好“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就结合生活中的实例来谈一下吧。 “都是你害的”“害人精”说者是群情激奋,被说的一脸无奈,好不懊丧,欲说无话。这是一次迎面接力游戏,游戏中这组学生输了,原因是该组中的一名组员是全班中跑得最慢

凯利的归因模型

凯利的归因模型(1967) 我们在知觉人的行为时,总是试图进行推断和解释。所谓归因(Attribution),就是指观察者为了预测和评价人们的行为并对环境和行为加以控制而对他人或自己的行为过程所进行的因果解释和推论。人们行为的原因包括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两种。内部原因是指个体自身所具有的、导致其行为表现的品质和特征,包括个体的人格、情绪、心境、动机、欲求、能力、努力等。外部原因是指个体自身以外的、导致其行为表现的条件和影响,包括环境条件、情境特征、他人的影响等。美国心理学家海德(F. Heider)在1958年最早提出了归因问题,但直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才引起社会心理学界的重视并成为一个热门研究领域。1965年,琼斯(E. A. Jones)和戴维斯(K. E. Davis)提出了相应推断理论,从行为者的具体行为推断其行为意图。 1967年,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凯利(H. H. Kelley)发表《社会心理学的归因理论》,继相应推断理论之后提出三维归国理论,也称三度理论,对海德的归因理论进行又一次扩充和发展。凯利将归因现象区分为两类:一类是能够在多次观察同类行为或事件的情况下的归因,称为多线索归因;另一类则是依据一次观察就做出归因的情况,称为单线索归因。凯利认为,人们对行为归因总是涉及三个方面的因素:(1)客观刺激物;(2)行动者;(3)所处关系或情境;其中,行动者的因素是属于内部归因,客观刺激物和所处的关系或情境属于外部归因。对上述三个因素的任何一个因素的归因都取决于下列三种行为信息:1〃区别性(Distinctiveness):指行动者是否对同类其它刺激做出相同的反应,他是在众多场合下都表现出这种行为还是仅在某一特定情境下表现这一行为。例如,一名今天迟到的员工是否经常表现得自由散漫、违反规章纪律。如果行为的区分性低,则观察者可能会对行为作内部归因;如果行为的区分性高,则活动原因可能会被归于外部。 2〃一贯性(Consistency):指行动者是否在任何情境和任何时候对同一刺激物做相同的反应,即行动者的行为是否稳定持久。例如,如果一名员工并不总是上班迟到,她有7个月从未迟到过,则表明这是一个特例,行为的一贯性较低;而如果她每周都迟到两三次,则说明行为的一贯性高。行为的一贯性越高,观察者越倾向于对其作内部归因。 3〃一致性(Consensus):指其他人对同一刺激物是否也做出与行为者相同的方式反应。如果每个人面对相似的情境都有相同的反应,我们说该行为表现出一致性。比如,所有走相同路线上班的员工都迟到了,则迟到行为的一致性就高。从归因的观点看,如果一致高,我们对迟到行为进行外部归因。如果走相同路线的其他员工都准时到达了,则应认为该员工的迟到行为的原因来自于内部。 凯利认为这3个方面信息构成一个协变的立体框架,根据上述3方面的信息与协变,可以将人的行为归因于行动者、客观刺激物或情境。表示如下:

《护理管理学》习题及答案 考试版

护理管理学 一、单选题: C 1、组织职能的主要内容包括C、结构设计、人员配备、规划与变动、授权 C 2、领导工作是一种行为活动,领导工作成功的关键在于C、精打细算、善于激励、善于用人 A 3、人员管理职能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A、选人、评人、育人、留人 A 4、控制就是以计划为标准,由管理者对被管理者的行为和活动实施管理的过程,其内容包含( ) A、协调、监督、分析反馈、调整 D 5、实施护理管理常用的方法D、行政方法、经济方法、教育方法、数量分析方法 B 6、管理的职能包括B、计划、组织、人事、领导、控制 D 7、管理对象是组织所拥有的资源,包括的内容有D、人、财、物、信息、空间、时间 A 8、体现科学管理的基本特征是A、制度化、程序化、数量化、人性化 B 9、护理管理者的任务是B、完善服务内容、建市评估体系、实施成本核算、探寻管理规律 C 10、行政管理学者明兹伯格(Mintzberg)把护士长的工作特性归纳为三大类型,即“三元”角色模式。他认 为护士长主要承担C、人际关系、咨询、决策 B 11、田力是某医院护理部主任,你认为下面哪一项与她的领导职能无关?B、与医疗器械商谈判以期达成一项护理用品购货协议 D 12、护理管理人员与一般护士的根本区别在于 D、需要协调他人的努力以实现科室目标 C 1、下列哪项属于法约尔管理过程理论的主要内容C、管理过程要遵循l4项管理原则 C 2、下列哪项反映现代管理的系统原理C、管理活动要把握全局、总体规 C 3、护理部根据护理专业的发展变化及时调整工作模式,遵循的管理原理是C、动态原理 A 4、下列哪项描述是管理的动态原理的内容A、管理过程要适应各种变化 D 5、韦伯(M.Weber)的行政组织理论的主要内容是D、组织活动必须按照理性原则进行 D 6、与现代管理人本原理相对应的原则是D、能级原则 A 7、首次强调管理中人的因素的理论是A、人际关系学说 C 8、根据法约尔的管理过程理论,处于企业经营核心地位的活动是C、管理活动 C 9、首次提出“在正式组织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观点的是 C、梅奥的人际关系学说 A 10、机构的整体功效大于各组成部分功效的叠加反映了系统特性的A、整体性 C 11、医院机构要分成有上下等级关系的部门层级,反映了系统特性的C、层次性 A 12、泰勒科学管理理论重点研究的内容是A、生产中工人的劳动效率 B 13、法约尔的管理过程论着重研究 B、生产过程中的人际关系 C 14、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着重研究C、理想的行政组织理论 D 15、梅奥的人际关系学说着重研究D、生产过程中的工人的劳动士气 C 16、马斯洛的人类需要层次理论着重研究 C、人的需要、动机和行为 C 17、马斯洛的层次需要论强调激励的中心问题是C、满足人的需要 D 18、下列哪项属于双因素理论中的保健因素D、组织管理制度 D 19、下列哪项属于双因素理论中激励因素D、工作成绩得到认可 B 20、奖励护士的优质服务行为使其更加提高服务质量依据的理论是B、双因素理论 A 1、为了有效利用时间,管理者应做哪些事情A 类工作 C 2、在宗旨、任务的指导下,组织活动要达到的最终可测量的成果是C、目标 D 3、组织为达到目的而制定的一种限定活动范围的计划称为D、政策 B 4、用数字表示预期效果的一种数字化计划称为B、预算 D 5、根据具体情况是否采取某种特定行为所做出的规定是D、策略 C 6、计划的特征不包括( )C、组织性 A 7、管理者在做计划时需要回答的问题是A、5W1H C 8、管理职能中最基本的职能是C、计划 A 9、下列哪项不是目标的作用( )A、主体作用 C 10、目标管理的创始者是( )C、彼德·德路克 158

归因理论与应用

归因理论与应用 (一)什么是归因 归因是一种普遍的心理现象。所谓归因:就是人们对自己或他人行为的原因进行推测、判断或解释的过程。从归因的角度来看,能对自己工作、学习成败的原因作出正确判断,采取有效措施的人,就能巩固成绩,不断进步;而学习成绩差、行为差的学生,倘若能找出自己学习、行为失败的原因,正确判断,采取有效的措施,也一定能改变落后的现状,后来居上,跨入先进行列。 最简单的归因莫过于把一个人的行为原因归结于外部环境因素或内部主观条件两类。如果判断个人行为的根本原因来自外界力量,称为情境归因,例如,学生考试失败归因于试卷题目太难。如果判断个体行为的根本原因是个体本身的特点,如人格、动机、情绪、态度、能力、努力等,则称为意向归因,例如学生把学习成绩差的原因归因于自己个人贪玩学习不努力,或学习态度不好。 美国心理学家维纳认为,对行为成败归因的分类只限于内外二因素的划分显得过于简单,还应加上稳定性与可控性两个因素。如内部因素中的能力、性格等是相对稳定的,而机会、运气、努力等又是不稳定的,其中能力、努力、性格等,人是可以控制的,而机会、运气等又是人不可控制的。(见表4-1) 表4-1 个体成功行为决定因素分类 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理论,指导小学生对自己学习或考试的成绩进行归因。如果学习者把考试成功归因于运气和个人努力,具有自豪感,下次还会努力迎考;

如把成绩差归因于内部原因和努力不够,则会接受教训和帮助,努力赶上;如果认为是内容太难和自己运气不佳,则会失去努力的愿望,失去良好的考试动机,不愿做意志上的努力。 (二)归因与成功的关系 每个学生学习的过程不可能一直是一帆风顺的,学习成绩的起伏是客观的,学习成绩下降也是常有的。 澳大利亚心理学家安德鲁斯等人根据归因理论,对158名在学习上表现消极和自暴自弃的六年级小学生进行归因训练,即运用强化程序,训练他们把失败经历归因于努力不够。训练共进行了60次,研究结果表明,着重努力的归因,对于坚持不懈地学习起着重要作用。通过努力定势为主要目标的认知归因训练,确实可以产生坚持努力的行为。因此要用归因的理论去认识、分析、调节、监督学生的学习行为。强调自我努力感的归因,这是符合个体归因变化的规律和学生学习的现实表现的。一般来说,幼儿、小学生看重努力的作用,所以,对小学生来说,遇事应多从内部去归因。另一方面,从当前中小学教育的实践来看,当前小学阶段多半女生比男生成绩好,其原因不外乎小学里大多数男孩贪玩、好动,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作业马虎、大意,学习细致刻苦程度差于女生。 总之,追求成功的人,往往把成功的原因归因于自己的能力,而把失败的原因归结于自己努力不够,他们认为只要努力,总会成功。

2014年同等学力心理学申硕试卷(含部分答案)

2014年同等学力心理学试卷 一、单选(每小题1分,共20分) 1.主要由声波频率决定的听觉特性是。 A音调 B音高 C音响 D音色 2.词干补笔作业通常用于测量。 A内隐记忆 B外显记忆 C瞬时记忆 D短时记忆 3.将一个灰色圆环放在红色背景上,圆环呈现绿色,这种视觉经验属于。 A视觉适应 B视觉对比 C正后像 D负后像 4.从内容、操作和产物三个维度区分智力活动的学者是。 A斯皮尔曼 B斯腾伯格 C韦克斯勒 D吉尔福特 5.格局艾里克森的观点,“获得信任感,克服怀疑感”这一发展任务大致在。A婴儿期 B学前期 C学龄期 D青年期 6.幼儿的道德认识大致处于。 A道德相对论阶段 B自律道德阶段 C习俗水平 D前习俗水平 7.反映集中趋势的统计量是。 A方差 B全距 C平均数 D变异系数 8.回归方程解释力的指标为。 A回归系数 B确定系数 C相关系数 D通径系数

9.陈述性知识的表征方式是。 A命题和命题网络 B正例和反例 C变式和比较 D产生式和产生式系统 10.布鲁纳认为学习知识的最佳方式是。 A接受学习 B发现学习 C掌握学习 D意义学习 11.被誉为实验社会心理学创始人的是。 A罗斯 B麦独孤 C奥尔波特 D勒温 12.解释“过度理由效应”的理论基础是。 A归因理论 B控制点理论 C符号相互作用论 D认知不协调理论 13.适合于表示总体内部各部分之间关系的统计图是。 A折线图 B直方图 C圆形图 D条形图 14.当两总体为非正态分布,样本数据为等级数据时,对两总体平均数差异进行检验的适用方法是。 A.t检验 B.Z检验 C.非参数检验 D.F检验 15.属于准实验设计的是。 A被试内设计 B被试间设计 C混合设计 D时间序列设计 16.多因素实验设计中的“因素”是指。 A自变量 B因变量 C控制变量 D无关变量 17.能够用以探索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研究方法是。 A观察法 B问卷法

浅谈成败归因理论对激发和培养高中生物理学习动机的启示

#教学论坛# 浅谈成败归因理论对激发和培养高中生物理学习动机的启示 冯哲洪正平金晶石明宇 (山东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山东济南250014) 学习动机是有效学习与教学工作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因为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从事学习活动的内部驱动力,它能影响学生的学习进程和学习效果,与此同时,每个学生在学习上都有成功和失败的体验,这样他们就会有意识的去寻找成功和失败的原因,学生对其成败的归因往往会影响他们的学习动机,因此,合理的成败归因,有助于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1韦纳的成败归因理论 所谓归因,是个体对自己或他人行动结果原因的知觉或判断.归因理论是一种以认知的观点看待动机的理论.20世纪60至70年代期间,出现了许多归因模式和理论,其中韦纳(B#Weiner)的成就动机归因理论最为引人注目,韦纳在海德(F#Heider)和罗特(J#B#Rotter)提出的单维度归因观点基础上,提出了三维归因结构理论,系统探讨了个体对成败结果的归因特点.韦纳对以往行为结果进行总结,将活动成败的原因归结为六个方面:能力、努力程度、任务难度、运气、身心状态和外部环境,并将这些原因因素按其特性分为三个维度:内在性、稳定性、可控性.其中,能力属于内部的、稳定的、不可控的因素;努力程度属于内部的、不稳定的、可控的因素;任务难度属于外部的、稳定的、不可控的因素;运气属于外部的、不稳定的、不可控的因素.韦纳认为,三个维度六个因素之间相互搭配,共同作用.稳定性归因会影响对将来成败的期望,如果个体将一个事件的结果归因于稳定的原因,如能力,那么这一结果被期望将来还会出现;如果个体将一个事件的结果归因于不稳定的原因,如运气,那么这种结果可能会改变,也可能不变.根据这些,个体对先前行为结果的归因会对个体随后的行为产生影响. 2影响学习动机的主要因素 2.1学生的归因方式影响学习动机 学生学业的成功与否是老师和家长极为关注的话题,因此,学生对自己的学业成败都有意识或无意识的分析其原因,这样,有的学生由于分析不合理,就会影响学习动机,可见,对学业成败恰当合理的归因是激发和培养学习动机的重要基础.韦纳认为,原因的稳定性归因影响着将来成败的期望,同时原因因素的三个维度会引起相应的情绪与情感反应.学生对自己学业成败的归因一般会分为积极的和消极的两种模式.积极的模式如:学生对自己的成功容易归因于稳定性因素如个体的能力强,这样,学生就会产生自豪、自信等积极的情绪,增强了成功的期望,并且能积极的挑战下一个任务;如果学生把失败归因于不稳定性因素如努力程度,认为自己的失败是因为缺少努力,这样,学生就容易产生内疚的情绪,认为只要努力了,就可以成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习动机,对学习的成功维持较高的期望,使其增强坚持性,趋向成功.而消极的模式如:有的学生自信心不够,把成功归因于不稳定的因素比如运气好或他人的帮助,这样会缺少情绪刺激,形成低自我效能感,会对下次任务没有十足的把握;如果学生把失败归因于能力低、无能等,则降低了成功的期望,缺乏持之以恒的信念,容易回避任务.由此看来,积极的归因模式可以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而消极的归因模式不仅不能激发学习动机,反而会降低成功的期望,因此,要鼓励和帮助学生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建立恰当合理的归因模式. 2.2教师的归因方式影响学生的学习动机 教师恰当合理的对学生的成败进行归因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的学习,当学生的学习成绩下降时,教师对此表示不满,教育学生是缺乏努力的结果,让学生感到内疚,这种内疚往往会激励学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对学生的学习起到推动作用.学生不正确的归因难以维持高水平的学习动机,同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经常有意识、无意识的对学生的学习结果加以归因,这种归因有可能对学生产生负面的影响,抑制了学习的积极性.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重视学生的学习结果,而不注重学习过程,当学生的学习成绩下降时,批评学生基础不扎实,把学生的失败归因于缺乏能力,这样使学生产生了一定的沮丧感,不利于学生潜能的发挥,学生则表现出逃避学习等消极行为.此外,当作业很容易时,对学生的成功加以表扬,而对学生的失败不加以批评,甚至提供过多的帮助,也有可能产生事与愿违的恶果,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正确归因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业成功. 3从成败归因理论层面谈如何激发和培养高中生的物理学习动机 3.1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因材施教来预测学生未来的学习动机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每个学生的性格、心理以及学习状况都有一定的了解,根据韦纳归因理论,教师可以预测学 # 1 # 中学物理V ol.30No.012012年1月

学习归因

学习归因 [活动目的] 通过本活动,让学生正确归纳考试成败的原因,进而对“现实自我”进行审视和调整,以顺利地向“理想自我”迈进。 [活动过程] 一.引入话题 一个人遇到挫折、遭到失败时,常常会听到一句耳熟能详的名言:“失败乃成功之母。”请问各位:失败一定是成功之母吗?(学生会回答:不一定。)是的,不一定。失败要成为成功之母,首先必须对失败进行正确归因,然后调整对策,重整旗鼓,这样才能走向成功。可见,正确归因非常重要。今天我们的辅导话题就是“正确归因,不断进步”。 二.个例分析 归因的领域很广,涉及工作、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今天我们缩小范围,专就学习来谈。先请各位当当专家,看下面的个例——小张是一名高一学生,初中时尽管父母很少顾及他的学习,可他的成绩总是名列班级前茅。上了高中以后,他的成绩处在中等水平,对此他感到压力很大。平时他非常用功,看书、做作业经常很晚,电视很少看,文体活动也很少参加。可第二个学期的期中考试他还是没有考出自己期望的好成绩,为此他感到失望、自卑,晚上甚至出现了失眠,不知怎么办才好。 请你帮小张分析一下成绩下降的原因,并告诉他以后该怎么办。

(每个小组先进行讨论,然后派代表发言。) 生:我们认为小张成绩下降的原因有:1.竞争加剧,各路“高手”云集一处;2.虽然用功,但方法可能不当;3.因文体活动很少参加而导致体质下降,精力不足;4.由于初中时成绩一直优秀,上了高中以后可能期望过高,自我要求太严;5.家庭关心可能升温太快。 以后他可以这样调整对策:1.适当降低自己的期望值,不能继续以初中的名次标准来要求自己,现在的同学毕竟都是初中的精英,聚到一起来,排起名次总会有先后之分。2.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不能照搬初中的一套。高中不但课程多,难度也加大了,初中的学习方法已不再完全适用。3.调整自己的学习时间,劳逸结合,不打疲劳战。 4.取得家庭的配合,不给太大的压力。 三.自我归因 这个虚拟的例子让我们觉得似曾相识,有点自己的影子在里头。下面干脆不绕弯子,请各位对自己进行归因分析—— 这次期中考试你考得如何?请你对自己进行归因分析。 (先让他们小组交流,然后每组派代表发言。) 生1:这次考试我考得不理想,主要原因是学习方法不好,上课不善于摘记难点疑点,课后也没有及时复习和整理。 生2:我考得不好的原因也是学习方法不好,但主要是对老师的依赖性太强,一旦自习课没老师在我就不知该干些什么,没有形成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习惯。 生3:我这次也考得不好,主要是因为自我期望过高,总想和初

归因理论

归因理论 大家好我今天讲的是归因理论中的海德和维纳的归因理论,那么什么是归因,都有哪些内容,他的作用是什么?首先让我们看几张图片。 一、归因 归因指个体根据有关信息、线索对自己活他人的行为进行分析、判断和指出其性质或推论其原因的过程。(归因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例如,上课时有一位学生迟到了,这时,大家都会对这个事件作出解释,有的人会想,他可能是睡过头了;有的人猜测,可能是遇上堵车了等等,无论最终将原因归结为什么因素,这种探索原因、寻求解释的过程就是归因。归因反映的是个体对于引起某个事件原因的认识,因此,由归因所得出的原因其实是个体的一种主观解释,未必是引起事件的真正原因。但是,这种未必正确的主观解释往往比真实的原因更能影响个体的情绪、行为等各个方面。例如,我们假设这样一种情境:叶子这次考试不及格,于是她将失败的原因归结为自己太笨、能力很差;其实她是一个很聪明的学生,智商高达120,她的低分纯属教师判卷错误。在这个情境中,客观的原因是教师的失误,叶子主观的解释是自己的能力低──显然这是一个错误的解释;但在这两种原因中,影响叶子的是后者──由于她觉得自己笨,所以感到自卑、自责,觉得无颜见人;而不是因为教师的错误而感到愤怒。可见,这种主观解释比客观、真实的原因更能影响个体的行为。)归因理论是对人的行为结果作原因推论的一个研完领域。归因理论的形成及发展是许多心理学对人的行为的因果关系不断探索的结果。弗里茨·海德、内德·琼斯、基恩·戴维斯、凯利、伯铂德,韦纳等人时之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开展对归因理论和归因应用研究将时我国的心理学基础和应用研究起到推大促进作用。 二、重要的归因理论 (一)海德的归因理论 归因理论最初是由F.海德(F.Heider,1958)在《人际关系心理》中提出来的,因此,海德是归因理论的创始人。他十分关心现象的因果关系,他认为人们需要控制周围的环境,预见他人的行为,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在复杂多变的社会中生活。因此,每个人都会致力于寻找人们行为的因果性解释。海德这种普遍现象称为“朴素心理学”。朴素心理学认为,为了预见他人行为并有效地控制环境,关键问题在于对他人的行为或事件做出原因分析。(他还认为,人有一种基本的需要,那就是预测和控制环境;而达到这个目的的最好方式之一就是寻找事件发生的原因。如果掌握了其中的原因,就能更好地控制环境。)

社会心理学教学大纲

《社会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英文名称 social psychology) 一、课程说明 课程编码:09200410 课程总学时:(理论总学时/实践总学时)45(39/6) 周学时:(理论学时/实践学时)3(2.5/0.5) 学分:3 学分 开课学期:第二学期 1.课程性质: 社会心理学是心理学专业中重要的应用心理学分支之一,是综合运用心理学理论,并将其和社会生活紧密联系的重要学科。在课程类别中属于专业教育课;本课程的目的是了解个体在社会生活情境中的心理和行为。 2.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理论教学和实践训练,学生具备下列能力: (1)掌握个体社会心理、群体社会心理和应用社会心理的相关概念、基本事实和基本理论;并能将其运用于分析解释社会心理现象,把握个体心理发展及动态变化。 (2)掌握社会心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和研究范式,树立社会心理学的科学研究观。 (3)能够运用社会心理学的相关知识和方法,解决科研、教学及其他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提出分析和评价意见,通过学科交叉和融合,制定解决方案。 (4)具有合作意识,能够通过团队合作高效地解决实际问题。

3.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

4.适用专业与学时分配: 本课程适用于应用心理学专业。 教学内容与时间安排表 5.课程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教学使学生对社会心理学这门学科的性质、现状和发展有所了解。掌握社会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事实和基本理论;了解并实践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手段;明确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思路和范式;培养学生对社会心理学的兴趣,以及分析社会心理现象,研究社会心理问题的能力。 6.本门课程与其它课程关系: 社会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的重要课程,为管理心理学、咨询心理学等学科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和研究范式。

归因理论的一些认识

归因理论的一些认识 关键词:归因、归因理论、海德、凯利、相应推断、三维理论、韦纳 归因理论(Attribution Theory)是关于知觉者推断和解释他人与自己行为原因的社会心理学理论。所谓归因,是指根据有关的外部信息、线索判断人的内在状态,或依据外在行外表现推测行为的过程,也称归因过程。心理学家根据各种研究所提供的有关归因问题的不同概念与观点,则统称为归因理论(就是人们对他人或自己的所作所为进行分析,指出其性质或推断其原因的过程)。归因理论主要有四种:(1)恒常原则说。这是美国心理学家F?海德最早提出来的。海德把行为的原因大体分为内因和外因两大类,并提出共变原则,以说明人们的归因过程。他指出,人们通常认为一定的行为可能决定于各种原因,但人们倾向于寻找一定的结果和一定的原因在不同条件下的联系。如果在许多情况下,一个原因总是同一个结果相联系,而没有这个原因时就不发生这个结果,那么就可以把这个结果归于这个原因。(2)二维归因理论。这是B?韦纳提出来的。他也把行为原因分为内因和外因,但他认为内因—外因只是归因判断的一个方面,还应增加另一个方面,即暂时—稳定方面。(3)三维归因理论。由H?H?凯利于1967年提出。包括四种要素(实体、他人、时间、情境),三个维度(特异性、共意性、一贯性)及其协变原则(指处于三个维度上的四个要素在归因过程中同时起作用)。(4)对应推断理论。这是E?琼斯和N?K?戴维斯提出来的。他们在考察归因问题时,先判断行为者的意图,后推测行为者的属性和品质。他们认为,他人作出某种行为时,行为观察者就要判断这一行为是否有意图以及行为后果中哪个是原有意图的后果。这一理论着重探讨的是在什么情况下,有可能从所观察到的行为推断与之对应的内在属性,因此被称之为“对应推断理论”。 三、凯利的三维理论 我们在知觉人的行为时,总是试图进行推断和解释。所谓归因,即归结行为的原因,指个体根据有关信息、线索对行为原因进行推测与判断的过程。归因是人类的一种普遍需要,每个人都有一套从其本身经验归纳出来的行为原因与其行为之间的联系的看法和观念。1958年最早提出了归因问题,但直到60年代中期才引起社会心理学界的重视并成为一个热门研究领域。1965年,琼斯和戴维斯提出了相应推断理论,人选为者的具体行为推断其行为意图。 1967年,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凯利(H.H.Kelley)发表《社会心理学的归因理论》,继相应推断理论之后提出三维归因理论,是对海德的归因理论进行又一次扩充和发展,他也成为最有影响的归因理论研究者之一。凯利将归因现象区分为两类:一类是能够在多次观察同类行为或事件的情况下的归因,称为多线索归因;另一类则是依据一次观察就做出归因的情况,称为单线索归因。凯利认为,人们通过检查三个独立维度的信息来进行归因,三个维度分别是: (1)客观刺激物;(2)行动者;(3)所处关系或情境;其中,行动者的因素是属于内部归因,客观刺激物和所处的关系或情境属于外部归因。 对上述三个因素的任何一个因素的归因都取决于下列三种行为信息: 1.区别性:指行动者是否对同类其它刺激做出相同的反应,他是在众多场合下都表现出这种行为还是仅在某一特定情境下表现这一行为。例如,一名今天迟到的员工是否经常表现得自由散漫、违反规章纪律。如果行为的区分性低,则观察者可能会对行为内部归因;如果行为的区分性高,则活动原因可能会被归于外。 2.一贯性:指行动者是否在任何情境和任何时候对同一刺激物做相同的反应,即行动者的行为是否稳定持久。例如,如果一名员工并不总是上班迟到,她有7个月从未迟到过,则表明这是一个特例,行为的一贯性较低;而如果她每周都迟到两三次,则说明行为的一贯性高。行为的一贯性越高,观察者越倾向于对其作内部归因。 3.一致性:指其他人对同一刺激物是否也做出与行为者相同的方式反应。如果每个人面对相似的情境都有相同的反应,我们说该行为表现出一致性。比如,所有走相同路线上班的员工都迟到了,则迟到行为的一致性就高。从归因的观点看,如果一致高,我们对迟到行为进行外部归因。如果走相同路线的其他员工都准时到达了,则应认为该员工的迟到行为的原因来自于内部凯利认为这三个方面信息构成一个协变的立体框架,根据上述三方面的信息与协变,可以将人的行为归因于行动者、客观刺激物或情境。如果一名员工

传播学考研常见100题合集

传播学考研常见100题合集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 1. 大众传播、传播者、传播媒介、人际传播、组织传播(2次)、传播(2次)、传播效果、大众传播的四项主要功能 2. 受众(2次) 3. “第四媒体”、媒介文化、媒介 4. 舆论、舆论领袖 5. 信息(2次)、信息主权 6. 扩散模式——创新、刻板模式 7. 法兰克福学派(2次) 8. 控制实验法、个案研究法、试验法、调查统计法、 9. 把关人(2次) 10. 符号(2次) 11. 麦克卢汉、拉斯韦尔、施拉姆(2次)、拉扎斯费尔德 12. 反馈 13. 编码(2次) 14. 民意测验 15. 内在效度 16. 内容分析、内容分析法 17. BBC 、NHK、CNN 18. 新闻 19. 因特网 20. 枪弹论 22. 知识沟 23. 广告 24. 卫星电视 26. 黄金时间 27. 时代——华纳 28. 《论出版自由》 29. 廉价报纸 30. 频道(频率)资源 32. 反“客里空”运动 33. 《察世俗每月统计传》 34. 《纽约太阳报》 35. 《大公报》的“四不”方针 36. 申农——韦弗的线性传播过程(用图示)、5W模式 37. 伊利县调查 二、简答题:(每题20分,共60分) 1.简述创新扩散论的基本内容 2.简释传播选择的或然率公式 3.区别传播与舆论 4.区别信息与讯息 5.区别“热媒介”与“冷媒介” 6.简要说明传播的类型

7.简述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 8.简述“沉默的螺旋”理论的基本观点 9.区别反馈与前馈 10.区别“有限效果论”与“强效果论” 11.简述传播学定量研究方法的类型。 12.简述“两级传播论”的主要观点。 13.简述使用与满足理论的基本观点 14.简述受众选择信息的过程 15.简述教养理论的基本观点 16.简述大众传播的特点 17.简述有限效果论的基本观点 18. 简述说服理论的基本观点 19.什么叫传播模式?传播模式具有哪些功能? 20.什么叫把关人?影响传播者把关的因素有哪些? 21.简述知识沟假说的基本内容。 22.简述传播学引入我国的历程 23.广播的传播特点 24.简述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改良派的主要办报活动 25.“黄色新闻业” 26.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的区别 27.简介电视的“教养理论” 28.简述传播学在美国产生的原因 29.简述归因理论的三个假设 30.简述预防接种理论的基本观点 31.区别新闻传播的客观性与倾向性 32.区别连续报道与系列报道 33.媒介霸权理论及认识媒介霸权理论的现实意义 34.马克思主义和批判学派对传播学的贡献 三、论述(每题30分,共60分) 1.传播学研究的对象包括哪些方面?可以分为哪些部分?试就此阐述你的观点和看法。(15分) 2.试论“传播”——-它的概念含义和研究类型。(25分) 3.传播的主要功能(15分) 4.大众传播的反馈类型的方法。(10分) 5.试论社会制度与传播制度的互动关系。 6.谈谈你对传播学在中国的发展的看法。 7.比较分析传播学中的传统学派与批判学派。 8.举例分析报纸、广播、电视、杂志的传播特点。 9.试析“报刊的四种理论” 10.结合实际谈谈你对媒介整合的看法 11.谈谈你对我国媒介集团发展的认识 12.试论网络媒介的传播特点 13.什么叫“第三者效果”?试分析现实中存在的“第三者效果”现象。 14.什么是传播研究的定性方法和定量方法。你怎样看待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

(完整word版)《组织行为学》复习资料

《组织行为学》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20选5) 1、工作满意度 工作满意度,指人们对工作特点进行评估后而产生的对工作的积极感觉。一个人的工作不仅包括工作内容本身,还有与同事上司的互动、遵守组织的规章制度、达到绩效标准、工作环境等等,员工对自己的工作是否满意常常是对大量不同工作元素综合概括的结果。 2、印象管理 印象管理是指个体试图控制他人对自己形成印象的过程。 3、群体 群体指的是为实现特定目标而组合到一起并形成互动和互相依赖关系的两个或更多的个体。 4、群体凝聚力 群体凝聚力,指的是群体成员之间相互吸引以及愿意留在该群体中的程度。 5、人格 人格是个体对他人反应方式和交往方式的总和。在组织行为学中,人格是一个动态概念,用于描述个体人格的成长和发展。 6、价值观 价值观代表了人们关于判断的最基本的信念,反映个体对于正确和错误、好与坏、可取和不可取的看法与观念。价值观包括内容和强度两种属性:内容属性是指某种行为模式或存在状态是重要的,强度属性界定的是它有多重要。 7、群体思维 群体思维,指的是群体中成员热衷保持一致意见的情况下,从众压力使得该群体难以批判性地评估那些不寻常的、由少数派提出的或者不受欢迎的观点。 8、群体规范 群体成员共同接受的一些行为标准。群体规范让成员知道自己在特定情境下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 9、角色知觉 角色知觉,个体对于自己在特定情境中应该如何表现的认识和了解。 10、角色冲突 角色冲突,即遵守某种角色要求会使另一种角色要求难以实现。例如一个人的家庭角色(丈夫)和社会角色(职业经理人)就会有时间分配等问题的冲突。 11、组织文化 组织文化指的是组织成员共享的一套能够将本组织与其他组织区分开来的意义体系,代表组织成员的共同认知。如从创新冒险、关注细节、结果导向、团队导向、进取心、稳定性等方面,组织成员共享对本组织、组织开展工作的风格以及组织成员应有的行为方式的理解。12、组织设计 以企业组织结构为核心的组织系统的整体设计工作。组织设计是指管理者将组织内各要素进行合理组合,建立和实施一种特定组织结构的过程。组织设计是有效管理的必备手段之一。组织设计的实质是对管理人员的管理劳动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分工 13、组织结构 组织结构界定了对工作任务进行正式划分、组合和协调的方式。 是组织的全体成员为实现组织目标,在管理工作中进行分工协作,在职务范围、责任、权利方面所形成的结构体系。组织结构是组织在职、责、权方面的动态结构体系,其本质是为实现组织战略目标而采取的一种分工协作体系,组织结构必须随着组织的重大战略调整而调整14、组织变革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