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小学信息技术_几何图形旋美丽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信息技术_几何图形旋美丽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信息技术_几何图形旋美丽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信息技术_几何图形旋美丽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学生通过前两节的学习,基本掌握了Scriaino脚本搭建和分析的一些方法,掌握了外观\控制\动作等积木的初步使用.本节课范例中涉及到的脚本不是很难,学生通过探索,基本能读懂脚本的设计方法.本课重点是让学生了解”画笔”模块中各积木的作用,明白利用重复指令可以编写程序代码绘制规则图形,看似复杂的规则图形其实是有规律的.学生通过用程序绘制图形,还可以体会程序中的数学思想和图形所产生的数学魅力.

结合课堂所学到的知识,画出下列图形

新的课堂教学中,知识不再仅仅作为信息而被简单传递,它应该成为引发学生思考的对象。学生的思维是在活动中发生的,并随着活动的深入而得到发展。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是促进者,指导者,应该引导学生针对某些问题进行共同探讨,尽可能地去暴露学生思维过程,做到凡是学生能自己探索得出结论的,决不替代;凡是学生能独立思考的,决不暗示,使学生学习的过程真正成为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发展能力的过程。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反思——提高——再反思——再提高的过程,我受益非浅,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在教学中及时反思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它会使我逐渐形成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自我监控的能力。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通过不断地反思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创新能力。

七年级数学上几何图形初步教案

(五)达标检测:见学案 (六)总结提高: 1.我学会了 2.我还有什么不懂 三、布置作业:见学案 课题4.1.1几何图形(2) 【教学目标】: 1.经历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的活动过程,初步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可能看到不一样 的结果,了解为什么要从不同方向看; 2.能画出从不同方向看一些基本几何体(直棱柱、圆柱、圆锥、球)以及它们的简单组合得到的平面图形。 【教学重点】 识别一些基本几何体(直棱柱、圆柱、圆锥、球)以及它们的简单组合得到的平面图形 【教学难点】: 画出从正面、左面、上面看正方体及简单组合体的平面图形 一、导入课题 多媒体演示庐山景观,请学生背诵苏东坡《题西林壁》并说说诗中意境。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从数学的角度来理解是什么意思呢? 二、挑战知识 (一)自主学习 自学教材117页探究前内容。独立完成“探究” (二)合作交流 1.交流自主学习中的“探究” 2.解答下列各题 ⑴分别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下图中的正方体与圆柱,各能得到什么平面图形,请画出来。 ⑵画一画:分别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下列立体图形,各能得到什么图形?试着画一 画。 (1)(2)(3) ⑶如图是由七个相同的小正方体堆成的物体,从上面看这个物体的图是()

A.B.C.D. ⑷如图一个水管接头,下面哪一个是它从左面看的平面图() A B C D ⑸如图是由六块积木搭成,这几块积木都是相同的正方体, 请你画出这个立体图形从不同方向(正面,左面和上面)看到的平面图形. 第5题图 ⑹指出图中右面的三个图形,分别是左面这个立体图形的哪个视图。 ()()()(三)展示点评: (四)拓展质疑: 1.从正面看到的图形,称为正视图,又叫主视图;从上面看到的图形,称为俯视图;从侧面看到的图形,称为侧视图,依观看方向不同,有左视图、右视图。通常将正视图、俯视图与左视图称作一个物体的三视图。 2.讲评“合作交流”中的问题⑴⑶⑸⑹ (五)达标检测:见学案 (六)总结提高: 1.我学会了 2.我还有什么不懂 三、布置作业:121页4题 课题4.1.1几何图形(3) 【教学目标】: 1.能直观认识立体图形和展开图,了解研究立体图形方法。 2.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经历和体验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相互转换的过程,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发展几何直觉。

初中信息技术教材分析

初中信息技术教材分析 初中信息技术课程发展任务与目标: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 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是信息技术教育的核心任务。 初中阶段课程目标是: 1)增强学生的信息意识,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对社会的影响。 2)了解计算机基本工作原理和学会文字、图形、数据的处理技能,初步掌握信息获取处理的基本方法。 3)树立正确的知识产权意识,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高密市现行初中信息技术教材教学内容安排: 教材版本:经山东省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查通过的青岛出版社发行版本 教材简析: 现行初中信息技术教材为初中三年制教材,共分三个级部,每年级分上下二册共六册。教材内容共分七个模块,分七个单元进行学习: 第一册(一年级上册)包括两个单元:第一单元:信息处理与电子计算机;第二单元:窗口图形操作系统简介。 第二册(一年级下册)包括一个单元:第三单元:用计算机制作板报。 第三册(二年级上册)一个单元:第四单元:网络基础及其应用 第四册(二年级下册)一个单元:第五单元:网页制作 第五册(三年级上册)一个单元:第六单元:用计算机处理数据 第六册(三年级下册)一个单元:第七单元:用计算机处理多媒体信息。 教材教学内容与课时安排: 一年级上学期学习一年上册内容,共分两个单元,总课时数:22课时。

中考数学几何图形旋转试题经典问题及解答

中考数学几何图形旋转典型试题 一、填空题 1.(日照市)如图1,把边长为1的正方形ABCD绕顶点A逆时针旋转30°到正方形AB′C′D′,则它们的公共部分的面积等于. 2.(成都市)如图2,将一块斜边长为12cm,∠B=60°的直角三角板ABC,绕点C沿逆时针方向旋转90°至△A′B′C′的位置,再沿CB向右平移,使点B′刚好落在斜边AB 上,那么此三角板向右平移的距离是cm. 3.(连云港市)正△ABC的边长为3cm,边长为1cm的正△RPQ的顶点R 与点A重合,点P,Q分别在AC,AB上,将△RPQ沿着边AB,BC,CA顺时针 连续翻转(如图3所示),直至点P第一次回到原来的位置,则点P运动路径 的长为cm. 4.(泰州市)如图4,直角梯形ABCD中,AD∥BC,AB⊥BC,AD=2,BC= 3,∠BCD=45°,将腰CD以点D为中心逆时针旋转90°至ED,连结AE,CE,则△ADE的面积是. 二、解答题 5.(资阳市)如图5-1,已知P为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AC上一点(不与A、C重合),PE⊥BC于点E,PF⊥CD于点F. (1) 求证:BP=DP; (2) 如图5-2,若四边形PECF绕点C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在旋转过程中是否总有BP=DP?若是,请给予证明;若不是,请用反例加以说明; (3) 试选取正方形ABCD的两个顶点,分别与四边形PECF的两个顶点连结,使得到的两条线段在四边形PECF绕点C按逆时针方向旋转的过程中长度始终相等,并证明你的结论 . 6.(武汉市)如图6-1是一个美丽的风车图案,你知道它是怎样画出来的吗?按下列步骤可画出这个风车图案:在图6-2中,先画线段OA,将线段OA平移至CB处,得到风车

第三册第3课几何图形旋美丽2018泰山版

第3课几何图形“旋”美丽 教学目标: 1、了解扩展模块“Pen”中各“积木”的作用 2、能使用嵌套“重复......次”的“积木”绘制有规律的图形。 3、通过用程序绘制图形,感受生活中的几何之美,增加对生活的热爱。教学重点: 扩展模块“Pen”中各“积木”的作用; 教学难点: 能使用嵌套“重复......次”的“积木”绘制有规律的图 课前准备: 计算机网络教室 Scraino软件。 教学过程: 一、出示目标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了解扩展模块“Pen”中各“积木”的作用 2、能使用嵌套“重复......次”的“积木”绘制有规律的图形。 3、通过用程序绘制图形,感受生活中的几何之美,增加对生活的热爱 同学们,请欣赏美丽的图案,我们在生活中,看到过很多规则的图案,你见过哪些地方有?是些什么图案?其实这些图案都是由简单的几何图形组合而成的,可以美化我们生活,我们一起学习怎么用编程的方法制作图案。 二、个人自学 任务1:快速绘制正方形 参考课本15、16页,想一想,正方形有什么特点?如何利用scraino 图形编程平台,绘制正方形?你使用了哪些积木指令?尝试动手操作,制作正方形,哪种方法更好?

任务2:重复绘制正方形 参考课本16、17页,想一想如何利用图形编程平台,绘制由4个正方形组合的图,参考课本上的操作步骤尝试编程,想一想,你使用了哪些积木指令?并动手试一试。 三、小组互学 1、绘制多彩的图形 小组内讨论一下,如何利用将画笔颜色增加的积木画多彩图形? 四、展示评价 1、小组代表演示在scraino中,绘制正方形的操作步骤 2、小组代表演示“利用循环嵌套”通过三角形旋转,绘制和放谟操作方法 教师针对学生演示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点拨强调、补充 五、总结拓展 想一想,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有什么困惑?你能利用本节课学过的知识,还能解决生活、学习中什么问题? 板书设计: 几何图形“旋”美丽 1、快速绘制正方形 2、重复绘制正方形 教后反思: 本节课从学生欣赏漂亮图案,创设了学习情境,以引起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并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使他们能在轻松愉悦氛围中学会重复命令的嵌套知识,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比较符合信息技术学科的学习的实际情况。

高中信息技术教材分析(整书)

高中信息技术教材分析(整书)

高中信息技术基础 本书地位: 本模块是培养高中学生信息素养的基础,是学习各选修模块的基础,具有普遍价值,为必修模块。本书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本模块的学习,学生应该掌握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呈现与交流的基本方法; 过程与方法: 能够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信息技术交流思想、开展合作、解决实际日常生活、学习中的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明确社会成员应承担的责任,形成与信息化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 本书章节之间关系: 本模块由四个主题组成: 信息技术基础 信息处理与交流

信息技术与社会 信息获取信息加工与表达信息资源管理 教材内容: 1.定性分析 《高中信息技术基础》有以下亮点: (1) 内容编排角度新颖 《高中信息技术基础》在内容编排上打破了传统的以技能模块为教学单元的教材编写思路,创造性地提出了以“信息处理与交流”为主线,按照“信息的获取与评价——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信息的发布与交流——信息的存储与管理”的逻辑线索呈现教学内容,让人耳目一新。 (2) 注重信息文化的渗透 《高中信息技术基础》非常注重信息文化的渗透,人文性很强,无论是教科书正文的阐述,还是各种联系的设计,都很重视信息文化的培养,尤其是重视相关历史文化背景的引用与介绍。 (3) 内容广、知识新

《信息技术基础》覆盖的知识点范围广,内容新,让学生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学习尽可能多、尽可能前沿的信息技术知识。 (4)给教学活动额实施留有较大的空间 《高中信息技术基础》秉承新课程的指导思想,对教学内容不过于限制,特别是在信息加工模块更多的是学习思路和方法的指导,很少涉及具体软件的操作步骤。而且也不指定具体的应用软件,大大提升了教师教学的弹性。 2.定量分析 (1) 章节与全书关系分析 ①章节与页数 表1 各章页数一览表 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第二 章 信息 获取 第三 章 信息 的编 程加 工和 智能 化加 工 第四 章 文本 和表 格信 息加 工 第五 章 多媒 体信 息加 工 第六 章 信息 集成 与信 息交 流 第七 章 信息 资源 管理

《几何图形初步》复习参考教案.doc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 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复习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本章的知识结构,并通过本章的知识结构掌握本章的全部知识;2.对线段、射线、直线、角的概念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有进一步的认识;3.掌握本章的全部定理和公理; 4.理解本章的数学思想方法; 5.了解本章的题目类型.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是理解本章的知识结构,掌握本章的全部定理和公理; 难点是理解本章的数学思想方法. 教学手段 引导——活动——讨论 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 教学过程 一、引导学生画出本章的知识结构框图

二、具体知识点梳理 (一)几何图形 立体图形:棱柱、棱锥、圆柱、圆锥、球等。 1、几何图形 平面图形:三角形、四边形、圆等。 主视图 -------- 从正面看 2、几何体的三视图左视图--------从左边看 俯视图 -------- 从上面看 (1)会判断简单物体(直棱柱、圆柱、圆锥、球)的三视图。 (2)能根据三视图描述基本几何体或实物原型。 3、立体图形的平面展开图 (1)同一个立体图形按不同的方式展开,得到的平现图形不一样的。 (2)了解直棱柱、圆柱、圆锥、的平面展开图,能根据展开图判断和制作立体模型。 4、点、线、面、体 (1)几何图形的组成 点:线和线相交的地方是点,它是几何图形最基本的图形。 线:面和面相交的地方是线,分为直线和曲线。 面:包围着体的是面,分为平面和曲面。 体:几何体也简称体。 (2)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 (二)直线、射线、线段 1、基本概念 直线射线线段图形 端点个数无一个两个 表示法 直线 a 射线 AB 线段 a 直线 AB(BA )线段 AB (BA ) 作法叙述作直线 AB ;作射线 AB 作线段 a;

信息技术教材分析

初中信息技术教材分析 初中信息技术七、八年级下册各有两章。七年级下册是文字处理和和网海漫游;八年级下册是制作多媒体作品和QBASIC编程乐园。“文字处理”和“制作多媒体作品”教学方式基本一样,都是先拟定创作方案――采集素材――制作作品。“QBASIC编程乐园”,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给学生讲。根据七八年级教材的内容,本期我们以七年级下册为例进行教材分析如下: 一、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任务 根据“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的要求,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任务是:一是为初中生升入高中做准备;二是通过学习,增强学生寻找信息、处理信息、使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动手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三是让学生初步了解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学会使用相关的工具和软件;学会应用多媒体工具、相关设备和技术资源支持其它课程的学习;能够与他人协作或独立解决与课程相关的问题;能在他人帮助下学会评价和识别电子信息来源的真实性、准确性和相关性,树立使用信息的安全观念;四是树立正确的知识产权意识,能够遵照法律和道德行为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 二、初中信息技术教育的现状 1、初中的信息技术课程不受重视。可以说,学校的多数领导对信息技术课程处在不懂、不闻、不问的状态,而班主任、主科教师虽然没抢占信息技术课,但是态度很明了,课想怎么上就怎么上,只要把学生看好就行,至于学生学到了什么,大多数教师认为:上这种课不就是玩吗?甚至,到了考试前一周,学习好的学生自然会被教师留在班级学习,而这一科不参加考试,没什么好学的!我们希望在教育中体现信息技术课程的价值,并通过它体现教师自身的价值。我们应如何提高自身的价值呢? 2、教学设备落后,教学工作难于开展 经调查发现,大部分学校的机房设备普遍落后。学校对这块基本上不投资。设备的落后,必然也影响学生对信息技术科目的兴趣,同时也加大了信息技术老师维护机房的工作量。由于设备的落后和学校的不支持,信息技术教学基本处于不上或者随便上的状态。 3、从小学到初中,课程教学缺乏衔接性。初中信息技术课所学内容大部分在小学都学过,所以大部分课都觉得很无聊,自己做自己的。不少学生反映现在的信息技术课枯燥、无聊而且过于公式化,提不起他们学习的兴趣。解决方法:适当的对课本的知识进行扩展,一定要在小学所学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必要的拓展和延伸,尤其应该注意的是:要把握住目前硬件、软件的发展状况等。这样才能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兴趣。 三、教材对教师的要求 1、通读教材 要很好的把握教材内容必须把各册教材都通读一遍,了解教材的体系结构、了解各册教材所要求的知识点,把握各个章节的学习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等等。 2、教师要注意自身素质的提高 新教材所涉及的计算机专业知识很广泛,对任课教师专业知识要求较高,所以一定要注意自身专业知识的学习。有条件的教师可以进行比较系统的学习,没有条件的教师需要通过自学补课,否

几何图形初步导学案教案

第四章 图形认识初步 课题 4.1.1认识几何图形(1) 【学习目标】:1、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大量图片或实物,经历把实物抽象成几何图形的过程; 2、能由实物形状想象出几何图形,由几何图形想象出实物形状; 3、能识别一些简单几何体,正确区分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 【重点难点】:识别简单的几何体是重点;从具体事物中抽象出几何图形是难点。 【导学指导】 一、知识链接 同学们,你仔细观察过我们生活的世界吗从城市宏伟的建筑到乡村简朴的住宅,从四通八达的立交桥到街头巷尾的交通标志,从古老的剪纸艺术到现代化的城市雕塑,从自然界形态各异的动物到北京的申奥标志……,包含着形态各异的图形。图形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那就让我们走进图象的世界去看看吧。 二、自主探究 1.几何图形 (1)仔细观察图,让同学们感受是丰富多彩的图形世界; (2)出示一个长方体的纸盒,让同学们观察图回答问题: 从整体上看,它的形状是什么从不同侧面看,你看到了什么图形只看棱、顶点等局部,你又看到了什么 我们见过的长方体、圆柱、圆锥、球、圆、线段、点,以及小学学习过的三角形、四边形等,都是从形形色色的物体外形中得出的。我们把这些图形称为几何图形。 注意:当我们关注物体的形状、大小和位置时,得出了几何图形,它是数学研究的主要对象之一,而物体的颜色、重量、材料等则是其它学科所关注的。 2.立体图形 思考第117页思考题并出示实物(如茶叶、地球仪、字典及魔方等)及多媒体演示(如谷堆、帐篷、金字塔等),它们与我们学过的哪些图形相类似 长方体、正方体、球、圆柱、圆锥等它们各部分不都在同一平面内,它们是立体图形。 想一想 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形状类似于这些立体图形呢 思考:课本118页图中实物的形状对应哪些立体图形把相应的实物与图形用线连起来。 (1)纸盒 (1)长方体 (2)长方形 (3)正方形 (4)线段 点

三年级信息技术全册教材分析

三年级信息技术全册教材分析 一、指导思想 我校使用的《信息技术》教材是山西省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中心编写的《综合实践活动·信息技术》(小学版)。教材根据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和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理念以及信息技术发展的趋势进行了修订,教材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为总体目标,在知识与技能方面,要求学生初步了解信息与信息技术的概念,了解计算机是信息处理的强大工具,初步掌握在网络环境下,进行信息的采集、存储、传递、加工和输出的技能,同时要求学生从小就要注意到信息社会的相关道德法规和社会责任;在过程和方法方面注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和创新学习设置了良好的环境,激励学生在“任务驱动”之下,发现问题,探究方法,反复实践,直到获取成功,从而扎实地构建起自己的知识体系;在情感和价值观方面力求从小学生的兴趣和情感需求出发提出教学任务,以故事和童话的方式引入相关的教学情境。 二、主要内容 教材共三个单元。第一单元主题是:走进电脑城,教材编排了“电脑城前细观察”、“电脑城里的鼠精灵”、“电脑城堡的传令兵”、“十指敲击练兵忙”、“英语会话输入赛”五个活动。 第二单元主题是:邀游Internet地球村,教材编排了“芝麻开

门”、“网上导游”、“收藏宝藏”、“申请邮箱”、“收发电子邮件”、“网络聊天”六个活动。 第三单元主题是:魔力画室,教材编排了“走进魔力画室”、“小蘑菇”、“握装的松树”、“可爱的小鸡”、“我的爱车”、“雪中小屋”、“海底世界”、“快乐的童年”、“我们的乐园”、“兴旺的牧场”、“美丽的南极”、“我们的节日”十二个活动。 三、教学目标 1.第一单元 知识与技能:了解计算机是信息处理高效的工具;了解计算机的组成;知道计算机的主要部件。了解windows操作系统的桌面、菜单、窗口、对话框、文件、文件夹的概念。学会鼠标与键盘的操作,学会对窗口进行操作。学会汉字的输入方法,学会在电脑中建立自己的文件夹。 过程与方法:从学习windows的启动开始,把枯燥的概念和操作用一系列有趣的活动有机的组织起来。每个活动主要学习一两个知识和技能,使得重点突出,便于掌握。对于难点则分散到几个活动中进行消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激情。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第二单元

几何图形初步全章教案

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 4.1几何图形 4.1.1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3课时) 第1课时认识几何体 1.通过实物和具体模型,了解从物体外形抽象出来的几何体、平面、直线和点的概念.2.能识别一些基本几何体. 3.初步了解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概念. 重点 识别一些基本几何体. 难点 了解从物体外形抽象出来的几何体、平面、直线和点的概念.

活动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打开电视,播放一个城市的现代化建筑,学生认真观看. 2.提出问题: 在同学们所观看的电视片中,有哪些是我们熟悉的几何图形? 活动2:探究新知 1.学生在回顾刚才所看的电视片后,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并通过小组交流,补充自己的意见,积累小组活动经验. 2.指定一名学生回答问题,并能正确说出这些几何图形的名称. 学生回答:有圆柱、长方体、正方体等等. 教师活动:纠正学生所说几何图形名称中的错误,并出示相应的几何体模型让学生观察它们的特征. 3.立体图形的概念. (1)长方体、正方体、球、圆柱、圆锥等都是立体图形. (2)学生活动:看课本图4.1-3后学生思考:这些物体给我们什么样的立体图形的形象?(棱柱和棱锥) (3)用幻灯机放映课本4.1-5的幻灯片.(或用教学挂图) (4)提出问题:在这个幻灯片中,包含哪些简单的平面图形? (5)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①学生进行小组交流,教师对各小组进行指导,通过交流,得出问题的答案. ②学生回答:包含的平面图形有长方形、圆、正方形、多边形和三角形等. 4.平面图形的概念. 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都是我们十分熟悉的平面图形. 注:对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概念,不要求给出完整的定义,只要求学生能够正确区分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 活动3:课堂小结 谈谈本节课你的收获. 活动4:布置作业 习题4.1第1,2,3,8题.

初中信息技术教材分析

初中信息技术教材分析 宇文芬平 一、以现行教材为基础,改“教教材”为“用教材”。 初中信息技术教材,大多数老师都教过多次了,相信大家对教材并不陌生,教材是几年前编写的,因此有部分内容存在一些问题,尤其是教材采用零起点的编写原则编写,使初中教材与小学教材在衔接上存在很大问题,很多教学一线的信息技术教师对教材有些意见,这些意见有很多是合情合理,符合教学实际的,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灵活对教材进行处理,以使我们的教学更有成效。老师应该“用教材”,而不仅是“教教材”,因为新课程提出:教师既是教材的实施者,也应该是教材开发者,只有形成开放的、富有活力的教材体系,才能使我们的教材更能结合社会实际,贴近学生生活,才能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尤其是信息技术学科,更应该紧跟信息技术发展的步伐。我们仍然要注意把握教材,以教材为本,在现行教材的基础上进行适当处理。 二、教材特点:根据本教材的内容和形式,我对教材特点做了如下的总结: 1、本教材在选择和设计教学模块时,精选学生学习和生活中必备的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力图鼓励、指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经验、主动理解、建构和应用信息技术知识、技能,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并利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良好的信息意识和应用信息技术的习惯。 2、本教材是专门为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编制的,共分两册:第一册主要讲解了信息与信息技术的概念和基本知识、Windows基本操作、文字处理软件的应用、网络的应用、多媒体基础知识及多媒体演示文稿的制作等内容;第二册主要介绍网站的建立、动画制作、电子表格的处理等内容。今年信息技术由石家庄市电教馆进行了调整制定了新的教学计划增加了机器人基础知识。去掉了Frontpage网页制作一章。同时教学计划也进行了调整。 3、本教材渗透“任务驱动”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动手操作,倡导学生的主动探究和合作交流。在精心设计的几个学习栏目中,“学习任务”是通过学习任务和作品范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通过“任务分析”引导学生思考解决该任务的思路、方法及所需的计算机操作步骤;通过“操作指南”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尝试,利用已有的经验和知识,理解新概念,掌握并应用有关的命令和操作;通过“任务小结”指导学生反思整个问题解决得过程,总结其中的重点、难点,帮助学生实现“从特殊到一般”的过渡。 4、为了让学生经历一个完整的解决问题的过程或作品设计与实现的过程,在“操作指南”部分没有面面俱到地罗列有关的软件功能,难以兼顾知识体系的完整性。但是,我们把学生必须掌握的而在“操作指南”中又难以兼顾到地相关知识、技能在“知识链接”部分列出并进行讲解,保证了学生学习的系统性和完整性。“练习与思考”则主要结合某一个或几个任务所设计的知识点,向学生提出要求并让学生独立分析完成。“阅读材料”则主要提供与本节知识点有关、但并不要求学生一定掌握的知识,供学有余力或感兴趣的学生阅读、学习。 5、考虑到当时我国信息技术教育“零起点”的现状,本套教材以简单的知识、技能为基础,由易到难编排内容;同时考虑到学生较大的个别差异和多样化的发展需求,教材在任务小结、练习与思考、阅读材料等部分都适当的为学生的自我拓展和提高留下了一定的空间。 三、教学原则: 1、不断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对电脑学习有很高的兴趣,我们应该帮助学生保持这种兴趣;而地对电脑有兴趣,并不等于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的学习内容都感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几何图形初步》教案

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 课题 4.1.1认识几何图形(1) 课型:新课 学时:1学时 主备人: 审阅人: 一.目标: 1、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大量图片或实物,经历把实物抽象成几何图形的过程; 2、能由实物形状想象出几何图形,由几何图形想象出实物形状; 3、能识别一些简单几何体,正确区分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 二预习热身 同学们,你仔细观察过我们生活的世界吗?从城市宏伟的建筑到乡村简朴的住宅,从四通八达的立交桥到街头巷尾的交通标志,从古老的剪纸艺术到现代化的城市雕塑,从自然界形态各异的动物到北京的申奥标志……,包含着形态各异的图形。图形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那就让我们走进图象的世界去看看吧。 三.活动探究 活动1.(1)仔细观察图4.1-1,让同学们感受是丰富多彩的图形世界; (2)出示一个长方体的纸盒,让同学们观察图4.1-2回答问题: 从整体上看,它的形状是什么?从不同侧面看,你看到了什么图形?只看棱、顶点等局部,你又看到了什么? (1)长方体(2)长方形 (3)正方形 (4)线段点

我们见过的长方形、圆柱、圆锥、球、圆、线段、点,以及小学学习过的三角形、四边形等,都是从形形色色的物体外形中得出的。我们把这些图形称为几何图形。 注意:当我们关注物体的形状、大小和位置时,得出了几何图形,它是数学研究的主要对象之一,而物体的颜色、重量、材料等则是其它学科所关注的。 活动2. 思考第115页思考题并出示实物(如茶叶、地球仪、字典及魔方等)及多媒体演示(如谷堆、帐篷、金字塔等),它们与我们学过的哪些图形相类似? 长方体、正方体、球、圆柱、圆锥等它们各部分不都在同一平面内,它们是立体图形。 想一想 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形状类似于这些立体图形呢? 思考:课本115页图4.1-4中实物的形状对应哪些立体图形?把相应的实物与图形用线连起来。 活动3. 平面图形的概念 线段、角、三角形、长方形、圆等它们的各部分都在同一平面内,它们是平面图形。 思考:课本116页图4.1-5的图中包含哪些简单的平面图形? 请再举出一些平面图形的例子。 长方形、圆、正方形、三角形、……。 思考: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是两类不同的几何图形,它们的区别在哪里?它们有什么联系?

小学信息技术教材分析

小学信息技术六年级上册教材解读 一、本册教材知识树 二、说课标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信息技术课程的设置要考虑学生心智发展水平和不同年龄阶段的知识经验和情感需求小学初中和高中阶段的教学内容安排要有各自明确的目标,要体现出各阶段的侧重点,要注意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对其他课程进行学习和探究的能力努力创造条件,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各类学科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教材编写特点 1、突出信息学科课程本身的特点。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环境及信息的一些表现形式 2.建立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 3.能够通过与他人合作的方式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学会使用与学生认识水平相符的多媒体资源进行学习 4.初步学会使用网络获取信息与他人沟通;能够有意识地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发展个人的爱好和兴趣

5.知道应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系统及软件,养成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和责任意识6.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初步了解计算机程序设计的一些简单知识 四、六年级上册教材的整体设计 1、理解多媒体及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并在此基础上能够说出多媒体文件中使用的各种媒体 2、能够上机使用多媒体工具软件进行独立操作,对音频、视频进行简单处理。 3、分析学生对因特网了解的情况,根据学校计算机网络教室和校园网建设的现状,灵活地采用各种不同的教学方法。 4、注重整个单元各节课之间的联系性,浏览器的运用,信息的搜索,信息的保存,电子邮件的使用,它们之间的功能是相辅相成的。 五、对第六单元《神奇的多媒体世界》进行解读 “体验多媒体技术”内容一般有认识多媒体技术和让学生体验精彩的多媒体世界。主要要求学生了解媒体、多媒体、多媒体技术等概念,体验多媒体技术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形成对多媒体技术的兴趣。 “获取和加工多媒体元素”包括图片、声音、视频的获取与加工,图片的获取与加工,主要内容包括图片的获取方法和利用图片处理软件对图片进行简单的处理,要求学生了解图片的类型、格式和浏览方法。 单元首先学习“多媒体世界”,首先让学生感受多媒体,知道多媒体,顾名思义就是文字、图形、图像等多种媒体的综合。学习多媒体在学习中的应用,包括多媒体教学软件、flash 动画、电子图书、网络多媒体等内容。了解视频文件rm 格式文档。在第二课神奇的计算机音乐一课中,学习播放cd、dvd光盘及mp3光盘,用超级解霸、暴风影音等多媒体播放软件,了解常用的多媒体文件如wav、midi、cda、mp3、mp4、rm等格式文件,会使用计算机中的话筒,能够压缩CD光盘,将CD文件转换成mp3文件,使用超级解霸的mp3数字抓轨功能,还有在小小“录音室”里要求学生学会录制音乐,最后学习如何将录制好的音乐进行编辑,添加配乐。第三课进入“计算机小剧场”中,学会使用超级解霸播放器播放VCD、DVD光盘,认识常见的多媒体视频文件,了解AVI、MPEG等常见的视频文件格式,学会保存精美图片,能用超级解霸软件截图、保存精彩片断,并在后面详细介绍了视频采集的概念、方法,目的是编辑我们日益普及的家用摄像机。 六、教学建议 本册书的编写由于时间较长,内容上有些滞后,教师应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教材的删减与补充,课时上可由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1、强调主题的确定。 2、加强合作性学习。 3、及时评价与阶段性评价相结合。 七、评价建议 教学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了解学生实际学习和发展状况,以利于改进教学,最终实现课程目标,即提高每个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由于教学内容要含盖科学素养的各个方面,既要考虑学生对信息概念与事实的理解,又要评价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科学探究方法与能力、科学行为与习惯等方面的变化与进步,所以评价要注意教学时机的全程化和评价方法多样化。 八、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校内资源:校园网络资源、信息资源

第四章《图形的初步认识》期末复习教案

? ? ? ? ? ?第四章《图形初步认识》总复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本章的知识结构,并通过本章的知识结构掌握本章的全部知识; 2.对线段、射线、直线、角的概念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有进一步的认识; 3.掌握本章的全部定理和公理; 4.理解本章的数学思想方法; 5.了解本章的题目类型.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是理解本章的知识结构,掌握本章的全部定理和公理; 难点是理解本章的数学思想方法. 教学手段 引导——活动——讨论 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 教学过程 (一)多姿多彩的图形 立体图形:棱柱、棱锥、圆柱、圆锥、球等。 1、几何图形 平面图形:三角形、四边形、圆等。 主视图--------从正面看 2、几何体的三视图左视图--------从左边看 俯视图--------从上面看 (1)会判断简单物体(直棱柱、圆柱、圆锥、球)的三视图。 (2)能根据三视图描述基本几何体或实物原型。 3、立体图形的平面展开图 (1)同一个立体图形按不同的方式展开,得到的平现图形不一样的。 (2)了解直棱柱、圆柱、圆锥、的平面展开图,能根据展开图判断和制作立体模型。 4、点、线、面、体 (1)几何图形的组成 点:线和线相交的地方是点,它是几何图形最基本的图形。 线:面和面相交的地方是线,分为直线和曲线。 面:包围着体的是面,分为平面和曲面。 体:几何体也简称体。 (2)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 (二)直线、射线、线段 1、基本概念 直线射线线段 图形 端点个数无一个两个 表示法直线a 直线AB(BA) 射线AB 线段a 线段AB(BA)

作法叙述作直线AB; 作直线a 作射线AB 作线段a; 作线段AB; 连接AB 延长叙述不能延长反向延长射线AB 延长线段AB; 反向延长线段BA 2、直线的性质 经过两点有一条直线,并且只有一条直线。 简单地: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3、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1)度量法 (2)用尺规作图法 4、线段的大小比较方法 (1)度量法 (2)叠合法 5、线段的中点(二等分点)、三等分点、四等分点等 定义:把一条线段平均分成两条相等线段的点。 图形: A M B 符号:若点M是线段AB的中点,则AM=BM=AB,AB=2AM=2BM。 6、线段的性质 两点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简单地: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7、两点的距离 连接两点的线段长度叫做两点的距离。 8、点与直线的位置关系 (1)点在直线上(2)点在直线外。 (三)角 1、角:由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2、角的表示法(四种): 3、角的度量单位及换算 4、角的分类 ∠β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 范围0<∠β<90°∠β=90°90°<∠β<180°∠β=180°∠β=360°5、角的比较方法 (1)度量法 (2)叠合法 6、角的和、差、倍、分及其近似值 7、画一个角等于已知角 (1)借助三角尺能画出15°的倍数的角,在0~180°之间共能画出11个角。 (2)借助量角器能画出给定度数的角。 (3)用尺规作图法。

第1课时 平面图形的认识与测量((最新教案)

第6单元整理和复习 2.图形与几何 第1课时平面图形的认识与测量(1) 【教学目标】 1.通过分类、比较、辨析,使学生巩固直线、射线、线段和各种角以及垂线和平行线的有关知识,进一步认识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能画出相应的图形。 2.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判断的能力及空间观念。 3.通过学生自主整理的过程,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重难点:将分类、比较、辨析的内容进行整理、归纳,突出概念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教师:从今天起,我们复习图形与几何初步知识。这节课先复习线与角及平面图形的知识(板书课题)。通过复习,我们要进一步认识线段、射线和直线的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进一步认识角和角的分类,能比较熟练地用量角器量角和画角,平面图形的分类。 二、归纳整理 1.复习直线、射线、线段。 课件出示问题1:直线、射线和线段有什么区别?

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有几种位置关系? (1)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 (2)指名学生汇报。 (3)教师引导学生总结: ①用直尺把两点连接起来,就得到一条线段;把线段一端无限延长,可以得到一条射线;把线段两端无限延长,可以得到一条直线。 教书板书: ②直线、射线、线段的区别与联系: 根据学生的汇报,教师予以板书: ③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根据学生的汇报,教师予以板书。 ④组织学生做教材第86页第2题第(Ⅰ)小题。 指名学生回答,订正。 2.复习角。 课件展示问题2:我们学过的角有哪几种?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 (1)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交流。

(2)指名学生汇报。 (3)教师引导学生总结。 ②角的大小要看两边叉开的大小,叉开得越大,角越大。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所画出的长短没有联系。 (4)组织学生练习:教材第86页“做一做”。 (5)指名学生汇报,订正。 3.复习三角形、四边形、圆。 课件出示问题3:说一说什么是三角形和四边形?圆有什么特点? ①学生分组议一议,相互交流。 ②学生汇报。 ③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并板书

几何图形旋转变换

几何图形旋转变换 1.已知:在ABC ?中,AC BC >,动点D 绕ABC ?的顶点A 逆时针旋转,且BC AD =,连结DC .过AB 、DC 的中点E 、F 作直线,直线EF 与直线AD 、BC 分别相交于点M 、N . (1)如图1,当点D 旋转到BC 的延长线上时,点N 恰好与点F 重合,取AC 的中点H ,连结HE 、HF ,根据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和平行线的性质,可得结论BNE AMF ∠=∠(不需证明) . (2)当点D 旋转到图2或图3中的位置时,AMF ∠与BNE ∠有何数量关系?请分别写出猜想,并任选一种情况证明. 图2 图3 图1 A D

2、已知:在四边形ABCD中,A D∥BC,∠BAC=∠D,点E、F分别在BC、CD上, 且∠AEF=∠ACD,试探究AE与EF之间的数量关系。 (1)如图1,若AB=BC=AC,则AE与EF之间的数量关系为______________; (2)如图2,若AB=BC,你在(1)中的得到的结论是否发生变化?写出你的猜想,并加以证明; (3)如图3,若AB=KBC,你在(1)中的得到的结论是否发生变化?写出你的猜想并加以证明.

L 3.如图1,ABC △的边BC 在直线l 上,AC BC ⊥,且A C B C =;EFP △的边FP 也在直线l 上,边EF 与边AC 重合,且EF FP =. (1)在图1中,请你通过观察、测量,猜想并写出AB 与AP 所满足的数量关系和位置关系; (2)将EFP △沿直线l 向左平移到图2的位置时,EP 交 AC 于点Q ,连结AP ,BQ .猜想并写出BQ 与AP 所满足 图1 的数量关系和位置关系,请证明你的猜想; (3)将EFP △沿直线l 向左平移到图3的位置时,EP 的延长 线交AC 的延长线于点Q ,连结AP ,BQ .你认为(2)中所 猜想的BQ 与AP 的数量关系和位置关系还成立吗?若成立, 图2 给出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L

初中信息技术教材分析

初中信息技术教材分析 一、教材编写依据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本套教材的内容设置是符合国家"纲要"精神。课程任务主要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⑴教材首先强调对信息技术兴趣和意识的培养。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是最大的学习动力。为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根据学生知识的层次结构和认识规律,在教材的设计上克服版面死板,索然无味的现状,尽可能做到版面生动,有吸引力。全书内容浅显、通俗易懂,所举事例贴近学生,有利于引导学生自觉主动地构建用计算机和其它信息技术来解决学习、生活实际问题的意识。即构?quot;要用"、"敢用"信息技术的意识。 ⑵对学生信息能力的培养是信息技术课的长期任务。解决"会用"信息技术的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教材通过Windows操作系统、Office2003或2007、Flash、网络基础知识以及Internet的应用等知识和软件的应用,培养学生获取、处理、组织和应用信息的能力,了解信息技术的内容、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计算机的基本知识与应用。 ①获取信息能力的培养 获取信息的能力是最基本的能力,初中学生能力的主要表现就是信息的获取。教会学生会用软件,注意培养他们从"帮助"中获取信息,从"状态栏"中获取信息,从操作导引或出错等消息框中获取信息,从网上获取信息。 ②处理、组织和应用信息能力的培养 教会学生怎样根据需要,应用多媒体工具、相关设备和技术资源的支持,将所获得的有关信息进行组织、编辑等处理,产生并发布新的信息。学会使用与学习和实际生活直接相关的工具和软件于其他学科的学习之中。 2、时代发展和社会实际的需要20世纪开设计算机课是以学习计算机知识为主,了解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程序设计的基本思路。21世纪计算机课改为信息技术课,不只是课程名称的简单变更,更是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变革。21世纪的到来,标志着人类社会从工业化时代跨入信息时代。学习的重点不仅仅是获得多少信息而重要的是学会了多少获得信息的方法和手段,关注的是处理、运用信息的能力提高程度如何。为使学生通过本教材的学习,达到信息能力的提高。教材以任务驱动的方式,始终把计算机作为学习工具,在完成学习任务过程中学会使用计算机工具的技能和技巧,提高运用计算机和其他信息技术获取、传递、加工处理信息的能力。教材的每一单元都

(整理)中考数学几何图形旋转试题经典问题及解答

几何图形旋转常见问题 一、填空题 1.如图1,把边长为1的正方形ABCD绕顶点A逆时针旋转30°到正方形AB′C′D′,则它们的公共部分的面积等于. 2.如图2,将一块斜边长为12cm,∠B=60°的直角三角板ABC,绕点C沿逆时针方向旋转90°至△A′B′C′的位置,再沿CB向右平移,使点B′刚好落在斜边AB上,那么此三角板向右平移的距离是cm. 3.正△ABC的边长为3cm,边长为1cm的正△RPQ的顶点R与点A重合,点P,Q分别在AC,AB上,将△RPQ沿着边AB,BC,CA顺时针连续翻转(如图3所示),直至点P第一次回到原来的位置,则点P运动路径的长为cm. 4.如图4,直角梯形ABCD中,AD∥BC,AB⊥BC,AD=2,BC=3,∠BCD=45°,将腰CD 以点D为中心逆时针旋转90°至ED,连结AE,CE,则△ADE的面积是. 二、解答题 5.如图5-1,已知P为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AC上一点(不与A、C重合),PE⊥BC于点E,PF⊥CD于点F. (1) 求证:BP=DP; (2) 如图5-2,若四边形PECF绕点C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在旋转过程中是否总有BP=DP?若是,请给予证明;若不是,请用反例加以说明; (3) 试选取正方形ABCD的两个顶点,分别与四边形PECF的两个顶点连结,使得到的两条线段在四边形PECF绕点C按逆时针方向旋转的过程中长度始终相等,并证明你的结论 .

6.如图6-1是一个美丽的风车图案,你知道它是怎样画出来的吗?按下列步骤可画出这个风车图案:在图6-2中,先画线段OA,将线段OA平移至CB处,得到风车的第一个叶 片F 1,然后将第一个叶片OABC绕点O逆时针旋转180°得到第二个叶片F 2 ,再将F 1 、F 2 同时 绕点O逆时针旋转90°得到第三、第四个叶片F 3、F 4 .根据以上过程,解答下列问题: (1)若点A的坐标为(4,0),点C的坐标为(2,1),写出此时点B的坐标; (2)请你在图6-2中画出第二个叶片F 2 ; (3)在(1)的条件下,连接OB,由第一个叶片逆时针旋转180°得到第二个叶片的过程中,线段OB扫过的图形面积是多少? 7.如图7,在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P 0的坐标为(1,0),将线段OP 按逆时针方向旋转 45°,再将其长度伸长为OP 0的2倍,得到线段OP 1 ;又将线段OP 1 按逆时针方向旋转45°, 长度伸长为OP 1的2倍,得到线段OP 2 ;如此下去,得到线段OP 3 ,OP 4 ,…,OP n (n为正整数). (1)求点P 6 的坐标; (2)求△P 5OP 6 的面积; (3)我们规定:把点P n (x n ,y n )(n=0,1,2,3,…)的横坐标x n 、纵坐标y n 都取绝对值后 得到的新坐标(|x n |,|y n |)称之为点P n 的“绝对坐标”.根据图中点P n 的分布规律,请你猜 想点P n 的“绝对坐标”,并写出来. 8.把正方形ABCD绕着点A,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得到正方形AEFG,边FG与BC交于点H (如图8).试问线段HG与线段HB相等吗?请先观察猜想,然后再证明你的猜想.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