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病理取材手册

病理取材手册

病理取材手册
病理取材手册

心血管系统

心脏:心肌活检

步骤:心肌活检

记录模板:心肌活检

心脏:先天性心瓣膜病

步骤:

1.核实收到的瓣膜的数量及送检的腱索和乳头肌。

2.测量瓣膜边缘的总长度(周长),可以反映可能存在的狭窄。

3.记录瓣膜的形状,变形,溶解,钙化,纤维化,赘生物。

4.对异常病例照相。

5.一个病例取3-4个典型的部位,如需要立即去钙。

记录模板:

甲醛固定或无固定,编号_和“_”,_个单独的心瓣膜分别_cm长,最宽处_cm,边缘_cm。一个瓣膜_(如:明显变形,钙化增厚)。另外的瓣膜乳白色,较薄,表面光滑,附有明显的/不明显的_cm腱索/乳头肌。瓣膜无明显的赘生物。取得典型的标本放_号包埋盒。

_块,_ HE染色,_脱钙。

心脏:心瓣膜修补术

步骤:

1.陈述瓣膜修补术的类型。

2.测量,记录结构的缺失。

3.一定给瓣膜照相(上表面和下表面)。

4.描述和切取存在的附属组织。

记录模板:

甲醛固定或无固定,编号_和“_”,是一个_机械瓣膜,体积_×_×_cm,有/无组织碎片。有/无结构缺损。瓣膜环_(如:变形的)。咬合架/提升阀_(如:运行正常)。少量的组织,_×_×_cm,附在瓣膜的_。照相。瓣膜储藏起来。软组织放进_包埋盒。

_块,_HE染色

心脏:心脏移植

步骤:先心病

记录模板:先心病

颈动脉粥样硬化

步骤:

1.确认收到的标本(注:标本经常不包含血管)。

2.描述标本形状及大小。

3.记录内腔及最小内腔直径。

4.记录钙化,色斑,及其它异常改变(如:血栓)。

5.取最狭窄的一部分及一段纵向标本。

6.在脱钙液中脱钙一小时。

记录模板:

步骤:

1.确认标本:大动脉壁的纤维血栓。

2.检查动脉壁的片断组织。动脉壁坚实有弹性,有凝血块。

3.描述动脉壁的表面,记录是否有内部出血(建议剖开)。

4.测量。

5.取2-3块纵性的动脉壁,包括出血点。

6.连续切开血栓,记录切面。

取材:

1.取2-3块纵性的动脉壁,包括出血点。

2.取粥样硬化部位。

3.取2-3个血栓的2-3部分。

记录模板:大动脉切除

颞动脉活检

步骤:

1.颞动脉活检的取材与其它管状标本的取材不同。

2.确认及测量。记录管壁的任一结节和扩张。

3.如组织新鲜,轻轻地展开,将其附在棉签棍或压舌板上以防皱缩。

4.用甲醛固定一小时以上。

5.将血管切成约1.0cm的小段,不要切的太小。

6.每段置于一个标本盒。

7.在标签上写明“颞动脉”。

记录模板:

甲醛固定或无固定,编号_和“_”,粉褐色圆柱状血管标本,_cm长,直径_cm。被切为_部分,每段大约1.0cm,全部置于包埋盒_-_号(每部分一个盒)。

_块,_HE染色,每块5个水平,“颞动脉活检”。

心脏:心包活检或切除术

步骤

记录模板

内分泌系统:

甲状旁腺:甲状旁腺切除术

步骤:

1.用精确到克的电子天平称重。如有明显的脂肪组织,在称重之前小心地将脂肪剔去;但是,称重之前不要切

到甲状旁腺。

2.测量腺体的体积。

3.描述腺体(色泽,形状,密度,结节,包膜)及周围软组织(脂肪,肌肉,甲状腺,淋巴节)。

4.只有在上述两步完成后才可以进行冰冻(如有要求)。

5.通过短轴做2-3mm的连续切片。

6.描述在扩张的腺体边缘是否出现组织被压缩(非肿瘤性腺体)。

取材:

1.完全包埋或分成五部分。包括腺体上的囊状物。

甲醛固定或无固定,编号_和“_”,_克,_×_×_cm_(包膜,形状,色泽)软组织。切面_(色泽,结节,密度)。无附带脂肪或肌肉,附_(描述)软组织_×_×_cm。标本的_(如部分,一半)做冰冻切片。全部如下切取:

冰冻部分_号包埋盒

非冰冻组织_号包埋盒

_块,_HE染色。

甲状腺:甲状腺切除术

步骤:

1.确定手术类型(如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甲状腺全切,颈部探查术)。

2.通过临床信息决定手术(甲状腺肿,瘤,炎症)。

3.从临床或以前的病理信息获得每一可疑性损伤的可能部位。

4.称重,测量完整标本的体积。

5.观察外表面(色泽,囊/肿块的光滑度),整体形状(卵圆形,结节状)。记录所附带的软组织(脂肪,肌肉,

甲状旁腺,淋巴结)。

6.确定左右甲状腺,如果只有部分甲状腺确定峡部。

7.脱水并用墨水线标记外表面。通常一种颜色标记就可。然而,不同颜色标记前后面对区分标本的方向有益。

用乙醇脱水。

8.通过短轴做5mm的连续切片,每一切片上保留所附带的囊及软组织。

9.描述切面,包括结节的面积(单个/多发,体积,包膜,色泽,质地,囊状/实质的,乳头状突起,钙化,出

血,坏死)及周围软组织(色泽,硬/软,纤维化)。测量结节到切缘的距离(如果是甲状腺全切测到包囊的距离)。

10.在无固定的孤立的结节上完成上述步骤。

11.照相做为注解。

取材:

1.非瘤性时(如甲状腺炎):每个取五块,一块峡部。

2.瘤性或结节性甲状腺:

a.包括临近的非甲状腺组织,甲状下胞膜,及肿物胞膜。

b.多结节腺肿:每个结节取3-4 块,依据结节的大小。

c.孤立的囊性结节而无浸润:取10块或全部组织,同时包括3块非腺体组织和手术边缘组织。

d.孤立的囊性结节怀疑有囊性扩张或血管浸润:切取全部组织,同时包括3块非腺体组织和手术边缘组织。

e.孤立的,明显的结节状浸润,非乳头状癌:包括浸润在内的5块组织,同时包括3块非腺体组织和手术

边缘组织。

f.乳头状癌:切取全部甲状腺。

3.如有甲状旁腺和淋巴结,全部切取。

记录模板:

甲醛固定或无固定,编号_和“_”,_标本(带有峡部的部分甲状腺/完整甲状腺),重_克,体积_×_×_cm。外表面_(色泽,被膜,粗糙/光滑,形状)。切面有大量(色泽,质地)结节直径从_-_cm,遍布整个腺体。有一_结节(色泽,被膜,质地,囊性/实性,乳头状,钙化,出血,坏死),体积_×_×_cm,在_顶部/峡部_端。距切缘_cm,做/不做甲状腺外表面延伸切除。甲状腺粘液是_(描述)。延左/右_表面_端有一褐色软组织,体积_×_×_cm,附有甲状旁腺/淋巴结/肌肉。照相。上述步骤做好后,做一下步骤:

峡部放_号包埋盒

孤立的结节和被膜放_号包埋盒

弥漫的结节放_-_号包埋盒,每个结节放一个盒

无关的甲状腺放_号包埋盒

全部软组织放_号包埋盒

_块,_HE染色

肾上腺:肾上腺切除术

步骤:

1.标本称重和测量体积。

2.检查外表面,标记附带的脂肪。

3.墨水线标记外表面。

4.通过短轴做5mm的连续切片。

5.切片后,确定肾上腺的尺寸,但不包括脂肪组织。

6.检查切面的结节并描述(色泽,大小,密度,周围界限)。记录它们的位置(皮层/髓质),是否有浸润。

7.描述无病变的腺体(结构正常/异常,色泽,皮髓质的差异)及软组织。

取材:

1.小的皮层结节:全部

2.超过5cm的结节:切成1cm的块,包括被膜。

3.至少取1块正常的肾上腺。

记录模板:

甲醛固定或无固定,编号_和“_”,重_克,包含周围脂肪组织(总体积_×_×_cm,腺体体积_×_×_cm)。在_(皮质/髓质)有一浸润/无浸润的_×_×_cm的_结节(色泽,密度,界限)。切面有大量结节出现_(出血,坏死,钙化)。无病变的腺体皮质_,髓质_。脂肪中无淋巴结。标本表面用蓝墨水线标记。记述如下:

结节和被膜放_号包埋盒

无病变的肾上腺放_号包埋盒

女性生殖系统:

输卵管:绝育术

步骤:

1.如标本盒中有双侧的输卵管,是否有缝合线或夹子区分左右。

2.测量(长度和直径),简要地描述每侧输卵管。

3.检查每侧的管内腔是否完整。

4.记录输卵管囊肿(测量和描述)。

5.整块标本每隔3mm做连续的横断。

取材:

1.每侧输卵管取3块横断部分,保存剩余组织。如最初取的标本没有完整的横断面,剩余的组织还可以再取。从左右输卵管取下的部分应分别放进不同的标本盒。

2.要求组织包埋并进行切片。

记录模板:

甲醛固定或无固定,编号_和“_”,粉褐色圆柱状组织有/无绒毛,长_cm,直径_cm。在交叉部分有一小腔。一个_×_×_cm的半透明的充满透明液体的囊状物附在外表面。

_块,_HE染色。

输卵管:输卵管切除术

步骤:

1.送检的输卵管可能附带着子宫,可能附带卵巢而没有子宫,或单独的输卵管。

2.测量标本(长度和平均直径).再单独测量增宽部位的直径。

3.记录有无绒毛的存在。确定是否已做过结扎。

明显的肿块到切缘的距离。记录输卵管的壁厚。

5.连续切开输卵管,使浆膜保持连续。

取材:

1.表面正常的输卵管:从输卵管的不同部位取三块。如没有异常不用取输卵管伞。

2.异位妊娠:3-5个妊娠部位组织,血凝块,及邻近的壁(包括裂隙)。一块正常的输卵管。如整条输卵管未见妊娠产物取其它部位的组织。

3.有异常的典型的标本。

4.如送检的输卵管肿瘤没有子宫,取最接近且面向切缘的部分。

5.正常的输卵管也要包埋切片。

记录模板:

1.输卵管切除术伴子宫切除术(正常输卵管):

子宫如下记录:

左/右输卵管_cm长,平均直径_cm。粉褐色浆膜有/无卵巢。伞部结构正常/_(描述异常)。浆膜面有一_cm _(充满清亮液体的囊,黄色结节)。输卵管腔普遍/局部扩张_cm,长_cm ,壁变薄。粘膜_(描述)。

2.异位妊娠输卵管切除术

甲醛固定或无固定,编号_和“_”,输卵管长_cm附有伞部。从最边缘到中部直径范围为_-_cm。浆膜粉红,在中部有一0.5cm的裂隙。裂隙下有一_×_×_cm的凝血块,伴有内出血。无明显的妊娠产物。典型记录如下:

_A-_D=附壁及裂隙下凝血块

_E=到血块最近的输卵管

_块,_ HE染色

卵巢:卵巢切除术

步骤:

1.一侧卵巢附带输卵管(有/无子宫),或单独卵巢。

2.确定标本是完整还是部分卵巢。如标本是囊状物,尽可能从囊壁上分离出卵巢组织。

3.测量标本体积。如明显增大,称重。描述整体形状(圆形,卵圆形,分叶状)和外表面(色泽,漩涡状,支持物,肿块,赘生物)。

4.如果卵巢正常是双壳类的。

5. 如果卵巢正常连续切开。

6.描述固体面的切面(色泽,纤维/肉质的,出血,坏死,小结节)。描述内层(色泽,光滑,赘生物,出血),同时又液体生成(色泽,半透明,稀薄/粘稠,粘性的)及其它物质(毛发,脂质碎片,牙齿状物)。

取材:

1.正常卵巢:一部分。

2.非瘤性囊肿:囊壁的3-5 部分。一部分未受累的卵巢。

3.肿瘤性囊肿或瘤:囊壁或肿瘤每厘米一部分,尤其是实体和瘤体部分。尽量避免明显坏死部位。一部分未受累的卵巢。

4.囊壁要包埋,制片。

记录模板:

1.卵巢切除术伴子宫切除术(正常卵巢)

子宫描述如下:

左/右卵巢体积_×_×_cm,灰褐色_(光滑,--,支持物覆盖的)外表面。切面灰白,有一界限清楚的黄色结节。同时有一_cm软组织囊,内壁_,内充满_液体。

2.肿瘤的卵巢切除术:

甲醛固定或无固定,编号_和“_”,有一_×_×_cm物块_(颜色,小结,球形),伴部分输卵管(长_cm,直径_cm)。总重_克。外表面_(光滑,被覆支持物),伴/不伴直径_cm乳头状赘生物,覆盖表面_%。标本

直径_cm。标本其余部分是实性的,有/无出血和结节,并且出现多色带_ -_色。剩余卵巢组织大概_×c可能明显/不明显。标本附带/无输卵管,包括伞部,表面_(色泽,光滑,附有支持物),内腔通畅/内腔被_(凝血块,肿物)堵塞,或腔内充满浆液。典型描述如下:

囊壁放_号包埋盒,赘生物放_号包埋盒

结节/实体物_-_号包埋盒(取10 块放在5-6个盒中,尤其是缺损边缘)

其余卵巢放_号包埋盒

输卵管放_号包埋盒

_块,_HE染色

子宫:宫颈活组织检查和宫腔刮除术

步骤:

1. 计数和测量(体积,如果有大量碎片和只有粘液时按总体积计算)获取的组织。描述全部外形(颜色,形状,脆性,实质组织还是粘液状)。

2. 检查粘膜表面,描述所有的损伤(出血,疣状结节,侵蚀)。

3. 如果表面直径≤3mm,包埋全部组织(不用再切),个别组织直径可以>4mm。

4. 检查所有病变(肿瘤,囊肿)的切缘。

取材:

1. 全部包埋(用纸包起)。

2. 要求实体组织切开后再包埋(如≥3mm)。

3. 要求每个组织块切三个水平。

记录模板:宫颈活检

标本接收时无固定或甲醛固定,标记为()和“”,是一个楔形,具有黏膜的黄褐色的软组织块,体积___×___×___cm(无异常,点状出血,一个___cm的疣状结节,一个___cm粘液囊,其他)在粘膜表面(在切面)。全部送检,____块,___HE。

记录模板:宫颈刮除

标本接收时无固定或甲醛固定,标记为()和“”,体积是一堆灰白色粘液___×___×___cm,并有点状出血灶和实体物质,伴有黄褐色软组织块体积___×___×___cm(或未见实体物质)。全部送检_____A。____块,___HE。

子宫:宫颈锥形切除术/环形电切除术步骤(LEEP)

步骤:

1. 从宫颈切取的标本成锥形(其尖端朝向宫腔)或成片状。在最佳情况下,圆锥是可以定向的,通常在12点位置有缝线标记。如果是碎片标本,难以定向。

2. 测量圆锥的三维,包括子宫颈外表面的直径(cm×cm)和深度(从宫颈到子宫颈内切缘)。测量每个分离的组织块的三维。

3. 全面描述组织(颜色,形状,脆性)和宫颈口(直径,形状),及任何病变(溃疡,肿块,出血,缺损,囊肿裂隙;包括损伤的范围)。

4. 用墨水标记手术切面,圆锥体的尖端(子宫颈管端)应该用不同颜色标注以便与边缘区别。如果你不能确定一个组织块的边界,向其他病理医生询求帮助。

5. 从12点的位置开始,顺时针,放射状切取标本。如果没有方位,从解剖学标志(如,损伤或组织上的锐角),如果可能,在报告中提及这项。每个组织块要像一个楔子。切取的粘膜都可以用这种方式鉴定,然而在大块组织,过多的基质可以是纵向的并且个别的被切取。

6. 碎片样标本应该垂至于粘膜表面切取,用类似的方式描述上述圆锥形。

取材:

1.切取所有组织,每个包埋盒中最多放两块。

2.圆锥:每个包埋盒中放1~2个组织块(根据大小决定),从12点开始延顺时针方向进行。

记录模式:

标本接收时无固定或甲醛固定,标记为()和“”,圆锥形宫颈,测量表面直径___×___cm长___cm。在12点位置有一缝线标志/没有确定方向的缝线。子宫颈管粘膜呈粉红色,有一__×___cm__(描述病变)在__点位置上。宫颈外口直径__cm,呈缝隙状狭窄。间质切面有___(囊性病变、出血或其他)。墨水标记:外周切缘= 黑色,宫颈内端切缘=蓝色。全部以顺时针的方式从12点位置切取,从__A - __L.__块,__HE染色。

子宫:子宫内膜活组织检查或妊娠刮除物

步骤:

1.用金属过滤器或带滤纸的漏斗收集组织。

2.测量(总体积)。大的标本应称重。描述组织(颜色,脆性,形状,不规则形、圆柱形、球形)。辨别子宫内膜和血凝块,并描述凝块与整个组织块的比例。如标本是自然排出物,描述组织是否出现蜕膜囊。

3.在怀疑流产的病例,寻找绒毛,必要时可在解剖显微镜下进行。仔细检查是否有妊娠囊或胎儿组织。检查胚胎或胎儿组织的畸形和自溶。测量从头到臀部的长度和足长,或者测量出现的任何部分。如果胎儿足够大可以完成内部检查,请咨询儿科病理医师。

4.在习惯性流产的病例,如需要可送绒毛标本进行细胞遗传学评价。在处理组织前后要清洗钳子,其它器械及桌子。

5在怀疑为葡萄胎的病例,绒毛可呈囊状扩张(葡萄样)。

取材:

1.子宫内膜活组织检查:送检所有组织,用滤纸包起,不要超过包埋盒的一半。每个蜡块要切三个层面。

2.对于不完全流产子宫内膜刮除术或自然地排出的组织:送检三个代表性部分如胎盘、胎儿组织,妊娠囊和蜕膜,如果可以,装进三个包埋盒中。避免取凝血块。如果显微镜下找不到妊娠产物,切取其余的组织。

3.对于可疑为葡萄胎:切取十个组织块或全部包埋。

记录模版:子宫内膜活组织检查

标本接收时无固定或甲醛固定,标记为()和“”,五个易脆的,红褐色,圆柱形软组织,体积__ x __ x __cm,全部浸在__A.,__块,__HE染色。

记录模版:妊娠刮除物

标本接收时无固定或甲醛固定在抽气的容器中,标记为()和“”,许多不规则,红褐色和灰褐色,易脆的软组织碎片和凝血块,体积__ x __ x __cm,凝块大约占标本的 __%。一些软组织的碎片呈球状。也可见到破裂的或无断裂的妊娠囊,直径__cm,单独的/包含正常/畸形/自溶的胚胎,头到臀长__ cm,足长__ cm。代表性切块如下:_A =胚胎;_B =妊娠囊,_C =软组织碎片,__块,__HE 染色。

步骤:

1.子宫肌瘤切除术包括从子宫切除平滑肌瘤。该手术为了保持育龄妇女的生育能力。

2.计数获得的组织块的数量。测量总体积,并测量最大的和最小的碎片的直径(用范围表示)。

3.描述组织(颜色,软或硬,边界清楚的节结还是不规则碎片,有漩涡的,膨胀的,有小梁的,出血的,坏死,纤维变性,钙化)。如果外表面和切面一致,不需要分别描述。

4.标注存在的或不存在的正常子宫组织(子宫内膜,浆膜)。

5.每个组织块都应切开仔细检查。

取材:

1.节结:从不同的组织块最少取三块,组织的总量越多,切取的部分越多,但一般不超过五到七个。应详细描述出现肉质的,出血的或坏死的区域。

2.正常子宫组织:一到二个组织块。

记录模版:

标本接收时无固定或甲醛固定,标记为()和“”,有__ (数目)粉褐色,小节结及软组织块,体积__ x __ x __cm,直径从 __ 到 __ 。每一个切面有漩涡,膨胀。在最大的组织块上标注出血、坏死、肉质变的中心。子宫内膜存在于不同碎片的外表面。代表性切如下:__A-B = 出血灶节结,__C-D =其它节结,__E = 子宫内膜节结,__块,__HE染色。

步骤:

1.子宫切除术通常是在无恶性的症状情况下进行的,包括子宫脱垂,尿失禁,骨盆疼痛,平滑肌瘤(纤维瘤),子宫内膜异位。可伴输卵管,卵巢的切除或不切除。

2.虽然子宫内膜增生是初始阶段,但被划分到子宫内膜癌。子宫内膜增生或癌的子宫切除术。

3.区分前后表面,有两个方法:

a:浆膜(腹膜折返部)在后表面比在前表面延伸的位置低;

b:输卵管插入到圆韧带附件的前表面。

4.称重标本。测量子宫三维:基底部到宫颈,前面到后面,子宫角到子宫角。在打开宫腔前获得这些数值,因为切开子宫后肌层会向外突出。

5.描述子宫的整体形状(梨形的,球形的多节结的,不规则形)。

6.在切开子宫前后,要描述其每部分,如下:

a:子宫颈阴道部:表面和宫颈外口的尺寸,颜色,撕裂,溃疡,出血点,包块,囊性病变。

b.子宫内膜:从鳞状上皮交界处到宫体的长度,颜色,粘膜纹理,息肉。

c.浆膜:颜色,光滑还是粗糙,粘联,节结。

d.:子宫肌层:平均厚度,颜色,出血点,包块(描述,给出最大的和最小的,位置)。

平滑肌瘤(纤维瘤):切面通常有灰白色,界线清楚的节结。有些区域发生缺血变性,比周围组织软化、变暗,可能误解为真性坏死(潜在恶性标志)。通过几个切面寻找出现的不同点(如肉质变,出血,坏死)。尽量避免在总描述中诊断为平滑肌瘤或纤维瘤,用节结或质块代替。

e.子宫内膜:子宫腔的大小,子宫内膜的平均厚度,颜色,息肉(大小及位置)。

f.输卵管和卵巢:看输卵管切除术和卵巢切除术。

7.如果子宫完整,应该从侧壁由宫颈切开。切线延续的基底部,但两半要付有一些子宫肌层和浆膜。每半连续切成片,间距0.5 cm,通过浆膜保持断端的连接。宫颈的切面在相对的另一侧。输卵管和卵巢的处理按照它们各自部分描述的进行。

8.如获得的宫颈是分离的,按照#5条描述的进行处理。

取材:

1.宫颈:取两块(前面和后面),包括鳞柱连接和缺损在内。完整的切取息肉和与平滑肌瘤不一样的包块。

2宫体:两个透壁部分(子宫内膜,子宫肌层,浆膜)。可以分开装进包埋盒。其余的是病变。

a.平滑肌瘤:总共不超过五个包埋盒,重点寻找不同的部位。如5个或更少的平滑肌瘤,每个肌瘤切除一部分。

b.子宫内膜息肉:全部送检,切块垂直于子宫壁,包括蒂与其下面的平滑肌。

3.输卵管和卵巢:见输卵管切除术和卵巢切除术。

记录模板:

标本接收时无固定或甲醛固定,标记为()和“”,未切开或先前已切开__(变形的,对称扩张的,梨形的)子宫付双侧附件总重__。子宫前后径__cm,双侧宫角__cm,宫颈到基底部__cm。浆膜__(平滑,粗糙,附有粘液)。宫颈表面直径__ x __cm,有一__ 裂隙。宫颈管粘膜__(颜色,病变)。宫颈管__长__宽,表面覆__粘膜。宫腔是__(形状),__cm

长,__cm宽,覆有__(颜色)__cm厚的内膜。有/无__ x __ x __cm的息肉。从__到__有__数量__(浆膜下,浆膜内,粘膜下)小结,切面__(颜色,漩涡状,小梁样,质实,皱褶)伴/不伴__(中心变性,出血,坏死)。相关肌层__cm厚。(见输卵管切除术和卵巢切除术的记录模板)。

典型描述如下:

__ A, B =宫颈前(12:00)和宫颈后(6:00)

__ C, D =肌层和浆膜前后 __ E, F =子宫内膜息肉 __ G-K =子宫肌层结节

__ L =右侧卵巢和输卵管

__M=左侧卵巢和输卵管

子宫:宫颈癌的子宫切除术

步骤:

1.根据申请,电子医疗记录,或临床医生的提交进行子宫切除术来处理原位癌或侵袭宫颈癌。如获取得子宫无任何临床信息,特别是有阴道和宫旁软组织,与临床医生联系。

2.如标本附有淋巴结,把其且成松散的碎片。淋巴群包括:左侧闭孔淋巴结,右侧闭孔淋巴结,髂间淋巴结,左髂淋巴结,右髂淋巴结。

3.除宫颈部分,其余参考良性的子宫切除术,输卵管切除术,卵巢切除术。

4.测量宫颈,阴道和宫旁软组织。描述粘膜,孔,每处缺损(先前的锥形切除术,溃疡,肿瘤)。包括肿瘤的大小,侵犯的深度及范围。

5.用墨水线标记阴道和宫旁组织的边界,用不同的颜色区分前后壁。

6.如阴道,宫旁组织太大,不能随宫颈一起切取,将其边缘切去,保留其方向。从宫体上分离下宫颈,通过横截面切成两到三部分。沿放射状切开宫颈,与宫颈锥形切除术/环形电切除术相似,确定包括鳞柱交界处。

取材:

1.宫颈:从12点位置顺时针完整的切取,切取的部分比宫颈圆锥大时可以修整基质。然而,要鉴定所有粘膜。如有非常大,明显侵袭的肿瘤,切取侵袭最深的部位保留剩余的标本,维持方位。包括证实宫旁侵袭。

2.阴道的标记:切取完整的宫颈(小组织)或按象限分成四份(大组织)。

3.左右宫旁组织:切取完整的宫颈(宫旁组织少)或分成两份或更多(宫旁组织多)。

4.宫颈和子宫最低处连接:从前壁到后壁的纵向的1~2个部分。

5.淋巴结:全部切取。

6.其余标本参考良性的子宫切除术,输卵管切除术和卵巢切除术。

记录模板:

无固定或甲醛固定,标记()和“”,完整的/曾切开过的__变形的 /对称性扩张的/梨形的子宫,完整/不完整阴道,左侧/右侧/双侧附件总重__克。子宫前后径__cm,双侧宫角__cm,宫颈到基底部__cm。浆膜__(平滑,粗糙,附有粘液)。宫旁组织(左侧=__ x __ x __cm,右侧=__ x __ x __cm)有/无肿瘤侵袭,__cm。宫颈__ x __cm,有__cm孔,阴道边缘从__到__cm。子宫标记线:前壁=蓝色,后壁=黑色。

子宫切开后显示在外子宫颈__-__点有__(颜色,形状,斑块,溃疡,质块)(表面积__ x __cm,高__cm),向上浸润进宫颈前壁/后壁/子宫最低部__cm。从阴道边缘浸润__cm。最大浸润深度大约__cm,在__点的位置,距左侧宫旁组织__cm,距右侧宫旁组织__cm。宫颈内用__(颜色)标示粘膜皱褶,__cm长。宫腔__ x __cm,内膜__ (颜色,质地)均厚___cm。子宫肌层__ (颜色,小梁),最大厚度__ cm。无__ (大量)__ (颜色,出血灶,灰白色漩涡状结节),最大范围从__ 到__ cm,在粘膜下层/粘膜内/浆膜层鉴别。[参考输卵管切除术和卵巢切除术的记录模板记录输卵管和卵巢]。边缘墨水线如下:前面=黑色,后面=蓝色。典型模式如下:

阴道口标记#__(12-3点), #__ (3-6点), #__ (6-9点),#__ (9-12点)(如果不包括宫颈组织).

全部外宫颈移行区域,从12点位置开始顺时针切取__ - __置于包埋盒#__。

宫颈管前壁,横断面(距上边缘1.5cm),置于#__包埋盒。

宫颈管后壁,横断面(距上边缘1.5cm),置于#__包埋盒。

宫颈管、子宫内膜交界处置于#__和#__包埋盒。

子宫下部置于#__(前)和#__ (后)包埋盒。

宫旁组织置于#__ (左)和#__(右)包埋盒。

前后子宫内膜和浆膜置于#__ 和#__包埋盒。

子宫肌瘤置于#__包埋盒。

卵巢和输卵管置于#__(左),#__(右)包埋盒。

__块,__HE染色。

子宫:子宫内膜增生或内膜癌的子宫切除术

1.根据申请,电子医疗记录,或临床医生的提交进行子宫切除术来处理子宫内膜增生或子宫内膜癌。如获取得子宫无任何临床信息,特别是阴道和宫旁软组织,与临床医生联系。

2.下述关于子宫良性肿瘤切除术、输卵管切除术和卵巢切除术有所不同:

a.用不同颜色的墨水线标记浆膜的前后面。

b.如果内膜非常软、脆,有助于将子宫切开后固定,在修整之前固定几小时。

c.判断肿块是播散的还是原发的,是否侵袭宫颈和其他附件。检查子宫肌层切面以估计从正常子宫内膜到最深点的侵袭深度和面积。描述肿块,包括表面和浸润面(颜色,粗糙的,实体的,软的,糜烂的)。

d.如果没有明显的肿块,以3mm 间隔切子宫壁。

e.如果标本附有淋巴结,将其切碎。淋巴群包括:左侧闭孔淋巴结,右侧闭孔淋巴结,髂间淋巴结,左髂淋巴结,右髂淋巴结。

f.如有附件和阴道,用墨水线标记测量。

取材:

1.肿块:五小块(从表层到浸润的最深层的三个透壁{从内膜到浆膜}组织)。根据记录模板,较大的组织块分成两块置于包埋盒。

2.非肿瘤性的子宫内膜:分三部分。

3. 宫颈和子宫最低处连接:从前壁到后壁的纵向的1~2个部分。

4.无明显肿块:从前壁和后壁个取一个透壁组织,从剩余的子宫切取完整的带有肌层的组织(不要取过多的肌层),记录前壁和后壁。

5.左右宫旁组织:切取完整组织。

6.阴道:切取完整组织,根据象限分成四部分置于包埋盒。

7.淋巴结:取全。

8.宫颈:两部分(前后各一部分),包括鳞柱交界河损伤处。

9. 输卵管和卵巢:参考输卵管切除术和卵巢切除术。

记录模板:

无固定或甲醛固定,标记()和“”,完整的/曾切开过的子宫带有宫颈和双侧附件总重__克。子宫前后直径__cm,双侧宫角__cm,宫颈到基底部__cm。浆膜__(平滑,粗糙,附有粘液)。宫颈__ x __cm,有__cm孔。外子宫颈浆膜__(颜色,平滑,灶状糜烂)。子宫前表面用蓝色标记,后表面用黑色标记。子宫被覆双层被膜,宫颈长__cm,直径__cm,,粘膜上有细微皱褶。子宫内腔是__(如三角形),并含有__(粘液/易脆的/坏死组织)。在__(前壁,后壁,宫底)有一__ x __cm的__(色泽,乳突状,易脆的)质块,浸润到肌层__(1/3,1/2,2/3)的一个__(色泽,实质的,硬的)肿块。相关子宫内膜厚__cm,__(颜色,质地)。肌层__cm厚,没有其它异常__。[输卵管和卵巢的处理参考输卵管切除术和卵巢切除术]。

子宫颈和宫颈边缘置于#__(前)和#__(后)包埋盒。

宫颈管、子宫内膜交界处置于#__(前)和#__(后)包埋盒。(纵向切取)

浸润肌层最深的质块置于#__包埋盒(如前壁浅层肌)和#__包埋盒(后壁中层肌)。

未侵犯的肌层置于#__(前壁)和#__ (后壁)包埋盒。

右侧卵巢和输卵管置于#__盒。

左侧卵巢和输卵管置于#__盒。

__块,__HE染色。

阴道:组织活检或切除术

步骤:

1.阴道组织活检:遵循宫颈活组织检查的步骤和程序。

2.切除术:

a.观察外科医生的缝合线,夹子,或墨水线。

b.用墨水线标出手术边缘。

d.检查及测量每一异常处(糜烂,肿物,有色结节,出血)。测最近的切缘的距离。

e.像皮肤一样切块(参照皮肤活检)。

取材:

1.组织要求包埋并切去边缘。

2.阴道活检:与宫颈活检的原则和步骤一致。

3.切除术:取全,除非标本特别大,或附带切除术(不需病理检查及无临床怀疑).

记录模板:

1.阴道活检同宫颈活检。

2.阴道切除术:

甲醛固定或无固定,编号_和“_”,_×_cm的粉褐色卵圆形粘膜,_cm厚。有一有方向的缝合线标记_(如:向上),一夹子标记_(如:左)。有一_×_cm的_(颜色,缺损类型),距_(如:下缘)_cm,附在_(如:上缘)。两末端相距_cm。切面_(描述),粘膜下有一_(描述),_cm厚,墨水线:_=_,_=_。完整的描述如下:

_A=_纵向切开

_B-D=标本中间部分

_E=_纵向切开

_块,_HE染色

外阴:组织活检或外阴切除术

步骤:

1.活检:根据切取的大小,参照宫颈活检或皮肤活检。

2.外阴切除术:

a.确定手术类型:半边外阴切除,部分外阴切除(不含深层),全部外阴切除(含深层),放射状外阴切除(含淋巴结)。

b.标记标本的结构:大阴唇,小阴唇,前/后阴唇连接处,阴蒂,阴蒂包皮,软组织,淋巴群。

c.测量全部标本(双面尺寸+深度),同时测每个结构的大小。

d.描述和测量异常处(色泽,溃疡,片状,质块,斑痕,界限)。确定每个异常累及的结构,测量距边缘的距离及侵犯的深度。描述正常皮肤及粘膜。

e.照相。

f.墨水线标记手术范围,包括皮肤,粘膜,尿道,阴道,软组织,及筋膜。

g.如有淋巴结,从结构疏松的部位切开。

h.将标本定在取材板上,取材前固定几小时。

取材:

1.活检:

a.标本很小:标本全取放进包埋盒。标本全部包埋制片,每个块做三个水平的HE染色。

b.标本很大:切取标本。

2.外阴切除术

a.肿瘤或其它异常:取全,除非非常大或有明显的浸润,最深的浸润处要取一部分。尽可能的同时取肿瘤边缘及无浸润的部分。

b.边缘:如已切取了肿瘤的边缘

i.皮肤,粘膜,和阴道边缘:取全(与切面垂直最好)。

ii.阴道边缘:面向切面。

iii.软组织及筋膜:最靠近肿瘤的1-2块,可能的话多取。

c.未累及的结构:每部分1-2块。

d.淋巴结:取全。

记录模板:

外阴切除术:

甲醛固定或无固定,编号_和“_”,一个半/部分/全/放射状外阴切除术标本(总体积_×_×_cm),包括左/右大阴唇(_×_×_cm),左/右小阴唇(_×_×_cm),前/后阴唇连接处(_×_×_cm),阴蒂(_×_×_cm),阴蒂包皮(_×_×_cm),软组织和筋膜(共_×_×_cm)。有一个_(色泽,糜烂,疣状)质块(_×_×_cm),界限清楚/不清楚/边缘隆起,包括_,距最近的_边缘_cm,距_边缘_cm。浸润到软组织_cm,距最深处_cm。同时有一个_(色泽,片状,溃疡,疣状结节,囊性),在皮肤表面或浸入软组织,距最近的_缘_cm。未受累的皮肤/粘膜_(色泽,皱褶,光泽,厚度)。如组织中_-_cm处有_(颜色,密度)的淋巴结。墨水线:左边缘=黑色,右边缘=蓝色。典型描述如下:

_A-F=全部质块,包括临近的皮肤,粘膜,引导及软组织

_G-H=剩余皮肤,

_I-L=剩余粘膜,

_K=尿道,

_L-M=全部片状物

_N=阴蒂,垂直部分

_O=阴蒂包皮

_P=未累及的左侧大阴唇

_Q=未累及的右侧大阴唇

_R=未累及的左侧小阴唇

_S=未累及的右侧小阴唇

_T=前阴唇连接处

_U=后阴唇连接处

_块,_HE染色

https://www.wendangku.net/doc/d05978548.html,/virtualslidebox/nlm_histology/content_index_db.html

胃肠系统

胃肠道:粘膜活组织检查:

作业指导及程序:胃肠粘膜活体组织检查

1.计数组织块的块数,测量样本总体积(三维)。如果有一两块组织远大于其他组织块,则单独测量。

2. 参考胃肠道息肉切除术

3. 组织块的描述(包括颜色、形状、质地)

4. 如果样本是一个小的黏附在纸张上的非肿瘤小肠组织,则可假定粘膜面朝上。在解剖显微镜下检查粘膜并描述绒毛的形状或结构(扁平状或指状等)。

建议的组织学切块:胃肠粘膜活体组织检查

1.将所有组织块放入组织加工袋中;

2.根据实验室包埋程序将标本竖立包埋

3.要求三个HE切片

4.胃活组织检查(非肿瘤):根据实验室手册要求,切一张额外切片,用于幽门螺旋杆菌特殊染色(如Alcian

取材录音:

标本接收时含/不含福尔马林固定液,标本袋标有患者的姓名、病例号,和“____”。有____个(数量,如果多于5个用倍数表示)不规则形状的碎片,呈___(颜色)柔软度/脆性/____总体积是__×__cm,最大的一块是__×__cm。全部组织放入包埋盒用于后续制作过程。

A=大组织块

B=其他组织块

胃肠道:息肉切除术

作业指导及程序:胃肠道息肉切除术

1. 如果可能辨认用染料标出切缘。

2. 样本在福尔马林溶液(或Bouin’s 固定剂中)固定数小时。

3. 测量息肉头部的三维和蒂的长度、直径。

4. 描述息肉的外部形态(无柄的还是有柄的,颜色、表面粘膜的质地,有无溃疡)

5. 对于无蒂或蒂长度小于1cm的息肉,纵向切成两半,每一半都含有息肉和蒂的切面,如果需要还可以每间隔3mm作连续的平行切片

6. 对于蒂长度为1cm或大于1cm的息肉,截取基底的横断面。然后再纵向切成两半,使每一半都含有息肉和蒂的切面,如果需要还可以每间隔3mm作连续的平行切片。

7.描述息肉头部和蒂的切面(颜色、实体的还是囊状的)

建议的组织学切块:胃肠道息肉切除术

1.送检全部组织。

2.切缘:如果蒂长度小于1cm的息肉,息肉切面要垂直;如果蒂长度大于1cm,近切缘处切下,然后将切缘朝下包埋。

取材录音:

标本接收时含/不含福尔马林固定液,标本袋标有患者的姓名、病例号,和“____”,是___(颜色、表面形态)无柄/有柄的息肉或者是息肉状的软组织切块。蒂直径为___cm,长___cm,头部为__×__cm。切缘用黑色或蓝色标记,样本进行连续切片并全部用于后续制片过程。

__A-B=有柄并标有切缘的息肉

__C-C=息肉头部的剩余部分

__块,__HE

食管:食管切除术/食管胃切除术

作业指导及程序:食管切除术/食管胃切除术

1. 样本定位(近端还是远端,前面还是后面)

2. 测量样本:

a. 食管:长度和周长

b. 胃:胃大弯、胃小弯的长度,远端切缘的周长

3. 用染料标出近端和远端位置以及所有可能被肿瘤累及的部位外缘。

4. 按解剖部位划分淋巴结群:食道(近端和远端),贲门,胃小弯,胃大弯,幽门,测量最小和最大的淋巴结并描述切面(颜色,硬度)

5. 触摸肿瘤的位置,纵向切开样本,尽量沿胃大弯打开,除非肿块位于大弯处(此时沿胃小弯切开)用墨水将肿瘤的外表面(浆膜面)标记

6. 测量(三维)描述肿瘤(颜色,外形,溃疡,边界,位置)测量肿瘤与近段和远端切缘得距离和距食管-胃连接处的距离,确定肿瘤近端的脏器有无腔内扩张。

7. 描述非肿瘤部位的粘膜(颜色,质地,静脉曲张,皱襞,溃疡,斑块,出血,壁的厚度)和食管胃交接处。

8. 照相

10. 切开肿瘤确定累及器官壁的范围。

建议的组织学切块:食管切除术/食管胃切除术

1. 肿瘤:5到7块全层(包含脂肪组织)纵断切块,部分切块要包含肿瘤附近及远处的正常粘膜,侵袭最深的区域

2. 近端和远端切缘:如果肿瘤距切缘<2cm,纵切,切块包含肿瘤和近端染色的切缘。否则完全留取近端切缘(食管或贲门),或者留取远端的代表性的部位(胃底或胃窦)并将切缘朝下

3. 未受累的食管粘膜:2到3个切块(尽量取肿瘤的近端和远端部位),其他病变的组织切块。

4. 食管胃交接处:2块,如果没有肉眼可见的肿瘤或者本手术是因为以前的活检发现原位癌,则纵向切开食管胃交接处,全部留取。

5. 胃:垂直于褶皱切取1-2块

6. 淋巴结:根据解剖位置全部留取。

取材录音:

标本接收时含/不含福尔马林固定液,标本袋标有患者姓名,病历号,和__,食管切除或食管胃切除标本(长__ cm 周长__cm),胃的近端部分(沿胃小弯测量是__cm,沿胃大弯测量是__cm,打开的远端切缘周长__cm),食道外表面__(颜色,质地,有无扩张),胃浆膜面__(颜色,质地,皱褶集中高于表面__cm)标本用墨水标记如下:近端切缘,远端切缘,肿瘤对应得浆膜面。在胃食管连接处/胃大/小弯处/前面/后面有一突出性/溃疡性/__*__cm的肿块,肿块高出粘膜表面__cm。肿块似乎未侵及胃/食管壁/已经侵犯胃/食管壁__cm/侵犯整个胃/食管壁/距浆膜面__cm。距远端切缘__cm,距近端切缘__cm,距食管胃连接处远端__cm。食管胃连接处是否规则,是否有穿孔。其他部位胃粘膜部位的皱褶(颜色,质地),食管周围或胃周软组织的淋巴结的数目以及大小(直径),大多数结节切面的颜色,质地,最大的结节位于__,切面颜色,质地。照相,代表性标本留取如下:

__A=切除术的近端切缘(食管)

__B-E=含有或不含肿瘤的远端切缘(胃)

__F-I=带有邻近粘膜的肿瘤,全层切块

__J-K=食管胃连接处

__L-M=未受累的胃和食管粘膜

__N=靠近肿瘤的3个完整淋巴结

__O=完整的最大淋巴结

__P=靠近肿瘤的4个完整食管淋巴结

__Q=肿瘤远处的1个切半的食管淋巴结

__R=3个完整的胃淋巴结

__块,__HE

胃:肿瘤或溃疡的胃切除术

作业指导及程序:

1. 样本定位(近端还是远端,前面还是后面)

2. 测量样本:胃大弯的长度,胃小弯的长度,近端切缘和远端切缘周长,网膜的三维体积,食管和十二指肠的长度、直径,脾脏的重量和体积。

3. 用墨汁标记近端和远端切缘以及疑有肿瘤侵犯的浆膜表面。

4. 触摸标本确定肿瘤或溃疡所在的位置,沿肿瘤对面的表面位置纵向切开标本,尽可能沿胃大弯打开胃腔,除非此处有病损(此时沿胃小弯打开),切开之前可用墨水标记病变所对应浆膜表面的位置。如果附带十二指肠,则将其打开。

5. 非固定状态下按解剖位置分组分离淋巴结:胃,小弯,大弯,幽门,脾门,网膜等

6. 测量病变的三维体积并加以描述(颜色,形态,溃疡,边界,位置),测量其与近端、远端切缘、食管胃连接处的距离。

7. 描述未受累的粘膜(颜色,质地,褶皱,溃疡,出血,壁厚)

9. 将标本固定在板上,展开粘膜面用福尔马林浸泡几小时或过夜。

10. 切开肿瘤/溃疡,确定胃壁受累/穿孔的范围。

11. 解剖其他附带的组织器官作为常规检查。

建议的组织学切块:

1.肿瘤:六个透壁切块,包括临近相关粘膜和入侵最深的部分

2.溃疡:四到六个透壁切块。部分切片要包括临近的粘膜

3.未受累的胃壁:不同区域的两块组织,垂直于皱褶,其他的病变部位。

4.近端和远端切缘:如果肿瘤距边缘小于2cm,则纵向切开,切块包含肿瘤/溃疡和最近的边缘,否则,a)对

于肿瘤,留取全部边缘组织,切缘面朝下。代表切片或全部切片要根据距离肿瘤的远近和肿瘤的性质(无法确定时与主治医生商讨),b)对于溃疡,留取代表性的近端和远端切缘,并将切缘向下。

5.网膜和其他器官:一到三块组织,依据肿块累及的范围和器官切除的部位

6. 淋巴结:肿瘤病例的淋巴群要按照解剖部位群全部切取,对于溃疡病例不要求全部清扫淋巴结,但是能明显看到淋巴结要全部送检。

取材录音:

标本接收时含/不含福尔马林固定液,标记为__和__,是部分/全部胃十二指肠切除标本,包括部分胃、胃周脂肪组织和部分十二指肠。,胃沿胃大弯__cm,胃小弯__cm,近端切缘周长__cm,十二指肠长度为__cm,远端切缘周长为__cm,胃周脂肪组织体积__×__cm。

胃浆膜面__(平滑度,光泽度),管壁/弯曲部位是否有局部的硬化/褶皱/出血,面积为__×__cm。沿胃大弯/胃小弯切开,可见__×__cm大小的肿瘤/溃疡(颜色,硬度,向外生长,溃烂,斑块,周围有无侵及),管壁/弯曲部可见突起/漏道。距离近端切缘(胃端)__cm,距远端切缘(十二指肠端)__cm。肿瘤是否累及十二指肠,是否蔓延(至粘膜下或浆膜下层)或穿过胃壁到达周围软组织,或有明显的内部侵润。无肿瘤的胃十二指肠粘膜呈棕褐色,可见正常皱褶或微小出血点。肿瘤远处的胃壁平均厚度为__cm,附带的脂肪组织包含多个淋巴结,较大的结节直径为__cm-__cm。在标本浆膜表面用墨水标记肿瘤/溃疡对应的部位,代表性的取材如下:

肿瘤/溃疡(2块,保留粘膜,2块,边缘部位)分别装盒#_,#_,#_,#_.

完整的近端组织装盒#_,#_,#_,#_.

远端切块装盒#_,#_,#_,#_.

周围胃组织装盒#_,#_,#_,#_.

__小弯淋巴结装盒#_,(每盒__个切开/完整的)

__完整的小弯淋巴结装盒#_,

__大弯淋巴结装盒#_,(每盒__个切开/完整的)

__完整的网膜淋巴结装盒#_,(每盒__个切开/完整的)

__块,__HE。

肠:非肿瘤性疾病切除

作业指导及程序:非肿瘤性疾病切除

1.标本定位。描述浆膜面(颜色,粘连,分泌物,穿孔)

2.沿与肠系膜相反侧打开肠腔,轻轻挤出内容物,如果需要,拍照标本。

3.测量标本长度和平均周长,注明扩张和狭窄部位。如果能够区分出不同的肠段(例如是回肠末端或盲肠段)

测量出其各自的长度。

4.描述粘膜面(颜色,穿孔,溃疡,憩室,斑块,狭窄,损伤),测量病变区域到切缘的距离。测量正常和非

正常部位的厚度。

5.如怀疑有梗死,则横断肠系膜的血管,寻找血管钙化点,栓子或者血栓。

6.固定,粘膜展开,浸入福尔马林数小时或过夜。

7.注意标本是否包含阑尾,如有阑尾,则按阑尾切除术描述。

建议的组织学切块:非肿瘤性疾病切除

2.病变:a.炎症性肠病:最少5块或者每10cm肠段取一块。要包含溃疡部或假性息肉部位以及与正常组织的

连接处。

b.缺血性肠病:肠组织5块,包含与正常组织的连接部位,如怀疑有梗死还需取几处肠系膜血管的横

断面。

c.外伤穿孔:3块穿孔边缘的垂直部分,包含浆膜分泌物。

d.肠憩室:至少2块憩室并附带脂肪组织,如果是专门的肠憩室切除术则需多取几块。

3. 相关区域:1-3块,如果具有局部病灶(如外伤,穿孔,憩室)的标本,切除术的边缘未受累及,则边缘就

认为是相关区域,不需再另外取材。

4. 淋巴结:全部肉眼可识别的淋巴结,如果不是肿瘤的话就不需费力找寻全部淋巴结。

5. 阑尾:顶端以及2个横断部分。

取材录音:憩室炎的肠切除术

标本接收时含/不含福尔马林固定液,标记为__和__。是一段(无法确定方向)结肠,长度为__cm,封闭端的周长为__cm,开放端为__cm,浆膜__(颜色,是否光滑,局部/广泛被覆粘液),有__×__cm病变,位于__侧切缘的__cm处,与穿孔的憩室相符,整个肠段有__个憩室,距近端切缘__cm,肠壁的厚度为__cm-__cm。具有正常皱襞的粘膜表面为米色,结肠脂肪__,__个淋巴结被发现。代表性切块如下:转移。

开放端的切缘#__号盒

封闭端的切缘#__号盒

憩室#__号盒,(炎症,脓肿等,每盒一块)

结肠脂肪组织的纤维化/硬化灶#__号盒

__个淋巴结#__号盒――#__号盒

___块,___HE。

取材录音:局部缺血性肠切除术

标本接收时含/不含福尔马林固定液,标记为__和__,__cm的肠段,是一段(无法确定方向)小肠带有少量/大量肠系膜脂肪组织。外科缝合线标记近端/远端。浆膜面__(颜色,出血,被覆粘液,纤维化),高出正常__cm,距远端和近端边缘分别为__cm和__cm,其他部位的浆膜__,打开的肠腔粘膜有__cm的__(颜色,出血,无光泽,溃烂),__改变是透壁性的,病变部位的厚度是__cm,其他部位的厚度是__cm。其他部位粘膜的颜色,表面皱褶,稠密度。无散在的结节或息肉。肠系膜横断切块显示__(脉管狭窄,钙化,血栓),浆膜渗出,纤维化或出血的近端或远端有无穿孔,距离__cm。__个肠系膜淋巴结,大小为__cm到__cm,标本的典型部位按以下顺序装盒:近端和远端边缘分别装两盒,编号#__和#__

变暗的肠段,编号#__(穿孔部位),编号#__和编号#__(与粘膜连接部位)

__个淋巴结装盒,编号#__(切半),编号#__至编号#__(每2个淋巴结装一盒)

__块,__HE

肠:肿瘤切除术

作业指导及程序:

1. 1. 肠肿瘤绝大部分是腺瘤,但也会有被覆绒毛的大腺瘤以及其他肿瘤的切除

2.如果标本尚未固定,尽可能确认其近端和远端,通过触摸和观察浆膜的皱褶或脂肪组织,确认肿瘤的位置,

用墨水标记肿瘤的浆膜和脂肪(即放射状还是纵深状)。清除其他部位的脂肪组织,分离淋巴结,按照解剖位置予以区分(肿瘤近端的,肿瘤远端的,与肿瘤粘连的)。描述绒毛表面(颜色,被膜,皱褶,肿瘤转移)。

3.墨水标记近端和远端边缘,从一端开始打开肠腔,尽量沿肿瘤所在的区域??清除内容物,拍照

4.测量标本长度和平均周长,标注肿瘤最近端的扩张及由肿瘤引发的腔内阻塞程度。如能分辨具体的肠段(如

回肠末端,盲肠),则分别测量其长度。

5.测量肿瘤大小(2个表面尺寸),测量肿瘤距标本近端和远端边缘的距离以及与回盲瓣的距离。描述肿瘤外观

(颜色,息肉,憩室,穿孔)测量这些损伤到切缘的距离,测量病变部位和正常部位的壁厚。

6.固定,粘膜展开,浸入福尔马林数小时或过夜。如果肿瘤过大,可以切除部分(要在同一平面上切除,保留

7.固定后切开肿瘤,测量其深度。注明是否侵及肠壁和脂肪,描述肿瘤切面。留取肿瘤块后,检查淋巴结??

8.注明有无附件,是否被肿瘤侵及,如果有侵及,处理同阑尾切除术。

建议的组织学切块:

1.肿瘤:最少5块覆有脂肪组织的透壁切块,如果肿瘤过厚,可以切成两块(浅表部分和深部),部分切块要

包含临近部位的粘膜。被覆绒毛的的腺瘤可以扩大取样以便确定有无侵袭。

2.切除的边缘部位:a.近端和远端:与肿瘤距离大于2cm就??,如果小于2cm就垂直??

b.放射状/纵深:尽可能包含肿瘤部分,否则取2块最靠近肿瘤深部的组织块。

3. 受累的结肠壁:取不同区域的2块,垂直于褶皱切取。附加有损伤的部分。

4. 息肉:全部留取,纵向切成两部分,每一部分均包含息肉和蒂并被覆肠壁,如有需要可连续切片,厚度为

3mm

5. 附件:

6. 淋巴结:全部留取,用于肿瘤定位??

取材录音:

标本接收时含/不含福尔马林固定液,标签__和__,是含有__cm回肠末端,__cm盲肠和升结肠的回肠结肠切除术的标本。附件体积__×__cm,肠系膜脂肪组织体积__×__cm。近端周长__cm,远端周长__cm。浆膜的颜色,光滑度,粘连,局部皱褶或硬结距__端__cm,肿块的颜色,是否外向生长,有无溃疡,息肉或坏死,肿瘤表面积__×__cm,高__cm,位于近端/远端__cm处,距回盲瓣__cm,占据肠管的__%,邻近肠腔有无扩张。肿瘤侵入/穿透肠壁,是否侵及脂肪组织/外表面,肿瘤邻近/远处__cm处有无息肉,有无蒂(颜色),未受累的粘膜__,附件未受累,具有包膜和开放的管腔(血供),确认出__个淋巴结(颜色,质地),大小从__cm-__cm,均位于肿瘤10cm 范围以内。

近端部位切块装盒,编号#__(横截面)

远端部位切块装盒,编号#__(横截面)

具有包膜的肿块,带有邻近粘膜,切块装盒,编号#__(切块要足够厚)

带有邻近组织(如回盲瓣或正常粘膜组织)的肿块装盒,编号#__

突破表皮的肿块切块装盒,编号#__

息肉分别装盒编号#__和编号#__(取全)

未受累的结肠和回肠分别切块装盒,编号#__和#__

附件切块装盒,编号#__-#__

__个肿瘤附近小于5cm的淋巴结装盒#__(未切开),#__(切两半)

__个肿瘤远处小于5cm的淋巴结装盒#__(未切开),#__(切两半),每盒__个淋巴结,编号#__-#__

__个肿瘤附近大于5cm的淋巴结装盒#__,肿瘤远处的淋巴结装盒#__-#__(每盒__个)

__块,__HE

阑尾:阑尾切除术:

作业指导及程序:

1. 用墨水标出切除术的边界。如果阑尾形状异常或被肿瘤侵袭则标出浆膜??

2. 测量阑尾长度和最大直径,阑尾系膜的体积。

3. 检查浆膜面有无渗出,穿孔,出血或其他异常

4. 切除末端1/3并纵向切开,检查有无纤维化以及肿瘤。

5. 连续切片剩下的2/3部分,厚度为5mm,检查有无粪石(坚硬的粪便排泄物),脓液,浆液,粘液以及肿瘤。测量壁厚。如有肿瘤,测量其大小以及与近边的距离,描述其颜色,形状,切面特征,坏死,溃疡以及在阑尾上的位置。检查是否侵入肠壁或脂肪。

建议的组织学切块:

1. 邻近切除部位:??

临床病理病例分析一

病例一 患者男,24岁,工人。现病史:半年前于工地施工中,不慎左脚被钉子刺伤,当时局部感染化脓,下肢红肿,约2周后逐渐恢复,此后左小腿又有数次疼痛和肿胀。2个月前左小腿疼痛肿胀达到膝关节周围,入院治疗症状有所减轻。4天前左下肢肿胀,疼痛加重,并有发冷发烧。昨日开始咳嗽,咳痰,今晨咳痰带有少量血液,无胸痛。 查体:除发现左下肢浮肿外,其它未见明显异常。 今日下午2点15分左右患者由厕所回病房途中大叫一声倒在地上,医务人员赶到时见患者四肢痉挛、颜面青紫、口吐白沫、瞳孔散大,抢救无效,于2点50分死亡。 临床诊断:急死、死因不清 申请病理解剖:患者家属及医生要求查明死亡原因。 解剖记录摘要:身长174厘米,体重60公斤。大体检查:左下肢浮肿,以膝关节以下为显著,左脚面有一外伤愈合的小瘢痕,剖开左腿见左股动脉及其分支无明显异常改变。左股静脉:大部分变粗变硬。从腘窝至卵圆孔一段股静脉内完全被凝固的血液成分堵塞,该血液凝固物长约40厘米与血管壁连接不紧密,大部分呈暗红色,表面粗糙,质较脆,有处呈灰白色与血管连接紧密。肺动脉的主干及两大分枝内均被凝血块样的团块堵塞,该团块呈暗红色无光泽,表面粗糙、质脆,与肺动脉壁无粘连。左肺内较小的动脉分枝内也有血凝块样物质堵塞。

镜检:左股静脉主要为红色血栓结构(纤维素网内充满大量红细胞,少数处为混合血栓结构(可见少量血小板梁),靠近血管壁处有肉芽组织长入血栓内。肺动脉主干及两大分枝内大部分为红色血栓结构。左肺小动脉分枝内血凝块样物仍为红色血栓,靠近血管壁处血栓有肉芽组织长入。 思考题: 1、左股静脉内有什么病变?为什么能形成这种病变?为什么股动脉无此改变? 2、肺动脉内为何种病变?根据是什么? 3、左肺小动脉分枝内为什么会有肉芽组织?本病例有没有肺淤血,是急性还是慢性? 4、死亡原因及其过程、机制? 病例二 患者男,23岁,医务工作者,7月1日入院。7月3日死亡。 主诉:右足拇跌伤化脓数天,畏寒发烧二天。 入院前数天右足拇趾跌伤感染化脓,在未麻醉下用酒精烧灼的小刀自行切开引流。入院前二天即感畏寒发烧,局部疼痛加剧,入院当天被同宿舍职工发现高烧卧床,神志不清,急诊入院。 体格检查:体温39.5℃,脉搏130次/min,呼吸40次/min,血压80/50mmHg。急性病容,神志模糊,心跳快,心律齐,双肺有较多湿啰音,腹软,肝脾未扪及。全身皮肤有多数瘀斑,散在

临床病理考试

. 1、简单设计一个免疫组织化学标记的方案来研究一个课题(一抗和二抗的名称和来源,一抗的定位预测;实验方案,生物学意义和临床意义,实验设计(每个对照组的意义)。结果判断 一抗:鼠抗人VEGF单克隆抗体; 二抗:羊抗小鼠生物素标记抗体; 一抗的定位预测:表达在肺组织的细胞浆中; 实验方案:选择非小细胞肺癌组织、癌旁组织、正常肺组织三组石蜡标本切片。通过抗体标记VEGF,经过免疫组化染色后判定相关蛋白表达与肺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生物学意义:VEGF是肿瘤血管生成和侵袭转移过程中的关键因素,可以通过其相关的特异性受体选择性作用于内皮细胞发挥作用。 临床意义:通过了解非小细胞肺癌VEGF的表达,可能预测非小细胞肺癌的转移、预后,从而指导抗肿瘤治疗。 实验设计:通过设立癌旁组织和正常肺组织的对照组,对比所研究蛋白在不同组织中表达的差异,进而得出实验结论。 结果判断:免疫组化染色后,利用电脑的病理图文报告分析系统进行结果判读,对染色结果定量分析。掌握以下原则:阳性细胞定位是否明确,是胞膜、胞浆还是胞核阳性间质清晰,无背景着色;阳性细胞要在5%以上,才能定为阳性;参考评价:<5% -, 5%-25% +,25%-50%++,>50%+++。 2、免疫组化的应用范围及盲点 范围: 提高病理诊断准确性;对疾病的预后和治疗的意义;癌基因蛋白的应用;对肿瘤增生程度的评价;微小病灶的发现;在肿瘤分期上的意义;指导肿瘤的治疗;免疫性疾病的辅助诊断;病原微生物的检测; 盲点: 由于抗体稀释度、多克隆抗体特异性问题、试剂盒选择、操作中时间、温度、染色过程等因素使其在结果判断上存在“假阳性”和“假阴性”;影响因素很多,使结果判断的标准化问题尚难统一;存在抗原抗体交叉反应、抗原联合表达等问题 3、何谓“套餐式”免疫标记?举两例说明 每一种组织的标记物必须用2种以上的抗体,除了能够阳性正面证实的抗体,还要有能阴性反面证实的抗体。 例如: a.Keratin,Vimentin,LCA,S100四种抗体组合。Keratin角蛋白,存在于上皮细胞,Keratin 阳性且其它阴性的结果可以筛选出可疑癌或生殖细胞瘤;Vimentin波纹蛋白,存在于间质细,LCA存在于血细胞,Vimentin和LCA阳性的结果可以筛选出可疑淋巴瘤;S-100 存在于神经内分泌细胞,Vimentin和S100阳性的结果可以筛选出可疑神经内分泌肿瘤;Vimentin阳性的结果可以筛选出可疑肉瘤。 b.胃肠道间质瘤GIST检测CD117,DOG-1,CD34;鉴别平滑肌瘤及神经鞘瘤。 4、何谓靶向治疗?举两例说明 在细胞分子水平,针对已经明确的致癌位点(该位点可以是肿瘤细胞内的一个蛋白质分子,也可以是一个基因片段),来设计相应的治疗药物,药物进入体内后会特异地作

病理标本采集及送检标准操作程序修订稿

病理标本采集及送检标 准操作程序 WEIHUA system office room 【WEIHUA 16H-WEIHUA WEIHUA8Q8-

病理标本采集及送检标准操作程序 一、目的 规范标本的采集和送检,保证送检标本的质量,从而确保病理诊断的准确性,为病人的诊断及治疗提供正确指导 二、适用范围 组织学、细胞学标本的采集、固定、包装运输,申请单填写。 三、工作流程 (一)组织活检标本 1、病人知情同意:所有为了疾病的诊断而采取的有创组织活检,在活检前均应向患者和或其家属说明活检病理诊断的必要性。特别向其说明,病理诊断并不是万能的,有时病理活检并不能得出明确诊断,使患者和/或其家属了解病理诊断的局限性,使其对活检不能明确诊断表示理解,必要时(根据各自医院的相关规定)和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2、申请单填写:根据检测要求填写本中心相应的专用申请单,病人信息对病理诊断非常重要,临床医师应认真、详细填写申请单各项内容(包括医生姓名、联系电话),特别要填写有意义的阳性体征、影像学检查及其它检验结果,以前做过病理学检查(包括细胞学和组织学)的,应填写检查结果,在本中心检查的应填写相应的病理号。妇科标本应填写月经史、妊娠史。字迹应清晰可辨。 3、样本获取 (1)组织样本获取

①对于病理诊断来说,组织越多,诊断成功率越高,因此临床医师在切取组织时,在病人状况允许的情况下,尽量多取组织。 ②取材时应尽量获取未坏死组织,较大肿瘤中央区域常常坏死,做穿刺时应避开坏死区域。 ③取材动作应轻柔,尽量避免挤压组织。 ④肿瘤切除标本应标记标本的方位,并在申请单中记录清楚,以便在发报告时报告各切缘情况,建议对下述标本进行方位标记。 A.带皮肤的肿瘤在标本的十二点位用缝线标记。 B.不带皮肤的软组织肿瘤、乳腺肿瘤、甲状腺肿瘤切除标本分别在十二点位和前面用长度明显不同的缝线标记。 C.宫颈环切(leep术)标本在12点位用缝线标记; D.肠管切除标本于近断端用缝线标记 E.肾切除标本分别用长度明显不同的缝线标记输尿管与肾血管切缘。 F.膀胱切除标本分别用长度明显不同的缝线标记左、右输尿管及尿道切缘。 G.子宫全切、次全切标本可在子宫前壁用缝线标记。 H.其它部位肿瘤以方便病理医师识别切缘为原则进行标记。 (2)组织标本固定 ①标本应完整送检,尽量不要将同一份标本分开,分送不同单位作检查;不要任意将标本切开,如需要将标本切开,应按同一方向将其切开。

(完整word版)临床病理学

一、乳腺癌 1、病因:多因素 ①饮食:高脂肪、高蛋白、高热量饮食同时缺乏体力活动 ②生育 ③激素失衡 ④特殊环境暴露等 ⑤家族史:乳腺癌相关基因 BRCA1:(染色体17q21)45%遗传学乳腺癌和80%乳腺癌伴卵巢癌BRCA1基因突变 BRCA2:(染色体13q21)突变与1/3家族性乳腺癌相关 2、绝大多数乳腺癌实际上均发生在同一部位,即乳腺终末导管小叶单位。 3、双侧乳腺癌——两个月内双侧乳腺发生原发癌。预后较差 4、术后病理分期(pTNM):根据术后病理标本检查获得的资料对临床分期的补充和修正。 意义:帮助更精确地制定治疗方案、判断预后和评价疗效、为个体化治疗乳腺癌提供更可靠的依据 5、预后因素及预测因子:包括年龄、妊娠、肿瘤大小、炎细胞浸润、淋巴结状况、组织学分级、淋巴管和血管浸润、分子标记和基因表达情况等 6、癌前病变:包括小叶性肿瘤(包括小叶原位癌)、导管内增生性病变(包括导管原位癌)、微小浸润癌、导管内乳头状肿瘤 7、肿瘤播散 ①途径:淋巴道转移、血道转移、直接侵犯周围组织 ②转移部位:常见于骨、肺、肝等。少见部位如腹膜表面、腹膜后、胃肠道、卵巢等生殖器官。浸润性小叶癌转移到少见部位的几率比其他组织学类型多见 8、预后 ①组织学相关因素:组织学类型、组织学分级、肿瘤细胞增殖状态、淋巴结专业和血管神经侵犯情况、机体反应(淋巴细胞的浸润、肿瘤间质纤维化等) ②临床相关因素:年龄、是否妊娠、肿瘤部位和大小等 ③分子标记基因表达相关因素:ER、PR和ERBB2阳性状态、P53表达、LOH等 ④目前多联合应用免疫组化和分子生物学技术检测指标来评估预后 ⑤有利:ER、PS2+、nm23高表达、P27高表达等 不利:Ki-67、PCNA、Her-2、P53基因突变、CEA等 9、微浸润的定义 乳腺间质中出现一个或多个清晰而独立的肿瘤细胞浸润灶,每个灶的最大径≤1mm 微浸润常见于广泛高级别DCIS伴有显著导管周围炎性细胞浸润的背景中 10、组织学分级 目前采用最广泛的浸润性癌病理分级系统是改良Scarff-Bloom-Richardson分级系统 腺管形成的比例、细胞的多形性和核分裂象计数 11、乳腺肿瘤分期: ①使用AJCC/UICC TNM分期系统 ②作用:用于判断复发的危险性,决定治疗方案的选择 12、肿瘤分子标志:肿瘤分子标志是指肿瘤组织和细胞产生的异常表达的生物活性物质,能反映肿瘤生长、浸润、转移及发生发展等方面的恶性生物学行为。 大致分类: 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Her-1,Her-2,c-myc,ras,p53,muc1 增殖和凋亡相关标志:ki67,p27,bcl2,CyclinD1

病理标本检查和取材的制度、流程与操作规范

病理标本得检查与取材得制度、流程与操作规范 1、取材前阅读申请单中得内容,初步判断病变得性质。 2、核对申请单得编号与标本得编号、标本得份数就是否相符。 3、对于核对无误得标本应按下列程序取材: 3、1、小标本与不完整得标本通常为活检标本,应按如下标准取材。 3、1、1应描述与记录送检标本得数量(少量时精确计算,多量时进行估计)、大小(若干mm或cm;多量时聚拢测量)、形状、色泽与质地等。 3、1、2少量得小标本应全部取材制片。 3、1、3多量得小标本,原则上全部取材制片;数量过多时,可尽量多地取材制片,剩余得标本应置于4%得中兴甲醛中妥善保存备用。 3、1、4黏膜与皮肤组织应“立埋”,即将黏膜面与包埋盒得底面垂直。 3、1、5使用镊子夹取标本时须严防挤压组织。 3、2大标本通常为手术标本,应按如下标准取材: 3、2、1记录切除标本得手术类型。 3、2、2应描述与记录送检标本得大小(三维长度,mm或cm)、形状、色泽、表面、质地等,球形或接近球形得标本可测其直径(mm或cm)。必要时称重(g或kg)。

3、2、3检查切面:通常沿标本长径切开或剪开(囊性标本时),描述与记录其形状特点,例如囊性与实性及其所占比例、色泽、质地、纹理、坏死;囊肿壁得厚度及其内外表面、囊腔内容物及其性状等,有得脏器,例如前列腺、胰腺、甲状腺等,应间隔一定距离(甚至间距2mm左右)做多个平行切面,检查有无微小肿物。 3、2、4带有脏器得标本,应描述与记录病变处与有无脏器得毗邻关系特点。 3、2、5必要时,绘简图说明巨检病变得特点与解剖学关系,病注明取材部位得编号,以便镜检时定位。 3、2、6切取有代表性病变区域得组织制片,适量包括与病变区域毗邻得“正常”结构与坏死组织等。 3、2、7完整切除得肿瘤标本,切取得组织块应包括其包膜,较大得肿瘤应酌情多处包膜取材。 3、2、8切取组织块得刀具必须锋利,严防挤压组织。 3、2、9切取组织块得数量,依巨检病变得具体情况酌定,一般以满足诊断需要为准。组织块得面积,通常在2cmx1、5cm 以内,厚度不宜超过3mm(快速包埋制片时则应尽量薄些)。 3、2、10组织块得切面应平整。需要指定组织块得包埋面时,可将其非包埋面切出凹痕作为标记。管壁与囊壁组织应立埋。 4、标本摄影,必要时酌情进行(标本固定前或固定后)。 5、切取组织块得编号、数量与取材后就是否尚有标本存留等

基底细胞癌临床病理分析

基底细胞癌临床病理分析 发表时间:2014-07-23T09:34:08.10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4年第19期供稿作者:杨立1 袁红芬2 [导读] 基底细胞癌是一种皮肤基底细胞病变,以皮肤基底细胞样细胞呈不规则增生为特征的一类恶性皮肤肿瘤。 杨立1 袁红芬2 (1贵州省安顺市人民医院病理科 561000) (2贵州省安顺市贵航集团302医院儿科 561000) 【摘要】目的分析基底细胞癌的临床病例特点,以降低基地细胞癌的临床误诊率。方法选取2006年1月到2013年12月期间在我院疑似为基底细胞癌的患者120例,其中确诊82例,对其手术后的癌组织进行病理分析,得到相应的数据。结果从发病的部位来比较其误诊率,统计数据显示,不同部位的误诊率差异比较小(P>0.05),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从年龄的误诊率来看,60岁之前误诊率高,与总的误诊率比较有差异(P<0.05),且差异有意义,结论基底细胞癌在临床上的诊断很容易发生误诊,但是对容易误诊的疾病类型的主要特点进行掌握,做好临床的鉴别诊断,可以提高基底细胞癌的确诊率,及早确诊,及早对症治疗,减少此病的并发症和致残率。 【关键词】基底细胞癌病理检验病理分析 【中图分类号】R73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4)19-0093-01 基底细胞癌是一种皮肤基底细胞病变,以皮肤基底细胞样细胞呈不规则增生为特征的一类恶性皮肤肿瘤。根据临床形态将基底细胞癌分为结节溃疡型、局限性硬皮病样型、色素型、纤维上皮瘤型、浅表型等五种。此病在临床较常见,其临床误诊率也相对较高,常见的误诊类型是色素型型,此类癌组织通常呈浅表扩散型或结节状生长,多为单发,瘤体中央可出现破溃,基底部淤血、结痂。肿瘤中有大量的黑色色素,主要是由肿瘤内非肿瘤性黑素细胞合成而产生的,且在肿瘤内分布不均。色素型皮肤基底细胞癌在临床上确诊较困难,易被误诊为色素痣等色素性肿瘤。色素型皮肤基底细胞癌临床上很少转移,但其可致局部的组织破坏、局部毁容、甚至出现死亡,所以早期确诊此病是临床工作者的研究方向。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06年1月到2013年12月期间在我院确诊为基底细胞癌的患者82例,男性37例,女性45例,男女比例1∶1.22,发病年龄在42-87岁之间,年龄分布∶42-49岁14例、50-59岁21例、60-69岁29例、70-79岁15例,80-87岁3例,其中≥50岁62例(8 2.9%)。病程2个月-40年。82例患者中60例(7 3.2%)户外工作者。发病部位:眼睑部37例,面颊部10例,鼻背部18例,胸前9例,肩背部5例,足心3例。 1.2 病理分析[1] 对82例疑似基底细胞癌的患者进行可疑组织病理检查。全部患者的活检组织标本或手术切除标本都进行病理学检查,对其标本进行常规的石蜡切片、HE染色,在光镜下进行观察。进行病例标本检测的医务人员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娴熟的光镜操作能力,所有标本尽量在一位检测人员的检测下进行,减少误差。 1.3数据处理 数据处理选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计数资料额计量资料进行分类,用不同的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处理,P小于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临床诊断与临床病理分析符合的有55例(67.1%),与病理诊断不符27例(32.9%),其中临床病理诊断是脂溢性角化病的14例,色素痣8例,日光性角化病4例,鳞癌4例,黑色素瘤2例。确诊后基底细胞癌患者的年龄分布为:42-49岁4例、50-59岁7例、60-69岁20例、70-79岁12例,79-87岁2例,其中≥50岁51例(92.7%),病程2个月-40年。55例患者中46例(83.6%)户外工作者。发病部位:眼睑部28例,面颊部12例,鼻背部7例,胸前3例,肩背部2例。从发病的部位来比较其误诊率,统计数据显示,不同部位的误诊率差异比较小(P>0.05),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从年龄的误诊率来看,60岁之前误诊率高,与总的误诊率比较有差异(P<0.05),且差异有意义,详细数据见表1:表1 基地细胞癌患者病理鉴别误诊率(n/%) 年龄(岁) n 病理学检测确诊后误诊率(%) 42-49 14 4 71.4* 50-59 21 7 66.6* 60-69 29 20 31.0 70-79 15 12 20.0 80-87 3 2 33.3 合计 82 55 67.1 注:*为P小于0.05 3.讨论 基底细胞癌主要发生再基底细胞或者是毛囊外根鞘细胞,此类肿瘤由具有异型、大小相对较一致的成熟的基底细胞组成,肿瘤组织细胞聚集成巢状、索状等不规则的形状,其周围的一层细胞一般呈栅栏状排列,与周围组织间有裂隙[2]。在临床实践中,皮肤基底细胞癌要与脂溢性角化病、毛发上皮瘤、低分化鳞状细胞癌、恶性黑色素瘤、日光性角化病、鲍温病等多种皮肤疾病变相鉴别[3]:(1)脂溢性角化病:皮肤基底细胞为良性增生,病变往往突出于皮肤表面以上,会伴有不同程度的皮肤角化亢进和生发层出现乳头状瘤样增生组织,肿瘤下界光滑,无浸润。(2)毛发上皮瘤:瘤样组织分布对称,瘤细胞光镜下呈筛状,一般与表皮有间隙,裂隙处于瘤间质内,经常可见角质囊肿、毛球,炎细胞浸润较少。(3)低分化鳞状细胞癌:此类癌细胞为嗜碱性,细胞间桥数量少,无角化,能观察到明显的核分裂像,癌巢周围没有裂隙和间隙,没有栅栏状排列组织。(4)恶性黑色素瘤:色素型皮肤基底细胞癌其肿瘤组织细胞内有大量的色素颗粒,容易误诊为皮肤恶性黑色素瘤。恶性黑色素瘤的主要表现是细胞异形性比较大,周围没有栅栏状排列,向下向表面均有侵犯。(5)日光性角化病:此病表面角化不全,基底细胞往往被非典型鳞状细胞所代替,鳞状上皮肥厚或受内环境的影响萎缩变薄,还会出现真皮层轻重不同的轻度炎症。(6)鲍温病:主要表现是出现表皮角化不全或角化过度,棘层有不规则增生导致棘层肥厚,异型增生的上皮细胞会出现排列紊乱,细胞体积大,核深染不一,胞核明显异型。

病理标本取材

1、活检组织包括:子宫内膜诊刮、浅表或深部组织穿刺物、皮肤组织、内镜钳取粘膜、微创手术切去不完整组织等 ?应描述标本的数量、大小(mm、cm、多量时聚堆测量)、形状、色泽、和质地等 ?小量小标本,应全部取材 ?多量小标本,取材后剩余者应保管好备用 ?粘膜和皮肤应“立埋”以便观察各层结构 2、大标本取材 记录标本的手术类型 描述和记录标本大小(三维长度、形状、色泽、表面、质地等)球形标本可测直径 切面:沿大面切开,描述和记录其特点,如实性或囊性,各占比例,色泽、质地、出血坏死,囊壁厚度,内容物颜色等 前列腺、甲状腺、胰腺等脏器应间隔一定距离做多个平行破面,以免漏掉微小肿瘤. 取代表性区域,并与正常组织交界处取材 完整瘤体要带包膜,如甲状腺、乳腺 取材块的大小2cmx1.5cmx0.3cm 编号:数量、剩余组织记录“留”,全部取材时记录(全包)一包等,微小组织试做 重取材要记录 描述和记录标本大小(三维长度、形状、色泽、表面、质地等)球形标本可测直径 切面:沿大面切开,描述和记录其特点,如实性或囊性,各占比例,色泽、质地、出血坏死,囊壁厚度,内容物颜色等 前列腺、甲状腺、胰腺等脏器应间隔一定距离做多个平行破面,以免漏掉微小肿瘤. 取代表性区域,并与正常组织交界处取材 完整瘤体要带包膜,如甲状腺、乳腺 取材块的大小2cmx1.5cmx0.3cm 编号:数量、剩余组织记录“留”,全部取材时记录(全包)一包等,微小组织试做 重取材要记录 3皮肤和皮下组织 肉眼观察:形状、大小、测量、三维 皮肤表面:平滑、粗糙、水肿、水疱、毛发附着、色素、白斑、疣状物、乳头、结节状隆起、皮下结节、硬度等全部描述 取材的组织块大小、方向、切缘等 4肿瘤 整体观察:肿瘤位置、数量、大小、形状、色泽、质地、活动度、生长方式等 溃疡病变:数目、部位、直径、形状、色泽、边缘、深度、底部、穿孔等 切面:最大径破面观察囊性、实性、囊实性

病理科操作规范及流程

病理标本的验收规范及流程 病理科应有专人验收普通活体组织病理学检查(常规活检)申请单和送检的标本。 (二)病理科验收人员必须: 1.同时接受同一患者的申请单和标本。 2.认真核对每例申请单与送检标本及其标志(联号条或其他写明患者姓名、送检单位和送检日期等的标记)是否一致;对于送检的微小标本,必须认真核对送检容器内或滤纸上是否确有组织及其数量。发现疑问时,应立即向送检方提出并在申请单上注明情况。 3.认真检查标本的标志是否牢附于放置标本的容器上。 4.认真查阅申请单的各项目是否填写清楚,包括:①患者基本情况[姓名、性别、年龄,送检单位(医院、科室)、床位、门诊号/住院号、送检日期、取材部位、标本数量等],②患者临床情况[病史(症状和体征)、化验/影象学检查结果、手术(包括内镜检查)所见、既往病理学检查情况(包括原病理号和诊断)和临床诊断等]。 5.在申请单上详细记录患者或患方有关人员的电话号码,以便必要时进行联络,并有助于随访患者。 (三)验收标本人员不得对申请单中由临床医师填写的各项内容进行改动。

不合格标本的处理规范与程序 1.申请单与相关标本未同时送达病理科; 2.申请单中填写的内容与送检标本不符合; 3.标本上无有关患者姓名、科室等标志; 4.申请单内填写的字迹潦草不清; 5.申请单中漏填重要项目; 6.标本严重自溶、腐败、干涸等; 7.标本过小,不能或难以制做切片; 8.其他可能影响病理检查可行性和诊断准确性的情况。 病理科不能接收的申请单和标本一律当即退回申请医师,不予存放,并记录。

病理标本检查和取材规范及程序 1.取材前阅读申请单中的内容,初步判断病变的性质。 2.核对申请单的编号与标本的编号、标本的份数是否相符。 3.对于核对无误的标本应按下列程序取材: 3.1小标本和不完整的标本通常为活检标本,应按如下标准取材。 3.1.1应描述和记录送检标本的数量(少量时精确计算,多量时进行估计)、大小(若干mm或cm;多量时聚拢测量)、 形状、色泽和质地等。 3.1.2少量的小标本应全部取材制片。 3.1.3多量的小标本,原则上全部取材制片;数量过多时,可尽量多地取材制片,剩余的标本应置于4%的中兴甲醛中 妥善保存备用。 3.1.4.黏膜和皮肤组织应“立埋”,即将黏膜面与包埋盒的底面垂直。 3.1.5使用镊子夹取标本时须严防挤压组织。 3.2大标本通常为手术标本,应按如下标准取材: 3.2.1 记录切除标本的手术类型。 3.2.2应描述和记录送检标本的大小(三维长度,mm或cm)、形状、色泽、表面、质地等,球形或接近球形的标本可测 其直径(mm或cm)。必要时称重(g或kg)。 3.2.3检查切面:通常沿标本长径切开或剪开(囊性标本时),

病理学病例分析(1)

尸体解剖查明死因-病例分析 病例摘要: 某男,70岁,以“胸闷、气短一小时”为主诉入院,诊断为“冠心病?”,给予扩冠、营养心肌等治疗,病情略缓解,之后突然出现呼吸、心跳停止,经抢救无效死亡。患者家属认为死因不明,对医院的诊断和治疗提出疑问。 分析题: 在这种情况下,应如何处理? 参考答案: 1、医院需保留完整的临床资料,包括病志和各项辅助检查结果。 2、对家属有疑问,发生医疗纠纷的病例,应做尸体解剖。尸检必须由医院和死者法定监护人双方同意,签字后方可进行。尸检应在死后48小时以内,由卫生行政部门指定医院病理解剖技术人员进行,有条件的应请当地法医参加。 3、发出尸检诊断报告,组织有关专家鉴定。 萎缩-病例分析 病历摘要 男,49岁,今年4月份因腹部灼烧,不适,总有饥饿感来院检查半年以来食欲下降,伴餐后腹胀,有时,一天要大便2-3次,便溏.如吃较油腻食物,如鸡汤、骨头汤后,便会引起腹泻,通常要持续4-5天,但大便、小便等常规临床检验正常。胃镜检查:肉眼所见胃窦粘膜光滑,轻度红白相间。 分析题: 1. 该病例临床诊断是什么? 2. 为何出现溏便样腹泻? 参考答案: 1. 慢性萎缩性胃炎 2.胃腺萎缩→胃酸、胃蛋白酶分泌减少→胃消化功能下降→溏便样腹泻 组织细胞的适应与损伤(一)-病例分析 男,65岁李某。现病史:死者生前患高血压二十多年,半年前开始双下肢发凉,发麻,走路时常出现阵发性疼痛,休息后缓解。近一个月右足剧痛,感觉渐消失,足趾发黑渐坏死,左下肢逐渐变细,三天前生气后,突然昏迷,失语,右半身瘫,渐出现抽泣样呼吸。今晨四时二十五分呼吸心跳停止。 尸检所见:老年男尸,心脏明显增大,重950g,左心室明显增厚,心腔扩张。主动脉、下肢动脉及冠状动脉等内膜不光滑,有散在大小不等黄白色斑块。右胫前动脉及足背动脉,

及其临床病理特征

临床与病理杂志 J Clin Pathol Res 2020, 40(9) https://www.wendangku.net/doc/d05978548.html, 2252 收稿日期(Date of reception):2019–08–27 通信作者(Corresponding author):陈壬寅,Email: chenrenyin@https://www.wendangku.net/doc/d05978548.html, 基金项目(Foundation item):河南省科技厅普通攻关项目(162102310188)。This work was supported by the General Research Project of Henan Provincial Depart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hina (162102310188). doi: 10.3978/j.issn.2095-6959.2020.09.005 View this article at: https://www.wendangku.net/doc/d05978548.html,/10.3978/j.issn.2095-6959.2020.09.005 396例非小细胞肺癌EGFR ,KRAS ,ALK 和BRAF 基因突变状态 及其临床病理特征 贺佳子1,2,黄清洁1,李莉1,杜汉阳3,陈壬寅1 (1.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科,郑州 450052;2. 郑州大学医学科学院,郑州 450052; 3. 新乡医学院研究生院,河南 新乡 453003) [摘 要]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患者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 )基因、Kirsten 鼠肉瘤基因(KRAS )、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 )基因和鼠类肉瘤病毒癌基因同源物B1(BRAF )基因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特征。方法:收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确诊NSCLC 患者396例临床病理资料,采用高通量二代测序(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 ,NGS)检测肿瘤组织中EGFR ,KRAS ,ALK 和BRAF 基因的突变状态,分析基因的突变率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EGFR 基因突变阳性率为49.24%(195/396例),女性、腺癌、非吸烟患者中突变率较高(P<0.05);KRAS 基因突变阳性率为8.59%(34/396例),男性、腺癌、大于60岁老年吸烟患者中突变率较高(P<0.05);ALK 基因突变阳性率为6.06%(24/396例),60岁以下年轻患者中突变率较高;BRAF 基因突变阳性率为3.28%(13/396例)。其中EGFR 合并ALK 突变共存1例,EGFR 合并BRAF 突变共存2例,KRAS 合并ALK 突变共存1例,ALK 合并BRAF 突变共存1例,KRAS 合并BRAF 突变共存1例,EGFR ,KRAS 合并BRAF 三基因突变共存1例。结论:NSCLC 患者EGFR ,KRAS ,ALK 和BRAF 基因突变阳性率与国内外报道相仿,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存在相关性,存在2个及以上基因突变共存,共存突变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案仍有待进一步研究提供循证依据。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EGFR 基因;KRAS 基因;BRAF 基因;ALK 基因;二代测序 Mutation status of EGFR , KRAS , ALK and BRAF genes and their clinicopat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in 396 patients with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HE Jiazi 1,2, HUANG Qingjie 1, LI Li 1, DU Hanyang 3, CHEN Renyin 1 (1. Department of Pathology,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Zhengzhou University, Zhengzhou 450052; 2.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Zhengzhou University, Zhengzhou 450052; 3. Graduate School of Xinxiang Medical University, Xinxiang Henan 453003,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xpression of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EGFR ) gene, Kirsten mouse

灰区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分析

cell variant,a report of sixteen cases[J].J Bone Joint Surg,1976, 58(5):676-683. [2] 张惠箴,蒋智铭,朱雄增,等.透明细胞软骨肉瘤临床病理诊断 [J].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07,23(3):317-320. [3] B j om ss on J,Unni K K,Dahlin D C,et al.Clear cell chondr osarco2 ma of bone.Observati ons in47cases[J].Am J Surg Pathol,1984, 8(3):223-230. [4] Itala A,Leerapun T,I nwards C,et al.An instituti onal review of clear cell chondr osacoma[J].Clin O rthop Relat Res,2005,440: 209-212. [5] Donati D,Yin J Q,Colangeli M,et al.Clear cll chondr osarcoma of bone:l ong ti m e foll ow2up of18cases[J].A rch O rthop Trauma Surg,2008,128:137-142. [6] 孟凡青,吕 翔,张华勇,等.胫骨皮质旁软骨肉瘤1例报道及 文献复习[J].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02,18(4):371- 373. [7] Masui F,U shigome S,Fujii K.Clear cell chondr osarcoma:A patho2 l ogical and i m munohist oche m ical study[J].H ist opathol ogy,1999, 34:447-452. [8] A igner T,Loos S,I nwards C Y,et al.Chondr oblast oma is an osteoid -for m ing,but not cartilage2f or m ing neop las m[J].J Pathol,1999, 189:463-469. [9] Soder S,O liveira A M,I nwards C Y,et al.TypeⅡcollagen,but not aggrecan exp ressi on,distinguishes clear cell chondr osarcoma and chondr oblast oma[J].Pathol ogy,2006,38(1):35-38. [10]Ogose A,Hotta T,Ka washi m a H,et al.Elevati on of serum alkaline phos phatase in clear cell chondr osarcoma of bone[J].Anticancer Res,2001,21:649-656.   灰区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分析陈定宝,宋秋静,戴 林 摘要:目的 探讨灰区淋巴瘤(grey zone ly mphoma,GZ L)的概念、临床及病理组织学特征。方法 应用光镜观察及免疫组化染色对2例纵隔GZ L的病例进行临床病理学分析,同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例1组织学形态提示纵隔大B细胞性淋巴瘤(P MBL),CD20+,但免疫表型呈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CHL)的特点,表达C D15和CD30;病例2组织学提示结节硬化型CHL,但免疫表型提示为DLBCL,C D20+, CD30+。结论 GZ L是一种独特类型的淋巴瘤,存在两种形式,一种是组织学形态提示P MBL,但免疫表型呈CHL的特点,另一种是组织学提示CHL,但免疫表型提示为弥漫大B细胞性淋巴瘤(DLBCL)。两种过渡型病变具有连续性,难以区分CHL和P MBL。 关键词:纵隔淋巴瘤;灰区淋巴瘤;弥漫大B细胞性淋巴瘤;霍奇金淋巴瘤 中图分类号:R734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399(2009)04-0422-04 弥漫大B细胞性淋巴瘤(diffuse large B cell ly mphoma, DLBC L)是一组较具异质性的肿瘤,根据形态学、生物学和临床研究将其分为不同的变型和亚组[1]。其中原发性纵隔(胸腺)大B细胞淋巴瘤[p ri m ary mediastinal(thy m ic)large B 收稿日期:2009-03-23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病理科 100044 作者简介:陈定宝,男,硕士,主治医师。Tel:(010)88325577,E2mail: chendingbao@https://www.wendangku.net/doc/d05978548.html, cell ly mphoma,P MBL]是纵隔发生的可能来源于胸腺B细胞的淋巴瘤。近年来,研究发现纵隔可发生一种在临床、形态学和免疫组化特征均界于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CHL)和DLBC L之间的淋巴瘤,称为灰区淋巴瘤(grey zone ly mpho2 ma,GZ L)[1]。本文介绍2例GZ L,对其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学及免疫表型进行分析,并探讨其概念、诊断及鉴别诊断。 1 材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例1,男,20岁,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于当地医院就诊,CT发现胸腺占位,穿刺活检考虑恶性胸腺瘤,行EP化疗1个疗程,效果不明显,改用CAVP方案化疗7个周期,放疗6600cGy,肿瘤缩小后又增大。为进一步诊治于2006年7月10日入院,查体: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无肝脾肿大,CT提示前纵隔下部偏右软组织块影。术中见前纵隔巨大肿物,界限不清,剖面呈鱼肉样外观。临床诊断:胸腺癌?术中取小块组织行冷冻检查。冷冻病理报告胸腺瘤可能性大。遂行肿物切除术。 例2,女,38岁,自觉乏力4个月,胸闷、憋气10天于2008年12月23日入院。无发热,无浅表淋巴结肿大,外周血淋巴细胞为16%。CT检查发现前纵隔巨大占位,直径约10c m。临床诊断:右前纵隔占位,性质待查。术中见肿物位于右前纵隔,包绕并压迫上腔静脉。取小块组织送冷冻,冰冻报告:考虑淋巴瘤可能性大。 1.2 方法 复习2例病例的临床病史及病理资料。标本经10%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常规切片,HE染色。免疫组化染色采用En V isi on两步法,一抗为C D45、C D20、C D79a、

临床病理专业讲解

临床病理专业 病理住院医师培训目标是培养符合国家标准的能独立进行常规临床病理诊断,对少见病或疑难病症具备初步认识和分析鉴别能力,具有一定的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外语能力的执业病理医师。病理科住院医师培养期为3年。第1年以培训病理技术的基本操作和病理诊断的基本技能为主,第2第3年以系统病理学和细胞病理学培训为主,并参与教学、科研和论文写作。通过培养后考试合格者方可再进入病理科亚专业的培养。 第一阶段培训(第一年) 一.培训目的 了解:病理诊断及尸检的目的和相关法令,病理诊断工作流程。 掌握:病理基本技术,肉眼标本检查和各种器官的取材规范,组织学观察方法,部分常见病的病理诊断,冷冻切片技术和手术中快速病理诊断基础。 二.培训方法 (一)由科室住院医师培训管理小组统一安排,实行导师带教制。 (二)在病理科各技术部门轮转,学习基础理论,进行实践操作,培训基本技能;到病理诊断有关部门学习和操作。 三.培训内容与要求 (一)时间安排 病理切片室及尸解室 1个月 免疫病理室及特殊染色 1个月 分子病理室 1个月 电镜室 1个月 普外科轮转 1个月 妇产科轮转 1个月 放射科轮转 1个月 超声科轮转 1个月 外检取材室和诊断室 4个月 (二)学习要求 1.病理技术学习要求: (1)病理操作技能 ●了解各种不同组织的固定方法 ●了解甲醛固定液、酒精固定液、戊二醛固定液、脱钙固定液配制方法。 ●了解标本及切片处理程序及原理。 ●了解脱水机、包埋机及切片机基本使用方法。 ●掌握组织包埋、切片方法,制作≧200个蜡块和切片。 ●掌握常规苏木素、伊红染色原理及染色方法,染色≧500张切片 ●掌握冰冻切片的原理及基本操作技巧,制作切片和染色≧100张。 (2)电镜技术要求 ●了解电子显微镜的原理、构造、操作、保养 ●掌握玻璃切片刀的制作方法及技巧,≧10个。 ●掌握选取及固定电镜标本的正确方法,≧10例。 ●了解正常组织及细胞在电镜下的形态 ●了解电镜在生物医学及病理诊断中的适用范围

临床病理(2班整理)

临床病理学 心血管疾病 一、名词解释 1.粥样斑块:亦称粥瘤,为动脉粥样硬化的典型病变。肉眼观动脉内膜见灰黄色斑块,既向内膜表面隆起,又向深部压迫中膜。切面见纤维帽的下方,有多量黄色粥糜样物质。光镜下在玻璃样变的纤维帽的深部,有大量无定形物质,为细胞外脂质及坏死物,其中可见胆固醇结晶,有时可见钙化。 2.心绞痛: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引起急性、暂时性心肌缺血缺氧所造成以心前区疼痛为特点的临床综合征。 3.心肌梗死:由于冠状动脉供血急剧减少或中断,局部心肌严重而持续性缺血、缺氧,导致的心肌缺血性坏死。多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继发血栓或持续性痉挛。 4.风湿小体:是由成群的风湿细胞聚集于纤维素样坏死灶内,并有少量渗出的淋巴细胞和浆细胞等共同构成,是在变质渗出期病变基础上形成具有特征性的肉芽肿性病变,对风湿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5.心瓣膜病:是指心瓣膜因先天性发育异常或后天疾病造成的器质性病变,表现为瓣膜口狭窄和(或)关闭不全,是最常见的慢性心脏病之一。 二、问答题 1.一位死于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心力衰竭的患者,尸检时心,肺和肝可能发生哪些形态学变化? 答:1.心:瓣膜增厚、变硬、卷曲、缩短,瓣叶间相互粘连,腱索增粗、短缩,若病变累及心房、心室内膜时,可引起内膜灶性增厚及附壁血栓形成。 2.肺:可能出现肺淤血,肺水肿或漏出性出血,肺小动脉内膜增厚和中膜肥厚,管腔变小。 3.肝:可能出现肝淤血肿大。 2.分别叙述风湿性心脏病心内膜炎和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瓣膜上形成的赘生物各 有何特点(肉眼和镜下观察) 风心亚心 赘生物灰白、细小、光滑,串珠状灰黄、粗大、松脆、不规则易脱落栓塞; 特点粘附牢固,易机化、不易脱落;由血小板、纤维素、细菌、坏死组织、 由血小板、纤维素构成炎细胞构成 肉眼:单个大小如粟粒,灰白色,赘生物单个或多个,体积较大或大小不一,半透明,呈疣状,与粘膜粘连紧密,不易脱落菜花状或息肉状, 常成串珠状单行排列于严重时,呈污秽灰黄色,质松脆易碎裂、 瓣膜闭锁缘,脱落 镜下:由血小板、纤维素构成由血小板、纤维蛋白、中性粒细胞、坏死物组成,其深部 有细菌团,溃疡底部可见肉芽组织及淋巴细胞、单核细胞 浸润。 3.心肌梗死的病因,好发部位及合并症是什么? 答:①病:通常是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基础上继发血栓形成或持续性痉挛所致。 ②好发:与冠状动脉供血区域一致,多发生在左心室,其中约40%-50%的心肌梗死发生于左心室后壁、心尖部及室间隔前2/3,是左冠状动脉前降支供血区;约30%-40%发生于左心室后壁、室间隔后1/3及右心室大部,相当于右冠状动脉供血区;15%-20%见于左冠状动脉旋支供血区的左室壁侧壁。心肌梗死极少累及心房。 ③合并症: 1)肌功能失调(papillary muscle dysfunction),发生率达50%,引起瓣膜关闭不全,心衰。少数因乳头肌断裂。 2)心脏破裂:左室前壁下1/3破裂→心包填塞→猝死室,隔断裂→血室入右心→右心功能不全,发于梗死

临床病理试卷AB

汕头大学医学院 揭阳教学点2005级临床大专班《病理学》考试试卷(A) 姓名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成绩__________ 一.最佳选择题(30分) 1.血栓形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是 A、红细胞 B、白细胞 C、血小板 D、纤维蛋白 2.中性粒细胞 A、病毒感染时的主要炎细胞 B、寄生虫感染时的主要炎细胞 C、金黄色葡萄菌感染时的主要炎细胞 D、结核菌感染时的主要炎细 3.一种分化成熟的组织转变为另一种分化成熟组织的过程称 A,分化 B.机化 C.再生 D.化生 4. 风湿性心内膜炎最常累及的心瓣膜是 A、二尖瓣 B、三尖瓣 C、主动脉瓣 D、肺动脉瓣 5. 弥漫性膜性肾小球肾炎大体表现为 A、蚤咬肾 B、大红肾 C、大白肾 D、固缩肾 6. 伤寒最严重的并发症是

A、肠穿孔 B、肠出血 C、肠溃疡形成 D、肠梗阻 7原发综合征病理理形态特征为 A、原发病灶、引流淋巴管炎肺门淋巴结干酪样坏死 B、肺尖区、锁骨上区、锁骨下区渗出样变 C、肺上叶下部、下叶上部、肺泡膜干酪样坏死 D、渗出性病、干酪样变,变质性病变 8.最常用的病理标本固定的液体是 A、5%福尔马林 B、5%双氧水 C、无水洒精 D、10%福尔马林 9.下列那项属于癌前疾病 A、慢性浅表性胃炎 B、结肠多发性息肉 C、乳腺炎 D、十二指直肠溃疡 10.风湿病引起心率失常,主要是损伤 A、窦房结 B、房室结 C、传导功能、 D、心迷走神经 11. 脑动脉栓塞病人其栓子可来自 A、左心房附壁血栓 B、右心房附壁血栓 C、下肢静脉血栓 D、肠系膜静脉血栓 12.肾炎的发病机制是 A、肾小球细菌感染 B、肾小管坏死 C、免疫复合物致肾小球损害 D、肾纤维化致肾单位减少 13.下列那项不是病理过程 A、阑尾炎 B、伤寒病 C、炎症 D、肝炎 14.肺炎球菌性肺炎的病变特点是 A.脓性性炎 B. 卡他性炎 C.纤维素性炎 D.出血性炎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