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文化产业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_来自长三角地区14个城市的经验证据_王林

文化产业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_来自长三角地区14个城市的经验证据_王林

文化产业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_来自长三角地区14个城市的经验证据_王林
文化产业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_来自长三角地区14个城市的经验证据_王林

2009年第2期

双月刊

总第173期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J OU RNAL OF ZHON GNAN UNIV ERSIT Y OF ECONOMICS AND LAW

№.2.2009

Bimonthly

Serial№.173文化产业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

———来自长三角地区14个城市的经验证据

王 林 顾 江

(南京大学商学院,江苏南京210093)

摘要:根据长三角地区14个城市1992~2006年的年度数据,对该地区文化产业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以及文化产业作用于经济增长的机制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即使在当前准入门槛较高的情况下,文化产业的发展对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增长也产生了显著的促进作用,人力资本存量、资金流入规模等因素影响了文化产业的增长效应。

关键词:文化产业;长三角地区;经济增长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5230(2009)022*******

在劳动力优势、外向型经济、民营经济等因素的合力下,长三角地区成为中国经济最有活力的地区之一。但是近年来能源、土地等资源压力日趋明显,污染成本急剧上升,低水平价格竞争导致贸易摩擦频繁发生,外资流入趋缓等客观因素制约了该地区经济的进一步扩张。该地区的持续、高速发展,不仅要通过产业内部升级提高现代制造业的竞争力,而且要着眼于新增长点的培育。从世界范围来看,文化产业已成为影响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资源之一,它不仅能创造就业机会、扩大税基,而且具有提高房地产价值、建立创意且革新的环境、提高当地人力资本水平等间接效应。直观上看,文化产业应该成为长三角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一个重要方向。目前我国绝大多数省市顺应产业升级的趋势,提出了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目标,不少地区甚至将文化产业上升到主导产业的高度。但是,判断这种提法是否具有科学性的最基本依据是,在我国当前的政策环境下,文化产业对区域经济增长是否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

一、文献回顾与述评

在20世纪中期以前,文化和产业的关系一直被认为是对立和互斥的,当前世界各国的文化产品经营部门仍或多或少地行使着意识形态教化功能,这在转型国家更为明显。1944年德国法兰克福学派第一次提出了“文化产业”(cult ural indust ry)的理论后,文化产业化发展问题才开始受到经济学家

收稿日期:2008212215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经济转轨中的文化体制改革与文化产业发展研究”(06&ZD027)

作者简介:王 林(1976—),男,安徽灵璧人,南京大学商学院博士生;

顾 江(1965—),男,江苏南京人,南京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48

的关注,文化的产业化发展能否以及如何促进经济增长是该领域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国外经济学者从三个层面对文化产业的增长效应进行了分析。首先是子行业层面的增长效应分析,一些经济学者分析了电影产业、有线电视产业、音乐产业等文化产业子行业对区域经济的促进作用。第二个层面是文化产业和经济增长的内在联系分析,利用时间序列数据或面板数据验证一国或一个区域文化产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如Beyers利用O ECD国家1980~1996年的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证明文化产业发展是O ECD国家在统计区间内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1];Dominic Power使用1970~1999年的时间数列数据,证明文化产业的发展显著地提高了瑞典的就业水平,促进了经济增长[2]。第三个层面是深入分析文化产业促进经济增长的内在机制,如Kibbe认为文化产业发展在提高人力资本水平方面具有外部性,对经济的拉动作用要远大于对GDP 的贡献率[3](P120-135);Allen采用2001年美国48个州的截面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美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改变了企业的投资模式,促进了消费结构升级,拉动了经济增长[4]。

国内研究方面,周末等认为,在文化产业发展的带动下,南京地区人才集聚度、科技竞争力、经济现代化有明显提高[5];刘登佐等通过国际比较证明将我国文化产业培育成主导产业的可能性[6];冯子标等认为文化产业可以借助其提供的文化内容,通过渗透、转换、提升三大功能促进工业化转型,创造更大的价值[7];康小明、向勇等认为文化产业具有明显的规模经济、范围经济特征,适宜集聚式发展,文化产业园区的建设能更大程度地发挥文化产业对经济的促进作用[8]。

国外经济学者的实证分析虽然都论证了文化产业对经济增长的积极作用,但是我国文化产业在发展阶段、市场环境、准入范围等方面和西方文化产业都有很大的差别,使用其他国家数据所得到的研究成果并不能反映我国文化产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而国内的相关研究由于研究目的不同,并没有对我国文化产业的增长效应做量化分析。本文将采用我国长三角地区14个城市1992~2006年的面板数据,考察我国的文化产业发展是否具有显著的增长效应,以及增长效应的作用机制。

二、数据与模型设定

为了避免时间序列数据和横截面数据的局限性,本文使用面板数据进行分析,并采用处理联立方程组时经常采用的似然不相关回归(seemingly unrelated regression,SU R)方法进行检验以克服异方差和自相关可能产生的影响。1992年,“十四大”报告中明确提到要“完善文化经济政策”,标志着我国文化的产业化发展进入起步阶段,因此本文选取1992年以后的数据进行计量分析。由于江苏泰州和浙江台州两个地级市建市时间较晚,在本文计量区间内数据缺失年份较多,所以予以剔除。这样,本文考察对象限定在长三角地区除了泰州、台州外的其他14个城市,所有数据取自1992~2006年《中国城市年鉴》及各市统计年鉴。

在内生增长理论框架下,我们设定检验1992~2006年长三角地区文化产业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计量模型如下:

GGDP=c0+c1CUL+c2I+c3H+c4F+c5(CUL3I)+c6(CUL3H)+c7(CUL3F)+ε

上式中各变量解释如下:(1)GGDP为14个城市1992~2006年人均实际GDP增长率,反映了各市的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绩效。(2)CUL是文化产业发展程度指数。由于缺乏各城市整体文化产业发展水平的数据,根据掌握的数据,我们以广播电视电影业、出版发行业、印刷复制业、广告业等四个产业增加值之和占当地GDP的比重来代替。(3)I为国内投资规模指标,用各市年固定资产投资额增长率来衡量。(4)H为人力资本指标,Barro和Lee认为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是衡量人力资本水平的一个较好指标,但是我们却无法得到可以完整推算出统计区间内长三角地区各市人均受教育年限的数据,因此本文最终选取的人力资本变量为各市高校人数占总人口比例。(5)F为利用外资规模指标,用各市年实际使用外资数量增长率来衡量。

本文引入如下交互乘积项以分析文化产业增长效应的作用机制:(1)CUL3I为文化产业发展与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交互作用项,用来衡量文化产业发展与区域内本国投资规模的相互作用。(2)

58

CUL3F为文化产业发展与外商直接投资规模的交互作用项,用来衡量文化产业发展与利用外资情况的相互作用。(3)CUL3H为文化产业发展与人力资本存量的交互作用项,用来衡量文化产业发展与地区人力资源状况的相互作用。交互乘积项的使用避免了可能存在的变量间内生性问题。

三、模型的识别与估计结果

本文的实证分析分为整体分析和局部分析两部分,前者采用14个城市的数据检验长三角地区文化产业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后者使用所辖城市的数据对各省市进行逐个检验,分析这种关系在三省市的不同表现。对整体分析模型和三个局部分析模型进行L M检验的结果均拒绝采用OL S 的原假设,接受固定效应模型与随机效应模型的备择假设。从Huasman检验结果看,总体分析模型的P2value值为01000,显示固定效应模型更为合适;三个局部分析模型的Huasman检验值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无法拒绝原假设,故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估计。

(一)文化产业发展与长三角地区经济增长关联性研究

本文采用逐步引入法,逐渐扩大解释变量的个数并剔除不显著的参数,分析对比各解释变量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具体结果见表1。

 表1长三角地区文化产业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联性

模型一模型二模型三模型四模型五模型六模型七

常数项 5.098333

(3.78)3.68133

(2.83)

5.5203

(1.67)

1.92233

(2.43)

9.8773

(1.68)

12.663333

(15.95)

13.69433

(14.48)

CUL0.094333

(2.81)0.134333

(2.93)

0.11333

(2.24)

0.152333

(3.19)

0.089333

(3.89)

0.061333

(2.85)

0.129333

(2.97)

I0.45333

(2.21)0.17733

(2.47)

0.156333

(3.25)

0.4863

(1.74)

0.35033

(2.39)

0.1633

(1.70)

0.15533

(2.72)

H0.14833

(2.21)0.0553

(1.77)

0.0683

(1.72)

0.1573

(1.78)

0.13333

(2.31)

0.061333

(3.86)

0.0933

(1.63)

F0.376333

(4.13)0.4113

(1.74)

0.235333

(3.82)

CUL3I0.0763

(1.94)0.1173

(1.91)

0.0823

(1.64)

CUL3H0.03133

(2.41)0.0613

(1.79)

0.110333

(3.55)

CUL3F0.059

(0.96)0.067

(1.21)

R20.27410.30330.24090.31330.29380.37320.3942 F检验值31.2245.7329.8447.3536.5057.8160.49样本数210210210210210210210

注:1.本表的估计均由STA TA软件包完成。括号内数值为该系数的t统计值。

 2.3、33、333分别表示在10%、5%、1%的水平上显著。下表同。

1.在表1的估计结果中,CUL的系数始终为正,而且都在5%的水平以上显著,说明文化产业的发展对长三角地区人均GDP的增长有着显著的影响。计量模型中的R2大多在013左右,即这些模型中自变量的变化只能解释因变量变化的30%左右,表明长三角地区文化产业的发展规模相对较小。长三角地区文化资源丰富,教育、金融、信息等关联产业发展相对成熟,政府实施产业政策的经济基础雄厚,对文化产业扶持力度大,虽然如此,在该地区文化产业依然是弱势产业。其中的主要原因,一是我国文化产业的起步较晚,20世纪90年代中期各省市才开始走文化产业化道路;二是制度性障碍依然很多,限制了文化产业的发展速度。

2.人力资本指标在7个模型中均通过显著性检验,表明长三角地区经济已逐渐走上内涵式增长道路,人力资本存量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开始显现。在模型四、六、七中,文化产业发展与人力资本水平交互乘积项(CUL3H)的估计系数分别在5%、10%、1%的水平上显著,表明长三角地区文化产业发展与人力资本水平的相互作用对经济增长有显著的正影响。文化产业是知识密集型产业,对劳动力素质要求较高,其发展吸引了大批有创造力、想象力和个性化的人才。作为新兴产业,该产业产出效率、回报率均高于一般产业,劳动力报酬也相对较高,形成示范效应,激励区域内劳动力延长受教68

育时间、参加培训。通过这两个途径,文化产业的发展提高了区域人力资本水平,促进了经济增长。

3.固定资产投资水平在各模型中均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这与我国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经济增长基本依赖于物质资本投入的事实相吻合。在引入文化产业发展与固定资产投资水平的交互乘积项(CUL3I)的模型三、六、七中,该交互项均在10%的水平上通过显著性检验。长三角地区不断扩大文化产品需求,挖掘文化产业的发展潜力以及政府出台倾斜性的扶持政策,在该地区掀起了投资文化产业的热潮。另外,由于长三角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先行优势,吸引了大量区域外的资金。

拓宽投资渠道,增加区域内资本存量,是文化产业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途径。但是也要注意到,社会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准入限制依然非常严厉,尤其是以内容开发为主的核心层。随着政策面的松动,文化产业的涵盖面越来越广,再加上文化产品消费群体扩大和消费能力的不断提高,文化产业在拉动投资方面具有非常大的潜力。

4.利用外资规模在模型二、六、七中均通过了显著性检验,验证了过去20年来长三角地区持续的经济增长与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之间的密切关系。20世纪90年代以来,外商直接投资开始大量进入长三角地区,通过增加资本存量、提高投资质量、技术外溢效应等途径对该地区经济发展产生积极影响。在引入文化产业发展与利用外资规模的交互乘积项(CUL3F)的模型五、七中,该交互项都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说明文化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并未能有效地借助外资的力量。尽管相对其他地区而言长三角地区文化体制改革相对比较深入,但是外资准入门槛依然非常高,多数允许投资的项目不仅有严格的股权限制,而且基本处于文化产业核心层之外,赢利性相对较弱,对外资吸引力不大。

(二)区域分析

本部分将分析长三角地区不同省(市)文化产业增长效应的差异。为避免截面异方差和自相关,在以下分析中采用SU R的计量方法。具体结果如表2所示。

 表2文化产业发展与长三角地区三省(市)经济增长的关联性分析

常数项CUL CUL3H CUL3F CUL3I R2样本数量

江苏8.6793

(1.63)

0.5263

(1.68)

0.029333

(2.59)

0.013

(0.90)

0.634333

(2.77)

0.2846105

浙江15.7603

(1.70)

0.4833

(1.61)

0.0893

(1.74)

0.062

(0.54)

0.4123

(1.68)

0.350490

上海11.96333

(2.87)

0.40133

(2.18)

0.120333

(4.37)

0.03633

(2.36)

0.3673

(1.76)

0.378315

1.对于上海市而言,变量CUL的系数估计值(01401)小于江苏和浙江的估计值(01526和01483),说明上海文化产业发展的增长效应没有江苏、浙江两省明显。上海的“十五”和“十一五”发展规划就把文化产业作为大力发展的对象之一,再借助于其经济中心城市的地理优势,使上海文化产业发展的起点较高,基数相对较小的江苏、浙江两省文化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边际效益就相对更大。

2.对于上海市而言,变量CUL3H的系数估计值(01120)大于江苏、浙江两省的估计值(01029和01089),说明上海市文化产业和人力资本相互促进的作用更明显。作为国际大都市,上海在影视制作、演艺、娱乐等行业拥有江苏、浙江两省短期无法超越的优势,在过去的20年里,文化产业人力资本,尤其是高端人力资本更多地向上海市聚集,产生了更显著的增长效应。

3.CUL3F在分省市的区域分析中,只有上海市的数据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再次验证了现阶段文化产业发展与外商直接投资之间的低关联性。CUL3I的系数估计值显示,江苏省的数值(01634)高于浙江(01412)和上海(01367)的估计值,说明上海的文化产业发展与国内投资的相互作用没有江苏、浙江两省明显。产生这一结果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上海的文化产业投资水平基数较大,尤其是政府投入方面,上海的人均文化事业费曾多年位居全国首位,因此文化产业发展带来投资增加的边际值较小;江苏、浙江两省省内文化产业发展不均衡,尤其是江苏省,苏南和苏北文化产业发展水平悬殊非常大,落后地区基数较小,边际效益更明显。另外,虽然相对上海市而言,江苏、浙江两省文化产业发展起步较晚,但准入门槛较低,文化产业扶持政策的制定、市场主体的重塑等方面工作力度大,政策效应

78

明显,无论是政府对文化产业及其基础设施的投资,还是吸引的社会资本流入数量都有较大增幅。

四、结论和建议

本文在内生增长理论基础上,使用1992~2006年长三角地区14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对该地区文化产业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计量结果显示,即使在当前准入门槛较高、允许社会资金进入的领域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情况下,文化产业的发展依然对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增长产生了显著的促进作用。随着文化产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文化产业所涵盖的领域将持续扩大,准入门槛将不断降低,市场竞争性的增强将吸引大量的国内外资金涉入,文化产业完全能够担当起区域支柱产业的重任。计量分析还显示,人力资本存量、资金流入规模都将影响文化产业的增长效应。长三角地区是中国最有活力的地区之一,在这两个方面均具有比较优势,应该把握率先发展文化产业的机会。针对计量的结果和结论,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1.投资主体多元化是文化产业化发展的关键环节。计量结果显示,文化产业不仅是知识密集型产业,也是一个资金密集型产业。发展文化产业,必须建立起政府投入与社会参与相结合、内资与外资相结合的多渠道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

2.在现有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加大文化产业的招商引资工作力度。长三角地区是我国利用外资的高地,应把这个优势延续到文化产业的发展中。发达国家文化产业已经相当成熟,通过外商直接投资的竞争激励、示范-模仿、产业关联、人力资本流动等技术溢出效应,充分发挥长三角地区文化产业的后发优势,带动本地区文化产业的发展。

3.发展文化产业,必须要有一定的人力资本存量。文化产业,尤其是以内容开发为核心的核心层,十分推崇创造者的个人创造力。但它又不同于过去文化产品多数由个人独自完成的情形,而是要经过创意策划、技术制作、传播操作、管理协调、商品销售等多方合作才能最终完成,需要多种类型的专业人才。发展文化产业,要特别注意培养和引进懂科技、会管理的创新人才、策划人才、外向型人才和网络科技人才,积蓄文化产业人力资本。

4.增强产品互补性和区域整体性。分析的结果显示,上海在文化产业的发展中走在了长三角地区的前列。在后续的竞争中,江苏、浙江两省必然会加大在人才、资金、FDI等方面的争夺。因此,三省市必须结合本地比较优势,选择重点发展的业态,实现错位发展,避免新一轮低水平竞争的发生。要重视区域内的专业分工与协作,建立科学合理的专业分工与协作机制,从专业分工的角度协调三省市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和规划,使局部性文化产业规划与整体性文化市场一体化规划有机衔接。

参考文献:

[1]Beyers,W.B.Culture,Services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J].Service Industries Journal,2002,(22):4-34.

[2]Dominic Power.Cultural Industries in Sweden:An Assessment of Their Place in the Swedish Economy[J].E2 conomic Geography,2002,78(2):103-127.

[3]K ibbe,B.Creative Workers,Cultural Industries and Technology in the United States[C]//Cultural Industries:

A Challenge for the Future of Culture.Paris:UN ESCO,1982.

[4]Allen J.Scott.Cultural2products Industries and Urban Economic Development[J].Urban Affairs Review, 2004,(39):461-490.

[5]周末,李东.文化产业与南京区域经济发展[J].南京社会科学,2007,(5):11-14.

[6]刘登佐,何继善.基于国际比较的中国文化产业的经济作用分析[J].上海经济研究,2008,(5):22-25.

[7]冯子标,王建功.文化产业兴起与我国工业化转型[J].经济学动态,2007,(11):18-23.

[8]康小明,向勇.产业集群与文化产业竞争力的提升[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13-16.

(责任编辑:胡浩志)

Spatial Differences of the Performance of Agricultural Public Investments in China:

An Empirical Study on the B asis of7Areas

SUN Ji2qiong?57?(S chool of Economics,S ichuan Universit y,Cheng du610064,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estimates t he spatial differences of agricult ural p ublic invest ment s in China by use of panel data of7areas from1978to2006.The result indicates t hat because of t he differences in such aspect s as geograp hical condition,nat ural talent,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 ment,t he effect s of agricult ural p ublic invest ment s on agricult ure p roduces have great difference in every area.From rate of ret urn on invest ment,we can see t hat rate of ret urn on agri2scientific research invest ment in developed areas such as nort h and sout heast.is relatively high,but rate of ret urn on irrigation and rural communication invest ment is relatively low.Cont rary to t his,rate of ret urn on agricult ural irrigation and rural communication invest ment in developing area such as sout hwest and nort hwest is relatively high,but rate of return on the agri2scientific research investment is below the developed area. K ey w ords:Agricult ure;Public Invest ment s;Performance

Financial R eporting Q uality and Corporate Investment E ff iciency

XIAN G Kai?62?(School of B usiness,S un Yat2S en Universit y,Guangz hou510275,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studies the relations between financial reporting quality and investment efficiency on a sample of A2shares listed companies in China.The empirical result s show t hat high quality of financial reporting can rest rain firm underinvest ment and overinvest ment,in particular financial reporting quality is more strongly associated with overinvestment for firm with cash surpluses,but is no associated wit h underinvest ment for firm facing financing const raint s.

K ey w ords:Financial Reporting Quality;Financing Const raint s;Cash Surplus;U nderinvest ment; Overinvest ment

On the Differences bet w een Intellectu al C apital R eport and T raditional Financial R eport

DON G Bi2rong L U Guo2ping?69?(School of A ccounting,N anj ing A u diting Uni versit y,N anj ing210029,China)

Abstract:In recent years,intellect ual capital report has gradually risen and become an organic part of out side report of some knowledge2intensive businesses.Intellect ual capital report is different f rom t raditional financial report in several aspect s,such as content of report,standpoint of report,model of measurement and way of report.In t he f ut ure,an out side report system which is compo sed of t raditional financial report and intellect ual capital report should be set up for information disclosure comp rehensively out side.Because intellect ual capital report is not mat ure up till now,t he practical way for every count ry is to encourage some knowledge2intensive businesses to compile and disclo2 sure intellect ual capital report firstly,at t he same time,government should make and p ublish guide2 line for intellect ual capital report right now.

K ey w ords:Intellect ual Capital Report;Traditional Financial Report;Knowledge Economy

Cultural Industry and R egional E conomic G row th:

The Evidence from14Cities in Yangtze River Delta Area

WAN G Lin GU Jiang?84?(S chool of B usiness,N anj ing Universit y,N anj ing210093,China)

Abstract:Based on t he endogenous growt h t heory and t he data of t he14cities in Yangtze River Delta Area f rom1992to2006,t his paper takes an empirical analysis on t he relation between cult ural industry and economic growt h,as well as t he operation mechanism of cult ural indust ry’s growt h effect.The result indicates t hat t here i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t he develop ment of cult ural indust ry and economic growt h in t his area ever t hough high barrier to ent ry exist s,and some factors such as t he scale of human capital and capital inflow affect t he extent of t he growt h effect.

K ey w ords:Cult ural Indust ry;Yangtze River Delta Area;Economic Growt h

长三角地区的发展优势与限制因素

长三角地区的发展优势与限制因素 地理062 06980130 王一龙 长三角指中国长江和钱塘江在入海处冲积成的三角洲。包括江苏省东南部和上海 市,浙江省东北部。是长江中下游平原的一部分。面积约5万平方千米。三角洲顶点在镇江市、扬州市一线,北至小洋口。南临杭州湾。 长江三角洲位于北纬30°附近,地处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中部,长江的入海口,而且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 传统意义的长江三角洲北起通杨运河,南抵杭州湾,西至南京,东到海滨,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南部、浙江省北部以及邻近海域。面积约为九万九千六百平方公里,人口约7500万,是一片坦荡的大平原。这里岸线平直,海水黄浑,有一条宽约几千米到几十千米的潮间带浅滩。这个都市群汇集了产业、金融、贸易、教育、科技、文化等雄厚的实力,对于带动长江流域经济的发展,连接国内外市场,吸引海外投资,推动产业与技术转移,参与国际竞争与区域重组具有重要作用。 地理上意义的长江三角洲是我国最大的河口三角洲,泛指镇江、扬州以东长江泥沙积成的冲积平原,位于江苏省东南部、上海市及浙江省杭嘉湖地区。长江三角洲顶点在仪征市真州镇附近,以扬州、江都、泰州、海安一线为其北界,镇江、宁镇山脉、 茅山东麓、天目山北麓至杭州湾北岸一线为西界和南界,东止黄海和东海。 按照国务院2008年关于进一步发展长三角的指导意见,正式确定将长三角扩大 到两省一市,即江苏浙江全省,上海市。这个战略性规划兼顾了区域平衡和互补,将 苏北和浙西南纳入长三角范围,在土地、资源、人才等层次上明显提升了长三角的实 力和发展潜力,长三角占中国经济总量也由不足1/5提升到接近1/4,尤其是苏北和 浙西南将成为最具增长潜力的地区,对拉动整个地区经济增长、促进长三角核心地区产业配置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以上海为龙头的江苏、浙江经济带。这里是我国目前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经济总 量规模最大、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板块。2008年的GDP为53952.91亿人民币。 合7877.1249亿美元。2004年度统计数据表明,长三角地区占全国土地的1%,人 口占全国5.8%,创造了18.7%的国内生产总值、全国22%的财政收入和18.4%的外贸出口。 长三角的比较优势有: 产业园区与产业集群产业园区适应了当代工业特别是高科技产业的需求,适应了人口向城市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的大趋势,特别是园区又有规模效益、集聚效益、品牌效益,也利于对产品和行业进行整合,已经成为发展工业与高科技产业的主要支撑。作为中国工业发展的前沿和制造业基地,长江三角洲地区必须把园区作为今后制造业发展的中心支撑。产业园区的推进有两点应引起注意,一是由于乡镇工业早期发展的分散性,使得原有乡镇企业延续不下来的多数企业缺少集聚效应,应当用工业园区加以整合。二是农业产业化是今后的方向,而在农业产业化中,必须以工业化思路和方式发展农业产业化,发展龙头企业,因此,农业产业化也应注重规划和培植农业园区。与产业园区紧密相关的是产业集群战略。产业集群具有区域的集中性、产业的

多元一体,长三角崛起之路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d06728597.html, 多元一体,长三角崛起之路 作者: 来源:《中华儿女》2017年第08期 长三角城市群 传统意义上的长三角城市群,只包括上海和浙江、江苏等16个核心城市。2016年最新的规划将合肥等10个城市扩容进来,长三角扩大到26市。《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对长三角城市群的总体定位是到2030年,成为“全球一流品质的世界级城市群”。 长三角城市群是“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的重要交汇地带,在中国国家现代化建设大局和全方位开放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 自然地理意义上的长江三角洲,西起镇江,东临大海,北至通扬运河,南达杭州湾北岸,面积近万平方公里,是我国最大的河口三角洲冲积平原,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河口三角洲之一。 而经济意义上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以下简称“长三角城市群”),根据2016年5月国务院批准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包括26市,国土面积21.17万平方公里,2014年地区生产总值12.67万亿元,总人口1.5亿人,分别约占全国的2.2%、18.5%、11.0%。 长三角一体化是一个综合概念,起初被人们认为是简单的“区域经济合作”,由单纯的地理位置原因而产生的城市集聚现象。随后,这一概念被扩大到制度和文化等多个层面,但经济一体化仍旧被认为是推动长三角地区实现多元一体化的基础。 位居世界第六大城市群的长三角城市群是“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的重要交汇地带,在中国国家现代化建设大局和全方位开放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 破茧而生促合作 改革开放以来,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三十多年不平凡的历程。 长三角经济圈的概念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这一时期,江苏、浙江的乡镇企业得到兴旺发展。华西成为天下第一村,锡山县、武进县创造出名噪一时的“苏南模式”,温台地区的个体私营开始蓬勃发展。民间自发型的要素流动引发了长三角第一波经济合作浪潮,同时,政府间的推动也是促成长三角经济合作的重要因素。1982年12月22日,国务院发出通知,决定成立上海经济区。这是长三角经济圈概念的最早雏形。1985年起,在中央政府的协调下组成了“上海经济区办公室”,负责长三角地区的经济管理协调工作。 上世纪90年代以后,以上海浦东开发开放为标志,长三角跨入充满活力、引领全国经济增长的新时期。浦东的开发开放使上海经济迅速摆脱长期形成的旧体制约束,带来了经济的快

关于长三角城市群建设的优劣势分析

关于长三角城市群建设的优劣势分析张大亚 长三角城市群建设,即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同城化建设问题,在经过我们所探究和调研过后,确实存在许多相关措施和影响,在此我仅对其自身和周边环境所带来的优势和相对需要面对的挑战方面给出我组的相关分析和结论。 首先,我们先来看一下长三角城市群建设方面所拥有的一些优势。 第一、长三角的自身优势: 长江三角洲地区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和浙江省,区域面积21.07万平方公里。该地区区位条件优越,自然禀赋优良,经济基础雄厚,体制比较完善,城镇体系完整,科教文化发达,已成为全国发展基础最好、体制环境最优、整体竞争力最强的地区之一,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点: 1区位条件优越。位于亚太经济区、太平洋西岸的中间地带,处于西太平洋航线要冲,具有成为亚太地区重要门户的优越条件。地处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与长江流域的结合部,拥有面向国际、连接南北、辐射中西部的密集立体交通网络和现代化港口群,经济腹地广阔,对长江流域乃至全国发展具有重要的带动作用。 2自然禀赋优良。属于我国东部亚热带湿润地区,四季分明,水系发达,淡水资源丰沛,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港口岸线及沿海滩涂资源丰富,具有适宜发展的自然条件。 3经济基础雄厚。农业基础良好,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发达,服务业发展较快,经济发展水平全国领先,是我国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 4体制比较完善。较早地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试验地。已率先建立起开放型经济体系,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格局。 5城镇体系完整。上海建设国际大都市目标明确,在长三角地区的核心地位突出。南京、苏州、无锡、杭州、宁波等特大城市在区域乃至全国占有重要地位。区域内城镇密集,一批各具特色的城市具有很强的发展活力。目前,核心区城镇化水平超过60%,具备了跻身世界级城市群的基础。 6科教文化发达。区域内集中了大批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拥有上海、南京、杭州等科教名城和南京、苏州、镇江、扬州、南通、徐州、淮安、杭州、宁波、绍兴、金华、衢州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人力资源优势显著,文化底蕴深厚,具有率先建成创新型区域的坚实基础。 7一体化发展基础较好。地域相邻,文化相融,人员交流和经济往来密切,形成了多层次、宽领域的合作交流机制,具备了一体化发展的良好条件。 第二、长三角的外界环境优势 1国家的相对重视和政策支持,使得长三角各地区可以更好的吸引外资和内投资,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国务院正式批准实施《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这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发〔2008〕30号)、进一步提升长江三角洲地区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深入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促进全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又一重要举措。 2杭州湾跨海大桥,沪宁城际高铁的建设等等加速长三角地区同城化更好更快发展。 3国内外资金和人才的良好引进,是的长三角地区成为国内领先的经济中心。 4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深入发展,国际产业向亚太地区转移方兴未艾,亚太区域合作与交流日益密切;我国仍处在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不断深入,国家扩大内需的政策加快实施,这都给长三角地区提供极大机遇。

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历程和特点

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历程和特点 刘文婷 华东师范大学城市与区域经济系05级 摘要: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目前经济发展的热点话题,本文总结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概念和 效应,回顾了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历程,最后分析了长三角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特点。关键字: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 1.区域经济一体化 1.1区域经济一体化概念 在国际上,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从关税同盟问题提出的,在比较纯粹的国际贸易领域中, 讨论得较多的是贸易壁垒与贸易利益, 再進而转向生产领域某些方面的联合, 乃至消除各国 经济活动中种种障碍的措施。 1969年第一届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得者,荷兰经济学家丁伯根在1954年第一个提出经济一体化的定义”经济一体化就是将有关障碍经济最有效运行的人为因素加以清除,通过相互协调和统一,创造最适宜的国际经济结构。” 美国学者贝拉.巴拉萨1973年则将经济一体化定义为既是一个过程,又是一个状态,认为作为一个过程,一体化意味着取消国家间的经济歧视,强调了动态性质;作为一个状态的一体化意味着国家间不存在各种经济歧视,强调了静态性质. 经济学家利兹·马克鲁普则认为该定义过于狭隘,“事实上经济一体化可以有一国之内的各个地区的,也可以有各国之间的”。 一般而言,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在参与成员范围内减少与取消歧视性的贸易壁垒以及采用一定程度上的共同的对外贸易与经济发展的政策,以期消除成员间的差异,促进资源的最佳利用,求得整体最优的经济结构和经济效果。其出发点是使每一个成员能获取比单独一个时更大的利益。 1.2区域经济一体化效应 1.2.1关税同盟理论 西方学者将关税同盟当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典型形式。因此,对关税同盟的研究与探讨 也就比较广泛而深入。 贸易创造效果(Trade Creating Effect)是指由于取消了同盟内的关税壁垒,使生产转向同盟内最有效率的供应者所产生的利益。关税同盟成立后,能在比较优势的基础上进行更专业化的生产,某成员国的一些国内生产品从其他生产成本更低的国家进口,结果使本国该项产品消费开支降低,从而扩大了需求,增加了贸易量。同时,使本该用于该种产品的

长三角发展现状论文word版

长江三角洲是长江入海之前的冲积平原,中国第一大经济区,中央政府定位的中国综合实力最强的经济中心、亚太地区重要国际门户、全球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中国率先跻身世界级城市群的地区。以下是本站分享的长三角发展现状论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长三角发展现状论文 【摘要】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至今,三十多年的发展,使得长三角区域从一个不起眼的区域发展成为我国乃至世界经济发展中最具有活力的区域之一。但是经历了三十多年的快速发展,如今的增速有所放缓,经济发展中一些问题以及矛盾也逐渐显露出来,发展遇到了瓶颈。只有深刻剖析长三角区域发展的现状以及发展的动力,才能真正提出相应的解决当前问题的方法。 【关键词】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产业结构;问题;对策 一、长三角区域的基本概况 自然地理意义上的长三角区域是指我国长江入海之前形成的一片平原区域,北起通扬运河、南抵杭州湾、西至镇江、东到海滨,是我国最大的河口三角洲冲积平原,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河口三角洲之一。2008年后,为了适应国家区域发

展的需要,再考虑到行政区划整体性的内在要求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态势,广义的长江三角洲进一步扩大到上海市、江苏省和浙江省的全部,简称“江浙沪二省一市”或“大长三角区域”,其地域面积将超过20万平方公里。2013年9月29日,上海自由贸易区的成立,以及后期2014年12月28日上海自贸区面积的进一步扩大,则更加促进了长三角区域的经济发展,使之制度上的优势更加明显。 二、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取得的成就 (一)区域规划出现端倪,经济实力稳步增强 经过几十年的经济快速发展,无论是从经济的整体规模、人口数量和质量、城市化发展水平、还是市场化和国际化等等方面来分析,长三角区域已经是中国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对中国经济的发展起着模范带头的作用。 30年来,在上海的带动下,长江三角洲各城市经济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已形成了以上海为中心,南京、杭州为副中心,大中小城市体系齐全,城乡比较协调发展,经济实力强,社会、文化发展水平高的城市群。城市群工业基础雄厚,产业门类齐全,在国内外具有较强竞争力。 (二)科教水平大幅度提升,科技创新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

长三角地区文化创意产业集群 的建设与发展

长三角地区文化创意产业集群 的建设与发展 杨国华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科研部 一一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三而文化最核心二最本质的东西就是创造力,文化的创造性是人类进步的源泉三文化创意产业是在全球化背景下发展起来的新兴理念和实践,它推崇创造力,强调文化对经济的支持与推动,通过创造力使文化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三文化创意产业集群是产业集群中新产生的一类具体形态,是指相互关联的创意企业二创意工作者与相关机构在一定的文化地理空间里,形成相对集中的区域集合体三 一、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化发展的竞争优势 哈佛大学教授迈克尔四波特在‘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指出,产业集群是某一特定领域相关企业二专门的供应商二服务商二关联产业中的企业二以及相关机构,如大学二标准制定机构二贸易协会等的地理性集聚,它们相互之间具有密切联系,集群通过企业间的竞争合作关系为企业提供竞争优势,其本身作为一个有机整体也获得区域性的整体竞争优势三文化创意产业集群所具有的群体竞争优势和集聚发展的规模效益是其它产业组织形式难以比拟的三它的崛起是创意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反映了其自身对文化资源和创意的依赖三 1.创意集聚的 爆米花 效应三在集群的核心元素 创意的发展环境上,作为个人思想与社会文化互动的产物,创意一旦融入这种集群式的互动交流平台,便能形成 头脑风暴 ,把小创意变成大创意二单纯创意变成复合创意二单个创意变成系列创意,创意在聚集条件下产生的这种不规则扩张式变化已经无法用传统的 乘法效应 加以描述,我们姑且称之为创意集聚的 爆米花 效应三对于集聚区中的创意企业来说,除了能够在产业源头获得这种创意集聚的 爆米花 效应,还能够在后续业务发展中共享集聚区提供的行业基础设施二政策资源等软硬环境,以及相对完备的产 四761四

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七章 第四节 长江三角洲区域的内外联系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分析素材 湘教版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分析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是我国城市化程度最高、城镇分布最密集、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它以上海为中心,南京、杭州为副中心,包括江苏的扬州、泰州、南通、镇江、常州、无锡、苏州,浙江的嘉兴、湖州、绍兴、宁波、舟山,共15个城市及其所辖的74个县市,以沪杭、沪宁高速公路以及多条铁路为纽带,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近年来,长三角以其良好的基础设施、发达的科技教育和日趋完善的投资环境,成为国内外投资者关注的“热土”。2020年上半年,这一地区以占全国2%的陆地面积和约占10%的人口数量,创造了全国26%的GDP,完成了全国37%的外贸出口额,吸引了全国52%的实收外资,其经济总量领先于我国另外两大城市群——珠江三角洲和京津唐地区。 长江三角洲位于我国沿海、沿江发达地带交汇部,区位优势突出,经济实力雄厚,其核心城市上海是世界最大城市之一。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人口数量已接近北美、西欧、日本的世界级城市群,并有可能突破1亿。长江三角洲是我国乃至世界经济增长最迅速、城市化进程最快的地区之一,构造世界级城市群条件已基本具备。率先建设长江三角洲世界级城市群,能为探索中国的城市化道路进行试验、积累经验,为我国城市群建设提供示范。长江三角洲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工业总产值占全国近1/4。改革开放后,长江三角洲多次出现大规模工业化浪潮。首先是乡镇工业异军突起,浦东开发后外向型经济又迅速发展。20世纪90年代后期,台湾电子信息制造业大批转向长江三角洲,上海、苏州已成为全球重要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处在中国东部“黄金海岸”和长江“黄金水道”的交汇处,对内、对外经济联系都十分便利。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有如此优越的条件,因此能够成为世界级城市群,成为中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的重要枢纽,从而加速提升中国的国际竞争力,加快中国的经济国际化进程。 城市群的发展应该遵循一定的城市发展规律,在城市群发展的每一阶段都有其发展的重点区域。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是世界第六大城市群,根据城市发展理论和对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趋势与走向的分析,目前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发展已进入城市带发展规律的第二阶段。即着重发展中心城市城郊地区,加强城市功能定位,加快整个城市带城市网络高级化。目前上海及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重点发展区域应该有以下五类: 1.区域内具有综合服务功能的核心城,上海。 2.区域内新兴的中心城市,如苏州、无锡。 3.区域内重要功能型城市,如旅游与加工产业中心苏州、无锡,行政文化和商业中心

长三角区域合作机制的经验借鉴与进一步发展思路

长三角区域合作机制的经验借鉴与进一步发展思路 作者:赵峰, 姜德波, Zhao Feng, Jiang Debo 作者单位:赵峰,Zhao Feng(南京审计学院经济学院), 姜德波,Jiang Debo(南京审计学院,南京 ,211815) 刊名: 中国行政管理 英文刊名:CHINESE PUBLIC ADMINISTRATION 年,卷(期):2011(2) 被引用次数:1次 参考文献(8条) 1.李庆华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制度建设--基于政府间磋商机制的研究[期刊论文]-现代管理科学 2007(04) 2.金晓瑜;曹宝明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江苏沿海开发的多维取向[期刊论文]-江苏社会科学 2009(06) 3.赵峰;姜德波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中地方政府选择--以江苏为例[期刊论文]-中国行政管理 2008(11) 4.赵峰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现状、趋势及路径选择[期刊论文]-中国行政管理 2007(10) 5.翁志伟;张永庆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期刊论文]-当代经济 2009(01) 6.赵峰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制度创新安排--以江苏城市群为例[期刊论文]-财贸经济 2007(11) 7.刘传江;吕力长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趋同、制造业空间扩散与区域经济发展[期刊论文]-管理世界 2005(06) 8.陈建军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研究:问题与分析框架的构建[期刊论文]-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08(05) 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 1.文磊城市群核心城市的发展与合作——以京津冀城市群为例[期刊论文]-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2(12) 2.曹明园.尤宏兵.Cao Mingyuan.You Hongbing长三角区域合作机制创新研究[期刊论文]-国际经济合作2006(1) 3.张晨京津冀生态产业发展与合作机制研究[期刊论文]-新财经(理论版)2012(2) 4.崔新有企业购并重组中的文化整合及其模式选择[期刊论文]-学海2004(6) 5.庄红娟.ZHUANG Hong-juan"亚洲间贸易"论的局限性研究[期刊论文]-国际贸易问题2007(2) 6.刘君信四川"十二五"区域经济发展布局的构想[期刊论文]-中国经贸导刊2010(9) 7.姜德波统一市场建设中的地区本位:内涵、特征与度量[期刊论文]-当代财经2003(10) 8.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期刊论文]-中国经贸导刊2011(7) 9.秦彪.常磊主体功能区对区域协调发展的影响分析——以辽宁省为例[期刊论文]-经济研究导刊2012(16) 10.朱俐.宁红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分析[期刊论文]-中国经贸2011(16) 引证文献(2条) 1.陈国权.梁耀东.于洋基于区域差异性的省直管县分类改革研究[期刊论文]-江海学刊 2012(4) 2.陆晞.杨玉红国际碳排放权交易机制对长三角区域建立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启示[期刊论文]-中国发展 2011(4)本文链接:https://www.wendangku.net/doc/d06728597.html,/Periodical_zgxzgl201102019.aspx

长三角概况

1 引言 1.1长三角概况 长三角是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简称,包括上海、南京、杭州、苏州、无锡、常州、镇江、泰州、扬州、南通、宁波、湖州、嘉兴、绍兴、舟山、台州等共计16个城市。长三角是我国重要的自然和经济地区,总面积约10万平方公里。该区域内,人口众多,经济发达,总体以上海为龙头,苏浙为两翼,是中国经济、科技、文化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也是中国最具活力与竞争力的经济区域之一。根据中科院发布的《2003年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综合排名评价显示,位于长三角的上海、浙江、江苏分别名列一、五、六位;从GDP总量来看,长三角地区以仅占全国2%的土地面积、10%的人口,产生了全国GDP总量的近30%;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长三角占了一半;世界500强企业有400多家在此落户。 1.2 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特点 长三角地区地缘相近、人缘相亲,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1990年,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提出了以浦东开发开放带动上海、带动长三角和整个长江流域发展的战略构想,从此拉开了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的序幕。 然而长三角区域江、浙、沪三部分分属三个独立的省市,新中国成立以后,在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模式下,该地区分别形成了“苏南模式”、“温州模式”、“上海模式”等不同的经济格局,其中上海是当之无愧的“国营龙头老大”。在新的形势背景下,各地各级政府确立新的发展模式,谋求长江三角洲地区之间的经济合作与发展,积极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一体化,这必将促进苏浙沪三地范围内资源要素得到充分和合理配置,同时充分利用外部及国际资源要素、市场,进一步拓展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的国际空间,形成长三角地区新的竞争优势,提高长三角乃至中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 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充分看到,政府经济行政行为在长三角区域经济合作的背后,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改革开放使得江、浙、沪根据自己的特色,各自在不同的经济领域取得了重大发展。正是由于此,三省市政府对各自区域的经济发展都偏爱有加,对自己区域形成的产业结构也是衷心耿耿、不愿释怀。到目前为止,江、浙、沪三地的分工与合作仍然相对封闭,甚至有所排

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1(1)论文

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1(1) 论文 【论文摘要】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直接决定了区域经济发展潜力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能得到多大程度的释放。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区域市场的、产业的和制度的一体化,三个一体化必须同时推进才能切实提高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水平。本文通过分析现阶段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面临的主要挑战,提出创新一体化机制的政策建议。【论文关键词】经济一体化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一、引言改革开放以来,长三角区域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已成为世界所承认的全球第六大都市圈。它以全国1/50的土地、1/10的人口,创造了全国1/5的国内生产总值,近1/4的财政收入和进出口额,是我国乃至全世界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但是同西方发达国家的都市圈相比,长三角都市圈的经济实力还有较大的差距,经济一体化程度低,区域城市间经济联系不紧密,还没形成优势互补、分工协作的合理布局。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直接决定了区域经济发展潜力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能得到多大程度的释放。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区域市场、产业和制度的一体化,区域市场一体化是经济一体化的基础,产业一体化是核心,制度一体化是保障。三个一体化必须同时推进才能切实提高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水平,促进区域经济协调、有序、高效地发展。没有区域市场对资源的优化配置,没有区域城市间合理的产业链条,没有区域经济一体化运行的制度保障,区域城市就只能是群而散布,无法发挥集聚性的经济能量。二、现阶段长三角经济一体化的主要挑战1、地方本位主义和不合理的政绩考核制度经济体制转轨以来,对地方干部的政绩考核,经历了一个由“政治挂帅”到“经济增长”为中心的转变过程,各项经济指标的完成情况成了政府绩效、官员政绩评价和奖惩的直接依据,这导致了地方政府发展经济只顾辖区利益,对经济的运行进行不正当的行政干预。主要表现有以下几点。一是设置区域贸易壁垒,不允许其他区域的同类产品进入本地市场或提高其进入成本,并限制本地企业把资金、技术等要素资源向外转移,造成区域市场的行政分割。二是在经济管理和执法方面,地方政府在发生跨区域纠纷时偏袒本区域的企业。三是为招商引资而恶性竞争,最突出地表现在对土地进行甩卖式“杀价竞争”,“以土地换GDP、以优惠换外资”,各地区不仅用足国家允许的政策,还不断创新各种优惠政策,大打“政策倾销”战。2、基础设施重复低效建设机场、港口、轨道交通等重大基础设施的建设对于提升城市竞争力有着直接、重大的影响。正由于此,在长三角都市圈范围内,各城市往往只着眼于本地行政区域,重大基础设施重复建设的现象严重。区域内高等级基础设施尚未形成网络;港口结构性矛盾突出,港群内部竞争十分激烈;航空运输市场空间不平衡,缺乏高质量的国际空港和机场群;各级物流中心城市的功能定位不明确,这些中心大多自成体系,部门分割、行业垄断、地方封锁。例如,嘉湖高速公路全长102公里,宽阔的6车道横贯湖州、嘉兴两市,是浙北地区连接上海的主要高速通道,然而,由于交通发展布局等方面的客观原因,申嘉湖高速在沪浙交界的上海市枫泾镇停止延伸,“断头”处距离上海高速公路网仅有10公里左右的路程。3、各城市产业结构趋同许多地

长三角文化创意产业一体化发展_浙江的选择与实现

第9卷第3期 2009年5月 浙江树人大学学报 JOURNAL OF ZHEJ I A NG SHURE N UN I V ERSI TY Vol .9,No .3May 2009 收稿日期:2009-04-28 课题来源:浙江省社科规划重点课题“长江三角洲区域文化创意产业协调发展战略研究” (08HZC306Z )作者简介:冯根尧(1963-),男,陕西凤翔人,教授,绍兴文理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主要研究方向为城市与区域经济。 区域经济 长三角文化创意产业一体化发展:浙江的选择与实现 冯根尧 (绍兴文理学院,浙江绍兴312000) 摘 要:文化创意产业对于引导一国或地区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在江浙沪两省一市政府之间相互配合、有序分工和协作管理的基础上,各地政府通过相互间的政策博弈,创新文化创意产业体制机制和发展模式,对于实现长三角文化创意产业一体化发展至关重要。本文探讨了浙江省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战略、产业定位与空间布局及政府的主要职能,提出了实现长三角文化创意产业一体化发展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长三角;文化创意产业;文化产业;区域经济 中图分类号:F127;G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714(2009)03-0063-05 作为长三角今后发展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纲领性文件———《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① 首次将“区域一体化进程”由学术概念上升到了国家层面,并提出了以现代服务业为主的长三角区域产业发展目标。面对长三角率先发展的客观要求,将文化创意产业作为长三角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突破口,既符合长三角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也必将对该区域乃至全国其他产业产生辐射和带动作用。 浙江在文化、科教、基础设施、产业基础、消费需求等方面禀赋优势明显,具备了优先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基础和条件,在长三角区域经济竞相发展,梯度发展边界越来越模糊的态势下,文化创意产业在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的战略地位日益突显。我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体制机制如何创新,文化创意产业如何定位与布局,是引领全省经济向高端发展,进而实现长三角文化创意产业一体化发展的首要问题。 一、浙江省文化创意 产业一体化发展的战略选择 (一)在产业选择上,坚持错位发展、互补发展的原则,注重差异性,突出本土化特色 我省发展文化创意产业,要站在长三角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与创意产业发展的宏观全局通盘考虑,既注重体现其人文历史、地域特色、现有基础和现有的强势产业门类,与其未来在全国乃至世界的经济和文化地位相适应,同时,也要注重与上海、江苏两地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形成有序的竞争和互补关系,努力营造错位、互补发展的良好态势,形成长三角区域创意资源联动、强势产业门类 动态分布、强强联合的发展格局。[1] 要突出“特色”和“本土化”。长三角区域内虽然存在吴越文化、海派文化等亚文化圈,但总体而言,该区域属于同一个文化圈,具有文化上的同质性。同时,在同质性的前提下,长三角区域文化

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

摘要: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增长最有活力、增长潜力最大的地区之一,也是拉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一极。“十一五”期间长三角的发展趋势呈现以下特点:区域一体化进程进一步深化;区域综合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区域内的分工更加完善合理;苏浙两地的经济增长速度仍快于上海,上海在长三角的经济比重会进一步弱化;世博会对长三角的经济产生明显的拉动效应等。 关键词:“十一五”时期;长三角;区域经济;趋势 一、经济一体化背景下的长三角及其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意义 (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的长三角 1.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全球化作为生产社会化和分工高度发达的产物,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并最终实现全球资源的最优配置。长三角地区凭借优越的区位条件、较强的产业配套能力、素质较高的劳动力资源、较为雄厚的综合科技实力、较好的投资环境,成为近年来中国吸引跨国公司投资的战略区域。根据这一总体趋势,未来长三角将继续接受国际产业转移,并成为世界第六大城市群。 2.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趋势。“区域经济一体化”指按照自然地域经济内在联系、商品流向、民族文化传统以及社会发展需要形成的经济联合体。全球化是必然趋势,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接轨全球化的必由之路。从自身发展需求看,以构筑现代化大城市群实现经济一体化,是长三角区域各方的客观选择。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上海构筑国际大都市的必由之路,是江浙融入全球化的不二选择。 (二)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对我国的战略意义 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发展对我国的战略意义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这一区域的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必定会对国内其它地区产生示范作用,对国家现代化建设产生积极影响;第二,在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实施过

长三角区域经济分析

长三角区域经济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长三角区域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已成为世界所承认的全球第六大都市圈。 长三角是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简称,包括上海、南京、杭州、苏州、无锡、常州、镇江、泰州、扬州、南通、宁波、湖州、嘉兴、绍兴、舟山、台州等共计16个城市。长三角是我国重要的自然和经济地区,总面积约10万平方公里。该区域内,人口众多,经济发达,总体以上海为龙头,苏浙为两翼,是中国经济、科技、文化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也是中国最具活力与竞争力的经济区域之一。根据中科院发布的《2003年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综合排名评价显示,位于长三角的上海、浙江、江苏分别名列一、五、六位;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长三角占了一半;世界500强企业有400多家在此落户。 长三角之所以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迅速崛起,以全国1/50的土地、1/10的人口,创造了全国1/5的国内生产总值,近1/4的财政收入和进出口额,是我国乃至全世界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优越的地理环境与历史文化底蕴是造就长三角辉煌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长三角是长江入海的地方,由于河水所含的泥沙不断淤积而形成的低平的大致成三角形的陆地。万里长江由西向东奔向大海,江水滔滔直下,所携带的泥沙在入海口不断淤积,沧海桑田,历经千万年,终于形成坦荡、宽阔的三角形的陆地。长江三角洲由位于我国东部,面积占全国1%、人口占全国5.8%是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入海口的周边地区,其家族成员:上海、南京、无锡、常州、苏州、南通、扬州、镇江、杭州、宁波、泰州、绍兴、嘉兴、湖州、舟山。 同时,在过去47年和25年期间,长江三角洲年均气温、年均最高和最低气温都显著增加,增温率都是冬季和春季较高,夏季最低。大城市站增温率明显高于小城镇和中等城市站,城市化效应对大城市气温基本上都是增温作用,其中对平均最低气温的增温率及贡献率最大,对平均最高气温都最小。长江三角洲气温变化趋势和增温率、城市化效应的增温率及增温贡献率与其他地区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我们知道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与该区域的历史文化是密不可分的,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城市是文化的产床。长三角区域有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 长江三角洲形成初期,人类就在这里从事渔猎和农耕。经公元4~6

长三角地区经济现状及投资现状分析

长三角地区经济现状及投资现状分析 一、整体经济情况 中投顾问在《2016-2020年长三角地区产业投资环境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中表示,2011-2015年,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出现速度减缓的现象(安徽省除外),长期高速发展导致的各种矛盾开始显现。这其中,产业结构升级缓慢,路径依赖投资驱动,城市功能提升滞后;土地要素和资本等仍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创新对经济发展的贡献较小。 按照国际经验,作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已经达到10000美元的地区,服务经济应成为地区发展的主导业态。但实际上,长三角地区服务业在经济结构中的比重偏低,经济发展过于倚重制造业;2000年以来长三角居民消费占GDP比重总体上呈下降趋势,对经济增长贡献偏小,当前固定资产投资仍是拉动长三角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高投资和出口导向模式不可持续。 长三角区域不仅是我国传统制造业的主要集聚地区,如钢铁、石化、重工、汽车、造船等,也是未来我国新兴产业培育成长和做大做强的重要区域,如航天航空产业、大飞机产业、城市快速交通运输产业、新能源产业、电子信息产业、机器人产业、生物医药产业、新材料产业等快速成长。在发展转型方面,长三角区域也走在了全国前列。如长三角区域前期发展的典型样板苏州地区,从原来主要依靠引入外资实现快速增长已明显转向以集聚人才、大力培育发展新兴产业为主,明确提出了“从依靠外资转向依靠创新、从依靠工业转向依靠服务业”的转型路径,并且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同时,长三角区域又是我国重要的现代服务业发展极,无论是消费者服务业还是生产者服务业,如金融产业、贸易服务、物流产业、旅游产业、文化产业,以及电子商务等,都在长三角区域迅速地集聚发展,其产业基础和产业影响力得到明显的提升。 二、长三角地区投资现状 2015年,长三角平均GDP为5597亿元,增速为%,经济规模仍明显领先于其他地区,且保持旺盛的增长活力;东北地区人口流出严重,需求明显不足,房地产市场库存量大,经济增长乏力,GDP增速进一步明显回落至%,经济规模被中部和西南地区赶超,仅高于西北地区。 2015年长三角房地产投资规模仍领先全国;珠三角投资增速在各区域中最高;环渤海和中部地区投资规模增长相对较快;东北和西北地区多数城市存在过度开发、人口外流等问题,房地产需求不足,库存去化压力大,2015年房地产开发投资额均为负增长。 中投顾问《2016-2020年长三角地区产业投资环境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数据显示,2016年,在全国排名前50城中,长三角占据14个席位,领先于其他区域。上海凭借经济良好的势头,以及房地产市场热度高涨,本次投资吸引力仍居全国第一。南京、苏州、杭州在持续宽松的政策以及一线城市楼市火热带动下,房地产市场明显回暖,投资吸引力排名均上升,分列全国第5、6、7名。 图表长三角区域投资吸引力全国领先 数据来源: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

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简析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的大背景下,如何加快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是关系着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重大研究课题。文章首先简述长江三角洲的发展历程。其次,分析近年来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最后,从基础设施一体化、产业一体化、制度一体化、市场一体化四个方面试图解决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中区域内产业结构同质化、生产要素流动性较弱、城市发展缺乏精准定位等一系列问题。 关键词: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 1 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历程 20世纪90年代末,市场化体制不断完善,中国的经济发展也迎来了新的高潮,区域经济成为这一时期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器。区域经济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和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长江三角洲的经济一体化是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典型缩影,笔者认为长江三角洲的发展历程可归为三次发展浪潮。 1.1 第一次发展浪潮 上海经济区在20世纪八十年代初成立。最初,上海市、江苏省的苏州、无锡、常州、南通与浙江的杭州、绍兴和宁波等十个城市包含其中。经过试验性的改革,上海经济区最终覆盖了江苏和浙江全省以及上海市。随后,安徽省、江西省、福建省分别在1984年、1985年、1987年加入上海经济区。这一时期,由于地方竞争激烈加之上海经济区的范围逐渐扩大,没有区域性协调机构的统筹,上海经济区的发展并不成功,八十年代上海经济区的每年的年增长率均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 1.2 第二次发展浪潮 20世纪九十年代,中央在撤销“上海经济区”并提出了“开放浦东”的发展战略,从此浦东新区成为上海以及整个长三角经济圈的新高地。但从总体上来讲,长江三角洲的一体化发展在九十年代有了质的跨越,在第一次发展浪潮中,苏浙区域合作的形式主要是国有大型企业与浙北的乡镇企业之间的进行挂钩,进行横向的配套合作,在合作范围上主要是工业加工上进行对接。而在第二次发展浪潮中苏浙沪区域合作模式转变为“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利用浦东的优惠政策以及上海的国际影响力大力吸引外资以及技术引进,合作的深度与广度不断被挖掘。 1.3 第三次浪潮 21世纪,长江三角洲经济圈已经突破了“长三角”的地域概念,一举成为中国最大的经济圈。其原因有二:第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使得中国的经济与国际接轨,在经济全球化的下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发展出现了新的发展平台,外商把大上海区域视为投资的首选区域;第二,随着市场化趋势逐渐明朗,在南通、杭州等与上海联系紧密的地区的民营企业开始大规模地进军上海,此外,上海也积极进行与省外企业进行产业转移的对接。 2 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中存在的问题 2.1 区域内产业结构同质化,缺乏有效分工与整合 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趋同问题成为近年来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绊脚石。一方面,由于缺乏政府行政管理体制的制约、区域合作制度化水平较低以及各区域的信息不对称长期无法解决,另一方面,长三角地区的工业原材料和资源匮乏,主要依赖进口和远距离运输,长江三角洲区域内各地区产业不能进行有效的细化和分工,不能在区域内进行有效的优势互补和差异化竞争。 2.2 区域内各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性较弱 长江三角洲地区内各个行政区政府比拼业绩使得区域内的恶性竞争和经济壁垒加强,加之缺少高层决策部门的统一调度,造成大量经济资源浪费。区域内的资本、信息、人才、技术等生产要素存在分割和封锁,使得区域内的生产要素无法自由流动。

长三角区域政府合作:现状、困境与路径选择概要

长三角区域政府合作:现状、困境与路径选择 [摘要]长三角区域地方政府间的合作进行得如火如荼,这是我国地方政府适应区域经济一体化、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率的举措与行为。伴随着长三角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区域政府合作机制作为一种新的制度开始逐步生成。文章以长三角地方政府间的合作行为为研究对象,从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中的区域政府合作现状入手,分析当前长三角区域政府合作存在的问题与制度困境,提出构建长三角区域政府合作机制的措施。[关键词]长三角;区域政府合作;路径选择随着经济全球化以及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加深,长三角区域经济合作发展问题凸显出来。各地方政府深刻意识到只有顺应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的发展趋势,积极推进长三角区域合作,消除行政壁垒,充分发挥区域整体优势,才能保持持续高速增长的发展态势,从而形成整体竞争力达到共赢的局面。正是在这种潜在利益的刺激下,一种由地方政府自发倡导的区域政府合作机制正在逐步形成。长三角区域政府合作机制的形成是区域内各政府在长期的经济交往中所达成的一种共识,从制度变迁的视角来看,这种合作的生成是典型的诱致性制度变迁,即各地方政府在长期的经济来往中逐渐意识到,在现有制度框架下已无法实现区域利益的帕累托改进,而区域合作的潜在预期收益大于成本,因此彼此都意识到必须打破现有的制度均衡,进行制度创新以获得潜在的制度收益。在这种条件下,区域政府合作机制无疑是一种适应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需要而生成的新的制度安排。 一、长三角区域政府合作的现状长三角由于良好的基础设施条件、均质化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发达的产业集群等众多因素,近年来经济增长迅猛,已成为我国第一大经济区。无论是在经济总量上还是在发展速度上,长三角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巨轮的领航者,甚至被认为是未来世界经济增长的发动机。 长三角区域政府合作已从经济领域拓展到社会、文化各个领域;从企业层面发展到政府、企事业单位、社会部门及个人等各个层面;从单向往来提升到双向、多向的互动合作,初步形成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市场运作的良性发展局面,并确立了高层领导的会晤机制,就一些政府间的合作进行磋商。目前,长三角各城市已基本完成各自的市场体系建设,并且在交通连接、旅游联动、生态环境治理协调、信息资源共享、人力资源流动等领域的合作正在逐步深入。长三角各城市在区域政府合作背景下进行经济增长模式转变、经济结构调整和深化区域经济协作,将为长三角未来的长期快速健康发展奠定一个新的、更为坚实的基础。随着我国融入全球化程度的加深、市场化改革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进一步推进,地方政府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地方政府应基于互利共赢的理念,积极开展区域政府合作,长三角地区则顺应了这一趋势。长三角地区的各城市间,虽然分属不同的行政区域,但由于地域相近、人缘相亲、文化相通、经济相融,存在着广泛的共同利益。各城市通过紧密合作,整合区域优势,互利共赢,加快经济互动发展,特别是政府间合作的内容呈现不断增加的趋势。种种迹象表明,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步伐明显提速,政府间的合作更加密切。期望通过行政区划的政府合作、经济协作和互动关系,来共同分享合作所带来的经济利益,促进长三角地区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二、长三角区域政府合作的困境 长三角各地方政府在新的发展环境下,所推行的一系列政府合作行为,实质性地推动了区域政府合作机制的建立,从而加速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但必

长江三角洲工业化研究报告

长江三角洲工业化研究报告 摘要: 区域经济发展超过珠三角的长江三角洲地区,拥有中国最大的经济总量规模和最大的城市群,无论是工业化还是城市化发展都具有典型性,成为大家关注的热点。为此,我们对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化发展的进程与存在的问题,以及其发展对策进行了调查研究。 关键字:工业化、发展、进程。 前言: 身处珠三角地区的学生,对长三角地区不够熟悉,通过此活动加深我们对区域工业化的理解以及训练区域分析的能力,加深我们对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的认识,培养我们学以致用的能力,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以及小组合作能力。 一、长江三角洲的地理位置: (一)、长江三角洲位于我国东部,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到海边,南抵杭州,西至镇江,北起通扬运河。面积约为九万九千六百平方公里,人口约7500万,是我国重要的自然和经济地区。 (二)、长江三角洲的主要城市包括:上海市;江苏省的8个市:南京、苏州、扬州、镇江、泰州、无锡、常州、南通;浙江省的7个市:杭州、宁波、湖州、嘉兴、舟山、绍兴、台州。 二、工业化发展的有利条件: (一)、有利的地理条件: 长三角地区位于长江下游和东海之滨,集“黄金海岸” 与“黄金水道” 于一身,地势平坦,土地肥沃,交通便利,腹地广阔,具有良好的自然条件和优越的地理区位,自明清以来就成为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 (二)、国内背景:

改革开放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着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位于沿海的长三角,改革开放以来外商直接投资对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该地区已成为近年来全国利用外资总量最大、势头最猛、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 (三)、交通布局: 长江三角洲地区处于我国“T”字型生产力结合部,通江达海,产业密集,在交通布局上,长江三角洲地区的高速公路以沪、宁、杭三个中心城市为结点,构成一个大三角,三个中心又各自成为放射状向外延伸,伸向各自的引力范围,中心城市之间经济联系紧密,形成一种中心城市联网辐射的发展格局。 三、长江三角洲工业化进程 发展特点: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和工业发展具有明显的区域特点。 (一)、改革开放前: 近代以来,长江三角洲与西方工业和文化最先接触,奠定了中国近现代工业的初步基础;新中国成立初期,受计划经济体制和国家工业发展重点转移等因素的影响,江浙沪两省一市的经济和工业虽有一定发展,但发展步伐较慢。。(二)、改革开放初期: 改革初期,得益于上海工业的扩散和江浙地区农工相辅的传统,长三角地区尤其是江苏省和浙江省的乡镇工业与家庭工业迅速崛起,带动了农村工业化的迅猛发展。江苏省的乡镇工业在“六五” 期间到“八五” 期间得到快速发展;到“八五” 末期,乡镇工业产值占江苏全省工业总产值的2/3,成为江苏省工业化的主导力量。 (三)、20世纪90年代后期: 上海市实施浦东开发开放战略之后,加快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结构调整步伐,“九五”和“十五”期间,上海工业在“发展中调整”,实施战略性调整重组,大力推进“科教兴市”主战略,优化产业发展布局,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推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