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右上肺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综合分析报告(DOC)

右上肺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综合分析报告(DOC)

右上肺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综合分析报告(DOC)
右上肺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综合分析报告(DOC)

前言

肺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LCNEC)是一种高度恶性神经内分泌肿瘤,属于大细胞

癌的变异亚型,但其生物学特性类似于小细胞肺癌.肺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同时具备神经内分泌形态学特征和神经内分泌分化特征,具有较强的侵袭性,单独手术治疗疗效差,包括辅助化疗在内的多学科治疗有望提高患者的预后.

一、病例资料

1.患者,男,66岁。

2.因“右侧股骨下段转移癌术后1月”入院。

3.体健。否认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病史。否认食物及药物过敏史。

4.体温 36.5℃,脉搏 79次/分(规则),呼吸 20次/分(规则),血压 120/80mmHg 。神志清楚,发育正常,体质消瘦,皮肤未见明显出血点及皮疹,全身浅表淋巴结无明显肿大,颈静脉无怒张,双肺呼吸音清,无明显干湿性啰音,心律齐,无杂音,腹部平软,无明显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双下肢无水肿。右侧下肢石膏外固定,肢端末梢循环好。

5.2017-2-16龙山县人民医院右侧膝关节MRI检查示右侧股骨下段骨髓腔内异常信号,考虑良性骨肿瘤

诊断:右上肺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

诊断依据:门诊资料:2017-2-16龙山县人民医院右侧膝关节MRI检查示右侧股骨下段骨髓腔内异常信号,考虑良性骨肿瘤;2017-3-22湖南省肿瘤医院病理切片会诊示右股骨下段符合转移性低分化癌,考虑神经内分泌癌,建议查肺等处。2017-3-23龙山县人民医院胸部CT检查示右上肺前段小片状阴影,占位性病变不完全排除。2017-3-24本院门诊胸部CT检查示右肺上叶前段结节,纵隔肿大淋巴结可能,建议进一步检查(仔细阅片可见肺部右上肺占位,纵隔2R、4R明显肿大淋巴结)。2017年3月份该院股骨拍片示内固定位置尚可。入院后辅检:生化检验报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33.89 ng/ml ↑。免疫检验报告:乙型肝炎表面抗体测定阳性(+) P,乙型肝炎核心抗体测定弱阳性(±) P。免疫检验报告:甲型肝炎抗体测定阴性(-) ,丙型肝炎抗体测定阴性(-)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测定阴性(-) ,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测定阴性(-) 。上中腹部

CT检查示左肾小结石可能,余中上腹部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左下肺小钙化灶。电话联系湖南省肿瘤医院病理科就该病人病情讨论及再次阅病理切片报告涂片考虑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心电图正常。心脏彩超检查示心脏形态及瓣膜活动未见明显异常。头颅及股骨CT检查示老年脑改变,建议必要时、专科病情允许情况下行MRI检查。右侧股骨下段骨肿瘤术后改变,请结合临床老片。中上腹部CT检查示左肾小结石可能,余中上腹部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左下肺小钙化灶。骨ECT检查示右侧股骨中下段骨质代谢异常活跃灶。

鉴别诊断:[1] [2]

1、小细胞肺癌(SCLC)

尤其是SCLC的中间细胞型与LCNEC鉴别比较困难。两者在细胞平均大小、包浆数量、是否存在细胞核、坏死的程度以及核脆性方面都有差异。LCNEC主要形成紧密型肿瘤,而SCLC通常是松散型生长,易于播散。此外LCNEC主要表现为类癌样花瓣状或柱状排列类型,而SCLC较少有此表现。

2、基底细胞样癌

是大细胞肺癌的一种亚型,LCNEC和基底细胞样癌在形态学上有一定的相似性,Sturm等研究两种标志物在二者中的表达,大腺甲状腺转录因子1在LCNEC 中表达的特异性为100%,34betaE12在基底细胞样癌中表达得到特异性为98.3%。这两种标志物有助于两种肿瘤的鉴别诊断。

3、类癌

Rusch等报道Ki-67、p53、Rb的表达有助于LCNEC同类癌鉴别。

4、另外注意与AC、TC以及低分化鳞癌或低分化腺癌鉴别。

治疗方案:

入院后进行相关检查后于2017-4-9行EP方案化疗

二、综合分析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3][5]

大细胞肺癌和其他病理类型的肺癌一样,确切的发病原因至今尚欠了解。经过多年的大量调查研究,目前认为与下列因素有密切关系:

一、吸烟几乎所有肺癌患者的发病与吸烟有关。吸烟者肺癌死亡率比不吸

烟者高10-13倍。吸烟量越多,吸烟年限越长,开始吸烟年龄越早,肺癌死亡率越高。戒烟持续15年才与不吸烟者相近。吸纸烟者比吸雪茄,烟斗者患病率高。纸烟中含有各种致癌物质,如苯并芘,为致癌的主要物质。被动吸烟也容易引起肺癌。女性中丈夫吸烟者肺癌危险性增加50%。上海市区的一项调查表明,本人不吸烟而与吸烟的丈夫生活在一起的妇女,肺癌危险性平均升高19%,长期与重度吸烟的丈夫生活者,危险性可升高30%。

二、职业致癌因子已被确认的致人类肺癌的职业因素包括石棉,无机砷化合物、二氯甲醚、铬及其他化合物,镍冶炼,氡及氡子体,芥子体,氯乙烯,煤烟、焦油和石油中的多环芳烃,烟草的加热产物等。在石棉厂工作的吸烟工人肺癌死亡率为一般吸烟者的8倍,是不吸烟也不接触石棉者的92倍。可见石棉有致癌的作用,还说明吸烟与石棉有致癌的协同作用。

三、空气污染包括室内小环境和室外大环境污染。如室内被动吸烟、燃料燃烧和烹调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致癌物。有资料表明,室内用煤,接触煤烟或其不完全燃烧物为致癌的危险因素,特别是对女性腺癌。烹调时加热所释放出的油烟雾也是致癌因素,不可忽视。有报道,烹调时处于烟雾弥漫的室内的女性患肺癌的危险度比处于无或少烟雾室内的女性越高60%,且接触烹饪油烟的次数越多、年限越长,患肺癌的危险性越大。城市中汽车废气、工业废气,公路沥青都有致癌物质存在。其中主要是苯并芘。

四、电离辐射大剂量电离辐射可引起肺癌。辐射的不同射线产生的效应也不同。一般人群中电离辐射来源约49.6%来自自然界,44.6%为医疗照射,来自X线诊断的电离辐射可占36.7%。

五、饮食与营养大量研究显示维生素A、B、C、E及β胡萝卜素能够抑制化学致癌物诱发的肿瘤。一些调查报告认为摄取食物中维生素A含量少或血清维生素A含量低时,患肺癌危险性增高。

六、肺部既往疾病史大量流行病学调查表明,在对吸烟等混杂因素进行调整后,肺部疾病史(如肺结核、慢性支气管炎等)尤其是结核瘢痕者,男性患肺癌的危险是正常人群的5倍,女性患肺癌的危险是常人群的10倍。

七、遗传因素一个人患肺癌不仅与环境因素有关,而且遗传因素也起着重要作用。中青年人罹患肺癌的主要危险因素是遗传和吸烟。日本学者进一步就不同组织类型的发病情况进行遗传流行病学研究,发现35..8%的肺鳞癌患者有肺癌

家族史,与其他人群相比有显著差别;58.3%的肺泡细胞癌的女性患者有肺癌家族史,并且她们中3/4的人双亲患有肺癌。遗传因素是女性肺癌的重要危险因素,不仅支持了肺癌的家族史增加个体患肺癌的危险性,而且也说明了女性对肺癌的遗传易感性比较高。

八、社会心理因素有关肺癌患者与发病前心理社会因素关系的兵力对照研究提示,精神长期压抑者OR值为4.14,按人口暴露率8.8%计算,其人群归因危险度为21.6%。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对北京市近郊区350例肺癌进行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发现北京市肺癌效应较强的多种危险因素,即呼吸系统疾病,吸烟史、污染源、家族肿瘤史、家庭不和及精神创伤等式导致肺癌的主要原因。不良生活事件引起癌症的机制尚未阐明,一般认为不良生活事件使机体产生应激,出现抑郁、忧虑、悲伤、紧张、愤怒或焦虑等负性情绪。过度或持续的应激会导致机体内环境失衡,免疫功能紊乱而发生癌症。

九、其他危险因素如内分泌状况、免疫状态、体重指数等与肺癌有一定关系;女性肺腺癌与雌激素水平有关等。

(二)病理生理[4]

细胞体积较大(约三个或以上淋巴细胞大)、胞浆丰富,核质比低、神经内分泌分化呈瀑样巢式增长、具有小梁结构、玫瑰和栅栏样特性,核染色质颗粒易变、清晰或非典型的核仁、肿瘤细胞核有丝分裂率高(≥ 11/10 HPF)。

(三)临床表现[6]

LCNEC 与良性肿瘤(TC 和 AT)可从以下几个特征区分,表明其恶性程度高。LCNEC 患者常常缺乏特异性症状,如咳嗽、咳血、难治性阻塞性肺炎少见;有时患者以无症状结节或胸痛、类似流感症状、呼吸困难、盗汗及良性肿瘤综合症等非特异性症状就诊。副肿瘤综合征也非常少见。与 SCLC 类似一般在诊断 LCNEC 时呈现淋巴结转移(60%-80%)和远处转移(40%)。

(四)诊断[7]

2004年WHO提出了LCNEC的组织病理学诊断标准:

1、肿瘤具有神经内分泌肿瘤形态结构(呈器官样巢、小梁状、栅栏状、菊形团样等结构);

2、高核分裂比例,通常>11个/10个高倍镜视野(2mm2),中位数70个/10个高倍

视野;

3、坏死(常为大区域);

4、肿瘤细胞大,低核质比例,染色质细或空泡状,常见核仁;

5、免疫组化一种或多种的内分泌标记阳性(不包括NSE)或电镜下的神经内分泌颗粒。

(五)治疗:[8] [9] [10]

1. 外科治疗可手术切除(TNM 分期为 I 和 II 期)患者应首选手术治疗,这也是肺 LCNEC 获得确诊的主要手段。但是大多数肺 LCNEC 患者因局部或全身转移而失去手术机会。早期肺叶切除或全肺切除术是首选,在采样纵隔淋巴结切除术后病理证实无淋巴结转移患者手术可改善预后。 Grand 等进行了一项肺LCNEC 与 LCC 比较的回顾性研究,结果显示两者的手术方式 (段切除术、肺叶或全肺切除术) 和 OS 无显著差异,然而他们发现肺 LCNEC 比纯 LCNEC 更容易发生脏层胸膜浸润。 Mazières 等报道 18 例 T3 和 / 或 N2 肺 LCNEC 患者行根治性手术治疗后,继续辅助放疗,1 年存活率是 27%,与淋巴结转移状态无关。Zacharias 等认为肺 LCNEC 患者行扩大的完整解剖性切除 + 系统性淋巴结清扫或有益预后。30% 的肺 LCNEC 患者可行外科治疗,因此优化围手术期治疗也可能改善预后。

2. 辅助诊疗所有(I–III 期)可外科切除的肺 LCNEC 仍应选择手术治疗,而围手术期的新辅助治疗或术后辅助化疗是防止肿瘤复发有效手段。144 例 I 期术前或术后化疗肺 LCNEC 患者回顾性分析证实预后更好,虽然该结果无统计学意义,这表明辅助治疗在早期诊断的肺 LCNEC 中应用前景被看好。目前,有关肺 LCNEC 的最佳治疗方案尚未确立,此外还不清楚是否应该待其如 SCLC 一般治疗。2006 年 Iyoda 等进行了一项以 SCLC 标准的化疗方案顺铂 + 依托泊苷辅助治疗行根治性切除肺 LCNEC 患者的单中心前瞻性研究,其结果与本中心同类无化疗患者的历史数据对比,化疗与无化疗组的 5 年 OS 为88.9%、47.4% 和 2 年 DFS 为 86.7%、47.8%。 3 年后 Iyoda 等研究结果再次证实术后予顺铂 + 依托泊苷(以铂为基础的)化疗组预后明显优于无铂化疗或术后不辅助治疗者。此外多变量分析表明含铂为基础的化疗方案可能对预后影响显著。最近一项 HGNEC(包括肺 LCNEC)患者术后接受顺铂 + 伊立替康辅助化疗 3-4 疗程的临床试验研究结果显示,三年无复发生存率(RFS)为 74%,3 年

OS 为 86%。基于以上研究结果,目前日本学者正进行一项术后以顺铂 + 依托泊苷与顺铂 + 伊立替康辅助化疗效果对比的 III 期临床试验(日本临床肿瘤组1205/1206)。然而,局限于回顾性研究及小样本数据存在太多的不足以在临床实践中提供指导性的建议。目前,肺 LCNEC 对化疗敏感的生物标记物尚未明确。鉴于此 Skov 等研究小部分神经内分泌肺癌(SCLC、TC、AC 和 LCNEC)患者的ERCC1 表达及其参与铂诱导的 DNA 损伤修复和化疗敏感性,发现 ERCC1 在低分化神经内分泌肿瘤(TC 79% 和 AC 67%)中高表达,在高分化神经内分泌肿瘤(LCNEC 19% 和 SCLC 10%)中低表达,但该差异对中位生存期并无显著影响可能与样本量太小有关。 Sarkaria 等以含铂方案新辅助化疗研究发现,该治疗手段对 OS 有益的生存曲线趋势比较明显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有可能是这部分能否手术患者不适合使用含铂方案新辅助化疗。肺 LCNEC 局部或远处进展患者放射治疗的作用仍不清楚,但也有些学者推荐使用。预防性颅脑照射主要适用于一些 SCLC 化疗后获得部分(PR)或完全缓解(CR)患者,而肺 LCNEC 目前并不建议应用。 3. 转移灶诊疗晚期或复发肺 LCNEC 患者的标准治疗方案目前尚未达成共识,但 SCLC 新辅助和围手术期治疗方法的积极临床效果也使我们对这部分肺 LCNEC 患者的治疗充满信心。 2005 年 Rossi 等通过对 83 例肺 LCNEC (65% 转移)患者探索研究其临床特点及治疗史,以及对多个酪氨酸激酶受体(Trk)行 IHC 检查以识别新的潜在治疗靶点寻找更优治疗策略。研究证实中年男性重度吸烟者、肺周围型病灶患病率高,远处转移主要为大脑、骨头和肝脏。该研究显示转移患者用含铂化疗方案的化疗反应率(RR)为 29%(包括 2 例 CR 和 4 例 PR 患者),无转移病人用其他化疗方案治疗达 CR。 2007 年 Fujiwara 等回顾性分析 22 例接受含铂 + 伊立替康 / 紫杉烷 / 长春瑞滨 / 依托泊苷或紫杉醇方案化疗的肺 LCNEC 患者 ( 其中 20 例为 IIIB 或 IV 期或复发),总 PFS 和客观缓解率(ORR)分别为 4.1 月和 59.1%。更有效的化疗方案为铂 + 紫杉醇(ORR 为 71.4%)和铂 + 伊立替康(ORR 为 55.6%),中位 OS 为 10.3 月、1 年存活率为 43%。其中接受铂 + 依托泊苷方案化疗患者仅 4 例其生存数据未见报道,以上均是小样本的研究结果。部分学者认可前辈们有关 LCNEC 亚组分析的研究结果,但笔者认为这些化疗药物的疗效还有待多中心前瞻性临床试验研究的结果证实。就化疗反应及疗效而言 LCNEC 和 SCLC 存在许多共同特征,这是否或许预示着肺 LCNEC 的治疗方式也可以效仿 SCLC、NSCLC 或其他变异型

肺癌呢。 Tokito 等分析了所谓肺「LCNEC」对不同化疗方案的治疗反应,肺「LCNEC」(由 Travis 最先报道)指小块组织学活检示神经内分泌标记物表达阳性且具有神经内分泌肿瘤形态学特征的 NSCLC。他们回顾了 24 例「LCNEC」和 10 例 LCNEC(其中 67% 和 60%) 患者接受类似 SCLC 化疗(铂 + 依托泊苷或伊立替康)方案,(平均随访 23.2 月)研究发现 RR、PFS 和中位生存时间均无统计学差异;「LCNEC」RR 为 54%,与 Igawa(50%)及 Shimada(61%)的研究结果相似。然而,与广泛期 SCLC 相比考虑到 LCNEC 术后显著的临床化疗效果,应鼓励开展与肺 LCNEC 相关新的更大的前瞻性临床试验研究来证实采用类 SCLC 治疗策略的可行性。 2 年前 Sun 等报道了 45 例肺 LCNEC 患者接受化疗相关研究,通过性别、年龄、吸烟史和神经内分泌 IHC 标记物不同接受 SCLC 治疗或标准 NSCLC 治疗,肿瘤学医师来选择化疗方案;24.4% 接受 SCLC 治疗:顺铂 + 依托泊苷 / 伊立替康;68.9% 接受标准 NSCLC 治疗是铂(吉西他滨、长春瑞滨、培美曲塞或紫杉烷);仅 1 例接受吉西他滨 + 长春瑞滨和 2 例接受 TKI 治疗。 SCLC 治疗组和标准 NSCLC 治疗组的 OS 分别为 16.5 月、9.2 月,中位 PFS 为 6.1 和 4.9 月,RR 分别为 73% 和 50%;含铂方案化疗 RR 最好,总 RR 为 60%(铂 + 吉西他滨 RR 为 41%,铂 + 培美曲塞 RR 为 7%),无铂化疗方案 RR 为 11% 和 TKI 治疗 RR 为 0%。可能受限于样本量小以上研究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该研究亦强调了含铂放疗方案对肺 LCNEC 的一线治疗至关重要。一些学者报道了其他药物对晚期肺 LCNEC 患者的治疗发现培美曲塞对其效果很小,相比其他 NSCLC 这主要归因于肺 LCNEC 的胸苷酸合成酶水平表达高,类似于 SCLC 紫杉烷似乎对肺 LCNEC 疗效较好,TKI 疗效差与肺LCNEC 的 EGFR 突变率低密切相关。 2013 年报道了两项关于非手术肺 LCNEC 患者联合使用顺铂化疗方案的多中心 II 期临床试验研究。Le Treut 等纳入了42 例(其中 29 例确诊)IIIB/IV 期肺 LCNEC 患者接受『顺铂 + 依托泊苷』化疗 3-6 疗程的前瞻性多中心无对照组 II 期临床试验,ORR 为研究终点事件,化疗效果为 31% 疾病稳定(SD)、35% 疾病进展(PD)、34% 为 PR。中位 PFS 和 OS 分别为 5 月、8 月;以上结果均无统计学差异。 Niho 等研究纳入 44 例IIIB/IV 期肺癌患者化疗的前瞻性多中心无对照组 II 期临床试验,RR 为研究终点事件,其中 30 例确诊为 LCNEC,10 例 SCLC,结果 LCNEC 的 RR 为 46.7%,SCLC 的 RR 为 80%,两组的中位存活时间为 12.6 月、17.3 月。该研究或可证

实『顺铂 + 伊立替康』有望成为 IIIB/IV 期肺 LCNEC 患者一线化疗有效方案。后续治疗 SCLC 二线治疗方案的选择包括蒽环类药物,如长春新碱、表柔比星 / 抑殖素(adriablastin)、半胱氨酸铂(cysplatinum)。以上化疗药物研究最多的是氨柔比星,已广泛应用于 SCLC 的一种人工合成拓扑异构酶 II 抑制剂,该药物目前在日本已获批使用,但美国 FDA 和欧洲 EMA 却没有获批。一项2002-2008 年回顾性研究 18 例 LCNEC 使用含铂方案一线化疗,随后 72% 患者以单剂氨柔比星二线治疗、28% 其他手段治疗,结果取得了积极疗效;ORR 为27.7%(5 例 PR,疾病控制利率(DPR)为 61%),PFS 为 3.1 月、OS 达 5.1 月。此外氨柔比星在第三 / 四线化疗中亦显示良好疗效。未来展望肺 LCNEC 的生物治疗鲜有文献报道。2005 年 Rossi 等研究 83 例肺 LCNEC 患者的分子测序与临床预后关系发现 MET 可使生存获益,MET 表达阳性中位 OS 为 18 月,MET 阴性为 24 月最近有报道含腺癌成分的复合性 LCNEC 存在 19/21 外显子 EGFR 突变活性,这表明该部分患者 EGFR 靶向药治疗或许能取得可喜的疗效。众所周知,血管生成是肿瘤进展的主要机制之一。因此抑制血管生成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子 1(STAT1)和 STAT3 信号通路可能对抗肿瘤治疗有着关键作用。有 Mairinger 等研究使用抗血管生成靶向药联合化疗探索血管生成参与 LCNEC 转移的机理。已有文献证实缺氧可诱导表达血管生成基因,从而促进淋巴管新生、血管生成、低氧诱导因子 1α(HIF-1α)的表达及转录因子等一系列反应。此外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和 Fms 相关酪氨酸激酶 4 的过表达及其激酶插入嵌合受体和 HIF-1α的低表达似乎与肿瘤的恶性生物学行为和预后差相关。新药物包括奈达铂(顺铂类抗肿瘤药)及其与伊立替康联合化疗作用目前处于临床研发阶段。其他创新性治疗靶点可从 LCNEC 侵袭性标志物且高表达的 TrkB 和 BDNF 着手研究。目前已有上述药物取得的积极临床疗效仍需要进一步研究证实,特别是探索研究如何使其对肺 LCNEC 的临床效益最大化。

(六)预后:[11]

肺 LCNEC 的生物学恶性程度与 SCLC 类似,两者各分期的生存曲线也相重叠,但较其他 NSCLC 预后生存低。尽管肺 LCNEC 患者预后差,但可切除的 I 期肺癌术后 5 年生存率为 27%-67%。Iyoda 等研究显示肺 LCNEC 总的 5 年生存率为 35.3%,5 年无病生存率(DFS)27.4%;随访发现其复发主要发生在前 2 年。出现复发原因之一是同步或异时性第二原发肿瘤的发生。

参考文献

[1]王承志,李莘,肺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临床病理分析[J]山东医药,2012,52(31):65-66

[2]谢冬,丁嘉安,肺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J].国际呼吸杂志,2009,29(18):1109-1111

[3]贺生亮、牛小伟、陈德、韩彪、马敏杰,肿瘤研究与临床,2012,24(9):648-648

[4]向辉华、刘利琼、孙海燕、杨惠雯、黎学兵,临床放射学杂志,2014,33(2):180-181

[5]王承志、李莘,山东医药,2012,52(31):65-66

[6]余勇、叶峰,中国医药指南,2013(17):710-710

[7]宁宇。赵增虎、李海,实用医学杂志,2009,25(22):3746-3746

[8]储天晴、韩宝惠、沈洁、戴资,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08,28(9):1107-1109

[9]钱哲、胡瑛、郑华、董玉杰、王群慧,中国肿瘤杂志,2016,21(2):82-87

[10]江文洋、付向宁、廖永德,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2,22(28):98-101

[11]李震宇、梅宏、许川、罗猛,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2015(6):549-549

膀胱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一例

膀胱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一例 关键词:膀胱肿瘤病例报道 患者男性,52岁,在无明显诱因下出现无痛性全程肉眼血尿3个月,不伴有尿频、尿急,排尿困难。近一个月出现下腹部胀痛,查体:一般情况尚可,体表检查未见阳性体征,膀胱检查:膀胱右侧输尿管开口处见一4.0*3.0*3.0cm的菜花状肿物,表明充血、粗糙:周围黏膜见多处出血点。实验室检查:WBCL10.8*109/L,HB:121g/L,尿BLD(+++),临床诊断:膀胱占位性病变,行部分膀胱及肿瘤切除术。 病理检查,眼观:送检标本为部分膀胱及肿瘤组织。肿瘤4.1*3.0*3.0cm,菜花状,表明灰红色,粗糙,切面灰白,质软。镜检:瘤细胞丰富呈片状或巢状分布,间质少:细胞小,呈圆形或梭形,细胞质少,核深染,可见核分裂象,瘤细胞侵及黏膜下层,伴有坏死。免疫表型:CK.EMA.Syn均阳性:LCA阴性。 病理诊断:膀胱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 讨论膀胱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较少见,主要见于老年男性,好发年龄50岁,症状主要为无痛性血尿,少数有排尿困难,肿瘤大体可呈扁平状,息肉状,菜花状或蕈伞状,半数左右混有其它肿瘤成分,如移行细胞癌、腺癌和恶性中胚叶肿瘤等,分化好的神经内分泌癌为典型类癌,更为少见。分化差着为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即非典型类癌),形态似肺的雀表细胞癌。鉴别诊断主要与非霍奇金淋巴瘤区别,后者瘤细胞常为弥漫性分布,没有

菜花状排列,LCA.CK.EMA.NSE.lgA.Syn等标记可以确诊,此外应多取材以排除其它恶性肿瘤成分,膀胱小细胞癌大多恶性度高,初诊时已属晚期,患者生存期平均10个月。 (本例免疫组化由青海大学医学院病理科于志敏副主任医师协助,特此感谢)

神经内分泌肿瘤简介

. 神经内分泌肿瘤简介、概述:1指起源于全身任何部位神神经内分泌肿瘤是一大类疾病的总称,不仅神经内分泌细胞广泛分布于人体,经内分泌细胞的良恶性肿瘤。胃肠道、还散在分布于支气管和肺、存在于一些内分泌器官或组织中,胰腺的外分泌系统、胆管和肝脏等,即所谓“弥散性神经内分泌系统。例如,存在于胃肠道的”DNES)(Diffuse Neuroendocrine System,细胞、细胞、VIP;存在于胰腺的胰岛A细胞、BEC肠嗜铬细胞()细胞、存在于甲状腺的甲状旁腺细胞、细胞;存在于皮肤的MerkelD细胞等;这些神经内分泌细胞不仅可来源于神经嵴外胚层,也可来C源于内胚层和中胚层的多能干细胞。它们具有共同的生物化学特征,作用(能摄取胺和胺前体并在细胞内脱羧产生胺或肽类激APUD如细胞。神经内分泌肿瘤比较罕见,在全部APUD素),因此也被称为,多发生于胃、肠、胰腺。神经内分泌肿1%恶性肿瘤中的比例不足、生存期长的特点。NEC除外)瘤具有恶性程度低、生长缓慢(2、分类:(1)按肿瘤发生的部位进行分类,神经内分泌肿瘤包括:1)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2)胃肠道神经内分泌肿瘤;3)肺和胸腺神经内分泌肿瘤;4)肾上腺肿瘤/嗜铬细胞瘤/副神经节瘤;6)原发灶不明的神经内分泌癌;7)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

(2)根据肿瘤是否分泌活性激素并引起特征性临床表现,分为功能性和无功能性神经内分泌肿瘤两大类。功能性的神经内分泌肿瘤,表. . 例如胃肠道类引起各种临床综合征。现为肿瘤细胞释放过多的激素,-癌可引起类癌综合征(腹泻、阵发性皮肤潮红),胃泌素瘤引起卓WDH艾综合征,胰岛素瘤引起低血糖综合征,血管活性肠肽瘤引起严重水泻、低血钾和胃酸缺乏)。无功能性神经内分泌肿(A综合征因此不伴有特征性的激素综合征。胰腺内瘤,这类肿瘤不产生激素,属于无功能性的。分泌肿瘤中45%-60%(类级神经内分泌瘤,1(3)肿瘤的分化程度和分级情况进行分类:级,包括大细胞神经神经内分泌癌,3癌);神经内分泌瘤,2级; 内分泌癌,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混合性腺神经内分泌癌。指数的高低将该类肿瘤分为三个组)根据核分裂象计数和Ki-67(4), Ki-67<3%个∕10 HPF,,核分裂象为织级别,即低级别(G11 )和3%~20%Ki-67 为G2中级别(,核分裂象为2~20个∕10 HPF,)。>HPF,Ki-6720%20 高级别(G3,核分裂象>个∕10 、临床表现:3)有功能性的神经内分泌肿瘤常表现为过量分泌肿瘤相关物质引1(起的相应症状:)类癌综合征:突发性或持续性头面部、躯干部皮肤潮红,可因酒1对羟基苯胺的食物如巧克力、香3-精、剧烈活动、精神压力或进食含蕉等诱发;轻度或中度的腹泻,腹泻并不一定和皮肤潮红同时存在,可能与肠蠕动增加有关,可伴有腹

非小细胞肺癌神经内分泌表达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论著· 基金项目:广州市科委科研基金资助项目(97-J -06-01) 作者单位:510120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欧阳能太、丁静、冉丕 鑫、钟南山);广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病理科(陈国勤)非小细胞肺癌神经内分泌表达的检测 及其临床意义 欧阳能太 陈国勤 丁静 冉丕鑫 钟南山 【摘要】 目的 为研究非小细胞肺癌的神经内分泌分化状况及其对化疗疗效的影响。方法 应 用Western 印迹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检测了42例非小细胞肺癌(鳞癌18例、腺癌17例、大细胞 癌4例、肺泡细胞癌3例)组织中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 )、嗜铬粒素A (CgA )和突触素(SYN )的表 达,并用电镜观察了上述病例的神经内分泌颗粒的超微结构。对35位患者进行了化疗反应的观察。 结果 (1)Western 印迹法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 )中检测NSE 、CgA 和SYN 的阳性率分别为66.7%、 19.0%和33.3%,均高于免疫组化的45.2%、9.5%和26.2%。(2)Western 印迹法和免疫组化的检测 结果与肺癌的组织学类型和分化程度无明显关系。(3)化疗有反应组的3种标记物在免疫组化和 Western 印迹检测中阳性率均高于化疗无反应组(P <0.05)。结论 NSCLC 中存在较高比例的神经内 分泌分化,其中NSE 阳性率最高,SYN 次之,CgA 的检出率则较低。Western 印迹法和免疫组化对非小 细胞肺癌中神经内分泌成分的诊断均有重要帮助,以Western 印迹法更为敏感。神经内分泌分化可能 是影响NSCLC 对化疗反应的重要因素之一。 【关键词】 肺肿瘤; 神经内分泌; Western 印迹; 免疫组织化学; 化疗 Detectio n of neuroendocrine differentiation in NSCLC and its clinical significance O UYA NG Nengtai *, CHEN Gu oqin ,DING Jing ,et al .*G uangzhou Institute of Respir ato ry Dis eas e ,Guang zhou 510120,China 【Abstract 】 Objective To study differentiation of neuroendocrine (NE )in non -small cell lung carcinoma (NSCLC )and its effect on the respons iveness to chemotherap y .M ethods Neuron -specific enolase (NSE ), chromogranin A (CgA )and synaptophysin (SYN )were detected in 42cases of NSCLC by using Western blot and immunohistochemistry .Electron microscopy was also used to observe the ultrastructure of NE granule in above specimens .The relations hip between the chemotherapeutic respons iveness and the differentiation of NE in carcinoma tissues was evaluated .Results (1)The pos itive rate of NE detected by Western blot is higher than that detected by immunohistochemistry and electron microscopy .(2)There is no relationship bet ween the expression of NE and the type of lung carcinoma as well as the differentiated degree of carcinoma .(3)The positive rate of three markers detected by immunohistochemistry and Western blot methods in the group of respons ive to chemotherapy is higher than that in non -responsive group (P <0.05).Conclusions There is a high rate of NE differentiation in NSCLC ,of which NSE ′s rate is highest ,SYN takes second place ,and CgA ′s rate is lowest .Immunohistochemistry and Western blot method are both very useful for the diagnosis of NE differentiation in NSCLC .The sensitivity of Western blot is higher than immunohistochemistry .The differentiation of NE may be one of the factors effected the chemotherapy in NSCLC . 【Key words 】 Lung neoplas m ; Neuroendocrine ; Western blot ; Immunohistochemistry ;  Chemotherapy 非小细胞肺癌(NSCLC )与小细胞肺癌(SCLC )不 同,后者具有明显的神经内分泌(NE )分化特征,属 于神经内分泌性肿瘤,它们的治疗和预后亦有明显 的差别。但近年来发现部分NSCLC 亦具有NE 分化 特征。其意义如何,目前尚无定论。神经特异性烯 醇化酶(NSE )、突触素(synaptophysin ,SYN )和嗜铬粒 素A (chromogranin A ,CgA )等是神经内分泌分化的重要标记物,以前多用电镜和免疫组化方法进行检测,但由于取材局限,对于肿块较大伴有灶性神经内分泌分化的肿瘤势必难以准确反应阳性率。Western 印迹法(Western blot )在分子生物学研究中广泛用于微量蛋白水平的测定,与免疫组化比较,除更为敏感外,还可以多部位取材,此方法应用于肿瘤的NE 分化检测的研究文献报道不多。我们采用Western 印迹法以及免疫组化和电镜检测了42例非小细胞肺

胃神经内分泌癌1例报告

胃神经内分泌癌1例报告 发表时间:2011-06-24T16:58:35.733Z 来源:《中国健康月刊(学术版)》2011年第4期供稿作者:隋心[导读] 胃的肿瘤大多能通过胃镜和上消化道钡餐检查而被发现。B超、CT及MRI检查是常规的影像学检查手段。 隋心 【关键词】胃;神经内分泌癌;病例报告【中图分类号】R6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4-0169-01 患者,女,40岁。因腹痛、黑便、头昏3天,一过性意识障碍4小时入院。患者3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隐痛,位于上腹正中,呈阵发性,无放射痛,与进食及体位无关,排柏油样大便,每日1次,每次量约50g-100g,伴有恶心,头昏,乏力,活动后明显, 4小时前患者上班途中出现一过性意识障碍。查体:重度贫血貌,腹平软,剑突下压痛,无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肝肾区无叩痛,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正常。胃镜示胃窦见一0.8×0.8cm球形血痂,表面见新鲜出血,周围黏膜充血水肿隆起糜烂,幽门口黏膜充血水肿,镜下胃窦溃疡性质待定,行手术治疗,术中见:腹腔内大网膜与胃壁,肝脏多处粘连,胃窦部可扪及一个约2cm×2cm大小质硬区域,切除远端胃大部后剖视标本见胃窦前壁一个2cm×2cm大小溃疡,表面破溃,无活动性出血,胃腔内无血凝块。患者术后病理经免疫组化及远程会诊:胃部肿瘤位于粘膜下细胞圆形,形态规则,部分细胞呈长圆形,呈实性团样、索样、片状排列,血管丰富,侵犯深肌层,近浆膜层,考虑为胃神经内分泌癌。(如图1、2) 讨论 神经内分泌癌(neuroendocrine carcinoma.NEC)是一类能够将胺的前体摄取.通过脱羧作用,合成和分泌胺及多肽激素的恶性肿瘤[1]。原发于胃的内分泌肿瘤十分罕见,占整个消化道内分泌肿瘤的 2%~6% 。在所有胃癌中,内分泌肿瘤仅占 0.1% ~ 0. 9%。 胃神经内分泌肿瘤可分为3种类型:高分化神经内分泌肿瘤(类癌),高分化神经内分泌癌(恶性类癌)和低分化神经内分泌癌(小细胞癌)。多数学者认为,胃神经内分泌肿瘤的分化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胃内分泌细胞增生一异型增生一胃类癌(高分化)一不典型类癌(中间分化)一神经内分泌癌(低分化)。 胃的肿瘤大多能通过胃镜和上消化道钡餐检查而被发现。B超、CT及MRI检查是常规的影像学检查手段。但神经内分泌癌与腺癌影像学不易鉴别,确诊最终须依靠病理组织学检查。 胃神经内分泌癌辅助诊断方法:免疫组化是最常用的方法,较常用的有QrA、Syn及NSE等,而CgA和Syn则有很高的特异性。铬粒素A(CgA)水平是神经内分泌肿瘤(NET)的特异性指标,临床最为常用。血清CgA的敏感性与肿瘤类型、分化程度及大小有关。在正常人或非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中CgA也有轻度升高,但水平较低。研究表明60%-80%的胃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中血清CgA水平高于正常,而CgA恰恰是神经内分泌细胞中分泌颗粒所释放的代表其分泌特征的物质。本患者免疫组化:CgA(+),Syn(+)。 胃神经内分泌癌的治疗方式有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全身化疗,生物治疗、靶向药物治疗等[2]。 总之,手术是治疗胃神经内分泌癌达治愈目的的惟一手段,但对已有转移者效果较差,放射治疗仅适用于控制脑转移或控制骨转移所致的疼痛;全身化疗一般不作为常规和优选治疗方案,可作为综合治疗的一种手段;生物治疗主要用于控制由原发肿瘤或转移灶过量的自分泌激素或神经分泌所致临床症状;目前,靶向药物治疗是研究的新方向,但对胃神经内分泌癌疗效的提高,有待于人们对神经内分泌癌生物学行为更深入的研究以及新的靶向药物的发现和多中心、多学科的联合试验和总结。 参考文献 [1]萧树东,许国铭.中华胃肠病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840-843 [2]王白石,刘洪一,贾宝庆.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的治疗研究进展.山东医药.2010,54(34):115-116作者单位:264400威海市文登中心医院

肺支气管神经内分泌肿瘤的研究现状

《中国癌症杂志》2012年第22卷第5期 CHINA ONCOLOGY 2012 Vol.22 No.5 389 肺支气管神经内分泌肿瘤的研究现状 郑容亮 综述 常建华 审校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化疗科,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肿瘤学系,上海200032 [摘要] 支气管肺神经内分泌肿瘤约占所有肺恶性肿瘤的20%,可分为典型类癌、不典型类癌、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和小细胞肺癌,其中小细胞肺癌为支气管肺神经内分泌肿瘤最常见的类型。支气管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诊断主要依靠细胞神经内分泌形态及神经内分泌标志物。现就其临床病理特点、分子特征和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关键词] 肺肿瘤;神经内分泌;研究现状 DOI:10.3969/j.issn.1007-3969.2012.05.014 中图分类号:R73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3639(2012)04-0389-07 The research status of bronchopulmonary neuroendocrine tumor ZHENG Rong-liang, CHANG Jian-hua (Department of Chemotherapy, Fudan University Shanghai Cancer Hospital, and Department of Oncology, Shanghai Medical College, Fudan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32, China) Correspondence to:CHANG Jian-hua E-mail:changjianhua@https://www.wendangku.net/doc/da596772.html, [Abstract ] Bronchopulmonary neuroendocrine tumor takes up about 20% of all the lung malignancy and can be classified as typical carcinoid, atypical carcinoid, large cell neuroendocrine carcinoma and small cell lung cancer. It is mainly diagnosed by cell neuroendocrine morphology and neuroendocrine marker. This review was tended to profile the clinical pathology character, molecular feature and the research status of bronchopulmonary neuroendocrine tumor. [Key words ] Lung neoplasms; Neuroendocrine; Research status 通信作者:常建华 E-mail:changjianhua@https://www.wendangku.net/doc/da596772.html, 目前在世界范围内,肺癌仍是癌症死亡的重要原因。支气管肺神经内分泌肿瘤(bronchopulmonary neuroendocrine tumor,BP-NET)是发生于肺和支气管上皮的神经内分泌肿瘤,约占所有肺恶性肿瘤的20%,具有其特殊的生物学行为。本文旨在对BP-NET的临床、病理、预后、治疗和分子特征作一综述。 现阶段B P -N E T 仍按照2004年W H O 分类法分成以下4种主要类型[1]:典型类癌(typical carcinoid,TC)、不典型类癌(atypical carcinoid,AC)、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large cell neuroendocrine carcinoma,LCNEC)和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按照分化程度亦可分为低级别(TC)、中级别(AC)和高级别(LCNEC 和SCLC)NET,其恶性程度依次递增。在BP-NET 的分期上,最新的第7版UICC/AJCC分期系统推 荐TNM分期适用于TC、AC和LCNEC [2]。而对于SCLC,临床上常将其分为局限期和广泛期。BP-NET的共同特点为:①具有神经内分泌形态(neuroendocrine morphology),包括:器官样、玫瑰花结样、外周栅栏样和小梁样排列[3];②神经内分泌标志物(neuroendocrine marker)阳性,其中常用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相对较高的有嗜铬粒蛋白、突触素和CD56(N-CAM)[4]。而每种BP-NET 又各有特点,下面将分别叙述。1 类癌(包括TC和AC)1.1 临床特点 类癌的平均发病年龄约为45~55岁,且没有性别差异[5]。临床上除了一般的呼吸系统症状外,类癌由于经常分泌活性激素,因而副肿瘤综合征也较为常见。1.2 病理组织学特征 类癌镜下细胞结构的特点包括:多边形或梭形的形态一致性、中度丰富的嗜酸性细胞质、 万方数据

右上肺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综合分析报告

前言 肺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LCNEC)是一种高度恶性神经内分泌肿瘤,属于大细胞 癌的变异亚型,但其生物学特性类似于小细胞肺癌.肺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同时具备神经内分泌形态学特征和神经内分泌分化特征,具有较强的侵袭性,单独手术治疗疗效差,包括辅助化疗在内的多学科治疗有望提高患者的预后. 一、病例资料 1.患者,男,66岁。 2.因“右侧股骨下段转移癌术后1月”入院。 3.体健。否认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病史。否认食物及药物过敏史。 4.体温 36.5℃,脉搏 79次/分(规则),呼吸 20次/分(规则),血压 120/80mmHg 。神志清楚,发育正常,体质消瘦,皮肤未见明显出血点及皮疹,全身浅表淋巴结无明显肿大,颈静脉无怒张,双肺呼吸音清,无明显干湿性啰音,心律齐,无杂音,腹部平软,无明显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双下肢无水肿。右侧下肢石膏外固定,肢端末梢循环好。 5.2017-2-16龙山县人民医院右侧膝关节MRI检查示右侧股骨下段骨髓腔内异常信号,考虑良性骨肿瘤 诊断:右上肺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 诊断依据:门诊资料:2017-2-16龙山县人民医院右侧膝关节MRI检查示右侧股骨下段骨髓腔内异常信号,考虑良性骨肿瘤;2017-3-22湖南省肿瘤医院病理切片会诊示右股骨下段符合转移性低分化癌,考虑神经内分泌癌,建议查肺等处。2017-3-23龙山县人民医院胸部CT检查示右上肺前段小片状阴影,占位性病变不完全排除。2017-3-24本院门诊胸部CT检查示右肺上叶前段结节,纵隔肿大淋巴结可能,建议进一步检查(仔细阅片可见肺部右上肺占位,纵隔2R、4R明显肿大淋巴结)。2017年3月份该院股骨拍片示内固定位置尚可。入院后辅检:生化检验报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33.89 ng/ml ↑。免疫检验报告:乙型肝炎表面抗体测定阳性(+) P,乙型肝炎核心抗体测定弱阳性(±) P。免疫检验报告:甲型肝炎抗体测定阴性(-) ,丙型肝炎抗体测定阴性(-)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测定阴性(-) ,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测定阴性(-) 。上中腹部

一例小细胞肺癌伴脑转移性神经内分泌癌的护理查房 - 中医

一例小细胞肺癌伴脑转移性神经内分泌癌的中西医护理查房 简要病史 患者,女,23岁,因“左肺混合性小细胞癌1年余,脑转移性神经内分泌癌术后1年余,8次化疗,肺部病灶放疗后予中医治疗”入院。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中医辨证:气阴两虚证。1月29日行CCNU+EP方案化疗,过程顺利,1月30日晨患者起来上厕所突然出现晕厥,呼之不应,两眼上翻。即测BP110/80mmHg,空腹血糖2.5mmol/L,HR:80次/分,律齐。予吸氧。后患者自行缓解,应答清楚。查血电解质:k:3.3mmol/L Na:131 mmol/L 考虑化疗胃热型,急性胃炎可能,予清热益胃,口服庆大霉素消炎,MG3,力太等营养支持治疗中。 临床表现 气阴两虚型 主证:咳嗽少痰,痰粘色灰白,不易咯出,咳声低弱,或痰带血丝,或胸痛隐隐,气短、神疲乏力,面色白光白,自汗或盗汗,恶风,纳呆,口干不多饮,舌淡红苔薄,脉细弱。 化疗胃热型 主证:恶心,呕吐,纳呆,胃胀或胃中烧灼感,口干不饮,饮或食入即吐,呕吐涎沫,甚吐胆汁,头晕,乏力,舌红苔薄黄或干,脉细数或滑数。 脑转移的中医药治疗 主症:头晕、头痛,呕吐痰涎,视物模糊,烦躁不安,单侧肢体活动不利,舌暗红,苔白或白腻,脉弦滑。 一般以颅压增高的表现为多见,常有剧烈性头疼,晨起较重,咳嗽或任何其他增加颅内压的活动均会使之加重。 乏力,转移到小脑后,可有共济失调,指鼻、眼试验,膝腱试验阳性 有时有偏瘫、谄妄、眼球震颤、复视等 少数病例出现幻觉、妄想、性格改变 有时第一症状即出现抽搐和突然昏厥 早期眼底检查甚至脑电图检查,无阳性表现 治疗 气阴两虚型:益气养阴,解毒消积 化疗胃热型:清热益胃,化痰止吐 脑转移的中医药治疗:祛风活络,化痰开窍 1.皮质类固醇激素:地塞米松首选,起始剂量为16-36mg,如效果不佳,可渐加量至100mg/ 日。随着症状的稳定和其他更有效治疗的完成,地塞米松的剂量应在几周内逐渐减少,然后停止用药。 皮质激素用药6-24小时之内可出现反应,3-7日内效果达高峰 60-80%患者症状将有暂时的缓解 缓解全身性的症状(如头疼、神志迷乱)比局限性症状(如轻偏瘫)效果好 2.放疗:对所有患者是最基本的治疗 全颅放疗,因为脑转移一般为多发的。 总量3000~5000cGY,分次剂量不超过200 cGY。 80%的患者最初效果较好 69%的患者放疗后头痛完全缓解

胃低分化神经内分泌癌一例

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电子版) 2011 年4月第5 卷第2 期 Chin Arch Gen Surg ( Electronic Edition ),April 2011,Vol 5,No.2 DOI: 10.3877/cma.j.issn.1674-0793.2011.02.016 作者单位: 510026广州,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外二科 通信作者: 兰平, Email: lpzm@https://www.wendangku.net/doc/da596772.html, 患者男, 52 岁, 因 “上腹部隐痛 3 个月” 于 2009 年 12 月 9 日入院。 3 个月前患者无明显出现上腹部隐痛, 以剑突下为主, 空腹时明显, 进食后疼痛可缓解, 疼痛与体位、 活动无明显关系, 体重下降不明显。 既往史及个 人史无特殊。 家族史: 哥哥及舅舅均因胃癌逝世。 查体: 上腹部轻压痛, 未触及明显肿物, 直肠指检未触及盆底 异常。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 尿常规及大便常规未见异常, 肿瘤标志物 CEA、 CA125、 CA199 均 (-)。 胃镜见胃窦 部小弯侧隆起灶 (Bormman I 型), 大小4.5cm×3.2cm, 活检病理提示低分化腺癌。PET-CT 见胃窦部软组织密 度肿块代谢活跃, 腹腔、 腹膜后 (包括病灶旁、 胃小弯旁、 腹主动脉旁) 多发肿大代谢活跃淋巴结, 最大为 3.6cm×3.8cm, 肝脏、 肾脏多发囊肿。2009 年 12 月 24 日行胃肿物扩大根治术 (D3根治术)。术后患者补液量 控制在2500~2750ml, 术中输浓缩红细胞 2U。 术后 45h 患者出现急性左心衰, 经转入 ICU 抢救后好转, 后出 现反复胸腔积液和腹腔积液, 经超声引导穿刺引流后好转出院。 术后病理及免疫组化结果: 肿瘤细胞圆形, 成巢状弥散分布, 核分裂相易见, CK (+), CEA (+), SYN (+), NSE (+), CD56 (-), CgA (-), ER (-), PR (-), C-erb-2 (-), LCA (-), 免疫组化结果提示胃神经内分泌癌。病理分期: T4N1M1, IV 期 (C16.9M8246/3), 由于存在远处淋巴结转移, 其分期归为IV 期。(图1) 讨论 神经内分泌肿瘤为一少见肿瘤, 发病率约 1/100,000年, 其中由胃肠道起源的约占总数 10% [1] 。胃低 分化神经内分泌癌仅占所有胃癌的 0.52% [2] , 发生率较低且预后较差。发生于胃肠道的神经内分泌癌临床症 状不典型, 通常表现为呕吐、 腹胀、 便血、 肠道梗阻表现等, 而消化道外临床表现常为脸色潮红、 出汗、 支气管 痉挛等。全身症状可为伴随肠道症状出现, 也可为首要症状, 后者则常可造成临床的误诊。 由于肿瘤可分泌多种氨基酸或短肽, 常用实验室检测手段为测定血浆 CgA (chromogranin)、 5-HT (sero- tonin)、 5-HIAA (5-hydroxyindoleacetic acid ) 水平等, 上述的几类物质水平高低与消化道外表现有密切关系 [3] 。 消化道发生的神经内分泌癌恶性度较高, 一旦发现常为临床晚期, 常见的转移部位为远处淋巴结转移 (如系 膜根部淋巴结、 腹主动脉旁淋巴结、 腹膜后淋巴结)。 CT 可对肿瘤局部侵犯及远处转移进行评估, 为临床分期 提供了基础, 但难以判定肿瘤性质。消化内镜可通过活检明确病变性质, 由于内镜下获取的组织较少, 难以行免 疫组化检查, 常被误诊为腺癌 [4,5] 。本例中术前胃镜检查诊断为胃来源的腺癌, 而经术后病理和免疫组化证实 为神经内分泌癌, 综合文献报道, 术前对 NET 的性质判定存在困难。 胃低分化神经内分泌癌一例 曾杨 何晓生 何小文 吴小剑 兰平 · 病例报告 · 图1 胃神经内分泌癌大体及光学显微镜下表现 (HE 染色×40 倍) ·148·

神经内分泌肿瘤简介

神经内分泌肿瘤简介 1、概述: 神经内分泌肿瘤是一大类疾病的总称,指起源于全身任何部位神经内分泌细胞的良恶性肿瘤。神经内分泌细胞广泛分布于人体,不仅存在于一些内分泌器官或组织中,还散在分布于支气管和肺、胃肠道、胰腺的外分泌系统、胆管和肝脏等,即所谓“弥散性神经内分泌系统(Diffuse Neuroendocrine System,DNES)”。例如,存在于胃肠道的肠嗜铬细胞(EC);存在于胰腺的胰岛A细胞、B细胞、VIP细胞、D细胞;存在于皮肤的Merkel细胞、存在于甲状腺的甲状旁腺细胞、C细胞等;这些神经内分泌细胞不仅可来源于神经嵴外胚层,也可来源于内胚层和中胚层的多能干细胞。它们具有共同的生物化学特征,如APUD作用(能摄取胺和胺前体并在细胞内脱羧产生胺或肽类激素),因此也被称为APUD细胞。神经内分泌肿瘤比较罕见,在全部恶性肿瘤中的比例不足1%,多发生于胃、肠、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具有恶性程度低、生长缓慢(NEC除外)、生存期长的特点。 2、分类: (1)按肿瘤发生的部位进行分类,神经内分泌肿瘤包括:1)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2)胃肠道神经内分泌肿瘤;3)肺和胸腺神经内分泌肿瘤;4)肾上腺肿瘤/嗜铬细胞瘤/副神经节瘤;6)原发灶不明的神经内分泌癌;7)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 (2)根据肿瘤是否分泌活性激素并引起特征性临床表现,分为功能性和无功能性神经内分泌肿瘤两大类。功能性的神经内分泌肿瘤,表

现为肿瘤细胞释放过多的激素,引起各种临床综合征。例如胃肠道类癌可引起类癌综合征(腹泻、阵发性皮肤潮红),胃泌素瘤引起卓-艾综合征,胰岛素瘤引起低血糖综合征,血管活性肠肽瘤引起WDH A综合征(严重水泻、低血钾和胃酸缺乏)。无功能性神经内分泌肿瘤,这类肿瘤不产生激素,因此不伴有特征性的激素综合征。胰腺内分泌肿瘤中45%-60%属于无功能性的。 (3)肿瘤的分化程度和分级情况进行分类:神经内分泌瘤,1级(类癌);神经内分泌瘤,2级;神经内分泌癌,3级,包括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混合性腺神经内分泌癌。 (4)根据核分裂象计数和Ki-67指数的高低将该类肿瘤分为三个组织级别,即低级别(G1,核分裂象为1 个∕ 10 HPF,Ki-67<3%),中级别(G2,核分裂象为2~20个∕10 HPF,Ki-67 为3%~20%)和高级别(G3,核分裂象>20 个∕10 HPF,Ki-67>20%)。 3、临床表现: (1)有功能性的神经内分泌肿瘤常表现为过量分泌肿瘤相关物质引起的相应症状: 1)类癌综合征:突发性或持续性头面部、躯干部皮肤潮红,可因酒精、剧烈活动、精神压力或进食含3-对羟基苯胺的食物如巧克力、香蕉等诱发;轻度或中度的腹泻,腹泻并不一定和皮肤潮红同时存在,可能与肠蠕动增加有关,可伴有腹痛;类癌相关心脏疾病,如肺动脉狭窄、三尖瓣关闭不全等;其它症状如皮肤毛细血管扩张症、糙皮病等,偶见皮炎、痴呆和腹泻三联征。

女性生殖道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

?综述?女性生殖道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 韩肖燕 综述,向 阳,王友芳 审校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北京 100730) 【摘要】 神经内分泌癌起源于人体内广泛分布的神经内分泌细胞,最常见于肺和消化道。通常按 瘤细胞分化程度的不同,分为3个类型:类癌(高分化)、不典型类癌(中分化)及小细胞癌(低分化)。女 性生殖道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十分罕见,恶性程度高,易早期发生血道播散和淋巴结转移,预后极差。 现对女性生殖道各部位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和诊治现状作一综述,以期提高临床医生 对此类少见肿瘤的认识。 【关键词】 小细胞癌;神经内分泌癌;妇科肿瘤 中图分类号:R737.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379(2008)07-0541-03 神经内分泌癌起源于人体内广泛分布的神经内分泌细胞,瘤细胞具有嗜银性,能合成和分泌胺及多肽激素,发挥神经递质、激素、旁分泌调节因子的作用。除传统的内分泌器官外,肺、胃肠道、甲状腺、肝、子宫颈、卵巢、前列腺、膀胱等多个部位均能发生此类肿瘤。通常按瘤细胞分化程度的不同,分为3个类型:类癌(高分化),不典型类癌(中分化)及小细胞癌(低分化)。其中,小细胞癌恶性程度高,易发生早期转移,预后极差。女性生殖道小细胞癌仅占全部妇科恶性肿瘤的2%,以宫颈发生的比例最高,其次为卵巢和子宫内膜,外阴阴道发病则十分罕见[1]。此类肿瘤能表达特有的神经内分泌标志物如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嗜铬素A (Cg A),突触素(Syn)等,免疫组化检测有助于诊断。现对女性生殖道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的临床特征与诊治作一综述,以期提高临床医生的认识。 1 宫颈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 1997年,美国病理医师协会和国家癌症研究所对宫颈神经内分泌癌分类如下:典型类癌、非典型类癌、大细胞及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2]。其中,小细胞癌所占比例最高,较之其它类型,预后更差[3]。宫颈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最早在1958年由W entz和Reagan报道,其组织学发生是存在争议的。宫颈的嗜银细胞能发生恶性转化,导致肿瘤发生,有时还能分泌多肽激素。另有学者认为是多能细胞向神经内分泌方向分化而成。相当比例的肿瘤中HP V16、18阳性[4-6]。宫颈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约占所有宫颈癌的2%~5%[7],平均发病年龄42~47岁,肿瘤常呈内生性生长,恶性程度高,易浸润宫颈深肌层,发生早期血行和淋巴道转移,淋巴结转移率(50%)明显高于鳞癌(18%)。临床多表现为阴道流血,约20%的患者可无症状[1,7]。宫颈小细胞癌缺少典型的先驱病变,如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同时肿瘤细胞一般不侵犯表面上皮,致使巴氏细胞学检查多为阴性。近年随着细胞学制片技术的改进及T BS分类系统的广泛应用,筛查时能发现宫颈小细胞癌一定的细胞学异常,如HSI L,因此,细胞学筛查可能有助于提高此病的检出率[8-10]。宫颈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常与腺癌或鳞癌并存,组织学上,与其他部位的小细胞癌不易区分,部分病例易误诊为低分化非角化鳞癌、胚胎性神经细胞瘤、间质肉瘤、非霍奇金淋巴瘤等[7]。免疫组化检测有助于鉴别,90%以上的宫颈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至少表达一种神经内分泌标志物,约50%患者NSE、Cg A、Syn3种标志物均阳性[1,11]。 宫颈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的治疗缺乏足够的经验,由目前的文献报道及各中心的经验总结来看,普遍认为,此类肿瘤同肺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具有相同的组织学特征,因此,可借鉴肺小细胞癌的治疗模式。手术和同步放化疗用于局部控制,全身性的化疗则用于防止远处转移[7]。治疗前的全面评估十分重要,胸部、腹部和盆腔CT扫描有助于了解疾病范围。具体治疗方案的选择主要取决于临床分期和肿瘤范围。早期患者应积极行子宫广泛切除术,术后辅以放疗和化疗。进展期或晚期患者通常接受放疗和(或)化疗,同时应注重患者的生存质量[11]。宫颈小细胞癌对化疗敏感,鉴于它容易发生远处转移的特性,治疗时化疗应列为常规。Ber múdez等[4]研究认为,局部晚期的宫颈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对新辅助化疗反应率高(84.7%),化疗后可明显提高手术可切除率。化疗方案中以VAC/PE(长春新碱、阿霉素、环磷酰胺/顺铂、依托泊苷)效果为佳。近年研究发现,化疗反应率最高的是依托泊苷和铂类,故更推荐BEP方案。重组GSF 生成因子、促红细胞生成素、胸腺肽等生物因子的辅助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1]。 宫颈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患者的5年无病生存率仅为36%,明显低于宫颈鳞癌(71%)。临床ⅡB期及以上的患者常在诊断后的3年内死于此病[1]。V is wanathan等[11]研究认为,肿瘤大小和疾病分期与预后密切相关。随诊期间所有生存者均为肿瘤直径小于4c m的临床早期Ⅰ B1 期患者。其他影响预后因素有淋巴结转移、间质深层浸润、切缘状态及单一的小细胞癌组织学类型等。A lfsen等[12]采用多因素分析显示,淋巴结阳性是影响预后的最重要因素。DNA倍体分析也有助于评估预测疾病的临床行为。二倍体多见于早期病例,且预后较好,晚期病例中DNA异倍体的比例明显升高[7]。 145 现代妇产科进展2008年7月第17卷第7期 Pr og Obstet Gynecol,July2008,Vol117,No17

胃肠道神经内分泌肿瘤的临床病理及预后分析

胃肠道神经内分泌肿瘤的临床病理及预后分析 发表时间:2016-01-25T16:20:05.773Z 来源:《医师在线》2015年10月第21期供稿作者:杨志惠[导读] 凉山州第一人民医院此肿瘤可分析肽类激素、血管活性肽及神经胺等特性,可发在全身多种器官组织中。 杨志惠 凉山州第一人民医院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 615000 【摘要】:目的:浅谈胃肠道神经内分泌肿瘤的临床病例以及预后分析。方法:对我院2012至2014年收治的43例为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进行临床病历资料的回顾性分析。并选用免疫组化检测方式,对比不同种类的发病年龄、肿瘤部位、临床表现以及病例特性。采取电子通讯、上门调查或定期复诊等方式进行患者预后随访,借此分析预后。结果:本次研究中所有患者可分为高分化神经内分泌肿瘤 (G1)、高分化神经内分泌肿瘤(G2)、神经内分泌癌(NEC)以及混合型腺神经内分泌癌(MANEC),四类;肿瘤位置分为前肠、中肠、后肠,不同种类内分泌肿瘤病理特征均有所差异。四种胃肠道内分泌肿瘤中存活率分别为100%、94%、80%、25%。结论:不同种类胃神经内分泌肿瘤的病理特性及预后均有所不同,其中G1和G2为早期病变,患者术后效果较好,NEC和MANEC恶性程度较高,侵袭性高,患者预后不良。 【关键词】:胃肠道神经内分泌肿瘤、临床病例、预后分析神经内分泌肿瘤(neuroendocrine neoplasms),以下简称NENS,为一种来源于多种神经内分泌细胞及肽能神经远的异质性肿瘤[1]。此肿瘤可分析肽类激素、血管活性肽及神经胺等特性,可发在全身多种器官组织中,其中胃肠道神经内分泌肿瘤较为常见。为此在2010年(WHO)对神经内分泌肿瘤提出新型分类方式。在目前手术切除是治疗此类肿瘤的首选治疗方式,但对患者术后生存的影响尚不明确,因此本文就针对我院2012至2014年收治的胃肠道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病理特征及可能影响患者术后的原因并进行探讨,整理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我院2012至2014年收治的43例为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进行资料整理并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病例及预后分析。所有患者中男性32例,女性11例,年龄在38~6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5.3±2.4)岁。具有手术切除病理资料者37例,具有内镜资料者18例。 1.2 方法 对收治的43例患者进行肿瘤标本取样,取样完成后使用浓度为10%的福尔马林进行固定,然后进行取材,在石蜡包埋后制片,4mm连续切片后用HE染色,最终用光镜,镜下观察并记录。本次研究中所取标本均采用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抗嗜铬素A抗体(CgA)、上皮膜抗原(EMA)、细胞角蛋白(CK)、抗突触素抗体(SYN)免疫组化染色,但部分标本经抗5-羟色胺(5-HT)、生长抑素(SS)、降钙素抗体(CT)免疫组化进行染色[2]。 1.3 统计学方法及随访方式 本次研究所得数据均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具有统计学意义,以P<0.05表示。并采用电子通讯、上门调查或定期复诊等方式对患者预后进行随访。 2 结果 2.1 病理特征及分型 本次研究中所有患者可分为4类:其中高分化神经内分泌肿瘤G1:12例; 高分化神经内分泌肿瘤G2:17例; 神经内分泌癌(NEC):10例; 混合型腺神经内分泌癌(MANEC):4例。病理位置有前肠24例、中肠13例、后肠6例。不同种类胃肠道神经内分泌肿瘤病理表现具有不同,详见表1。

神经内分泌肿瘤.

【诊疗知识】神经内分泌肿瘤 [导读]神经内分泌肿瘤是一类起源细胞遍布于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肿瘤,可以产生和分泌常见的激素。最常见的肿瘤发生部位为消化系统和支气管-肺区域。神经内分泌肿瘤的发病率不断上升,在美国为仅次于大肠癌的第二大胃肠道肿瘤。 一、神经内分泌肿瘤简介 神经内分泌肿瘤是一类起源细胞遍布于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肿瘤,可以产生和分泌常见的激素。最常见的肿瘤发生部位为消化系统和支气管-肺区域。神经内分泌肿瘤的发病率不断上升,在美国为仅次于大肠癌的第二大胃肠道肿瘤。大部分神经内分泌肿瘤生长缓慢,早期难以发现,通常都是在已经发生转移之后才诊断出来,淋巴结和肝脏是最常见的转移部位。提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临床表现有:潮红、腹泻、腹痛、消化不良、脂肪泻、气喘、溃疡、低血糖、风疹、糙皮病、咖啡牛奶斑等。 原发灶的完全性手术切除是最主要的治疗手段。 二、神经内分泌肿瘤病因 神经内分泌肿瘤的病因未明。多为散发,少数可见家族聚集性。神经内分泌肿瘤起源于胰岛细胞、胃肠组织(来源于整个肠道的弥漫性神经内分泌细胞)、呼吸道上皮细胞内的神经内分泌细胞和分布在甲状腺的滤泡旁细胞(这类肿瘤被称为甲状腺髓样癌)。 三、神经内分泌肿瘤病理解剖 3.1 神经内分泌肿瘤镜下特点 肿瘤细胞较小,呈多边形、卵圆形,胞浆中等量,核圆较深染,染色质分布较均匀,无明显核仁。细胞排列方式可呈实心巢状、结节状、菊形团状等。核分裂像少见。 3.2 小细胞NEC镜下特点 小或中等大小癌细胞,像淋巴细胞,大小约十成熟淋巴细胞的2倍,胞浆少,弥漫性或呈巢状生长。核分裂像常见,坏死比较常见,1/4的病例混杂少量(<30%)腺癌或鳞癌成分。典型的小细胞癌HE即可判断。 3.3 大细胞NEC镜下特点 肿瘤由大细胞组成,大细胞可呈巢状、小梁状、菊团形状和栅栏状排列。与小细胞癌相比,LCNECs细胞的胞质丰富,核空泡化明显,核仁突出,常可见到局部的坏死。必须有两个神经内分泌标记物(CgA,Syn,CD56)阳性才能诊断为LCNEC. 四、神经内分泌肿瘤分类分型 4.1 神经内分泌肿瘤按组培起源分类 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属于中肠)

肺神经内分泌肿瘤病理诊断共识要点

? 标准与规范? DOI:10.3760/cma.j.issn.0529-5807.2017.01.003 通信作者:林冬梅,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病理科,100142;E-mail: lindm2@yahoo.com 肺神经内分泌肿瘤病理诊断共识 肺神经内分泌肿瘤病理诊断共识专家组 肺神经内分泌肿瘤(pulmonaryneuroendocrinetumors)是具有形态学、免疫组织化学、超微结构和分子病理等特征的一组肿瘤,包括类癌、不典型类癌、小细胞癌、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4个肿瘤亚型和特发性弥散性神经内分泌细胞增生(一种癌前病变),肺神经内分泌肿瘤占所有肺肿瘤的15%~20%。2015版WHO肺肿瘤分类除了将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从原来的大细胞癌亚型归入神经内分泌肿瘤亚型以外,各类型的诊断标准与1999版、2004版的国际分类没有大的变化。与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gastroenteropancreaticneuroendocrineneoplasm)不尽相同,肺神经内分泌肿瘤在肿瘤命名原则、临床特征、生物学行为、诊断标准及临床分期、治疗等诸多方面有其独特之处。鉴于目前国内在肺神经内分泌肿瘤方面所面临的问题和诊治现状,为规范我国肺神经内分泌肿瘤病理诊断,2016年1月在北京召开了“中国肺神经内分泌肿瘤病理诊断专家共识研讨会”。与会专家以病理专家为主,协同临床治疗领域专家一起,结合最新版WHO肺癌分类,针对其中4种肿瘤类型,讨论肺神经内分泌肿瘤诊治原则及研究进展,包括目前国际分类中尚存在的问题以及临床应用困惑,本着求同存异的原则,共同撰写此共识以满足临床病理规范诊治需求。 一、命名肺神经内分泌肿瘤首次被报道于1926年,由Barnard[1] 描述为“纵隔燕麦样肉瘤”,实为肺“燕麦 细胞癌”。1937年,Hamperl[2] 发现所谓“支气管腺瘤”与已经报道的胃肠类癌相似,故此同样命名为“类癌”,并将此两类肿瘤列入1967年首版WHO肺 癌分类中[3] 。小细胞癌从最初的淋巴细胞样(燕麦细胞型)、多角型或梭型、其他型(包含非小细胞癌成分)3个亚型到1982年WHO版的燕麦细胞型、中 间型、复合型[4] ,直到1999版分类仅保留小细胞癌 和复合型亚型,并延续至今。20世纪90年代逐步 完善肺神经内分泌肿瘤种类名称即:类癌(典型类癌、不典型类癌)、小细胞癌、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二、分类及特点 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4个肿瘤类型中,小细胞癌(smallcelllungcaricinoma)与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largecellneuroendocrinecarcinoma,LCNEC)属于高级别肿瘤,典型类癌(typicalcarcinoid)与不典型 类癌(atypicalcarcinoid)属于低-中级别肿瘤[5-7] 。4种肿瘤类型的诊断和分类标准是在具有神经内分泌肿瘤形态前提下,结合肿瘤坏死及核分裂指数 (核分裂象数/2mm2 ),并且经过免疫组织化学相关标志物辅助证实。需要注意的是根据显微镜目镜的 不同型号,2mm2 可能对应着不同的高倍视野的数量。 1.典型类癌:患者以女性为主,与吸烟无关,常发生于肺门部,少部分位于外周,大体边界清楚。镜下形态具有典型神经内分泌肿瘤特征,即血窦丰富的肿瘤组织排列成梁状、索状或缎带状、腺样、或实性细胞巢,周围型常表现为梭形细胞形态;细胞大小通常一致,染色质均匀或稍粗糙,核仁小或不明显,个别情况下可出现核大、浓染的异型细胞。诊断依据主要是<2个核分裂象/2mm2 ,没有坏死形成。 2.不典型类癌:患者以女性为主,与吸烟史有轻度相关性,常位于外周,大体边界清楚。镜下形态与典型类癌相似,或异型性稍明显。诊断依据为2~10个核分裂象/2mm2 ,或出现点状坏死,偶尔出现局灶片状坏死,不应出现大片弥漫坏死区域。当每2mm2 核分裂象数介于交界值2或10个时,需计数3 个2mm2 的核分裂象数,取其平均值作为最终诊断依据。 3.小细胞癌:患者与吸烟密切相关,常发生于中老年男性,以肺门部多见,大体边界不清,广泛浸润,灰白质地细腻,可见出血坏死区。肿瘤细胞较小,一般小于3个静止期淋巴细胞,胞质少,密集拥挤排列成巢、片状,神经内分泌肿瘤结构特征不显著。细胞核染色质丰富细腻,核仁不明显或呈现小的核仁,核 万方数据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