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浅议英国公务员考录制度

浅议英国公务员考录制度

浅议英国公务员考录制度
浅议英国公务员考录制度

32

浅议英国公务员考录制度

孙兰婷

( 黑龙江大学研究生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 )

一、英国公务员考录制度的形成

英国公务员制度形成之前,英国采用的主要是个人恩赐制。个人恩赐制是封建选官制度的延续,表现为大部分领导人任用官员的依据不是其实际表现和才能,而是其出身门第和与领导人的情感亲疏,带有浓厚的人治色彩。“1853年,英国议会在资产阶级的强烈要求下,提出了改进人事考选制度的议案,并于1854年提出了旨在推行公务员制度的改革报告,史称诺斯科特—屈威廉报告”①。这个报告的主要内容就是提出了用公开竞争考试的方法来代替恩赐官职制。它主张建立一个独立的机构来选拔政府官员,认为不仅要考察应试者的知识,而且要考察他们的智力。

19世纪后期公开考试、择优录取官员事务官原则的确立则是公务员制度最终得以形成的第二个重要步骤。19世纪前期,在英国各界猛烈抨击传统官员任命制度的弊端,探索更为科学、有效的选官制度之时,一些有识之士从中国的科举制中获得了启发。“当时英国的著名刊物如《绅士杂志》、《伦敦杂志》、《雾杂志》、《手艺人》、《双周评论》等纷纷刊载文章,介绍中国科举取士的具体程序和方法,呼吁在英国推行中国式的公务员考试制度”。②就选官制度而言,英国从中国科举制中获得的最大启示显然在于科举制所秉承的公开考试、择优取士的原则。在19世纪前期英国政府官员中政务官和事务官的区分已渐为明朗的背景下,社会对改革政府官员选任制度关注的焦点逐渐转移到事务官的产生方式上。

至此,受各方面因素影响,英国社会各界己基本接受了通过公开考试、择优录取政府官员事务官的原则,这在很大程度上为其后英国的政府人事制度改革和公务员制度的确立扫清了观念上的障碍。

二、英国公务员考录制度的内容与形式(一)考录内容的基本界定

从考录内容来看,英国坚持传统的通才观念,英国公务员的考选标准及科目注重于一般的教育程度及基础知识,而不看重特殊或专门的技术与经验,认为国家公务员需要广泛的知识和综合能力、应变能力和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就考试而言,英国的专业技术职务自然要以专业知识为主,而“通才”观念主要体现在行政类官员的初任考试以及晋升的人才类型中。在政府工作实践中,英国人渐渐发现以通才论考录选拔公务员有很大弊端,在许多方面不适应政府工作,于是在“本世纪60年代初,就提出了公务员制度改革的主张,试图打破通才结构,建立一个适应社会发展和形势变化的、重视专才作用的公务员体制。改革重点是改善公务员队伍的素质和构成,使公务员具有现代化管理和科技知识,但由于种种原因改革仍未能打破英国公务员任用的通才观念”③。

(二)考录形式的简要阐释

就考录制原则以及考试程序而言,同其他国家的公务员制度一样,英国的公务员制度遵循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公务员考录经过计划、公告、报名、考试、体检、录取、试用、正式任用等几个步骤。从公开竟争考试的方法上看,英国采取等级考试制和二轮考试。英国公务员行政职系考试分行政、执行、文书与助理文书4个级别,是一种纵向的分离考试法。第一轮笔试,第二轮复试。笔试主要采取传统的论文式。复试形式繁多,主要有阅读与理解测验,起草文件、组织会议与讨论、智力测验、口试、考生互评等。

三、英国公务员考录制度的改革进程

英国公务员的考录制度大致经历了三次重要的变革,第一次是20世纪前期,第二次是二战至20世纪80年代,第三次是20世纪末至今。

(一)初步改革,有待完善

20世纪前期,公务员规模的急剧增长使英国政府更加重视并进而加强了公务员管理的制度建设,持续的改革使英国公务员制度日臻完善。随着公务员制度的完备和公务员在政府行政工作中重要程度的提高,公务员培训逐渐为人们所关注,各级各类公务员队伍也在功绩制的驱动下普遍重视自身能力素质的提高问题,公务员培训工作在这种背景下开始启动并得到了初步发展。19世纪末至20世纪前期,是英国政府结构调整和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时期。随着政府的职能以及活动范围的增加,导致政府对公务人员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在政府职能扩充和公务员队伍增长的同时,如何有效管理日益膨胀的公务员队伍、提高公务员整体素质进而建立更为完善的公务员制度也逐渐为政府所关注。一般而言, 公务员制度的完善不外乎两个方面,其一是公务员的职前选拔,其二是公务员的职后管理。20世纪前期英国公务员制度的一系列改革正是围绕这两方面开展的。到20世纪30、40年代,英国已基本确立了以公开的竞争性考试为主的公务员选任制度。

(二)弊端颇多,不断调整

1964年,在垄断资本主义后期,尤其在二战后的世纪五六十年代,资本主义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国家干预调节国民经济的“社会职能”大大增强,政府机构不断膨胀,公务员队伍日益扩大,各国的公务员制度不断得到改进和发展。随着战后西方政治学和行政管理学理论的发展,英国开始了其新时期公务员制度的一系列变革。1968年的英国公务员制度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后来由于改革触碰到了高级公务员的利益,同时也受到保守党政治家门的反对,加之《富尔顿报告》本身也存在一些不周密的地方,为官员们所诉病,这一计划最终并没有全部得到认真的贯彻。1981年,撒切尔内阁停止采用《富尔顿报告》的建议。

(三)紧贴宗旨,步入正轨

20世纪90年代初,英国经济陷入衰退,1993年开始,英国经济开始走出衰退的阴影,走势向好。1993年下半年,英国在欧盟国家中率先摆脱经济颓势,重新恢复活力,并且实现了较为快速的增长;1995年初,英国经济显然已成功地摆脱了衰退,进入新的繁荣阶段。经济发展向好,英国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英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到一个新的活跃期。经济的发展使政府有更大的活力和精力投入到新的政府改革当中,以使政府服务质量跟上经济发展给人们生活质量带来的提高。1997年英国大选中布莱尔大获全胜,新成立的工党政府几乎全盘接纳了保守党的政策纲领。1999年,工党政府发起“政府现代化” 改革,这一改革的主要目标是:进一步提高公务员服务质量;以公民为公务员服务的核心;制定战略决策。2004年,

33

布莱尔政府将这一目标进一步细化,明确了工党政府对公务员制度改革的具体方向:以“小政府”为目标,建立具有专业和专门技能的公务员队伍。

2004年2月24日,英国政府在伦敦的中心举行了公务员制度改革会议。在这次会议上,发布了《公务员制度改革:价值维护与服务递送》报告评价了公务员制度改革的进程,设定了未来的变革形态。会后,一场“价值维护和服务传递”的改革运动开始兴起。第一,在公务员制度改革中,英国政府将维护公务员队伍廉洁、公正、诚实、独立、适应性等品格作为公务员队伍的核心价值。第二,英国政府注重对公务员工作绩效的考核以及对公务员适应环境能力的提高。第三,撒切尔政府时期,为了提高公务员服务质量,提出《公民宪章》,以此增强公务员工作的透明度和指向性,新的工党政府不仅发扬宪章成果还进一步增强了民众对服务信息的反馈机制。第四,发展完善高级公务员制度。从保守党政府执政后期幵始,已经意识到发挥高级公务员作用的重要性,英国政府认为应当建立一个专门的高级公务员组织,以使高级公务员不仅作为传统意义上的政策咨询员,还可以积极参与到政府决策过程当中来。2010年,卡梅伦政府上台后,推行“小政府”、部分部门私有化改革和提高行政效率、节约行政成本仍然是其基本的价值取向。

纵观英国三个主要阶段公务员改革制度,廉洁、高效被认定为英国公务员制度延续至今的核心价值所在,也是历届英国政府所共同追求的公共精神理念,同时,也是制度改革的核心精神内核以及真正魅力和影响力的关键。

四、英国公务员考录制度的评价

英国公务员的发展一直伴随着其改革之路进行,事实上,从始至终,英国的公务员制度一直走的就是一条上下互动的渐进式改革道路。

(一)善用实践检验,灵活变更策略

亨廷顿认为,改革者推行政治改革,有两种可供选择的“大战略”:一是尽早地把所有的目标公之于众,然后尽量争取逐个实现,以图可能有所收获。这被称为“闪电战”;二是所谓深藏不露、隐匿自己目标,把改革分开来实现一事一办,这被称为“费边式战略”。很显然,富尔顿改革的套路可以被看作是第一种理论的实践,由于在改革初期从宏观规划到具体的“敌、我、友”的关系都没有搞清楚,便匆匆上马将自己的计划和目标全盘托出,这实际上是给了改革的对象和改革的执行者——英国公务员以不同的信号:由于改革可能会触及到现任公务员的利益,公务员们采取了消极抵抗的政策,使得改革因为没有一个强大的合力而最终以失败告终;如果说撒切尔夫人选择了“费边式”的改革战略的话,那么及其后的梅杰、布莱尔政府的改革则更介乎于“费边式”战略和“闪电战”之间或者说是二者的结合。这实际上反映了当政者对改革了解的深入和改革策略上更加的灵活和务实,事实上,在改革面临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和较大障碍的情况下,将改革目标逐一地与其他问题相剥离并稳步推进,正是减少阻力,取得更好的改革效果的一个有效选择。同时,在一个政治制度成熟的国家里,由于没有了政治稳定等其他因素的束缚,将“闪电战”与“费边式”战略相结合,也不失为一种大胆而有效的尝试。

(二)秉承核心价值,维护政策稳定

富尔顿改革时期提出的对公务员制度进行改革的政策,到撒切尔政府部分进行废止,以及其后撒切尔政府发起对公务员制度改革后,英国历届政府基本上延续了撒切尔政府的改革路线,表面上看政策的前后之间出现过断裂。但是,富尔顿改革的基本精神和改革的具体方向与之后的历届政府的改革一脉相承,同时,这种表面上看来存在断裂的政策递进,实际上是一

种对改革政策的部分修正。因为事实上,富尔顿改革提出的提高政府工作效率、精简公务员队伍、倡导廉政等基本精神,都被保留下来并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事实上,这种政治和政策上的连续稳定性,既是英国公务员制度建立后确立的公务员严守中立原则得以坚持和发展而留下的政治遗产,同时,也是英国长期政治实践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政治习惯。在威尔逊政府、丘吉尔政府对改革目标朝三暮四的情况下,改革的进程因为政治权威、改革目标的转向而没有收到应有的效果,这也给其后撒切尔政府提供了一个生动的“反面教材”。从而使得其后的历届政府在推进公务员改革的过程当中,从目标到具体的措施都有一个明确的规划并能够以政治权威和权力坚定不移地加以推进,进而确保改革的有效性,政策的稳定性,国家的和谐性。

(三)逐步完善规范,各国参考借鉴

我国当前正处于行政改革期,公务员制度建设也进入了瓶颈期,英国的公务员考录制度的改革对我国公务员考录制度改革有极大的借鉴意义。富尔顿改革追求专才,到撒切尔夫人及其后任的目标管理和公务员制度的“私有化”管理,始终以追求公务员队伍的廉洁奉公、勤政高效和机构精简为目标。现在看来,这三项目标是一以贯之并具有内在的连续性的,但在富尔顿改革之初,是不会想到后任的改革目标的,但是,历届政府之所以会提出相类似并具有前后承接性的改革目标,正是政府根据不断变化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形势以及民众对政府提出的新的要求来综合制定其改革目标并上升为国家意志加以推进的。有了明确的目标,更应当有强有力的实施主体将改革者的意志付诸实践。富尔顿改革之所以以失败告终,正是因为没有选择好改革的实施主体。然而,我国一直有“党管干部”的原则,这种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在一定程度上就造成了公务员面临两个层面的领导:一是要对公务员系统的上级主管部门负责,另一方面又要接受部门党委的领导,这就有可能造成具体领导因为在知识构成和认知以及政策水平等各方面能力的不同而产生分歧,从而出现政令上的不统一和缺乏连续性。从而为包括公务员制度建设本身在内的各项工作带来不良的影响。因此,我国在公务员队伍的建设中,必须根据我国国情,从传统人性出发,将人本主义和法制主义全面结合,树立正确坚定的工作价值取向,规范考录程序,形成良好有效的考录体系,保证公务员队伍的和谐稳定建设。

注释:

①刘嘉林.国家公务员考试录用教程[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95,第8页.②古燕.西方政治的稳定器一一文官制度[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6,第23页.③才尚库.国家公务员基本素质测评教程[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4,第21-22页.参考文献:

[1]彭澎.中外执政能力比较研究[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2]周敏凯.比较公务员制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3]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社,2008.[4]刘然.西方公务员制度与我国公务员制度比较[J].公务员制度建设,1999.[5]肖俊.渐进的制度文明:英国公务员制度的历史与贡献[J].中国行政管理,2005.[6]王铭,英国公务员制度述论[J].辽宁大学学报,2007.[7]张鑫,陈昭颖.布莱尔政府行政改革浅析[J].科教文汇,2008.[8]马桦.英国公务员考试制度研究[M].四川大学出版社,2013.

[9]吴丽娟,郑志平.西方国家公务员制度改革的启示[J].理论探索,2011(5).[10]袁媛,英国公务员制度及其对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启示[J].科技广场,2011(10).[11]潘兴明.英国公务员制度及其改革[J].欧洲研究,2004(6).

[12]刘海峰.科举制对西方考试制度的影响[J].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5).

浅析公务员的考录制度

浅析公务员的考录制度 “考录”是国家公务员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事任用的主要形式。随着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国家人事制度改革成效显著,作为国家公务员任用主要形式的考试录用制度为优秀人才的选拔和使用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在“考录”工作中暴露出一些突出问题需要加以认真研究并妥善解决,以利于考录制度的进一步完善。这不仅是顺应市场经济的要求,也是建立国家公务员人事分类管理制度的必然结果,对调动国家公务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机关活力,具有重要意义。 国家公务员的考录是指国家行政机关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依照一定标准和条件,经过法定的程序,通过公开竞争考试和考核等方法,从社会上选拔优秀人才到政府机关主要担任主任科员以下非领导职务公务员的一种做法。有关公务员考试录用的原则、标准、条件、方法、程序等方面的法律规范,就是公务员的考录制度。 我国公务员考录制度是我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必然产物,是我国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根本结果,也是在继承我国古代传统文化和借鉴西方现代考录制度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当代具体国情而逐步酝酿出来的。 1994年6月7日,人事部颁布了《国家公务员录用暂行规定》,标志着我国公务员考录制度正式建立。从这一年开始至今,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按照“分类考试、突出能力、定时定期、方便考生”的指

导原则,面向全国招考公务员,其打破身份、地域界限,坚持公开考录政策、公开录用计划、公开资格条件、公开考试成绩、公开录用结果,不拘一格选拔人才。2006年《公务员法》的出台更是我国公务员考录制度发展与成熟的里程碑。 10多年来,我国国家公务员考录制度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在实际操作中,公务员考试录用做到了公开考试、平等竞争、择优录用,“卷子”代替了“条子”,“考官”代替了“跑官”,体现了人事制度改革的成果,开阔了机关选人视野,提高了公务员队伍的素质,优化了公务员队伍的结构;弘扬了人事工作的正气,有效地揭制了不正之风,促进了政府工作职能的转变和机关廉正建设,树立了国家行政机关选贤任能、公正廉洁的新形象;对全社会形成公平竞争的机制,形成重才、爱才、惜才、用才的良好风气也起到了推动和促进作用。 “为政之道,首重得人”,所以最大的腐败也莫过于用人上的腐败。过去我们的干部任用缺少客观标准和统一的管理制度,用人上的不正之风难以避免,暗箱操作、裙带之风日盛,帮派主义严重,这些都不利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建立,旨在保证政府工作人员的素质,提高行政效能,体现民主政治的要求,所以“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基本原则是公务员制度的生命。但是,当前我国的公务员考录管理制度中仍存在着违反这一原则的诸多问题:(一)国家公务员的报名资格过于严格,缺乏平等性 平等原则是国家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中的一项基本原则,所谓平等,就是指应考者不论其政治派别、种族、肤色、宗教、信仰、年龄、性别、婚姻状况如何,在分数面前人人平等。公民在担任公职方面具有平等的权利与机会,所以有的国家也把平等原则称之为机会均等原

中西方公务员制度之异同

中西方公务员制度之异同 一、公务员的界定与分类 在西方国家,一般而言,凡是在国家和地方政府机关公共团体中从事公务者都是公务员。但西方发达国家的公务员在管理上都作了政务员(或特殊职)与事务官(或一般职)的划分和区别。政务官属于公务员的范畴。政务官的选举、任命由宪法、选举法或其他专门法律加以规定。事务官的考试录用、考核培训、工资福利等则由公务员法加以规定。 在我国,公务员是指各级国家行政机关中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包括各级人民政府的组成人员、各级政府中除工勤人员以外的非政府组成人员,还包括行使政府职能的事业单位的组成人员。公务员制度是指国家通过指定法律和规章,对政府中行使国家权利,执行公务的人员,依法进行科学管理的制度。我国不实行“两官分途”,对类似西方政务官的公务员,我国都统一适用于公务员法律,这是由我国国情决定的。西方各国把文官系统看作是独立的利益集团,将文官身份分裂开来:对公众是官员,而对政府来说是雇员,公务员与政府的关系是雇佣关系。我国的公务员则是人民的勤务员,是国家的主人,是代表人民使国家行政权利的工作人员,他们和政府的关系是共同履行行政责任的连带关系。 二、公务员的政治态度 西方公务员制度是在两党制的背景下产生的。西方国家为了在不稳定的斗争环境中维持政府相对稳定,强调公务员“政治中立”,不介入政党活动,即,文官工作不受党派斗争的影响,不得偏向某个政党,也不对政治决策的成败负责,公务员不得参加政党或介入党派活动。它通过法律的形式体现党的意志,我国公务员坚持拥护中国共产党的这是西方文官制度的显著特征。如各国公务员法都明确规定:公务员不得参加政党的竞选活动和支持竞选的募捐活动,不得担任由选举和政治任命产生的公职,不得接受政治捐款,等等。规定“政治中立”,有利于在多党竞争的政治环境中,避免“政党分赃制”造成的工作混乱和官员队伍的动荡不稳,使业务类公务员不卷入政治斗争,以稳定公务员队伍,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政治的稳定。 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建立,是由于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政治环境中的某些环节形成了障碍,特别是政府机构的恶性膨胀,官僚主义泛滥,人事制度缺乏科学性,民主性。我国全体公务员都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基本路线,并接受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公务员制度是在党的领导下建立的,它通过法律的形式体现党的意志,公务员必须坚持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我国公务员坚持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有利于维护我国的政治稳定。 三、公务员考试、考核和奖惩制度 无论中国还是西方国家,公务员的录用一般都采用考任制。考试方式大多为三种:笔试、口试和实际操作。但西方发达国家比较注重职务上所需要的知识能力。采取的方法是客观公正的竞争考试,以保证真正优秀的人才有机会担任公职。这样有利于提高公务员的素质,克服政府官员任用中的不正之风。并在任内进行各种考核,保证公务员的素质。 我国的公务员考核注重的是“德、能、勤、绩”四方面的内容。方式以平时考核和年度考核为主。 西方各国以人事部门为主对公务员进行考核。一般以领导考核为主,考核结果不公布。我国则不仅注重业务素质,还强调公务员的政治素质。这对于保证党的领导地位以及党和国家政策的一致性十分必要。我国考核机构是各部门本身,采取领导与群众相结合的方法,考试结果通知本人。 西方国家的考核等级与奖惩直接挂钩。如美国,评为优等(工作超过标准)提薪一级,并拥有优先提职的机会;评为满意(工作合乎标准)提薪一级;不满意(工作没有达到标准)酌情减薪、降级或免职。而在我国,考核登记分为优秀、称职与不称职三种。大部分公务员的考核成绩或考核等级都集中在“称职”这一等无法体现出绩效的优劣,也就无法实施有效的奖惩。这是我国考核机制没有起到积极的激励作用的原由之一。 四、公务员晋升制度 目前,中西方公务员的晋升机制主要有四种:考试晋升制、功绩晋升制、年资晋升制与越级晋升制。考试晋升制是通过竞争考试,以考试成绩为升迁标准:功绩晋升制是以工作成绩大小为晋升依据的机制;年资晋升制则以工作年限为晋升依据;越级晋升制是让成绩特别突出,贡献特别大的公务员不受年限与考

行政事业单位培训费管理办法

市直机关培训费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市直机关培训工作,提高培训效率和质量,加强培训费管理,节约培训费开支,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市直党的机关、人大机关、行政机关、政协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各人民团体、各民主党派和市工商联(以下简称“各单位”)。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培训,是指各单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试行)》、《公务员培训规定(试行)》等规定和要求,使用本级财政资金在境内举办的三个月以内的在职培训、任职培训、专门业务培训、初任培训等。 第四条各单位举办培训应当坚持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原则,实行单位内部统一管理,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保证培训质量,节约培训资源,提高培训经费使用效益。 第二章计划和备案管理 第五条建立培训计划编报和备案制度。各单位培训部门应将本单位下年度培训计划(包括培训名称、对象、内容、时间、地点、参训人数、所需经费及列支渠道等)报单位领导办公会议或党组(党委)会议审核,并于每年11月1日前报市委组织部、市公务员局备案后实施。

第六条市委组织部、市公务员局应于每年11月20日对各单位上报培训计划予以审核,同意开展的,出具备案意见书。第七条年度培训计划一经批准,原则上不得调整。因工作需要确需临时增加培训班次及调整培训预算的,应按程序报市委组织部、市公务员局和市财政局备案后实施。 第三章开支范围和标准 第八条培训费是指各单位开展培训直接发生的各项费用支出,包括住宿费、伙食费、培训场地费、讲课费、培训资料费、交通费、其他费用。 (一)住宿费是指参训人员及工作人员培训期间发生的租住房间的费用。 (二)伙食费是指参训人员及工作人员培训期间发生的用餐费用。 (三)培训场地费是指用于培训的会议室或教室租金。 (四)讲课费是指聘请师资授课所支付的必要报酬。 (五)培训资料费是指培训期间必要的资料及办公用品费。 (六)交通费是指统一组织的与培训有关的考察、调研等发生的交通费用支出。(七)其他费用是指现场教学费、文体活动费、医药费以及授课教师交通、食宿等支出。 第九条培训费实行综合定额标准,分项核定、总额控制。综合定额标准如下: 单位:元/人天 住宿费100 、伙食费80、场地费和讲课费70、 资料费、交通费和其他费用50,合计300 综合定额标准是培训费开支的上限,各项费用之间可以调剂使用。各单位应在综合定额标准以内结算报销。

中外公务员工资制度的比较及其思考概要

中外公务员工资制度的比较及其思考 摘要:公务员制度是国家政治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薪酬制度,也就是俗称的工资制度是公务员制度体系中最为敏感的一个环节, 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环节之一, 同样, 也是实施公务员管理的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本文就一些西方国家公务员工资制度和中国公务员工资制度相比对, 对我国公务员工资制度的改革和完善引发一些思考。 关键字:公务员;工资制度;腐败;公平 工资是公务员劳动创造价值的货币表现 , 用以保障公务员生活消费支出的需要 , 公务员的工资是其个人消费品分配的最重要形式, 它涉及公务员的切身利益, 是公务员及其家庭生活的基本保证, 激励着公务员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务。所谓公务员工资制度 , 是指公务员依法履行职责、完成本职工作后 , 国家以法定货币支付给公务员个人劳动报酬的制度。工资制度是公务员制度的内在动力和基本保障。 从本质上来讲, 工资制度是公务员制度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公务员工资制度决定了公务员队伍的稳定与否; 决定了工作积极性的高低; 决定了整个政府部门的行政效率。因此, 各个国家都很重视公务员工资制度的建设。现代意义上的公务员制度, 最初形成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自从威尔逊提出政治、行政两分法之后,西方国家的公务员制度逐渐走向正规化、法制化和科学化。与此相适应, 这些国家都已经形成了比较严密、科学、正规化的公务员管理、晋升、薪酬和辞退等一系列的制度,这里我们主要分析公务员工资制度。 西方国家的公务员工资制度规定了公务员工资制度的一系列原则、依据及其增资机制, 等等。而他们规定的原则大都比较详尽明确, 是制定公务员工资方案和政策的基本依据, 直接影响着公务员工资水平的高低和分配的合理性。首先让我们来初步了解一下西方公务员工资制度的基本原则: 1、同工同酬原则

国外公务员制度

国外公务员制度 一、外国公务员制度概况 现代公务员制度发源于英国,后来在经济和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美国得到了新的发展。其产生的历史背景是:“恩赐官职制”和“政党分肥制”。在英国,在两党制下,执政党的更迭和内阁的变动比较频繁,本着战利品归胜利者所有的观念,每当一个政党执政并组成内阁,便相应地任命大批本党成员担任政府公职。撤换一批官员。从而造成了政府行政人员中经常性的大换班,造成了肥缺分赃、营私舞弊的恶风,埋没了真正的人才,使政府管理效率低下。为了建立一个廉洁、稳定、高效的政府,保护整个资产阶级的利益并促进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从19世纪50年代开始,在英国,随后在世界上许多国家形成了国家公务员制度。 外国公务员制度建立的两个重要标志是:“考试录用制度”以及“政务官与事务官分离,事务官职务常任制”。 外国公务员制度的基本内容包括“以考任制为核心的任用制度”和“以工作实绩为基础的考核制度”。考任制是公务员制度的基本标志。英美两个国家的官吏制度改革,是以建立考试录用制度为开端的,法国、日本、德国等国建立现代国家公务员制度也是从实行公务员录用考试开始的。 公务员管理可以归纳为入口管理、在职管理和出口管理。把好入口关后,主要是通过绩效考核来决定奖励和惩罚、职务的任免和升降等。工作实绩为基础的考核制度是在职管理的中心内容。 二、英美法等国公务员制度的建立和发展 1.英国文官制度的建立和发展 英国文官制度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英国文官制度起源于政务官与事务官的分离。 (1)实行官职考试补缺制度是英国文官制度的标志 英国文官制度形成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推行考试录用制度。在两党轮流执政的情况下。执政党往往把政府的官职,作为“战利品”,公开进行“肥缺分赃”。这种“政党分肥”的选官制度,一方面随着执政党的变换,造成政府官员大换班,不利于政局的稳定和政府工作的连续性;另一方面,使官场营私舞弊、腐败成风。为克服这些弊端,英国政府从1833年开始,对各部门实行官职考试补缺制度,规定每有职位空缺时,需要有四人以上参加考试,通过竞争择优录用。这是英国建立考录用制度的第一次尝试。1853年,针对东印度公司的《用公开考试办法录用职员》的报告对英国文官考试录用制度的建立和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公务员录用制度研究

毕业论文 (2010届本科生) 中文标题:我国公务员录用制度研究 英文标题:Study of the Chinese civil service recruitment system 学生姓名:吐尔逊姑丽.吾斯曼 指导老师: 姚远 学院: 管理学院 专业: 行政管理 级别: 06 级

诚信责任书 郑重声明:本人所呈交的毕业论文(设计),是在导师的指导下 独立进行研究所完成。毕业论文中引用他人已经发表或未发表的成果、数据、观点等,均已明确注明出处。 特此声明。 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

目录 摘要 (1) 一,我国公务员录用制度概况概况 (3) 二,我国公务员录用制度的历史 (3) (一),封建社会的察举、征辟、九品中正和科举制度 (3) (二)改革中的公务员公开考试录用制 (4)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 (4) 三,我国公务员录用制度现状………………………… (一)我国公务员录用制度现状的特点 四,发达国家公务员录用制度的特点 (6) 五,完善我国公务员录用制度的建议 (7) 六,结论 (8)

我国公务员录用制度研究 吐尔逊姑丽 (兰州大学管理学院,甘肃兰州,730000) 【摘要】本文主要对我国公务员录用制度的历史,现状,特点,进行研究找出缺点,并跟发达国家所引用的公务员录用制度进行比较,从而对我国公务员录用制度改善提出了合理的策略。我国公务员录用制度有着很长的历史,从不成熟逐步走向了完善。公务员待遇的提升及工作稳定性及地位性,使得近年来报考人数不断增多,报考者文化程度呈现高学历化,考试录用制度得以推广。但是也存在着一些不合理之处,如:考试制度缺乏统一性,考试方法和内容缺乏科学性,考试录用过程中存在许多违反原则的行为等,既不利于社会稳定,浪费优秀人才资源,也将导致了社会资源配置失衡,需要我们去改善。 【关键词】公务员人才资源录用制度

中西方公务员制度比较

中西方公务员制度比较 〔关键词〕公务员制度;比较 〔摘要〕各国实践证明, 公务员制度是一套科学的政府官员管理制度。在公务员的范围划分、录用考核以及培训等方面, 我国和西方各国明显不同; 从权利和义务以及公务员与政府的关系来看, 我国和西方各国既有相同之处, 也有显著区别。应正确地借鉴和吸收西方国家公务员制度中的科学成份, 完善有中国特色的公务员制度。 公务员制度, 西方又叫文官制度。它是国家管理公务员或政府机关工作人员的一种规章制度。国家公务员制度, 1870 年自英国起源以来, 已有130 年的历史了, 多少年来推行该制度的各国实践已证明, 它是一套科学的政府官员管理制度。但西方国家公务员制度有着深刻的资本主义烙印。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 我国的公务员制度试点工作从1988 年开始至今, 已深深扎根于中国这块土地上有10 余年了, 它具有鲜明的中国社会主义特色。在推行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同时, 要了解中西方公务员制度的联系和区别, 知已知彼,才有利于从我国的国情和传统出发, 正确地借鉴和吸收西方国家公务员制度中的科学成份,使有中国特色的公务员制度日臻完善。 一、在公务员的范围划分方面, 西方各国和我国是不同的 在西方各国, 凡是在国家和地方政府机关公共团体中从事公务者都是公务员。也就是说,西方国家公务员范围的划分是比较宽的。我国的公务员是指各级国家行政机关中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 包括各级人民政府的组成人员、各级政府中除工勤人员以外的非政府组成人员, 还包括行使政府职能的事业单位的组成人员, 如国家专利局、税务局等单位的工作人员。所以说在我国对公务员范围划分是比较严格的。 二、从权利和义务上看, 我国和西方公务员既有相同之处, 也有显著区别 我国和西方国家公务员权利和义务的共同点体现于都规定公务员要依法行事, 忠于职守,为大众服务, 遵守纪律, 不得经商, 不得参加与本部门有关的赢利活动, 不得兼职等等。而其差别体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 西方各国强调地方公务员的权利和义务一般仅限于服务的地区范围, 而在我国, 所有的公务员所享受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都是相同的, 根本不受服务地区的范围限制; 其次, 西方各国强调公务员“政治中立”, 不介于政党活动。规定“政治中立”的目的是为了在多党竞争的政治环境中, 避免“政党分赃制”造成的工作混乱和官员队伍的动荡不稳,以保证政府各项工作的有条不紊地进行。但是实际上完全做到“政治中立”是不可能的。在我国,

浅析公务员制度

浅析公务员制度 WTD standardization office【WTD 5AB- WTDK 08- WTD 2C】

浅析中国公务员制度 摘要:改革开放32年以来,我国的政治体制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所有的政治体制改革的举措中,1993年8月14日,国务院签署颁布了《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标志着符合中国国情的公务员制度的诞生。公务员制度的横空出世和不断改革、发展无疑成为最受人们关注的问题之一。随着射虎的发展,现在又越来越对的人参与到公务员考试中,这也就说明公务员制度已经深入民心,与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 关键词:公务员,意义,考核,发展,特征 一.公务员制度的产生和意义: 在我国,公务员制度是指国家对公务员的管理制度,包括通过制定法律规范,对公务员的“进口”管理,使用管理与“出口”管理的各项管理制度。真正意义上的公务员与公务员制度产生于市场经济条件下,其本质特征都是实行民主化、科学化与法制化的管理原则。资本主义国家的公务员制度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与推行资产阶级政党政治的产物。1870年6月,英国政府以法令形式正式确立了公开竞争的考试制度,标志着英国公务员制度的正式产生。英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第一个推行公务员制度的国家。我国公务员制度是推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政治体制自我发展与完善的产物。 我国公务员制度从酝酿到现阶段,20多年来历经准备、决策、试点、推行与发展、依法管理五个阶段。1993年10月1日《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的施行,标志着我国公务员制度的正式推行。我国的《公务员法》从2006年1月1日起施行,公务员管理步入依法管理阶段。 建设中国特色的公务员制度,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为总的指导思想,这贯穿在公务员法的总则、权利与义务及各个管理环节中,是公务员制度的灵魂。党的基本路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务员制度的根本指导原则。我国公务员制度是党的

公务员培训意义

公务员培训意义 作者:XXX 摘要:国家公务员是党的干部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人才资源。公务员队伍的素质的优劣直接影响着一个国家的政务水平,也影响着政府建设。当前,对公务员进行有效的培训比以往任何一个时候都显得更为重要。而长期以来我国公务员培训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无法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对政府所提出的种种挑战。分析公务员培训制度的意义及培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尤为重要。 关键词:公务员;培训;政府建设 一、公务员培训及其意义 国家公务员培训制度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国家公务员共同维护的培训规程,体系格局及其有效的运行机制。国家公务员培训是全国性的对具有国家公务员身份的人进行初任、任职、更新知识和专门业务培训。培训是一项严格有序、有组织的行政人才资源开发,目的是在于不断提高广大公务员的政治思想水平和业务能力,改善其素质结构,使其具备必要的知识和技能,使之与社会发展和岗位规范的要求协调一致,以大大提高国家行政机关的工作效率。 公务员培训是加强公务员能力建设的重要途径,是增强公务员竞争能力、建设一个强有力政府的关键,直接关系到国家政权基础的牢固、国家竞争力的提高和国家重要智力资本的开发与储备。当前,对公务员进行有效的培训比以往任何一个时候都显得更为重要。而长期以来我国公务员培训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这显然无法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对政府所提出的种种挑战。我们要从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认识国家公务员培训的深远意义。 1.公务员参加培训是新时代社会发展的需要。信息时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更新的速度不断加快,各级国家公务员担负着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任,他们的素质如何,关系到政府形象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宏伟目标的实现。因此,必须要不断地参加培训,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素质和专业的知识水平,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2.公务员参加培训是行政体制改革的需要。作为政府形象代表的公务员,在政府职能转变和角色已重新定位的时候,就必须通过学习和培训全方位地掌握和运用新的管理理念、管理思想、管理原则、管理方法和管理技术,以发挥公务员的集体作用,实现政府工作的高效率。 3.公务员参加培训是加强政府机关廉政、勤政建设的需要。公务员是政府行为主体,加强政府机关廉政、勤政建设,必须对国家公务员进行反腐倡廉教育,提高他们拒腐防变意识和能力。通过培训加强他们的职业道德教育、行为规范教育、廉政勤政教育、世界观教育、人生观教育、价值观教育,使他们树立公仆意识,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 4.公务员培训,是提升公务员能力建设的重要途径。公务员是国家的行政管理人才,公务员的能力建设直接关系到各级政府的行政管理水平和社会发展。而提升公务员能力建设和综合素质,一个既便捷又高效的途径就是加强公务员的培训。通过培训,使公务员不断补充、更新知识,掌握技能,提高创新能力,才能建立一支优化、精干、廉洁、高效的公务员队伍,才能促进国家行政机关提高行政效能。 5.公务员培训,是实行科学的干部分类管理的需要。我国将推行人事制度重大改革,实行科学的干部分类管理。过去“大一统”式的培训体制和培训方法,与分类管理和建设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的要求不相适应。因此,必须改革培训体制,根据各类人员的不同情况实行不同的培训制度。在公务员系统,就要建立适合公务员特点的培训制度,不断对公务员进行培训,使公务员认清形势,正确行使权利,认真履行义务,才能对公务员队伍实施科学有效的

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基本特点1(1)

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基本特点 【摘要】公务员制度是国家管理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公务员制度同传统的干部人事管理制度相比,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与西方国家的公务员制度相比,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关键词】公务员制度基本特点西方经验时代特征中国特色

目录 绪论 (1) 一、我国公务员概念、制度雏形、建立、完善及其重要意义 (2) (一)我国公务员概念 (2) (二)我国公务员制度雏形 (3) (三)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建立 (4) (四)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完善 (6) (五)我国公务员制度建立的重要意义 (7) 二、西方国家公务员制度改革特点与趋势 (9) (一)人事行政理念:由?管人治事?到以人为本 (9) (二)管理体制:由强调纵向层级到重视横向联系 (9) (三)人员任用:由以委任为主转为以聘任为主 (9) (四)用人标准:由重学历、专业知识转为强调创新能力 (10) (五)人才培养:由阶段性教育到终身教育 (10) (六)工资制度:由依据职级到依据绩效 (10) 三、我国公务员制度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 (11) (一)实行科学的分类管理制度 (11) (二)实行竞争择优机制 (12) (三)实行廉政勤政的保障机制 (13) (四)具有能上能下、新陈代谢的机制 (13) (五)优化公务员队伍 (14) (六)实行科学合理的工资、福利及保险 (14)

四、我国公务贯制度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15) (一)建立和推行公务员制度的根本指导思想就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 (15) (二)全面体现党管干部的原则,贯彻执行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的原则 (16) (三)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17) 参考文献 (19)

浅析中国公务员录用制度

浅析中国公务员录用制度 【摘要】 公务员的录用指的是公务员主管部门在公务员编制范围内并且当有相应职 位空缺时,通过公开考试的途径,选拔合适的人才担任国家公职人员的过程。自古以来中国便有“学而优则仕”的思想,从隋炀帝创建科举制到清末将之废除,通过考试选拔国家官员的制度沿袭了一千三百多年,并且为西方公务员制度的产生提供了借鉴。新中国建立后至“文化大革命”这一段时间,我国“国家干部”的录用主要以推荐为主;“文革”后,我国学习西方并开始探索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1993年《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的实施,标志着我国正式施行公务员考 试录用制度,200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以下简称《公务员法》)的 颁布意味着该制度的实施从此有了依据的法律和衍生的完善法律体系。但是我国公务员制度产生时间比较短暂,某些方面相较于西方来说存在不足,本文便通过纵向以及横向的比较,对我国公务员录用制度的现状提出一些浅薄的看法和分析。 【关键词】公务员录用制度比较现状问题 【正文】 一、公务员录用的含义、地位以及发展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公务员”一词指的是政府机关的工作人员,这一定义沿袭的是长久以来中国对公务员范围的划分方式。纵观世界上其他国家公务员制度对公务员一职的界定,我们一般可以理解为它是从事国家公共事务的人员。关于国家公共事务有着广义和狭义的分别,广义上的国家公共事务,指的是由国家承担的社会公共事务、行使的行政管理职能以及履行的社会公共职责;狭义上一般把由政府应当承担的事务称为公共事务[1]。我国实行的是单一制的国家组织形式,国家和地方在公共事务方面并没有明确的界限和利益冲突,地方在一定程度上要服从中央的领导,因而我国国家公务员范畴涵盖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公务员。 关于我国公务员范围的划分,2006年《公务员法》的颁布是一个重要的分水岭。在此之前,我国国家公务员指的是中央和地方各级行政机关中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具体有国务院组成机构、直属机构、办事机构以及地方省、市、自治区人民政府和地市乡镇人民政府等等代表国家行使行政权力的工作人员。这其中还不包括国家和地方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军事机关的工作人员,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以及社会组织工作人员也不在其中。2006年后国家公务员范围得以扩大,以上这些党的机关、最高权力机关、行政机关、政协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以及民主党派机关的工作人员都纳入了法律意义上的公务员范畴中。 既然公务员从事的是一项关乎国家事务和公共利益的工作,那么为了保证公务员阶层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则需要有一个健全的制度和法律体系对其进行科学的管理,这就是公务员制度。实际上公务员可以说是一个特殊的职业群体,其特殊性体现在身份的双重性上:公务员是从广大群众中选拔而来,本身并不是来源于某个社会阶层。在不处理政府工作时,他们属于普通公民,要受到法律法

公务员初任培训管理制度

县委党校学员手册 一、总则 1、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在政治上和党中央保持一致。 2、遵纪守法,执行党和国家政策、法规、自觉维护和遵守社会公德,严格遵守党校的各项规章制度。 3、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按时完成学习任务。 4、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关心集体、尊重教师,爱护公物,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 二、学习守则 (一)学习纪律 1、每次上课学员须提前10分钟进入教室按指定座位入座,带好教材、笔记本等用具,作好上课准备。 2、教员授课时,要专心听讲,做笔记,遵守课堂秩序,保持肃静,不得无故迟到、早退,不得随意走动,遇到问题应先举手经教员同意后方可提问,不得阅读课外读物。 3、爱护室内设备和教学用品,不得随意搬动损坏。 4、维护室内整洁,不乱丢果皮、纸屑、不随地吐痰,不乱涂乱画。上课时,不准吸烟。 5、上课时间不会客,课堂不得打手接、打手机,手机应关机或调为静音。 6、讲文明,讲礼貌,不得穿拖鞋、背心、裤衩进入教室。 7、自学时间,由学员自己安排学习,学员不得从事与学习无关的活动。

8、学员结业时。首先由学员做自我鉴定,内容主要是学习心得体会。再由党校对学员在党校学习期间的表现做出鉴定。鉴定书作为考核使用干部或党员发展的参考材料装入学员档案。 (二)考试纪律 1、闭卷考试不得将书籍、资料、笔记本等带入考场,学员应提前十分钟进入考场,按监考人员要求入座。开卷考试或论文撰写,社会考察报告,必须在规定时间内独立完成上交。 2、答卷一律用钢笔或水笔书写,字迹要清楚整洁。 3、学员对考题有疑难时,不准向监考询问。如遇试卷分发错误字迹模糊,可向监考人员询问。 4、考场内不准吸烟,不喧哗,不准交头接耳,不准传抄答案,不准夹带或窥视。 5、考试过程中学员不得随意出入考场,考试时间终了,及时交卷。提前交卷者,不得在考场附近逗留、谈论。 6、对违反考试纪律者,视其情节,分别给予扣分、试卷作废等处理。 (三)考勤制度 1、每次上课和下课,由班主任将学员到课情况进行考勤登记,并于学期结束统计报交党校领导。 2、为使学员集中时间、精力搞好学习,保证正常教学秩序,党校开班学习期间,学员一般不准请假。

我国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我国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内容摘要】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是我国公务员制度的核心内容,是推行公务员制度的突破口。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的实质是为了“知人”而“善用”,它的发展与完善对于公正地选拔人才,建设“高素质、专业化”的公务员队伍,提高管理国家事务的成效具有重要意义。但是,我国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推行已经十余年来,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不少问题,本文就以其存在的问题及完善的对策进行探讨。 【关键词】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问题、对策 近年来,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下,我国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的推行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初步建立了“凡进必考”的进入机制。公务员系统通过向社会公众招考,从社会环境吸取“新鲜血液”,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深化人事制度改革,人事人才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人结合娄底市公务员录用情况谈谈自己对此问题的一些肤浅认识。 一、我国公务员考试录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的改革是被社会所认可的,也是我国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中相当成功的领域,是现行公务员制度中的一个亮点,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纳贤引才的指导思想。但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考试录用制度不可避免地还存在一些问题。 1、公务员招考成本过高。2006年中央和国家机关招录公务员,共有50多万人通过了资格审查。按每人80元网上报名费计算,共计4000多万元。如果算上参加各种各样辅导班的费用( 如按每人400元计算) ,还要增加2个亿。这些都增加了选拔优秀人才的成本。目前,中国公务员考试还没有统一,每年在中央和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要自行组织各地的公务员考试,考试时间不统一,考试成绩也不能互认。许多学生在各地不停奔波,参加当地的公务员考试,财力、精力等都耗费颇大,增加了许多无谓的就业成本。我市参加报考的考生也多抱怨考试费用太高了。

西方公务员制度改革

当代西方公务员制度改革趋势研究 摘要: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及解决政府各种危机,西方各国政府对行政体制进行了改革。其中,对国家公务员制度进行改革成为行政体制改革的重点:一是改变了传统的公务员管理模式,引入竞争机制和市场理念,形成新的运作机制;二是打破传统的官僚制模式,增强了公务员管理的灵活性与回应性;三是寻求建立政府与市场及公民社会的信任与合作;四是文官的政治中立受到严峻的挑战。上述西方公务员制度改革的趋势为我国公务员制度改革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经验。 关键词:新公共管理,公务员制度,改革 一、西方新公共管理潮流对公务员制度改革的推动作用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公众对政府的期望日益增高,而各国政府却普遍面临财政危机、管理危机和信任危机,私营部门的革新成就对政府的思变产生了巨大压力和示范效应。因此,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西方各国掀起了一场以“新公共管理”为理论指导的政府改革运动——“新公共管理”运动,其主要表现为美国的“重塑政府运动”、英国的“公民宪章运动”和“竞争求质量运动”,还有其它西方国家普遍实施的市场导向和顾客导向的行政改革运动。新公共管理运动的目标是塑造一个更有效率、更具回应性、更负责任、更有服务品质的顾客导向型政府,如美国著名的公共管理学家彼得斯就此提出了新公共管理的四种治理模式,即市场化治理模式、参与式政府模式、灵活性政府模式、解除政府模式。[1]作为政府行政改革主要内容之一的公务员制度理所当然地成为这次改革的重点。 新公共管理是在批判和反思以威尔逊和古德诺的政治—行政二分理论和韦伯的科层制管理理论为基础的传统公共行政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的出现大大改变了公共行政的研究领域和实践,“意味着公共管理部门领域中新的范式的出现”。[2]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在关于西方政府改革的研究报告总结了新公共管理的核心特点:(1)更加关心服务效率、效果和质量的结果;(2)高度集权、等级制的组织结构为分权的管理环境所取代,在分权的环境中,资源配置和服务提供的决策更加接近一线,并且为顾客和其他利益集团反馈提供更多的余地;(3)灵活地选择成本效益比较好的方法,如市场的方法,来替代政府直接提供和管制;

公务员培训规定

公务员培训规定(试行) (2008年6月27日颁布实施)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推进公务员培训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建设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根据公务员法、《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试行)》和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公务员培训应当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公务员队伍建设需要,按照职位职责要求和不同层次、不同类别公务员特点进行。 第三条公务员培训应当遵循理论联系实际、以人为本、全面发展、注重能力、学以致用、改革创新、科学管理的原则。 第四条公务员培训情况、学习成绩作为公务员考核的内容和任职、晋升的依据之一。 第五条中共中央组织部主管全国公务员培训工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指导协调全国行政机关公务员培训工作。 中央机关各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相关的公务员培训工作,指导本系统公务员业务培训。 地方各级党委组织部门主管本辖区公务员培训工作。政府人事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指导协调本辖区行政机关公务员培训工作。 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各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相关的公务员培训工作。 第二章培训对象 第六条公务员有接受培训的权利和义务。 第七条公务员培训的对象是全体公务员。机关根据公务员工作和职业发展需要安排公务员参加相应的培训。

担任县处级以上领导职务的公务员每5年应当参加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或经厅局级以上单位组织(人事)部门认可的其他培训机构累计3个月以上的培训。 其他公务员参加脱产培训的时间一般每年累计不少于12天。 有条件的地方和部门可以实行公务员培训学时学分制。 第八条公务员应当服从组织调训,遵守培训的规章制度,完成规定的培训任务。 公务员参加培训经考试、考核合格后,获得相应的培训结业证书。 第九条公务员按规定参加脱产培训期间,其工资和各项福利待遇与在岗人员相同。 第十条法律法规对领导成员、后备领导人员和法官、检察官培训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三章培训分类 第十一条公务员培训分为初任培训、任职培训、专门业务培训和在职培训。 第十二条初任培训是对新录用公务员进行的培训,培训内容主要包括政治理论、依法行政、公务员法和公务员行为规范、机关工作方式方法等基本知识和技能,重点提高新录用公务员适应机关工作的能力。 初任培训由组织、人事部门统一组织。专业性较强的机关按照组织、人事部门的统一要求,可自行组织初任培训。 初任培训应当在试用期内完成,时间不少于12天。 第十三条任职培训是按照新任职务的要求,对晋升领导职务的公务员进行的培训,培训内容主要包括政治理论、领导科学、政策法规、廉政教育及所任职务相关业务知识等,重点提高其胜任领导工作的能力。

公共行政学概述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公共行政学概述 一、公共行政学的涵义 公共行政学,亦称行政学、行政管理学,相近的学术称谓另有公共事务管理学、公务管理学、政府管理、公共管理等。英文名称为Public Administration 早期的公共行政学 1911年弗雷德里克·泰罗(Frederick Taylor)《科学管理原理》 20世纪初期弗兰克·古德诺政治与行政的“两分法” 60年代以后,赫伯特·西蒙(Herbert Simon)为代表的全新决策理论的提出及其应用,不仅从理论上对提出了挑战,而且拓宽了行政研究的领域,提高和强化了“管理”在行政研究中的重要性。 关于公共行政制度或行政体制及其运行机制的合法性、合理性、有效性、发展性的比较系统的思想、理论、逻辑、知识和方法的体系。 在一般情况下,它主要反映政府(国家行政机关)管理国家事务、社会事务和自身事务的活动,并通过对这些活动的本质与现象、主体与客体、观念与技术、内容与形式、制度与过程、历史与未来的研究,开掘公共行政管理的规律性,帮助和推动这些活动的科学化、法治化、规范化、合理化、效率化和时代化的进程。 值得强调的是,政府公共行政管理在宪法意义上具有明确无误的公共属性和公共服务的职能,与此相一致,“合法性”和“有效性”构成了政府一切行政管理思想和行政行为的基本价值标准。 二、公共行政学的研究对象与学科目的 第一,研究关于建立和完善国家行政制度的理念、理论和方法,根本目的在于如何确保政府的行政宗旨,确保政府及其官员依法行政,防止政府及其官员侵权、越权甚至实行行政专横,同时确保政府及其官员积极而有效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公共行政职能。 第二,研究关于提升政府公共行政管理的水准和行政效率的思想、途径和方式。其基本任务集中在4个方面,即如何不断地提升政府公共政策的质量,不断地提升政府社会管理的水准,不断地强化政府公共服务的功能,不断地提升政府的“与时俱进”和自律的能力。 第三,在不断提高行政学术水准的同时,为政府公共行政管理提供系统的理论依据、论证方法和实证技术,为国家行政发展和发展行政提供专业性意见。 第四,全面培养政府公务员,尤其是行政通才。其综合性的学科优势有助于弥补技术专家的不足。其独特的学科体系既可以对现现职人员进行业务培训,也可以对未来人员进行基础教育。因此说,公共行政学是一门作用独到的学科。 三、公共行政学的研究范畴与研究方法 1. 公共行政学的研究范畴 伦纳德?怀特将公共行政学的范畴归纳为四大部分,即组织原理、人事行政、财务行政、行政法规。 卢瑟·古立克(Luther Gulick)和林达尔·厄威克(Lyndall Urwick)提出了著名的“七环节”理论。 台湾学者张金鉴试图用更细致的分类来表述公共行政学的研究范畴,提出了“15M”理论。 一般说来,公共行政学的基本研究范畴主要有以下各个方面:行政原理、行政职能、行政权力(授权)、行政组织、人事行政(公务员制度)、行政领导、行政决策、行政计划、行政程序、行政执行、行政技术、行政行为、行政效率(绩效)、机关管理、公共财政(财务行政)、物材行政、行政责任、行政监督、行政道德、法制(治)行政、行政改革、行政能力、行政发展等范畴。

英国公务员制度的改革

英国公务员制度的改革 2014年08月04日09:01 来源:学习时报作者:宋雄伟字号 打印纠错分享推荐浏览量 139 2012年6月,英国政府推出新一轮《公务员改革计划》,旨在进一步推动英国公务员制度的改革,打造一支更加灵敏、快速、注重结果和具有多种能力(管理、信息技术使用、项目管理以及商业能力等)的公务员队伍,为有效执行英国政府改革理念提供行动的基础。英国内阁办公室负责推动和执行公务员制度改革。英国公务员制度遵循《诺斯科特—维廉报告》以及《富尔顿报告》所提出的关于英国公务员制度的核心价值观,即“政治中立、公正、客观、择优录用、诚信”。 公务员机构规模和形态的重新规划公务员机构改革总体上依据“缩小规模、更加注重策略性”的原则推进。根据不同的形势,公务员机构,特别是不同的部门,在规模和组织形态上也将根据承担的职能和任务而存在差异。具体改革措施为:第一,继续改变公共服务提供方式,将更多的权力由政府转移到公共服务使用者手中,例如,公务员养老金管理将由政府和私有机构共同运营;第二,继续推动建设电子化政府,要求各个政府部门制定部门服务电子化的具体实施方案;第三,推动政府部门间“共享服务”工程的建设,在给付工资、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信息管理和政府采购上共同分享信息,到2014年预计每年节省6亿英镑的政府开支;第四,进一步推动政府部门在法律咨询、项目管理、内部审计,以及服务外包等共享服务的建设,保证公务员规模缩小后,政府部门仍能提供高质量、灵活的公共服务。 提升政策制定能力《改革》明确进一步推动提升公务员政策制定能力的创新性和有效性,加强政策制定过程中政策建议的科学性与务实性(即决策与执行的统筹考虑),建立以“数据为基础”的政策制定行为,辅助政策制定者使用工具和分析数据的技能培训。第一,建立和巩固“政策制定的公开性”模式。运用“众包”(互联网带来的新的生产组织形式。众包的任务通常是由个人来承担,但如果涉及需要多人协作完成的任务,也有可能以依靠开源的个体生产的形式出现)塑造政策问题;运用“政策实验室”(Policy Labs)提供新政策运行的环境,支持不同领域组织和专家进行政策试行;引入政策执行者(专家)参与政策制定过程;运用“新型媒体”扩大个人和组织在政策议程设置中的话语权。此外,中央政府提供每年100万英镑的资金支持各部门将政策发展过程的服务进行外包,中央政府充当项目申请的裁判和评估者的角色。第二,确保行政资源向政策制定过程中优先考虑的领域倾斜,使公务员更清晰地了解政策资源倾斜的方向,明确工作重点。第三,提升公务员分析数据、运用政策工具以及了解政策执行环境的能力。 提升政策执行能力构建责任机制有效的政策执行对于落实政府制定的决策,完成政府规定的具体项目,实现政府的政策价值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实际政治生活中,常常因为复杂的政策过程、官僚机构的互相掣肘等因素导致政策执行偏离政策目标设定的轨道。第一,紧抓政府重大项目的落实工作。英国重大项目评估报告指出,过去几年政府仅有三分之一的重大项目按照预定时间和经费顺利完成。总结其原因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