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高中化学核心素养

高中化学核心素养

高中化学核心素养
高中化学核心素养

一、高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内涵

高中学生应具备什么样的核心素养呢?核心素养是社会群体中的个体共同学习的必要素养。笔者认为,核心素养应指:每个人为发展自我、融入社会及胜任工作所具备的关键的、重要的、不能缺失的品质、知识、技能、才干、精神风貌等的集合。

高中学生的核心素养体系包括什么?我们认为最需要培养的核心素养应该包括:思想品德素养、各学科的基本科学素养(包括双基、科学精神、科学方法)、人文素养即内在的精神品质(包括文史政法哲艺的知识、思想、方法和精神)、信息素养、思维素养、跨学科跨情境的综合能力及实践素养、语言素养(包括人际交往、合作交流、学科用语、国际理解教育等)、道德素养(行为的准则和规范,如正义感、诚信、礼仪等)和身心素养(良好的体质、积极和平衡的心态等)。

二、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化学在生命科学、空间科学、材料科学、环境科学、能源科学、信息科学等领域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相互促进中协同发展,在解决人类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高中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是:以培养学生完美人格和终身学习能力为宗旨,指导学生从更高的视野和境界上自我发展;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素养、化学信息素养、化学能力、合作能力和语言素养、化学思维素养;跨学科综合创新素养;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

三、高中化学学科中存在的问题

(一)现行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中,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措施不足,力度不强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以化学知识为导向,注重化学知识体系的科学性和系统性,对化学创新能力培养(即化学核心素养)强调不足,使知识本位强于能力本位。

突出特点是,重化学理论,轻化学实践探究;重化学知识的纵向拓展,轻化学知识跨学科的横向综合。因而不是以培养学生相应的化学能力(创新能力)为核心来组织课程内容,造成化学知识理论性强、抽象,教学内容陷入理论的情境中,常常脱离现实生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面对抽象的化学知识,经常无法运用学过的化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当中出现的问题,如日用沐浴露中的主要成分高达20多种,为什么会这么多?作用是什么?我们可以合成吗?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原因是我们理论联系实际的机会

太少了,始终缺乏解决重大问题的能力,缺乏创造性思维、原创能力等的培养。

(二)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和课程体系中,缺乏对能力培养的评价指标体系(即质量标准)

我们提出的高中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体现在具体的各项指标体系中。对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教育,必须要检测是否到达了基本能力水平了。目前还缺乏对学生各种能力培养评价的质量标准。(三)化学实验及探究活动的培养不足,缺乏“动态”的逻辑思

维和创新思维的训练

在我们的化学课堂教学中,并不缺少对学生逻辑思维、抽象概括能力、推理论证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训练和培养。但这些能力的培养都是在书本与大脑之间的碰撞、对话与交流中完成的,是“静态”的、“二维”空间的思维训练与培养。我们知道,在动手的化学实验和探究活动中,首先要设计实验方案,要查找文献,准备实验仪器和药品,研究药品的用量,在探究过程中会遇到许多突发问题,会引发学生思考,采取什么措施解决,通过探索,总结规律;实验中的实物、现象对感官的刺激,引起学生的兴趣。这些都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实践能力。

当前的高中化学,缺乏学生在动手实验和探究活动中的动脑过程,缺乏在“动态”的、“三维”的实战中训练学生的形象思维和创新思维。从而削弱了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因此,并没有真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缺乏CTS教育的发散思维训练

化学—技术—社会(CTS)教育可以使学生了解化学与生活、材料、能源、环境、生命过程、信息技术的关系,使学生树立“绿色化学”的思想。

我们现在所做的化学实验一般是验证性实验,很多学校也能认真完成。但这些实验不需要学生做实验设计方案,仪器、用品和药品都是事先准备好的,实验过程并不能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而开放性的探究活动可以训练学生发散性思维,如:若你是“补铁”保

健品的研发人员,在设计其主要成分时,你将考虑哪些方面?(五)现行化学教育中,缺乏对化学创新能力培养所必需的教学与课程资源及教学建议

我们要在化学教学中体现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就要在课堂教学设计中体现培养学生能力的内容,展示相对应的课程资源,同时给予教师重要的教学建议等。

四、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我们提出高中化学核心素养目的是为了促进教育模式的转型,由重视教学中“化学知识体系的科学性和系统性”,转向重视“学生化学核心能力和化学素养的生成”;由重视学生“化学知识结构”,轻“学生能力”培养,转向促进“学生化学能力提升和全面发展”。(一)化学素养的培养

1. 化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形成扎实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理解化学概念、原理,认识化学现象的本质,掌握化学变化的基本规律,形成化学科学的基本观念,能自主或合作设计完成一些化学探究实验。

2. 化学思想

化学学科思想是指人们在认识化学的活动中所运用科学方法的思想意识,是对化学的本质、特征、价值的基本认识。如守恒思想(质量、能量、原子、电荷守恒);对立统一思想(微观和宏观、量变和质变、定性和定量);控制变量思想;一般与特殊、归纳与演绎思想;验证探究思想;绿色化学思想;学以致用思想等等。

3. 化学方法

传统意义上的化学方法,有唯物辩证法、矛盾分析方法、两点论及一般的科学方法,如观察、分析、综合、比较、分类、类推、联想、归纳、演绎、迁移法、实验、图像法等等。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和学科间的交叉渗透,高度综合地将多种方法运用于化学研究中,如把物理、生物及数学等方法移植于化学方法之中并加以融合。同时,积极汲取系统论的整体化思想,开拓化学的新概念、构建化学的新概念、构建化学的新理论,推进现代化学的发展。

4. 化学精神

化学精神是指带有化学色彩的科学精神。我们学习化学,并不意味着将来从事与化学有关的工作,而是要掌握化学方法和化学精神,它们是组成核心素养的重要基础。化学精神就是对化学规律、化学原理、概念、化学现象的理解,就是严谨、求实、探索、毅力、实证、创新、独立、批判、和谐、宽容等工作风尚。

(二)化学信息素养的培养

本文中的化学信息是指,与化学相关的信息技术、互联网、数据、书刊、图表、音像、模型、化学资源(如装置图、反应设备、工艺流程、有机合成路线等)、化学程序等信息。

1. 强化化学信息意识,利用化学信息工具和信息资源能力

培养学生学会利用计算机、现代通信技术、智能控制技术等获取、传递、存储、显示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学会使用化学工具书、查阅化学文献、网络查询和应用等。

2. 获取、识别化学信息、加工处理信息、传递创造信息能力

近年来高考化学试题,考查学生的化学信息素养和化学学习能力的信息题比例很大。常常引入一些新的信息,要求学生根据题目信息分析、处理,总结归纳两三条规律。

3.在化学信息交流合作中,学会探究、创新和实践能力,守法,形成信息伦理。

学生要学会描述实验现象,独立分析、加工、评价信息,得出正确的结论,培养学生筛选信息、整合信息、生成新信息、应用化学信息和形成的化学知识分析解决新的化学问题,培养创新精神,同时要自律、自觉抵御有害信息。

(三)化学能力素养

1. 动手能力

化学实验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主要手段,但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有些教师为了节省时间多讲习题、减少实验,甚至不做实验,其结果是学生缺乏实践经验,动手能力差,不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不利于学生未来的发展。我们要尽可能多地增加探究实验和设计实验或改进实验,通过学生自己设计方案,操作实验,检测学生提出问题或猜想的能力,考查学生设计实验和实施实验的能力,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和表达化学探究结果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其创新思维能力。

2. 合作互助能力、团队精神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最需要具有交往能力的人。要想取得工作

的成功或科研成果,就要学会与人合作,能组织、协调各种力量,为自身的发展创造条件。在高中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中,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学生学习活动的过程是学生个体独立自主学习活动和个体之间互助合作学习活动的有效结合体,合作学习活动的有效开展,能够对高中生集体意识和协作精神的培养和树立起到促进作用。

3. 自主学习、探究能力

在自主学习中要特别强调学生的化学探究能力的发展,培养他们提出问题的能力、收集化学资料和信息的能力、大胆猜测和假设的能力、进行社会调查的能力、进行科学观察和科学实验的能力、进行化学思维的能力。如要求学生探究FeCO3的性质,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学会猜想假设FeCO3的化学性质,推测的依据;设计实验方案,列出试剂,预期现象;实验结果的解释和评价;总结FeCO3的性质。

4. 竞争与创新能力

竞争会激发学生的进取精神,使学生更加勤奋和努力,会提高学生的紧迫感和危机感,从而激发学生的大脑思维,不断找出自己的差距,不断出新;不断培养学生的竞争与合作能力、创新能力。体现在化学教学中,就是要培养学生的五种能力: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创新能力。

(四)化学语言素养的培养

1. 与他人沟通能力

沟通是一种信息的双向甚至多向的交流,将信息传递给对方,并

期望得到对方相应反应的过程,与人沟通既可以提高理解别人的能力,又可以增加别人理解自己的程度。我们培养的学生中,很多人学习优异,但沟通能力差,与人交流的语言表达能力弱,这也是理科学生的弱点。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真诚、专注交流的和谐气氛,敢于问答、善于倾听、注重礼节,培养学生自信、精炼准确的语言表达能力。

2. 化学语言能力

化学语言能力是学生准确运用化学语言传递信息、表达化学交流,用化学语言描述与化学学科相关的问题,并能向他人表达化学思想的能力。目前学生的化学语言表达不尽人意:口头回答或书面回答时,条理不清,思维混乱;化学用语、化学原理和化学生活语言不准确;作业和试卷中回答表述词不达意、没有重点和关键点、缺乏条理和科学性。

3. 加强国际理解教育

高中生国际交流越来越多,要加强培养学生尊重、了解其他国家、民族、地区文化的基本精神及风俗习惯;学习、掌握与其他国家、民族、地区人民平等交往、和睦相处的修养与技能,相互理解与宽容;培养具有善良、平等、公正、友爱、宽容、聪颖、诚实等优秀品质。

(五)化学思维素养的培养

1. 化学逻辑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的化学逻辑思维能力,就是学生根据化学概念、原理和

化学事实,运用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来反映化学事物、化学规律的思维活动。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对化学概念和理论、化学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分析、综合、比较、分类、归纳演绎、抽象概括和推理、猜想、假设的能力。采用科学的逻辑方法,准确而有条理地表达自己思维过程的能力,深刻理解与灵活运用化学知识的能力。

2. 批评性思维能力

通过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具有洞察力、辨别力、判断力;独立思考、反思、合理质疑,对事物进行一分为二的辩证分析,去其糟粕。

3. 创新思维能力

化学创新思维能力是各种化学思维能力的综合和核心,是人们以敏锐的知觉,从化学现象中发现矛盾,提出问题、产生强烈的探索动机,经过创造想象,推理判断,获得新的、独特的具有创造性和经得起实践检验的化学新观点、新思路和新方法。我们在教学中应该经常使用发散思维方法(多角度思考)、逆向思维方法(反面思考)、迂回思维方法(拐弯思考)、联想思维方法、形象思维方法、求异思维方法等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六)跨学科跨情境的综合能力的培养

1. 各学科知识整合、融合、综合素养

培养化学与其他学科间知识互相渗透,具有基础性

和交叉性。跨学科跨情境的知识整合,包括学习思想、观点、方法、程序、认识和术语及各种资料的融合。引导学生在化学的学习中,注

意与其他学科知识整合、融合、综合。如在化学教学中用诗词表达化学反应或物质的性质,渗透语文知识,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使用数学(数列、空间几何、图像、计算等)、物理(热、电、力、电、波普学等)、生物(酶、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知识再现化学试题。

2. 综合能力培养

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综合分析解决生产、生活、社会问题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创造性地分析问题,科学地探究事物的发展过程,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跨学科渗透教学对强化各学科之间的联系,注重综合知识在自然环境、生产、生活及高科技中的运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有重要作用。

我对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理解

精品文档 . 我对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理解 高中化学核心素养在某种程度上表明了新形势下化学学科的教学目标、育人 要求,将化学知识转化为一种具体的能力用以解决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具体问题。我认为,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主要有:宏观观察与微观探索、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科研与创新、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五大方面。这无法方面内容具体如下: 第一,宏观观察与微观探索,旨在引导学生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去认识物质的多样性,从而对物质进行有效分类;旨在引导学生从元素、原子、分子的角度去分析物质的结构和性质,得出“结构决定性质”的观念;旨在引导学生站在宏观和微观的高度去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 第二,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旨在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物质的运动和变化规律,明白物质产生化学变化是基于一定的基础、并遵循相关的规律;旨在以引导学生认识到化学变化的本质是伴随一定的能量转化,从而生成新的物质;旨在引导学生从多角度的去分析化学反应,充分利用化学原理去解决实际问题。 第三,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引导学生树立证据意识,利用证据对物质组成、结构、变化提出相关的假设,通过层层分析、逐步推理来证实自己的假设,处理好观点、证据、结论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利用分析推理法来认识研究对象的本质特征、构成要素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建立模型,从而引导学生利用模型来解释化学现象、解释化学本质与规律。 第四,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探究意识,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获得新的、有价值的发现;组织学生去明确探究目的、设计探究方案,并执行探究方案,在探究中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对于“异常”现象,要勇于说出自己的想法。 第五,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旨在引导学生树立严谨、求真务实的科研态度,树立勇于探索未知世界、崇尚真理的科学精神,树立可持续发展和绿色化学观念,对于化学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作出正确的价值选择和判断。

高中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

高中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 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中生综合素质的具体体现,反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下化学学科育人的基本要求,全面展现了学生通过化学课程学习形成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5个维度,其内涵分述如下。 素养1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 能从不同层次认识物质的多样性,并对物质进行分类;能从元素和原子、分子水平认识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形成“结构决定性质”的观念。能从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视角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 素养2 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 能认识物质是运动和变化的,知道化学变化需要一定的条件,并遵循一定规律;认识化学变化的本质是有新物质生成,并伴有能量的转化;认识化学变化有一定限度,是可以调控的。能多角度、动态地分析化学反应,运用化学反应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素养3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

具有证据意识,能基于证据对物质组成、结构及其变化提出可能的假设,通过分析推理加以证实或证伪;建立观点、结论和证据之间的逻辑关系;知道可以通过分析、推理等方法认识研究对象的本质特征、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建立模型。能运用模型解释化学现象,揭示现象的本质和规律。 素养4 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 认识科学探究是进行科学解释和发现、创造和应用的科学实践活动;能发现和提出有探究价值的问题;能从问题和假设出发,确定探究目的,设计探究方案,进行实验探究;在探究中学会合作,面对“异常”现象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 素养5 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 具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具有探索未知、崇尚真理的意识;赞赏化学对社会发展的重大贡献,具有可持续发展意识和绿色化学观念,能对与化学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 上述5项素养立足高中生的化学学习过程,各有侧重,相辅相成。“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体现了具有化学学科特质的思想和方法;“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从实践层面激励创新,“科学精神和社会责任”进一步揭示了化学学习更高层面的价值追求。上述素养将化学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化学思想观念的建构、科学探究与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创新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形成等方面的要求融为一体,形成完整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体系。

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docx

普通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核心素养具体表述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 能通过观察、辨识一定条件下物质的形态及变化的宏观现象,初步掌握物质及其变化的分类方法,并能运用符号表征物质及其变化;能从物质的微观层面理解其组成、结构和性质的联系,形成“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应用”的观念;能根据物质的微观结构预测物质在特定条件下可能具有的性质和可能发生的变化。 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 能认识物质是在不断运动的,物质的变化是有条件的;能从内因和外因、量变与质变等方面较全面地分析物质的化学变化,关注化学变化中的能量转化;能从不同视角对纷繁复杂的化学变化进行分类研究,逐步揭示各类变化的特征和规律;能用对立统一、联系发展和动态平衡的观点考察、分析化学反应,预测在一定条件某种物质可能发生的化学变化。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 能初步学会收集各种证据,对物质的性质及其变化提出可能的假设;基于证据进行分析推理,证实或证伪假设;能解释证据与结论之间的关系,确定形成科学结论所需要的证据和寻找证据的途径;能认识化学现象与模型之间的联系,能运用多种模型来描述和解释化学现象,预测物质及其变化的可能结果;能依据物质及其变化的信息建构模型,建立解决复杂化学问题的思维框架。 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 发现和提出有探究价值的化学问题,能依据探究目的设计并优化实验方案,完成实验操作,能对观察记录的实验信息进行加工并获得结论;能和同学交流实验探究的成果,提出进一步探究或改进实验的设想;能尊重事实和证据,不迷信权威,具有独立思考、敢于质疑和批判的创新精神。 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 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崇尚真理,形成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的意识;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认识环境保护和资源合理开发的重要性,具有可持续发展意识和绿色化学观念;深刻理解化学、技术、社会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赞赏化学对社会发展的重大贡献,能运用已有知识和方法综合分析化学过程对自然可能带来的各种影响,权衡利弊,勇于承担责任,积极参与有关化学问题的社会决策。 科教兴国 1 / 1

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体系的构成和特点_林小驹

21世纪以来,国际经合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 织、欧美等国家和地区,为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提出了“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的问题,相继在教育领域建立了学生的“核心素养”模型:沟通交流能力、团队合作、信息技术素养、语言能力、自主发展、数学素养、问题解决与实践探索能力。欧盟提出的核心素养包括:母语、外语、数学与科学技术素养、信息素养、学习能力、公民与社会素养、创业精神以及艺术素养共计8个领域,每个领域均从知识、技能和态度三个维度进行描述 〔1〕〔2〕 。 2014年3月30日,教育部以教基二〔2014〕4号 文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该《意见》首次提出: “教育部 将组织研究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依据总体框架研制不同教育阶段学生核心素养的结构模型,进一步形成可操作、可测量、可评价的指标体系。 一、高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内涵 高中学生应具备什么样的核心素养呢?核心素养是社会群体中的个体共同学习的必要素养。笔者 认为,核心素养应指:每个人为发展自我、融入社会及胜任工作所具备的关键的、重要的、不能缺失的品质、知识、技能、才干、精神风貌等的集合。 高中学生的核心素养体系包括什么?我们认为最需要培养的核心素养应该包括:思想品德素养、各学科的基本科学素养(包括双基、科学精神、科学方法)、人文素养即内在的精神品质(包括文史政法哲艺的知识、思想、方法和精神)、信息素养、思维素养、跨学科跨情境的综合能力及实践素养、语言素养(包括人际交往、合作交流、学科用语、国际理解教育等)、道德素养(行为的准则和规范,如正义感、诚信、礼仪等)和身心素养(良好的体质、积极和平衡的心态等)。 二、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化学在生命科学、空间科学、材料科学、环境科学、能源科学、信息科学等领域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相互促进中协同发展,在解决人类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高中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是:以培养学生完美人格和终身学习能力为宗旨,指导学生从更高的视野和境界上自我发展;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素养、化学信息素养、化学能 摘要:文章阐述了刚刚兴起的高中学生“核心素养”体系的背景、国内外研究成果。首次提出 了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体系,包括化学素养、化学信息素养、化学能力、合作能力和语言素养、化学思维素养、跨学科合作综合素养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并详细表述了这些素养内容的特点。 关键词:高中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创新能力;综合能力中图分类号:G4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476(2015)05-0078-04 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体系的构成和特点 林小驹 李 跃 沈晓红 (深圳市宝安中学,广东深圳 518101) 作者简介:林小驹(1961-),广东揭阳人,深圳市宝安区宝安中学教师,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中学化学教学研究。基金项目:本文系广东教育学会化学教学专业委员会2014年教研重点课题“学科核心素养培养” (编号:23)研究成果。 JOURNAL OF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2015年5月上半月 课程与教学 DOI:10.16215/https://www.wendangku.net/doc/d13433607.html,44-1371/g4.2015.05.019

初中化学核心素养是什么

初中化学核心素养是什么 什么是化学核心素养?如何确定化学核心素养? 2014年,4月24日,教育部研制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教育部将组织研究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核心素养即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化学核心素养是指本学科给予学生未来发展必备的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在解决复杂的、不确定性的现实问题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性品质或能力;是学科的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整合。2014年12月8日,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修订工作启动会在京召开。此次修订的一个重要变化就是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的要求,率先在高中课程标准中增加学科核心素养和基于核心素养制定出的质量标准内容。 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修订组按照教育部课标修订的要求,根据“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和高中化学课程特点,提出包含“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识”“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精神和社会责任”等五个要素的高中化学核心素养。 为了促进化学老师对化学核心素养的认识,将化学核心素养的培育工作落实到高中化学教学中,杨梓生在《对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认识》(2016)一文中,对化学核心素养从内容属性、内涵特点 及内在联系等方面进行了自己的解读。认为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具有凸显化学本质特征、反映化学基本问题、揭示化学学科思维、体现课程育人价值等内涵特点。 那么,初中化学核心素养是什么呢?初中化学核心素养会和高中化学核心素养一样吗?初中化学核心素养和高中化学核心素养有什么关系? 初中化学和高中化学的宗旨是一样的,都是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因此初中化学核心素养和高中化学核心素养有相同点,但初中化学和高中化学的具体

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精选课件)

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普通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具体表述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 析 能通过观察、辨识一定条件下物质的形态及变化的宏观现象,初步掌握物质及其变化的分类方法,并能运用符号表征物质及其变化;能从物质的微观层面理解其组成、结构和性质的联系,形成“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应用”的观念;能根据物质的微观结构预测物质在特定条件下可能具有的性质和可能发生的变化。 变化观念与平衡思 想 能认识物质是在不断运动的,物质的变化是有条件的;能从内因和外因、量变与质变等方面较全面地分析物质的化学变化,关注化学变化中的能量转化;能从不同视角对纷繁复杂的化学变化进行分类研究,逐步揭示各类变化的特征和规律;能用对立统一、联系发展和动态平衡的观点考察、分析化学反应,预测在一定条件某种物质可能发生的化学变化。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 知 能初步学会收集各种证据,对物质的性质及其变化提出可能的假设;基于证据进行分析推理,证实或证伪假设;能解释证据与结论之间的关系,确定形成科学结论所需要的证据和寻找证据的途径;能认识化学现象与模型之间的联系,能运用多种模型来描述和解释化学现象,预测物质及其变化的可能结果;能依据物质及其变化的信息建构模型,建立解决复杂化学问题的思

核心素养具体表述 维框架. 实验探究与创新意 识 发现和提出有探究价值的化学问题,能依据探究目的设计并优化实验方案,完成实验操作,能对观察记录的实验信息进行加工并获得结论;能和同学交流实验探究的成果,提出进一步探究或改进实验的设想;能尊重事实和证据,不迷信权威,具有独立思考、敢于质疑和批判的创新精神。 科学精神与社会责 任 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崇尚真理,形成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的意识;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认识环境保护和资源合理开发的重要性,具有可持续发展意识和绿色化学观念;深刻理解化学、技术、社会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赞赏化学对社会发展的重大贡献,能运用已有知识和方法综合分析化学过程对自然可能带来的各种影响,权衡利弊,勇于承担责任,积极参与有关化学问题的社会决策。

2017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核心素养版)14个主题情景素材

(一)必修课程(五个主题) 3.情境素材建议 ●有关化学发现的故事:电离理论的建立、元素周期律的发展、原电池的发现、氯气的发现、人工合成尿素、工业合成氨、青蒿素的提取等。 ●有关理论、模型不断发展的史实:苯分子结构、原子结构模型、氧化还原 反应理论等。 ●化学研究技术及应用:波谱、色谱、X-射线衍射、飞秒化学、原子示踪技术等;汽车尾气中氮氧化物等污染物的测定、食物中亚硝酸盐等含量的测定等。 3.情境素材建议 ●金属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与应用:补铁剂;实验室中硫酸亚铁的保存与使用;印刷电路板的制作;打印机(或复印机)使用的墨粉中铁的氧化物(利用磁性性质);菠菜中铁元素的检测;钠着火的扑救;钠用作强除水剂。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与应用:火山喷发中含硫物质的转化;“雷雨发 庄稼”;氮的循环与氮的固定;工业合成氨、工业制硫酸(或硝酸);氮肥的生 产与合理使用;食品中适量添加二氧化硫的作用(去色、杀菌、抗氧化);含氯 消毒剂及其合理使用;氯气、氨气等泄漏的处理;酸雨的成因与防治;汽车尾气 的处理。 ●氧化还原反应和离子反应:电离理论建立的化学史料;氧化还原理论建立 的史料;日常生活中的氧化还原反应。 3.情境素材建议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律的发现史料;铝制品的合理使用,用 铝和氢氧化钠的反应充氢气球、疏通下水管道;稀土资源、核能的开发与利用。 ●化学键:化学键存在的证据,如水的三态变化与水分解过程中能量变化的 比较;利用化学键讨论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的本质,如氢气与氯气、甲烷燃烧等反

应中能量的变化。●反应的限度和快慢:化学反应存在限度的证据,如高炉炼铁、合成氨、氯化铁与碘化钾的反应、氯气与水的反应等;汽车安全气囊、食物 腐败等生活中与化学反应速率有关的现象;催化剂在调控化学反应速率中的作用,如燃料电池、工业制硝酸(或硫酸)、合成氨、汽车尾气处理等反应中的催化剂。 ●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能源的合理利用,如天然气、丙烷、煤、氢气等燃 料的选择与使用,生物质能的获取(如沼气、垃圾焚烧等)与使用;化学反应热 效应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如热敷袋与冷敷袋等;电池的历史沿革和发展,如 伏打电池的发现、干电池的改进、燃料电池的应用。 3.情境素材建议 ●原油的分馏、裂化及裂解产品和用途,常见燃油标号的含义;乙烯工业, 用于水果催熟的乙烯制剂。 ●我国酿酒技术与酒文化,工业酒精的制备,不同饮用酒中酒精的浓度,乙 醇汽油,固体酒精,酒后驾车的检验,酒精在人体内的转化,乙醇钠在药物合成 中的应用;我国酿造技术与食醋文化。 ●食物中的糖类、油脂、蛋白质在人体内的转化,常见体检指标中的有机物;有机合成高分子材料的性能和用途,塑料的分类及合理使用,水立方的外立面膜 结构材料——ETFE膜(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塑胶跑道、手机贴膜、钢化玻 璃等新型高分子材料。 3.情境素材建议 ●与化学有关的职业及其与化学科学领域的关系。 ●中外历史上的化学成就。例如,合成氨、人工合成尿素、人工合成牛胰岛素、提取青蒿素,以及中国近30年化学科学与技术及其应用的重要成果。 ●化学与材料开发。例如,陶瓷、水泥、玻璃、光导纤维和单晶硅等重要的 无机非金属材料;功能高分子材料在医疗、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应用;保水材料在

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构成及现状研究1 2.4.2.2 不同教龄段高中化学教师对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构成的认 识 关于高中化学教师的调查,笔者将高中化学教师的教龄分为1-3年、4-6年7-9 年、10-15年、15 年以上5个教龄段。各教龄段所占人数百分比见图2- 1. 图2-1 高中化学教师各教龄段所占人数百分比 教龄段为1-3年的教师称为新手型教师,教龄段为15年以上的教师称为专家型教师,而处于两者之间的称为熟手型教师,不同教龄段的教师,对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中各指标的认同度存在明显的差异。 表2-6教龄为1-3年的高中化学教师对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构成认识情况表指标三重表征守恒思想动态平衡联系发展辩证思维绿色应用百分比M58.3358.3358.3358.3358.3358.33表2-7 教龄为4-6年的高中化学教师对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构成认识情况表指标问题解决守恒思想实验操作信息迁移辩证思维绿色应用百分比M85.7171.4371.4371.4371.4371.43表2-8 教龄为7-9 年的离中化学教师对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构成认识情况表指标问题解决信息加工实验操作信息迁移守恒思想绿色应用百分比M1001001001007575表2-9 教龄为IO-15 年的高中化学教师对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构成认识情况表指标守恒思想实验操作信息迁移推理思维对立统一绿色应用百分比M10010010010085.7185.71

表2-10 教龄为15 年以上的高中化学教师对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构成认识情况表 从上述 5 个表中可以得出,总体来说,各教龄段的高中化学教师对高中化学 学科核心素养中指标认同度是小同大异。 由表2-6可知,教龄为1-3年的高中化学教师对三重表征、守恒思想、 动态平衡、联系发展、辨证思维、绿色应用这六项指标的认同度最高。对这些 教师的问卷进行详细分析,发现他们对指标都具有普遍的认同度,他们认为每 一项指标都很重要,都可以成为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体系中的关键项。这种 认识与他们的特殊性有很大的关联,教龄为1-3年的教师普遍为新手型教师 ,他们大多是刚刚走上岗位的毕业生,缺乏一定的教书经验,没有丰富的知识 体系,不能掌握到知识的重点与难点。因此,他们不能明确地判断出哪些指 标是最重要的。 由表2-7、表2-8可知,教龄为4-9年的高中化学教师在问题解决这一项指标的认同度最高。问题解决主要在于学生对知识的应用。学生掌握知识需要经历 四个阶段:感知、理解、巩固与运用。通过对知识的掌握、理解与巩固,才能实现知识的运用。在化学教学中,教会着重培养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因此,解决问题是化学知识运用于生活的一种体现。 自表2-9、表2-10 可知,在守恒思想上,教龄为10 年以上的高中化学教师的 认同度最高,在高考中,守恒思想是一个常考点,在许多计算题中,都要运用到 守恒思想:电子得失守恒、元素守恒、质量守恒、电荷守恒等。教龄为10 年 以上的高中化学教师都可以说是老教师,他们教学经验丰富,具有丰富合理的 知识结构。他们对高考动向有预见性,全面掌握了高考的考点。因此,他们认为 ,高考所考就是学生所学,学生所具有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应该以高考为前提。 除此之外,各个教龄段的高中化学教师对绿色应用这一项指标的认同度都很高。绿色应用主要指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生活化学,绿色化学。现在绿色环保是社 会比较关注的话题,化学这门学科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化学是来源于生活并 作用于生活。因此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绿色意识。 这也可能新手型教师与专家型教师在动态平衡这一项指标的认同度较高, 源于高考的要求,动态平衡主要是指可逆反应达到平衡后,反应依然进行, 这是选修四的重点,也是学生们学习起来比较困难 处于一种动态平衡的状态,

高中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高中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

高中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摘要:核心素养作为学生终身发展以及适应社会发展所必备的素养,其也是学生化学关键能力以及品格的体现,因此,教师应加大对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力度,通过有效的途径来提升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质量。 关键词:高中化学教学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化学核心素养作为化学学科的特点,也是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时知识、态度与情感的有机统一,它可以在学生离开学校之后仍保存在学生生命当中,并对推动学生生命发展具有积极作用的一种综合素养。化学素养是需要培养的,而高中时期的学生具有非常强的可塑性、接受能力也比较好,是培养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最好时机。因此,教师可以从学生化学概念的形成科学思维方式的构建以及实验探究的实现和创新等多个方面去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但是,随着时代的改变,对学生的核心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教师应该基于化学本质对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中融入绿色环保的理念,促使学生培养出符合时代发展、具有当代高中学生特色的化学核心素养。[1] 一、培养学生高中化学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 1.设计可逆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对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其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化学知识、技能以及学习水平,并对教学的后期工作具有非常大的指引作用。因此,要想提高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质量,就必须不断完善高中化

学核心素养培养的目标,通过二氧化硫溶于水这种可逆反应来设计目标,以此达到提高学生自主发展能力的目的。在化学当中,二氧化硫和水之间可以形成可逆的反应,高中化学教师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时可以充分利用该理念,对高中化学的核心素养培养目标予以适当的调整,促使该目标能够在同一条件下既能向正反应方向来进行,也能同时向逆反应的方向来进行。教师在此过程中可引导学生认识到物质之间的复杂反应。这种目标之间的转变看似只发生了很小的变化,实际上,在很大程度上开阔了学生的花絮思维以及迁移式的学习方法。在此过程中,学生的能力及素养都可以得到有效的提升。 同时,当前我国高中学校对化学知识的考核,主要通过成绩考核的考核来评断学生的能力。这种单一的考核方式,促使学生过于重视成绩分数,力图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来获取到高分数。虽然这样能在短时间之内提升学生的化学成绩,但是,这样实际上是无法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因此,在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当中就明确指出,应该要将以往以成绩为目标的方式转变为以能力提升为目标的教学方式。比如说,在教授《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时,如果依照以往以成绩为目标的教学方式,教师只要在课堂之上将化学知识点讲授给学生听即可。但是,在新课改之后,教师应该注重的是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提升,应该在课堂上不断改善自己的教学方法,通过实践与理论结合的原则,使用多媒体等创新手段来加强学生对该知识点的理解,并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氮及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了解含氮化合物的应用以

最新高中化学核心素养说课讲解

一、高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内涵 高中学生应具备什么样的核心素养呢?核心素养是社会群体中的个体共同学习的必要素养。笔者认为,核心素养应指:每个人为发展自我、融入社会及胜任工作所具备的关键的、重要的、不能缺失的品质、知识、技能、才干、精神风貌等的集合。 高中学生的核心素养体系包括什么?我们认为最需要培养的核心素养应该包括:思想品德素养、各学科的基本科学素养(包括双基、科学精神、科学方法)、人文素养即内在的精神品质(包括文史政法哲艺的知识、思想、方法和精神)、信息素养、思维素养、跨学科跨情境的综合能力及实践素养、语言素养(包括人际交往、合作交流、学科用语、国际理解教育等)、道德素养(行为的准则和规范,如正义感、诚信、礼仪等)和身心素养(良好的体质、积极和平衡的心态等)。 二、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化学在生命科学、空间科学、材料科学、环境科学、能源科学、信息科学等领域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相互促进中协同发展,在解决人类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高中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是:以培养学生完美人格和终身学习能力为宗旨,指导学生从更高的视野和境界上自我发展;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素养、化学信息素养、化学能力、合作能力和语言素养、化学思维素养;跨学科综合创新素养;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 三、高中化学学科中存在的问题

(一)现行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中,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措施不足,力度不强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以化学知识为导向,注重化学知识体系的科学性和系统性,对化学创新能力培养(即化学核心素养)强调不足,使知识本位强于能力本位。 突出特点是,重化学理论,轻化学实践探究;重化学知识的纵向拓展,轻化学知识跨学科的横向综合。因而不是以培养学生相应的化学能力(创新能力)为核心来组织课程内容,造成化学知识理论性强、抽象,教学内容陷入理论的情境中,常常脱离现实生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面对抽象的化学知识,经常无法运用学过的化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当中出现的问题,如日用沐浴露中的主要成分高达20多种,为什么会这么多?作用是什么?我们可以合成吗?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原因是我们理论联系实际的机会 太少了,始终缺乏解决重大问题的能力,缺乏创造性思维、原创能力等的培养。 (二)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和课程体系中,缺乏对能力培养的评价指标体系(即质量标准) 我们提出的高中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体现在具体的各项指标体系中。对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教育,必须要检测是否到达了基本能力水平了。目前还缺乏对学生各种能力培养评价的质量标准。(三)化学实验及探究活动的培养不足,缺乏“动态”的逻辑思

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1.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 能通过观察、辨识一定条件下物质的形态及变化的宏观现象,初步掌握物质及其变化的分类方法,并能运用符号表征物质及其变化;能从物质的微观层面理解其组成、结构和性质的联系,形成“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应用”的观念;能根据物质的微观结构预测物质在特定条件下可能具有的性质和可能发生的变化。 2.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 能认识物质是在不断运动的,物质的变化是有条件的;能从内因和外因、量变与质变等方面较全面地分析物质的化学变化,关注化学变化中的能量转化;能从不同视角对纷繁复杂的化学变化进行分类研究,逐步揭示各类变化的特征和规律;能用对立统一、联系发展和动态平衡的观点考察、分析化学反应,预测在一定条件某种物质可能发生的化学变化。 3.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 能初步学会收集各种证据,对物质的性质及其变化提出可能的假设;基于证据进行分析推理,证实或证伪假设;能解释证据与结论之间的关系,确定形成科学结论所需要的证据和寻找证据的途径;能认识化学现象与模型之间的联系,能运用多种模型来描述和解释化学现象,预测物质及其变化的可能结果;能依据物质及其变化的信息建构模型,建立解决复杂化学问题的思维框架。 4.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 发现和提出有探究价值的化学问题,能依据探究目的设计并优化实验方案,完成实验操作,能对观察记录的实验信息进行加工并获得结论;能和同学交流实验探究的成果,提出进一步探究或改进实验的设想;能尊重事实和证据,不迷信权威,具有独立思考、敢于质疑和批判的创新精神。 5.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 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崇尚真理,形成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的意识;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认识环境保护和资源合理开发的重要性,具有可持续发展意识和绿色化学观念;深刻理解化学、技术、社会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赞赏化学对社会发展的重大贡献,能运用已有知识和方法综合分析化学过程对自然可能带来的各种影响,权衡利弊,勇于承担责任,积极参与有关化学问题的社会决策。

普通初中高中化学核心素养

高中化学核心素养一览表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 能通过观察、辨识一定条件下物质的形态及变化的宏观现象,初步掌握物质及其变化的分类方法,并能运用符号表征物质及其变化;能从物质的微观层面理解其组成、结构和性质的联系,形成“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应用”的观念;能根据物质的微观结构预测物质在特定条件下可能具有的性质和可能发生的变化。 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 能认识物质是在不断运动的,物质的变化是有条件的;能从内因和外因、量变与质变等方面较全面地分析物质的化学变化,关注化学变化中的能量转化;能从不同视角对纷繁复杂的化学变化进行分类研究,逐步揭示各类变化的特征和规律;能用对立统一、联系发展和动态平衡的观点考察、分析化学反应,预测在一定条件某种物质可能发生的化学变化。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 能初步学会收集各种证据,对物质的性质及其变化提出可能的假设;基于证据进行分析推理,证实或证伪假设;能解释证据与结论之间的关系,确定形成科学结论所需要的证据和寻找证据的途径;能认识化学现象与模型之间的联系,能运用多种模型来描述和解释化学现象,预测物质及其变化的可能结果;能依据物质及其变化的信息建构模型,建立解决复杂化学问题的思维框架。 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 发现和提出有探究价值的化学问题,能依据探究目的设计并优化实验方案,完成实验操作,能对观察记录的实验信息进行加工并获得结论;能和同学交流实验探究的成果,提出进一步探究或改进实验的设想;能尊重事实和证据,不迷信权威,具有独立思考、敢于质疑和批判的创新精神。 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 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崇尚真理,形成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的意识;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认识环境保护和资源合理开发的重要性,具有可持续发展意识和绿色化学观念;深刻理解化学、技术、社会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赞赏化学对社会发展的重大贡献,能运用已有知识和方法综合分析化学过程对自然可能带来的各种影响,权衡利弊,勇于承担责任,积极参与有关化学问题的社会决策。 初中化学核心素养之我见 什么是化学核心素养?如何确定化学核心素养?

二、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2017年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化学(word文档)

(一)学科核心素养 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理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是高中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综合素质的具体体现,反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下化学学科育人的基本要求,全面展现了化学课程学习对学生未来发展的重要价值。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5个方面。 素养1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 能从不同层次认识物质的多样性,并对物质进行分类;能从元素和原子、分子水平认识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形成“结构决定性质”的观念。能从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视角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 素养2 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 能认识物质是运动和变化的,知道化学变化需要一定的条件,并遵循一定规律;认识化学变化的本质是有新物质生成,并伴有能量的转化;认识化学变化有一定限度、速率,是可以调控的。能多角度、动态地分析化学变化,运用化学反应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素养3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 具有证据意识,能基于证据对物质组成、结构及其变化提出可能的假设,通过分析推理加以证实或证伪;建立观点、结论和证据之间的逻辑关系。知道可以通过分析、推理等方法认识研究对象的本质特征、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建立认知模型,并能运用模型解释化学现象,揭示现象的本质和规律。 素养5 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 具有安全意识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具有探索未知、崇尚真理的意识;深刻认识化学对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大贡献;具有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意识,从自身做起,形成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能对与化学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能参与有关化学问题的社会实践活动。

高中化学教学设计中的核心素养

高中化学教学设计中的核心素养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五方面内容。前三者所体现出来的是化学学科特质的思想与方法。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所起的作用是从实践层面鼓励创新。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所代表的是化学学习过程中需要的更高层面的价值追求。核心素养的形成是当前教学目标的主要任务之一,是推动化学教学质量不断提升的动力。 1、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教学过程中,主要目的是为了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无论哪一学科,在课程教学中都必须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引导与监督作用,深入贯彻新课改理念。2、因材施教 不同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和吸收能力有所差异,所取得的教学效果必然也会有所不同,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因材施教是提升核心素养的必要途径之一。通过组建学习小组,可以使学生各显其长,更容易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时刻观察好每一个学生的动态,发现问题后,及时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自已是课堂的主人,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及专业技能。 3、设计流程

(1)温故知新 方法:设计学案,通过回顾往期教学内容以巩固以前所学的知识点,同时根据提纲自学教材。采用问题的形式,抽查学生对旧知识的掌握状况和新知识的自学情况。 (2)新课引入 在新课引入过程中,可以结合一些生活实例,通过创设教学情景,有意识地将教学内容与生活常识联系起来。 例如:在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今天,每一个公民都需要树立强烈的环保意识,在教学过程中就应该把知识点与这些内容相结合,突出“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教育。 再如,在进行“铝单质的性质”教学中可以先把铝制品的发展史给学生们做一个介绍,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提出问题:为什么铝制的餐具不宜长时间放酸性或碱性的食物。引出问题,让学生去探索铝的性质以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让学生了解到化学与人体健康状况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内容,体验化学的实用性。 (3)小组合作与探究 教师为了能够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更好的理解,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可以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或小组探究学习。 以3~5个学生为基数进行分组实践,分组的过程中,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