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德里达对胡塞尔内时间意识本原观的解构

德里达对胡塞尔内时间意识本原观的解构

德里达对胡塞尔内时间意识本原观的解构
德里达对胡塞尔内时间意识本原观的解构

本原与重复*

——德里达对胡塞尔内时间意识本原观的解构

朱刚

胡塞尔在《观念1》中曾说过时间意识是一个谜。1在《内时间意识现象学》一开头,他更直言不讳地说:“对时间意识的分析是描述心理学和认识论的一个古老的包袱”,并引用奥古斯丁《忏悔录》中那句关于时间的警句:“没有人问我,我还知道,有人问我,我想说明,便茫然不解了。”2由此足见对时间意识进行分析的困难。但无论如何,这个问题却始终是胡塞尔无法回避的,因为胡塞尔现象学尤其是后期先验现象学的终极任务就是要揭示构造一切的最终根源。这个最终根源是什么?并不是通常所说的先验自我或先验主体,因为在胡塞尔看来,它在某种深刻的和完全独特的意义上也是被构成的东西:在它之前还有一种真正绝对的根源,3即时间意识或内时间意识。对时间意识的深入研究,正是胡塞尔对于西方两千多年的时间研究的一大突破。4我们这里当然无法涉及胡塞尔对时间意识之谜的所有探讨。受研究主题和能力所限,我们将仅仅考察胡塞尔在时间意识之本原问题上的看法,以及德里达对它的解构。

现在首先要澄清的是,就时间意识来说,本原问题所问的究竟是什么?

§1“本原问题”释义

胡塞尔说,这里的“本原问题”(Ursprungsfrage)是现象学(即认识论)

*本文原为笔者博士论文中的一章,其初稿曾发表于《中国现象学与哲学评论》第六辑,此处是该章的定稿。谨以此文纪念刚刚去世的德里达教授。

1Husserl:Ideen zu reinen Ph?nomenologie und ph?nomenologischen Philosophie,Husserliana,Band III/I,Martinus Nijhoff, The Hague, Netherlands, 1976,第182页。参见中译本,胡塞尔:《纯粹现象学通论》,李幼蒸译,商务印书馆,1992年12月第1版,第204页。

2Husserl:Zur Ph?nomenologie des inneren Zeitbewusstseins(1893-1917),Husserliana Band X,Martinus Nijhoff, The Hague, 1966,第3页。又见胡塞尔:《生活世界现象学》,克劳斯·黑尔德编,倪梁康、张廷国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6月第1版,第70页。

3Husserl:Ideen zu reinen Ph?nomenologie und ph?nomenologischen Philosophie,Husserliana,Band III/I,第182页;胡塞尔:《纯粹现象学通论》,李幼蒸译,第204页。

4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第82节的一条注释中说道:“若说今天的时间分析超出了亚里士多德和康德而获得了某种本质性的东西,那就是更多地涉及到了对时间的把捉和‘时间意识’”(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修订译本),陈嘉映、王庆节合译,熊伟校,三联书店,1999年12月,第488页注释1;Heidegger:Sein und Zeit, Max Niemeyer Verlag, Tübingen, 1986,第432-433注释1)。显然这里指的是胡塞尔内时间

意义上的而非心理学意义上的,二者之间有本质区别。5所谓现象学意义上的本原,是“指所有那些对经验来说构造性的概念的本原,也包括时间概念的本原”。6如此意义上的本原问题之所以必须纳入现象学的视野,是因为它为本质问题所要求:认识论对经验本质的询问就是对经验可能性的询问,“而要想阐明经验的现象学可能性,我们就必须回到现象学的素材(Daten)上,在现象学上,被经验之物就是由这些素材所组成的。”7在“被经验之物是由这些素材组成”的意义上,这些素材就构成了现象学意义上的本原:它们对于经验来说是构造性的。这一点也可以解释,为何胡塞尔的现象学必须要经历一个从本质现象学到发生现象学的转变:因为关于本质的问题总要回溯到本原的问题上。8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胡塞尔认为,在认识论的阐明与历史的阐明、认识论的本原与发生学的本原之间所做的流行的区分是根本错误的,9因为这种流行的教条把对本原的发生学研究仅仅限制在心理学的范围内,而没有看到一种认识论的、现象学意义上的本原研究。

就时间问题而言,现象学意义上的本原问题,追问的是时间意识的原始形态(primitiven Gestaltungen),在这种原始形态中,时间之物(Zeitlich)的原始差异(Differenzen)以直观和本己的方式(eigentlich),构成了所有与时间相关的自明性(Evidenzen)的本源的(origin?ren)源泉。10而心理学意义上的时间本原问题,则是经验论与天赋论之间的那个聚讼不休的问题:即时间究竟是起源于后天经验,还是来自于先天天赋。它要询问的是人类个体甚至整个种族的客观的空间直观与时间直观所出自的那个原初的感觉材料(Empfindungsmaterial),后者并不是时间意识本身的构造性因素。因此这是一个经验发生(empirische Genesis)的问题,它对于现象学的研究无关紧要。11胡塞尔对于这两层不同意义上的本原所作的区分,对于现象学来说意义重大。因为现象学所朝向的“事情本身”,只能是直接被给予的,因此它所要追寻的本原也只能到直接被给予的领域里去寻找。就时间问题来说,直接被给予的只

5Husserl:Zur Ph?nomenologie des inneren Zeitbewusstseins,第8页;胡塞尔:《生活世界现象学》,第76页。

6Husserl:Zur Ph?nomenologie des inneren Zeitbewusstseins,第8页;胡塞尔:《生活世界现象学》,第76页。

7Husserl:Zur Ph?nomenologie des inneren Zeitbewusstseins,第8-9页;胡塞尔:《生活世界现象学》,第76页。

8Husserl:Zur Ph?nomenologie des inneren Zeitbewusstseins,第9页;胡塞尔:《生活世界现象学》,第76页。

9Husserl:Die Krisis der Europ?ischen Wissenschaften und die Transzendentale Ph?nomenologie, Husserliana, band 6, 第379页;胡塞尔:《欧洲科学的危机和超越论的现象学》,王炳文译,第448页。

10Husserl:Zur Ph?nomenologie des inneren Zeitbewusstseins,第9页;胡塞尔:《生活世界现象学》,第76-77页。

11Husserl:Zur Ph?nomenologie des inneren Zeitbewusstseins,第9页;胡塞尔:《生活世界现象学》,

是时间意识,因此,对时间意识的本原的追寻,只能是寻找时间意识本身的奠基性的构造因素,即时间意识所具有的那种“原始形态”。而时间意识本身的“经验发生”或“经验本原”,则超出了直接被给予的领域,因而对它们的寻求,也就超出了现象学所许可的范围。但是我们将看到,即使是现象学意义上的本原,也仍然是建立在一种形而上学的本原观的基础之上:即总是相信有一个最初的“本原”、最初的奠基性的“开端”和“原则”。我们说过,这就是希腊先哲以“arche”之名所思考的东西:它既有“开端”、“本原”之义,同时又有“统治”一切的“原则”之义。我们将看到,胡塞尔所寻找的时间意识的本原(即原印象:Urimpression),就是这样一个“arch e”:它既是构造时间意识的原始形态(因而它是时间意识的本原或开端),同时,它又作为时间意识的基本模式而成为“统治”时间意识的“原则”(principium)。12德里达对胡塞尔时间意识本原观的解构首先就是要解构原印象的这种特权地位。

§2 原印象:内时间意识的本原

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认为,传统的时间观念一直承袭着亚里士多德《物理学》的传统,即总是从“现在”、“点”、“界限”和“循环”等概念出发对时间进行分析;而胡塞尔对时间意识的描述则是哲学史中最先与这种传统进行决裂的分析。13尽管如此,德里达还是认为,从巴门尼德到胡塞尔,“当前”的优先性从来没有被怀疑过:非-在场总是在在场的形式中、或作为在场的模态化而被思考,过去和将来总是被规定为过去的当前和将来的当前。14就胡塞尔的时间意识分析而言,“点性(ponctualitè)和作为烙点(stigmè)的现在(maintenant)观念,不论是否是一种形而上学的预设,都还是在其中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15这种重要作用就表现在,“现在”在胡塞尔那里仍被当作内在时间客体的“开端”或“本原”。胡塞尔说:“我们首先强调,一个内在时间客体的流逝模式(Ablaufsmodi)具有一个开端(Anfang),也就是一个源点(Quellpunkt)。……它被刻划为现在(Jetzt)。”16在德里达看来,这个作为时间之“开端”、“源点”的“现时的现在点(la ponctualité du maintenant actuel)”,就是胡塞

12拉丁语principium就是对希腊语arche的翻译。胡塞尔本人在使用principium一词时也是有意识地利用它同时蕴涵的“本原”(或“开端”)与“原则”这双重含义。见Husserl: Ideen zu reinen Ph?nomenologie und ph?nomenologischen Philosophie,Husserliana,Band III/I,第51页,§24“一切原则之原则”;

胡塞尔:《纯粹现象学通论》,李幼蒸译,第84页。

13见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修订译本),第488页注释1;Jacques Derrida:La Voix et le Phénomène第68页。

14Jacques Derrida:Marges de la philosophie,第37页。

15Jacques Derrida:La Voix et le Phénomène第68页。

16Husserl:Zur Ph?nomenologie des inneren Zeitbewusstseins,第28页;胡塞尔:《生活世界现象学》,

尔所理解的时间性的“一个不可替代的中心,一只眼睛或一个活的核心”。17这一点鲜明地体现于胡塞尔的时间图示上。胡塞尔认为,任何一个时间客体的流逝模式,都是一个由双重连续性组成的完整形象。首先,是由一系列现在点组成的一个连续性系列;其次,随着时间的推移,每一个现在点又不断坠入到过去之中,而且越坠越深,组成了一个“保持”的连续性系列。18见下图:

O P E

P’

O’

OE——诸现在点的系列OO’——下坠

EO’——时段连续(现在点连同过去视域)19

德里达所谓的“不可替代的中心”、“一只眼睛或一个活着的核心”,就是上图中从O到E的那一系列的现在点。它们就是“现时的现在点”,永不眨眼、永远不死。它是时间客体永恒的持存形式:“现时的现在必然是而且始终是某种点性的东西(ein Punktuelles),一种不断更新质料的持存着的形式。”20那么,这一系列源源不断的现在如何可能?是什么在保证着它们不停地涌现?是什么在不断地“生产”这个不死的“核心”和不闭的眼睛?这个问题正是胡塞尔内时间意识现象学的主要问题,即时间客体如何被时间意识构造出来的问题。21既

17Jacques Derrida:La Voix et le Phénomène第69页。

18Husserl:Zur Ph?nomenologie des inneren Zeitbewusstseins,第28页;胡塞尔:《生活世界现象学》,第84页。

19Husserl:Zur Ph?nomenologie des inneren Zeitbewusstseins,第28页;胡塞尔:《生活世界现象学》,第85页。《生活世界现象学》中译本中的图上的字母有误:E’应改为O’。

20Husserl:Ideen zu re inen Ph?nomenologie und ph?nomenologischen Philosophie,Husserliana,Band III/I,第183页;胡塞尔:《纯粹现象学通论》,李幼蒸译,第205页。

21胡塞尔成熟时期的内时间意识现象学将意识分为两层:一是时间意识,它是意识的绝对层次:“意识的绝对的时间构成之流”;二是它所构成的各种内在时间客体,即具体的意识行为,比如知觉、想象、回忆等等(Husserl:On The Phenomenology of The Consciousness of Internal Time,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1991,译者导言ⅩLⅧ)。胡塞尔内时间意识现象学要考察的主题主要是前者而非后者。二者的区别主要在两方面:首先,时间意识是意识的最底层,或者说是绝对的层次,它构造一切而不被任何其他东西所构造。用胡塞尔后期著作《危机》中的话是:“存在之物的任何一种构造和在任何阶段上的构造都是一种时间化”(转引自《生活世界现象学》第23页)。各种内在的时间客体,即具体的知觉、想

然现在是时间客体的开端、源点,那么相应地,构造“现在”、“生产”“现在”的那种时间意识的形态也就是时间意识的“源点”和“开端”。在胡塞尔看来,这就是“原印象” (Urimpression):“延续客体之‘生产’(Erzeugung)开始的‘源点’(Quellpunkt)是一个原印象。”22不是别的,是原印象在每时每刻不断地“生产”着、构造着那永不眨眼的活的现在。原印象是时间意识的构造性的“原始形态”,是时间意识的最终的本原。这就是胡塞尔的时间意识本原观。

然则究竟何谓原印象?原印象是“在现象学意义上呈现的绝对本源的体验”、“原体验”(Urerlebnis),23它“意味着时间意识的最原初样式”,24“是对所有其他意识和存在而言的源泉”。25它与“保持”(Retention,或译“滞留”)和“预持”(Protention,或译“前摄”)26相对,相当于胡塞尔所说的狭义的感知。27它是对现在的感知意识,或更确切地说,是对现在的“立义”(auffassen)和“设定”。28这个感知或原印象就是时间意识的绝对的开端或本原,而且这是一个真正具有“生产性”、“发生性”的本原。这一点特别为胡塞尔所强调。在他看来,时间意识的连续性是一种不断变异的、而且是以一种“生产”的方式进行变异的连续性。这种连续的变异本质上是一种生产。他说:“在其他的连续中,关于‘生产’(Erzeugung)的说法只是一种形象的比喻,而在[时间变异]这里,这个说法才是真正的说法。时间构造的连续是一条变异之变异的持续生产的河流。……原印象是这个生产的绝对开端,是所有其他的东西从中持续生产出来的原源泉(Urquell)。但它自己并不是被生产出来的,它不是作为某种产物、而是通过自发的发生(genesis spontanea)而涌现(entsteht)的,它是原制作(Urzeugung)。它不会生长(它没有胚胎),它就是原创造(Ursch?pfung)……没有[原]印象,

化、对象化,而时间意识则不。时间意识(Zeitbewusstseins)的字面意思虽是指“关于(von)时间的意识”,但正如克劳斯·黑尔德所说,“这个‘关于’是会引起误解的,因为它给人一种印象,好像这里涉及的是一种把时间当作对象来研究的意识”,其实,“‘时间’是前对象地为我们所意识到的”(《生活世界现象学》第18页),或者说,时间意识“内部地知道它自己的存在形式”,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叫它“内时间意识”(《生活世界现象学》第19页)。

22Husserl:Zur Ph?nomenologie des inneren Zeitbewusstseins,第29页;胡塞尔:《生活世界现象学》,第85页。

23Husserl:Ideen zu reinen Ph?nomenologie und ph?nomenologischen Philosophie,Husserliana,Band III/I,第167页;胡塞尔:《纯粹现象学通论》,李幼蒸译,第191页。

24倪梁康:《胡塞尔现象学概念通释》,第468页。

25Husserl:Zur Ph?nomenologie des inneren Zeitbewusstseins,第67页;胡塞尔:《生活世界现象学》,第121页。

26“保持”与“预持”都是与“原印象”相并列的时间意识的基本意向性,它们共同组成了时间意识的原初的“晕圈”(Hof)。关于“保持”,我们下文还将详细讨论。关于“预持”的详细解释,读者可参阅倪梁康先生的《胡塞尔现象学概念通释》中的“Protention”条目。

27广义的感知是由原印象、保持与预持共同组成的一个呈现的统一。关于狭义感知与广义感知的具体区别,下文还将讨论。

28胡塞尔说:“原印象的内容就在于现在这个词所意味的东西……”(Husserl:Zur Ph?nomenologie des inneren Zeitbewusstseins,第67页,胡塞尔:《生活世界现象学》,第121页);又说,“在一个时间客体的感知情况中,这个时段的连续性随时都限定在一个‘现在立义’中、限定在一个在某种‘设定为现在’意义上的感知中”(Husserl:Zur Ph?nomenologie des inneren Zeitbewusstseins,第30页,

就没有[时间]意识。”29值得注意的是,胡塞尔再三强调原印象不是“某种产物”,它只是自发的发生本身,“它不会生长,它没有胚胎”。这就是说,原印象不是一个实体性的东西,不是一个现成的存在者,就好像先是一个现成的起点(如胚胎),然后再生出其他东西。不,它就是自发的发生本身,就是原制作、原创造本身。这个意义上的原印象,作为时间意识的“本原”,已经不太像传统形而上学意义上的本原了——那个意义上的本原还往往被理解成一个现成的“胚胎”,一个实体。

但无论如何,在时间意识的现象学的统一体(指保持-原印象-预持的三重结构)中,原印象毕竟又被胡塞尔赋予一定的特权地位。首先,它被当作由保持组成的那个“彗星尾巴”的“核心”。30在时间意识的三重结构中,只有它被视为是现时的(aktuell),保持与预持只是它的隐匿的“边缘域”。这仍是一个典型的“中心”与“边缘”的等级结构。再者,只有它才被当作真正绝对的开端和本原,保持与预持在胡塞尔那里并不享有与它同样原本的地位,尽管我们可以得出相反的结论,如德里达所做的那样(详下)。而且原印象毕竟还是被当作一个“点”(Punkt),尽管是“源点”(Quellpunkt)。而“点”、“线”恰恰是传统形而上学对于时间的典型象征。31最后,由它立义、设定的现在,仍是时间客体的基本模式和定位的参照点:“现时当前的时间是已定位了的,……并且始终是从一个新的现在点出发而定位的”。32总之,根据胡塞尔,原印象是时间意识的真正的arche:既是在“本原”(Ursprung)意义上的arche,又是在支配一切的“原则”(principium)意义上的arche。作为对当下的感知或立义,它是时间意识的“原则的原则”,是它的永不眨眼的眼睛,是它的永远不死的核心。它是永不消逝的本原。它永远在场,支配一切。

在德里达看来,这种特权不仅规定了时间模式而且也规定了哲学本身的基本模式。德里达写到:“在哲学内部,除了这种当前的-现在(maintenant-présent)的特权之外就没有任何可能的反对。这种特权规定了哲学思想的因素本身,它就是自明性本身,即意识的思想本身,它支配着真理和意义的全部可能的观念。”33于是,哲学就是在场哲学,在场哲学成了哲学本身。因此,在德里达看来,要想质疑这种特权,就必须到哲学之外、到不同于哲学的东西那里去寻找资源。34这

29Husserl:Zur Ph?nomenologie des inneren Zeitbewusstseins,第100页;胡塞尔:《生活世界现象学》,第89页。

30Husserl:Zur Ph?nomenologie des inneren Zeitbewusstseins,第30页;胡塞尔:《生活世界现象学》,第87页。

31参见论文第三部分。

32Husserl:Zur Ph?nomenolog ie des inneren Zeitbewusstseins,第108页;胡塞尔:《生活世界现象学》,第123页。

33Jacques Derrida:La Voix et le Phénomène第70页。关于真理、意义和现在之间的这种同谋性,我们在论文的第三部分还将论及。

种不同于哲学的东西,“去除了话语中任何可能有的安全和根据”。35它是一种关于非-在场(la non-présence)的思想(pensée ),而非关于否定性的不在场(l’absence negative)的玄思”(médiation ),后者是“在场哲学”的反面,是其否定。36必须提请读者注意的是:“非-在场”(la non-présence)并不就是“不在场”(l’absence)。“非-在场”超出于“在场”与“不在场”的二元对立之外。德里达并不是以“不在场”来对抗“在场”。对“不在场”的“玄思”并不能真正解构掉在场哲学,因为诚如海德格尔所说的那样,不在场者除非它已在场着,否则也不能成其为不在场者。37关于不在场的玄思总是已经奠基于在场哲学之中了,它又如何能解构掉在场哲学?所以思想的“事情”既不是在场,也不是不在场。思想的事情只是那“非-在场”。38

于是,这里涉及的争斗,就只是“在场哲学”与“关于非-在场的思想”之间的争斗,它不同于任何其他争斗,39因为争斗的双方之间并不是直接对立、互相否定的关系。那么,德里达在这里要暗示的是否就是解构与哲学的关系?他是不是要说:解构,作为“关于非-在场的思想”,并不是对“不在场”(absence)或“虚无”的“玄思”,因而并不是哲学的对立面?不是其直接的否定?因此解构虽然“非”(non)去了“在场”(présence),却又并不主张“不在场”甚至“虚无”,所以并不必然就是虚无主义?如果这就是德里达所隐含的玄机与苦心,从中我们是否能感受到一种思想与言说的“两难”或“绝境”(Apories)?40我“非”“在场”,但却又并不想走向“不在场”;这又如何可能?这既非在场又非不在场的“非-在场”究竟是什么?然而,问题甚至首先是,我们能否这样提问?“……是什么?”(What is……?,Was ist……?)这种提问方式本身岂不就是典型的在场形而上学模式的提问?甚至,整个西方的述谓式语言岂不就是形而上学的?或35Jacques Derrida:La Voix et le Phénomène第70页。

36Jacques Derrida:La Voix et le Phénomène第70页。

37海德格尔:“哲学的终结和思的任务”,《海德格尔选集》,孙周兴选编,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12月第1版,第1254页。

38在海德格尔那里,也有哲学与思想之分。与德里达相似(或德里达受其影响?),他也认为,哲学的事情是在场者之在场性。但又与德里达不同,他将思想的事情规定为作为“无蔽”(áληθεια)的“澄明”

(Lichtung)。澄明是一种敞开性,它是使在场者之在场以及不在场者之不在场得以可能的自由之境:“不论在场者是否被经验,被掌握或被表达,作为逗留入敞开之境中的在场性始终依赖于已然起着支配作用的澄明。即便不在场者,除非它在澄明之自由之境中在场着,否则也不能成其为不在场者”。见海德格尔:“哲学的终结和思的任务”,《海德格尔选集》第1254页。德里达在这里是否受到了海德格尔的影响?德里达的“非-在场”和海德格尔的“澄明”是什么关系?这些问题都还有待于进一步思考。此外,必须指出,德里达所说的“思想”(pensée)与海德格尔所说的“思想”(Denken)在其各自的语境中所指涉的意义也并不完全等同。德里达曾指出:“法语的这个词pensée根本不是海德格尔的Denken。海德格尔把思想从哲学和科学中精确地加以区分,而我则更关心……不仅限于哲学或科学的特定思考方式的‘思考’。……在海德格尔文本中,思想一词是和其他一些意义相关联的:如纪念(Andenken)、记忆、感谢、感激;而在法语中,pensée一词与这些意义并无关联。”(见《一种疯狂守护着思想——德里达访谈录》,何佩群译,包亚明校,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1月第1版,第8页)。

39Jacques Derrida:La Voix et le Phénomène第70页。

40德里达的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就是对各种“绝境”(两难)的体验与思考:对“非本原之本原”、对绝对主义与相对主义、对正义、宽恕、责任的可能与不可能等等绝境的体验与思考。“解构”也许就是想

者反过来说,整个的形而上学岂不就产生于述谓式的西方语言模式本身?41这种言说方式本身岂不充满了暴力——因为它把一切都不由分说地变成了“什么”、变成了在场者?然而,难道我们就只能保持沉默?绝对的沉默?就不对它有所问、有所说?但是,绝对的沉默本身,岂不也是一种暴力?而且作为“前逻辑沉默之暴力”,甚至是一种最糟之暴力、是“某种甚至可能并非白昼的反面的无法想象的暗夜之暴力、某种甚至可能并不是非暴力之反面的绝对暴力之暴力,即纯粹虚无或者纯粹无意义”?42因此,这里难道不是又面临一个两难之绝境?说还是不说?当然要说。因为话语的暴力是抑制作为最糟之暴力的前逻辑沉默之暴力的唯一方法,是对抗纯粹虚无或者纯粹无意义的唯一方法,是对抗虚无主义的唯一方法。43然则如何说?为了使这种言说、这种被说出来的话语不致重新沦为一种专制的暴力,不重新陷入一种绝对主义,这就要求我们不能再以哲学的方式说,因为哲学已经成了在场哲学。于是我们只能到不同于哲学的东西那里去寻找资源,以思想的方式说,以解构的方式说。因此在说的同时又必须对所说进行“涂抹”,进行“非”。这也许就是解构式的言说不同于传统哲学的言说之所在?那么涂抹之后剩下的是什么?不就是踪迹(trace)?因此,如果非要问,那既不是在场又不是不在场的“非-在场”究竟是“什么”,那就只能回答,它不是“什么”,它只是一道“踪迹”,它超出了在场与不在场的对立之外:“代替了本原的东西并不是本原的对立面,也并非是取代了在场的不在场,而是一种踪迹……”,44而这踪迹也就是所谓的“延异”(différance)。在踪迹与延异中,似乎一切都是不可决定的了。然而,解构岂不本来就是要把“话语中可能有的一切安全与根据”都去除,将人们逼入并体验这“两难”、这充满“不可决定性”的“绝境”?然后让人们自己在每一个独特的、当下的形势境域中做决断?真正的决断岂不就是没有任何现成根据可凭依的“致命的一跃”?

现在,还是让我们继续回到德里达对胡塞尔的解构。我们说,解构并不是对被解构对象的直接的反对与否定,而只是要揭示出事情本身固有的两难。德里达对胡塞尔时间现象学的解构也正是如此。

德里达写到:“尽管有把点性的现在当作意识的‘原形式’(Urform, archi-forme)的动机,在《内时间意识现象学》和别的书中,描述的内容仍禁止谈论一种当前的单纯自身同一性。……这里……动摇了人们可能特别称作形而

41这一点早在尼采就已注意到了。见周国平“尼采论语言形而上学”,《云南大学学报》2002年第2期。42Jacques Derrida:L’écriture et La différence,éditions du Seuil,1967,第191页;见德里达:《书写与差异》,张宁译,第226页。

43Jacques Derrida:L’écriture et La différence,第191页;见德里达:《书写与差异》,张宁译,第226页。

44Jacques Derrida:L’écriture et La différence,第430页,见德里达:《书写与差异》,张宁译,第

上学可靠性的东西。”45这就是胡塞尔内时间意识现象学中的两难。然则,在胡塞尔对时间意识的描述中,究竟是什么在禁止谈论一种“当前的单纯自身同一性”,从而导致自身同一的现在或当前观念的自身解构,并最终导致原印象在时间意识中的本原地位的解构?

§3 保持:本源的重复

这种东西就是“保持”(Retention)。何谓保持?保持也是重复、再现或回忆的一种类型。然而,胡塞尔又把它与一般的重复或回忆区别开来,因为它是本源的重复,即“第一性的回忆”,是尚在原初的时间意识的“晕圈”之内的重复。克劳斯·黑尔德这样解释它:“在胡塞尔的内时间意识现象学分析中[它]标志着意向性的一个基本种类。与另外两个经验的时间性原形式,即原印象和预持一样,它不能回归为其他的意向性种类。作为对刚沉入到过去之中的东西的尚意识到(Noch-Bewussthaben),保持是一种与刚从现前领域过渡到过去之中的被意识之物的本源的、去除当下的和保持性的意向关系。它是对现前之物在其最初滑脱中的边缘期的非课题性的一同意识到。作为这样一种一同意识到,它既不能被解释为是一个削弱了的原印象的体现,或被解释为是一个通过符号或图像的中介而形成的依赖性意识,也不能被混同于那种对过去之物的明确的课题性的当下化行为。”46

这里涉及两方面的关系:一方面是保持与原印象的关系,另一方面是保持(作为第一性的回忆)与再造(作为第二性的回忆)的关系。保持的特殊地位必须从这两方面入手来确立。我们将看到,德里达对胡塞尔时间本原观的解构,也正是从这两方面开始的。我们先来看第一方面,即保持与原印象的关系。

上文提到,胡塞尔认为原印象是时间客体之“生产”开始的“本原点”,是时间意识的开端,没有原印象,就没有时间意识。但另一方面,胡塞尔似乎也同样赋予“保持”以原本的地位。正如前引黑尔德所说,保持是与原印象和预持相并列的、同属于内时间意识的基本的意向性种类,它不能化归为其他的意向性。用胡塞尔自己的话说就是,保持也是一种“本己的或固有的(eigentümlich)的意向性”。47它作为“过去直观”(Vergangenheitsanschauung),并不是作为再造行为的图象化,而是一个“本源的意识”(origin?res Bewu?tsein)。它与原印象和预持共同组成了内时间意识的“晕圈”结构。虽然胡塞尔经常说,原印象过

45Jacques Derrida:La Voix et le Phénomène第71页。

46见倪梁康:《胡塞尔现象学概念通释》,第413页。

47Husserl:Zur Ph?nomenologie des inneren Zeitbewus stseins,第31页;胡塞尔:《生活世界现象学》

渡到保持之中,甚至说“一个相应的感知或原印象先行于保持”具有“先天必然性”,好像这二者可以分离开。但实际上,从现象学的“事情本身”——内时间意识的原本结构——来看,二者绝对是无法分开的:因为从来都不是先有一个孤零零的原印象,作为彗星的“核心”,然后它再过渡为保持的尾巴。事情毋宁正相反:内时间意识一上来就是一个“保持-原印象-预持”的现象学统一体,就是一个作为结构性整体的彗星。胡塞尔之所以又将保持称为“第一性的回忆”,也就是要强调它的这种本原性。它与原印象一样,也是“现时此在者”、也是“现在”:“延续客体之‘生产’开始的‘本原点’是一个原印象。这个意识被包容在始终的变化之中:切身的声音-现在(Ton-Jetzt)不断地变化为一个过去,一再地有新的声音-现在来接替那个过渡到变异之中的声音。但是……”,让我们注意这个转折,“但是,如果对声音-现在的意识、原印象过渡到保持之中,那么这个保持本身重又是一个现在、一个现时的此在者。它本身是现时的(但不是现时的声音),同时它又是关于曾在的声音的保持”。48换言之,保持虽然是对过去的直观或立义,是对一个曾在的声音的保持,但保持本身却总是现时的此在者,总是一个现在,总是与原印象“共在”(借用海德格尔的术语)的。所以这里有一点必须强调:被保持的内容是由曾经现在的内容变异而来的,但是保持意识本身却绝不是由原印象变异而来。就是说,保持意识本身从来不是原印象意义上的当前(现在)意识。

而且,正如时间客体中的现在从来不是一个实在的、无绵延的点,而只是一个观念的界限,正如这个观念的现在点可以、而且按事情的本质,必然能够不断地划分为新的现在和过去,49也正如“即使这个观念的现在也并不是与非-现在有天壤之别,而是连续地与之相联接的”50一样,原印象也只是在时间意识中被凸现出来的一个观念的而非实在的界限,从感知到第一性的回忆也有一个连续的过渡。51根据胡塞尔,正是这个连续过渡、这个持续变异,才是真正原本被给予的事情本身:“我们并不具有个别的立义,……而是始终只具有、并且按照事情本质也只能具有立义的连续性,或者毋宁说,一个唯一的、持续变异的连续”。52换言之,我们的“立义”、我们的“时间意识”本身,就是一个而且只能是一个持续的变异之流的连续:从原印象到保持,再到保持的保持这样一个变异之流,这

48Husserl:Zur Ph?nomenologie des inneren Zeitbewusstseins,第29页;胡塞尔:《生活世界现象学》第85页。

49Husserl:Zur Ph?nomenologie des inneren Zeitbewusstseins,第39-40页;胡塞尔:《生活世界现象学》,第99页。

50Husserl:Zur Ph?nomenolog ie des inneren Zeitbewusstseins,第40页;胡塞尔:《生活世界现象学》,第100页。

51Husserl:Zur Ph?nomenologie des inneren Zeitbewusstseins,第40页;胡塞尔:《生活世界现象学》,第100页。

52Husserl:Zur Ph?nomenologie des inneren Zeitbewusstseins,第40页;胡塞尔:《生活世界现象学》,

条流是无法割裂的。但当我们用“从……到……”这样的说法的时候,一定要小心:因为这绝不是像字面所意味的那样,仿佛“先”有一个原印象,“然后”再有一个对它的保持。这种客观时间意义上的“先”与“后”绝不能用来述谓原印象与保持之间的关系;相反,这种客观时间意义上的“先”与“后”本身毋宁倒是由原印象与保持构造起来的。53所有这些都说明,所谓“原印象是时间意识本原、开端”等等说法,只能是在抽象的观念的意义上说的,或者说,只还是传统的单一本原观迫使胡塞尔不由自主地这么说。从现象学的事情本身说,原印象从来都无法孤立自存,它总是随身携带着一个保持的尾巴和一个预持的绽出。因此,严格地、即“按照事情本质”说,时间意识的本原或时间意识的“原始形态”(primitiven Gestaltungen),就应是而且也只是“保持-原印象-预持”这样一个原始的综合形态,这样一个原初的结构。在这个结构中,保持、原印象和预持是本源地交织在一起,没有哪一个要素可以独立自为地存在,它们互相扶持、互相依赖、互相过渡,正是它们三者相互的延异游戏,才是时间意识的真正“本原”(Ursprung),才是时间意识之流的真正的“源头活水”。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德里达说,“人们很快就会发现,被感知的当前的在场,只有在它与一个非在场和一个非感知连续地组织在一起时,即与第一性的回忆和期待(保持与预持)组在一起时才可真实地显现出来。这些非感知并不是被补充到、也并不是偶尔伴随被现时地感知的现在,它们必须而且本质地参加到现在的可能性中”。54再者,即便在这个原始综合形态的内部,也很难说——如胡塞尔认为的那样

53胡塞尔说:“这些构造时间的现象(指构造着时间的时间意识的河流)显然不同于在时间中被构造的对象性。它们不是个体的客体或个体的进程,而后者的谓项不能有意义地被归属给它们。因此也就没有意义这样去谈论它们:它们存在于现在之中并且以前(vorher)曾经存在,它们在时间上(zeitlich)相互后继(nachfolgen)并且相互是同时的(gleichzeitig),如此等等”(Husserl:Zur Ph?nomenologie des inneren Zeitbewusstseins,第74-75页;胡塞尔:《生活世界现象学》,第130页)。它们不是被构造的对象,因此我们不能以一种对象化的语言去谈论它们。作为构造一切对象的绝对的构造之流本身,它们是前对象化的,前谓词的。但是,“这河流不正是一种相继(Nacheinander)吗?它不就具有一个现在、一个现时的时段和一个由诸过去构成的连续性吗?而它们现在在保持中被意识到吗?我们无非只能说:这条河流就是我们根据这个被构造者来称呼的东西,但它不是时间上的‘客观的东西’。它是绝对的主体性,具有一个形象地标志为‘河流’的东西的绝对特性:在现时性点、源泉点、‘现在’中涌现着的东西的绝对特性”(Husserl:Zur Ph?nomeno logie des inneren Zeitbewusstseins,第75页;胡塞尔:《生活世界现象学》,第131页)。显然,在这里胡塞尔已经感受到了传统在场形而上学的语言的窘迫:想说却无能于说。因此,胡塞尔只得说:“对所有这一切,我们都还缺少名称”(同上)。不过,毕竟还是要说。

其策略就是对一些术语进行微妙的区分:比如,胡塞尔区分了zugleich和gleichzeitig:这两个词一般都是指“同时”,但胡塞尔用zugleich来表示构造时间的绝对意识之河流的印象性的“同时”,而用gleichzeitig表示被构造的时间客体的“同时”(胡塞尔这样区分确也并不勉强,因为zugleich的本义只是“聚在一起”,首先的确没有“时间上”(zeitlich)的“同时”(gleichzeitig)的意思;而gleichzeitig 从字面上说倒的确是“同”(gleich)“时”(Zeit)“的”(-ig)意思。同样,胡塞尔也区分了Nacheinander 与Zeitfolg这两个词:用前者指构造时间的绝对意识之河流的“相继”,用后者指被构造的时间客体意义上的“相继”。因此,对这两组词,应用不同的术语分别译之(比如把zugleich译为“一起”,把Nacheinander译为“相续”,而另外一组词则维持原译),否则如果都译为“同时”和“相继”,就会使人在读译文时产生混淆(见Husserl:Zur Ph?nomenologie des inneren Zeitbewusstseins,第78页;

胡塞尔:《生活世界现象学》,第139页)。

——原印象又比保持和预持更具有特权地位。保持所保持者是什么?胡塞尔曾说,“保持指示一种意向性的关系:意识阶段对意识阶段的意向性关系”,因此,保持并不直接是或至少不仅是对时间客体的已逝环节的意识,毋宁说,它是对绝对之流的刚刚逝去阶段的意识。55因此保持首先应该是对原印象的保持,正如胡塞尔自己一再所说:原印象不断地向保持意识过渡。因此,保持作为第一性的回忆首先是对原印象的回忆或“铭记”、“铭刻”,是对原印象的本源的重复。这种本源的重复是对原印象的第一次确证、肯定,是原印象的反身重构、自构,没有这个本源的记忆、铭刻,没有这个本源的重复、确证,原印象就不可能持存下来,整个意识生活也就不可能,自我也不可能。黑尔德在其所编的《生活世界现象学》的导言中明确地说:“自我能够对自己本身进行反思,仅仅是因为它作为原自我先于所有明确的反思已经‘知道’了自己本身。但这种前对象性的自我意识无非是在其本源的原初状态中的时间意识而已:我对我本身来说在意识生活的每一刻都滑向过去,但我始终以保持的方式觉察到我自己本身。这种原初保持便是原初的综合。在这种综合中,我——先于任何客体化——始终已经确认了我自己,并且与此相一致,我始终已经获得了第一个与我自己之间的距离”。56“我始终以保持的方式觉察到我自己”、“确认我自己”,而且是“始终已经确认了我自己”,这岂不就是说,保持,这原初的综合、这第一性的回忆、这对自我的第一个确认、第一个肯定,才是使自我存在得以可能者?才是自我存在的真正条件、前提?这岂不就是说:我“保持”故我在、我“回忆”故我在?而这第一个确认、这本源的肯定,又是一种本源的重复,因此,我们是否可以说:我重复故我在?推而广之,是否又可以说:存在即重复?57于是乎,这个本源的重复/确认/记忆,就并不是可有可无的“事后”的“补充”,而是本源性的“替补”,甚至成了“替补”上去的本原。也许正是由于有了它,后来的一切意识生活、一切反思才有可能?正如德里达在分析弗洛伊德时所指出的那样:“记忆并非只是各种心灵现象特质中的一种,它乃是心灵现象的真正本质”。58没有记忆就没有一切,而没有保持,即第一性的记忆、本原的重复,也就没有后来的一切记忆。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又何尝不可以说,保持,那第一性的记忆,那本原的重复,才是意识生活(当然首先是时间意识)的真正的“本原”——如果我们可以说本原的话?胡塞尔自己不也曾明确地说过,“所有的东西都始终以保持的方式保留下来”59吗?

让我们回到德里达对胡塞尔的解构。他写到:“一旦人们承认这种现在与非

55转引自Husserl:On The Phenomenology of The Consciousness of Internal Time, 译者导言,第L Ⅱ页。

56胡塞尔:《生活世界现象学》,第24页。

57见上一章。

58德里达:《书写与差异》,中译本,第364页。

59Husserl:Zur Ph?nomenologie des inneren Zeitbewusstseins,第31页;胡塞尔:《生活世界现象学》,

现在的连续性,这种感知与非感知在原印象与保持共同的本原性领域中的连续性,人们在瞬间的自身同一性中就能接受那个他者(autre):即在时刻的瞬间中的非在场和非自明性。”60于是,他者(非在场和非自明性)进来了;瞬间的自身同一性不可能了,61“现在”再也不是一个永远睁着的眼睛,它终于也要闭上。62在德里达看来,这种他者的“他性”(altérité)甚至还是在场的条件:“这种他性甚至在一切分裂于在场、呈现、表象之中产生之前,就已经是在场、呈现因而也是一般表象的条件。”63于是,作为“他者”、作为“非感知”的保持,由于是对原印象的本源的重复或第一次记忆、第一次确认,反倒成了原印象存在的条件,进而成了现在的在场的条件。胡塞尔说,“所有的东西都始终以保持的方式保留下来”。其实不仅如此,我们甚至还可以说,“所有的东西都只能以保持的方式保留下来”!“整个现在点、整个本原的印象都经历着过去变异,而惟有通过它,我们才能详细阐明整个现在概念”,64“每一个被感知的时间都是作为一个限定在当下之中的过去而被感知。……每一个立义都束缚在这个规律性上,无论它是多么超越。”65没有保持,没有原初的记忆,存在过的也等于不存在。因为,我们如何可能知道、意识到它存在?存在即重复。只发生一次的事等于没有发生。

事实上,胡塞尔本人也已充分意识到了保持的本原地位,因为他甚至一度也把保持称为感知,为此,他不惜扩大感知的意义。他说:“事实上,[在保持中]我们难道不感知到这个过去的过程(Vergehen)吗?我们……难道不是直接地意识到这个刚刚曾在的东西、这个在其自身被给予性中、在自身被给予的方式中的‘刚刚过去’吗?”66当然,胡塞尔说,“在这里起作用的‘感知’意义与前面的感知意义是不相合的”。67所谓前面的感知意义,就是指狭义的感知,即作为“原印象”的感知,作为“有别于保持和再回忆的当下拥有的感知”,68它的功能是对“现在”进行“立义”,“本源地构造现在”。69在这个意义上,保持作为第一性的

60Jacques Derrida:La Voix et le Phénomène第73页。

61上文说过,在胡塞尔看来,孤独的心灵生活之所以不需要指示,就是因为“在同一时刻里”我们同时体验到我们自己的心灵活动,因此不需要指示。现在,德里达就是通过对这“同一时刻”的解构来反驳胡塞尔的上述观点的。见La Voix et le Phénomène第71-74页。

62Jacques Derrida:La Voix et le Phénomène第73页。

63Jacques Derrida:La Voix et le Phénomène第73页。

64Husserl:Zur Ph?nomenologie des inneren Zeitbewusstseins,第68页;胡塞尔:《生活世界现象学》,第121页。

65Husserl:Zur Ph?nomenologie des inneren Zeitbewusstseins,第69页;胡塞尔:《生活世界现象学》,第122页。

66Husserl:Zur Ph?nomenologie des inneren Zeitbewusstseins,第39页;胡塞尔:《生活世界现象学》,第98页。

67Husserl:Zur Ph?nomenologie des inneren Zeitbewusstseins,第39页;胡塞尔:《生活世界现象学》,第98页。

68Husserl:Zur Ph?nomenologie des inneren Zeitbewusstseins,第38页;胡塞尔:《生活世界现象学》,第97页。

69Husserl:Zur Ph?nomenologie des inneren Zeitbewusstseins,第41页;胡塞尔:《生活世界现象学》,

回忆或过去意识,当然不是感知,因为它构造的是“刚刚曾在”。而他现在所说的感知是广义的感知,指“对立于再造(Reproduktion)的自身给予的行为”。70在这个意义上,保持就是感知,而且是包含“本原”的感知。胡塞尔写到:“如果我们将感知称作这样一种行为:它将所有的‘本原’包含在自身之中,它进行着本源的构造,那么第一性的回忆就是感知。因为只有在第一性的回忆中,我们才看到过去的东西,只有在它之中,过去才构造起自身,并且不是以再现的方式,而是以呈现(Pr?sentation)的方式。”71我们看到,在这里,保持作为第一性的回忆,也是时间意识的“本原”,它并不比原印象来得更晚,它们一样的古老、原本。

§4 重复的踪迹:非本源的“本原”

原印象的本源性被解构掉了,本原变成了重复。但这并不是一般的重复,而是作为保持的重复、本源的重复。在胡塞尔看来,这种重复仍然是在广义感知(作为自身给予的行为)的晕圈之中,它与晕圈之外的再造的重复(再现)有本质差异。这种差异从原则上要大于保持与原印象之间的差异,因为后二者毕竟都还属于广义的感知,都还是自身给予的行为。德里达会如何看这个问题?一方面,他承认这两种重复之间的确有现象学的差异,而且这种差异提出许多问题,也有必要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72但另一方面他又认为,这种差异并不是原则性的、根本性的。他说:“保持与再造之间、原始回忆与次级回忆之间,并没有胡塞尔所要求的感知和非感知之间的根本差异,而只有在非感知的两种变样(modifications)之间的差异。”73换言之,无论是保持还是再造,也无论是原始回忆还是次级回忆,相对于狭义的感知即原印象而言,首先都是“非感知”,因此它们之间的差异就只是非感知的两种不同“变样”之间的差异。在德里达看来,无论是保持还是再造,都是对另一个已经过去了的、因而已“不在场”的“现在”的“关系”,或者说,都是对“另一个现在”的那种“不可还原的不在场”的关系,因而保持与再造之间的差异,只是区分了这两种不同关系,或发生关系的两种不同方式。74德里达认为,即使在再造中,对非在场的这种关系也没有悬置更不要说消除原印象的在场,相反,“它使得原印象不断重新涌现并且不断净

70Husserl:Zur Ph?nomenologie des inneren Zeitbewusstseins,第40页;胡塞尔:《生活世界现象学》,第100页。

71Husserl:Zur Ph?nomenologie des inneren Zeitbewusstseins,第41页;胡塞尔:《生活世界现象学》,第101页。

72Jacques Derrida:La Voix et le Phénomène第73页。

73Jacques Derrida:La Voix et le Phénomène第73页。

化”。75而且,胡塞尔自己也承认,离开当下晕圈的再造的重复,也完全可以把原初的意义(本原)重新激活,否则几何学传统就不可能了,任何科学传统也就不可能了,甚至人类历史作为意义的历史也就不可能了。76

既然如此,那么在保持与再造之间的确就没有胡塞尔所强调的本质区别(除去它们的现象学的差异之外)。于是乎在德里达看来,无论是本原的重复(保持),还是后来再造的重复(再现),首先都是重复:即在最一般形式下的重-复(ré-p étiton)的可能性。77我们看到,德里达这里的策略与前面在分析符号时采用的是同一个策略:我不否认你胡塞尔所说的各种区别、差异,但我要告诉你的是,在你所说的差异、区别之前首先还有一个更本源的“共根”(racine commune)。在符号问题那里,这个“共根”就是先于指向与指示之分裂的显示;在这里,这个“共根”就是“一般形式下的重-复的可能性”,德里达又称为“踪迹“(trace)。78何谓“踪迹”?为何是“踪迹”?当我们看到一道“踪迹”的时候,我们会想到什么?踪迹,首先意味着有某种东西过去了,但却又并没有完全归于空无:因为毕竟有踪迹留下了。因此,踪迹立刻就有一种“指引”(renvoi/weisen)或“显示”(zeigen)的功能:它把我们指引向某种当前不在场者。我们不要忘了,“trace”作为动词本就有“标出、指向、跟踪、追踪”的意思。“保持”本身,不就是这样意义上的一种有所“指引”、“显示”的“踪迹”吗?胡塞尔自己不也说“现在”与“过去”只是相对的概念,并相互“指涉”(hinweisen auf)79吗?因此,一般形式下的重-复的可能性不就是这样一种“指引”着的“踪迹”吗?当我们跟随胡塞尔一道说:“所有的东西都始终以保持的方式保留下来”时,我们难道不是在说:所有的东西都始终以“踪迹-指引”的方式保留下来?这个“踪迹-指引”意义上的trace,不就是对胡塞尔的Anzeigen(指示)与Hinzeigen(指向)的分裂之前的那个本原的“Zeigen”(显示)或“Vor-zeichnung”(前-显示)的彻底化吗?80

值得注意的是,与这里从胡塞尔的“保持”概念引出对“踪迹”的思考不同,在于次年(1968)作的题为“延异”的讲演(后收入《哲学的边缘》)中,德里

75Jacques Derrida:La Voix et le Phénomène第73页。

76参见胡塞尔《危机》附录III“几何学本原”:“历史从一开始不外就是原初的意义形成和意义沉淀的历史”,“理念的构成物对于整个未来,对于人类所有未来的世代,都是可以理解的,因此是可以传承的,并可以以同一的主观间共同的意义重新产生出来。这种条件远远超出了几何学,对于所有应该能无条件普遍地传承的精神构成物都是有效的”,见Husserl:Die Krisis der Europ?ischen Wissenschaften und die Transzendentale Ph?nomenologie, Husserliana, band 6, 第380页和第385页;胡塞尔:《欧洲科学的危机与超越论的现象学》,王炳文译,商务印书馆,第449页和第456页。

77Jacques Derrida:La Voix et le Phénomène第75页。

78Jacques Derrida:La Voix et le Phénomène第75页。

79Husserl:Zur Ph?nomenologie des inneren Zei tbewusstseins,第68页;胡塞尔:《生活世界现象学》,第121页。

80参阅John D. Caputo:Radical Hermeneutics,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87, 第五章。此外,德

达又从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的“延迟(retardement,Nachtr?glichkeit)结构”出发,认为从保持概念出发不能真正思考踪迹。他在那里说:“延迟(retardement,Nachtr?glichkeit)结构实际上禁止人们把时间化变成活的当前的单纯辩证的结构。这种活的当前是对保持的踪迹和预持的开口之本源的和永不停息的综合,它持续地把后者引回到、聚集到自己身上。‘无意识’的他性使我们关心的不再是变异了的当前(过去或未来)的视域,而是那种从未成为当前、而且也将永不成为当前的‘过去’……。因此,踪迹概念与保持概念,与当前者之变为-过去(devenir-passé)的概念,并不相容。从当前出发,或从当前的在场出发,人们并不能思考踪迹,因此也不能思考延异。”81

显然,德里达这里认为胡塞尔的保持概念仍属于活的当前,最终仍要被还原到、归结到当前上、在场上,因此仍属于在场形而上学,仍不能思考踪迹。这与《声音与现象》中对于保持的理解明显冲突。如我们刚刚表明的那样,在《声音与现象》中,德里达恰恰是从保持中引出一般重复的可能性,引出踪迹的概念。在那里,他恰恰是把保持理解为胡塞尔时间意识中通往非在场、非当前的他者的因素。如何理解德里达的这种前后不一甚至自相矛盾?他的这两种不同的理解,哪一种更忠于胡塞尔?这是个很难判断的问题。严格说来,这两种解读在胡塞尔的思想中都有文本依据。关于《声音与现象》中的解读,我们上文已有分析。现在来看看德里达在“延异”中的解读。

客观地说,这第二种解读应当是更忠实于胡塞尔的。我们知道,在胡塞尔内时间意识的结构中有两条界线:一条是原印象与保持之间的界线,一条是保持与再造之间的界线。第一条是虚的。因为胡塞尔认为,虽然保持是对过去的保持,但保持本身却是当前的。比如说我们听一段乐曲,在原印象对每一个现在的声音进行感知的同时,我们也拥有着对刚刚过去的声音的保持,否则我们就不能听到一首连续的乐曲。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胡塞尔才把对刚刚过去的直观本身(保持)也视作本源的意识,82而且,把它与原印象一起共同称为广义的感知(见上文)。再者,被保持的内容(过去)也是由现在过渡或变化而来,因此最终也要还原到现在上去。在这个意义上,保持显然最终要回溯到在场或当前。与此恰相对照的是,第二条界线即保持与再造之间的界线则要实得多——至少胡塞尔本人认为如此。因为再造完全是事后的回忆,而不是对声音的当场的保持。

从这个角度看,德里达在“延异”中认为保持仍隶属于在场的统治因此不能思考踪迹,就显得更“忠于”胡塞尔的“原义”。但这样一种更忠于胡塞尔的解读,却同时扼杀了胡塞尔思想中隐藏着的另一种可能,即解构在场形而上学、解构传统形而上学本原观的可能。而第一种解读却恰恰把这种可能给解救了出来。

81Jacques Derrida:Marges de la philosophie,第21-22页。

因为如上文所说,在第一种解读中,德里达把保持与再造之间的界线虚化了。在他看来,无论是保持(Re tention)还是再造(Re produktion),首先都是一般的“重复”(Re-),都是重复的踪迹。这样,随保持一道,一般的重复、踪迹,即非在场和他者的因素也就渗透到感知甚至原印象之中去了,并构成它们之所以可能的条件。由此自然就解构了传统形而上学赋予感知的那种优先性、特权地位,解构了传统形而上学在时间问题上以原印象为本原的观点(详见上文)。

然而德里达究竟为什么要在前后采取这两种不同的解读法呢?个中真实原因也许只有他本人最清楚。但有一点我们可以推测,那就是在写《声音与现象》时,德里达自己成熟的解构思想被首次系统表述,他也许需要一个可以凭借的势态以借力打力,以“引出”自己的思想,而胡塞尔思想自身中蕴藏的这两种不同的解读可能正好给他提供了这样一个势态、一个可以引出自己思想的源泉。83而一旦他的解构思想正式亮相之后,他就不需要胡塞尔这个势态了。而且在他看来,胡塞尔现象学的确仍有传统在场形而上学的因素,因此他就干脆将之归于整个在场形而上学的传统而批判之。

但不管是从保持的概念中引出踪迹的思想,还是认为保持概念不能思考踪迹,这里的区别只关涉到对胡塞尔的理解的不同,但德里达本人试图通过踪迹来解构在场形而上学、解构传统形而上学的本原观的思想,却始终一以贯之。

让我们继续回到《声音与现象》对胡塞尔本原观的解构。

原印象总是已滑入过去,我们能抓住的只有保持;本原也早已退隐,相对于本原,我们总是来得太迟。但我们还有trace,还trace的tracant/tracing:追踪、跟踪、指引、指向、显示、映射。事实上,不正是trace的追踪、指引、指向、显示和映射的游戏,才为我们“构造”(指引)出一切吗?于是,对于trace ——这一切重复的这种“共根”——德里达写到:它“是这样一种可能性:它不仅应该寓居于现在的纯粹现时性中,而且还通过它导入的延异运动本身构成现在的纯粹现时性。这样一种踪迹,如果人们能用这样的说法而不与它相矛盾并马上抹掉它的话,那么它就比现象学的本源性(originarité)本身更‘本源’(originaire)。”84的确,一方面,踪迹,以及它所导入的延异运动才是构成一切的真正源泉,在这个意义上,它们确乎“比现象学的本源性(在时间意识里指原印象?)本身更‘本源’”,因而似乎可以名副其实地谓之“本原”。然而,把踪迹称为本原的确又自相矛盾:因为,踪迹难道不是本原退隐后留下的印迹,因而在它们之前难道不总是已有了一个本原?重复难道不是对本原的重复,所以重复之前不也是总已有了一个本原?而且,既然德里达的解构首先针对的就是这样

83关于德里达与胡塞尔这层思想上的“借力打力”的关系,可参阅张祥龙先生《朝向事情本身——现象学导论七讲》的第七讲“德里达的《声音与现象》”。

一种对本原的迷恋,踪迹本身如何还能重新成为本原?然而——正如我们上文一再表明的那样——我们被直接给予的难道不是只有重复的踪迹?所谓的“本原”(如原印象)乃至我们所能拥有的一切,难道不只是由它才指引出来、甚至构造出来?在这个意义上,重复、踪迹不就又成了本原?这里再一次出现了如何言说的两难。也许,我们就只能再次以解构的方式、以涂抹的方式,或以“非”的而又不走向其反面的方式说:它们是非本源的“本原”,它们是本原的替补,但又是替补上去的本原。85于是,在这个意义上,作为“踪迹-指引”的重复,就不是传统形而上学眼中的非生产性、非发生性的、向后的重复,而是发生性的、创造性的、“向前运动”86的重复:一切都在它的指引、映射、再现中才首次在场。也许在重复的踪迹之前的确“有”(there is, es gibt, il y a)本原,但这已“有”的本原却又只有通过踪迹才能向我们在场。所以德里达的踪迹并不是要重新树立一个形而上学的本原,重新建立一个基础,而只是要揭示出形而上学所认为的本原是如何可能的。87

就这样,德里达最终颠倒了在场与重复在胡塞尔那里的关系:“现在的在场是从回归(retour)的褶皱(pli)、从重复的运动出发被思考,而不是相反”。88回归、重复、再现,占据了“本原”的位置,一切都从它们开始。因此,德里达在《声音与现象》的最后一页写到:“一切也许都是这样开始的:‘一个在我们面前发出声响的名字令人想起德雷斯顿的画廊……我们信步穿行于一个又一个大厅……一幅泰尼埃的油画……再现一个油画画廊……这个画廊里的画又再现一些画,这些画使人看到一些可以识别的题词,等等。可能没有任何东西先于这种处境。肯定没有任何东西能把这种处境悬搁起来。”89

这是一种终极的处境。德里达说,在这样一种终极的处境中,我们就不再能够知道:作为单纯呈现之派生和变更的再现,作为“替补”、“符号”、“文字”或“踪迹”,它“是”否不比在场和真理的体系更“古老”,也不比“历史”更古老。或者,是否它比意义和诸种意义更古老:比原初被给予的直观、比对“事情本身”的现时且充实的知觉、比看、听、触……更古老。我们也不再知道,是否再当前化(Vergegenw?rtigung)的力量(在其中当前化[Gegenw?rtigung]为了能够被再现而消除自身),是否活的当前(它在替补中被再现,因为它从来没有对自身在场)的重复的威力,是否我们以力量和延异之名称呼的东西,并不比所谓“本源

85《声音与现象》的最后一章的标题“本原的替补”(Le supplément d’origine)首先就应该理解为“对本原的替补”。我之所以将“supplément”译为“替补”而不译为“补充”,就是因为它不仅有“补充”

的意思,也有“替代”的意思。关于“替补”的详细讨论见下一部分。

86见John D. Caputo:Radical Hermeneutics,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87, 第139页。

87关于这个问题仍是、甚至永远会有争论。比如理查德·罗蒂就认为德里达的踪迹仍有形而上学的本原的嫌疑。见其“解构和回避——论德里达”,理查德·罗蒂:《哲学和自然之镜》,李幼蒸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426-428页。

88Jacques Derrida:La Voix et le Phénomène第76页。

的”东西更“古老”。90于是,在这样的终极处境中,我们不再能够有绝对的知识。因为这是属于延异的时代,延异的世界;延异不是在场,也不是不在场,因此它不是知识的对象。

这就是德里达对胡塞尔现象学整个本原观或本原/替补结构的解构。本原并不比替补更古老。甚至可能正相反,替补、文字、踪迹、延异、再现倒是前本源的,倒比所谓本原更古老:一切都是从它们、从延异的运作、从替补的踪迹、从重复的再现、从符号的指引、映射、显示才开始。我们通常所谓的本原:在场、原印象、知觉、意义,都是通过它们才被映射、指引、显示出来。对本原的替补,反倒成了替补上去的“本原”。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声音与现象》一书虽然是对胡塞尔符号问题的“引论”,但却决不是把符号问题当作一个一般符号学和认识论的问题,而是当作终极的发生问题和本原问题来讨论或解构。解构的结果就是把我们引向一个比传统形而上学的所说的本原还要古老的年代,对于这个年代,德里达说,我们甚至不再能够继续用符号概念来思考它、谈论它——因为符号概念毕竟是传统在场形而上学的概念。所以“它应该有符号或再现以外的名字”,91这个名字就是“文字”,或更严格地说,“原文字”(archi-écriture)。延异、踪迹等等乃是它的别名。

因此,对符号问题的“引论”必然要“引出”“文字学”,德里达说:“我们必须通过对文字的思考来解构符号概念”。92

下面就让我们一道跟随德里达进入对文字的思考,进入它的文字学。

90Jacques Derrida:La Voix et le Phénomène第116页。

91Jacques Derrida:La Voix et le Phénomène第116页。

时间管理-时代光华满分考题

单选题 1. A 供给有最大弹性 2. B 无法蓄积 3. C 无法取代 4. D 无法失而复得 1. A 逾期性 2. B 预期性 3. C 计划性 4. D 规定性 正确 3.不属于外在因素耗时类型的是:

1. A 资料不全 2. B 不速之客 3. C 欠缺自律 4. D 沟通不良 正确 4.以下不属于时间管理的困惑的是: 1. A 计划常被突发事件、会议中断或打乱 2. B 工作被小问题拖延 3. C 工作比计划时间花费少 4. D 下属工作的突发事件多,无能力解决 正确 5.象限时间管理法中避免B类事件转化为A类事件的方法不包括: 1. A 舍弃

2. B 增加 3. C 后做 4. D 杜绝 正确 6.掌控每天的要点,不包括: 1. A 静下心来思考,有耐心地分析 2. B 改变原有思维,找到正确的行动方法 3. C 时刻行动,然后思考 4. D 每天做有效规划,要有次序和条理 正确 7.下列不属于微软公司的管理会议有“简单管理三法”,的是: 1. A 不要随便用小便签,要多发文 2. B 不要随便开会,要到桌边讨论,到某一个经理的办公室去讨论 3. C 不允许坐着说话,要站着说话 4. D 不随便发文,要多用小便签 正确

8.时间管理的内容包括: 1. A 工作的管理 2. B 业余时间的管理 3. C 企业里的管理 4. D 以上说法都对 正确 9.俗语常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强调的是: 1. A 时间管理的重要性 2. B 时间管理的预见性 3. C 时间管理的提前性 4. D 时间管理的计划性 1. A 在时间管理中,时间的效能和人生的奋斗方向和企业的终极目标要相吻合

德里达解构主义评析_汤建龙

第20卷,第5期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Vol.20 No.5 2003年10月 Science,Technology and Dialectics Oct.,2003 德里达解构主义评析 汤建龙 (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江苏南京210097) 摘 要:德里达的解构主义旨在对西方形而上学的传统进行彻底的颠覆。他以其解构主义的“分延”、“痕迹”、“增补逻辑”等“新概念”为工具,运用“自毁原则”,对西方传统哲学的“逻各斯中心主义”的“在场的形而上学”以及其典型代表“言语中心主义”进行了彻底的解构,从而颠覆了西方形而上学的大厦。文章以此为逻辑视线,对其解构主义进行了解读,并初步指出了它的贡献所在和不足之处。 关键词:德里达;解构主义;逻各斯中心主义;言语中心主义 中图分类号:N0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680(2003)05-0030-04 解构主义作为后现代思潮的一种,是后结构主义的一个重要分支,是对结构主义的批判和发展,其始作俑者是法国当代哲学家雅克·德里达。1967年,德里达出版了三部著作《论书写学》、《书写与差异》和《语言与现象》。在书中,他系统地提出了他的解构主义哲学。在他看来,在两千多年的文化传统和人的思维领域中,逻辑中心主义一直占据着核心的地位。逻辑中心主义代表着一种没有可能的自我毁灭的梦想。其实质是认识主体利用人类得天独厚的语言工具设定出一个个静态的封闭体,人为地使它具有某种结构或中心,并被不同的人给予不同的名称,如:实体、理念、上帝、宇宙、灵魂等。[1]因此,德里达认为,逻各斯中心主义是“在场”的形而上学与言语中心论的结合体;它意味着言语能够完善地再现和把握思想与存在。德里达着重对这样一种逻辑中心主义进行了批判,并批判了其典型代表“言语中心主义”。进而对西方形而上学大厦进行了彻底的颠覆。 一 顾名思义,德里达的解构主义首先要消解的就是结构主义作为基石的“结构”概念。但又不仅仅局限于此,德里达是以结构主义为突破口,进而对一切建立在二元对立逻辑之上的固定的等级结构实施颠覆,对以等级结构和结构中心论为特征的“在场形而上学”实施彻底的解构。他曾明确地指出,“结构要被破坏、解开,沉淀物要被排除掉”。并指明这里讲的“结构”包括“各种类型的结构”从“语言的、`逻各斯中心论'的结构”到“声音中心论”的结构。可见颠覆“结构主义的”结构并不是德里达的最终目的,弄塌整个西方形而上学的大厦才是他的最终奋斗目标。在他看来,整个西方的哲学传统都可以用逻各斯中心论来说明,结构主义的所谓结构,只是自柏拉图以来的逻各斯中心论在当代的一种表现。 所谓“逻各斯中心论”(logocenterism),在德里达那里指的是一种以“在场”(presence)为中心的本体论,从柏拉图的“理念”、笛卡尔的“我思”、斯宾诺莎的“实体”、黑格尔的“绝对精神”到胡塞尔的“先验自我”、分析哲学的“语言”和列维—斯特劳斯的“结构”无一不是逻各斯的变种。德里达认为,世界并不存在什么绝对的真理、普遍的规律、超验的意义和绝对的精神,他将任何依赖于绝对牢靠的基础、高于一切的原则和等级结构森严的思想体系统统称之为“在场的形而上学”。他认为逻各斯中心论就是一种典型的“在场的形而上学”,他对逻各斯中心论的解构,实质上是对“在场的形而上学”的解构。因为逻各斯中心论本身就假定了逻各斯的在场,假定了逻各斯的中心地位。德里达要解构逻各斯的“在场”或中心地位,实质上就是对传统哲学的解构。在德里达看来,哲学一直是一种“在场的形而上学”。这种形而上学是以二元对立逻辑为基础的。他认为,哲学总是围绕着诸如真/假、确定的/隐喻的、实在的/虚构的、经验的/先验的、观察的/理论的、事实/价值、客观的/主观的等等无数对立来建构自己的。德里达的解构就是要揭露这种建立在二元对立基础上的等级结构,进而颠覆它。 “解构”一词来源于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中提出的“destructio n”一词,原意为分解、消解、揭示等等。海德格尔在 【收稿日期】 2003-04-15 【作者简介】 汤建龙(1978-),男,江苏溧阳人,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研究生。

论纳博科夫的文学观

论纳博科夫的文学观 刘佳林 2012-9-28 14:20:05 来源:《国外文学》(京)2006年1期作者简介: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 内容提要:纳博科夫把伟大的文学作品称为童话,强调文学的想象性和魔力,认为这种魔力既渗透在欺骗性的叙述技巧及语言中,也表现在文本的细节里。通过将普希金、果戈理等现实主义作家创造性地解释为非现实主义作家,纳博科夫确认了可倚赖的文学传统,使“文学即童话”的理论植根于深厚的民族文学土壤。他对幻想性的推崇既是象征主义影响的结果,也是个人生活遭遇所致。因为并不拒绝深邃的道德内涵,他的文学观念与“为艺术而艺术”又有着根本区别。 关键词:童话想象文学传统为艺术而艺术 在从事文学创作的同时,纳博科夫曾经撰写了大量的文学讲稿,其中包括《尼古拉?果戈理》(1944)以及经由后人编辑整理的《文学讲稿》(1980)、《俄罗斯文学讲稿》(1981)、《<堂吉诃德>讲稿》(1983)等。这些讲稿与他翻译《叶甫盖尼?奥涅金》(1964)时所写的评注及访谈录《坚决的意见》(1973)等一起比较系统地反映了作家的文学观念和批评方式,它们既为读者理解他所分析的对象提供了一种新颖的视角,也为我们阅读作家本人的作品提供了一把重要的锁钥。因此,系统梳理纳博科夫的文学观念成为我们把握他小说创作的一个重要的前提准备。 一 纳博科夫把所有伟大的文学作品都称为童话,他说:“我们应该尽力避免犯那种致命的错误,即在小说中寻找所谓的‘真实生活’,我们不要试图调和事实

的虚构与虚构的事实。《堂吉诃德》是一个童话,《荒凉山庄》是一个童话,《死魂灵》也是如此。《包法利夫人》和《安娜?卡列尼娜》则是最伟大的童话。”① 把文学等同于童话,纳博科夫考虑的是二者在幻想这一维度上的相似。几乎所有论述童话的著作都把幻想视为童话的本质属性,而文学在纳博科夫看来则首先是它的幻想品性。 纳博科夫坚决反对文学真实地反映社会生活这种说法,这种反对包括两个方面。第一,他反对所谓客观世界、“日常现实”的说法,不相信存在一个可以作为最后的根据的真实世界。有评论家指责他小说中的“生活是静止的,它们可能因无法摆脱的情感而变得紧张,但却不像日常现实中的生活那样四分五裂”,纳博科夫反击说:“谁的‘真实’?哪里的‘日常’?让我来说,‘日常现实’这一概念才是完全静态的,因为它预先假设了一个永远可供观察,基本客观并且众所周知的环境。”②他又说:“真实是很主观的东西。我只能将它界定为知识的不断积累,是特化活动。”③ 第二,他反对艺术行为是镜子式的观照的说法,反对将艺术作品与生活进行对应和比附。这又包括两层意思。首先,他认为一切艺术行为从最初的准备阶段就已经开始了创造。纳博科夫认为,印象造就不了优秀作家,“好作家在印象尚未成形时就亲自动手编排它们”,④“写作的艺术首先应将这个世界视为潜在的小说来观察;……我们这个世界上的材料当然是很真实的(只要现实还存在),但却根本不是一般所公认的整体;而是一堆杂乱无章的东西。作家对这摊杂乱无章的东西大喝一声:‘开始!’霎时只见整个世界开始发光、熔化、又重新组合,不仅仅是外表,就连每一粒原子都经过了重新组合。”⑤每一个伟大的艺术家

时间管理的六条法则

时间管理的六条法则 “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观念早已深入人心,而对于企业管理者来说,做好时间管理、提高管理效率不仅意味着提高内部经济利益,而且能加强企业外部竞争实力。实践证明,无论是企业还是事业单位,以下六种方法都有助于你们提高管理效率: 1、第克泰特法 第克泰特(Dictator)的英文意思,在这里可以引申为“专用时间”。长期操纵着世界经济的犹太人习惯于把上班后的一个小时,定为“第克泰特时间”,在这段时间里,必须将昨天下班到今天上班之间接到的信函、传真、E-mail 等全部回复,用电脑打好并发出,或者用电话回复。现在是“第克泰特时间”这句话,在犹太人之间的言外之意是“谢绝会客”。犹太人之所以注重“第克泰时间”,是因为在激烈的商战中,他们以“马上解决”作为工作的座右铭。在能力卓越的犹太人的办公桌上,看不见“未决文件”。我们的管理者不妨借鉴一下犹太人对待时间的这种做法。 2、二八分割法

“美国人的金钱装在犹太人的口袋里”。为什么?他们的生存和发展之道,就是始终坚持犹太人经商的“二八定律——企业80%的收益来自20%的客户”。应该把精力用在最见成效的地方,所谓“好钢用在刀刃上”。美国企业家威廉·穆尔在为格利登公司销售油漆时,头一个月仅挣了160美元。此后,他仔细研究了犹太人经商的“二八定律”,分析了自己的销售图表,发现他的80%收益的确来自20%的客户,但是他过去却对所有的客户花费了同样的时间——这就是他过去失败的主要原因。于是,他要求把他最不活跃的36个客户重新分派给其他销售员,而自己则把精力集中到最有希望的客户上。不久,他一个月就赚到了1000美元。穆尔学会了犹太人经商的二八分割法,连续九年从不放弃这一法则,这使他最终成为了凯利——穆尔油漆公司的主席。 3、限制电话法 电话虽然在管理工作中越来越显示它的重要作用,但作为双刃剑,她又是浪费管理者时间的一个主要原因,因为电话能中断手里的工作和思路,搞不好就会出现“煲电话粥”现象。用一个小时集中精力去办事,要比花两个小时而被打断10分钟、20分钟的效率还要高。那么防止电话干扰有哪些办法呢?一是分析一下打给你的电话,确定采取什么办法减少那些根本没有必要的电话;二是使用适当的回话办法;

德里达的解构主义_杜小真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Capital Normal U niversity 2000年第3期(Social Sciences Edition)(总第134期) 后现代主义研究 德里达的解构主义 杜小真 (北京大学哲学系,北京,100871.教授、博士生导师) 摘 要 德里达的解构主义是在法国存在主义衰败之际,对结构主义和现象学扬弃的结果。解构不是一种方法,也不是一种分析;解构不是摧毁,而是一种策略。 德里达的思想代表了法国激进反传统倾向,因而受到了许多责难与打击;但无论如何,他的冲击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关键词 结构主义;现象学;延异;解构 我更愿意用激进结构主义来讨论法国当代著名哲学家德里达。虽然美国人总喜欢把他归之于后现代思想家之列,其实,法国人很少提到 后现代 这个名称,尽管许多美国人讲的许多后现代思潮的代表人物都是法国人。所以具体讨论德里达这个常被美国人称作后结构主义代表的哲学家的思想及其演变,可能会更有意义。 在具体讨论德里达的解构主义之前,有必要简述一下与之有关的法国当代哲学的一些背景情况,也就是二十世纪法国存在主义的由来和发展。 一、法国结构主义的发展:从符号到解构 法国当代历史学家、著名学术评论家F.多斯(F.Dosse) 认为,在50年代后期到60年代近20年间,结构主义在法国知识分子的生活中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胜利。这是因为结构主义是一种从科学中获取希望的严格方法,而且结构主义还是思想史中的一个特殊时期。这就是被称作 批评意识的重要时刻 的时期。结构主义范式的胜利首先源于十九世纪以来西方社会科学的蓬勃高涨的结果。这种高涨敢于冲撞老巴黎大学的学院式的专制禁锢,因为这种学院专制掌握着学术的合法性。结构主义则表现着一种对抗,顺应了西方历史的一个特定时期,表现了寻求新的模式表达对西方传统文化的否定、对 现代主义 的渴望的要求。结构主义对于一切西方历史中受到压抑的东西部十分敏感。所以在这个时期最先闪光是人类学和精神分析这两个学科就不是偶然的了。这两个学科都注重西方历史中的无意识,明确意义的反面,被压抑者、不可理解物 这也是语言学成为科学研究先导并且为普遍社会科学指引方向的时刻。结构主义为与旧习陈规斗争中的现代性旗帜,也成为在二十世纪后半叶的幻灭中 95

(完整word版)时间管理试题答案

时间管理试题答案 、单项选择题 1时间管理的内容包括:D A 工作的管理 B 业余时间的管理 C 企业里的管理 D 以上说法都对 2 俗语常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强调的是:D A 时间管理的重要性 B 时间管理的预见性 C 时间管理的提前性 D 时间管理的计划性 3关于效能的理解正确的是:B A 在时间管理中,时间的效能和人生的奋斗方向和企业的终极目标要相吻合 B 效能的观念就是仅仅衡量速度,不考虑其他的因素 C 效能的概念始终不偏离终极目标和结果 D 在单位时间内所获得的价值和回报的大小就是效能 4第四代时间管理的代表是:A A 二八定律

B PDCA 循环 C 目标管理 D 行事历时间管理法 5属于无形浪费的是:B A 程序繁琐 B 拖延 C 开小差 D 间断 6时间管理的关键取决于:A A 个人工作的成效 B 集体工作的成效 C 团队合作的成效 D 团队分工的合理 7对事件重要与紧急情况的分析,也是对:D A 效率和效果关系的阐释 B 功率和效能关系的阐释 C 效果和效能关系的阐释 D 效率和效能关系的阐释 8艾维李的效率法是指:C A“ 10 分钟5 件事效率法” B“12 分钟6 件事效率法” C“ 10 分钟6 件事效率法”

D“8 分钟6 件事效率法 9对所有的经理人而言,掌握提供自我工作成效的方法是: A 能否成功管理自己时间的最重要因素 B 能否成功管理自己工作的最重要因素 C 能否成功管理自己权力的最重要因素 D 能否成功管理自己生活的最重要因素 10 时间管理是从:B A 行动开始的 B 计划开始的 C 目标开始的 D 过程开始的 11 开始规划成功的时间管理需要做到:C A 分析哪些是不需要做的事情,把它们做完 B 记录一月来的时间安排,包括工作和个人生活的时间安排 C 思考如何尽量聚焦于能带来高回报的重要工作和活动 D 记录一年来的时间安排,包括工作和个人生活的时间安排 12 属于艾森豪威尔将军的时间管理原则的是:B A A 类紧急且重要的突发事件要本人做,而且要立即做 B 对重要不紧急的 D 类工作,要本人花大量的时间聚焦在此工作上 C 对不重要且不紧急的工作,要把它扔进废纸篓

目标与时间管理2

目标与时间管理 第一大项:单选题 1、所谓目标控制系统,即从()出发,由监督与反馈两条线路和分析中心构成自动控制系统。单选题(1分) A. 目标指标√ B. 领导意愿 C. 时间管理 D. 控制计划 得分: 1分 2、一个外向且反对社会规范的人适合的工作是()。单选题(1分) A. 生产管理 B. 设计研发 C. 内务管理 D. 市场销售√ 得分: 1分 3、在目标管理体系中,处于统领地位的是()。单选题(1分) A. 个人目标 B. 组织目标√ C. 业务目标 D. 职能目标 得分: 1分 4、我国政府实行目标管理的特点是()。单选题(1分) A. 完全照搬苏联模式 B. 借鉴吸收了国企改革的经验和企业管理的经验√ C. 从一开始就实行了360度考核 D. 目标的考核与评估工作由纪委负责 得分: 1分 5、1992年美国学者奥斯本和盖布勒在《改革政府——企业精神如何改革着公营部门》一书中提出了政府再造的十大原则,其核心是()。单选题(1分) A. 使政府更有公信力 B. 使政府更有效率√ C. 使政府更加廉洁 D. 使政府更加集权 得分: 1分 6、目标管理的缺陷是()。单选题(1分) A. 目标是动态的√ B. 目标与手段的概念重叠 C. 目标是一种承诺 D. 目标不能决定组织的未来 得分: 1分 7、下列选项中,属于目标体系中的部门目标的是()。单选题(1分) A. 社会目标 B. 技术目标 C. 人事目标√ D. 管理目标

8、计划管理是一个由宏观到微观的过程,计划管理中处于最高层次的是()。单选题(1分) A. 政策√ B. 宗旨√ C. 流程 D. 规划 得分:1分 9、下列时间段中,最适合作为会议时间的是()。单选题(1分) A. 周四上午 B. 周三上午 C. 周二下午√ D. 周五下午 得分: 1分 10、绩效管理工作的出发点是()。单选题(1分) A. 促进员工和组织的核心竞争力 B. 发挥员工的潜能和积极性 C. 员工和组织的需求分析√ D. 改革、改善组织的管理方式 得分: 1分 11、时间管理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最后一个阶段是()。单选题(1分) A. 以价值和目标为导向阶段√ B. 时间增加和备忘录阶段 C. 追求效率和排列优先顺序阶段 D. 工作计划和时间表阶段 得分: 1分 12、关于时间管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单选题(1分) A. 时间管理除了涉及你该做些什么事情之外,还涉及什么事情你不该做 B. 时间管理就是要完全掌控,提高变动性√ C. 时间管理要求人们运用一定的方法和技巧合理利用时间 D. 时间管理可以帮助人们有效的完成工作,实现目标 得分: 1分 13、在目标管理中,目标的达成是通过()来实现的。单选题(1分) A. 专业技术人员培训 B. 考核√ C. 监督 D. 年终总结 得分: 1分 14、现代的目标管理理念是由()提出的。单选题(1分) A. 爱德华?施来 B. 彼得?徳鲁克√ C. 乔治?奥迪奥恩 D. 道格拉斯?麦格雷戈 得分: 1分 15、在目标控制过程中,第一步的工作是()。单选题(1分) A. 将实际进度与目标进度比较 B. 确定控制标准√ C. 衡量目标执行进度 D. 采取行动纠正偏差与不足

时间管理的四个发展

第一讲时间管理的四个发展(上) 时间管理概述 时间管理的必要性 时间具有“供给毫无弹性”、“无法蓄积”、“无法取代”、“无法失而复得”等特性,所以时间是最不为人们理解和重视的,也正因为如此,时间的浪费比其他资源的浪费就更为普遍,也更为严重。 因此,当人们无所事事,或者忙得晕头转向却不见成效时,应该暂时停下来审视一下自己的时间利用效率,审视一下自己在时间中所处的角色,寻找一条更为合适的途径,实现自己的目标,追求自己的人生价值。 在经理人的所有管理技能中,时间管理最容易被忽略,对中国的经理人而言,这又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初级经理人从员工的岗位过渡到管理者的岗位,比较容易忽略管理的角色和时间管理的技能,而中、高级管理者的工作时间更忙碌,工作任务更多,时间效率的管理也就显得更加重要。 【案例1】 非洲大草原的狮子和羚羊 非洲大草原上的羚羊和狮子,每天都要展开一场生命的竞赛,也可以看作是一场生命的奥运会,如果竞赛赢了就有东西吃,输了就可能遭受灭顶之灾。因此,每天早晨,羚羊和狮子醒来时,它们的脑子里都闪过同样一个念头,那就是“我今天一定要跑得比以往要快”。如果狮子跑慢了,它就没有羚羊吃,它就可能会活活饿死;如果羚羊跑慢了,它就可能被狮子吃掉。它们之间的这种微妙关系使得非洲大草原保持着很好的生态平衡。 【案例2】 冠军和亚军的区别 在赛场上,速度是决定用时多少的重要参数,例如香港的赛马,冠军和亚军的区别,也就是第一匹马和第二匹马之间的差别,可能相当微小,往往用肉眼看不出来,要借助电脑等先进设备的帮助,两匹马之间的时间差距可能仅为0.05秒。但是,头马和第二匹马的奖金却是不一样的,要差到几十万港币。 对于比赛结果,人们关心和记住的从来都是冠军,很少记住亚军,例如中国奥运,打破冠军零记录的是许海峰,而第二位得金牌的则很少有人记得,这就是第一和第一之外的区别,奥林匹克运动的口号“更高、更快、更强”,其含义所追求的也就是速度。 【案例3】 三枚硬币—财富、健康、时间,哪一个更重要?为什么 假设一个人的生命中有三枚硬币,一枚硬币代表财富,一枚硬币代表健康,还有一枚硬币代表时间,这三枚硬币哪一个最重要呢? 通常人们都趋向于追求财富,如果在这三枚硬币中,把代表财富的硬币拿掉,则表示这个人有足够多的健康,也有足够多的时间,他有可能重新去创业,赢得财富,把代表财富的硬币重新放进自己的生命中。 如果在这三枚硬币中,把代表健康的硬币拿掉,这表示这个人有足够多的财富,也有足够多的时间,则他可以花费无以计数的金钱来治疗自己的疾病,至少可以拖延一定的时间,或借助高科技手段来延长生命,他可能把代表健康的硬币重新放进自己的生命中。 如果把代表时间的硬币拿走,让一个人没有自己的时间了,这时候,即使他有无数的财富,有很强壮的身体,可是生命留给他的只有一刹那,他无法用1亿美元去换10分钟,这就好比无数的0前面没有了1,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他不仅不能将代表时间的硬币重新放进自己的人生,而且财富和健康对他也变得毫无意义了。 点评:对于所有的人,尤其是经理人、企业家,他们有大量的金钱,可是他们感到最缺的还是时间,所以对时间的要求就更高,这就需要良好的时间管理。

解构主义

中文词条名:解构主义 英文词条名:(解构主义的英文写法) 在德里达看来,西方哲学一直是“在场的形而上学”,形而上学史的框架“就是在整体意义上把存在确定为在场。可以列举出许多专有名词,它们与基础、原则或中心密切相关,常常用来确认在场的连续性:如理念、起源、目的、潜能、实在(本质、存在、实体、主体)、真实、超验性、意识、良知、上帝、人,等等”。所谓将存在确定为在场,就是指传统形而上学假定真理是超出语言之外的事实,它们呈现在言说者的面前,并且能在言说中传达出来,换言之,这些真理在人们的交流过程中是现时的、“在场”的,言语则是表达思想的最佳方式。逻各斯中心主义实际上就是“在场的形而上学”和“声音中心主义”的结合体。由此,所谓的描述或分析只不过是:在观念中“策略地”回归被认为是简约、完整、正规、纯洁、标准、不言自明的某种本源或先在的使命,以便接着来观照衍生、繁化、蜕变、意外等。德里达认为,虽然我们不可能彻底摆脱这一体系,但至少可以通过关注它所压制的那些问题来说明它强加了哪些思维条件;虽然我们无法设想并实现形而上学的终结,但还是可以通过认识和改变它所确立的等级体系,从内部对形而上学进行清理。 由此,德里达提出解构这一概念。解构的策略有四: 第一,在传统哲学的二元对立命题中,除了森严的等级高低,绝无两个对项的和平共处,一个单项在价值、逻辑等方面统治着另一个单项,高居发号施令的地位。解构一个命题,从根本上说,便是在一特定时机,把它的等级秩序颠倒过来。 第二,必须通过一种双重姿态、双重科学、双重文学,在实践中颠覆经典的二元对立命题,全面转换这个系统。为此,解构将全面介入为它所批驳的对立命题领域。换言之,解构在该系统的内部进行操作,目的却是要打破这个系统。 第三,解构的理路因此也即是用最为谨慎和内在的方法,通盘考查其概念的结构谱系,同时从它无以命名或描述的某一外在角度,确证这段历史在通过这一与它利害悠关的抑制来构筑自身使为历史的过程中,可能遮蔽了什么,排斥了什么,遗忘了什么。 第四,解构一段话语,即通过在文本中识认出产生了据说是论点、中心概念或前提的修辞活动,运用话语本身的逻辑将其推到极端,就能看到所谓的论点、中心概念或前提是一种非常模糊、自相矛盾的东西,并没有一种完整性,二元对立的关系就被消解了。 解构实际上就是对形而上学的解构。解构一个二元对立命题,诸如呈现/非现、言语/文字、哲学/文学、字面义/隐喻义、中心/边缘等,不是摧毁前者,留下后者,而是取消对立,转移它的位置,置之于不同的背景之上。由此可以发现,所谓自我/非我、理性/癫狂、文化/自然等对立的事物为了保持自己的地位,有时是如何互相转化和毁灭自己的,或者是如何把那些会给它们带来极大麻烦的细枝末节驱逐到文本的边缘地带的。在对卢梭、黑格尔、尼采、索绪尔、胡塞尔、海德格尔等文本的解读中,德里达往往抓住作品中某个明显无关宏旨的东西,诸如一个注解、一个反复出现的次要术语或形象、一个随便写出的隐喻,精心地加以发挥,以至它极有可能瓦解那些使文本成为一个整体的对立物。例如,卢梭认为教育是自然的增补,这在赋予自然以优先地位的同时,也表明了自然内在的缺陷乃至于缺席,由此,我们可以说,教育不仅是自然外在的、附属的东西,而且是使自然成为自然的本质条件。这种增补性逻辑提示我们,正是边缘为人们考虑的中心对象作出规定。 解构的任务就是消解本质主义和中心主义,使得人们找不到所谓永恒的本质和中心。但解构并不能终结形而上学,因为要动摇形而上学而不用形而上学的概念是不可能的,尼采、弗洛伊德和海德格尔正是在从形而上学继承而来的概念中进行工作的,而且,这些概念不是

(完整word版)时间管理试题答案

时间管理试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时间管理的内容包括:D A工作的管理 B业余时间的管理 C企业里的管理 D以上说法都对 2俗语常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强调的是:D A 时间管理的重要性 B 时间管理的预见性 C 时间管理的提前性 D时间管理的计划性 3关于效能的理解正确的是:B A在时间管理中,时间的效能和人生的奋斗方向和企业的终极目标要相吻合 B 效能的观念就是仅仅衡量速度,不考虑其他的因素 C 效能的概念始终不偏离终极目标和结果 D在单位时间内所获得的价值和回报的大小就是效能 4第四代时间管理的代表是:A A 二八定律 B PDCA循环 C 目标管理

D 行事历时间管理法 5属于无形浪费的是:B A程序繁琐 B拖延 C开小差 D间断 6时间管理的关键取决于: A A 个人工作的成效 B 集体工作的成效 C团队合作的成效 D团队分工的合理 7对事件重要与紧急情况的分析,也是对:D A效率和效果关系的阐释 B 功率和效能关系的阐释 C 效果和效能关系的阐释 D 效率和效能关系的阐释 8艾维李的效率法是指:C A“10分钟5件事效率法” B“12分钟6件事效率法” C“10分钟6件事效率法” D“8分钟6件事效率法 9对所有的经理人而言,掌握提供自我工作成效的方法是:A

A 能否成功管理自己时间的最重要因素 B能否成功管理自己工作的最重要因素 C能否成功管理自己权力的最重要因素 D能否成功管理自己生活的最重要因素 10时间管理是从:B A 行动开始的 B 计划开始的 C 目标开始的 D 过程开始的 11开始规划成功的时间管理需要做到: C A 分析哪些是不需要做的事情,把它们做完 B记录一月来的时间安排,包括工作和个人生活的时间安排 C 思考如何尽量聚焦于能带来高回报的重要工作和活动 D记录一年来的时间安排,包括工作和个人生活的时间安排 12属于艾森豪威尔将军的时间管理原则的是:B A A类紧急且重要的突发事件要本人做,而且要立即做 B 对重要不紧急的 D类工作,要本人花大量的时间聚焦在此工作上 C 对不重要且不紧急的工作,要把它扔进废纸篓 D 对C类紧急但不重要的工作,要尽量不是自己做,要委托授权给别人做 13清理桌面时的不正确做法是:A

德里达解构主义

解构主义(Deconstruction) 什么是解构主义(Deconstruction)?这个问题不好回答。对此德里达会挑剔说“什么是……?”这种句法本身就有毛病,它暗示世上存有某种事物,而这事物不但能被人理解,还能被贴上不同的名称或标签。解构主义拒绝这种僵硬的定义,它称自己是一种针对形而上学的批判、一套消解语言及其意义确定性的策略。这些批判理论与策略包括:反逻各斯中心主义(anti-logocentrism)、延异(différance)、替补(supplementarity)、互文性(intertextuality)。 大背景解说 19世纪末,尼采宣称“上帝死了”,并要求“重估一切价值”。他的叛逆思想从此对西方产生了深远影响。作为一股质疑理性、颠覆传统的思潮,尼采哲学成为解构主义的思想渊源之一。另外两股启迪和滋养了解构主义的重要思想运动,分别是海德格尔的现象学以及欧洲左派批判理论。 1968年,一场激进学生运动席卷整个欧美资本主义世界。在法国,抗议运动被称作“五月风暴”。可悲的是,这场轰轰烈烈的革命昙花一现,转眼即逝。在随之而来的郁闷年代里,激进学者难以压抑的革命激情被迫转向学术思想深层的拆解工作。不妨说,他们明知资本主义根深蒂固、难以摇撼,却偏要去破坏瓦解它所依赖的强大发达的各种基础,从它的语言、信仰、机构、制度,直到学术规范与权力网络。 解构主义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为了反对形而上学、逻各斯中心,乃至一切封闭僵硬的体系,解构运动大力宣扬主体消散、意义延异、能指自由。换言之,它强调语言和思想的自由嬉戏,哪怕这种自由仅仅是一曲“带着镣铐的舞蹈”。除了它天生的叛逆品格,解构主义又是一种自相矛盾的理论。用德里达的话说,解构主义并非一种在场,而是一种迹踪。它难以限定,无形无踪,却又无时无处不在。换言之,解构主义一旦被定义,或被确定为是什么,它本身随之就会被解构掉。解构的两大基本特征分别是开放性和无终止性。解构一句话、一个命题、或一种传统信念,就是通过对其中修辞方法的分析,来破坏它所声称的哲学基础和它所依赖的等级对立。 与此同时,我们必须看到,解构主义所运用的逻辑、方法与理论,大多是从形而上学传统中借用的。如此看来,解构主义不过是一种典型的权宜之计,或是一种以己之矛攻己之盾的对抗策略。 海德格尔探查逻各斯 德里达的解构思想起先是受到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的启发。作为现象学运动的领袖之一,海德格尔率先在《形而上学导论》中探查西方哲学史上的存在问题与逻各斯问题。在海德格尔看来,逻各斯问题十分要紧,它不仅涉及西方思想和语言的起源,还从根本上影响着现代西方人与当下存在的关系。海德格尔就此发出一个著名诘问:古代的逻各斯是怎样变成了近代的逻辑,进而与存在相分离?它又如何以理性的名义,达到一种西方思想上的统治地位? 通过分析古希腊哲人巴门尼德的残篇,海德格尔声称他发现了“逻各斯与存在”的原始意义相通。在古人遗稿里,Logos并不代表逻辑(Logic)或理念(Idee),它原表示一种连续运作中的聚集状态。有趣的是,这种发生过程中的聚集,恰好印合古希腊人有关存在(Physis)的古朴看法。在他们心目中,存在本是一种不断涌现、聚合与消散的活动。也可以说,它意味着存在者的持续到场与离去。海德格尔据此认定,Physis与Logos的原始意义同一,但它们的血肉联系却在柏拉图那里发生了重大分离。 自从柏拉图创立形而上学,Logos便被西方人强行解释成一种“逻辑陈述”。对此,海德格尔尖锐地批评说,这一历史性的曲解不仅造成存在与思想的离异,而且导致西方思想中绵延千年的主客体对立。有一个具体例子关系到巴门尼德名言“存在与思想同一”的翻译:句中“思想”一词原先写作Noein,现代西方人将其理解为主体思想,这无疑严重偏离了巴门尼德的本意。海德格尔说Noein是觉悟,或是一种不断察觉、醒悟、并依据外界变化而调整自身的

德里达的解构主义翻译观

德里达解构主义翻译观 ———戴维斯的《解构主义与翻译》评介 摘要:解构主义是针对传统结构主义语言学而出现的一种反传统、反理性的思潮。作为创始人和代表人物之一, 法国哲学家雅克·德里达的解构主义核心观点是消除结构主义所倡导的二元对立, 排除本源和中心。凯瑟琳·戴维斯的著作《解构主义与翻译》在传承了德里达解构主义翻译观的基础上, 根据其研究重新思考了翻译中的许多理论与实践问题, 对重新认识德里达及解构主义对翻译的影响有着一定的积极意义。 关键词:解构主义;翻译;德里达 Derrida’s View on Transl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econstruction ———Comment on Davis’s Deconstruction and Translation (Jiangx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Nanchang330032, Jiangxi) Abstract: Deconstruction is the violation of rational and traditional thought, which is distinguished from traditional structural linguistics. As the forerunner of deconstruction, the French philosopher Jacques Derrida advocates the elimination of logocentrism. Based on Derrida’s research on transl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econstruction, Kathleen Davis presents her meditation on translation theory and practice in Deconstruction and Translation. This book helps us to have a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Derrida as well as his works on deconstruction. Meanwhile, it exerts a great impact on transl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econstruction. Key words: deconstruction; translation; Derrida 一、引言 Deconstruction and Translation(《解构主义与翻译》)一书于2004年4月出版,是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推出的原版《国外翻译研究丛书》之一。此书作者凯瑟琳·戴维斯是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英语系的助理教授,其研究领域主要涉及中古世纪英语文学、后殖民理论(中世纪与后殖民性的关系)、翻译理论。该书向读者阐述了如何根据德里达的研究,对于翻译中许多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重新思考。 《解构主义与翻译》一书分为两大部分共六章。每大部分均以引言作为读书向导, 每一章在详细论述之后都附有总结部分,这样便于读者能够更好的了解作者所要阐释的观点及内容。第一部分为本书的1,2,3章主要讲的是可译性与不可译性的问题,在第一部分中作者主要向读者介绍并阐释了德里达解构思想中的一

第三代时间管理

★讲师简介 北京时代光华教育发展有限公司特聘高级讲师,注册企业管理顾问师导师、高级企业管理顾 问、资深专业行销训练师、工商管理博士。历任国际金融集团高级营销经 理、培训经理,麦肯锡管理咨询项目推广经理等,上海社会科学院高级顾 问、上海交大管理学院培训中心培训师、复旦大学网络学院泰复学习中心 培训师、新加坡中华总商会管理学院授权讲师、中国人民大学MBA 客座教授、江苏省生产力培训学院教授。狄振鹏先生主讲的课程常辅以企业实际案例的研讨和交流, 并结合室内教学和户外体验式训练方式,让学员缺什么补什么、学什么练什么,做到学以致 用、知行合一,受到企业和学员的普遍好评。 第一讲 时间管理的四个发展(上) 时间管理概述 时间管理的必要性 时间具有“供给毫无弹性”、“无法蓄积”、“无法取代”、“无法失而复得”等特性,所以 时间是最不为人们理解和重视的,也正因为如此,时间的浪费比其他资源的浪费就更为普遍, 也更为严重。 因此,当人们无所事事,或者忙得晕头转向却不见成效时,应该暂时停下来审视一下自 己的时间利用效率,审视一下自己在时间中所处的角色,寻找一条更为合适的途径,实现自 己的目标,追求自己的人生价值。 在经理人的所有管理技能中,时间管理最容易被忽略,对中国的经理人而言,这又是一 个急需解决的问题。初级经理人从员工的岗位过渡到管理者的岗位,比较容易忽略管理的角 色和时间管理的技能,而中、高级管理者的工作时间更忙碌,工作任务更多,时间效率的管 理也就显得更加重要。 【案例1】 非洲大草原的狮子和羚羊 非洲大草原上的羚羊和狮子,每天都要展开一场生命的竞赛,也可以看作是一场生命的奥运会,如果 竞赛赢了就有东西吃,输了就可能遭受灭顶之灾。因此,每天早晨,羚羊和狮子醒来时,它们的脑子里都 闪过同样一个念头,那就是“我今天一定要跑得比以往要快”。如果狮子跑慢了,它就没有羚羊吃,它就可 能会活活饿死;如果羚羊跑慢了,它就可能被狮子吃掉。它们之间的这种微妙关系使得非洲大草原保持着 很好的生态平衡。 【案例2】 冠军和亚军的区别 在赛场上,速度是决定用时多少的重要参数,例如香港的赛马,冠军和亚军的区别,也就是第一匹马 和第二匹马之间的差别,可能相当微小,往往用肉眼看不出来,要借助电脑等先进设备的帮助,两匹马之 间的时间差距可能仅为0.05秒。但是,头马和第二匹马的奖金却是不一样的,要差到几十万港币。 狄振鹏

时间与时间管理 2015春

话题1 Time and Time Management课件内容 话题1教学基本活动及考核安排 教学周与学时教学形式教学基本活动及考核安排 话题1 第1-4周(共8学时:每周1次课2学时) 第1次 授课 布置问答问题与讨论论题; Presentation介绍;布置1-2 组下次做Presentation (每 组15分钟) 第2次 实践、答疑 学生围绕话题进行资料收集、 阅读,整理思路,为Q&A考核、 话题课堂讨论及做Group Presentation进行语言及内 容上的准备;自主听力练习; 学生网上提交一自问自答题第3次 Q&A Presentation 授课 回答问题(卡片描述);1-2 组做Presentation(案例) 及评议;布置3-4组学生做 Group Presentation 第4次 讨论考核 Presentation 授课、讨论 小组就论题进行讨论,每组 4-5人6-7分钟讨论(占10%); 课堂3-4组学生做Group Presentation,教师进行反馈 T i m e a n d T i m e M a n a g e m e n t 时间与时间管理 Warm-up Where has our time gone? What is the basic element of “Time”? The Basic Element Of Time Is Event ! Warm-up What is time? Time is a component of the measuring system used to sequence events, to compare the durations of events and the intervals between them, and to quantify the motions of objects.

解构主义

解构主义

解构主义 一、解构主义的含义: 什么是解构主义?德里达在接受张宁的访谈中这样说:“在某个既定的时刻,我曾说过如果要我给‘解构’下个定义的话,我可能会说‘一种语言以上’,哪里有‘一种语言以上’的体验,哪里就存在着解构。”又说:“解构一直都是对非正当的教条、权威与霸权的对抗。”解构主义拒绝僵硬的定义,它称自己是一种针对形而上学的批判,一套消解语言及其意义确定性的策略。这些批判理论与策略包括:反逻各斯中心主义、延异、替补、互文性。 二、解构主义产生的背景 1968年,一场激进学生运动席卷整个欧美资本主义世界。在法国,抗议运动被称为“五月风暴”,可惜它只是昙花一现、转瞬即逝。在随之而来的郁闷年代里,激进学者难以压抑的革命激情被迫转向学术思想深层的拆解工作。他们明知资本主义根深蒂固难以摇撼,却偏要破坏瓦解它所依赖的各种基础,从它的语言、信仰、机构、制度、直到学术规范与权力网络。 解构主义在此背景下应用而生。为了反对形

而上学、逻各斯中心、乃至一切封闭僵硬的体系,解构运动大力宣扬主体消散、意义延异、能指自由。换言之,它强调语言和思想的自由嬉戏,哪怕这种自由仅是一曲“带着脚镣的舞蹈”。除了它天生的叛逆品格,解构主义又是一种自相矛盾的理论。用德里达的话说,解构主义并非一种在场,而是一种迹踪。它难以限定,无形无踪,却又无时无处不在。换言之,解构主义一旦被定义,或被确定是什么,它本身随之就会被解构。解构的两大基本特征分别是开放和无终止性。解构一句话,一个命题或一种传统信念,就是通过对其中修辞手法的分析,来破坏它所声称的哲学基础和它所依赖的等级对立。 三、德里达的解构策略 1 反对“语音中心论” 德里达解构主义首先是从对逻各斯中心主义和索绪尔语言学的批判开始的。 德里达所说的逻各斯中心主义是指西方哲学中的如下倾向:西方哲学从古希腊开始一直到现代总是存在着一种二元的等级划分,比如本源与事物、逻各斯与事物、理念与摹本、本体与现象、原子与虚空、上帝之城与尘世之城、灵与肉、

组织计划与时间管理

组织计划与时间管理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P e r s o n a l s u c c e s s p r o g r a m 个人成功管理系统课程 本课程 — 导师 — 赵智光博士 ? 透过互动体验式训练,对个人作最深入、最透彻的了解,充分运用阁下的心态,迈向成功之路。 ? 最具分量之成功课程! ? EQ 博士赵智光先生独创! ? 即学即用,物超所值! ? 国际杰出讲师、激励训练专 家、着名EQ 博士。 ? 从事探讨人类行为及训练工作 逾二十年,拥有丰富的训练经 验。 ? 注重实效训练,演绎幽默生 动,甚具启发性。 学会了解自己!提升动力!运用潜能!发挥自我!迈向青云路!! 组织计划与时间管理 研习目标: 重点内容: 一,正确的时间观念 二,有效使用时间的八大法则 三,节省时间的有效途径 四,时间管理新秘方 正确的时间观念: 课程内容 —— ? 了解时间的真义 ? 认识最有价值的资源 ? 培养掌握管理 ? 了解设定目标 ? 行动是动力 ? 发挥潜能,超越自我 ? 学习设定目标 ? 设定目标与成功的关键

1.时间是世界上最短缺的资源 2.我们不能管理时间,只能管理我们的活动 3.时间管理观念是要先做重要的 4.「改天」,「等一下」的想法意味着失败 时间的类型: 工作时间 休息时间 健康时间 娱乐时间 学习时间 宁静时间 Time 时间管理 **You can never manage time you only can manage your activities. ** **你不能管理时间,你只能管理你的行动 ** 百万富翁组织计划工具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