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外交关系的突破完美版

外交关系的突破完美版

外交关系的突破完美版
外交关系的突破完美版

2015-2016学年人民版必修一5.2 外交关系的突破教案【课型】新授

【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介绍新中国20世纪70年代的外交关系及成就。它前启“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后承“新时期外交政策的调整和成就”。课标的要求是“简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基本史实,概括我国在外交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就。了解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的主要史实,探讨其对国际关系产生的重要影响。”学好本课内容对于形成对新中国外交的整体认知有着重要作用。

本课教材史实清晰,图文并茂,教学设计时可对教材重新进行整合,从“中美关系的正常化”这一“关键”入题展开具体内容,这有助于学生理解本课主要史实之间的历史联系,从宏观上把握与理解70年代外交关系的“突破”。

【学情分析】

有关新中国外交的内容,学生在初中学过,对于本课涉及的主要史实已有所了解,学习本课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另外,在新高考背景下,高一学生对历史学习相对比初中重视。但是,初中阶段的历史知识储备大都比较有限,其思维的广度和深度还有待进一步引导,对于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的分析和事件之间联系的理解也有待加强。

【重点难点】

重点: “重返联合国”;“中美关系正常化”

难点:从中美苏三国关系考察70年代的中国外交;理解70年代中国外交“突破”的含义

【学习目标】

1.简述中美关系正常化过程的主要史实,结合史料从中美苏三国关系的角度分析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原因,学会从世界角度考察外交的方法。

2.说出中日邦交正常化的标志。

3.知道新中国重返联合国的时间,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分析重返联合国的原因,学会多角度分析历史问题。

4.概括70年代外交关系突破的表现,理解“突破”的含义与意义,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

豪感。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基辛格访华》视频片段

【导入新课】

师:1971年7月9日凌晨4点巴基斯坦伊斯兰堡查克拉拉机场

在机场的军用区域内,停着一架印有民航标志的波音707飞机。飞机上,中国外交部欧美司司长章文晋目不转睛的盯着窗外的空地,几分钟后两辆军车开了过来,从第一辆军车上下来一个身材微胖的男子,穿着一身黑色衣服,带了一个大沿帽,三更半夜的还一副墨镜,很明显这个人是刻意隐藏自己的身份,但是章文晋一眼就认了出来,这就是他这次要接的特殊客人——美国国家安全事务助理亨利.基辛格。

4:30,飞机准时起飞,这是基辛格第一次访华,白宫起的行动代号为“波罗行动”,意思说像当年的马可波罗去遥远神秘的东方一样,充满了不可预期的困难和风险。基辛格到底来干什么?有什么收获?请大家看一段视频。

播放视频《基辛格秘密访华》

问:基辛格到中国后和周恩来主要谈了什么?会谈有什么成果?

生:台湾问题。发表尼克松访华的公告。

师:引用教材表述,问:公告发表,为什么会引起世界震动?

生:中美长期对立。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讲述和视频播放创设历史情境,引领学生走进历史,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讲授新课】

一、中美关系正常化

师:画:中美关系简图

呈现史料:

苏维埃共产主义统治着世界现有各国人民总数的三分之一……我们必须时刻记住这些被奴役的人民的解放问题。

——杜勒斯在美国国会的证词(1953.1.15)

师:杜勒斯对“共产主义”的态度是什么?

生:推翻其政权,解放其人民。

师:呈现史料:

今天,世界战争的危险和对中国的威胁主要来自美国的好战分子。……美国如果发动第三次世界大战……其结果是美国和英国及其他帮凶国家的统治阶级要被扫光,世界上大部分地方都要变成共产党领导的国家。

——毛泽东会见芬兰大使的讲话(1955.1.28)

师:毛泽东对美国又是怎样的态度?

生:把它变成共产党统治的国家。

师:这觉得这个时候中国政府的外交有什么色彩?

生:意识形态色彩。

师:确实,美国把新中国看作一个共产主义的堡垒,一个向世界输出革命的邪恶国家。而中国认为美国是共产主义的最大敌人,是新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破坏者。即使到了1970年,这样的宣传画在北京大街小巷还是随处可见(呈现宣传画)。不过也就是在1970年,情况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1970年10月25日,尼克松有意接见巴基斯坦总统叶海亚,说

如果说在我去世之前,还有什么事情要做的话,那就是到中国去。如果我不能去,我希望我的孩子能够去。

——尼克松1970.10.25

11月10号,叶海亚访问中国,将尼克松的话转告中国。毛泽东觉得机会来了。

这年的12月,毛泽东在接见美国左派人士埃德加斯诺的时候这样说道:

我欢迎尼克松上台……他如果想到北京来,你就捎个信,叫他悄悄地,不要公开,坐上飞机就可以来嘛。如果尼克松来,我愿意和他谈,谈得成也行,谈不成也可以嘛。何必那么僵着?……中美两国总要建交的。

——摘自毛泽东会见斯诺时的讲话(1970.12.18)

问:毛泽东对美国的态度有什么不一样了?

生:愿意与美国改善关系。

师: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中美之间已经对立了20年,中国问题研究权威费正清就感叹:1950年到1971年,华盛顿送上月球的人比派往中国的人还多,虽然去中国比去月球更安全更省钱。

那这一对冤家究竟是怎么走向和解的呢?请大家阅读课文简述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过程。生:阅读第二目“中美关系正常化”内容,思考并作答。

师:理答,引导生生补充,在黑板上列出大事年表。

71年4月美国乒乓球队来了,7月基辛格来了,72年2月尼克松亲自来了,有人说是美国一厢情愿想要改善中美关系,你怎么看?

生:结合课文,从中美两国角度分析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原因。

师:画中苏美苏关系图。分析中苏、美苏关系对于中美关系缓和的影响。

可见,改善中美两国关系是双方的共同要求。毛泽东在中南海接见了尼克松,原定时间是15分钟,但却谈了近一个小时,连一向非常注重礼节的周恩来都三次抬手看表进行暗示。尼克松告辞时,毛泽东极其罕见的起身送行,可见他对中美关系的重视。

毛泽东曾这样说到:中美关系正常化是一把钥匙。这个问题解决了,其他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你能举个例子吗?

生:推动中日邦交正常化。

【设计意图】通过制作大事年表,使学生了解中美关系的发展脉络;通过历史细节的描述和史料的补充,使学生感受历史的生动性,全面理解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原因。引用毛泽东对中美关系的评价过渡到下一问题。

二、中日邦交正常化

师:当时中日关系怎么样?

生:美日结盟,日本在外交上追随美国,采取敌视中国的政策。中日关系处于敌对状态。师:1950年,败退台湾的国民党政府曾经跟日本签订了一个和平条约,但是国民党政府已经没有代表中国人民的合法性,新中国对这一条约并不承认。所以中日在名义上仍然处于非正常的战争状态。

问:为什么中美关系的改善会推动中日邦交正常化?

生:日本追随美国。

师:尼克松访华的消息震惊了日本朝野,日本舆论纷纷指责佐藤政府的反华政策,强烈要求尽快实现中日邦交正常化。众议院古井喜实就说:“北京机场首先向一位美国总统而不是日本首相开放实在遗憾,必须尽快实现与中国恢复邦交。”佐藤内阁垮台后,新上任的田中角荣致力于改善中日关系,在上任第一天的内阁会议上,田中就说在外交方面要加紧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邦交正常化。上任第十八天就派代表访华商讨建交问题,上任第八十天他亲自访华。访华有什么成果?

生:签署《中日联合声明》

师:呈现中日签署联合声明的历史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大事年表,问:此时田中角荣上台组阁才85天,为什么中日邦交正常化起步晚,却比美国先一步实现?

生:思考并作答。

师:理答,呈现中美上海联合公报和中日联合声明在台湾问题上的相关材料,问有何不同?生:答。

师:这是新中国对外建交的一个基本原则。美国一直到1978年中美建交公报才明确承认这个原则,所以中美1979年才实现关系正常化。不过话说回来,中美关系的改善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借用毛主席的话,中美关系确实发挥了钥匙的作用。那这把钥匙对于中国打开联合国之门,重返联合国到底有没有作用呢?

【设计意图】通过补充中日邦交正常化的历史细节使学生感受中美关系缓和对中日邦交正常化的推动。通过悬念的设置及1972上海公报与中日联合声明内容的比较激发学生探究欲望,理解新中国外交的原则性与灵活性。

三、重返联合国

师:中国什么时候重返联合国?

生:1971年10月25日。

师:这可是在尼克松访华之前,那你怎么能说是中美关系缓和推动中国重返联合国呢?

生:讨论,回答。

师:基辛格后来这样回忆道:

问题的实质在于,友好国家改变了立场。……当美国对北京采取敌对态度的时候,他们害怕投票赞成接纳中华人民共和国会受到我们的某种惩罚。现在我们戏剧化地要跟中国和解,他们就不再怕这种惩罚了。

——基辛格《白宫岁月》

师:

基辛格认为中国重返联合国的原因是什么?

生:中美关系改善使资本主义国家改变立场。

师:你知道当时基辛格在干嘛吗?10月22-26他在中国进行公开访问。他认为这个原因重要吗?

生:是问题的实质。

师:对此,你们怎么看?事情是不是真的是这样的?同桌不妨做个交流,看看怎样全面分析中国重返联合国的原因,怎样正确认识中国关系改善在这期间的作用。

生:讨论、回答

师:理答,补充材料《示意图》,2758号决议的76票赞成票中,亚洲19票,非洲26票,拉丁美洲7票。毛泽东形象的说“是非洲黑人兄弟把我们抬进联合国”。

呈现材料,点出“加速”的作用。

向美国的开放,为中国更为全面地介入现存的国际体系铺平了道路。中国进入联合国也许是北京摆脱了“文化大革命”的孤立状态后的必然结果。但是,中美关系的改善无疑加速了这一进程。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师:呈现《乔的笑》

1971年11月15日,以外交部副部长乔冠华为团长的中国代表团正式出席联大会议,留下了这一经典瞬间。拍摄的记者取名为“乔的笑”,乔冠华自嘲为“老年维特之大笑”。当天乔冠华的发言长达45分钟,在发言中,他代表中国政府承诺永远不做超级大国,并表示要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积极作用。发言结束后,几十个国家的代表上来和乔冠华握手表示祝贺,据说乔老爷握手握到手软,但是高兴呐!大厅观众席上有许多华侨,其中很多人激动地留下了眼泪。这确实是新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

【设计意图】用大事年表凸显重返联合国和尼克松访华的先后关系从而制造悬念,

通过补充史料和设问引领学生辩证分析中美关系缓和对于中国重返联合国的作用。

【拓展提升】

师:请你根据大事年表说明外交关系突破的表现。

生:概括。

师:实现突破的关键是什么?

生:中美关系的突破。

师:为什么说这些事件是新中国外交的“突破”?

生:回答。

师:理答,问:在这些具体事件的背后,你还有没有其他的发现呢?

如果学生说不出,呈现新中国初期外交成就大事年表加以引导。

生:说明在外交思想上的突破:从革命外交到务实外交。

【设计意图】基于大事年表的设问,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70年代外交关系突破的主要表现,理解“突破”的含义,领悟大事年表在历史学习中的重要性。

【课堂小结】

师:面对60年代的外交困局,毛泽东周恩来等领导人以高远的战略眼光和高度的灵活性调整外交战略与外交政策,开展外交活动取得了一系列的突破。这不仅打开了70年代外交的新局面,也为新时期外交活动打下基础。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也掌握了大事年表的一般做法,领悟到大事年表对于把握历史发展脉络、理解历史事件联系的重要作用。

【课堂练习】(根据课堂教学时间自行选择)

师:呈现练习题

生:思考,作答

师:理答

【布置作业】(根据课堂教学时间自行选择)

师:请同学们以《中美关系正常化》为主题,任意选择一个角度,在课外查阅相关资料,写一篇600字左右的小文章。

生:记录

【教学反思】

1、本节课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通过史料创设历史情境,设置悬念,能较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比较高。

2、以中美关系为主线,揭示其与中日邦交正常化及重返联合国的历史联系,有助于学生把握历史的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结构,深化对外交关系“突破”的理解。

外交关系的突破教学设计

外交关系的突破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 1、学生已经学习了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成就及其影响,有一定的知识储备。 2、通过本期以来的学习,学生具备一定的历史探究与合作学习能力。 3、通过预习要求,学生对本课重要事件有一定的了解,并有着浓厚的兴趣。【教材定位】 本节主要围绕中国重返联合国、中美关系解冻、中日邦交正常化三方面展开。其中,中国重返联合国、中美关系解冻的过程、中日邦交正常化的背景、概况及影响在教材中均有表述。学生需分析中国重返联合国,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邦交正常化对国际关系产生的重要影响。本节内容在专题教学中具有承上启下地位,既是对建国初期外交政策延续性的学习,也为新时期改革开放外交政策与成就的讲述铺定基础。 【课程目标】 【教学目标】 1、简述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邦交正常化的基本史实,认识外交关系的处理以国家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 2、探讨事件的历史及现实意义,培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3、明确中美关系、中日关系正常化符合中美、中日两国人民的共同利益和共同愿望。 4、通过了解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及中美建交的曲折历程,培养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增强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重点难点】 重点:中国重返联合国。中美关系解冻及其对国际形势的影响。 难点:中美关系解冻、中国重返联合国与国际格局的深刻变化之间的关系。【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回顾复习:新中国成立初期奉行怎样的外交方针?在这一方针的指引下,取得了哪些成就?

生:方针: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具体方针:“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外交成就:与17国建交;参加日内瓦会议;参加亚非会议。 师:60年代中国在外交方面面临险境,美国继续敌视中国;过去的老大哥苏联由友好合作到严重恶化(两个拳头打人)。70年代,中苏关系继续紧张,而中美关系却得到改善,中国在外交方面取得重大突破,要知道这一切的变化及原因,就让我们一起回到上个世纪的70年代。 一、拨云见日——重返联合国 (一)概况 展示图片: “乔冠华在26 届联合国大会上”。西方媒体称“乔之笑” “极富感染力”、“震碎了议会大厅的玻璃”,这是一种自信与自豪的笑。 师:为什么乔冠华会发出如此爽朗自信的大笑? 生:…… 展示图片:11月1日上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五星红旗第一次在联合国总部大楼前升起。 (二)原因

外交关系的突破

二、外交关系的突破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时间,简述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原因及意义。 2、理解中美关系改善的背景,掌握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基本步骤,探讨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历史影响。 3、了解中日建交的背景,理解它与中美关系改善之间的相互关系。 4、探讨中美关系与中日建交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中国重返联合国 难点:中美关系解冻及其影响 三、教学过程 重返联合国 1、原因:①20世纪70年代后,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的力量壮大,以及对中国的大力支持。 ②中国国际地位逐步提高。③随着美国霸权地位衰落和中国实力的增强,美国对华政策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2、经过: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以压倒多数,通过了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一切合法权利并立即驱逐台湾‘的提案,宣布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3、意义:①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它从法律意义上说明世界已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中国唯一合法代表。有利于中国同更多国家建立外交关系。②意味着美国长期以来对华敌视政策的破产。也使美国不得不正视同中国的关系。③从此,中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的常任事事国之一,对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标志着中国国际地位大大提高。中美关系解冻 1、中美关系解冻原因:①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使中国成为国际事务中一支重要的力量,它同时宣告了美国“遏止和孤立”中国政策的破产。②美国一方面急于改变同苏联争霸中的不利地位,迫切需要找一个不依附于苏联的大国,而中国正好符合其要求。。③60年代末,中苏关系恶化,给中国带来威胁。中国迫切想借美国的力量来缓解苏联方面的压力, 2、中美关系缓和的过程: ①1971年:“乒乓外交”,打开了中美两国交往的大门。②1972年尼克松访华,双方与上海签订《中美联合公报》,标志着两国结束了二十多年的敌对状态,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新课标 必修 外交关系的突破 教学设计

必修一专题五第二节外交关系的突破 张燕一、教学目标分析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时间,简述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原因及意义。 2、理解中美关系改善的背景,掌握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基本步骤,探讨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历史影响。 3、了解中日建交的背景,理解它与中美关系改善之间的相互关系。 4、探讨中美关系缓和与中日建交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材料(文字、图片、影视等),再现历史场景,并借助形象思维以感知历史,了解历史事件及其发展过程。 2、通过阅读课文、材料、图片,培养学生历史材料阅读理解能力;通过小组讨论等方式探究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中美关系逐步缓和、中日建交基本史实及影响,培养学生对历史事实的归纳、概括、分析和综合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对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取得的重大成就的学习,认识国家间之所以出现分离聚合、亲疏冷热的复杂关系,主要是由各国国家利益和国家力量决定的。 2、理解在维护民族和国家利益的前提下,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外交政策,感受周恩来等老一辈外交家的外交风采与智慧。 二、重点与难点: 1.重点:中国重返联合国,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及其对国际关系产生的重大影响。

2.难点:通过了解中国外交成就和经历曲折历程,让学生明白国家利益是一个国家外交政策制定的重要依据,进一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主义教育,形成积极进取人生态度。 三、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民版必修1专题五《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第二节课的内容。新中国外交走过了50余年风雨历程,70年代是中国外交进行重大调整并取得突破性成就的时期,这突出表现在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中美关系改善,中日关系改善,这是中国对外关系中的三件大事,对中国之后在国际舞台上发挥作用奠定了基础,也为国际格局的变化产生了重要影响。了解这些事件发生的背景、原因及其过程,从历史角度探讨其对中外关系发展变化的意义,成为本节课的重要内容和要求。 四、学情分析 1. 在初中历史课程标准中,我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中美建交都是其明确要求学习的内容,应当说,与本课题有关的知识学生有一定的基础,特别是学生在上节中已学过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成就及其影响,知识准备状态较好。同时对中美关系和中日关系历史的现状和未来展望,有可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2.学生具备基本的历史探究和合作学习能力; 五、教法与学法 根据新课程中“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在教学中借助多媒体课件,设置历史情境、提出问题、分组合作探究等方法,进行讲授。 在学法指导上注重以学生为中心,指导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学习历史探究方法,提高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六、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这是1954年3月10日《时代》周刊的封面人物“周恩来”。封面标题写着“红色中国的周恩来”在日内瓦国际会议上,日内瓦国际会议是新中国第一次以五大国身份参加的重要

教案——外交关系的突破

必修一专题五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第二课外交关系的突破 【教材分析】 ◆课标要求 简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基本史实,概括我国在外交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了解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主要史实,探讨其对国际关系产生的重要影响。 ◆《教学指导意见》要求 简述新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背景、经过及意义,了解中美关系正常化进程、中日建交及其影响;理解中美、中日关系改善的原因;感受新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培养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 ◆教材内容与地位 与地位本课是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五《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中的第二课主要简述了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基本史实,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的史实。专题五三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外交关系的突破》、《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在内容呈逐次递进的关系,可以概括为:50年代打下基础,70年代取得突破,80年代进行调整。而第二部分《外交关系的突破》恰恰在时间顺序和逻辑关系上都是承前启后的一节,它在教材中的地位不容忽视,如果缺乏本课知识的学习,就会导致整个历史发展脉络的不完整。 【学情分析】 本课针对温州地区高一学生设计。 优势:学生对于风云变幻的外交比较感兴趣,对于中国逐渐走向世界、被世界认可和尊重产生深深的自豪感与荣誉感。因此本节内容容易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劣势:由于中考历史与社会是以开卷的形式进行,且总分仅三十分,导致高一学生历史知识基础普遍薄弱。 【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的教材分析、学情分析,结合高一历史课程标准,我将本节课的三维教学目标制定如下: 1、知识与能力目标:识记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时间,简述其原因及意义;理解中美、中日关系演变并探讨其历史影响。理解中美、中日关系改善的原因;理解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中国外交战线上的一个重大胜利;认识中美关系的缓和是70年代中国对外关系突破的关键。

外交关系的突破教案

授课题目:外交关系的突破 一、课程目标分析 【知识与能力】了解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时间,简述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原因及其意义。 列举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70年代间中国外交取得的重大成就。 了解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邦交正常化的背景、经过及影响,培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类列表的方法,概括中国外交方面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70年代间所取得的重大成就。 通过简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基本史实,探讨这一事件的历史与现实的意义。 通过搜集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邦交正常化的主要史实材料,结合当时的背景及今天的现状来探讨其对国际关系产生的重要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中国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70年代间外交取得的重大成就,明白“中国需要世界,世界需要中国”的道理,进一步形成开放意识;通过了解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及中美建交曲折历程,培养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增强经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 二、本课重、难点 本课重点:中国重返联合国;中美关系解冻原因及其对国际形势的影响。 本课难点:中美关系解冻、中国重返联合国与国际格局的深刻变化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手段 四、教学方法 五、板书设计 外交关系的突破 一、重返联合国 1、背景:(P89第一段) (1)历史背景: (2)(3)(4) 2、标志:1972年10月25日,第二十六届联合国大会 3、影响: 中国作为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中美关系解冻 1、原因: (1)美国方面: (2)中国方面: 2、经过 (1)(2)(3)(4)(5) 3、影响:⑴⑵ 三、中日邦交正常化 1、直接原因:中美关系的缓和 2、经过: (1)(2)(3)

外交关系的突破说课稿

高一历史必修一专题五 第二节外交关系的突破说课 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外交关系的突破。对本课我主要是从说教材、说学情、说课标、说目标、说教学设计五个方面加以说明。 第一部分,说教材: 教材地位 本课内容是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五的第二节,从内容上讲本课在时间顺序和逻辑关系上都是承前启后的一节:在六十年代外交陷入僵局后,经过长期努力,我国终于在七十年代迎来了外交上的新突破,分别是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与美国日本建交等。从而为新时期的外交发展提供了更好的国际环境。 第二部分,说课标: 1.简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基本史实,概括我国在外交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就。2.了解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的主要史实,探讨其对国际关系产生的重要影响。 分解课标:本课旨在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史实是: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要求学生掌握的学习方法是概括并分析该时期的外交成就及其影响。第三部分:说目标 (一)、三维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时间,了解中美关系正常化及中日邦交正常化的过程2.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合作的方式探究就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过程中针对美国政府提出的“双重代表权”方案,中国该如何回应,以及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过程。从而培养学生对历史事实的归纳、概括能力。 2)引领学生阅读有关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中美关系正常化的相关图片、文字等历史材料,并从中分析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原因及中美关系改善的原因和影响。培养学生的阅读、分析史料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学习,培养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增强经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明白“中国需要世界,世界需要中国”、及“国与国交往,没有永恒的友谊,只有永恒的利益”等外交道理,进一步形成辩证、开放的历史意识。(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中国重返联合国,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影响。 依据:学生所掌握的基础知识有限,理解上有困难。 2.难点:中美关系正常化,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与国际格局的变化之间的关系。

外交关系的突破(教案)

外交关系的突破(教案) 扬中市第二高级中学孙华 一、指导思想 1.发挥历史学科作为人文学科的育人功能,关注情感的教育,强调人文精神的培养。 2.改变以教师传授为主的教学方式,在学生已有的知识、技能和能力的基础上,自主构建知识体系。 3.注重在新课程理念下,自主学习与探究学习、思想性与时代性的结合。 4.注重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有效运用。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掌握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的原因、经过和影响。 (2)理解中美关系改善的背景,掌握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过程,探讨中美关系在正常化的历史影响。 (3)了解中日关系改善的背景、经过及影响,认识中国外交取得的重大成就。 2、过程与方法: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外交取得突破的深层次原因,探讨其对国际关系的影响及启示,培养学生论从史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分析事先搜集的相关材料,引导学生结合背景创设历史问题情境,探讨中国外交突破的现实意义及对国际关系影响,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分析70年代中国外交取得的成就、原因及经历的曲折历程,让学生明白“国家利益是一个国家外交政策的根本出发点,外交地位高低取决于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提高”的道理,进一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形成开放意识,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团结合作的精神和经受挫折、适应生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的分析 1.课标内容: (1)简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基本史实,概括我国在外交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就。 (2)了解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主要史实,探讨其对国际关系产生的重要影响。 2.地位和作用: 教材主要介绍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所取得的一系列重大成就,在专题教学中具有承上启下地位,既是对建国初期外交政策延续性的学习,也为新时期改革开放外交政策与成就的讲述铺定基础。 3.教学重、难点 重点: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及其对国际关系产生的重大影响。

二 外交关系的突破(学案)

二 外交关系的突破 (一)、重返联合国 探究活动: 1、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为什么是恢复而不是加入? ①联合国创立之初,中国既是创始国又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 ②1949年新中国成立,按国际法惯例,自然取得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和权利 ③美国的阻挠,问题一直没有解决 2、恢复的主要阻力是什么? ①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一直被 所占据 ②美国的阻挠 ---孤立中国的政策 材料一:“外交是智者的游戏,外交是妥协的艺术,外交更是一个国家实力强弱的晴雨表。” 材料二:毛泽东明确表示,要去,为什么不去?这是非洲黑人兄弟和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用轿子把我们抬进联合国的,不去就脱离群众了。 材料三:“在联合国这样一个普遍性最为广泛的国际组织里,中国代表团受到如此热烈的欢迎,那当然是对我们的国家、对中国革命的胜利的肯定。我们代表这样一个伟大的国家,当然觉得很荣幸、很骄傲。 ——1971年乔冠华团长在联大上的讲话 材料四 1964年原子弹爆炸 1967年氢弹爆 1970年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 星 材料五: 历届联大讨论恢复中国 在联合国合法权利时支持票 支持票 数增长示意图

材料六:20世纪60年代后期,世界战略格局发生重大变化,苏联军事力量、综合国力迅速增长;长期的越南战争导致美国经济衰退;西欧和日本崛起,美国霸权地位日趋衰落。思考:1971年中国为什么能够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原因: ①(根本原因) ② ③是中国长期坚持和平外交的斗争结果 ④ 2、经过:年10月25日,第届联合国大会以压倒多数通过提案,宣布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第2758号决议) 3、意义:①是新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标志着美国长期以来孤立中国政策的破产。 ②标志着中国国际地位大大提高,在国际事务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二)、中美关系解冻 史料链接:1972年尼克松访华时,周恩来对尼克松说:“总统先生,你把手伸过了世界上最辽阔的海洋来和我握手。22年没交往了呵!” 探究活动: 材料一改善中国与美国的关系,是70年代中美两国的共同要求.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美国政府在实行二十多年“遏止和孤立”中国的政策之后,再也不能不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发展和在国际事务中的巨大作用。……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以及美国在与苏联争霸中所处的守势地位,都使美国不得不考虑改善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关系。 材料二中国也面临着新的战略抉择。那时候,苏联陈兵中国北方边境线,构成对中国安全的主要威胁。而美国在亚洲虽具有较强的军事和经济实力,但它在战略上收缩和保守的倾向很明显。在这种形势下,改善中美关系,对改善中国的国际地位,对付来自苏联的威胁十分有利;同时,对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大业,也有重要作用。所以,中国对美国改善中美关系的表示,做出积极的反映。…… 材料三 1971中国恢复了联合国合法席位后,作为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材料四 1969年3月,苏军入侵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国一侧的珍宝岛,中苏两国军队发生激烈交火,珍宝岛之战将恶化的中苏关系降到冰点。中苏边境陈兵百万,剑拔弩张,大规模军事冲突有一触即发之势,这一切使中国人感到苏联已经蜕变为一个“社会帝国主义”国家,比美国更富有侵略性。 材料五 70年代的美国,由于经济增长趋于缓慢,又陷入侵越战争的泥潭,不得不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守势,尼克松迫于形势的变化,对美国的对外战略进行了重大调整 探讨:据以上材料分析中美关系缓和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1、原因: 美国:①的政策失败②在与苏联争霸中处于 ③陷入的泥潭④中国

外交关系的突破完美版

2015-2016学年人民版必修一5.2 外交关系的突破教案【课型】新授 【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介绍新中国20世纪70年代的外交关系及成就。它前启“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后承“新时期外交政策的调整和成就”。课标的要求是“简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基本史实,概括我国在外交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就。了解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的主要史实,探讨其对国际关系产生的重要影响。”学好本课内容对于形成对新中国外交的整体认知有着重要作用。 本课教材史实清晰,图文并茂,教学设计时可对教材重新进行整合,从“中美关系的正常化”这一“关键”入题展开具体内容,这有助于学生理解本课主要史实之间的历史联系,从宏观上把握与理解70年代外交关系的“突破”。 【学情分析】 有关新中国外交的内容,学生在初中学过,对于本课涉及的主要史实已有所了解,学习本课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另外,在新高考背景下,高一学生对历史学习相对比初中重视。但是,初中阶段的历史知识储备大都比较有限,其思维的广度和深度还有待进一步引导,对于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的分析和事件之间联系的理解也有待加强。 【重点难点】 重点: “重返联合国”;“中美关系正常化” 难点:从中美苏三国关系考察70年代的中国外交;理解70年代中国外交“突破”的含义 【学习目标】 1.简述中美关系正常化过程的主要史实,结合史料从中美苏三国关系的角度分析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原因,学会从世界角度考察外交的方法。 2.说出中日邦交正常化的标志。 3.知道新中国重返联合国的时间,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分析重返联合国的原因,学会多角度分析历史问题。 4.概括70年代外交关系突破的表现,理解“突破”的含义与意义,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 豪感。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基辛格访华》视频片段 【导入新课】 师:1971年7月9日凌晨4点巴基斯坦伊斯兰堡查克拉拉机场 在机场的军用区域内,停着一架印有民航标志的波音707飞机。飞机上,中国外交部欧美司司长章文晋目不转睛的盯着窗外的空地,几分钟后两辆军车开了过来,从第一辆军车上下来一个身材微胖的男子,穿着一身黑色衣服,带了一个大沿帽,三更半夜的还一副墨镜,很明显这个人是刻意隐藏自己的身份,但是章文晋一眼就认了出来,这就是他这次要接的特殊客人——美国国家安全事务助理亨利.基辛格。 4:30,飞机准时起飞,这是基辛格第一次访华,白宫起的行动代号为“波罗行动”,意思说像当年的马可波罗去遥远神秘的东方一样,充满了不可预期的困难和风险。基辛格到底来干什么?有什么收获?请大家看一段视频。

外交关系的突破教案

专题五之二外交关系的突破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知道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2)、了解中美关系改善的过程 (3)、知道中日邦交正常化 (4)、理解中美、中日关系改善的原因 (5)、理解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改善的过程,熟练运用列表归纳史实的方法。 (2)、学会运用联系的方法分析中美关系的缓和直接推动了中日关系的改善。 (3)、与学生一起探究中美关系正常化与中日建交对中国和世界以及国际关系的影响,培养合作和探究学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中美关系的改善是在维护民族和国家利益的前提下,在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 策的指导下取得的成就。 (2)、通过学习20世纪70年代的外交突破,认识它们对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的贡献。 重点: 中美关系的改善 难点: 中美关系改善的影响 导入新课:课件展示1954年5月10日与1972年3月6日的时代周刊封面。 时代周刊是美国影响最大的新闻周刊,有世界史库之称。我们看两幅时代周刊的封面。第一幅是1954年5月10日的时代封面,标题是“红色中国的周恩来”。当时正是日内瓦国际会期间,周恩来身后竹笼里张牙舞爪、目露凶光的青龙和标题中红色中国的表述,都可以看出时代记者对于新中国的敌视与对立。第二幅是1972年3月6日的时代周刊封面,标题是“尼克松的中国之旅”。画面像一幅不太规则的四格画,分别是:毛泽东接见尼克松、周恩来会见尼克松、尼克松夫妇游览长城、观看中国样板戏“红色娘子军”。将这四幅画巧妙地分隔开的是一个黑色的汉字“友”字。这一次,时代记者罕见的第一次以友好的笔触对新中国做了正面报道。虽然时代周刊对外标榜客观公正,时代记者的专业水准也很高,但是他们的立场并不是世界主义的,而是美国主义的。那是什么原因导致从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一时代记者为代表的美国人看中国的眼光开始发生变化呢?答案就在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中-------专题五之二外交关系的突破 课件展示照片“乔的笑” 师:请学生将照片反应的事件、时间、意义在课文中找出来。由此导入70年代的外交突破之一:中国重返联合国 请学生快速阅读课本89页,回答相关问题: ①如何理解“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而不是“加入”联合国? ②美国为阻挠中国重返联合国炮制了什么方案?对于该方案中国政府的态度怎样?

《外交关系的突破》导学提纲

《外交关系的突破》导学提纲 导: 课程标准:简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基本史实,概括我国在外交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就;了解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的主要史实,探讨其对国际关系产生的重要影响。 学习目标: 1、通过阅读课本、思考,正确回答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背景、经过及意义。感受新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养成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 2、通过阅读课本结合材料、思考,概括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背景、进程、中日建交及其影响,理解中美、中日关系改善的原因。 3、通过阅读材料、思考、小组讨论,正确总结中美建交、中日建交的重要意义。 4、通过分析总结中美、中日两国关系的变化,总结影响一个国家外交政策的因素,并分析总结中国面对当今国际局势应如何做,提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重点: 中国重返联合国;中美关系解冻及其对国际形式的影响。 学习难点: 中美关系解冻、中国重返联合国与国际格局的深刻变化之间的关系。 思: 1、阅读教材P89--90第一目:重返联合国,指出中国重返联合国的时间、背景、及意义。 思考为什么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用“恢复”而不是用其他如“加入” 之类的提法。 2、阅读教材P90--91第二目:中美关系解冻,思考假如你是尼克松(或周恩来),你将如何 说服国会(或中央政治局)同意改善中美关系?概括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的过程。结合当时的国内国际局势,思考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对世界和中国的重要意义。 3、阅读教材P91--92第三目:中日邦交正常化,回答中日关系走向正常化的背景、过程及 意义。 议: 1、通过分析总结中美关系解冻、中国重返联合国的背景及意义,讨论国际形势与一国外交 局面的关系。并以中美关系解冻、中国重返联合国的相关史实加以说明。 2、外交是智者的游戏,外交是妥协的艺术,外交更是一个国家实力强弱的晴雨表。那么,你认为影响一个国家外交政策的因素有哪些?中国要赢得良好的国际局势,应如何做? 检:根据当今中日关系中存在的问题,分析未来中日关系的发展趋势,并说明理由。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