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初等数论教学大纲

初等数论教学大纲

初等数论教学大纲
初等数论教学大纲

《初等数论》教学大纲

一、课程代码:21002144310

二、课程名称

(1)中文名:初等数论

(2)英文名:Elementary Number Theory

三、课程管理院(系)及教研室:理学院基础数学教研室

四、大纲说明

1、适用专业、层次:商务策划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本科

2、学时与学分数:54学时,18学分

3、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初等数论是商务策划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本科)的专业基础课。初等数论是研究整数的基本性质和方程(组)整数解的一个数学分支。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本科)开设本课程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孰悉数论的初步理论、掌握数论的最基本方法,为今后学习相关课程打下必要的基础。因此,在教学中要求:(1)对初等数论的基本内容作系统讲授;(2)注意数论与其它数学分支的联系与应用;(3)简要介绍一些数论的近代成就及我国数学家在数论方面的贡献。

4、先行、后续课程:先行课程为《高等代数》、《数学分析》、《解析几何》等;后续课程为〈近世代数〉、〈图论〉、〈离散数学〉等。

5、考试方式与成绩评定: 笔试。成绩评定方式按学校规定执行。

五、纲目

第一章整除理论

[教学目的] 以带余除法为先导,以辗转相除法、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和算术基本定理为主干、讲授整除理论中最基本的性质。

[教学重点与难点] 最大公因数的性质及应用,算术基本定理的证明及应用。

[教学时数]14学时

[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教学

第一节整除定义及其基本性质

第二节最大公因数与最小公倍数

第三节素数

第四节算术基本定理

第五节Mersenne数、Fermat数与完全数

第六节Gauss函数及其应用

第七节例题与习题

第二章同余式(组)

[教学目的] 同余是数论中的一个基本概念,是整除概念的推广。本章首先介绍同余的概念及基本性质,引入完全剩余系与简化剩余系的概念,建立Euler定理和Fermat定理。介绍同余式的解法,主要研究一次同余式(组)、素数模的高次同余式及合数模的高次同余式。

[教学重点与难点] 同余的概念及基本性质,Euler定理、Fermat定理及其应用,孙子定理及素数模的高次同余式。

[教学时数] 16学时

[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教学

第一节同余的概念及基本性质

第二节剩余类、完全剩余系

第三节Euler函数、简化剩余系

第四节Euler定理和Fermat定理

第五节一次同余式

第六节一次同余式组

第七节素数模的高次同余式的性质及解法

第八节合数模的高次同余式的性质及解法

第九节例题与习题

第三章不定方程

[教学目的] 讨论二元一次不定方程有解的条件及其解法,进而研究多元一次不定方程有解的条件及其解法。介绍一些特殊的二元二次不定方程(商高不定方程)的解法,Fermat大定理的历史及求解结果。

[教学重点与难点] 二元一次不定方程有解的条件及其解法,二元二次不定方程(商高不定方程)的解法。

[教学时数] 12学时

[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教学

第一节二元一次不定方程有解的条件及其解法

第二节多元一次不定方程的解法

第三节多元一次不定方程的应用(整数规划)

第四节勾股数

第五节Fermat大定理简介

第六节例题与习题

第四章二次同余式与平方剩余

[教学目的] 引入平方剩余与平方非剩余的概念,介绍平方剩余与平方非剩余的判别条件。引入Lerandre符号、Jacobi符号,并用它研究素数模的二次同余式及合数模的二次同余式。

[教学重点与难点] 平方剩余与平方非剩余的概念,Lerandre符号。

[教学时数] 16学时

[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教学

第一节平方剩余与平方非剩余的概念

第二节平方剩余与平方非剩余的判别条件

第三节 Lerandre符号

第四节 Lerandre符号的应用

第五节 Jacobi符号

第六节素数模的二次同余式

第七节合数模的二次同余式

第八节例题与习题

第五章原根与指标

[教学目的] 介绍指数及原根概念与基本性质、原根存在的充分必要条件、原根的求法,讨论同余式x n a (mod m) 有解的条件。

[教学重点与难点] 原根概念,原根存在的充分必要条件,原根的求法。

[教学时数] 12学时

[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教学

第一节指数及其性质

第二节原根概念及其性质

第三节原根存在的充分必要条件

第四节原根的求法

第五节同余式x n a (mod m) 有解的条件

第六节例题与习题

六、课程学时分配表

七、建议教材与教学参考书

[1]郑克明,数论基础,西南师范大出版社,1994。

[2]柯召、孙琦,数论讲义(上),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3]闵嗣鹤、严士健,初等数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81。

[4]熊诠淹,初等数论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1981。

[5]潘承洞、潘承彪,初等数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图论基础》教学大纲

一、课程代码:21001144403

二、课程名称

(1)中文名:图论基础

(2)英文名:Fundamentals of Graph Theory

三、课程管理院(系)及教研室:理学院基础数学教研室

四、大纲说明

1、适用专业、层次: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本科

2、学时与学分数:54学时,12学分

3、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图论基础是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本科)的专业基础课。图论是研究图的基本性质和基本方法的一个用数学分支。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本科)开设本课程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孰悉图论的初步理论、掌握图论的最基本方法,为今后学习相关课程打下必要的基础。因此,在教学中要求:(1)对图论的基本内容作系统讲授;(2)由于图论是结构性、应用性很强的一门学科,在介绍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的同时,适当介绍一些与图论、网络相联系的基本算法。

4、先行、后续课程:先行课程为《高等代数》、《数学分析》、《解析几何》、《运筹学》等;后续课程为《数据处理结构》、《网络分析》等。

5、考试方式与成绩评定: 笔试。成绩评定方式按学校规定执行。

五、纲目

第一章图与子图

[教学目的] 本章是本课程的最重要的基本内容。主要讲授图论中最基本的定义、术语,以图的定义为重点,讲授子图、图的同构、路与连通等最基本的概念。

[教学重点与难点] 图的定义,顶点的度,路与连通。

[教学时数]14学时

[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教学

第一节图的定义

第二节图的同构

第三节关联矩阵与邻接矩阵

第四节子图

第五节顶点的度

第六节路与连通

第七节圈

第八节反圈法与最短路问题

第九节应用与习题

第二章树

[教学目的] 树是一类最重要的图。在图中树扮演了支撑的作用,许多图论的猜想,常用树来探讨其真伪。本章首先介绍树的概念及基本性质,近而介绍割边和割点及其应用。

[教学重点与难点] 树的定义、支撑树、割边和割点

[教学时数]8学时

第三节键

第四节割点

第五节最优树问题

第六节 Kruskal算法

第七节例题与习题

第三章连通度

[教学目的] 连通度反映了图的连同程度,是图的重要参数。本章引入图的点连通度、边连通度的概念,使学生掌握简单的点连通度、边连通度的求法,了解K-连通图的含义,掌握证明一个图是K-连通图的一般方法。学会构造简单的可靠通讯网络。

[教学重点与难点] 点连通度、边连通度的概念,K-连通图的含义,掌握证明一个图是K-连通图的一般方法。

[教学时数]10学时

[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教学

第一节点连通度、边连通度的概念

第二节点连通度、边连通度的求法

第三节 K-连通图

第四节 2-连通图

第五节简单的可靠通讯网络

第六节例题与习题

第四章 Euler图与hamilton图

[教学目的] Euler图与Hamilton图问题是图论的两个最著名问题。本章介绍Euler图与Hamilton 图的概念,Euler图与Hamilton图的判定及其应用。

[教学重点与难点] Euler图与Hamilton图的判定

[教学时数]10学时

[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教学

第一节 Euler图的定义,算法

第二节中国邮路问题

第三节次Euler图与超Euler图

第四节 Hamilton图的定义

第五节 Hamilton图的判定

第六节度极大的非Hamilton图

第七节 Hamilton图的应用

第五章图论专题简介

[教学目的] 简介平面图、匹配、图的染色、独立集、有向图等图论专题,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教学重点与难点] 平面图、匹配、图的染色、独立集等的定义。

[教学时数] 10学时

第三节独立集

第四节图的染色

第五节有向图与网络流

六、课程学时分配表

七、建议教材与教学参考书

[1] Bondy J.A, Murty U.S.R, Graph Theory with Applications, Macmillan Press LTD,1976.

[2] 田丰, 马仲藩, 图与网络流理论,科学出版社,1987。

[3] 李慰萱, 图论,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

[4] 王朝瑞, 图论, 北京工业学院出版社, 1987。

[5] 王树禾, 图论及其算法, 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 1990。

[6] 徐俊明,图论及其应用, 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 1998。

[7] 舒贤林, 徐志才, 图论基础及其应用, 北京邮电学院出版社, 1988。

高中数学必修、选修全部知识点精华归纳总结

高中数学必修+选修知识点归纳 引言 1.课程内容: 必修课程由5个模块组成: 必修1:集合、函数概念与基本初等函数(指、对、幂函数) 必修2:立体几何初步、平面解析几何初步。 必修3:算法初步、统计、概率。 必修4:基本初等函数(三角函数)、平面向量、三角恒等变换。 必修5:解三角形、数列、不等式。 以上是每一个高中学生所必须学习的。 上述内容覆盖了高中阶段传统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主要部分,其中包括集合、函数、数列、不等式、解三角形、立体几何初步、平面解析几何初步等。不同的是在保证打好基础的同时,进一步强调了这些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和实际应用,而不在技巧与难度上做过高的要求。 此外,基础内容还增加了向量、算法、概率、统计等内容。 选修课程有4个系列: 系列1:由2个模块组成。 选修1—1:常用逻辑用语、圆锥曲线与方程、导数及其应用。 选修1—2:统计案例、推理与证明、数系的扩充与复数、框图 系列2:由3个模块组成。 选修2—1:常用逻辑用语、圆锥曲线与方程、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

选修2—2:导数及其应用,推理与证明、数系的扩充与复数 选修2—3:计数原理、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统计案例。 系列3:由6个专题组成。 选修3—1:数学史选讲。 选修3—2:信息安全与密码。 选修3—3:球面上的几何。 选修3—4:对称与群。 选修3—5:欧拉公式与闭曲面分类。 选修3—6:三等分角与数域扩充。 系列4:由10个专题组成。 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 选修4—2:矩阵与变换。 选修4—3:数列与差分。 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选修4—5:不等式选讲。 选修4—6:初等数论初步。 选修4—7:优选法与试验设计初步。 选修4—8:统筹法与图论初步。 选修4—9:风险与决策。 选修4—10:开关电路与布尔代数。 2.重难点及考点: 重点:函数,数列,三角函数,平面向量,圆锥曲线,立体几何,导数

【最新】初等数论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初等数论(Elementary Number Theory) 《初等数论》教学大纲 一、课程说明 “初等数论”课程是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师范)的一门专业选修课。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学生学习一些初等数论的基础知识可以加深对数的性质的了解与认识,便于理解和学习与其相关的一些课程。 通过这门课的学习,使学生获得关于整数的整除性、不定方程、同余式、原根与指标及简单连分数的基本知识,掌握数论中的最基本的理论和常用的方法,加强他们的理解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为今后的学习奠定必要的基础。 本课程属于数学与数学专业(师范)的专业选修课。 本课程的教学时间安排:每周2节课,计划教学周为16周,总课时数32学时,其中实践时数0学时。 本课程总学分数为2学分。 本课程安排在第5学期开设。 二、学时分配表 三、教学目的与要求 初等数论是研究整数性质的一门学科,历史上遗留下来没有解决的大多数数论难题其问题本身容易搞懂,容易引起人的兴趣,但是解决它们却非常困难。本课程的目的是简单介绍在初等数论研究中经常用到的若干基础知识、基本概念、方法和技巧。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加深对整数的性质的了解,更深入地理解初等数论与其它邻近学科的关系。

四、教学内容纲要 第一章整数的可除性( 6学时) 目的要求: 1、理解整数整除、公因子、公倍数的概念及相关性质,理解剩余定理,熟练掌握用剩余定理求最大公因子、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2、理解素数与合数的概念、素数的性质,理解整数的素数分解定理,会用筛法求素数。 3、了解函数[x]与{x}的概念、性质,n!的素数分解、组合数为整数的性质。 难点:定理的证明处理方法,定理的灵活运用。 讲授内容: 1、整除的概念、带余数除法 (1)整除、因数;(2)带余数除法、不完全商、余数。 2、最大公约数与辗转相除法 (1)公因数、最大公因数、互素;(2)最大公因数的性质;(3)最大公因数的求法。 3、整除的进一步性质及最小公倍数 (1)整除的性质;(2)公倍数、最小公倍数;(3)最小公倍数的性质。 4、质数、算术基本定理 (1)质数与性质;(2)算术基本定理;(3)筛法。 5、函数[x],{x}及其在数论中的一个应用 (1)[x],{x}与性质;(2)n!中素因子的指数。 第二章不定方程( 6学时) 目的要求: 1、了解二元一次不定方程解的形式、二元一次不定方程有整数解的条件,熟练掌握利用剩余定理(辗转相除法)求二元一次不定方程的方法。 2、知道多元一次不定方程有解的条件,会求解简单的多元一次不定方程。

初等数论练习题及答案

初等数论练习题一 一、填空题 1、τ(2420)=27;?(2420)=_880_ 2、设a ,n 是大于1的整数,若a n -1是质数,则a=_2. 3、模9的绝对最小完全剩余系是_{-4,-3,-2,-1,0,1,2,3,4}. 4、同余方程9x+12≡0(mod 37)的解是x ≡11(mod 37)。 5、不定方程18x-23y=100的通解是x=900+23t ,y=700+18t t ∈Z 。. 6、分母是正整数m 的既约真分数的个数为_?(m )_。 7 8、??? ??10365 =-1。 9、若p 是素数,则同余方程x p - 1 ≡1(mod p )的解数为二、计算题 1、解同余方程:3x 2+11x -20≡0 (mod 105)。 解:因105 = 3?5?7, 同余方程3x 2+11x -20≡0 (mod 3)的解为x ≡1 (mod 3), 同余方程3x 2+11x -38 ≡0 (mod 5)的解为x ≡0,3 (mod 5), 同余方程3x 2+11x -20≡0 (mod 7)的解为x ≡2,6 (mod 7), 故原同余方程有4解。 作同余方程组:x ≡b 1 (mod 3),x ≡b 2 (mod 5),x ≡b 3 (mod 7), 其中b 1 = 1,b 2 = 0,3,b 3 = 2,6, 由孙子定理得原同余方程的解为x ≡13,55,58,100 (mod 105)。 2、判断同余方程x 2≡42(mod 107)是否有解? 11074217 271071107713231071107311072107 710731072107732107422110721721107213)(=∴-=-=-==-=-=-==??≡-?--?-)()()()(),()()()(),()())()(( )(解: 故同余方程x 2≡42(mod 107)有解。 3、求(127156+34)28除以111的最小非负余数。

初等代数研究2016教学大纲

初等代数研究2016教学大纲

黔南民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数学教育专业 《初等代数研究》课程 教 学 大 纲 执笔人: 审定人: 批准人: 基教系 2016年7月

第二章整数 教学内容:整数环、带余除法、最大公因数与最小公倍数、质数与合数、同余、欧拉函数 教学要求:掌握整数的性质;掌握带余除法的应用并能够灵活应用带余除法解决相关的问题;掌握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性质,能够灵活应用相关性质解决问题;能够灵活应用同余的性质解决一些数论问题;了解欧拉函数的性质和应用。 教学重点:整数的性质、同余 教学难点:欧拉函数的性质和应用 教学建议:本章教学内容可结合初等数论课程相关章节讲授。 第三章有理数 教学内容:有理数域;十进循环小数 教学要求:掌握有理数域的性质;了解分数和循环小数的互化理论基础。 教学重点:分数和循环小数的互化 教学难点:有理数域的性质 第四章实数 教学内容:实数集;实数集的基本性质;实数的四则运算;实数的开方;一些常用的无理数;[X]函数及应用 教学要求:了解无理数的存在性;掌握实数域的基本性质;了解实数的可开方性;掌握取整函数[X]的性质,并灵活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重点:实数集的性质与运算 教学难点:[X]、{X}的性质及应用 第五章复数 教学内容:复数域;复数的代数形式、几何形式;复数的三角表示、复数的开方、复数模的性质 教学要求:掌握复数域的基本性质;了解从实数扩张到复数的合理性;灵活应用根的性质、几何性质、三角性质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复数的性质 教学难点:复数性质的应用 教学建议:可结合中学数学中的复数内容以及复变函数中的内容讲授本章内容。 第六章多项式 教学内容:多项式的一般概念;多项式的恒等变形;多项式的因式分解 教学要求:掌握多项式的定义、掌握零多项式、多项式相等的定理、掌握用待定系数法求多项式系数的方法;掌握常用的多项式乘法公式并能够灵活应

初等数论

初等数论 初等数论从表面意义来讲,就是作为一门研究数的相关性质的数学学科。准确地按照潘承洞、潘承彪两位数论大师的说法:初等数论是研究整数最基本的性质,是一门十分重要的数学基础课。它不仅是中、高等师范院校数学专业,大学数学各专业的必修课,而且也是计算机科学等相关专业所需的课程。纵观数论发展过程,我国出现了许许多多的数论大师,如:华罗庚的早期研究方向、陈景润、潘承洞等。 第一部分:整除 初接触初等数论,经过《初等数论》课本知整除理论是初等数论的基础。整除理论首先涉及整除。现向上延伸则想到整除的对象,即自然数、整数。从小学、中学再到大学,我们从接触最初的1、2、3再到后来的有理数、无理数、实数再到复数,可谓种类繁多。但数论中的整除运算仅仅局限于自然数及其整数等相关范围内。首先大学数学中绝大多数数学定义中的自然数不包括0 ,这似乎与中学有一点差别,当然整数的定义改变就相对少得多。另外,自然数、整数的相关基本性质需懂得及灵活利用,如分配律、交换律、反对称性等。在初等代数中曾系统地介绍了自然数的起源问题:自然数源于经验,自然数的本质属性是由归纳原理刻画的,它是自然数公理化定义的核心。自然数集合严格的抽象定义是由Peano定理给出的,他刻画了自然数的本质属性,并导出有关自然数的有关性质。 Peano定理:设N是一个非空集合,满足以下条件: (ⅰ)对每一个n∈N,一定有唯一的一个N中的元素与之对应,这个元素记作n+,称为是n的后继元素(或后继); (ⅱ)有元素e∈N,他不是N中任意元素的后继; (ⅲ)N中的任意一个元素至多是一个元素的后继,即从a+=b+ 一定可以推出a=b; (ⅳ)(归纳原理)设S是N的一个子集合,e∈S, 如果n∈S则必有n+ ∈S,那么,S=N. 这样的集合N称为自然数集合,它的元素叫做自然数。 其中的归纳原理是我们常用的数学归纳法的基础。数学归纳法在中学已属重点内容,此处就不作介绍。主要描述一下推广状态下的第二种数学归纳法:(第二种数学归纳法)设P(n)是关于自然数n的一种性质或命题。如果 (1)当n=1时,P(1)不成立; (2)设n>1,若对所有的自然数m

2013年春_西南大学《初等数论》作业及答案(共4次_已整理)

2013年春西南大学《初等数论》作业及答案(共4次,已整理) 第一次作业 1、设n,m为整数,如果3整除n,3整除m,则9()mn。 A:整除 B:不整除 C:等于 D:小于 正确答案:A 得分:10 2、整数6的正约数的个数是()。 A:1 B:2 C:3 D:4 正确答案:D 得分:10 3、如果5|n ,7|n,则35()n 。 A:不整除 B:等于 C:不一定 D:整除 正确答案:D 得分:10 4、如果a|b,b|a ,则()。 A:a=b B:a=-b C:a=b或a=-b D:a,b的关系无法确定 正确答案:C 得分:10 5、360与200的最大公约数是()。 A:10 B:20 C:30 D:40 正确答案:D 得分:10 6、如果a|b,b|c,则()。 A:a=c B:a=-c C:a|c D:c|a

正确答案:C 得分:10 7、1到20之间的素数是()。 A:1,2,3,5,7,11,13,17,19 B:2,3,5,7,11,13,17,19 C:1,2,4,5,10,20 D:2,3,5,7,12,13,15,17 正确答案:B 得分:10 8、若a,b均为偶数,则a + b为()。 A:偶数 B:奇数 C:正整数 D:负整数 正确答案:A 得分:10 9、下面的()是模12的一个简化剩余系。 A:0,1,5,11 B:25,27,13,-1 C:1,5,7,11 D:1,-1,2,-2 正确答案:C 得分:10 10、下面的()是模4的一个完全剩余系。 A:9,17,-5,-1 B:25,27,13,-1 C:0,1,6,7 D:1,-1,2,-2 正确答案:C 得分:10 11、下面的()是不定方程3x + 7y = 20的一个整数解。 A:x=0,y=3 B:x=2,y=1 C:x=4,y=2 D:x=2,y=2 正确答案:D 得分:10 12、设a,b,c,d是模5的一个简化剩余系,则a+b+c+d对模5同余于()。 A:0 B:1 C:2 D:3 正确答案:A 得分:10 13、使3的n次方对模7同余于1的最小的正整数n等于()。 A:6 B:2

初等数论总复习题及知识点总结

初等数论总复习题及知识点总结 最后,给大家提一点数论的学习方法,即一定不能忽略习题 的作用,通过做习题来理解数论的方法和技巧,华罗庚教授曾经 说过如果学习数论时只注意到它的内容而忽略习题的作用,则相 当于只身来到宝库而空手返回而异。数论有丰富的知识和悠久的 历史,作为数论的学习者,应该懂得一点数论的常识,为此在辅 导材料的最后给大家介绍数论中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和费马 大定理的阅读材料。初等数论自学安排第一章:整数的可除性(6学时)自学18学时整除的定义、带余数除法最大公因数和辗转相除法整除的进一步性质和最小公倍数素数、算术基本定理[x]和{x}的性质及其在数论中的应用习题要求:2,3 ;:4 ;:1;: 1,2,5;:1。第二章:不定方程(4学时)自学12学时二元一次不定方程多元一次不定方程勾股数费尔马大定理。习题要求:1,2,4;:2,3。第三章:同余(4学时)自学12学时同余的定义、性质剩余类和完全剩余系欧拉函数、简化剩余系欧拉定理、 费尔马小定理及在循环小数中的应用习题要求:2,6;:1;: 2,3;1,2。第四章:同余式(方程)(4学时)自学12学时同余方程概念孙子定理高次同余方程的解数和解法素数模的同余方 程威尔逊定理。习题要求:1;:1,2;:1,2。第五章:二次同余式和平方剩余(4学时)自学12学时二次同余式单素数的平方剩余与平方非剩余勒让德符号二次互反律雅可比符号、素数模同

余方程的解法习题要求:2;:1,2,3;:1,2;:2;:1。第一章:原根与指标(2学时)自学8学时指数的定义及基本性质原根存在的条件指标及n次乘余模2及合数模指标组、特征函数习题要求:3。 第一章整除 一、主要内容整除的定义、带余除法定理、余数、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辗转相除法、互素、两两互素、素数、合数、算术基本定理、Eratosthesen筛法、[x]和{x}的性质、n!的标准分解式。 二、基本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能了解引进整除概念的意义,熟练掌握整除整除的定义以及它的基本性质,并能应用这些性质,了解解决整除问题的若干方法,熟练掌握本章中二个著名的定理:带余除法定理和算术基本定理。认真体会求二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求法的理论依据,掌握素数的定义以及证明素数有无穷多个的方法。能熟练求出二个整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掌握高斯函数[x]的性质及其应用。 三、重点和难点(1)素数以及它有关的性质,判别正整数a 为素数的方法,算术基本定理及其应用。(2)素数有无穷多个的证明方法。(3)整除性问题的若干解决方法。(4)[x]的性质及其应用,n!的标准分解式。 四、自学指导整除是初等数论中最基本的概念之一,b∣a的意思是存在一个整数q,使得等式a=bq成立。因此这一标准作为

初等数论 教学大纲doc文档

附录1:教学大纲的格式 为便于各院系编辑印制课程教学大纲,建议理论课程、实验课程、专业实习课程分别采用以下格式: 1、理论课程教学大纲建议格式:(小括号内为说明文字): 初等数论 Elementary Number Theory 【课程编号】(必备项1)【课程类别】专业主干课 【学分数】2 【适用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 【学时数】36 【编写日期】2006.9 一、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经常出现在生活中的自然数和整数的一些性质,了解初等数论与算数的关系,同时,让学生知道,数论在我国的古代就已有极其光辉的成就,如勾股数、孙子定理等,通过较为系统的学习,对这门学科的基本数学思想和方法有一个初步的了解,认识到研究整数的性质和方程的整数解是很有意义的事情。 二、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 第一章整数的可除性(6学时) 1.整除的概念带余数除法 2.最大公因数与辗转相除法 3.整除的进一步性质及最小公倍数 4.质数算数基本定理 5.函数[x],{x}及其在数论中的一个应用 第二章不定方程(4学时) 1.二元一次不定方程 2.多元一次不定方程 3.勾股数 4.费马问题的介绍 第三章同余(6学时) 1.同余的概念及其基本性质 2.剩余类及完全剩余系 3.简化剩余系与欧拉函数 4.欧拉定理费马定理及其对循环小数的应用 5.公开密钥—RSA体制 6.三角和的概念 第四章同余式(6学时) 1.基本概念及一次同余式 2.孙子定理 3.高次同余式的解数及解法 4.质数模的同余式 第五章二次同余式与平方剩余(8学时)

1.一般二次同余式 2.单质数的平方剩余与平方非剩余 3.勒让德符号 4.前节定理的证明 5.雅可比符号 6.和数模的情形 7.把单质数表成二数平方和 8.把正整数表成平方和 第六章原根与指标(6学时) 1.指数及其基本性质 2.原根存在的条件 3.指标及n次剩余 4.模2a及合数模的指标组 5.特征函数 (一)总论让学生了解经常出现在生活中的自然数和整数的一些性质,了解初等数论与算数的关系,同时,让学生知道,数论在我国的古代就已有极其光辉的成就,如勾股数、孙子定理等,通过较为系统的学习,对这门学科的基本数学思想和方法有一个初步的了解,认识到研究整数的性质和方程的整数解是很有意义的事情。 学时(课堂讲授学时+课程实验学时)36 主要内容:整数的可除性、不定方程、同余、同余式、二次同余式与平方剩余、原根与指标 教学要求:有关定义、定理、性质等概念的内容按“知道、了解和理解”三个层次要求;有关计算、解法、公式和法则等方法的内容按“会、掌握、熟练掌握”三个层次要求。 重点、难点(可选项2) 其它教学环节(如实验、习题课、讨论课、其它实践活动): (二)第一章整数的可除性学时(课堂讲授学时+课程实验学时)6 主要内容: 1.整除的概念带余数除法 2.最大公因数与辗转相除法 3.整除的进一步性质及最小公倍数 4.质数算数基本定理 5.函数[x],{x}及其在数论中的一个应用 教学要求:1、理解整数整除、公因子、公倍数的概念及相关性质,理解剩余定理,熟练掌握用剩余定理求最大公因子、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2、理解素数与合数的概念、素数的性质,理解整数的素数分解定理,会用筛法求素数。 3、了解函数[x]与{x}的概念、性质,n!的素数分解、组合数为整数的性质。 4、了解抽屉原理的简单与一般形式、会用抽屉原理构造一些具有特殊性质整数。 重点、难点:(可选项)整除的概念带余数除法、最大公因数与辗转相除法、整除的进一步性质及最小公倍数、质数算数基本定理、函数[x],{x}及其在数论中的一个应用 其它教学环节:(如实验、习题课、讨论课、其它实践活动):1学时习题课

初等数论 1 习题参考答案

附录1 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习题一 1. (ⅰ) 由a b知b = aq,于是b = (a)(q),b = a(q)及b = (a)q,即a b,a b及a b。反之,由a b,a b及a b 也可得a b; (ⅱ) 由a b,b c知b = aq1,c = bq2,于是c = a(q1q2),即a c; (ⅲ) 由b a i知a i= bq i,于是a1x1a2x2a k x k = b(q1x1 q2x2q k x k),即b a1x1a2x2a k x k;(ⅳ) 由b a知a = bq,于是ac = bcq,即bc ac; (ⅴ) 由b a知a = bq,于是|a| = |b||q|,再由a 0得|q| 1,从而|a| |b|,后半结论由前半结论可得。 2. 由恒等式mq np= (mn pq) (m p)(n q)及条件m p mn pq可知m p mq np。 3. 在给定的连续39个自然数的前20个数中,存在两个自然数,它们的个位数字是0,其中必有一个的十位数字不是9,记这个数为a,它的数字和为s,则a, a 1, , a 9, a 19的数字和为s, s 1, , s 9, s 10,其中必有一个能被11整除。 4. 设不然,n1= n2n3,n2p,n3p,于是n = pn2n3p3,即p3n,矛盾。 5. 存在无穷多个正整数k,使得2k1是合数,对于这样的k,(k1)2

不能表示为a2p的形式,事实上,若(k 1)2= a2p,则(k 1 a)( k 1 a) = p,得k 1 a = 1,k 1 a = p,即p = 2k 1,此与p为素数矛盾。 第一章习题二 1. 验证当n =0,1,2,… ,11时,12|f(n)。 2.写a = 3q1r1,b = 3q2r2,r1, r2 = 0, 1或2,由3a2b2 = 3Q r12r22知r1 = r2 = 0,即3a且3b。 3.记n=10q+r, (r=0,1,…,9),则n k+4-n k被10除的余数和r k+4-r k=r k(r4-1)被10 除的余数相同。对r=0,1,…,9进行验证即可。 4. 对于任何整数n,m,等式n2 (n 1)2 = m2 2的左边被4除的余数为1,而右边被4除的余数为2或3,故它不可能成立。 5 因a4 3a2 9 = (a2 3a 3)( a2 3a 3),当a = 1,2时,a2 3a 3 = 1,a4 3a2 9 = a2 3a 3 = 7,13,a4 3a2 9是素数;当a 3时,a2 3a 3 > 1,a2 3a 3 > 1,a4 3a2 9是合数。 6. 设给定的n个整数为a1, a2, , a n,作 s1 = a1,s2 = a1a2,,s n = a1a2a n, 如果s i中有一个被n整除,则结论已真,否则存在s i,s j,i < j,使得s i与s j 被n除的余数相等,于是n s j s i = a i + 1a j。

《初等数论》教学大纲

《初等数论》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110823 课程名称:初等数论 学时/学分:54/3 先修课程:《数学分析》、《高等代数》 适用专业:信息与计算科学 开设教研室:代数与几何教研室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1.课程性质:初等数论是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该课程是研究整数性质和方程(组)整数解的一门学科,也是一个古老的数学分支。初等数论是现代密码学的一门基础课程,也是高等学校信息安全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初等数论在计算技术、通信技术等技术学科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2.课程任务:初等数论是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开设的目的在于使学生熟悉和掌握数论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的解题技能技巧,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更深入地理解初等数论与其它邻近学科的关系,为进一步学习信息安全领域的其它学科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初等数论是研究整数性质的一门学科,历史上遗留下来没有解决的大多数数论难题其问题本身容易搞懂,容易引起人的兴趣,但是解决它们却非常困难。本课程的目的是简单介绍在初等数论研究中经常用到的若干基础知识、基本概念、方法和技巧。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加深对整数的性质的了解,更深入地理解初等数论与其它邻近学科的关系。 1. 有关定义、定理、性质等概念的内容按“知道、了解和理解”三个层次要求;有关计算、解法、公式和法则等方法的内容按“会、掌握、熟练掌握”三个层次要求。 2. 本课程开设在第5学期,总学时54,其中课堂讲授54学时,课堂实践0学时。教学环节以课堂讲授为主,研制电子教案和多媒体幻灯片以及CAI课件,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采用现代教育技术。 3. 成绩考核形式:期终成绩(闭卷考试)(70%)+平时成绩(平时测验、作业、课堂提问、课堂讨论等)(30%)。成绩评定采用百分制,60分为及格。

整理全面《高中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整理全面《高中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教师版高中数学必修+选修知识点归纳 引言 1.课程内容: 必修课程由5个模块组成: 必修1:集合、函数概念与基本初等函数(指、对、幂函数) 必修2:立体几何初步、平面解析几何初步。必修3:算法初步、统计、概率。 必修4:基本初等函数(三角函数)、平面向量、三角恒等变换。 必修5:解三角形、数列、不等式。 以上是每一个高中学生所必须学习的。 上述内容覆盖了高中阶段传统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主要部分,其中包括集合、函数、数列、不等式、解三角形、立体几何初步、平面解析几何初步等。不同的是在保证打好基础的同时,进一步强调了这些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和实际应用,而不在技巧与难度上做过高的要求。 此外,基础内容还增加了向量、算法、概率、统计等内容。 选修课程有4个系列: 系列1:由2个模块组成。 选修1—1:常用逻辑用语、圆锥曲线与方程、 导数及其应用。 选修1—2:统计案例、推理与证明、数系的扩 充与复数、框图 系列2:由3个模块组成。 选修2—1:常用逻辑用语、圆锥曲线与方程、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 选修2—2:导数及其应用,推理与证明、数系 的扩充与复数 选修2—3:计数原理、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 统计案例。 系列3:由6个专题组成。 选修3—1:数学史选讲。 选修3—2:信息安全与密码。 选修3—3:球面上的几何。 选修3—4:对称与群。 选修3—5:欧拉公式与闭曲面分类。 选修3—6:三等分角与数域扩充。系列4:由10个专题组成。 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 选修4—2:矩阵与变换。 选修4—3:数列与差分。 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选修4—5:不等式选讲。 选修4—6:初等数论初步。 选修4—7:优选法与试验设计初步。 选修4—8:统筹法与图论初步。 选修4—9:风险与决策。 选修4—10:开关电路与布尔代数。 2.重难点及考点: 重点:函数,数列,三角函数,平面向 量,圆锥曲线,立体几何,导数难点:函数、圆锥曲线 高考相关考点: ⑴集合与简易逻辑:集合的概念与运算、简易逻 辑、充要条件 ⑵函数:映射与函数、函数解析式与定义域、 值域与最值、反函数、三大性质、函 数图象、指数与指数函数、对数与对 数函数、函数的应用 ⑶数列:数列的有关概念、等差数列、等比数 列、数列求和、数列的应用 ⑷三角函数:有关概念、同角关系与诱导公式、 和、差、倍、半公式、求值、化 简、证明、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 质、三角函数的应用 ⑸平面向量:有关概念与初等运算、坐标运算、 数量积及其应用 ⑹不等式:概念与性质、均值不等式、不等式 的证明、不等式的解法、绝对值不 等式、不等式的应用 ⑺直线和圆的方程:直线的方程、两直线的位 置关系、线性规划、圆、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⑻圆锥曲线方程: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直 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 轨迹问题、圆锥曲线的应用

数论教学大纲

《数论》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说明 1.课程基本情况 课程名称:初等数论 英文名称:Elementary Number Theory 课程编号:2411218 开课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 开课学期:第5学期 学分/周学时:3/3 课程类型:专业方向选修课 2.课程性质(本课程在该专业的地位作用) 初等数论是我院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是研究整数性质和方程(组)整数解的一门学科。初等数论与中学数学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并给现代数学提供理论基础。 3.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和任务 本课程开设的目的在于使学生熟悉和掌握数论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的解题技能技巧,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为从事中学数学教学,指导数学课外小组活动和进一步学习其它数学学科打下坚实的基础。 4.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关系、教材体系特点及具体要求 本课程的先修课程是《高等代数》,初等数论的理论和方法在计算机科学、代数编码、密码学、计算方法等领域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成为数学、计算机科学等相关专业不可缺少的数学基础。同时由于数论问题的丰富性、多样性及解题所具有的高度技巧,对培养灵活创新的思维品质,逻辑思维、发散思维能力,系统地掌握各种数学思维方法都是不可缺少的。本课程主要使学生熟悉和掌握数论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的解题技能技巧,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为从

事中学数学教学,指导数学课外小组活动和进一步学习其它数学学科打下坚实的基础。 5.教学时数及课时分配 二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闵嗣鹤,严士健,初等数论(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郑克明,数论基础(第一版),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 3、潘承洞,潘承彪,初等数论(第二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三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说明 教学方法:讲授法 四成绩考核办法 本课程以教务处相关文件规定考核。 第一部分整数的可除性(14学时) 一、教学目的 1、掌握整除的概念及有关性质,熟悉带余数除法定理。

(完整版)最全教师版整理全面《高中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最新整理)

引言 1.课程内容: 必修课程由5 个模块组成:教师版 2015 高中数学必修+选修知识点归纳 难点:函数、圆锥曲线 高考相关考点: ⑴集合与简易逻辑:集合的概念与运算、简易逻辑、充 必修 1:集合、函数概念与基本初等函数(指、对、幂函数) 必修 2:立体几何初步、平面解析几何初步。 必修 3:算法初步、统计、概率。 必修 4:基本初等函数(三角函数)、平面向量、三角恒等变换。 必修 5:解三角形、数列、不等式。 以上是每一个高中学生所必须学习的。 上述内容覆盖了高中阶段传统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主要部分,其中包括集合、函数、数列、不等式、解三角形、立体几何初步、平面解析几何初步等。不同的是在保证打好基础的同时,进一步强调了这些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和实际应用,而不在技巧与难度上做过高的要求。 此外,基础内容还增加了向量、算法、概率、统计等内容。 选修课程有 4 个系列: 系列 1:由 2 个模块组成。 选修 1—1:常用逻辑用语、圆锥曲线与方程、导数及其应用。 选修 1—2:统计案例、推理与证明、数系的扩充与复数、框图 系列 2:由 3 个模块组成。 选修 2—1:常用逻辑用语、圆锥曲线与方程、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 选修 2—2:导数及其应用,推理与证明、数系的扩充 与复数 选修 2—3:计数原理、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统计案例。系列 3:由 6 个专题组成。 选修 3—1:数学史选讲。 选修 3—2:信息安全与密码。 选修 3—3:球面上的几何。选 修 3—4:对称与群。 要条件 ⑵函数:映射与函数、函数解析式与定义域、值域与最值、 反函数、三大性质、函数图象、指数与指数函 数、对数与对数函数、函数的应用 ⑶数列:数列的有关概念、等差数列、等比数列、数列 求和、数列的应用 ⑷三角函数:有关概念、同角关系与诱导公式、和、差、 倍、半公式、求值、化简、证明、三角函数 的图象与性质、三角函数的应用 ⑸平面向量:有关概念与初等运算、坐标运算、数量积 及其应用 ⑹不等式:概念与性质、均值不等式、不等式的证明、 不等式的解法、绝对值不等式、不等式的应用⑺直线和圆的方程:直线的方程、两直线的位置关系、 线性规划、圆、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⑻圆锥曲线方程: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直线与圆锥 曲线的位置关系、轨迹问题、圆锥曲线的应用⑼直线、平面、简单几何体:空间直线、直线与平面、 平面与平面、棱柱、棱锥、球、空间向量 ⑽排列、组合和概率:排列、组合应用题、二项式定理 及其应用 ⑾概率与统计:概率、分布列、期望、方差、抽样、正 态分布 ⑿导数:导数的概念、求导、导数的应用 ⒀复数:复数的概念与运算 必修 1 数学知识点 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 §1.1.1、集合 1、把研究的对象统称为元素,把一些元素组成的总体 叫做集合。集合三要素: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2、只要构成两个集合的元素是一样的,就称这两个集合 相等。 选修 3—5:欧拉公式与闭曲面分类。 选修 3—6:三等分角与数域扩充。 系列 4:由 10 个专题组成。 3、常见集合:正整数集合:N *或N + ,整数集合:Z , 选修 4—1:几何证明选讲。 选修 4—2:矩阵与变换。 选修 4—3:数列与差分。 选修 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选修 4—5:不等式选讲。 选修 4—6:初等数论初步。 选修 4—7:优选法与试验设计初步。 选修 4—8:统筹法与图论初步。 选修 4—9:风险与决策。 选修 4—10:开关电路与布尔代数。 2.重难点及考点: 重点:函数,数列,三角函数,平面向量,圆锥曲线,立体几何,导数 有理数集合:Q ,实数集合:R . 4、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描述法. §1.1.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1、一般地,对于两个集合 A、B,如果集合 A 中任意 一个元素都是集合 B 中的元素,则称集合 A 是集合 B 的子集。记作A ?B . 2、如果集合A ?B ,但存在元素x ∈B ,且x ?A , 则称集合A 是集合B 的真子集.记作:A B. 3、把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记作:?.并规 定:空集合是任何集合的子集. - 0 -

初等数论知识点汇总

第一节 整数的p 进位制及其应用 正整数有无穷多个,为了用有限个数字符号表示出无限多个正整数,人们发明了进位制,这是一种位值记数法。进位制的创立体现了有限与无限的对立统一关系,近几年来,国内与国际竞赛中关于“整数的进位制”有较多的体现,比如处理数字问题、处理整除问题及处理数列问题等等。在本节,我们着重介绍进位制及其广泛的应用。 基础知识 给定一个m 位的正整数A ,其各位上的数字分别记为021,,,a a a m m --,则此数可以简记为:021a a a A m m --=(其中01≠-m a )。 由于我们所研究的整数通常是十进制的,因此A 可以表示成10的1-m 次多项式,即 012 21 11010 10 a a a a A m m m m +?++?+?=---- ,其中1,,2,1},9,,2,1,0{-=∈m i a i 且 01≠-m a ,像这种10的多项式表示的数常常简记为10021)(a a a A m m --=。在我们的日常 生活中,通常将下标10省略不写,并且连括号也不用,记作021a a a A m m --=,以后我们所讲述的数字,若没有指明记数式的基,我们都认为它是十进制的数字。但是随着计算机的普及,整数的表示除了用十进制外,还常常用二进制、八进制甚至十六进制来表示。特别是现代社会人们越来越显示出对二进制的兴趣,究其原因,主要是二进制只使用0与1这两种数学符号,可以分别表示两种对立状态、或对立的性质、或对立的判断,所以二进制除了是一种记数方法以外,它还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数学工具,可以用来解决许多数学问题。 为了具备一般性,我们给出正整数A 的p 进制表示: 012 21 1a p a p a p a A m m m m +?++?+?=---- ,其中1,,2,1},1,,2,1,0{-=-∈m i p a i 且 01≠-m a 。而m 仍然为十进制数字,简记为p m m a a a A )(021 --=。 第二节 整数的性质及其应用(1) 基础知识 整数的性质有很多,这里我们着重讨论整数的整除性、整数的奇偶性,质数与合数、完全平方数及整数的尾数等几个方面的应用。 1.整除的概念及其性质 在高中数学竞赛中如果不加特殊说明,我们所涉及的数都是整数,所采用的字母也表示整数。 定义:设b a ,是给定的数,0≠b ,若存在整数c ,使得bc a =则称b 整除a ,记作a b |,并称b 是a 的一个约数(因子),称a 是b 的一个倍数,如果不存在上述c ,则称b 不能整除a 记作b a 。 由整除的定义,容易推出以下性质: (1)若c b |且a c |,则a b |(传递性质);

初等数论教学大纲

《初等数论》教学大纲 Elementary number theory 一、本大纲适用专业 数学与应用数学。 二、课程性质与目的 1. 课程目标 初等数论是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一门专业选修课。通过这门课的学习,使学生获得关于整数的整除、不定方程、同余、原根与指数的基本知识,掌握数论中的最基本的理论和常用的方法,加强他们的理解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为今后的实际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2. 与其它课程的关系 本课程是初等数学研究、C语言程序设计A,近世代数等课程的后续课程。 3. 开设学期 按培养方案规定的学期开设。 三、教学方式及学时分配 四、教学内容、重点 第一章整数的可除性 1. 教学目标 理解整数整除的概念、最大公约数的概念、最小公倍数的概念,掌握带余除法与辗转相除法;理解素数与合数的概念;理解和掌握素数的性质、整数关于素数的分解定理、素数的求法;掌握函数[x]和 {x} 的性质。 2. 教学内容 (1)整数整除、剩余定理:带余除法与辗转相除法;最大公约数的概念、性质及求最大公约数的方法;最小公倍数的概念、性质及最小公倍数的求法。(2)素数与合数:素数与合数的概念、素数的性质、整数关于素数的分解定理、素数

的求法;函数[x] {x} 的性质及其应用。 3. 教学方法 讲解教学。 4. 本章重点 辗转相除法,整数的素数分解定理。 5. 本章难点 求最大公因子的方法。 第二章不定方程 1. 教学目标 理解不定方程的概念,理解和掌握元不定方程有整数解的条件,会求一次不定方程的解。 2. 教学内容 (1)一次不定方程,多元一次不定方程的形式,多元一次不定方程有解条件,求简单的多元一次不定方程的解。(2)二元一次不定方程有整数解的条件,求一次不定方程的解。 3. 教学方法 讲解教学。 4. 本章重点 多元一次不定方程有解条件,二元一次不定方程有整数解的条件。 5. 本章难点 不定方程的整数解的形式,求多元不定方程的整数解。 第三章同余、同余式 1. 教学目标 理解整数同余的概念,理解和掌握同余的基本性质、整数具有素因子的条件函数相关性质;理解剩余类与完全剩余系的概念,理解欧拉函数的定义及性质;掌握欧拉定理、费马定理、孙子定理。 2. 教学内容 (1)整数同余:整数同余的概念、同余的基本性质;整数具有素因子的条件;利用同余简单验证整数乘积运算的结果。(2)剩余类与完全剩余系:剩余类与完全剩余系的概念;判断剩余系的方法;欧拉函数的定义及性质;欧拉定理、费马定理。(3)同余式的基本概念、孙子定理。 3. 教学方法 讲解教学。 4. 本章重点 剩余系的判定,欧拉函数的定义及性质,中国剩余定理。 5. 本章难点

最全教师版整理全面《高中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教师版2015高中数学必修+选修知识点归纳 引言 1.课程内容: 必修课程由5个模块组成: 必修1:集合、函数概念与基本初等函数(指、对、幂函数) 必修2:立体几何初步、平面解析几何初步。 必修3:算法初步、统计、概率。 必修4:基本初等函数(三角函数)、平面向量、三角恒等变换。 必修5:解三角形、数列、不等式。 以上是每一个高中学生所必须学习的。 上述内容覆盖了高中阶段传统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主要部分,其中包括集合、函数、数列、不等式、解三角形、立体几何初步、平面解析几何初步等。不同的是在保证打好基础的同时,进一步强调了这些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和实际应用,而不在技巧与难度上做过高的要求。 此外,基础内容还增加了向量、算法、概率、统计等内容。 选修课程有4个系列: 系列1:由2个模块组成。 选修1—1:常用逻辑用语、圆锥曲线与方程、导数及其应用。 选修1—2:统计案例、推理与证明、数系的扩充与复数、框图 系列2:由3个模块组成。 选修2—1:常用逻辑用语、圆锥曲线与方程、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 选修2—2:导数及其应用,推理与证明、数系的扩充 与复数 选修2—3:计数原理、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统计案 例。 系列3:由6个专题组成。 选修3—1:数学史选讲。 选修3—2:信息安全与密码。 选修3—3:球面上的几何。 选修3—4:对称与群。 选修3—5:欧拉公式与闭曲面分类。 选修3—6:三等分角与数域扩充。 系列4:由10个专题组成。 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 选修4—2:矩阵与变换。 选修4—3:数列与差分。 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选修4—5:不等式选讲。 选修4—6:初等数论初步。 选修4—7:优选法与试验设计初步。 选修4—8:统筹法与图论初步。 选修4—9:风险与决策。 选修4—10:开关电路与布尔代数。 2.重难点及考点: 重点:函数,数列,三角函数,平面向量,圆锥曲线,立体几何,导数 难点:函数、圆锥曲线 高考相关考点: ⑴集合与简易逻辑:集合的概念与运算、简易逻辑、充 要条件 ⑵函数:映射与函数、函数解析式与定义域、值域与最 值、反函数、三大性质、函数图象、指数与指 数函数、对数与对数函数、函数的应用 ⑶数列:数列的有关概念、等差数列、等比数列、数列 求和、数列的应用 ⑷三角函数:有关概念、同角关系与诱导公式、和、差、 倍、半公式、求值、化简、证明、三角函 数的图象与性质、三角函数的应用 ⑸平面向量:有关概念与初等运算、坐标运算、数量积 及其应用 ⑹不等式:概念与性质、均值不等式、不等式的证明、 不等式的解法、绝对值不等式、不等式的应用⑺直线和圆的方程:直线的方程、两直线的位置关系、 线性规划、圆、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⑻圆锥曲线方程: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直线与圆锥 曲线的位置关系、轨迹问题、圆锥曲线的应用⑼直线、平面、简单几何体:空间直线、直线与平面、 平面与平面、棱柱、棱锥、球、空间向量⑽排列、组合和概率:排列、组合应用题、二项式定理 及其应用 ⑾概率与统计:概率、分布列、期望、方差、抽样、正 态分布 ⑿导数:导数的概念、求导、导数的应用 ⒀复数:复数的概念与运算 必修1数学知识点 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 §1.1.1、集合 1、把研究的对象统称为元素,把一些元素组成的总体 叫做集合。集合三要素: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2、只要构成两个集合的元素是一样的,就称这两个集 合相等。 3、常见集合:正整数集合:* N或 + N,整数集合:Z,有理数集合:Q,实数集合:R. 4、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描述法. §1.1.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1、一般地,对于两个集合A、B,如果集合A中任意 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中的元素,则称集合A是集合 B的子集。记作B A?. 2、如果集合B A?,但存在元素B x∈,且A x?,则称集合A是集合B的真子集.记作:A B. 3、把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记作:?.并规 定:空集合是任何集合的子集. 4、如果集合A中含有n个元素,则集合A有n2个子 - 1 - / 35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