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输血前四项的检测

输血前四项的检测

输血前四项的检测
输血前四项的检测

输血前四项的检测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主讲:孟繁兴

时间:八月份

签名:

输血前四项的检测目的:分析受血者输血前4项血清学指标感染情况,探讨输血前4项检测的临床意义。

方法:随机选择自2012 ̄2013年我院需要临床输血的患

者共352例,对受血者检测输血前4项血清学指标。

结果:352例受血者中前4项血清学指标阳性检出165例,检出率为12.20%。

结论:输血前4项检测在临床输血工作是十分必要的,可以避免不必要的医疗纠纷和尽早做好隔离治疗措施工作。

【关键词】输血前4项;检测;分析探讨

输血是临床上经常用到的抢救措施之一.也是许多病症转危为安的重要保证,但输血的同时也要承担者相关传染病传染的危险,为此,临床上输血前4项的检测就显得尤为重要。输血前4项传染病标志物为(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HIV抗体(抗一mⅥ和梅毒密螺旋体抗体(TP)。现就我院2012—2013年需要临床输血的

患者共1352例,对受血者检测输血前4项血清学指标,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随机选择自2012~2013年我院需要临床输血的患者共352例,其中男性164例,女性188例,年龄范围从2岁一7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5.8岁。

1.2检测项目:输血前4项传染病标志物为(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Ⅵ、HIV抗体(抗--HIV)和梅毒密螺旋体抗体(TP)。

I.3检测试剂:试剂均购自上海荣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I.4检测方法:以上检测均按照试剂使用说明严格操作执行,完成检测后记录检测结果。

2.结果352例血液标本检测结果。

3.讨论在临床上除了要确保输血的血型配合外,还特别需要注意输血传染病的发生.1临床上常见的输血传染病包括:3.1病毒性肝炎。病毒性肝炎分五型:甲、乙、丙、丁、戊。其中甲与戊型往往经过粪一121途径传播,乙、丙、丁型肝炎均以血液为传播途径,因而可发生输血后肝炎。输血相关肝炎发病率各家报道不一,国外资料显示输血相关肝炎发生占受血者14.8%,其中丙肝占84%一100%。美国约有23万

人因输血而得丙肝,占输血后肝炎的90%;在日本占71.6%。我国输血相关肝炎发生占受血者20%左右,其中丙

肝占6.8%一l7.7%.乙肝病毒在微小剂量下仍有传染的可能性,而且病毒携带者抗体水平不高时,即目前测定的方法如放射免疫测定法可测定l一2纳克/毫升.酶联免疫吸附法可测定O.2—O.5纳克/毫升,即带毒者抗体水平在上述方法可测定水平以下时.乙肝发生率仍较高。

3.2丙型肝炎(简称丙肝)。是由丙型肝炎病毒(HC引起的一种进展较慢的病毒性传染病,可导致原发性肝癌的发生,病死率较高。法国报道,1997年有1800人死亡与发生丙肝有关。HCV主要经血液与血制品传播。欧美国家75%~90%输血后肝炎为丙肝,输血后丙肝的发病率为2%~2O%。

在我国,丙肝占输血后肝炎中的60%--80%。输血后丙肝的发病率为2%一表11352例血液标本输血前4项检测结果3.4%。输血及血制品引起的丙肝与输血次数、输血量以及供血员HCV携带率有关。接受输血3次以上者。丙肝发病率可增高2—6倍。接受职业供血员血的受血者丙肝发病率比接受志愿献血的高5一l0倍。据报道.美国职业供血员抗一HcV阳性率为10.08%,埃及为2O%,印度西部为86%一92%。我国供血员抗一HCV阳性率为13.9%。

3.3梅毒。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一种全身性慢性性传播疾病。几乎可侵犯全身各器官.并产生多种多样的症状和体征,也可以很多年无症状而呈潜伏状态。梅毒的传染源是梅毒患者,其传播

途径有:①性接触,此为主要的传染途径。②胎传,即患梅毒的孕妇可以通过胎盘使胎儿受染。③输血致成感染等。

受血者在接受输血前进行4项常见传染病的标志物检测是很有必要的,一旦发现经血清传播的疾病感染,可明确是输血前已感染还是因输血而感染.这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保护患者及院方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对受血者做的输血前4项感染病标志物检查可以使医护工作者早些作出必要的隔离和治疗措施.以免感染扩散。造成严重的后果。

输血前四项的检测

主讲:孟繁兴 时间:八月份 签名: 输血前四项的检测目的:分析受血者输血前4项血清学指标感染情况,探讨输血前4项检测的临床意义。 方法:随机选择自2012 ̄2013年我院需要临床输血的患者共352例,对受血者检测输血前4项血清学指标。 结果:352例受血者中前4项血清学指标阳性检出165例,检出率为12.20%。 结论:输血前4项检测在临床输血工作是十分必要的,可以避免不必要的医疗纠纷和尽早做好隔离治疗措施工作。 【关键词】输血前4项;检测;分析探讨 输血是临床上经常用到的抢救措施之一.也是许多病症转危为安的重要保证,但输血的同时也要承担者相关传染病传染的危险,为此,临床上输血前4项的检测就显得尤为重要。输血前4项传染病标志物为(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HIV抗体(抗一mⅥ和梅毒密螺旋体抗体(TP)。现就我院2012—2013年需要临床输血的患者共1352例,对受血者检测输血前4项血清学指标,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随机选择自2012~2013年我院需要临床输血的患者共352例,其中男性164例,女性188例,年龄范围从2岁一7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5.8岁。 1.2检测项目:输血前4项传染病标志物为(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Ⅵ、HIV抗体(抗--HIV)和梅毒密螺旋体抗体(TP)。 I.3检测试剂:试剂均购自上海荣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I.4检测方法:以上检测均按照试剂使用说明严格操作执行,完成检测后记录检测结果。 2.结果352例血液标本检测结果。 3.讨论在临床上除了要确保输血的血型配合外,还特别需要注意输血传染病的发生.1临床上常见的输血传染病包括:3.1病毒性肝炎。病毒性肝炎分五型:甲、乙、丙、丁、戊。其中甲与戊型往往经过粪一121途径传播,乙、丙、丁型肝炎均以血液为传播途径,因而可发生输血后肝炎。输血相关肝炎发病率各家报道不一,国外资料显示输血相关肝炎发生占受血者14.8%,其中丙肝占84%一100%。美国约有23万人因输血而得丙肝,占输血后肝炎的90%;在日本占71.6%。我国输血相关肝炎发生占受血者20%左右,其中丙肝占6.8%一l7.7%.乙肝病毒在微小剂量下仍有传染的可能性,而且病毒携带者抗体水平不高时,即目前测定的方法如放射免疫测定法可测定l一2纳克/毫升.酶联免疫吸附法可测定O.2—O.5纳克/毫升,即带毒者抗体水平在上述方法可测定水平以下时.乙肝发生率仍较高。

输血管理与持续改进(2)

,八、输血管理与持续改进 标准: 4.18.1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施行)》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等有关法律法规,完善临床用血的组织管理。 4.18.1.1依据输血管理法律法规和输血技术规范制定输血管理文件。 说明: 本标准达到评价要点C 达到标准[C] 1.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施行)》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等有关法律和规范,制定相关管理制定,设血库。成立了医院输血管理委员会,确立委员会职责,确定主管职能部门为医务科,由医务科、血库履行了对全院临床输血监管指导工作,每季度组织活动,对医院用血不良事件,输血安全进行分析,相关活动有记录。 2.临床输血管理组织和职能管理部门,履行对全院临床输血监管指导工作职能及活动记录。 3.组织全院性输血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制度的培训记录 4.临床输血监管实施细则和考核办法。 资料目录: 标准: 4.18.1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施行)》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等有关法律法规,完善临床用血的组织管理。

4.18.1.2医院有临床输血反应处理规范和应急用血预案、采集标本制度与流程并遵循。 说明: 本标准达到评价要点C 达到标准[C] 1.临床输血相关制度与规范中,有输血不良反应处理规范;有应急用血预案;有用血申请流程、用血流程和输血管理流程;有采集血标本的流程。 2?有相关制度、流程的培训与教育。 资料目录: 标准:4.18.3加强临床用血过程管理,严格掌握输血适应症,促进临床安全、有效、科学用血。 4.18.3.1 严格掌握输血适应症,合理用血。 说明: 本标准达到评价要点C 达到标准[C] 1.医院对输血适应症管理规定,定期评价与分析用血趋势。 2.医务人员掌握输血适应症相关规定,用血合理。 : 资料目录 4.1832 开展对临床输血知识的教育与培训,促进临床合理用血说明: 本标准达到评价要点C

最新输血前核对制度

输血前核对制度 1、输血前必须对患者进行输血前检查包括血型、血常规(血色素)、转氨酶、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检测,阳性结果必须记录并告知患者家属。 2、临床输血的核对: (1)取血者与发血者应严格执行“双查双签”制度,共同认真查对科别、姓名、住院号、血型、血类、、贮血量、输血日期、交叉配合结果和血液质量,以确保输血安全。 (2)输血前要严格刻对,由两名医护人员对“输血申请单”、交叉配血报告单和血标签上的内容逐一仔细核对;检查血袋有无 1.标签破损、字迹不清; 2.血袋有破损、漏血; 3.血液中有明显凝块; 4.血浆呈乳糜状或暗灰色; 5.血浆中有明显气泡、絮状物或粗大颗粒; 6.未摇动时血浆层与红细胞的界面不清或交界面上出现溶血; 7.红细胞层呈紫红色; 8.过期或其他须查证的情况。 (3)确认受血者:输血实施前,由两名医护人员面对受血者,核查受血者姓名、病案号(住院号)等资料,询问并让受血者或家属回答相关问题,以确认受血者并记录在案。 3、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一次性输血器。 4、严格执行输血的无菌操作程序。 5、从输血科取走的血液,因强烈震荡、破损、污染、放置时间过长而造成的浪费应由用血科室负责。 6、输血后,经治医师应及时填写《输血记录卡》,并与血袋、输血器具于24小时内一并送回输血科,以便进行输血疗效观察和登记。

7、为了保证输血安全,防止意外事故发生,血液从输血科取走后,一律不 能再退回输血科。 8、检验科要及时清理已溶血标本并将当天已发出血液的献血者标本,放在 规定的试管架上,置4℃——2℃冰箱保留7天以便查对。 交叉配血及输血记录单 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科室:床号: ABO血型: Rh(D)血型:血液成分:血量: 输血性质:备用□常规□紧急□需血时间:年月日 时 申请医生:主治医师:标本收到时间:月日

输血前检测及核对制度(20200515184212)

输血前检验和核对制度 为加强输血安全根据国家卫生部颁布的《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本院制定输血前检验和核对制度。 输血前检验: 一.输血前必须对患者进行输血前检查包括血型(正反定型、RH血型)血常规(血色素)转氨酶、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检测,阳性结果必须记 录并告知患者家属。 二.为了充分落实输血相容检测的管理制度,做好相容性检测试验质量管理,确保输血安全。血库每周做室内质控一次,输血前必须复查血型,检测受 血者不完全抗体情况,进行交叉配血后,都符合要求后方可发血。 临床输血的核对: 一、输血申请 主治医师应认真填写输血申请单,逐项填写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科别、病室、床号等患者识别信息,准确填写患者血型,认真填写临床诊 断、输血指征,准确填写既往输血史,是否孕产妇,患者主要的血液化验指 标,准备输入的血液成分和输入量等。 二、输血标本采集与送检核对 1、护士核对医生医嘱,根据《输血申请单》的信息准备标本采集试管,到 床边核对病人姓名、性别、床号、住院号、送检项目等,贴上标签,标签内容 至少包括姓名、性别、床号、住院号。 2、血标本采集前应征得受血者知情同意,若患者是清醒的,应要求患者回 答自己的姓名;若患者意识不清,通过询问患者的亲属核对患者身份。《临床输

血申请单》的相关信息与受血者的资料完全一致时方可采集血标本,二者不一 致时不得采集血标本。 3、用贴有正确无误标签的试管抽静脉血2-4ml血(用EDTAK抗凝),不准离开床边后再贴标签。采集血标本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和正确穿刺。抽血护士 在输血申请单的抽血人处签字。未查输血前相关传染病指标检验的,要同时抽 一管不抗凝血,填写输血前检查申请单送检验科。 4、血标本送交人员与输血科人员交接血标本时应对血标本进行检查并仔细 核对血标本信息与《临床输血申请单》是否一致。确认无误后方可接收。 5、检验科要及时清理已溶血标本并将当天已发出血液的献血者标本与受血 者检测标本,放在规定的试管架上,置2℃—6℃冰箱保留7天以便查对。 三、实验室核对 1、所有试验操作前必须核对标本信息与申请单信息一致,检查标本外观正 常后方可开始试验操作。 2、试验操作结束后,必须再次核对标本信息与申请单信息一致。 3、出检验报告前,必须核对申请单及标本管上的信息是否一致。 4、对患者的血型鉴定及交叉配血时,一人值班的时候自己进行复查,两人 当班时,由第二人进行复查。确保结果准确无误,对结果双签字,确保正确率100%,误差率0%。 四、血液入库核对 1、全血、血液成分入库前要认真核对验收。核对验收内容包括:运输条 件、物理外观、血袋封闭及包装是否合格,标签填写是否清楚齐全(供血机构 名称及其许可证号、供血者姓名或条型码编号和血型、血液品种、容量、采血 日期、血液成分的制备日期及时间有效期及时间、血袋编号/条形码,储存条 件)等。 2、输血科要认真做好血液出入库、核对、领发的登记,有关资料需保存 十年。

密闭式静脉输血技术的操作方法

密闭式静脉输血技术 (一)目的: 1、为患者补充血容量,改善血液循环。 2、为患者补充红细胞,纠正贫血。 3、为患者补充各种凝血因子、血小板,改善凝血功能。 4、为患者输入新鲜血液,补充抗体及白细胞,增加机体抵抗力。 5、补充抗体补体等血液成分:增加机体免疫力,提高机体抗感染能力。 6、排除有害物质,改善组织器官的缺氧状况。 (二)用物准备: 1、个人准备:衣帽整齐、洗手戴、口罩、。 2、物品准备:一次性输血器、生理盐水、同型血液、遵医嘱配抗过敏药物、配血单、输血卡、笔等。其余同密闭式静脉输液。 3、评估患者 (1)询问,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了解患者有无输血史及不良反应,必要时遵医嘱给予抗组胺或者类固醇药物。 (2)评估患者血管情况,选择适合的输注部位。向患者及家属解释输血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项及配合要点。 (三)操作程序: 1、核对医嘱,根据医嘱采血样送血库做交叉配血试验。 2、仔细核对配血报告单上的各类信息。

3、输血前再次核对血袋包装,血液性质,配血报告单上的各类信息,核对血型检验报告单,核对后输血单背面双人核对者签名,确定无误后方可实施输血 4、携用物至患者床旁,由两名医务人员共同核对患者姓名及血型(清醒患者让患者自己回答血型;昏迷患者询问家属) 5、按密闭式静脉输液为患者建立静脉通道输入生理盐水。 6、按医嘱给予抗过敏药物,向患者做好解释,消除紧张心理。 7.有两名医务人员再次按“三查八对”内容核对,准确无误后签名,严防差错事故发生。 8、以手腕旋转动作将血袋内的血液轻轻摇匀。戴手套,打开储血袋封口,常规消毒开口处塑料管,将输血器通液针头从生理盐水瓶上拔除插入塑料管内,缓慢将血袋倒挂到输液架上,再次查对床号、姓名、住院号、血袋(瓶)号(储血号)、血型、交叉配血实验结果、血液种类、血量。 9、输入开始时速度宜慢(<20滴/min),严密观察15分钟左右,如无不良反应,再根据病情需要调节滴速。成人一般40-60滴/min,儿童酌减。 10、向患者及家属交代输血过程中的有关注意事项,并将呼叫器置于易取处。 11、待血液输完时,再输入少量生理盐水,使输血器内的血液全部输入体内后,关水止,拔针再按压进针点至不出血。认真检查静脉穿刺部位有无血肿或渗血现象并做相应处理。 12、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分类整理用物。 13、洗手,做好输血记录。 (四)告知患者

输血前核对制度

输血前核对制度 核对核查是保证输血安全的重要措施,应贯穿于输血相关的各个环节。为了提高我院医疗质量,保证临床输血安全。根据《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等有关文件精神,现制定我院输血前核对制度,各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执行。 一、输血申请经治医师应认真填写输血申请单,逐项填写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科别、病室、床号等患者识别信息,准确填写患者血型,认真填写临床诊断、输血指征,准确填写既往输血史,是否孕产妇、第几孕第几产,患者主要的血液化验指标,准备输入的血液成分和输入量等。 二、受血者血样采集与送检 1、确定输血后,医护人员持输血申请单和标记好的试管,当面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床号、血型和诊断,采集血样。 2、由医护人员将受血者血样与输血申请单送交输血科,双方进行逐项核对和验收。 三、血型检测和交叉配血环节 1、输血科人员按照试管上扫码信息对血样标本进行认真核对。 2、对患者的血型进行正反定型,一人当班的时候自己进行复查,两人当班时,由第二人进行复查。确保血型定型结果准确无误,正确率100%,误差率0%。 3、交叉配血时,输血科人员要逐项核对输血申请单、受血者和供血者血样,复查受血者和供血者ABO 血型(正、反定型),并常规检查患者Rh(D)血型(急诊抢救患者紧急输血时Rh(D)检查可除外),正确无误时可进行交叉配血。 4、两人值班时,交叉配血试验由两人互相核对;一人值班时, 57 操作完毕后自

己复核,并填写配血试验结果。 四、血液入库核对 1、血液成分入库前要认真核对验收。核对验收内容包括:运输条件、物理外观、血袋封闭及包装是否合格,标签填写是否清楚齐全(供血机构名称及其许可证号、供血者条型码编号和血型、血液品种、容量、采血日期、血液成分的制备日期及时间,有效期等。 2、输血科人员要认真做好血液出入库、核对、领发的登记,有关资料需保存十年。 3、做好储血冰箱等的温度观察和记录。 五、发血环节 1、配血合格后,由医护人员到输血科取血。 2、取血与发血的双方必须共同查对患者姓名、性别、病案号、床号、血型、血液有效期及配血试验结果,以及保存血的外观等,准确无误时,双方共同签字后方可发出。 3、凡血袋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一律不得发出:(1)标签破损、字迹不清;(2)血袋有破损、漏血;(3)血液中有明显凝块;(4)血浆呈乳糜状或暗灰色;(5)血浆中有明显气泡、絮状物或粗大颗粒;(6)未摇动时血浆层与红细胞的界面不清或交界面上出现溶血;(7)红细胞层呈紫红色;(8)过期或其他须查证的情况。 4、血液发出后,受血者和供血者的血样保存于2-6℃冰箱,至少7天,以便对输血不良反应追查原因。 六、输血环节 1、输血前由两名医护人员核对交叉配血报告单及血袋标签各项内容,检查血袋有无破损渗漏,血液颜色是否正常。准确无误方可输血。 2、输血时,由两名医护人员带病历共同到患者床旁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床号、血型等,确认与配血报告相符,再次核对血液后,用符合标准的输血器进行输血。 3、输血过程中应先

受血者输血前四项传染病指标检查的临床意义

受血者输血前四项传染病指标检查的临床意义 摘要目的:评估受血者在输血前接受输血相关检查的意义。方法:对1200例受血者在输血前进行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爱滋病病毒抗体(抗-HIV)和梅毒试验(TRUST)检查。结果:HBsAg阳性、抗-HCV阳性和两者均阳性的百分率分别是21%、2.0%和0.5%,其中48例HBsAg阳性者没有输血史,在输血前检查中首次检出阳性;24例抗-HCV阳性者均有输血史,在肾透析患者中,抗HCV阳性率达8%。抗-HIV阳性者1例。未检出TRUST阳性者。结论:对受血者在输血前进行输血四项传染病指标检测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输血相关传染病;输血;受血者 为了解受血者在输血前的输血相关传染病的感染情况,笔者对本院1200例接受输血治疗的患者在输血前进行了四项传染病指标检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07年2-12月在本院接受输血治疗的患者1200例,男720例,女480例,年龄在4-82岁。住院科室包括血液科、肿瘤科肝病科和普外科等。 1.2检查方法:患者输血前,了解其输血史,并采血检验四项输血相关传染病指标,包括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爱滋病病毒抗体(抗-HIV)和梅毒试验(TRUST)。HBsAg、抗-HCV、抗-HIV检测使用AXSYM酶标仪及配套试剂。TRUST使用上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TRUST试剂。 2结果 输血前检查中,HBsAg为阳性、抗-HCV为阳性、HBsAg和抗-HCV两项均为阳性者分别为252例、24例和6例,阳性率分别为21%、2.0%、0.5%,其中有48例(4.0%)HBsAg阳性者既往无输血史。在输血前首次检出阳性。24例抗-HCV阳性者均有输血史,在肾透析患者中,抗HCV阳性率高达8%。抗-HIV

输血前检测管理制度

邢台县中心医院 输血前检测管理制度 一、受血者在输血申请前应完成以下检测 1、ALT、乙肝五项、Anti-TP、Anti-HCV、Anti-HIV1/2检测,阳性结果必须记录并告知患者或近亲属; 2、ABO血型正反定型及Rh(D)血型检测; 3、血常规的检测;将以上检测结果在“临床输血申请单”逐项填写;急救用血时需在抽取交叉配血标本之前或同时抽取上述检测项目的标本并送检,并于临床输血申请单上备注“已抽血送检,结果未回”。 二、临床输血申请单与血液标本的核对 1、检查送检血液标本标签受血者信息是否与“临床输血申请单”受血者信息是否完全符合,否则应拒收标本,要求重新抽取血液标本送检; 2、检查“临床输血申请单”受血者是否符合相关输血指征; 3、检查输血申请量是否符合用血申请分级管理要求,是否经上级医师或科主任、医务科审批。 4、不允许接收溶血标本,对急性溶血性贫血和烧伤病人的溶血标本,在试验前后必须作溶血程度的比较; 三、交叉配血前应完成以下检测

1、复检受血者的ABO血型及Rh(D)血型是否与申请单血型一致; 2、复检供血者ABO血型及Rh(D)血型是否与血袋一致(急诊抢救患者紧急输血时Rh(D)可除外) 3、对有输血史、妊娠史或短期内需要接受多次输血的受血者,应在交叉配血前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检,阳性结果应进行抗体鉴定试验;交叉配血不合时也应做不规则抗体筛检; 四、交叉配血试验 1、受血者交叉配血时所用的标本必须是输血前3天之内的; 2、输血科在交叉配血前逐项核对输血申请单,受血者和供血者血样,正确无误后再进行交叉配血; 3、凡是输注全血、浓缩红细胞、红细胞悬液、洗涤红细胞、冰冻红细胞、浓缩白细胞、手工分离浓缩血小板等患者等患者,应进行交叉配血试验; 4、输血科必须严格按《标准操作规程》,认真仔细做好交叉配血试验,交叉配血必须采用能检查不完全抗体的实验方法,即盐水相与非盐水相两种方法配血,如盐水配血法+凝聚胺配血法、盐水配血法+微柱凝胶法等; 5、交叉配血试验由两人互相核对,操作相符时,方可报告;详细填写好“输血记录单”,“输血记录单”必须内容

输血前四项传染性指标检测的意义

输血前四项传染性指标检测的意义 发表时间:2012-11-14T10:21:30.73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25期供稿作者:杨惠林[导读] 目的总结受血者在输血前进行血液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丙型肝炎病毒抗体、人类免疫病毒抗体、梅毒螺旋体抗体四项检测的作用及意义。 杨惠林 (贵州省德江县人民医院检验科 565200) 【中图分类号】R4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25-0174-02 【摘要】目的总结受血者在输血前进行血液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丙型肝炎病毒抗体、人类免疫病毒抗体、梅毒螺旋体抗体四项检测的作用及意义。方法对临床科室申请输血前患者抽取血液标本进行以上四项检测。结果 960例患者输血前HBsAg、抗-HCV、抗-HIV、抗-TP 血清检测结果总阳性率155例(16.14%),其中HBsAg阳性94例(9.79%),抗-HCV阳性10例(1.04%),抗-HIV阳性1例(0.10%),抗-TP阳性50例(5.21%)。结论对受血者进行输血前四项传染性指标检测可预防疾病传播,减少输血引起的医疗纠纷。【关键词】输血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丙型肝炎病毒抗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梅毒螺旋体抗体受血者输血作为一种支持及代偿性治疗措施,在外科手术备血、防治休克及治疗严重贫血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1]。但输血过程中常可引起的肝炎、梅毒、艾滋病等传染性疾病,严重威胁着患者的康复,存在导致医疗纠纷的风险,因而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对输血前及手术前患者进行四项传染性指标的检测,对于了解患者的输血前状况、避免患者感染具有重要的意义。笔者统计了本科进行输血前四项传染性指标检测数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0年2月-2011年2月本科共收到输血患者血液标本960例,检测结果回报到临床科室,同时在患者病历中存档。 1.2方法 HBsAg、抗-HCV、抗-HIV、抗-TP均使用ELISA检测,检测试剂由厦门新创公司提供,所有操作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操作,试剂盒是由卫生部批准使用批次,并在有效期内。采用STAR全自动加样仪和FAME全自动酶联检测仪检测,均由哈美尔顿公司提供,反应性标本进行双孔复查。 2 结果 960例患者输血前HBsAg、抗-HCV、抗-HIV、抗-TP血清检测结果总阳性率155例(16.14%),其中HBsAg阳性94例(9.79%),抗-HCV阳性10例(1.04%),抗-HIV阳性1例(0.10%),抗-TP阳性50例(5.21%)。 3 讨论 通过输血传染的疾病常较为复杂,最为严重的就是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梅毒和艾滋病,所以输血安全日益收到人民的重视,国家近年来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来减少输血传播疾病,虽由于现有的技术手段及条件对于“窗口期”病毒不能检测出来,但还是有力的减少了输血感染疾病的传播。近年来输血造成的传染性疾病医疗纠纷时有发生,因传染性疾病感染途径较为多样,一般难以界定患者是由输血导致还是输血前已被感染,在解决此类纠纷时,须以输血前患者的四项传染性指标作为依据,故对患者进行输血前四项检测尤为重要,卫生部最新的《临床输血技术规范》也对受血者进行输血前四项传染性指标的检测做了要求。 乙型肝炎示一种传染性较强的传染病,常常难以治愈,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本组数据中HBsAg阳性率为9.79%,与报道中指出我国人群HBsAg携带率较为接近。输血后肝炎的主要致病因子是HCV,也是临床输血以及血液制剂最常见的不安全的因素[2],健康人群中HCV的阳性率为1%-4%,本组数据中抗-HCV阳性率为1.04%,与健康人群中抗-HCV阳性率较为一致,对受血者进行乙型肝炎以及丙型肝炎的检查,可为排除输血后肝炎留取重要的病例资料,成为避免医疗纠纷的有力手段。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感染导致的,是一种慢性传染性较强的疾病,曾经是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其主要传播途径包括性传播、血液传播及母婴传播,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性病在我国具有死灰复燃的趋势,直接表现为梅毒发病人数大大增加,本组数据中抗-TP阳性率为5.21%,阳性率较高,须引起人们的重视。艾滋病是一种传播性疾病,主要传播途径包括性传播、血液传播及母婴传播,人体感染HIV后经数年的潜伏期发展为艾滋病患者,但处在潜伏期的无症状的艾滋病感染者同样具有传染性,感染者通常没有不适以及日常生活不受影响,故不经过血液检测,被感染者一般不知自己已感染,在这种情况下进行输血前检查显得尤为重要,本组抗-HIV的阳性率为0.10%,虽不高,但是绝不能低估HIV的危害[3]。 对受血者进行输血前四项传染性指标检检测,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可早期确定受血者感染传染病的情况,可为早期的诊断以及治疗提供依据;同时进行本项检查可可为医护人员的自我保护发出强有力的信号;输血前进行四项传染性指标的检测的记录,可为区分患者传染性疾病的来源提供依据,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参考文献 [1]Ziai WC, Mirski MA. The Slippery Slope of Platelet Transfusion for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Neurocrit Care. 2012 Mar 29. [2]郭勇,郭桂英,石小彬.输血前感染性指标检测意义探讨[J]中国输血杂志,2005,18(1):52. [3]Dziewierz A, Siudak Z, Rakowski T, Dubiel JS, Dudek D. Age-related differences in treatment strategies and clinical outcomes in unselected cohort of patients with 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transferred for primary angioplasty. J Thromb Thrombolysis. 2012 Mar 29.

输血前核对制度(20200515184216)

输血前核对制度 1.配血合格后,由护理人员到输血科取血。并严格核对以下项目: ①血液发出前,必须核对用于输血的血液,其标签标记的血型与受血者 的血型无误: ②按规定检查领取的血液必须与输血记录单相符,确认受血者是否正确; ③血液发出时核对输血记录单相容性检测的记录: ④血液发出前,还要检查全血和成分血是否发生溶血、是否有细菌污染 迹象,以及其他肉眼可见的任何异常现象。 ⑤核对血液的采血日期及有效期。 以上内容由输血科发血者和临床科室领血者共同核对,准确无误后在《输血记录单》及血液出库本上签名; 2.输血前患者查对:须由2名医护人员核对输血记录单上患者床号、姓名、住院号、血型、血量,核对供血者的编号、血型与患者的相容性检测结果、血液的采血日期及有效期。核对血袋上标签的编号、血型与输血纪录单 上是否相符。 3.输血前用物查对:检查袋血的采血日期,血袋有无外渗,血液外观质量,确认无溶血、凝血块,无变质后方可使用。检查所用的输血器及针头是 否在有效期内。 4.输血时,由两名医护人员携带病历及输血记录单共同到患者床旁核对 腕带信息,并按反问式要求由患者(或陪同人员)陈述患者姓名及血型,以 确认受血者。 5.输血前后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管道,连续输用不同供血者的血液时,待前一袋血输尽后,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器,再接下一袋 血继续输注: 6.输血时应坚持先慢后快的输血原则,输血过程前15分钟及每小时进行相关体征的观察和记录,以便及时发现输血不良反应并及时处理; 7.输血完毕,填写《护理输血安全记录本》,对有输血反应的应逐项填写患者输血反应回报单。 8.输血完毕后,医护人员将输南血记录单贴在病历中,并将输血全过程信息及时记录于病历中,血袋及输血不良反应单送输血科。

自体输血的三种方式 [自体输血-一种最佳的供血方式]

自体输血的三种方式[自体输血:一种最佳的供血方式] 2010年全国主要省会大多出现了采血困难的情况,昆明更是出现了十年来最严重的血荒。北京采血量也下降,血库库存仅为正常存储量的一半,这是北京首次在献血旺季出现用血紧张。国家卫生部的资料显示:在日本,80%~90%的择期手术患者术前会备好自己2~3个单位(400~600毫升)的血;在美国,一些医院自体血回输量已占总用血量的15%;在我国,北京、上海等地也基本实现了10%的“自供血”。事实上,“自供血”早在1998年《献血法》颁布时就被提倡,12年来在技术上也已经完全能够实现,但在临床中的应用却不是很多。2010年11月19日,手术室里,21岁的刘刚被实施全麻后,主刀医生开始给他做脊柱侧弯手术。这是一种创伤面积很大的外科手术。切口处,血汩汩外流,麻醉科医生用吸引器将这些血送入一个透明的大罐子――自体血储存罐。血从储存罐里旋即被送入一个如传真机般大小的自体输血回输机,内置的无菌海绵对血液进行初步过滤,去掉杂质和有害菌体的鲜血在回输机内开始快速离心、过滤、清洗……层层处理后的健康血液通过静脉重新输入刘刚的身体。手术过程中,输血指征动态监测仪始终在监测着刘刚的血色素状态,一切正常。“我们把所有能收集到的血液通过血液回输机处理后都回输给了他。”像这样的手术,没输一滴异体血,这在以往是不可想象的。自体输血既经济又安全“自供血”这个对公众来说仍然陌生的名词,在医学界早已形成共识。人们期待的“自供血”包含两种解释,一是家属、亲友互助型献血,二是患者自己给自己输血。事实上,医学专家更提倡的“自供血”在临床使用中只有一种:自体血回输,也就是患者自体输血。在涉及用血安全的“窗口期”(“窗口期”是指人体感染HlV后到外周血液中能够检测出HlV抗体的这段时间)威胁下,自体输血是安全用血和科学用血的最佳方式。比起输入库血,自体输血能够避免异体输血可能带来的各种安全风险,最重要的是能有效避免肝炎、疟疾、梅毒、艾滋病等传染性疾病的传播。手术以前,主刀医生在给患者及家属下达“手术通知单”时,会在

输血前检测及核对制度

输血前检验与核对制度 为加强输血安全根据国家卫生部颁布得《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与《临床输血技术规范》,本院制定输血前检验与核对制度。 输血前检验: 一、输血前必须对患者进行输血前检查包括血型(正反定型、RH血型)血 常规(血色素)转氨酶、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检测,阳性结果必须记录并告知患者家属、 二.为了充分落实输血相容检测得管理制度,做好相容性检测试验质量管理,确保输血安全。血库每周做室内质控一次,输血前必须复查血型,检测受血者不 完全抗体情况,进行交叉配血后,都符合要求后方可发血。 临床输血得核对: 一、输血申请 主治医师应认真填写输血申请单,逐项填写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科别、病室、床号等患者识别信息,准确填写患者血型,认真填写临床诊 断、输血指征,准确填写既往输血史,就是否孕产妇,患者主要得血液化验指标, 准备输入得血液成分与输入量等。 二、输血标本采集与送检核对? 1、护士核对医生医嘱,根据《输血申请单》得信息准备标本采集试管,到床边核对病人姓名、性别、床号、住院号、送检项目等,贴上标签,标签内容至少包括姓名、性别、床号、住院号。 2、血标本采集前应征得受血者知情同意,若患者就是清醒得,应要求患者回答自己得姓名;若患者意识不清,通过询问患者得亲属核对患者身份。《临床输血申请单》得相关信息与受血者得资料完全一致时方可采集血标本,二者不一致时不得采集血标本。 3、用贴有正确无误标签得试管抽静脉血2—4ml血(用EDTAK抗凝),不准

离开床边后再贴标签。采集血标本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与正确穿刺。抽血护士在输血申请单得抽血人处签字。未查输血前相关传染病指标检验得,要同时抽一管不抗凝血,填写输血前检查申请单送检验科。 4、血标本送交人员与输血科人员交接血标本时应对血标本进行检查并仔细核对血标本信息与《临床输血申请单》就是否一致。确认无误后方可接收。 5、检验科要及时清理已溶血标本并将当天已发出血液得献血者标本与受血者检测标本,放在规定得试管架上,置2℃-6℃冰箱保留7天以便查对。 三、实验室核对 1、所有试验操作前必须核对标本信息与申请单信息一致,检查标本外观正常后方可开始试验操作。 2、试验操作结束后,必须再次核对标本信息与申请单信息一致。 3、出检验报告前,必须核对申请单及标本管上得信息就是否一致、 4、对患者得血型鉴定及交叉配血时,一人值班得时候自己进行复查,两人当班时,由第二人进行复查、确保结果准确无误,对结果双签字,确保正确率100%,误差率0%。 四、血液入库核对 1、全血、血液成分入库前要认真核对验收、核对验收内容包括:运输条件、物理外观、血袋封闭及包装就是否合格,标签填写就是否清楚齐全(供血机构名称及其许可证号、供血者姓名或条型码编号与血型、血液品种、容量、采血日期、血液成分得制备日期及时间有效期及时间、血袋编号/条形码,储存条件)等、 2、输血科要认真做好血液出入库、核对、领发得登记,有关资料需保存十年。 五、取、发血核对 1、血液发出前发血人必须核对以下内容: (1)核对取血单、输血申请单及交叉配血原始记录、发血记录单得患者基本

临床输血管理考核办法

临床输血管理考核办法 医院输血管理委员会和医务处每半年对各用血科室的工作记录和用血情况进行考核,以确保临床输血的安全、有效。如发现存在不符合考核要求的方面,应及时提出整改措施并在医院进行公示,限期完成整改。 关于临床输血管理实施细则: 一、医院临床用血,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二、医院各科室必须按照科学、合理的原则使用血液,不得浪费或者滥用。 三、各级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应当严格掌握临床输血适应症:血红蛋白低于 80g/L,血球压积低于25%。 四、患者需要输血治疗时,应当履行审批手续。同一患者一天申请备血量少于800毫升的,由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提出申请,上级医师核准签发后,方可备血。 同一患者一天申请备血量在800毫升至1600毫升的,由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提出申请,经上级医师审核,科室主任核准签发后,方可备血。 同一患者一天申请备血量达到或超过1600毫升的,由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提出申请,科室主任核准签发后,报医务部门批准,方可备血。 五、对需要输血的患者,医务人员应当向其本人或者家属讲明输血目的、输血后可能发生的反应和经血途径感染疾病的可能性。患者输血前应当签署输血知情同意书。 六、对患者输血前,临床科室的医务人员必须认真检查血液检验结果和血袋标签,

核对献血者姓名、血型、编号、品种、规格、采血时间(有效期)和患者姓名、血型、住院号,核对无误后方可进行输血治疗,并将输血情况详细记录入病历。 七、经检查血袋标签记录与所需用血不符或者血液超过有效期等问题时,医务人员必须立即将血液退回输血科(血库),并逐级报告,查明原因,及时处理。 八、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的医学文书资料随病历保存。 九、医务处定期对各科室的用血情况进行考核,并在医院进行公示。 用血科室考核标准: 满分100分,90分以上为合格,95分以上为优秀,对不符合标准的项目要限期整改。

输血前四项的检测

输血前四项的检测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主讲:孟繁兴 时间:八月份 签名: 输血前四项的检测目的:分析受血者输血前4项血清学指标感染情况,探讨输血前4项检测的临床意义。 方法:随机选择自2012 ̄2013年我院需要临床输血的患 者共352例,对受血者检测输血前4项血清学指标。 结果:352例受血者中前4项血清学指标阳性检出165例,检出率为12.20%。 结论:输血前4项检测在临床输血工作是十分必要的,可以避免不必要的医疗纠纷和尽早做好隔离治疗措施工作。 【关键词】输血前4项;检测;分析探讨 输血是临床上经常用到的抢救措施之一.也是许多病症转危为安的重要保证,但输血的同时也要承担者相关传染病传染的危险,为此,临床上输血前4项的检测就显得尤为重要。输血前4项传染病标志物为(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HIV抗体(抗一mⅥ和梅毒密螺旋体抗体(TP)。现就我院2012—2013年需要临床输血的

患者共1352例,对受血者检测输血前4项血清学指标,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随机选择自2012~2013年我院需要临床输血的患者共352例,其中男性164例,女性188例,年龄范围从2岁一7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5.8岁。 1.2检测项目:输血前4项传染病标志物为(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Ⅵ、HIV抗体(抗--HIV)和梅毒密螺旋体抗体(TP)。 I.3检测试剂:试剂均购自上海荣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I.4检测方法:以上检测均按照试剂使用说明严格操作执行,完成检测后记录检测结果。 2.结果352例血液标本检测结果。 3.讨论在临床上除了要确保输血的血型配合外,还特别需要注意输血传染病的发生.1临床上常见的输血传染病包括:3.1病毒性肝炎。病毒性肝炎分五型:甲、乙、丙、丁、戊。其中甲与戊型往往经过粪一121途径传播,乙、丙、丁型肝炎均以血液为传播途径,因而可发生输血后肝炎。输血相关肝炎发病率各家报道不一,国外资料显示输血相关肝炎发生占受血者14.8%,其中丙肝占84%一100%。美国约有23万 人因输血而得丙肝,占输血后肝炎的90%;在日本占71.6%。我国输血相关肝炎发生占受血者20%左右,其中丙

输血前四项的检测完整版

输血前四项的检测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主讲:孟繁兴 时间:八月份 签名: 输血前四项的检测目的:分析受血者输血前4项血清学指标感染情况,探讨输血前4项检测的临床意义。 方法:随机选择自2012 ̄2013年我院需要临床输血的患者共352例,对受血者检测输血前4项血清学指标。 结果:352例受血者中前4项血清学指标阳性检出165例,检出率为12.20%。 结论:输血前4项检测在临床输血工作是十分必要的,可以避免不必要的医疗纠纷和尽早做好隔离治疗措施工作。 【关键词】输血前4项;检测;分析探讨 输血是临床上经常用到的抢救措施之一.也是许多病症转危为安的重要保证,但输血的同时也要承担者相关传染病传染的危险,为此,临床上输血前4项的检测就显得尤为重要。输血前4项传染病标志物为(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HIV抗体(抗一mⅥ和梅毒密螺旋体抗体(TP)。现就我院2012—2013年需要临床输血的患者共1352例,对受血者检测输血前4项血清学指标,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随机选择自2012~2013年我院需要临床输血的患者共352例,其中男性164例,女性188例,年龄范围从2岁一7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5.8岁。 1.2检测项目:输血前4项传染病标志物为(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Ⅵ、HIV抗体(抗--HIV)和梅毒密螺旋体抗体(TP)。 I.3检测试剂:试剂均购自上海荣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I.4检测方法:以上检测均按照试剂使用说明严格操作执行,完成检测后记录检测结果。 2.结果352例血液标本检测结果。 3.讨论在临床上除了要确保输血的血型配合外,还特别需要注意输血传染病的发生.1临床上常见的输血传染病包括:3.1病毒性肝炎。病毒性肝炎分五型:甲、乙、丙、丁、戊。其中甲与戊型往往经过粪一121途径传播,乙、丙、丁型肝炎均以血液为传播途径,因而可发生输血后肝炎。输血相关肝炎发病率各家报道不一,国外资料显示输血相关肝炎发生占受血者14.8%,其中丙肝占84%一100%。美国约有23万人因输血而得丙肝,占输血后肝炎的90%;在日本占71.6%。我国输血相关肝炎发生占受血者20%左右,其中丙肝占6.8%一l7.7%.乙肝病毒在微小剂量下仍有传染的可能性,而且病毒携带者抗体水平不高时,即目前测定的方法如放射免疫测定法可测定l一2纳克/毫升.酶联免疫吸附法可测定O.2—O.5纳克/毫升,即带毒者抗体水平在上述方法可测定水平以下时.乙肝发生率仍较高。

医院输血前检测管理制度

项城市卫校中西医结合医院 输血前检测管理制度 一、受血者在输血申请前应完成以下检测 1、ALT、乙肝五项、 Anti-TP、Anti-HCV、Anti-HIV1/2检测,阳性结果必须记录并告知患者或近亲属; 2、ABO血型正反定型及Rh(D)血型检测; 3、血常规的检测; 将以上检测结果在“临床输血申请单”逐项填写;急救用血时需在抽取交叉配血标本之前或同时抽取上述检测项目的标本并送检,并于临床输血申请单上备注“已抽血送检,结果未回”。 二、临床输血申请单与血液标本的核对 1、检查送检血液标本标签受血者信息是否与“临床输血申请单” 受血者信息是否完全符合,否则应拒收标本,要求重新抽取血液标本送检; 2、检查“临床输血申请单”受血者是否符合相关输血指征; 3、检查输血申请量是否符合用血申请分级管理要求,是否经上级医师或科主任、医务科审批。 4、不允许接收溶血标本,对急性溶血性贫血和烧伤病人的溶血标本,在试验前 后必须作溶血程度的比较; 三、交叉配血前应完成以下检测

1、复检受血者的ABO血型及Rh(D)血型是否与申请单血型一致; 2、复检供血者ABO血型及Rh(D)血型是否与血袋一致(急诊抢救患者紧急输血时Rh(D)可除外) 3、对有输血史、妊娠史或短期内需要接受多次输血的受血者,应在交叉配血前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检,阳性结果应进行抗体鉴定试验;交叉配血不合时也应做不规则抗体筛检; 四、交叉配血试验 1、受血者交叉配血时所用的标本必须是输血前3天之内的; 2、输血科在交叉配血前逐项核对输血申请单,受血者和供血者血样,正确无误后再进行交叉配血; 3、凡是输注全血、浓缩红细胞、红细胞悬液、洗涤红细胞、冰冻红细胞、浓缩白细胞、手工分离浓缩血小板等患者等患者,应进行交叉配血试验; 4、输血科必须严格按《标准操作规程》,认真仔细做好交叉配血试验,交叉配血必须采用能检查不完全抗体的实验方法,即盐水相与非盐水相两种方法配血, 如盐水配血法+凝聚胺配血法、盐水配血法+微柱凝胶法等; 5、交叉配血试验由两人互相核对,操作相符时,方可报告;详细填写好“输血记录单”,“输血记录单” 必须内容完整、准确,双人签名,时间精确到分;一人值班时,操作完毕后自己复核,并填写“输血记录单”; 6、用于输血相容性检测的试剂应符合相应标准,同时做好试剂

静脉输血的注意事项

静脉输血 静脉输血是将血液通过静脉输入体内的方法。是急救和治疗的一项重要措施。 正常成人的血容量应占体重的8%。一般情况失血不超过人体血量的10%时,对健康无明显影响,机体可以通过一系列调节机制,使血容量短期内得以恢复;失血20%时对人体不明显影响,可能出现各种缺氧表现;失血超过30%时可危及生命,导致血压下降,脏器供血不足,特别是脑细胞供血不足出现功能降低至昏迷,必须立即输血。 一、目的 1.补充血容量,增加心排量,提升血压,促进血液循环。常用于急性大出血、休克病人。2.纠正贫血。常用于因血液系统疾病而引起的严重贫血,以及为某些慢性疾病的病人,增加血浆蛋白及携带氧的能力,改善全身状况。 3.增加机体抵抗力。新鲜血液含有多种抗体及白细胞、血小板,输血后可以增强机体抵抗力。常用于严重感染、烧伤等。 4.增加蛋白质,纠正低蛋白血症,改善营养,维持胶体渗透压,减少组织渗出和水肿,保证循环血量。常用于低蛋白血症的病人。 5.输入新鲜血,补充各种凝血因子,改善凝血作用,有助于止血。常用于凝血机制障碍的病人。 6.促进骨髓系统和网状内皮系统功能。常用于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等。 二、血液制品的种类 (一)全血 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大出血。 1.新鲜血保留了血液中原有的各种成分。 2.库血保存时间越长,血液成分变化越大,酸性也越大,且离子浓度也越高,故大量输血时要防止酸中毒和高血钾症。 3.自体输血对手术过程中出血量较多者,如宫外孕、脾切除等手术,可事先作好回收自体血的准备,收集腹腔内的血液过滤后再经静脉输入 (二)血浆 1.普通血浆分新鲜血浆和保存血浆两种。 2.冰冻血浆普通血浆放在-20到-30℃低温下保存。应用时放在39℃温水中溶化。3.干燥血浆冰冻血浆放在真空装置下加以干燥而成,保存时间为5年,应用时可加适量等渗盐水或0.1%枸橼钠溶液。 (三)血细胞 1.红细胞是制造血浆的副产品,适用于贫血病人。 2.白细胞适用于粒细胞缺乏症病人。 3.血小板适用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人。 (四)白蛋白液 从血浆中提取制成。临床上常用的是稀释成5%白蛋白液,具有维持胶体渗透压、扩充血容量和增加血浆蛋白的作用。 (五)其它血液制品 如纤维蛋白原、凝血因子、抗血友病球蛋白。 三、输血前准备 1根据医嘱凭提血单取血,应与血库人员共同认真查对病人床号、姓名、住院号、供血者及受血者血型、交叉配血试验结果;血量及采血日期;血瓶包装是否严密,有无裂痕。切实检查血液质量。正常血库分为两层,上层为血浆呈淡黄色半透明,下层为红细胞呈均匀暗红色,两者界限清楚,且无凝块,如血浆呈降红色混浊或血浆表面有泡沫,血浆与红细胞交界面界限不清,有明显血凝块,说明血液可能变质,不能输用。查对准确无误方可签字取回使用。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