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政治自然辩证法 题库

政治自然辩证法 题库

政治自然辩证法 题库
政治自然辩证法 题库

自然辩证法是一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思维科学交叉的哲学性质的学科,它从自然观、认识论、方法论与价值观方面,研究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是科学技术研究的理论基础。

对科学技术的哲学研究有别于科学技术自身的研究。科学技术把天然物或人工物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科学抽象揭示它们如何存在、如何演化,进而对它们进行理论解释和行为预测。属于实证性研究,其目的在于获得经过确证了的规律性知识。

科学技术的哲学研究则把科学技术本身作为对象,探究科学技术中运用什么样的观点看待世界以及这种观点的合理性,探究科学技术究竟在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中发生了什么效应以及这种效应的价值。属于哲理性研究,其目的在于促进科学技术的自我意识和哲学反思。通过这种反思,科学技术对自身的发展方向会更加明晰,社会公众对科学技术的社会价值和社会定位的理解也会更加准确。

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系统地对科学技术进行哲学反思的工作是由恩格斯的著作开创的(爱因斯坦和波普尔的评价)。在欧美诸国,对科学技术的哲学研究则在自然哲学、科学哲学和技术哲学的名义下进行。不同学派观点林立,但所关注的问题大致相同,所提出的观点也可以相互补充。恩格斯代表着19世纪的一种自然哲学和科学哲学,20世纪的自然哲学、科学哲学和技术哲学则包括着自然辩证法在当代条件下的发展。都属于对科学技术的哲学反思。

学科性质

1、与哲学的关系:共同点:内容一致,视角一致(一般规律,整体研究)不同点:抽象程度不同2、与科学的关系

共同点:对象一致不同点:视角不同(实证研究,形成思想;哲理研究,形成反思)

一、恩格斯的著作《自然辩证法》

1873年,他致信马克思阐述了用运动形式相互转化的观点对自然科学中的重大发现进行哲学分析的思想,这封信被看作是恩格斯写自然辩证法的初步纲领。

〈一〉运动形式相互转化的自然观

1、社会历史条件

工具机(纺织机)和动力机(蒸汽机)所奠定的机器大工业和产业革命,加工业取代农业成为主导产业。既向科学提出了新的需求(提高效率开拓市场),也是科学提供了新的事实(生物化石),更为科学提供了新的研究工具(精密仪表)和交流手段(科学语言),从而使科学取得长足发展。

2、科学前提

(1)康德(1775)和拉普拉斯(1796)关于太阳系起源的星云假说。

(2)莱伊尔(1831)提出的关于地貌演变的均变假说。

(3)焦耳(1843)和迈尔(1845)提出的关于功热电磁相互转化的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

(4)维勒(1824)从无机化合物氰酸铵合成尿素的实验。

(5)施旺(1839)和施莱登()1838的细胞学说。

(6)达尔文(1859)的进化论

3、基本要点

(1)从运动的物质承担者,运动的表现和运动的规律性相统一的角度,概括出基本的运动形式。

机械运动:物体,接近和分离的位置运动,力学规律

物理运动:分子(以太),收缩或膨胀、吸引或排斥的物理变化,热学和电磁学

化学运动:原子,化合或分解的化学运动,化学规律

生命运动:蛋白体,同化或异化,遗传或适应之类的生命过程,生物学规律

运动形式对应着特定的运动规律,而特定的规律又对应着相应学科,因而主张把运动形式作为科学分类的原则。

(2)运动形式相互转化。机械运动借助摩擦和碰撞可以转化为热光电磁等物理运动;物理运动超过一定物理常数的情况下会带来内部构造的变化,即化学运动,当化学运动造成蛋白体出现时又转化为生命运动。所以在科学的衔接点上,可望取得最大的成果。(学科交叉边缘地带)

(3)运动形式转化中存在着能量的守恒和质的不灭关系(每种运动形式既有转化为其他运动形式的能力,也包括着转化为其他运动形式的条件)。

(4)运动形式按复杂程度可分为简单的、低级的和高级的运动形式。高级运动形式包含着低级运动形式(下向分支),但不归结为低级运动形式,低级运动形式可以演进为高级运动形式(上向分支),但它本身不是高级运动形式。

〈二〉假说和实验相结合的科学科学方法论

近代自然科学初期:实验与数学结合,这种方法对研究既成事物的既定运动是有效的,而对于研究演化过程和起源关系往往力不从心。而假说则是以远离经验为代价而换得对现象更深刻的理解。

1、科学在发展形式就是假说,假说是科学从经验向理论过渡的思维形式。

2、假说既要有实验观察事实作为基础(以前理论无法解释的事实),又需要新的观察事实进一步确证,以便纯化,修正或取消。

3、假说相互排挤和迅速更替,意味着科学认识在错综复杂的曲线上发展。

〈三〉科学是一种社会现象:社会生产是科学发展的动力;科学发展又推动着社会的变革。

二、20世纪的自然哲学、科学哲学和技术哲学

相对论、量子力学和系统理论的兴起,使自然科学取得了实质性进展。与此同时,技术也突飞猛进。(生物物质时代)。

〈一〉自然哲学

由于当时科学和哲学未曾分化,古代自然哲学既包括关于自然本质、自然本源、自然图景等形而上学设定,也包括关于自然现象、自然过程等经验性知识,而且往往用形而上学性质的设定来直接解释和校正来自经验的知识。

贝塔朗菲的系统论:系统科学,系统技术和系统哲学(系统本体论,系统认识论和系统价值论)。海森伯的:现代物理学触及实在空间和时间等基本概念,它们存在着老传统和新传统的冲突,只能从哲学层面上才能解释现代物理学精神。

自然科学长足发展时代,自然哲学存在的必要性:1、科学问题的前沿探索需要某种哲学信念作为前提假定。2、科学的进步又会强化、淡化乃至改变一些哲学信念。

一方面哲学信念引导科学发现,另一方面,科学发现又会修正以至改变哲学前提信念。

1、研究内容上,把蕴含在科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中的科学思想作为研究重点。其提供的知识是关于用什么样的观点来研究自然界的知识。

2、在研究方法上,自觉地把科学中已确认了的理论知识作为基础,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哲学抽象。

3、在研究群体上,大量有成就的自然科学家加入其中,由此开始了哲学家与科学家在自然哲学问题上的对话。

〈二〉科学哲学

科学哲学只有在近代自然科学兴起后才出现。毕达哥拉斯和亚里士多德有过关于科学认识的一般特点以及关于科学认识的一般方法的见解。

近代科学产生后,一方面形成大量实证知识及其体系;另一方面同时发展了获取知识、解释知识、评价知识、整理知识的众多活动方式和研究方式。对科学知识及其体系的哲学研究属于自然哲学;而对获取知识的活动方式和研究方法的哲学研究,则是科学哲学的侧重点。

〈三〉技术哲学

过去没有一是因为在现实上人们对现代技术只是满怀热情的接受,没必要探讨;二是因为在思想上技术被看作是手艺,不值得哲学来研究;三是因为在历史上技术哲学缺少根深蒂固的哲学传统。

二十世纪技术哲学兴起的原因:1、新技术产生了不可忽视的负效应;2、与新技术的巨大社会效应相关,社会对技术的评价和控制越来越重要;3、20世纪新技术是科学理论取得突破性进展后自学应用于技术开发的结果。

三、科学技术哲学的研究领域

20世纪的自然哲学、科学哲学和技术哲学虽然是在不同思想来源和研究重点下分别发展起来的,然而,内容上的交错和观点方法上的借用,又使它们相互渗透,很难划出严格的边界。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它们都逐渐把整体性作为一种方法论原则而确认下来。表明,把科学技术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哲学研究是适宜的。

事实上,20世纪下半叶科学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正是科学技术的一体化。

首先,科学知识和技术知识在相互贯通。

其次,科学活动与技术活动在相互结合。

再次,科学组织和技术组织在相互渗透。

〈一〉研究范围

1、对科学知识和技术知识进行本体论抽象——自然观

古代本体论的具体内容虽已过时,它提出的问题却需要不断探讨。

科学理论中所蕴含的对研究对象的基本观点被抽象为科学思想。其中往往包含着对对象世界如何存在、如何演化的理解,由于普遍意义可以称为自然观。

2、对科学和技术研究活动进行认识论和方法论抽象——科学技术方法论

既不对科学技术研究的具体方法作简单的枚举归纳,也不对认识过程作思辨式的臆想猜测,而是密切关注科技研究的具体实践,并以此为基础进行认识论分析。

普朗克现象。

3、对科学技术与其他社会现象之间的关系进行价值论抽象——科学技术观

二、学习科技哲学的意义

1、体验方式:从科学素养培养层面。2、观念框架:从科技战略、科技政策制定和执行。3、理解方式:从科学技术研究过程层面。

第一章科学与技术

第一节科学

关于科学性质的共识

科学是不断深化的关于客观世界的正确反映的知识体系。存在方式

科学是产生知识体系的活动体系。发展过程

科学还是一种社会建制。社会存在方式。

一、科学知识及其体系

广义知识(Scientia---Science):包括人们以各种方式认识自然和社会所获得的认识成果,包括对各种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解释。

狭义知识(Knowledge):特指科学知识,即人们以科学的研究方法所获得的对自然及社会现象的系统化的知识体系。

〈一〉科学知识和非科学知识

神话解释、宗教解释乃至艺术解释和自然哲学解释往往从预定的信念出发,采用隐喻、比附等方式说明现象(非科学知识);而科学解释则有确定的形式,确定的内容和确定的推理过程(科学知识)。

加拿大科学哲学家邦格的知识体系:

知识(认知域)

〈二〉实证科学知识的特点

实证知识一般不包含价值判断,只研究对象本身的内在规律,并根据这些规律,分析对象的行为,预测对象的趋势。非实证知识中的相当一部分如规范性知识,是以一定价值判断为基础,分析什么样的对象符合这些标准,以及如何才能符合这些标准。实证性知识回答“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规范性知识回答“应当是什么”“应当如何做”的问题。自然科学提供实证性知识,而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中所包含较多的是规范性知识。

真理性:其一是指科学知识本身就是真理,或者是具有向真理逼近的性质;其二是指某一科学知识可能最终被证明不是真理,但它是追求趔过程中的一个环节,具有追求真理的使命,尽管它可能被证伪。

合理性:首先,在经验上具有严格的可重复性、可预言性;其次,其逻辑体系是严密的。

进步性:后一种理论比前一种理论更仔细地更详尽地描述或说明同样的事实;后一种理论通过了前一种理论通不过的检验;后一种理论对前一种理论具有完全的包容性、能解释前一种理论所能解释的一切事实,还能解释并预言前一种理论不能解释和预言的新事实。

共享性:自然科学的内容及其利用有公共性和公享性。

非实证知识自有其在调节情感、意志方面的价值。

〈三〉科学知识体系及其演化序列

比较成熟的学科,都是由事实、概念、定律、理论所构成的结构化知识体系。(其一,理论与经验相联结,从而具有可检验性;其二,

理论知识之间有内在逻辑关系,从而带有一定程度的演绎性质。这种结构化使其比字典等更具有易理解、易记忆、易传授、易提取的优点)。

准科学:不成熟的科学。概念的不确定性;思想内涵浅。

前科学:经验性定律和表征性理论得以出现。诸学蜂起,百家争鸣。持之有故,各不相让。

常规科学:带有某种确定的科学规范的知识。其存在形态基本上是稳定的、内涵丰富的知识体系。争论只在细枝末节上。

后科学:体系化极强的科学发展阶段。把常规科学中发现的规律更加数学化、理论化。完全排它。它又是孕育科学革命的阶段。所谓科学危机正是后科学僵死的信条与新科学事实之间激烈冲突的结果。

二、科学活动及其原则

〈一〉科学活动的基本目标

解释存在、预言未来。

解释存在是对现象和过程做出合乎规律的说明。合乎规律意味着将一般规律作为解释前提,把被解释的现象看成规律在特殊条件下的表现。科学解释的前提:其一,解释项与被解释项必须是逻辑相关的,或者说解释项与被解释项一定要有必然联系;其二,构成科学解释的陈述必须是可检验的科学定律,以及可观察的现实条件。

预言未来是提出将会出现的可观察到的某种事件的必然性或概率。科学预言比经验预测具有较大的可靠性。两种类型:一种是对客观存在却尚未发现的事物或现象的预见。另一种是对在具备一定条件时必然要发生的现象的预见。

〈二〉科学活动的基本原则

真理在古希腊时意谓真知,即绝对正确的终极知识。现代科学所说的真理,则指的是客观性知识,即能够描述、解释、说明自然界本来面目并能预言自然界发展趋势的知识。

科学活动成果的“真”。

科学活动过程的“真”。

科学活动发展的“求真”。

〈三〉科学活动的基本矛盾

科学实验与科学理论。科学实验是检验和评判科学理论的标准。

三、科学组织及其行为规范

〈一〉科学劳动职业化:科学共同体

科学劳动的特点:在性质上,是以脑力劳动为主的复杂劳动;在任务上,是面向未知领域的创造性劳动;在产品形式上,其成果是精神性产品。

科学共同体的本质规定,不在于它的群体性或集体性而在于它的内部组织方式。群体性只表现了它的外部存在形态。其本质上是科学工作者按同一范式组成的集体。范式是指人们的科学认识活动中起指导和支配作用的理论框架或模式。

〈二〉科学家、科学共同体的行为规范

普遍主义。公有主义。利他主义。理性主义或有条件的怀疑原则。

四、科学与伪科学的划界

伪科学的特征是主观性、特设性、孤立性、神秘性与反规范性。

第二节技术

〈一〉技术的性质与形态

在改造自然界的生产劳动中运用的知识、技能、物质手段和规则方法的总和就是技术。

经验技术(古代社会中以手工工具和经验技能为主要内容的工匠技术)的特征:与知识发现的分离性(其一,技术中知识的含量较少;其二知识发现与技术发明失衡);与生产过程的直接同一性。

近代社会技术的革命性变革的表现:

科学成为变革自然界的巨大精神力量。

机器工具的出现使劳动手段发生了革命。

——所谓技术,是人类为满足社会需要,利用自然规律和自然界的物质、能量和信息,创造、应用和改进人工自然的知识、手段和技能、方法的系统。具有三个互相联系的方面:技术的操作形态(观念的技术和物化的技术)、实物形态和知识形态。

〈二〉技术的知识本质

现代技术是客观的、理论性的、社会性的。以科学知识为基础是现代技术的主要标志。

现代技术的知识本质体现在:其一,以科学知识为根据、在多门科学知识基础上建立起来;其二,现代技术的实物形态和操作形态只有凝结了相应的技术原理知识之后,才能成为技术系统的有机部分;其三,技术的实施过程实现了知识的应用价值。

技术知识同科学知识的区别:

目的和任务不同:是什么、为什么和做什么、怎样做。

知识形态不同。

知识的评价标准不同:真理性评价和价值性评价。

与社会的相关程度不同。

知识表征方式不同: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

二、技术研究活动

〈一〉技术研究活动的基本目标

创造天然物:从其来源和形成看,是人制造出来的人为之物;从其发挥作用的社会性质来看,它们是受人控制并为人服务的为人之物。(有时候会事与愿违)

技术研究目标的实现(三个阶段):

制定计划,酝酿蓝图。

使用工具运作阶段。

在生产或生活中消费这些人工物,即物的使用。

〈二〉技术活动的基本原则

以求用为原则,达到对善的追求。这由技术活动的两重性决定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自然属性可以用优、劣、精、粗等技术指标衡量;社会属性则可用善恶标准来衡量。

求用与求善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关系:

古代:功利性——求用观念。善只与功利相关。

近代:科学性——求用观念;商品性——求用性。善与经济性、科学性相关。

当代:伦理性——求用观念。善与功利、科学、经济、伦理全方位相关。

〈三〉技术研究活动的基本矛盾

技术目的与技术手段的矛盾。

技术目的指为实现社会需要面对技术发展的方向和技术系统的功能所作的设定(必要性和可能性)。

技术目的与技术手段的矛盾,通过发明创造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新的组织管理方式,或对原有技术的重组和改造来解决。

三、技术的社会建制

〈一〉技术研究开发机构

它是将基础科学、技术科学的研究成果中带有应用性前景的项目进行商业开发的部门和组织,是科学技术向生产力转化的中介组织。两种主要形式:

集约化的技术研究开发机构。(高技术开发区、科技园、科学城、工业园等:硅谷,中关村),其共同点是以智力密集区为依托,以开发高技术和开拓新产业为目标,促进科研、教育与生产相结合,推动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综合性基地。

相对独立的技术研究开发机构。(政府部门的技术开发机构,大学的技术开发机构,企业的技术开发机构)

〈二〉技术开发的激励和保护——技术专利、技术保密

目的是保护技术发明和创新主体进行创新获得的利益不受模仿者侵犯。

第三节科学技术的历史发展及当代科学技术系统

一、从前科学到真正意义上的科学

〈一〉科学的萌芽和文艺复兴

〈二〉近代三次科学技术革命

第一次科技革命的特点:科学进步开始先于技术进步,二者与生产的关系开始从生产需要——技术进步——理论发展的趋向,朝理论发展——技术进步——生产需要方向转变。

第二次科技革命的特点:科学正进入比较成熟的阶段,技术进入知识本质阶段,科学直接带动技术进步,科学与技术对生产已悄仅起直接的推动作用,而且已经走在生产前面,起着指导作用。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科学理论突破——(促进/促进)技术创新——(满足/提出)新的生产需要。

〈三〉科学技术发展的规律性

1、科学技术发展呈现出加速度增长的趋势。

科技成果的增长速度不断加快。

由于社会对科技投稿不断增加科学技术发展的规模也越来越大。

科学技术在高度分化,高度综合的基础上,呈现出一体化发展趋势。

科学技术发展的总进程表现进化和革命的辩证统一。

一、小科学到大科学

〈一〉大科学的标志、本质和特征

小科学,就是指历史上那种以增长人类知识为主要目的,靠个人的财力、技艺和兴趣而选题的,以个人的自由研究为主要特征的科学。——为科学而科学。,是科学的小生产方式。

小科学到大科学转变的历史性标志是第二次世界大点期间的曼哈顿工程。

大科学的本质特征:

它是大规模社会建制化的科学,是科学技术高度社会化的产物。

它是科学与技术一体化的科学,是科学技术化和技术科学化的产物。

它是系统化、整体化的科学,是科学整体化和技术群体化发展的必然结果。

大科学还是科技、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科学。

〈二〉大科学观

要建立大科学的系统观念。古代:朴素整体论;近代:分析论。

要建立大科学的经济观念。

要建立大科学的人才观念。

要建立大科学的战略观念。

要建立大科学的大协调观。

一、代科学技术系统

〈一〉科学技术一体化

科学技术化是指在总体的科学研究活动中,包含着大量的技术科学研究、技术发展研究和技术应用研究作为其辅助部分,这些辅助的技术活动,并非用于科学研究成果向在京技术领域的转化,而是服务于科学研究活动自身的需要。

技术科学化有两重涵义:一是指已有的技术上升到技术科学并通过相应基础科学的指导,形成系统的技术知识体系,反过来完善提高已有的技术。二是指技术创造发明根据已有的基础科研成果而做出。

科学技术连续体的形成。它是科学技术高度一体化的产物,是指某个领域科学与技术联结为从基础研究经应用研究和发展研究到实用技术的连续整体。两种途径:一是科学技术化与技术科学化两个过程相对展开,衔接后由于实践需要的推动而相互渗透融合而成;另一种是由于科学实验装置的技术原理符合某种实际需要,科学的技术化连续演变成新技术。

科技一体化的进程对科学技术系统的影响:

对科学与技术的研究方式及发展速度、价值取向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科学技术生产的一体化形成互相促进的良性循环的机制。

〈二〉当代国家创新体系

弗里曼:国家创新系统是在国家内部系统组织及其子系统间的相互作用下,在公、私领域内形成的一种机构网络,它的活动目标是启发、引进、改造和扩散新的技术。

纳尔逊:创新是由大学、企业等有关机构形成的复合体制,制度设计的任务是是技术的私有和公有两方面建立的一种适当的平衡。

第二章当代自然观

科学技术哲学中所讨论的自然观,是对科学技术知识进行哲学抽象而形成的观察自然界的基本观点。虽不能代替具体的自然知识,却能提供不同知识领域相互过渡的观念启发。

第一节天然自然和人工自然

原始人造工具和原始自然语言的出现的意义。如果把自然演化中自发形成的天然物总称为原生的第一自然(是人类社会的自然环境,既提供自然资源,又承受废弃物);那么,对天然物进行有意识重组改造而形成的人工物,则可总称为次生的第二自然(是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正常进行的内部支撑条件)。

一、科学所认识的天然物世界

〈一〉宇观世界

宇观世界是指恒星、星系、星系团、超星系等天体系统。相对论效应不可忽视,是广义相对论、星系动力学、宇宙动力学所研究的领域。

20世纪对宇观世界的重大进展,是发现了整个宇宙在不断膨胀着。据此提出了关于宇宙起源的大爆炸假说。

〈二〉微观世界

要要指原子、核子、基本粒子所构成的物理系统。波粒两象性相关的量子效应,是量子力学理论所研究的领域。

二、技术所创造的人工物世界

人工物是指人们有意识地运用技术手段重组天然物所形成的人工制品。

人工物的两个序列:实物(满足物质需要,物质流和能量流,以其固有属性被直接使用);符号(满足精神文化需要,信息流,以其指代意义被直接使用)。

〈一〉人工物的实物序列

生产资料:生产工具:工具机+传动机+动力机+控制机+智能机

消费资料:基本生活资料,基本保健资料以及享受资料。

还原资料:污水处理、净化除尘、工业和民用垃圾处理、殡葬掩埋等设施。

〈二〉人工物的符号序列

1、作为人工物的符号:物理模式+指代意义

符号=符形(物理模式)+符义(指代意义)+符码(指代规则)

2、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

语言符号包括自然语言和人工语言(科学语言、形式化语言、世界语)。它们都是由词素、词、短语、语法所构成的符号链。

非语言符号首先指相似符,同时也包括标示符、肢体符、情感符等。通常是比较简单或比较模糊的符号约定,符形与符义的变化范围也较小。

3、符号的生产、存储和传输系统

符号的生产主要在人的大脑中进行。当前的符号生产往往在人——机系统中进行。

符号的存储系统主要指脑外存储,它包括各种形式的数据库和图书——情报网。

符号的传输系统是指各种信息网络。(因特网已成为现代信息传输系统的典型形式)。

〈三〉人工物所构成的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

实物型人工物为人类的物质生产、物质消费和资源再生提供了物质条件,并通过生产活动、消费活动和资源再生活动的进行而构成社会中的物质流和能量流。承载物质流的是物质网络,如公路网、水路网、铁路网、空运网等。

符号型人工物为人类交往提供了基本手段。通过交往活动,生产活动、消费活动、资源再生活动才能得到调节。这样,符号型人工物将进入社会活动的所有领域,构成社会中的信息流。其承载工具是信息网络,如数据网、电话网、有线电视网、计算机网等。

这样,在人类的生产、消费、资源再生以及及活动中,人工物世界被塑造为信息流调节下的物质——能量的社会循环。(P104)

三、地球上人工物与天然物的复合

〈一〉物质和能量的流动循环:天然物——人工物——天然物;天然的能量资源——人工的一次能源、二次能源和终端能源——耗散了的热能和其他能量。

〈二〉低效用与高效用的重新组合:具有潜在效用的天然物——具有高效用的人工物——效用消失了的废弃物。(效用流)

〈三〉可能性与可行性的有效统一:认识天然物——创造人工物——更广泛更深刻地认识天然物。(知识流)

第二节物质联系的系统方式

一、科学中的系统思想

〈一〉对简单事物的研究:系统观念不必要

简单事物由于相互关系简单,通过部分之间的线性叠加就能把握对象的整体。原子主义:重构成轻关系、重个体轻整体的思考方式。

〈二〉对复杂而无组织事物的研究:系统观念不可少

经典热力学的出现,要求调整思考方式:不再关注每个粒子的细节,而从整体上去寻找宏观量(不是粒子微观量的简单叠加,而是大量粒子相互作用所表现出来的宏观性质)。但经典热力学研究的是处于平衡态或最终回到平衡态的热现象和热过程,其最高成就是热二律。它虽强调了系统的不可逆性,但演化的方向却是使组织走向死寂。这显然是一种复杂而无组织的事物。

〈三〉对复杂而有组织事物的研究:系统观念充分展开

二、系统的规定

诸种系统的共性:

都由诸多要素构成

要素之间存在着各种形式的相互作用

相互作用的结果造成了整体特有的性能。

这些整体性能表现在外部环境中。

系统是在一定环境条件下由相互作用着的若干要素所构成的有特定功能的整体。

〈一〉要素

从原则上说,凡是构成系统的组分和组元都可以称为要素。但在一定分析水平上,要素特指系统的基本组元,而不进一步追溯这些组元又由哪些组分构成。

要素总是带着特定属性进入系统的,但对其只做描述性分析。对要素而言重要的是其属性,能接受什么输入提供什么输出,可建立什么关系,至于具有这些属性的实体是什么并不重要。只要满足相应的属性,都可以成为系统的要素。

〈二〉结构

结构是要素之间各种关系的总称。既包括形式性的数量关系、空间关系、时间关系,更包括实质性的交互作用关系。相互作用是通过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而实现的。

结构本质上是要素之间的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方式。结构意味着差异非平衡和对称破缺。

〈三〉环境

环境分析与分析水平有关。一般情况下,系统的环境指直接与系统发生相互作用的诸因素。也即系统的环境主要指工作环境、小环境。

环境的作用相当于一种选择机制。结果是特定环境中才会出现特有系统。

环境对系统的选择作用意味着控制系统行为的一种重要方式就是控制环境。(软控制)

〈四〉功能

功能是系统与环境相互作用中所表现出的整体性能。它是在一定环境下系统整体所具有的属性。

功能与要素有关。要素的属性不同或数量不同都会影响系统的功能。然而功能不能简单还原为要素属性的叠加。要素通过结构影响功能。

结构对功能的承载并不具有单值对应的性质。究竟哪些功能成为现实还取决于系统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即结构蕴含着功能的可能性,环境则把可能变为现实。

结构是内部根据,环境是外部条件。

二、系统中的新质突现

系统概念的要义是强调有物质、能量、信息交换从而造成新质突现的关系。只有在这种关系中,系统才会具有表征其整体特性的功能规定。

新质突现的外部条件由系统的环境提供,新质突现年内部根据则来自系统中的相干性关系。

〈一〉独立性与相干性

相干性是指,每个要素的活动方式不仅与自己相关,更与其他要素相关。

其一,相互影响。

其二,长程相干。

其三,反馈调节。

〈二〉基于相干性的新质突现

其一,约束限制。

其二,协同一致。

统的稳定性

〈一〉稳定与涨落

稳定性是对涨落的不变性。涨落是指瞬时值对平均值的偏离。

定态对涨落的反应有三种形式:涨落随时间而放大,定态一去而不复返(不稳定态);涨落随时间而衰减,定态能够复原(渐进稳定态);涨落在定态容许的范围内随时间而振荡,定态能够保持(稳定态)。

〈二〉稳定性的形成

稳定性归根到底来自系统中的相互作用以及系统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从而是系统的整体性质。

〈三〉稳定性的范围

微涨落与巨涨落。

〈四〉稳定性的效用分析

第三节物质系统的层级结构

层级思想提供了一种理解复杂系统的基本方式。即把复杂系统看成逐层构成的大系统,整个系统的组分也许很多,但每层所包括的子系统却数量不大,研究这数量不大的子系统及其相互作用就可获得对复杂系统的基本理解。

一、层级结构的特点

层级结构的要点:层级结构是由下而上逐级构成的结构;层级结构是层层相干、层层有新质突现的结构。

层级结构的主要特点是,逐级构成所带来的逐级递进以及逐级相干所带来的逐级集约。这两个特点的实现都依赖于一种内部机制:层级结构中结合度逐级递减。

二、层级结构的结合度

〈一〉结合度及其递减趋势

结合度泛指相互作用的强度,可以用势能、结合能、键合力、信息量加以计算。

〈二〉结合度递减的存在论意义

〈三〉结合度递减的进化论意义

三、层级结构中的信息流

〈一〉信息及其逐级集约

狭义的信息特指消除人们认识上不确定性的东西。

信息逐级集约意味着高层系统形成所需要的信息条件不仅低层系统严格,把而较为宽松,也较为容易得到满足。

〈二〉信息逐级集约与行为逐级控制

集中控制、分散控制、递阶控制

〈三〉信息逐级集约与问题逐级简化

四、层级间的因果链

因果链是指因果关系的传递方式。长程链、复合链和反馈链。

〈一〉上向因果链与递进性解释

特创主义。

〈二〉下向因果链与扩展性解释

第四节物质系统的演化

一、演化及其不可逆性

〈一〉演化图景

总星系的起源和演化。

恒星的演化。

地球的演化。

生命的起源和进化。

〈二〉可逆与不可逆

系统从初始状态出发经过某种过程到达另一状态,如果存在着另一过程能使系统和环境完全复原,则原来的过程可逆过程。反之,用任何方法都不能使系统及其环境完全复原,则原来过程为不可逆过程。

两个要点:其一,可逆与不可逆是刻画过程的概念。单一状态不存在可逆与不可逆问题。其二,可逆与不可逆是刻画过程可复原性的概念。

不可逆并不意味其逆过程一定不会发生,而是说逆过程发生时所带来的环境影响不足以消除原过程所带来的影响,从而造成环境的变迁。可逆过程也不意味着其逆过程一定存在,而是说如果真有逆过程的话,它应当能使系统状态及其环境完全复原。

〈三〉不可逆与演化的方向性

时间之矢。

二、演化的两种分支

〈一〉序变

有序程度的变化简称序变,用以表示不可逆过程的初态和末态在组织性上的差异。

有热力学中,序变用熵增或熵减来表示。

信息论中的信息等于负熵。

协同学中,序变则用序参量的变化来表示。

序变的实质是系统中相互作用方式的变化,是结构性的变化。自发进行的序变称为自组织。

〈二〉序变的熵增分支

熵增原理。

〈三〉序变的熵减分支

三、演化的根据与条件

〈一〉演化的内部根据

根据是关于演化趋势和方向的内部规定。相互作用是系统演化的根据。原因是:其一,相互作用中的物质、能量、信息交换是系统中动态过程得以进行的原因。其二,稳定了的相互作用方式是系统得以存在的原因。其三,相互作用中内含的要素结合方式是结构变换的依据,也是新结构得以出现的依据。

系统中的相互作用分为线性相互作用和非线性相互作用。

〈二〉演化的外部条件

重要的条件之一是从外部不断获得物质和能量,即系统是充分开放的。

缺乏外部条件从而处于平衡态或最终回到平衡态的系统。

外部条件不充分从而处于近平衡状态的系统。

外部条件充分从而处于远离平衡状态的系统。

〈三〉演化的诱因条件

诱因亦称导因。奇点效应和蝴蝶效应。引起重大结果微小原因称为诱因。引起系统向有序方向演化的诱因就是涨落。涨落在系统中有三种作用:

涨落触发系统失稳。

涨落导引分支选择。

涨落孕育新结构萌芽。

第三节生态自然观简述

一、生态危机与生态自然观

生态自然观是针对现代生态危机进行反思的结果。其核心是强调人与自然的协调,关注人类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发展。

当代生态危机的表现:人口问题、资源问题和环境问题。

生态危机是人与自然对立冲突的必然结果。机械唯物主义是基哲学基础。传统工业生产方式加深了人与自然的对立,是造成生态危

机的最主要原因。工业社会高投入、高产出和高消费的生产消费方式把人与自然的对立推向高峰,造成人类生存困境。

二、生态自然观的现代科学基础

系统科学、环境科学、生态学的发展为生态自然观提供了现代科学基础。

三、生态自然观与可持续发展战略

生态自然观是可持续发展的指导观念,可持续发展是生态自然观的必然要求和实践形式。

生态产业是各个产业部门中,以生态学基本原理为指导,以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交换规律为依据,以“自然——社会——经济”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为目标,以生物资源与非生物资源为劳动对象与劳动资料,以现代科学技术为劳动手段进行的经济活动。

第三章科学发现

第一节科学研究领域

科学研究领域是知识生产领域,它把外部的社会需求转变为研究课题,通过创造性的探索加工,形成各种科学成果,提供给社会。

一、研究领域的内部构成

〈一〉建制化的研究主体

建制化主要表现为当代科学劳动需在分工协作中进行。其带来的结果是:其一,研究目标更直接地受社会需要的调节,个人兴趣爱好和心理特征仅在与社会需要相协调时,才易于得到满足。其二,研究主体的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由带头人、骨干成员、一般成员所组成的研究梯队,已成为研究活动的基本单位。其三,研究成果的编码方式更加规范,经验性成果主要用事实、数据、图表、曲线等表征,理论性成果主要用概念、定理、理论体系进行凝结,在特定的研究实体中,甚至连表征成果的语言和符号都需遵循约定的规范,以保证内部交流的准确有效。

〈二〉对象化的研究对象

现实的研究对象是纳入研究活动之中从而与研究主体有信息交换的存在物。研究对象需满足两个要求:

其一,实在性。

其二,主体指向性。

〈三〉客观化的研究中介

研究中介是沟通科学研究主体和研究对象,实现二者相互作用的中间环节,是主体用以反映对象的条件和手段的总和,从而是科学研究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科学研究中的工具和仪器。

科学研究中的语言和符号。

科学研究中的操作、运算和推理规则。

二、研究领域的活动结构

研究领域在外部需要的导引和激励下,进行着以先行知识存取为背景的评价、操作、编码活动,各种形式的科学发现均是在这些相互关联的活动中取得的。其中,评价活动生成研究计划并按计划对研究活动进行调节;操作活动对各种信息进行转换加工生成新的结果;编码活动则把操作结果凝结起来成为可评价可交流的新知识;而这些活动中都包含先行知识的存取和运用。

〈一〉驱动评价结构

其主要作用是:启动研究领域,拟定研究计划、调节研究过程。其中心环节是评价活动。

真理性评价和价值性评价;验前评价和验后评价。

〈二〉操作运演结构

其主要作用是:加工转换信息、进行创造性探索。其中心环节是操作活动。

操作的五因素:操作目标,操作动作及其结合,传递主体动作的各种中介物,操作对象,操作所引起的对象改变。

物理操作(观察和实验)和思维操作(逻辑运演和非逻辑运演)。

〈三〉编码映射结构

其在功能上是操作运演结构的延伸。其主要作用是:对操作结果进行编码、释义,以便在主体中复制和再现对象。在形式上是用各类符号将操作结果凝结起来。实质上却是形成关于对象的映象。可分为经验编码、理论编码和预编码。

〈四〉存储提取结构

这是由各种知识、观念、情报、信息之间的关系所形成的功能性结构。其主要作用是记载已获得的科学研究成果并随时提取出来用物操作、编码和评价过程。

三、研究领域的知识生产

〈一〉知识生产的特点

1、生产过程的充分创新:结果的创新性和过程的创新性。

2、生产资源的永续利用。

3、生产能力的自行增加:马太效应。

〈二〉知识生产能力

1、研究队伍的集团研究能力。外在指标:年龄结构、代谢速度和专业构成。内在指标:选择研究目标的能力、进行创造性探索的能力以及作出多层级反映的能力。

2、实验技术装备的质量。

3、“图书——情报”系统的效率

4、科学劳动结构的最佳程度:科学队伍的流动性;实验技术装备系统的变换性;图书情报系统的交流性;科研经费的灵活性。

5、再教育的水平。

第二节科学发现的基本环节

两大环节:通过操作和编码以作出发现;通过评价以验证被发现结果的真理性。

一、归纳主义方法论与假说——演绎方法论

方法论是指关于科学方法之间如何关联、渗透和耦合的结构性见解。

〈一〉归纳主义方法论

科学研究始于观察。

归纳方法是从经验事实中发现普遍原理的基本方法。

理论的确认是在演绎结论与经验事实的对照中实现的。

〈二〉假说——演绎方法论

它与归纳主义方法论的主要区别是:

1、在研究起点上,归纳主义强调观察和经验事实,而假说——演绎方法论则认为观察需在理论指导下进行,没有中性观察,也没有纯客观的经验事实。因而,驱动研究的主要因素是问题。

2、在提出理论(或假说)的方法上,归纳主义强调归纳方法的重要性,而假说——演绎方法论则认为纯粹逻辑方法难以作出创造性发现,应发挥自由想象的作用。

3、在理论(或假说)的检验上,归纳主义强调用经验进行确证(乃至证实),而波普尔等强调证伪。

二、解释

〈一〉科学解释及其类型

科学解释是对被观察现象作出合乎规律的阐明,即把现象涵盖在某种规律起作用的范围内,从一般性的规律中说明个别现象为什么如此出现。

演绎性解释。概率性解释。功能性解释。结构性解释。起源性解释。

〈二〉解释的逻辑模型

〈三〉解释与发现的相关性

对解释的大前提知之不多,需通过发现过程完善规律语句集。

对规律起作用的条件知之不多,需通过发现过程完善先行条件集。

有时解释的困难并不在于规律语句集、条件语句集或被解释语句集不具备,而在于如何从前提推演出结论的逻辑推导过程不清楚。这时,运用各种方法建立从前提到结论的逻辑桥梁,就成为科学发现的主要内容。

当解释前提已知,而被解释现象求知的情况下,解释模型变成了关于新事实的预言模型。

三、验证

验证是指对各类发现进行真理性评价的过程及其结果。

〈一〉逻辑判定与实验验证

逻辑判定是指通过逻辑分析来判断发现的真假,具有前验性质。

实验验证是指通过观察和实验取得经验事实,用以和科学发现进行对照,以判别发现的真伪。

〈二〉实验验证中的证实与证伪

判决性实验:两个相互排斥的假说如果在某种条件下能推出恰好相反的预言,那么,在这种条件下所作的实验就有判决性,可以充分肯定一个真另一个假。

证实与证伪的关系:

1、把实验验证看成多次反复的过程,而不是一次性行为。

2、要持分析态度。

3、要注意验证的相对性和绝对性。

第三节科学问题和科学事实

一、科学问题及科研选题

〈一〉科学问题的规定

科学问题是指一定时代的科学认识主体在当时的知识背景下提出的关于科学认识和科学实践中需要解决而尚未解决的矛盾。(历史性,指向性,可解性。)

科学问题的结构要素:问题域;求解目标;应答域;背景知识。

〈二〉科研始于问题

科学问题的双重作用:问题的未知部分作为一类内部激励因素,驱动共同体去探索未知,解决问题。其二,问题的已知部分作为一类定向因素,导引共同体去进行创造性探索,把注意力集中在与问题有关的信息上,及早获得答案。前者可以称为驱动作用,提供的是动力刺激;后者可以称为导引作用,它提供的是选择框架。

〈三〉课题及其选择

科学无禁区,选题有约束。

需要性原则。

创新性原则。

可行性原则。

一般程序:

二、科学事实及其获取

〈一〉科学事实的规定和作用

客观事实;经验事实和理论事实。

经验事实=测量系统+测量系统+概念符号

科学事实就符合的要求:

科学事实应该是个别存在的陈述。

科学事实应可重复、可复核。

科学事实应精确、系统。

〈二〉科学事实的获取

1、观察方法

它是认识主体通过感觉器官或借助于科学仪器,在自然发生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地感知客观事物,获取科学事实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其特点是:其一,它是一种有计划、有目的的感性活动。其二,观察是在感性和理性的渗透中进行的观察。其三,它是在自然发生条件下或重复出现情况下进行的。其四,科学观察力求全面、系统,因此,具有长期性、连续性。

观察就遵循的原则:客观性;系统性;典型性。

2、实验方法

实验方法是人们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运用一定的物质手段,在人为控制或变革客观对象的条件下获取科学事实的科学研究方法。其特点是:可控性;精确性;可重复性。其结构由实验者、实验对象、实验手段这三个基本要素构成。

3、模拟方法

是以与研究对象有相似关系的模型为中介,通过对模型的实验研究将结果外推于原形的间接研究方法,是实验方法的延伸。

物理模拟、数学模拟和功能模拟。

〈三〉关于“观察渗透理论”

其一,理论帮助选择观察实验对象,使之具有典型性。

其二,理论帮助选择测量系统,使之具有对主、客体的适应性。

其三,理论帮助处理观察实验结果,使之具有确定的理解。

科学概念和科学定律

一、科学概念及其制作

〈一〉科学概念的特点和类型

科学概念是事物共性的符号表征。其主要特点是:它在内容上刻画对象的共同性、一般性,而不是个别性、特殊性;因而在形式上不再是个别存在陈述,而是普遍陈述。表征外在共性的形成经验概念;表征内在属性的形成理论概念。

〈二〉科学概念的规定和作用

可确定性。

可检验性。

可变动性。

〈三〉科学概念的制作

抽取共同点——集中思路,深入抽取本质——理想地复制对象,即以本质一般为基点进行辩证综合,使本质向现象复归,将对象复制出来。

二、科学定律及其发现

〈一〉科学定律的特点

第一,在语法形式上表现为普遍陈述。第二,表现为概念之间的不变关系。

〈二〉科学定律的类型

全称定律和统计定律。

〈三〉科学定律的发现

材料驱动发现

理论驱动发现

第五节科学假说和科学理论

一、科学假说及其提出

〈一〉科学假说的特点和构成

严格地说,凡是基于一定科学事实并有背景理论支持的事实预言、概念假定、定律假定、理论假定,均可称为假说。

科学假说是科学性与假定性的统一。

〈二〉科学假说的作用

其一,凝结已有认识成果,为新理论奠立基础。

其二,提示新的实验,促进新理论形成。

其三,有利于百家争鸣,活跃学术气氛。

〈三〉科学假说的提出

对科学假说进行验前评价的准则:

包容条件。

归并条件。

可检验条件。

为此,在提出假说时应遵循如下两个方法论原则:解释性原则和连接性原则。

二、科学理论及其建立

〈一〉科学理论的特点和结构化方式

科学理论是经过实践验证的正确反映客观规律的科学知识体系。其内容方面的基本特征是:真理性;普遍性;系统性;逻辑性。

其形式方面在构成上包括科学概念、基本原理和科学推论三类知识元素。

科学理论中还包含着使结构建立起来的各种方法和工具,主要是:抽象模型工具;符号语言工具;逻辑数学工具。

〈二〉构建科学理论体系的方法

1、公理化方法

以尽可能少的不下定义的基本概念和不加证明的基本命题为基础,运用逻辑规则演绎推导出一系列命题和定理,从而建立整个理论

体系的方法。其构造必须具有不矛盾性、完全性和独立性。

2、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

〈三〉科学理论的评价

其一,好的理论应当具有与经验的一致性,即在总体上与大范围内的经验精确符合。

其二,好的理论应当具有更大的解释能力和预见能力。

其三,好的理论应当与其他已确证的理论有一致性,即在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深度上不相冲突。

其四,好的理论应当量尽量简明,即理论体系中所使用的独立逻辑元素越少越好。

第四章技术发明

技术发明是人类在科学发现的基础上,利用自然规律变革和控制自然的实践活动,是组建和拓展人工物的重要环节,也是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并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必要途径。

第一节技术研究的特点

一、技术研究的价值取向:技术功利

〈一〉技术研究的外部价值及技术利他性

〈二〉技术研究的内部价值及技术利己性

〈三〉技术的溢出价值及技术正当性

以技术的间接用户的需求作为价值尺度,衡量技术研究及其结果,可以称为技术的溢出价值。

二、技术研究的市场属性:技术商品

〈一〉专有知识和专利知识

〈二〉技术商品的特点

高额剩余

多次转让

预期承认

〈三〉技术商品属性的消解

三、技术研究的思维特征:技术理性

技术理性表现为实践中目的和手段的合理选择,有时被称为目的理性。

〈一〉求真思维与求用思维

求真思维是以获得真知为目的的思维过程和思维结果。

求用思维是以获得效用为目的的思维过程和思维结果。其特点为:目标导向。手段搜索。程序编码。价值评价。

〈二〉目标和手段的最优化与满意性

最优化需要的条件:价值统一,边界清晰,精确预测。

但由于尺度限制,搜索限制和预测限制,使得技术理性成为有限理性。“看来不错”的方案。

第二节技术研究的基本环节

一、技术目标

定性和定量统一的技术目标是由一系列技术指标构成的一个体系。

技术目标一般具有层级结构。

〈二〉技术目标中的价值因素和事实因素

技术目标中的价值因素。这是社会需求与技术性能之间关系的反映。在这种关系中,技术性能是价值的载体,社会需求是价值的尺度。其作用一是对技术方案起“生成器”作用。二是对技术方案起“检验器”作用。

价值因素决定着目标的合意性与正当性。合意性指技术性能满足了什么性质的需要及满足程度,从内部价值看,性能先进的技术一般是合意的。从外部价值看,效用优化的技术一般是合意的。目标的正当性是指所研制的技术对现行法律和道德相符合的程度。其作用在于昼消除负的溢出价值。

技术目标中的事实因素。它指进入技术方案的各种事实陈述,即以符号形式表征的技术要素。可分为两类:经验事实和理论事实。

事实因素决定着目标的可能性和可行性。可能性是指研制技术的理论基础和经验依据是否具备,即技术目标是否在实际中可能实现。(理论上不可能,理论上可能,原则上可能)可行性是指对技术技术投稿与产出所进行的综合权衡。其实质是把合意而可能性的技术再放到功利的天平上考虑为实现技术目标所付出的代价。

〈二〉市场预测,技术预测与社会文化环境分析

市场预测是以技术市场为对象对技术需求的推测。其作用在于弄清技术的供需情况以及技术可能实现的外部价值和内部价值,进而制定出有适应性的技术目标。

技术预测是以技术为对象的预测,即根据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对技术在未来的发展态势、动向、成果及其对科学、生产。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等影响进行推测。

技术预测的重要问题是如何根据现实去认识未来。(惯性原理,相关原理和类推原理)

社会文化环境分析。

二、技术设计

〈一〉技术设计的基本问题

技术设计是为实现技术目标而搜索可用手段的操作过程。其中心问题是,在满足相应约束条件的前提下,什么样的手段能使目标优化?

技术设计有如下特点:目标导向;条件约束;知识和效果的综合性。

技术设计决定了生产什么样的产品以及如何进行生产。(思维灾害)

〈二〉技术设计的思维策略:目的——手段分析法

古代方法:技术与生产融为一体,没有独立的技术设计。

近代方法:初步设计,技术设计和施工设计。

现代方法:动态设计、优化设计和计算机辅助设计。

初期思维策略:尝试——错误法

发展:启发式。

〈三〉技术设计的方法论流派

科学主义、技术主义、人本主义。

三、技术评价

狭义的技术评价:主要包括研制者的自我评价,研究共同体的同行评价,直接使用者的用户评价。

广义的技术评价:又称技术评估,这是一种社会评价。其主要特点是:系统性,有序性,广泛性、客观性和质疑性。

技术评估的基本步骤:准备资料阶段;分析影响阶段;制定对策阶段;综合评价阶段。

第三节技术发明的形式

技术原理的发明

〈一〉技术原理及其知识属性

技术原理是指在技术发明创造过程中帮助人们将多种不同技术要素联结成具有特定功能的技术系统的理论依据。它既包括适用于一大类技术的普遍原理,也包括适用于某种特定技术的工作原理。前者可称为技术理论,它在科学同技术的沟通中起中介作用,既是科学理论的实际技术应用,又是技术发展所依托的理论根据;后者是技术理论的具体实现,它把具体技术的“硬件部分”组合成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的“软件部分”,是该技术系统存在的内在根据。

技术原理有两个鲜明特征:一是它符合科学所揭示的自然规律,能把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成果转化为变革或控制自然界的实践能力;二是它体现着人类的某种技术目的,能使技术系统产生一定的效用,满足人类的某种实际需要。

〈二〉技原理构思及其方法

依靠科学理论构思技术原理

依靠已有技术构思技术原理

依靠自然原型构思技术原理

〈三〉技术原理方案化

技术方案是关于实现技术目标的途径或方式的总体构想。是一个有机整体。

在技术研制过程中,技术方案把技术目标和技术原理结合起来,使技术目标明朗化,技术原理具体化,并为技术研制的运作提供具体的指导。

从构造理想对象获得启迪。

从思考方式的变换中获得启迪

从智力激励中获得启迪:智力激励法(BS)

二、技术物品和技术方法的发明

〈一〉技术物品及对象化知识:产品设计

技术物品是技术的实物载体,集中体现为工具、机器、仪器、设备等。其特点是:第一,它们都可以和活动主体下分离而独立存在,不依主体的消失而泯灭,因而易于长期保存,延续和传播;第二,它们都具有直观性,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客观物质,但并不是天然自然物,而是经过人的技术活动创造、改进的人工物;第三,它们都是人们以往技术活动中积累的相关经验、技能和知识凝结体,并且成为人类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及利用;第四,它们都是人体的“外化器官”,都可以起到补充、扩大或延长人体机能的作用。

技术产品设计应遵循如下原则:

可靠性原则

经济性原则

标准化原则

继承性原则

优化原则

〈二〉技术方法及其程序性知识:工艺设计

技术方法是技术的语言表达,其形式可以是文字、图形、符号、软件等。一般体现为工艺、流程、程序、规程、规则等技术资料或专利文献。

技术方法的特点:第一,它是与活动主体相分离的抽象存在方式。第二,它可以供多人共享和反复使用而它本身却可以完全不发生损耗。第三,作为这种技术存在方式的具体形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第四,它是通过对活动主体行为的影响和对物化技术作相应时空序列的变化来体现其功能的。

技术方法的发明在工艺设计中实现。工艺设计应遵循如下原则:

现实可操作性原则

多领域综合性原则

多重制约性原则

一定的经验依赖性原则

〈三〉设计发明中的发散式思维和收敛式思维

发散思维是指从同一信息来源中产生为数众多的输出。

收敛思维是指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思维尽可能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把众多的信息逐步引导到条理化的逻辑系列中去从所给予的信息中产生逻辑的结论。

第五章技术创新

第一节技术创新活动领域

一、技术创新活动的分界与本质

熊彼特:创新实质上是经济系统中新生产函数的引入,原有成本曲线因此不断更新。所谓创新是指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

技术创新是一种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标,从新产品和新工艺设想的产生,经过研究与开发、工程化、商业化生产,到市场推广应用整个过程一系列活动的总和。

〈一〉技术创新活动与科学发现

〈二〉技术创新活动与技术发明活动的分界

〈三〉技术创新活动与一般经济活动的分界

〈四〉技术创新活动的实质

技术创新活动,从技术上看是把理论形态的科技成果转变为现实的技术系统或产品,从经济上看是运用新技术或改进原有技术来进行生产并开拓市场,取得高额风险垄断利润或社会效益。因而,技术创新的实质是:将新技术所具有的新观念、新设想、新方案和新模式新产品化、商品化,并在市场上获得成功,从而最终实现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技术创新有三个最一般的特征:市场性;创造性;综合性。

二、技术创新活动领域的内部构成

〈一〉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

机构性主体:研究与开发机构;高等院校;企业。

个人性主体: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人员;经理、管理人员与业主和投资者;销售人员。

〈二〉技术创新活动的客体

技术创新活动的客体,指的是创新主体在创新活动中认知、操作、控制、组建和变革的对象,它主要以技术为中心构成。主要由以下三方面构成:技术系统本身;技术系统的输入和输出;技术系统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方式。

〈三〉技术创新活动主客体间的中介环节

一类是内化为创新主体认知能力、技艺水平、实践能力的主观条件中介;第二类是创新主体所现实利用的各类材料、设备、工具等客观物化条件中介;第三类是创新主体所现实从事的各种技术的、经济的、组织的、管理的活动性中介。

三、技术创新活动域的系统维度

技术创新的活动域就是创新活动在知识、经验、资源、市场、社会环境等众多层次上的活动范围。由如十个维度构成:主体维度、客体维度、主客体中介维度、项目维度、知识经验维度、物质资源维度、经济维度、技术机会维度、政策法律维度、价值维度。

〈一〉项目维度

〈二〉经济维度

〈三〉技术机会维度

〈四〉政策和法律维度

第二节技术创新活动的机制

技术创新的动力机制

〈一〉技术创新的动力结构

内部动力和外部动力

1、明晰的产权制度是技术创新内部动力的基本保证。

2、技术创新的内部动力

创新主动力:对创新可能带来的高额垄断利润的追求;追求企业的发展;追求成就感和求新的精神。

创新被动力:市场竞争压力;迫于生产某种商品的原材料或能源短缺或技术系统内部出现故障或“瓶颈”;为保持某些科技领域的领先地位同科技界同行争夺优先权。

3、技术创新的外部动力

技术创新的外部动力是指来自企业之外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激励和约束构成的创新动力。

〈二〉动力结构中的潜在冲突

1、企业发展和追求当前利润之间的潜在冲突。

2、自由研究活动与企业控制下的规定研究活动之间的潜在冲突。

3、销售部门与生产部门之间的潜在冲突。

4、销售部门与研究和发展部门之间的潜在冲突。

〈三〉创新动力的形成

预期某项创新带来的风险利润高于社会或同行业平均利润。

要在企业发展和当前利润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

给研究与发展部门的一部分科研人员一定的时间和经费去进行自由研究,使他们同科技界的一些领域、专业保持联系,以提高他们在技术界的声誉,使他们具有科技上的成就感。

要协调研究和发展部门、生产部门、市场销售部门的关系,缓解和避免它们之间的潜在冲突。

企业过分地垄断,甚至不需要创新就能维持生存。因此,市场保持一军事援助竞争压力才有利于企业创新动和的形成。

创新项目的选择,应落实在国家法律规定的范围之内,应尽可能与有关政策和公众、社会集团的需要相一致,尽可能得到政府的资助和各界的支持,使创新具有良好环境。

二、技术创新的运行机制

〈一〉创新决策机制

创新战略决策

研究与发展决策

技术创新项目的决策

〈二〉创新研究与发展机制

〈三〉创新实施机制

〈四〉创新实现机制

〈五〉资源配置机制

〈六〉创新的评价与控制机制

〈七〉研究与开发部门、实话和生产部门、市场销售部门之间的协同机制

〈八〉创新的自组织机制

三、技术创新的激励机制

所谓激励是指运用产权、宏观政策、市场等力量、手段,以影响、推动创新活动。

〈一〉技术创新的产权激励

〈二〉技术创新的市场激励

〈三〉技术创新的政府激励

〈四〉技术创新的创业激励

第四节技术创新的环境

一、技术创新的经济环境

〈一〉技术创新与市场结构

〈二〉技术创新与产业结构

二、技术创新的法律、政策及文化环境

〈一〉技术创新运行的法律环境

1、技术创新运行的法律支持体系

2、限制技术创新活动范围的法律边界体系

〈二〉技术创新运行的政策环境

1、对公共事业、国有产业、基础产业、国防事业提供巨额投资和资助计划和政策

2、对于以基础研究为先导的高技术创新活动以及主导产业、支柱产业和面临国际竞争的产业的创新活动,————

3、鼓励企业采用新技术、创造新技术,加速折旧和产品、技术更新换代的折旧计划政策;————

4、对于风险太大企业不敢承担但对社会具有较大潜在需要的创新————

5、对于一般性的创新活动,政府一般采取增税或减税政策来引导创新的方向、速度和规模。

6、根据国家经济发展和科技发展状况,制定引进技术或输出技术的有关政策等等。

〈三〉技术创新运行的文化环境

第六章科学技术与社会

第一节科学技术的社会建制

一、科学家角色和科学共同体

二、科学的社会组织

三、科学共同体的激励机制和权威结构

第二节科学技术发展的社会条件

一、社会诸因素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

经济因素影响的表现:

其一,社会的经济需求是科学技术发展最重要的推动力量。

其二,社会的经济支持是科学技术发展最重要的物质基础。

其三,社会的经济竞争是科学技术发展最重要的刺激因素。

其四,经济的发展,生产的发展,还为科学技术发展提供了越来越多的课题、经验材料和新的实验工具及设备手段。

政治因素影响的表现:

其一,在社会制度层面上,政治作为上层建筑的核心,代表统治阶级的意志,为一定的经济基础服务。

其二,在社会体制政策层面上,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将发展科技的可能变为现实,是通过具体的体制、政策的中介作用实现的。其三,战争是政治的继续,军事对抗是最激烈的政治行为。

二、社会需求对科学技术发展的推动作用

首先,社会需求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导向作用。

其次,社会需求对科学技术的发展具有选择作用。

再次,社会需求对科学技术的发展还具有调控作用。

三、科学技术发展的社会支持系统

〈一〉经济支持系统

〈二〉信息支持系统

〈三〉实验技术装备支持系统

〈四〉教育支持系统

第四节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

一、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

〈一〉马克思关于科学是生产力的原理

〈二〉当代马克思主义的命题——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三〉科学技术长入社会经济系统的途径

第一,对于具体的生产过程来说,科学技术作为“渗透”因素和“组织”因素,“并入”生产过程,从而促进生产力要素及其结构的变化,进而导致生产力的内涵性增长。

第二,对于社会生产体系,由于科学技术的“并入”,可以更新、优化社会生产要素的组合,导致社会生产体系的创新,创造出新的生产力。

第三,对于更大的社会经济运行系统,由于科学技术的“并入”,能有力促进社会基础结构和经济环境的改善,使经济运行状态日趋广阔、健全、高效,从而保证全面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

二、科学技术推动人类经济、社会结构的变革

三、科学技术推动人类精神文明的进步

四、科学技术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

第四节科学技术的社会控制

一、科学技术应用中的负效应

科学技术在应用中所产生的负效应往往与以下情况有关:

其一,对立的社会集团中某个集团如果以利己的目的而对科学技术加以损人地利用,则会成为其他人群带来灾害。

其二,如果对科学技术的长远后果和间接影响未加详细审视而盲目地加以利用,则会祸及自身,走向自己愿望的反面。

其三,如果对人在自然界中的位置未加正确估量,而对科学技术加以无节制地应用,则会千万区域性及至全球性的资源环境危机。

二、科学技术的社会价值观

卢梭和伏尔泰的争论。

悲观主义、乐观主义和现实主义。

基本要点:

其一,科学技术社会效应的双重性是一种客观现实,科学技术在造福于人类的同时,也会带来某种灾祸,福祸往往同存共生,相互渗透。

其二,科学技术社会价值的实现是一个复杂的社会过程。社会条件是福祸权衡和福祸分配的制约因素。

其三,在各种社会条件中,利益冲突的社会集团的存在,是左右科学技术价值实现的重要条件。

其四,除了存在着生产单位冲突的社会集团之外,认识水平和观念条件也是影响科学技术社会价值如何实现的重要因素。

三、科学技术的社会调控方式

贝尔纳:对技术的控制,可通过“技术鉴定”和发展“智能技术”去实现。

技术控制的一般程序是:技术鉴定;技术选择;决策与管理。

科学技术的社会控制,除技术性方式外,还应包括法律政策控制、文化控制以及伦理控制等各种“硬”“软”控制方式。

科技、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

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反思

人与自然之间的对象性关系:一方面,自然界作为先于人类的存在的各种客观条件,制约着人类活动的方式及限度;另一方面,人类根据自身的能力和需要,不断地改变着自然界,使自然界打上人的烙印。

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形态

〈一〉屈从和顺应自然

〈二〉利用和强化自然

〈三〉控制和改造自然

二、人类中心主义

〈一〉人类中心主义的由来

人类中心主义,又称人类中心论,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主张以人为自然界中心的观点。其思想实质是:把人看做宇宙的主宰和绝对支配者,一切从人的利益和需要出发来处理人与宇宙万物的关系。人类中心主义的文化观念萌芽于人类的自我意识觉醒之际。

工业社会中蔓延、膨胀,成为工业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行动准则和实践理念。

〈二〉人类中心主义的双重效应

三、生态伦理学

〈一〉生态伦理学的起源

〈二〉当代生态伦理学的基本主张

其一,在哲学理念上,生态伦理学坚持人与自然统一的整体论观点。

其二,在伦理观念上,将人伦关系的行为规范扩展、延伸到整个自然界。

其三,生态伦理学更为强调实践性。

〈三〉对生态伦理学的基本评价

四、马克思、恩格斯论人与自然的对象性关系

〈一〉生产劳动是沟通主体和客体的桥梁和纽带

〈二〉人是能动与受动的统一

〈三〉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条件和途径

首先,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和思想观念的更新是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前提。

其次,要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还必须转换人们的价值观念。

再次,建立先进的社会制度和社会关系。

第二节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战略

一、可持续发展理论与战略的形成

〈一〉传统工业化道路的弊端

其一,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破坏了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关系。

其二,个别国家和地区经济的增长损害了全球整体的共同发展。

其三,当代人的经济发展危害了后代人的发展。

〈二〉可持续发展理论与战略的产生

〈三〉可持续发展理论与战略的基本内容

可持续发展理论是一种全新的发展观。其一,它所关注的是人类社会的长久的、连续性的存在和发展。其二,可持续发展理论突破了纯粹经济发展的狭隘界限,具有丰富和全新的内涵,指的是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可持续发展理论包含三层意思:其一,它是一个着眼于未来的战略;其二,它是一个整体战略。其三,它是以人为中心的战略。

二、可持续发展持续战略要解决的基本矛盾

〈一〉发展与保护环境之间的矛盾及其解决方式

首先,应该转变人们的发展观念,即从狭义的经济增长观转化到以人为中心的经济、政治、文化、环境共同进步的新的发展观。

其次,以当代科学技术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其三,建立很必要的社会调控体系。

〈二〉一国利益与国际社会整体利益的矛盾及其解决方式

其一,建立有关资源和环境保护的国际公约。

其二,进行国际间的科学技术交流和合作。

其三,订立各国自愿遵守的道德契约。

三、国家主导的社会调控体系

〈一〉调控目标

以国家为主导的社会调控体系,其目标和任务就是在整个社会建立调节机制、控制机制和约束机制,对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与环境的关系做出正确的引导和规范,使经济、社会、环境的关系逐步趋于相互协调,从而达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

1、调控目标建立的依据

从理论上讲,调控体系的目标是以新的发展观为其依据的。

2、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体系

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体系是以全方位提高人的生活质量为基本的评价尺度而对社会系统的运行方向和目标所做的庙宇和期盼,其中包括构成社会系统各个要素的存在状态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二〉调控手段

其一,规划。

其二,强化对可持续发展的行政干预。

其三,建立健全有关可持续发展的法律体系。

其四,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教育体系。

其五,营造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舆论氛围。

其六,建立国际性的合作关系。

〈三〉调控前景

1、提高科学技术水平,并控制其发展方向,是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的必要前提。2、先进的经济和政治制度是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基础。

第三节知识经济与生态文明

一、生态文明是对工业文明的扬弃

生态文明时代具有崭新的文化观念。

生态文明以生态技术作为生产体系的基础。

生态文明时代具有全机关报的经济观念和经济行为。二、知识经济是生态文明的现实基础〈一〉当代科技革命与知识经济的到来〈二〉知识经济的内涵和特征

知识经济就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应用之上的经济。

其一,知识是生产的最基本要素。

其二,以知识密集型的产业群体为基础。

其三,服务业的地痊和作用增大。

〈三〉知识经济的社会效应

对生产方式的影响。

对政治的影响。

对生活方式的影响。

对思维方式的影响。

〈四〉生态文明的现实经济基础

从生产方式看,知识经济是信纸型经济,它注意通过提高经济的质量、发送经济的结构,而不是靠扩大经济规模、加大资源使用量等非乔力因素来推动经济的发展。

从消费方式看,在知识经济下,科学技术将成为新的消费需求的制造者,它通过抖动更多、更新和高层次的新需要,更新人类的消费方式,为经济持续增长流入活力。

2016自然辩证法题库

2016自然辩证法题库总目录 第一部分 1、如何理解科学活动中的“判决性实验” 2、科学技术的目标:人类福利或国家利益? 3、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哲学意义 4、关于科学测量的认识论问题—测量仪器能否真实反映客观状况 5、爱因斯坦与哥本哈根学派的争论的哲学意义 6、生存权是否应从人类扩展到动物界? 7、技术自主性(一.16) 8、科学发展的渐进与革命共存 9、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关系 10、科学研究中的马太效应(三29) 11、理论的评价——科学家接受一种科学理论的依据是什么? 12、美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13、人类是否应该敬畏自然?(二31、三5、四12) 14、为什么中国没有出现近代科学? 15、近代科学为什么产生在西方? 16、技术的社会构建(一7、二24) 第二部分 1、什么是科学?什么是技术?科学和技术的本质特征是什么?(四1、2) 2、科学与技术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弄清它们之间的关系有什么意义?(四1、2) 3、为什么用科学革命来表征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 4、辩证自然观产生的自然科学基础有哪些? 5、整体和部分有什么关系,怎样来理解整体既是部分的加和又不是它的各个部分的加和,为什么会出现整体大于部分 之和的情况? 6、什么是事物的整体性,整体观念对我们认识自然、认识社会和实际工作有什么现实意义? 7、运动,变化和演化有什么关系,演化的观点对我们认识社会有什么现实意义? 8、物质系统进化必须有外部条件,为什么又说系统是自组织的? 9、对人与自然的关系应该有怎样的看法?什么是正确的人工自然观? 10、你认为人类能否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能否向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发展,请陈述你的理由。 11、有人说认识客体是不依赖于认识主体的,这种说法错在什么地方? 12、有人说科学始于问题,有人说科学始于观察,试评述这两种说法。(二 32) 13、怎样正确对待和运用科研选题的五个原则,能否说创新性原则是科研选题的最主要原则?或需要性原则是最主 要的原则?为什么?(三11四34、) 14、科学事实、客观事实、经验事实有哪些区别和联系?(四 13) 15、怎样认识和对待实验和观察中出现的机遇?(四35) 16、为什么说归纳法有可靠性又有或然性? 17、科学符号对科学发展有什么意义? 18、为什么在科学研究中要用理想化模型,怎样运用理想化模型? 19、有人说在严密的科学中不应当有幻想和猜测的成分,你对此持何看法?20、探索复杂性与简单性的主要区别是什么?为什么说探索简单性的思维方法无助于解决复杂性问题? 21、有人说“负反馈是有益的,正反馈是有害的”,试分析这一观点。 22、有人说在科学发展中科学实验比科学理论更重要,有人说理论比实验更重要,试具体分析这两种说法。(四 23) 23、试结合本专业特点阐述范式在科学发展中的作用。

自然辩证法试卷

一、简述题(每小题7分,共计35分) 1.请简述唯物论自然观的主要内容。 答:唯物论自然观的基本思想是:世界是由物质及其现象所构成的;人的正确思想是对物及其物质现象的反映。(4分)衡量或判断一个思想是否是真理的标准就是:这一思想是否客观准确地反映了物质及其现象的真实情况。(3分) 2.对科学命题的证实为何是不可能的? 答:因为构成科学理论的命题是无时空限制的全称命题,其外延所指称的分子对象是无穷的,(4分)人们不可能用有限的经验现象去证实一个指向无限时空和无穷分子对象的命题。(3分) 3. 请简述人类生态危机的根源及其解决办法。 答:生态危机根源于人类所持的绝对中心主义认识论及其行为模式:把人从自然界分离出来当作“改造者”,是典型的人类绝对中心主义的表现,视万物为“白云苍狗”,一切为了人的需要,彻底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平衡。人类在动物谱系中扮演了一个贪婪而无节制的物种角色。(2分)但是,另一方面,人类的思维及其行为特征又不可能不是自我指向的,故而,人类又不可能不以自我为中心,在此情形之下,我们只能通过自我反省而选择一个相对中心主义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2分)解决之道是:大智若愚,人对自然作用一分自然也对人反作用一分。“克己复礼”,修复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克己,指克制人类的不恰当的欲望;礼,是指自然界的秩序。寻求替代能源。共同行动。(3分) 4. 请简述技术哲学的主要思想内容。 答:对于发明者来讲,技术就是他生命力量的象征,是生命智慧的确证;技术本身就是目的,因为他在发明感受到了此在不同于历史中的彼岸,生命就是每分每秒,发明让他感受到了存在的意义与快乐。发明使他超越了历史,他达到了一个前人不曾达到的智慧高峰,他因此成为了技术史上的一座高峰。(1分)(1).首先,人是动物谱系中的一个分支。动物与自然的关系,也适合于人与自然的关系。动物与自然的关系是通过自己的身体直接与自然发生关系。人,则不同,人是通过制造工具与自然发生关系;人将自然物质转化成自己的身体部分的外部设备。(1分)(2).动物是通过自己身机能的进化来获得与其他物种的竞争关系;而人则是通过“代具”——工具系统,来获得进化的力量。技术进化,即表现为工具系统的改进、更新和代替,从青铜器、铁器刀具到枪支、原子弹等等,工具系统体现了人的智慧水平的代际提高。技术进化,实际上就是人作为动物谱系的分支系统的进化。(1分)(3).技术进化是围绕着一个由某种特定技术的具体化而产生的平衡点,即达到一个相对稳定状态。技术是由相互关联的技术事件构成的集群。技术创新具有集群特征。(1分)(4).技术具有时间性、历史性、自我理解特性和实际功利性。时间性,即是说,过去的技术并不属于此刻的我,我的发明或创新是对前辈智慧的替代力量,我是历史长河中的一座山峰,后人必须从我这里超越过去。我的技术既是历史的绵延,也是技术史的改写者,是对过去的超越,是未来的起点。自我理解特性,即我的技术即能为他人所理解和应用,改善他人的生活,为他人创造了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我不仅享受到了作为创造者的快乐,我也享受到了作为创造者的那种交换权力(收入回报)。(1分)(5).普罗米修斯原则代表着技术为人类造福的积极因素;而厄庇墨透斯代表着技术的负面因素。法国思想家贝尔纳·斯蒂格勒(Bernard Stiegler)认为,厄庇墨透斯代表遗忘、造成过失、欠思考、愚蠢等;普罗米修斯代表沉思、反思、智慧。(1分)(6).人类是双重过失——遗忘和盗窃的产物.人类早期阶段是圆满的起源,然后是沉沦.人类缺乏动物的原始性生理缺陷,所以才需要技术来弥补。(1分) 5. 请简述科学共同体的作用。 答:近代科学具有群体特征,科学是由一群人围绕着共同的兴趣与领域,进行探索未知

研究生自然辩证法考试题目及答案

自然辩证法复习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科学的三种类别。3′ 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 2、科学技术的三种哲学反思。3′ 对科学进行辩护-捍卫科学;对科学进行批判-质疑科学;对科学进行审度-必要的转换 3、《自然辩证法》的学科内容和知识体系。4′ (1)自然观是人们对自然界的总体看法。它是从整体上研究自然界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根本观点。 (2)科学技术观是人们对科学技术的总体看法。它是从整体上概括科学技术及其发展规律的根本观点。 (3)科学技术方法论是人们对科学技术所运用的认识和实践方法的哲学概括。它是关于科学技术研究中常用的一般方法的规律性理论。 (4)科学技术社会论是人们对科学技术的哲学反思。它是关于科学技术性质、作用(正、负)及其发展规律以及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的总观点。 4、《自然辩证法》的学科由来和学科性质。2′ (1)由来:自然辩证法的历史源远流长,其萌芽形态可以上溯到古希腊的自然哲学,但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则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9世纪下半叶共同创立的。自然辩证法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历史发展及其基本成就的科学总结,特别是十九世纪中后期自然科学最新发展和最新成就的科学总结,同时也是恩格斯本人多年刻苦学习和精心研究自然科学的科学总结。有关《自然辩证法》的材料是恩格斯1873─1886年这一时期写成的。整部著作没有写完,并且在恩格斯生前没有发表过。 (2)性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相交叉的哲学性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 5、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三种类型。3′ 系统层次观,进化历史观,持续发展观 6、系统的基本特点。4′

整体性;层次性;有序性;动态性 7、“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8、科学和技术的本质特征。2′ 科学:人对自然的理论关系、一般生产力。 技术:人对自然的实践关系、直接生产力。 9、四大产业体系的分类。4′ (1)第一产业体系(农、林、牧、畜、渔); (2)第二产业体系(制造、采掘、建筑、运输); (3)第三产业体系(通信、商业、金融、医疗、饮食、公共服务); (4)第四产业体系(科学、文化、教育、咨询) 10、科学的五大解释。5′ (1)知识体系:发展着的认识 (2)认识活动:科学研究活动 (3)社会建制:科学家共同体 (4)思维方式:科学方法 (5)精神气质:科学精神 11、作为知识体系的科学的内容。4′ 科学事实、科学定律、科学假说、科学理论 12、科研选题的四个原则。4′ 需要性原则,创造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可行性原则 13、获取科学事实的主要方法。2′ 科学观察方法;科学实验方法 14、科学实验的主要方法。4′ (1)纯化和简化研究对象(减法实验):与隔离有关。 (2)强化和激化研究对象(加法实验)。 (3)再现和重演自然过程(过程模拟实验,乘法实验1)。 (4)替代物理过程和数学关系(结构模拟实验,乘法实验2) 15、整理科学事实的主要方法。4′

自然辩证法考题参考

说明:题目及答案仅供参考,请大家务必注意!理科硕士研究生00年题目 《自然辩证法概论》试题〈A卷〉 1.指出下列说法中的错误项。 A "自然辩证法"一词可以指恩格斯的一本著作 B "自然辩证法;一词可以指以自然科学和自然界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 C "自然辩证法一词可以指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技术哲学 D自然辩证法"一词可以指唯物辩证法 2.对著名科学家的哲学倾向进行分析,宜采用的方法是 A·将其置于职业哲学家派别之内B·将其思想分为好和坏的两个方面 c.从中总结出己知的哲学道理 D.非A非B非C 3·将金字塔模型〈科学界分层〉与鸭梨状模型(社会分层)相比较,哪种说法不正确? A.科学界分层的金字塔模型,也可以演变成鸭梨状模型 B·社会分层中的上层人士所占比例远大于科学界分层中的上层人士所占比例 C.金字塔模型反映了科学研究的艰巨性和高度创造性 D根据金字塔模型从科学界中提前鉴别出未来的精英人士,是困难的4矛斗学革命结构理论认为,科学区别于前科学之处在于 A.有范型 B.无范型 C.描述实在 D.不描述实在 5.科学兴隆期是指 A·某国占据世界科学活动中心地位的时间B.某国科学大发展的时棚C 1978年以来中国科学的发展阶段D文艺复兴以来世界科学事业的发展 6.洋务运动科技引进的首要内容是 A.科技翻译 B.科技教育 C.军用技术 D.民用技术 7.是否具有可检验性,可以用来区分科学与 A.宗教 B.艺术 C.文学 D.亦A亦B亦C 8.导出科学发展的指数规律的基本假定是 A.科学的发展同前一代人遗留下的知识量成比例 B·某时期科学发展速度与《天体运行论》的出版时间至该时期的距离平方成正比C.科学按几何级数发展D.A+B+C 9.罗素火鸡是对归纳原理的 A.质疑 B.支持 C.论证 D.辩护 10.科学发展的指数规律中科学知识量的指标是 A科学书籍数B科研论文数C科学期刊种类数D重大科学成果数 11 检验蕴涵是 A·理论经过实验检验所得结果包含的内容B·观察结果所包含的理论观点 c.从理论命题演绎出的可供经验检验的单称命题 D.非A非B非C 12.提出对未来科学中心属于社会主义的东方大陆"观战的依据是???? A.科学文化的特长周期涨落现象B·"红灯理论" c.科学设法与社会制度的对应 D.A+B+C 13.关于盖森事件,哪种说法不正确? A盖森在科学史大会上提交了"牛顿力学的社会经济根源"的论文 B.盖森的论文向西方介绍了马克思主义 c.盖森的论文开辟了科学史"外在论"研究的先河 D.盖森的悲剧是社会主义国家的特例 14.亨普耳悖论是指?(A+B) A.关于确证的四个信念放在一起有问题 B.渡鸦悖论 c.关子确证的四个信念放在一起没有问题 D.A+C 15.以下哪种说法不正确? A.科学知识在本质是共同体的产物 B.范式是特定科学共同体的信念和准则 C.科学共同体是科学评价和理论选择的客观准则的象征 D.科学家个体是推动科学发展的主体 16.库恩的范式包括 A.基本的科学理论 B.形而上学假定 C.解难题的示范方法 D. A+B+C 17.关于科学家角色的意义,以下哪种说法不正确? A.科学家是一个独立的社会群体 B.科学家角色的出现是有持续性的科学活动的标志 C,鲁班是中国科学家角色的雏形D.科学家角色的职业化使角色更成熟、稳定 18.科学家角色的职业化最早出现在 A.美国 B.德国 C.法国 D.英国 19.一个检验蕴涵被确证,意味着自之导出的全称命题 A.被否证 B.被确证 C.被证明 D.非A非B 20.《科学家在社会中的角色》的作者是 A.默顿 B.本·戴维 C.科尔 D.贝尔纳 21."大科学时代"的涵义是 A.职业科学家人数日益增多 B.科学日益社会化,社会日益科学化 C.科学的研究规模日益扩大 D.科学的研究对象日益复杂 22.默顿提出的科学家的四条社会规范中不包括(还有一个是无私利主义) A.普遍主义 B.公有主义 C.自由主义 D.有条理的怀疑主义 23.批判理性主义的科学增长模式是 A.猜想·反驳模式 B.实证式模式 C.归纳式模式 D.非A非B非C 24.关于科学界中的内部分层,以下哪种说法不正确? A?? A.分层意味着科学家阶层在整个全社会中的职业声望存在悬殊 B.分层说明科学界内部存在不平等现象 C.分层与科学界的马太效应有内存关系 D.无论用什么指标衡量,分层模型都是呈金字塔型 25.基础研究的先导性特点说明,基础研究经济效益的获得是 A.不可能的 B.必然的 C.直接的 D.间接的 26.可检验度取决于命题的 A.普遍性B精确性 C.冒被证伪风险性 D.亦A亦B亦C 27.科学界内部的互动之根本目的在于: A.获取学术信息 B.得到奖金 C.获得承认 D.促进科学事业发展 28.如何从根本上防范和控制科学界内部的越轨行为? A.加强社会舆论监督 B.提高科学家的个人道德水准 C.将科学与法律密切配合 D.建立、规范科学界内部的自我控制之机制 29.批判理性主义认为,科学的最主要特征在于,它是 A.分门别类的学问 B.可证实性 C.可证伪性 D.亦A亦B 30.以下哪种说法正确??? A.科学共同体运行的特有机制是:发现→评价→奖励 B.科学共同体中不包括非组织化、非正式化的科学群体 C.无形学院与科学学派是无法交叉的' D.不同层次的科学共同体的规范是不相包融的 31.哥本哈根学派的领袖是 A.爱因斯坦 B.尼尔斯。玻尔 C.泡利 D.海森伯 32.关于优先权之争,哪种说法不正确? A.科学家争夺优先权是科学体制的动力机制 B.优先权之争是人类天性在科学界中的反映 c.优先权之争是科学体制本身高度强调创造性带来的产物 D.学术承认和荣誉是科学家从体制方面获得的最主要的报酬

2017自然辩证法考试试题及答案

1.什么是技术创新?它有哪些机制? 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不同于技术发明,它主要是指技术成果在商业上的首次成功应用。技术创新包含技术成果的商业化和产业化,它是技术进步的基本形式。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是当前我国科技界和产业界关注的焦点所在,国家创新系统是市场经济架构下企业从事技术创新活动的环境。 技术创新的机制 技术创新的机制分为两个层次:国家层次是指国家创新体系,它主要是从国家竞争力考虑;企业层次主要是指,企业在其内部和外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通过创新建立相应的组织结构,并对社会经济发挥作用的机理和原理,它主要是从企业竞争力考虑。 2.怎样正确地理解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和关系,谈谈你对中国可持续发展之路 的想法。 (1)人与自然的三重矛盾关系 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承载力的有限性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矛盾关系;尊重自然的价值与尊重人类发展权利的矛盾关系;技术开发与自然保护的矛盾关系。 (2)人与自然的关系 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我们面对的现实世界,就是由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双方组成的矛盾统一体,两者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人与自然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人类的存在和发展,一刻也离不开自然,必然要通过生产劳动同自然进行物质、能量的交换。与此同时,人与自然之间又是相互对立的。人类为了更好地生存和发展,总是要不断地否定自然界的自然状态,并改变它;而自然界又竭力地否定人,力求恢复到自然状态。人与自然之间这种否定与反否定,改变与反改变的关系,实际上就是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如果对这两种″作用″的关系处理得不好,极易造成人与自然之间失衡。 中国和世界正处在关键的十字路口。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源消耗以及随之产生的废物也大幅度增长,为了取得长期的经济增长,中国必须找到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中国的环境恶化很严重,加上庞大的人口和前所未有的经济发展,这些都对中国走向可持续发展形成了重大障碍。这些都导致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性:(一)人口方面的挑战(二)资源方面的挑战(三)生态环境方面的1、自然生态环境破坏日趋严峻2、自然生态环境污染日趋严峻:(1)水污染严重2)大气污染严重(3)土地污染严重(4)固体废物问题严重(5)噪声污染(6)电磁污染(7)光污染(8)热污染 在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首先要改变观念,科学认识自然,掌握自然规律,顺应自然发展,科学地协调、改造自然,善待自然,改变过去那种“先发展,后治理”的老路;其次要珍惜资源,节约资源;最后要唤起公众可持续发展意识,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自然观。 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中国的必然选择,但这条道路同时是十分艰难的,首先经济实力薄弱是一大障碍,其次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新科学技术的支持,要达到这一点尚需长期努力,最后是地区发展的不平衡,尤其是西部地区水土流失等生态恶化现象更加严重。虽然有上述不足,但我们同时要看到,只要中国政府坚持发挥主导作用,充分运用科技力量,最广泛地动员公众参与,再加上国际社会的有力支持,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增长方式转变和科技进步的支持,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前景是光明的 3.什么是科学精神?举例说明它的重要性。 科学精神是指从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成果中所显示出来的科学本身所独有的一种精神气质,以及与之相应的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它是科学价值的核心。科学精神有广泛而深刻的涵义,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自然辩证法考试题目及答案

仅供参考 版权归医学院2007级硕士研究生所有 1 自然辩证法资料 1.自然辩证法的形成与发展 1、古代自然哲学 包括:(1)原始形态的朴素自然的自然观,如:神话形态的自然观,巫术形态的自然观; (2)理性形态的自然观,如:中国古代的周易,道,元气论,阴阳五行学说,古希腊哲学。 古代的中国,印度,埃及,巴比伦和希腊等都曾创造了人类最早的文明,但是当时并没有形成独立的自然科学,人类以自然哲学的形式反映了对自然界自发的唯物主义和朴素辨证法的认识.古代自然哲学的产生,标志着人类终于开始运用自己的理论思维去探索自然界的本质和规律,孕育了许多在以后科学发展中得到证实的天才预见. “在希腊哲学的多种多样形式中,差不多可以找到以后各种观点的胚胎,萌芽” 2、欧洲中世纪的自然观 以神学和宗教为主要形式,在这段时期内,人们经历着理性与信仰的战争,人匍匐在人造的神脚下,哲学是神学的婢女,理性为信仰服务。这段时期也是理性与信仰共存的时期,也有理性的战斗,如伟大的奥卡姆剃刀认为,只有自明知识和证据知识才是真正的知识,知识不依赖于权威。中世纪的自然观被宗教和神学黑暗的统治着。 3、近代自然观:包括机械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论。

到15世纪,产生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出现了文艺复兴运动,开始了近代自然科学振兴的伟大历史时代。1543年哥白尼的《天体运动论》,1687年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理论》以及经典力学为代表的近代自然科学,不仅摆脱了神学的束缚,也克服了古代自然哲学的缺陷,它把自然科学建立在观察试验的基础上,并把观察实验方法和逻辑方法,数学方法结合起来,使自然科学在17和18世纪获得重大的进展。在近代自然科学的基础上形成了机械论自然观,这种自然观把宇宙看成是一架巨大的机器,宇宙中的一切都是按机械决定论的原则发生因果关系,其特点就是“自然界绝对不变这样一个见解”。因此,是一种形而上学和机械论的自然观。 18世纪下半叶开始,发生了由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发展的第一次工业革命,科学技术进入全面发展时期。自然科学从搜集经验材料阶段开始进入对这些材料进行理论概括的阶段,它的长久打开了形而上学机械论自然观的一个个缺口,一次人类自然观的历史变革来临了。 4、现代自然观:以辩证法为形态,在继续进化之中。 19世纪30年代到70年代,自然科学的三大理论的发现(进化论,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定律)深刻的揭示出自然界的辩证性质。马克思和恩格斯科学的总结和概括了当时自然科学和技术发展的最新成就,批判地继承了哲学史上的宝贵遗产和人类文明史中的一切有价值的成功,特别是吸收了黑格尔哲学中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在建立和完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过程中创立了自然辩证法。自然辩证法的创立是人类自然观、科学技术方法论和科学技术观发展历史中划时代的变革。 5. 自然辩证法的丰富发展 (1) 列宁对自然辩证法的丰富和发展 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列宁总结这一时期自然科学的新成就,特别是物理学的一系列成就给哲学思想领域带来的深刻影响, 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哲学笔记》等著作中精辟的回答了这些问题,丰富和发展了自然辩证法.

自然辩证法试题答案

1.从各自所学的专业来谈为什么要学习自然辩证法,将对你的科学研究有何帮助?其意义 是什么? 一为什么要学:数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与自然辩证法有着密切联系.自然辩证法为数学 理论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而数学理论的研究和学习有利于自然辩证法的发展.作为数学教师,应掌握自然辩证法原理,并将其应用于教学.这样能使学生了解数学理论的发展规律,加深对数学知识的透彻理解,掌握数学学科的精髓,更能激起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帮助:数学发展的历史表明,数学愈向前发展,数学探索的难度就愈大,就愈需要更 加准确的计算。更加精密的实验仪器和更加高超的哲学武器。进行创造性、探索性的数学研究工作,必须借助于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思维。唯物辩证法是人类认识世界的最高度的概括,但它并不能自动地解决具体的数学问题,这里关键是要真正通晓唯物辩证法,勇于实践、善于探索,解决数学中的疑难问题。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数学研究方向的正确性。用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指导数学学习,有利于帮助提高辩证分析能力,理解数学系统关系的整体性。这种数学整体性的修养,有利于获得哲学观点和数学知识,同时,它也是发展思维结构整体性的基础。从事数学学习、研究与应用的人们应当成为辩证唯物主义者。数学作为人民生产活动知识的结晶,在人类历史上是一种起推动作用的力量,它在本质是同宗教蒙昧和唯心主义对立而同辩证唯物主义紧密相联的。它为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提供了与日剧增的新材料,证明了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的正确数学是自然科学的一部分。数学工作者要想取得成功,首先必须自觉地学习和运用唯物辩证法这一锐利的思想武器,坚持唯物主义的理论,排除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对数学研究的阻碍,在科学实践中捍卫和发展辩证唯物主义的哲学。当然,在这一过程中,也应划清一些界限:一是把数学性质的问题同哲学性质的问题区分开来,既要强调用唯物辩证法来指导,又不要搞“代替论”;二是要正确区分社会历史观与自然观,既要看到人们由于受社会的影响而存在唯心史观,又要看到大多数人在自己的数学研究中会自觉地存在唯物主义的倾向,努力把唯物辩证法这种高度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运用到自己的数学研究中去,指导和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 三意义:研究生的学习和本科生的学习有很大的不同。本科生更多的是学习书本上的知 识,主要是学习基本的、理论性的知识,这是为了打好基础为以后进一步的学习或是工作做准备。而研究生的学习则是把学习和实践有效地结合起来,用课堂上学习的理论知识指导实践,同时又反过来用实践的结果去检验书本上学到的知识。理论指导实践,实践检验理论,在学习过程中让动脑能力和动手能力同时得到锻炼。作为一名研究生,除了基本的学习能力外,还必须要拥有一定的动手能力。因此,为了成为一名合格的研究生,我们要把学习和实践很好地结合起来,锻炼自己具备独立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而自然辩证法正是系统地介绍如何进行科学研究以及如何将自然科学的一般原理应用在科学研究过程中的一般方法。通过对自然辩证法的学习,使我们不再僵化思维,呆板地学习,而是用哲学的思想指导我们的学习和实践,有效地、合理地、巧妙地把自然科学的一般原理运用在我们的学习和实践过程当中。每一门科学都有一个哲学概括,自然科学的哲学概括就是自然辩证法,数学作为自然科学的一支,其罗辑的严密性、高度的抽象性、应用的广泛性, 决定了与哲学有着更为密切的联系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数学作为科学技术中的重要代表,其发展进程即体现了社会的发展进程。 2.在近代自然科学产生阶段,人类在自然观和方法论方面有什么样的局限性?为什么会造 成这种情况?

自然辩证法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考4道,5分每题) 1、自然辩证法:自然辩证法是关于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一般规律,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的科学。 2、系统:系统是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组成的,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整体。 3、涨落:由大量相互作用的子系统所构成的体系,总是经常不断地受到来自系统内部和外部环境的扰动,扰动会使得系统在某个时刻,某个局部的空间范围内产生对客观状态的微小偏离,这种微小的偏离就叫做涨落。 4、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是指从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成果中所显示出来的科学本身所独有的一种精神气质,以及和之相应的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它是科学价值的核心。 5、科学事实:科学事实是科学认识主体关于客观存在的、个别的事物(事件、现象、过程、关系等)的真实描述或判断,其逻辑形式是单称命题。 6、科学语言:科学语言是在科学研究过程中从日常语言(自然语言——它一般地描述人们的感觉、经验和内心的感受)中提炼出来的,自然语言是它的基础。 7、科学问题:科学问题(Problem)是指科学认识过程中需要回答而在当时的知识背景下又无法解决的矛盾。科学问题的提出是有条件的,和它提出时的知识背景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它是时代的产物。 8、科学假说:科学假说是根据已有的科学知识和新的科学事实,对所研究的问题作出的猜测性说明和尝试性解答。科学假说是自然科学理论思维的一种重要形式。 9、科学共同体:所谓科学共同体是指某一特定研究领域中持有共同观点、理论和方法的科学家集团。这一科学家集团的成员受到过大体相同的教育和训练,因而有共同的探索目标和评判标准。 10、类比:类比方法是指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在一系列性质、关系或功能方面的相似,从已知其中一个(或一类)对象具有其他的性质、关系或功能,推出另一个(或另一类)对象也具有同样的其他性质、关系或功能的方法。 11、灵感:灵感通常是指突然出现的一种具有创新性认识内容的模糊观念,它之所以令人感到神秘,主要是因为它的出现不是事先就意料到的,而是突然到来的。 12、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强调可持续发展是长期的、全局的、支持全球人类持续进步的道路。 13、发散思维:所谓发散思维,是指在解决问题时,思维能不拘一格地从已有的信息中尽可能扩展开去,朝着各种方向去探索各种不同的解决途径和答案。 14.对称性破缺:原来具有较高对称性的系统出现不对称因素,其对称程度自发降低,这种现象叫做对称性自发破缺。 二、简答题(考5道,8分每题,重点:2、4、6、7、10、11、16、17、18) 1、自然辩证法的学科内容 自然辩证法的学科内容: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科学观和科学方法论、技术观和技术方法论、科学技术和社会。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三种自然观;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发展。 科学观和科学方法论:科学的本质,科学认识的过程;形成科学理论的一般方法;科学理论的评价和检验;科学理论的发展。 技术观和技术方法论:技术的本质和结构;技术认识和技术方法;技术价值和技术社会观;技术创新和高技术产业化。 科学技术和社会:科学技术的社会建制;科学技术的社会运行;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及其和中国现代化的关系。 2、系统思维方式的含义及其基本思路 (1)定义所谓系统思维方式,是把对象当做一个系统的整体加以思考的思维方式,它根据系统的性质、关系、结构,把对象的各个组成要素有机地组织起来构成模型,研究系统的功能和行为,具有整体性、综合性、定量化和精确化的特征。 (2)系统思维方式的思路这种思维方式认识对象的基本思路是: 第一,把对象作为其构成要素以一定的联系组成的结构和功能的统一整体(系统)来考察,从整体、部分、环境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依赖的关系中揭示对象的整体性质和运动规律。它首先从整体

北京大学 研究生 自然辩证法 考试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 1. 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亚理士多德 句中的“师”是指柏拉图 2. “自然说数学语言,这个语言的字母和符号是角、圆和直线。”这句话表达了自然数学 化的思想,说这句话的人是伽利略。 科学数学化的开端是伽利略, 先河是毕达哥拉斯。 3. 提出“万物本源是水”的古希腊哲学家是:泰勒斯。 4. 古希腊自然哲学的最高成就是: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和现代科学最接近的古代学说)。 5. 被称为“近代科学之父的科学家”是:伽利略。 6. 提出“整体大于部分之和”(整体凸现规律,系统科学的第一原理)的哲学家是:亚里 士多德。 7. 较好地解决了热力学第二定律和生物进化论的矛盾的是:普里高津的耗散结构理论。 8. 用电路装置模拟地下水属于什么模拟:C A. 物理模拟 B. 过程模拟 C. 数学(数量)模拟 D. 功能模拟 ∵物理模拟=过程模拟,数学模拟是两者数量关系上接近,水流方程和电磁场的相似,仿生属于功能模拟。 9. 下列说法最好地表达了鸭兔图实验结果的是:观察渗透理论(概括面广,表达较温和) 理论决定着我们能观察到说什么。——爱因斯坦(太绝对) 10. 《自然辩证法概论》属于什么学科?科学技术哲学 11. 被恩格斯称为“在僵化的形而上学自然观上打开第一个缺口”的自然科学成就是:(18 世纪)星云假说 12. “科学始于问题”是由谁的观点?波普尔(英) 13. 核能的预言、发现、开发和利用过程表明,在现代社会:科学往往走在生产和技术的 前面。(核能是这样,其他不一定) 质能关系式在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时已经提出,E=mc2 14. 信息论的创立者:申农(美) 系统论——贝塔朗菲(奥地利)控制论——维纳(美) 耗散论——普里高津(比利时) 15. 属于经验论者的哲学家是:弗朗西斯·培根

自然辩证法题目集锦及其答案范文

1.如何理解自然辩证法的科学性质和研究对象。P1 P3 2.阐述自然辨证法研究的基本内容。P4 3.试述自然辩证法的创立和发展过程。P8 4.结合所学专业或工作实际,谈谈学习和研究自然辩证法的现实意义。P11 1.古代希腊和古代中国自然哲学取得了哪些重要成就? 古代朴素自然观有什么特点P19 P23 2.古代希腊的科学技术取得了哪些成就?古代中国科学技术的主要成就,表现在哪些方面?P19 3.宗教神学自然观是怎样描绘自然界的?为什么说它的出现在自然观发展史上是一种倒退P24 4.为什么说近代自然科学在普遍革命中诞生?论述形而上学自然观产生的历史倒退的历史必然性P26 P28 5.试述辨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产生的自然科学基础,它的基础思想是什么?P31 P32 6.为什么说物理学革命丰富和发展了辨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现代自然科学又在哪些方面进一步做出了丰富和发展?P32 P34 1.为什么说自然界的物质形态既是多样的又是统一的? P39 2.如何理解自然界的物质的无限可行性?P42 3.如何理解自然界系统的普遍性?它有哪些类型和基本特征?P43P44P45 4.非生命界有哪些物质层次?它们有何基本特征?P47P50P52 5.如何理解自然界层次结构的规律性?P53 1.宇宙,恒星和地球是怎样起源和演化的?如何理解生命的起源和生物进化?自然界的演化过程说明了什么?P56P57P58P59 2.为什么说自然界的形式是多样性和统一性的?P60P62 3.为什么非生命界的运动的基本矛盾及其表现?生物进化的动力是什么?P63P64 4.如何理解自然界演化形式的矛盾性?突变和渐变的关系如何?P63P64 5.如何理解自然界演化过程的矛盾性?什么是可逆过程和不可逆过程?P68 6.如何理解自然界演化方向的矛盾性?进化与退化的关系及其关系?P70 7.如何理解自然界演化发展的自组织性?以及有序与无序及其关系P72 8.什么是守恒原理?自然界运动转化的普遍性及其意义何在?P74P76 9.自然界物质运动的矛盾有哪些?如何理解其运动发展的规律性? 1.什么是天然,自然,人化自然和人工自然?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P81P83 2.如何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P84 3.如何理解生态自然观的自然基础,社会基础和科学基础?P87P92P974.试述生态自然观的特征和基本思想?P99P101 5.怎样才能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P102 6.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原则是什么?P106 7.结合所学专业或工作实际,分析阐述我国深化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现实意义?P109 1.如何理解科学的含义?它有哪些本质特征和基本属性?现代科学的分类如何?P113P114P116P117 2.阐述推动自然科学发展的内部动力P119 3.关于科学发展的模式有哪些代表性的观点?P1254.如何理解科学发展的规律性?P127 5.现代科学发展的主要趋势表现在哪些方面?P1291.科研课题的一般步骤是什么?应遵守哪些重要的原则?如何评价科研选题》?必要时如何转化课题?P138P139P142 2.科学研究的经验层次的基本方法有哪些?各自有什么特点类型和作用?科学观察和科学实验P146P151 3.科学观察应遵循的哪些重要原则?恩格斯的“双重验证”思想对于感性的科学认识活动有何意义?P147P154 4.什么是科学机遇?它有何特点和作用,如何捕捉科学机遇?P157P159 5.科学研究的理论层次的常见方法有哪些?有何特点和作用?P160-P171 6.什么是科学假说?它是如何形成的?假说向理论转化的主要标志是什么? 7.什么是科学理论?它有何特征和功能?构建科学理论有哪些方法?评价科学理论的标准是什么?P174P175P177P178 8.结合做学专业或工作实际,分析阐述科学方法论(或某一种科学方法)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或在科学发展中的作用) 1.系统科学的基本方法有哪些》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P189 2.什么是自组织理论?自组织理论有哪些?它们之间有何不同?P193P194 1.系统科学的主要理论有哪些?其科学性怎么样? P183 2.系统观饱含了哪些基本概念?它有何显著特征? P183P185 3.什么是系统科学方法?它有何特点和功能?P186P187 1.如何理解技术的含义?它有哪些主要特征?其分类怎么样?P200p202 P204 2.技术发展的基本矛盾和常见模式有哪些?现代技术的发展趋势怎么样?P208 P210 3.什么是创新和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有何特点/P 212 P214 P216

自然辩证法考试题及答案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1、如何理解系统自然观 系统自然观是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发展。它根植于相对论、量子力学、分子生物学和以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耗散结构理论、协同论、突变论、混沌理论等为代表的系统科学的基础之上,为人们描绘出一幅从基本粒子、原子、分子化合物直到人类,从微观领域直至宇观天体系统演化的自组织、自我运动、自我创造的辩证的演化发展的自然图景,深入揭示了自然界的本质和规律,认为“系统”是总的自然界的模型。系统自然观最深层、最基本的内涵,在于它揭示了自然系统不仅存在着,而且演化着;自然系统不仅是确定的,而且会自发地产生不可预测的随机性;自然系统不仅是简单的、线性的,而且是复杂的、非线性的,阐发了自然界是确定性与随机性、简单性与复杂性、线性与非线性的辩证统一的思想。 1. 从存在到演化 以往的自然科学,如牛顿力学、麦克斯韦的电磁场论,包括相对论和量于力学等,所描述的都是可逆过程,表现出时间反演是对称的,未来和过去没有差别。人们对于自然界的认识.也就从认识存在深入到认识演化,即认识到自然界不仅是存在的而且是演化的,并试图在存在和演化之间架起一座桥梁。 2.确定性和随机性的统一 自从1687年牛顿发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以来,确定论观点在自然科学领域一直被奉为正统,以致机械决定论者构造了一个封闭的简单的宇宙模式.认为只要人们找到一个无所不包的宇宙方程,并且知道宇宙的一切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 3、简单性和复杂性的统一 正如人的认识发展道路是从认识简单事物开始一样.近代科学的产生和发展也是从研究简单系统开始的。经典科学研究的对象主要是线性的、解析的、平衡态的、规则的、有序的、确定的、可逆的、可作严格逻辑分析的对象,这本来是合理的、必然的,但也形成一种传统观念,即认为复杂性只存在于生命和社会历史领域,物理世界是简单的。 4、线性和非线性的统一 以往的科学实质上是以线性系统为研究对象的线性科学。数学的发展早已为线性系统的研究提供了包括线性代数、线件微分方程、博立叶分析、线性算子理论和随机过程的线性理论在内的强有力的解析方法和工具。 2、如何理解技术的发展动力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要重视科技创新,重视科技人才的培养,重视科技事业的发展。现代科技每前进一步,都引起社会生产力的深刻变革,特别是本世纪以来,量子力学、相对论等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科学成果,孕育产生了第三次新技术革命,以信息技术和生命科学为核心的当代科学和高技术突飞猛进,使世界生产力的发展产生了革命性的变革。初见端倪的知识经济,更是为社会生产力发展和人类的文明进步开辟广阔的空间,产生了深刻的巨大的影响。总之,科学技术已越来越成为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标志。特别是高新技术,已成为当代人在社会生产力上的制高点。 当今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其核心和关键在于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化。科技创新越来越成为当今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的重要基础与标志,越来越决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进程。如果不能创新,一个民族就能难以兴盛,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因此,在当代历史条件下,要代表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方向,不断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就必须高度重视技术创新和知识创新。认掌握了高新技术的优势,认就掌握了经济和政治竞争的主动权。我国作为独立的社会主义大国,必须在高科技的发展上占有自己的位置。只有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发展高科技,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化,抢占当代先进生产力的制高点,才能代表先进社会生

自然辩证法考试题及答案详解

1、什么是自然辩证法?你认为学习自然辩证法有什么意义? 2、如何理解自然界的辩证运动? 3、试述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内容? 4、系统自然观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举例说明学习系统自然观的意义? 5、生态自然观的基本观点是什么?依据生态自然观的基本观点如何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 6、试述现代科学的本质与特征? 7、科学研究的一般环节是什么?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对你的研究工作有什么指导意义? 8、试述技术的本质、特征与发展的动力什么? 9、试述工程、产业的本质与特征? 10、你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 11、如何理解创新型国家建设? 12、根据创新型人才的素质特点并结合个人专业谈谈如何才能成为创新型人才? 1.什么是自然辩证法?你认为学习自然辩证法有什么意义? 1、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一个分支,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组成部分,自然辩证法也是关于自然界辩证运动的整体认识。 2、自然辩证法强调的是对自然界总的认识而不是对细节的认识,所谓的自然界是广义的自然界,包括天然自然和人化自然(被科学所认识的自然)、人工自然(被技术改造的自然)、社会自然(被产业产出的自然)。自然界的辩证运动包括天然自然转化为人化自然地运动、天然自然(包括人化自然)转化为人工自然的运动、人工自然向社会自然的转化运动。 3、在转化过程中对科学、技术、工程、产业有了认识即科学指把天然自然转化成人化自然的手段;技术指把天然自然(包括人化自然)转化成人工自然的手段;工程指把天然自然(包括人化自然)转化成人工自然的另一种手段;产业指把人工自然转化成社会自然的手段。 学习自然辩证法的意义: ①学习自然辨证法对人的全面发展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拓展了分析问题的视角,让我从以前的单面思 考问题转变成有了总观全局的意识。 ②有助于培养研究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③有助于培养研究生的科学素养和科学态度; ④有助于提高研究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 ⑤有助于研究生树立科学发展观 如何理解自然界的辩证运动? 3个 试述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内容?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分为运动自然观、系统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 1、运动自然观的内容有以下3点: 自然界存在辩证运动,自然界指广义的自然界包括三大运动:天然自然向人化自然的转化,天然自然(包括人化自然)向人工自然的转化,人工自然向社会自然的转化。辩证运动是多维的。 自然界不仅是事物集合体也是过程集合体。要从天然自然向人化自然的转化中理解科学,从天然自然(包括人化自然)向人工自然转化中理解技术工程,从人工自然向社会自然转化中理解产业。 任何变化都在一定的社会制度下进行。共产主义建立在人工自然和天然自然统一的基础上,共产主义等于人道主义也等于自然主义。 2、系统自然观的内容: 1)自然界本身是一个系统。系统是由若干具有特定属性的组成元素经过特定联系而构成的、与周围环境相互联系的、具有特定的结构和功能的整体。系统与外界之间有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流。 2)系统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系统的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

自然辩证法 期末试题及答案 最后更新

课程名称《自然辩证法》使用日期 2015 年 7 月 16 日使用班级全校命题教师陈丛兰教研室审批 一、基本概念(共20分,每题5分) 1.自然辩证法: 2.实物: 3.场: 4.熵: 5.系统: 6.科学问题: 二、简答题(共18,每题6分) 1. 自然界物质系统的类型。 2. 平衡态与非平衡态的关系和异同。 3.自然辩证法的新发展。 4. 系统自然观。 5.决定论与超越决定论。 三、材料分析题(共40分) 1. 以下是有关“种的尺度”和“内在的尺度”相关论述的材料: 材料1 “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上。” ——K.马克思材料2 “种的尺度”为认识对象的外部的感性特征和主体的外在的狭隘的肉体生活的需要;而“内在的尺度”上升为和进入到对对象的内部规律的把握和主体的本质力量的发挥以及人的内在的精神需求的满足。 请回答: (1)材料中的“种的尺度”与“内在尺度”分别表达的是什么涵义?(3分)(2)两个材料分别表达的是一个什么样的观点?(3分) (3)从观点1发展到观点2,体现了人类自然观发生了什么样的转化(4分) 2. (1)全球性“生态危机”的主要表现及成因?(6分) (2)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基本条件是什么?(4分) 3.(1)机械决定论,机械论自然哲学的基本内容。(4分) (2)两大理论,五大模型。(6分) 4. 以下是有关远离平衡态时化学反应的分叉图 请回答: (1)什么是涨落(4分) (2)试用分叉理论分析图中的原理(6分) 三、综合论述题(共22分,二题任选一题) 1.简述自然辩证法的理论渊源及其创立。 2. 简述系统演化理论。 3. 简述科学认识论的基本范畴。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