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课标】举例说明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等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联系生活现象,说明纬度因素对气候的影响。2.运用“欧洲西部沿海到内陆5个城市的1月和7月的平均气温分布”图,说明海陆因素对气候的影响。3.运用“乞力马扎罗山山顶和山麓的植被差异示意”图说明地形对气候的影响。教学重点:学会分析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地势等因素对气候的影响,并能举例说明。教学难点:海陆位置对气候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结合实例分析影响气候的各种因素。在教师的演示中培养观察能力和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使学生认知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统一。2、了解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树立气候变化的全球观念及关心环境从我做起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教学方法】读图思考、小组讨论法、实验法、演示观察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地图册

【教学过程】为贯彻新课标中学习对学生有用的地理,改变学生的地理学习方式,也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我的教学设计是,从时间纬度、内容纬度和目标纬度的结合点上安排教学内容。整个教学流程包括情景导入、讲授新课、归纳总结、巩固练习和布置作业五个环节。

情景导入

在导入新课时,我会用多媒体展示不同气候类型的音频。让学生在动感欢快的音乐声中感受和认识不同地区的自然景观。这样的情景导入可以调动学生所有感觉器官,激发学生兴趣,为本课创设一个良好开端。在播放图片的同时,我会向学生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图片中反映的都是那些地区的景观吗?这些地区都分布在哪里呢?为什么世界上会形成各种各样的气候类型?”这样便很自然地把学生引入到本节课第一个内容的学习。

讲授新课

(板书)一、纬度位置对气候的影响

给出动画图片,让学生观察3月初,海口的小明去哈尔滨的外婆家,着装的变化。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越往北,纬度位置越高,气温越低,穿的越厚。这种通过身边现象探究纬度位置对气温的影响的学习,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体现了新课标中关注生活中地理、学习身边地理的教学新思想。

拿出地球仪和手电筒给学生演示高纬地区和低纬地区的太阳照射图,引导学生得出结论纬度低,接受太阳光热多,气温高。纬度高,接受太阳光热少,气温低。

让学生观看赤道地区和两极地区的景观图,说出赤道和两极气温和降水方面的不同。小组讨论:为什么赤道地区气温高降水多,两极地区气温低降水少。与哪种因素有关?并形成结论:纬度位置不同,接受的太阳热量也不同。纬度高气温低,纬度低气温高。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这样的设计重在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的能力。

(板书)二、海陆位置对气候的影响

完成下列问题(1)欧洲五个两个城市的气温年较差分别是多少?(2)5个城市相比,夏季凉爽的是哪个城市,冬季温和的是哪个城市,气温年较差小的是哪个城市,全年降水较多的是哪个城市。教师巡回指导,发现问题,及时讲解,让学生交流。

指导学生做实验:(1)实验准备:酒精灯、2支温度计、装沙子和水的两个杯子。(2)、实验要求:是用酒精灯加热两个杯子,用温度计测量温度;。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指导,组织学生观察。(3)、实验结论:海洋和陆地的性质不同,吸热和散热的情况不同。(陆地)升温快,降温也快,温差(大);(海洋)升温慢,降温也慢,温差(小)。因此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气温(高于)海洋,冬季陆地气温(低于)海洋。总结:沙子增温快,散热也快;水增温慢,散热也慢。因此,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气温高于海洋,冬季陆地气温低于海洋。

探究海陆位置对降水的影响,给出亚洲从沿海到内陆的三个城市的景观图,让学生从直观图片中得出结论。陆地的水汽主要来自海洋,因此,离海洋较近且能受到海洋湿润气流影响的地区,一般降水(多);而远离海洋的内陆地区,一般降水(少)。

(板书)三、地形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教师提问:你爬过山吗?感受到山脚下和山顶的气温有什么不同吗?山脚下和山顶的气温不同,说明地形对气候也有影响。那么,地形因素是怎样影响气温和降水的呢?让学生观察赤道附近的乞力马扎罗山,观察垂直景观差异。

之后读峨眉山和重庆平均气温示意图计算:相对高度是多少?气温相差多少?因此,受地形的影响,气温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海拔每升高1000米,气温下降约0.6摄氏度。教师巡回指导,介绍计算方法,及时评价学生的表现。承接:地形因素影响气温,也影响降水。是怎样影响降水呢?

读“安第斯山南段东西两侧降水差异示意图”,观察东西两侧的景观,可知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引导学生总结迎风坡因暖湿气流被迫抬升,降水较(多),而背风坡则降水(少)。这样通过读图析图能够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分析归纳能力,让学生在问题探究的情境中发现了方法,提高了能力,同时获得了相关知识。直观的图片展示则培养了学生感悟知识、热爱自然的情感。这种多种途径并用进行教学的手法可以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在主要内容讲完之后,及时的总结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所学知识。我采用了纲目式的总结方式,并带领学生将本节重难点进行进一步的强调。

为了检测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我给出了两道课堂练习,采用师生互动的方式完成。

此外,我给学生布置了课后作业:以“人类活动对气候的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为题,写一篇200字左右的小论文。让学生能够在课后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回顾总结以及延伸拓展。

形成气候的主要因素(自己做的)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天气与气候》 【课题】第五节形成气候的主要因素 颜世静东沙河中学 【课型】新授课 【课标要求】 ●举例说明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等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教学目标】 1、联系五带划分,举例说明纬度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2、举例说明海陆因素对气温和降水的影响。 3、举例说明地形因素(海拔、山坡风向、山脉走向)对气候的影响。 4、用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对气候产生的影响。 【学习重点】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教学模式】“三为主、六环节”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生本互动 【学法指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自学、读图、讨论等方式,结合助学,进行合作探究与交流,实现自主学习。。 【教具准备】助学、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类型?有什么特征?这种气候类型的分布特点? 出示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引导学生思考世界各地有各种各样的气候类型分布,和我们生活的地区并不一样,为什么?引入第五节形成气候的主要因素的学习。候类型,回答温带季风气候类 型的相关问题。 观察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思 考世界各地为什么会形成多种 多样的气候类型,形成气候的 主要因素是什么? 接触第五节形成气候的主要因 素的学习。 同时打开课本翻到79页和助 学相应的83页。 熟悉的气候 类型入手,培 养学生理论 联系生活实 际的能力。引 入本节课的 学习。 目标展示多媒体出示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1、联系五带划分,举例说明纬度因素 对气候的影响。 ?2、举例说明海陆因素对气温和降水的 影响。 ?3、举例说明地形因素(海拔、山坡风 向、山脉走向)对气候的影响。 ?4、用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对气候产生的 影响。 学生自读学习目标,并注意学 习目标中标出的红字部分,明 确本节的学习目标和学习重 点。 通过展示目 标,让学生明 确目标,有目 的地学习新 课。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一)世界各地的气候为什么会千差万 别?引导学生先找出形成气候的 三种因素。强调纬度因素是形成气 候的基本因素,先进行纬度因素的 根据教师的引导先找出形成气 候的三种因素,并明确。知道 纬度因素是形成气候的基本因 先对形成气 候的三种因 素有总体认 识,再逐一进

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二节 《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路 《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是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2013年6月版)第二章第二节 的教学内容,是在学习了我国“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夏季普遍高温”“东西干湿差异显 著”“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之后,对气候知识进行的总结和提升。即在解决“存在什么 现象”后,进行“为什么存在这些现象”的分析。 气候是我国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要素,气候也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知识点。对于初二 的学生来说,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是相对抽象和复杂的。所以,在教学设计中,尽量联 系生活实际,化抽象为具体;尽量用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注重把 握难度,不能过难。这是教学设计中重点考虑的三个方面,以期学生上完课后“有所得, 有所乐,有所感”。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学会联系中国的地理位置和地形特征来分析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能看季风气候 成因示意图,并简单分析我国季风气候的形成过程;能清楚的辨别我国不同地域气候差异 产生的主要因素。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读图(气候图、景观图),并用地理的方法进行分析,获取信息,归纳总结出结 论;通过课堂讨论和交流,让知识更加丰富,视野更加开阔;通过具体事例的分析,体会 地理知识同生活的紧密联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讨论过程中体会与人交流的乐趣;在联系现实生活事例中培养“关注生活,热爱地 理”的情感。 三、教学准备 1.准备好多媒体课件(收集当地最近一段时间有关天气的图片;拍摄学校周一升国旗的照片) 2.准备水果(暖温带水果苹果和石榴,亚热带水果柑橘,热带水果火龙果) 3.调查班上有没有位于我国其他省区的学生。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首先,分别让家乡在台湾和泰国的同学谈谈自己的家乡景观,与东莞这里有什么不一 样?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差异?泰国的同学谈到当地天气很热,很多人不穿鞋子,可能是 因为泰国比我们这里纬度很低。台湾的同学谈到他们那里很多树林。再让这两名同学看看 投影上的图片,选出与自己家乡最接近的景观。让学生有各地景观、人们生活差异的直观 印象。 2.“找家乡”活动,活跃学习气氛,产生问题 让学生从袋子中随机摸出一种水果,在投影的中国气候图中找出这种水果的主要分布 地,找对了,该水果就奖励给这位学生。学生都很兴奋地参与,但是不一定都能找对,教 师可以提醒,学生也可以帮忙。找完四类水果(苹果、石榴、柑橘、红龙果)的主要分布 地后,进一步分析,为什么不同的水果分布地不同呢?因为它们要在不同的气候条件下生 长。我国各地气候复杂多样,才会生长着各种各样的水果。而使得我国各地气候特征明显 差异的影响因素有哪些呢?学生回答出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三个主要的影响因素。 3.分组讨论:三个因素在我国各地的具体影响。 让学生分小组讨论:三个因素是如何影响中国各地的气候(气温和降水)的,产生了什么差异,对当地产生了什么影响(可以从建筑、饮食、衣着、农业生产等方面去考虑)?提醒大家尽量用自己的切身体验,用实际的事例进行说明,并且进行一定的归纳总结。教师可以举例:我国黑龙江北部现在(10月份)已经下雪了,但我们这里穿着短袖还嫌热,气温差异明显,这是纬度位置的影响,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在学生讨论过程中,如果发现有些学生不知如何进行的,可以进行指导,鼓励。学生讨论完后,让学生谈谈讨论的结果。许多学生能够结合具体事例进行分析,内容包括我国各地人们衣、食、住、用、行各个方面,原因分析包括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三个内容,学生思维比较发散,这正是想要的效果。

高中地理 影响气候形成的因素及主要气候判别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 影响气候形成的因素及主要气候判别知识点总结 一、影响气候形成的因素 影响气候形成的因素主要有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地面状况、洋流和人类活动等。 1.太阳辐射是大气运动的根本能源。 不同地区的气候差异及同一地区的季节变化主要是由于太阳辐射在地球表面分布不均及随时间变化的结果。 地表太阳辐射分布规律是从低纬向高纬递减。同一个地区冬冷夏热的气候变化也主要是由于冬季获得太阳辐射少、夏季获得太阳辐射多的缘故。 2.大气环流:大气环流在气候的形成中具有双重作用,一方面它调整全球热量和水汽的分布,影响各地气候;另一方面,它本身也是一种气候现象。 三圈环流不断地把纬度较低地区的热量输送到高纬地区,调节和平衡低纬地区和高纬地区的热量差异。 气压带和风带对降水量的影响很大。全球气压带和风带及其移动对中纬大陆西岸气候的形成起着决定性作用,例如大陆西岸地中海气候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形成冬雨夏干的气候特点。 季风环流是大陆东岸因海陆热力差异形成的一种大气环流,同时季风环流本身就是一种气候——季风气候。 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夏季陆地上形成低压,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带来丰沛的降水;冬季陆地上形成高压,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形成的陆风比较干燥,降水较少。 3.地面状况:地面是大气的直接热源和水源,地面状况不同,直接影响到大气中的水热状况。 比热容主要影响到气温变化的大小、海陆风和季风的形成;海陆位置主要影响降水量的多少和温差大小;地形因素影响水热分布;地面反射率影响着地面获得太阳辐射能的多少。

4.洋流:暖流对沿岸气候起增温、增湿作用;寒流对沿岸气候起降温、减湿作用。 北大西洋暖流对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起增强作用;秘鲁西岸由于受秘鲁寒流的影响,在这里分布着世界上最典型的热带沙漠气候。 另外,暖流对马达加斯岛东南部、中美洲东北部、澳大利亚东北部热带雨林气候的形成也起着重要作用。 5.人类活动:人类影响和改变了大气成分和水汽含量,从而影响气候的形成和分布。 另外,由于人类活动影响了下垫面性质,从而引起局部地区气候的变化,形成局部地区的小气候,如城市热岛效应等。 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越来越大,人类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CO2加剧了地球上的温室效应。 一个地区气候的形成是各个影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五个影响因子相互作用、相互联系,共同决定着一地气候的特点和成因。只有对影响气候形成的各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才能准确地确定一地气候类型的特点及成因,也才能更加准确地判定某种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 在分析影响气候形成的因素中,要特别注意大气环流对气候的影响,因为大气环流是形成气候的重要因素。 在太阳辐射相同的条件下,大气环流成了决定一地气候的基本因素。这也是近些年高考中考查的重点内容。 另外,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越来越大,甚至造成气候的非正常变化。因此,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二、主要气候类型的判别 我们通常依据“以温定带”和“以雨定型”的方法对气候类型进行判别,也就是根据气温曲线图和降水柱状图来判别。 但以下几种气候类型在判别过程中容易混淆,下面对其进行简要分析。 1.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 从气温来看,这两种气候都是全年各月均高温;从降水来看,两种气候都有明显的干季和湿季,因此较难区分。 我们对其进行判别可主要依据以下三点:

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教材分析: 知道我国气候的主要特点,季风气候显著;雨热同期;气候复杂多样。理解我国气候复杂多样和季风气候显著的原因,能在气候类型分布图上读出各种气候的分布,知道季风的含义,了解季风气候的范围和特点,能利用气温和降水量图,说出季风对气候的影响,认识雨热同期的特征是促进农业生产的优势条件,因为雨热同期是季风气候的明显特征。明白气候复杂多样反映了我国气候要素的空间差异性和我国自然环境复杂性。 教学教法 引导学生回忆我国气温和降水的特征及造成原因,并提供相关气候资料,引导、启发学生思考,通过其分析逐步归纳概括气候特征,并分析这种气候对国民经济生产的影响,特别是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让学生学会分析、归纳、概括,总结,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学会对比,切记结论性的灌输。了解气候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树立正确的人地观。 教学目标: 1、知道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并学会分析气候特征的方法,明确我国优越的气候资源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2、培养学生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分析能力和综合归纳概括的能力, 3、通过认识我国气候的有利因素对农业生产的促进作用,使学生了解到我国农业生产的优越条件,对祖国的优越自然地理环境增强认识,产生自豪感。 教学重点: 1.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2.我国气候为农业生产提供的有利条件。 教学难点: 分析、归纳、概括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教学媒体:我国温度带和干湿区挂图或投影片,几个城市的气温曲线图、降水柱状图。 课时安排:计划授课1课时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前几节我们讲了中国的气温和降水等知识,请同学们回忆两个问题: (1)我国冬季和夏季气温分布的有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 (2)我国年降水量在地区分布和季节分配上有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 〔导入新课〕知道了我国气温和降水的一些特点,我国气候有什么特征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将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归纳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我国气候对农业生产

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教案

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①知道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②会通过读图分析影响我国的海陆因素。 2.过程与方法:①结合中国的地理位置,地形特征和季风气候成因示意图进行初步分析,说出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②结合生活体验及典型区域对比,举例说明气候的区域差异对当地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读图分析,增强学生的读图技能,养成读图、用图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对季风分布示意图和相关图表数据的分析。【教学难点】季风对我国气候的影响。 【教学资源】教科书、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初课导入 回顾上一节课内容,重温我国气温的南北差异、降水的空间差异及我国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的划分与分布。 设问:我国的气候有什么特征?又为何会形成这样的气候特征呢? 通过设问引起学生对新课的兴趣。 二、新课教学 (一)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1.幻灯片展示《中国气候类型分布图》,提问:我国气候的两个

主要特征是什么? 总结:我国有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两大气候特征。那么,导致我国气候复杂多样的原因有哪些? 2.提示学生结合书本第39页的《中国温度带的划分图》以及《山地的垂直变化示意图》,并分组讨论导致我国气候复杂多样的原因有哪些,给予学生的自主讨论的时间,激发其主动性与积极性。 总结:我国南北跨纬度大,自南向北,得到的太阳光热越来越少,气温越来越低。且我国地处世界最大大陆的东部,濒临世界最大的海洋,海陆热力差异最显著。地形也是影响我国气候的重要因素之一。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地势高低悬殊,使得我国的气候更加复杂多样。受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和地形因素的共同影响,导致了我国的气候复杂多样。这也是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二)影响我国的冬季风与夏季风 1.幻灯片展示《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导致季风的形成》示意图,并提出问题:什么是季风? 总结:季风是指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因季节变化而风向相反的风。我国地处世界最大大陆的东部,濒临世界最大的海洋,海陆热力差异最显著,它的形成是主要是受海陆位置的影响。 2.提问:季风分为夏季风和冬季风,它们有何不同呢? 幻灯片展示“中国的冬季风和夏季风示意”图,分析冬季风和夏季风各自的发源地、风向、性质。 总结:在冬季时,由于西伯利亚、蒙古,位于亚欧大陆内部,气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教案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教案 知识与能力: 学会分析海陆分布、地形地势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学生结合实际生活分析影响气候的因素。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认知科学世界和生活世界的统一。重 点:学会分析海陆分布、地形地势因素对气候的影响。难 点:地球运动对天气、气候的影响。 前自主预习案: 、同纬度地区,夏季海洋上气温较 ,陆地上气温较 ,冬季相反。 2、人类在生产、生活过程中排放的 等温室气体急剧增加,是全球气温变暖。 3、地球的形状、地球的运动、 、 和人类活动都是影响气候的因素。

4、一般来说, 坡降水多, 坡降水少。 、我国x疆地区气候干旱,其影响因素是( ) A、纬度因素 B、海陆因素 、地形因素 D、洋流因素 点拨:x疆身居内陆,远离海洋,降水少,气候干旱。 活动一:海陆分布与气候 海洋和陆地的物理性质是:陆地升温快、降温快:海洋升温慢,降温慢 读本83页黑体字,并完成活动。 读图4-24,填写相关内容。 活动二:地形地势与气候 小组探究: 、读图4-27,看安第斯山东西联测景观有什么不同? 东侧: 西侧:

2、为什么景观会有如此的的差异? 提示:分析原因时,可以画图表示哦! 活动三:人类活动与气候 、小组组织分析:全球性的人类活动对气候的负面影响:2、学生自主学习“地球在变暖”。 后练兵: 、海南岛比黑龙江省温暖的主要原因( ) A、纬度因素 B、地形因素 、海陆因素 D、人类活动因素 2、防止全球变暖的的最好措施是( ) A、禁止使用煤、石油等矿产资源 B、大力植树种草,扩大绿化面积 、通过科技手段大量投放制冷物质调节气温 D、开发新能源或者减少能源使用量 3、“山前桃花山后雪”主要反映了(

气候形成的具体原因

气候形成的具体原因: 气候成因的影响因素有:纬度、海陆位置、气压带风带和气团、洋流、地形五类。 (1)纬度决定了热量带 (2)海陆位置大陆东西两岸风向和洋流类型不同——主要影响降水量的多少内陆和沿海大陆性和海洋性不同——主要影响降水量的多少 (3)气压带、风带和气团 ①气压带赤道低气压带——盛行上升气流,易成云致雨,多阴雨天气甘共苦副热带高气压带——盛行下沉气流,多晴朗、干燥的天气副极地低气压带——盛行上升气流,易成云致雨,多阴雨天气 ②风带性质信风——一般是温暖干燥,但如果是从海洋吹向陆地,则变性为温暖湿润西风——温凉湿润,带来温差小的阴雨天气极地东风——寒冷干燥 ③气团:海洋气团和大陆气团及具体气团对气候的影响各不相同。 (4)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减温减湿 (5)地形:地形轮廓、山脉走向、地势高低等对气候都有一定的影响。 全世界的气候类型好像一共有9种,其中热带4种,亚热带2种,温带3种. 热带: 热带雨林气候 形成原因: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气候特点:全年高温多雨 分布规律:南北纬10°之间 热带草原气候 形成原因: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 气候特点:全年高温,分明显的干湿两季 分布规律:南北纬10°到南北回归线之间 热带季风气候

形成原因: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和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气候特点:全年高温,旱雨两季分明 分布规律:北纬10°到北回归线之间的大陆东岸 热带沙漠气候 形成原因: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信风带控制 气候特点:全年高温少雨 分布规律:南北回归线-南北纬30°之间的大陆内部和西岸亚热带 亚热带季风气候和季风性湿润气候 形成原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气候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分布规律:南北纬25°-35°之间的大陆东岸 地中海气候 形成原因: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 气候特点: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分布规律:南北纬30°-40°之间的大陆西岸 温带 温带海洋性气候 形成原因:终年受西风带控制 气候特点:终年温和多雨 分布规律:南北纬40°-60°之间的大陆西岸 温带季风气候 形成原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气候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分布规律:北纬35°-55°之间的大陆东岸 温带大陆性气候 形成原因:深居大陆内部,受大陆气团影响 气候特点:冬季严寒,夏季炎热,全年干旱少雨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说课稿(建文)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第三节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第一课时)说课稿 一、课标要求 举例说明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等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二、教材分析 、教材的内容 教材从影响气候的基本因素——太阳辐射入手,汇总报告出了地球的形状、地球的运动、海陆分布、地形地势、人类活动对气温和降水的影响,进而导致世界各地气候差异很大。在知识处理上,主要采取读图和思考相结合的形式,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从本节内容上看,教学中容易借助学生生活经验来进行教学,并将教学内容应用于实际,达到学以致用的追求。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是对前一节《气温和降水》的进一步深化,又为更好地理解后一节《世界主要气候类型》打下基础,在本章中起到了巩固前知、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是本章教学的重点之一。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知道太阳直射与斜射下太阳辐射强弱的差异,能分析出地球形状对气候的影响。 、理解太阳直射点的移动的规律、四季更替、极昼和极夜现象、五带

的形成,能分析出地球运动对气候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创设情境,目标问题化,通过教师启发,引导学生结合实际生活和相关图片独立思考,培养学生从图片中获取有效地理信息的能力和分析地理现象的能力。运用读图分析法、讨论法、归纳法,解决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达到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认识科学世界和生活世界统一,培养其对地理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 、知道太阳直射与斜射下太阳辐射强弱的差异,能分析出地球形状对气候的影响。 、理解太阳直射点的移动的规律、四季更替、极昼和极夜现象、五带的形成,能分析出地球运动对气候的影响。 难点: 理解太阳直射点的移动的规律、四季更替、极昼和极夜现象、五带的形成,能分析出地球运动对气候的影响。 五、教法和学法 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交通运输、旅游活动等都有很大的制约,我国绝大部分地区气候的季节变化明显等,学生对这些气候变化是有亲身体验的,因此在这一节的教学中可以结合学生已有经验,以学生生活经验为基础,联系实际,以实验探究为手段,借助多媒体课件将抽象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教案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教案 知识与能力:学会分析海陆分布、地形地势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学生结合实际生活分析影响气候的因素。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认知科学世界和生活世界的统一。 重点:学会分析海陆分布、地形地势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难点:地球运动对天气、气候的影响。 课前自主预习案: 同纬度地区,夏季海洋上气温较,陆地上气温较,冬季相反。 人类在生产、生活过程中排放的等温室气体急剧增加,是全球气温变暖。 地球的形状、地球的运动、、和人类活动都是影响气候的因素。 一般来说,坡降水多,坡降水少。 我国x疆地区气候干旱,其影响因素是 A、纬度因素 B、海陆因素 c、地形因素D、洋流因素 点拨:x疆身居内陆,远离海洋,降水少,气候干旱。 活动一:海陆分布与气候 海洋和陆地的物理性质是:陆地升温快、降温快:海洋

升温慢,降温慢 读课本83页黑体字,并完成活动。 读图4-24,填写相关内容。 活动二:地形地势与气候 小组探究: 读图4-27,看安第斯山东西联测景观有什么不同? 东侧:西侧: 为什么景观会有如此的的差异? 提示:分析原因时,可以画图表示哦! 活动三:人类活动与气候 小组组织分析:全球性的人类活动对气候的负面影响:学生自主学习“地球在变暖”。 课后练兵: 海南岛比黑龙江省温暖的主要原因 A、纬度因素 B、地形因素 c、海陆因素D、人类活动因素 防止全球变暖的的最好措施是 A、禁止使用煤、石油等矿产资源 B、大力植树种草,扩大绿化面积 c、通过科技手段大量投放制冷物质调节气温D、开发新能源或者减少能源使用量 “山前桃花山后雪”主要反映了

A、地形因素的影响 B、纬度因素的影响c、海陆因素的影响D、洋流因素的影响

影响气候的因素(一)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1) 完成表格,写出影响气候的形成因素 影响因素 具体影响 备注 按照纬度由低到高可分为 带、 带、 带、 亚寒带、 寒 带5个气候带。 造成各地气候出现差异的最基本因素。 一般情况下:高压 雨、低压 雨、由陆地吹向海洋的 风 雨、由海洋吹向陆地的风 雨。 包括三圈环流和季风环流。调节全球水热。 海陆差异:海洋性和大陆性气候。 大气的直接 热源和水源 洋流:一般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地形:海拔升高,气温降低;迎风坡 雨、背风坡 雨。 太阳辐射是形成全球气候差异最基本的因素,它主要决定的气候要素是。 <练习1>请完成右图《全球气候模式分布图》,在空白处写出相应的气候类型。 学生活动二:判断下图字母代表的气候类型的名称。 (1)在分析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时可按以下思路进行: 太阳辐射:赤道 递减 两极 热量带:赤道 两极 植被:赤道 两极 具体影响:太阳高度、昼长、太阳辐射量、气温日较差,年较差(低纬度地区气温日、年较差小于高纬度地区) C 0° 10° 20° 30° 40° 60° 70° 90° 0° 10° 25° 35° 50° 70° 90° A B D F G H K M P 北半球气候分布模式图 60° 50° 热带→亚热带→温带→亚寒带→寒带 雨林→常绿阔(硬)叶林→落叶阔叶 林→针叶林→苔原→冰原

(2)位于中低纬度,太阳高度角大,气温高,热量充足 (3)受赤道低压控制,高温多雨,或受信风带控制,炎热干燥。 (4)中低纬度的高原山地,气温低,气候凉爽。 (二)大气环流对气候的影响 1. 三圈环流:(1)写出气压带风带的名称;(2)用箭头示意不同风带的风向;(3)写出左表不同气压带风带的冷热状况(冷或热)、降水状况(多或少)。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学案

第3课时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学习目标】 1、了解我国的气候特征。 2、学会分析气候特征的方法。 3、知道我国是个灾害性天气频发的国家,明确因地制宜、合理利用资源,使人和环境相互协调 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学习重点】 学会根据气温曲线图和降水柱状图分析气候特征。 【学习难点】 根据气温曲线图和降水柱状图分析气候特征。 【学习过程】 【自学导航】认真阅读教材,你能独立解决下列问题! 学法提示:采用读图与课本内容相结合的方法: 阅读课本38页内容和图2.24完成: 1、我国气候的两个主要特征。 2、能在图上指出我国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 3、完成课本39页活动,认识我国主要气候类型的特点。 4、阅读课本40页,说出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5、纬度因素是如何影响我国气候的? 6、读图2.28完成: (1)亚欧大陆内部,冬夏季气压分布有什么不同? (2)风向有什么不同?

(3)冬季风和夏季风的源地分别是什么地方? (4)冬、夏季风各有什么特点?总结季风气候特点。 7、说明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交流展示】同桌或小组交流学习结果 【合作探究】师生共同研讨解决:完成教材40页到41页活动题。 【我的收获】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都有哪些收获,说出来与同学们交流 【学后质疑】你还有哪些不能解决的问题,说出来大家帮你一起解决 【同步演练】你对本节课的知识掌握得怎么样,快来检测一下 双基训练 一、选择题 1、某山以北树木成林、桃李芬芳,以南稻田处处、橘园飘香,这条山脉是() A.天山山脉 B.昆仑山脉 C.秦岭 D.南岭 2、影响我国的夏季风来自于() A.北冰洋和太平洋 B.大西洋和印度洋 C.大西洋和太平洋 D.太平洋和印度洋 3、能给我国带来大量降水的季风是()

形成气候的主要因素3

形成气候的主要因素》 教学设计 形成气候的主要因素 一、教材分析 《影响气候的因素》是对《气温和降水》的进一步深化,在本章中起到了巩固前知、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影响气候的因素是本章教学的重点之一。教材从影响气候的基本因素——总结出了地球的形状、运动、海陆分布、地形地势对太阳辐射的影响,进而影响气温和降水,导致世界各地气候差异很大。在知识处理上,主要采取读图和思考相结合的形式,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从本节内容上看,学生接触生活实际较多,教学中容易借助学生生活经验来进行教学,并将教学内容应用于实际,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二、学生分析 分析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实际上是分析对气温和降水的影响,在前两节已讲述了影响气温和降水的主要因素之后,教材对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对气候的影响没有作具体分析,而是设计相应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各因素对气候的影响。在此基础之上,集星球版本之所长,选取最有代表性的素材,丰富并“活化”教材,为学生提供一种更优化的教学资源。 七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正由以形象思维为主逐渐转入以抽象思维为主的发展阶段。因此教学中应结合具体事例及直观的表象信息,来呈现学习内容。基于此特点,本节课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创设情境,采取体验式学习方式,让学生的参与热情高涨起来。 三、教学目标 1.阅读各种地图、景观图片、文字材料等,分析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2.列举实例说明气候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3.认识气候与其他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四、教学环境 □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网络多媒体环 境教学环境□移动学习□其他 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 1.利用网络教室组织学习,播放《世界主要气候类型景观图》导入新课。要求学生思考气候的形成因素是什么?激发兴趣,调动积极性,加强认知感。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教学设计说明

教材分析: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从影响全球气候的基本因素—太阳辐射入手,总结出了,由于地球在宇宙中的状态(形状、运动)造成了各地太阳辐射的不同,进而出现了从低纬度向高纬度气候的纬度变化规律;知识处理上,主要采用地图和思考题相结合的形式,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考与分析能力,避免提供给学生枯燥的结论。 设计理念: 摆脱通常的教学模式,不再是单纯的地理课,而是在学科中穿插了物理、化学课中才有的实验,综合了物理、化学、数学等学科知识,充分体现新课程的学科整合和关联。 从学生身边的环境切入,把抽象的问题变成具体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让学生感受到地理知识无处不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课堂设计以实验、小组讨论为主,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在满足学生表现欲的同时,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究意识。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会分析地球形状、地球运动、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地势等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2、了解地球运动对天气、气候的影响,并能举例说明。 过程与方法: 结合实际生活分析影响气候的各种因素。在教师的演示中培养观察能力和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使学生认知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统一。 2、了解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树立气候变化的全球观念及关心环境从我做起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教学重点: 学会分析地球形状、地球运动、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地势等因素对气候的影响。了解地球运动对天气、气候的影响,并能举例说明。 教学难点: 地球运动对天气、气候的影响。 教学时间:5课时 1---3课时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出示“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说出赤道和两极气温和降水方面的不同。(赤道地区气温高降水多;两极地区气温低降水少。)设问:大家想一想,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世界气候的千差万别呢? 一、地球的形状与气候 目标要求:让学生明白正是由于地球的形状导致了各地太阳高度的不同,从而造成了纬度位置不同的地方获得太阳辐射的不同,则气候条件不同,如果地球为一平面则不

影响气候形成的因素

单元活动分析判断气候类型 班级:姓名:学号: 主备人余丽平备课组长审核人 课题 单元活动分析判断气候类型 课时一课时授课时间2012年月日课型新授课学习目标 1.认识常见气候类型。 2.理解影响气候形成的因素有哪些。 学习重点、难点大气环流对气候的影响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1.依据预习案通读教材,进行知识梳理;勾划课本并写上提示语、标注序号;熟记基础知识。2.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标识出来 3.完成预习自测题目 自主学习 教材助读 一、世界主要的气候类型: (1)、热带气候有哪几种? (2)、亚热带有哪几种气候? (3)、温带气候有哪几种? 二、理解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1、依据课本P53图2-4-1,2-4-2,填出表格2-4-1 地区气候类型最冷月平均气温降水的季节分配气温和降水的组合A B C 亚热带季风气候0℃以上集中在夏季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D 从 A第到B地再到D地,纬度逐渐增高,所获得的太阳辐射逐渐减少,气温逐渐降低。说明了什么? 2、总结:影响气候的因素有、、、、等。 【知识链接】世界气候类型的特点、成因和分布 气候类型分布规律成因气候特征 热带热带雨林气候南北纬10°间终年受赤道低压控制全年高温多雨 热带草原气候南北纬10°~回归线 间 赤道低压、信风带交替控制干湿季交替 热带季风气候北纬10°~回归线大冬夏季风交替控制全年高温,分旱雨

陆东岸 两季 热带沙漠气候 南北回归线~30°大陆内部、西岸 副高或信风带控制 全年高温少雨 亚 热 带 亚热带季风气候 南北纬25°~35°大陆东岸 冬夏季风交替控制 夏季高温多雨 冬季温和少雨 地中海气候 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 副高或西风带控制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温 带 温带季风气候 南北纬35°~55°大陆东岸 冬夏季风交替控制 夏季高温多雨 冬季寒冷干燥 温带海洋性气候 南北纬40°~60°大陆西岸 终年受西风带控制 温和多雨 温带大陆性气候 南北纬40°~60°大陆内岸 大陆气团控制 冬寒夏热,气温日、年较差大 亚 寒 带 针叶林气候 北纬60°~70°间 极地大陆(海洋)气团 冬寒长夏暖短 寒 带 苔 原 气候 北纬70°~80°间 极地气团控制 全年严寒 冰 原 气候 南北半球极地内陆 极地气团控制 全年酷寒 高山高原 高山高原气候 高大的山地、高原 气温随高度变化 气温随高而降 自学检测 1.赤道地区终年炎热,而南极大陆终年冰雪覆盖,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海陆因素 B.纬度因素 C.地形地势 D.人类活动 2.造成“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受地形地势的影响 B.受人类活动的影响 C.受海陆分布的影响 D.受地球形状的影响 3.一同学说:“在赤道地区能看到自然界的冰雪”,下列哪个地区有这种可能 ( ) A.赤道附近的平原地带 B.赤道附近的高山地带 C.赤道附近荒无人烟的岛上 D.赤道附近地势低洼的盆地 4.下列地区气候特点主要由纬度原因造成的是( ) A. 海南岛终年如夏 B. 青藏高原气候寒冷 C. 新疆地区气候干燥 D. 我国东部夏季多雨 5.非洲的乞力马扎罗山地处赤道附近,其山顶却白雪皑皑,主要原因是( ) A.纬度位置较低,气温太低 B.海拔较高,终年较冷 C.距海洋太远 D.受洋流的影响,气温较低 6.新疆塔里木盆地气候干燥,同纬度的北京气候则比较湿润,造成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纬度位置 B.地形 C.海陆位置 D.洋流 7.北纬30°~40°大陆东、西岸气候类型不同,主要原因是 ( ) A .太阳辐射 B .地面状况 C .大气环流 D .洋流 8.下列气候类型中,气温和降水季节变化最小的是 ( ) A .热带草原气候 B .温带海洋性气候 C .地中海式气候 D .温带季风气候 9.终年受西风影响而形成的气候是 ( ) A .热带草原气候 B .温带海洋性气候 C .热带雨林气候 D .地中海式气候

第3课时 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第3课时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课前自主预习 知识点1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1.我国气候有两个主要特征:气候复杂多样和季风气候显著。 2.我国气候类型的分布。 (1)东部地区:我国东部地区为世界上典型的季风气候区,由北向南分布着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季风气候的类型齐全。 (2)西部地区:我国西北地区分布着温带大陆性气候,青藏高原地区分布着独特的高原 山地气候。 知识点2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3.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1)纬度位置:我国南北跨纬度大,自南向北,得到的太阳光热越来越少,气温越来越 低。 (2)海陆位置:我国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西南部离印度洋也较近,是世界上受季风影响显著的国家。我国东西跨经度大,自东南向西北,离海越来越远,受夏季风的影响越来越小,降水量越来越少。 (3)地形:我国有很多高大山地,其气温、降水量的垂直变化造成了山地气候的垂直变化。 4.影响我国的季风。 (1)冬季风:冬季盛行从亚欧大陆内部吹来的偏北风,寒冷干燥,加剧了我国北方的严寒,使南北温差加大。 (2)夏季风:夏季盛行从太平洋吹来的东南风和从印度洋吹来的西南风,温暖湿 润,雨热同期。 课堂基础达标 知识点1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1.“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中的“春风”是指(D) A.东风 B.西风 C.冬季风 D.夏季风 2.我国气候复杂多样的重要标志是(C) A.雨热同期 B.季风气候显著 C.多种多样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 D.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温暖多雨 3.秦岭地区剖面示意图中①地所属的气候类型是(B) A.热带季风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 D.地中海气候 4.下列关于我国气候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C) ①气候复杂多样②夏季南北气温差异大③雨热同期④降水只有东西差异,没有南北差异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知识点2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山东济南和青海五道梁两地的纬度相近,但气候特征差异较大。读济南和五道梁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据此完成5~6题。 5.对两地气候特征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A) A.济南8月份平均气温高于五道梁 B.五道梁4月份平均气温高于济南 C.济南4月份平均降水量低于五道梁 D.五道梁8月份平均降水量高于济南 6.形成两地气温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C)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因素 D.农业生产

形成气候的主要因素教案

七上第四章第五节 形成气候的主要因素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1、知道影响气候的三大因素:纬度、地形和海陆。 2、能举例说明三大因素对于气候的影响。 3、通过对形成气候的主要因素的学习,学会把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来,体会科学的重要性。 【教学方法】演示观察法、问题导学、归纳总结法、案例分析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气候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哪两个方面?气温和降水 2、世界气温的分布特点?(1)气温由低纬向高纬逐渐降低;(2)同纬度地带,等温线在陆地和海洋的弯曲程度不同;(3)受海陆分布的影响,北半球等温线比较曲折,南半球比较平直。 3、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1)赤道附近降水多,极地地区降水少; (2)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西岸降水少;(3)中纬度地区,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 二、新知识呈现 1、多媒体放映“中国部分避暑胜地”地图和图片。 炎炎夏日,我们应该去哪里避暑呢? 2、这几处避暑胜地,夏季为什么比较凉爽? 世界各地的气候为什么会千差万别呢?究其原因,是多种因素影响了气候的形成。其中,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因素是形成气候的主要因素。 (一)纬度因素:纬度因素是形成气候的基本因素。 气温:纬度较低,气温较高;纬度较高,气温较 低。 纬度因素 降水:赤道附近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二)海陆因素:陆地上的水汽主要来自海洋 距海洋较近 降水较多,温差较小。 1 2 夏季:陆地气 温高于海洋 3、同纬度地带气温比较 冬季:海洋气温高于陆地

练习:P80 读图4-5-2回答 1.两个城市的气温年较差分别是多少? 西安:大约28°C;东京:大约20°C 。 2.哪个城市的年降水量更大,为什么? 东京——距海洋较近,受海洋湿润气流影响大,降水较多。 (三)地形因素 1.一般情况下,海拔每增加1000米,气温下降低6°C。 2.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练习:1、P81 读图4-5-5回答 安第斯山脉南段东西两侧的自然景观差异较大,西侧为茂密的森林,东侧为荒漠和草原。比较艾森港和萨米恩托的气温年变化曲线和各月降水量柱状图,说出山脉两侧的气候差异。 A(艾森港)——温带海洋性气候;安第斯山脉迎风坡,降水多。 B(萨米恩托)——温带大陆性气候;安第斯山脉背风坡,降水少。 2、P82 思考 下列地理现象与哪些因素有关? (1)“山前桃花山后雪地形(阳坡和阴坡的气温差异) (2)“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地形(海拔) (3)“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地形(海拔) 【作业】 1、完成同步练习P67页第五节要点扫描及闯关热身的第9题。 2、复习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

中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和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中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和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三维目标:1、知识与能力:明白中国季风气候显著的原因及影响因素; 2、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与探究式,按过程进行;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合理利用气候条件,服务于生产及生活。学习过程:一、1、受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的影响,我国大部份地区气候复杂多样,一年内的风向随季节有显著变化,形成典型的季风气候。中国主要气候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2.24] 竺可桢研究了我国近五千年来_________规律。 完成好活动内容:【39页】 二、1、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国南北跨度大,得到太阳光热越来越少,___________________。 我国是受季风影响显著的国家【图2.28】 (1)夏季风-----来自东部和南部海洋,以偏南风为主;【温暖湿润】 (2)冬季风-----来自北方严寒的西伯利亚和蒙古一带.【寒冷干燥】 (3)我国东西跨经度大自_____向_____,离海洋越来越____,受_______影响越来越____,降水量越来越_____。 (4)青藏高原属于___________气候。 3、季风区-----降水丰富,主要集中在夏季; 非季风区-------降水稀少,全年较干旱。 4、阿拉伯半岛与长江中下游地区纬度大致相同,气候差别却很大,景观差异大,为什么? 【见图2.29】 5、完成41页活动2题 6、思考:A、因地制宜,利用复杂的气候资源: B、复杂多样的气候对生产及生活的影响: 三、对联欣赏:上联:海到尽头天作岸;下联:山登绝顶人为峰 四、名言:静下心来读书,潜下心来育人。--------胡锦涛 五、幸福人生八条:优秀是一种习惯. 快乐是一种美德. 成功是一种心态. 微笑是一种力量清白是温柔的枕头. 歌唱是心灵的阳光幸福是灵魂的香味. 简单就是享受.

八年级上册《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导学案

八年级上册《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导 学案 环节PPT截图微课脚本设计意图 导入 同学们好,这一讲的内容是: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我国气候具有复杂多样和季风气候显著的特点。那么,为什么我国气候会呈现出这样的特点呢?这就是本讲我们要探究的内容。利用我国南北方的气温差异以及东西部的景观差异,引出我国气候的复杂多样性,进而引出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这一主题 纬度位置 分析影响一个地区气候的主要因素,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纬度、海陆位置和地形。 纬度位置主要影响气温; 海陆位置主要影响降水的分布及气温的变化; 地形因素既影响气温又影响降水。 先来看纬度位置因素。同学们请思考这样一个问题:纬度位置因素是如何影响我国气候的呢? 我国疆域辽阔,南北方向上跨了近50个纬度。我国南北纬度跨度大,使得我国自南向北获得的太阳光热越来越

少,年平均气温自南向北呈现递减趋势。特别是冬季,气温南高北低的特点更加突出。气温的南北差异大是造成我国气候复杂多样的原因之一。 了解了纬度位置对我国气候的影响,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冬季位于我国南方的海南鲜花盛开,而位于我国北方的黑龙江却是冰天雪地了!根据地图理解纬度位置对我国气候的影响。 海陆位置 接下来我们分析海陆位置对我国气候的影响。 结合所给地图,你能说出A、B、c、D四地的自然景观特点吗? 我们通过读图可知,从A到B到c再到D,自西向东,距海越来越远;在自然景观上也呈现出由森林景观到草原景观到荒漠草原景观再到荒漠景观的变化。 那么,造成我国东西部自然景观差异显著的原因又是什么呢?从海陆位置来看,我国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的东部;东部濒临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大。显著的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使我国东部地区成为世界上最典型的季风气候区之一。 接下来,我们一起了解季风环流对我国气温和降水的影响。 从气温方面看。冬季,受来自蒙古-西伯利亚寒冷的东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纬度位置、大气环流、海陆分布、洋流和地形是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前二者是全球性的地带性因素,后三者是非地带性因素。 纬度位置是影响气候的基本因素。因地球是个很大的球体,纬度不同的地方,太阳照射的角度就不一样,有的地方直射,有的地方斜射,有的地方整天或几个月受不到阳光的照射。因此,各地方的太阳高度角不同,接受太阳光热的多少就不一样,气温的高低也相差悬殊。一般是纬度越低,气温越高;纬度越高,气温越低。各地区所处的纬度位置不同,是造成世界各地气温不同的主要原因。 大气环流是形成各种气候类型和天气变化的主要因素。大气环流是大气中热量、水汽等输送和交换的重要方式。大气环流的表现形式有行星风系、季风环流、海陆风、山谷风等,人们平常讲的大气环流,主要是指行星风系。大气环流对气候的影响十分显著,赤道低气压带上升气流强烈,水汽易于凝结,降水丰富;副热带高气压带下沉气流盛行,水汽不易凝结,雨水稀少;在信风带气流从纬度较高的地区流向低纬度地区,水汽不易凝结,一般少雨。但在大陆东岸,信风从海上吹来,降水机会较多;在大陆西岸,信风从内陆吹来,降水就少。在西风带控制的地区,大陆西岸风从海上吹来,水汽充沛,降水丰富,越向内陆水汽越少,降水减少;大陆东岸,西风从内陆吹来,降水较少。一般说来,上升气流和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的气流,气温由高变低,水汽容易凝结,降水机会较多;下沉气流和从高纬度流向低纬度的气流,气温由低变高,水汽不易凝结,降水机会就少。因此,在不同气压带和风带控制下,气候特征,尤其是降水的变化有显著的差异。加之风带和气压带随季节的移动,从而形成各种不同的气候类型。 海陆分布改变了气温和降水的地带性分布。由于海洋和陆地的物理性质不同,在强烈的阳光照射下,海洋增温慢,陆地增温快;阳光减弱以后,海洋降温慢而陆地降温快。海洋与陆地表面空气中所含水汽的多少也不同,一般说来,在海洋或近海的地区,气温的日变化和年变化较小,降水比较丰富,降水的季节分配也比较均匀,多形成海洋性气候。因此,在相同的纬度,处于同一气压带或风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