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大学生网络成瘾原因及对策分析

大学生网络成瘾原因及对策分析

大学生网络成瘾原因及对策分析
大学生网络成瘾原因及对策分析

2008年6月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增刊

大学生网络成瘾原因及对策分析

杨松雷

(重庆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重庆400065)

摘 要:在总结以往对大学生网瘾问题的研究基础上,结合实际工作,分析了网瘾的危害、网瘾大学生的类型以及患网瘾的客观、主观原因。在此基础上,针对不同类型的网瘾大学生,提出了不同的预防和治疗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网瘾;危害;类型;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 8268(2008)增 0017 04

一、引 言

2007年7月18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 第2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07年6月30日,我国网民总人数达到1.62亿,青少年学生网民已经接近6000万,学生在网民中占36.7%,其中大专及以上学历的青少年学生网民有1800万。报告还特别指出:学生网民对互联网娱乐功能的使用超过对任何一种其他功能,每周上网超过20个小时的学生人群应该引起管理部门的注意,超过40小时的人群应该被重点关注。

专家估计,大约有5%~10%的网络使用者存在网络成瘾倾向。调查显示,近几年高校在对学生做警告、试读、退学等学籍的处分中,有近86%的学生因过度迷恋网络而导致学习成绩下降,有1/3的学生因无节制上网导致课程不及格而重修,有3.6%的学生因网络成瘾导致学业荒废而被退学。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并加大大学生网络心理的研究力度,积极探索应对大学生网络问题的策略方法,引导大学生走健康的网络之路。

二、网络成瘾的定义

关于网络成瘾的概念,心理学界尚有争议。1996年美国学者Goldberg首次提出了网络成瘾概念,他称网络成瘾为Internet addition,简称IA,或网络成瘾症(Internet addition disorder),简称IAD。但!additio n?一般指药物成瘾,所以这个网络成瘾的概念受到了不少学者的质疑,他们认为成瘾这一术语并不适用于网络用户,网络用户对网络的着迷不同于对化学物质的依赖,因此美国学者Davis主张以!病态网络使用?(patho logical Internet use,简称PIU),来取代网络成瘾的提法。我国台湾对此问题的研究较早,台湾学者一般认为,网络成瘾是指在无成瘾的物质作用下的上网行为冲动失控,表现为过度使用互联网而导致个体明显的社会、心理功能损害[1]。或者说!网络成瘾是指由重复地使用网络所导致的一种慢性或周期性的着迷状态,并产生难以抗拒的再度使用的欲望,同时会产生想要增加使用时间的张力与耐

#

17

#

*收稿日期:2008 04 02

作者简介:杨松雷(1979 ),男,河南舞阳人,助教,哲学硕士,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受性、克制、退瘾等现象,对于上网所带来的快感会一直有心理与生理上的依赖。?[2]签于以上原因,笔者认为用!PIU?指称!网络成瘾?更为合适,对网络成瘾的研究应更多地从心理层面来探究网络成瘾的机制。

三、网络成瘾的类型及其对大学的危害

国内外报道认为,大学生正在成为PIU的高发人群。大学生网络成瘾的主要类型有(1)网络色情成瘾;(2)网络交际成瘾;(3)网络游戏成瘾;

(4)网络恋情成瘾;(5)网络信息收集成瘾;(6)网络制作成瘾,等等。网络成瘾对大学的危害是全方面的,从身体到心理,从学习到人际交往都可以看到网络成瘾的危害。

网络成瘾的主要危害有:(1)对大学生身体的危害。医务专家提出,长期沉迷网络会导致植物神经紊乱,体内激素水平失衡,免疫功能降低,引发心血管疾病、胃肠神经官能病等,甚至可导致死亡。这几年已经有很多大学生猝死于网吧的案例。(2)对大学生心理的危害。心理学家指出,如果沉迷于网络,会导致缺乏人际交流,容易引发性格上的孤僻、冷漠、怪异和暴躁等心理问题,产生自闭倾向。(3)对大学生人格的影响。网络的虚拟性与自由性,使这些大学生失去自我感和现实感,混淆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进而导致自我同一性分解形成软弱、虚幻、多重的人格。许多大学生上网时不但虚拟自己的身份,连性别也要改换。心理学专家指出:!由于好奇而改变性别上网者则容易产生异装癖、同性恋倾向等不健康的人格?[3]。(4)对大学生道德与法律意识的影响。网络世界并不是由道德和法律规范起来的秩序世界。在这个世界中,各种道德与非道德的观念,法律与非法律的观点,都能找到大批的支持与反对者。这些内容容易使网络成瘾学生模糊道德认知,淡化虚拟生活与现实生活的差异,往往使反道德、反法律观念应用于现实世界。(5)对大学生学业的影响。当大学生的兴趣点和注意力大部分转移到了网络上,上网便成了其生活的主题,而网络成瘾必然会使大学生大量浪费和消耗学习时间,严重影响学习。

四、网络成瘾的原因

当今学界对导致网络成瘾的原因的解释也是多种多样,主要有精神分析学和人格心理学解释、社会文化学解释、行为主义解释以及生物医学解释。但总的来说,对网络成瘾的原因一般倾向于从网络成瘾的外因和内因两大方面进行概括。内因是由于特定的人格特质。从外因看,一是网络本身,!互联网本身并无成瘾性,但特殊的网络运用在网络成瘾的形成中起到重要作用?;二是网络成瘾者所处的外在环境因素,即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社会因素。

(一)网络成瘾者自身的动机与原因

不少的学者经过科学研究发现,网络成瘾与其人格特征密切相关。大学生沉溺网络往往与他们个人的人格特点,如孤独、内向、敏感、认知能力较差、自我管理与约束能力较差、渴望成功等心理特质有关,而这些性格特征所需要的东西往往在网络中能得到满足。这些大学的特性与网络的特性结合起来形成了网络成瘾的动机与原因。

其一,社会交往动机。马斯洛认为,个体都有社会交往的需要。因此,人们都有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的动机,青年时期人际交往的需要更为迫切。少数大学生因为个性孤僻、不善于交际,转而在网上去寻求友谊和结交异性朋友,满足情感的需要。

其二,自我肯定动机。马斯洛认为,人们都需要他人对自己的认可与尊重。在大学这个阶段,自然会出现自我设计的理想人生与社会现实难以一致的矛盾冲突,从而产生挫折与失败感。而在网络环境下,能使个体获得更多的虚拟成功和赞赏,特别是在网络游戏中,青年人更能充分体验这种成功与赞许的喜悦。

其三,社会性学习动机。青年大学生正处在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普遍表现为好奇心、求知欲望强烈,而课堂与课本并不能提供给他们需要的大量社会知识。而网络丰富的信息量、快速的信息传递能力,为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提供了最快捷的方式,使他们花大量的时间呆在网络里。

其四,生理、心理原因。从生理上讲,长时间上网会使大脑中的化学物质多巴胺水平升高,这种物质能令人短时间高度兴奋,但其后的颓废感却比之前更为严重[4]。离线后的不愉快的体验使网络成瘾者一有机会就上网,并且为了获得同等程度的满足感,网络成瘾者每周的上网时间越来越长。

(二)网络成瘾的外在因素

1.互联网的特性

互联网具有这些特性:(1)网络的虚拟性,使人们可以隐匿身份,无拘无束。(2)网络世界具有

# 18 #

内容丰富性、生动性、信息量大等特点。(3)网络超越时空,交流便捷。网上匿名使得参与者摆脱了物理环境中人与人交流时必须遵循的义务包袱,在网上他们可以做任何事、可以是任何人,这种自由而无限的心理感觉引诱一些大学生逃避现实而进入网络的世界。特别是羞怯、社交焦虑的大学生,更倾向于逃避现实世界,进入网络这种虚拟的情境。另一方面,长时间的沉迷于网络世界又使他们忽视现实世界的人际交往与正常的学习生活,从而形成更加孤僻、冷漠、羞怯、焦虑、紧张甚至攻击的心理,导致恶性循环。

2.家庭因素

经过专家研究发现,患网瘾的大部分是20世纪80年代后出生的青少年。这与互联网在中国的兴起时间一致,但另一重要的原因与他们的家庭有关。在中国大部分家庭中,对孩子往往存在物质上的溺爱与精神、价值观上的强制。物质上的溺爱易导致孩子无规则、无束缚,缺乏自制力。而孩子的发展却严格按照父母的意愿、父母设计道路来进行,使孩子缺乏多元选择。艾里克森认为,自我同一性是个体主观的意识体验,强调个体自身内在的连续性,自我同一性的确立意味着个体对自我有充分了解,并能客观地对未来发展做出理智思考,大学生正处在青春期晚期及成人早期这一年龄阶段,在这一阶段,大学生面临的主要任务是解决同一性对角色混乱的矛盾[5]。在家庭中,如果父母对孩子压制过多,控制过严,那么来自父母的价值观与大学校园内多元价值观以及来自其他媒体所宣扬的价值观在孩子的自我意识中会形成强烈的矛盾和冲突,多元价值负荷易造成一些大学生自我同一性混乱。为了逃避成长中的痛苦和矛盾,一些大学生可能会选择将自己从现实中放逐到虚拟世界之中,以寻找暂时的解脱,网络成瘾就是逃避和放逐所付出的心理代价。

3.学校因素

H all认为,发展自我同一性是这一年龄阶段的大学生面临的两大任务之一[6]。进入大学后,大学里相对轻松的学业任务允许他们有闲暇对自我进行深入剖析。但是,大学新生首先要面对环境适应和人际关系重建的问题,在确立自我同一性之前还需要一段时间来学习各种技能,实践各种角色,其人生观和价值观也尚在形成之中。为了缩短自我同一性的模糊期,大学生急于寻找认识自我的参照系,迫切地需要将自己投放到一个超越校园环境的广阔环境中。相对于封闭的大学生活,开放性的网络为大学生提供了认识社会、了解世界的视窗。

另一方面,学校管理体制与校园文体活动也是造成大学生网瘾的一个原因。有的学校对学生的管理太松,学生管理与教育失位,不能对网瘾学生及时发现、教育与管理。有的学校对学生管理太严,与中学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从而激起他们的逆反心理而沉溺于网络寻求理想的东西。在校园文体活动方面,很多活动普遍性与参与性不强而导致很多学生找不到适合自己的活动,而有些同学要参加太多的活动进而对活动失去兴趣。这些都导致校园文体活动不能满足大部分学生的需要,进而把他们推向网络。

4.社会因素

社会性因素主要体现在文化传承的断裂、传统权威的瓦解等方面。

第一,文化传承的断裂。我们知道,文化具有一定的传承性。而在由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过渡时期,一切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社会变迁、阶层流动、文化交流过程中,占主体的是青少年,青少年父辈们在此过程中基本上呈现出无力的状态,呈现出一种断裂性变化的局面。文化传承上的断裂变化导致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大学生的价值观与其父母、长辈、学校所灌输的价值观有很大不同。这种价值观上的不同也就不可避免地带来家庭中代际之间的冲突和矛盾。由此导致大学生走进网络,在虚拟中寻求可以沟通的对象,寻求理解和支持。

第二,传统权威的瓦解。在信息社会之前的传统农业和工业社会当中,在各个领域之中存在各自的权威,而且这些权威往往是较为年长的长辈。然而到了信息社会,权威被瓦解了,大家互相之间是平等的,即使存在权威,其存在时间也是短暂的,并且这短暂的权威也被青少年所占据着。父辈权威的瓦解直接导致了控制力量的弱化,大学生往往蔑视传统,与传统权威理念产生激烈冲突,但冲突的结果往往是青少年在现实中被压制。这会使他们转向网络寻求世外桃源,沉迷于网络提供和自我设计的权威平台上寻求平衡,最终不可自拔。

五、大学生网瘾诊断的标准及防治

从上面的分析中看出,大学生网络成瘾不能

#

19

#

简单归结于网络的出现和广泛使用,我们要充分吸收和借鉴别人的经验,建立从硬件到软件,从社会、学校到家庭的立体防范机制。

(一)培养大学生的网络道德素质和自控能力

网络是一个充斥着各种思想和观念的虚拟空间,对于涉世未深毫无社会经验的大学生来说,很容易模糊自己的道德观、价值观,扭曲人格和心理。因此,学校应把现有的思想品德课教材内容加以充实和改革,把网络文明、网络道德规范教育当作一项重要的思想教育内容,利用学校思想教育的主渠道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让大学生真正懂得网络不但有看得见的数字技术要求,也有看不见的伦理道德规范的要求,提高大学对网络的科学认识,自觉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观和自律意识,使大学生自己树立远大的人生目标,矫正不良的上网习惯,提高自控能力。

(二)开展丰富的网络教育与校园文化活动

我们应充分借鉴发达国家防范网络成瘾的成功经验,把大学生对计算机信息网络的浓厚兴趣和求知欲望进行正确引导,趋利避害。一是要让他们充分了解网络的功能与特点,掌握其具体的操作技能,自觉地把网络当作学习、工作的工具而不是游戏和聊天的空间。笔者在前面分析过,大学生过多使用网络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校园文体活动不能吸引他们,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在这方面,学校应该广泛的调查研究,摸清当代大学的思想特点与发展需要,积极开展既能满足他们成长成材需要,又能吸引更多学生参加的文化活动,让大学生从虚拟世界重新回到现实世界中来,并让大学生在活动中来提高自信心和人际交往能力,在活动中感受到同学间的友谊、团结协作带来的愉悦。

(三)加强网络的监察与管理

据现实调查,网络成瘾者一般是因缺乏监管、无节制、长期上网的原因所致。笔者了解到,像西安、南京、武汉、重庆等城市的大学周围,到处是营业性网吧,这些网吧基本都提供通宵上网。因此,政府职能部门要对各种网吧进行严格的法律监管,限制各类网吧的营业时间,加强管理和开展经常性的检查。另一方面,国家要加大硬件和软件技术投入,加强对网络信息的管理,限制不良信息的传播。各高校应加强校园网建设,增设对网上不良信息拦截过滤模块,为大学生输送健康、科学、正确的信息,各高校也应配套加强对大学生日常行为的考核,防止大学生在校外无节制上网,及时对沉迷于网络者予以重点观察和批评教育,甚至给与他们相应的纪律处分。

(四)积极开展对网络成瘾者的心理健康教育

从大学生产生网瘾的原因及成功戒除网瘾的实例可见,网瘾是过度使用网络而产生的一种心理依赖和行为习惯,不像毒瘾那样可以用药物来戒除,网瘾必须通过心理治疗和教育等多种措施来解除。为防范和戒除网络成瘾,一是要对大学生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大学生正确认识自己评价自我的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以及角色适应扮演能力,学会正确处理网络世界与现实社会的各种关系。父母需要与孩子进行平等、理性的心灵沟通和交流,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懂得孩子的成长规律,学会尊重孩子的独立,尊重孩子的隐私,按规律办事。父母也应该经常与辅导员以及孩子的同学保持联系,及时了解孩子的学习、生活、精神状态,协助老师纠正孩子不良的生活、学习习惯。

(五)对于网瘾学生要积极治疗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网络成瘾综合症作为一种与网络使用紧密相联的现代心理疾病,已随着互联网在中国日益广泛的使用,存在日趋增多的趋势。而且患者中大学生为数众多。对于网瘾,许多家长和学生认为只是一种不好的习惯,只要教育管理或自我克制就行了。我们必须正视网瘾是一种心理疾病,一旦患上PIU,要尽早寻求心理咨询师的辅导,必要时可安排心理治疗。

参考文献:

[1] 林绚晖,阎巩固.大学生上网行为及网络成瘾探讨

[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1(4).

[2] 王澄华.网络人际互动特质与依附形态对网络成瘾

的影响[D].台北:台湾大学心理学系,2001.

[3] 陈家麟.学校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

版社,2002:86.

[4] 谢延明.关于网络成瘾对人的心理影响的研究[J].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1).

[5] [美]乔治#伯格.人格心理学[M].陈会昌,译.北

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82 86.

[6] 朱克京,吴汉荣,田书桐.大学生网络成瘾的成因及

干预[J].国外医学:社会医学分册,2003(8).

# 20 #

大学生网络成瘾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大学生网络成瘾及其影响因素的探讨 汉口学院刘瑜 【摘要】社会的急速发展与变革,带来了诸多新鲜事物,涌现出各种各样高科技工具,互联网就是这些变革中最典型的代表,并迅速广泛地影响着人类的生活。而伴随着互联网的深入,也带来了一些负面隐患如网络成瘾,成为网络心理学研究的重点。现有研究主要采取问卷和量表测量,研究网络成瘾的形成原因,行为特点,影响因素,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戒除网瘾的相关方法和技术手段。本综述的研究对象是网络成瘾的大学生,通过对网络成瘾概念的阐述,一些实验的简单介绍,并结合网络行为特点,成瘾行为学习机制,来分析网络成瘾的影响因素。 【关键词】网络成瘾自我同一性人格特质社会支持 1网络成瘾概述 1.1网络成瘾的界定 网络成瘾(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简称IAD)是互联网使用中负面影响最严重的,也是网络心理学研究的重点。网络成瘾指在无成瘾物质作用下的上网行为冲动失控,表现为由于过度使用互联网而导致个体明显的社会、心理功能损害。 欧居湖是这样定义网络成瘾的:“网络成瘾是只以网络为中介,以网络中储存的交互式经验、信息等虚拟物质、信息为成瘾物所引起的个体在网络使用中,沉醉于虚拟的交互性经验、信息中不能自主,长期和现实社会脱离,从而引发生理机能和社会、心理功能受损的行为。” 美国心理学家Young(1998)在对DSM一IV上所有的成瘾诊断进行分析之后,认为赌瘾(pathologieal gambling)的状态最类似网络成瘾,因此将网络成瘾定义为一种没有涉及中毒(intoxication)的“冲动一控制失控症”(impulse一control disorder)。网络成瘾现象也被称为病态网络使用(Pathologieal Internet Use,PIU),最早为“网络成瘾”命名的Goldberg(1996)认为,PIU的症状包括:(l)耐受性:即需要用越来越多的时间上网才能满足;(2)退瘾症状:当失去网络联系时,会焦虑,不安等情绪反应,不断想着网上发生了什么;(3)渴望:渴望更多的上网次数和更长的上网时间;(4)消极生活影响:如失业、财政问题、家庭关系问题等。 1.2常见的网络成瘾评价标准述评 目前,在中国比较正规的一些刊物研究中用的比较多的、公认比较经典的诊断标准或测验量表是由Young教授和台湾的陈淑惠教授所制定的。 Young总结了对496例过度使用网络者的研究,并对病态赌博的诊断标准加以修订,形成网络成瘾的测量工具,该诊断标准为8个题项,如果被试对其中的5个以上题项给予肯定回答,就被诊断为网络成瘾。这8个题项是:(1)我会全神贯注于网际或在线服务活动,并且在下网后总念念不忘网事;(2)我觉得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在线上才能得到满足;(3)我曾努力过多次想控制或停止使用网络,但并没有成功;(4)当我企图减少或停止使用,我会觉得沮丧、心情低落或是脾气容易暴躁;(5)我花费在网络上的时间比原先意图的还要长;(6)我会为了上网而甘愿冒重要的人际关系、工作、教育或工作机会损失的危险;(7)我曾向家人、朋友或他人说谎以隐瞒我涉入网络的状态;(8)我上网是为恶意逃避问题或试着释放一些感觉诸如无助、罪恶感、焦虑或沮丧。 台湾学者陈淑惠(1999,2000)认为,网络成瘾量表的概念模式应包括以下症状维度:第一,网络成瘾耐受性(tolerance),指随着网络使用经验的增加,必须通过更多的网络内容或更长久的上网时间才能得到与原来相当程度的满足;第二,强迫性上网症状(compression),有一种难以自拔的上网渴望与冲动;第三,网络退瘾症状(withdrawal),指如果突然被迫离开电脑,容易出现挫败的情绪反应,如情绪低落、生气、空虚感等,或是注意力不集中、心神不宁、坐立不安等反应;第四,网络成瘾相关问题,指由于使用网络时间过长,忽略原有家庭与社

最新大学生网络成瘾行为的原因及其对策研究

大学生网络成瘾行为的原因及其对策研究

编号 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毕业论文(设计)论文题目大学生网络成瘾行为的原因及其对 策研究

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日期: 指导教师签名:日期: 使用授权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作者签名:日期: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导师签名:日期:年月日

大学生网络成瘾状况调查报告

大学生网络成瘾状况调查报告 **(*)班*** 【导语】 1.调查目的:了解大学生网络成瘾状况,从中发现普遍存在的网络成瘾问题并提出建议,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2.调查方法:网络问卷调查 3.调查时间:2017. 4.23—2017. 5.3 4.调查地点:网络平台 5.调查对象:大学本科生(男57人,女55人;其中大一100人,大二11人,大五1人) 6.调查范围:全国共14个城市(包括浙江,北京,江苏,重庆,湖北,上海,四川,辽宁,黑龙江,江西,福建,广东,贵州,云南)以及国外共2个城市(法国,意大利) 7.样本情况:调查数量为112份,实际回收有效的样本为112份,另外5份属无效样本或 废卷 8.调查小组成员名单:****** 【正文】 一、调查结果统计 在107份有效问卷中,无网络成瘾(总分小于40分)的共28人,轻度网络成瘾(40-60分)的共53份,中度网络成瘾(60-79分)的共21人,重度网络成瘾(大于80分)的共3人。 二、分析总结 在综合分析调查样本的基础上,我们得出了基本结论,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人际关系;2、学习生活;3、个人性格。 (一)人际关系方面 大学生人际关系总体状况良好,较少受到网络影响而减少现实交往。大学生们更倾向于和亲密的朋友一起出去玩而不是上网。同时,大部分人较少在网上结交新朋友,更多的是通过他人介绍,社团活动,实践活动或兼职实习开始人际交往。但是,也存在过度关注网络交往而渐渐降低社交频率,造成现实交往能力下降,人际交往障碍,人际关系失调等问题,可能会因此导致幸福感降低以及孤独感、抑郁感的增加。从长远来看,沉迷网络、手机交友会给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带来危害。 (二)学习生活方面 网络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部分大学生承认因为上网影响了学习和日常生活,无法上网会感到生活空虚无聊,甚至在离开网络之后会想着网上的事。由此可见,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因为不同程度的网络成瘾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改变。在互联网日渐发达的今

关于大学生网络成瘾行为的原因及其对策研究

编号 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毕业论文(设计) 论文题目大学生网络成瘾行为的原因及其对策研究 系(部)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 专业现代教育技术 班级 0901 学号 12950091428 学生姓名梁沛沛 指导教师胡铭 职称讲师 2012年05月

目录 中文摘要 (2) Abstract (3) 一、大学生上网状况即原因 (4) 1.1大学生上网状况 (4) 1.2大学生喜欢上网甚至成瘾的社会心理因素 (6) 二、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 (8) 2.1网络对大学生道德品质的影响 (8) 2.1.1网络对大学生道德品质的积极影响 (8) 2.1.2网络对大学生道德品质的消极影响 (9) 2.2网络对大学生学业的影响 (9) 三、消除网络对大学生消极影响的对策 (10) 3.1社会在消除网络对大学生消极影响中的作用 (10) 3.2学校在消除网络对大学生消极影响中的作用 (11) 3.3家庭在消除网络对大学生消极影响中的作用 (13) 3.4大学生要提高自我心理调适能力,强化自律意识 (13) 结论 (14) 参考文献 (15) 致谢 (16)

大学生网络成瘾行为的原因及其对策研究 摘要:现在互联网已经成为一个吸纳、承载人类生活和生产的大平台,成为社会信息基础结构的雏形。网络给大学生带来方便的同时,网络成瘾的学生也越来越多。因此如何使网络在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发挥出积极作用,最大限度减少其负面影响,是我们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全文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从大学生上网的实际情况出发,着重分析了大学生喜欢上网甚至成瘾的社会心理因素。第二部分比较深入地分析了网络对大学生的利弊影响。充分肯定网络为大学生带来积极变化的同时,也探讨了网络对大学生造成负面影响;第三部分就如何消除网络对大学生所产生的消极影响表达了自己的看法。提出社会、学校、家庭、学生自身都应负起各自的责任。 关键词:网络成因;大学生;利弊影响;责任;对策

大学生网络成瘾的现状分析及其心理治疗与预防策略研究

社会工作:时润东大学生网络成瘾的现状分析及其心理治疗与预防策略研究 摘要:众所周知,当代大学生是网络普及率最高的人群,在我国5.13亿网民中,大学生网民 位居榜首。网络已经成为了大学生学习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但同时大学生也越来越多地出现了沉迷于网络虚拟世界难以自拔的问题。我国在校大学生网瘾者的数量已超过30万,其中重度网瘾者数量达4万人之多。大学生网络成瘾引发了一系列的心理健康问题、思想行为问题乃至严重的社会问题。这不仅掣肘大学生的发展与成才,也事关整个国家和社会的长远发展。本文运用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从缺失需要和成长需要满足的角度分析大学生网瘾产生的原因,认为大学生网瘾的形成同过度依赖网络来满足缺失需要与成长需要不无关系。同时提出一些相关的心理疗法以及预防策略,进而引导大学生正确运用网络,使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成瘾;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行为认知理论 前言 互联网与信息技术的发展给人类的生活、学习与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是网络具有虚拟性,匿名性的特点,存在着极大的危害。大学生网络成瘾综合症便是其典型的产物。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在全国13所高校的调查显示,80%中断学业(包括退学、休学) 的大学生都是因为网络成瘾。同时,还有在读学生因为网瘾出现成绩下降、学分不达标的情况,其中一些学生被降级、试读,濒临退学边缘。现今,大学生网络成瘾现象日益突出,严重损害了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身心健康的发展。因此,大学生网络成瘾现象的分析及其心理治疗与预防策略研究势在必行。 一、网络成瘾的基本内容 (一)网络成瘾的定义 网络成瘾,又称“网络成瘾综合症”(简称IAD),临床上也称病理性网络使用(简称PIU)。是指因对网络的过度使用而对生理、心理及社会带来的危害的一种现象。其主要特征是:无节制地花费大量时间上网,必须增加上网时间才能获得满足感,不能上网时出现异常情绪体验,学业失败、工作绩效变差或现实人际关系恶化,向他人说谎以隐瞒自己对网络的迷恋程度、症状反复发作等。 (二)网络成瘾的诊断标准 Young作为最早研究网络成瘾的心理学家,认为在《美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手册》上列出的所有诊断标准中,病态赌博的诊断标准最接近网络成瘾的病理特征。因而他对赌博成瘾的10个诊断标准加以修订,形成网络成瘾的测量工具。该问卷有8道题: (1)专心于网络; (2)上网的时间越来越长; (3)不断试图减少网络的使用; (4)当减少网络使用时会出现退缩症状; (5)时间管理问题; (6)面临着环境的压力(来自家庭、学校、工作);

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原因分析及应对策略

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原因分析及应对策略 丽妮 【摘要】: 21世纪是信息化时代,网络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越来越重要的交往手段和通信媒介。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在给青少年学生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消极的影响,尤其是许多青少年学生沉迷于网络。为此,我们应当分析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 充分发挥互联网的积极作用,促进青少年形成健康的人格,引导青少年健康地成长,以使青少年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与时俱进。 【关键词】:青少年网络成瘾原因措施 【Abstract】21 century is the information times, the Internet has become the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contacts means and communication media in their daily life, study and work .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brings convenience to young students at the same time, but also brings a lot of negative effects, especially many young students addicted to the Internet. For this, we shoud analyze the cause of Internet addiction among adolescents, take corresponding measures,and take full use of the positive role of the Internet, promote the formation of teenagers health personality, and guide teenagers grow healthy and to make teenagers adapt to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era, advancing with The Times. 【Key words】adolescents Internet addiction cause measures

大学生网络成瘾研究_毕业论文

大学生网络成瘾研究

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日期: 指导教师签名:日期: 使用授权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作者签名:日期: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导师签名:日期:年月日

大学生网络成瘾问题调查研究方案

大学生网络成瘾问题调查研究方案 一、调查研究课题及背景: 2005年6月24日《第一观察》节目播出了“网瘾少年”,上网成瘾是目前在大学生学生群体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引起了学生家长的焦虑与不安,同时更引起了教育界人士的重视。虽然电脑和网络已成为现代人生活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强大的网络功能为人们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了很大的帮助。但正是因为其功能的强大,而使网络暗含着很多的隐患。虚拟的网络空间对于判断能力较差且好奇心和探索欲望较强的大学生来说,也起到了一定的负面作用。产生这种负面作用严重危害了正值学生时代的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健康,很多社会问题也随之而来。因为沉迷于网络而放弃学业、离家出走、甚至是犯罪事件时有发生,两名中学生因通宵上网而在铁轨上熟睡被轧死,17岁的少年因网上的几句玩笑而话赶到百里之外的网吧行凶,几名中学生为上网而十几天彻夜不归,还有不少大学生因痴迷上网而荒废了学业……这一件件事例为当前的教育敲响了警钟。网络开启了孩子们通往世界的窗口,但是网络却也让孩子们迷失了自己前行的方向,关闭了与他人沟通的心灵之门。我们不禁要问,网络时代究竟给我们带来了什么?网络,带给大学生的究竟应该是什么? 二、调查研究目的及意义: 通过这次调查研究,我们希望对大学生网络使用情况有一个清晰地认识,明确的分析大学生中有多少人正常使用网络,以及有多少人网络成瘾,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我们应该如何改变这种现象,如何引导大学生正常使用网络,或者如何帮助父母和学校共同管理大学生。并且通过这次调查研究,帮助我们正确设计一份调查问卷,掌握有关社会调查的相关知识,检验学习知识的掌握程度,培养我们的实践能力,考验我们的毅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三、调查研究的内容: 主要调查研究大学生初次上网的时间,上网时间及频率,上网目的以及课外活动内容,上网成瘾者的日常学习和他们的性格。以此来分析上网成瘾者的群体特征。 四、调查研究的区域及对象: 选择某校不同专业不同年级不同性别的400名学生,采用简单随机抽样,共发放400份问卷, 五、调查研究的抽样方法及资料收集、分析: 选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选择一定数量的大学生参与调查研究。制定问题数量和质量合适的问卷,对参与调查的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完成后,统一由专人检查问卷的有效性,并负责汇总,然后在计算机上进行统计分析,以便得出有效的结论。 六、调查研究人员的组成及培训: 调查研究人员由事先指定的成员组成。分别为王明、张晓、赵磊、李玟。在调查研究活动开始前,有负责人组织成员学习相关知识。 七、调查的时间进度: 第一天:组织参与调查成员进行培训;第二天:设计并打印问卷;第三天:问卷调查;第四条:收集问卷并分析;第五天:结论。 八、调查经费使用情况: 预计打印问卷需五十元,餐饮费需二百元。 九、调查结果; ㈠网络成瘾情况调查: 通过调查发现,男生网络成瘾者比例高于女生,新生网络成瘾者比例低于老生。网络成瘾者比非网络成瘾者触网早,如初中。并且他们上网时间长。网络成瘾者上网主要是为了娱乐,如游戏、聊天和看电影等,上网目的单一;而非网络成瘾者上网目的更加多元化,下载资料、与熟人沟通联络、看新闻、娱乐等。网络成瘾者课余活动上网比例高于非网络成瘾者,而自习、看书和参与其他课余活动明显少于非网络成瘾者, 调查发现,网络成瘾者内向性性格比例明显高于非网络成瘾者, 十、研究分析 网络成瘾对大学生的影响非常大。调查结果显示,网络成瘾者学习成绩明显低于非网络成瘾者。实际情况也是如此,我们周围那些试读、留级或被退学处理的“问题生”中,大部分平时沉溺电脑游戏或上网娱乐不能自拔。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网络成瘾者形成的原因有如下几方面。 1 缺乏沟通交流能力,适应能力弱进入大学后,大学生迫切地寻求交流的机会,有时缺乏交流沟通能力而在现实的大学生

大学生网络成瘾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大学生网络成瘾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网络作为当代科学技术的重要成果,已经深入到人们日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2013年1月,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了《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5.64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2.1%。其中,学生网名占所有网名的25.1%,是所有职业最大的网民群体。 然而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对网络产生强烈的依赖感,形成“网瘾”。网络成瘾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及正常的学习、生活和发展都产生了极为不良的影响,对学校的学风、校风的建设以及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有着很大的负面作用。 本研究以湖南某高校大学生为目标群体进行调查,研究大学生网络成瘾的现状。对其成瘾的特点、原因进行分析,找到适合高校教育工作者开展工作的方法、对策,及时干预和预防大学生网络成瘾 研究对象及方法 1.研究对象 随机抽取湖南省某高校大学生作为取样对象,其中调查涉及文科、理工、艺术与体育等多个专业,年级包括大一到大四的学生。经统计,共发放问卷1500份,收回问卷1369份,有效问卷为1348份。 经统计,调查对象男生582人,女生766人。大一至大四问卷数分别为:364、340、324、320。基本情况调查表如表为:男才性别比例分别为:43.18%,56.82%;大一到大四比例分别为:27%,25.22%,24.04%,23.74%;专业文科、理工、艺术体育比例为16.54%,51.26%,32.02. 2.研究方法 采用一般问卷调查的方法。在统一指导语的条件下,对被调查者进行必要的解释,当场发放问卷,采用无记名方式以专业、班级为单位集中填写,当场收回问卷。调查工具为Young的网络成瘾判断标准及自编调查问卷。Young的网络成瘾标准由8个项目组成,对其中的5个项目或5个以上做出肯定回答即可视为网络成瘾。 研究结果 通过对调查问卷进行统计,被调查的1348位大学生中有162人对Young的网络成瘾标准做出5个及以上的肯定回答。网络成瘾总体发生率为12.02%。(见表1)

网络成瘾的原因及对策和预防教学提纲

网络成瘾的原因及对 策和预防

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 网络成瘾是指由重复的对于网络的使用所导致的一种慢性或周期性的着迷状态,并带来难以抗拒的再度使用的欲望,同时还会产生想要增加使用时间的张力与耐受性,克制,退瘾等现象。对于上网所带来得快感会一直有心里上与生理上的依赖。 大学生网络成因现象的产生是网络使用者的个人特性与网络功能交互作用的结果。我认为造成大学生对网络产生依赖的原因有一下三个;第一,网络的可获得性,很多学校给学生提供上网的条件,而且学生也有足够的时间与精力来上网。第二,大学生普遍存在发展性问题。有些具有社交倾向的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很难与他人建立社交关系,便向网络寻求网上友谊。第三,另一相关的发展性问题是同一性的建立;即大学生更加注中自己的价值,人生目标,生活方式,需要及其他相关方面。有些大学生可能利用网络来建立一个积极的自我感,在虚拟的现实中,他们把自己定位的更加积极,甚至相信这种新的特征会变为现实。 所以,网络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完全没有烦恼的新天地,他们喜欢上网,慢慢成瘾。 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原因 一是因为他们的心智还不成熟,容易沉溺于某一新鲜事物不能自拔的身心特点有关,抵御网络诱惑的能力不强。二是他们的社会化进程不完善,导致他们没有足够的社会交往能力,经常与周围人“格格不入”,进而封闭自己。三是目前的游戏软件产品大多来自境外,很多涉及暴力、色情等,这种电子游戏被称为“电子海洛因”。在游戏玩家中青少年是主体,网络游戏等容易使青少年产生上瘾的心理疾病。 二、防治措施 1心理干预 首先要了解成人网络成瘾者的早期经验,特别是重大生活事件对成瘾者的影响,推究其不良性格和负性情绪的根源;其次,由于成人网络成瘾者都具有比较强的自我认识能力,因此,可以与去其一起客观全面地分析评价网络技术、网络人际交往、网络信息和网络游戏,同时对比他们的过去与现状,转变网络成瘾者对网络的依恋和依赖的认知成分;第三,协助网络成瘾者恢复自身生活的规律化,恢复生物钟,转移对网络的注意力,引导他们寻找有益的兴趣生长点,扩大在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面;第四,对于部分严重的成人网络成瘾者,要辅以适当的心理治疗技术,如强化法、森田疗法等进行治疗。 2 自我效能 由于在成瘾行为方面,自我效能是一个关键变量,因而能对成瘾行为的预防、戒除和改变做出合理性的说明和解释。(1)抵抗性自我效能。它是对于还未成瘾的个体来说,能够抵制网络的能力的信念。这就要求成瘾者训练抵抗来自网络对自己内心的诱惑的能力的决心。(2)减少伤害型自我效能。它是指个体已经卷入到网络成瘾行为之中,并对此

浅谈网络成瘾的原因及其神经机制

随着互联网络的发展,网络成瘾问题越来越突出,它已经成为社会学、心理学、临床医学界研究和关注的热点。网络成瘾又叫“病态网络使用”,是行为成瘾的一种,该症状的基本表现是网络使用者无法控制自己使用网络的行为,并最终导致心理、人际交往及学习和工作上的困难。网络成瘾症状与个体的生理和神经机能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本文概述了网络成瘾的原因及网络成瘾与脑内的奖赏中枢、神经递质等之间存在的关系。 关键词:网络成瘾病态网络使用神经生理 一、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给人类带来的影响越来越大,并且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互联网集文字、声音、图像于一体,构成一种立体化的传播形态,被称为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互联网已经成为青少年生活、学习和娱乐的重要工具,它促进了青少年的自我发展,满足了青少年缓解压力、交流和展示的需求。然而,与此同时网络成瘾随之而来,很多青少年学生因长期使用网络,如网络游戏、聊天、看电影等而导致学习成绩下降,孤独感增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很大的变化。2009年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2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2008年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2.98亿人,其中10~19岁的青少年所占比重最大(35.2﹪),成为2008年中国互联网最大的用户群体。网络成瘾是一种非物质依赖的行为成瘾,具有一些与其他成瘾行为类似的特征,如突显性、退瘾性、忍耐

性和复发性等。已有研究主要集中在网络成瘾行为与个性特征的关系上,或探讨网络成瘾与人的心理健康之间的相关性,很少涉及个体认知状况的变化。而对其他成瘾行为的研究已显示,成瘾者往往存在某些认知神经功能的变化。 对于网络成瘾本身是一个热点,同时也是一个难点问题。有大量学者从社会学、心理学的角度展开研究,目前的研究大多集中在网络成瘾概念的界定、诊断、理论模型的探讨、测量工具、社会心理等方面。但是对于行为成瘾者的神经生理上是否有所改变值得研究,本文就近几年有关方面的研究进行回顾分析。 二、网络成瘾的含义及原因 (一)网络成瘾的含义 Ivan Goldberg首先提出网络成瘾这一概念,1997年在一本杂志(The New Yorker Magazine)上对网络成瘾(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简称IAD)做了介绍。后来Ivan Goldberg、Davis等人采用病理性网络使用(Pathological Internet Use, 简称PIU)来代替网络成瘾一词,是指在没有明显成瘾物质情况下的上网行为冲动失控,表现为由于过度上网,导致个体明显的社会和心理行为功能的损害。叶新东、陈侠、黄希庭对网络成瘾做了以下解释,网络成瘾是指重复地使用网络所导致的一种慢性或周期性的着迷状态,并带来难以抗拒的再度使用之欲望;同时还会产生想要增加使用时间的张力与耐受性、克制、退隐等现象,具体表现为成瘾者无节制的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在网上冲浪,聊天或进行网络游戏,对上网所带来的快感会一直有心

大学生网络成瘾问题调查研究方案

大学生网络成瘾问题调查研究方案

大学生网络成瘾问题调查研究方案 一、调查研究课题及背景: 6月24日《第一观察》节目播出了“网瘾少年”,上网成瘾是当前在大学生学生群体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引起了学生家长的焦虑与不安,同时更引起了教育界人士的重视。虽然电脑和网络已成为现代人生活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强大的网络功能为人们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了很大的帮助。但正是因为其功能的强大,而使网络暗含着很多的隐患。虚拟的网络空间对于判断能力较差且好奇心和探索欲望较强的大学生来说,也起到了一定的负面作用。产生这种负面作用严重危害了正值学生时代的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健康,很多社会问题也随之而来。因为沉迷于网络而放弃学业、离家出走、甚至是犯罪事件时有发生,两名中学生因通宵上网而在铁轨上熟睡被轧死,17岁的少年因网上的几句玩笑而话赶到百里之外的网吧行凶,几名中学生为上网而十几天彻夜不归,还有不少大学生因痴迷上网而荒废了学业……这一件件事例为当前的教育敲响了警钟。网络开启了孩子们通往世界的窗口,可是网络却也让孩子们迷失了自己前行的方向,关闭了与她人沟通的心灵之门。我们不禁要问,网络时代究竟给我们带来了什么?网络,带给大学生的究竟应该是什么? 二、调查研究目的及意义: 经过这次调查研究,我们希望对大学生网络使用情况有一个清晰地认识,明确的分析大学生中有多少人正常使用网络,以及有多少人网络成瘾,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我们应该如何改变这种现象,如何引导大学生正常使用网络,或者如何帮助父母和学校共同管理大学生。而且经过这次调查研究,帮助我们正确设计一份调查问卷,掌握有关社会调查的相关知识,检验学习知识的掌握程度,培养我们的实践能力,考验我们的毅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三、调查研究的内容: 主要调查研究大学生初次上网的时间,上网时间及频率,上网目的以及课外活动内容,上网成瘾者的日常学习和她们的性格。以此来分析上网成瘾者的群体特征。 四、调查研究的区域及对象: 选择某校不同专业不同年级不同性别的400名学生,采用简单随机抽样,共发放400份问卷, 五、调查研究的抽样方法及资料收集、分析: 选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选择一定数量的大学生参与调查研究。制定问题数量和质量合适的问卷,对参与调查的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完成后,统一由专人检查问卷的有效性,并负责汇总,然后在计算机上进行统计分析,以便得出有效的结论。 六、调查研究人员的组成及培训: 调查研究人员由事先指定的成员组成。分别为王明、张晓、赵磊、李玟。在调查研究活动开始前,有负责人组织成员学习相关知识。 七、调查的时间进度: 第一天:组织参与调查成员进行培训;第二天:设计并打印问卷;第三天:问卷调查;第四条:收集问卷并分析;第五天:结论。 八、调查经费使用情况: 预计打印问卷需五十元,餐饮费需二百元。 九、调查结果; ㈠网络成瘾情况调查: 经过调查发现,男生网络成瘾者比例高于女生,新生网络成瘾者比例低于老生。网络成瘾者比非网络成瘾者触网早,如初中。而且她们上网时间长。网络成瘾者上网主要是为了娱乐,如游戏、聊天和看电影等,上网目的单一;而非网络成瘾者上网目的更加多元化,下载资料、与熟人沟通联络、看新闻、娱乐等。网络成瘾者课余活动上网比例高于非网络成瘾者,而自习、看书和参与其它课余活动明显少于非网络成瘾者, 调查发现,网络成瘾者内向性性格比例明显高于非网络成瘾者, 十、研究分析 网络成瘾对大学生的影响非常大。调查结果显示,网络成瘾者学习成绩明显低于非网络成瘾者。实际情况也是如此,我们周围那些试读、留级或被退学处理的“问题生”中,大部分平时沉溺电脑游戏或上网娱乐不能自拔。 经过调查,我们发现网络成瘾者形成的原因有如下几方面。 1 缺乏沟通交流能力,适应能力弱进入大学后,大学生迫切地寻求交流的机会,有时缺乏交流沟通能力而在现实的大学生活中没有形成良好的沟通,她们可能会在网络中借助QQ 、聊天室等工具在虚拟的网络空间与她人沟通。如此以来,这些大学生就对网络产生了依赖。 2 不能正确面对失败或挫折,选择逃避当代社会大学生在学习、就业、恋爱等方面都面临着很多问题,一旦遭受挫折或失败,有些大学生不能正确面对失败,会选择逃避现实,求助于虚拟的网络空间,使受挫心理得到安慰。 3 网络的虚拟性、匿名性等满足了好奇心、探险、自我表现等心理 . 4 网络成瘾者对周围同学的影响经常沉迷网络的大学生经常出现“小群体”现象。使个人行为盲目地顺从群体的行为,导致大学生出现上网一族。 .5 没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失去了目标大学生在入学前有明确的升学目标,但一旦进入大学,压力锐减,失去了努力的目标,很容易被网络这样的新奇事物所吸引。 由上述可见,网络成瘾主要是心理上对网络的依赖,因此预防和矫正网络成瘾应该从心理疏导方面加强对大学生的宣传和教育,对大学生加强思想教育,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大学生的鉴别能力、自控能力,培养健全的人格。从新生入学教育、班级班风建设、网络知识使用指导、网络成瘾危害宣传等多渠道解决网络成瘾问题,使大学生科学合理的利用网络,发挥网络独特的信息优势为我们服务 大学生网络生活调查问卷 亲爱的同学: 您们好!

大学生网络成瘾问题现状影响原因及对策1解析

【摘要】:大学生网络成瘾已经成为严重的社会性问题,并且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网络成瘾带来影响是多方面的。本文针对大学生网络成瘾这一问题,分析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及问题,提出解决大学生网瘾问题的一些对策和想法。希望能够帮助网瘾大学生在网络海洋里“回头是岸”。 【关键词】:网络成瘾;现状;原因;对策 【作者简介】:谭毅将,男,毛南族,广西环江人,广西民族大学预科教育学院06级文六班,广西师范大学预科生 网络的普及给人们的日常带来了翻天覆的变化。人们利用网络资源来填补现实生活中的一些不足。然而,网络却是一把“双刃剑”。人们享受网络便利资源的同时,另一方面也受到网络不良信息的侵蚀。网络——,随之而来的一些问题影响着人们的身心健康,甚至危害到社会的秩序。大学生网络成瘾就是伴随网络而来的突出问题。大学生网络成瘾会带来三种后果。从微观方面讲,会影响大学生的学习和前程,以及大学生和家庭之间的关系。从宏观上来说,大学生网络成瘾会使我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战略受到阻碍或破坏,影响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因此,对大学生网瘾问题,我们全社会必须予以关注。 一.网络成瘾的概述 “网络成瘾”(INTERNET ADDIVTION,又称“网络成瘾综合症”(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 简称IAD,目前对网络成瘾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和诊断标准。不同的学者对其命名也不同。诸如网络狂、上网狂、计算机依赖、因特网成瘾障碍、病态因特网使用、因特网成瘾或因特网依赖。都是对过度使用因特网的描述⑴。网络成瘾概念最早是由美国精神病医生Goldbery在1994年提出的。当今学术界对网络成瘾的内涵认识基本可以归纳为以下两种观点:网络成瘾是一种网络技术下的心理疾病;网络成瘾是一种因为习惯而导致的行为成瘾。 二.大学生网瘾问题的现状 大学生上网的目的主要有上网聊天交友、玩网络游戏、网上收集信息等。由于处理不当,对上网产生了一种心理上的依赖。其主要表现为网络聊天与交际成瘾、网络游戏成瘾、网络信息收集成瘾等多种形式。据《中国Internet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统计,截至2004年6月30日,中国网民人数为8700万,大专以上学历的占56.8%,18——24岁的网民占36.8%(这正是大学所处的阶段,大学生中约84%在上网。网络给人们提供便利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网络成瘾现象越来越严重,而大学生网络成瘾已引起人们的关注,国外一项研究表明,13%的大学生网络使用过度有负面影响。 (一.网络聊天成瘾 网络聊天成瘾指的是个体着迷于网络聊天,且为了消除下网后的烦躁不安而不断延长上网时间,由此获得满足感,致使工作、学习、人际关系甚至就业机会受到影响(1。网上聊天交友是大学生上网的主要目的之一,一些大学生对网络聊天乐此不疲,甚至深陷其中不能自拔。我国一些省市对上网大学生目的的调查显示,网络聊天占上网大学生比例的40%以上。一份来自大学生“网民”的调查报告显示,网

网络成瘾的原因有哪些

网络成瘾的原因有哪些 网络成瘾的原因有哪些?网络成瘾多发生在青少年的身上,是指的那些过度沉迷于网络游戏中的青少年,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但是,同样是青少年,为什么有的人就不会成瘾,有的人一沾上就上瘾呢?网络成瘾的原因到底有哪些呢? 网络成瘾的原因有很多,但是大体可以归结为这几种: 1. 与每个人的人格特征有关,网络成瘾症患者往往具有某些特殊的人格特征,如喜欢独处、敏感、倾向于抽象思维、警觉、不服从社会规范等,并且大多数成瘾者在对因特网上瘾之前,常常已经患有其他的心理障碍,特别是抑郁症和焦虑症。不同类型的网络成瘾嗜好是与人的年龄结构、需要类型密切相关的。对于一个十几岁的学生来说,可以把自己的无穷幻想投入到游戏所创造的虚拟情节中去,而一个二十几岁的人则情愿把时间花在与现实交际方式大相径庭的网络交往中。 2. 与人的个性特质有关,网络成瘾者绝大多数都有着非常要强的性格,在受到某种打击、挫折之后,他们变得不自信起来,这个时候问题就出现了,因为他们很要强,觉得自己应该成功,但是现实却不是那样如意,于是这种类型的人,他们对现实采取的行为往往是不敢去面对,而是选择用逃避的方式来应对,把在现实中无法满足的愿望通过网络来实现,通过虚拟的方式来满足自己的成就感、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达到逃避现实的目的,用网络来麻痹自己。 3. 与家庭环境和所受的教育有关,正在成长中的孩子,特别需要父母的爱、关注、理解与支持,但遗憾的是往往很多父母忙于他们的工作或疲于应酬,没有时间去陪孩子聊天或者带孩子出去玩,那么孩子就不知道要怎么去理解别人,也不懂得怎么和别人沟通交往,然后孩子就逐渐的封闭自己,疯狂迷恋网络,荒废了自己的学业,等父母发现了问题的严重性而阻止挽救时,往往就变成了与父母为敌,甚至少数人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

大学生网络成瘾原因与对策[论文]

大学生网络成瘾原因与对策 摘要: 关键词:大学生网瘾原因对策 我曾不止一次听到人们说这样的话:“网络让我们的世界越来越小,网络把我们同世界各地人们联系了起来,我们越来越亲密了。”时代在变迁,社会在进步,网络也正以它特有的优势和发展速度改变着我们的工作、学习和思维方式,并不断渗透到了我们日常生活的每个角落,把我们带到了一个全新的网络时代。网络的普及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网络就像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我们享受着网络信息资源的便利,我们通过网络收发邮件,办公娱乐,问候聊天,另一方面,我们也经受着网络不良信息的侵蚀,直接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甚至危害到社会的秩序。而大学生网络成瘾也随之越发突出。大学生网络成瘾带来的后果,从微观上看,会影响大学生的学习和前程,以及大学生和家庭之间的关系。从宏观上看,会使我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战略受阻或破坏,影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因此,对大学生网络成瘾问题,我们全社会应当予以高度重视。 一.网络成瘾概述 网络成瘾,又称“网络成瘾综合症”,网络成瘾概念最早是由美国精神病医生Goldbery 在1994年提出的。目前对网络成瘾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和诊断标准。不同的学者对其命名也不同。诸如网络狂、上网狂、计算机依赖、因特网成瘾障碍、病态因特网使用、因特网成瘾或因特网依赖。都是对过度使用因特网的描述。当今学术界对网络成瘾的内涵认识基本可以归纳为一下两种观点:网络成瘾是一种网络技术下的心里疾病;网络成瘾是一种因为习惯而导致的行为成瘾。大学生患上网络成瘾症后,开始时只是精神上的依赖,渴望上网遨游冲浪,以后发展为躯体依赖,表现为情绪低落、头昏眼花、双手颤抖、疲乏无力、食欲不振。 二.网络成瘾的原因及现状分析 为什么会出现那么多的网络成瘾现象呢?这种症状指的是当他的生理和心理上对一种行为的尝试得到成功以后,便有了一种愉悦感和想要继续超越的感觉,越成功这种感觉就会越强烈,继而越想去尝试。同学们在游戏中不断升级,对他也不停的产生新的刺激,测试发现,一般的学生玩网络游戏超过一个小时就会成瘾。 网络成瘾问题的产生,既有主观也有客观的原因。主观原因包括性格内向、自制力差、无成就感、自卑、自闭、压印、好奇、缺少朋友的人都容易网络成瘾,网络可以满足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得不到的东西,如:发泄、张扬、有情、爱情、风光和成就感等。客观原因包括家庭、学校教育不当,如批评多、严格要求、沟通少、受伤害,得不到尊重,计算机普及快,而教育、娱乐的正面软件滞后,法制不健全,学校、社会、家庭对上网的制约等。 (一)主观因素 从大学生自我性格特点来看,年轻人具有创造性强、接受新鲜事物快等特点,但由于涉世不深、追求刺激、喜欢娱乐、自控能力较弱,不但使他们成为网络的极大受益者,也容易使他们沉迷于网络。 尤其是不良的个性特征,是导致网络成瘾的主要内在因素。“研究表明,年龄在 20-30岁之间、受过良好教育性格内向的年轻人是网络成瘾的易患人群,其忧郁特质和焦虑特质人群对网络成瘾易患性高。”[3]大学生是网络成瘾的易感人群。大学生一旦在现实学习、工作、生活及人际交往中遭受种压抑,其需要得不到满足,而这个时候,网络为其提供了最佳的心灵释放场所。意志力、自控力薄弱导致部分比较依赖网络的大学生难以摆脱网络的吸引,逐步成为网成瘾者。 目前,大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由于家庭、学校、社会教育的不当,导致部分学生意志力、自控力较差,虽然在对网络的依赖的逐渐加重的过程中,其本人也认识到网络成瘾的危行,但意志力、自控力较差,不能抵制网络的诱惑,无法自拔,最终导致网络成瘾。 (二)客观因素

2020年大学生网瘾调查报告范文.doc

2020年大学生网瘾调查报告范文 一、引言 当前社会,互联网正以空前的广度和深度渗透到人们生活当中。截至XX年,中国网民已达7780万人,大学生是其中最活跃的群体。抽样调查显示,北京重点高校大学生常常上网的人数到达80%,然而在别的地方的高校又是怎样的情况呢?互联网在给我们带来迅捷的同时又给我们带来了甚么?垃圾邮件、色情传播、暴力恐怖、网上犯法不一而足,当代大学生面临这些是不是都有抵抗力呢?我们看到的常常是一些大学生沉溺于网络中不能自拔,他们荒废学业,耗费大量的金钱和体力,网络为何那末有吸引力? 大学生是中华民族的建设者,他们在祖国未来的发展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关注这一群体从本质上来讲就是关注我们祖国的发展,我们民族的发展。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就在于通过对本校大学生上网情况的调查分析,揭开大学生沉溺于网络的缘由,重新反思高校,家长,学生,网吧,社会管理部分所承当的责任,并进一步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二、调查研究相干说明 1、研究目的 本次调研活动由《大学生网络成瘾的缘由及对策研究》srt课题组实施,具体目标以下: (1)通过调查研究了解本校学生网瘾现状,把握网瘾比例在年级、地域和性别上的散布情况。

(2)通过对不同上网目的、网民分类(非网瘾、网瘾偏向、低度网瘾、中度网瘾、高度网瘾)的交叉对照分析,探索上网成瘾与网上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 (3)通过对不同程度网民的家庭状态等题目进行分析对照,调查家长对大学生消费及上网题目的态度。 (4)通过对调查对象平时的在校情况及上网情况进行分析,调查学校及社会其他方面对大学生网络成瘾题目的影响。 (5)通过对不同程度网瘾大学生网民的人格因素进行对照分析,探究人格因素对网络成瘾程度的影响。 2、调查实施方法 本课题组于XX年6月成立,在征求指导老师意见以后确定操纵程序,设计调查问卷,并于10月份进行试点调查,在总结试点调查工作以后重新修改调查问卷,并终究确定调查方案。 本调查为自填问卷的方法。问卷发放方式以实地面访为主。调查的范围为本校除大四年级、硕士生、博士生之外的在校学生。访问地点为学校、网吧和其他公共场合。实地调查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问卷435份,有效问卷387份回收率为88.9% (1)指标体系的构建 本次调查主要触及到三大类共五个指标。分别是:1、核心指标――网瘾;2、参考指标――网瘾程度与网瘾偏向;3、其他相干指标――上网目的特点与调查对象自然状态、人格因素等。 (2)核心指标:网瘾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