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GUS 染液

GUS 染液

GUS 染液

GUS 染液

以500ml GUS染液为准,其中各成分浓度如下

磷酸缓冲液(PH=7)100mM 以磷酸钠缓冲液配置

EDTA 1Mm

亚铁氰化钾5mM

铁氰化钾5mM

TritonX-100 1%

X-Gluc 1mg/ml

已知1M的磷酸钠缓冲液(PH=7)中V(NaH):V (Na

462

铁氰化钾K3Fe(CN)6

GUS 染液

以500ml GUS染液为准,其中各成分浓度如下

磷酸缓冲液(PH=7)100mM 以磷酸钠缓冲液配置

EDTA 1Mm

亚铁氰化钾5mM

铁氰化钾5mM

TritonX-100 1%

X-Gluc 1mg/ml

已知1M的磷酸钠缓冲液(PH=7)中V(NaH2PO4):V (Na2HPO4) = 42.3 : 57.7

PS: 亚铁氰化钾K4Fe(CN)6.3H2O

铁氰化钾K3Fe(CN)6

一种改良苏木素染液的配制方法

一种改良苏木素染液的配制方法 目的准确控制苏木素染液配制过程中所需试剂的量,提高染色能力,节约成本。方法准确称取苏木素2g,量取无水酒精150ml,用无水酒精彻底溶解苏木素,再依次加入碘酸钠240mg、硫酸铝钾20g、柠檬酸1g。结果新配苏木素染液着色能力明显提高且无氧化膜产生,使用时间周期长,无需过滤。结论染液配制简单,细胞核染色鲜艳,苏木素用量少,减少浪费。 标签:苏木精;氧化;方法苏木素-伊红染色法,也就是我们常说的HE染色技术。是各个医院实验室最常用的染色方法,也是各病理科最经典的染色技术。然而苏木精染液的配制是HE染色技术的核心,它决定染色质量的优劣。一般Harris苏木精染液的配制[1]时所需苏木素多,配制较为繁琐,也具有一定的危险。为了节约成本,减少浪费,我们摸索一套自己的配制方法。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苏木素2g,无水酒精150ml,碘酸钠240mg,硫酸铝钾20g,柠檬酸1g,蒸馏水800ml。 1.2方法取一只2000ml烧杯,苏木素2g,无水酒精150ml,将酒精和苏木素倒入烧杯中,将烧杯置于磁力搅拌器进行搅拌10min,苏木素完全溶解后,加入800ml蒸馏水,搅拌5min后,加入碘酸钠240mg搅拌5min,再加入20g硫酸铝钾,搅拌40min。待苏木红也硫酸铝钾完全结合后,最后加入1g柠檬酸终止氧化,搅拌5min后加入甘油120ml,搅拌2h。棕色瓶盛装,放入阴暗地方室温保存2w后直接使用。 2 结果 苏木素染液无需过滤,无沉渣和氧化膜形成。染液着色能力强,切片染色蓝化后,细胞核着色清晰,細胞质清晰可见,呈鲜艳的蓝色。大大减少了试剂的消耗。 3 讨论 苏木精为一种无色或谈灰黄色粉末,分子式为C16H14O6,分子量302.288。它是一种天然染料,是由中南美洲等地产的一种称”洋苏木素树”(hematoxylon campechianum)的树芯中提取出来的。苏木素的配方很多,其原理是一样的,都是先氧化,使苏木素的分子结构失去两个氢原子,并使其中的一个苯环转化成具有醌型结构的苯环而成为苏木红(hematein)[2],并在媒染剂的作用下,与细胞核染色质结合。常用的氧化苏木素的方法有两种:一是自然氧化。但是氧化时间周期过长,而氧化的程度也难以掌握;所以现在实验室一般采用的是第二种方法,即人工氧化的方法,人工氧化就是在染液中加入氧化剂,达到快速氧化苏木素的目的。氧化剂的种类很多,如高锰酸钾、过氧化氢、氧化汞、碘酸钠等,现在大

抗酸染色——标准操作

抗酸染色 一、原理 本试剂盒采用WHO推荐的Ziehl-Neelsen法分枝杆菌的细胞壁内含有大量的脂质,包围在肽聚糖的外面,所以分枝杆菌一般不易着色,要经过加热和延长染色时间来促使其着色。但分枝杆菌中的分枝菌酸与染料结合后,就很难被酸性脱色剂脱色。齐-尼氏抗酸染色法是在加热条件下使分枝菌酸与石炭酸复红牢固结合成复合物,用盐酸酒精处理也不脱色。当再加碱性美兰复染后,分枝杆菌仍然为红色,而其他细菌及背景中的物质为蓝色。 二、试剂 石碳酸复红染液、酸性酒精溶液、亚甲蓝溶液 三、方法 1.涂片:参见各标本操作程序涂片,涂片后在室温下自然干燥,也可在酒精灯上略加温,使之迅速干燥,但勿靠近火焰

2.固定:常用高温进行固定。即手持载玻片一端,标本面朝上,在灯的火焰外侧快速来回移动3~4次,共约3~4秒。要求玻片温度不超过60℃,以玻片背面触及手背皮肤不觉过烫为宜,放置待冷后染色 3.染色 3.1 滴加石碳酸复红染液盖满玻片,染色10分钟或更久,无需加温 3.2 流水自玻片一端轻缓冲洗,冲去染色液,沥去标本上剩余的水 3.3 滴加酸性酒精溶液盖满玻片,脱色1-2分钟,如有必要,需流水冲去溶液后,再次脱色至痰膜无可视红色为止 3.4 流水自玻片一端轻缓冲洗,冲去染色液,沥去标本上剩余的水 3.5 滴加亚甲蓝溶液,染色30秒钟 3.6 流水自玻片一端轻缓冲洗,冲去染色液,沥去标本上剩余的水,待玻片干燥后镜检 3.7 一张染色合格的玻片,痰膜肉眼观察为亮蓝色,无红色斑块 四、结果判定 1.干燥后油镜观察300个视野(观察时间不少于4min),抗酸性细菌呈红色,其它细菌或细胞呈蓝色

伊红染色液溶液的配制方法

伊红染色液配制方法 溶液的配制方法如下: 华越洋伊红染色液:100ml 伊红染料配方较多在常规配方中,有的染色效果好,但操作较繁琐,且消耗较多试剂。有的操作简单,但染色时间长,染液有效期短,常需加入冰醋酸,但加入剂量不易掌握,量少达不到促染作用,加入过多染液易沉淀,且引起色调不正,特别是容易褪色,染色结果不能长期保存。为此,对伊红Y染色液配制进行了改进。改进后的方法具有操作简便、经济、染色性质稳定、着色力强且持久颜色鲜艳等优点; 制备方法:伊红Y1G,蒸馏水90ML,苦味酸饱和水溶液10ML。将蒸馏水加入伊红,待其全部溶解后,加入苦味酸饱和水溶液。 染色结果观察:染色时间0.5-1分钟。伊红所着的颜色鲜艳,层次分明,与蓝色的细胞核对比突出。 伊红Y(四嗅荧光素二钠盐,分子式:C20-H6O5Br4NO2)是一种酸性红色胞浆性染料,室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度远大于在酒精中的溶解度。它在溶液反应中,由于钠离子的存在而呈碱性状态。苦味酸[分子式:(NO2)3C6HOH]是一种较强的酸性染料,它的颜色是由硝基发色团所致,染色性能是由羟基助色团产生的。苦味酸具有三种作用:1本身是一种胞浆染料,具有染色作用。2又是一种酸,加入伊红Y染色液中,使染色造成比胞浆等电点略为酸性的环境,抑制了部分氨基酸中羟基官能团,从而使氨基酸中氨基官能团和酸性染料结合,增加了染液与组织间的亲和力,起到促染作用。3苦味酸又是一种氧化剂,在染色体中经过氧化物作用后,使染色剂与组织成份结合的更牢固。组织着色鲜艳,染色后不易褪色,因而切片可长期保存。 华越洋伊红染色液操作简单,不使用汞、甲醇等有毒试剂,可以用于组织切片或培养细胞的染色。 本伊红染色液染色后细胞浆呈粉红色或红色。 本染色液可以和免疫荧光染色或免疫组化染色配合使用。一方面可以在本伊红染色液染色后进行免疫荧光染色或其它染料的染色,另一方面也可以在免疫组化染色后再进行伊红复染。 本染色液可以重复使用,直至认为效果不佳时再换用新的染色液。一个包装的本染色液至少可以染色200个样品。

革兰氏染色液配制

革兰氏染色液 保质期:2-8度一年. 革兰氏染色法是细菌学中广泛使用的一种鉴别染色法,媒染剂碘液进入菌体后与结晶紫结合,革兰氏阳性菌对碘与结晶紫摄取量多且牢固,不易被酒精脱色。革兰氏阴性菌对碘与结晶紫摄取量少,不牢固,易被酒精脱色。为观察方便,脱色后再用一种红色染料如碱性蕃红进行复染。阳性菌仍带紫色,阴性菌则被染上红色。 操作步骤: 1、标本处理: (1).有菌部位的标本,如痰液、粪便、各种拭子、创面等可直接涂片。(2).无菌部位的标本,如脑脊液、胸水、腹水、胆汁、尿液、关节液等,应取适量标本(最高可达5-7ml),经3000rpm 离心10min.,取沉渣涂片染色。 2、涂片制作:菌液涂片时,用接种环沾取菌液点在载玻片上,标本可直接在玻片上涂布;菌落涂片时,先取生理盐水一滴,置玻片上,用接种针挑取菌落在盐水中涂布。制作的涂片应自然干燥,并经火焰固定,固定的温度不宜过高,以玻片背面接触手背不烫为准,否则可能使细菌形态改变。将固定后的涂片进行染色。 3、染色方法: 革兰氏染色的关键在于严格掌握酒精脱色程度,如脱色过度,则阳性菌可被误染为阴性菌;而脱色不够时,阴性菌可被误染为阳性菌。此外,菌龄也影响染色结果,如阳性菌培养时间过长,或已死亡及部分菌自行溶解了,都可能会呈阴性反应。 (1).加上结晶紫后,染色1分钟,水洗。 (2).加上碘液后染色1分钟,水洗。 (3).加上95%酒精,摇动玻片,根据涂片厚度,脱色约30-60秒,水洗,吸去水分。

(4).加上蕃红后,染色1分钟,水洗。 (5).吸干或在空气中凉干后,油镜镜检。 4.结果观察:紫色为革兰氏阳性,红色为革兰氏阴性。 注意事项: 1.标本涂片不能太厚,严格按操作要求进行。 2.玻片通过火焰温度不能太高。 3.若涂片较厚,应延长脱色时间,直至不再出现紫色为止。 4.碘液变透明,则不能使用。 5.水洗时动作要轻柔,沿载玻片对角线方向用洗瓶冲洗,以免把菌体冲掉。 革兰氏染色液如果用量少,买现成的比较话算,如果用量大,自己配起来也溶液,就是试剂种类多了点。其配制方法如下: (1)结晶紫(crystal violet)液:结晶紫乙醇饱和液(结晶紫2g溶于20mL95%乙醇中)20mL,1%草酸铵水溶液80mL 将两液混匀置24h后过滤即成。 (2)卢戈(Lugol)氏碘液:碘0.33g,碘化钾0.66g,蒸馏水100mL。先将碘化钾溶于少量蒸馏水中,然后加入碘使之完全溶解,再加蒸馏水至100mL即成。配成后贮于棕色瓶内备用,如变为黄色即不能使用。 (3)95%乙醇:用于脱色,脱色后可选用以下(4)或(5)的其中一项复染即可。 (4)番红溶液:番红O(safranine,又称沙黄O)2.5g, 95%乙醇100mL,溶解后可贮存于密闭的棕色瓶中,用时取20mL与80mL蒸馏水混匀即可。

常用溶液配制方法

一.常用贮液与溶液 1mol/L亚精胺(Spermidine): 溶解2.55g亚精胺于足量的水中,使终体积为10ml。分装成小份贮存于-20℃。 1mol/L精胺(Spermine):溶解3.48g精胺于足量的水中,使终体积为10ml。分装成小份贮存于-20℃。 10mol/L乙酸胺(ammonium acetate):将77.1g乙酸胺溶解于水中,加水定容至1L后,用0.22um孔径的滤膜过滤除菌。 10mg/ml牛血清蛋白(BSA):加100mg的牛血清蛋白(组分V或分子生物学试剂级,无DNA酶)于9.5ml水中(为减少变性, 须将蛋白加入水中,而不是将水加入蛋白),盖好盖后,轻轻摇动,直至牛血清蛋白完全溶解为止。不要涡旋混合。加水定容到10ml,然后分装成小份贮存于-20℃。 1mol/L二硫苏糖醇(DTT):在二硫苏糖醇5g的原装瓶中加32.4ml水,分成小份贮存于-20℃。或转移100mg的二硫苏糖醇 至微量离心管,加0.65ml的水配制成1mol/L二硫苏糖醇溶液。 8mol/L乙酸钾(potassium acetate):溶解78.5g乙酸钾于足量的水中,加水定容到100ml。 1mol/L氯化钾(KCl):溶解7.46g氯化钾于足量的水中,加水定容到100ml。 3mol/L乙酸钠(sodium acetate):溶解40.8g的三水乙酸钠于约90ml 水中,用冰乙酸调溶液的pH至5.2,再加水定容到100ml。 0.5mol/L EDTA:配制等摩尔的Na2EDTA和NaOH溶液(0.5mol/L),混合后形成EDTA的三钠盐。或称取186.1g的Na2EDTA·2H2O和20g的NaOH,并溶于水中,定容至1L。 1mol/L HEPES:将23.8gHEPES溶于约90ml的水中,用NaOH调pH (6.8-8.2),然后用水定容至100ml。 1mol/L HCl:加8.6ml的浓盐酸至91.4ml的水中。 25mg/ml IPGT:溶解250mg的IPGT(异丙基硫代-β-D-半乳糖苷)于10ml 水中,分成小份贮存于-20℃。 1mol/LMgCl2:溶解20.3g MgCl2·6H2O于足量的水中,定容到100ml。

标准革兰氏染色液

标准革兰氏染色液 简介: 革兰氏染色法是丹麦医生Christain Gram 于1884年所发明,是细菌学中广泛使用的一种鉴别染色法,亦是一种复染法。未经染色的细菌,由于其与周围环境折光率差别甚小,故在显微镜下极难观察。染色后细菌与环境形成鲜明对比,可以清楚地观察到细菌的形态、排列及某些结构特征,用以分类鉴定。通过此法染色可将细菌鉴别为革兰阳性菌(G +)和革兰阴性菌(G -)两大类。细菌的不同显色反应是由于细胞壁对乙醇的通透性和抗脱色能力的差异,主要是肽聚糖层厚度和结构决定的。经结晶紫染色的细胞用碘液处理后形成不溶性复合物,乙醇能使它脱色。在革兰阴性细胞染色中,乙醇或丙酮破坏了胞壁外膜、损伤肽聚糖层和细胞质膜,结晶紫和碘复合物从细胞中渗漏出来,当再用其他染色液复染时,显现红色。红色染料虽然也能进入已染成紫色的G+细胞,但被紫色盖没,所以红色显示不出来。在革兰阳性细胞染色中,乙醇还能使厚的肽聚糖层脱水,导致孔隙变小,由于结晶紫和碘复合物分子太大,不能通过细胞壁,不易脱色,所以保持着紫色。 Leagene Standard Gram ˊs Stain 采用最经典的革兰染色配方, 临床标本直接涂片,背景干净,胞核胞质对比强烈,胞内吞噬体清晰易辨认,细菌染色特征典型。 组成: 自备材料: 1、 接种环或挑取细菌的其他工具 2、 酒精灯 3、 载玻片 4、 光学显微镜 操作步骤(仅供参考): 1、 涂片:取待检细菌,于载玻片中央涂成薄层或者或在载玻片上滴加少许无菌水,取菌与 的水混合均匀,涂成一薄层。 编号 名称 DM0015 4×10ml DM0015 4×100ml DM0015 4×250ml DM0015 4×500ml Storage 试剂(A): 结晶紫染色液 10ml 100ml 250ml 500ml RT 避光 试剂(B): Gram 碘液 10ml 100ml 250ml 500ml RT 避光 试剂(C): 脱色液 10ml 100ml 250ml 500ml RT 试剂(D): 沙黄染色液 10ml 100ml 250ml 500ml RT 避光 使用说明书 1份

常用染色液配方

实验室常用染色液配方 1、吕氏(Loeffler)美蓝染色液 A液:美蓝(Methylene blue) 0.3 克95%酒精毫升 B液:氢氧化钾(KOH) 0.01 克蒸馏水100 毫升分别配制A液和B液,然后混合即成。 2、齐氏(Ziehl)石炭酸复红染色液 A液:碱性复红(Basic fuchsin) 0.3 克95%酒精10.O 毫升 B液:石炭酸(苯酚) 5.0 克蒸馏水95 毫升 将碱性复红溶于95%酒精中,配成A液。将石炭酸溶于蒸馏水中,配成B液。将两者混合即成。 3、结晶紫染色液(Huclker改订)A液:结晶紫(Crystai violet) 2.5 克95%酒精25.0 毫升 B液:草酸铵(NH4)2C2O4H2O 1.0 克蒸馏水100 毫升 将结晶紫研细后,加入95%酒精,使之溶解,配成A液。将草酸铵溶于蒸馏水,配成B液。两液混合即成。 4、路戈氏(LugoI)碘液(革氏鉴别染色用)碘1.0克碘化钾2.0克蒸馏水300毫升 先将碘化钾溶于少量蒸馏水中,再将碘溶于碘化钾溶液中,溶时可稍加热,最后加足蒸馏水量。 5、番红染色液(革氏鉴别染色用)番红O(Safranin O) 2.0克蒸馏水100毫升 6、孔雀绿染色液(芽孢染色用)孔雀绿(Malachite green) 5.0克蒸馏水100毫升先将孔雀绿研细,加少许95%酒精溶解,再加蒸馏水。 7、Dorner黑素液(英膜染色用)黑素(Nigrosin) 10.0克蒸馏水100毫升福尔马林(40%甲醛) 0.5毫升将黑素在蒸馏水中煮沸5分钟,加入福尔马林作为防腐剂,用玻璃棉过滤。 8、刚果红染色液刚果红(Congo red) 2.0克蒸馏水100毫升 9、稀释结晶紫染液(放线菌染色用)结晶紫染色液(同3) 5.0毫升蒸馏水95.0 10、乳酸石碳酸棉蓝染色液(真菌制片,短期保存)石炭酸10.0克甘油20.0毫升乳酸(比重l.21) 10.0毫升棉蓝0.02克蒸馏水10.0毫升将碳酸加在蒸溜水中加热溶化,加入乳酸和甘油,最后加入棉蓝,溶解即成。 11动物组织石蜡切片染色方法 苏木精-伊红(HE)染色:二甲苯Ⅰ, Ⅱ各10 min,依次进入无水乙醇、950 mL/L, 900 mL/L, 800 mL/L及700 mL/L的酒精各5 min,蒸馏水洗;入苏木精染液10 min,盐酸酒精分色4 s,自来水洗10 min;依次入700 mL/L, 800 mL/L及900 mL/L酒精各5 min,入伊红染液染色 10 min;入950 mL/L及无水乙醇Ⅰ, Ⅱ各5 min, 以二甲苯透明,中性树脂封片. 一、常用染色液的配制 ⒈碘-碘化钾(I2-KI)溶液能将淀粉染成蓝紫色,蛋白质染成黄色,也是植物组织化学测定的重要试剂。 配方:碘化钾2g ;蒸馏水300ml ;碘1g 先将碘化钾溶于少量蒸馏水中,待全溶解后再加碘,振荡溶解后稀释至300mL,保存在棕色玻璃瓶内。用时可将其稀释2-10倍,这样染色不致过深,效果更佳。 ⒉苏丹Ⅲ(sudanⅢ或Ⅳ)能使木栓化、角质化的细胞壁及脂肪、挥发油、树脂等染成红色或淡红色,是著名的脂肪染色剂。 配方:(1)苏丹III或苏丹Ⅳ干粉0.1g ;95%酒精10ml ;过滤后再加入10ml甘油(2)先将0.1g苏丹III或IV溶解在50ml丙酮中,再加入70%酒精50ml。 (3)苏丹III 70%乙醇的饱和溶液。 ⒊1%醋酸洋红(aceto carmine)酸性染料,适用于压碎涂抹制片,能使染色体染成深红色,细胞质成浅红色。

7细菌的革兰氏染色 (1)

微生物实验报告 细菌的革兰氏染色及形态观察 一、目的要求: 1、熟悉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2、掌握革兰氏染色法。 3、掌握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染色结果和形态特征 二、器材和器皿: 1、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2、革兰氏染色液、香柏油、二甲苯 3、显微镜、擦镜纸、酒精灯、载玻片、盖玻片、接种环等 三、实验原理: 革兰氏染色法是细菌学中广泛使用的一种鉴别染色法,1884年由丹麦医师Gram 创立。未经染色的细菌,由于其与周围环境折光率差别很小,在显微镜下极难观察。染色后细菌与环境形成鲜明对比,可以清楚地观察到细菌的形态、排列及某些结构特征,而用以分类鉴定。革兰氏染色属复染法。 该染色法所以能将细菌分为G+菌和G-菌,是由这两类菌的细胞壁结构和成分的不同所决定的。 G-菌的细胞壁中含有较多易被乙醇溶解的类脂质,而且肽聚糖层较薄、交联度低,故用乙醇或丙酮脱色时溶解了类脂质,增加了细胞壁的通透性,使初染的结晶紫和碘的复合物易于渗出,结果细菌就被脱色,再经蕃红复染后就成红色。 G+菌细胞壁中肽聚糖层厚且交联度高,类脂质含量少,经脱色剂处理后反而使肽聚糖层的孔径缩小,通透性降低,因此细菌仍保留初染时的颜色,呈现蓝紫色。 四、实验步骤: 1、取载玻片用纱布擦干,涂菌的部位在火焰上烤一下,除去油脂。 2、涂片: 液体培养基:左手持菌液试管,在酒精灯火焰附近5cm左右打开管盖;右手持接种环在火焰中烧灼灭菌,等冷却后从试管中沾取菌液一环,在洁净无脂的载玻片上涂直径2mm左右的涂膜,最后将接种环在火焰上烧灼灭菌。 固体培养基:先在载玻片上滴一滴无菌水,再用接种环取少量菌体,涂在载玻片上,使其薄而均匀。 3、晾干:让涂片在空气中自然干燥。 4、固定:让菌膜朝上,通过火焰2-3次固定(以不烫手为宜)。 5、染色:在菌膜上滴加草酸铵结晶紫液,染1min。 6、水洗:用蒸馏水轻轻冲洗涂片上的染色液,用吸水纸吸干。简单染色结束可观察细胞形态。 7、媒染:滴加1滴碘液,染1min,水洗。 8、脱色:吸去残留水,连续滴加95%乙醇脱色20-30s至流出液无紫色,立即水洗。 9、复染:滴加蕃红复染约2min,水洗。至此,革兰氏染色结束。

常用染色液的配制

常用染色液的配制 1.吕氏(Loefflev)美蓝染色液 A液:2%美蓝(Methylene blue)95%酒精溶液 B液:10%KOH溶液 取A液30ml、B液0.1ml与100ml蒸馏水混合。 2.石炭酸复红染色液 A液:4%碱性复红(basic fuchsin)95%酒精溶液 将碱性复红在研钵中研磨后,逐渐加入95%酒精,继续研磨使其溶解、 配成A液。 B液:5%石炭酸溶液 取A液10ml、B液90ml混合即可。一般可将此溶液稀释5-10倍使用。 但稀释液易变质失效,一次不宜多配。 3.革兰氏(gram)染色液 (1)草酸铵结晶紫染液: A液:1%结晶紫(Crystal violet)95%酒精溶液 B液:1%草酸铵(Ammonium oxalate)溶液 取A液20mlB液80ml,静置48/小时后使用。 (2)路哥氏(Lugol)碘液: 碘片1.0g、碘化钾2.0g、蒸馏水300ml 先将碘化钾溶解在少量水中,再将碘片溶解在碘化钾溶液另,待碘全部 溶解后,加够水即成。 (3)95%酒精溶液 (4)蕃红(沙黄)复染液: 2.5%蕃红(Safranlne O)95%酒精溶液。 取此液10ml与90ml蒸馏水混匀即成。 4.芽孢染色液 (1)5%孔雀绿(Malachite green)溶液。 (2)0.5%蕃红溶液。 (3)苯酚品红溶液 称取11g碱性品红溶于100ml无水酒精中。 再取上述溶液10ml与100ml 5%的苯酚溶液混合,过滤备用。 (4)黑色素(nigrosin)溶液 10%黑色素溶液,置沸水浴中30min后,滤纸过滤二次,补加水到100ml,

增强革兰氏染色液

增强革兰氏染色液 简介: 在革兰阴性细胞染色中,乙醇或丙酮破坏了胞壁外膜、损伤肽聚糖层和细胞质膜,结晶紫和碘复合物从细胞中渗漏出来,当再用其他染色液复染时,显现红色。红色染料虽然也能进入已染成紫色的G+细胞,但被紫色盖没,所以红色显示不出来。在革兰阳性细胞染色中,乙醇还能使厚的肽聚糖层脱水,导致孔隙变小,由于结晶紫和碘复合物分子太大,不能通过细胞壁,不易脱色,所以保持着紫色。 Leagene Enhanced Gram ˊs stain 采用最经典的革兰染色配方进一步改进,使用复红复染液替代沙黄染色液,增强了染色效率,用于极难染色的细菌。临床标本直接涂片,背景干净,胞核胞质对比强烈,胞内吞噬体清晰易辨认,细菌染色特征典型。 组成: 操作步骤(仅供参考): 1、 涂片:取待检细菌,于载玻片中央涂成薄层或者或在载玻片上滴加少许无菌水,取菌与 的水混合均匀,涂成一薄层。 2、 干燥:涂片后在室温下自然干燥,也可在酒精灯上略加温,使之迅速干燥。 3、 固定:手持载玻片一端,标本面朝上,在酒精灯的火焰外侧快速来回移动3~5次,每 次1s ,温度不宜过高,防止菌体蛋白变性,放置待凉后染色。也可以用甲醇或乙醇固定。 4、 初染:滴加结晶紫染色液染色,清水冲洗去染色液。 5、 媒染:滴加Gram 碘液,并覆盖载玻片,室温放置,水洗。 6、 脱色:滴加脱色液,摇动,直至流下的脱色液不出现紫色时为止,立即用水冲去脱色液, 终止反应。 7、 复染:滴加复红复染液染色,水洗。 8、 干燥。镜检:置油镜观察。 编号 名称 DM0016 4×10ml DM0016 4×100ml DM0016 4×250ml Storage 试剂(A): 结晶紫染色液 10ml 100ml 250ml RT 避光 试剂(B): Gram 碘液 10ml 100ml 250ml RT 避光 试剂(C): 脱色液 10ml 100ml 250ml RT 试剂(D): 复红复染液 10ml 100ml 250ml RT 避光 使用说明书 1份

抗酸染色概要(1)

夹层杯抗酸染色制片法概要 一:标本的预处理:消化和离心 1.将标本至于夹层杯中加消化液消化至液体清亮(2~5分钟可灭活细菌)(若是其它 容器取痰的,可小心的在痰上加些许消化液,待痰不再粘附其上后转入夹层杯)(夹 层杯可装液体不超过杯身三分之二)(非痰类标本亦须加适量消化液消化)。 2.将本杯置于离心机内对称平衡放稳,以4500转/分钟转速离心5分钟,弃去液体(轻 快的倒掉),放在干片机内烘烤(干片机提前开启至60度)。 二:染色:初染和洗脱和复染 1.加A液在60度温度下染色5分钟。 2.B液脱色(尽量将红色脱净)。 3.C液复染一分钟。 (每次弃去染色液后需以缓慢小水流沿杯壁将杯中剩余液体洗清沥干)。(加染液液量以可覆盖膜片为适量) 三:制片:取片和阅片 1.将染色后的片子烘干。 2.用取片针顶起杯底纳米膜片,用镊子夹出,轻轻印干水分,用中性胶倒封于玻片上, 弃去保护膜。(水分将会影响胶水对膜片的粘附) 3.阅片。(可利用“红十字”找寻视野) 四:注意事项 1.膜片上的细菌的保护:本制片法的原理为通过离心沉降并烘烤将目标菌粘附在膜片 上后进行染色,在操作过程中必须避免直接冲刷、液体剧烈振荡、大力印擦等而将 膜上已粘附的细菌冲走,这些失误会严重影响阳性率。 2.各标本间的交叉污染:标记混淆、杯中液体互溅、液体转移等将会使结果严重不可 靠。 3.脱色的程度:脱色不完全将导致膜上非抗酸菌或其它物质也呈现红色,脱色过久过 重会影响抗酸杆菌所着色,二者都将影响后续镜检。 4.B液:其重要成分为酒精盐酸,易挥发,用完务必盖好盖子。 5.操作时间段的把握:请有效利用机器与时间间隔,避免标本堆积。

细菌的简单染色和革兰氏染色

实验细菌的简单染色和革兰氏染色一、目的要求 1、学习制染色片技术,学习简单染色的原理和方法。 2、初步掌握细菌涂片方法及革兰氏染色法步骤。 二、实验原理 细菌的菌体很小,活细胞的含水量在80%~90%,因此对光的吸收和反射与水溶液相差不大,所有观察其细胞结构必须染色。根据实验目的不同,可分为简单染色法、鉴别染色法和特殊染色法等。本实验只学习前两种。 简单染色法是利用单一染料对细菌进行染色的一种方法。此法操作简便,适用于菌体一般形态的观察。 革兰氏染色法是1884年由丹麦病理学家C.Gram所创立的,是细菌学上最常用的 鉴别染色法。革兰氏染色法可将所有的细菌区分为革兰氏阳性菌(G+)和革兰氏阴性菌(G—)两大类。该染色法所以能将细菌分为G+菌和G—菌,是由这两类菌的细胞壁结构和成分的不同所决定的。G—菌的细胞壁中含有较多易被乙醇溶解的类脂质,而且肽聚糖层较薄、交联度低,故用乙醇或丙酮脱色时溶解了类脂质,增加了细胞壁的通透性,使初染的结晶紫和碘的复合物易于渗出,结果细菌就被脱色,再经蕃红复染后就成红色。G+菌细胞壁中肽聚糖层厚且交联度高,类脂质含量少,经脱色剂处理后反而使肽聚糖层的孔径缩小,通透性降低,因此细菌仍保留初染时的颜色。 三、实验器材 菌种:培养24小时的大肠杆菌 染色剂和试剂:石炭酸复红染色液,革兰氏染色液(草酸铵结晶紫染液、卢戈氏碘液、95%乙醇、石炭酸复红液等),香柏油、二甲苯 器材和器皿:显微镜,酒精灯,载玻片,盖玻片,接种环,擦镜纸,吸水纸,火柴,小烧杯,玻片架、试管、小滴管等 四、操作方法 1、简单染色: (1)涂片:取干净的载玻片一块,滴一小滴生理盐水于载玻片中央,严格按无菌操作程序,挑取大肠杆菌于载玻片的水滴中,调匀并涂成薄膜。注意滴生理盐水时不宜过多;涂片必须均匀;涂布面积直径约1.5cm为宜;挑取菌种时切勿将培养基挑破。 (2)晾干:让涂片自然晾干或者在酒精灯火焰上方文火烘干。 (3)固定:手执玻片一端,让菌膜朝上,通过火焰2-3次固定(以不烫手为宜)(4)染色:将固定过的涂片放在搁架上,加复红染色1-2min。 (5)水洗:染色时间到后,用自来水冲洗,直至冲下之水无色时为止。注意冲洗水流不宜过急,过大,水由玻片上端流下,避免直接冲在涂片处。 (6)干燥:将洗过的涂片放在空气中晾干或用吸水纸吸干。 (7)镜检:先低倍观察,再高倍观察,并找出适当的视野后,将高倍镜转出,在涂片上加香柏油一滴,将油镜头浸入油滴中仔细调焦观察细菌的形态。 2、革兰氏染色: (1)涂片:涂片方法与简单染色涂片相同。

溶液配制步骤

一.用容量瓶配制溶液所用仪器: 1、烧杯、容量瓶、玻璃棒、胶头滴管、托盘天平、分析天平、药匙(固体溶质使用)、移液管(液体溶质使用) 2、容量瓶 1.构造: 磨口、细颈、梨形平底 2.特点: ① 容量瓶上注明温度和容积。② 容量瓶颈部有刻度线。 3.使用范围:专门用来配制一定体积、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4.注意事项:① 使用前先检漏。 ② 不可装热或冷的液体。③ 不能用来溶解固体物质或存放液体或进行化学反应。 3、使用容量瓶六忌:一忌用容量瓶进行溶解(体积不准确),二忌直接往容量瓶倒液(会洒到外面);三忌加水超过刻度线(浓度偏低);四忌读数仰视或俯视(仰视浓度偏低,俯视浓度偏高);五忌不洗涤玻璃棒和烧杯(浓度偏低);六忌标准溶液存放于容量瓶(容量瓶是量器,不是容器)。 二.用容量瓶配制溶液的步骤: 全过程有计算,称量,溶解,冷却,转移,洗涤,定容,摇匀/装瓶八个步骤 八字方针:计,量,溶,冷,转,洗,定,摇 以LNaCO 3溶液500ml 为例说明溶液的配制过程 1.计算:NaCO 3物质的量=L ×=,由NaCO 3摩尔质量106g/mol, 则NaCO 3质量=×106g/mol= 2.称量:用分析天平称量,注意托盘天平、分析天平的使用。 3.溶解:在烧杯中用100ml 蒸馏水使之完全溶解,并用玻璃棒搅拌(注意:应冷却,不可在容量瓶中溶解) 4.转移,洗涤:把溶解好的溶液移入500ml 容量瓶,,由于容量瓶瓶口较细,为避免溶液洒出,同时不要让溶液在刻度线上面沿瓶壁流下,用玻璃棒引流。为保证溶质尽可能全部转移到容量瓶中,应该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二、三次,并将每次洗涤后的溶液都注入到容量瓶中。轻轻振荡容量瓶,使溶液充分混合。(用玻璃棒引流) 5.定容:加水到接近刻度2-3厘米时,改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到刻度,这个操作叫定容。。定容时要注意溶液凹液面的最低处和刻度线相切,眼睛视线与刻度线呈水平,不能俯视或仰视,否则都会造成误差 6.摇匀:定容后的溶液浓度不均匀,要把容量瓶瓶塞塞紧,用食指顶住瓶塞,用另一只手的手指托住瓶底,把容量瓶倒转和摇动多次,使溶液混合均匀。这个操作叫做摇匀。 7.贴上标签:把定容后的Na 2CO 3溶液摇匀。把配制好的溶液倒入试剂瓶中,盖上瓶塞,贴上标签。 问题:在配制溶液的过程中哪些操作可能引起溶液浓度的误差 三.过程分析: 根据 ,引起误差的原因就在“溶质n B ”和“溶液体积V ”是否准确,所以引起误差的可能有: 一. 固体药品的称量与液体药品的量取是否准确。 二. 溶于水放热或吸热的试剂,溶解后未冷却会引起溶液体积偏差,使所配溶液浓度出现误差。 三. 溶液移入容量瓶时有少量溅出,所配溶液浓度偏低。 c B == n B  ̄ V

革兰氏染色液配制

革兰氏染色液配制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革兰氏染色液 保质期:2-8度一年. 革兰氏染色法是细菌学中广泛使用的一种鉴别染色法,媒染剂碘液进入菌体后与结晶紫结合,革兰氏阳性菌对碘与结晶紫摄取量多且牢固,不易被酒精脱色。革兰氏阴性菌对碘与结晶紫摄取量少,不牢固,易被酒精脱色。为观察方便,脱色后再用一种红色染料如碱性蕃红进行复染。阳性菌仍带紫色,阴性菌则被染上红色。 操作步骤: 1、标本处理: (1).有菌部位的标本,如痰液、粪便、各种拭子、创面等可直接涂片。 (2).无菌部位的标本,如脑脊液、胸水、腹水、胆汁、尿液、关节液等,应取适量标本(最高可达5-7ml),经3000rpm?离心10min.,取沉渣涂片染色。

2、涂片制作:菌液涂片时,用接种环沾取菌液点在载玻片上,标本可直接在玻片上涂布;菌落涂片时,先取生理盐水一滴,置玻片上,用接种针挑取菌落在盐水中涂布。制作的涂片应自然干燥,并经火焰固定,固定的温度不宜过高,以玻片背面接触手背不烫为准,否则可能使细菌形态改变。将固定后的涂片进行染色。 3、染色方法: 革兰氏染色的关键在于严格掌握酒精脱色程度,如脱色过度,则阳性菌可被误染为阴性菌;而脱色不够时,阴性菌可被误染为阳性菌。此外,菌龄也影响染色结果,如阳性菌培养时间过长,或已死亡及部分菌自行溶解了,都可能会呈阴性反应。 (1).加上结晶紫后,染色1分钟,水洗。 (2).加上碘液后染色1分钟,水洗。 (3).加上95%酒精,摇动玻片,根据涂片厚度,脱色约30-60秒,水洗,吸去水分。 (4).加上蕃红后,染色1分钟,水洗。 (5).吸干或在空气中凉干后,油镜镜检。 4.结果观察:紫色为革兰氏阳性,红色为革兰氏阴性。 注意事项:

常用染色液的配制

附录二:常用固定液和染色液的配制 常用染色液的配制 1. 番红水液 番红0.1g溶入蒸馏水,定溶至100ml。 2. 番红酒液 番红0.5g或1g溶入50%酒精,定溶至100ml。 3. 固绿染液 固绿0.1g溶入95%酒精,定溶至100ml。 4. 碘-碘化钾染液 碘化钾溶入100ml蒸馏水,再加入1g碘,溶解后即可使用。 5. 苏丹Ⅲ(或Ⅳ)染液 将0.1g苏丹Ⅲ或Ⅳ溶解在50ml丙酮中,再加入70%酒精50ml。6.改良苯酚品红染液 原液A:将3g碱性品红溶入100ml 70%酒精,此液可长期保存。原液B:将10mlA液加入到90ml 5%苯酚水溶液中。 原液C:将55mlB液加入到6ml的冰醋酸和6ml的38%的甲醛中。染色液:取C液20ml,加45%冰醋酸80ml,充分混匀,再加入1g 山梨醇,放置14天后使用,可保存3年。 7. 间苯三酚染液 将5g间苯三酚溶入100ml 95%酒精(若溶液呈黄色,即为失效)。 8. 中性红染液

将0.1g中性红溶入100ml蒸馏水,用时稀释10倍。 9. 钌红染液 将5~10mg钌红溶入25~50ml蒸馏水,现用现配。 10.龙胆紫染液 将0.2g龙胆紫溶入100ml蒸馏水。现常用结晶紫代替。必要时可将医用紫药水稀释5倍后代用。 11.铁醋酸洋红染液 先将100ml 45%醋酸水溶液置入200ml的锥形瓶中煮沸,移去火苗,然后慢慢地分多次加入1g洋红粉末(切记不可一次倒入)。待全部倒入后,再煮沸1~2min,并悬入一生锈的小铁钉于染液中,过1min 后取出,使染色剂略含铁质,以增加染色性能。静置12h后过滤于棕色瓶中备用(置于避光处)。 12.苏木精染液 苏木精的配方很多,常用的有如下3种: 配方Ⅰ:苏木精水溶液 0.5g苏木精溶入100ml煮沸的蒸馏水中,静置24h后可使用。 配方Ⅱ:代氏苏木精(Delarfield’s haematoxylin) 甲液:苏木精1g + 无水酒精6ml 乙液:硫酸铝铵(铵矾)10g + 蒸馏水100ml 丙液:甘油25ml + 甲醇25ml 分别配制甲、乙两液,将甲液一滴滴地加入乙液中,充分搅拌后,放入广口瓶中用纱布蒙住瓶口,置于温暖和光线充足处7~10天,再加

革兰氏染色液使用说明

革兰氏染色液使用说明 货号:G1060 规格:10ml/100ml 保存:阴凉处保存,保质期1年。 产品内容: 结晶紫;碘液;95%酒精;蕃红。 产品简介: 革兰氏染色法是细菌学中广泛使用的一种鉴别染色法,通过结晶紫初染和碘液媒染后,在细胞壁内形成了不溶于水的结晶紫与碘的复合物,革兰氏阳性菌细胞壁较厚,肽聚糖网层次较多且交联致密,乙醇脱色时,肽聚糖脱水使孔径缩小,故保留结晶紫-碘复合物在细胞膜上,呈紫色。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薄、外膜层类脂含量高、肽聚糖层薄且交联度差,脱色后类脂外膜迅速溶解,缝隙加大,结晶紫与碘复合物溶出,因此乙醇脱色后再经番红复染,呈红色。 操作步骤: 1.涂片固定 菌液涂片时不可过于浓厚,干燥、固定。固定时通过火焰1-2次即可,不可过热,以载玻片不烫手为宜。 2.染色 一般包括初染、媒染、脱色、复染等四个步骤,具体操作方法是:

(1)加上结晶紫后,染色1分钟,水洗。 (2)加上碘液后染色1分钟,水洗。 (3)加上95%酒精,摇动玻片,根据涂片厚度,脱色约20-60秒,水洗,吸去水分。 (4)加上蕃红后,染色1分钟,水洗。 (5)吸干或在空气中凉干后,油镜镜检。 革兰氏染色的关键在于严格掌握酒精脱色程度,如脱色过度,则阳性菌 可被误染为阴性菌;而脱色不够时,阴性菌可被误染为阳性菌。此外,菌龄 也影响染色结果,如阳性菌培养时间过长,或已死亡及部分菌体自行溶解, 都常呈阴性反应。 3.结果观察:革兰氏阴性菌呈红色,革兰氏阳性菌呈紫色。以均匀分散 开的细菌的革兰氏染色反应为准,过于密集的细菌,常常呈现假阳性。 注意事项: 1.标本涂片不能太厚,严格按操作要求进行。若涂片较厚,应延长脱色 时间,直至不再出现紫色为止。 2.玻片通过火焰温度不能太高。 3.碘液变透明,则不能使用。 4.水洗时动作要轻柔,沿载玻片对角线方向用洗瓶冲洗,以免把菌体冲掉。

实验6 细菌的革兰氏染色

实验6 细菌的革兰氏染色 一、实验目的和内容 目的:初步掌握细菌涂片方法及革兰氏染色法步骤。 内容:1.制作细菌染色装片。 2.进行革兰氏染色法操作。 二、实验材料和用具 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枯草芽胞杆菌菌液,待测菌菌液1~2种。 革兰氏染色液(结晶紫染液、卢戈氏碘液、95%乙醇、石炭酸复红液等)、香柏油、二甲苯;显微镜、擦镜纸、接种环、载玻片、吸水纸、试管、小滴管、酒精灯。 三、操作步骤 (一)制片 1.涂菌用无菌操作方法从试管中沾取菌液一环,用接种环在洁净无脂的载玻片上做一薄而均匀、直径约lcm的菌膜。涂菌后将接种环火焰灭菌。 2.干燥于空气中自然干燥。亦可把玻片置于火焰上部略加温加速干燥(温度不宜过高)。 3.固定目的是杀死细菌并使细菌粘附在玻片上,便于染料着色,常用加热法,即将细菌涂片膜向上,通过火焰3次,以热而不烫为宜,防止菌体烧焦、变形。此制片可用于染色。 (二)染色 l.初染于制片上滴加结晶紫染液,染lmin后,用水洗去剩余染料。 2.媒染滴加卢戈氏碘液,lmin后水洗。 3.脱色滴加95%乙醇脱色,摇动玻片至紫色不再为乙醇脱退为止(根据涂片之厚薄需时30s至lmin),水洗。 4.复染滴加石炭酸复红液复染lmin,水洗。 5.滤纸吸干,油镜镜检。 (三)结果 革兰氏阳性菌染成蓝紫色,革兰氏阴性菌染成淡红色。 (四)检测未知菌 用以上方法对未知菌进行革兰氏染色,并绘图、记录染色结果。 四、注意事项 1. 涂片务求均匀,切忌过厚。 2.在染色过程中,不可使染液干涸。 3.脱色时间十分重要,过长,则脱色过度,会使阳性菌被染成阴性菌;脱色不够,则会使阴性菌被染成阳性菌。 4.老龄菌因体内核酸减少,会便阳性菌被染成阴性菌,故不能选用。 五、实验报告 (一)绘图 1.大肠杆菌革兰氏染色视野图。 2.金黄色葡萄球菌或苏云金杆菌革兰氏染色视野图。 (二)记录革兰氏染色法法步骤,并进行结果分析。 (三)未知菌的检测结果。 六、问题和思考 1.涂片后为什么要进行固定?固定时应注意什么? 2.什么是革兰氏染色法?染色过程应注意什么? 3.试分析革兰氏染色法在细菌分类中的意义。

常用溶液的配制方法

常用溶剂的配制方法 1.磷酸缓冲液: 0.15M,pH=7.4磷酸缓冲液: KH2PO4:2.041g+100ml水K2HPO4·3H2O:10.3g+300mL水 两液混合即成400mL,0.15M,pH=7.4的磷酸缓冲液 0.2mol/L 不同pH的磷酸缓冲液:先配制0.2 mol/L的磷酸二氢钾溶液和0.2 mol/L的磷酸二氢钾溶液,然后按下表配制:

2.硼酸缓冲液 0.15M,pH=8.2硼酸缓冲液: 四硼酸钠溶液:2g+35 mL水硼酸溶液:3.246g硼酸+350 mL水 两液混合即成700 mL,0.15M,pH=8.2的硼酸缓冲液 0.2 mol/L(硼酸根),不同pH的硼酸缓冲液:先配制0.2 mol/L的硼酸溶液和0.05 mol/L的四硼酸钠溶液,然后按下表配制: 3.甘氨酸-盐酸缓冲液:0.2 mol/L 0.2 mol/L甘氨酸溶液(15.01g/L)

4.柠檬酸缓冲液:0.1mol/L C6H8O7·H2O:0.1mol/L 溶液为21.01g/L Na3C6H5O7·2H2O:0.1mol/L溶液为29.41g/L

5.Tris-HCl缓冲液:0.1mol/L 100mL0.1mol/L三羟甲基氨基甲烷(Tris)溶液与一定量的0.1mol/L盐酸混匀,可得0.1mol/L,不同pH的缓冲液。 200mL 0.1M Tris(2.42g)加入0.1M HCl 24mL→pH=9,0.1M Tris-HCl buffer 6.醋酸缓冲液:0.2mol/L 0.2mol/L醋酸钠:27.22g三水醋酸钠(无水的为16.4g)+1L水 0.2mol/L醋酸:11.55mL冰醋酸+1L水

抗酸染色液(改良Kinyoun冷染法)说明书

抗酸染色液(改良Kinyoun冷染法)说明书 货号:G1273 有效期:12个月有效。 产品内容: 名称3×50ml3×100ml Storage 试剂(A):改良Kinyoun复红染色液50ml100ml RT避光 试剂(B):Kinyoun脱色液50ml100ml RT 试剂(C):亚甲蓝染色液50ml100ml RT避光 产品说明: 分枝杆菌的细胞壁内含有大量脂质包围在肽聚糖的外面,所以分枝杆菌一般不易着色。传统的染色方法要经过加热和延长染色时间来促使其着色。分枝杆菌中的分枝菌酸与染料一旦结合后,就很难被酸性脱色液脱色,故名抗酸染色。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结核杆菌Ziehl-Neelsen染色法,该法是WHO推荐热染的方法。 抗酸染色液(改良Kinyoun冷染法)属于冷染色液,无需加热,相对较抗酸热染液安全。其染色原理是在室温条件下,分枝菌酸与复红结合成复合物,经亚甲蓝复染后,分枝杆菌仍然为红色,而其他细菌及背景中的物质为蓝色。该染色液较Kinyoun冷染法要浅,更适用于抗弱酸酸染色。 自备材料: 接种环、载玻片、蒸馏水、显微镜 操作步骤(仅供参考): 1、接种环挑取待检样本,涂布于载玻片上,自然干燥。 2、滴加改良Kinyoun复红染色液,染色5min。 3、不必加热,蒸馏水冲洗。 4、用Kinyoun脱色液脱色3min。 5、蒸馏水冲洗。 6、用亚甲蓝染色液染色3~5min。

7、蒸馏水冲洗。 8、轻轻吸干水分,自然干燥。 9、油镜镜检。 染色结果: 抗酸或弱抗酸菌红色 非抗酸菌、细胞、背景浅蓝色 注意事项: 1、每次使用后盖紧试剂瓶,以防试剂挥发和污染。 2、上述试剂均对人体有刺激性,请注意适当防护。 3、为了您的安全和健康,请穿实验服并戴一次性手套操作。

细菌革兰氏染色液

革兰染色液说明书 【产品名称】 革兰染色液 【包装规格】 货号:DM0016 单瓶包装规格分别为:20ml、100ml、250ml、500ml、5000ml; 每套/盒包装规格分别为:4×20ml/盒、4×100ml/盒、4×250ml/盒、4×500ml/盒。 【预期用途】 用于细菌或真菌的涂片染色。 【检验原理】 革兰氏染色法是丹麦医生Christain Gram于1884年所发明,是细菌学中广泛使用的一种鉴别染色法,细菌的不同显色反应是由于细胞壁对乙醇的通透性和抗脱色能力的差异,主要是由肽聚糖层厚度和结构决定的,经结晶紫染色的细胞用碘液处理后形成不溶性复合物,乙醇能使它脱色。在革兰阴性细胞染色中乙醇或丙酮破坏了胞壁外膜、损伤肽聚糖层和细胞质膜,结晶紫和碘复合物从细胞中渗漏出来,当再用其他染色液复染时显现红色,红色染料虽然也能进入已染成紫色的G+细胞,但被紫色盖没,所以红色显示不出来;在革兰阳性细胞染色中乙醇还能使厚的肽聚糖层脱水,导致孔隙变小,由于结晶紫和碘复合物分子太大,不能通过细胞壁不易脱色,所以保持着紫色。革兰氏染色法是细菌学中广泛使用的一种鉴别染色法(属复染法),可用于标本涂片或菌落涂片,染色后细菌与环境形成鲜明对比,可以清楚地观察到细菌的形态、排列及某些结构特征,从而用以临床分类鉴定,染色结果将细菌分为革兰氏阳性菌(紫色)和革兰氏阴性菌(红色)两大类。 【主要组成成分】 试剂组成主要成分 1、结晶紫染色液结晶紫、乙醇 2、碘溶液碘、碘化钾 3、脱色液乙醇、水 4、沙黄染色液或复红染色液沙黄染色液:沙黄、乙醇 复红染色液:品红、乙醇 【储存条件及有效期】 5℃~35℃保存,原包装未开封染色液的有效期为24个月,在有效期内的已开封染色液应在开封后6个月内使用完,每次用后应及时拧紧瓶盖,以免挥发或变质。 【样本要求】 涂片时必须注意细心操作,涂片薄而均匀;制备的涂片应自然干燥,采用加热固定时,固定温度不宜过高,以背面接触手背不烫为准,否则可能使细菌形态改变影响观察结果。 【检验方法】 1、涂片:取待检细菌,于载玻片中央涂成薄层或在载玻片上滴加少许无菌水,取菌与水混合均匀,涂成一薄层; 2、干燥、固定:涂片后在室温下自然干燥,也可在酒精灯上略加温,使之迅速干燥,也可以用甲醇或乙醇固定; 3、染色。 4、滤纸吸干或在空气晾干,镜检。 【检验方法的局限性】 采用陈旧标本涂片时有产生假阴性的可能。 【注意事项】 1、涂片之前,应事先在背面做好圆圈标记,以便判断后续试验的位置。 2、取细菌时,应注意自我防护,拔或塞试管塞时,应将试管口通过火焰略加烧灼,最后将接种环在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