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16、黄山奇松

16、黄山奇松

16、黄山奇松
16、黄山奇松

16、黄山奇松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2、学会11个生字。理解新词语的意思。会用“屹立”和“郁郁苍苍”造句。

3、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在读的过程中,帮助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抓住“奇”来写黄山松树的。

教学难点:指导朗读,在读中体会黄山松的美和奇。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1、板书“奇”,用“奇”组词。

2、板书“特松”,说说词义。

3、板书课题,齐读。围绕课题质疑。

二、初读课文。

1、朗读生字表上的生字和课后的词语。

检查:

(1)抽读生字卡片,读准字音。

前鼻音:宾客盆景

后鼻音:玉屏楼状如黑虎

翘舌音:状如黑虎

(2)朗读下列词语:陡崖屹立饱经风霜姿态优美盆景宾客情有独钟郁郁苍苍枝干遵劲枝干蟠曲

2、朗读课文,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检查:指名逐节朗读课文,指导读好下列句子:

黄山最妙的观松处,当然是曾被徐霞客称为“黄山绝胜处”的玉屏楼了。它们或屹立,或斜出,或弯曲;或仰,或俯,或卧;有的状如黑虎,有的形似孔雀……

指名逐段朗读时结合上下文说说下列词语的意思(事先布置预习):

3、逐段齐读课文,边读边想每段分别讲了什么。

三、导读第一自然段。

1、指名朗读。

2、交流:读了这一段,你懂得了什么?

3、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结合理解“誉”“情有独钟”“闻名于世”(换词)。

4、练习:

(1)黄山被誉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黄山“四绝”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卡片出示:奇松怪石云海温泉

(4)在这“四绝”中,人们最喜爱的是______。所以课文

说人们对黄山奇松,更是“________”。

卡片出示“情有独钟”,指导朗读。

5、投影出示:山顶上,陡崖边,处处都有它们潇洒、挺秀的身影。

指导朗读:黄山奇松那么“潇洒、挺秀”,你喜欢吗?朗读时就要读出赞美、偏爱的感情。

自由读,齐读。

设疑:那么,黄山奇松“奇”在什么地方呢?——下节课学习。

三、指导书写生字。

1、学生自读生字,说说哪些字不易写好,哪些地方书写时应注意。

2、范写下列生字:

誉:撇和捺要舒展。

遒:“西”内别忘了一横。

盆:撇和捺的位置要摆正。

屹:右边不要多横。

俯:右边“府”的一撇要到位。

状:同“壮”要区别开来。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引入情境。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黄山奇松》这篇课文。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黄山被誉为——“天下第一奇山”(卡片出示“天下第一奇山”),它以“四绝”闻名于世,这“四绝”是指——

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卡片出示“奇松、怪石、云海、温泉”)。我们还知道,这“四绝”中,人们最喜爱的是——黄山奇松,正如课文中说的一样,更是“情有独钟”(卡片出示“情有独钟”,齐读)。只要你来到黄山上,你就会看到山顶上、陡崖边,处处都有潇洒、挺秀的奇松。

二、激情导读,感受奇松。

1、今天,咱们就一起去观赏黄山奇松。告诉大家,要想看松,最好的去处就是曾被著名旅行家徐霞客称为“黄山绝胜处”的玉屏楼,玉屏楼前可以看到哪些奇松呢?请同学们好好地读读课文第二节,待会儿告诉大家?(学生自由读)

2、同学们,在玉屏楼前,你看到了哪些奇松?

板书: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

3、下面请同学们再好好地读读课文,用横线划出描写迎客松的句子,用浪线划出描写陪客松的句子,用虚线划出描写送客松的句子。

4、请三位同学分别读一读。

5、下面请同学们自由地读一读描写迎客松的句子,一边读一边想,在你的头脑中迎客松究竟是什么样的?

投影出示句子,指导朗读:

(1)同学们,你们在读的时候,头脑中出现了迎客松了吗?它是什么样子的?(指名说)

(2)大家说得挺好,愿意看看真的迎客松吗?(映示迎客松)怎么样,真的迎客松和你想的一样吧!

(3)齐读描写迎客松的句子。

(4)看着这棵姿态优美、枝干遒劲的迎客松,读了描写迎客松的这几句话,老师相信大家一定有什么话要说吧!或有什么问题要问吗!(指名说)

①课前,老师查了资料,黄山上尺把高的松树都生长了几十年,可想而知,这么高大的迎客松,不知经历了多少烈日暴晒,多少风吹雨打,所以文中说它饱经风霜(卡片出示“饱经风霜”),但它却仍然郁郁苍苍(卡片出示“郁郁苍苍”),充满生机。这儿完全可以看出迎客松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大家试着读一读第一句话看能不能不要老师教,就能一下子把迎客松顽强的生命力给读出来。(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②知道为什么叫它迎客松吗?它如同好客的主人欢迎宾客的到来。这句话实际上就写出迎客松的奇特所在。大家能把迎客松的奇给读出来吗?(指名读)

③指名读第三句。把这句话改一个说法,用上“不仅……而且……”。(迎客松不仅是黄山松的代表,而且成了整个黄山的象征了。)

师:黄山上的松太多了,它们千姿百态,形态各异。但是人们只要一提到黄山奇松,就不由地会想起——迎客松。迎客松就代表着黄山奇松。实际上这句话还清楚地告诉我们,迎客松不光代表着黄山奇松,它还象征着整个黄山。

投影出示:人们提到黄山就会想到________,看到迎客松就会想

起________。

同学们,现在这句话理解了吗?能读好吗?(指名读,注意“乃至”后适当加重语气。)

(5)同学们,迎客松生命力是那样的旺盛,姿态是那样的独特,它代表着黄山奇松,更象征着整个黄山。我觉得咱们在读的时候不光要把迎客松的奇、美给读出来,还要把作者对迎客松的赞叹,喜爱之情给读出来。你们能用自己的朗读把作者的情感表现出来吗?大家试着再读一读。(自由读、齐读)

(6)同学们,你们愿意将迎客松永远留在自己的脑海里吗?怎么办?(指名说)下面,请同学们抓紧时间把这段话背下来,待会儿,咱们看看哪位同学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记住写迎客松的几句话。

6、听你们背诵,真是一种享受。我觉得咱们已经来到了黄山,来到了玉屏楼下,迎客松就生长在这里。它旁边还有陪客松、送客松。下面就请同学们自由地读读陪客松和送客松的部分。待会儿,咱们举行一场朗读比赛。告诉大家,要想读好这两部分并不难,只要你边读边在脑海里想象画面,眼前出现奇松的样子,你就一定能读好,一定能够站到领奖台上。大家准备一下。(学生自由读)

(学生自由朗读,指名比赛朗读,师生评点。)

7、同学们,读完了课文第二节。看完了玉屏楼前的三棵奇松,我们一定会被枝干遒劲的迎客松,形似巨人的陪客松,姿态独特的送客松给深深地吸引住,下面我们再来观赏这三棵奇松。

引读:来到了黄山最妙的观松处玉屏楼,你举目望去,首先就会

看到迎客松。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

三、观看录像,升华情感。

1、同学们,玉屏楼前的这三棵奇松最具代表性,其实黄山

上还有许许多多千姿百态的奇松,咱们再去看看其它的奇松好吗?

播放录像。

2、黄山松的确是千姿百态。它们装点着美丽的黄山,使得黄山更加神奇,更加秀美。看完了录像,咱们再来读一读课文最后一节吧!(齐读)

3、这段话主要讲了黄山上还有许多许多千姿百态的奇松,文中的省略号更能说明黄山奇松形态多,我们在读的时候再放慢速度,这样就更能把黄山奇松千姿百态给读出来。请同学们再一起读一遍。(齐读)

四、作业:

同学们,黄山集中了我国许多名山的特点,如泰山的雄伟,华山的险峻,峨眉山的秀丽。这些景色,黄山全有,明代著名的旅行家徐霞客两次游览黄山后,发出这样的感叹,他说:“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投影出示“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可见,黄山的风景的确令人着迷。同学们可以记下徐霞客的这句话,回去后还可以把黄山的奇松介绍给爸爸妈妈,说不定爸爸妈妈听了你精彩的介绍后,暑假就能带你到黄山去游玩呢!

板书设计:

16、黄山奇松

迎客松

陪客松

送客松

16黄山奇松【阅读成题】

16黄山奇松 1被誉为“天下第一奇山”的黄山,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闻名于世,而人们对黄山奇松,更是情有独钟。山顶上,陡崖边,处处都有它们潇洒、挺秀的身影。 2黄山最妙的观松处,当然是曾被徐霞客成为“黄山绝胜处”的玉屏楼了。楼前悬崖上有“迎客”“陪客”“送客”三大名松。迎客松姿态优美,枝干遒劲,虽然饱经风霜,却仍然郁郁苍苍,充满生机。它有一丛青翠的枝干斜伸出去,如同好客的主人伸出手臂,热情地欢迎宾客的到来。如今,这棵迎客松已经成为黄山奇松的代表,乃至整个黄山的象征了。陪客松正对玉屏楼,如同一个绿色的巨人站在那儿,在陪同游人观赏美丽的黄山风光。送客松姿态独特,枝干蟠曲,游人把它比作“天然盆景”。它向山下伸出长长的“手臂”,好像在跟游客依依不舍地告别。 3黄山松千姿百态。它们或屹立,或斜出,或弯曲;或仰,或俯,或卧;有的状如黑虎,有的形似孔雀……它们装点着黄山,使得黄山更加神奇,更加秀美。 【阅读成题】 1、默读全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黄山奇松“奇”在哪? (供参考:位置奇;品质奇;姿态奇。) 2、文章第2自然段采用结构来写,运用的修辞手法有;重点写了松。 3、这些黄山松都长在悬崖上,生长在石缝里,它们从坚硬的岩石中、从雨后的空气中、从腐烂的花草树叶中,汲取一切可以汲取的营养。它们置身于海拔1700多米的悬崖,夏天,它们饱受;冬天,它们饱受 ;暴雨中,它们经受;少雨年份,它们又经受;黄山上的每一棵松树都是无数次地经历这样的磨难,用文中的一个词语形容,那就是,请你用该词造个句子 。 4、文章第3自然段是围绕句来写的,都有哪些姿态 ;“或”从本段能找个词作解释,其词是。

16黄山奇松

16 黄山奇松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词语,会用“郁郁苍苍”、“屹立”造句。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3、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体会作者是怎样抓住“奇”来写黄山奇松的。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我们的祖国地广博,山清逸,水恬静,树含蓄,草质朴,你知道哪些祖国的 风景名胜?(板书:黄山奇松)今天让我们去黄山看看,齐读课题。看了课题,你想课文重点写什么? 2、抓住课题学习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通过课题我们可以知道文章的重点 (板书:明重点) 3、不仅如此,我们还可以根据它理层次呢!(板书:理层次)围绕“黄山奇松” 你想课文会具体写什么?(板书:知内容) 4、根据“黄山松树是怎样的”“它奇特在哪里”我们可以知道文章层次。 二、理清课文 1、自由读课文,理清层次。作者是怎样写黄山奇松的? 2、小组交流。 3、汇报。 一(1)奇松是黄山一绝;二(2)具体写三大名松;三(3)黄山松千姿百态 三、学习生字词 1、第一课时我们除了了解课文、理清层次外,还应学什么?(读好课文,学习生 字词) 2、你准备怎样学习生字词? 3、小组学习。 4、交流:(1)你学会了什么字?(从音形义三方面说) (2)是怎么学会的?(方法指导) (3)相机造句:“饱经风霜”、“屹立”。 四、读通课文 1、你准备怎样读好课文?选择难的句子读好。 2、在小组中读。 3、自告奋勇读。评。 4、读了这些句子,黄山奇松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让我们插上翅膀去欣赏一下吧! 五、学习第一自然段 1、出示通版插图,师背第一自然段,生听,记住给你印象深刻的词。 2、交流。

第16课黄山奇松

16、黄山奇松 教材分析 本课写黄山风景区有很多奇松,姿态独特,十分有趣。本文共三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写人们对黄山奇松情有独钟,第二自然段具体描绘了三大名松的动人姿态,第三自然段写千姿百态的松树使黄山更加秀美。本课的训练重点是在读的过程中帮助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抓住“奇”来写黄山松树的。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2、学会本课6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屹立”和“饱经风霜”造句。 3、感受黄山松的奇美,培养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在读的过程中帮助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抓住“奇”来写黄山松树的。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2015年11月9日 课时目标 1、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初步理解每小节的意思。 2、学会本课的6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重难点 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 一、组织教学,聚焦课堂 二、揭题导入。 1、板书“黄山”,问:同学们,在安徽有一座举世闻名的山,叫黄山,你们知道吗? 请学生简介黄山 黄山:闻名中外的风景区和旅游胜地。黄山集中了我国许多名山的特点,被誉为“天下第一奇山”。明末地理学家、旅行家徐霞客有“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之说。黄山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这“四绝”闻名于世,其中的“奇松”最为神奇。 2、板书“奇松”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黄山奇松”,一睹它的风采。 3、齐读课题。你想了解什么?质疑。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来听听录音朗读。 注意:听清字音,思考刚才提出的问题。交流:黄山奇松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想不要自己朗读感受一下? 设计意图:引导质疑,激发学习兴趣。 三、布置自学 1、布置自学,提出要求:读准读通课文;遇到不理解的词语通过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想想黄山松奇在哪些地方? 2、巡视指导。 设计意图:在自学中读准读通课文,自行理解词语,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四、组织全班交流自学情况 1、检查自学情况。刚才同学们读得都很认真,现在老师来检查一下同学们的自学情况。(1)指名读生字新词,说说你最想提醒大家注意些什么? 誉、卧、屹、陡(板书)描红, 学生自由理解新词。理解:饱经风霜(大屏)屹立(大屏) 齐读生字新词。

五上16黄山奇松

16.黄山奇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能用生字适当扩词。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朗读感悟文中新词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指导朗读,在读中体会黄山松的美和奇。 教学难点: 在读的过程中帮助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抓住“奇”来写黄山奇松的。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引入情境。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黄山奇松》。读题:指读,齐读。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黄山被誉为——“天下第一奇山”,它以“四绝”闻名于世,这“四绝”是指——奇松、怪石、云海、温泉。 3、我们还知道,这“四绝”中,人们最情有独钟的是——黄山奇松。齐读第一自然段。 4、只要你来到黄山,无论是到山顶上,还是在陡崖边,处处都有奇松潇洒、挺秀的身影。难怪古人会说“黄山之美始于松” 5、课文围绕“奇”主要介绍了哪几种松树呢?指名回答。 追问:文中哪个自然段为我们介绍了这三种奇松呢? 6、过渡:那么,黄山的奇松究竟奇在哪里呢?今天,让我们跟随作者再次走进黄山。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打开课本,有感情地读课文的第2自然段。圈画出你觉得最奇的那棵松,并说说奇在哪儿?

三、学习第二自然段,感受松“奇”。 (一)、迎客松 交流: 出示:“迎客松姿态优美,枝干遒劲,虽然饱经风霜,却仍然郁郁苍苍,充满生机。” 1、你从哪些词语体会到迎客松的奇? (1)“遒劲”。 A、透过这个词,你仿佛看到了一棵怎样的松树? B、读出迎客枝干粗壮、雄健有气势的特点。 (2)郁郁苍苍”:说明这课迎客松长的怎么样? 读出迎客松郁郁苍苍的特点。 (3)“饱经风霜” A、理解:饱经风霜 B、据了解,迎客松已有800年的历史了,在这800多年的岁月里,迎客松:(引出对话) 雷鸣电击中,迎客松仍然。 烈日炎炎下,迎客松仍然。 寒风凛冽时,迎客松仍然。 狂风暴雨中,迎客松仍然。 师:是呀!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狂风暴雨,一次又一次的严寒酷暑,800多年过去了,迎客松顶风傲雪,百折不挠,郁郁苍苍,这就是(出示)饱经风霜的迎客松啊!谁能读好这个词?(指名读、齐读) (4)读整句话:1、2个,齐读。 2、还从哪看出迎客松的奇? 出示:“它有一丛青翠的枝干斜伸出去,如同好客的主人伸出手臂,热情地欢迎宾客的到来。” (1)这里的描写奇在哪儿? A、具体体现在:“斜伸出去”这是写出了枝干的什么呢?(颜色、样子) B、那么作者是通过什么来描写迎客松的样子的呢?(想象) 小结:人们正是抓住了迎客松样子的特点,发挥了自己的想象,让我们认识了这么一位热情好客的主人。 (2)指读句子。 (3)谁能试着想象一下,迎客松斜伸着手臂,会对宾客说些什么呢? 师:迎客松多么热情好客呀! (4)看图片,让我们再次把描写迎客松的句子读一读,体会迎客松的奇特。 (5)迎客松不愧为一大奇松,它姿态雄伟、生命力顽强,难怪人们这样评价它。 导读:“如今,这棵迎客松已经成为黄山奇松的代表,乃至整个黄山的象征了。”

16。黄山奇松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设计人:赵得聪审核人:宋素粉使用人: 修改意见 课题 16.《黄山奇松》课型新授 学习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2、通过朗读感悟文中新词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指导朗读,在读中体会黄山松的美和奇。 教具准备小黑板 教学程序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 依标自学一.导入 俗话说得好“五岳归来不 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黄 山以大自然的神奇造化使人赞 叹,假如没有到过黄山,读了 课文大饱眼福。 板书:黄山奇松 强调:“松”字要注意左右穿 插,撇捺要写的舒展。 二、出示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 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自然 段。 2、通过朗读感悟文中新词的意 思,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审美 情趣,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 山的热爱之情。 三、出示自学提示 1、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画出 生字词。 学生齐读课题。 学生明确教学目标 学生根据学习目标和自 学提示自主学习。

2、不认识的字词打上问号,可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解决,还可以在小组内讨论解决。 3、试着用自己的话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合作探究1、教师巡视学生学习情况。 2、查看学生在课文中难以理解 的部分。 1、小组内交流重点词 语。 2.、组长把难以理解的 词语记录下来。 1、这篇课文有很多的四字词 语,老师把它们找出来后稍加整 理,就形成了一组词、一首诗、 一篇美文。大家有没有兴趣读 一读? 黄山奇松 情有独钟 山顶陡崖 潇洒挺秀 饱经风霜 枝干遒劲 郁郁苍苍 绿色巨人 姿态独特 枝干蟠曲 千姿百态 神奇秀美 2、老师也想来读一读。 是啊,有时候,一个词就 是一个画面,一个词就是一种 情感的表达,我们在读这些词 的时候就要读出画面、读出情 感来。想不想试一试,好,一 起来。 3、 同学们读得真好,那读 着读着,你的眼前出现了怎样 各小组选出代表朗读词 语 遒劲 :【qiú jìng】 学生评价。 学生齐读 原来,这组词都是在写 黄山松的。 小组成员朗读课文,其 他小组补充。

16 黄山奇松

16 黄山奇松 五岳归来不看山, 黄山归来不看岳。 ——徐霞客 总结全文 整体把握 作业设计 课外拓展 品味三松 被誉为“天下第一奇山”的黄山,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闻名于世,而人们对黄山奇松更是情有独钟。山顶上,陡崖边,处处都有它们潇洒、挺秀的身影。 荣誉?? 情有独钟?? 陡崖??? 姿态优美? ? 遒劲?? 饱经风霜?? 郁郁苍苍??? 充满生机 ? 宾客? 玉屏? 盆景屹立?? 卧倒 被誉为“天下第一奇山”的黄山,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闻名于世,而人们对黄山奇松更是情有独钟。山顶上,陡崖边,处处都有它们潇洒、挺秀的身影。 *初读课文,要求读通顺、流畅。 被誉为“天下第一奇山”的黄山,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闻名于世,而人们对黄山奇松更是情有独钟。山顶上,陡崖边,处处都有它们潇洒、挺秀的身影。 *初读课文,要求读通顺、流畅。 *小组合作讨论每段的大意。 被誉为“天下第一奇山”的黄山,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闻名于世,而人们对黄山奇松更是情有独钟。山顶上,陡崖边,处处都有它们潇洒、挺秀的身影。 被誉为“天下第一奇山”的黄山, 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 闻名于世,而人们对黄山奇松更是 情有独钟。山顶上,陡崖边,处处 都有它们潇洒、挺秀的身影。 返回 黄山四绝 奇松 怪石 云海 温泉 美丽的黄山 1、站在玉屏楼前可以看到哪些奇松? 2、读第二自然段,分别找出描写这三大奇松的句子,用()表示出来。 3、这三大奇松有什么特点?“奇”在哪里?

迎客松姿态优美,枝干遒劲,虽然饱经风霜,却仍然郁郁苍苍,充满生机。它有一丛青翠的枝干斜伸出去,如同好客的主人伸出手臂,热情地欢迎宾客的到来。如今,这棵迎客松已经成为黄山奇松的代表,乃至整个黄山的象征了. 因为(),所以人们称这棵松为“迎客松 奇松傲立玉屏前, 阅尽沧桑色更鲜。 双臂垂迎天下客, 包容四海寿千年。 陪客松正对玉屏楼,如同一个绿色的巨人站在那儿,正陪同游人观赏美丽的黄山风光。 送客松姿态独特,枝干蟠曲,游人把它比作“天然盆景”。它向山下伸出长长的“手臂”,好像在跟游客依依不舍地告别。 迎客松姿态优美,枝干遒劲,虽然饱经 风霜,却仍然郁郁苍苍,充满生机。它有一 丛青翠的枝干斜伸出去,如同好客的主人伸 出手臂,热情地欢迎宾客的到来。如今,这棵 迎客松已经成为黄山奇松的代表,乃至整个黄 山的象征了.陪客松正对玉屏楼,如同一个绿 色的巨人站在那儿,正陪同游人观赏美丽的黄 山风光。送客松姿态独特,枝干蟠曲,游人把 它比作“天然盆景”。它向山下伸出长长的“手臂”, 好像在跟游客依依不舍地告别。

16-黄山奇松教案

16-黄山奇松教案

黄山奇松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引入情景。 1、孩子们,你们是否听说过过一句话:“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呢?能说说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生:去过五岳就不想去看其它山了,去过黄山就不想去看五岳了。 师:对,它说的就是享有“天下第一奇山”美称的黄山。(师板黄山)它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闻名于世,(多媒体画面(黄山四绝))人们对“四绝”之中的什么特别情有独钟?(师板:奇松) 2、黄山“无处不石,无石不松,无松不奇”。难怪古人说:“黄山之美始于松。”今天让我们再次进入这块美丽、神奇的土地,去触摸黄山松,去欣赏黄山松,去感受黄山松!看看黄山奇松到底“奇”在什么地方? 二、导读,感受奇松。 1、过渡:要想观松,最好的去处就是(玉屏楼),举目四望,玉屏楼前可以看到哪些奇松呢? (板书: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 2、读第二自然段,分别找出描写这三大奇松的句子,用()表示出来。这三大奇松有什么特点?“奇”在哪里? 3、小组合作学习。 4、讨论交流。 (一)品味迎客松 三大名松中,作者评价最高的又是哪棵呢?文中哪句话可以看出? 出示:如今,这棵迎客松已经成为黄山奇松的代表,乃至整个黄山的象征了。 师:从这句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感受黄迎客松的评价很高:一提到黄山的松树,就马上会想到——迎客松;一提到黄山,也会马上想到——迎客松,因为——齐读该句“这棵迎客松已经成为黄山奇松的代表,乃至整个黄山的象征了。”) 过渡:作者为何对迎客松评价如此之高呢?迎客松到底何奇之有呢?瞧,(多媒体展示画面)这就是黄山第一名松迎客松,请同学们结合资料,从课文中找出描写迎客松的句子,细细品读,体会迎客松奇在哪儿? 交流: 生:奇在模样。师: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生:姿态优美遒劲 师:你能说说你是怎么理解遒劲这个词的吗?(笔直有力,粗壮雄健,有气势)能读好这个词。看到“郁郁苍苍”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能读好这句吗? 还奇在哪里? 生:奇在饱经风霜却生命力强 1、师:谁能说说“饱经风霜”这个词是什么意思?生:经历了许多艰难困苦。时间长。(图文结合理解) 师小结:是啊,黄山上但凡尺把高的松树都生长了几十年,可想而知,这么高大的迎客松不知经历了多少烈日暴雨,风吹雨打!据说它已有1000多岁了。正如课文所说它饱经风霜,它顽强地活下来了,奇不奇?不仅如此,它还能长

16黄山奇松

16《黄山奇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读准音,会书写田字格中的6个生字“誉”“陡”“屏”“宾”“屹”“卧”。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结合课文内容理解文中关键词语,进而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品读第一自然段,从整体上感受黄山风光的奇美,并初步了解黄山松奇在何处?领会文章第二自然段“先总后分”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并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整体感受黄山风光,并初步了解黄山松奇在何处。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 1、我们曾经领略过庐山的云雾,感受它瞬息万变的特点;也曾经欣赏过吉林的雾凇,感受它千姿百态的特点。今天,我们一起去黄山(板书课题:黄山)。黄山以“四绝”闻名于世,被誉为“天下第一奇山”,而人们对黄山奇松,更是情有独钟(继续板书课题:奇松)。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16课——黄山奇松,我们先来把课题读一遍。 2、出示学习目标 3、相信大家会有出色的表现。 二、民主导学: 任务一:检测预习 1.学习生字新词 ①通过预习,你 认为哪些字的读音要提醒大家注意的? (2)辨形 ①字音都读准了,咱们仔细看看这些加点的字,这是需要我们这节课学会书写的。通过课前学习,你认为哪个字特容易写错? (2).齐读课后第3部分的词语。 现在请同学们捧起语文书,一起把课后第3部分的词语读一读。 2、检查读书: 同学们,全文总共有几个自然段?(3个) 指名读每个自然段,

三个自然段各写了什么内容? 第一自然段:写人们对黄山奇松情有独钟。 第二自然段:具体描绘了三大名松的动人姿态。 第三自然段:写千姿百态的松树使黄山更加神奇,更加秀美。 同学们,听了他们的朗读黄山的松树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老师也从文中找到了一些形容黄山松树的词语,串联成了一篇韵文。 【出示词串】:山顶陡崖饱经风霜 潇洒挺秀情有独钟 郁郁苍苍绿色巨人 姿态优美枝干遒劲 姿态独特枝干蟠曲 千姿百态神奇秀美 先指名读(1名学生):老师先请一位同学把这篇韵文读一读,其他同学仔细听好,他有没有什么地方读错。(相机正音) 再齐读:我们一起来把这篇韵文齐读一遍,读的时候呀要注意一下节奏! 任务二:三大名松分别是怎样的姿态呢?请同学们结合这三组词语在小组内交流学习。 1、出示自学要求: 【第三、第四、第五组词】出示【自学要求】 郁郁苍苍绿色巨人 1、理解词语的意思,读好词串; 姿态优美枝干遒劲 2、把词语送入文中,读通课文; 姿态独特枝干蟠曲 3、想象松树的姿态,美读课文。 2、交流词语,读好词串: 来,咱们来交流,结合你课前的预习和刚才的圈画,说说你都关注了哪个词语。 预设1:姿态优美 (1)文中哪句话就具体写出了迎客松优美的姿态? (2)请通过朗读让我们感受到迎客松姿态的优美。 预设2:枝干遒劲 (1)注意到这里的一个多音字了吗?(枝干) (2)读准音,理解意思。“干”指事物的主体或重要部分。出示“干”(g (3)给“干”(gān)组词。 (4)理解“枝干遒劲”。 (4)朗读词语,让我们感受到枝干的强健有力。

16 黄山奇松

16 黄山奇松 教材简析: 《黄山奇松》这篇课文采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以生动的笔墨描写了黄山奇松美不胜收的各种姿态,抒发了作者对它们的赞叹之情。全文共3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可自成一段。第一段是讲人们对黄山奇松情有独钟。第二自然段具体描绘了三大名松的动人姿态。第三自然段写千姿百态的松树使黄山更加秀丽 设计理念: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本课教学中,力求为学生创设个性化的阅读空间,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理解,在读中唤起情感的升华,从而让学生的心灵和文本发生思想的碰撞,进而能认识美、感受美,提高学生审美情趣。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2.学会本课7个生字。理解新的词语的意思。会用“屹立”、“郁郁苍苍”造句。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黄山松的奇美,培养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作者是怎样抓住“奇”来写黄山松树的。 教法:谈话法、情景体验法、迁移法 学法: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准备:预习课文,解释词语的意思。查找有关资料 教学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教学重点: 读好句子,读通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1、板书“奇”,用“奇”组词。 2、板书“奇松”,说说词义。 3、板书课题,齐读。围绕课题质疑。 二、初读课文。 1、朗读生字表上的生字和课后的词语。 检查: (1)抽读生字卡片,读准字音。 前鼻音:宾客盆景 后鼻音:玉屏楼状如黑虎 翘舌音:状如黑虎

(2)朗读下列词语:陡崖屹立饱经风霜姿态优美盆景宾客情有独钟郁郁苍苍枝干遵劲枝干蟠曲 2、朗读课文,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检查:指名逐节朗读课文,指导读好下列句子: 黄山最妙的观松处,当然是曾被徐霞客称为“黄山绝胜处”的玉屏楼了。 它们或屹立,或斜出,或弯曲;或仰,或俯,或卧;有的状如黑虎,有的形似孔雀…… 指名逐段朗读时结合上下文说说下列词语的意思(事先布置预习): 誉地情有独钟黄山绝胜处遒劲 3、逐段齐读课文,边读边想每段分别讲了什么。 三、导读第一自然段。 1、指名朗读。 2、交流:读了这一段,你懂得了什么? 3、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结合理解“誉”“情有独钟”“闻名于世”(换词)。 4、练习: (1)黄山被誉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黄山“四绝”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卡片出示:奇松怪石云海温泉 (4)在这“四绝”中,人们最喜爱的是______。所以课文 说人们对黄山奇松,更是“________”。 卡片出示“情有独钟”,指导朗读。 5、投影出示:山顶上,陡崖边,处处都有它们潇洒、挺秀的身影。 指导朗读:黄山奇松那么“潇洒、挺秀”,你喜欢吗?朗读时就要读出赞美、偏爱的感情。 自由读,齐读。 设疑:那么,黄山奇松“奇”在什么地方呢?——下节课学习。 三、指导书写生字。 1、学生自读生字,说说哪些字不易写好,哪些地方书写时应注意。 2、范写下列生字: 誉:撇和捺要舒展。 遒:“西”内别忘了一横。 盆:撇和捺的位置要摆正。 屹:右边不要多横。 俯:右边“府”的一撇要到位。 状:同“壮”要区别开来。 四、作业: 1、见习字册。 2、比一比,再组词。 状()陪()府()盆() 壮()部()俯()贫() 教学反思:

16黄山奇松

第五单元 教材简析: 本单元一共有3篇课文和一个练习。《黄山奇松》是一篇写景的文章,课文以生动的笔墨描写了黄山奇松美不胜收的各种姿态,使学生充分感受到黄山松的奇美,激发他们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黄果树瀑布》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写作者在黄果树瀑布景区游览的所见、所闻、所感,描绘了黄果树瀑布景观的壮美,表现了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对人的性情的陶治。《莫高窟》生动介绍了敦煌莫高窟的彩塑、壁画和曾藏有数万件珍贵文物的藏经洞,把莫高窟这一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展示在我们面前,赞扬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无穷智慧和伟大的创造力。练习5给我们安排了“语文与生活”、“诵读与欣赏”、“写好钢笔字”、“口语和交际”和“学写毛笔字”几个内容。 教学理念: 阅读教学是师生平等关系中的对话,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应引导迁移,引导发现,习得一些语言规律和表达方法,引导学生与祖国的历史、祖国的文化艺术史对话,这种对话不仅是解读文本,而且要实现知识的自我建构,让学生逐渐学会学习。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指定内容。 2、学会本单元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欣赏黄山松的奇美,感受黄果树瀑布的壮美,知道莫高窟艺术宝库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亲

近自然的情操,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感悟大自然的“美”。 教学难点: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感悟语言内涵。 课时安排: 16、黄山奇松2课时 17、黄果树瀑布2课时 18、莫高窟2课时 练习5 3课时

16、黄山奇松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2、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作者是怎样抓住"奇"来写黄山松的。 教学方法:小组学习法、情景教学法 教具准备:挂图、磁带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初读课文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 教学进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1、同学们,我们祖国地大物博,有许多名山大川,你知道哪些? 2、华山的险峻,庐山的神秘,泰山的雄伟,吸引了无数的游人流连忘返。然而被人们誉为"天下第一奇山"的黄山更是集群山之美与一身,以它独

16、《黄山奇松》第二课时教案

16、黄山奇松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2、学会本课6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屹立”和“饱经风霜”造句。 3、通过朗读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审美情趣,感受黄山松的奇、美。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指导朗读,在读中体会黄山松的美和奇。 教学难点:在读的过程中帮助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抓住“奇”来写黄山奇松的。课前欣赏:黄山四绝课件 教学过程: 一、检查课前预习。 1、组内交流课前预习作业。 2、小组或代表汇报自主预习情况: (1)读生字词并重点指导“誉、屹、卧”的写法。 (2)有关词语和问题理解。 过渡: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共同来进一步学习《黄山奇松》这篇课文。老师提问:四绝是什么?指名说:“奇松、怪石、云海、温泉”,,特别是四绝中的“奇松”啊,人们对它更是(“情有独钟”)。(看书上插图或课件)瞧!山顶上,陡崖边,处处都有它们潇洒挺秀的身影。今天,老师就和你们再次走进黄山,感受它们的魅力。 二、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的第2自然段。想一想,这一自然段写到了哪些奇松?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松?读时,可以在书上圈一圈,划一划,可以把对有关词句的理解、感悟写在书中空白处。 三、精读第二自然段 (一)、这一自然段写了哪些奇松?(指名回答,板书:迎客松、陪客松、送客(二)、出示自学要求:(1、你最喜欢什么松?2、你从文中哪些词句感受到它的奇特之处,请划出来。3、读出奇特之感)(根据学生回答随机指导)

1.迎客松 (学生说出书中哪幅是迎客松)瞧!这就是黄山第一大名松迎客松。请同学们结合图片,从课文中找出描写迎客松的句子。细细地品读,并体会一下迎客松奇在哪儿? 句一:①“姿态优美”感受到了迎客松的美。 ②“枝干遒劲”借助形象理解“遒劲”,体会迎客松的雄健有力, ③“饱经风霜”体会它的古老顽强的生命力。迎客松已经在高高的悬崖上生长了八百年,它会经历什么样的磨难呢?(小组讨论)是啊,岁月的流逝,自然环境的变化会给这棵八百岁的老树留下什么呢?你能想象出迎客松的枝干会是什么样的呢?(树皮变得开裂,斑驳)而它的叶是怎样的呢?(仍是那么郁郁苍苍,充满生机),体会其生命力的顽强。我们平时会用这个词来形容什么呢?(指名说:建筑、人物……)能将它用在“人”上造个句子吗?是啊!老爷爷经历了许多艰难困苦,从他的皱纹里我们可以体会到他是饱经风霜的。那你们能用“饱经风霜”这个词造句吗? 迎客松的生命力是多么的顽强啊,你能通过朗读把你的体会读出来吗,(练读第一句)指名读、齐读。 句二:迎客松的奇还表现在哪儿呢?(“它有一丛青翠的枝干斜伸出去,如同好客的主人伸出手臂,热情的欢迎宾客的到来”) ①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呢?(比喻) ②从“热情的欢迎”体会迎客松非常热情”。 ③同学们,请伸出手臂,再看看这幅图,这从斜伸出去的枝干像不像主人的手臂啊?(像)正是因为太像了,所以它才叫作迎客松,作者的想象力真是太丰富了,但我相信我们班同学的想象力更丰富,谁能试着想象一下,迎客松斜伸着手臂,会说些什么欢迎词来欢迎宾客的到来呢?(学生热情的说欢迎词,并做动作)。现在,喜欢迎客松的同学请站起来(停顿),一起伸出手臂,大声地说:“黄山欢迎您!” 句三:迎客松不愧为一大奇松,它姿态雄伟生命力顽强,你知道人们是怎么评价它的吗?(指名说) ①“如今,这棵迎客松已经成为黄山奇松的代表,乃至整个黄山的象征了”

16《黄山奇松》

苏五上第十六课《黄山奇松》微课脚本 《黄山奇松》一文中黄山奇松“奇”在哪儿? 旁白:同学们,说起黄山,人们就会想到黄山奇松。那么黄山松有什么奇特之处呢?【课件呈现】 一、迎客松 迎客松姿态优美,枝干遒劲,虽然饱经风霜,却仍然郁郁苍苍,充满生机。它有一丛青翠的枝干斜伸出去,如同好客的主人伸出手臂,热情的欢迎宾客的到来。 旁白:从“姿态优美”感受到了迎客松的美。从“饱经风霜”体会它的古老顽强的生命力。迎客松已经在高高的悬崖上生长了八百年,人们只要一提到黄山奇松就会想起迎客松,迎客松代表着黄山奇松,实际上它不光代表着黄山奇松,还代表着整个黄山。 课件出示迎客松图 旁白:瞧!这就是黄山第一名松迎客松。岁月的流逝,自然环境的变化让这棵八百岁的老树树皮变得开裂,斑驳,而它的叶仍是那么郁郁苍苍,充满生机,它的生命力真顽强啊!迎客松不愧为一大奇松!【课件呈现】 如今,这棵迎客松已经成为黄山奇松的代表,乃至整个黄山的象征了。 旁白:迎客松已经不仅是黄山奇松的代表,是黄山的象征,更是国之瑰宝,在人民大会堂的迎宾厅处就有一副迎客松图,还有许多饭店入口处也都有迎客松图,它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热情好客的象征了。 二、陪客松 陪客松正对玉屏楼,如同一个绿色的巨人站在那儿,正陪同游人观赏美丽的黄山风光。 旁白:从“绿色的巨人”,我们得知这棵很像一个绿色的巨人,枝干比较直,长得也很壮。

课件出示陪客松图 三、送客松 课件出示送客松图 旁白:这棵是送客松。它看上去活像一盆“天然盆景”。你看它枝干盘曲,伸出的枝干长长的,好像在送客人一样。 稍作停顿 旁白:黄山的松,形态如此奇特,还有更多的姿态,吸引着游人。【课件呈现】 黄山松千姿百态。它们或屹立,或斜出,或弯曲;或仰,或俯,或卧;有的状如黑虎,有的形似孔雀…… 旁白:此时此刻,我们觉得黄山的松不只是松了,对,它就像我们的朋友,在这里上百年、近千年地坚守着黄山,迎送着宾客,给我们以热情,让我们以温暖。这样的朋友,黄山奇松精神令人敬仰、情谊让人铭记。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16黄山奇松 教案

16黄山奇松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2、学会本课6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屹立”和“饱经风霜”造句。 3、感受黄山松的奇美,培养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体会作者是怎样抓住“奇”来写黄山松树的。 教学难点: 指导朗读,在读中体会黄山松的美和奇。 教学准备: 投影片、黄山奇松图片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解题。 1、出示图片。(有关黄山“奇松、怪石、云海、温泉”的图片)指导观察,这就是有着“四绝”美称的“天下第一奇山”。 2、板书课题:16黄山奇松 黄山在安徽省地部黄山市境内,是闻名世界的旅游胜地,长约40千米,宽约30千米,四季风景如画,要数松树最为神奇。 二、初读课文。 1、出示自学题。 ⑴自由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读顺句子,读通课文。 ⑵思考: ①文章各自然段各写了什么? ②你喜欢哪一自然段?(这一部分放在第二遍的时候) ⑶自学生字新词,注意音、形、义。 2、学生自学,师巡视指导。 3、检查自学。 ⑴抽读生字卡片。 誉为陡崖屏风宾客屹立卧 注意:誉、屏、宾 ⑵注意“誉、屏、”的写法。 ⑶理解词义,结合文章有关句子进行。(重点理解以下词语) 情有独钟:钟:集中、专一,意思是对某一样东西特别偏爱。 饱经风霜:饱:充分,意思是经历了很多的苦难与折磨。 ⑷指名试读课文,师生相机指点。 4、再读课文,要求见上(⑵思考) 说说每段主要写了什么?你喜欢哪一段,为什么? 三、细读课文。学习第一自然段。 1、自由读第一自然段。 思考:第一自然段两句话分别写了什么?

16《黄山奇松》

16《黄山奇松》 【教材分析】 《黄山奇松》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的课文。这篇课文描写了黄山风景区有很多奇松,姿态独特,十分有趣。文章集景色美、语言美、情感美于一体,令读者赏心悦目、心驰神往、浮想联翩。 【设计理念】 《黄山奇松》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性散文,全文紧扣“奇”来对黄山松实行描写。文字生动,意境优美,适合学生朗读,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理解。为了让学生更好的与文本实行交流,教师转变角色,以一个导游的身份将学生引入情境,然后由学生实行自主的学习感悟,与文本自由的实行亲密的对话,在反复的朗读中加深感悟,加深理解,在读中引发思维,唤起情感,从而让学生的思想与心灵和教材发生碰撞,进而提升学生精神境界。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确字音,理解词义。 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学,培养学生把课文内容与网络教材上的图片、文字、影片结合起来实行阅读感悟课文的水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语言文字教学感受黄山松的奇美,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在赏析课文语言文字的同时感受黄山奇松的奇美。 【教学难点】

感悟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的姿态美。 【教法与学法】 1、教法:通过让学生阅读和浏览网络上的图片感受黄山奇松的奇美。 2、学法:自主合作探究 【教具准备】相关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视频播放,激趣导入 提问:暑假爸爸妈妈带你们都去哪里玩了? 1、播放黄山风光片,提问:同学们知道这是哪儿的风景吗? 2、激趣导入:在黄山“四绝”中,人们为什么对黄山奇松情有独钟呢?它们究竟有什么特别之处呢?今天这节课,咱们就一起去看看黄山奇松,好吗?为此,老师特地制作了一个网站,里面搜集了很多相关黄山奇松的资料,而且里面还有一篇介绍黄山奇松的文章写得特别美,只要同学们进去看一看,相信大家一定能够解开心中的谜底,保证你们不出教室门,尽览黄山景。听老师这么一介绍,同学们是不是很想进入看一看呢? 今天,让我们乘坐网络快车进入这块美丽、神奇的土地,去触摸黄山松,去欣赏黄山松,去感受黄山松。(板书:16 黄山奇松) 二、、自主学习,提出问题 1、展示学习目标。(利用投影仪在大屏幕显示)

16《黄山奇松》优质课教案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 16、黄山奇松 一、教学目标: 1.独立识记本课生字词,书写正确规范。结合语境理解“屹立”、“饱经风霜”等新鲜词语的意思,并能积极运用。 2.朗读课文,抓住主要词句概括主要内容,并借助已经学过的《泉城》等课文进一步感知文章“总—分—总”的结构特点。 3.通过朗读,展开想象,品读文章精炼的语言中饱含的情感,初步学习作者采用虚实结合的方法表现黄山松“奇”的特点,感受黄山松被赋予的美好情感。 4.借助作者对“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的描写,体会虚实结合写法的好处,并结合课文最后一段的学习,选择一种松的姿态展开联想和想象,尝试使用虚实结合的写法写一段话。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朗读,展开想象,品读文章精炼的语言中饱含的情感,初步学习作者采用虚实结合的方法表现黄山松“奇”的特点,感受黄山松被赋予的美好情感。 难点:借助作者对“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的描写,体会虚实结合写法的好处,并结合课文最后一段的学习,选择一种松的姿态展开联想和想象,尝试使用虚实结合的写法写一段话。 三、教学评价设计 1.在检查学生预习环节,通过认读生词、指名读课文等方式了解学生识记生字及正确、流利读书情况,利用示范朗读、再次练读的方式推进有感情读书。 2.在整体感知环节,引导学生通过读书抓住主要词句概括主要内容,明确文章的结构,培养学生整体把握文本的能力。 3.在精读感悟环节,采取批注式阅读、自主合作学习、汇报交流等方式推进学生读懂课文,从而体会感受黄山松的奇美。 4.引导学生通过品读比较,体悟作者运用虚实结合表现景物特点的写作方法。安排仿写,训练尝试运用虚实结合的方法表现景物特点的能力。 四、教与学的准备 学生:完成预习单;搜集黄山奇松的文字资料。 教师:准备课件;课前了解学生预习情况。 五、教学课时:2课时

16、黄山奇松

五年级《黄山奇松》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东阳温小学陈繁云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2、通过朗读感悟文中新词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指导朗读,在读中体会黄山松的美和奇,体会作者是怎样抓住“奇”来写黄山奇松的。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引入情境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黄山奇松》这篇课文。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黄山被誉为-----“天下第一奇山”,它以“四绝”-----奇松、怪石、云海、温泉闻名于世。我们还知道,人们对四绝之中的奇松特别有感情,正如课文中说的一样,更是情有独钟。 二、感受黄山松的“奇”。 1、今天,咱们就一起去看看黄山奇松。说到看松,最佳地点就是被著名旅行家徐霞客称为“黄山绝胜处”的玉屏楼,玉屏楼前可以看到哪些奇松呢?请同学们快熟浏览课文,找一找? 2、在玉屏楼前,你看到了哪些奇松? (指名说,板书: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 3、三大名松奇在哪里呢?板书(奇)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的第2自然段。边读边想,课文是怎么具体描写这三大奇松的? 自读小提示: (1)找出具体描写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的句子,用你喜欢的读书符号标出来。 (2)哪些词、句最能表现迎客松的“奇”,标出来,在旁边做批注。 交流 (一)、赏迎客松 1、首先我们先来欣赏一下迎客松,谁来为读一读写迎客松的句子。 l 生命力顽强 (出示图片)瞧!这就是黄山的一棵松迎客松,迎客松奇在哪呢? 出示:迎客松姿态优美,枝干遒劲,虽然饱经风霜,却仍然郁郁苍苍,充满生机。从这句话中,你感觉出什么?哪些词可以看出来? 饱经风霜,你怎么理解饱经风霜?饱在字典上有三种解释: ①满足了食量,跟“饿”相对,②充分③饱满。 在这个词里选第几种? 那这个词的意思是?(充分经历了风霜,说明经历了很多艰难困苦) 这里说谁饱经风霜? 出示链接 据说迎客松的树龄已经有800余年,那么生长在山顶上,陡崖边的迎客松在这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