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五章 个体遗传评定-2010课件

第五章 个体遗传评定-2010课件

P A AP r n nh r b )1(12

?+=2

*h r r A P =

讲稿连锁遗传分析与染色体作图

第五章连锁遗传分析 5.1 性染色体与性别决定 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间的遗传关系以及性染色体上基因的遗传 一、性染色体的发现 1性染色体(sex chromosome) 成对染色体中直接与性别决定有关的一个或一对染色体。 成对性染色体往往是异型的:形态、结构、大小、功能上都有所不同。 2常染色体(autosome, A) 同源染色体是同型的。 例:果蝇(Drosophila melangaster, 2n=8)染色体组成与性染色体。 [性染色体与性别决定.swf] 二、性染色体决定性别的几种类型 1 雄杂合型(XY型): 两种性染色体分别为X、Y; 雄性个体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Y(异配子性别),产生两种类型的配子,分别含X和Y染色体; 雌性个体则为XX(同配子性别),产生一种配子含X染色体。 性比一般是1:1。 2XO型: 与XY型相似,但只有一条性染色体X; 雄性个体只有一条X染色体(XO,不成对),它产生含X染色体和不含性染色体两种类型的配子; 雌性个体性染色体为XX。 如:蝗虫、蟋蟀。 3雌杂合型(ZW型): 两种性染色体分别为Z、W染色体; 雌性个体性染色体组成为ZW(异配子性别),产生两种类型的配子,分别含Z和W染色体; 雄性个体则为ZZ(同配子性别),产生一种配子含Z染色体。 性比一般是1:1。 三、性别决定畸变 1 果蝇性别决定畸变 果蝇的性别决定与Y染色体有无与数目无关,而是由X染色体与常染色体的组成比例决定。其中: X:A=1→雌性X:A=0.5→雄性 X:A大于1的个体将发育成超雌性,小于0.5时发育成超雄性,介于两者则为间性(inter sex);并伴随着生活力、育性下降。

计算机基础公开课教案

计算机应用基础公开课教案 授课人:袁涛授课对象:机电工程系2011级学生 时间:2011年12月8日星期四上午一、二节 课题:excel中数据的基本处理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一些常见函数的使用方法 2、会对一组数据排序、筛选 (二)过程与方法 1、锻炼学生恰当、自如地使用函数的能力; 2、培养学生收集、分析、处理数据的能力; 3、培养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这课堂,通过情境的创设,使学生明确探究目标,给学生思维以方向,同时产生强烈的探究兴趣和欲望,给思维以动力。通过利用EXCEL工具软件制作出数据图表,提升学生对使用计算机软件的热情。 二、教学重点: 1、基本函数的使用方法 2、自动筛选和高级筛选 三、教学难点: 1、用公式进行计算 2、高级筛选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练习法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前面我们学习了工作簿、工作标的基本操作和数据的格式化,然而在我们学习和工作中知道这些是远远不够的,那么我们接下来一些常见函数的使用和如何对一组数据进行简单的处理。 (二)实例引课 实例: 1、基本函数的使用 (1)讲述Sum函数的功能和使用方法,演示使用sum函数求和(附带讲述自动求和); (2)讲述Average函数的功能和使用方,演示使用average函数求平均值; (3)讲述Max函数的功能和使用方法,演示使用max函数求最高分;(4)讲述Min函数的功能和使用方法,演示使用min函数求最低分。

2、如何用公式对数据进行相应的计算 3、数据的排序和筛选 (1)排序 功能:按要求对一组数据进行排序 操作步骤:选定将要排序的数据区域→数据菜单→选择关键字和排序方式 演示:对实例进行排序操作 (2)数据的筛选 功能:按要求把符合条件的数据筛选出来 自动筛选:选定所要筛选的数据→数据菜单→筛选→自动筛选→筛选项目→筛选条件 演示对实例进行自动筛选 高级筛选:数据菜单→筛选→高级筛选→筛选方式→列表区域(所要筛选的数据区域)→条件区域→筛选结果所放区域 演示对实例进行高级筛选 (三)学生练习 结合上节课和本节课的内容,按要求对下列数据进行处理

第六章-个体遗传评定

第六章个体遗传评定—选择指数法 上一章论述了几种基本的选择方法,其实质就是利用个体本身和所在家系的性状表型值,根据遗传力和度量次数的不同,进行适当的加权来提高选择的准确性。实际上这是符合现代育种学精神的,即充分利用个体的各种有关信息,包括各类亲属的各种相关性状,应用现代统计分析方法和先进的计算工具,达到尽量准确估计个体育种值,从而获得最大的遗传进展。由于个体育种值估计是育种学的核心内容之一,本章首先论述几种主要亲属信息估计育种值、以及多性状综合育种值估计的基本方法,在下一章将论述现代混合模型方法的个体育种值估计。 第一节个体育种值 在第二章已论述过数量性状表型值的剖分,它是由个体的遗传和环境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遗传效应中由于基因作用的不同可以产生三种不同的效应,即基因的加性效应(A)、显性效应(D)和上位效应(I)。虽然显性和上位效应也是基因作用的结果,但在遗传给下一代时,由于基因的分离和自由重组,它们是不能确实遗传给下一代的,在育种过程中不能被固定,难以实现育种改良的目的。只有基因的加性效应部分才是能够确实遗传给下一代的,因此将控制一个数量性状的所有基因座上基因的加性效应总和称为基因的加性效应值,它是可以通过育种改良稳定改进的。个体加性效应值的高低反映了它在育种上的贡献大小,因此也将这部分效应称为育种值。下面介绍与个体育种值估计有关的几个基本概念。 (1)估计育种值 由于个体育种值是可以稳定遗传的,因此根据它进行种畜选择就可以获得最大的选择进展。但是育种值是不能够直接度量到的,能够知道的只有是由包含育种值在内的各种遗传效应和环境效应共同作用得到的表型值。因此只能利用统计分析方法,通过表型值和个体间的亲源关系来对育种值进行估计,由此得到的估计值称为估计育种值(estimated breeding value,EBV)。 (2)估计传递力 对于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来说,由于后代的遗传基础是由父母亲共同决定的,一个亲本只有一半的基因遗传给下一代。对数量性状而言,个体育种值的一半能够传递给下一代,因此有时在遗传评估中将它定义为估计传递力(estimated transmitting ability,ETA),即EBV ETA 。 2/ (3)相对育种值 在实际家畜育种中,为了便于直接比较个体育种值的相对大小,需要计算出每个个体的相对育种值(relative breeding value,RBV),即个体育种值相对与所在群体均值的百分数,用公式表示为:

普通遗传学第五章连锁遗传自出试题及答案详解第一套

连锁遗传 一、名词解释 1、完全连锁与不完全连锁 2、相引性与相斥性 3、交换 4、连锁群 5、基因定位 6、干涉 7、并发系数 8、遗传学图 9、四分子分析 10、原养型或野生型 11、缺陷型或营养依赖型 12、连锁遗传 13、伴性遗传 14、限性遗传 15、从性遗传 16、交换 17、交换值 18、基因定位 19、单交换 20、双交换 二、填空题 1、有一杂交:CCDD × ccdd,假设两位点是连锁的,而且相距20个图距单位。F2中基因型(ccdd)所占比 率为。 2、在三点测验中,已知AbC和aBc为两种亲本型配子,在ABc和abC为两种双交换型配子,这三个基因在染 色体上的排列顺序是____________。 3、基因型为AaBbCc的个体,产生配子的种类和比例: (1)三对基因皆独立遗传_________种,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其中两对基因连锁,交换值为0,一对独立遗传_________种,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 (3)三对基因都连锁_______________种,比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A和B两基因座距离为8个遗传单位,基因型AB/ab个体产生AB和Ab配子分别占%和%。 5、当并发系数C=1时,表示。当C=0时,表示,即;当1>C>0时,表示。即第一次见换后引起邻近第二次交换机会的。C>1时,表示,即第一次见换后引起邻近第二次交换机会的。常在中出现这种现象。 6、存在于同一染色体上的基因,组成一个。一种生物连锁群的数目应该等于,由性染色体决定性别的生物,其连锁群数目应于。 7、如果100个性母细胞在减数分裂时有60个发生了交换,那麽形成的重组合配子将有个,其交换率为。 8、在脉孢菌中,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分离产生的子囊属型的,第二次分裂分离产生的子囊属型的。 三、选择题 1、番茄基因O、P、S位于第二染色体上,当F1 OoPpSs与隐性纯合体测交,结果如下:+++ 73, ++S 348, +P+ 2, +PS 96, O++ 110, O+S 2, OP+ 306,OPS 63 ,这三个基因在染色体上的顺序是() A、o p s B、p o s C、o s p D、难以确定 2、如果干涉为%,观察到的双交换值与预期的双交换值的比例应为() A、% B、% C、5/6 D、% 3、已知a和b的图距为20单位,从杂交后代测得的重组值仅为18%,说明其间的双交换值为()。 A、2% B、1% C、4% D、难以确定 4、有一杂交CCDD ccdd,假设两位点是连锁的,而且距离为20个图距单位,F2代中ccdd基因型所占的比例是() A、1/16 B、1/4 C、 D、 E、以上答案均不对

第六章 个体遗传评定课后答案

8. n个半同胞后裔估计个体育种值的加权系数 =0.5*25*0.2/(1+0.25(25-1)0.2) =1.14 =1.14(5.75-5.0)=0.855 =0.754 10根据课本p155通径系数公式,得到 (1)父亲与个体之间的通径系数p1=h (2)半同胞兄妹与个体之间的通径系数 (3)半同胞子女与个体之间的通径系数

根据正规方程,得到 由此方程解得: B1=0.12 b2=-0.56 b3=0.80 再由 =0.12 (11.7-5) -0.56 (5.32-5)+ 0.80(5.42-5)=0.961 育种值估计的准确度

=0.32 11note:表格中有一处错误,σp实际代表的是表型方差σ2p 考虑两个性状组成的选择指数,并假定信息性状和目标性 状一致。则正规方程为: (1)计算表型方差和遗传方差 =134.68 =0.3 =40.404 =202.83 =0.2 =40.566 =8.84 =0.4 =3.536 (2)表型协方差与遗传协方差 =-0.52 =0.17 =-0.39 =-0.66 =0.48 =-0.30 Covp12=-85.95 Covp13=5.87 Covp23=-16.51 CovA12=-26.72 CovA13=5.74 CovA23=-3.6 (3)建立正规方程

(4)解正规方程 = -0.64 = 0.054 =-0.82 (5)构成选择指数 I=-0.64X1+0.054X2-0.82X3 综合育种值估计准确度: =0.56 综合育种值选择进展 =8.71i 各性状育种值选择进展

第五章遗传和变异教参

第五章遗传和变异 *无籽西瓜 无籽西瓜普通西瓜是二倍体(2N),每个细胞中含有22个染色体。二倍体的西瓜苗,用秋水仙素处理,染色体数目加倍,就成了四倍体(4N),每个细胞里含有44个染色体。四倍体经过减数分裂,产生的生殖细胞都是二倍体。用四倍体作母本,二倍体作父本,就生出三倍体的种子。三倍体种子发育成的植株就结出无籽西瓜。 秋水仙素为什么会促使西瓜的染色体数目加倍呢?原因是:细胞正在进行分裂时,遇到秋水仙素,纺锤丝断裂,或不能形成纺锤丝,使已经复制的染色体仍然存在于同一个细胞核里,结果,染色体数目加倍了,就由二倍体形成了四倍体。在秋水仙素的药效消失以后,细胞再进行分裂,生出的新细胞都是四倍体,这就是培育三倍体西瓜所用的母本。 种子是胚珠受精以后形成的。三倍体西瓜虽然也有胚珠,但是由于染色体的组合很不平衡,也很不完备,所以胚珠具有高度的不孕性。同时,三倍体西瓜的花粉粒常常发育畸形,不能正常萌发而形成花粉管。因此,这样的胚珠不能形成种子。由此可知,必须大量制种来繁殖能长出三倍体西瓜的种子。 三倍体西瓜怎样制种呢?小面积制种可以这样进行:按照西瓜的开花习性,每天下午按时套袋(防止自由传粉),第二天早晨进行人工授粉,并且挂上标记。大面积制种,则需要分区隔离,按一定比例配置母本(四倍体)和父本(二倍体)的植株,并且及时为母本去雄,使四倍体母株接受二倍体父株的花粉,产生出三倍体种子备用。 秋水仙素的诱变原理秋水仙素(C22H25O6N)是1937年发现的,是从百合科植物秋水仙的种子和球茎中提取出来的一种植物碱。它是白色或淡黄色的粉末或针状结晶,易溶于冷水、酒精和氯仿,难溶于热水、乙醚等,熔点155℃。一般多使用它的水溶液。实验表明,有效的诱变浓度是0.0006—1.6%,以0.2%的浓度诱变效果最好。此药有剧毒,在应用时要特别注意。 秋水仙素是诱变多倍体效果最好的药剂之一。它的作用机理是:当细胞进

计算机基础公开课教案(完整资料).doc

此文档下载后即可编辑 计算机应用基础公开课教案 授课人:袁涛授课对象:机电工程系2011级学生 时间:2011年12月8日星期四上午一、二节 课题:excel中数据的基本处理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一些常见函数的使用方法 2、会对一组数据排序、筛选 (二)过程与方法 1、锻炼学生恰当、自如地使用函数的能力; 2、培养学生收集、分析、处理数据的能力; 3、培养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这课堂,通过情境的创设,使学生明确探究目标,给学生思维以方向,同时产生强烈的探究兴趣和欲望,给思维以动力。通过利用EXCEL工具软件制作出数据图表,提升学生对使用计算机软件的热情。 二、教学重点: 1、基本函数的使用方法 2、自动筛选和高级筛选 三、教学难点: 1、用公式进行计算 2、高级筛选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练习法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前面我们学习了工作簿、工作标的基本操作和数据的格式化,然而在我们学习和工作中知道这些是远远不够的,那么我们接下来一些常见函数的使用和如何对一组数据进行简单的处理。(二)实例引课 实例: 1、基本函数的使用 (1)讲述Sum函数的功能和使用方法,演示使用sum函数求和(附带讲述自动求和); (2)讲述Average函数的功能和使用方,演示使用average函数求平均值; (3)讲述Max函数的功能和使用方法,演示使用max函数求最

高分; (4)讲述Min函数的功能和使用方法,演示使用min函数求最低分。 2、如何用公式对数据进行相应的计算 3、数据的排序和筛选 (1)排序 功能:按要求对一组数据进行排序 操作步骤:选定将要排序的数据区域→数据菜单→选择关键字和排序方式 演示:对实例进行排序操作 (2)数据的筛选 功能:按要求把符合条件的数据筛选出来 自动筛选:选定所要筛选的数据→数据菜单→筛选→自动筛选→筛选项目→筛选条件 演示对实例进行自动筛选 高级筛选:数据菜单→筛选→高级筛选→筛选方式→列表区域(所要筛选的数据区域)→条件区域→筛选结果所放区域演示对实例进行高级筛选 (三)学生练习 结合上节课和本节课的内容,按要求对下列数据进行处理

第五章 微生物的遗传变异与菌种选育复习题

第五章微生物的遗传变异与菌种选育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遗传型(genotype) 遗传型又称基因型,是指某一生物个体所含有的全部遗传因子(基因组)所携带的遗传信息。它是一种内在的可能性或潜力,只有在适当的环境条件下,通过自身的代谢和发育,才可将遗传型转化成现实的表型。 2.表型(phenotype) 表型是某一生物体所具有的一切外表特征和内在特性的总和。它是遗传型在一定环境下通过生长和发育后得体现,故是一种现实性(具体性状)。 3.变异(variation) 变异是生物体在某外因或内因的作用下所引起的遗传物质结构或数量的改变,亦即遗传型的改变,其特点是群体中,以极低的概率出现(约10-9-10-5),性状变化幅度大,且变化后的新性状是稳定的、可遗传的。 4.饰变(modification) 饰变是一种不涉及遗传物质结构或数量变化,只发生在转录、转译水平上的表型变化。其特点是整个群体中几乎每一个体都发生同样的变化;性状变化的幅度小;饰变后的性状是不遗传的。 5.基因(gene) 基因是生物体内的最小遗传功能单位,其本质是一段核苷酸序列,它能编码多肽链(通过mRNA)、tRNA或Rrna. 6.操纵子(operon) 操纵子是原核生物特有的基因形式,由三种功能上密切相关的基因组成,包括结构基因、操纵基因和启动基因。 7.结构基因(structure gene) 结构基因是决定某一多肽链一级结构的DNA模板,它通过转录和转译机制可指导多肽链的合成 8.遗传密码(genetic code) DNA链上决定各具体氨基酸的特定核苷酸序列称为遗传密码,其信息单位是密码子(核苷酸三联体) 9.质粒(plasmid) 直立式一类游离于核基因组外,具有独立复制能力的小型共价闭合环状dsDNA分子(cccDNA)。 10.F质粒(F plasmid) F质粒又称F因子或致育因子。是大肠杆菌等细菌决定其性别并有转移能力的质粒。 11.R质粒(R plasmid) R质粒又称R因子。是痢疾志贺氏菌(Shigella dysenteriae)等许多细菌产生并转移耐药性的遗传因子,一般有两个相连的DNA片段组成。其一称抗性转移因子,另一为抗性决定子。 12.野生型菌株(wild strain) 野生型菌株即从自然界分离到得任何微生物的原始菌株。 13.营养缺陷型(auxotroph) 某一野生型菌株因发生基因突变而丧失合成一种或几种生长因子、碱基或氨基酸等能力,因而不能再在基本培养基是那个正常生长繁殖的变异类型,称为

育种学-第六章 个体遗传评定

第一节简介 个体遗传评定:即个体种用价值评定 个体遗传评定的目的: 对个体种用能力进行评估,找出遗传潜能好的个体留种,即对家畜遗传型的评估。 种用个体的要求 生产性能高、体质外形好、发育正常 繁殖性能好、合乎品种标准、种用价值高 个体遗传评定的方法: A、对质量性状的评定:多采用系谱调查和测交试验来判定遗传型 B、对数量性状的评定:多采用估计育种值的方法来进行评定 第二节育种值的概念 及其信息来源途径 一、育种值(breeding value)的概念 育种值又称为种用价值,是个体育种值的简称,指的是种用个体的遗传特性。就某一性状而言,则是个体的遗传型(基因型)。 数量性状表型值是由个体的遗传和环境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即 其中,能稳定遗传给下一代的是基因的加性效应(),它可通过育种改良得到稳定的改进。 个体加性效应的高低反映了它在育种上贡献的大小,因而称之为育种值。 相关概念 1.估计育种值(estimated breeding value,EBV或?) 虽然育种值是可以稳定遗传的,根据它进行种用个体选择可以获得稳定的选择进展。但是,育种值是不能直接度量的,所能测定的是包含育种值在内的各种遗传效应和环境效应共同作用得到的表型值。 因此,只能利用统计学原理和方法,通过表型值和个体间的亲缘关系进行估计,由此得到的估计值称为估计育种值。 2.估计传递力(estimated transmitting ability,ETA) 对常染色体上的基因而言,后代的遗传基础由父母双方共同决定,一个亲本只有一半的基因遗传给下一代。 对数量性状来说,个体育种值的一半能够传递给下一代,在遗传评估中将它定义为估计传递力。 即: 3.相对育种值(relative breeding value,RBV) 个体育种值占所在群体均值的百分比称为相对育种值。 这是为了育种实践中便于比较个体育种值的相对大小而设定的。 有:

第5章遗传与变异

第5章遗传与变异 测试题 选择题 A型题 1. H-O变异是指 A. 失去毒力的变异 B. 失去荚膜的变异 C. 失去鞭毛的变异 D. 失去芽胞的变异 E. 失去细胞壁的变异 2. S-R变异是指 A.毒力变异 B.鞭毛变异 C.芽胞变异 D.菌落变异 E.抗原变异 3. BCG是有毒牛型结核分枝杆菌经哪种变异形成的? A.形态变异 B.结构变异 C.毒力变异 D.耐药性变异 E.菌落变异 4. 编码性菌毛的质粒是 A. F质粒 B. R质粒 C. Vi质粒 D. Col质粒 E. K质粒 5. 编码耐药性的质粒是 A.F质粒 B.R质粒 C.Vi质粒 D.Col质粒 E.K质粒 6. 编码大肠埃希氏菌产生大肠菌素的质粒是 A.F质粒 B.R质粒 C.Vi质粒 D.Col质粒 E.K质粒

7. 编码与细菌致病性有关的质粒是 A.F质粒 B.R质粒 C.Vi质粒 D.Col质粒 E.K质粒 8. 关于质粒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是细菌染色体外的遗传物质 B.能在胞浆中自行复制 C.可自行丢失与消除 D.是细菌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结构 E.可在细菌间转移 9. 关于转座子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是染色体或质粒中能转移位置的一段DNA序列 B.长度一般超过2kb C.除携带与转位有关的基因外,不携带其他结构基因 D.可能与细菌的多重耐药性有关 E.是转位因子的一种 10. 关于噬菌体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是感染某些微生物的病毒 B.由蛋白质和核酸组成 C.专性细胞内寄生的微生物 D.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 E.是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的良好实验系统 11. 噬菌体可用于细菌的流行病学鉴定与分型是由于噬菌体 A.只能在活的微生物细胞内复制增殖 B.有严格的宿主特异性 C.可通过细菌滤器 D.能裂解细菌 E.能使细菌成为溶原状态 12. 只有一个溶菌性周期的噬菌体称为 A.前噬菌体 B.毒性噬菌体 C.温和噬菌体 D.λ噬菌体 E.转导噬菌体 13. 前噬菌体是指 A.毒性噬菌体 B.温和噬菌体 C.毒性噬菌体的基因组 D.温和噬菌体的基因组 E.整合于宿主菌染色体中的噬菌体基因组 14. 溶原性细菌是指 A.带有毒性噬菌体的细菌

遗传学 名词解释

1、同源染色体:指形态、结构、功能相似的一对染色体,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2、性染色体:与性别决定有关的染色体 常染色体:性染色体之外的其他染色体统称为常染色体 3、细胞周期:一次细胞分裂结束到下一次细胞分裂结束,构成一个细胞周期 4、二价体:减数分裂偶线期,每对联会的同源染色体 5、交换(互换):联会复合体形成后,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相应的部位发生断裂、重接的现象 6、交叉端化:双线期,同源染色体分开,交换部位形成交叉,且向两极移动的现象 7、基因组:细胞或生物体的遗传物质的总量 8、配子发生:产生成熟配子或孢子的整个过程 9、孢子体世代(无性世代):在植物界,一个合子(2n)发育成一个二倍体个体的过程 配子体世代(有性世代):孢子体进一步进行生殖形成一个配子体,并产生配子的过程 10、世代交替:植物生活史中,产生孢子的时代(2n)与产生配子的世代(n)相互交替的现象 11、性状:生物体所表现出来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 12、性对性状:不同品种之间表现出相对差异的一对性状 13、杂交:不同遗传型的个体进行有性交配 14、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两亲本杂交,F1所表现出的其中一个亲本的性状为显 性性状;未表现出来的另一亲本的性状为隐形性状 15、等位基因:控制相对性状的同一基因的两种不同形式的基因 16、基因型:生物体的遗传组成,是肉眼看不到的,通过杂交试验测定 表现型:生物所表现的性状,肉眼可见,可以用物理、化学方法测定 17、纯合体:体细胞所含控制某一性状的两个基因(等位基因)是相同的个体 杂合体:体细胞所含控制某一性状的两个基因(等位基因)是不同的个体 18、纯系:具有相同基因型的一群个体 19、完全显性:两个纯合亲本杂交,F1表现出其亲本之一的性状 不完全显性:两个纯合亲本杂交,F1表现的性状介于两亲本之间的表型 20、测交:被测验的个体与基因型为隐性纯合的个体进行杂交 回交:F1个体与亲本之一进行杂交 21、携带者:携带有害性基因,但其表现被正常显性等位基因掩盖的杂合体 22、多因一效:指某性状在代谢上由很多基因决定 一因多效:指一个基因可影响若干性状的现象 23、表现度:基因表达的变异方式之一,是指个体间基因表达的变化程度 外显率:基因表达的另一变异方式之一,是指某一基因型个体显示预期表型的比例 24、致死基因:生物体中具有致死作用的基因 25、隐性致死:基因的致死作用只在纯合体时表现

遗传与环境对个体发展得影响

遗传与环境对个体发展得影响 个体在发展过程中会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这一直是学者们所研究的。但是不难发现其中遗传,环境,教育这三个因素对个体的发展有着极大的影响。其中遗传和环境对个体的影响尤为显著。 遗传因素与个体发展 人的先天素质是个体发展的必要条件,它为人的发展提供了来自主体的自身物质基础飞机体与外界发生作用的组织机制以及机体内部调节机制,从而使生命体成为一个开放的、具有自稳定性能的结构,它能够不断地从外界吸取自己发展所必须的各种“养料”,进行加工改造,使机体能吸收成长,从而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正是从这样丰富的意义上,我们强调遗传因素作为人的发展的基础。同时,还必须指出:这种可能是多样的,其多样性不但由于遗传素质功能的潜在性,还因为环境因素的丰富性;这种可能的多样性相对于个体生命的有限性,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足够广泛而有希望的前景。可以断言,在正常状态内,个体的整体发展水平不会因遗传因素而受阻。就人的智力发展而言,一些脑科学家认为,大脑为人的发展提供的可能,远远没有被充分开发,其中被开发的比例只占工10%~15%左右,大部分的区域尚未被“唤醒”。因此,对于每个正常的人来说,不必去提心或埋怨天生之材的不济,而是应该充满信心地去开发自己的“潜能”。“天生我才必有用”这句古话体现了这一真理。 环境因素与个体发展 环境因素是影响个体发展可能性的第二大项,也是人借以生存、发展的不可缺少的必要条件。环境是任何有机体生存、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这是一个无须加以证明的客观事实。对于人类来说,社会环境,又是使人成为人而不是兽的基本条件,其中人类社会共同使用的、作为人类文化载体的语言以及与个体之外其他人的人际关系,是社会环境中把个人与社会群体联系起来的最根本的手段,脱离了人类群体又不会使用语言的“狼孩”的出现证明了这一点。 而在教育中遗传和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遗传作为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着可能性。遗传主要表现为生理解剖结构,在解剖生理结构没有达到成熟之前,它是起主导作用的内因。而当人的神经系统的结构初步成熟以后,其机能便构成起主导作用的第二层内因。过去的经验或已有的心理发展水平,包括年龄特征,是儿童心理发展的第三层内因。在儿童已经具有一定的个体经验之后,特别是在形成有意识的心理过程之后,机能与结构的矛盾就退居次要地位,过去的经验成为主要的内因。主观能动性是最高层次的内因。儿童在积累有一定的经验和知识以后,就能够结合当前的情况,善于改组并创造性地运用自己的过去经验和知识解决矛盾,向前发展,主观能动性成为起主导作用的内因。在身体方面遗传的影响大与环境,而在心理的发展方面则恰恰相反。在遗传和生理成熟所提供的可能范围内,环境对个体心理发展的现实水平起着决定作用,也就是说到个体趋于成熟的阶段影响身心发展的主要是环境。环境使遗传所提供的心理发展的可能性变为现实性。人类的后代如果不生活在社会环境里,那么遗传提供的心理发展的可能性就不会变为现实。心理发展是一个学习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主动的。通过对外界环境的观察而进行学习,环境通过对人的榜样的塑造,从而塑造出与这个榜样有一定一致性的人来。 当然遗传与环境也是相互作用的。环境因素影响着遗传素质的变化和生理成熟。遗传提供了成长和发展的蓝图,同时也依赖与外部环境并会受其影响。环境不仅提供了“建筑材料”,如食物和水,而且是有机体的特殊环境经历也会与遗传指令交互作用而影响发展的精确过程。遗传和环境对任何行为都有重要作用,因此,我们不能说某个行为是

育种学-第七章 个体遗传评定——BLUP法

第七章个体遗传评定——BLUP法. BLUP法简介: BLUP方法是美国学者Henderson于1948年提出的,由于这种方法涉及到大量的计算,由于当时计算条件的限制。到20世纪80年代,随着数理统计学尤其是线性模型理论、计算机科学、计算数学等多学科领域的迅速发展,BLUP法在估计家畜育种值方面才得到了广泛应用,特别是在大家畜的种用价值评定方面,为畜禽重要经济性状的遗传改良作出了重大贡献。 第一节BLUP育种值估计 一.基本原理 (一)BLUP的涵义 BLUP是Best Linear Unbiased prediction的首字母缩略词,既最佳线性无偏预测。其中:最佳(Best):估计误差方差最小; 线性(Linear):估计值是观察值的线性函数; 无偏(Unbiased):估计值无偏,即估计值的期望值就是真值,; 预测(prediction):是可以对随机效应进行预测。 (二)混合模型(Mixed model) 式中,—观察值向量;b和u分别为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向量;e为随机残差向量;X 和Z分别为b和u的关联矩阵。 (三)混合模型方程组(MME) 用BLUP方法估计育种值时,首先要根据资料的性质建立适当的模型:公畜模型(sire model)、公畜—母畜模型(sire-dam model)、外祖父模型(maternal grandsire model)以及动物模型(animal model)等 育种实践中普遍采用动物模型: 动物模型:将动物个体本身的加性遗传效应(即育种值)作为随机效应放在模型 动物模型BLUP:基因动物模型的BLUP育种值估计方法(牛、猪育种实践中普遍采用)(三)动物模型BLUP BLUP法的含义: 统计学意义:将观察值表示成固定效应、随机效应和随机残差的线性组合 遗传学意义:将表型值表示成遗传效应、系统环境效应(如畜群、年度、季节、性别等)、随机环境效应(如窝效应、永久环境效应)和剩余效应(包括部分遗传效应和环境效应)的线性组合。在同一个估计方程组中既完成固定效应的估计,又能实现随机遗传效应的预测。 对上述资料可用如下模型估计育种值: 在第i个牧场中个体j的观察值 第个i牧场的固定效应 第j个个体的育种值 与观察值对应的随机误差 动物模型BLUP举例 矩阵表示为: 式中: y为观察值向量 β为固定效应向量,如牧场

浅谈遗传、环境在个体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浅谈遗传、环境在个体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关于遗传和环境(含教育)在心理发展问题上的作用问题,历来是哲学家、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们争论的焦点问题。为了说明这个问题,首先我们要明确遗传和环境的概念。 所谓的遗传(heredity)是指经过受孕到个体生命之初,父母的身心特征传给子女的一种生理变化历程。环境(environment)是指个体生命开始之后,其生存空间中所有可能影响个体的一切因素。基于此,在我们认为,在心理发展的过程中遗传与环境的作用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个体在出生前的发展主要由遗传因素决定,遗传与生理成熟是个体心理发展的必要物质前提和基础。 首先,遗传是个体心理发展的必要物质前提。正是遗传素质,使人类的个体在正常的生活条件下可能发展为一个高度心理发展水平的人。没有正常人的遗传素质,就没有正常人的心理。遗传素质是心理发展的生物前提,自然条件,没有这个条件是不行的。 例如,无脑畸形儿生来不具有正常脑髓,因而就不能产生思维,最多只能有一些最低级的感觉,如关于饥饿、渴的内脏感觉等。一个生来就是全色盲的孩子,就无法辨别颜色,更无法变成画家。而且,由遗传带来的解剖生理特征,特别是中枢神经系统的特征,在心理发展上是有一定作用的。 其次,遗传素质的个别差异为个体发展的个别差异提供了最初的可能性。遗传素质的差异决定着心理活动所依据的物质基础--大脑及其活动的差异,从而影响着心理机能的差异。例如一个是父母近亲结婚而生下来的婴儿,另一个是白种人和黑种人结婚生下来的婴儿,给他们于同样的生长环境,那二十多年之后他们会怎么样呢?结果相信大家都非常清楚。 最后,生理成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个体心理的发展,是心理发展的物质基础。总之,遗传在心理发展上起着一定的作用,不过它只是一个必要的条件,而不是决定的条件。

计算机基础公开课教案

计算机基础公开课教案 章节名称:第一章 Windows XP基础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操作系统的概念、基本功能及类型。 2)了解Windows XP桌面的组成元素和“开始”菜单。 2、技能目标 1)认识Windows XP的桌面及程序窗口。 2)掌握任务栏的使用方法。 3)掌握[开始]菜单属性的设置。 3、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学习Windows XP的热情。 教学重点 1、Windows XP桌面和程序窗口的组成。 2、Windows任务栏的基本操作。 教学难点 任务栏菜单属性的设置。 教学方法 1、教法: 直观演示、任务驱动 2、学法: 分组法、游戏法、实践操作 教学手段 采用课件演示、投影演示、多媒体电子教室同步演示。 素材准备 自制课件、拼图FLASH资源、课堂操作题。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对前两章内容的复习 计硬件系统 算 机 系系统软件 统软件系统 应用软件 问题:在软件系统中,最重要且最基本的是什么? 什么是操作系统?它有什么作用? 二、新课展开 1、引入操作系统、操作系统概念、操作系统作用(由学生分组讨论回答) 1)什么是操作系统

操作系统(Operating System,简称OS)是一管理电脑硬件与软件资源的程序,同时也是计算机系统的内核与基石。 这里所谓的“资源”当然不是指自然资源,而是指计算机系统内可利用的各种能力。比如计算机运行程序的能力,存储能力,打印机的打印能力等,可以说计算机系统各种资源能够相互协调,有效地进行工作,都依赖于操作系统的统一控制,因此,一台电脑只有安装了操作系统,才能进入最基本的工作状态。用户通过操作系统来操纵计算机,可以省去很多具体细节,从而获得良好的应用环境。 2)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 CPU管理、存储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管理、用户接口 3)介绍操作系统的种类 2、观看Windows发展视频 教师问:同学们经常使用的操作系统有哪些? 3 4 教师:讨论完作用,我们就来具体操作一下 教学说明: 任务1、3需未锁定任务栏。(可在学生尝试失败后再提出) 任务2 小结时要突出介绍“命令选项的特殊标记√”的作用。 任务4 小结时可讨论隐藏的作用或演示任务栏属性对话框中“分组相似任务栏按钮”的作用。

讲稿连锁遗传分析与染色体作图

讲稿连锁遗传分析与染色 体作图 Ting Bao was revised on January 6, 20021

第五章连锁遗传分析 性染色体与性别决定 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间的遗传关系以及性染色体上基因的遗传 一、性染色体的发现 1性染色体(sex chromosome) 成对染色体中直接与性别决定有关的一个或一对染色体。 成对性染色体往往是异型的:形态、结构、大小、功能上都有所不同。 2常染色体(autosome, A) 同源染色体是同型的。 例:果蝇(Drosophila melangaster, 2n=8)染色体组成与性染色体。 [性染色体与性别决定.swf] 二、性染色体决定性别的几种类型 1 雄杂合型(XY型): 两种性染色体分别为X、Y; 雄性个体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Y(异配子性别),产生两种类型的配子,分别含X和Y染色体; 雌性个体则为XX(同配子性别),产生一种配子含X染色体。 性比一般是1:1。 2XO型: 与XY型相似,但只有一条性染色体X; 雄性个体只有一条X染色体(XO,不成对),它产生含X染色体和不含性染色体两种类型的配子; 雌性个体性染色体为XX。 如:蝗虫、蟋蟀。 3 雌杂合型(ZW型): 两种性染色体分别为Z、W染色体; 雌性个体性染色体组成为ZW(异配子性别),产生两种类型的配子,分别含Z和W染色体; 雄性个体则为ZZ(同配子性别),产生一种配子含Z染色体。 性比一般是1:1。 三、性别决定畸变 1 果蝇性别决定畸变 果蝇的性别决定与Y染色体有无与数目无关,而是由X染色体与常染色体的组成比例决定。其中: X:A=1→雌性 X:A=→雄性 X:A大于1的个体将发育成超雌性,小于时发育成超雄性,介于两者则为间性(inter sex);并伴随着生活力、育性下降。

第五章遗传和变异生物的变异生物论文

第五章遗传和变异生物的变异生物论文 标准化管理部编码-[99968T-6889628-J68568-1689N]

生物的变异教学目标1.了解生物变异的类型,了解人工诱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在育种中的应用。理解基因突变的概念和基因突变的意义。2.通过对“遗传信息在传递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怎样的错误”、“染色体会发生怎样的变异”的讨论,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3.通过介绍人工绣变的知识和实例,帮助学生建立科学为社会生产、生活服务的意识,以及进行内因与外因辩证统一的观点教育。重点、难点分析1.基因突变是本课题的重点,也是难点。因为:①基因突变的实例和原因的分析,都与以前学过的DNA、基因、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等知识密切相关,学好基因突变可以有效地巩固旧知识;②基因突变的意义重大,是可遗传变异主要的来源,与生物进化、物种起源有密切关系,为学习第六章知识奠定基础;③对基因突变内因与外因的分析,以及对人工诱变育种的学习,是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基本观点和生命科学价值观教育的极好素材。由于基因突变的内容都是从分子水平来表述的,对于学生来说,虽有知识基础,但仍感抽象,故此成为教学的难点。教学中应该联系旧知识,加强直观,先实例后概念,以便更好地突破难点。2.多倍体的成因和单倍体的概念是教学的难点。因为:①多倍体的成因必须联系第一章关干细胞有丝分裂的知识,而此知识相隔久远,学生已大部分遗忘,会造成学习上的困难。②单倍体的概念与二倍体、多倍体的概念木同,后者容易理解记忆,而单倍体的概念不仅指含一个染色体组的生物个体,而且还包括了其他类型。因此教学中应该先列举多种情况的单倍体,然后再归纳总结概念,再与二倍体、多倍体相比较,避免混淆,避免将含一个染色体组的生物个体作为单倍体的概念。3.如何做好课堂讨论的组织工作,把学生的思维积极性真正调动起来,使他们得到能力测练也是一个难点。需要在课前认真考虑设计问题和教学过程。教学过程设计一、本课题的参考课时为三课时。二、第一课时:1.首先提出问题:“我们前面学习生物遗传的过程中,牵涉到了哪些变异的内容?”至少学生应该回忆起基因自由组合规律中提到的F2代的重组类型,以及白化病、色盲、血友病等。在此基础上,教师可列举一些木遗传变异和染色体变异的实例,然后归纳出下表的内容:不遗传的变异生物的变异基因重组遗传的变异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接着可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有的变异不遗传,有的变异遗传?以明确两类变异的本质区别。然后说明基因突变是主要的学习内容。2.列举基因突变的实例(除教材有的以外,还可补充其他实例),提出基因突变是怎样产生的,引出人类的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实例进行分析。教师可边讲边板书,按以下顺序讲述和提问:(1)人的正常红细胞是什么形状?患者的红细胞是什么形状?(2)红细胞内含有什么物质?此物质的主要生理作用是什么?

遗传与环境对个体发展得影响

个体在发展过程中会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这一直是学者们所研究的。但是不难发现其中遗传,环境,教育这三个因素对个体的发展有着极大的影响。其中遗传和环境对个体的影响尤为显著。 遗传因素与个体发展 人的先天素质是个体发展的必要条件,它为人的发展提供了来自主体的自身物质基础飞机体与外界发生作用的组织机制以及机体内部调节机制,从而使生命体成为一个开放的、具有自稳定性能的结构,它能够不断地从外界吸取自己发展所必须的各种“养料”,进行加工改造,使机体能吸收成长,从而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正是从这样丰富的意义上,我们强调遗传因素作为人的发展的基础。同时,还必须指出:这种可能是多样的,其多样性不但由于遗传素质功能的潜在性,还因为环境因素的丰富性;这种可能的多样性相对于个体生命的有限性,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足够广泛而有希望的前景。可以断言,在正常状态内,个体的整体发展水平不会因遗传因素而受阻。就人的智力发展而言,一些脑科学家认为,大脑为人的发展提供的可能,远远没有被充分开发,其中被开发的比例只占工10%~15%左右,大部分的区域尚未被“唤醒”。因此,对于每个正常的人来说,不必去提心或埋怨天生之材的不济,而是应该充满信心地去开发自己的“潜能”。“天生我才必有用”这句古话体现了这一真理。 环境因素与个体发展 环境因素是影响个体发展可能性的第二大项,也是人借以生存、发展的不可缺少的必要条件。环境是任何有机体生存、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这是一个无须加以证明的客观事实。对于人类来说,社会环境,又是使人成为人而不是兽的基本条件,其中人类社会共同使用的、作为人类文化载体的语言以及与个体之外其他人的人际关系,是社会环境中把个人与社会群体联系起来的最根本的手段,脱离了人类群体又不会使用语言的“狼孩”的出现证明了这一点。 而在教育中遗传和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遗传作为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着可能性。遗传主要表现为生理解剖结构,在解剖生理结构没有达到成熟之前,它是起主导作用的内因。而当人的神经系统的结构初步成熟以后,其机能便构成起主导作用的第二层内因。过去的经验或已有的心理发展水平,包括年龄特征,是儿童心理发展的第三层内因。在儿童已经具有一定的个体经验之后,特别是在形成有意识的心理过程之后,机能与结构的矛盾就退居次要地位,过去的经验成为主要的内因。主观能动性是最高层次的内因。儿童在积累有一定的经验和知识以后,就能够结合当前的情况,善于改组并创造性地运用自己的过去经验和知识解决矛盾,向前发展,主观能动性成为起主导作用的内因。在身体方面遗传的影响大与环境,而在心理的发展方面则恰恰相反。在遗传和生理成熟所提供的可能范围内,环境对个体心理发展的现实水平起着决定作用,也就是说到个体趋于成熟的阶段影响身心发展的主要是环境。环境使遗传所提供的心理发展的可能性变为现实性。人类的后代如果不生活在社会环境里,那么遗传提供的心理发展的可能性就不会变为现实。心理发展是一个学习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主动的。通过对外界环境的观察而进行学习,环境通过对人的榜样的塑造,从而塑造出与这个榜样有一定一致性的人来。 当然遗传与环境也是相互作用的。环境因素影响着遗传素质的变化和生理成熟。遗传提供了成长和发展的蓝图,同时也依赖与外部环境并会受其影响。环境不仅提供了“建筑材料”,如食物和水,而且是有机体的特殊环境经历也会与遗传指令交互作用而影响发展的精确过程。遗传和环境对任何行为都有重要作用,因此,我们不能说某个行为是

第五章 连锁遗传和性连锁

第五章连锁遗传和性连锁 (一) 名词解释: 1.交换:指同源染色体的非姊妹染色单体之间的对应片段的交换,从而引起相应基 因间的交换与重组。 2.交换值(重组率):指同源染色体的非姊妹染色单体间有关基因的染色体片段发 生交换的频率。 3.基因定位:确定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主要是确定基因之间的距离和顺序。 4.符合系数:指理论交换值与实际交换值的比值,符合系数经常变动于0—1之 间。 5.干扰(interference):一个单交换发生后,在它邻近再发生第二个单交换的机会 就会减少的现象。 6.连锁遗传图(遗传图谱):将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各个基因的位置确定下来,并 绘制成图的叫做连锁遗传图。 7.连锁群(linkage group):存在于同一染色体上的基因 群。 8.性连锁(sex linkage):指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的某些性状总是伴随性别而 遗传的现象,又称伴性遗传(sex-linked inheritance)。 9.性染色体(sex-chromosome):与性别决定有直接关系的染色体叫做性染色 体。 10.常染色体(autosome):性染色体以外其他的染色体称为常染色体。同配性 别 11.限性遗传(sex-limited inheritance):是指位于Y染色体(XY型)或W染色体(ZW 型)上的基因所控制的遗传性状只限于雄性或雌性上表现的现 象。 12.从性遗传(sex-influenced inheritance):常染色体上基因所控制的性状,在表 现型上受个体性别的影响,只出现于雌方或雄方;或在一方为显性,另一方为隐性的现象。 13.交叉遗传:父亲的性状随着X染色体传给女儿的现象。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