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都市圈新型卫星城市发展研究

都市圈新型卫星城市发展研究

都市圈新型卫星城市发展研究
都市圈新型卫星城市发展研究

空间经济理论与应用 西部论坛

W est Forum 第21卷第3期 2011年5月 V o.l21 N o.3 M ay2011

do:i10.3969/.j issn.1674 8131.2011.03.002

都市圈新型卫星城市发展研究*

彭劲松

(重庆社会科学院城市建设与管理研究所,重庆400020)

摘 要:发展卫星城市是化解城市规模过大问题的有效途径。目前,我国城市化进程的 大都市圈化 趋势日益强化,而在都市圈体系构建中卫星城市的地位与作用也日益重要,必须在都市圈体系结构下发展新型卫星城市。都市圈新型卫星城市不再只是疏解母城的部分职能,而是具有较完善的生产、消费和居住等复合型功能,并与整个都市圈的经济社会发展联合互动。应建立科学的卫星城市规划体系,依托SOD城市开发模式完善城市服务功能,完善都市圈中心城区 卫星城市公共交通网络配置,并推进都市圈中心城区与卫星城市产业链整合。

关键词:城市化;都市圈;卫星城市;城市职能;母城;卧城;辅城;新城;带城;田园城市;新城市主义

中图分类号:F061.5;F290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 8131(2011)03 0006 06

Research on the Develop ment of Ne w

Satellite Cities i n aM etropolitan C ircle

PE NG Jin song

(R esea rch Institute fo r U rban Construction and M ana ge m ent,

Chongqi ng Acade m y o f So cia l Sc iences,Chongqi ng400020,China)

Abstrac t:The develop m ent o f sate llite cities i s an effective w ay for so l v i ng the proble m of too b i g sca l e o f a city.Currently, b i g m etropolitan c irc l e in the process o f Chi na s urban izati on is more and more enhanced,how ever,the ro le and stat us o f sate llite c iti es is mo re and m ore i m portant in t he constructi on of me tropo litan circle syste m,thus,ne w sate llite c iti es under m etropo litan c ircle system struct ure m ust be deve l oped.N e w sate llite c ities i n a m etropo litan c ircle are no longer only decentra lizi ng part f uncti ons of a cen tra l city but have complex functi on o f co mp l e te producti on,consu mption,d w elli ng and so on,and are united and i nteracti ve w ith the w ho l e m etropolitan c irc l e s econom ic and soc i a l deve l op ment.China should make sc ientifi c sate llite city plan system,perfect urban serv ice functi on based on S OD urban deve l op ment mode,l complete publi c transpo rtati on net w ork a llocati on bet w een a central c ity and sate llite cities i n a m etropo litan c irc le and pro m ote i ndustr i a l cha i ns i ntegrati on bet ween a centra l c ity and sate llite cities i n a m etropolitan circ l e. K ey word s:urbaniza tion;m etropo litan c irc le;sa tellite c ity;urban f uncti on;cen tra l c it y;sleep i ng city;aux ili ary c ity;ne w c ity; surround i ng c ity;landscape c it y;neo urbanis m

一、引言

卫星城市是地处大城市周边,同所依托的大城市保持一定距离,且与之有着紧密的经济、社会联系的新兴城市(镇)。卫星城市思想的产生与发展,与世界城市化进程及其理论探索密不可分。

英国著名学者E.霍华德(1898)在其 明

6*收稿日期:2011 01 14;修回日期:2011 04 29

基金项目:重庆市政府重大决策咨询课题招标项目(2010WT08) 重庆主城外围卫星城市功能布局研究

作者简介:彭劲松(1977 ),男,湖南邵阳人;高级统计师,副研究员,现任重庆社会科学院城市建设与管理研究所副所长,主要从事产业组织理论及城市经济学研究;Te:l130********,E m ai:l pp jjss222@to https://www.wendangku.net/doc/d24594793.html,。

天 通过真正改革的和平之路 一书中指出,城市环境的恶化是由于城市膨胀引起的,城市具有吸引人口聚集的 磁性 ,只要控制城市的 磁性 就可以控制城市的膨胀。为此,他提出了 田园城市(Gar den C ity) 的城市模式。田园城市是一个有完整社会功能的城市,城市规模足以提供丰富的社会生活,但不应超过这一程度,城市四周要有永久性的农业地带围绕,空间布局合理。田园城市理论被公认为卫星城市理论的发端。

芬兰建筑师伊利尔 沙里宁(1917)提出了有机疏散理论(Theory of Organ i c Decen tra lizati o n):把个人日常的生活和工作进行集中布局,使活动需要的交通量减少到最低程度;不经济的 偶然活动 的场所则可不拘泥于一定的位置而进行分散布置;对日常生活进行功能性集中和对这些集中点进行有机的分散这两种组织方式,是密集型城市得以继续健康发展应当采用的两种基本方法。该理论提出的有机疏散,为城市发展中将人口、产业等从中心城市疏散到卫星城市提供了理论基础。

英国人阿伯克隆比(1946)在制定英国 新城法 中第一次使用 新城(Ne w To wn) 这个名称。根据新城理论思想,阿伯克隆比的大伦敦规划立足于分散人口、工业和就业,将伦敦分为四层:核心层、内层、郊区和农业区。新城理论更强调城市的独立性,它基本上是一定区域范围内的中心城市,为其本身及周边地区服务。

20世纪90年代,欧美一些学者提出了 新城市主义(Ne w U rbanis m) 。该理论认为城镇发展具有一定的边界,这一边界是由自然环境容量所决定的,主张塑造紧凑型城市,取代郊区蔓延的发展模式,形成区域多中心开敞式的城市或城市群网络。这一理论可以说是霍华德 田园城市 思想在新时代的回归。

从实践来看,世界城市化的历程表明,当城市化率达到50%、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的时候,城市的分散作用开始超过集聚作用,会出现城市人口和产业向城外净流出和扩散的现象,主要是流向离城市中心地区不太远而生态环境相对较好的郊区,如大都市郊区的中小城镇或卫星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先是英国﹑瑞典﹑苏联﹑芬兰,后是法国、美国、日本等国都规划建设了许多卫星城镇。近30年来发达国家在大城市外围建设的卫星城镇,具有代表性的有斯德哥尔摩的卫星城魏林比、巴黎外围的赛尔基 蓬杜瓦兹、华盛顿的卫星城雷斯登、东京的卫星城多摩等。前苏联在20世纪30年代提出在莫斯科外围建设小城镇,以控制城市人口;在1971年的莫斯科规划中,计划在外围布置11个卫星城镇,其中泽列诺格勒等已经建成。

随着大城市的不断发展扩张,对卫星城市的职能定位和衡量标准也经历了一个类型由少到多、规模由小到大、功能由单一到综合、结构由简单到复杂的变化过程。从1903年英国在伦敦以北56公里的郊区建立世界上第一个田园城市式的卫星城市莱奇沃斯(Letchw orth)开始,卫星城市的发展一共经历了四个阶段:以人口郊区化为主要特征的第一代卫星城市、以产业郊区化为特征的第二代卫星城市、完全独立的卫星新城和从单中心的城市结构过渡到多中心开敞式城市的 带城 。四个阶段卫星城市的特征与功能比照如表1所示。从卫星城市发展演进脉络可以看出:卫星城市的规模越来越大,功能越来越走向复合化、高级化,并且与周边地区也有着一定的经济联系,形成了自己的辐射范围;卫星城的建设目的也从最初的疏散大城市的人口和产业,演变为促进区域均衡发展。

表1 卫星城市的发展演变

名 称人口规模

/万人

与母城距离

/公里

卫星城功能与母城交通连接方式

与其它城市

的联系

第一代卫星城:卧城610居住、生活公交车、私人汽车基本没有第二代卫星城:辅城8~1020居住、生活、部分就业公交车、私人汽车、地铁很弱

第三代卫星城:新城25~4060~80居住、就业、服务公交车、私人汽车、地铁、高速公路一般

第四代卫星城:带城40~10080~100综合多功能公交车、私人汽车、地铁、高速公路、铁路联系较紧密

我国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就开始对卫星城市进行过探索。20世纪50年代,北京、上海等地陆续开展了一些卫星城市规划、建设的实践。1957年,北京市制定了 北京市城市建设总体规划 ,提出了在

7

城市布局上采取 子母城 的形式, 在发展市区的同时,规划昌平、门头沟、通县等40多个卫星城镇 ;1982年,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 提出重点建设燕化、通县、黄村、昌平4个卫星城;1984年, 北京加快卫星城建设的几项暂行规定 出台。1957年,上海市党代会确定在上海周围建立卫星城镇,并随后规划和启动建设了闵行、吴泾、安亭、松江、嘉定等5座以某一工业为主体的卫星城。但受当时的经济条件、政策背景制约,我国早期卫星城市建设存在着种种不足,表现为政策缺乏指导和协调、各卫星城市分工单一且不明显、卫星城市与中心城市联系薄弱等。

进入21世纪,随着城市的快速扩张和规模扩大,引发很多新问题,如城市人口拥挤、交通堵塞、环境污染、地价昂贵、城市管理难度加大、治安环境日趋恶化等。据统计,2009年,我国城市化水平达到46.6%,人均GDP约为3736美元,中心城市人口及产业向外转移的趋势进一步明显。同时,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 大都市圈化 成为我国城市化发展的主要特征,这对卫星城市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迫切需要我们从完善都市圈城镇体系、分担都市圈内城市职能并疏解其 拥堵 压力、强化城乡经济联系等出发建设 新型卫星城市 。

近年来,国内一些研究机构和高校学者就卫星城市的建设与发展提出了很多的看法与见解。黄文忠(2003)主编的 上海卫星城与中国城市化道路 ,从上海国际大都市建设角度出发,提出发展卫星城的建设方略与政策措施;任兴洲(2003)在 我国城市化以及卫星城发展的多种模式探究 一文中,从我国大型中心城市的发展及其较强的辐射带动作用入手,着重分析和研究了大型城市向郊区发展和建设卫星城的必要性,提出应研究和积极探索城市化和建设卫星城的多种模式,特别要着力发挥民间力量在城市化和卫星城建设中的作用,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王学圣(2008)主编的 大城市卫星城市研究 一书中,对西安卫星城的选址及规模、卫星城市的性质、卫星城市基础设施配套、卫星城市主导产业发展等进行了专题研究。

但这些研究均未能从都市圈体系建设的高度来研究和规划卫星城市建设,而都市圈建设格局下的卫星城市发展,其选择标准、建设模式与政策保障等都不同于早期卫星城市。因此,本文将借鉴现代卫星城市建设理论,从我国都市圈结构变动特征角度出发,对都市圈体系结构下的卫星城市发展演进、选择标准、构建模式以及相应的城市规划、交通组织、产业链接等进行初步探讨。

二、都市圈空间结构变动与新型卫星城市

1.都市圈空间结构发展演进趋势

一般来讲,都市圈是以一个核心大都市为依托,多个相关都市组成的在经济、产业、文化等有紧密联系,逐步融为一体的紧凑城市集合,成熟的都市圈空间结构一般由 中心城区(母城)+外围城市组团+若干卫星城市+独立新城+重点中心城镇 构成。卫星城市在都市圈空间结构中扮演着承接中心城区的辐射,并向外围城镇传递、扩散的枢纽功能。我国都市圈城市空间结构变动,大体上经历了四个阶段,如表2所示。

表2 都市圈发展的四阶段及特征序号阶段名称特 征

1城市游离阶段中心城区经济职能开始外向化,城区逐步向外拓展;与其它城市彼此之间的联系薄弱,城市化进程缓慢。

2向心发展阶段以高速公路网为代表的综合交通体系逐渐形成,外缘次级城镇与母城通过交通轴线的传递辐射形成经济协作关系,母城对周边城镇的吸引作用显著,向心集聚力明显。

3体系形成阶段通过产业分工和空间重构,母城的城市规模扩大,城市职能在都市圈的框架下重新定位。

4一体化发展阶段城镇体系和城市职能分工比较明确,各城市间形成新的竞合关系,达到一种高水平的动态均衡。

随着都市圈的环线状和放射状高速公路网、高铁线和地铁、轻轨等大中运量快速城市交通的建成投入运营,都市圈的中心城区(母城)的扩散作用明显超过集聚作用,成为区域发展的主导动力。都市圈从中心城区(母城)孤悬化、松散型城市群向紧密型都市圈演进更替,其中心城区(母城)空间发展存在三种可能情景,如表3所示。

8

表3 都市圈中心城区空间发展情景模拟

情 景动 力评 价

情景1:现状圈层蔓延加密城市道路、建设工业园区、

住宅郊区化。

推进成本低,但会造成中心区交通、环境压

力愈来愈大。

情景2:沿交通线指状发展依托干线道路与外转城镇联络。是同心圆圈层蔓延的初期,随着时间推移,将逐步演化为圈层蔓延。

情景3:新城开发加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投入,

培育新城综合功能

初期成本高,以远期总体利益衡量,能够保

障城市持续健康发展。

显然,伴随着城市扩大而形成的城市规模经济效应开始逐步呈边际递减趋势,第三种情景模式中的城市发展道路,即大力发展新型卫星城市,开辟都市圈发展新空间,更应成为我国都市圈空间结构变动中的一种选择。

2.都市圈空间结构下的新型卫星城市

在我国都市圈兴起建设的城市化新阶段,新型卫星城市不单单是解决人口的居住和生活问题,而是作为都市圈城市空间结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化进程和城市体系构建中,新型卫星城市承担着更复合的功能,扮演着更重要的角色,具体表现为:

(1)新型卫星城市将疏解都市圈 拥堵 压力。都市圈巨型化后,人口拥挤、交通堵塞、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等 城市病 威胁城市发展,集聚经济转变为集聚不经济,一些中低端的城市职能占据都市圈中心城区的核心空间,土地得不到高效利用。大力发展新型卫星城市,将次要职能向卫星城市疏解,将重要的、核心的功能保留于需要紧密联系的都市圈中心城区。由此,都市圈核心区的人口结构随着功能及产业结构变化得以温和优化增长,进而缓解中心城区的资源与环境承载压力,使整个城市空间结构由原来的单一核心向多核心、网络化的都市圈空间转化。

(2)新型卫星城市将有利于优化环都市圈综合环境。都市圈过分注重核心城区发展,将会在环都市圈的外缘地区形成一个生产力不发达、城市失业率及贫困率高、社会治安和犯罪率居高不下的 环都市贫困带 ,成为 大树底下的阴影 。如有 北京南大门 之称的保定市,其下辖的涞水县与北京房山区相连,这个县的义合庄村,2009年人均收入只有1200元,而与之接壤的房山区土堤村却达到了8000多元,相差近7倍。新型卫星城市的有序开发建设,使得都市圈外围边缘地带空间结构和环境建设趋于有序化,使其由城市的 灰色 地带转变为经济欣欣向荣、环境天人相融的城市新兴地带。

(3)新型卫星城市将强化区际联系,促进城乡统筹。由于我国长期实施对城市倾向性的政策,导致都市圈周边城镇,特别是农村地区受到压制,都市圈的中心城区和次级城市在 吸走 周边农村地区资源、消费力和劳动力的同时,没有给后者创造出适宜的发展条件和空间。通过大力发展新型卫星城市,在都市圈城乡二元结构中建立起资源与要素梯度传递的交流中介,卫星城市承接都市圈的辐射,向农村腹地扩散,同时,也可屏蔽和拦截中心城市的部分虹吸效应,有利于促进农村生产力进步,并将有利于解决农村地区人口就近就业以及社会保障和公共福利提供等一系列问题。

与传统城市化进程中的卫星城市相比,都市圈体系成长下的新型卫星城市,在动力机制、发展目标、城市定位上均存在显著差异,如表4所示。

表4 都市圈新型卫星城市与传统卫星城市发展对比

分 类新型卫星城市传统卫星城市

成长背景

现代信息技术革命

时期

早期工业化时代

城市规模40~60万人口

一般在30万人口

以下

动力机制以内生循环增长为主母城膨胀发展带动

发展目的

实现与都市圈的互

动、联合

疏解母城部分职能

城市职能

具有较完善的生产、

消费和居住等复合型

功能

以居住和少量的生产

为主,职能较单一

9

三、都市圈新型卫星城市选择与角色分工

1.新型卫星城市的选择原则

卫星城选址,需要考虑地质、水文、地形等自然条件,但都市圈备选卫星城一般都是已经高度城市化的地区。对于卫星城市选择,不是选址新建,而是结合都市圈空间结构变动趋势,对圈域内若干中小城市在性质与职能上予以重新规划,其选择应注重以下三条原则。

一是与中心城区空间紧密联系原则。大城市地区疏散理论认为:在大城市周围半径50公里范围内是母城吸引力最强的范围,也是卫星城存在的优势地区;而50~100公里的地带由于中心城区对周边城市的吸引呈现距离衰减现象,可成为疏散极(relief po l e s)成长的地区,是选择卫星城的较好地带。卫星城镇与母城之间的距离又不能太近,否则在发展过程中很容易连为一体。目前,我国都市圈发展格局中的新型卫星城市,在地理空间上与中心城区之间的距离应以40~60公里为宜,在时间联系中应以半小时左右(与中心城区联系方便)为宜。

二是与中心城区功能配套协调原则。与独立新城发展模式最大的不同是,新型卫星城市承担着辅助都市圈的中心城区有序化发展、优化中心城区功能服务、分担中心城区功能的职责。卫星城市能有效疏解都市圈中心城过度集中和拥挤的经济空间和生态空间,吸纳中心城区人口和产业的梯度转移。卫星城市的产业发展必须与中心城区发展需要紧密结合,中心城区与卫星城市应建立一条甚至多条产业价值链,实现区域的协调分工发展,形成健康、合理的城市发展结构。

三是既有资源可充分利用原则。新型卫星城建设,可以依托经济发展较快、基础设施较好、市场化程度较高、个性突出和空间发展余地较大、且已经步入成长发展阶段的一些中小城市,或者是交通发达、经济基础较好、发展潜力较大、发展前景较好的城镇。新型卫星城应当达到一定的规模,从完善都市圈的城镇体系格局考虑,我国新型卫星城市的人口规模宜在50万人以上。

2.新型卫星城市与中心城区角色分工

面对总是处于不断发展和变化中的城市,任何一种类型的城市形态只能适应于一定的城市发展阶段。在城市规模扩大、功能拓展、纵深发展的情况下,城市形态应相应调整,与之协调。新型卫星城市的发展,已经突破了单一界限,其功能将更复合,与中心城区的有机联系将更加紧密。新型卫星城市与中心城区,同作为都市圈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元素。

从国内外卫星城建设的经验看,卫星城与母城的功能关系也经过了 从依附到相对独立,再到反磁力中心 的演变过程。都市圈卫星城市功能布局调整,既要避免城市职能过于单一,过分依赖中心城区,也要警惕城市无序蔓延。新型卫星城应走多元化、多层次、与中心城区平行化发展的道路。对于不同区位特征、不同资源禀赋的城市,在进行职能定位与功能转型时,在建立比较完善的城市基础设施、确保能够满足本区域公共服务水平的前提下,可与中心城区的发展协调配合,突出某一特色功能。

以中心城区和外围卫星城市为支撑,所构成的紧密型都市圈城市空间结构,其协调分工应集中体现为:中心城区作为都市圈的首位中心城市,承担高端的政治、文化、科技等服务功能,卫星城市作为都市圈内具有较大规模的次中心城市,要强化对中心城区的较强 反磁力 作用,从而吸纳产业与人口,中心城区与卫星城市共同形成分工明确、功能完善、协调发展的城市互动体,成为都市圈最为核心的部分。为此,都市圈的中心城区要提升重要、关键、高端城市功能的集聚、辐射能力,卸载过多的城市功能,将次级功能和低端功能有序向周边卫星城市转移,置换发展空间,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卫星城市则要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成为都市圈发展的新引擎。与之同时,都市圈的中心城区和卫星城市还必须着力提升城市文化形象,大力传承历史文脉,彰显城市魅力。

四、推进都市圈新型卫星城市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

1.建立科学的卫星城市规划体系

应进一步加强对都市圈卫星城市建设的综合规划与相应的专项规划,要从规划层面明确各卫星城市发展的终极定位、城市发展规模、城市空间结构以及卫星城市与中心城区之间基础设施建设、资源保护与利用等重大问题,作为卫星城市建设的行动指南。规划应重点加强卫星城市医疗设施、教育文化设施、保障性住房等公共设施的资源配置。卫星城市规划还应坚持组团式城市发展理念,走敞开式城市发展之路,建立风扇叶式城市结构;重点保

10

护既有农田、绿地作为城区的隔离带,构建城区和郊区的生态化通道,构建环楔相套、具有镶嵌模式的 绿岛农业 的市域生态格局,防止中心城区无序蔓延而与卫星城市粘连。此外,应在规划中明确提出对卫星城市赋予有别于一般区县城市建设的行政审批权、政策优先权,集中优势资源培育都市圈新型卫星城市集聚力,增强卫星城市的 反磁力 。

2.依托SOD城市开发模式完善城市服务功能

依托公共服务设施引导(serv ice O riented Developm en,t SOD)城市开发模式,推进都市圈新型卫星城市服务功能不断完善与提升。要将卫星城市重点基础设施布局与建设纳入都市圈统筹开发范畴,全面分析卫星城市人口增长、产业发展对城市基础设施的需求,将卫星城市交通、能源、通信、医疗卫生机构、高等教育和文化设施纳入都市圈城市基础设施布局统筹考虑,一体化建设;结合卫星城市既有条件,将对都市圈建设具有重大影响力和带动力的重大公共基础设施优先向卫星城市布局,有意识地将国家级重大公共文化活动、重要论坛会议等的举办地引导、落地至卫星城市,以营造卫星城市人气和商气;将具有重大带动力、影响力的行政部门、文化设施、重要公共服务设施向卫星城市优先布局;支持国有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集团进入卫星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领域;支持都市圈公共医疗卫生机构在卫星城市开设分诊机构,鼓励优质教育名校在卫星城市主要居民集聚区设立分校,推进师资力量的共享与流动,引导都市圈各大高校在卫星城市创设独立二级学院或者与本地政府、企业开展合作办学。

3.完善都市圈中心城区 卫星城市公共交通网络配置

中心城区与外围卫星城市是都市圈城市一体发展的综合体,应将中心城区 卫星城市人流、物流转化为城市内部公共交通来看待和解决。中心城区与卫星城市公共交通网络的不断完善,将有利于加强都市圈内部城市间的有机联系,有利于卫星城市更好地承接中心城区的辐射与扩散,推进城乡协调发展。

除由高速公路承担公务、商务和部分旅游客流外,都市圈在中心城区与卫星城市之间应大力发展城市铁路、地铁等轨道交通等通勤方式,辅之以 公交车捷运系统(BRT) ,来分担城市客运及通勤客流。都市圈的中心城区与卫星城市公共交通组织模式可设定为:以城际列车与高速公路快速公交为骨架,以城轨(地铁、轻轨)为支撑,一般公共交通、城乡客运为补充,多种快速交通有机组合的复合型交通布局。积极协调铁道部,充分利用都市圈范围内的铁路闲置运力,开行中心城区与卫星城市之间的城际通勤列车;积极推进中心城区与各卫星城市铁路复线建设,形成中心城区 卫星城市铁路网;推进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的体制改革,在中心城区和卫星城市的高速公路、快速干道之间开行公交化的区间客运班线,构建中心城区与卫星城市之间的 公交车捷运系统(BRT) 。

4.推进都市圈中心城区与卫星城市产业链整合

卫星城市的产业发展必须与都市圈整体发展需要紧密结合,要在都市圈的中心城区与卫星城市建立一条甚至多条产业价值链,实现区域的协调分工发展,形成健康、合理的城市发展结构。要加快中心城区与卫星城市科技、人才和产业全方位的互动链接,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为重点,以传统产业的技术升级为动力,以工业园区建设为平台,建立中心城区与卫星城市产业在研发、生产、销售与服务等环节的垂直分工与协作关系。在确立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中,推进产业的扩散化布局,有意识地将新材料、新能源、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中的关键配套项目落地于卫星城市工业园区,使之与中心城区重点开发开放地区的产业形成紧密配套与协作关系。

参考文献:

黄文忠.2003.上海卫星城与中国城市化道路[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任兴洲.2003.我国城市化以及卫星城发展的多种模式探究[J].重庆工学院学报,17(4):1 4.

王圣学.2008.大城市卫星城市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杨勇.2010.都市圈发展机理研究[M].重庆:重庆出版社.

张文尝,金凤君,樊杰.2002.交通经济带[M].北京:科学出版社.

周春山.2007.城市空间结构与形态[M].北京:科学出版社.周昕.2009.昆明城市空间形态演变趋势研究[M].云南:云南大学出版社.

(编辑:夏 冬;校对:段文娟)

11

卫星城发展分析

卫星城发展分析-以邢台市一城五星模式为例 (大纲) 目录 中文摘要、关键词 1.卫星城的发展背景 1.1卫星城的概念 1.2卫星城产生与发展 1.3我国卫星城产生与发展 1.4建设卫星城的作用 2.邢台市一城五星模式 3.当前邢台市卫星城发展现状及产生的问题 2.1现状 2.2产生的问题 4.分析卫星城发展过程中问题产生的原因 5.针对卫星城发展所遇问题的优化规划对策及建议 6.邢台市“一城五星”模式对现代卫星城发展建设的借鉴意义 7.综述 要想使卫星城能够很好的履行各自的职能,我们必须采取如下对策: 1.合理规划各个卫星城的职能,做到职能分工科学、合理 2.快速、便捷的交通干线的连接 3.各卫星城情况不同,其建设要因地制宜、善于创新

研究卫星城发展的意义 未来卫星城发展方向探讨 卫星城理论世界卫星城发展背景 中国卫星城发展背景 针对卫星城发展中产生的问题分析其原因 5.邢台市“一城五星”模式中的卫星城规划阐述

邢台市“一城五星”模式简述 “一城五星”职能分工 “一城与五星”的关系 要想使卫星城能够很好的履行各自的职能,我们必须采取如下对策: 4.合理规划各个卫星城的职能,做到职能分工科学、合理 5.快速、便捷的交通干线的连接 6.各卫星城情况不同,其建设要因地制宜、善于创新 6.邢台市“一城五星”模式科学与创新之处分析 7. 邢台市“一城五星”规划实施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从卫星城与中心城区的关系角度论述 规划中的不合理因素 实施中暴露的问题 应对策略分析 8.邢台市“一城五星”模式对现代卫星城建设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7.邢台市规划发展卫星城的原因和必要性分析 8.邢台市规划发展卫星城可能性分析(现有和预期将具备的基本条件) 9.对邢台市“一城五星”模式的综合评价及建议 邢台市一城五星规划与建设进展

《中国城市宜商竞争力第17次报告》-cssn

《中国城市宜商竞争力第17次报告》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城市竞争力课题组 主编倪鹏飞 执笔:倪鹏飞徐海东① 世界银行发布的多次评估报告指出,摆脱贫困最有效的方式是提供更多报酬更高的工作机会,而这有赖于该经济体拥有良好的宜商环境,而良好的宜商环境不仅应当拥有良好的环境,而且还要有良好的需求,并且能把这一需求输送出去的能力。 一、中国城市宜商竞争力的四个特征事实 1.香港、北京、上海位列前三,引领总体宜商竞争力 从2018年宜商城市竞争力可以看出,香港、北京、上海、深圳、广州位列前5,第6名到第20名城市的宜商竞争力水平较为接近,竞争激烈。 表1 城市宜商竞争力前十分布 ①倪鹏飞男,南开大学经济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院长助理,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徐海东男,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金融学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领域:城市与房地产金融。

数据来源:笔者整理。 2.全国宜商竞争力集聚现象显著 全国288个城市的总体宜商竞争力指数总体偏低,分化较为严重,集聚现象明显。具体将宜商竞争力按照0.2等分区间来看,有63个城市的宜商竞争力低于0.2,有147个城市的宜商竞争力在0.2到0.4之间,占样本城市的51.04%,有60个城市的宜商竞争力在0.4到0.6之间,仅有18个城市宜商竞争力大于0.6。 表2 城市宜商竞争力区间分布 数据来源:笔者整理。 3.层级越高、宜商竞争力越高、分化越低 具体一线城市(包含香港和澳门)的宜商竞争力处于绝对领先状态;二线城市的宜商竞争力总体处于中等偏上状态,且内部差异最小,总体比较接近;三线城市和四线城市的宜商竞争力水平最低,分化也相对较为严重。 表3 各层级城市宜商竞争力 数据来源:笔者整理。

城市群发展规律特征-100828

城市群发展规律特征 摘要:城市群是城市化发展的高级阶段,在城市群的形成发展过程中,其城市产业和结构形态上有特定的发展特征,通过揭示规律,可以为区域经济、城市经济提供有益的帮助,对城镇体系规划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城市是人类社会生活的积聚区,是人类经济的核心区,人类的现代文明和社会发展都是在城市这一载体上进行的。 早期的城市是单独发展的,其辐射区域也仅限于周边地区,而随着工业化革命,城市也逐渐形成体系,共同对区域产生影响。伴随着信息化、全球化发展,城市体系逐渐形成城市群体系,这种城市群影响范围是国家级和世界级的,以特有的内部结构,通过辐射和传导作用,管理或影响国家或世界的发展,城市群是城市发展的最高境界,从单个城市发展到城市体系,再从城市体系发展到城市群体系,是城市经济发展的趋势,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本文通过研究国内外城市体系发展和城市群现状,对城市群发展的不同阶段进行分析,总结一些规律,希望对城市发展提供一些帮助。 一、城市群的特征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世界的城市化进入新的高潮。自法国戈德曼提出城市群的概念以来,城市经济界和规划界对城市研究进入新的领域。在通常来说,城市化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初级阶段,为单个城市发展阶段,第二阶段为城市体系发展阶段,在规模经济形式逐步形成稳定的发展架构;第三阶段是城市群阶段,以世界城市核心,由若干个具有城市组成城市群体网

络,形成明显的巨大城市带,其经济辐射范围是国家级和世界级的,其经济结构和规模体系稳定,如美国波士华城市群、伦敦城市群等地区。 城市群的出现具有一定的特征,其特征表现为,第一,一般位于世界的中纬度平原地带,沿海一或水系发达;第二、资源(包括物质、人力、交通资源等)非常丰富;第三、经济发展稳定,政府服务意识浓厚,基础设施发达地区。 当一国城市化水平达到50%时,是城市群高速形成并发展的有利时机,当城市化达到70%以上时,城市群的发展进入稳定期,其有关指标为人口占国家人口的1/10以上,土地面积占全国面积的1/10以下,人口密度一般大于450人/平方公里,GDP占全国的1/5以上。 二、城市城市群发展规律特征 从城市到城市群是社会、经济集聚的结果,是社会大分工的结果,通过城市之间的专业分工和经济协调化,导致整体区域经济实力增长。国外城市群发展与工业化密不可分得,区域分工和产业协作导致经济优化,经济规模化和专业化导致整体经济实力发展。城市群的发展有内在的动力和规律,通过研究规律,可以为我国的城市经济发展和规划建设提供的帮助。 (一)、城市群地域空间结构演化规律 由城市发展到城市群是长期过程,主要是产业变化导致城市之间功能调整演变,从而影响城市体系间地域空间变化。

中国个城市群竞争力点评与排名

33个城市群竞争力点评与排名 1.长三角城市群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位于中国沿江沿海“T”字带,是中国最大的城市群,它由沿江城市带和杭州湾城市群构成,以上海市为中心,包含浙江的杭州、嘉兴、湖州、绍兴、宁波、舟山等六个城市,江苏的南京、扬州、常州、泰州、镇江、无锡、南通、苏州等八个城市。其辐射区涵盖了浙江金华和衢州两市。该城市群目前形成以上海为核心,以杭州、宁波、南京、苏州等为中心的“一核心、多中 全球化巨型城市网络雏形已经显现。常住人口增长与移民人口增长优势不明显,GDP增长率逐渐放缓,但在科技水平、医疗质量、文化设施、环境治理、港口交通等方面排名位列第一,该城市群正逐渐转向内部发展环境的优化。可以预期,这将是下一轮发展的必要准备。 长三角城市群应结合城市建设、区域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结构调整,推行集约化发展,统筹区域布局,实施功能分区,提高资本、土地和基础设施的综合利用效率。同时鼓励地方化,保持城镇集群特色,优化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与区域性交通网络的衔接,提高区域经济效率。

2.珠三角城市群 珠三角城市群位于广东省中南部珠江下游,由香港、广州、佛山、江门、深圳、惠州、肇庆、珠海、东莞、中山、澳门等11个城市组成,外加清远市作为其辐射城市。它是我国沿海开放区最具活力的地区,也是我国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城市群之一,在全国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即使不将香港和澳门计算在内,该城市群仍旧吸纳了全国近1/6的外资。2007年的综合竞争力排名位列第二,其中先天竞争力排名为第二、现实竞争力第一、成长竞争力第三。 (1)先天竞争力。位于华南地区的该城市群,其发展是伴随珠江三角洲的 其 、 20位。在城市环境污染治理方面得分也不够理想,排名仅为第12位。今后该城市群的发展应仍旧以香港为城市群核心,以澳门、广州为中心城市的核心圈层,并以此城市结构来带动城市群经济的新发展。“城市群由原来工业、制造业为主的生产性带动,逐步走向服务性的产业带动,这种发展方向的转换将使珠三角城市群成为南方强有力的经济重心。” 3.京津唐城市群 京津唐城市群位于环渤海湾地区、华北平原北部,空间地域范围涉及两市一省,包括北京、天津两个直辖市和河北省的唐山、保定、廊坊、张家口、承德、

合肥都市圈的发展

合肥都市圈构建及其发展策略研究 范毓灼刘复友程国辉 (安徽省城市规划协会)(安徽省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一、合肥都市圈构建的必要性 都市圈构建的理论基础源于城市空间相互作用和空间扩散理论。 作为安徽省会的合肥,绝不能把影响区仅囿于安徽皖中一隅,省域中心城市的定位决定着合肥要从省域以至于更大的区域角度来看待都市圈的发展,都市圈应在未来的发展中建成具有省域影响或省际影响的中心城市集结地。 其次,合肥都市圈建设应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概念,国内外都市圈概念上一般指以特定的通勤时间为半径,可以接受城市的某一方面功能服务的地域范围。发展中的合肥,其自身的辐射力和集聚力都是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据《合肥市近期建设规划》,合肥市实际居住人口近期(2005年)达200万人,远期(2010年)达300万人。其相应的腹地和影响区域也在逐步拓展。 合肥都市圈建设的必要性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看出 1、建设强大的省域中心城市,带动省域经济腾飞的需要 合肥作为省会城市的规模偏小,必须实行跨越式发展策略。安徽省域城市首位度低,中心城市实力不强,省域经济的发展迫切需要一个经济实历程强大的中心城市带动,合肥都市圈的空间拓展必将增强区域整体的经济实力。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市的用地和腹地范围都必然随之发展,以支撑中心城市的发展,合肥城市的发展在从“点”走向“面”的同时,都市圈也在不断地发展壮大。 2、增强省会城市竞争力,赢得与周边都市圈竞争优势地位的需要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城市,资源在空间上的自由流动必然导致竞争。谁占有的地域空间和腹地范围越广阔,谁就能在运筹空间和资源方面更加得心应手,也更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合肥周边东有南京都市圈,西有武汉都市圈和昌九经济走廊,北有徐州都市圈。这些都市圈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安徽省边境的一些城市。合肥要获得更大的生存空间,必须努力扩大腹地范围,在与周边城市的竞争和合作中不断发展壮大。 3、整合区域资源,实施联动发展,避免重复建设的需要 市场经济的发展将从根本上改进城市发展的传统模式,要求中心城市建设从更大的区域范围整合区域各种资源,实现资源共享、环境共保、设施共建,避免重复建设。 二、合肥都市圈构建的原则及区域范围 合肥都市圈构建按以下原则: ①中心城市的影响程度和影响范围; ②区域协同发展的原则; ③资源共享、设施共建的原则; ④生态环境保护和协调的原则。 根据以上原则确定合肥都市圈以合肥为中心,将半径200公里范围或2小时通勤圈从空间联系紧密程度分为核心圈层,紧密圈层和经济协作圈层。 (1) 核心圈层。包括合肥市区、肥东、肥西两县城以及长丰县南部中心城镇,基本和总体规划所确定的市区范围基本一致。远期城市发展规划中肥东、肥西两县将撤县设区,合肥北面的双墩镇也将发展为卫星城镇。核心圈层即都市圈中的中心城市的建设范围。远景中心城市人口规模应达到300万人左右;GDP的中心度要大于45%;外围地区到中心城市的通勤率要不小于其本身人口的15%。 (2) 紧密圈层。指与中心城市经济、社会联系较为紧密的商圈和

2018年粤港澳大湾区分析报告

2018年粤港澳大湾区分析报告 一、联通之湾:顶层设计首推互联互通,基建“超级工程”先行 (2) 二、合作之湾:城市群核心竞争力不在简单加和,在深度融合 (5) 1、金融业:以创新的金融业态共建核心金融圈 (7) 2、制造业:创建“中国制造”现代产业先导区 (8) 三、开放之湾:“逆全球化”时代探索中国开放经济升级版 (8) 四、创新之湾:汇聚全球产学研创新动力,打造“中国硅谷” (10)

一元复始,“粤港澳大湾区”无疑是新一年中国经济的关键词之一。备受瞩目的《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规划》即将出台,打造“世界级湾区”将从战略规划进入全速落实阶段,各领域合作举措和初步成果将会密集上线,目标是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成国际一流航运中心、贸易中心、金融中心、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和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当前来看,大湾区将主打互联互通、合作优化产业布局、进一步对外开放以及大力支持科技创新,随之而来的机遇主要集中在基建、交通运输、物流、金融、科创、高端制造、现代服务等重点领域。 一、联通之湾:顶层设计首推互联互通,基建“超级工程”先行 2017 年最后一夜,港珠澳大桥主体完工后首次全线亮灯并放烟火迎接新年。这座大桥由粤港澳三地共同出资,经过6 年筹备、8 年建设,已建成世界最长的6 线行车沉管隧道和跨海距离最长的桥隧组合公路,是世界规模最大、最具挑战性的跨海桥梁工程。虽历经波折、备受质疑但建成后的确会为三地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在港珠澳之间形成真正的“1 小时生活圈”。 这项超级工程也许可以看作是整个大湾区建设的一个缩影。2017 年初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后,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规划就从多年的筹备阶段正式进入国家战略层面。12 月的中央经济会议当中,大湾区被列入2018 年重点工作,标志着该战略规划将进入正式实施、全面启动的新阶段。

卫星城简介

卫星城介绍 一、卫星城科技名词定义 中文名称:卫星城英文名称:satellite town 定义:在大城市周围地区,为分散中心城市(母城)的人口和工业而新建或扩建的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城镇。应用学科:地理学(一级学科);城市地理学(二级学科)以上内容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 卫星城卫星城是指在大城市外围建立的既有就业岗位,又有较完善的住宅和公共设施的城镇,是在大城市郊区或其以外附近地区,为分散中心城市的人口和工业而新建或扩建的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城镇。因其围绕中心城市象卫星一样,故名。旨在控制大城市的过度扩展,疏散过分集中的人口和工业。卫星城虽有一定的独立性,但是在行政管理﹑经济﹑文化以及生活上同它所依托的大城市有较密切的联系,与母城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一般以农田或绿带隔离,但有便捷的交通联系。卫星城概念产生于英国,美国的泰勒正式提出并使用“卫星城”这一形象性的概念。 二、入住状况 分类卫星城市同母市间尽管距离远近不同,但在职能上具有

明显的从属关系。卫星城市按主导职能分为工业、居住、科研与文教3类;按位置分为里圈及外圈(以到母城市中心区耗用5小时作为划分里、外圈的标准);按发生过程分为自然发生(即处于特大城市影响范围内的村镇自然变质,导致城镇规模变大,与中心城市联系增多)及人为规划发生;按其与母市的关系分为完全从属型、半独立型和独立型。通常,与母城相距较近的卫星城市,居住职能强,依附性强;距离较远的,工业职能强,独立性强,人口规模也大,有时甚至可达中等城市规模。按霍华德花(田)园城市思想,卫星城市距母城不论远近,均应以绿带包围,与母城在地域上相分隔,但实际上两者间常因发生膨胀而连成一体(称为“集合城市”)。 起源卫星城镇理论的渊源可追溯到19世纪末英国社会活动家E·霍华德提出的“田园城市”,经历了附属型、半独立型和独立型等发展阶段。这种设想提出一种兼有城市和乡村优点的新型城市结构形式,在中心城市周围建立一圈较小的城镇,形式上有如行星周围的“卫星”。 三、思想萌芽 根据霍华德的设想,1919年英国规划设计第二个田园城市──韦林时,即采用了卫星城镇这个名称。 20年代,英国建筑师R·昂温为伦敦地区制订咨询性规划,

新型城镇化意义

三.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和特征 (一)坚持以人为核心。新型城镇化要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产业聚集和公共服务提升,通过加强社会管理和服务创新,为城镇居民提供安居乐业平台,更好地满足居民生产生活需要,切实保障全体居民的发展权利,让所有人享受现代文明,实现全面发展。 (二)加强和提升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坚持超前规划,质量优先,加强城镇道路、电力、给排水、通信网络、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完善教育、医疗、卫生、文体、住房以及商贸、餐饮等城镇公共服务功能,不断提高城镇承载能力。 (三)实现产业和城镇融合。要积极推动城镇产业发展,优化产业布局,形成工业、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多力支撑的产业体系,并以产业为保障,促进城镇承载力提升和各类服务配套,推动城镇与产业共同升级,吸引和转移人口进入城镇,实现产业、城镇、人口有机融合。(四)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要积极发展城镇产业,提高公共服务保障水平,使进城人口能够实现稳定就业,服务有保障,生活安居乐业。同时,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不断提高农业转移人口素质和能力,促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常住人口真正融入城镇,成为真正的城镇居民。 (五)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统筹城乡各类要素,不断实现城乡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公共服务、社会管理一体化。城镇建设要与新农村建设相融合,推动农村改造提升,不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推进农业现代化,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 (六)注重生态文明建设和历史文化传承。新型城镇化应树立生态文明的理念和原则,体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要求,发展生态经济和生态产品,加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镇建设,努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注重城镇历史和文化特色,承接历史脉络,凸显特色和建设风格。 (七)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以城市群为单元,突出城镇的相互关系及分工合作,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强化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产业功能与服务功能,把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连接起来,促进城镇合理布局和各类城市功能互补、协调发展。 四.实施新型城镇化的重大意义 在社会经济和城镇化发展的新阶段,在国际经济格局发生重大调整和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时期,需要高度重视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战略意义。新型城镇化是实现经济转型、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重要抓手,只有积极稳妥地推进新型城镇化,才能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筑牢基础。 (一)城镇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城镇化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使农村人均资源占有量大幅度增加,有利于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解决农业增长、农村稳定、农民增收问题。同时,城镇化能够推动以工补农,以城带乡,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逐步缩小城乡差距,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共同繁荣发展。(二)城镇化是扩大内需和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通过人口在城镇集聚,发挥城镇的规模效应,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创造新的消费需求,不仅能够推动以教育、医疗、就业、社会保障等为主要内容的公共服务发展,也能推动商贸、餐饮、旅游等消费型服务业和金融、保险、物流等生产型服务业发展,同时带动城镇基础设施投入,有效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三)城镇化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城镇是区域发展的中心和火车头。加快城镇化,目的在于让发展要素最大限度地集聚城镇,以城镇为平台交换整合辐射带动区域协调发展。 (四)城镇化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城镇化的过程,伴随着农村人口的大量减少,最大限度地降低了人类活动对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和过度消耗,通过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促进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提高,推动消费结构和消费方式升级,有利于提高资源集约利用

2020年(发展战略)我国三大都市圈的发展及功能定位分析

(发展战略)我国三大均市圈的发展及功能定位分析

我国三大均市圈的发展及功能定位分析 壹、从战略视角深刻审视我国区域经济协作趋势 由长江三角洲均市圈、珠江三角洲均市圈、京津唐均市圈的发展所引发的我国区域经济协作正于实践和理论俩个层面同时展开,且且呈不断深化之势。我国目前对区域经济协作的理论研究方面,比较侧重于不同区域经济之间的比较。当然,这壹方法比单个城市之间的比较显得有深度和厚度,可是这种比较仅从区域经济的角度出发,是有缺陷的。 缺陷于于缺乏战略的高度,更没有从经济全球化的背景出发和谋划。我国的区域经济协作如果脱离了经济全球化和国民经济发展战略的大背景,其意义是要大打折扣的,且且对区域经济协作的推进将产生不利的影响。 于区域经济协作过程中,如果缺乏清晰目标的引领,我国刚刚起步的区域经济协作将从壹开始就举步维艰,困难重重。不但区域之间、而且区域内部各城市之间也进行相互抑制性的竞争,且且乐此不疲。其根本原因于于忽视区域经济协作是服务于经济全球化中的国民经济发展战略,而不是仅仅服务于区域经济,更不是服务于区域中的某壹城市。 那么,经济全球化视角下的我国区域经济协作如何推进?以什么目标来引领?壹个越来越清晰的迹象为,于经济全球化势头日益增强的环境下,于不断加大的国内外市场竞争的压力下,我国将改变自改革开放以来各地区的分散化发展倾向,于有效的市场基础上对地区经济资源进行重新整合,走集聚化、规模化、综合性

的发展道路,且加快营造若干具强劲竞争力的区域性经济高地,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于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对我国区域经济协作的发展具有若干层次性要求。 第壹层次为区域内的合作。以目前发展比较成熟和先进的城市和地区为核心,于我国搭建若干经济社会文化综合发展的区域性高地,使其不但具有拉动国内经济发展的综合能力,而且应能于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不断对外拓展,具有较强的综合竞争力。 第二层次为区域间的协作。以若干区域性均市圈为节点,建设和形成功能互补的国民经济结构和布局。其意义于于均市圈和区域经济协作的最终目的是提升国民经济组织水平和竞争能力,是为更大范围的经济协作联动、资源要素组合提供壹个高效率的平台。区域经济协作且不仅仅是区域性的,是于长三角均市圈、珠三角均市圈、京津唐均市圈中各自封闭地进行,而是首先进行这些区域的经济社会整合,然后把这些区域作为壹个整体,以功能建设为导向,再进行更具开放性的经济协作整合。 区域经济协作应是开放性的,而不能封闭性运作。所谓的开放性其含义于于产业结构的动态性调整和组合,区域经济协作为更大范围的经济协作联动、产业组合重构、资源要素优化配置提供平台。区域经济协作的实质性意义是通过集聚和辐射进行要素资源的优化重组:集聚是内敛性的资源要素的优化重组;而辐射是开放性的资源要素的优化重组。区域经济协作、或者是均市圈建设的意义不可能对

城市群的演变过程与中国城市群的发展

城市群的演变过程与中国城市群的发展 国土地区所课题组 进入二十一世纪,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特点是城市群的出现。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要把城市群作为推进城镇化的主体形态;已形成城市群的发展格局的京津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区域,要继续发挥带动和辐射作用,加强城市群内各城市的分工协作和优势互补,增强城市群的整体竞争力;具备城市群发展条件的区域,要加强统筹规划,以特大城市和大城市为龙头,发挥中心城市作用,形成若干用地少、就业多、要素集聚能力强、人口分布合理的新城市群。”这是党和国家对促进城市化进程和区域发展的战略决策,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必将产生重要而且深远的影响。 一、城市群的基本概念与界定标准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演进,在一个区域内,资本、信息、资源、技术等逐渐形成一个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网络,城市便是支撑这个网络系统的关键节点。以大都市为核心的城市群已经成为经济最为活跃的区域并开始主导国家经济乃至全球经济。 (一)城市群的基本概念 城市群是在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区域空间形态的高级现象,能够产生巨大的集聚经济效益,是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的标志之一。对城市群概念的表述,学者们莫衷一是,但认识在渐趋一致,即城市群是有很多城市组成的,彼此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共同对区域发展产生影响。本文所谓的城市群是在特定的区域范围内云集相当数量的不同性质、类型和等级规模的城市,以一个或几个特大城市为中心,依托一定的自然环境和交通条件,城市之间的内在联系不断加强,共同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城市“集合体”。

(二)与都市圈、城市连绵区等相关概念的区别 和城市群相关的概念有很多,比如都市圈、城市连绵区、城市带、组团式城市等等。由于这些概念存在着一定的共性,有时将其混用。但其实,城市群与都市圈的概念是有区别的,城市带与城市连绵区也各有定义。 有关城市连绵区的研究相对深入、全面,它是城市群的一种特殊形态,指以若干个数十万以至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为核心,与周围地区保持强烈交互作用和密切社会经济联系,沿一条或多条交通干线大小城镇连续分布的巨型城市一体化地区。 城市带是指在一条交通干线上分布了大大小小很多个城市。和城市群概念不同的是,城市带所强调的是城市分布的形态,但城市之间不一定存在密切联系,而城市群强调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及相互影响。 组团型城市和城市群极为类似,在经济联系、功能互补、交通发达方面都可谓典型的城市群,本质区别是,前者是一个呈分散状布局的城市,是现代大都市为避免交通拥堵和环境恶化通过建立新区形成的多中心格局,也有将周围的城市扩展进来,从而形成一个新的组团型城市。而城市群则是由多个城市组成的集合体,无论如何发展也不会成为一个城市。 都市圈一词出现和使用的频率极高。此概念起源于日本,日本在太平洋沿岸分布了京滨、阪神、名古屋三大都市圈,共同构成东海道城市群。因此,可以认为,每个城市群都有一个或多个都市圈。都市圈属于同一城市场的作用范围,一般是根据一个或几个大都市辐射的半径为边界并以该城市命名。 城市是一个区域的中心,通过极化效应集中了大量的产业和人口,获得快速的发展。随着规模的扩大,实力的增强,城市对周边区域产生辐射带动效应,形成一个又一个都市圈或城市圈。伴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和城际之间交通条件的改善,尤其是高速公路的出现,相邻城市辐射的区域不断接近并有部分重合,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相互影响越来越大,就可以认为形成了城市群。城市群的出现是一个历史的嬗变过程。

学习贯彻《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考试100分参考答案教学文稿

学习贯彻《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考试100分参考答案

第1题、发挥香港—深圳、广州—佛山、澳门—珠海强强联合的引领带动作用,深化港深、( )合作。(单选题)(分值:2) A. A.澳珠 B. B.粤港 C. C.港澳 D. D.粤澳 第2题、在珠三角九市建设一批面向港澳的()孵化器,为港澳高校、科研机构的先进技术成果转移转化提供便利条件。(单选题)(分值:2) A. A.传统企业 B. B.创新企业 C. C.科技企业 D. D.高新企业 第3题、到(),大湾区形成以创新为主要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大幅跃升,国际竞争力、影响力进一步增强。(单选题)(分值:2) A. A.2035年 B. B.2030年 C. C.2040年 D. D.2045年 第4题、促进泛珠三角区域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形成梯度发展、分工合理、优势互补的()体系。(单选题)(分值:2) A. A.地方协作 B. B.地方合作 C. C.产业合作 D. D.产业协作 第5题、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强大湾区廉政机制协同,打造优质高效廉洁政府,提升政府()和群众获得感。(单选 题)(分值:2) A. A.行政功能 B. B.行政效率 C. C.服务效率 D. D.服务功能

第6题、建立以企业为()、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支持粤港澳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共建高水平的协同创新平台,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单选题)(分值:2) A. A.主体 B. B.依托 C. C.支撑 D. D.载体 第7题、完善大湾区至泛珠三角区域其他省区的交通网络,深化区域合作,有序发展()。(单选题)(分值:2) A. A.“机场经济” B. B.“海陆经济” C. C.“飞地经济” D. D.“交通经济” 第8题、深化粤港澳合作,进一步优化珠三角九市投资和营商环境,提升大湾区()一体化水平。(单选题)(分值:2) A. A.服务 B. B.行政 C. C.市场 D. D.经济 第9题、加强多元文化交流融合,建设生态安全、环境优美、社会安定、文化繁荣的()。(单选题)(分值:2) A. A.环保湾区 B. B.绿色湾区 C. C.生态湾区 D. D.美丽湾区 第10题、支持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开展中医药产品海外注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发展(),提供优质医疗保健服务,推动中医药海外发展。(单选题)(分值:2) A. A.健康产业 B. B.生命产业 C. C.养生产业 D. D.医疗产业

我眼中最有前途的十个卫星城(三)

我眼中最有前途的十个卫星城(三) 叶檀:我眼中最有前途的十个卫星城(三) (2017-03-07 )叶檀、顾天杰我写过中国最有前景的十个城市,以及最没有前景的十个城市,各种议论“排山倒海”。写这些文章与当下经济发展阶段相契合,既点出了未来投资重点区域,也希望这些暂时落入低谷的城市能够填平洼地顺利发展。2008年以后中国经济转型,投资回报率到达临界点,制造业必须转型,固定资产投资顺理成章带动了城市化进程。中国正在形成大大小小的城市群,这些城市群有各自的经济特色,也有各自的发展阶段。目前,中国正在形成三大国际级城市群,长三角、珠三角较为成熟,而内部落差最大的城市群京津冀,终于在中央的关心下,有形成城市群的趋势。 城市群形成,就有核心城市,就有卫星城,我们分析了核心城市之后,进一步分析哪些卫星城比较靠谱。在筛选卫星城的标准上,我们团队挖掘了统计公报、城市规划中与卫星城发展密切相关的数据。首先,卫星城在核心城市200公里范围以内,利用轨道交通在90分钟以内可以到达。卫星城有自己的独立基因,但没有强大到像天津、杭州、苏州这样不可能成为其他城市卫星城的地步。其次,所谓的核心城市必须已经有溢出效应,卫星城才能成为承接地。以前北京有灯

下黑效应,华北所有的资源都往北京集聚,现在北京受制于自然资源等因素,资源必然向周边溢出,才可能在北京周边形成一圈卫星城。换句话说,只有有资源溢出效应的大城市才有卫星城,其他城市再重要也无法形成卫星城。从这个角度出发,只有北上广深有卫星城,而武汉、郑州还像20年前的北京一样,不断向外拓展城市边界,周边城市的资源在向武汉、郑州集聚,不可能形成卫星城。第三,承接核心城溢出,卫星城必须有区隔于卫星城的行政区划,有经济基础,既有资源又有人才又有文化特色,不会被核心城市这个黑洞所吸附。根据上述几个条件,我们将三大城市群的所有卫星群筛选了一遍,筛选出了十大最有前景的卫星城,如大家所料,也有我们不看好的卫星城。必须强调的是,城市排名不分先后,不是第一个写的城市就最好,最后一个写的最糟糕。第三篇开启京津冀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中,北京是毫无争议的核心城市。根据北京市总体规划,其定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是世界著名古都和现代国际城市。交通方面,京津冀城市群以京津为主轴,辅以石家庄、秦皇岛为两翼区域快速铁路网构架,覆盖京津冀地区主要城市,形成以北京、天津为中心的两小时交通圈。一直以来,北京是一个资源聚拢型城市,俗称“灯下黑”,周边城市资源都被北京这个巨大的吸尘器吸走,石家庄、天津与长三角、珠三角的城市比,存在感并不那么强。

新型城镇化的科学内涵

新型城镇化的科学内涵及其实践意义 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在于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着眼农民,涵盖农村,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共同富裕中国正在进行的新型城镇化,是国家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不但是解决已经进城的几亿农民工及其家属享受公平待遇问题,而且对于扩大消费、拉动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更是对世界历史有影响的的大事。 作为位于祖国西南部的集民族、边疆、山区、贫困“四位一体”的省份,XX省与全国同步实现新型城镇化,更是具有重大历史与现实意义的壮举。 一、影响世界的重大意义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经济学家约瑟夫·斯蒂格利茨曾说,21世纪初期对世界影响最大的两件事,一个是新技术革命,另一个是中国的城市化。中国这场预计未来20年内由3亿农民移居城市的新型城镇化带来的变革,将为中国转向以消费为主导的经济增长、提振世界需求释放巨大动能。 (一)我国的城镇化能够使地球上十几亿人迈入现代化行列,这本身就是对人类历史发展的巨大贡献。 中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近1/4,中国的稳定和发展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发展的重要力量。从全球X围来看,中国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在实现社会公平、自然资源消耗、生态环境保护问题等方面都起着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重要的作用。马克思曾深刻指出:“一个民族内部的分工,首先引起工商劳动同农业劳动的分离,从而也引起城乡的分离和城乡利益的对立。分工的进一步发展导致商业劳动同工业劳动的分离。同时,由于这些不同部门内部的分工,共同从事某种劳动的个人之间又形成不同的分工。这种种分工的相互关系取决于农业劳动、工业劳动和商业劳动的经营方式(父权制、奴隶制、等级、阶级)。在交往比较发达的条件下,同样的情况也会在各民族间的相互关系中出现。”我们总结了建国后的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摒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道路,牢牢抓住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正确路线,终于实现了国际的和平崛起。中国的和平崛起是以发展不同规模、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利益共同体为基础的,具有全方位性和开放性,不以任何国家的衰败为前提。中国顺应历史发展和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趋势,及时调整和转变发展战略,抓住发展战略机遇期,积极参与世界分工与竞争,不断发挥自身优势,朝实现国家的现代化目标不断前进,使14亿多的人民生活初步实现小康,国民文明素质不断提高,这本身就是对人类历史的巨大贡献。 (二)中国坚持走新型城市化道路,为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提供了可以借鉴的经验。 中国曾经遭受西方列强的残酷剥削和掠夺,人民生活痛苦不堪,城市化和现代化只是不能实现的梦想。新中国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转变而来,是在一个非常差的底子上,而且是在常年战争的废墟上开始建设的。这一点与许多当年也是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国家有很大的相似之处。发源于欧洲的工业革命向全球的扩X,是现代世界演进的方向,异质的其他民族除了调整自身,很难抵抗得住这种文明形态的挑战。于是,无论出于被动还是主动,欧洲之外的民族,

中国城市竞争力分析

中国城市竞争力分析 一城市群竞争力评价的理论框架 城市群的概念,源自一种目前比较热门的区域竞争力学说。该学说认为,从国际竞争的角度看,一个国家能真正参与到国际竞争的,实际上是城市群。城市群成为国家参与全球竞争与国际分工的基本地域单元,它的发展深刻影响着国家的国际竞争力,影响一个国家城市化发展的水平和质量,对国家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20 世纪初以来,人们对于城市群这种特殊的区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相继出现许多相关概 念,主要有:城市群(UrbanCluster ;UrbanAgglomerations) 、大都市带(Megalopolis) 、都市圈、大都市区(MetropolitanArea) 、有卫星城的大都市(Conurbation) 、城镇功能组合区(Desakota Area) 、城镇群(TownCluster) 、大都市管区(Metropolitan District) 、城市功能区(Urban FunctionArea) 、城市场(Urban Field) 、 城镇体系(Urban System) 、城市地区(CityRegion) ,等等。这些概念大体来讲都是对城市群发展状态的描述,但其间又有一定的区别。其实不同的概念产生的背景不同,不仅体现了城市群发展的不同阶段,而且还代表不同的城市群发展模式。 所谓城市群(UrbanAgglomerations) ,是指由在一定距离内可以频繁往返、进行商务活动的若干不同等级、不同规模的城市所组成的、高密度的、关联紧密的城市群体,这种城市群体所占的国土面积虽小,但其人力资源的聚集度和产业聚集度却相当高。群内城市间的经济、社会、文化联系密切。规模等级最高的中心城市对群内其他城市有较强的经济、文化辐射和聚集作用。 1.散状城市群、带状城市群和圈状城市群通常按城市群空间形态进行划分,城市群可以分为散状城市群、带状城市群和圈状城市群三种类型,散状城市群的特征是中心城市的首位度很低,大城市不多,中小城市高度发达,分布均衡,城市密集度极高。典型的代表就是德国的柏林城市群。柏林城

打造粤港澳世界级大湾区城市群的思考

打造粤港澳世界级大湾区城市群的思考 发表时间:2017-11-03T11:01:41.057Z 来源:《基层建设》2017年第20期作者:黄文灏 [导读] 摘要: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规划在2017年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之中,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的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的层面,迎来了珠三角地区的发展新机遇。 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广东广州 510060 摘要: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规划在2017年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之中,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的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的层面,迎来了珠三角地区的发展新机遇。本文总结美国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以及日本东京湾区三大世界级湾区的发展特征及策略,从区域跨界合作、现代产业体系打造、科研创新能力提升、交通基础设施系统建设、差异化空间发展以及协调管理机制构建等六个方面提出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的建设建议,更好地打造世界级城市群,参与全球竞争,推进“一带一路”战略。 关键词: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湾区城市群; 《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推动内地与港澳深化合作,研究制定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规划,发挥港澳独特优势,提升在国家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中的地位与功能。由此,珠江三角洲的发展规划进入到了打造中国的“世界级大湾区”阶段,打造粤港澳世界级大湾区也从地方战略上升到国家层面。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包括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东莞、中山、江门、惠州、肇庆九市以及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是继美国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以及日本东京湾区之后的世界第四大湾区。 湾区指的是由一个海湾或相连的若干个港湾以及邻近岛屿共同组成的区域。湾区城市群主要由围绕沿海口岸分布的众多海港城市所构成,湾区濒临海洋,具有联系海外的优越区位,是连接国内外的纽带,是参与国际合作的关键地区,其衍生的经济效应则被称为“湾区经济”。 1、世界级湾区城市群的特征 目前世界上公认已有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东京湾区等三个世界级湾区城市群,它们分别以金融、科技创新、先进制造为主要职能。总结三个世界级湾区的发展特征,主要有以下共同点: (1)发挥世界枢纽的重要职能,具备世界级影响力的中心城市。 世界级湾区城市群一般都承担着影响全球的制造业、外贸、商业服务、文化等职能,是社会经济发达程度最高的区域。其中心城市在城市群发展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核心作用,是要素集聚的中心,因为规模效应而获得良好地发展,并依托着广阔的联系网络,带动着整个湾区城市群的提升。纽约、东京、旧金山均是具有强大世界级影响力的中心城市。纽约影响世界金融、证券和外汇市场,同时还是联合国的总部所在地。旧金山湾区的硅谷是全球高科技发展的重镇。东京是全球重要的金融、工业、商业和文化中心。 值得一提的是,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中的中心城市香港、广州、深圳在全球知名的城市评级机构GAWC(Globalization and World Cities Study Group and Network,全球化与世界级城市研究小组与网络)发布的2016年版世界城市评级报告中分别被评为Alpha+、Alpha-及Beta级,香港排名仅次于伦敦、纽约和新加坡,粤港澳大湾区的中心城市已经具备较强的世界级影响力。 (2)具有现代产业体系、合理的分工协作及强大的创新研发能力 世界级湾区城市群不仅内部具有完善的现代产业体系,并且从全球的尺度上看,它还发挥着国际分工的支配性职能,体现在现代服务业的供给,尤其是金融服务业、电子信息服务业的引领以及管理职能的发挥。企业总部中心多数集聚分布在这些湾区城市群的中心城市之中。 另外,湾区城市群还常常是科技教育资源、创意机构集聚的地区,具备面向世界的区域创新体系。例如旧金山湾区内有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加州大学圣克鲁兹分校等五大世界级的院校,惠普、英特尔、Google、苹果公司、思科、升阳、旭电、甲骨文科技等著名的科技企业总部也位于硅谷,具备强大的科技创新研发能力。此外,湾区内还具有多家私人创业基金机构,具备雄厚的创新资金投资,支撑创新研发及成果转换。强大的创新研发能力使得湾区经济发展具有源源不断的驱动力。 (3)具有发达的要素流通网络 在信息化时代,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要素流通的快慢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十分重大。湾区的发展常常是以海港为基础的对外贸易而发展起来的,其要素集聚疏散的功能是其快速发展的根基。因此,世界级湾区城市群的发展离不开交通设施作为支撑。对外交通方面,机场作为与国际联系的窗口,是城市群发展中重要的交通枢纽,世界级湾区城市群的中心城市往往有着完善的机场网络和最大的客流量。此外,港口群的分工协作也是湾区城市群对外交通的重要课题,纽约的新泽西港务局、日本的运输省对港口群的管理和建设发挥重要作用,主要作用于缓解港口的竞争关系,协调港口发展方向等方面,形成分工明确的港口群及对内陆的集疏运体系。另外,城市群的组织与发达完备的内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也是密切相关的。交通系统、通讯线路、电力及给排水输送系统是城市发展的骨架和动脉,基于以上设施的发展为依托,才能有城市之间的快速联系及便捷地分工合作。例如,东京湾区城市群内,新干线和地铁系统串联区域内城市的重点地区,高速公路贯连了都市圈,最大的港口群体和航空网络也在城市群以内,组成了快速、便捷的要素流通网络,支撑其政治、经济、文化活动的高效运营。 (4)合理的区域协调机制 由于城市群内部是以城市为主体的,城市之间的竞争会产生许多问题,如基础设施重复建设、产业结构趋同或通过粗放利用资源争夺资本等等。因此,城市群的健康运作需要以行政的协调为保障。合理的区域协调机制将起到促进城市间互动交流,协调要素分配、产业分工、基础设施对接、公共服务提供,优化空间结构的作用。各国、各地区城市群发展通过不同的协调机制模式逐步解决因市场失灵而产生的区域发展问题,东京湾区城市群通过立法确保地方自主权、并且制定区域规划、成立城市群协调机构进行区域协调。美国的湾区城市群则通过适度的行政区划调整、建立统一并具有权威性的区域政府、组建半官方性质的地方政府联合组织等方式协调区域发展。 2、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的打造建议 对标其他三大世界级湾区的发展特征,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发力,打造成世界级的湾区城市群。(1)重视深化粤港澳合作,促进区域内跨界合作

新型城镇化的内涵阐述

新型城镇化的内涵阐述 摘要:新型城镇化,精细管理将体现在“信息化”、“智能化”。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可见未来的城镇化进展中不再是钢筋水泥式的“城市化”,更强调消费结构升级、信息化城市、智能化城市。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内涵;三化; Abstract: A new type ofurbanization,finemanagement will bereflected in the”information”,”intelligent”.Eighteen majorreport clearly pointed out:adhere to the road ofnew industrialization,informatization,urbanization,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promote the integration ofinformatization andindustrialization, industrializationandtownmutualcoordination ofbenign interaction,urbanization and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industrialization,informatization,urbanization,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development.Visibleurbanizationprogress in the futureis no longer areinforcedcementtype”city”, more emphasis on theupgrading of the consumption structure,informationcity,smartcity. Key words:new urbanization;connotation;three 前言: 城镇化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意义重大,但是传统城镇化模式不可持续,必须探索新型的城镇“全面、内涵增长”发展模式。新型城镇化模式的基本内涵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方针,坚持协调、可持续推进的原则。人口城镇化为核心内容,以信息化、农业产业化和新型工业化为动力,为发展方式,以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为机制保障,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建设城乡一体的城市中国。政府应通过制定战略与规划、提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完善制度与政策、加强监督与管理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 1、“新型城镇化道路”具有这样几个特点和要求: (1)规划起点高。城镇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要使城镇规划化城市建设、发展和管理中始终处于“龙头”地位,从而解决城市建设混乱、小城镇建设散乱差、城市化落后于工业化等问题。(2)途径多元化。中国地域辽阔、情况复杂,发展很不平衡,在基本原则的要求下,中国城镇化实现的途径应当是多元的。中国东中西部不一样,山区、平原不一样,不同的发展阶段要求不一样,不同地域特色不一样……不能强调甚至只允许一种方式。与工业化的关系处理也应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