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科技创新与发展离不开自然辩证法

科技创新与发展离不开自然辩证法

姓名:尚玉立学号:1511304024 指导教师:王阳

科技创新与发展离不开自然辩证法

摘要: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竞争成为国际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科技创新已经成为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支撑,成为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变革进步的强大引领。创新精神的培养需要哲学指导,而这种指导哲学就是自然辩证法,因此,一切从事科研和技术创造的人都应当自觉地运用自然辩证法来武装自己的头脑——这一科学研究中最重要的工具。

关键词:自然辩证法科技创新

一、引言

20世纪中叶开始的新科学技术革命及其带来的科学技术的重大发现发明和广泛应用,推动世界范围内生产力、生产关系、生活方式和经济社会发展观发生了深刻变革,也引起全球生产因素流动和产业转移加快,经济格局、政治格局和安全格局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现如今,人类社会跨入21世纪,新世纪的竞争主要是科技竞争,科技竞争的核心又是人才的竞争。因此,如何培养高质量且具有科技竞争力的跨世纪人才就直接关系着一个国家和民族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也成为新世纪我们面临的迫在眉捷的重要任务。

二、科技创新与发展

2.1创新的含义

创新是指以现有的思维模式提出有别于常规或常人思路的见解为

导向,利用现有的知识和物质,在特定的环境中,本着理想化需要或为满足社会需求,而改进或创造新的事物、方法、元素、路径、环境,并能获得一定有益效果的行为。

创新从哲学上说是人的实践行为,是人类对于发现的再创造,是对于物质世界矛盾的利用再创造。人类通过对物质世界的再创造,制造

新的矛盾关系,形成新的物质形态。经济学上,创新概念的起源为美籍经济学家熊彼特在1912年出版的《经济发展概论》。熊彼特在其著作中提出:创新是指把一种新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结合”引入生产体系。它包括五种情况:引入一种新产品,引入一种新的生产方法,开辟一个新的市场,获得原材料或半成品的一种新的供应来源,新的组织形式。

2.2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

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自古以来,科学技术就以一种不可逆转、不可抗拒的力量推动着人类社会向前发展,16世纪以来,世界发生了多次科技革命,每一次都深刻影响了世界力量格局,从某种意义上说,科技实力决定着世界政治经济力量对比的变化,也决定着各国各民族的前途命运。中华民族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进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高度发达的文明,我们的先人们发明了造纸术、火药、印刷术、指南针,在天文、算学、医学、农学等多个领域创造了累累硕果,为世界贡献了无数科技创新成果,对世界文明进步影响深远、贡献巨大,也使我国长期居于世界强国之列。然而,明代以后,由于封建统治者闭关锁国、夜郎自大,中国同世界科技发展潮流渐行渐远,屡次错失富民强国的历史机遇。鸦片战争之后,中国更是一次次被经济总量、人口规模、领土幅员远远不如自己的国家打败。新中国成立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科技事业,团结带领广大科技工作者和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建立起全面独立的科研体系,形成了规模宏大的科学技术队伍,取得了一

个又一个举世瞩目的科技成就。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和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国际竞争更加激烈,为了在竞争中赢得主动,美国、日本和欧洲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纷纷把推动科学技术进步和创新作为国家战略,大幅度提高科学技术投入,加快科学技术事业发展,重视基础研究,重点发展战略高技术及其产业,加快科学技术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不可否认,我国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许多关键技术、核心技术依然受制于人,先导性战略高技术领域科技力量更是薄弱。在我国,企业整体创新能力不足,企业研发机构较少;高校和科研院所具备较多的资源和成果;科技经济发展长期存在“科技与经济”脱钩问题。“211工程”和“985工程”是为了推进高等教育发展,加快国家经济建设,促进科学技术和文化发展,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而实施的重要措施,为了突破高校与其他创新主体间的壁垒,充分释放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的活力,大力推进高校与高校、科研院所、地方政府以及国外研究机构的深度合作,探索适应不同需求的协同创新模式,营造有利于协同创新的环境和氛围,教育部,财政部决定联合实施“2011计划”。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竞争成为国际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科技创新已经成为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支撑,成为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变革进步的强大引领,正如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5月24日在上海考察调研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时指出“谁牵住了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谁走好了科技创新这步先手棋,谁就能占领先机、赢得优势”,我

们一定要牢牢把握科技进步大方向,瞄准世界科技前沿领域和顶尖水平,力争在基础科技领域有大的创新,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取得大的突破。

2.3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2012年底召开的“十八大”明确提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强调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这是我们党放眼世界、立足全局、面向未来作出的重大决策。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就要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自主创新,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加快形成经济发展新方式,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率先发展。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必须坚持系统思维,统筹科技体制改革和经济社会领域改革,统筹推进科技、管理、组织、商业模式创新,统筹推进融合创新、协同创新,实现科技创新、制度创新、开放创新的有机统一和协同发展。大力推进创新驱动发展,增强内生动力,激发调动全社会创新活力,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使创新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2015年10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讲话时指出“我们必须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把人才作为支撑发展的第一资源,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我们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增强科技创新活力,集中力量推进科技创新,真正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到实处;培育创新文化,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加大科技投入,提高经费利用效率;改革科研体制,完善科研制度;发展创新教育,重视创新人才;加强国际交流,提升学科水平;鼓励学术民主,惩治学术腐败。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不创新就要落后,创新慢了也要落后

三、自然辩证法对科技创新的重要意义

恩格斯说:“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自然辩证法对今天的自然科学来说是最重要的思维形式。从哲学的指导意义出发,创新精神的培养需要哲学指导,而这种指导哲学就是自然辩证法。自然辩证法从其创立到今天,之所以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就在于创新精神是其题中之义,创新是其精神实质和目标追求。

自然辩证法作为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分支学科,一方面,创新精神是其题中之义,因为它本身是创新的产物、创新的结晶,而且正处在不断的创新之中;另一方面,创新是自然辩证法的精神实质和目标追求,创新精神也是自然辩证法之显著特征和突出功能的充分显现。在新世纪,全世界都在倡导创新意识,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之力。在当代新技术革命蓬勃兴起中国与世界经济科技接轨,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条件下,大力开发科技人才的创造力,是关系我们民族兴衰的头等大事。自然辩证法,责无旁贷地担负

起帮助科技人才树立正确的自然观,科技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任务,担负起培养、提高科技人才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重大责任,这是国家和历史的重大使命。

四、结语

辩证思维的能力是科学工作者乃至整个民族所具有的科学技术

能力的有机组成部分,自然辩证法正是探讨理论思维在科学发现和科学发明中的作用的科学,通过自然辩证法的学习,可以开拓视野,开阔思路,扩大知识面,改善知识结构,使我们能够专博结合,活跃思想,在所学的各门孤立的知识块之间建立起了联系,加深了从整体上对自然界的本质、特点和发展规律的认识,在头脑里形成一幅较完整的自然界发展的辩证图景,提高理论思维能力,提高自身综合研究与分析问题的能力,这非常符合交叉科学时代对科技人才的要求。

因此,一切从事科研和技术创造的人都应当自觉地运用自然辩证法来武装自己的头脑——这一科学研究中最重要的工具。

参考文献

[1]郭贵春. 自然辩证法概论[M].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3.

[2]邓科. 用自然辩证法看待科技创新[J]. 青春岁月, 2015(14).

[3]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于光远等译编.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329-331.

[4] 刘冠军.全面理解恩格斯的自然界历史观[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7(9).

[5] 列宁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8.128,266,268.

[6] 刘冠军.创新与内功-对理科研究生”自然辩证法”课程教学的几点体会[J].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4(6).

[7] 刘冠军. 自然辩证法与创新精神[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2(5).

[8] 夏征农.大辞海:哲学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716.

[9] 刘大椿.自然辩证法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412-413.

[10] 傅家骥.技术创新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234-241.

[1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3.

[12] 徐治立,田大山,韩连庆等.自然辩证法概论[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8.

[1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3.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