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程晓堂.任务型语言教学

程晓堂.任务型语言教学

程晓堂.任务型语言教学
程晓堂.任务型语言教学

程晓堂《任务型语言教学》笔记

第一章任务型语言教学概论

第一节什么是任务性语言教学

英文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 (TBLT)

定义:是一种基于任务或以任务为基础的语言教学途径(也有人称之为任务型教学法)。根据这一教学途径,设计语言教学大纲以及编写语言教材不是按一定的顺序罗列或介绍语言项目(Linguistics items),而是设计一系列任务。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学生不是逐一学习各个项目语言,而是完成各种各样的交际任务。

解析:1 要求学生在进行近似日常生活中和工作中我们所做的各种各样的事情的过程中,学习语言和使用语言,所谓“在做中学,在用中学”。

2 与情景法比较情景法是对已学内容的模仿演练(注重表达法),缺乏真实性,学生没有自我发挥空间。任务型,以完成某个任务为目的,把对话当做过程和手段(注重相互间传达的意义),学生所使用的语言不受限,不过分关注语言运用的准确性和正确性。

3 是一种教学途径,而不是具体教学方法。在任务型语言教学思路指导下,可以设计各种各样具体的教学活动或任务。

第二节任务型语言教学从何而来

一交际语言教学的进一步发展

交际语言的核心思想:表达意义(express meaning),传递信息(convey information ) 优点:a要表达要传递的目的激发学习动机,调动学习兴趣

b 提供交际情境,有利于形成交际能力和运用语言能力

要求:真实(贴近现实)互动的活动(学习者之间,学习者和老师)

发展:交际语言没落没落后,这方面的专家把重心转向任务,进行进一步研究。

二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结果

Krashen的输入理论

要成功习得语言,就要有足够的可理解的语言输入→有足够输入外,还要有输出的过程(Swain)→任务能够给学习者提供输入和输出的机会(Richards & Rodgers)→意义协商是二语习得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Long)→互动理论(the Interaction Hypothesis)→开始关注任务→把任务与教学实践连接起来

意义协商(meaning negotiation):在语言习得过程中,学习这不是简单的接受语言,然后输出语言,而是在不间断的输入——反馈——调整——再输入——输入的过程中完成意义的接收和表达。

互动理论:核心思想是意义协商的过程是促进语言学习的关机因素。

三两个来源之间的关系

共同认识:语言学习的目的不是掌握语言的结构,而是发展表达意义的能力。而且这种能力不可能通过以语法为中心的学习活动来实现,只能通过交际性活动(communication activity)来培养。重点在研究交际性语言学习活动。

不同点(研究角度):语言教学法研究者从课堂教学需要的出发,研究交际性活动的设计与使用。第二语言习得的研究者从认知的角度研究交际活动(即任务),在学习者中介语的过程中的作用。

第三节任务性语言教学的理论基础

一任务型教学的语言观

语言能力:a 有关语篇结构(discourse stractures )的知识以及合理运用语篇结构的能力

b 根据语境调整词汇,语篇结构的能力

c 以恰当,得体的方式形成得体的语言行为(speech structures)

d 用合适的词汇-语法形式和语音形式表达意义的能力

二任务型语言教学的语言学习观

(一)互动理论

核心是意义协商:交流双方并不是一次性地,毫无障碍地成功表达意义或传递信息,而是要经过提问证实复述等一系列协商过程。

互动理论促进意义协商的原因

a 在互动任务学习中,学习者必须两人一组或是多人一组,以合作或协作的方式解决某个问题;合作和协商就会促进意义协商

b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者必学经历接收处理,传递信息,表达意义的过程。

c 为了解决理解或表达中遇到的困难,学习者必须根据交流各方面提供的反馈调整各自的输出,从而最大限度的保证信息和意义的顺利流畅。

意义协商有助于二语习得的原因:

a 获得更多理解输入

b 促使学习者调整,修正他们的输出,以使他们的语言输出更加接近正确和准确的语言形式。

c 在意义协商过程中,学习者充分调动已有语言知识,金恩以及那些还不太熟悉的语言项目,从而促使充分运用中介语系统

d 经过交互式的调整后的输入和输出最接近学习者的现有水平,因而能够最大限度地被学习者接收,从而促进语言学习。

e 在意义协商过程中,学习者能够得到交际对方的反馈,从而注意到自己的已知与未知之间的差距。

根据Ellis的观点,容易导致意义协商的任务应该具有的特征有:

A 必须涉及信息交流(交换)

B 信息交流应是双向而不是单向

C 有一个封闭的结果

D 交流双方必须解决一个实际问题

E 涉及叙述性的话语模式

F 不依赖语境

(二)社会文化理论

The Sociocultural Theory 倡导者Lantolf

核心思想:学习者在互动活动中不仅是协商意义,更重要的是共同构建意义。学习者完成同一任务时,表现因场合时间环境不同表现不同,所以说学习者任务完成情况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有不可预测性和可变性。

1 Vygotsky的紧邻发展区域(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 简称ZPT)。他认为学习者有两个发展水平,即实际发展水平(指学习者独立完成任务,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潜在发展水平(指学习者在他人的帮助下完成任务,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两个水平之间的差距(区域)叫做紧邻发展区域,这个区域而是动态的。在学习过程中,出于这个区域的知识和技能逐渐转化为实际发展水平,而新的知识和技能又会逐渐进入这个区域。

他认为,学习者的进步主要是在紧邻发展区域完成的,因而设计学习活动时要使其难度(挑战性)在这个区域范围之内。脚手架过程(scadffolding)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的得到的帮助随着能力的发展而逐渐减少。

2 Vygotsky的“调解”概念。

调节:大脑(mind)与外界(包括自我)的互动过程。

调解的三种形式:

A 新手与专家间的调解(如师生间)

B 同伴间(如学生间)

C 自我调解(如自言自语)

社会文化理论主要关注的是学习者和教师在完成任务过程中的表现以及这些表现对语言的作用。也就是说,任务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学习者在完成任务过程中的参与方式与情况。(三)认知理论

认知角度主要是研究学习者完成任务过程中所经历的心理过程(psychological process).具体的三个问题是:a 在完成任务过程中注意力(attentional resources)的使用和分配;b 任务类型及特点与任务表现(task performance)之间的关系;c 环境或条件对任务表现的影响。

注意力分流:在基于任务学习活动中,学习者必须把注意力分配到语言理解和语言表达两个方面。(在传统的语言学习活动中,学习者的注意力全集中在语言形式上。)

任务难度↑注意力需求↑分配在语言形式上的注意力↓

第二语言能力主要生成于隐形只是和显性知识。

显性知识:指人们储存的语言规则,它可以有意识得对人们生成的语言形成监控。

隐形知识:就是中介语,它是第二语言学习者自己构建的相对稳定的语言系统,可以帮助人们发生成语言,进行交际。

(四)构建主义理论

1 一种良性循环知识是经验的重组和重新构建,是一种连续不断的心理构建过程,是体验,发现和创造过程。任务型学习,提供了此种体验过程:任务真实性激活已有认知结构和图示。任务的目标性激发学着的对新信息和新知识的渴求。学习者通过任务完成活动,把新旧知识链接,吸收整合。因此体验到参与活动的意义,感受到新建知识的成功,更加积极学习,从而加速语言性息内化。

2 互动与合作的构建知识,特别强调要通过社会的互动与合作进行学习,认为孤立的学习不能导致知识能力的增长,只有通过与周围的人进行互动,与同伴合作才能激活内在各种因素。

总之,任务型语言教学的理论基础可以归纳为一下方面:

A 语言教学应更加关注学习过程,而不是学习结果

B 语言的基本单元是一些强调交际的,有意义的,有目的的活动或任务,而不是一些列的语言项目。

C 学习者通过参与有目的的交互活动来学习语言

D 活动和任务既可以是学习者在将来现实生活中需要做的事情,也可以是那些促进语言学习过程中的课堂学习活动。

E 在完成任务过程中,学习者既是有语言输入又有语言输出的机会,因此有利于促进语言学习。

F 任务型语言教学大纲根据任务的难易程度安排任务的先后顺序。

G 任务难度取决于一些列因素。

H 任务能够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因而有利于促进语言学习。

第四节任务型语言教学的主要特点

特点主要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一通过完成任务来学习语言

二强调学习活动和学习材料的真实性

三学习活动以表达语音为主

四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而不是以教师为中心

五鼓励学生创造性的使用语言

六鼓励课堂教学活动之间的联系

第五节为什么要倡导任务型语言教学

优点:

一有利于解决传统语言教学中长期存在的问题

传统重语言结构轻语言功能,重语言形式轻语言的意义

二有利于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

改变传统填鸭式,学生变被动为主动

三有利于全面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

任务型语言教学涉及多种学习活动,知识技能,学习方式

四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真实的语言材料引入学习环境

五有利于实现个性化学习

强调过程,强调学习者个人经历

六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每个学生在活动中都参与,完成一定任务。

第二章任务的定义特征及类型

第一节任务的定义

一几种有代表性的定义

二广义的任务与狭义的任务

第二节任务的特征

一任务的主要特征

第三节任务的类型

一真实任务与学习型任务

真实任务:指接近或类似现实生活中的各种事情的任务。

学习型任务:与学习型相对,即课堂以外一般不会发生的一些事情。

举例:

拼图任务,信息沟通活动,解决问题的任务,决策任务,交流意见任务。二简单任务与复杂任务

简单任务的特征:

A 一般只有2-3个步骤

B 学习者获得的信息相对比较单一,要做的事情比较简单,具体

C 需要使用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相对比较单一

D 能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完成

复杂任务的特征:

A 一般有多个步骤

B 通常需要学习者以小组形式完成,有时需要分工协作

C 通常需要获得多种信息,而且需要对信息进行分析,处理

D 需要分步骤,分阶段完成若干件事情

E 可能涉及多种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

F 一般需要20-30分钟的时间,有的任务需要的时间更长。

三其它分类方法

(一)Willis 的分类

1 罗列

2 比较

3 解决问题

5 分享个人经历

(二)Pica等人的分类

1 拼图式任务

2 信息差任务

3 解决问题性任务

4 选择决定型任务

5 交换观点型任务

第三章任务型语言教学大纲及教材

第一节教学大纲概述

第二节任务型语言教学大纲

一任务的选择与安排

1 选主题考虑的3个因素

(1)主题熟悉程度:主题对学习者是熟悉还是陌生

(2)主题的趣味性:能否引起兴趣

(3)主题相关性:是否与学习者的日后的生活和工作有一定联系

2 主题安排的顺序:“由近及远”的原则,即以学习者为中心,与学习者本身关系密切的主题为“近主题”,与学习者本身关系不太密切或没有直接联系的主题为“远主题”。

二影响任务难度的因素

(1)任务本身的属性

(2)学习者的因素

(3)任务的实际操作过程

(一)与任务中所使用的材料有关的因素

1 材料类型:口语材料,视觉材料,文字材料

2 材料种语言的复杂程度:词汇,语法结构

3 认知复杂程度

(1)信息的类型:静态,动态,具体,抽象

(2)信息量的多少:

(3)信息的结构:信息严谨的认知程度低,反之。

4 语境依赖程度

5 信息的熟悉程度

(二)与任务操作过程有关的因素

1 意义协商的方式

2 任务要求

3 说话方式:对话式,独白式

(三)与认知过程有关的因素

交流信息任务

交流意见任务:想出来;说出来

推理型任务:根据已有经验或别人提供的信息来推理和判断。

(四)与任务结果有关的因素

1 任务结果的形式:语言结果任务与非语言结果任务

2 任务结果的范围:封闭式任务(指任务只有一个结果)与开放式任务(任务结果可以有多种结果)

3 话语形式

第三节任务型语言教材的特点

一以任务为核心来设计教材

二使用真实语言材料

三强调真实交际

第四节任务型语言教材举例

第四章任务的设计与评价

第一节设计任务时应考虑的因素

一目标

1 任务与目标之间的关系

2 简单任务与复杂任务的目标

二材料

1 必要材料与可选材料

2 材料的信息量

3 材料的难度

4 材料的分配与使用

三活动

1 要明确活动的目的

2 活动的繁简程度要适当

3 活动形式要灵活多样

4 活动要以表达意义为主

5 活动要具有挑战性

四学生的角色

学生角色的特点:

(1)

五教师的角色

1 教师不再是权威

2教师任然是语言输入者

3 教师是监控者

六其他因素

(1)

第二节设计任务的原则

(一)真实性原则

(二)目的性原则

(三)做事情的原则

(四)信息交流原则

(五)表达意义的原则

(六)结果原则

第三节设计任务的过程与方法

一确定任务的目标

二确定任务的类型

(一)简单任务与复杂任务

(二)真实任务与学习型任务

三选择或设计材料

四规划任务中的活动

五确定任务的操作程序

六调整任务难度

第四节如何评价任务

一评价任务的标准

二评价任务的方法

第五章任务型语言教学的实施第一节任务型语言教学的操作过程

一Willis的模式

三阶段

(一)任务前活动

1 介绍话题

2 激活语言

3 语言准备活动

4 准备活动

(二)任务链活动

1 做任务

2 准备报告任务结果

3 报告任务结果

(三)语言分析阶段活动

1

2

3

4

二Ellis的模式

(一)任务前阶段

1 教师引导学生完成一个类似任务

2 让学生听(看)一个示范性任务

3 准备活动

(二)任务中阶段

1 是否给学生限定时间

2 学生实施任务时是否可以参考其它材料

3 是否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提供动态的信息(三)任务后阶段

1 让学生重复任务

2 报告与反思

3 分析语言形式

第二节任务型语言教学案例

第三节实施任务型语言教学是应注意的问题

一如何处理学与用的关系

1

2

3

二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1 精心设计任务,使任务具有较强的吸引力

2 营造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

3 培养合作精神和责任感

4 创造适合学习的客观环境

三如何处理教师与学生的角色

四如何兼顾其他教学途径

第六章任务型语言教学中的评价

第一节基于任务的语言评价的意义

1 客观反应学习学习者晕哟个语言的能力

2 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平时教学和课程评价的协调和统一

3 有利于发挥评价的积极反作用

第二节基于任务的形成性评价

方法

1 根据每次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评价

注意:

(1)要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评价标准

(2)合理评价小组成员的成就

(3)不要过于强调语言的正确性和准确性

(4)课采用适当的方式让学生参与评价过程

2根据学习者的学习档案袋进行评价

3 采取学生自评的方式

注意:

1

2

3

第三节基于任务的终结性评价

一评价的内容

1 听的技能

2 说的技能

3 阅读技能

4 写的技能

5 语言知识的运用能力

二评价形式

(一)听力技能的评价形式

(二)口语能力的评价形式

(三)阅读技能的评价形式

(四)写的技能的评价形式

第七章任务举例

第八章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第一节可能存在的问题

一从语言的功能看任务型语言教学

二从语言学习的过程看任务型语言教学

第二节任务型语言教学的适用范围

一学习文化与任务型语言教学

二社会环境与任务型语言教学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