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三章 水、电解质代谢紊乱 参考答案

第三章 水、电解质代谢紊乱 参考答案

第三章 水、电解质代谢紊乱 参考答案
第三章 水、电解质代谢紊乱 参考答案

第三章 水、电解质代谢紊乱

【一、选择题

A型题

1.A 2.C 3.A 4.B 5.D 6.D 7.C 8.D 9.C 10.E 11.A 12.E 13.A 14.B 15.D 16.A 17.B 18.D 19.B 20.C 21.C 22.D 23.D 24.B 25.B 26.D 27.A 28.A 29.E 30.D 31.D 32.D 33.C 34.D 35.B 36.D 37.C 38.D 39.D 40.B 41.D 42.E

B型题

1.E 2.D 3.C 4.C 5.B 6.E 7.A 8.D 9.A 10.B 11.E 12.A 13.A 14.C 15.E 16.E 17.E 18.A 19.D 20.E 21.A 22.C 23.C 24.B 25.D 26.A 27.E

X型题

1.ABCD 2.ABCD 3.BCD 4.BCD 5.ABC 6.AC 7.ABC 8.BC 9.ABC 10.C 11.ABC 12.ABD 13.CD 14.BC 15.CD 16.BCD 17.BCD 18.ABCD 19.ABD 20.ACD 21.ACD

二、名词解释

1.低容量性高钠血症:为伴有细胞外液减少的高钠血症,其特征是失水多于失钠,血清钠浓度>150mmol/L,血浆渗透压>310mmol/L,又称高渗性脱水。

2.低容量性低钠血症:失钠多于失水,细胞外液渗透压低于280mOsm/L,血清钠浓度低于130mmol/L,又称低渗性脱水。

3.高容量性低钠血症:机体排水能力降低致低渗性液体在体内潴留,细胞内水过多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又称水中毒。

4.水肿:是过多液体在组织间隙或体腔中积聚的一种病理过程。

5.积水:体腔内过多液体的积聚称为积水,如心包积水,胸腔积水、腹腔积水等。

6.肾小球滤过分数:是指肾小球滤过率和肾血浆流量的比值,正常值约为19%,表示流经肾脏的血浆约有1/5由肾小球滤出到囊腔中。

7.凹陷性水肿:皮下水肿是全身或躯体局部水肿的重要体征。当皮下组织有过多的液体积聚时,皮肤肿胀、弹性差、皱纹变浅,用手指压按时可留有凹陷,称为凹陷性水肿,又称为显性水肿(frank edema)。

8.隐性水肿:在全身性水肿病人在出现凹陷之前已有组织液的增多,并可达原体重的10%,但增多的组织液与胶体网状物结合,组织间无游离水。因此将组织液增多但出现凹陷性水肿之前的状态称为隐性水肿。

9.高钾血症:指血清钾浓度大于5.5mmol/L。

10.低钾血症:指血清钾浓度低于3.5mmol/L。

11.缺钾:指细胞内钾和机体总钾量缺失。

12.超极化阻滞:低钾血症时[K+]e减小,按照Nernst方程,E m≈59.5lg [K+]e/[K+]i,E m负值增大,即出现超极化,使E m至E t间的距离加大,兴奋性降低,被称为超极化阻滞。 13.去极化阻滞:高钾血症时,细胞内外的K+浓度差变小,按Nernst方程,静息膜电位负值变小,与阈电位的差距缩小,兴奋性升高。但当静息膜电位达到-55至-60mv时,快Na+ 通道失活,兴奋性反下降,被称为“去极化阻滞”。

14.高镁血症:指血清镁浓度高于1.25 mmol/L。

15. 低镁血症:指血清镁浓度低于0.75 mmol/L。

16. 钙火花:偶联于横小管和肌浆网的ryanodine受体钙通道同时开放,产生局部游离钙浓

度升高称为“钙火花”,它是引发钙振荡和钙波的位点和心肌细胞兴奋-收缩偶联的基础。17.高钙血症:是指血清蛋白浓度正常时,血清钙浓度高于2.75 mmol/L。

18.低钙血症:是指血清蛋白浓度正常时,血清钙浓度低于2.2 mmol/L。

19.高磷血症:是指成人血清磷浓度>1.61 mmol/L, 儿童>1.9 mmol/L。

20.低磷血症:是指血清磷浓度<0.8 mmol/L。

三、填空题

1.60%,5%

2.Na+,Cl-,K+,140mmol/L

3.2500ml,500ml

4.远曲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细胞,增加钠的重吸收

5.下丘脑视上核和室旁核,远曲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细胞,增加对水的重吸收

6.蛋白质

7.低容量性

8.过多的液体在组织间隙或体腔中积聚

9.白蛋白

10.有效流体静压减去有效胶体渗透压,毛细血管流体静压与组织间液流体静压之差 11.肺,低压,低阻,高流量

12.肾小球-肾小管失平衡

13.水肿液比重高于1.018,蛋白质含量达3g%~5g%,可见多数白细胞

14.组织间液的胶体渗透压增高

15.血清钾浓度低于3.5mmol/L,细胞内钾和机体总钾量缺失

16.血清钾浓度大于5.5mmol/L。

17.胰岛素,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

18.远曲小管,集合管

19.对ADH的反应性下降,浓缩功能障碍

20.引起严重的心律紊乱

21.维持酶的活性,维持可兴奋细胞的兴奋性,维持细胞的遗传稳定性

22. 肾脏排镁减少,细胞内镁转移到细胞外液,入含镁溶液过多过快

23. 动员骨钙(激活骨组织各种细胞),促进肾脏排磷保钙,促进肠钙吸收

24. 维生素D代谢障碍,甲状旁腺功能减退,慢性肾功能衰竭,急性胰腺炎,低镁血症

四、问答题

1.低容量性低钠血症易引起失液性休克,因为:①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无口渴感,饮水减少;②抗利尿激素(ADH)反射性分泌减少,尿量无明显减少;③细胞外液向细胞内液转移,细胞外液进一步减少。

2.①大量消化液丢失,只补水或葡萄糖;②大汗、烧伤、只补水;③肾性失钠。

3.正常人钠、水的摄人量和排出量处于动态平衡,从而保持了体液量的相对恒定。这一动态平衡主要通过肾脏排泄功能来实现。正常时肾小球的滤过率(GFR)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之间保持着动态平衡,称之为球-管平衡,当某些致病因素导致球-管平衡失调时,便会

造成钠、水潴留,所以,球-管平衡失调是钠、水潴留的基本机制。常见于下列情况:

①GFR下降;②肾小管重吸收钠、水增多;③肾血流的重分布。

4.引起肾小球滤过率下降的常见原因有;①广泛的肾小球病变,如急性肾小球、肾炎时,炎性渗出物和内皮细胞肿胀或慢性肾小球肾炎肾单位严重破坏时,肾小球滤过面积明显减小;②有效循环血量明显减少,如充血性心力衰竭、肾病综合征等使有效循环血量减少,肾血流量下降,以及继发于此的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兴奋,使入球小动脉收缩,肾血流量进一步减少,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而发生水肿。

5.肾小管重吸收钠、水增多能引起球-管平衡失调,这是全身性水肿时钠、水潴留的重要发病环节。肾小管对钠、水重吸收功能增强的因素有:①醛固酮和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促进了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钠、水的重吸收,是引起钠、水潴留的重要因素;②肾小球滤过分数升高使近曲小管重吸收钠、水增加;③利钠激素分泌减少,对醛固酮和抗利尿激素释放的抑制作用减弱,则近曲小管对钠水的重吸收增多;④肾内血流重分布使皮质肾单位的血流明显减少,髓旁肾单位血流量明显增多,于是,肾脏对钠水的重吸收增强。

以上因素导致钠水潴留。

6.正常情况下,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内胶体渗透压和流体静压的高低决定了近曲小管的重吸收功能。充血性心力衰竭或肾病综合征时,肾血流量随有效循环血量的减少而下降,肾血管收缩,由于出球小动脉收缩比入球小动脉明显,GFR相对增加,肾小球滤过分数增高(可达32%),使血浆中非胶体成分滤出量相对增多。故通过肾小球后的原尿,使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内胶体渗透压升高,流体静压降低。于是,近曲小管对钠、水的重吸收增加。导致钠、水潴留。

7.正常时,毛细血管壁仅允许微量蛋白质滤出,因而在毛细血管内外形成了很大的胶体渗透压梯度。一些致病因素使毛细血管壁受损时,不仅可直接导致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高,而且可通过间接作用使炎症介质释放增多,进一步引起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大部分与炎症有关,包括感染、烧伤、创伤、冻伤、化学损伤、放射性损伤以及昆虫咬伤等;

缺氧和酸中毒也能使内皮细胞间粘多糖变性、分解,微血管壁受损。组胺、激肽等炎症介质引起微血管壁的通透性增高。其结果是,大量血浆蛋白进入组织间隙,毛细血管静脉端和微静脉内的胶体渗透压下降,组织间液的胶体渗透压升高,促使溶质及水分的滤出,引起水肿。

8.引起血浆白蛋白含量下降的原因有:①蛋白质合成障碍,见于肝硬变或严重的营养不良;

②蛋白质丧失过多,见于肾病综合征时大量蛋白质从尿中丧失;⑧蛋白质分解代谢增强,

见于慢性消耗性疾病,如慢性感染、恶性肿瘤等;④蛋白质摄人不足,见于严重营养不良及胃肠道吸收功能降低。

9.ANP的作用:①抑制近曲小管重吸收钠,使尿钠与尿量增加;②循环ANP作用于肾上腺皮质球状带,可抑制醛固酮的分泌。对其作用机制的研究认为,循环ANP到达靶器官与受体结合,可能通过cGMP而发挥利钠、利尿和扩血管的作用。所以,当循环血容量明显减少时,ANP分泌减少,近曲小管对钠水重吸收增加,成为水肿发生中不可忽视的原因。

10.血管内外的液体交换维持着组织液的生成与回流的平衡。影响血管内外液体交换的因素主要有:①毛细血管流体静压和组织间液胶体渗透压,是促使液体滤出毛细血管的力量;

②血浆胶体渗透压和组织间液流体静压,是促使液体回流至毛细血管的力量;③淋巴回

流的作用。在病理情况下,当上述一个或两个以上因素同时或相继失调,影响了这一动态平衡,使组织液的生成大于回流,就会引起组织间隙内液体增多而发生水肿。

组织液生成增加主要见于下列几种情况:①毛细血管流体静压增高,常见原因是静脉压增高;②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主要见于一些引起血浆白蛋白含量降低的疾病,如肝硬变、肾病综合征、慢性消耗性疾病、恶性肿瘤等;⑧微血管壁的通透性增高,血浆蛋白大量滤出,使组织间液胶体渗透压上升,促使溶质和水分滤出,常见于各种炎症;

④淋巴回流受阻,常见于恶性肿瘤细胞侵入并阻塞淋巴管、丝虫病等,使含蛋白的水肿

液在组织间隙积聚,形成淋巴性水肿。

11.低钾血症引起心肌电生理特性的变化为心肌兴奋性升高,传导性下降,自律性升高。

[K+]e明显降低时,心肌细胞膜对K+的通透性降低,K+随化学浓度差移向胞外的力受膜的阻挡,达到电化学平衡所需的电位差相应减小,即静息膜电位的绝对值减小(|Em|↓),与阈电位(Et)的差距减小,则兴奋性升高。|Em|降低,使O相去极化速度降低,则传导性下降。膜对钾的通透性下降,动作电位第4期钾外流减小,形成相对的Na+内向电流增大,自动除极化速度加快,自律性升高。

12.低钾血症时出现超极化阻滞,其机制根椐Nernst方程, E m≈59.5lg [K+]e/[K+]I,[K+]e减小,

E m负值增大,E m至E t间的距离加大,兴奋性降低。轻者肌无力,重者肌麻痹,被称为超

极化阻滞。

高钾血症时出现去极化阻滞,高钾血症使细胞内外的K+浓度差变小,按Nernst方程,静息膜电位负值变小,与阈电位的差距缩小,兴奋性升高。但当静息膜电位达到-55至-60mv时,快Na+通道失活,兴奋性反下降,被称为“去极化阻滞”。

13.肾排钾的过程可大致分为三个部分,肾小球的滤过;近曲小管和髓袢对钾的重吸收;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钾排泄的调节。肾小球滤过和近曲小管、髓袢的重吸收无主动调节功能。远曲小管和集合管根据机体的钾平衡状态,即可向小管液中分泌排出钾,也可重吸收小管液中的钾维持体钾的平衡。

远曲小管和集合管的钾排泌由该段小管上皮的主细胞完成。主细胞基底膜面的钠泵将Na+泵入小管间液,而将小管间液的K+泵入主细胞内,由此形成的主细胞内K+浓度升高驱使K+被动弥散入小管腔中。主细胞的管腔面胞膜对K+具有高度的通透性。影响主细胞钾分泌的因素通过以下三个方面调节钾的分泌:影响主细胞基底膜面的钠泵活性;影响管腔面胞膜对K+的通透性;改变从血到小管腔的钾的电化学梯度。

在摄钾量明显不足的情况下,远曲小管和集合管显示对钾的净吸收。主要由集合管的闰细胞执行。闰细胞的管腔面分布有H+-K+-ATP酶,向小管腔中泌H+ 而重吸收K+。

14.糖尿病患者易发生低镁血症是由于:①糖尿病患者常因过量或长期应用胰岛素,使细胞外液镁移入细胞内;②糖尿病患者常发生酮症酸中毒,酸中毒能明显妨碍肾小管对镁的重吸收;③高血糖产生的渗透性利尿,也与低镁血症的发生有关。

15.低镁血症导致血压升高的机制是:①低镁血症时具有缩血管活性的内皮素、儿茶酚胺产生增加,扩张血管的前列环素等产生减少;②出现胰岛素抵抗和氧化应激增强,离子

泵失灵,使细胞内钠、钙增加,钾减少;③内皮细胞通透性增大,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和重构,血管中层增厚、僵硬。上述功能和结构的改变,导致外周阻力增大。

低镁血症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①低镁血症可导致内皮功能紊乱,使NF-kB、粘附分子(如VCAM)、细胞因子(如MCP-1)、生长因子、血管活性介质、凝集蛋白产生增加;②内皮氧化电位增大,低密度脂蛋白氧化(Ox-LDL)修饰增强;③单核细胞趋化、迁移至动脉壁,摄取Ox-LDL,并释放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和白细胞介素-1等促进炎症,这些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

16.镁离子是许多酶系统必要的辅助因子,其浓度降低常影响有关酶的活性。①低镁血症时,靶器官-甲状旁腺细胞中腺苷酸环化酶活性降低,分泌PTH减少,使肾脏重吸收钙和骨骼的钙动员减少,导致低钙血症;②低镁血症时,Na+-K+-ATP酶失活,肾脏的保钾作用减弱(肾小管重吸收K+减少),尿排钾过多,导致低钾血症。

17.低镁血症可导致心肌兴奋性和自律性增高而引起心律失常,其可能机制有:①镁缺失时钠泵失灵,导致心肌细胞静息电位负值显著变小和相对除极化,心肌兴奋性升高;②镁对心肌快反应自律细胞(浦肯野氏细胞)的背景钠内流有阻断作用,其浓度降低必然导致钠内流加快,自动去极化加速;③血清Mg2+降低常导致低钾血症,心肌细胞膜对K+电导变小,钾离子外流减少,使心肌细胞膜静息膜电位负值明显变小,导致心肌兴奋性升高和自律性升高。

18.肾脏排镁过多常见于:①大量使用利尿药:速尿、利尿酸等利尿剂使肾小管对镁的重吸收减少;②肾脏疾病:急性肾小管坏死、慢性肾盂肾炎、肾小管酸中毒等因肾小管功能受损和渗透性利尿,导致镁从肾脏排出过多;③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血糖渗透性利尿和酸中毒干扰肾小管对镁的重吸收;④高钙血症: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维生素D中毒时,因为钙与镁在肾小管重吸收过程中有竞争作用;⑤甲状旁腺功能低下:PTH可促进肾小管对镁的重吸收;⑥酗酒:酒精可抑制肾小管对镁的重吸收。这些原因都可通过肾脏排镁过多而导致低镁血症。

19.三种激素对钙磷代谢的调节作用:

激素肠钙吸收溶骨作用成骨作用肾排钙肾排磷血钙血磷PTH ↑↑↑↓↓↑↑↓CT ↓(生理剂量) ↓↑↑↑↓↓1,25-(OH)2-D3↑↑↑↑↓↓↑↑

(↑升高;↑↑显著升高;↓降低)

水和电解质代谢紊乱习题

第三章水和电解质代谢紊乱 1.体液是指 A.细胞外液体及溶解在其中的物质 B.体内的水与溶解在其中的物质 C.体内的水与溶解在其中的无机盐 D.体内的水与溶解在其中的蛋白质 E.细胞内液体及溶解在其中的物质 2.电解质是指 A.体液中的各种无机盐 B.细胞外液中的各种无机盐 C.细胞内液中的各种无机盐 D.一些低分子有机物以离子状态溶于体液中 E.体液中的各种无机盐和一些低分子有机物以离子状态溶于体液中 3.正常成年男性体液含量约占体重的

A.40% B.50% C.40%-50% D.60% E.70% 4.细胞内外液的含量 A.是固定不变的 B.是处于 不平衡状态的 C.主要由动脉血压变化来决定其动态平衡 D.主要由细胞膜两侧渗透压决定其动态平 衡 E.主要由肾排出尿量的多少决定其动态平 衡 5.关于胃肠道分泌液中电解质浓度的下列 说法中,哪项是错误的 A.胃液中H+是最主要阳离子 B.胃 液中HCO3-是最主要阴离子 C.肠液中Na+是最主要阳离子 D.胃 肠道各种消化液中含K+量高于血清

E. 胃肠道各种消化液中含K+量与血清中K+大致相等 6.血浆中含量最多的阳离子是 A.Na+ B.K+ C.Mg2+ D.Ca2+ E .H+ 7.血浆中含量最多的阴离子是 A.HCO3- B.HPO42- C.SO42- D.Cl- E.蛋白质阴离子 8.组织间液和血浆所含溶质的主要差别是 A.Na+ B.K+ C.有机酸 D.蛋白质 E.尿素 9.决定细胞外液渗透压的主要因素是 A.蛋白质 B.球蛋白 C.K+ D.Na+ E.Ca2+ 10.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的渗透压是 A.细胞内液大于细胞外液 B.细

第三章水、电解质代谢紊乱

第三章水、电解质代谢紊乱 (一)名词解释 1.低渗性脱水(Hypotonic dehydration): 2.高渗性脱水(Hypertonic dehydration): 3.水肿(Edema): 4.积水(Hydrops): 5.低钾血症(Hypokalemia): 6.高钾血症(Hyperkalemia): 7.反常性酸性尿 (Paradoxial acidic urine) : 8.反常性碱性尿 (Paradoxial alkaline urine) : (二)填空 1.失水多于失钠,细胞外液渗透压①,称为②性脱水。 2.高渗性脱水早期不易发生休克的机制在于:①,②, ③。 3.低渗性脱水时的主要部位是:①,对病人的主要威胁是②。 4.高渗性脱水,失水①失钠;低渗性脱水,失水②失钠。 5.低渗性脱水如果单纯补充水分,其严重后果可产生①。 6.成人体液总量占体重的①,其中细胞内液约占体重②,细胞外液约占体重的③。 7.低渗性脱水早期发生休克的机制在于:①,②,③。 8.低渗性脱水时,细胞内液①,细胞外液②;高渗性脱水时,细胞内液③,细胞外液④;等渗性脱水时,细胞内液⑤;细胞外液⑥。 9.水肿发生的基本机制为①,②。 10.常见的全身性水肿有:①,②,③。 11.组织液生成大于回流的机制有:①,②,③,④。 12.体内钠水潴留的机制为①,②。 13.过多的液体在①或②中积聚,称水肿。 14.右心衰竭引起①水肿,左心衰竭引起②水肿。 15.正常人体组织液总量相对恒定主要依靠①内外和②内外的液体交换的平衡。 16.血浆胶体渗透压主要取决于血浆的含量。 17.高钾血症时心肌的兴奋性①,自律性②,传导性③, 和收缩性④。 18.低钾血症时心肌的兴奋性①,自律性②,传导性③, 和收缩性④。 19.正常血清钾浓度为① mmol/L,低钾血症时,血清钾浓度低于② mmol/L,而高钾血症时血清钾浓度则高于③ mmol/L。 20.钾代谢紊乱时典型心电图改变是:低钾血症时T波①,而高钾血症时T 波则②。 21.急性高钾血症时心肌的①性先增高后降低。 22.低钾血症可使骨骼肌兴奋性①,严重可发生呼吸肌②而死亡。 (三)多选题

水_电解质代谢与运动

收稿日期:2006203202 作者简介:李振斌(1950—),男,山西太谷人,陕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院长,教授,主要从事田径教学与训练的研究。  第21卷第3期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 Vol .21No .3 2006年9月Journal of Physical Education Institute of Shanxi Nor mal University Spet .2006 水、电解质代谢与运动 李振斌,林松 (陕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陕西西安710062) 摘 要: 运动过程中,由于水和电解质代谢的丢失,常影响到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使运动能力下降,进而影响到运动成绩。文章就水和电解质代谢与运动的关系及运动前、中、后适量地补液予以综述,以期为运动中补液提供理论依据。关键词: 运动;水;电解质;补液 中图分类号:G80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8571(2006)03-0120-03 在长时间的运动过程中,机体会大量出汗,汗液的产生和蒸发有利于释放肌肉收缩产生的热量,但伴随着水和电解质的丢失,机体正常的生理机能也会受到影响,从而导致运动能力下降。而运动中合理补液,对保持体液平衡,提高运动能力,延缓疲劳的产生具有重要意义。 1 运动与水 1.1 水与机体代谢 水是维持生命的必须物质,作为营养素,在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方面,其重要性仅次于氧气。溶解于水中的各种电解质,不仅可以作为身体的构成成分,更重要的是其参与机体的诸多生理、生化代谢反应。概括来说,水具有组成细胞、排泄废物、保护组织、传输营养物质及气体、维持血液容积和调节体温等功能 [1] 。人体内的水必需保持出入量的平 衡:在正常情况下,人体内水的调节主要是通过饮水及排液来进行的;而在运动状态中,排汗会引起了水的大量流失,因而必须通过合理补液才能达到平衡。 1.2 运动与水 1.2.1 运动前的水合作用 运动前的水合过程,不仅是为下一次运动做准备,同时也是对上一次运动亏空的补偿过程。人体运动时通过大量排汗来调节体温,汗液丢失量可超过30g ?m in -1,而排出的汗液来自体内的水分,水的大量丢失就会使机体出现低血容量、高渗透压等情况。运动前的水合过程就是使运动造成的低血容量、高渗透压状态恢复正常水平。运动前补水不充分,机体在已有的低血容量、高渗透压状态下参加运动,会严重影响散热能力,使体温迅速升高。研究发现,机体中心温度上升越快,心血管系统压力就越大,循环血量、心搏量下降也越快,从而导致运动能力的下降。运动发汗会明显的使血 浆量、总血量及分布到活跃的肌肉组织的水分及营养减少,对运动成绩的影响也较大[2]。 1.2.2 运动中水的变化 在运动和训练中,体内新陈代谢可比安静时代谢增加5~15倍来支持骨骼肌的收缩。而机体内能源物质燃烧时所释放的能量,只有25%转化为机械能,余下的75%转化为热能积蓄在体内,机体为使体温不致过度升高,必须强化散热机制。出汗是机体在运动时保持低温的主要机制,对于加大热量的散发,限制体温的上升是非常有效的。但汗液的丢失,导致循环血量的不断下降,反而影响体温调节功能。研究表明,一般人每日出汗0.5L 左右,但跑步1h 左右的出汗量达到此量的2~3倍[3]。人体若进行较长时间的剧烈运动,机体的耗氧量显著增加,而糖、脂肪、蛋白质三种能源物质经过燃烧被氧化分解成CO 2和H 2O,从而使体内代谢水增加[1]。但是,代谢水的增加量远不能补偿运动时水分的丢失。因为在氧化分解能源物质的同时,释放出大量的热,必然使体温迅速升高,而要保持体温的相对稳定,就不能破坏产热和散热之间的动态平衡,此时只能通过增大排汗量来维持这个动态平衡,保持正常体温。运动实践证明,运动时的排汗率同其运动强度呈正比,一次大强度、大运动量的运动失水量可高达2~7L [4]。Costil [5]等人通过对运动训练而导致运动员失水的研究发现,轻度脱水时,水的丢失主要来自于细胞的外部空间,而随着脱水程度的增加,细胞内失水量所占的比例也逐渐增大。因此在有任何大肌肉群参与收缩活动的体育运动中,只要达到一定强度和较长的运动时间均有体内水分的丢失,并且其丢失量与运动时的环境温度、运动强度和运动时间呈正比关系。 2 运动与电解质 在高温环境和产热大幅度增加的情况下,随着机体排汗

水和电解质代谢紊乱:选择题

A型题 1.体液是指 A.细胞外液体及溶解在其中的物质 B.体内的水与溶解在其中的物质 C.体内的水与溶解在其中的无机盐 D.体内的水与溶解在其中的蛋白质 E.细胞内液体及溶解在其中的物质 2.电解质是指 A.体液中的各种无机盐 B.细胞外液中的各种无机盐 C.细胞内液中的各种无机盐 D.一些低分子有机物以离子状态溶于体液中 E.体液中的各种无机盐和一些低分子有机物以离子状态溶于体液中 3.正常成年男性体液含量约占体重的 A.40% B.50% C.40%-50% D.60% E.70% 4.细胞内外液的含量 A.是固定不变的 B.是处于不平衡状态的 C.主要由动脉血压变化来决定其动态平衡 D.主要由细胞膜两侧渗透压决定其动态平衡 E.主要由肾排出尿量的多少决定其动态平衡 5.关于胃肠道分泌液中电解质浓度的下列说法中,哪项是错误的 A.胃液中H+是最主要阳离子 B.胃液中HCO3-是最主要阴离子 C.肠液中Na+是最主要阳离子 D.胃肠道各种消化液中含K+量高于或与血清中K+大致相等 6.血浆中含量最多的阳离子是 A.Na+ B.K+ C.Mg2+ D.Ca2+ A.H+ 7.血浆中含量最多的阴离子是 A.HCO3- B.HPO42- C.SO42- D.Cl- E.蛋白质阴离子 8.组织间液和血浆所含溶质的主要差别是 A.Na+ B.K+ C.有机酸 D.蛋白质 E.尿素 9.决定细胞外液渗透压的主要因素是 A.蛋白质 B.球蛋白 C.K+ D.Na+ E.Ca2+ 10.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的渗透压是 A.细胞内液大于细胞外液 B.细胞外液大于细胞内液 C.血浆大于细胞内液 D.基本相等 E.组织间液小于细胞内液 11.高渗性脱水是指 A.失水>失钠,细胞外液渗透压>310mmol/L[310mOsm/(Kg.H2O)],血清>145mmol/L的脱水 B.失水>失钠,细胞外液渗透压>280mml/L[280mOsm/(kg.H20)].血清钠>135mml/L的脱水 C.失钠>失水,细胞外液渗透压<310mml/L[310mOsm/(kg.H2O)],血清钠<135mmol/L的脱水 D.失钠>失水,细胞外液渗透压<280mml/L[280mOsm/(kg.H2O)],血清钠,<145mmol/L的脱水 E.失钠<失水,细胞外液渗透压=280mmol/L[280mOsm/(kg.H2O)],血清钠=135mmol/L的脱水 12.高渗性脱水患者尿量减少的主要机制 A.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刺激下丘脑渴中枢 B.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刺激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 C.肾血流减少 D.细胞内液减少 E.细胞外液减少 13.脱水热产生的原因是 A.散热减少 B.产热增加 C.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 D.体温调节中枢调定点上移 E.产热增加和散热减少 14.患者口渴,尿少,尿中钠高,血清钠>145mml/L,其水与电解质平衡紊乱的类型是 A.等渗性脱水 B.水中毒 C.高渗性脱水 D.水肿 E.低渗性脱水

水、电解质代谢紊乱相关试题(1)

第三章水、电解质代谢紊乱 第一节水钠代谢紊乱 【A型题】 1.细胞内外液成分不同,它们之间渗透压的关系是() A.细胞内高于细胞外 B.细胞内低于细胞外 C.血浆低于组织间液 D.组织间液低于细胞内液 E.细胞内外液基本相等 2.机体的内环境是指() A.细胞内液 B.细胞外液 C.穿细胞液 D.血浆 E.淋巴液 3.细胞内液中含量最多的阳离子是() A.K+ B.Mg2+ C.Ca2+

D.Na+ E.Fe2+ 4.机体通过下述哪项的移动来维持细胞内外渗透压的平衡() A.Na+ B.葡萄糖 C.K+ D.水 E.蛋白质 5.低容量性的低钠血症特征是() A.失水多于失钠 B.血清钠浓度<130mmol/L C.血浆渗透压<310mmol/L D.伴有或不伴有细胞外液量减少 E.细胞内液量减少 6.决定脱水类型的因素为() A.体液总量 B.细胞内液渗透压 C.细胞外液渗透压 D.血浆胶体渗透压 E.组织间液胶体渗透压 7.正常机体内水和电解质的动态平衡主要通过下列哪项来调节() A.神经系统 B.血浆渗透压 C.胃肠道 D.神经内分泌系统 E.内分泌系统 8.何种类型的水与电解质失衡最易发生外周循环衰竭() A.低容量性高钠血症 B.低容量性低钠血症

C.等渗性脱水 D.高容量性低钠血症 E.水肿 9.调节钠水平衡的主要器官是() A.皮肤 B.肺 C.胃肠 D.肾 E.汗腺 10.低容量性低钠血症最主要的原因是() A.长期连续使用高效利尿剂 B.醛固酮分泌不足 C.肾小管酸中毒 D.消化道大量失液 E.大量失液后处理不当 11.最易发生脱水热的水与电解质紊乱类型是() A.低容量性高钠血症 B.低容量性低钠血症 C.等渗性脱水 D.水肿 E.高容量性低钠血症 12.低容量性低钠血症体液丢失最严重的部位是() A.细胞内液 B.组织间液 C.血浆 D.淋巴液 E.第三间隙液 13.低渗性脱水的突出特点是() A.明显口渴

水电解质代谢紊乱习题

水电解质代谢紊乱习题库1.正常成人的体液总量约占体重的 A.40%B.50% C.60%D.70% E.80% 2.正常成人血浆约占体重的 A.4%B.5% C.6%D.7% E.8% 3.内环境是指: A.细胞外液B.细胞内液 C.穿细胞液D.体液 E.血浆 4.血浆中最多的阳离子是: A.Na+B.K+ C.Ca2+D.Mg2+ E.Fe2+ 5.细胞内液中最主要的阳离子是: A.Na+B.K+ C.Ca2+D.Mg2+ E.Fe2+ 6.正常机体水、电解质的动态平衡主要是通过什么作用来调节的?

A.神经系统B.内分泌系统 C.神经-内分泌系统D.肾、肺 E.胃肠道 7.以下何种情况可能使机体ADH分泌增多: A.饮水过多B.低渗性脱水早期 C.摄入NaCl过少D.严重呕吐腹泻所致休克早期E.以上都不可能 8.低渗性脱水时体液减少 A.以血浆部分最明显B.以细胞内液部分最明显C.以组织间液部分最明显D.细胞内外液都明显减少E.以上都不对 9.下述情况何种易引起高渗性脱水 A.小儿消化不良、腹泻尚能饮水B.用速尿大量利尿时C.用输注甘露醇利尿时D.沙漠迷路,水源断绝时E.以上都不对 10.高渗性脱水时,体液最明显减少的部位是 A.细胞内液B.细胞间液 C.血浆D.各部体液都明显减少 E.以上都不对 11.高钠血症是指血清钠浓度高于 A.130mmol/LB.135mmol/L C.140mmol/LD.150mmol/L

E.160mmol/L 12.低容量性低钠血症也称为 A.高渗性脱水B.等渗性脱水 C.低渗性脱水D.原发性脱水 E.水中毒 13.低渗性脱水的特点不包括 A.失Na+>失水B.血清Na+浓度<130mmol/L C.血浆渗透压<280mmol/LD.细胞外液量减少 E.细胞内液量增加 14.低渗性脱水的婴儿皮肤弹性降低、眼窝凹陷、囟门下陷主要是由于 A.血容量减少B.细胞内液量减少 C.细胞外液量减少D.组织间液量减少 E.淋巴液减少 15.昏迷病人最易出现的脱水类型是 A.高渗性脱水B.等渗性脱水 C.低渗性脱水D.等容量性低钠血症 E.等容量性高钠血症 16.下列有关低容量性低钠血症对机体的影响,哪项是不正确的 A.细胞外液减少,易发生休克B.早期无口渴感 C.早期便有ADH分泌增多,晚期ADH分泌减少D.有明显失水体征 E.肾外因素所致失钠者,尿Na+含量高;肾性因素所致失钠者,尿Na+含量减少

水、电解质代谢紊乱试题

第二章水、电解质代谢紊乱 【知识结构提要】 特点:失水>失钠、[Na+]>150mmol/L、渗透压>310mmol/ L 高渗性脱水原因:饮水不足、失水过多(经肾脏、胃肠道、皮肤、肺) 对机体影响:细胞外高渗、细胞内脱水、口渴、脱水热 防治原则:防治原发病、补充水分及适量的含钠溶液 特点:失水<失钠、[Na+]<130mmol/L、渗透压<280mmol/L 脱水低渗性脱水原因:体液(消化液)大量丢失只补水忽略补盐、经肾失Na+ 对机体影响:细胞外液明显减少易休克、细胞水肿、失水征 防治原则:防治原发病、补充高渗液 概念:水与钠等比例丢失、细胞外液[Na+]和渗透压正常 等渗性脱水原因:等渗液大量丢失(严重呕吐、腹泻、大面积烧伤等) 对机体的影响:细胞外液减少、可转化为高渗或低渗性脱水 防治原则:防治原发病、补充等渗液 原因:肾排水功能降低、抗利尿激素分泌过多 水钠代谢紊乱水中毒对机体的影响:细胞内外容量增多呈低渗状态、血液稀释 防治原则:防治原发病、限制水入量、利尿 按分布范围:分全身性水肿和局部性水肿 分类按原因:分肾性、肝性、心性、营养不良性、淋巴性、炎性水肿 按部位:分肺水肿、脑水肿、皮下水肿等 毛细血管流体静压升高:淤血 组织液生成>回流血浆胶体渗压降低:蛋白摄入减少、丢失过多等 微血管壁通透性增加:感染、缺氧、中毒等 机制淋巴回流受阻:丝虫病、肿瘤等 水肿肾小球滤过率降低:滤过总面积减少、肾血流量减少 钠水潴留RAA系统活性增高 抗利尿激素释放增多 肾小管重吸收钠水增多肾血流重新分布 利钠激素分泌减少 肾小球滤过分数增加

心性水肿:由右心衰竭引起的全身性水肿,始发于身体低垂部位 肺水肿:过多的体液积聚于肺组织内,始发于肺间质 常见类型脑水肿:脑细胞、间质及脑室液体含量增多使脑容积增大 肾性水肿:见于肾小球肾炎,始发于组织疏松的眼睑 肝性水肿:见于肝硬化晚期,始发于腹腔 概念:血清钾含量低于3.5mmol/L 原因:钾摄入不足、钾丢失过多、钾在体内分布出现异常 神经肌肉兴奋性降低 低钾血症对机体影响心肌兴奋性、自律性增加、传导性降低、收缩性先高后低 肾脏:肾浓缩功能降低,多尿、低比重尿 酸碱平衡:代谢性碱中毒 钾代谢紊乱补钾原则:多用口服;见尿给钾小量慢速输入;补钾须持续一段时间 概念:血清钾含量高于5.5mmol/L 原因:肾排钾减少、细胞内钾释出、钾摄入过多 高钾血症对机体影响:致死性心律失常;刺痛、感觉异常及肌无力;代酸。 紧急处理原则:对抗高K+的毒性;促进K+移入细胞;加速K+排出 【目的要求】 1.掌握脱水、水中毒、水肿、低钾血症、高钾血症的概念。 2.掌握脱水的类型、原因、对机体的影响。 3. 掌握水肿的发生机制。 4.熟悉低钾血症、高钾血症的原因和对机体的影响。 5. 熟悉脑水肿、心源性水肿的发生机制。 6. 了解各型脱水、低钾血症、高钾血症的防治原则和水肿对机体的影响。 【自测题】 一、名词解释 1.脱水2.低渗性脱水3.高渗性脱水4.等渗性脱水5.水中毒6.低钾血症 7.高钾血症8.反常性酸性尿9.水肿10.积水11.心性水肿12.肾性水肿13.肺水肿 二、填空题 1.高渗性脱水时细胞内、外液均减少,但以减少为主。 2.低渗性脱水时体液丢失以为主,临床上易发生。 3.等渗性脱水时,未经及时处理,可转变为性脱水,如只给病人补水而未补盐,则可转变为性脱水。 4.急性低钾血症心肌电生理变化特点:自律性、兴奋性、传导性、心肌收缩性。 5.低钾血症时引起的酸碱平衡紊乱是由于细胞内K+外移,细胞外________转入细胞内,从而导致_____________中毒。 6.高钾血症时引起的酸碱平衡紊乱是由于细胞内H+外移,细胞外K+转入细胞内,使尿液的pH 呈、而细胞外液出现中毒。 7.水肿发生的两大基本机制是:和 8.引起体内、外体液交换失平衡主要与肾脏的急剧降低和对 的重吸收明显增高有关。

水电解质代谢紊乱习题

第三章水、电解质代紊乱 【复习题】 一、选择题 A型题 1.高热患者易发生( ) A.低容量性高钠血症 B.低容量性低钠血症 C.等渗性脱水 D.高容量性低钠血症 E.细胞外液显著丢失 2.低容量性低钠血症对机体最主要的影响是( ) A.酸中毒 B.氮质血症 C.循环衰竭 D.脑出血 E.神经系统功能障碍 3.下列哪一类水电解质失衡最容易发生休克( ) A.低容量性低钠血症 B.低容量性高钠血症 C.等渗性脱水D.高容量性低钠血症 E.低钾血症 4.低容量性低钠血症时体液丢失的特点是( ) A.细胞液和外液均明显丢失 B.细胞液无丢失仅丢失细胞外液 C.细胞液丢失,细胞外液无丢失 D.血浆丢失,但组织间液无丢失 E.血浆和细胞液明显丢失 5.高容量性低钠血症的特征是( ) A.组织间液增多 B.血容量急剧增加 C.细胞外液增多 D.过多的低渗性液体潴留,造成细胞液和细胞外液均增多 E.过多的液体积聚于体腔 6.低容量性高钠血症脱水的主要部位是( ) A.体腔 B.细胞间液 C.血液 D.细胞液 E.淋巴液. 7.水肿首先出现于身体低垂部,可能是( ) A.肾炎性水肿 B.肾病性水肿 C.心性水肿 D.肝性水肿 E.肺水肿 8.易引起肺水肿的病因是( ) A.肺心病 B.肺梗塞 C.肺气肿 D.二尖瓣狭窄 E.三尖瓣狭窄 9.区分渗出液和漏出液的最主要依据是( ) A.晶体成分 B.细胞数目 C.蛋白含量 D.酸硷度 E.比重 10.水肿时产生钠水潴留的基本机制是( )

A.毛细血管有效流体静压增加 B.有效胶体渗透压下降 C.淋巴回流障碍 D.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升高 E.肾小球-肾小管失平衡 11.细胞外液渗透压至少有多少变动才会影响体抗利尿激素(ADH)释放( ) A.1%~2% B.3%~4% C.5%~6% D.7%~8% E.9%~10% 12.临床上对伴有低容量性的低钠血症原则上给予( ) A.高渗氯化钠溶液 B.10%葡萄糖液 C.低渗氯化钠溶液 D.50%葡萄糖液 E.等渗氯化钠溶液 13.尿崩症患者易出现( ) A.低容量性高钠血症 B.低容量性低钠血症 C.等渗性脱水 D.高容量性低钠血症 E.低钠血症 14.盛暑行军时大量出汗可发生( ) A.等渗性脱水 B.低容量性低钠血症 C.低容量性高钠血症 D.高容量性低钠血症 E.水肿 15.低容量性高钠血症患者的处理原则是补充( ) A.5%葡萄糖液液 B. 0.9%NaCl C.先3%NaCl液,后5%葡萄糖液 D. 先5%葡萄糖液,后0.9%NaCl液 E.先50%葡萄糖液后0.9%NaCl液. 16.影响血浆胶体渗透压最重要的蛋白质是( ) A.白蛋白 B.球蛋白 C.纤维蛋白原 D.凝血酶原 E.珠蛋白 17.影响血管外液体交换的因素中下列哪一因素不存在( ) A.毛细血管流体静压 B. 血浆晶体渗透压 C.血浆胶体渗透压 D. 微血管壁通透性 E.淋巴回流 18.微血管壁受损引起水肿的主要机制是( ) A. 毛细血管流体静压升高 B. 淋巴回流障碍 C. 静脉端的流体静压下降 D. 组织间液的胶体渗透压增高 E. 血液浓缩 19.低蛋白血症引起水肿的机制是( ) A. 毛细血管压升高 B. 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 C. 组织间液的胶体渗透压升高 D. 组织间液的流体静压下降 E. 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升高 20.充血性心力衰竭时肾小球滤过分数增加主要是因为( ) A.肾小球滤过率升高 B. 肾血浆流量增加 C.出球小动脉收缩比入球小动脉收缩明显 D. 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中血浆渗透增高 E. 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中流体静压升高

水电解质代谢紊乱题 病理生理学习题

第三章水、电解质代谢紊乱 【学习要求】 掌握水、钠代谢障碍的分类 掌握低钠血症的概念、发病机制及各类低钠血症的特点 掌握高钠血症的概念、发病机制及各类高钠血症的特点 掌握水、钠代谢障碍对机体的影响 掌握水肿的概念、发病机制及水肿的特点 掌握钾平衡的调节因素:钾的跨细胞转移及肾对钾平衡的调节 掌握低钾血症和高钾血症的概念 掌握低钾血症和高钾血症对骨骼肌的影响:超极化阻滞和去极化阻滞及其发生 机制 掌握低钾血症和高钾血症对心肌兴奋性、传导性、自律性及收缩性的影响 熟悉钾的生理功能 熟悉低钾血症和高钾血症的原因和机制 熟悉低钾血症和高钾血症对酸碱平衡的影响 熟悉重度缺钾对肾脏的影响 熟悉正常镁代谢和钙磷代谢的调节 掌握镁代谢和钙磷代谢紊乱的概念、原因、机制和对机体的影响 了解各类水、钠、钾、镁和钙磷代谢紊乱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 了解低钾血症、高钾血症对心电图的影响 【复习题】 一、选择题 A型题 1.高热患者易发生( ) A.低容量性高钠血症 B.低容量性低钠血症 C.等渗性脱水D.高容量性低钠血症E.细胞外液显著丢失 2.低容量性低钠血症对机体最主要的影响是( ) A.酸中毒 B.氮质血症C.循环衰竭D.脑出血E.神经系统功能障碍 3.下列哪一类水电解质失衡最容易发生休克( ) A.低容量性低钠血症 B.低容量性高钠血症 C.等渗性脱水D.高容量性低钠血症E.低钾血症 4.低容量性低钠血症时体液丢失的特点是( ) A.细胞内液和外液均明显丢失 B.细胞内液无丢失仅丢失细胞外液 C.细胞内液丢失,细胞外液无丢失 D.血浆丢失,但组织间液无丢失 E.血浆和细胞内液明显丢失 5.高容量性低钠血症的特征是( ) A.组织间液增多 B.血容量急剧增加 C.细胞外液增多 D.过多的低渗性液体潴留,造成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均增多 E.过多的液体积聚于体腔 6.低容量性高钠血症脱水的主要部位是( ) A.体腔 B.细胞间液 C.血液 D.细胞内液 E.淋巴液. 7.水肿首先出现于身体低垂部,可能是( ) A.肾炎性水肿 B.肾病性水肿 C.心性水肿 D.肝性水肿 E.肺水肿 8.易引起肺水肿的病因是( ) A.肺心病 B.肺梗塞 C.肺气肿 D.二尖瓣狭窄 E.三尖瓣狭窄

水电解质代谢紊乱习题

第三章水、电解质代谢紊乱 【复习题】 一、选择题 A型题 1.高热患者易发生 ( ) A.低容量性高钠血症 B.低容量性低钠血症 C.等渗性脱水 D.高容量性低钠血症 E.细胞外液显著丢失 2.低容量性低钠血症对机体最主要的影响是 ( ) A.酸中毒 B.氮质血症 C.循环衰竭 D.脑出血 E.神经系统功能障碍 3.下列哪一类水电解质失衡最容易发生休克 ( ) A.低容量性低钠血症 B.低容量性高钠血症 C.等渗性脱水 D.高容量性低钠血症 E.低钾血症 4.低容量性低钠血症时体液丢失的特点是 ( ) A.细胞内液和外液均明显丢失 B.细胞内液无丢失仅丢失细胞外液 C.细胞内液丢失,细胞外液无丢失 D.血浆丢失,但组织间液无丢失 E.血浆和细胞内液明显丢失 5.高容量性低钠血症的特征是 ( ) A.组织间液增多 B.血容量急剧增加 C.细胞外液增多 D.过多的低渗性液体潴留,造成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均增多 E.过多的液体积聚于体腔 6.低容量性高钠血症脱水的主要部位是 ( ) A.体腔 B.细胞间液 C.血液 D.细胞内液 E.淋巴液. 7.水肿首先出现于身体低垂部,可能是 ( ) A.肾炎性水肿 B.肾病性水肿 C.心性水肿 D.肝性水肿 E.肺水肿 8.易引起肺水肿的病因是 ( ) A.肺心病 B.肺梗塞 C.肺气肿 D.二尖瓣狭窄 E.三尖瓣狭窄 9.区分渗出液和漏出液的最主要依据是 ( ) A.晶体成分 B.细胞数目 C.蛋白含量 D.酸硷度 E.比重 10.水肿时产生钠水潴留的基本机制是 ( )

A.毛细血管有效流体静压增加 B.有效胶体渗透压下降 C.淋巴回流张障碍 D.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升高 E.肾小球-肾小管失平衡 11.细胞外液渗透压至少有多少变动才会影响体内抗利尿激素(ADH)释放 ( ) A.1%~2% B.3%~4% C.5%~6% D.7%~8% E.9%~10% 12.临床上对伴有低容量性的低钠血症原则上给予 ( ) A.高渗氯化钠溶液 B.10%葡萄糖液 C.低渗氯化钠溶液 D.50%葡萄糖液 E.等渗氯化钠溶液 13.尿崩症患者易出现 ( ) A.低容量性高钠血症 B.低容量性低钠血症 C.等渗性脱水 D.高容量性低钠血症 E.低钠血症 14.盛暑行军时大量出汗可发生 ( ) A.等渗性脱水 B.低容量性低钠血症 C.低容量性高钠血症 D.高容量性低钠血症 E.水肿 15.低容量性高钠血症患者的处理原则是补充 ( ) A.5%葡萄糖液液 B. 0.9%NaCl C.先3%NaCl液,后5%葡萄糖液 D. 先5%葡萄糖液,后0.9%NaCl液 E.先50%葡萄糖液后0.9%NaCl液. 16.影响血浆胶体渗透压最重要的蛋白质是 ( ) A.白蛋白 B.球蛋白 C.纤维蛋白原 D.凝血酶原 E.珠蛋白 17.影响血管内外液体交换的因素中下列哪一因素不存在 ( ) A.毛细血管流体静压 B. 血浆晶体渗透压 C.血浆胶体渗透压 D. 微血管壁通透性 E.淋巴回流 18.微血管壁受损引起水肿的主要机制是 ( ) A. 毛细血管流体静压升高 B. 淋巴回流障碍 C. 静脉端的流体静压下降 D. 组织间液的胶体渗透压增高 E. 血液浓缩 19.低蛋白血症引起水肿的机制是 ( ) A. 毛细血管内压升高 B. 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 C. 组织间液的胶体渗透压升高 D. 组织间液的流体静压下降 E. 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升高 20.充血性心力衰竭时肾小球滤过分数增加主要是因为 ( ) A.肾小球滤过率升高 B. 肾血浆流量增加 C.出球小动脉收缩比入球小动脉收缩明显 D. 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中血浆渗透增高 E. 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中流体静压升高

水电解质代谢紊乱诊断治疗指南

水电解质代谢紊乱诊断治疗指南 水是人体最重要的组成成分之一,约占体重的60%。体内的水分称为体液,体液由水及溶解在其中的电解质、低分子有机化合物和蛋白质等组成。细胞内外各种生命活动都是在体液中进行的。机体体液容量、各种离子浓度、渗透压和酸碱度的相对恒定,是维持细胞新陈代谢和生理功能的基本保证。水和电解质平衡是通过神经-内分泌系统及相关脏器的调节得以实现的。当体内水、电解质的变化超出机体的调节能力和(或)调节系统本身功能障碍时,都可导致水、电解质代谢紊乱。临床上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十分常见,它往往是疾病的一种后果或疾病伴随的病理变化,有时也可以由医疗不当所引起。严重的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又是使疾病复杂化的重要原因,甚至可对生命造成严重的威胁。 一、体液的组成及分布 体液由细胞膜分为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细胞内液占总体液的三分之二,约占体重的40%,是细胞进行生命活动的基质。细胞外液占总体液的三分之一,约占体重的20%,是细胞进行生命活动必须依赖的外环境或称机体的内环境。细胞外液可由毛细血管壁进一步划分为细胞间液和位于血管内的血浆,细胞间液约占体重的15%,血浆约占5%,血浆是血液循环的基质。 表4-1 正常人体液的分布和容量(占体重的百分比,%)

成人成人儿童婴儿新生儿老年体液总60 55 65 70 80 52 细胞内40 35 40 40 35 27 细胞外20 20 25 30 45 25 细胞间15 15 20 25 40 20 血浆 5 5 5 5 5 5 二、体液中电解质的含量、分布及特点 体液中的电解质一般以离子形式存在,主要有Na+、K+、Ca2+、Mg2+、Cl-、HCO3-、HPO42-、SO42-、有机酸根和蛋白质阴离子等。各种体液中电解质的含量见表4-2。 表4-2 体液中主要电解质的含量 血浆mEq/L 细胞间液细胞内液 阳离Na+142 140 10 K+ 5 5 150 Ca2+ 5 5 极低 Mg2+ 3 3 40 总量155 153 200 阴离Cl-103 112 3 HCO3-27 28 10 HPO42- 2 4 142 SO42- 1 2 5 有机酸 6 6 — 蛋白质16 1 40 总量155 153 200 三、静水压和渗透压 体液中的水分在不同体液腔隙之间的移动取决于两种压力:静水压和渗透压。 1.静水压 2.渗透压

水、电解质代谢紊乱试题

第二章水、电解质代谢紊乱知识结构提要】 高渗性脱 水 脱水低渗性脱水 等渗性脱 水 特点:失水>失钠、[ Na+] > 150mmol/L 、渗透压 > 310mmol/ L 原因:饮水不足、失水过多(经肾脏、胃肠道、皮肤、肺)对机体影响:细胞外高渗、细胞内脱水、口渴、脱水热防治原则:防治原发病、补充水分及适量的含钠溶液特点:失水< 失钠、 [ Na+] < 130mmol/L 、渗透压 < 280mmol/L 原因:体液(消化液)大量丢失只补水忽略补盐、经肾失Na+ 对机体影响:细胞外液明显减少易休克、细胞水肿、失水征防治原则:防治原发病、补充高渗液概念:水与钠等比例丢失、细胞外液[ Na+] 和渗透压正常原因:等渗液大量丢失(严重呕吐、腹泻、大面积烧伤等) 对机体的影响:细胞外液减少、可转化为高渗或低渗性脱水防治原则:防治原发病、补充等渗液 原因:肾排水功能降低、抗利尿激素分泌过多 水钠代谢紊乱水中毒对机体的影响:细胞内外容量增多呈低渗状态、血液稀释 防治原则:防治原发病、限制水入量、利尿 分类按分布范围:分全身性水肿和局部性水肿按原因:分肾性、肝性、心性、营养不良性、淋巴性、炎性水肿按部位:分肺水肿、脑水肿、皮下水肿等 组织液生成>回流 机制 水肿 钠水潴留 毛细血管流体静压升高:淤血 血浆胶体渗压降低:蛋白摄入减少、丢失过多等微血管壁通透性增加:感染、缺氧、中毒等淋巴回流受阻:丝虫病、肿瘤等肾小球滤过率降低:滤过总面积减少、肾血流量减少 RAA 系统活性增高抗利尿 激素释放增多血流重新分 布利钠激素分泌减少肾小 球滤过分数增加 肾小管重吸收钠水增 多

心性水肿:由右心衰竭引起的全身性水肿,始发于身体低垂部 位 肺水肿:过多的体液积聚于肺组织内,始发于肺间质 常见类型 脑水肿:脑细胞、间质及脑室液体含量增多使脑容积增大 肾性水肿:见于肾小球肾炎,始发于组织疏松的眼睑 肝性水肿:见于肝硬化晚期,始发于腹腔 概念:血清钾含量低于 3.5mmol/L 原因:钾摄入不足、钾丢失过多、钾在体内分布出现异常 神经肌肉兴奋性降低 心肌兴奋性、自律性增加、传导性降低、收缩性先高后低 肾脏:肾浓缩功能降低,多尿、低比重尿 酸碱平衡:代谢性碱中毒 补钾原则:多用口服;见尿给钾小量慢速输入;补钾须持续一段时间 概念:血清钾含量高于 5.5mmol/L 原因:肾排钾减少、细胞内钾释出、钾摄入过多 高钾血症 对机体影响 : 致死性心律失常;刺痛、感觉异常及肌无力;代酸。 紧急处理原则:对抗高 K +的毒性;促进 K +移入细胞;加速 K +排出 目的要求】 掌握脱水、水中毒、水肿、低钾血症、高钾血症的概念。 了解各型脱水、低钾血症、高钾血症的防治原则和水肿对机体的影响。 自测题 】 、名词解释 7.水肿发生的两大基本机制是: 8.引起体内、外体液交换失平衡主要与肾脏的 的重吸收明显增高有关。 2. 掌握脱水的类型、原因、对机体的影响。 3. 掌握水肿的发生机制。 4. 熟悉低钾血症、高钾血症的原因和对机体的影响。 5. 熟悉脑水肿、心源性水肿的发生机制。 钾代谢紊乱 低钾血症 对机体影响 1. 6. 1.脱水 2 .低渗性脱水 3.高渗性脱水 4.等渗性脱水 5.水中毒 6.低钾血症 7.高钾血症 8.反常性酸性尿 9 .水肿 10.积水 11.心性水肿 12.肾性水肿 13.肺水肿 二、填空题 1.高渗性脱水时细胞内、外液均减少,但以 减少为主。 2.低渗性脱水时体液丢失以 为主,临床上易发生 3.等渗性脱水时,未经及时处理,可转变 为 为 性脱水。 性脱水,如只给病人补水而未补盐,则可转变 4.急性低钾血症心肌电生理变化特点:自律性 性。 兴奋性 、传导性 、心肌收缩 5.低钾血症时引起的酸碱平衡紊乱是由于细胞 内 致 _____________ 中毒。 K + 外移,细胞外 转入细胞内,从而导 6.高钾血症时引起的酸碱平衡紊乱是由于细 胞内 、而细胞外液出现 中毒。 H +外移,细胞外 K +转入细胞内,使尿液的 pH 急剧降低和

水、电解质代谢紊乱

第三章水、电解质代谢紊乱 1.水有哪些生理功能? [答题要点]①促进物质代谢(良好溶剂、生化反应场所);②调节体温(比热大,蒸发热大);③润滑作用;④结合水增强器官组织坚韧性。 2.无机电解质有哪些主要功能? [答题要点]①维持体液渗透压和酸碱平衡;②维持细胞静息电位和参与动作电位形成;③参与新陈代谢和生理功能活动。 3.有哪些因素可刺激体内抗利尿激素分泌? [答题要点]细胞外液晶体渗透压升高,以及非渗透压性刺激,即血容量和血压的变化、精神紧张、疼痛等因素。 4.高渗性脱水和低渗性脱水对机体的最主要危害有何不同。 [答题要点]高渗性脱水:细胞外液严重高渗→脑细胞脱水、脑体积缩小→颅骨与脑皮质之间的血管张力增大→静脉破裂、脑内出血和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 低渗性脱水:①大量细胞外液丢失 ②细胞外液低渗、大量细胞外水分进细胞内 →低血容量性休克 5.高渗性脱水机体可通过哪些措施使细胞外液高渗有所回降? [答题要点]①口渴,增加饮水;②少尿,减少水分排出;③细胞内水向细胞外转移,起“自我输液”作用。 6.某病人高热昏迷三天,未进食,可能发生哪些主要的水电解质紊乱?为什么? [答题要点] 高渗性脱水:主要因经呼吸道和皮肤失水过多又未饮食水 低钾血症:因未摄入钾、肾照样排钾 低镁血症:因未摄入镁 高钾血症:组织细胞分解代谢↑,细胞内K+释放。 7.什么叫水肿?全身性水肿多见于哪些情况? [答题要点]过多的液体在组织间隙或体腔内积聚称为水肿。全身性水肿多见于充血性心力衰竭(心性水肿)、肾病综合征或肾炎(肾性水肿)以及肝脏疾病(肝性水肿等)。 8.引起血管内外液体交换失衡的因素有哪些?试各举一例说明。 [答题要点]①毛细血管流体静压↑,如充血性心衰时,全身毛细血管流体静压↑;②血浆胶体渗透压↓,如肝硬化时,蛋白合成↓;③微血管通透性↑,如炎性水肿时,炎症介质使微血管通透性↑;④淋巴回流受阻,如丝虫病,可引起阻塞性淋巴性水肿。 9.球-管失衡有哪几种形式,常见于哪些病理情况? [答题要点]有三种形式:①GFR↓,肾小管重吸收水钠正常;②GFR正常,肾小管重吸收钠水↑;③GFR↓,肾小管重吸收钠水↑。常见于充血性心衰、肾病综合征、肝硬化等。 10.什么叫肾小球滤过分数,它的增加为什么会引起近曲小管重吸收增加? [答题要点]肾小球滤过分数=肾小球滤过率/肾血浆流量。滤过分数↑,无蛋白滤液↑→近曲小管周围毛细血管流体静压↓、血浆胶体渗透压↑→重吸收↑。11.引起低钾血症的原因有哪些?这些原因为什么会引起低钾血症?

水和电解质代谢

第十三章水和电解质代谢 一、选择题 【单选题】 1.体液的组成成分是 A. 水、无机盐、核酸 B. 水、无机盐、糖 C. 水、无机盐、脂类 D. 水、无机盐、低分子有机物和蛋白质 E. 以上都不是 2.体液量最多的是 A. 细胞内液 B. 细胞外液 C. 血浆 D. 淋巴液 E. 组织间液 3.新生儿含水量约为 A. 60% B. 50% C. 75% D. 80% E. 65% 4.关于水的含量在个体间的差异,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成人多,老年人少 B. 胖者多,瘦者少 C. 婴儿多,成人少 D. 男性多,女性少 E. 瘦者多,胖者少 5.细胞内液的主要阳离子是 A. 钠离子 B. 镁离子 C. 钾离子 D. 钙离子 E. 锰离子 6.细胞外液的主要阳离子是 A. 钠离子 B. 钾离子 C. 钙离子 D. 镁离子 E. 锰离子 7.细胞内外渗透压的平衡主要是靠哪种物质的移动 A. 钠离子 B. 钾离子 C. 葡萄糖 D. 蛋白质 E. 水 8.细胞外液的主要阴离子是 A. HCO3- B. Cl- C. HPO42- D. Pr- E. SO42- 9.按摩尔电荷浓度计算,细胞内液电解质总量高于细胞外液,因此渗透压 A. 细胞内液大于细胞外液 B. 细胞外液大于细胞内液 C. 细胞内液与细胞外液基本相等 D. 细胞内液大于组织间液 E. 以上都不是 10.血浆与组织间液的重要差别是 A. 渗透压不同 B. 钾离子不同 C. 钠离子不同 D. 蛋白质含量不同 E. 以上都不对 11.有关水的功能错误的是

A. 调解体温 B. 运输物质 C. 防御作用 D. 润滑作用 E. 促进、参与化学反应 12.各种消化液体丢失后,共同缺乏的电解质是 A. 钠离子 B. 钾离子 C. 氯离子 D. 碳酸氢根离子 E. 钙离子 13.成人每日最低需水量为 A. 1000ml B. 1500ml C. 2000ml D. 2500ml E. 500ml 14.正常成年人每日尿量约为 A. 500ml B. 1000ml C. 1500ml D. 2000ml E. 2500ml 15.人体每日最少尿量为 A. 2500ml B. 500ml C. 1500ml D. 350ml E. 150ml 16.不能进食的人每日最低补液量为 A. 2500ml B. 500ml C. 1500ml D. 350ml E. 100ml 17.既能增强神经肌肉的兴奋性又能降低心肌兴奋性的离子是 A. Ca2+ B. Mg2+ C. Cl- D. OH- E. K+ 18.对ADH的描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 促进肾远曲小管分泌H+,重吸收Na+ B. 促进肾远曲小管排K+,重吸收Na+ C. 促进肾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 D. 促进远曲小管对K+的吸收 E. 以上都不对 19.对于醛固酮的描述正确的是 A. 促进肾远曲小管对K+的重吸收 B. 它是由肾上腺髓质分泌的 C. 属于含氮类激素 D. 促进肾远曲小管分泌H+, 排K+, 重吸收Na+ E. 以上都不对 20.一次摄入大量水分后,尿量增加是由于 A. ADH分泌减少 B. ADH分泌增加 C. ADH分泌不变 D. 与ADH分泌无关 E. 以上都不对 21.大量出汗可出现 A. 低渗性脱水 B. 高渗性脱水 C. 等渗性脱水 D. 水中毒 E. 以上都不对 22.影响ADH分泌的因素有

水电解质代谢紊乱习题精选

水电解质代谢紊乱习题库 1.正常成人的体液总量约占体重的 A.40% B.50% C.60% D.70% E.80% 2.正常成人血浆约占体重的 A.4% B.5% C.6% D.7% E.8% 3.内环境是指: A.细胞外液 B.细胞内液 C.穿细胞液 D.体液 E.血浆 4.血浆中最多的阳离子是: A.Na+ B.K+ C.Ca2+ D.Mg2+ E.Fe2+ 5.细胞内液中最主要的阳离子是: A.Na+ B.K+ C.Ca2+ D.Mg2+ E.Fe2+ 6.正常机体水、电解质的动态平衡主要是通过什么作用来调节的?A.神经系统 B.内分泌系统

C.神经-内分泌系统 D.肾、肺 E.胃肠道 7.以下何种情况可能使机体ADH分泌增多: A.饮水过多 B.低渗性脱水早期 C.摄入NaCl过少 D.严重呕吐腹泻所致休克早期E.以上都不可能 8.低渗性脱水时体液减少 A.以血浆部分最明显 B.以细胞内液部分最明显 C.以组织间液部分最明显 D.细胞内外液都明显减少E.以上都不对 9.下述情况何种易引起高渗性脱水 A.小儿消化不良、腹泻尚能饮水 B.用速尿大量利尿时C.用输注甘露醇利尿时 D.沙漠迷路,水源断绝时E.以上都不对 10.高渗性脱水时,体液最明显减少的部位是 A.细胞内液 B.细胞间液 C.血浆 D.各部体液都明显减少 E.以上都不对 11.高钠血症是指血清钠浓度高于 A.130 mmol/L B.135 mmol/L C.140 mmol/L D.150 mmol/L E.160 mmol/L

12.低容量性低钠血症也称为 A.高渗性脱水 B.等渗性脱水 C.低渗性脱水 D.原发性脱水 E.水中毒 13.低渗性脱水的特点不包括 A.失Na+>失水 B.血清Na+浓度<130mmol/L C.血浆渗透压<280mmol/L D.细胞外液量减少 E.细胞内液量增加 14.低渗性脱水的婴儿皮肤弹性降低、眼窝凹陷、囟门下陷主要是由于 A.血容量减少 B.细胞内液量减少 C.细胞外液量减少 D.组织间液量减少 E.淋巴液减少 15.昏迷病人最易出现的脱水类型是 A.高渗性脱水 B.等渗性脱水 C.低渗性脱水 D.等容量性低钠血症 E.等容量性高钠血症 16.下列有关低容量性低钠血症对机体的影响,哪项是不正确的? A.细胞外液减少,易发生休克 B.早期无口渴感 C.早期便有ADH分泌增多,晚期ADH分泌减少 D.有明显失水体征 E.肾外因素所致失钠者,尿Na+含量高;肾性因素所致失钠者,尿Na+含量减少 17.下列关于低容量性高钠血症对机体的影响,哪项是不正确的?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