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性别与社会

性别与社会

性别与社会
性别与社会

第六届女生文化节呈现阳光美丽新时尚

2011年5月11日下午,第六届女生文化节在荟华广场举行开幕式,杨晓红副校长、团省委学校部杨洲副部长、校团委副书记何媛媛、晏照华以及部分学院团委书记出席活动。文化节由校学生会主办,为校庆60周年校庆系列活动。

本届女生文化节围绕“阳光女生,美丽健康”的主题展开。5月11日上午,校学生会的同学们就在教学楼、宿舍区及食堂等地为我校女生们赠送了学生会同学亲手制作的女生文化节吉祥物,同时送上祝福。中午12:30,一群青春活力的女生在世贸餐厅前进行了“快闪”表演,为女生文化节开幕式做足宣传。

下午4:30,活力四射的开场舞蹈《Together》正式拉开第六届女生文化届帷幕。杨晓红副校长代表全校女教师向我校女同学表达了美好祝愿,希望大家不断加强自身修养,注重性格培养,把“自爱、自信、自立、自强”作为自己永恒的价值观和人生追求。开幕式分“女生真水无香”、“我是女生我美丽”和“巧手女生”三个章节,不同形式的活动和风格各异的表演从不同侧面展示了我校女生的自信、美丽和才华。

在“女生真水无香”章节,彝族女子群舞《呼唤绿荫》给炎热的现场带来一股清新自然的民族气息,一曲男生独唱《你是我的眼》更是赢得现场阵阵欢呼,激情的拉丁舞《库克拉恰》将现场气氛点燃。随后,以我校女生为主体的“红颜素锦”摄影比赛在现场进行了照片展示,在场的嘉宾和观众一同欣赏了女生们美丽可爱的动人瞬间。

在“我是女生我美丽”章节中,校礼仪队和礼乐文化传习社合作表演了中华礼仪展示《礼遇财大》。从中华华丽的传统汉服到婀娜多姿的旗袍,再到潇洒干练的现代礼仪套装,女生们一一进行了服装展示和礼节演示,将中国女性的特有气质和美丽表现的淋漓尽致,也让人感受到一种古老与现代的时空交替。

来自传媒学院的红河奖学金好学奖的获得者兰雪莹、来自财政与经济学院的校学生会副主席、校庆形象大使白兰以及来自会计学院的红河奖学金星光奖获得者徐瑶代表我校女生发表“女生宣言”。她们表示,作为一名女生,她们会勇敢,会自信,会坚持,会努力,会微笑,会用行动证明,女生永远是一支永不屈服的美丽玫瑰。

最后一个章节“巧手女生”进行了“我为校庆献份礼”手工DIY作品大赛中优秀作品的展示。独特的创意、精致的手工,同学们用自己的巧手向母校献上了最真挚的祝福。来自云南民族大学的3个藏族小伙儿通过《卓玛》、《飞旋的香巴拉》两首歌曲向财大女生献上了祝福。

我校的女生文化节到已经走过了6个年头,这项特色活动旨在关注我校女生成长成才、维护女生权益以及关爱女生健康,同时给女生们提供一个张扬个性,展现魅力的舞台和表达内心真情实感的窗口,打造云财独特的女生文化。

社会文化对性别气质的建构

性别社会化过程

“生物人”——“社会人”

社会化是指作为个体的“生物人”成长为“社会人”,并逐步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经由这一过程,社会文化得以积累和延续,社会结构得以维持和发展,人的个性得以形成和完善。

社会化的内容:

包括人格的发展,社会性的发展,社会化态度的形成,社会角色的获得等。

政治社会化

民族社会化

法律社会化

道德社会化

性别角色社会化

社会化的内容:

政治社会化:你赞成社会化主义制度吗?

民族社会化:你为身为中国人而自豪吗?

法律社会化:你能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吗?

道德社会化:你能按我们的道德标准支配自己的行为吗?

性别角色社会化:你能按照自己的性别角色做事吗?

总结

个体的社会化发展是不平衡的

个体社会化体现了生物意识与社会因素的辩证统一

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是有主观能动作用

2. 个体性别(角色)社会化

个体逐渐形成社会对不同性别的期望、规范和与之相符的行为过程。

性别社会化的内容涉及性别期望、性别角色和性别认同。

承担性别社会化的主体单位:

家庭

同辈群体

学校与社会

大众传媒

性别同一:根据身体结构和功能来确认自己是男性或是女性。

性别角色同一:根据社会对性别角色的要求来要求自己

性别(角色)社会化过程:将生物学的性别和社会对性别的要求融入个体自我知觉和行为中的过程。

性别同一性的发展

性别认同(2-3岁)

性别稳定性(4-5岁)

性别同一性(6-7岁)

童年-青春期:了解性别角色规则,自觉遵守,性别角色遵从最为强烈

青春期-成年:在内在自我原则上,建立性别角色评价标准,能够灵活运用性别角色原则,设法超越社会约定的性别角色的局限。

性别角色的获得与分化

生理基础:遗传因素

性激素

大脑

影响分化的社会因素:家庭

学校

同辈群体

大众传媒

(1)家庭:儿童性别角色的社会化

对父母性别角色的认同与学习:

(3)学校:正式的社会化单位

(4)大众传媒:日益强化的宣传工具

广告中女性模式化类型:

美丽动人型

性感型

贤妻良母型

社会化过程

定义

社会化过程指人学习社会文化,培养社会性,成为合格社会成员的过程。

广义社会化是指人终身的学习过程,正所谓“活到老,学到老”。这个过程是随着人的生理、心理的成熟,随着人的社会生活的深化而逐步深化的,它经历这样几个阶段:婴儿期、幼儿期、学龄初期、少年期、青年期、中年期、老年期。

狭义社会化专指人从出生到青年期这个阶段,经过社会学习,初步形成个性,具备在社会中生活的资格的过程。社会化过程是个双向的过程。它既是社会把个人教化成合格社会成员的过程,也是个人为了适应社会生活而主动地学习社会文化的过程,其中既有社会环境对个人的作用与影响,也有个人对社会环境的作用和影响;个人不仅仅被社会化,而且还在社会化他人;通过这一过程,个人不仅仅接受社会文化,接受现有的社会关系,成为其中的一员,而且也在创造社会文化,改造现有的社会关系。因此,人在社会化过程中,既是客体,也是主体。从具体过程来看,人的社会化经历了一个从被动到主动的过程。人最初接受社会化,多是通过灌输的方式。婴幼儿阶段,个人对成人的依赖性很强,社会化直接受到成人的控制。少年阶段,人的自我意识得到进一步发展,逐渐能够自觉地认识、评价自己的个性和品德。这时的社会化方式既有灌输,也有选择。少年在接受成人向他们灌输的社会化内容时,多少是经过评价、选择,有所取舍的。青年期以后的社会化是选择式的社会化过程。而中年人和老年人则都是在原有价值系统的基础上,根据社会生活的变化,有选择地接受社会化。

社会性别的基本理论及方法

*人的性别是生物本性?还是社会本性?

性别表现出的社会性是建立在人的生物性别和社会性别是不可分割的基础上,性别与社会性别是相互嵌入、相互关联和互相作用。

性别的多重属性

生理性别

即性别的自然属性或生物属性

第一性征,由染色体决定。男性(XY)女性(xx)

第二性征,受男女性激素控制。

生理性别的特点:

先天性

不可完全更改

社会性别:即性别的社会属性,是人类基于自然性别而形成的关于性别及其相互关系的社会规范。(依性别而进行的角色分工、性别角色期待、性别角色评价。)

后天习得

历史阶段性(可更改)

社会性(相对稳定)

性別兩极化(gender polarization)

社會生活对男性(male)女性(female)的区别组织化的过程

包括服裝、社會角色、情绪表达方式及性欲的经验

个体对性别的认知和选择。

一致性:是個體與他人、情境的整合的表現結果;亦是在『感受』、『自我』、『生命力』的整合

认知性别性别歧视?

心理学研究-社会认知

社会认知(social cognition)是指个体在社会环境中对自我、他人或群体的心理特征和行为规律进行感知、判断、评价、推断和解释以作进一步反应的过程。

认知偏差社会刻板印象偏见歧视

(不正确)

偏见及其成因

偏見(prejudice)

对于某类成員具有的負面态度

刻板印象(stereotype)

對於某類可辨识的团体,所形成一組结构化的信念,可以是正面或負面

負面刻板印象于偏見,意义上相通可互用

偏見形成的主要社会基础-不平等社会地位

制度化歧視(institutional discrimination)

社会中已经被结构化了的歧视型态

在社会正常运作中或是社会制度內,已经根深蒂固的不平等(inequalities)

其形式非常subtle不易观察

例子

社会性别理论

社会性别(gender)理论

女性主义(feminism)运动

女权主义理论

自由主义女权主义观点从政治自由主义而来(Bird and Briller 1969; Friedan 1963; Steinem 1983),主要是把女人看作是人,与男人一样享有不可让渡的自然权利,相信人生而自由和拥有平等权利。因此反对对妇女的压迫和男女不平等。自由主义女权主义努力通过改变法律来实现妇女的人权,实现妇女与男性在教育、政治、法律、军事、职业等方面拥有同等的权利、同等的机会。

激进女权主义

认为妇女受压迫是父权制的必然现象,男女不平等是社会中最首要的不平等。父权制在性、个人关系和家庭方面尤为明显(Daly 1976; Echols 1989; Harne and Miller 1996);但也渗透进工作、政府、宗教和法律等领域。这一理论强调行动意义,要通过积极的行动来改变妇女的生活。这派女权主义者也被称为女性隔离主义者(separatists),要求重建被父权制所扭曲的女性生理特质。

社会主义女权主义

社会主义女权主义(马克思主义的女权主义)认为,父权制和资本主义共同作用于妇女的社会地位。仅废除父权制是不够的,还应当废除资本主义制度。资本主义从父权制中受益,并在制度、意识形态和实践中支持父权制。资本主义体制内存在着父权制与资本主义制度相互交织、相互支撑的特有机制。

生态女权主义

生态女权主义把社会对女性的支配和对自然的支配联系在一起,通过一系列对立范畴,如文化/自然,观念/身体,男性/女性,文明/原始,神圣/亵渎,主体/客体等来表现。在每一对范畴中,一边比另一边更有价值,这是一种思想等级制的逻辑,它是建立在“他者性”(otherness)、敌人以及次等性的观念上

社会性别研究的范式

女性主义社会性别研究

社会性别是社会学有效的分析范畴

社会性别是社会关系的一个成分

第一,文化象征

第二,社会规范

第三,社会结构

第四,社会制度(权力关系)

制度共有的五大社会关系范畴

规则:事情是如何做的。

活动:做了些什么?

资源:使用了什么,生产了什么?

人:在规则和活动中,哪些人被包括在内,哪些人被排斥在外;哪些人分配到什么资源、工作、角色和责任;在社会结构中这些人在什么位置上?

权力:谁作出决定,为谁的利益服务?

社会性别的建构

社会性别是后天建构的,是在社会制度和个人社会化过程中得到传递和巩固的。

社会性别是在个人的社会化过程中建构和传递的

社会性别是在社会制度中传承和巩固的

社会性别是在社会制度中传承和巩固的

社会性别观念影响社会对男女两性的角色期望

为完成不同的角色责任,社会资源分配必然不同

两性发展除了不同的、传统的社会性别所期望的能力与特长,并导致社会对两性不同的评价

两性不同的能力特长和社会评价,直接影响和决定了他们在家庭和社会中的地位和拥有的权力

这些不平等现象被成文和不成文的法律规范化、体制化

社会性别—质疑与批判的视角

社会性别意识帮助我们觉察、批判、反省生活与性别有关的不平等,挑战以男性为中心的知识结构。

#质疑现有的知识和文化;

#培养社会性别意识;

#改变有关权力的观点。

社会性别理论的方法论意义

从总体上讲,社会性别理论要求:

(1)用变化发展的眼光看待社会性别。

(2)在社会发展中,女性与男性具有平等的主体地位。将女性视为发展的主体。

(3)反对孤立地研究女性和女性问题。

(4)注重不同政策或项目中对男女两性影响的分析。

社会性别意识主流化:

全称是“把社会性别平等意识纳入社会发展和决策的主流”亦称社会性别主流化。1995年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将其确定为促进性别平等的全球战略。具体目标:建立或加强国家机构及其他政府机构;

将性别观点纳入所有立法、公共政策方案和项目;

制作并传播按性别分列的数据的资料信息,以便于规划和评价。

社会性别意识:

从人的基本权利出发,重新审视和反思现存的两性关系和性别规范,理清和消除两性发展中的政治、经济、文化壁垒和障碍,扩大男人女人的选择性,促使男女两性的全面健康发展。

实现社会性别意识主流化,需要:

政府要担负起促进妇女与社会协调发展的责任;

政府和其他行动者应该推行一种积极醒目的公共政策,把性别意识纳入所有政策和方案的主流;

建立国家及地方一级的性别平等机制,保证性别意识的政策和方案切实得到实施和有效的监督。

性别分工与职业发展

职场女性=新女性

让“妇女回家”的提案

2001年3月7日,政协委员王贤才在全国政协九届四次会议上的一份大会发言大胆倡议:鼓励已婚女职工退出工作岗位,返回家中相夫教子、操持家政。并建议修订《婚姻法》时明确,夫妇只有一方工作的,家庭财产应强制视为夫妇共有财产,以此保障“回家妇女”的权利。

美国独立战争前后的妇女状况

殖民地时期妇女参与垦荒

1776年以后,“共和国母亲”

1930年经济大萧条时期:“不要偷走男人的工作”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女性为战争出力

二战后对家庭主妇的极力推崇

为何女性总是要处于这样的冲突之中?总是要面临家庭与事业的两难选择?

“只要妇女仍然被排除于社会生产劳动之外,而只限于从事家庭私人劳动,那么妇女的解放,妇女同男子的平等,现在和将来都是不可能的”妇女的解放,只有在妇女可以大量地、社会规模地参加生产,而家务劳动只占她们极少的工夫的时候,才有可能。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

一、劳动分工与劳动性别分工

(一)劳动分工

(二)劳动性别分工

劳动性别分工是指社会依据性别差异分配劳动的方式。

依性别分配劳动是人类最早的劳动分工形式之一,是人类有效地组织社会生活的重要方法。

劳动性别分工的意识形态将两性劳动赋予了不同的价值,它是将男性置于更多机会和更具优势的岗位上社会机制。

这是父权制的意识形态。它导致了等级化的劳动性别分工,即女性从事的劳动价值永远会低于男性从事的劳动价值,或男性劳动永远比女性劳动更有价值。

工业革命之后,女性已经越来越多地进入到生产领域,但父权制的意识形态被保留下来,等级化的劳动性别分工也在延续。

等级化劳动性别分工的社会后果是既掩盖或降低了妇女的劳动价值,又使父权制经由生产领域不断地延续。

等级化性别分工的后果:

1、掩盖了两性合作劳动的历史

在农业社会、前工业社会和早期工业社会里,女性是家庭经济和公共领域经济活动的主要参与者。

从有酬劳动出现以来,女性的劳动逐渐被视为次要的,报酬远低于男性。

布茨指出,1940年以前的美国各种统计不把以家庭为基础的各种工作列入统计之列,它掩盖了妇女对于早期资本主义发展的贡献。

研究表明,在前工业社会和早期工业社会中女性并非像通常理解的那样是完全呆在家中的,女性一直在工作。

所有的家庭成员都要按性别和年龄分担不同的养家工作。

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在农村,年轻的姑娘不是在自己家中,就是在别人家中做女佣、农场女仆或是学徒。农场里结了婚的女人则要照料牲畜、掌管菜园、播种收割、出售农产品甚至还要套牲口驾车;城市里,那些工匠的妻子们从产品的起始到完工都要为丈夫打下手,而且还要平息家庭纠纷和管理财务。那个时候似乎只有丈夫的工作才能挣钱,而女性在家庭经济中的作用则被忽视了。

1851年英国40%的女性工作是佣人。

“男耕女织”与“男猎女耕”、“夫妇并作”

最初的男女分工是“男猎女耕”;16、17世纪的江南地区,“夫妇并作”是许多农家的劳动安排方式,因为当时“人耕十亩”,农家妇女难以脱离大田农作;直到清中期,“男耕女织”才成为江南农家劳动安排的支配性模式。

中国早期工业化过程中,贫苦女性必须为养家糊口出力。纺织印染业中,女工人数超过男工,但工资普遍低于男工。如19世纪末,男工日工资为一角五至一角六之间,而女工日工资一般在五分钱左右。

2、女性家务劳动的价值被严重低估

前工业社会时期,生产活动和家务活动是连在一起的,女性对于家庭经济活动的作用众所周知;现代工业社会,工作场所与家庭分离,从而划分了男人与女人的活动空间(公与私的分离)。

家务劳动的无偿性

由于生育的“私人性”、自然性和非商品性,生产生命的劳动和与此相连的家务劳动便都被摈除在社会总劳动之外。当这些劳动不能表现为有偿劳动时,女性的社会地位偏低就成为不可避免的情境了。

据估计,家务劳动占工业化国家所创造财富的25%~40%,家务劳动对全部经济的贡献显而易见。

如何计算家务劳动的价值:

机会成本法

家庭食品法

家务劳动的价值被忽视的深刻原因:

经济学家认为,家务劳动没有通过市场交易,不能算作是商品生产活动。

家庭制度作为最基本的制度安排,把家务劳动混淆为私人事物,无偿占有了她们的劳动趋势与变化:

家务劳动的内容也在变化,虽然女性的劳动强度下降了,但她们用于家务劳动上的平均时间并没有明显地下降。

家庭内部的劳动分工也在发生积极的变化。

“延迟的适应”:男性在家务劳动的重新协调中比女性进入要慢得多。有研究表明,较高社会阶层的夫妇往往分工更加平等,年轻一代的家庭分工比老一代更加平等。

3、农业女性化

当男性越来越多地进入到工作场所的时候,世界主要农业国家都出现了农业劳动女性化的特点,女性农业生产劳动的社会贡献被严重忽视。如在人口最多的地区,撒哈拉南部非洲和南亚地区,绝大部分妇女从事农业劳动。

二、当代中国劳动性别分工

与西方国家不同,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使人们相信,妇女解放的关键是走出家门从事有酬劳动,以实现经济独立。这场深入到两性个体、家庭和社会诸多层面的革命深深地影响了中国的劳动性别分工。

女性参与经济生产的意义

女性在社会经济关系中的地位成为衡量评价女性地位的物质基础,并在社会地位中处于核心位置。

妇女参与经济发展对提高妇女地位,实现妇女的人生价值或者人生的价值和帮助家庭成员在这些方面都至关重要。

(一)两性共同参与劳动

1949~1978年:社会主义与妇女解放,立法保护和集体动员下大众妇女的社会参与和男女平等

在一系列的政治动员中,中国妇女从传统的“女主内”的性别角色定位中走出来,开始挑起农业劳动的重担,自此开始了中国农村妇女大规模参与发展的历史。

缺陷:妇女的传统角色仍继续着,家庭里几乎所有劳动仍由妇女承担。父权和夫权文化的特征,如婚姻的从夫居和以男性为户主等习俗继续保留,这使得妇女在参加劳动后在以户为单位的分配方式中并没有获得经济上的独立权。

1978年至今:女性成为各行各业中重要的劳动力

中国女性已成为国民经济各部门的重要劳动力资源,在工业领域、服务行业、城市公用事业、文教卫生和社会福利事业中占有重要位置。

据统计,2005年在计算机、通讯、金融、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国民经济6大行业中城镇单位就业的女性1645.1万人,比2003年增长了6.8%。其中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行业中女性就业的比重最大,达到59.1%。

中国女企业家阶层的崛起

□平均年龄46.5岁,大多拥有大专以上学历

□经营的企业比男企业家更容易盈利

□比男企业家更自信

□将改变传统由男性主宰的经济规则

妇女在经济参与方面的贡献

近二十年来,妇女占全世界劳动大军的40%或者40%多一些,并且拥有大约28%的行政管理职位。

妇女进入了专业技术领域。在这个领域当中,妇女的人数空前地增多。

有30%妇女不仅自己成为现在的中、小企业的、女的雇主或者经理,同时也为其他妇

女的就业创造了机会。

农业方面,据联合国粮食署统计,全世界的粮食有80%是妇女生产的。在中国的农村也是越来越多的妇女在从事农业的经营,越来越多的妇女承担了农业的劳动,成为推动农业农村发展的主力军。

妇女通过在家庭社区和工作地点的有酬的和无酬的劳动。

趋势与问题:

近20年来,全世界越来越多的妇女通过有酬工作取得了经济独立,现在妇女占劳动大军的比例达到40%。妇女虽然在经济建设中广泛参与,然而由于历史、观念等种种原因,同男性相比,妇女的经济参与率仍相对较低,在就业中男女不平等的现象依旧存在。

1995年世界妇女大会把“妇女与经济”列为12个关切领域,2000年我国结合本国实际情况,把“妇女与就业”列为十个研讨问题之一。

女性就业中面临的问题:

就业率与就业结构

工资与福利待遇

性别隔离

职业发展

性骚扰

1. 就业参与不足

与以前相比,女性就业的比率大大上升,但与男性相比,女性的就业率与失业率仍存在一定的差距。

我国女性就业率在世界上居于较高水平,高于处于相同GDP水平的国家,甚至一些经济发达国家。但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劳动力市场供求失衡加剧,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女性就业率有所下降。另外,虽然我国总体的女性就业率仍比较高,但其就业质量不高。

2.工资待遇的性别不平等

在发达工业国家,女性就业者的收入普遍低于男性。

女性较多地集中在收入偏低的职业,在相同职业中女性的职务级别又比男性偏低。

公开的性别歧视模式。

收入差异与就业状况和职业层次直接相关。女性较多地集中在收入偏低的职业,相同职业中女性的职务级别又比男性偏低。数据显示,女性经营获得的报酬为总收入的13%,比男性低9.6个百分点。在两性工资差异方面,除了同工不同酬和就业结构造成的差异外,还有某种公开的性别歧视模式,多出现在第三世界国家。

无论在哪国,妇女就业主要集中在传统观念里认为是适合她们干的“女性职业”中,如秘书、护士、纺织工人和保姆等。而那些职业声望高、社会地位高的传统“男性职业”,女性却较少涉足。

1990年,据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在中国的十种“女性职业”中名列前三位的分别是幼儿保育员、家庭服务员和护理人员。其他各国的女性也主要从事于服务业和传统的“妇女工业”。

女性被远离了操作管理性的职业,只被指定到了机关职位之上。然而,一般说来,丰富的操作和管理经验则是通往金字塔顶峰的唯一通路,这就是女性不能到达企业领导顶峰的决定因素之一。被禁锢在机关之内,不能位于企业的要害职位以便获得更高更广的工作经验。

“玻璃天花板”现象:

职业性别隔离产生的原因

生理原因

经济体制以及劳动力市场上的性别歧视

社会原因——制度化性别分工

企业自身的动机——缩小雇用成本,追求利益最大化

职业性别隔离对女性的影响

关于“男女同龄退休”的争议

男女平等:男女平等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也是现代社会的普遍理念。但依现有制度,同样的能力,妇女再优秀也只能干到55岁。

人才资源的浪费:女性受教育程度越来越高,出类拔萃担当重任者大有人在,55岁正是经验成熟、得心应手的事业辉煌期,强令退休是对资源的巨大浪费。提前退休还意味着要早成才,这也给女性造成了压力,对从事脑力劳动的妇女尤为不公。

关系到经济平等:按照目前规定,工龄是否满30年将决定退休时拿到的数额。这是一种变相的不公平,妇女学历越高,则工龄越短、退休越早,退休金金额和社会福利越少。人事制度的不平等也造成了男女经济的不平等。

妇女经济参与中的其他问题

招工的男女区别和失业的男女区别;

在那些对女性开放的职位中,女性为了要得到提拔就要出卖肉体或者要否定自己的女性气质;

女工比重较大的职业价值就低;

工作组织的法规都是由男人制定的,女人只能被动接受;

生产些什么也总是由男性权威来确定,如武器生产、环境污染和很多无用产品的生产都不是由女人决定的;

产品的规范都是男性的,流行话语的内容和风格都是以男性为中心的;

国两性社会地位差距

女性在业率降低,再就业困难,与1990年相比,城镇男女两性的在业率均有下降,男性从90.0%降至81.5%,女性则从76.3%降到63.7%。

男女两性收入差距呈扩大趋势,城镇女性收入是男性的70.1%,比90年扩大7.4百分点,农村为60%。

就业的性别结构中存在比较明显的“男性工作”和“女性工作”的区隔。非正规就业具有明显的性别特征。

男女两性收入呈扩大趋势

中国两性社会地位差距

农村女性教育水平与男性差距较大,农村妇女58.8%是小学以下文化程度,比男性高21.9个百分点;女性文盲率为13.6%,比男性高9.6个百分点。

妇女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决策的程度仍然偏低,有24.1%的村委会干部中没有女性。党支部中没有女委员的高达57.6%。

中国两性社会地位的差距

农村特别是西部地区妇女享有健康服务仍有差距,农村35岁孕期未作产前检查24%,西部35%。健康上的性别差距从儿童时期已经开始。

家务劳动依然主要由妇女承担,85%以上的日常家务由女性负担,平均时间4小时,比男性多2.7小时。

传统性别观念仍有较大影响,对“干的好不如嫁得好”女性37.3%赞同,高于男性7.1%50%以上赞同“男主外女主内”。

婴儿死亡率的性别差异

基本结论

受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影响,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群体之间妇女地位的提高也处于不平衡状态;改革中利益格局的调整,在某些方面和一定程度上拉大了男女两性和不同层次女性群体间发展的差距。同一阶层内部存在着性别差序,即男性优先享有更多资源和机会,资源越少,女性所占的份额越少;不同阶层的性别之间有着性别差异,社会阶位越低,获得的资源越少,女性最少。

性别平等政策推进

男女不平等是很多社会存在的社会现象

何种经济发展水平下都可以追求性别平等

性别平等需要政府的政策推进

政策制定和实施:平等、中立和歧视

性别平等的社会政策

所谓“性别中立”的社

会政策(一般是缺乏

性别意识的社会政策)

性别不平等的社会政

策(也可以说是性别

歧视的社会政策)

要什么平等?

权利+机会+责任+评价

社会性别平等与社会性别主流化

社会性别平等

公正地对待原则

不同性别,权利、机会、责任、评价平等

有差异地对待的原则

向弱势倾斜的原则

社会性别主流化

对各个领域和各个层面上的法律、政策或项目计划对男女两性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

在政治、经济和社会各领域政策的设计、执行、跟踪及评估中,充分考虑男女两性的需求,使男女有平等的权利和机会参与并受益。

如果没有社会性别意识,发展将面临危险。

1995年人类发展报告

发展——

发展:这个概念演变到今天,不仅包括经济增长、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知识水平的进步,更应该具有如下三个要素:

所有社会成员的机会均等;

这些机会在世代更迭中具有可持续的能力;

人们不断增强权力和能力以参与并从中得益。

这个观念已经在90年代以来的历次联合国大会上作为各国政府的共识而写入文件。从性别平等的角度看,这样一个以人为中心的可持续发展观至少包括以下三个基本原则——男女平等必须被奉为一个神圣的基本原则,应当识别在法律上、经济上、政治上、文化上阻挠实施男女平等的障碍,并且通过综合的政治改革和强大的行动去加以摈除妇女必须被考虑作为改革的主体和受益者,在妇女能力上投资并赋予权能,以便让她们行使自己的选择,这绝不仅仅是对妇女本身是有价值的,而且对于经济增长和全面发展也

是最有效的贡献。

赋予权能的发展模型,目的在于让妇女和男人具有更加广泛的选择能力。重要的是创造平等的机会,以便妇女和男人有切实存在的选择。

如何推行性别平等

性别意识纳入主流/主流化

妇女赋权

性别意识纳入主流/主流化

实现性别平等的一种战略。认识到性别问题并不仅仅是某一性别本身的问题。实现妇女的利益不仅仅是某一个单独的机构或部门的责任。从整体的角度把妇女关注的问题融合到发展之中;把妇女的能力和贡献与结构调整、产业政策、反贫困、环境保护和管理等问题联系起来,各方面联合行动,在发展过程中促进性别平等。

妇女赋权

包含三重意思——授予权威或法律权力;使有能力;帮助自我实现或增强影响。赋权不仅是外在的给予或允许,更是对自己的能力的确认和自立自强的行动;是个人的也是社会群体的行为过程。

“赋权”又被称为“增强权力与能力”或“充权”。

社会性别分析

谁做什么——男人、女人、哪些男人、哪些女人

谁拥有什么

谁来做决定

怎样做决定

谁得益、谁受损

妇女问题从长远来看是社会问题

妇女法律地位

中国的法律在价值取向上是性别平等的取向,它从制度形式上保障了妇女与男性享有平等的权利。但是人们的认知依然是传统男权的意识。

妇女有关自身权益的“认知”与妇女的法律权益实现的“事实”之间存在很大差距,城镇在职妇女大多都经历过法律权利受损的事情,其劳动的基本权利并没有得到实现。这意味着制度化的法律条款与妇女日常生活之间缺少必要的联系。

妇女法律地位(续)

那些职业地位较低、受教育程度较低和收入较低的女性易于成为法律权利的“易受损者”,它表现为性别身份与阶级身份的交互作用。

作用于妇女法律地位的因素是复杂且多元的。有三大重要的机制影响妇女法律地位的实现,其一是日常生活中的性别利益关系主要依靠身份关系来协调,真正法律意义上的契约关系尚未具有实践意义;其二是公领域的性别权利关系有被私领域化的倾向,在私领域中性别权力关系依然是以父权制为主的身份关系;其三是相关政府部门的不作为,加剧了女性地位的边缘化。

妇女的教育地位

近十年来,性别因素对教育的影响力度逐渐减弱,促进了机会结构的两性平等化趋势。

目前女性教育所面临的是更为深层、也更为艰难的问题,它不再能通过加大投入、增加教育量的供给能够解决,而是要对教育理念、教育体系本身进行反思。这也就是要关注男女两性教育的更为深层的质的差异。

农村中两性受教育年数的差异拉开的阶段存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推移”现象。从时间上看,80年代女性大多在小学五年级离开学校,从而与男性的受教育状况拉开差距,而在九

十年代,女性大多在初中二年级离开学校,随着社会的发展女性的教育程度提高了,但与男性的差距依然存在。

两性在教育上的差距主要体现在:

农村中两性受教育年数的差异拉开的阶段存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推移”现象。如在时间上,80年代女性大多在小学五年级离开学校,而在九十年代,女性大多在初中二年级离开学校。在城镇,明显存在女性中专化趋势。认为,经济增长不一定能消灭教育上的性别不平等,而只是推移不平等发生的阶段。

教育的投资回报率对男女两性是不一样的,男性的回报率明显高于女性。这种现象,反映了性别文化对提高妇女教育消极影响,这些因素并不会简单地因经济增长而消亡,也不会因入学率提高而不再起作用,也决不可能单单在教育体系内部得到解决。

妇女的经济地位

在劳动力供大于求、非农有偿就业成为一种相对短缺的资源的情况下,就业机会的缩减,在男女两性间并不是平均分配的。女性在业率的下降幅度更大。而当前再就业率,女性仅为39.1%,比男性的再就业率低21个百分点。

通过对就业类型性别差异的分析,发现,我国的非正规就业存在明显的性别特征。首先,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成为非正规就业者,非正规就业女性化的趋势已经出现;其次,非正规就业对女性的负面影响大于男性,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指女性职业地位的边缘化和女性收入整体水平的降低。

妇女经济地位(续)

就业的性别结构中存在比较明显的“男性工作”和“女性工作”的区隔。女性职业结构在相当大程度上受到传统劳动性别分工模式的影响。男性比例高的职业,要么拥有更大的权力资源、更高的职业地位,要么工作中自主支配的程度更大,更不受他人乃至机器的束缚。其结果是女性劳动在结构上将更加显得不如男性重要。

控制其它变量后,性别对中国男女两性收入差距作用的幅度并不大。但是无论是先于当前劳动市场形成的教育、工作经历,还是劳动力市场之外的家务劳动时间、婚姻状态和孩子数量,抑或是就业的行业结构和职业结构都隐含着传统的性别文化的影响,都对两性的收入差距的扩大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妇女的政治地位

现实中妇女参政的不广泛性或薄弱性却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这种薄弱性表现在:在权力参与方面,重要岗位上女性任正职的比例,与人大政协比,党政领导是薄弱领域,党政相比,党的领域更显薄弱;基层政权岗位上女性领导比例匮乏。

造成女性参政薄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第一,“男强女弱”、“男主外女主内”等传统观念阻碍妇女参政;第二,选拔女干部工作中的形式主义、比例低或缺乏适当的比例等政策执行中的误区影响女干部参政。

婚姻家庭中的妇女地位

男女对家庭地位和权力的主观评价主要来源于个体的经济能力和日常生活事件,比如说夫妻交流情况、对家务劳动的满意度,能否决定自己和家庭的日常开支和大的消费等,这里似乎没有性别乃至城乡的差异。然而,当我们的关注点转向一些具体的家庭和个人决策时,就会发现,性别因素或明或暗地在发生作用。性别通过影响具体决策,对个体的家庭地位满意度、家庭权力实权感等也都产生了潜在的影响。

在性生活领域,传统的性别关系依然没有大的改变。不论城乡,中国男性依然是婚姻生活中夫妻性生活的主动者和界定者,女性则主要通过否定形式来表述自己的意愿。

妇女的健康地位

与男性相比,妇女的健康地位相对低下。城乡妇女卫生服务利用从总体上看是不充分的,

特别是农村妇女在预防保健和生殖健康方面与城市妇女差距较大。

妇女健康地位的低下影响到妇女的健康水平和健康自评状况。研究表明,女性的健康自评比男性要差。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反映妇女地位的年龄、就业状态、对健康的重视程度、心理健康状况、工作环境健康、物质和社会生活满意度等变量,对妇女健康自评有着显著影响。

二、两性生理、心理与行为的性别差异

(一) 两性生物方面的差异

1、生物学意义上的两性分化

两性生理结构的差别

性激素的影响

中枢神经系统的性分化

人体机能方面的性别差异

(1)遗传造成的两性差异

1995年因基因突变研究而获诺贝尔奖的美国遗传学家爱德华.B.刘易斯认为,人的行为可能受到文化和环境的影响,但一些本质的东西是由基因决定的,比如男人和女人性格的不同很大程度上是由他们所产生的激素决定的,而产生什么激素由基因编码而不是文化来决定,所以基因决定了人类的部分行为。

基因是遗传的基本单位,它决定血型、肤色等许多特质,决定子代与亲代的相似并影响其发展;

每个活细胞内都有成千上万个基因。多组基因再以线性链状排列构成染色体。染色体是基因的载体,均成对存在。

继人类基因密码被破译后,科学家在英国《自然》杂志宣布,他们成功破译了老鼠的基因组密码;

老鼠基因组草图显示老鼠的20对染色体上共有约25亿个碱基对,与人类23对染色体上的29亿个碱基对相当接近。两个物种的基因数目大约都是3万个,相同基因达到99%。而不同的基因,只有300多个;

科学家可以将老鼠与人类基因进行对比研究,尽快找出那些引发人类癌症、心脏病、艾滋病等各种疾病的基因。

1993年,布朗大学医学教授、基因学家安妮·福斯托认为,从男性到女性这两种性别之间,至少还应存在五种甚至更多的性别。她提出的五种性别分别是男性、偏男性(Ⅱ型)、两性人(Ⅲ型)、偏女性(Ⅰ型)、女性。

1962年,罗杰·斯佩里发现了两个半球的大脑皮层各司其职而获得了诺贝尔奖;

1997年哥本哈根市立医院神经科研究者伯特·帕肯伯格证明男性的大脑细胞平均比女性多40亿个。但普通智力测试中女性的成绩普遍比男性高3%。

新近的一项研究结果表明,在刚刚出生的婴儿中,男性与女性在脑结构方面存在差异:首先,颞叶的不对称性(左侧大于右侧),男性大于女性,男性的左侧颞叶比右侧大38%,而女性的两侧颞叶是对称的;其次,男性左半球的西尔维厄斯裂的水平线成分较女性大,因而表现出更大的不对称性。而这些差异可能与语言发展有关:女性更倾向于更快习得语言。

2、人体生理机能的两性差异

(1)生理过程中的两性差异

女性比男性成熟的速度快;

女性的新陈代谢率较男性低;

两性激素的分泌模式不同。

(2)生理易感性方面的两性差异

在生活的每个发展阶段,男性通常比女性更易于感染疾病,出现生理障碍和死亡;

雌性激素对于女性具有某种保护作用。

(二)两性心理与行为的性别差异

(1)认知方式的差异

心理学家哈曼.威特金关于认知方式的实验

妇女--场依赖式的,男子---场独立式的。

两种不同的认知方式又称为分析操作式和整体操作式。

(2)言语能力的性别差异

(3)记忆能力的性别差异

女性的机械记忆和形象记忆能力比男性强

男性逻辑记忆强于女性。

2、人格与行为方面的性别差异

1、焦虑与恐惧表现的性别差异

学者申继亮对生气、害怕、伤心、高兴四种情绪的研究;

学者钱铭怡对北京地区和客家地区人的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

2、抑郁与控制倾向的性别差异

控制倾向是指个体认为可以在多大程度上把握和控制自己的行为;

内控者能够看到自己的行为与后果之间的一致性,并体会到控制感;而外控者则往往把行为的后果归为机遇、运气,或自己无法控制的力量。

学者王登峰、甘怡群的研究表明,男性比女性有较高的内控倾向,且男性比女性知觉到更多的控制力,但女大学生的抑郁分数要高于男大学生。

学者胡胜利对高中生心理健康水平的调查发现女生比男生出现更强的抑郁反应。

大多数女性被试选择了赌运气的游戏,选择投飞镖游戏的只有35%;

75%的男性被试选择了投飞镖的游戏,其余选择了赌运气的游戏。

结论:女性与男性选择的不同,表明了其偏爱运气行事,也表明了其对事物的控制感低于男性。

(3)依赖性方面的性别差异

(4)同情心与社会交往的性别差异

心理学家霍夫曼(M.Hoffman)对人类同情心的考察

(5)攻击性行为与动机的性别差异

婴儿期男婴的活动频率比女孩高;

两岁到两岁半的男孩子在游戏中表现出攻击性;

青少年和成人时期,男子的暴力行为比妇女多,犯罪率远远高于女性。

悉尼大学的研究

当遭遇到潜在侵犯时,74%的男孩用侵略性语言和侵略性肢体行为来解决问题,78%的女孩则会避开或是以谈判解决;

在家庭暴力案件中的施暴者往往也是男性。

(6)支配性与从众的性别差异

岑国桢对中小学生从众原因进行研究,发现男女生从众原因的主次顺序是—致的,依次是“多数人更正确”、“表示归属群体”、“为了表示友好“、“为了免受责难“、“图省事不费心”,但男生比女生更倾向于把“图省事不费心”视为从众的原因。

(7)个人空间距离的性别差异

男性主试对女性被试的空间距离平均为134厘米,女性对女性的空间距离为84厘米,女性对男性的空间距离为88厘米,男性对男性的空间距离为106厘米。

(8)兴趣与爱好方面的性别差异

(9)道德发展的性别差异

在对小学生品德发展的调查表明:除女生比男生“娇气”以外,在尊敬长辈、愿把自己的东西借给别人、不惹事生非、对人有礼貌、愿比其他孩子做得好、爱惜东西、谦虚、说话随和、同情别人、喜欢帮助人、遵守课堂纪律、从不说谎等项目上,女生得分均高于男生。

性社会学论文

性社会学论文 通过对性社会学这门课程短暂的学习,虽不能说是受益匪浅,但有所收获却是不容置疑的。首先,这门课程让我了解到社会上还有这么一门学科,以前我是不知道的,所以说这门课程让我长了见识,这是很重要的。还有就是,这门课程也纠正了以前我对性社会学理解的误区,性社会学并不只是针对于“性”这个字,它是社会学与性学的交叉学科,是社会学与性学社会学与性学相互渗透、交叉形成的一门具有边缘性与综合性的社会学分支学科,是社会学在性现象这个特殊领域中的运用。性社会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有密切的联系,它是在社会学、医学、心理学、伦理学、生物学、文学艺术以及法学等学科广泛发展的基础之上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门独立的综合性学科。 性社会学并不是一门纯理论的学科,它能在人际交往中起到重要作用,通过对两性心理的学习,可以让你更多懂得人性的需要,并在交往中应用出来,能增加你的感染力,使你更有魅力,比如,一般女性都是比较爱美的,在与她的交流之中,不要吝啬你的赞扬,这会让你在交往中受益匪浅。这不是虚伪,这是交往的一种手段。通过这门课的学习,更重要的是让我知道了两性思考方向的不同,这是由于在原始社会时期开始至今的分工不同所造成的,在原始社会,男性由于体质原因(男性一般都比女性强壮)更适合于外出狩猎,而女性则留在家里做饭带孩子,再由于女性工作时说话不会干扰到工作,所以才会有今天的“三个女人一台戏”这些俗语。而男性由于狩猎是不能讲话的,而需要敏锐的判断力,所以也就养成如今男性的思维比较理性,而女性则比较感性。所以说女性较男性来说容易受伤,而这就需要我们多注意一下女性心理了,为了我们生活得更美满,更幸福。由于懂得了这,我想在以后我会更加的理解她们的做法,会更加懂得如何处理与女性之间的问题。 从这门课上,我还了解到如今社会中,很多男不像男,女不像女,性别本来是一个很明确的特征,却被搞成这样,,这是对还是错呢?特别是在发达国家,这些现在更明显,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经济的不断发展,出现了如今的“中性社会”。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其中原因肯定有许多,我想可能是很多人喜欢尝尝鲜,看看做异性是什么感受的,还可能是因为他(她)们厌倦了自己的性别。还可能是由于异性吸引力,觉得换性别好。按照中国的传统,这些统统都是不道德的。但如今这社会,是自由的社会,是开放的社会。只有你有想法,你就可以去做。但我想,不管你的想法有多么无厘头,不管你有多么的开放,你都应该要把握一个度,像武汉17中这种已经超越了开放,是不道德的。 最后,我想说,性社会学这门学科是一门很有必要的学科,其中的知识很值得我们去学习。通过这几节课的学习,我学到了许多,特别是对两性心理的认识有了个大概的了解。在课后我将进一步去学习。

男女性别角色差异的社会学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d513855753.html, 男女性别角色差异的社会学分析 作者:张松群陆卫群 来源:《新西部·中旬刊》2014年第07期 【摘要】男女性别角色差异表现在男女两性个性、行为、智能和成就方面的差异,这种差异是后天被社会文化建构的,是可以改变的。男女性别角色差异虽说有利于男女两性各司其职,促进社会有序发展,但也会影响男女两性的专业选择和就业选择,加剧男女性别不平等现象;社会无形中还会增大男性的压力;“男女都一样”是一种抽象的性别平等,我们要做的是实施差异平等。 【关键词】男女性别;角色差异;影响;社会学 性别角色源于社会学中的社会角色理论,指社会针对具有不同生物性别的人所制定的、足以确定其身份与地位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表现的模式。[1]性别角色作为社会 角色中的一种,是指由于人们的性别不同而产生的符合一定社会期望的品质特征,包括男女两性所持的不同态度、人格特征和社会行为模式。[2]性别角色差异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 两性个性和行为方面的差异,二是两性智能方面的差异,三是两性成就方面的差异。在个性方面,男性勇敢、豁达、刚毅、进取心及独立性强,但容易刚愎自用;女性温柔、细致、贤善,但是容易优柔寡断和保守。女性的依赖性和友好性高于男性,男性的攻击性与独立性强于女性。在智能方面,男女两性的智力并无显著差异,但是女性的语言表达能力、艺术感知能力优于男性,而男性的空间能力、数学能力、推理能力优于女性。在成就方面,男女两性的学业成就并无太大差异,女性的平均学习成绩有时甚至比男性高。但是在职业成就方面男女两性存在巨大的差异,男性的经济收入和就业质量普遍高于女性。 关于男女性别角色差异,在20世纪70年代初,学术界一般都认为性别角色是先赋角色,即性别角色是天生的,个人后天的努力很难将其改变。但是随着妇女运动的发展及“女权主义”思潮的推动,性别角色概念逐渐演变为社会性别概念并不断发展。社会性别理论由三方面构成:一是社会性别差异理论,认为两性之间的差异是由社会文化所建构的,可以被改变;二是社会性别角色理论,认为个体应成为自主选择性别角色的主体,个体可以通过学习获得适合自己的性别角色;三是社会性别制度理论,认为社会性别将女性建构为屈从于男性的群体,使男性获得优势地位。社会性别理论通常认为,父权社会对男人和女人设置了一整套文化模式、行为规范和评价体系,形成了性别的定轨。该社会中的个体,从出生开始就被不断的培训,以适应这个定轨,直到被社会化为一个合格的、成熟的男人或者女人。[3]社会性别理论提出男女 两性的特质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被塑造的。而个体性别角色的塑造主要是在家庭、社会和学校这三个生态圈中得以完成。 家庭是塑造孩子性别角色的第一个场所,从孩子呱呱坠地起家庭就对孩子的性别角色塑造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父母会依照自己的性别角色规则,对孩子的行为和表现做出限制,孩子的性别不同,父母对其要求也不一样。同样是摔倒,父母会对男孩子说:“我们是男子汉,要

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性别社会学分析

张光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北京 100875) 摘要:新中国成立后,掀起了一场解放妇女的运动,女性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以及维权等领域的地位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但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化,女性地位又出现了边缘化弱势化的趋势。本文通过对前人研究的总结概述,试图对妇女解放运动的意义,男女能否平等,如何平等的问题做一个性别社会学视角的分析,以求引起学界对男女平等的问题的更大程度上的讨论。 关键词:妇女解放;男女平等;建构主义 中图分类号:D44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3)06-0057-02 新中国成立后,曾经长时间处于被压迫地位的中国妇女,开始了他们获得平等的历程。大跃进时期,妇女成为国家建设当中的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被称为社会主义的“半边天”;改革开放时期,妇女更是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以及维权等领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政治上表现为政治参与和民主参与的程度较高,经济上表现为妇女就业数量增加、就业领域扩宽、创业能力增强,文化教育方面表现为男女两性在入学率、在学率和升学率的差距进一步缩小,国家更是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对妇女在政治、文化、教育、劳动、财产、人身、婚姻、家庭等方面的权利进行可行的保障。但到了20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市场经济的深化,女性参加社会劳动的意义开始被质疑,出现了“女工回家”的呼声。可以说,中国的社会转型、市场机制的建立以及国家干预的退缩给妇女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妇女在市场面前与男性相比处于不利的地位[1],就业中的性别歧视、失业率的增加、两性收入差距扩大都是这一时期的典型表现,女性被市场经济的浪潮再一次拍打至弱势化和边缘化的岸边。因此,关于新中国成立后的妇女解放历程引起了许多学者的反思与讨论,本文试图将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行综合与梳理,并尝试从性别社会学的角度对妇女解放历程的意义、男女能否平等,如何平等的问题进行分析。 一、有关妇女解放的研究 国内学者在妇女解放领域的研究成果非常丰富。 郑也夫从男性的视角出发,认为男女社会地位的差异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生物性与社会权力夺取的之间的一致性,力量和金钱在权力夺取中越重要,男性社会地位就越高,智力和知识在权力夺取中越重要,女性社会地位就也高;另一方面是由于专横而缺乏理性的男性意识形态,即将男女的差异评判为一种对立的二元划分,男性的特征被认为是优越的,男性的统治被认为是无可厚非的。据此,他认为,我国在智力与经济对权力与生产的决定作用上,在社会物质财富上都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妇女的解放是动用行政力量造就的,是一种非自然的结果,是超前的,而这种超前的运动的后果便是“使中国社会失去了男子汉,也失去了自己的女性”。而市场经济使得女性重新被排挤出市场,是一种优胜劣汰的自然选择,是遵循合理高效原则的结果[2]。 刘伯红则站在完全相对的立场上,对郑也夫的观点进行了批判。她认为,新中国的妇女解放历程并不完全是行政力量推动的结果,更大程度上是女性意识的苏醒,是商品经济发展赋予人主体意识和妇女接受教育、价值观念发生变化的产物,这种趋势的出现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另外,她认为,市场经济并不是自由公平的,而是建立在社会性别分工不平等的基础之上的,政府应当采取适当的行政手段进行干预,是强固社会公允,克服社会不平等,补偿因市场而造成的失衡,是保证女性在就业市场中的“机会公平”[3]。 孙立平在解决中国劳动力过剩的问题中,提出减少妇女就业的数量的建议,他认为,我国正处于一种后工业化阶段,一方面,家务劳动没有实现社会化,另一方面,又要求男人全心全意的在外面工作,妇女的普遍就业实质上是打乱了社会中的角色分工,结果是造成社会功能的紊乱以及其他种种问题[4]。这种观点同样体现了当代中国男性知识分子重建社会性别等

社会性别与女性发展结业论文

社会性别与女性发展结 业论文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结业考核 我选择的两个论题为 1,中国女性经济独立的相关问题 4,中国当代大学生婚恋的相关问题 论题一、中国女性经济独立的相关问题 从古至今,一般都是以男性为主要生产力,生理上的优势让男性在社会劳动中获得更的分配。结婚之后,女性的生活重心自然向家庭偏移,相夫教子式的家庭主妇,也不太可能在职场中有很大收获,所以家庭的经济来源还是主要依靠男性,这就不免造成了经济上女性对于男性的依附,也造成婚姻中本该公平的双方有了“从属关系”,使得女性在遭到不公平待遇时也只能忍气吞声 而若想和男性拥有平等的话语权,经济独立不可忽视。但是,子女对女性的牵绊,社会对女性的束缚,也让女性的经济独立之路困难重重。 一、观念问题 根深蒂固的观念,就认为女性就应该“老老实实”呆在家里带孩子,然后“伺候”外出忙碌一天之后回到家里的男人。无论是社会,甚至是女性自己,都还没有建立起经济独立的观念。“男主外,女主内”,男性在外打拼赚钱养家糊口,女性在家教育子女,大家心照不宣的维持这样一种“平衡”。 这个时候,一旦女性也要外出工作,社会会认为女性不够重视家庭,“女人就应该靠男人养”的大男子主义也会为了面子不希望妻子婚

后工作。一些比较落后的地方,全职主妇比比皆是。而一些进步的地方,职场中的女性也面临很大压力和不被理解。 不过,女性自己的依附心理也占很大原因。在现在的社会当中,房子车子也成了择偶的重要标准,“钓个金龟婿”以后不愁吃穿,不思进取理所当然的觉得应该靠男人养活,这样的女性是不会有经济独立的想法的。 二、社会偏见 古往今来,男性往往被认为是果断、勇敢魄力的象征,而女性,则往往被认为是柔弱、胆小,所以一些决策性的职位一般不会由女性担任。就业歧视中,综合考虑各种原因,比如女性生理期、结婚、生产、哺乳等,很多企业更愿意招收男性。这就造成了,女性即使愿意在职场上打拼,但往往不会有很高的报酬。 虽然大家都在工作,都有收入,但社会偏见造成的收入不平等,也造成经济关系中男女的不平等。 三、精力有限 还是以婚姻关系为例,女性经常承担了家务,外出工作一天之后回到家里,洗衣服、做饭、打扫卫生,这些看起来微不足道的事情却消磨着女性的精力。上班工作,下班劳动,有了孩子之后对孩子的教育投入也耗费巨大时间和精力。因此,在这样的权衡当中,很多女性也都放弃了外出工作的想法,或者从事一些自由度较高的工作,这也决定了女性收入不高,家庭收入的很大一部分仍然来源于男性的工资。

生理性别与社会性别

生理性别与社会性别 生理性别是人与生俱来的性特征,不因人的种族、民族、地域或国别而有所差别,而社会性别则是后天形成的,是社会变迁及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政治制度、经济制度以及不同社会文化传统,会产生不同的社会性别关系。因此,社会性别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概念,具有历史阶段性、社会性和共塑性等特征。社会性别的历史阶段性是指不同历史时期对男女两性期待不同而导致的男女性别角色模式的不同;社会性是指不同社会中,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形成的对社会性别的建构,即不同的社会有不同的社会性别制度;共塑性表明社会性别的形成不是某一特殊群体自发或有意识培养的,而是处于同一社会中的男女两性相互塑造的结果。 社会性别(Gender)是当代妇女理论的核心概念和女权主义学术的中心内容,它区别于以人的生物特征为标志的“生理性别”,指的是以社会性的方式构建出来的社会身份和期待。社会性别理论分析了人类社会中两性不平等的实质和根源,认为:男女两性各自承担的性别角色并非是由生理决定的,而主要是后天的、在社会文化的制约中形成的;男女两性在社会中的角色和地位、社会对性别角色的期待和评价(如男高女低、男优女劣)、关于性别的成见和对性别差异的社会认识等等,更主要的是社会的产物,而且又反过来通过宗教、教育、法律、社会机制等得到进一步发挥和巩固,在国家参与运作下被规范化、制度化、体制化、两极化(男女二元对立)、社会期待模式化。 社会性别是维持性别歧视的基本手段,应当而且也可以被改变甚至被清除。近年来中国学者在运用社会性别理论研究女性弱势地位的社会成因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研究发现,我国女性处于弱势社会地位的原因包括历史的惯性、封建思想观念的根深蒂固、家庭的差别对待、社会的偏见与歧视、特别是体制的障碍等等。有的学者指出,在当前的就业竞争中,女性的生育价值即人类自身生产价值得不到社会的承认和补偿是女性处于弱势地位的直接原因。认为“谈恋爱、生孩子会影响工作,给企业带来经济损失,”是一些用人单位对应聘女生说“不”的主要理由。除了传统的性别歧视外,从市场自利的角度来看,经济上雇佣成本过高是更深层的原因。

性别角色发展及理论介绍

性别角色发展及理论 性征(sex):生理身份;染色体、生理特征、激素的影响。 性别(gender):社会和文化身份。 性别角色(gender-role)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通过模仿学习获得的一套与自己性别相应的群体性特征和行为方式。 起初,性别角色被定义为" Sex Role",性别角色,具体表现在生理结构和生理机能的差别。如康斯坦丁诺普尔Constantinople曾对20世纪70年代前的性别角色研究作了一个里程碑式的综述,并试图对它进行了理论性定义,“性别角色特征多多少少是根植于解剖学、生理学和早期经历之中,并在外貌、态度及行为上将两性分别开来的那些相对稳定的特质。” 后来定义为"Gender Roles".社会性别角色,在社会文化中形成的属于男性或女性的群体性特征和行为方式。主要有两类不同看法, 一类是注重个体的人格特质.如斯彭思Spence 认为性别角色是社会认定为适合男性和女性的性格、态度、价值观念和行为. 另一类是注重社会性和社会文化的作用.如Gilbert认为性别角色是指存在于特定历史或文化情境中的对两性分工的规范性期望,和社会互动中与性别相关的规则 当下对性别角色的定义一般既注重个体生理差异、人格特征,也重视社会文化的影响. 表达性角色:女性亲切的、善于照料他人的、合作的、能敏感觉察他人要求的。

工具性角色:男性坚定地、独立的、竞争性的 性别特征形成:儿童获得性别认同,获得他生活于其中的社会文化所认可的同一性别的成员应持有的动机、价值观以及行为方式的过程。有关性别特征形成的研究集中在三个独立又相互关联的主题,1.性别认同的发展,即分清自己是男孩或女孩,并认识到性别是一种无法改变的特征。2.性别刻板印象的发展,即关于男性和女性各自应该是什么样的观念。3.性别特征行为模式的发展,即儿童发展处对同性别群体或成员通常所从事的活动的偏好。 青少年很小就接受了性别角色的传统观念,形成了对男女性别的刻板印象。虽然青少年的性别刻板印象并不必然地决定他们自身的性格特征、职业和行为等方面的性别角色认同,但或多或少地影响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心理健康, 男性青少年的性别角色印象更为刻板。在初中生、高中生和大学生中,家庭内性别分工越传统刻板,青少年持越刻板的性别印象。 1.进化理论 进化心理学家巴斯,道格拉斯肯里克,鲁斯(David M.Buss ,Douglas T.Kenrick&Luce) 观点:男性和女性在人类历史上承受着不同的进化压力,这种自然选择的过程导致了男性和女性的根本差异并从而决定了他们在劳动上的分工。 例如:女性为了成功养育孩子,朝着慈爱,温和,善于照顾他人(表达性特征)的方向进化。同时更倾向于选择关爱自己,能够提供

性别社会学论文

性别与大学生就业如今的社会是一个快速的社会。竞争是如此激烈,按理说是能者多得,有实力的人会更加有机会得到一份更加优秀的工作。然而有时候并不是这样。大学生就业中普遍存在的歧视现象打破了公平竞争的天平。这种歧视不仅仅包括性别歧视,也包括身高歧视和体重歧视等各方面的歧视。 性别歧视是一个由来已久的问题了。从中国的社会制度建立起至今,无论是在家庭中,还是社会中,女子总是处于一种从属地位。现代社会虽然标榜男女平等,其实在某些方面,这只是一种表象。“我不知道为什么用人单位这么看不上女生,但我们的机会确实比男生少很多。近几个月来,我奔波于大大小小的各种招聘会,每次都是失望而归。投了无数份简历,不是石沉大海就是被退了回来。”这句话是2006年找工作连连碰壁的暨南大学机械专业的一位女同学说的。 的确,由于先天的性别差异,女性婚后要完成生育责任,加上体力不如男性,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工作业绩,许多单位在招聘时都倾向于招聘男性。而更多的用人单位则会在女同志质疑后解释说是用人需要。青岛大学2005级毕业生张小姐这样描述她的求职经历。毕业至今两年来,我先后换过几次工作,对于用人单位的“重男轻女”深有体会。记得刚毕业时,我到几家企业去应聘,面试表现都很不错,却始终没有被录取。后来一打听才知道,用人单位优先考虑男性,

如果条件相当的男性和女性去竞争同一岗位,一般落选的总是女性。还有的单位更直接,有几次我看到招聘信息并打电话到用人单位询问,对方总是先问年龄,然后问有没有结婚,等我一一回答之后,对方就说:“对不起,您想应聘的岗位我们已经招满。”很明显,企业并不愿意招聘面临婚育的女性,只是不明说罢了。为了提高自身就业竞争力,业余时间我勤学苦读,考取了报关员,然后辞职重新找工作。本以为这样一来,就业之路能走得顺一些,然而,“27岁的女性”这一条仍让很多企业将我拒之门外。企业是从自己的利益角度考虑,女性在特定的阶段可能会因为生理原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企业的效益。或许这点会成为企业拒招女职员的理由,但是显然这个理由是站不住脚的。潜意识里总会存在着重男轻女的看法。 性别歧视是一个毒瘤,像癌症一样,不是动快刀就能解决的问题,需要时间的慢慢调节和社会各方面的努力去消解这种歧视。 除去性别歧视,身高歧视和体重歧视对男女都是一种潜在的压力。有很多人为了就业,在填报简历时虚报自己的身高几公分,少报自己的体重N公斤,为的是能够在竞争中不输在这种跟能力无关的条件上。然而社会中的实际情况却是非常糟糕的。很多人在面试中就败在了令人欲哭无泪的理由手里,你身高不够,体重过重……这对工作有影响吗?我想

社会性别理论的发展

社会性别理论的发展 1、在西方的发展 社会性别理论是女权主义集体智慧的结晶,并不是单个人努力的结果。社会性别的概念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化而变化发展的。20世纪60年代以后,西方女权运动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与此同时,当代的社会性别理论产生了。美国当代女权主义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末,她们认为,女性所扮演的性别角色,既不是生来就有的,也不是由女性的生理特征所决定的;而是在儿童成长过程中培养起来的,是由社会文化规范的。她们同时强调男女两性差异是由后天因素造成的,男女两性之间的性别角色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的变化而变化的。 “1975年,美困人类学者盖尔·卢宾发表的《女人交易—性的“政治经济学”初探》对社会性别制度形成的影响很大。”卢宾认为,任何社会都存在相应的统治工具和机制来约束和制约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并因此产生了各种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随着社会的不断变化发展,人类生理的性别变成了社会的性别,这就意味着,女性处于被压迫的边缘地位的出现不是因为男女的生理差异,而是因为人类的生产劳动。卢宾的这篇文章对女权主义研究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其中很多学者分别从各个不同的角度来研究社会性别制度,以及其在各个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不同的制度下的演变过程和不同形态。 “1988年,美国妇女史研究专家琼·W·沂科特发表《社会性别:一个历史分析中的自效范畴》,用后结构主义理论对社会性别作了新的阐述。”她认为社会性别是社会关系的一种,与其他所有的社会关系一样,它的出现也涉及到社会文化的各个方面。她主张社会性别是社会关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且这种社会关系是以性别差异为基础的,同时她还认为区分权力关系的基本方式也是社会性别,还认为社会权力关系的有关制度体制也是由男女两性在历史变化中生成的。 20世纪末,社会性别理论研究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社会性别理论在妇女运动和学术界两个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社会性别理论的发展主要表现在第三世界和有色人种的女权主义理论得到了迅猛发展和后现代的女权主义理论的飞速发展上。这个时期学者们没有像以前一样单纯的关注社会性别,而是将其放在一个特定的历史背景下,放在一个具体的文化制度中与民族、种族、阶级等相关概念进行比较分析,从而来客观具体的考虑和分析妇女的社会地位。 2、在中国的传播 社会性别理论在中国属于一个比较新的概念。它传播到中国的时间比较晚,中国对于社会性别理论的了解始于1993年。当时海外中华妇女学会第一次同中国妇女研究者合作,和天津师范大学的妇女研究中心共同举办了“第一届中国妇女与发展研讨会。”会议大约持续了两个星期的时间。本次大会上,人们在介绍

社会性别的概念及特点

2011级社会学陈钊(18号) 社会性别主流化的概念和特点 一、社会性别主流化的概念 社会性别主流化的概念是由一系列有关社会性别的认识逐步发展起来的,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不断总结经验和不断完善的过程。 (一)社会性别概念 社会性别是相对于生理性别而提出的一个概念。“社会性别”一词最早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初的国际妇女运动中,1980年代后逐渐被联合国广泛采用,是近年来国际社会分析性别平等的重要和基本概念。 1.关于生理性别。生理性别或曰自然性别,是生理学、生物学意义上对人的区别,指普遍存在的男性和女性的生理差异,或将女性与男性区分开的生理特征,简称性别。生理性别一般是不可改变的,或者是很难改变的。 2.关于社会性别。社会性别是指人们认识到的基于男女生理差别之上的、实际存在的社会性差异和社会性关系,它不是先天存在的,而是社会文化及其制度造就或建构的。社会性别概念被社会学家用来描述在一个特定社会中,由社会形成的男性或女性的群体特征、角色、活动及责任。 (二)社会性别差距和对妇女的歧视 消除不合理的社会性别差距和一切形式对妇女的歧视,是实现社会性别主流化的重要内容和历史使命。 1.关于社会性别差距。社会性别差距指任何领域内,由于男女两性存在生理上的差异,导致在社会发展参与程度、获得资源、机会、权利、能力和影响力以及工资报酬与福利等方面,实际存在的男性和女性之间的差距。 2.关于对妇女的歧视。反对和消除一切形式对妇女的歧视,是提高妇女地位、保障妇女人权、实现性别平等的重要内容。所谓歧视,是指基于种族、肤色、性别、语言、宗教、政治或其他见解、国籍或社会出身、财产、出生或其他身份的任何区别、排斥、限制或特惠。对妇女的歧视,是最常见的普遍存在的一种形式的歧视。 (三)社会性别平等和社会性别公正 实现社会性别平等和社会性别公正是社会性别主流化的终极目标。 1.关于社会性别平等。社会性别平等包含着这样的含义:所有人,不论男女,都可以在不受各种成见、严格的社会性别角色分工观念,以及各种歧视的限制下,自由发展个人能力和自由做出选择。社会性别平等意味着男性和女性的不同行为、期望和需求均能得到同等考虑、评价和照顾。社会性别平等并不意味着女性和男性必须变得完全一模一样,而是说他们的权利、责任和机遇,并不由他们生来是男还是女来决定。 (1)关于形式平等。形式平等,即认为男性和女性是相同的,因此像对待男性一样对待女性。这种模式的倡导者赞成给女性的机会平等,但期望女性根据与男性同样的规则和标准获得和享有机会。 形式平等未考虑女性和男性的生理差异和社会文化差异,而且不为女性提供任何额外或特别的措施,这对那些不得不按照男性标准做事的女性造成了更大的压力。 (2)关于保护性平等。保护性平等,即通过排斥女性或限制女性的权利过度保

参考:400个社会学论文题目选题

400个社会学论文题目选题 1. 浅析大学生炒股的博弈心理现状 2. 网络环境下大学生自主学习行为的现状研究--以河南牧业经济学院金融学专业为例 3. 在华韩国留学生文化智力对文化认同的内隐影响研究 4. 大学艺术与礼仪教育渗透研究 5. 读懂“90后”才能获取真正的生力军 6. 高校学生自杀原因分析及对策 7. 关于综合性大学开设礼仪课程的探索 8. 信任与公平:青年社会心态的区域比较 9. 浅析生态社会主义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对策 10. 试论专业化. 职业性社会工作推进的必要性与发展趋势分析 11. 高校“公共关系学”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几点建议 12. 民族院校家庭经济困难生社会价值人际交往发展需求研究 13. 民国时期女大学生婚姻观研究 14. 构建以职业能力培养为诉求的课程实训模式--以公关课程为例 15. “社区为本”的儿童保护服务本土化模式创新--以佛山市里水镇“事实孤儿”保护项目为例 16. 影视作品对当代大学生婚恋观影响的实证研究--以河南省部分高校为例 17. 穗. 港两地青年学生的交流与融合 18. 90后男大学生穿着行为分析 19. 双语教学在社会工作专业的应用性分析 20. 罗振宇:我看到的世界 21. 基于网络大数据的社会心理学研究进展 22. 对高校经济统计基础知识的研究 23. 统计学专业就业难问题的分析及对策研究 24. 基于社会认同理论的社工大学生专业认同研究 25. 新常态下社会思潮的存在逻辑与新表征 26. 大学阶段数据分析师的培养研究 27. 社会工作如何在精准扶贫中发挥作用

28. 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流失现象的探讨 29. 社会心理学视角下的亲环境行为探讨 30. 高职院校开设礼仪课程的意义探析 31. 中国当代社会心理学发展的新方向 32. 实践性教学在女性学课程体系中的运用 3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职业声望排序及变迁研究 34. 基层电大统计学原理教学辅导改革初探 35. 社会信任对网络公民参与的影响--以大学生网民为例 36. “小组工作”方法运用于课堂教学的实践报告 37. 内地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支持网络的构建 38. 对高校礼仪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思考 39. 性别意识与女大学生就业质量--基于福建省五所高校的调查 40. 国外青少年移动网络通讯设备使用情况研究综述 41. 甘肃省大学生自杀意念与羞耻感. 述情障碍. 领悟社会支持的关系 42. 农村大学生“诉贫伤害”的社会学分析 43. 症结与破解:受怀旧风影响的大学生恋爱观 44. 关于提高开放电大“统计学原理”教学效果的探讨 45. 论大学生手机成瘾行为的原因 46. 家庭依恋模式对杏林学院大学生网络成瘾的个案研究 47. 当代女大学生性行为现状及影响因素的研究综述 48. 大学生亲密关系暴力的相关研究评述 49. 社会工作人才保障激励机制研究--以南京市为例 50. 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对大学生“低头族”的启示 51. 湖北高校大学生社交媒体使用状况的实证分析 52. 微信对大学生人际交往影响的调查与分析--以新疆农业大学为例 53. 改进当代西方社会思潮的教学方法及其意义 54. 信息化环境下应用统计学实践环节教学改革的研究 55. 论当前我国社会的四种非理性文化心态 56. 微时代环境下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网络共同体”研究 57. 信息技术女性用户对信息技术设计的影响 58. 关于高校“统计学”课程的教学满意度评价

以社会学视角看性别平等

以社会学视角看性别 我们都知道, 过去的时候男性和女性的地位是有差别 的,那是谈男女平等仿佛就是天方夜谭,如今,随着时代 的变革和经济的发展,在加上人们思想观念的开放以及平 步实践着。世界女权运动起源欧美国家,女权运动的发展 紧紧跟随着人类工业革命的进步,每一次产业革命都带来 年代后,新女权运动从美国波及到欧洲以及加拿大、日本 等国。联合国曾宣布 1975 年为国际妇女年。 作为一种社会 文化现象,女权运动牢牢建立在相应的社会物质文明的基 础上, 同时它也带动了社会文化, 特别是人权运动的发展。 然而我们还知道,在中国两千多年男尊女卑的传统文化影 响下,在我们亲身经历男女不平等的种种事例下,我们感 觉到了男女的真正平等还是任重道远。 性别平等,顾名思义,是指男女的地位平等,也就是 说女性和男性拥有的机会平等,可实际上,尽管女性做出 了一定的牺牲,社会还是在一定的程度上排斥着女性,很 难达到上诉的理想地步,女性拥有的发展机会普遍低于男 性,似乎男性就是注定了拥有优先权。现在我们在用宏观 等意识的增强,平等已不再是“昨日黄花”,并且在 rH 步 女权运动的飞跃式发展。 19 世纪末,第一次工业 20 世纪 初,第二次工业革命时女权运动在欧美国家广泛展开。 70

的眼光来看待性别平等这个问题,我们不得不相信:社会 发展需要真正的性别平等,中国的强大需要实实在在的性 别平等。 、经济发展需要性别平等 现在的社会是社会化大生产的时代,社会在进行着生 产、消费、交换、分配等经济活动,市场经济告诉我们,经济的发展需要更多的劳动力和更多的消费者,而女性作为社会存在的一个现有劳动力和消费者,也就不得不纳入市场经济当中。更何况,市场经济的时代是资源优化配臵 的时代,女性中的一些佼佼者当然会被看做优势资源。特 别是在21 世纪,中国的发展、国人步入小康社会都离不开 女性,性别的平等,男女的合作成为经济飞速发展的使然。 2010 胡润女富豪榜》显示,玖龙纸业的张茵家族以财富 380 亿元蝉联榜首,龙湖地产的吴亚军家族以财富280 亿 元排名第二,富华国际的陈丽华以财富270 亿元排名第三。 51 位上榜女富豪总财富高达4388 亿元,其中身家百亿元以上的女富豪达13 位,这些例子证明女性也是经济生活中的重要角色,也能创造经济价值。 、政治稳定需要性别平等 自从中国进入文明社会以来,很长时间女性一直承受 着政治上的歧视,她们被禁止参与任何涉及政治的活动,政治的活动似乎天生就是男性的附属品,而女性却也天生

社会性别_西方女性主义理论的中心概念_刘霓

女性研究 社会性别———西方女性主义理论的中心概念 刘 霓 提 要 社会性别这一概念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第二次女性主义浪潮时期。几十年来,作为女性主义理论的一个中心概念,它在探索妇女受压迫的原因、不平等性别关系的形成以及推动妇女的思想解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与此同时,这一概念也不断受到来自女性主义内部与外部的批评与质疑,受到各种新的思潮的挑战与影响。 关键词 社会性别 女性主义 唯物主义 后现代主义 一、什么是社会性别 社会性别在英文中是“gender”,这个词的词义本身为“性”,英文词典中,它的第一解释是指语言学中名词和代词的词性。然而“gender”这个词作为女性主义理论中的一个概念,它所具有的含义就绝不仅仅是这么简单了。在2000年出版的由洛兰?科德主编的《女性主义理论百科全书》中,有关社会性别的词条中谈到:在普通字典的定义中所遗漏的正是社会性别———基于生物学的性别基础上的社会角色———对于女性主义思想的意义。①而在另一本在此前出版的工具书,即由索尼娅?安德马赫尔等人主编的《女性主义理论词汇汇编》中,对社会性别是这样解释的:在第二次女性主义浪潮初期,女性主义者采用心理学家罗伯特?斯托勒(1968)所提出的性别与社会性别的划分方法,将性别差别的社会文化意义从其生物学基础上区分出来。② 除了这些工具书中的解释之外,在美国女性主义学者坎达斯?韦斯特和唐?H.奇默尔曼撰写的文章《行动着的社会性别》中还可以找到一种更为浅显易懂的解释。她们讲到:在讲授相关课程中,我们告诉学生,性别(sex)是由生物学所描述的东西:如人体、荷尔蒙和生理学等,而社会性别(gender)是一种获得的地位,这一地位是通过心理、文化和社会手段构建的。③ 总之,性别,作为生物的构成,指的是与生俱来的男女生物属性,而社会性别是一种文化构成物,是通过社会实践的作用发展而成的女性和男性之间的角色、行为、思想和感情特征方面的差别。 二、社会性别概念在女性主义 理论中的确立 在60年代末,社会性别概念与第二次女性主义浪潮几乎是同时出现的,至少从那时开始,它不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词汇,而是被作为一个分析类别,用来解释女性气质的社会构成,并从社会性别的相互关系的角度来分析男性权力和男性特权得以维持的原因,并进而成为西方女性主义理论中的一个中心概念。 尽管直到20世纪70年代,社会性别的概念才在女性主义者中间流行起来,但是“男女之间的 25 ① ② ③West,Candace;Z inmmerman,D on H.,1987,D oing G ender,in Myers,K risten A.(ed.),1998,p.167. Andermahr,S onya;Lovell,T erry and W olkowitz,Carol, 1997,p.102. C ode,Lorraine(ed.),2000,p.220.

社会学概论 论文

当今中国家庭结构变化引起的家庭问题及其应对策略 西南大学(荣昌校区)商贸系2012级公共事业管理专业2班 刘杰学号:222012602073058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变迁和人们思想的转变,中国家庭在四个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颠覆了传统的家庭伦理观,改变了传统意义上的家庭模式,使得家庭的概念更加泛化,很多家庭问题也由此产生。通过研究当代中国家庭结构变化的状况,分析由此带来的家庭问题,对制定出有效的应对策略有很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家庭家庭结构变化家庭问题应对策略 一、当代中国家庭结构的变化特点 家庭是构成社会的细胞。随着社会的变迁和经济的进步,中国家庭的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总体说来当代中国家庭结构的变化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空巢家庭增多 随着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实施,以及经济社会的转型,家庭规模日趋小型化,“4-2-1”家庭结构日益普遍,空巢家庭不断增多。目前,我国户均规模3.16人,较改革开放之初的4.61人下降了31.5%。城乡老年空巢家庭比例不断上升,城市老年空巢家庭已达到49.7%,农村老年空巢家庭已达到38.3%。 据国家统计局的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的人口预期寿命呈明显上升趋势,老龄化问题 越来越多的劳动力,进城务工也就成了很多农村劳动力的选择。这样往往形成了子女不在身边共同居住的家庭格局。1978年,中国城镇人口比重只有17.92%。到1996年,这一比重就上升到30.48%,中国城镇化开始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到2006年,城镇人口比重上升到43.9%。这10年间,城镇人口比重平均每年提升1.34个百分点,比1978~1996年间平均每年提升0.7个百分点快了近1倍。至2008年底,全国城镇人口比重已上升到45.68%。根据国家 (二)家庭重组现象越来越普遍 一方面,现代人对婚姻的期望越来越高而现实却满足不了他们的需要,这必然会影响其婚姻的态度,并做出离婚这样的举动。另一方面,结婚和离婚程序简化了,离婚变得容易。还有,妇女地位的提高,使其在各方面开始追求独立。再加上社会对离婚态度的改变,中国的离婚率虽然总体来说还较低,但已经明显呈现出迅速上升的趋势。1979年中国的离婚对数占当年结婚对数的比例只有4.8%,到2003年已上升到16.4%。就近两年来说,2011年离婚对数比2010年增长7.3%,离婚率增加了1.3个百分点。2012年截至第三季度离婚对数为169.3万对,2011年为146.6万对,2012年离婚对数同比也增长了15.5%。离婚率增高带来的是家庭结构的复杂化,单亲家庭及再婚组合家庭成为了常见的家庭形式。 (三)单身贵族数量增多 造成单身人口数量增加的原因有很多,结合中国的国情来看,主要有四个方面:其一,婚姻观的改变。现代年轻人崇尚个人主义,不愿过早受到婚姻家庭的束缚,因此,独身状态较为普遍。其二,由于中国市场改革进程的逐步深化,年轻一代面临的生活压力较大;

性别社会学

性别社会学 《性别社会学》从男人和女人的就业机会,收入和限制等方面入手,发现男女间存在的差异,其中,社会因素起着决定性作用,而在社会因素中,社会制度,特别是经济和政治体系,起着决定作用。这本书把社会学的观点运用到性别关系这一主题中去,在对比男人与女人的同时,突出了女性日益增长的地位。同时强调,男性和女性的性别角色创造,保持和实施深受环境影响,这种环境是个人,一对夫妇和一个小集体无法控制的。 本书从性别和社会制度,个体在社会中的位置与发展,家庭中的男女关系与所饰演的角色,分层与性别角色,种族的划分与男女角色,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妇女运动,实验的社区与变化的角色,以及对瑞典,中国等地的性别角色发展方面进行比较,阐述性别是个社会学问题。其中,在中国的经济制度及国情的大背景下,对妇女在家庭里的个人权利,工作地位及权利,两性生活,及在中国男女平等的定义。 书中强调,两性之间的关系和性别角色,在社会的交往中具有极大的影响,这种观点并不否认在两性的冲突中生理因素和心理因素所起的作用,而且有助于进一步探索和研究生理因素和心理因素在两性关系中的作用。我们把眼光从社会上的统治地位的性别角色转向不占统治地位的偏离行为,我们就可以掌握更多的有关性别社会学的知识。在一些被认为是不太重要的大型群体里,我们发现了其他类型的性别角色。此外,我们在对一些具有自己特色的小型群体生活的考虑中,再一次看到了社会因素对性别角色的内容有重大影响。近来,女性并不意味着脆弱,甚至社会并不鼓励女性成为病态的,无劳动能力的人。自从19世纪以来,劳动力市场的需要发生了变化,女性和男性的意义也跟着发生了变化。在一个社会中,衡量总的社会解放的尺度之一,就是妇女解放的程度。而中国的女性解放运动在经历了漫长的艰难历程之后,“女性意识”之一概念无疑是最能彰显女性文学独特价值并区别于男权文化的关键词。 “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孔子是春秋时代的大圣人,连圣人对女子都有这样的看法,可见从古时起妇女的地位就与男子不平等。文中提到身为一个女子的卑贱就是除了儿子以外的一切男性的轻蔑,这不能不让我感到在当时那种封建社会下作为一个女子的孤苦和悲哀。 辛亥革命后,推行像西方资本主义的民主政策,开设议院,选举议院,而仅仅只选男性议员的做法激怒了一些激进的女性,于是沈佩贞女士为了参政权起身反抗,狠狠的踹了守卫一脚,这一举动竟没有引起守卫的回击,倘使换成男子,必定下场很惨,这就是鲁迅所说的女子便宜的地方之一。不知这到底是女子的便宜还是弱势或者是其他? 一场声势浩大的五四运动过后,女子便走出了闺阁,但解放的结果也无非是这样,真正独立自主的女性几乎没有,也仍旧摆脱不了人们封建思想中对女性固有的轻视,所以女性解放之路必定很长很艰难。 男子因要“养”女子而“叹息”,女子因为无法摆脱“被养”而“苦痛”,而社会的天平却总是偏向男子,这样的社会状况怎会发生改变?叹息声不会消失,苦痛也不会减轻。所以不能依靠这吃人的社会来改变自己的命运,只能靠自己。所以鲁迅在文章中讲到: 呼唤女性思想解放,实现人格独立。就是同自己斗争,从心理上认可自己与男子一样平等,有与男子一样的能力做好事情,做一个独立的女性。

社会性别研究学习心得

社会性别研究学习心得 201210800034 物理学 XX 社会性别研究这门课程我们是第三周开始上的,通过这几周以来对这个内容的学习,我们不仅从理论上系统地对社会性别研究有了了解,也联系了生活实际,对社会性别有了更具体的感悟。以下就是我这几周以来从理论到生活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心得。 首先,我们要了解什么叫社会性别。社会性别理论是在女权主义运动的实践中发展起来的,现已逐渐发展成为西方学术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分析范畴,并逐渐形成了一些应用性较好的社会性别分析框架,在很多项目和制定公共政策中得到应用。 社会性别是不用于生物性别,生物性别指的是解剖学意义上的男女,而社会性别是基于社会学和心理学,表达了语言、交流、符号和教育等文化的社会标准。而性别作为社会性别的基础,由遗传基因和生物学因素决定的,不会自动改变,但社会性别是人们在社会交往过程中形成的,并且会因时而变。 在《性别社会学》一书中这样提到:性别的社会属性比性别的生物属性的内涵要丰富和复杂得多,负载了许多社会文化因素。社会性别是指社会对男女的社会角色,行为,道德,自我意识的建构和不同的期望。朱蒂斯鲁博认为作为个体的社会性别的构成要素,它包括了生理性别要素,社会性别身份认同,社会性别化的婚姻和生育地位,社会性别化地性取向,社会性别化的个性特征,社会性别过程,社会性别信念,社会性别展示等方面。 现在,社会性别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所具备的条件主要有四

个方面:一是在于社会性别具有学术性的意义,有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二是研究对象是以人为本,二性关系与权力,制度的变动。三是社会性别的实质属性是其社会性。四是以性别视角审视传统社会中的文化、法律、政治、经济学,促进二性健康、和睦、均衡发展。 性别社会化的实现过程贯穿于人的整个生命周期,人从出生到死亡,在不同的年龄阶段都经历着内容和手段侧重点不同的性别角色的社会化。 作为一个女生,我可以清楚察觉到自身的社会性别趋于成熟的过程。小时候上幼儿园的时候,并没有多大的性别意识,只是时常听大人说“女孩子不能那么调皮,应该要文静一点”,虽然当时也没有把这话听进去多少,但还是在心里植入了“我是女生”的种子。后来渐渐长大了,有了女孩子的爱美之心,总是缠着妈妈买漂亮裙子,这便是社会性别与生理性别趋于统一的表现。 我一直都是在家人朋友的呵护下长大的,所以没受到过什么性别歧视,但是在成长的过程中还是能隐隐约约感受得到“男女有别”。比如,小时候男孩子可以尽情地在泥巴里打滚,女生则要安安静静地呆着;选大学的时候,对于男孩子,大人会觉得出去闯荡一番成就事业比较好,而女孩子则是在离家里近的地方找一份安安稳稳的工作就好了。 虽然男女之间的差别不可能一下子就消失,但随着社会的文明进步,女性成才障碍逐步消解,社会性别隔离逐被打破,女性的发展环

性别与社会2014试卷

浙江大学2013–2014 学年冬学期 《性别与社会》课程期末考试试卷 课程号: __________,开课学院:_公共管理学院_____ 考试试卷:√A卷、B卷(请在选定项上打√) 考试形式:闭、√开卷(请在选定项上打√),允许带___________入场 考试日期: 2014 年 1 月日,考试时间: 120 分钟 诚信考试,沉着应考,杜绝违纪。 考生姓名:学号:所属院系: _ 题序一二三四五六七八总分得分 评卷人 一、判断题:(任选一题)(10分) 下列说法有什么问题吗?如果没有,说明你认同的理由;如果有,说明有哪些问题,为什么会有这些问题? 1,男女平等就是一样 2,奸人妻女、掠人财物 二、论述题:(任选一题)(20分) 1,你心目中理想的女性、理想的男性是什么样的?说出你认为最重要的10个品质,并说明男女两性的差异有哪些?为什么会产生这些差异?这些差异对男女两性各有什么影响? 2,请从外在形象、外显行为、职业角色、内在心理和性格特征等角度分析传统性别角色观念对男女两性的界定,检视这种性别定型对男女两性在接受教育、就业、人际交往以及婚姻家庭等方面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你的性别观念并说明理由。(观点自由,不一定非得是女性主义的) 三、分析题(20分) 留守女童被多人强奸之后 2014年1月9日,广西兴业警方向“中国网事”独家详细披露了一桩留守女童惨遭多

人性侵的案件。 父亲报警 受害人丽丽(化名)出生于2000年3月,是广西兴业县的一名小学生。近日被曝出从11岁开始先后遭多人多次性侵,流传较广的说法是“两年遭18个中老年人性侵”和“两年遭10名中老年人性侵”。 广西兴业警方向“中国网事”独家提供的一份长达13页的案件侦查情况报告显示,2013年4月27日、5月6日、7月23日,受害人父亲分三次带着受害人到派出所报案,称受害人自2011年起被人强奸,涉案人员共涉及同村15名村民和同镇另外两个村的3名村民。接警后,兴业县公安局对此案展开侦查。 兴业警方表示,受害人举报的18名涉案人员中,警方已经查明身份的犯罪嫌疑人有16人,目前抓获14人,在逃2人,另有2人目前未能查明身份。 这份落款日期为“2014年1月8日”的报告显示,在抓获的14人中,11人被移送检察院起诉,1人被取保候审,1人被监视居住,1人正在办理移送起诉;有5人涉嫌强奸罪、有7人涉嫌嫖宿幼女罪、1人涉嫌猥亵儿童罪,1人因证据不足检察机关不予批捕。 施害者获刑时,年纪最大的76岁,最小的也有44岁了。宣判后,只有1人提起上诉。他并没有否认与幼女间有身体接触,但他认为自己不是主动的,而且认为量刑过重。 父亲不满 这样的判决令丽丽的父亲及其家人难以接受。在办案期间,丽丽父亲多次到当地派出所对民警办案态度、办案进度、办案程序及案件定性等问题进行质疑,办案民警解释后,丽丽父亲不予接受,先后到相关部门上访,指责派出所对此案不重视、不作为。 兴业县警方认为,此案犯罪嫌疑人多,作案次数多,时间跨度大,当事人记忆混乱,物证人证稀少,调查取证工作异常艰辛,“案件能办到这个程度,实属不易。” 在这种情况下被害人家属之所以不满意,办案民警认为,主要是因为对部分犯罪嫌疑人以“嫖宿幼女罪”逮捕起诉有意见,认为一是以轻罪放纵了强奸犯罪;二是把被害人视为卖淫女,严重损害了她的声誉,严重干扰了她的生活。 兴业县警方认为,公安机关开始都是以强奸罪来呈捕的,只是因为检察机关提出意见,才将部分嫌疑人改为以嫖宿幼女罪呈捕,经检察机关审查批准后以这一罪名执行逮捕。“自嫖宿幼女罪出台以来,对其存废问题,法学界一直争论不休,废除呼声不断。如何区分以钱财诱惑为手段的奸淫幼女罪与嫖宿幼女罪,也是争议很多的难题。”兴业县公安局法制部门在案件核查意见中提出,“两个法条有重合的地方,嫖宿幼女本身就是奸淫幼女的一种情形,奸淫幼女罪里也有利用金钱诱惑达到奸淫目的的情形。二者如何区分?如何认定幼女是否处于卖淫地位?并没有明确的司法解释。” “爷爷辈”施害者 在丽丽的叙述中,强奸过她的至少有18人,其中15人是她同村的长辈——大部分是爷爷辈。在持续2年的时间里,每人平均性侵三四次。最多的一个,60岁的陈美光,法院认定达15次。 第一次性侵发生在2011年,当时丽丽只有11岁,而施害者黄延来已经74岁了。那是4月份,春季放农忙假的最后一天,“瘦瘦小小的丽丽,跟着奶奶去山岭间的田里插秧,后来丽丽自己一个人去捡田螺,捡着捡着,她就离奶奶越来越远了。”噩运在此时降临,“正在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