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各年龄段儿童学画的特点

各年龄段儿童学画的特点

各年龄段儿童学画的特点
各年龄段儿童学画的特点

各年龄段儿童学画的特点

18世纪法国教育家卢梭说过:在教育中要“把孩子看成孩子”,“在他们心灵还没有具备种种能力以前,不应当让他们运用他们的心灵,因为它还处在蒙昧的状态时,你给它一个火炬,它也是看不见的。”我们在辅导孩子绘画中,必须按照儿童绘画的发展阶段进行。如果指导不得法,违背了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用儿童暂时无法理解的知识和难以掌握的技能生硬灌注,强制训练,接受不了便横加斥责,那样会造成儿童对绘画产生厌恶和反感,阻碍他兴趣爱好的发展与提高。

1.乱画期(1岁)

乱画期是幼儿涂鸦阶段,所以也叫涂鸦期。周岁婴儿用他们能接触到的工具(如铅笔、蜡笔、竹杆、树枝等),不管在什么地方,都会笨拙地胡乱涂画。在涂抹活动中,他们感到新奇好玩,乐于尝试,开始还没有想画什么的想法,只是孩子好动的本能。他们看到涂抹的效果会引起兴趣。经过反复涂画,促进了手、眼、脑机能的发展,不断增加线、形、色的感知积累。一开始涂得乱麻一团,线条没有分别,毫无秩序,进而能反复同一动作,有一定方向,说明视觉上有所控制了。这种控制能力会发展到更复杂的动作——绘出了圆形,虽然很不象样子,但已是一大进步。成人可能对幼儿画的形状难以理解,但从那些线条的动态中感受到幼儿心里的喜悦和惊奇。

2.命名期(2、3岁)

这时期,孩子一边画,一边呀呀说着什么。但他画的是什么,人们根本看不出。他说这是“苹果”、那是“妈妈”等等,是孩子自己对涂画的注解,自己很欣赏。把自己的动作和想象结合起来,促进了思维的发展。他还不能抓住物体的整个形状的特征,只是把自己看到的一部分象征性地去命名。人们如不细心观察、询问,就很难理解。当孩子一说这是什么时,大人们也许会捧腹大笑。这就加深了对儿童心理活动的了解。这个阶段的儿童不是想什么画什么,而是画什么想什么。

3.罗列期(3、4岁)

在涂鸦阶段,儿童只要能把画的东西和想的东西逐渐联系起来,画得稍微有些形状,就感到很大满足。把表示脑袋的圆圈和表示手脚的长线拼凑起来,就感到这是一个活人,大圈套小圈就是一个猫,这只能说是一个一个物的罗列,相互没有联系。这里画个太阳,旁边画个猫,又可能画个车,或画个小虫子。因为这时的思维能力还处在不能把事物组织起来的状态,应该根据孩子兴趣,引导他注意把画的事物联系起来。这有助于孩子想象力的发挥。例如:孩子画个小鸭,可以问他小鸭和谁玩呀?在哪玩呢?在水里游泳呀。水里有什么呢?水里有小鱼,有荷花。天上有什么呀?有云、有蜻蜓……。这样依据孩子的有限经验,启发他联想,就会使画面越来越丰富。孩子一个时期反复画一样东西,从不像到有点像,这是认识的深化过程。

4.图式期(4、5岁)

随着儿童知识、经验的增长,手运动机能的发展和形象积累的增加,他们开始表现自己所想的内容。从开始单纯的物的表现发展到事情的表现,他们主观地体会和观察自己周围的世界。他们常用形态符号来表示同一事物。其中夸张了主要部分,忽视或干脆省去了不重要部分。表现动作时,就主观地移动要做动作的那个部分。如为了把刀举过头,就主观地伸展移动胳膊。

这阶段的儿童还没有形成正确的空间概念,还不能正确地掌握上下、前后、左右和空间,对比例的估计能力更晚。让孩子在纸上表现一定深度的画是有困难的,因此画面上就会出现一种没有远近、没有前后、没有大小的任意排列的平面图,而且他们把一切东西都放在一条表示地平线的基础上,他们画画怕遮掩、重叠,就是从不同角度看到的东西也统统排列在画面上。屋里的陈设在室外根本看不见,也要透过墙壁画出来,并认为不这样反而是错误的。

这种求全、求实的表现法,正是儿童心理的正常反映。这些都说明孩子画的还不是他看见的东西,是他想当然的东西。这时让他画写生画,他看一眼对象就凭自己的印象去画了。因为儿童观察事物的方法和成人不同,他们还缺乏理性地分析和比较能力,只能凭感觉印象画画,对印象深的部分他容易夸大。这正是儿童画的“黄金时期”。孩子的天真气应注意保护,让它充分表现出来。

5.想象期(6~9岁)

随着孩子生活面的扩大,认识和理解力比幼儿时有所发展,画画中能逐步掌握物的基本形状,画面也比以前丰富。这时,他们注意表现出对象的特征、动态和生活环境,能根据自己的感受画出熟悉的人物和生活,由于常常以想象代替观察,孩子画画的内容广泛多了,海阔天空,任意幻想。他们望见星星和月亮象盏灯,就想到月亮上去读书;看见星星爱眨眼,就想和星星打电话。我们成年人虽然见识多,但受写实的局限,反而使想象力受到了抑制。当然,这一阶段孩子的画,大多还是平面造型。由于认识能力的局限。他们还不理解,也不能表达出空间和透视现象,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联系和比例关系。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的画会向写实发展,会关心透视和比例,而画面的儿童情趣就越来越少了。

这一时期,有些家长往往急于求成,让孩子追求成人化的东西,单纯临摹画家的笔法和现成的画面,以孩子临摹得像为标准,这样做的效果并不好。当然临摹是学习绘画技法的一种方法,让孩子单纯临摹可能很快见效,锻炼了眼看和手画的协调机能,但都没有动脑子。因为他照抄的是现成画面,那是画家经过观察、概括、提炼等艺术加工后产生的形象,是人家的创造,不是孩子自己的东西。就像抄书和写作文是不同的两回事,抄书不能代替作文,作文需要自己的观察和思考。画画也是一样,单纯临摹只会妨碍他的记忆和想象的发挥,也就影响了他创造力的发展。什么时候着重学习绘画技法合适呢?约到9岁以后。

6.写实期(9~12岁)

孩子进入了少年,心理上逐渐失去了儿童的天真。他们对过去画的东西已经不满足了,他们看着也觉得不顺眼了,要求画得更“像”了。不只形状、颜色上要求真实,而且初步有了立体、空间的感觉(视知觉有了一定深度)。他们逐步追求怎样在平面上,通过合理的空间透视关系,去描写接近于视觉真实的形象。这些还不是他们力所能及的,要学会分析的方法去认识周围世界,学会概括表现对象的基本特征,大致要到11岁以后。

这时期了解一些绘画知识,初步学习一些绘画技法,会巩固孩子对绘画的兴趣。绘画基本功练习(写生、素描)比较直观,由浅入深一步一步地进行,容易见效果。他们能看到成绩,就愿意把精力转移到单纯基本功练习——画写生中去了。而他们那既缺乏天真稚气又不成熟的创作画,不大讨人喜欢,所以往往不被承认,他们的积极性也就容易受到挫伤,创作的欲望便逐渐淡漠了。这是10岁以后感到创作难的心理变化。

以上是根据儿童心理变化说明儿童绘画的几个发展阶段。年岁只是一个大概界线,有的孩子很可能处在提前状态,有的也可能在这方面显露得慢一些。这在一定程度上和孩子所处的环境有关,“人是环境之子”这句话是有一定道理的。

孩子出生后主要是处在家庭环境中,家庭环境每时每刻都在影响、刺激着孩子的感官。他所接触的环境,影响着孩子的智能发展。环境的刺激越丰富,儿童自由活动体验也越丰富,他的感应能力愈强。当然这一切又都不是人为地短时间强制教育的结果,必须依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心理发展规律,点点滴滴,耳濡目染,完全是一个潜移默化地熏陶过程。

儿童绘画发展阶段是一个参考“数据”,不应机械地硬套在孩子身上。5、6岁孩子画石膏写生是不实际的;反之,孩子具有了一定写实绘画能力,再让他画稚趣的形象也是困难的,那就让他继续向前走吧。

我们珍视儿童画的特点,让孩子以纯真的感情去表现他们的生活,任何用尺子衡量儿童画,超越儿童自然发展阶段的作法都是不妥当的。但是,我们也要随着儿童心理发展不断培

养他们各个感官的功能。在辅导方法、内容、程度上,都应适应这个阶段儿童的智力发展状况,并不断丰富和发展儿童的认识水平。孩子会一天天长大,儿童绘画特点会逐渐消失,慢慢向成人绘画过渡发展。

各年龄段的性格特点

第九部分学生特点(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引导说辞) 1. 小学1-5年级(分别介绍各年级特点) 1-1 年龄小,玩心重,没有学习压力和紧迫感 1-2 没有自主学习能力,保姆式教育。 1-3 学生依赖性强,不愿意自己学习。 我们学大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主,小学是最关键的,因为在小学时培养好了学习习惯,到中学就不用太吃力了。现在小升初的择校也很多,但学校首先看的还是学习成绩,比如从四年级开始学习成绩记录档案,并且开始评三好学生,这些都是为了孩子上中学打基础。引导学生对学习感兴趣,培养好习惯。 1-4 1-3 年级是培养孩子学习兴趣与学习习惯的最佳时期,这个阶段孩子刚刚入学不久,接触的事物都是新鲜的,交给他什么他就会学者做,所以把学习习惯建立好,以后孩子就可以自主学习了,不用家长催者写作业了。 在英语学科上,英语本身的性质决定就是要有很多单词要去记忆,而小学阶段的学校教育只是让孩子机械记忆。容易造成孩子单词的遗忘。容易打击孩子的英语学习信心,丧失学习兴趣。而英语又会伴随者孩子在数学学科上,小学高年级孩子的身上经常出现的数学计算错误,做题马虎,审题不认真,也大都在1-3年级出现,如果不能及时解决,会对孩子在4-6年级的数学计算,甚至中学理科方面的学习造成一些不必要的失分。 在语文学科上,是培养孩子对阅读产生学习兴趣的最佳时机,让孩子在阅读中找到乐趣,增加语文素养的积累,从小的方面讲,对于孩子将来写作文积累素材,从大的方面讲,能够充实孩子的人生,提高孩子的自身素质,举例来讲,一个看国一百本好书的孩子,和一本好书都没有看过的孩子必然是不同的。 1、一年级:一般的一年级孩子成绩问题不是很突出,在成绩有浮动的时候家长会给孩子找辅导老师,兼有的问题是家长没时间管。 ●告诉家长在入学前有些东西是学校不怎么直接提但是孩子有必要知道的:1)时间观念: 学校的时间规范如何遵守,尽量告诉孩子如何安排自己的时间;2)行为规范:学校的纪律有哪些,这些纪律为什么遵守,不遵守会有什么样的结果;3)如何与同伴相处,为什么要照顾别人的利益而不能只顾自己等等的相关问题。 ●正确树立这些观念有利于孩子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养成,让孩子形成时间感,纪律感, 对后期孩子行为问题的出现会有很好的预防作用。这些如果前期没有做好,孩子上学后就会因为时间或是习惯的原因影响学习成绩。 2、二年级:常见问题是孩子行为异常,问题与行为矫正的需求。 ●主推心理辅导。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难免会习得一些不好的行为,这是因为孩子刚刚 离开父母去亲近别人的时候,缺少相应的区分能力。告诉家长这样的问题很常见,我们这边有专业的心理老师,您可以带着孩子过来,我们看一下孩子行为的模式和问题程度,跟孩子沟通分析一下产生行为问题的原因,从心理学的角度制定矫正方案。 3、三年级:常见问题是孩子做作业磨蹭,时间拖得很长。 ●这是这个阶段的孩子常见的问题。主要的原因可能是学习习惯不好或注意力不集中以 及碰见不会的问题不知道如何应对。主推陪读的重要性:孩子自己的时候往往效率不

各年龄段美术课程开展安排

儿童创意美术课程- 5岁-6岁创意美术基础班 不约而同艺术工作室儿童创意美术教育根据儿童不同时期的绘画特征而制定的,以“尊重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培养儿童自信心,不约束儿童的创造力”为原则,自由体验、大胆创造、自信表达、快乐分享、审美互动是课程的呈现特征。反对模式化的传统绘画教学,抓住儿童各个绘画敏感期的良机,通过专业系统的课程,开发儿童的创新思维,激发儿童生命早期的创造动力,注重培养孩子的创造性思维与审美素质。 根据儿童绘画分期特征给各个年龄段孩子的美术课程制定不同的目标,每个年龄段的课程为48节,分为2期,每期24节;每期分2个阶段,每个阶段12节;把每个年龄段的大目标分成逐个小目标来完成。 创意美术基础班课程 适合年龄:5岁-6岁 绘画特征: 5岁至6岁的孩子处在意象表现期(图示期即主观表现期)。这一时期儿童记忆的最大特征是整体记忆,能把所见所闻的事情作为整体的保存在记忆中,并能凭记忆把所见事物加以概括和重新组合表现出来。儿童绘画由于受“自我中心”的影响,处理画面空间关系时就不能根据物象的真实情景描画,也不懂画画需要固定在一个视点上观察,他们常根据需要移动视点去表现要说明的事物,X光线式的透明画法是儿童绘画常见的形式,当儿童认为事物的内部情景特别重要时,就把看不到的内部和外部一起画出来,于是就产生了大人看起来奇怪可笑的画面。随着他们参加社会活动的增多和知识面的不断扩大,绘画创作达到高潮,进入儿童绘画的黄金时代。 课程内容: 色彩、泥塑、剪纸拼贴、硬笔、立体空间设计等 绘画目标:

a掌握多种绘画材料的特点(宣纸、色粉笔等)与绘画形式(版画、浮雕等),b学会认知与应用色彩的冷暖对比,两种以上色彩之间的调和,培养儿童的探索欲望。 c学会用夸张变形、拟人化、抽象、象征等的手法表现出自己所感、所知、所想的事物。 d初步理解物体的遮挡、纵深、远近、虚实等关系以及物象的空间位置,让学生绘画的平面二维空间表现手法更为丰富。 儿童创意美术课程- 4岁-5岁创意美术启蒙班 创意美术启蒙班 适合年龄: 4岁-5岁 绘画特征: 4岁左右的孩子处在象征期(表象符号期),这一时期孩子的绘画是根据记忆创造象征符号,进行说明性图解。这一阶段幼儿的绘画特征,反映出孩子的认知过程,从形上来说,他们观察客观物象后,根据客观事物特征,把复杂的形象概念化、简单化,这是孩子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从色彩上来说,这一时期的幼儿由于认知的局限,他们的绘画喜欢选择对比强烈的高浓度颜色,在表现上不受物体固有颜色的限制,他们常常选择自己喜欢或认为好看的颜色,随心所欲地涂抹,是儿童主观心理的表现。 课程内容: 色彩、泥塑、剪纸拼贴、硬笔、立体空间设计等

儿童在不同年龄段的绘画特点

儿童在不同年龄段的绘画特点在孩子们学习美术过程中年龄起着很重要的作用。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们生理和心理上都发生着变化,认识不断提高,思维不断发展,自然地形成不同的年龄阶段,年龄阶段又制约着孩子们的心理发展。为了使家长了解这方面规律,更好地培养您的孩子成才,我们把各年龄阶段儿童绘画特征向您介绍,做为您辅导孩子的参考。 我们把孩子2-17岁分为三个阶段;2-4岁以前为涂鸦期阶段、4-9岁为图示期阶段、9-17岁为写实期阶段。 1.涂鸦期阶段: 孩子出生不久就能感觉出不同的颜色,随着语言的发展,他们开始对形状有辨别能力。两岁半的儿童可以拿笔在纸上、地上画来画去,初期只能画出一条条没有规律的线条,到三岁左右逐渐地可画出一些有规律的复杂的线条了,这些线条孩子自己也不知道代表什么,有时偶尔说出,画得是"妈妈"、是"苹果"等等大人根本看不出来的东西,我们称这一时期为,《涂鸦期》,这一时期的孩子是不能进行正常教学的。三岁半以后的孩子们画出的线条开始有规律,能画出不标准的圆形,一般到了四岁就可以准确地画出圆形、方形、三角形等物体,也能比较好地表达自己画的是什么了,这时就可以接受正规训练了,所以美术培训学校规定四岁开始入学,也有一些绘画方面超常的孩子涂鸦期结束得比较早,三岁或三岁半即可入学。 2.图示期: 过了涂鸦期的孩子就进入了图示期,这是最良好的绘画启蒙时

期,这一时期的孩子对绘画兴趣最浓,喜欢画画是孩子们的天性,如果培养得好,兴趣就会越来越浓,他们会自如地运用绘画手段来表现自己的意愿。4-8岁的孩子画起画来最没有顾虑,创造性最强,我们把这一时期寓为创作的黄金时代。美校的教学也以发展孩子的创作能力为主要教学任务,这一时期创造性方面的培养在孩子一生中是很重要的,它往往会成为终生成就的奠基。这一时期孩子的绘画特点是,他们喜欢随心所欲地去画,不愿意接受技法的限制,没有比例空间的概念,为了表达自己的意思,可以随意夸张某一部分。例如:孩子想让自己画的小朋友拾到地上的玩具,他会把胳膊画得特别长。如果想画出屋内的情景,他们会把房子画成透明的,等等。这是孩子创作才能的萌发,应该在教师的指导和鼓励下发挥这一才能。有些家长不了解这一点,按照大人的认识水平去要求孩子,有的甚至不停地指责,这不对,那不象,弄得孩子缩手缩脚,画出画来死死板板使老师的启发教学效果受到影响,还会出现概念化的现象。这段时期的长短每个孩子不同,有的长些有的短些,如果老师培养很好,学生在创造性充分发挥的同时绘画技能也开始成熟起来。 3.写实期阶段: 一般在九岁左右孩子的生理和心里都出现了较明显的变化,学生的逻辑思维开始迅速发展,开始感觉自己是大孩子了对儿童画感到不满足,追求画得真实,出现这种特点就开始向《写实期》迈进了,这是一个很大的转折点,有些孩子没有受到良好的培养,他们会出现眼高手低的毛病,画画不大胆,甚至不愿意画了,这时应该满足他们的求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教案

和平电大《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识记: (1)美术的概念和种类。 (2)幼儿美术活动的特点。 (3)绘画的年龄特点以及绘画中的特殊表现。 理解: (1)幼儿各年龄班美术教育的目标:小班、中班、大班的幼儿对美术的感受力、理解力和表现力。 (2)幼儿美术教育活动常用的方法。 2、能力目标: (1)培养幼儿欣赏美术作品的能力,发展幼儿细致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 (2)通过线条、形体、色彩等要素初步感受并喜爱周围环境和美术作品中的形式美和内容美。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幼儿绘画中的特殊表现;发展学生有个性的表现能力,并把所学色彩知识大胆运用到实践当中去。 (2)教学难点:幼儿美术教育活动设计的常用方法;突破学科本位,建立美术、音乐、文学问的彼此联系,进行综合实践活动。 三、教学方法: (1)通过启发和诱导,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重视对学生个性和创造精神的培养;并使学生通过美术学习,加深对文化和历史的认识,加深对艺术的社会作用的认识。 (2)在美术绘画方法中主要运用“示范讲解法”,这是美术活动中最常见的教学手段,帮助幼儿掌握正确的表现方法。 (3)学生的学法主要有“讨论法”,在观察之后和操作之前,提供给学生一个相对自由的空间,鼓励学生大胆的讨论,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操作法”使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掌握技能技巧和从中体验情感教育。 三、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艺术的门类包括戏曲、舞蹈、音乐、美术,以及电影、电视广播等艺术。他们在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也各不相同。那么美术

在我们身边扮演什么角色?我们为什么要学习美术? (1)美术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几乎时时处处都有美术,它在社会 中应用广泛。例如:建筑、工商业、服装、居室设计等都离不开美术。 A:日用品(例茶杯、壶、炊具、餐具)的造型审美。B:机械制造 专业,机械零、部件图的绘制、识读,零、部件的设计不仅要符合标 准,实用,还应美观好看,(尤其是外部表面的零、部件)。C:交通 工具:汽车等色彩与外观审美。D:商品包装外观E:广告业的装饰 装潢。都需要有一定的美术知识和技能,有较高的审美修养。 (2)对审美水平的提高、性情的陶冶、情绪情感的引导、形象思 维的训练、感知能力的促进等多个方面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和意义。 (一)美术的概念。 作品展示与分析:教材插图:一幅是梵高的《向日葵》,一幅是西 班牙画家米罗的作品《人投鸟一石子》。旨在向同学们展示美术的魅 力,使同学们对“美术”概念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1、先简单介绍画家的情况后,请学生自己说说看到了什么,有意 识地将有关颜色和线条等造型元素的探讨引入学生的视线,让他们说 说对画中一些颜色和线条的感受。 2、在你生活中都接触过哪些美术作品? 3、有人认为美术教育对幼儿可有可无。你是否赞同这种看法? (1)启发学生了解画家运用的是一种夸张、变形的艺术手法。 (2)如:油画、壁画、浮雕、陶瓷玉石雕刻等等。 (3)幼儿美术教育和幼儿园其他学科教育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彼 此互相促进,相得益彰。例如,常识、语言等教学为美术提供了认识、 理解事物的基础,而美术活动所反映出的内容反过来又对其他学科起 着重复、巩固和提高的作用。美术是指作者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塑 造出可视的、静止的、平面的或立体的形象,表现其对周围世界的认 识、感受、信仰、生活理想和美好追求。 (二) 美术的种类 美术主要包括: 1、绘画 绘画是造型艺术中最主要的一种艺术形式。 绘画:指运用线条、色彩和形体等艺术语言,通过造型、设色和构图等艺术手段,在二维空间里塑造出静态的视觉形象。 从地域看,绘画可分为东方绘画和西洋绘画

1-10儿童各年龄段的表现

★每个年龄段的重要表现★ 1岁半:爱唱反调 2岁:开始关心他人 2岁半:让人一个头两个大的第一叛逆期 3岁:喜欢与人分享 3岁半:缺乏安全感 4岁:爱吹牛 4岁半:分不清真实与幻想 5岁:可爱的黄金年华 5岁半到6岁:极端自我中心 7岁:喜欢独处的年龄 8岁:具有评价事务的能力 9岁:追求完美 10岁:青春期前奇妙的缓冲期 ★下面开始分年龄叙述★ 对照看你的娃是不是这样的? 1-2岁 2岁前后的小坏蛋有多坏,我们都已经知道了。 最突出的表现包括:“不”字当头、打滚撒赖、一意孤行、占有欲强、自私霸道。其实,孩子的这些行为都只是因为,孩子开始有了自我的意识、意愿、意图。但他们不懂得表达,甚至他们自己也不甚明白他们自己的意图。他们一点儿也不坏,一点儿也没有折磨妈妈、蛮不讲理的意思。 对待这么小的小宝宝,书上提供的管教技巧主要以疏导、绕道为主。 安全第一:不要告诉孩子不许玩不许碰。你自己把该锁起来的锁起来,该扣好盖子的扣好盖子。 生活规律:饿了、渴了、累了、困了、闷了,孩子就容易发脾气。你应该摸索孩子的生活规律,在孩子陷入可能导致坏情绪的陷阱之前,采取恰当措施,比如让孩子吃饱、睡觉、带到其他地方玩等。 转移注意:这么小的宝宝,注意力移动得很快,你要好好利用。比如,你抱孩子进餐椅吃饭,孩子打挺不肯进去,你就不必坚持。拿些小胡萝卜丁啦小麦圈啦什么的哄哄他,等他吃得高兴心情愉快时,再抱进餐椅里去。 不当观众:当孩子打滚撒赖时,不当观众。没有观众了,这演员也就没趣了。绕开硬碰硬:如果你问,“你要不要洗澡?”这答案肯定是“不!”你可以换个说法,“你想在澡盆里玩小鸭子,还是玩小水桶?”

最新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

不同年级段的心理特点 一年级:儿童刚入学不久,对小学生活既有新鲜感,但又不习惯,因而一时难以适应;对学习有好奇感,却很难做到专心听讲,独立完成作业;很乐意和同学进行接触、交谈却不懂礼貌,有些还比较自私;特别信任老师,相信老师的话,尊重老师的行为和评价;很多人生活不能自理,没有相应的劳动习惯,对其父母的依赖性很强;注意力不集中,情绪变化无常,容易疲倦;行为动摇不定,不善于控制,容易冲动和特别敏感;对成功的喜悦和失败的痛苦都很强烈;有当好学生的愿望,只是不熟悉学校的生活,不了解学校常规,常会无意中做错事。他们渴望参加光荣的少先队组织。他们好奇、好动、喜欢模仿,并且有直观、具体、形象等思维特点。 二年级:学生已基本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他们知道学校的规章制度,懂得一些行为常规,而且愿意努力遵守。在上课听讲、完成作业、遵守公共秩序,尊敬师长、简单的自我服务性劳动等方面有了一定的基础,但从总体上说,对常规的认识不深刻,动作不到位,行为不规范。他们习惯过集体生活,喜欢和小伙伴一起活动;开始有了自我控制的能力,好表现自己,竞争意识和上进心有所发展,能树立近期的奋斗目标,都想争取成为好学生,并希望参加少先队的一切活动。好奇、好动、好模仿,思维的直观性、具体性、形象性仍然是其共同的特点。 三年级:学生的思维正处于由形象思维过渡的时期,能进行一定的抽象思维,但仍以形象思维为主,模仿性强,是非观念淡薄;想象能力也由模仿性和再现性向创造性的想象过渡;集体主义感情有所发展,良好的道德品质正在形成,但极不稳固。感情容易激起和爆发,不善于控制,不考虑行为后果,虽已能从事需要一定意志支配的工作,但意志还很薄弱,自觉性、主动性、持久性都较差,遇到困难和挫折,往产生动摇。三年级学生自我意识逐渐发展,逐渐学会道德原则的评价标准,评价能力开始发展起来,往往是提出自己的见解,但不善于全面地评价一个人的行为表现。道德感、正义感开始萌芽,但道德认识水平仍较低,辨别是非的能力也不强,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 四年级:学生正处在由儿童期向少年期转变的过程中。他们的独立意识开使增强,已

各年龄段孩子绘画的特点

各年龄段孩子绘画的特点 18世纪法国教育家卢梭说过:在教育中要“把孩子看成孩子”,“在他们心灵还没有具备种种能力以前,不应当让他们运用他们的心灵,因为它还处在蒙昧的状态时,你给它一个火炬,它也是看不见的。”我们在辅导孩子绘画中,必须按照儿童绘画的发展阶段进行。如果指导不得法,违背了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用儿童暂时无法理解的知识和难以掌握的技能生硬灌注,强制训练,接受不了便横加斥责,那样会造成儿童对绘画产生厌恶和反感,阻碍他兴趣爱好的发展与提高。 1.乱画期(1岁) 乱画期是幼儿涂鸦阶段,所以也叫涂鸦期。周岁婴儿用他们能接触到的工具(如铅笔、蜡笔、竹杆、树枝等),不管在什么地方,都会笨拙地胡乱涂画。在涂抹活动中,他们感到新奇好玩,乐于尝试,开始还没有想画什么的想法,只是孩子好动的本能。他们看到涂抹的效果会引起兴趣。经过反复涂画,促进了手、眼、脑机能的发展,不断增加线、形、色的感知积累。一开始涂得乱麻一团,线条没有分别,毫无秩序,进而能反复同一动作,有一定方向,说明视觉上有所控制了。这种控制能力会发展到更复杂的动作——绘出了圆形,虽然很不象样子,但已是一大进步。成人可能对幼儿画的形状难以理解,但从那些线条的动态中感受到幼儿心里的喜悦和惊奇。 2.命名期(2、3岁) 这时期,孩子一边画,一边呀呀说着什么。但他画的是什么,人

们根本看不出。他说这是“苹果”、那是“妈妈”等等,是孩子自己对涂画的注解,自己很欣赏。把自己的动作和想象结合起来,促进了思维的发展。他还不能抓住物体的整个形状的特征,只是把自己看到的一部分象征性地去命名。人们如不细心观察、询问,就很难理解。当孩子一说这是什么时,大人们也许会捧腹大笑。这就加深了对儿童心理活动的了解。这个阶段的儿童不是想什么画什么,而是画什么想什么。 3.罗列期(3、4岁) 在涂鸦阶段,儿童只要能把画的东西和想的东西逐渐联系起来,画得稍微有些形状,就感到很大满足。把表示脑袋的圆圈和表示手脚的长线拼凑起来,就感到这是一个活人,大圈套小圈就是一个猫,这只能说是一个一个物的罗列,相互没有联系。这里画个太阳,旁边画个猫,又可能画个车,或画个小虫子。因为这时的思维能力还处在不能把事物组织起来的状态,应该根据孩子兴趣,引导他注意把画的事物联系起来。这有助于孩子想象力的发挥。例如:孩子画个小鸭,可以问他小鸭和谁玩呀?在哪玩呢?在水里游泳呀。水里有什么呢?水里有小鱼,有荷花。天上有什么呀?有云、有蜻蜓……。这样依据孩子的有限经验,启发他联想,就会使画面越来越丰富。孩子一个时期反复画一样东西,从不像到有点像,这是认识的深化过程。 4.图式期(4、5岁) 随着儿童知识、经验的增长,手运动机能的发展和形象积累的增加,他们开始表现自己所想的内容。从开始单纯的物的表现发展到事

小学至高中各年龄段特征

小学至高中各年龄段特征 小学一年级生理特点: 对小学生活既新鲜,又习惯,因而一时难以适应,好奇、好动、喜欢模仿,但很难做到专心听讲,特别信任老师,并且有直观、具体、形象等思维特点。沟通:首先看看家长是不是没有时间管孩子,我们主要从教孩子如何安排时间,和孩子相处,培养孩子养成独立自主热爱学习的好习惯。学习特征:以适应为主,告诉孩子什么是学习。知识不是最关键的,关键是培养学习兴趣。 小学二年级生理特点: 个性差别大,二年级是小学生形成自信心的关键期,要多表扬肯定孩子,随时注意孩子心态的变化,情绪不稳定容易冲动,自控力不强。学习上还是要注重习惯的培养和基础知识的把握。沟通:孩子学习习惯、学习态度从可塑性强转向逐渐定型的重要过渡阶段,适应了小学生活,也形成了一定的行为习惯,我们要对其不良形为进行及时纠正,培养学习兴趣。学习特征:以习惯为主,培养好的学习习惯,如写字、看书、做作业等 小学三年级生理特点: 8、9岁是孩子情感发生变化的转折时期,从情感外露、浅显、不自觉向内控、深刻、自觉发展。情绪控制能力还是有限的,需要家长和老师的悉心呵护和耐心引导,由于交往范围扩大,认识能力不断提高,孩子遇到的各种困挠也随之而来,开始产生不安情绪,家长和老师需要及时帮助孩子解决问题。沟通:孩子普遍马虎大意,做作业磨蹭,我们要注意并及时纠正这种不良习惯,培养学习兴趣,为进入高年级学习垫定基础。 小学四年级生理特点: 9-11岁是儿童成长的一个关键期,处于儿童期的后期阶段,大脑发育正好处在内部结构和功能完善的关键期,在小学教育中正好处于从低向高的过渡期,生理和心理变化明显,是培养学习能力、情绪能力、意志能力和学习习惯的最佳时期。孩子已经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有了自己的想法,但辨别是非的能力还有限,社会交往经验缺乏,经常会遇到很多难以解决的问题,是不安的开始,如果不注重引导,孩子可能会因为一些小的困挠干扰了学习,逐渐对学习失去兴趣,但通过正确的教育,这种不安可以转化成对自然和社会的探索激情和求知欲望,综合能力得到快速的提高,在学习的旅途中将会实现一次具有人生意义的深刻转折,从此踏上成功的人生之路。沟通:孩子的学习知识点已经增多加深,孩子开始出现小学阶段第一分化,家长和老师要及时帮助孩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树立信心。注意孩子上课时注意力的问题,书写习惯,培养孩子演算、检查的习惯。 小学五年级生理特点: 出现变声现象,男孩会很明显,变声期经常会发出一些自己控制不了的怪声调,引起哄笑这是正常现象。心理健康教育目标是增强学习技能训练,培养良好的智力品质,引导学生树立学习苦乐观,激发学习兴趣,求知欲望和勤奋学习的精神,培养正确的竞争意识,鼓励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做事情的坚持性,建立进取的人生态度,促进自我意识发展。沟通:孩子已经开始进入小升初的储备期,一些含金量高的证书需要在这一年考取,奥数和英语更是重中之重,开始关注小升初动向。总述:小学一至五年级,这些年级的特点是学校的学习任务不重,课内内容相对简单。主要目的是激发学生各科的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学习一些课外的课程(比如三一口语,奥数等),为小升初做准备。这些学生每当经过

介绍各个年龄阶段的宝宝学画画和儿童绘画能力参考

介绍各个年龄阶段的宝宝学画画和儿童绘画能力参考1—3岁涂鸦期 这个时期,少年绘画受生理方面的约束是比拟显着的,他们的手、眼、脑还不能和谐的合作,所以开端仅仅用点或短线点描画,到脑、眼、手的活动逐步和谐一致,手的肌肉得到熬炼,用腕或肘的运动使 线变得流通,在无理解的乱涂中享用下笔在纸上涂改的有节奏的快感, 逐步地跟着年纪的添加,双手的力度能操控了,(但仍没有操控形的 才能)在纸上有轻、有重和转变的用笔,使无目的、无理解的涂鸦展 开到一边想念一边画,给线条注入了含义,画出了有表达意念的涂鸦画。“涂鸦”是少年发自童心的游戏方法,干洁净净的一张纸,经他 一涂一抹,竟有了归于他本人的东西。固然在大大家的眼里他们画的 什么都不是,也看不懂,却体现了他开端的创造理解。 3—4岁标志期 科学标明:少年长到3岁时,其脑分量已到达1000多克,到成人 的60%—70%,4—5岁时,以前占成人的80%。此期间的孩子喜欢不停 地活动、说话,喜欢不停地提问题,固然他们的思想处于萌发状况, 但有很强的求知愿望,是形象觉得的敏感期,表现了成形的形,而且 还会指着图说:“这是爸爸,那是汽车……”物象常常作为一种独立 的标志存有于形里,而且有必定的归纳才能,能够自在斗胆地使用标 志符号表达生计感触。绘画方面体现为:能够依据回忆发明标志符号,实行说明性图解,少年绘画中的房子,车、动物,人都是用符号来体 现的,所以,咱们常常称此期为标志期。 4—5岁图示归纳期 跟着参与社会活动的添加,知识面得到持续扩大,各方面的才能 都有显着的前进,此期的少年觉得敏锐,反映激烈,能够发生全体记忆,而且能凭全体回忆把看见的工作加以归纳和重新组合,绘画创造 到达高潮,开端进入少年绘画的黄金时期。

小学生-初中生及高中生-性格发展分别有哪些特点对待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应怎样进行培养和教育

小学生、初中生及高中生,性格发展分别有哪些特点?对待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应 怎样进行培养和教育? 小学生性格的发展与性格教育 (1)小学生性格发展趋势 小学生的性格发展速率表现出不平衡、不等速的特点。小学二年级到四年级学生的性格特征呈缓慢发展状态,处于发展的稳定时期。小学四年级到小学六年级发展较快,处于性格的快速发展期。六年级是小学生性格发展的关键期。 (2)小学生性格特征发展的一般特点 小学生性格特征的总体发展是不稳定的,在对社会、对集体、对学习、对劳动或是对自己与他人的态度上,还很容易受暗示,模仿性很强,缺乏自我分析和自我宽慰的能力。小学生的情绪特征还是处于比较稳定发展阶段,而且在各年级之间,情绪的稳定性的差异达不到显著水平。小学生性格的意志特征尚未真正发展。在果断性发展上比较缓慢,小学生基本上还缺乏适时、果断做出决定的能力。在性格的理智特征发展上,均处于较低水平。 (3)小学生性格教育 小学生的性格发展处于初步的发展时期。性格特征发展不成熟,性格类型也未形成。在对其进行心理教育中,首先要进行适度的理性引导,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观念,但教育要具体形象,不宜过分抽象笼统。教育的方式可以灵活多样,选择小学生能接受的方式进行。其次,开展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去锻炼、培养良好的性格。要注意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的相互配合。第三,教师自身的言行及性格,对学生的性格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教师要给学生提供良好的仿效样式。第四,进行性格教育要根据学生性格发展的特点规律,有针对性。 初中学生性格的发展与性格教育 (1)初中学生性格发展的趋势 在小学六年级至初中二年级,学生性格的发展处于一个缓慢状态,出现一个相对停滞期。从初二开始,各种性格特征又相继进入一个以前从未有过的高速发展期。 (2)初中学生性格发展的一般特点 初中生的性格发展呈现一种剧烈、动荡的状态。即从原来较和缓、平静逐渐进入高速发展变化的态势。他们的性格特征发展的速度和性质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是最不稳定的时期。 初中学生的性格情绪特征是情绪情感变化很大,很不稳定,激情在初中生的情绪生活中占有一定的地位。他们容易激动,好走极端,情绪表现比较强烈,起伏大,急躁,做事鲁莽。在行动中常常把坚定与执拗、勇敢与蛮干混同在一起,常常不能深思熟虑,沉稳地处理问题。有

少儿美术地年龄阶段特征

儿童美术的年龄阶段特征 太阳山艺术教育整理 孩子的美术活动,划分为这样几个重要的阶段: 一、涂鸦期,也叫抽象象征期,在1—3 岁。 这一阶段的特点是随着各项能力如行走和语言能力的发展,孩子已经能够自主地拿起我们所给的绘画工 具来涂抹,画面是完全抽象的,在他们眼中,这似乎是和其他游戏不同的一个新“游戏” 。而在我们的眼里,涂鸦中线条色彩的不确定性和任意性却反映了多种层面的问题,而且这些被反映出的问题在不同孩子的身上有着不同程度的体现。家长们可以回忆一下自己的孩子是怎样的情形:第一,孩子首先对这种被他自己看作是游戏的东西充满了好奇,那些纷乱的线条和色彩都是在探求游戏 的各种可能性和各种结果的过程,这应该是涂鸦的第一步。 这一步的开始时间越早越好,不能受常规界定(传统的涂鸦期界定是2-3 岁)的限制,可以从孩子有基 本的抓握能力就开始,有的小孩在8 个多月时就抓着纸团,蘸着颜料开始了涂鸦,而多数孩子在 1 岁以后会对握着笔“乱画”充满了兴趣和好奇,如果给他各种颜色,还是能从颜料管里挤出的那种,他们会更加兴奋,发明很多奇妙的“玩法” ,会把颜料全部挤到水里,搅来搅去,极限时,笔就变成了手和脚,纸变成了地面或墙面,纸上都是小脚印,这时的线条也在他们的能力范围内变换着运行的轨迹,其实,他们想知道,这个东 西道底会是什么样子,象小汽车那样还能跑到哪去呢,小脑袋在想,在纸上是这样的,地上呢,身上呢,墙上呢,当孩子弄得哪哪儿都是颜 料的时候,我们应该高兴,他是在进行着真正的探索,其中潜在的对绘画材料在触觉、知觉和视觉上的认识已经在悄悄地获得和积累了,还 都是自己来亲身感受的,这个过程是多么的宝贵和重要,我们可称之为不可或缺的“亲密接触” 。 在这一步里,如果能听见妈妈在大叫或是心里在喊:“哇!啊!天哪!”也许是孩子把颜料水全都泼到了纸上;也许是她在往胳臂上画;也许已经在地毯上画 ,, 但一定是孩子在酣畅地游戏状态中正以自己的方式,而不是大人的方式全身心地接触着体会着绘画的“玩具”所带给他的无穷无尽 的快乐! 第二,涂鸦还是孩子在不断证实自己力量成长变化的一个过程。我们看到许多孩子用单色的硬笔或油画棒在画线条时,常常会把纸捅破, 用毛笔和颜料时也常有这样的情况,每个孩子的力量虽然不同,但他们都是在用自己最大的力量去“画”一根线,或他们发现自己用了力, 线就清晰时,就会再次去用力,当看到线 因为自己用了力气而变得越来越多,甚至密密的要成一堆时,心里是快乐的,他以此证实了自己的力量所在,这也体现出孩子的生理和生命成长 过程中的内在需求。所以,此时建议家长给孩子大的纸、厚的纸,让他在

学生各年龄段的特点

各年级段学生的特点: 小学: 一年级过渡期(养成的最佳黄金时间段) 1 学习习惯 2 生活习惯 3时间观念 4老师互动 5注意力集中、意识的自觉性 6 课堂纪律 7复述能力 8主动写作业 9 学习效率的提高 二年级纠正期 三年级完善期 小学前三年是养成的黄金时间段考满分很正常 四年级疲惫期 1知识量增加,难度增大 (语文:作文有字数要求,阅读理解需要表述自己的观点,理解能力需要提高。数学:四则混合运算,定义、概念、图形增加。 英语:词汇量递增、中英文翻译、日常生活用语。) 2学习兴趣需要激发,要有自己的方式方法,注意力要集中。 五年级知识储备期(冲刺期) 1 知识量和难度递增 2整个小学要建立知识体系框架 3考试能力需培养 4学习效率需提高 5结合小升初动向,冲刺小升初考试 6小学和初中的知识点需衔接好 7学习心态的疏导,培养孩子自信(赏识教育为主) 8即将进入青春期 9复习要科学计划,合理规划 初中 初一过渡期 1 新环境适应 2 新任课老师教学方式方法的适应 3 思维模式的转变 4初中学习方式方法的适应

5青春逆反期成长的适应 6人际关系的适应和处理 (越早接触、越早熟悉、越早了解、越早适应) 初二分化期、盲目期(成绩好的越来越好,成绩差的起不来) 1承上启下的一年(尤其初一暑假,查缺补漏的黄金段,挽救的最后时期。) 2英语打基础的一年(词汇,语法,基础打好了,懒或不懒,成绩下不来。)3初二数学加入几何 4三大主科夯实基础,同时拓展开来,以便初三加理化。 5赏识教育为主,提升孩子自信 6必须建立学习的方式方法 初三知识储备期 1 新增理化,提前找到学习理化的方式方法 2结业考试,等级考试ABCD 3学习自我,偏科严重,喜欢的学,不喜欢的不学 4部分学科难度递增(数学学习相似全等证明题,中考12分的大题) 5早恋现象普及 初四冲刺期 1时间紧张,最大限度提分 2复习需科学规划,切忌盲目 3提高做题效率结合考试动向,提高考试能力 4 心理压力过大需疏导,考试焦虑 5 身在其中比较乱,需要老师带动协助参加中考,加强对中考的可控度 6逆反情绪严重,亲子关系需要加强 7初1、2、3 还可以,初四综合运用能力太弱,造成成绩下滑更加严重,需要老师协助,提前适应中考形势。 初中共性: 1被动学习,主动性缺乏,自主学习能力欠缺,对老师依赖性过大,没有规划和计划。 2缺少归纳总结,知识点不成体系 3学习效率低,作业磨蹭 4心态需要疏导,稳定情绪,端正态度 高中 高一(初中到高中的过渡期) 1 新环境适应 2 新的任课老师教学方式方法的适应 3 思维模式的转变 4学习方式方法的适应 5青春逆反期成长的适应

幼儿各年龄段建构发展特点

幼儿各年龄段建构发展特点 年龄建构特点建构技能具体说明小班能用平铺、延长、 1、堆高、平铺和重复是幼儿早期建构的突出特征。 观察表明,2-3岁幼儿在接触积木一个月(2- 3.5岁)围合、堆高、加宽、后就能“堆高”和“平铺”。 盖顶等基本技能构 2、围合是至少用四块积木形成一个包围圈,把一块空间完全地包围在里面。 “围合”对于儿童建造型简单的物体来说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任务,他需要幼儿有空间意识,幼儿的许多建构活动多可以因为“围合”形象。 技能的掌握而逐渐变得丰富和复杂起来。 3、加宽即在原有的搭建结构上重复运用该技能使之变宽。 4、延长中班学会运用排列、组( 3.5-5岁)合、接插、镶嵌等技能建构稍复杂的物体形象。 1、架空、穿、搓。 “架空”是用一块积木盖在相互有一定距离的两块积木上使之连接在一起。 2、插接、镶嵌。 建构游戏中搭建台阶、滑梯、长城等经常用到这两种建构技能。 3、排列、组合。 4、模式。 在建构游戏中出现“模式”建构技能标示着幼儿对事物之间的关系(相同或相似)的发现。

比如颜色模式,在搭建过程中按颜色规律排列。 在这一阶段,幼儿开始注意建构物的平衡、对称和型式的装饰。 5、表征(替代物)。 这一时期,幼儿开始利用建构物开始象征性游戏,开始出现有意识的给建筑物命名的倾向。 4-5岁幼儿往往是在建构前就宣布自己建构的物品名字,表明建构的目的性、计划性的提高。 随着建构技能的掌握,幼儿根据自己的想法和愿望来建构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利用建构物开始象征性游戏的现象增多。 大班综合运用编织、粘 1、编织、黏合。 大班幼儿可以利用这些技能搭建复杂、匀称、精细的物体形象。 (5-6岁)合等各种建构技能 2、为游戏而建构。 在这一时期,幼儿将建构物变成现实建构物的复制或模拟,变成他们随回搭建较复杂、匀称、忆和保存的经验的象征。 精细的物体形象。 3、此外,还有与其他辅助材料进行排列、组合、拼搭、垒高、穿套等建构技能的学习,老师们可以在与孩子们的共同实践搭建中去揣摩方法。 幼儿各年龄段美术发展特点年龄发展时期具体特点及说明孩子涂鸦的线条有四种: 杂乱线、单一线、圆形线、命名线。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美术

2012年春期《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美术)》课程期末复习指导 重庆电大远程教育导学中心文法导学部 月修订62012年第一部份课程考核说明 1.考核目的 考核学生对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美术)的基本理论、教学法的理解和实际分析能力。 2.考核方式 考试形式及答题时限:开卷、笔试、90分钟 3.适用范围、教材 本课程期末复习指导适用范围为开放教育专科学前教育专业的选修课。 考试命题的教材是由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刘宣编着的《学前儿童美术教育》(2008年4月第1版)教材。 4.命题依据 本课程的命题依据是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美术)课程的教学大纲、教材、实施意见。 5.考试要求 本课程的考试重点包括基本知识和应用能力两个方面,主要考核学生对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美术)的基本理论、教学法的理解和实际分析能力。6.考题类型及比重 考题类型及分数比重大致为:填空题(12%);名词解释题(16%);简答题(48%);论述题(24%)。

第二部份期末复习重点范围 第一章绪论 熟练掌握/一、重点掌握. 1.学前儿童美术教学内容。 2. 学前儿童美术教学媒体的使用。 3.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几点价值与定位 二、一般掌握 1.美术的概念 2. 美术教育 3.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 4.学前美术教师、学前儿童。 第二章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发展历史 一、一般掌握 1.中国各个阶段儿童美术教育的发展。 2.外国各个阶段儿童美术教育的发展。 第三章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相关理论简介 一、一般掌握 1.以陈鹤琴为代表的我国早期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思想。2.以屠美如为代表的我国20世纪后期的儿童美术教育思想。3.阿恩海姆的视知觉和视觉思维的理论。 4.里德的艺术与教育完全交融的理论。 5.艾修勒和哈德维克的美术是儿童人格表现的理论。

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心理发展特点及家长教育策略分析

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常常不确定,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应该学习哪些东西。比如,很多次,我看到家长试图和两岁的孩子讲道理,想要说服孩子什么样的举止才是合宜的,才能让他人接受。可是两岁的孩子,他们的大脑还不具备分析因果的能力,所以任凭家长讲再多

无法了解起因联结的作用 无法逻辑思考 黑白思维 只能思考眼前看得到的 一切都出于自己的观点,无法从别人的观点看事 能够对自己的一些行动定义自己为好孩子或坏孩子。 黑白关系:我爱妈妈,我恨妈妈,而且每天可以极端化的转变。 开始寻求成人的认可,避免批评。成人对自己

的评议导致孩子感受到成就感,羞耻,或疚。 无法真实的体会别人的感受。 强烈欲望模仿父母。 学习是经过玩耍和探索。 使用家长的认可或否认来训练孩子的自制能力,让他学会控制自己的冲动。 家长需要避免讨论,解释,或说教,而是需要经过他们的肯定或否定来帮助孩子看到自制的价值。 经过良好的语言和行为来成为孩子的好榜样。 给与孩子们时间与空间来玩耍和探索。 成长是快速,但是不是平均的过程需要避免跟别的孩子比较。 允许孩子经过逻辑后果与失败而学习。

继续黑白思维 高估自己的能力 自我认为是全部好还是全部坏,因此也会不实际的过度高估或贬低自己。 记忆力能够帮助孩子降低黑白思维。 已经有自我控制能力了:可以安静的坐在教室里,听从老师的指导。 依赖成人对他的评价,也非常在意这个评价。 行为主要是被外在的反馈而控制的,不是在的动机。 为了建立积极行为,习惯与品格方面而立界限和对孩子有清晰的期待。 需要经过过去的历史来帮助孩子对自己的能力有一个实际的自我认知。帮助孩子摆脱僵化的黑白思维。 孩子对自己有了一个负面的评价以后就很难改变了。因此,避免把“自私,坏,或捣蛋鬼”这样的标签贴在孩子身上。 经过奖励和逻辑后果来训练孩子来累积积极行为还有合作能力。 拒绝奖赏孩子的成绩或成果。鼓励孩子去坚持

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只是分享

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 心理特点

不同年级段的心理特点 一年级:儿童刚入学不久,对小学生活既有新鲜感,但又不习惯,因而一时难以适应;对学习有好奇感,却很难做到专心听讲,独立完成作业;很乐意和同学进行接触、交谈却不懂礼貌,有些还比较自私;特别信任老师,相信老师的话,尊重老师的行为和评价;很多人生活不能自理,没有相应的劳动习惯,对其父母的依赖性很强;注意力不集中,情绪变化无常,容易疲倦;行为动摇不定,不善于控制,容易冲动和特别敏感;对成功的喜悦和失败的痛苦都很强烈;有当好学生的愿望,只是不熟悉学校的生活,不了解学校常规,常会无意中做错事。他们渴望参加光荣的少先队组织。他们好奇、好动、喜欢模仿,并且有直观、具体、形象等思维特点。 二年级:学生已基本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他们知道学校的规章制度,懂得一些行为常规,而且愿意努力遵守。在上课听讲、完成作业、遵守公共秩序,尊敬师长、简单的自我服务性劳动等方面有了一定的基础,但从总体上说,对常规的认识不深刻,动作不到位,行为不规范。他们习惯过集体生活,喜欢和小伙伴一起活动;开始有了自我控制的能力,好表现自己,竞争意识和上进心有所发展,能树立近期的奋斗目标,都想争取成为好学生,并希望参加少先队的一切活动。好奇、好动、好模仿,思维的直观性、具体性、形象性仍然是其共同的特点。 三年级:学生的思维正处于由形象思维过渡的时期,能进行一定的抽象思维,但仍以形象思维为主,模仿性强,是非观念淡薄;想象能力也由模仿性和

再现性向创造性的想象过渡;集体主义感情有所发展,良好的道德品质正在形成,但极不稳固。感情容易激起和爆发,不善于控制,不考虑行为后果,虽已能从事需要一定意志支配的工作,但意志还很薄弱,自觉性、主动性、持久性都较差,遇到困难和挫折,往产生动摇。三年级学生自我意识逐渐发展,逐渐学会道德原则的评价标准,评价能力开始发展起来,往往是提出自己的见解,但不善于全面地评价一个人的行为表现。道德感、正义感开始萌芽,但道德认识水平仍较低,辨别是非的能力也不强,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 四年级:学生正处在由儿童期向少年期转变的过程中。他们的独立意识开使增强,已经不满足于单纯地听老师的话,也不满足于接受课堂教学。他们爱着课外书,对自然现象、社会现象发生兴趣。同学之间在学习上出现了较明显的差距,兴趣爱好也有所分化。他们对集体生活已经比较熟悉和习惯,愿意参加集体活动,也逐步树立起集体荣誉感,并有了广泛交友的愿望。他们的活动范围比以前扩大,接触社会比以前多。但他们看问题仍然比较幼稚,对复杂的是非常分辨不清,对日常生活的基本准则虽然知道,但往往不能自觉执行,自控能力较差。 五年级:学生开始进入少年期,身心的发展正处在由幼稚趋向自觉,由依赖趋向独立的半幼稚半成熟交错的矛盾时期。品德心理上具有以下特点:能认识和掌握一定的道理观念,对社会现象开始关注,开始有独立见解,但他们的见解极易受外界影响左右而时常变化。道德感情开始多变而且不轻易外露。开始以一定的道德标准来评价人、事或社会现象,但仍有片面性。对学校的教育内容趋向思考选择接受。已有的行为习惯日趋稳定,但对新提出的行为要求则

幼儿园各年龄段美术细则

幼儿园各年龄段教学目标与要求(细则4)美术 幼儿园美术教学内容包括绘画、手工[纸工(折、剪、粘贴)、泥工、自制玩具]和欣赏等方面内容。 ●绘画 一、认识和使用绘画的工具材料,培养幼儿正确的绘画姿势 小班 1.知道绘画工具和材料的名称、用途和用法。主要是彩色铅笔、蜡笔、油画棒和图画纸等。 2.有正确的坐姿;正确的握笔、用笔的姿势和方法。要求幼儿做到:肩平、背平、头正,身体稍向前倾,眼睛和画纸保持约30厘米左右的距离,左手按在纸上,右手执笔画画,姿态自然放松。 中、大班,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仍然要提醒幼儿学习正确地使用新的绘画工具和材料,注意幼儿保持正确的坐姿和握笔姿势。 二、幼儿绘画内容、造型和构图 小班 用最简单的点、线、涂染等方法,画出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的、熟悉和最感兴趣的物体的大致轮廓。如树木、花草、人、小动物等。 中班 进一步表现自己在“生活中观察的物体”、“风暴”(包括人、动物、四季景物、交通工具等等),并且要求比较完整、清楚地表现物体的形状、颜色,“能画出它们的基本部分和主要特征”;在构图上,要求幼儿“学习在画面上简单地布局”,通过画一些辅助物,表现简单的情节。 大班 能表现更为广泛的事物,包括看到的、听到的、记忆中的,还有故事、诗歌中学到的内容,并且要能画出它们的“基本特征和某些细节”,“会简单地描绘出人物和动物不同姿态(侧面、背面、有简单动作的四肢)”;同时,在构图上,要求“根据自己的生活印象和故事诗歌的内容画简单的情节画,初步学会恰当地安排画面”。 三、绘画中颜色的运用 小班 要“培养幼儿对色彩的兴趣”,教他们“认识并学会使用三至六种颜色”,主要是红、绿、蓝、黄、黑、褐色。在是否选用物体相似色或固有色来绘画和涂色方面,不作专门的要求。

不同年龄段孩子的心理特点

不同年龄段孩子的心理特点(0-7岁) (2011-05-22 22:27:42)转载▼ 分类:分享教育 标签:儿童心 理 沈阳乐高 乐高机器人 机器人教育 机器人培训 杂谈 0~1岁宝宝的心理特点 孩子从出生到1岁这段时间,不会讲话,不能用语言表达他们的愿望。父母只有掌握了宝宝这段时间的心理发展规律,才能更好地帮助宝宝健康成长。 0~1岁宝宝的心理发展可以划分为四个小阶段。 从出生到3个月的婴儿。以睡眠为主。眼睛能够随着呈现在他面前的物体移动,能注视人的面孔微笑;能够追随声音转头;能够抓握接触到的东西。这时如果把周围的环境布置得丰富一些,让孩子经常接受各种视觉和听觉刺激并受到亲人的爱抚和照顾,就会促进他的神经系统的成熟、心理的发展。 3~6个月的婴儿。视、听能力比前一段有进步,开始能有目的地伸手抓面前的东西和较长时间地玩胸前的玩具,并喜欢把东西放进嘴里。这时婴儿是靠眼、耳、手、口等感觉器官认识事物。此时,父母多逗引孩子玩,经常抱孩子到室外散步,多与他“说话”对孩子是有好处的。 6~9个月的婴儿。能用眼睛长时间地注视某一件物品;能分辨出妈妈的声音;会两手交替拿东西或用双手拿东西,在双手臂的支撑下,能挺起身子;爱扔东西玩,会用玩具相互撞击;能听懂一些简单的语言,如“拍手”、“再见”、“谢谢”等,并且能照着去做。这一阶段,家长应多帮助宝宝练习站、坐、转等动作;给孩子一些中等大小的软球、彩色积木、布制小动物和小摇铃等玩具,和他一起玩,并用正确的语言告诉他玩具的名称。 9~12个月的婴儿。能够在东西不见了时用眼睛去寻找;能模仿自己听到的声音,比如

鸭子小车的“嘎嘎”声等;学会叫爸爸、妈妈;能自己拿着奶瓶或杯子喝水;能拉着大人的手或扶着家具行走,由于宝宝自身能力的发展,使他对探索自己周围的世界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对什么都想看看、摸摸或把东西放人口里尝尝。这一阶段您可以用双手扶着宝宝教他学走路,经常与宝宝在一起做各种游戏,教宝宝说简单的话,以及尽量满足宝宝急于想探索世界的要求。婴儿出生后的一年,是他一生的开始阶段,只有当他在生活上得到悉心照料,在精神上得到爱抚和热情的关怀,孩子才会建立对这个世界的信任感和安全感,从而为其个性的健康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1~2岁孩子的心理特点 孩子到了1岁左右,可以自如爬行,可以站立片刻,发育快一些的还可以独立几步。 手眼活动从不协调到协调,如可以自如地自喂饼干,五指从不分工到有较为灵活的分工,如可以用食指和拇指对捏糖块。双手从“各自为政”到能够互相配合,如可以一同摆弄玩具。精细动作获得发展,如可以独自抱着奶瓶喝奶,打开瓶盖,把圈圈套在棍子上等。 1岁多的孩子可以听懂自己的名字可以听懂一些简单的词汇,会叫爸爸妈妈,能同成人一样可以分辨声源,有了明显的回忆能力,可以想起很久前记住的事情,将之运用于当前的“工作”中。可以模仿大人的动作。 这时能随着节奏鲜明的音乐自发地手舞足蹈,并努力配合鲜明活泼的音乐节奏做动作,会初步分辨颜色,喜爱色彩鲜艳的玩具,爱看漂亮的人脸,爱看图画书和大而鲜艳的图杂。 能听懂妈妈的话,可以听懂常用物品的名称,开始学说话,可以用简单的词汇表达自己的意思,如用“汪汪”代表小狗。他们害怕陌生人,害怕陌生,怪模样的物体,害怕未曾经历过的情况。这时有明显的依恋情结,喜欢“跟”妈妈的“脚”,妈妈去哪里,他就跟着去哪能里,喜欢与成年人交往,知道大人是高兴还是生气,会设法引起大人的注意,如主动讨好大人或者故意淘气。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